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开展教学评一体化研究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的行动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的行动研究

-013-2021年第43期(总第295期)教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的行动研究一直以来,我国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始终处于分离状态,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两者没有进行融合。

现今,新课程改革已全面推进,在教育教学中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寻找实践操作的机会,在实践动手操作中验证理论,理论与实践不再处于分离状态。

然而,现阶段,教学与评价这两大板块依然没有结合在一起,教学与评价被划分开来,教学是教学,评价是评价。

为了能够使课堂教学整体性提升,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中,教师要将教学与评价一体化落实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搭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由以往协调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之间的关系,逐渐转变为协调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方式,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整体性有效提升。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的含义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部分教师依然会受到应试思想的影响,观念老旧古板,认为教学与评价两者互不干涉,采取先教学、后评价的教学方式,教学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是整个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评价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是在教学完成后进行测评,检验学习最终效果的一种方式。

所以,这些教师有一种错误的思想认识:“教得好学习就好,考分就高,学习成绩好的证明教得就好”,长此以往,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辛苦。

在应试思想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将考试成绩看得尤为重要,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导致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考试成绩高,但是实践能力差,影响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发展。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有效路径,在整个教育中占据的时间最多、消耗的精力最大、涉及的角度最广,关系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今后的发展。

而课堂评价则是优化教学的关键环节,在现代化教学理念中,评价不仅是为了证明教学有效性,还是为了改进教学方式,以便做到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把控好教学的大方向,努力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是提升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学、评一体化强调将教学、学习与评价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教学、学习和评价是三个关键的组成部分。

在传统的教学中,这三个环节往往相对独立,教学主要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则侧重于学生个体的理解和记忆;评价多以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

而教、学、评一体化则打破了这种分离的状态。

“教”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

在教、学、评一体化中,教师的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过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参与、探究和思考,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方式,实现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提升。

“评”是指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评价不再仅仅是对学习结果的鉴定,而是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的学习,为教学和学习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二、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性1、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评一体化能够确保教学、学习和评价都围绕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展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朝着目标前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努力达到目标;评价则能够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2、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评一体化的模式下,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进步,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认可和肯定,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与实施的探索

“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与实施的探索

“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与实施的探索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评”相分离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因此,“教、学、评”一体化的教育理念应运而生,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评价应该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文旨在探讨“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以及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实施这一理念。

我们将首先明确“教、学、评”一体化的定义和特征,然后分析其实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探讨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落实这一理念,以期为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教、学、评”一体化是一种教育理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评价应该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种一体化模式突破了传统教育中三者相互独立、割裂的状态,将评价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为教学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从而优化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评”一体化的模式下,教师的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灵活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同时,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各种评价工具和方法,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学生的学习在“教、学、评”一体化的模式下也发生了变化。

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成为主动探索、积极参与学习的主体。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主动思考、质疑、实践,通过与教师的互动和评价,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

学生还需要学会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通过反思和交流,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优点,从而不断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评价在“教、学、评”一体化的模式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评价不再是单一的考试或测验,而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多元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实践总结与反思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实践总结与反思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实践总结与反思一、引言1.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定义和背景一体化教学是一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的出现背景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教学与评价是密不可分的两个环节。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一体化教学评价的定义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意义和目标一体化教学是一种旨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需要学习理论知识,还需要进行实际操作,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一体化教学的意义在于,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培养出更加实用的人才。

同时,这种教学模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体化教学的目标包括:1.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2.使学生具备实际操作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3.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4.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一体化教学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包括:1.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2.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3.以任务为驱动,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4.以评价为手段,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综上所述,一体化教学是一种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一体化教学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研究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研究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研究覃雪条摘要: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注重实现“学教评一致性”。

学习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支点,评价贯穿在课堂始终,促进目标达成。

评价既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又是诊断、调控、引导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

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做些探讨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策略今年4月21日上午,教育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颁布了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注重实现“学教评一致性”。

“双减”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一线的老师们要深入研究,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教学评一体化”理论简介“教学评一体化”不是一种特定的教学模式,而是课堂教学设计和组织的理念和指导思想。

“教学评一体化”指向有效教学。

倡导在课堂教学中,把教、学与评价相互整合,重视开展化学日常学习评价,以评价促进学习,把评价用作教学工具,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学习的评价融合为一个整体。

使评价不再游离于教学之外,而是紧密地融合在师生的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能及时、有效地了解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提高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实现“教学评一体化”,要明确教学目标,并加以具体化,明确预期的学习成果,使教学意图更加明晰。

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机会和条件,使学生在进行某种学习活动,完成某种学习任务中,自然地呈现中学习的状态和结果,教师可以观察,收集能显示学习成效的证据,了解学生学会了什么、学习结果和预期的学习目标还存在哪些差距,并及时反馈、调整教学活动,争取能最大程度地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评一体化”的评价注重表现性学习评价。

表现性学习评价“是通过有意义的、学生专注于完成表现性任务活动,来获取与应用知识技能以及培养学习习惯的一系列学习策略。

它聚焦一定情境中比较真实的表现性任务的完成活动,以任务驱动、展开与推进学与教的课堂进程;任务完成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目标达成、学习结果评估、学习效果衡量的过程。

高中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实践研究

高中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实践研究

高中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实践研究作者:赵长青来源:《语文教学之友》2023年第11期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对于提高语文学科整体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评一体化”是以学生为主体,基于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价,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充分融合,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学生的学习和评价都是在被动配合教师,“教学评”三者之间的衔接存在一些问题。

结合教学实践,对“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展开研究探讨,以期更好地发挥其应有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应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从知识输入和输出的角度来看,学生的阅读鉴赏、交流讨论以及写作是不可分割而相辅相成的。

而在目前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不应再片面追求学生对某些题型的熟悉和掌握,要在教学中突出整体性。

教、学、评作为教学活动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很大影响,应该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充分重视。

一、“教学评一体化”的特点“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出现与新课标、新教材密切相关。

新课标是国家课程的基础性、纲领性文件,明确了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框架,提出了教学和评价方面的建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学业质量水平等都有清晰的阐述,而且与新教材相互照应,明确体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思路。

所以“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代表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学所需要的重要模式。

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评价是对教与学的有效性评价。

“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就是将上述三点整合为一个整体。

从教学的一般情况来看,教、学、评分别是三个阶段。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这三个阶段是相互穿插的。

“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另一个特点是让这三个阶段能够指向同一个目标,以一种类似“螺旋上升”的方式帮助学生获得核心素养,避免教师和学生的目标不一致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学生自评不一致等现象的发生。

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的思考与实践摘要:所谓“教学评一体化”,其实质是在课堂上将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对课堂教学情况诊断和评估进行结合,其是学科育人、核心素养培养视域下一种“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方法。

本文就教学评一体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融入;探究引言:教学评一体化是教学活动从结果考察向过程与结果结合探究的转型标杆,其能够以明确的目标保证教学过程中教、学、评在目标上的一致性,能够提升教学质量,改变教学混乱,效果不佳的教育现状,真正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对教学评一体化概念的分析所谓教学评一体化,其实质就是在教师课堂上立足于“教什么?怎样教?如何教?”这三个问题的思考而进行课堂教学方案的制定,而在制定前首先需要拥有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其次是对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能力及课堂教学效果这三大主要内容的考评。

在整个教学评一体化过程中,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这一切得以实施的基础和前提,而在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之后,课堂上教与学的过程就拥有了正确的评判标准,教师能够根据评判结果和对学生学习能力及课堂教学效果的掌控做好后续的总结和分析,从而及时修改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落实教学目标中的各项要求,继而真正实现保证学生综合发展的教学任务。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的应用策略1.做好内外有机结合,保证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基于对教学评一体化概念的分析,可以发现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实施的基础和前提,而所谓的内外结合,其指的就是依据学生内心活动和行为特点的结合研究来选定教学目标,也就是教学目标的制定不仅要符合学生实际的心理需求,同样也要考虑其是否符合学生年龄段的行为特点,让学生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能够通过亲身亲历、探索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帮助其重建学习信息,获得学习积极性和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数学知识“乘法”这一章节中两位数乘以两位数时,教师要参考教学目标设定选择,设计分层化的教学目标: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竖式将乘法算式进行完整转换并保证计算时的零错误率;第二步是要让学生在掌握列式计算的基础上学会如何进行口算和估算,以此来保证其在生活中遇到数学问题时能够快速完成计算;而这一过程可以利用同桌间相互提出问题,互相评判来完成,以此来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最后,要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和方法间存在的必要联系,明确数学学习的意义,建立学习信心,提升其数学核心素养。

“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研究

“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研究

“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研究作者:李君璇来源:《语文世界(小学版)》2022年第01期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

根据习作单元主题,构建“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发展设计教学任务,根据习作单元主题形成教学评价、设计教学活动。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够把握习作的方向,及时获得反馈,提高写作能力。

具体来讲,“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教学目标对于教学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标越清晰,达成目标的路径也就越明了。

在习作单元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明确学生习作的目标,围绕目标设计评价任务,确保学生在多元化活动中提升写作素养。

为保证习作单元教学目标清晰准确,教师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对单元内容进行分析。

教材是教学实践的载体和依据。

统编教材设置了习作单元,要求学生根据一定的主题进行习作训练。

基于此,教师应加强对教材的分析,为学生准确把握习作主题、展开自主创作提供依据。

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习作话题是“按游览顺序写景物”。

教材第一部分提示学生回顾浏览过的印象深刻的地方,要求学生对自己外出旅行时去过的地方或者身边熟悉的地方进行描写,达到“按照顺序写”和“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两个要求;第二部分要求学生把题目“游_______”补充完整,按游览顺序描写,写清楚游览过程,其中还包括具体的建议,即画出路线图以确定顺序、重点描写印象深刻的景物、合理运用过渡句使景物转化顺畅自然;第三部分要求学生通过自评或互评,分析文章是否写清楚了景物特点、是否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

第二,对学情进行分析。

在习作单元教学中,教师要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例如,学生已经掌握的语言素材、语言技巧,学生应该形成怎样的语文素养等。

在“按游览顺序写景物”这一习作主题的教学指导中,学生学习了《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等课文,掌握了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题目“游_______”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学生无论是在旅游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会看到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景色;但是,许多学生虽然能够欣赏美丽的景色,却无法用語言进行表达。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一体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一体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一体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一体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

通过深入研究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建立起更紧密、有机的教育模式。

通过全面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可以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更加有效地开展,培养学生优秀品德和法治意识,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一体化;理论探索;实践引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法治意识的重要环节。

传统上,教育中的教、学、评三个环节往往被分割开来,导致道德与法治教育难以贯彻到整个教育过程中。

因此,本文将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一体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以期提供一种全面有效的教育模式。

一、“教-学-评”一体化的理论教-学-评”一体化的理论指的是将教育过程中的教学和评价环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紧密相连、互相支撑的整体系统。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采用“教-学-评”一体化的理论可以实现全面有效的教育目标。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启发式教学、案例研究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

教育的学习环节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道德与法治的意义,以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

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外,还可以采用项目评价、学习档案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成长情况和发展潜力,从而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

通过“教-学-评”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可以使道德与法治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表现力,促进学生的品德和法治素养的全面发展。

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和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进。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一体化的优势(一)提升教学效果“教-学-评”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做训评一体化”教学的探讨

“教学做训评一体化”教学的探讨

“教学做训评一体化”教学的探讨一、“教学做训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一)“教学做训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概念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积极倡导“做中学,学中做”教学方法。

“教学做训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正是在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构建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新型教学模式。

它是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活动为载体、以工作任务引领,通过有效设计、学习、训练、评价,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一种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做训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学做训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特点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教”是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教学理念及方法;“学”是基于会计典型职业活动为学习内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做”是核心,是基于一定的环境和知识、技能,在做上教,做上学;“训”是做上训,先会做、再做好,做好离不开训练;“评”是基于成果为导向的、多维度、多元化、全过程的教学评价。

“教学做训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使学校课堂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基础知识与实用技能相结合、专业教师与企业实践专家相结合,在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会计课程改革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教学做训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课程中的应用探索《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这门课是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的核心课程之一,属于会计典型职业活动直接转化的专业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本人以其中的一个子任务《通过转账支票结算销货款》为例,应用“教学做训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对这节课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的分析1.教材分析《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这门课最大的特点是遵循“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改理念,将传统的货币资金内容进行了改革创新,主要体现在将枯燥的会计理论知识转换成具体的实务工作,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有机结合,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货币资金业务,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设计为3个学习单元,从而使重点知识动态化,难点知识可操作。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现状研究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现状研究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现状研究一、概述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现状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融合教学、学习与评价三个环节,以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化学学科素养。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一体化教学理念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共识,它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评价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与相互作用。

高中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积极探索和实践“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理念,以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目前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部分教师对一体化教学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将其有效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另一方面,由于教学评价机制的不完善,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和分析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促进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化学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质量,已成为广大高中化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深入剖析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现状,探索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为高中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研究背景方面,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研究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研究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研究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逐渐成为各级教育部门关注的重点。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公民素养的重要课程,其教学设计和实施方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使之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学评一体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强调将教学、评价和反馈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通过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教师可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学生也能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究有助于探索适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模式,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通过对“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深入剖析和实践案例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一套符合初中生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

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体系,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程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和发展。

通过“教学评一体化”可以进一步明确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标、内容和要求,使其更符合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研究有助于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通过对“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学习和实践,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1.1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现状分析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性。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对教材知识点的讲解,而忽视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一体化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一体化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一体化研究作者:刘加勒来源:《家长》2024年第01期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关于教学评一体化的研究越来越多,它是关于教师“教”、学生“学”和课堂评价之间的有效配合,且具有评价性质的新型教学理念,对于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但是目前还有部分教师在数学课上对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落实存在问题,比如教学目标设计不明确、问题提出缺乏时效性等,阻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

因此,笔者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实践探索,在本文探讨了以“问题提出”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一体化的对策和建议。

一、“教、学、评”一体化的应用现状与价值分析(一)“教、学、评”一体化的应用现状1.“教、学、评”脱节的模式。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对于“教、学、评”一体化这一理念的落实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教学设计环节缺乏对本班学生学情的整体分析,因没有进行学前检测,对小学生的数学基础、已有经验和实际的认知能力掌握不充足,导致制定的课堂目标与学生的学情难以契合。

在教学实施环境未能及时检测学生完成目标的情况,对于学生们的评价也是在教学结束之后,通常以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以及考试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会造成评价不当的问题,没有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作用,这样的评价方式太过单一。

可以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情、评价存在着相互脱节的问题,要试图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把教学、学习、评价三者有机结合。

2.师生问答占主流的课堂教学。

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以突出自身的“讲”为主,单向给学生传输本学科的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体验,这种“我讲你听”的机械模式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利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萌生与强化。

在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的过程中,教师通常以“师生问答”为主要方式,教学活动主要在提问上,学习活动体现在回答问题上,这样就造成出现以下问题:第一,回答问题的学生并非全体学生,教师不可能让班里每一位学生站起来回答一遍问题,所以课堂提问这种评价方式只能检测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难以发挥反馈、指导的作用;第二,教师提问的频率太多,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对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导致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停留在浅层,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无法获得提升。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评一体化”案例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评一体化”案例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评一体化”案例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初中地理课程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而教学评一体化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核心素养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教学质量。

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地理知识和技能。

然而传统的地理教学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

因此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地理教学,使之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学评一体化是一种将教学与评价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通过对一个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评一体化”案例的研究,试图为地理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以期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外延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地理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包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以及对地理现象和问题的认识、分析和解决。

这些能力和素质是地理学科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外延则包括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交叉,例如地理学科与生物学科、物理学科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同时地理学科也与其他社会科学密切相关,如经济学、政治学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中。

2. “教学评一体化”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教学评一体化”这一理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教师们通过将教学和评价紧密结合,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系统化、全面化。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采用了多种方式将“教学评一体化”融入到地理课程中。

例如在讲解地理知识时,教师们会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体验地理现象,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评”一体化,让新课标在课堂真实发生!

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评”一体化,让新课标在课堂真实发生!

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评”一体化,让新课标在课堂真实发生!2022年4月21日,义务教育新课标正式颁布,新课标严格意义上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需求或者综合提炼,对于做深度学习项目的学校或者接触过“教学评”一体化的老师来说,不属于崭新的事物,甚至某种程度上早已是教学常规。

当然,新课标实施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单靠某种课堂或某种策略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具体来说:以学业质量标准为核心来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是基于新课标的学校教学改革重点。

一线教师具体如何实施教学,使新课标真正走入课堂?教学设计实施“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包含大单元设计和课时设计。

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回答“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这与义教版(2022版)的理念与要求完全一致。

“教学评一体化”即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原则,充分体现了“教、学、考”一致问题。

在具体教学设计上,采用逆向设计“评价早于教学活动”。

深度学习实践团队早已提出:要做现代教学设计3.0版(导学案为1.0版,“学历案”2.0版),在学习目标之后要呈现“学业质量标准”而不是仅仅聚焦“评估任务”,要实现学业质量标准“单元化”“课时化”,基于学习目标和学业质量标准为学生搭建三大学习支架,即“问题(任务)、活动(学程)、评价”设计,回答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问题,从而让课堂能够真正发生深度学习,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自主学习)”的目的。

按照崔成林老师的观点,如果教师能搭建好学习支架,课堂可以做到70%或以上的时间还给学生,70%或以上的内容学生可以自主解决,70%或以上的学生能够高质量学习……课堂教学基于新课标(义教2022版)的课堂教学,必然是素养立意、深度学习,为此应该关注“三个三”:一是聚焦三大焦点问题——进阶式目标、真实问题解决、学习性评价。

这三大焦点类似于新课程改革初期基于“三维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素养时代新课程标准(义教2022版)下的抓手。

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研究摘要:在教育水平不断推进的今天,教育和评价再也不是分离关系,而是逐渐走向了融合。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中重要的一门学科,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对小学语文教学也会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主要阐述教学评一体化实施对语文学科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教学评一体化在语文课堂上应用中产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活动引言:教学评一体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进行基础课堂教学,也要在课堂上存在评价过程,教学和评价作为教学评中不可分割的重要两点因素,它们互相影响、促进,共同提升教育质量。

我国在教学评上也有所研究,但是只是停留在知识理论上,在教学中实践运用却很稀缺。

为提高课堂评价,明确学习目标,就要实施教学评一体化。

一、教学评一体化在语文课堂上实施意义(一)及时提供反馈信息教学评模式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快速的了解学生学习习惯,能够及时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不足之处。

教师在课堂中实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其中正面评价能让学生感受到在学习中获得喜悦感,令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浓厚兴趣。

例如在《田忌赛马》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对学生在学习后,对这则故事产生的思考进行简单评价,对于那些对这则故事了解不明确的学生进行点播。

如果失去这个环节,对学生弥补和校正性的学习就不够及时,无法实时解决课上产生的问题,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对后续学习产生阻碍。

(二)有利于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在运用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上,评价的不仅是学生,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得到学生反馈,有利于教师提升教学水平。

教学评一体化对教师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教师可通过学生课堂反馈,在课后修改和完善教学设计,让教师教学更加贴近学生,更符合学生发展状况和学习认知能力。

例如在《自相矛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这则寓言故事不同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更好的让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深刻内涵。

(三)提高学习热情相比传统教育模式以考试成绩认定学生努力情况而言,教学评一体化的运用,可以让学生随时发现和改进自己的不足,减少了传统教育模式里无法短时间解决问题的状况,学生压力得以减轻。

教学评一体化课题研究目标

教学评一体化课题研究目标

教学评一体化课题研究目标1、教学评一体化是什么?教学评一体化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指导思想,是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学是为了发展核心素养,与教的内容保持一致,评是为了促学和促教。

在接触理解教学评一体化之后,我认为的教学评一体化指的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评价是一个有机整体,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完成情况可以根据评价进行评判,根据评价目标的达成情况可以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或者学习方法,真正让评价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评价不仅仅是给学生立了一个个小目标,也是给老师一把度量尺,用来衡量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否完成,或者还欠缺什么,有了这样的标杆,那么就可以及时找准应对措施和接下来的方向。

说到评价大部分老师认为的评价还是停留在以前口头上的表扬而已,实际上那种口头表扬是无效的,不能起到推动学生持续思考的作用,而教学评一体化的评是真的做到了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2、为什么我们要用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去设计教案?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填鸭式教学,老师一股脑的把知识全部倾倒给学生,学生有接收但又吸收吗?仅是接收那学生会应用吗,假设会应用了但是能创造了吗?学生获得的只是知识本身,而并未能形成自身的一种能力。

那么这与2017年高中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背道而驰。

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不仅是高中老师要做的事情,而更应该是我们小学老师要做的,从一年级入学开始,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传统的课堂往往泯灭了这两种能力,仅仅让孩子成为了“得分机器”,那么要让思维在课堂上发生,是不是就应该把我们的数学课堂变成思维课堂;如何变为思维课堂呢,是不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那小学生如何进行深度学习呢,是不是应该在课堂模式上我们要进行转变,先明确我们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目标达成评价是什么,这节课的问题或者任务有哪些,通过怎样的活动来解决这个问题,在上课时是否可以用生活中大情景贯穿,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等等,这些我在第三部分会详细进行分析。

初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研究

初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研究

初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研究初中化学所涉及的知识点是比较多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管是从经历依旧明白得的角度来说差不多上有一定的难度的。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评判完全依靠于最终的考试成绩,如此的评判形式是比较单一和片面的,因为学生的成绩只是表现的其中之一,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的表现也应该作为评判的因素之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评判要多元化、全面化,因此说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教…学…评一体化”的模式,将原本分离的三个时期融合到一起,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一、促进教…学…评三元素的融合在传统的教学中,授课、学习、评判这三个时期是分离开来的,其中评判只是作为教学终止之后的一个简单总结,并没有真正地纳入到教学的过程中来,只是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教师对学生的作业练习进行简单的评判,如此的形式导致教学和评判的完全分开,如此的局势对“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建立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新课程标准强调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在教学的过程中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缺少任何一个步骤,教学差不多上不完整的,因此说目前的要紧任务确实是要将评判这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步骤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将这三个时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牢固的三角关系。

教学评判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进展,能够关心教师找出教学中存在的漏洞,及时地进行补偿和改进,同时学生通过教学评判也能够发觉自身存在的不足,对自身的学习状况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总之,这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需要进行完美地结合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能力的进展要想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建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模式,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只有将学习的过程搞好,才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只有注重学习的过程才能够找出教学中的优点和缺点,及时地进行教学评判。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观看学生的反应情形,关于不同的知识点,学生的同意能力表现得也不相同,可能关于一些比较重点和较为难的知识点,学生同意的过程也就需要一定的时刻。

“教学评”一体化创新实践研究

“教学评”一体化创新实践研究

“教学评”一体化创新实践研究摘要: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引导下的课堂教学工作,无论是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方面,还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和价值,并且这三者之间是存在着一致性的,能够真正实现"教"与"学"的有机融合。

基于上述所言,本文主要围绕着“教学评”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展开了论事,以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研究引言要想开展一堂有效的数学教学,那么“教、学、评”一致性就是其中的基本原理,要求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以及课堂的教学评价三者之间处于一致的状态,而不是这三者处于一种单一、没有关联性的状态,同时这种一致性教学要求体现在"教、学、评"三者指向同一教学目标,其中教师教学要求是针对学习目的来进行,学生的学习是基于学习目标来进行,最后课堂教学评价是针对学习目标的评价[1]。

一、设计趣味性的课堂导入环节在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运用中,教师整体一致性思考教什么,怎样教等问题时,需要在课堂教学新知识之前,提出行之有效的导入方式,以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内容,确保学生在学习知识后,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2]。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面积》时,教学过程中课堂导入的设计,教师可以通过有趣的活动内容开展,让学生在摸物体游戏的活动中,感受到生活中物体的面积,引导学生在观察与实际操作后,让学生初步感知面积这一概念。

比如,教师将生活中的树叶,黑板,教科书呈现在学生面前,结合生活中实际的物体,帮助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理解面积的含义。

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两个轮廓图的大小,促使学生在比较轮廓图的大小时,自主对面积大小进行比较,并在不断尝试与实践中,使学生更加有信心探究面积大小的比较方法。

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结合学生学习实际,规划教学目标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之中,为了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评一致性,便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前准备之中提前掌握教学、评价等相关信息内容,以此来进行一个教学目标的综合性设计,以满足学生不同层次上的学习需求,从而真正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展教学评一体化课题研究,目的在于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三个环节紧密结合,形成一个连贯、统一的整体。通过一体化设计,可以更好地优化教学过程,确保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评价之间的相互匹配和协调。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效果,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教学评一体化研究有助于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实施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此外,通过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改进提供有力依据。因此,开展教学评一体化课题研究对于提升教学质来自、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