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平安堡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15 课 明朝君权的膨》学案(1)(无答案) 冀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膨胀 冀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膨胀 冀教版




一、明朝的建立
时间: 1368年 地点: 应天,改称南京 人物: 朱元璋(明太祖)
我该怎么办呢?
朱元璋和他的继 承人都采取了哪 些措施来巩固其 统治?
一、自主学习
任务(二):阅读课本88-91页,进
行自主学习,完成学案第二部分,
分别归纳明太祖、明成祖加强君权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材料补充: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别,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 活一日。”
从其采取的措施看,是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将对 全国的统治最大限度地置于皇帝一人之下,杜绝和排 斥其他人的干预,它标明封建制度仅靠正常的统治措 施已无法维持,从而只得依靠用强权,靠利用皇权的 绝对化、特务,加强对人民的镇压和思想控制。统治 者的特务统治,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违棣PK建文帝
明太祖死后,建文帝听取大臣的建议,实 行削藩政策。
燕王朱棣先发制人,打着“靖难”的旗号, 在1399年起兵下争夺皇位。历史上称这次战争 为“靖难之役”。
朱棣深知藩王权利过大的危害, 称帝后为加强君权继续执行削藩政策。
北京——皇权的中心
为什么迁都北京呢?
为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北京是燕王朱棣的兴王之地
学习目标
1.识记明朝的建立情况、了解靖难 之役和迁都北京的基本史实。 2、能归纳并分析明太祖、明成祖 加强君权的措施。 3、认识明朝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的一个时期,表明封建制度渐趋 衰落。
一、自主学习
任务(一):阅读课本88页第一自然段,
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学案第一部分——
明朝的建立,并能简单复述明朝的建立
结合材料一思考朱元璋为什么杀宰相胡惟庸?从材料二中 可以看出,元朝行省制度有什么弊端?改革行政机构后有什么作 用?

历史七年级下册明代君权的增强教学设计

历史七年级下册明代君权的增强教学设计

第15课明代君权的增强教学设计(一)课前预备1.学生提早预习课文内容,初步感知相关史实,力求上课时有的放矢。

“锦衣卫”的故事,小组PK选出“故事大王”,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现。

(二)课堂设计【导入新课】PPT配乐播放“明代东厂胡同”、“明锦衣卫”、“建文帝”、“明成祖”、“明北京城”和“明代疆域图”,激发学生探讨“明代那些事”的强烈欲望。

师:请同窗们先来看一组画面。

(PPT2—PPT7)请同窗们告知教师,这些画面都和哪个朝代有关呢?生:快速阅读“明代东厂胡同”、“明锦衣卫”、“建文帝”、“明成祖”、“明北京城”和“明代疆域图”,回答教师的相关提问。

师: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明代那些事儿(出示课件8)。

导入新课,展现课题。

【探讨新课】师:请同窗们来看明代档案(出示课件9)。

大伙儿快速阅读一下档案资料,然后抢答3个问题?生:快速阅读“明代档案”师:下面请抢答第一题“明代是哪年成立的?”生:1368年师:第二题:明代最初定都在哪里?生:应天师:也确实是今天的南京。

最后一道题,请同窗们一路来告知教师:明代的建国皇帝是谁呀?生:朱元璋。

师:哪位同窗能告知教师,朱元璋在当上皇帝之前都做过什么呢?生1:当过僧人。

生2:放过牛羊。

生3:参加过农人起义。

师:由此可见朱元璋是个草根皇帝。

那个草根皇帝会如何巩固他的统治呢?下面就让咱们一路打开朱元璋的日记。

(出示课件10)。

先来看朱元璋的第一篇日记(课件11),请语文课代表给大伙儿读一读。

师:从这篇日记中咱们能够发觉朱元璋即位之初碰到了什么问题呢?请同窗举手回答。

生1:地址官权利太大。

生2:宰相的权利也专门大。

师:那面对这两个问题?朱元璋又将如何解决呢?请同窗们速读讲义88-89页,看看朱元璋为了增强君权,最终采取了那些有效方法呢?(出示课件12)师:好,下面找同窗来给大伙儿说说朱元璋是如何增强君权的。

生:在地址,他废除行省,设立三司。

而在中央,他废除丞相和中书省,分设六部。

第15课明朝君权的膨胀导学案

第15课明朝君权的膨胀导学案

第15课明朝君权的膨胀导学案历史冀人版七年级中主备人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明朝的建立。

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初步掌握本课基础知识,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回答教师设置的问题,通过合作掌握明朝君权膨胀的具体表现和影响,同时提高阅读、理解、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题的学习,认识到君权的强化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但也反映了明朝社会的日益衰落的历史趋势。

同时结合我国现实,认识到人治到法治的发展是社会的巨大进步。

学习重点:明朝君主专制集权加强的措施学习难点:如何理解这些措施加强了明朝的君主专制制度课前预习提纲:1、本课的课文标题是什么?君权是什么含义?从题目可以看出本课主要学习什么内容?2、本课内容分为几大部分?每一部分与课文标题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请结合课文内容,总结概括明朝君权的膨胀具体内容是什么?(提示:将小标题转化为具体的历史史实的表述。

)4、明朝之前(如秦朝、汉朝、隋唐)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都有哪些?5、反对君权膨胀应该加强哪一方面的建设?与父母交流或上网查询我国在这一方面的成就。

学习过程:一、教师首先导入:经过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的宋元时期,我国历史又是如何发展的,相信同学们通过课前阅读课文已经了解了相关内容,下面请回答:(大屏幕展示填空题)(一)、明朝的建立1、背景:末年,政治腐败,灾害连年,饥寒交迫的农民纷纷起义反抗。

出身贫苦的经过十多年的征战,打败了江南的各个割据势力,推翻了元朝的统治。

2、明朝建立:年,在(今)称帝,建立明朝。

朱元璋就是。

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和同学们在回答一个正确答案后,鼓掌表示正确。

(二)明朝君权膨胀的表现:1、教师导入: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首要任务就是巩固新生的政权,作为替代元朝的新的封建王朝,自然就会延续封建社会的管理模式,那就是加强中央集权措施,请大家思考:明朝之前的秦朝、汉朝、元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2、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明朝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顶峰。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学案1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学案1 人教新课标版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学案【教师寄语】才华是血汗的结晶。

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学习目标】1、识记明朝的建立,归纳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了解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2、分析明朝加强君权的目的,并认清明朝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一个时期,表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3、从概念上理解何为“八股文”并正确分析理解“八股取士”的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目的,分析归纳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难点:“八股文”概念的理解,对社会的影响【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知识梳理】温故知新,讲授新课。

1、一个新王朝建立后,一定要采取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回顾秦、元两朝2、明太祖即位后,是如何加强统治的呢(阅读课文2—4段,归纳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中央:废除撤销权归。

地方:废除设。

加强君权措施司法:设立,加强对臣民的监督侦查。

思想:实行,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忠实奴仆。

3、进一步分析八股取士目的:八股取士范围:要求:危害:4、阅读课文最后两段,完成相关问题。

原因:建文帝下令,靖难之役起兵反对建文帝。

结果:朱棣胜利,即明成祖。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迁都并更名。

并且在锦衣卫的基础上增设有宦官统领的特务机构—加强统治。

二、【合作探究】1、丞相之职是哪个皇帝时开始设立的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2、让同学们看课本89页关于特务的小字资料,鼓励学生即兴表演小品,以加深理解设特务机构的目的,及其职能。

3、今天的公务员考试与明朝的八股取士有何质的区别三、【课堂小结】1、知识建构:君权的加强:(1)明朝的建立(2)措施(3)靖难之役到迁都北京2、方法归类:归纳学习某一历史事件的影响应从几方面入手?3、明朝君权的加强领域(中央、地方、臣民、知识分子、皇族五个方面)四、【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明朝时,掌管地方政权的机构是()A、六部B、中书省C、行中书省D、三司2、废除丞相是在下列哪个朝代()A、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3、明成祖登上帝位的过程,类似于()A、唐太宗李世民B、宋太祖赵匡胤C、隋文帝杨坚D、明太祖朱元璋4、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表现是()A、设置殿阁大学士B、设六部分理朝政C、设置厂卫特务机构D、八股取士5.如果你是右图中一位榜上有名的考生,你不可能A熟读四书五经B会写作规范的八股文C在考试卷中发挥自己对朝政的见解D成为听命于皇帝的官吏二、阅读下列材料: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沉痛地说:“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焚书!八股文的败坏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阳郊外坑儒还厉害”。

冀教版历史七下《明朝君权的膨胀》word学案

冀教版历史七下《明朝君权的膨胀》word学案

冀教版历史七下《明朝君权的膨胀》word学案1、了解明朝的建立和明太祖加大君权的史实,并识记要紧历史知识点。

2、明白得并能简要概括明朝加大专制统治的要紧措施。

3、认识到君权的加大,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和稳固,但也反映了明朝社会日渐没落的历史趋势。

重点明朝君主专制集权加大的措施难点如何明白得这些措施加大了明朝的君主专制制度。

一、展现目标二、自主学习1、年,建立明朝,定都,确实是今天的。

2、明太祖为加大皇权,在中央,废止_______,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部分理朝政。

直截了当听命于皇帝。

又设置_______ ___,为自己的侍从顾咨询,后改称_________。

在地点,废止_________,在全国设____________,由_______(掌管民政)、________(掌管刑狱)和________(掌管军政),称为三司。

为了进一步加大对官吏和百姓的操纵,朱元璋设置了由皇帝直截了当指挥的_________。

明成祖又设置了______,明宪宗时又增设________,这些特务机构合称“________”。

3、明朝连续采纳选拔官吏。

明朝的科举考试每年一次。

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和《》范畴内命题,考生要按照___________作答,不能自由发挥。

考生作文必须包括_____个固定的部分,如此写成的文章被称为“”八股文形式,内容,严峻束缚了。

以写作为要紧内容进行的科举考试,被称为“”三、合作探究明朝为加大皇帝的权力,采取了哪些措施?科举制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明代变成了什么形式?你认为皇帝如此做的目的何在?有什么消极阻碍?中国古代帝王曾经采取过哪些措施来加大思想专制?四、教师点拨五、达标检测3.阅读材料,回答咨询题“罢宰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咨询。

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请回答:(1)材料中反映的是哪个朝代官制的变化?“帝”指哪位皇帝?(2)材料中六部具体指什么?(3)“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4)材料中所讲的机构变化对封建专制制度起了什么作用?。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导学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导学案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导学案◆学习目标1.识记明朝的建立;归纳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了解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2.分析明朝加强君权的目的,并认清明朝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一个时期,表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3.从概念上理解何为“八股文”,并正确分析理解“八股取士”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重点:明朝君权加强的主要措施。

难点:科举制或君权加强的影响。

◆新课导入一、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1.明朝的建立:朝末年,政治腐败,灾害频繁,导致农民起义。

年初,朱元璋以为都城,改称南京,建立朝。

2.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在地方:废除,设立直属中央的,分管、刑狱和军政。

(2)在中央:废除,撤销,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负责。

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皇帝手里。

(3)授权侍卫亲军,兼管对臣民的监督、侦查。

锦衣卫不受法律的约束,成为机构。

(4)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范围内命题。

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 ”。

二、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1.靖难之役。

(1)背景:为了巩固统治,明太祖先后把众多的子孙封到各地做藩王,授予大权。

明太祖死后,继位的看到藩王的势力日益膨胀,对自己构成严重威胁,下令实行。

(2)过程:北平的燕王,打出“ ”旗号,起兵反对,史称“ ”。

(3)结果:靖难之役以的胜利告终。

朱棣称帝,他就是。

2.明成祖迁都:(1)时间:年。

(2)迁都:。

(3)目的:加强中央对的控制。

3.明成祖强化君权的措施:(1)继续执行政策。

(2)在锦衣卫之外,增设特务机构东厂,由皇帝亲信的宦官统领,以加强对臣民的和。

◆知识链接上面两幅图片均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画像。

左图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画上的朱元璋满脸麻子,下巴突出,面露凶相,非常丑陋;右面的一幅取自《中国历代帝后像》,画中的朱元璋相貌堂堂,仪表端庄威严又不失和善。

朱元璋的相貌究竟如何,至今仍是众说纷纭,看法不一。

很可能朱元璋的面貌介于两者之间,正如他的统治手段在后世有不同的评价,他的画像在流传中也被人刻意美化,或极力丑化,于是走上了两个极端。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四、【教学设计】知识与能力⑴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废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设置锦衣卫,以八股取士,明成祖迁都北京、实行削藩、增设东厂等基本史实,以及加强君权的作用。

⑵能力目标:联系以往学过的知识,对比概括明朝加强君权的特点,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通过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提高学生运用辩证的两点论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⑴制作本课的多媒体课件,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

⑵通过设疑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

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难点:八股取士。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课内容,采用了讲述法、图示法、拼图法、探究法、多媒体交互演示法等为辅的教学方法。

在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同时带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通过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使学生积极思考,达到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导入新课:动漫视频《朱元璋的档案》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热情。

视频里介绍的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从出身贫寒,历经千难万险,最终成为九五之尊的皇帝,能有这样人生飞跃,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帝王了。

元末农民战争以改朝换代而告终,中国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明朝建立初期,社会矛盾复杂,政局动荡不安,面对严峻的形势,朱元璋为了朱家统治的长治久安,他开始总结历史经验,寻找巩固统治的办法,那就是要加强皇帝的权力,让所有的臣民都无条件地按照皇帝的意志行事。

朱元璋极其继承者们到底采取了哪些措施呢?那么,就跟随老师一起去大明朝一探究竟吧!讲授新课:(一)创业篇白手起家,创业维艰首先,一张皇榜(幻灯片)映入我们眼帘,“朕本淮右布衣,因天下乱,为众所推。

率师渡江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

”洪武元年正月初四这个皇榜意味着什么呢?指导学生得出以下知识点:明朝的建立时间:1368年都城:南京开国皇帝:朱元璋(二)守业篇加强君权,专制空前自主学习教材88-89页,梳理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阅读课本第一部分,疑难问题同桌合作交流),梳理出以下知识点:知识点:1、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①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②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学案
厂卫特务机构设置
学习过程
【一】预习自学(请同学们对照预习题纲预习课本,标划重难点)
一、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明朝建立时间、定都
2.明太祖加强君主集权的措施
(1)政治上:在地方,废除设立
在中央,权分六部;建立特务机构
(2)文化上:
二、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1.靖难之役:
2.明成祖加强君主集权的措施:
1421年迁都;继续执行政策;增设,_____________的设置,是明朝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4.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在( )
A.诸子百家B.三通四史C.唐诗宋词D.四书五经
5.燕王朱棣打着“靖难”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靖难”的含义是( )
A.最大的困难B.平定祸难C.灾难的核心D.克服困难
6.明成祖迁都北京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B加强对北方的控制
C加强对人民的控制D解决藩王问题
1.明朝建立的时间为( )
A.1351年B.1368年C.1399年D.1421年
2.“今我朝(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砊(牵制)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应该是()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
3.明太祖时期的特务机构叫( )
A.都指挥司B.按察司c.锦衣卫D.东厂
【二】合作探究:(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小组内充分讨论、交流,总结出自己的答案)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请回答:(1)上述材料出自那位历史人物?
(2)此人的上述言论抨击了明朝的什么制度?为什么?
(3)此人在抨击这一制度时与什么历史事件进行了对比?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个朝代?
【三】训练检测:(请同学们独立完成本部分检测内容)

初一历史下学案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初一历史下学案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5、选择题:
1、明太祖废除丞相和行中书省的目的是()
A.健全地方职能B.厉行思想控制C.监视官吏D.强化君主专制
2、中国古代宰相制度设立和废除是在()
A.唐朝和明朝B.隋朝和宋朝C.秦朝和明朝D.汉朝和元朝
3、下列哪一项不利于明太祖和明成祖加强君权()
A.废除丞相B.设立东厂C.分封藩王D.迁都北京
(二)、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1、靖难之役:
(1)原因:明太祖当年分封的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对中央构成,建文帝下令。
(2)经过:燕王打出“”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史称“”
(3)结果:靖难之役以胜利告终,称帝,他就是
2、迁都北京:
(1)年,明成祖迁都,加强对的控制;
(2)措施:明成祖还进一步强化君权,继续执行削藩政策,增设特务机构。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图一图二
2、(1)图一时哪一历史人物?他是哪一个朝代的开国皇帝?在我国历史上,像他这样参加国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
(2)图一人物即位后是如何改革地方和中央的行政机构的?
(3)图二中的“锦衣卫”是明太祖在位时成立的特务机构,到明成祖时为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所增设的特务机构又是什么?明成祖在位时,他还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君权?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班级姓名
1、【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处理朝政,设置锦衣卫,以八股取士以及明成祖迁都北京、实行削藩、增设东厂等加强君主专制的基本史实,包括政治、文化方面的措施及特点。
二、【重点难点】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难点:八股取士
(1)行政:改革行政机构,加强权力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学案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学案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导学案)【认定目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1.识记明太祖和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2.通过概括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3.认识明朝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一个时期,表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自主学习】(我学习,我快乐;我思考,我收获!)一、明朝的建立:年以为都城,改称,称皇帝,建立明朝。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在地方,废除,设立直属中央的分管、和。

在中央,废除,撤销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明太祖还授权侍卫亲军,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他们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成为机构。

在思想文化上实行。

三、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明成祖于1421年迁都,以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继续执行政策。

增设特务机构。

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一种表现。

合作探究:1. 张生看榜:张生是元朝末年的一名书生,饱读诗书,一心想去朝廷做官,治国安邦。

但元朝末年政治黑暗、战乱频繁,他的梦想一直未能实现,只能在家无所事事。

一天在街上他看到好多人都围在一起看什么东西,他也凑了上去,原来是一张皇榜!“朕本淮右布衣,因天下乱,为众所推。

率师渡江......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

” 洪武元年正月初四。

在学生齐读的基础上设问:“皇榜说了件什么事?”明朝是在怎么样的背景下建立的,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建立的?在我国历史上,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2.张生应试:张生要依靠什么途径才能实现它做官的梦想一年一度的科举考试成绩单出炉,落榜的人垂头丧气,痛哭流涕;榜上有名者手舞足蹈,欢天喜地。

更有甚者,无论落榜还是上榜,都已疯疯癫癫,让人叹息。

思考:科举考试创于哪个朝代?完善于哪个朝代?如果你是张生,你会怎么样准备科举考试?八股取土有什么影响?你认为明朝的“八股取士”有何弊端?3.张生当官的困惑张生不负众望,金榜题名,去吏部做官了,实现了他多年的梦想。

第15课《明朝君权的膨胀》导学案

第15课《明朝君权的膨胀》导学案

第15课明朝君权的膨胀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了解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学习重点:本课的内容都是围绕着明朝君主专制这样一个主线来展开,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在明清之际走向衰落的历史。

所以,本课的重点是明朝君主专制集权加强的措施。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理解这些措施加强了明朝的君主专制制度。

自主学习一、明朝的建立:建立时间:______ 建立者:______都城:_________二、君权的强化:(一)目的:加强皇权(二)主要措施:1.政治上:(1)、在中央:①废除______,权分六部。

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立___________,后来称为____________,地位高于六部,但最终决定权在皇帝手中。

(2)、在地方:废除_________,设立“三司”。

即________管理民政;_______管理刑狱;________管理军政。

2.司法上:设立特务机构(即厂卫制度)①目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对_______________的控制,巩固皇权,加强中央集权。

②机构:朱元璋设立了_________;明成祖设立__ ____;明宪宗设________。

3.思想上:实行八股取士(在思想上加强君权的一项措施,目的在于严格控制人们的思想)①内容:考试只在________和_______范围内命题,考生要根据经书观点作答,不能自由发挥。

②形式:考生作文必须包括______固定部分,称为“_________”。

以写作八股文为主要内容进行的科举考试被称为“____________”。

③影响:使科举考试更加规范化,考官有相对固定的评卷标准。

八股文形式呆板僵化,内容陈旧空洞,没有实际意义,严重束缚考生的思想。

二、合作探究思考、讨论:历代君王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有哪些?三、反馈检测:用最简语言概括明代为强化君权主要采取了哪四项措施(2分钟)1、中央官制方面——2、地方行政方面——3、控制官吏百姓特殊手段——4、思想控制(人才选拔方面)——【课堂巩固能力拓展】1、明朝时,掌管地方政权的机构是()A六部 B中书省 C行中书省 D三司2、废除丞相是在下列哪个朝代()A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3、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表现是()A、设置殿阁大学士B、设六部分理朝政C、设置厂卫特务机构D、八股取士4、明朝废除丞相,废行省的目的是()A健全地方职能 B监视百姓百官 C强化君权 D强化思想控制5、明朝建立厂卫等特务机构的目的是()A为了整顿吏治 B加强与百姓的沟通C镇压人民的反抗 D进一步加强对官吏和百姓控制6、下列对“八股取士”的表述不正确的是()①以写作八股文为主要内容进行的科举考试,被称为“八股取士”②目的是加强思想控制③八股文除了用来通过科举考试外,几乎没有任何意义④八股文形势呆板僵化,内容陈旧空洞,严重束缚了考生思想。

历史初一下人教新课件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学案

历史初一下人教新课件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学案

历史初一下人教新课件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学案【一】知识梳理1、元朝的灭亡和明朝的建立。

元朝末年,政治极度混乱腐败,灾害频发,各地农民起义军大规模起兵反元。

出身贫苦农民家庭的朱元璋少年丧亲,入皇觉寺为僧,后投入郭子兴的起义队伍,并逐渐成长为起义队伍的领袖。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后改南京〕称帝,建立明朝。

元朝灭亡,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2、明太祖加强君主集权的诸措施。

为了加强君主集权,明太祖改革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创立了加强君主集权的诸项制度,主要概括为:两废三设一改革。

即: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制度,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办理朝政;在地方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及军政,设立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后来又参与决策,形成内阁制度,设立不受法律约束的锦衣卫,直接对皇帝负责,监视、侦查臣民的活动;改革科举制度,限定科举考试的内容为“四书五经”,限定考试的形式,用“八股文”作答,只能陈述指定的观点,不许发挥自己的见解。

3、靖难之役和明成祖继续加强君主集权。

靖难之役是朱棣为登上皇位发起的战争,并因此而当上皇帝,即后世所称明成祖。

朱棣称帝后,改北平为北京,于1421年迁都北京,加强对北方的控制。

他继续执行削藩政策,又设立新的特务机构东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东厂与太祖设立的锦衣卫及后来设立的西厂,合称厂卫。

【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1〕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时期。

明太祖通过“两废三设一改革”的诸项措施,大大加强了皇帝权力,奠定了明朝君主专制集权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

〔2〕八股取士是明代科举考试的重大变化,是君权加强在思想文化方面的表达。

明朝规定,科举专取“四书”、解,所谓“代圣贤立言”。

行文格式有严格规定,文章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体用排偶,谓之八股文。

〔3〕明成祖称帝后,迁都北京,继续削藩,设立东厂,是明朝君主权力进一步加强的表现。

最新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精品版

最新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精品版

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精品

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精品教案
一、教材分析
《明朝君权的加强》是七年级下册第15课的内容。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时期,而明朝君权的加强是明朝封建制度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这一课在明清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识记明朝的建立;归纳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认识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2) 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能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视频导引增加知识的趣味性,重点由学生讨论、研究、分析、归纳,同时进行纵向对比、联系。

(2)读书指导,合作探究,分组辩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明朝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一个时期,表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2)认识八股取士,是从思想文化上加强专制统治。

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滞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3)认识明朝实行特务统治,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手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难点:本课的难点是八股取士。

这是明代科举考试的重大变化,是君权加强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体现。

四、学习过程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教学设计新人教版(1)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教学设计新人教版(1)

明朝君权的加强【本课分析】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明朝君权的加强》是七年级下册第15课的内容。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时期,而明朝君权的加强是明朝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这一课在明清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的时期。

明太祖通一系列措施加强君主集权,奠定了明朝君主专制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

其作用一方面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也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年龄较小,生理心理处于青春期的初期,还没有完全摆脱儿童时期的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这些特点。

另外,他们的理性思维还未完全具备,学习和理解一些事物应从直观形象入手,这样他们才能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内容。

应力求做到深入浅出,或从他们已有知识积累或生活实际入手,使他们能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

初一学生经过近一年对历史的学习已经具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自我意识有了迅速的发展,要求独立自主,有自我教育的要求和强烈的表现欲望。

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对于问题的分析判断有了自己的见解,通过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同时还应注重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增强感性认识,便于对比分析。

【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处理朝政,设置锦衣卫,以八股取士以及明成祖迁都北京、实行削藩、增设东厂等加强君主专制的基本史实,包括政治、文化方面的措施及特点。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识记明朝的建立;归纳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认识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表演能力;能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联系以往封建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的措施与明朝的相关措施对比,概括明朝加强君权的特点,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通过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提高学生运用辩证的两点论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教案 新人教版
《范进中举》科举制度害人。八股取士成为皇帝的奴仆,把知识分子的思想限制在封建儒家思想内。
藩王:明太祖时分封子孙,他的后果怎样?(王国问题)
明成祖的迁都
进一步巩固北方边防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控制
明成祖强化君权:
A、削藩
B、设东厂特务机构
【检测反馈】
思考:
明成祖迁都的目的是什么?
【交流反思】
明初统治者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对巩固明朝的统治有着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但明初的这些措施,也给明朝的统治埋伏了危机。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课题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知识目标:明太祖废行中书省、设立三司等,设锦衣卫,八股取士等、加强君权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综和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
情感目标:认识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多民族的统一,也是衰落的表现


明朝君权加强的措施;八股取士
【课后作业】
明朝君权的加强,对于中国封建社会来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分析其中的重点历史事件,分析明朝社会生活的状况。
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大家分析其中的主要内容,利用挂图和电视剧来分析明朝的社会发展。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明朝君权加强的措施
教学过程
差异个性设计
教学资源
【创设情境】
提问:一个新的王朝建立后,一般要采取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
自主学习回答问题
【探究归纳】
在本课中明朝有哪些措施?
讨论探究: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措施?(防止大权旁落,君权加强)
分析每项措施的作用
【实践应用】

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教学设计_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教学设计_人教新课标版
教学
重点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教学
难点
八股取士
学习
方法
阅读、讨论、合作探究法
教学
方法
创境、设疑、活动探究法
教具
幻灯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出示课文导读内容激起学生的疑问。
学生阅读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探讨问题】
【合作学习】
【精讲点拨】
【拓展延伸】
1.识记明朝的完成练习题
[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巩固练习2、预习
第16课
【板书设计】
明朝君权的加强
一、明朝的建立
1、时间
2、都城
3、建立者
二、 明朝君权的加强
政治中央:
(一)明太祖地方:
司法:
思想:
1421年,迁都北京
(二)明成祖实行削藩政策
增设特务机构东厂
教学反思
进一步强调:应根据“八股取士”的目的去理解掌握其产生的影响。
2.归纳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3.了解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1.明朝建立的时间是______、建立者是_____
2.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在地方,废除________,设立________,分管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中央,废______,撤销__________。由_______分理朝政。
①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②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分权给六部.
(二)、司法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三).思想:采用八股取士
2、明朝采用八股取士的命题范围、答题观点、文体规定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命题范围: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承德市平安堡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15 课明朝君权的膨》
学案(1)冀教版
日期:______班级:_______组: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审阅______
学习目标:1分钟
识记明朝的建立:归纳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分析明朝加强君权的目的,并认清明朝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一个时期,表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明朝君权的强化和膨胀的学习,学生认识到君权的加强,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稳定,但也反映明朝社会日渐没落的历史趋势。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有疑问的地方作出标记并提出来。

A B层背写下来(20分钟)
1、找出元朝灭亡的原因,并在课本上标画明朝建立的时间、人物、定都等相关知识。

2归纳记忆明太祖为加强君权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可组内讨论完成:中央、地方、臣民、思想:知识分子四个方面)
中央:废除_______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权分六部)设立_____________ 地方:废除_______设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掌管民政、刑狱和军政)特点:直接隶属中央
臣民:为了加强对官吏和百姓的控制,设立特务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特点:都由皇帝直接指挥。

影响:进一步强化了君权。

思想:实行 ,束缚考生思想
3、进一步分析八股取士
目的:
八股取士范围:
要求:
危害:
你存在的问题是:
(二)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10分钟
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沉痛地说:“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焚书!八股文的败坏人才,却比在咸阳郊外坑儒还厉害”。

请回答:(题眼用红笔标出)
(1)材料中的“八股文”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2)作者的言论主要抨击了这个朝代的什么制度?制定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实行这一制度的后果如何?
(4)此人在抨击这一制度时与什么历史事件进行对比?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个朝代?
三)知识拓展10分钟
比较唐朝的科举制度和明朝的八股取士,你得出怎样的结论?
从考试的范围:
从影响方面:
四达标测评5分钟
1、明朝时,掌管地方政权的机构是()
A、六部
B、中书省
C、行中书省
D、三司
2、废除丞相是在下列哪个朝代()
A、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3、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表现是()
A、设置殿阁大学士
B、设六部分理朝政
C、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D、八股取士
4明朝前期从哪些方面加强了君主的权力?(中央、地方、臣民、知识分子四个方面)
四整理导学案学习反思
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