如何调整沥青混凝土的生产配合比级配
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质量控制
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质量控制摘要: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有关部门制定了新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完善了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本文根据新《规范》的要求,提出了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优化设计,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目标设计、生产设计和生产验证,分析了矿料间隙率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规律,针对不同情况的空隙率和稳定度,提出了相应的调整方法,并通过马歇尔实验,来加以检验。
文章主要简要分析了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底基层、基层及面层的配合比设计以及应用。
关键词:公路;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沥青混凝土配合比(一)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确定矿料的最大粒径、级配类型及最佳沥青用量。
1、确定矿料的级配类型。
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合料级配类型是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质量的前提。
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应符合工程设计规定的级配范围。
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宜根据公路等级、气候及交通条件根据《规范》确定采用粗型(C型)或细型(F型)的混合料。
对夏季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重交通多的路段,宜选用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C型),并取较高的设计空隙率;对冬季温度低,且低温持续时间长的地区,或者重载交通较少的路段,宜选用细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F型),并取较低的设计空隙率;沥青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宜从上至下逐渐增大,并应与压实层厚度向匹配,沥青面层的压实厚度不宜小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2.5-3倍,以减少离析,便于压实。
2、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根据设计文件结构层的要求,选取相应的合格材料,先进行矿料级配计算,找出最佳状态下的矿料级配。
通常情况下,合成级配曲线宜尽量接近工程设计级配中值,为确保高温抗车辙能力,同时兼顾低温开裂性的需要,配合比设计时宜适当减少公称最大粒径附近的粗集料用量,减少0.6mm以下部分细粉的用量,使中等粒径集料较多,形成S型级配曲线,并取中等或偏高水平的设计空隙率。
现行《规范》中通过马歇尔试验进行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材料选用与配比原则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材料选用与配比原则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材料的选用与配比对路面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正确的材料选用和配比原则能够确保道路的承载能力、耐久性以及对车辆行驶的舒适性。
本文将介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材料选用与配比原则。
一、沥青材料选用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常用的沥青材料有软化点沥青、改性沥青以及聚合物改性沥青。
选择适合的沥青材料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软化点:软化点是指沥青开始软化并流动的温度,软化点越高,沥青的稳定性和抗变形性越好。
一般情况下,沥青的软化点应根据路面的交通量、气候条件和设计寿命等因素来确定。
2. 黏度:沥青的黏度直接影响到施工中的热稳定性和流动性。
选择合适的黏度可以确保沥青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均匀覆盖骨料颗粒,并且能够通过振动、压实等工艺手段达到预期的密实度。
3. 沥青品位:沥青品位是指沥青中可溶解于四氯化碳的含量,一般以百分比表示。
较高的品位通常意味着沥青中含有较少的杂质,因此具有更好的质量和性能。
二、骨料选用骨料在沥青混凝土中起到着支撑和增强沥青层的作用。
常见的骨料有石料和矿渣。
在选择骨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粒径分布:骨料应具有合理的粒径分布,包括粗骨料、中骨料和细骨料。
合理的粒径分布能够提高沥青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龟裂能力。
2. 抗磨性和耐久性:骨料表面应光滑,无尖锐和毛刺,以减少路面的磨损和老化,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
3. 稳定性:骨料应具有良好的抗变形和稳定性,能够承受交通荷载并保持路面的形状稳定。
三、沥青混合料配比原则沥青混合料的配比关系到路面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下面介绍常用的沥青混合料配比原则:1. 最大密度原则:根据骨料的最大密度和占空比来确定沥青的用量。
通过控制骨料和沥青的配比,使得沥青充分包裹住骨料颗粒,并填充骨料间的空隙,提高路面的密实度。
2. 最佳沥青含量原则:通过试验和实践确定最佳的沥青含量,以保证沥青混合料具有适当的黏结强度和抗水剥离性。
沥青混凝土原材选择与目标生产验证配合比设计调整及注意事项
沥青混凝土原材选择与目标、生产、验证配合比设计调整及注意事项说明城郊工程总经理部沥青站一、公司沥青站简况沥青站划分16个仓。
2个热料成品仓,2个废料仓,1个垃圾仓,1个铣刨料仓,2个玄武岩仓,1个钢结构大棚石屑细集料仓,7个石料仓。
拌合站为德基4000型有6个筛网6个热料仓,5个冷料仓,2个再生料仓。
二、沥青混凝土材料的选择要保证工程质量,必须对工程材料进行严格的选择和检验,这也是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前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组成沥青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有:粗集料、细集料、填充料(矿粉)、胶结料(沥青)、稳定剂(纤维)。
选择与确定原材料应根据设计图纸文件以及路面结构和使用品质的要求,按照《规范》的相关规定,结合地材的供应情况,按照相关实验规程的要求进行检验,然后择优选材。
选择原材料按以下原则:技术性好(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经济性好,材料稳定,就地取材。
(一)沥青的选择沥青是沥青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之一,是决定沥青混合料质量的主要因素。
因此选择沥青时,除了要注意沥青自身品质的优劣以外,还要注意沥青标号对当地环境、气温的适应性,既要兼顾冬季的抗裂性,又要兼顾到夏季的抗塑变能力(高温稳定性),气候条件及交通状况,江苏地区根据F40施工规范划分为1-4-1属于夏炎热冬温潮湿,适采用标号为70#沥青。
(二)粗集料的选择粗集料采用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
粗集料的质量符合JTG F40-2004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的规定。
要求必须使用锤击式或锥式破碎机加工的碎石,不得使用鄂式破碎机加工的碎石。
然而反击破生产的石料单价高,镇江当地不生产或运距太远增加了施工成本,往往公司只是进一部分用于应付检查。
(三)细集料的选择细集料一般是指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等,在沥青混合料中增加颗粒间嵌锁作用,减少粗集料间的孔隙,从而增加混合料的稳定性。
公司沥青站细集料采用石灰岩类石屑,石料生产过程中拌合站具有两级抽吸除尘设备,控制细集料中粉尘含量在3%内,质量符合JTG F40-2004 “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要求”的规定,通常细集料比表面积大,材质好坏牵扯到沥青用量的多少。
沥青混凝土拌合楼生产配合比调试技术.
沥青混凝土拌合楼生产配合比调试技术引言沥青混合料的拌和直接关系到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成品料能否满足目标配合比设计要求是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必要条件。
因此掌握和提高沥青混凝土拌合楼生产配合比的调试技术尤为重要。
下面从沥青混凝土拌合楼组成、工作原理以及沥青混合料拌和中的常见问题等方面,阐述沥青混凝土拌合楼生产配合比的调试技术,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期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拌合质量,降低工程成本。
1 沥青混凝土生产的工艺流程1.1 沥青混凝土拌合楼组成沥青混凝土拌合设备一般分四大部分,即中央控制室;由冷骨料给料装置及输送机、干燥箱组成的干燥机组;从热骨料提升机至搅拌器之间各部分组成的搅拌机组;由矿粉供给系统、沥青供给系统和除尘系统等共同组成的辅助机组。
整个拌合楼系统工作由中央控制室控制。
中央控制室通过现代化的自动控制系统检查控制拌合楼系统的工作。
控制室内的计算机是中央控制室的神经。
拌合楼工作信息的发出、工作状况参数和配料比例控制均可在计算机上实现并获悉参数。
拌合机组是热骨料、热沥青和填充料均匀拌和的重要环节。
干燥机组中冷料仓的输送转速也直接影响混合料的拌合时间。
1.2 工作原理由中央控制室控制的整个拌合系统是在计算机发出开机命令后,冷料仓各个室内的骨料,按目标配合比矿料级配比例调好粗略的转速落入皮带传送机上,由此进入干燥式拌合滚筒内,冷料供料机内的流量由变速电机转速控制,骨料在筒内连续旋转前进,烘干后的骨料由热料提升机连续输入振动筛上进行筛分。
筛分后不同规格的骨料分别落人热料仓的各个室内,矿粉由螺旋送料器送人热料仓中的粉料室,各种骨料、矿粉及沥青的比例由中央控制室的计算机控制各个室的电子秤计量,随后输入搅拌锅内进行均匀搅拌,形成的成品料卸到下面送料小车上及时的送往储料罐中,通过储料罐卸料闸门,成品料落入下面的运输车。
2 沥青混合料拌和中的常见问题生产配合比设计完成后进行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拌和,针对拌和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为加快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拌合楼的调试提供依据,现对沥青混合料拌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如下分析。
试议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调试
试议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调试文章结合了路面沥青混凝土工程,论述了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方法。
沥青路面数量不断增加,等级也在不断提高,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好坏是影响公路工程使用性能和质量的关键,在路面的施工过程中,应认真进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精心组织施工,从而才能确保面层质量。
本文主要介绍了沥青路面的使用现状与出现的问题,沥青路面配合比设计,以及沥青路面施工控制要点,旨在为同行企业的施工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标签:公路;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事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我国公路建设中,作为高等级路面的主要结构类型而被广泛应用,同时对高速公路质量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由于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行车舒适、耐磨、震动小、噪音低、施工期短、养护维修方便、适宜分期修筑、开放交通所需时间短等优点,被广泛用于我国道路建设中。
2、沥青混凝土现状分析提高路用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是保证沥青路面的设计质量的前提与基础。
在我国,通常采用按级配和厂拌的方法生产路用沥青混合料。
矿料的级配与沥青的用量是参照《公路路面设计规范》推荐的级配范围与用量百分率进行的。
也就是首先按最佳级配设计原则进行级配的理论设计,接着采用沥青的马歇尔试验、水稳定性系数、温度稳定性系数、空隙率等试验结果来确定最优沥青用量。
但是这种生产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缺陷:第一,这种配比方法无法考虑地产材料的差异性,导致配比效果一般,沥青用量也达不到最佳;第二,大多数沥青混合料(砼)厂并不进行理论设计与配比试验就生产沥青混合料;第三,生产出来的沥青混合料也不注明沥青混合料所要达到的技术指标;第四,施工现场也没有用水泥砼试块一样方便、简捷的质量监控方法。
总之,在我国,路用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质量难以保证,这给道路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合理设计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对道路建设和交通安全有重大的意义。
3、配合比设计3.1原材料的选择原材料选择的好坏是工程质量高低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近年来,沥青路面在公路面中占居主导地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公路交通量越来越大,轴载迅速增长,车速不断提高,沥青路面发生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多,有的前修后坏,有的使用周期达不到设计年限。
这给沥青路面的使用品质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而影响沥青面层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是混合料的级配组成。
本文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作一探讨。
1 、级配类型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合料级配类型是确保沥青凝土路面面层质量的前提。
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设计一般依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以下简称《规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和《公路工程集试验规程》(JTJ058—2000)。
我国现行规范规定,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该层厚的1,2,中面层沥青混合料的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该层厚的2,3;沥青路面结构层混合料的集料最大公称尺寸不宜超过该层厚的1,3,对于粗的混合料,这个比例还应减小。
由此分析,厚度一定的沥青面层,若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最低要求选择级配类型,则沥青混合料集料的粒径普遍偏大,何况还有0,5%的颗粒超过最大粒径,这样势必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带来难以解决的施工难度,如摊铺机的熨平板易拉动大粒径的骨料,尤其比最大粒径大0,5%的超粒径骨料。
若采用细料弥补,易破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级配,使局部部位的面层压实度难以控制,或使沥青混凝土面层空隙率偏大,渗水严重等。
濮阳市的沥青路面结构多年来一直采用的是4cm+3cm的厚度组合模式,这种组合模式对沥青混合料类型的选择有很大的局限性。
4cm的下面层最大粒径一般不超过25mm,3cm上面层最大粒径一般不宜超过15mm;根据近年来濮阳地区路面所用材料的情况,经调查、试验、分析、比较可知,下面层的选择余地较宽,多采用AG-201级配类型。
而上面层混合料型的选择非常困难。
3cm厚的上面层,按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选择AC-10I型较合适,AC-10I型公称最大粒径为13.2mm。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
近年来,沥青路面在公路面中占居主导地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公路交通量越来越大,轴载迅速增长,车速不断提高,沥青路面发生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多,有的前修后坏,有的使用周期达不到设计年限。
这给沥青路面的使用品质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而影响沥青面层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是混合料的级配组成。
本文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作一探讨。
1 、级配类型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合料级配类型是确保沥青凝土路面面层质量的前提。
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设计一般依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以下简称《规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和《公路工程集试验规程》(JTJ058—2000)。
我国现行规范规定,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该层厚的1/2,中面层沥青混合料的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该层厚的2/3;沥青路面结构层混合料的集料最大公称尺寸不宜超过该层厚的1/3,对于粗的混合料,这个比例还应减小。
由此分析,厚度一定的沥青面层,若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最低要求选择级配类型,则沥青混合料集料的粒径普遍偏大,何况还有0~5%的颗粒超过最大粒径,这样势必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带来难以解决的施工难度,如摊铺机的熨平板易拉动大粒径的骨料,尤其比最大粒径大0~5%的超粒径骨料。
若采用细料弥补,易破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级配,使局部部位的面层压实度难以控制,或使沥青混凝土面层空隙率偏大,渗水严重等。
濮阳市的沥青路面结构多年来一直采用的是4cm+3cm的厚度组合模式,这种组合模式对沥青混合料类型的选择有很大的局限性。
4cm的下面层最大粒径一般不超过25mm,3cm上面层最大粒径一般不宜超过15mm;根据近年来濮阳地区路面所用材料的情况,经调查、试验、分析、比较可知,下面层的选择余地较宽,多采用AG-201级配类型。
而上面层混合料型的选择非常困难。
3cm厚的上面层,按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选择AC-10I型较合适,AC-10I型公称最大粒径为13.2mm。
浅谈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的验证及调试技术
浅谈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的验证及调试技术发布时间:2021-04-13T10:20:21.76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9期作者:娄山[导读] 摘要:沥青混合料的拌和直接关系到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成品料能否满足目标配合比设计要求是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必要条件。
天津城建集团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300250摘要:沥青混合料的拌和直接关系到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成品料能否满足目标配合比设计要求是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必要条件。
因此掌握和提高沥青混凝土拌合楼生产配合比的调试技术尤为重要。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试验、调试影响沥青混凝土面层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是沥青混凝土配合比,它直接影响路面的质量,关系到路面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关系到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
下面从沥青混凝土工作原理以及沥青混合料拌和中的常见问题等方面,阐述沥青混凝土拌合楼生产配合比的调试技术,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生产配比与目标配比不一致的因素生产配合比与目标配合比应一致,但设计中由于原材料的限制,合成级配中可能出现几个筛孔通过率不在中值或级配曲线不平顺的情况,而在生产配比中,由于有5个热料仓分割成更多的规格料,因此很容易将更多的筛孔通过率设计在中值,并使级配曲线平顺。
这样工程技术人员经常将生产配合比与目标配合比分开进行设计,从而导致两者的合成级配不一致,违反了供需平衡原理,造成溢料等料现象。
二、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试验验证生产配合比设计完成进入生产配合比的验证阶段,在该阶段拌和机采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并用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及路上钻孔的芯样进行马歇尔试验检验,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
标准配合比应作为生产控制的依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一旦确定就不应该随便更改,只有当材料发生变化时才进行必要的调整。
当所有指标经检验均合格后即可正式施工,如果有指标不合格应分析原因,进行适当调整后再进行验证。
所以该阶段马歇尔试验的准确性与否至关重要。
浅谈AC-25C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优化
浅谈AC-25C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优化AC-25C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优化内容提要: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作为一种路面结构形式,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被广泛应用。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作为沥青混合料生产的依据尤为重要,然而试验室设计的配合比虽然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但在施工验证过程中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进一步优化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施工效果。
本文通过对黔江至恩施(简称黔恩)高速公路(重庆段)路面结构下面层AC-25C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的优化调整,达到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和保证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AC-25C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优化一、工程概况:黔江至恩施(简称黔恩)高速公路(重庆段)是由重庆黔江区到湖北恩施市在建的一条高速公路,全长20.4km。
地处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的长江流域,其路面面层结构设计为4cmAC-13C改性沥青混合料上面层,6cmAC-20C普通沥青混合料中面层及8cmAC-25C普通沥青混合料下面层。
二、下面层AC-25C沥青混合料目标及生产配合比简介:1、目标配合比简介:根据业主要求该项目目标配合比采取委托试验方法完成,目标配合比委托结果为:S8(15~25mm):S10(10~15mm):S12(5~10mm):S14(3~5mm):S16(0~3mm):矿粉=22%:20%:15%:3%:28%:2%;油石比4.1%;矿料级配情况见表6。
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
2、生产配合比简介:由于该项目采用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拌和机,需要设计生产配合比。
经项目试验人员试验,最终确定生产配合比矿料级配组成为:6#仓(20~25):5#仓(15~20):4#仓(10~15):3#仓(5~10):2#仓(3~5):1#仓(0~3):矿粉=4%:21%:19%:22%:4%:25%:5%;油石比为3.8%。
矿料级配情况见表6。
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三、生产配合比验证:选定K14+100~K14+350左幅作为AC-25C沥青混合料下面层试验段,进行生产配合比验证。
沥青混合土三大配比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分三个阶段: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与生产配合比验证.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虽有所不同,但每个阶段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相同的,一是确定矿料的配合比例,二是确定沥青用量.这就是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是建立在试验、检验、调整、完善基础上的一项技术工作,只有分阶段,并结合试验、施工设备反复进行验证、调整,才能获得满意的配合比设计结果.1、目标配合比目标配合比设计基本上是在试验室内完成的,是混合料组成设计的基础性工作,包括原材料试验、混合料组成设计试验和验证试验,在此基础上提出的配合比例称为目标配合比.具体设计步骤:(1)混合料类型与级配范围的确定(2)原材料的选择与确定(3)矿料级配选用(4)进行马歇尔试验(6)路用性能检验(5)最佳沥青用量确定2、生产配合比生产配合比调整要结合拌和楼进行,目前生产中使用的拌和楼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连续式拌和楼,对于连续式拌和楼生产配合比调整只要调整到冷料仓的流量满足目标配合比要求,就可以加热拌料了,不需要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另一类是间歇式拌和楼,要对集料进行加热、筛分,而后在各热料仓称重、回配,回配的比例,就是生产配合比.由于各热料仓矿料的配合比例,与目标配合比各矿料的配合比例会有所不同,就需要通过试验确定各热料仓矿料的配合比例,现场称二次级配.生产配合比调整的目的是在目标配合比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各冷料仓的流量使之符合设计合成级配要求,对间歇式拌和楼则还要确定出各热料仓矿料的配合比例.具体设计步骤:(1)冷料仓流量的调整(2)确定各热料仓矿料配合比例(3)确定沥青用量3、生产配合比验证目标配合比是在试验室完成的,生产配合比虽然启动了拌和楼,但没有正式拌料,生产标准配合比设计阶段需要正式拌料,并铺筑试验路.同时对配合比作进一步的调整,并最终将配合比确定下来,作为生产控制和质量检验的依据,此配合比称为生产标准配合比.生产标准配合比是主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确定拌和温度和进行混合料材料、性能分析.详细了解,可以参考《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一书,书中有具体做法、设计的要求及解决办法.。
ATB-25沥青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与优化调整
ATB-25沥青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与优化调整第一工程公司[摘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ATB-25密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及生产配合比,沥青混合料试拌试铺的总结,以及ATB-25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进一步优化调整,对类似的ATB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ATB-25配合比设计试拌试铺优化调整1 前言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一直就受到各方面的重视,目前仍处于摸索和探讨阶段。
而对沥青路面早期损坏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半刚性基层设计的合理与否,在国内多年来沥青路面基本上都遵循着“强基薄面”的设计理念,基层采用半刚性结构,沥青面层厚度一般为15~18cm。
随着我国引进一些先进的路面结构技术,柔性基层结构路面逐步被一些省市(地区)认识和采纳,在根本上消除了路面早期损坏的因素,从而改变了路面结构型式单一的状况,趋向“柔基厚面”的设计理念。
ATB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是作为柔性基层使用的新结构之一,具有骨架密实、渗水系数很小的特点,一般采用的结构层厚度大于8cm,其施工技术编入了新规范《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
该混合料综合了原规范中ACⅠ型与ACⅡ型的优点而形成的级配,既有ACⅡ型的粗骨料含量,又适当地采用了ACⅠ型较多的细集料用量,两种级配类型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级配。
结构上既具有ACⅠ型的密实,又有ACⅡ型的骨架嵌挤结构,抗变型能力强,密实不渗水。
实测数据表明其稳定度很高(一般大于3000(次/mm)),渗水系数较小(一般小于200(ml/min)),具备良好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及抗水损坏能力。
但该混合料的缺点是:大骨料含量相对较多,中间粒径骨料含量相对较少,混合料表面积相对较小,对沥青用量较为敏感;在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离析,压实比较困难。
笔者参与了河南济焦新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其下面层采用13cm 厚的ATB-25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路面结构,其上为6cm厚AC-20粗型沥青混凝土,4cmSMA-13沥青马蹄脂混凝土,沥青面层总厚度达23cm。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说明
4#冷料仓中10-19mm碎石的标准流量为: 300×1000/60×(1-0.044)×0.32=1530kg/min
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
流量与频率关系曲线
表3、流量测量采用5min
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
依据目标配合比计算冷料仓调速电机转速,其计算公式为: 对1#、2#集料仓: n=5.875G/h*r (粒径≤2cm) n=5.875φG/h*r (粒径>2cm) 对3#、4#集料仓: n=4.756G/h*r (粒径≤2cm) n=4.756φG/h*r (粒径>2cm) G-集料参配量,单位t h-料门开(高)度,单位m r-集料容湿重,单位t/m2 φ-集料输送容积系数(φ=1.23) 计算冷料仓调速电机转速只是为了更好地配合二次筛分不等料、少溢料, 以提高生产效率。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冷料仓 赫兹 流量/kg 赫兹 流量/kg 赫兹 流量/kg
1#
10
3590
15
5380
20
7180
2#
10
1520
15
2290
20
3050
3#
15
3350
25
5590
35
7830
4#
20
6390
30
9580
40
12770
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
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
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
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
• 表1、间歇式拌和机振动筛的等效筛孔(方孔筛mm)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线路每年也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在不断建设中,沥青作为公路施工的一种重要的材料,因此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影响沥青性能的主要因素是混合料配合比,因此探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对于公路的施工质量来说有着比较实际的意义。
关键词:类型选择;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及意义一、级配类型的选择要使沥青的质量更加优越,首先要挑选相对比较合适的沥青混合料级配类型。
对于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设计,要根据相关的技术规范如《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及《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等进行控制。
根据这些规范,沥青路面结构层混合料的集料最大公称尺寸最好在该层厚度的1/3以内,中面层的沥青混合料的集料最大粒径最好控制在该层厚度2/3以内,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的最大料径则最好控制在该层厚度的1/2以内。
除此之外,对于相对来说比较精的混合料,其和层的比例应该更小。
因此,如果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去选择级配类型,有可能会使沥青混合料集料的粒径过大,从而不符合施工的要求,最终会给施工带来很多麻烦,如大粒径的骨料很容易被拉动等,对于超过最大粒径5%左右的骨料来来更是如此。
而且,如果用细料去进行修补,那么很可能会使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级配发生改变,在局部地区的施工也会变得更加困难,最终导致路面的缝隙过大,承压性能较小等缺点。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我国某城市的沥青路面就出现这种情况,其采用的主要是4cm+5em的组合厚度设计模式,这种模式对于沥青混合料的选择来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在实际施工中,要经过实际考察之后再进行施工,如材料的试验、分析等,由此可以确定的是,上面层的选择要更有挑战性,而可供下面层选择的机会则多得多。
一般来说,上面层可以选择AC101。
要使沥青混合料配比更加规范,首先要对实际工程的集料资源进行考察,然后将拌和机的振动筛,也可以根据不同级别类型的筛孔进行选择。
二、原材料的选择1.在通常情况下,沥青混凝土由以下原材料组成:细集料、规格不同的粗集料、填充分料以及沥青等。
实例详解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精版)
实例详解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精版)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验证。
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虽有不同,但每个阶段最终要解决的问题都是相同的:一是确定矿料的级配比例,二是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这种设计方法的目的是为了使设计逐步深化,设计结果更加符合生产实际,真正将室内试验与施工生产联系在一起,充分做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1 材料的选择1.1 粗集料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2.36mm的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和矿渣等。
其通过颗粒间的嵌锁作用来为沥青混凝土提供较强的稳定性。
粗集料应具有干洁、粗糙、耐磨等特点。
粗集料的质量控制重点是视密度和吸水率,石料硬度大而密度高,吸水率低的粗集料具有耐磨、耐久等特点;但粗集料密度并不单单要求大,粗集料表面粗糙与否同样重要,而密度过大的粗集料大多表面光滑,缺乏表面的凹凸不平,以至于无法更好的吸附沥青结合料,这便无法形成较厚的沥青膜,进而对混合料的耐久性带来不良影响。
而且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磨光值也是《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所要求的。
因此,粗集料的多种性质需要均衡考虑。
同时,粗集料对针片状颗粒含量、粘附性、磨光值等多项指标具有严格要求。
1.2 细集料细集料是指粒径小于2.36mm的天然砂、人工砂(包括机制砂)及石屑,它通过配合粗集料的使用增加沥青混凝土的稳定性。
细集料应具有干净、洁净、无杂质的特点。
测定的方法有0.075mm通过率、砂当量、亚甲蓝试验等。
同时,选取细集料也与级配情况、沥青的粘结性和耐磨性有关,这些情况同样要进行综合考虑,只有能够满足多方面需求的细集料才是工程中所需要的。
1.3 填料填料是指粒径小于0.6mm的石灰岩磨细的矿粉。
填料具有憎水的特点,同时应干洁,能自由地进出矿粉仓,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技术要求。
填料在沥青混凝土中扮演着一种添加剂的角色,就和烹饪中的盐一样,要配合需求投放,投放的量过少会导致沥青难以吸附,投放的量过多则会使胶泥成团,致使路面离析,造成不良后果。
浅谈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浅谈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摘要:简述了沥青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要求、选取,以及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Abstract: describes the asphalt concrete material requirements of each component, selection, and asphalt concrete proportioning design method.Keywords: asphalt concrete, mix, design沥青混凝土是有一定比例的各种粗、细集料、填充料(矿粉)、胶结料(沥青)组成,是一种弹-塑-粘性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快捷,能及时开放交通,可分期改造和再生利用,经济耐久;路面平整且有一定的粗糙度、较好的抗滑性,能减震降噪,舒适性较高,行车比较安全等优点,越来越在公路路面中占主导地位,这就给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影响沥青混凝土面层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是沥青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及各种材料的级配好坏又直接影响到配合比的使用。
沥青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选取。
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过程中,材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保证工程质量,必须对工程材料进行严格的选择和检验,防止因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而造成损失的情况发生。
1.1、选材原则:经济性好,结合环保因地制宜,同时必须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简称《规范》)及《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的相关要求。
1.2、沥青:在道路工程中,主要应用道路石油沥青。
沥青路面的沥青标号宜按照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条件、路面类型及在结构层中的层位及受力特点、施工方法等。
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夏季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山区及丘陵区上坡路段、服务区、停车场的等行车速度慢得路段尤其是汽车荷载剪应力的层次,宜采用稠度大、60℃粘度大的沥青;对温度日温差、年温差大的地区宜注意选用针入度指数大的沥青。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配合比和压实度控制
、
撒布车撒布透层油
透层油撒布量检测及接缝处覆盖土工布
• 拌和设备的选型及场地布置; • 施工机械检查; • 修筑试验路段;
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 混合料严格按总监处、驻地办批复的生产配合比 进行拌和,混合料各材料的计量误差严格控制在 要求的范围之内,沥青混合料采用进口沥青拌合 站进行拌和。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初步确定为45s (干拌为5s)。集料的加热温度控制在160℃180℃之间,沥青加热温度控制在150℃-160℃之 间,控制好集料和沥青的加热温度,确保沥青混 合料出料温度在155℃-165℃之间。高于180℃的 沥青混合料作为废料处理。在拌和机下料口设专 人对每车沥青混合料采用插入式数显温度计检测 温度,记录好成品料温度、车号,并在每车送料 单上写明混合料的温度,
(1)高温稳定性
马歇尔试验—稳定度MS(KN)、流值FL(mm) 马歇尔模数T=MS/FL
车辙试验—动稳定度DS(次/mm)(60℃)
(2)低温抗裂性
低温弯曲试验
水稳性
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 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
1.技术性质
(3) 耐久性
耐老化性 耐疲劳性
(4) 抗滑性
(5)施工和易性
2.技术标准
就是马歇尔试验指标要求 参考规范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
压实度控制
• • • • 1、碾压工艺的控制; 2、碾压过程中的压实度检测; 3、钻孔取样检测; 4、免于钻孔取样的情况;
•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
四、施工工艺流程
• 一、沥青混合料路面
一、基层验收及透层的撒布
七、沥青路面的检测
• 在沥青混合料摊铺、压实24小时后,按规 范要求进行压实度、厚度、渗水系数、路 面平整度、横坡度、设计高程等各项技术 指标进行自检,经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后, 着手准备下一道工序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