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辞典,历程]《十三经辞典》的编纂历程
十三经导读课件
• 今文经学派认为六经都是孔子手定的,先 有孔子然后有六经,孔子之前无所谓经, 孔于是开辟经学的创始人。 古文经学派则认为,六经不过是古代传下 来的史料文献,并非始于孔子,但他们往 往假托周公等所谓先圣著作六经。 • 今文经学派以孔子为政治家、教育家,认 为六经寄托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完全是孔 子“托古改制”的体现。注重从六经的 “微言大义”中去探求、发现治国安邦的 道理。 古文经学派则是把孔子视为史学家,孔子 只是对六经这些历史资料进行了整理,然 后传(参《庄子· 天下篇》); 《荀子· 解蔽篇》引有《道经》。 儒家的著作有“六经”: 始见于《庄子· 天运篇》:“孔子谓老聃曰: 丘治《诗》、《书》、《礼》、《乐》、 《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
• 《庄子· 天下篇》更进一步说: • “《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 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 《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 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 这说明战国时期,“六经”已为儒家所专有. 但在这时,“经”并不专指儒家著作。 • 3、六经: 也叫“六艺” .“六经”本周秦古书,因 孔子曾删订、整理并设帐授徒,故为儒家专 有。其学说已在天下得以传播,并得到一些 学派的称道。
• 六经的排列顺序不同 • 今文经的排列顺序:《庄子· 天下篇》以及 司马迁的《史记》,都是《诗》、《书》、 《礼》、《乐》、《易》、《春秋》 • 古文经的排列顺序是:班固《汉书· 艺文 志》,将“六经”的次序改为《易》、 《书》、《诗》、《礼》、《乐》、《春 秋》,后来的学者也都遵照这一次序。
• 西汉时期,今文经学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承 认,在思想学术领域占据着统治地位.今 文经立于学官,在朝廷设立了五经博士。 • 古文经学派则一直处于被贬斥的地位,未 能立于学官。古文经虽有传本,也只藏于 朝廷秘府或在民间流传。直到西汉末代皇 帝汉平帝时,古文经才由于王莽一派政治 势力的支持,在学者刘歆的建议下立于学 官,以与今文经博士相抗衡。
十三经的名词解释
十三经的名词解释十三经是古代中国的经典文献,是为中国文化的重要遗产。
这些经书包含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哲学、道德、宗教、文学、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对于研究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对十三经的名词解释:1.《诗经》:《诗经》是古代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集了305篇古代诗歌,内容广泛涉及到政治、社会、风俗、人伦、孝道、爱情等方面。
《诗经》以其高尚的品格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尚书》:《尚书》是古代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以记载了殷商、周代君主的事迹为主。
它包括了诸多古代政治文书、历代君主的命令、政令等内容,是研究古代政治制度和政治演变的重要文献。
3.《礼记》:《礼记》是中国古代典籍《五经》之一,收录了一系列关于礼仪制度的论述。
它是对古代礼仪制度的系统整理、论述和注解,对于了解古代社会礼仪习俗、道德风尚和社会伦理有着重要的价值。
4.《周易》:《周易》是古代中国最早的易经,以八卦和六十四卦为基础,通过解读卦象和卦辞来预测未来和认知宇宙规律。
它是一部蕴含哲学、宗教、卜筮等思想的经典著作,对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春秋》:《春秋》是古代中国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和外交关系。
它以鲁国的国君孔子为中心,对乱世时期的政治斗争和权谋进行了详细地记录和评述。
6.《公羊传》:《公羊传》是《礼记》的一篇注解,由西汉杨雄撰写。
它对《礼记》中的礼仪制度进行了解读和注解,是研究古代礼仪制度和礼仪文化的重要参考文献。
7.《谷梁传》:《谷梁传》是对《礼记》的另一篇注解,由西汉严维撰写。
它对《礼记》中的礼仪制度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注释,对于了解古代礼仪制度和礼仪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8.《左传》:《左传》是《春秋》的一部注解,记载了春秋时期鲁国的历史事件和各诸侯国的政治斗争。
它以鲁国的国君孔子的政治思想为中心,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和道德理念进行了评述和注解,是研究春秋时期历史和政治文化的重要资料。
《十三经辞典·春秋左传卷》人名词条处理的原则
略等现象。鉴于此 , 《 春秋左传卷》 在编撰过程 中为凸显专书辞典 的特点 , 将人名词条的训
释 作 为重 中之重 , 编 写过程 中主要遵 循 以下六 条 大原则 :
一
、
以 中心人物为核心 , 建构春秋人物谱 系
为了理清《 左传》 中人物之间的关系, 《 春秋左传卷》 采取以中心人物为核心 , 建构春秋人
一
项“ 功在 当代 , 造福后 人 ” 的浩 大工 程宣告 结束 。 由于辞 典 的体 例 , 编纂 中所依 据 的体 系 、 标 准 和原则 等常 常贯 穿 于辞 典始 终 , 而 不 能在
文中详细阐释, 因此可能会给读者阅读带来一些不便 。何乐士先生 ( 2 0 0 6 ) 曾在《 观( 十三 经辞典) 有感》 一文 中希望“ 本书( 《 十三经辞典》 ) 编纂中所依据的语法体系, 划分词 、 词组、 短语 、 句 子 的标 准 , 划 分 词类 的原则 , 区分活 用与 兼类 等 问题 的依 据 等 , 望 能撰 文 介绍 , 附于 正文后 , 便于读者在使用 中共同检验是否贯彻 ; 读者若有不同意见 , 也便于讨论 ” 。何先生 的论见 , 或许代表了大多数读者的观点。笔者有幸参与了《 十三经辞典 ・ 春秋左传卷》 ( 以 下简称《 春秋左传卷》 ) 的编写工作 , 并忝居副主编之列。基于何先生 的观感 , 本文主要介 绍《 春秋左传卷》 人名词条处理的原则 , 以期为读者翻检查阅提供便利 。
《 十 三经 辞 典 ・ 春秋左传卷》
人 名 词 条 处 理 的原 则
曹 强
摘 要 《 左传》 中提到的人名多达 3 4 0 0多个 , 相应的人物有 2 4 0 0多人 。《 十三经辞典 ・
春 秋 左传卷 》 非 常重视 人 名词条 的训 释 , 主 要 遵循 六条 大原 则 : 以 中心 人 物 为核 心 , 建 构 春 秋人 物谱 系 ; 以常 见名 为纲 , 旁及 别名 、 别号 、 谥 号 和封 爵等 ; 以 时间 为序 , 勾勒 人 物在
十三经的形成及其演变
十三经的形成及其演变·读书乐/文史知识·什么叫做“经’,?“经’,即“经常”、“常道”,即水恒不变的道理。
班固在《白虎通》中解释为“常”。
刘腮在《文心雕龙》中说:“经也者,恒久之道,不刊之鸿教也。
”据十三经研究专家杨伯峻先生考证.“‘经”名之起,大概起干“墨经”,而不是起于孔子,《墨子》有《经》上下篇,也有《经说》上下篇。
《荀子·解蔽篇》引过《道经》。
“经”的最初意义,也不是后代所说的“经常”,“永恒的真理”的意思。
最早把儒家典籍称为“经”的,是庄子的《天运篇)): “孔子谓老耽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
”,孔子在整理古代文献的基础上编定的这六部典籍,在当时也不像后代那样被神化。
“六经”的名字,是孔子自己所说,也称为“六艺”。
当时孔子正热心办教育,六部典籍作为教材流行于春秋战国之际。
作为教育的教材,“六经”必然有它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
《庄子·天下篇》说:.‘《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史记·滑稽列传》的记载是这样的:“孔子曰:六艺治于一也: 《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情,《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
”两者讲的大同小异。
到了汉代,武帝刘彻罢黝百家,独尊濡术,在经学家的鼓吹声中,《六经》被神圣化,认为只有孔子所著才能称为“经”,“经”作为一种“常道”,成‘为久行不衰的社会统治思想。
《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有贵族作品,也有大量的民歌,其中许多名篇佳句流传至今,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书》也称《尚书》,记载了殷周时代及上古时的历史文件和追述古代事迹的史料,有比较重要的史料价值。
《礼》以记述礼制、礼仪、礼意、礼器为主,其涉及的典章制度和政治伦理思想、科技工艺等对研究西周至战国的历史具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
十三经
十三经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
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榖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其形成过程为:汉立《诗》《书》《易》《礼》《春秋》于学官,为五经;唐加《周礼》《仪礼》《公羊》《谷梁》为九经;至开成间刻石国子学,又加《孝经》《论语》《尔雅》为十二经;宋复增《孟子》,因有十三经之称。
清孔尚任《桃花扇·逮社》:“你看十三经、廿一史、九流三教、诸子百家、腐烂时文、新奇小说,上下充箱盈架,高低列肆连楼。
”清昭连《啸亭续录·石经》:“雍正中,有生员蒋衡字湘帆者善书法,立志书十三经,十馀年乃成。
”参阅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八;清钱泰吉《曝书杂记》卷上。
4.3周礼《周礼》是一部通过官制来表达治国方案的著作,内容极为丰富。
《周礼》六官的分工大致为:天官主管宫廷,地官主管民政,春官主管宗族,夏官主管军事,秋官主管刑罚,冬官主管营造,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在上古文献中实属罕见。
《周礼》所记载的礼的体系最为系统,既有祭祀、朝觐、封国、巡狩、丧葬等等的国家大典,也有如用鼎制度、乐悬制度、车骑制度、服饰制度、礼玉制度等等的具体规制,还有各种礼器的等级、组合、形制、度数的记载。
许多制度仅见于此书,因而尤其宝贵。
6.8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4.0尚书《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
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
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
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
一般认为《今文尚书》中《周书》的《牧誓》到《吕刑》十六篇是西周真实史料,《文侯之命》、《费誓》和《秦誓》为春秋史料,所述内容较早的《尧典》、《皋陶谟》、《禹贡》反而是战国编写的古史资料。
十三经注疏的编辑历程
十三经注疏的编辑历程十三经注疏是中国传统经学中最重要的注疏之一,它对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的编辑历程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是一个充满曲折和波折的过程。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十三经注疏的编辑历程。
1. 编辑历程的起源十三经注疏的编辑历程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当时,人们主要依靠传承和口头传授,来学习和传承经典文化。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注疏的形式逐渐发展起来。
此时的注疏,包含了对经文的解释和补充,被称为经史注疏。
到了汉代,经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大量的经典文化被整理并加以注疏。
这也为十三经注疏的缘起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当时的经学家,以张协、申培、刘向等人为代表,开始将父系的经典进行注疏,渐渐形成了经学界的一个重要分支。
2. 项目的提出为了确立正式的经典注疏,宋代儒学大师朱熹提出了十三经注疏的编纂项目。
朱熹是宋代著名的儒学家和科学家,他深知经典注疏的重要性,因此提出了这个项目。
他认为,十三经注疏可以整理并扩大宋代以前的注疏成果,对于推动经学的发展和传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这也是一项举世无双的大事业,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员和时间来完成。
3. 编辑团队的组建为了确立正式的编纂体系,朱熹组建了十三经注疏的编纂团队。
这个团队由他亲自掌握,人员包括杨时、李廷元、韦庄等当时著名的经学家。
他们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逐步完善注疏的内容和形式,使之成为一份完整的体系。
4. 编辑的进程十三经注疏的编辑历程十分漫长,大约花费了70年的时间。
这个过程中,编纂团队成员相继离世,需要不断的招募新的成员。
同时,经文的复述和选编,也是一个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的过程。
注疏的撰写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一开始的简单注释,到后来的全文解读和解释,在内容上也不断增加和完善。
最终,十三经注疏在宋代终于完成。
注疏的内容已经十分完整和严谨,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注疏之一。
5. 注疏的影响十三经注疏对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献学】中国古代文献学题库
【⽂献学】中国古代⽂献学题库中国古代⽂献学题库yms⼀、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 宋元之际马端临所著《⽂献通考》,是第⼀部以“⽂献”命名的著作。
2. 由汉代刘歆综合群书《叙录》,编写⽽成的⼀部总的图书⽬录为《七略》。
3. 常见的史书体裁有三种:编年体、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
4. 由王钦若、杨亿编撰的,宋代最⼤的类书是《册府元龟》。
5. 《春秋》内、外传分别指:《左传》和《国语》。
6. 《⽼⼦》⼜名《道德经》,《庄⼦》⼜名《南华真经》。
7. 四部分类法是我国古典⽂献的基本分类⽅法,它起源于西晋荀勖编订的《晋中经新簿》。
8. 清代研究《说⽂解字》的四⼤家著作中,最著名的是段⽟裁撰写的《说⽂解字注》。
9. 《儒学警悟》是最早的⼀部丛书。
10. 唐代杜佑撰写的《通典》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专门论述典章制度的通史, 被列为“政书”之⾸。
11. 《全宋⽂》是⽬前规模最⼤的断代散⽂总集,由四川⼤学古籍研究所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和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联合出版。
12. 明代祁理孙编写的《奕青藏书楼书⽬》,在经、史、⼦、集外⼜加“四部汇”⼀类,此为五部分类法之始。
13. 三国魏齐王正始年间(公元240-248 )在洛阳太学⽴了⼀批⽯经,称“正始⽯经”。
由于⽤古⽂、篆⽂、⾪书三种字体书写,故⼜称“三体⽯经”。
14. 《四库全书》把集部书划分为楚辞、另憔、总集、诗⽂评、词曲____________ 五类。
15. 以版⾯中线为准,版⼼向⾥对折;对折好的书⾯叠放在⼀起,在折线处粘合,⽤硬纸连背裹住作封⾯。
请问以上描述的是纸质⽂献的哪种形态:蝴蝶装。
16. 清代陈元龙奉康熙皇帝之命编纂的《历代赋汇》⼀书,共184卷,收录先秦⾄明代赋4155篇,是研究清以前赋体⽂学的重要⽂献。
17 .清代鲍廷博⼀⽣搜求古书,他辑刻的《知不⾜斋丛书》,共收书207种,781卷,包含不少久已亡佚⽽⼜复出的珍贵⽂献,价值甚⾼,影响很⼤。
18. 1907年5⽉,英籍匈⽛利⼈斯坦因仅⽤4块马蹄银(约合200两银⼦),就从王道⼠⼿中骗⾛了数以万件的敦煌写卷。
十三经导读考查
十三经导读考查1.简述“十三经”的形成。
答:经即“经常”、“常道”,即永恒不变的道理。
班固在《白虎通义》中解释为“常”,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经也者,恒久之道,不刊之鸿教也。
”十三经是指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这十三部儒家经典。
关于它的形成过程,简言之,是由汉朝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的,最终形成于南宋。
西汉时,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易》、《诗》、《书》、《礼》、《春秋》五经博士于学官。
隋唐科举大兴,乃分立儒教“九经”:《春秋》分为“三传”,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礼经》分为“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
这六部书再加上原来的《易》、《书》、《诗》,并称为“九经”;也立于学官,用于开科取士。
晚唐文宗开成年间,由九经演变成十二经,内容除了“九经”之外,还加上了《论语》、《尔雅》、《孝经》。
五代十国时后蜀国主孟昶刻“十一经”,收入《孟子》一书,而排除了《孝经》、《尔雅》。
南宋时《孟子》正式成为“经”,和《论语》、《尔雅》、《孝经》一起,加上唐朝的“九经”,最终构成了今天的“十三经”。
2.简述今古文经学。
答:经学是我国历史上训解和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
古文经,指用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儒家经书。
始皇焚书期间,民间儒生将一些古文经书埋藏起来,至汉代前期,相继发现,如景帝时,河间献王以重金在民间征集所得古文经书,以及武帝时鲁恭王从孔子故宅壁间所发现的古文经籍。
诸王等先后献给朝廷,藏于秘府。
今文经,则指汉初由老儒背诵,口耳相传的经文与解释,由弟子用当时的隶书(今文)记录下来的经典。
如齐人伏生口授《尚书》二十八篇与晁错者是也。
经今古文学之争始于西汉末年。
哀帝时,刘歆在协助父亲刘向校书,发现了古文本的《春秋左氏传》。
他认为《左传》的价值超过今文经《公羊》、《谷梁》,遂上书朝廷拟将古文经列于学官。
十三经
《左传》:现在通行的注本是《十三经注疏》中的《春秋左传注疏》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诂》清洪亮吉;《春秋左氏传旧注疏传》清刘文洪;《春秋左传住》杨伯峻《战国策》:一部战国时代的国别体史书,后人做注:东汉高诱的注已残缺,目前通用的本子是清嘉庆时黄丕烈重刊的宋姚氏本,流传至今的本子是经西汉刘向整理过的。
《论语》:后人做注《论语注疏》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论语集注》宋朱熹;《论语正义》清刘宝楠;《论语译注》杨伯峻《礼记》:注本:《礼记注疏》东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集说》元陈浩;《礼记训纂》清朱彬;《礼记集解》清孙希旦《孟子》:注本《十三经注疏》本东汉赵歧注、宋孙奭疏;《四书集注》宋朱熹;《孟子正义》清焦循《庄子》:现存只有郭注本十卷,唐有成玄英为郭象注作疏,清代有郭庆藩的《庄子集释》和王先谦《庄子集解》,今人刘武的《庄子集解内篇补正》对王先谦的集解有不少的纠正和补充。
《荀子》:有唐代的杨倞注,现在通行的注本是王先谦《荀子集解》,今人梁启雄《荀子简释》注释简要,便于初学。
一,十三经是指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二,十三经的形成过程有一点复杂,简言之,是由汉朝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的,最终形成于南宋,现在比较通行的是清朝阮元的较刻本。
下面简述一下十三经的形成过程:(一)、孔子时期流传到今天我们可以看见的当年孔子的学生用过的四本课本是1 《尚书》:现存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集。
2 《周易》:现存中国最早的一部哲学著作,相传为周文王在监狱所作。
3 《诗经》:现存中国最早的一部诗集,感谢孔子,给我们留下了最早的一部文学作品集。
4 《仪礼》:研究中国古代礼仪的著作。
(注:孔子教学生的课本本来有六本,到了今天失传了两本,《乐》据说是被秦始皇焚书时焚没了,有人认为《礼记》中第19篇的《乐记》可能是《乐》中的部分残稿,《春秋》在汉朝时还是学院里的课本,但现在也失传了,其文字则散见于《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这三部书中。
论述十三经注疏的形成过程
论述十三经注疏的形成过程十三经注疏的形成过程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
首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各国的经典文献集中焚毁,史称焚书坑儒。
这使得先秦时期经典文献的原始版本丧失,只能通过后来的整理和辑佚来恢复。
汉武帝时期,由于儒学的复兴,国家开始重视经学,于是开始进行经典文献的整理和校勘工作。
这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已经失传的经典文献,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学家们逐渐发现经典文献中的许多难解之处,需要进行详细的注释和解释。
于是,经学家们开始编撰注疏,对经典进行解释和阐释。
最早的注疏作品主要是简单的注释和释义,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注疏内容逐渐丰富。
东汉末年,魏晋时期,经学进入黄老之争的阶段,各家学派纷纭涌现。
经学家们为了证明自己学派的正确性和优越性,开始编撰各家学派的注疏。
这些注疏不仅对经典进行了注释和解释,还融入了各家学派的思想和观点。
到了南北朝时期,经学家们进一步完善了注疏的内容和形式。
他们在注疏中不仅注释经典文献,还加入了许多引证、比兴、对联、对景等修辞手法,以及成语、俗语的解释等。
这样的注疏不仅具有解释和注释的功能,还成为一种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到了隋唐时期,十三经注疏基本形成。
这些注疏有的以注为主,有的以疏为主,既注释了经典文献的内容,又加入了对时事的评述和自己的思想见解。
这些注疏成为经学研究的重要参考和学术成果,对后世经学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十三经注疏的形成过程可以概括为经典文献的整理和校勘、注释和解释的初步工作、学派争斗的注疏编撰、南北朝时期的注疏完善和修辞手法的运用等。
这一过程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发展和演变,使得注疏成为中国古代经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十三经注疏的成书与意义
十三经注疏的成书与意义十三经注疏是中国古代经典的注疏体系,从南北朝时期到唐代逐渐形成。
它是由经典、注、疏三部分组成,注是对原著文义的解释,疏则是对注的注解,因此十三经注疏包含了当时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和文化内涵,其成书与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一、十三经注疏的成书十三经注疏传承了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的精髓,是文化的珍宝。
这种注疏体系的形成过程十分漫长。
早期的注疏主要以单篇注为主,如《毛诗》注、《左传》注等。
而到了北齐时期,儒家经学开始进入到注疏体系时代。
北齐经学家孔颖达编写了《孔氏三传》、《孔氏四书集传》等著作,形成注疏体系的雏形。
唐代是十三经注疏的全盛时期,期间出现了经学家如杜预、石崇等人编写的《毛诗传》、《左传》传等十三经注疏,奠定了十三经注疏的规范体系。
虽然十三经注疏经过多次修改和增添,但经典本质上没有改变,经典的精髓在十三经注疏中得到了更为细致的阐释,使得整个注疏体系更加完善。
二、十三经注疏的意义1. 继承文化传统十三经注疏是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的重要遗产,其传承和发展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
十三经注疏的形成过程源于古代经典文化的传统,他们十分尊重古代经典,同时在对经典进行注解、解释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保留了古代经典文化的思想精髓和价值观。
2. 深化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十三经注疏的作用在于加深人们对儒家思想的理解。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代表之一,其核心之一便是以“中庸之道”为中心的价值体系。
十三经注疏中不仅能够反映出儒家学说的重要思想,还能够表达出一些儒家学说的外延,为准确掌握儒家学说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3. 推广经典文化十三经注疏的出现推广了经典文化的普及,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掌握经典,从而更好地传承下去。
注疏体系不仅增加了经典的学习难度,还丰富了人们对经典的理解和认识。
此外,注疏也逐步向周边国家和地区扩散,对于促进古代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4. 引领思想潮流十三经注疏的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历史进程,同时其对于今天的思想和文化也不可忽视。
“十三经”的形成过程
“十三经”的形成过程经典今读“十三经”的形成过程国学爱好者一定对“十三经”不陌生,但“十三经”的形成也经历了许多曲折而又有趣的过程。
本文不揣谫陋,对“十三经”形成过程中的几个阶段略作述评,希望能对读者朋友们有所启发。
说起“经”,在先秦两汉时代,人们一般说“六经”,指的是《易》、《书》、《诗》、《礼》、《乐》、《春秋》这六部经典。
其中《乐》没有流传下来(也有观点认为《乐》本来就没有文本,而是指音乐的铿锵鼓舞,蕴含于《诗》《礼》之中),剩下的五部经典又被称为“五经”。
到了西汉的时候,“六经”也可以说成“六艺”,所以刘歆《七略》在著录儒家经典的时候,列出“六艺略”这一类别,并且被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所继承。
需要注意的是,西汉时代的“五经”跟我们现在的理解有些不同,《易》指的是《易经》,不包括《易传》;《礼》指的是《礼经》,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仪礼》,而不包括《礼记》《周礼》;《春秋》指的是《春秋经》,不包括《春秋》三传。
在当时的观念里,“经”与“传”“记”有严格的区分,是不得混淆的。
后世逐渐把“传”“记”等书和“经”混杂在一起,所以“五经”才会逐渐拓展到“十三经”,这就是“十三经”之所以会出现的根本原因。
到了东汉时代,出现了“七经”的说法。
所谓“七经”到底是哪七部经典?历来有许多种不同的说法。
我认为“七经”就是“五经”再加上《论语》《孝经》,这种观点应该是比较合理的。
按照西汉时期的观点,《论语》《孝经》只是“传”,还不够格称为“经”,但因为两汉统治者宣扬“以孝治天下”,逐渐尊崇孔子,所以《论语》《孝经》的地位不断攀升,最终也成了“经”。
大约到了唐朝初年,又有了“九经”的概念。
一般认为所谓“九经”就是《易》《书》《诗》再加上“三礼”和“《春秋》三传”。
所谓“三礼”,就是《周礼》《仪礼》《礼记》这三部经典。
在汉代,只有《仪礼》才是“经”,所以被称为《礼经》,或直接说成《礼》,《礼记》只是“记”,《周礼》得到重视也很晚,它们都不是“经”。
新中国汉语词典历史
新中国汉语词典历史新中国汉语词典的历史一.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时期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标志着历史上一个新的文字文化时期,为引导语言发展和促进宣传文明,在新中国建立伊始,便开始了编制各种词典的工作。
1.《新华字典》(1949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政府决定重新编纂一部大型词典,在教育部组织下,由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元首带头,编制了《新华字典》,正式出版于1951年。
该词典以康熙字典为基础,内容丰富,注释详尽,是当时中国汉语词典的佼佼者。
2.《同文辞典》(1952年)1952年,全国文艺家联想,在教育部指导和组织紧密、省语委员会高度支持下,出版发行了《同文辞典》。
该词典收取当时历史悠久乐品、内容丰富装有条目城市上14.3万多,按字形而分类,有利于把握读音,当时受到广大文学青年的热烈欢迎。
3.《当代汉语辞典》(1954年)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历史性词典《当代汉语辞典》出炉。
该词典共收录词语条目76.4万,数量和读本规模均创新高。
其特点是每个词语都附上表示其意义的实例,使读者可以更清楚了解每个词语的详细意思。
4.《现代汉语规范词典》(1958年)1958年,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出版。
该词典首次以“标准语词典”自居,收录古今汉语文字共135000余条,以正规文字及读音为编排标准,故而受到广大文学爱好者的欢迎。
二.文化大革命之后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各种词典的编制开始恢复。
1.《当代中文辞典》(1975年)1975年,中国第一部大型当代中文辞典《当代中文辞典》出版发行,是新中国词典编制工作中的一次重大成就。
该词典收录古今汉语文字、语句及美文共22.6万多条,收集了十分棒词语,它也成为常用的汉语教学参考书之一。
2.《现代汉语常用词典》(1981年)1981年,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常用词典《现代汉语常用词典》发行。
该词典收录古今汉语文字18.5万多条,以实例记载的句子超过8.7万多条,超过8200多种领域的术语,详尽的音标注释,使汉字的读音得以准确的掌握。
第八届全国语文辞书学术研讨会综述
1 0 辞 书研 究 2 1 8 0 1年 第 6期
现实 可行 的建议 和方 法 。黄传亮 提 出的名句 辞典 规范 问题 引起 了 与会 者对名 句界 定 的严肃性 问题 的热 烈讨论 。龚 英通过 对商 务印 书馆 《 汉语 常用字 字 典 》 古 得失 的 研究 , 出 编写古 汉 语学 习 型词 提 典 的构想 。陈 玉庆从 收条 的 把握 及 辅 助学 习板块 的设计 、 注音 释 义 与例句 的处理 、 味性板 块对 知识 的强化 三个 方面探 讨 了《 趣 商务 馆小 学生 谚语 歇后语 惯用语 词典 》 的学 生特 色 。郑定欧 指 出 , 向 面 低起 点读 者 的学习词 典 本质 上 属 于“ 句子 词 典 ” 示 例 是其 核 心 的 , 观 点 。李 莉 、 晓云 、 郑 解海 江基 于调 研 资料 , 别对 现 有 学 习词 典 分 收 词 、 目等情 况进 行统 计 、 析 和介 绍 , 立 分 对读 者 群体 的情 况及 读 者 对 内容 的需 求进行 调研 并提 出 了改 进建 议 。李 丽静 提 出了敬谦 语 辞典 收词 、 释义 和 编 排 方 面 的 一些 想法 , 对 有 关 词 典 做 了评 并 述 。朱俊 玄在 剖析《 汉语 图解 小词典 》 同时 , 图解词 典定 位 、 的 对 收 词 、 目以及 图片设 计提 出建议 , 图解词 典 的规范性 和科 学性提 立 对
授深 情 回顾 了《 三经 辞典 》 十 的编 纂历 程及 这 一过 程 中 的甘苦 , 对
所有 参与《 十三经 辞 典 》 编纂 的 同志 所 付 出 的艰辛 和 对《 十三 经辞 典》 编纂 的严谨 态度 给 予 了很 高 的评 价 。迟先 生 的发 言和 所有 参 与 编纂人 员 的事 迹令 所有 与会 者感动 和敬 佩 。
《十三经辞典》的编纂历程
《十三经辞典》的编纂历程摘要文章回顾了《十三经辞典》的编纂过程,并通过编纂实践探讨了编纂文献专书辞典的理论及特点。
关键词十三经辞典文献专书辞典频数词性经义一、概况《十三经辞典》(以下简称《辞典》)是一部大型专书辞典,依十三部经书分卷编写。
每卷分为辞典正文及词语索引两部分。
辞典正文及词语索引均有《部首检字表》《音序检字表》《四角号码检字表》供检索;辞典正文依部首排列,前有该经书的概述,后附该经书原文以及历代研究该经书的参考书目、唐开成石经拓片(缩印件)。
每卷前有《辞典》学术委员会顾问、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写的序文。
该辞典凡十五册,计三千万字。
于2002年12月到2012年12月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二、缘起酝酿编写《辞典》,是在1984年。
当时《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为《一九七五年至一九八五年中外语文词典编写出版规划(草案)》中的一种)已脱稿交付出版,二十余名编写人员空闲下来。
我们珍惜这支有经验、有干劲的团队,于是寻找新的课题。
经过反复权衡、商讨,编写《辞典》的计划逐渐明晰起来。
把编写《辞典》作为首选,是因为“十三经”是传世文献的始祖,是儒家思想文化的源头、主干。
它的内容博大精深,囊括了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诸如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以民为本的治国原则,和谐人际的伦理主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重视德操的修身境界等。
这些思想、精神中的精华渗透在我们民族的性格与心理之中,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至今仍有积极的影响。
但是,“文革”之后,一些国民对于传统文化,表现出冷漠、怀疑,甚至误认为这是国家落后的罪恶根源。
我们知道,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不可能全盘西化,也不可能割断历史,只能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特质,为我所用。
而批判继承的前提是要了解传统文化,知道它是什么;然后要分析研究传统文化,知道哪些是要汲取的精华,哪些是要剔除的糟粕。
而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占重要地位。
把体现儒家思想的“十三经”原原本本地介绍给广大群众,为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建设新文化提供一个平台,这是我们的愿望,也是我们的责任。
《十三经辞典》编写的缘由、原则及特点
《十三经辞典》编写的缘由、原则及特点迟铎【期刊名称】《辞书研究》【年(卷),期】2000(000)006【摘要】一、编写缘由在我国的传世文献中,集中体现儒家思想文化的《十三经》,是现存古籍的始祖,它保存了先秦时期的重要文献,囊括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诸如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以民为本的治国原则,和谐人际的伦理主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重视德操的修身境界等等,涉及到哲学、政治、伦理道德、历史、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
这些思想、精神渗透在民族的性格与心理之中,有强大的凝聚力,历久弥新,至今仍有积极影响。
自汉以降,历代学人学习它,研究它,从未间断过。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今天,研究、发掘这一思想资源,对于充实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提高全民的人文素质,改善社会不良风气,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十三经》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世界不少国家尤其亚洲国家,影响极大,韩国、日本、新加坡对儒家文化研究历时久远,并将其应用于国民教育及企业管理之中。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上对儒家文化的研究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
这说明儒家文化历经了国人自身的批判、再批判,西方文化猛烈的撞击等种种磨难,尽管处境维艰,但她没有消亡,儒家文化中那熠熠闪光的跨越时空的人类社会普遍准则,那构建人类文明的特质,独具...【总页数】5页(P)【作者】迟铎【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6【相关文献】1.校本教材的编写原则和特点——《经济的浪潮》的设计与编写 [J], 陈绮2.《十三经辞典·春秋左传卷》人名词条处理的原则 [J], 曹强3.古典文献专书辞典编纂原则与方法的有益实践--评《十三经辞典》 [J], 王鸿滨4.瓦罗之《华语官话语法》编写原则与编写特点探究 [J], 黄建滨;周倬颖;5.《考古学辞典》选词和释文编写的若干特点 [J], 胡人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十三经辞典》词性标注问题
《十三经辞典》词性标注问题白玉林【期刊名称】《辞书研究》【年(卷),期】2000(000)006【摘要】多年来,通过编写《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大中学生古汉语常用多义字词典》、《古文观止词典》,特别是《十三经辞典》,我们认为给汉语语文词典标注词性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但同时,它又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在这里,把我们编纂《十三经辞典》(以下作《辞典》)的实践和困惑同大家作一交流,以期更好地完善这一工作。
一、确立实用的、科学的语法体系这是为语文词典标注词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在70年代中期编写《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时遇到的问题。
虚词的功用在于它的语法作用,也就是它在组词造句方面的作用,这就不得不涉及语法系统。
而学界对古汉语语法系统是有争论的。
词典不是专著,词典也不能兼收并蓄或引入争论。
为此,我们研究了各家关于古汉语语法的专著和论文,研究了“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制定出一个突出古汉语语法特征的《古汉语语法提纲》。
后来在《提纲》的基础上,编成了《古代汉语语法》,1992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这就成为我们编写《十三经辞典》标注词性的依据。
这个语法体系,随着学术事业的发展,肯定还会不断修订,不断充实,但是作为标注词性的依据是可行的。
二、明确划分词类的标准判断词性,划...【总页数】6页(P)【作者】白玉林【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6【相关文献】1.《十三经辞典》的编纂历程 [J], 迟铎;白玉林2.《十三经辞典·春秋左传卷》人名词条处理的原则 [J], 曹强3.从《十三经辞典》谈专书辞典的编纂 [J], 白玉林4.古典文献专书辞典编纂原则与方法的有益实践--评《十三经辞典》 [J], 王鸿滨5.古典文献专书辞典的词性标注问题 [J], 周淑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十三经-2014年4月20日至21日,《十三经辞典》编纂暨经学研讨会
十三经-2014年4月20日至21日,《十三经辞典》编纂暨经学研讨会十三经辞典。
2016年4月20日至21日。
《十三经辞典》编纂暨经学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启夏苑学术报告厅召开。
开幕式由校长助理党怀兴主持。
本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历时近28年。
曾被众多国内外著名学者称为“千古不朽事业”的《十三经辞典》编撰工作顺利完成。
编纂《十三经辞典》曾是一项被学界权威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如今。
共计15册。
3000多万字的“辞典”终于得以全部完稿。
出版。
作者,十三经辞典编纂委员会。
ISBN,9787224063677。
页数,190。
定价,元。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12。
内容介绍。
《十三经辞典:春秋谷梁传卷》是为读者阅读。
研究“十三经”而编纂的专书辞典。
本辞典按十三部经书分部编写。
一部经书为一卷。
各卷尽收各部经书的词。
短语。
固定格式以及含有经义及特殊意义的句子作为条目。
所立条目标注读音。
词性。
分列义顼。
科学释义。
列出书证。
在释义中。
特别倾注于专科词语的释义。
对于这类词语。
在密切联系所在经书的实际。
正确解释其内涵的基础上。
要说明其渊源。
历史地叙述其演变。
作用及影响。
所立条目及义项均有频数统计。
为读者了解其使用及意义消长演变情况。
提供了可靠的信息。
编纂经过。
集中了儒家思想文化的“十三经”。
是我国现存古籍的始祖。
从《周易》《尚书》《诗经》《周礼》到《仪礼》《礼记》《春秋左传》……从古至今。
无数学者为这13本经书终生苦读。
却终因难解其意。
嗟叹不已。
无论是在编写规模。
难度还是影响上。
《十三经辞典》的编纂都在我国文科科研项目中十分少见。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
几乎没有人敢动这个题目。
”上世纪80年代。
在陕师大辞书编纂研究所原所长刘学林力主下。
这项浩大的学术工程——《十三经辞典》编纂工作确定启动。
他邀请到刘尚慈。
高树操。
胡大浚。
汤斌。
饶尚宽等一批国内学者加盟。
他们在学界颇有造诣。
为编写工作打下很好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三经辞典》的编纂历程摘要文章回顾了《十三经辞典》的编纂过程,并通过编纂实践探讨了编纂文献专书辞典的理论及特点。
关键词十三经辞典文献专书辞典频数词性经义一、概况《十三经辞典》(以下简称《辞典》)是一部大型专书辞典,依十三部经书分卷编写。
每卷分为辞典正文及词语索引两部分。
辞典正文及词语索引均有《部首检字表》《音序检字表》《四角号码检字表》供检索;辞典正文依部首排列,前有该经书的概述,后附该经书原文以及历代研究该经书的参考书目、唐开成石经拓片(缩印件)。
每卷前有《辞典》学术委员会顾问、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写的序文。
该辞典凡十五册,计三千万字。
于2002年12月到2012年12月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二、缘起酝酿编写《辞典》,是在1984年。
当时《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为《一九七五年至一九八五年中外语文词典编写出版规划(草案)》中的一种)已脱稿交付出版,二十余名编写人员空闲下来。
我们珍惜这支有经验、有干劲的团队,于是寻找新的课题。
经过反复权衡、商讨,编写《辞典》的计划逐渐明晰起来。
把编写《辞典》作为首选,是因为“十三经”是传世文献的始祖,是儒家思想文化的源头、主干。
它的内容博大精深,囊括了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诸如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以民为本的治国原则,和谐人际的伦理主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重视德操的修身境界等。
这些思想、精神中的精华渗透在我们民族的性格与心理之中,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至今仍有积极的影响。
但是,“文革”之后,一些国民对于传统文化,表现出冷漠、怀疑,甚至误认为这是国家落后的罪恶根源。
我们知道,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不可能全盘西化,也不可能割断历史,只能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特质,为我所用。
而批判继承的前提是要了解传统文化,知道它是什么;然后要分析研究传统文化,知道哪些是要汲取的精华,哪些是要剔除的糟粕。
而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占重要地位。
把体现儒家思想的“十三经”原原本本地介绍给广大群众,为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建设新文化提供一个平台,这是我们的愿望,也是我们的责任。
因而编写这样一部辞典,在我们内心形成了一种按捺不住的冲动。
之后,随着读经、编写工作的深入进行,这种感觉愈加强烈,不能自已。
这是其一。
其二,陕西关中,也就是今天的西安一带,是周秦汉唐等十三个朝代的都城所在地,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经学的发祥地,它亲历了经学的繁荣和发展,文化遗存十分丰富。
作为三秦大地的子民,我们应该承担起这个传承任务。
凡此种种,激励着我们下决心编写《辞典》,为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做出贡献。
此后刘学林同志翻阅了有关资料,广泛同校内以及各地知名学者、专家交换看法,听取意见和建议,并对《辞典》的编写做了初步设想,向陕西省新闻出版局、陕西省人民出版社写了报告。
1987年10月通过省新闻出版局、省人民出版社组织的专家论证,决定立项,并决定由陕西师范大学辞书编纂研究所负责日常编写工作,同时上报新闻出版署,请求列入国家辞书编纂出版计划。
1990年4月该项目列入《1988-2000年全国辞书编写出版规划》。
三、艰难的跋涉1987年底省内立项后,辞书编写的准备工作就全面铺开了。
首要问题是筹措资金。
由于没有经费,编辞典用的稿纸是学林先生厚着脸皮向校内各机构的熟人、已经留校的学生索要的,所用卡片是学校印刷厂的下脚料裁制的,更不要说购买图书、添置资料了。
第一笔资助来得很意外,来自喜爱传统文化的香港实业家朱恩馀先生及谢玲玲女士。
他们得知我们编写《辞典》后,认为这件事“非常有意义”,并表示“很想帮助你们”。
一个月后,来函表示愿意捐赠编写费用72万元。
在新闻出版署的有关通知中,要求“将规划中的项目作为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本部门出版规划的重点工程,认真组织实施”。
学林先生认为,还必须争取省里出资支持。
他想方设法,五次三番找到陕西省委主管文教的牟玲生副书记,他感动了牟书记,说服了牟书记,得到牟书记的支持。
牟书记主持召开了财政厅长、宣传部长、出版局长、人民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会议,商量资助事宜,最后决定资助一百万元。
至此我们完成了资金筹措的任务。
其次,是组织编写队伍。
学林先生凭借他的社交能力以及诚恳和热情邀请了一批学有所成、有一定造诣的专家。
但我们辞书编纂研究所,除了一名老先生以外,没有人系统读过经,哪怕是只有1903个字的《孝经》也没读过,只是在古代文学作品选的课程中读过节选的《论语》《孟子》,以及“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郑伯克段于鄢”等。
所以当周围的同志知道我们要编写《辞典》时,一些人说,没有经学专家,没有系统读过经,凭什么编《辞典》?就是清代儒生,整天钻在故纸堆里,“皓首”也只穷一经、两经,你们凭什么搞“十三经’’?真是一帮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因而劝诫者有之,担忧者有之,嘲讽者有之,也有人等着看笑话。
偏偏学林先生不信邪:“十三经”是汉字写的,我们就不怕,没读过就读,读不懂就学,就钻研。
谁天生什么都会?还不是学来的。
不读书,不学习,寸步难行。
颇有点“无知者无畏”的劲头。
他还说,我们不仅要编《辞典》,还要造就一批经学家,还要出版有关经学的著作。
就这样,编写队伍组织起来了。
在学林先生前瞻性的胆略和执着之下,没有经学专家头衔的主编,领着一群未系统读过经书的我们,在专家学者的帮助下,开始了艰难的征程。
在过往的辞典编写生涯中,我们饱受了抄卡片、誊稿子这种手工业作坊式编写方法的苦头,所以当学林先生在同外地及我国台湾地区学者的交流中,获得了用电脑整理古籍的信息后,就萌发了用电脑辅助辞典编纂的念头。
1988年我们购置了电脑。
因当时并无现成的软件可用,就到处寻求合作伙伴,开始了尝试编制软件、建立字库等工作。
我们是全国较早把电脑作为辅助手段应用到辞书编纂工作中的单位之一。
在其后的编纂中,我们不断充实技术力量,根据编写工作的需要,技术上不断更新、完善,为《辞典》的编写提供了科学手段。
在制订编写凡例、规划编写蓝图、试编样稿的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最尖锐的问题是《辞典》编成什么样子?如果编成语文词典,已经有收词更为广泛的《汉语大词典》在先,我们再做没有任何价值;如果编成《儒学词典》一类的书,将涉及哲学史方面的诸多问题,这脱离了我们的专业,我们没有这个能力,也与我们动议的初衷不合。
经过反复讨论、切磋,我们将《辞典》定位为文献专书辞典。
我们编写《辞典》的目的十分明确:一是要进行语言研究,展现每部专书语言的使用状态;二是肩负着帮助读者读懂经书的任务。
为了实现我们的目的,经过多年的理论探讨与编写实践,从形式到内容形成了《辞典》自己的特点:第一,就收词而言,穷尽式地收录各部经书的全部词语,并显示其频数。
这种做法不是我们的创新,但我们不仅显示词频,还要通过分析、归纳、整理、描写,为每一个词在语音、词汇、语法范畴内找到合适的位置,就是说还要显示其字频、音频和义频。
迄今为止没有任何辞书能够做到这一点。
因为这需要对词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反复分析、归纳。
它不像写论文、编教材,讲课、搞研究,只选择典型的例证;说不清楚的,非典型的,回避就是了。
我们的《辞典》不可以回避、不可以遗漏专书内的任何语言现象,对每个词的词性、读音、意义,都要给个“说法”。
工作的艰辛程度,可想而知。
这样做的意义在于,这些看似枯燥无味的频数,传递给我们的正是一部专书中使用的词汇、语音、语法、词义等活生生的信息,使我们能准确地认识这部专书的语言使用状况(也就是断代语言状况)。
第二,划分词类,标注词性。
这是辞书界经过多次讨论正在尝试中的课题。
由于汉语缺乏形态变化,给划分词类、标注词性带来困难。
我们尝试性地划分了词类,标注了词性。
作为专书辞典,我们标注词性的特点是:根据专书词语的使用状态进行标注。
这样这部专书中词的组合能力以及在句子中的位置,通过标注词性就表现出来了。
特别是对一些人们认为非常规的语言现象,比如今天人们称为“词类活用”的词,我们呈现给读者的是它鲜活的原始状态:用作动词,做谓语,就标注为动词;用作名词,做主语、宾语,就标注为名词。
苏宝荣先生(2003)说:“为了全面地说解词的功能义,重点是对词在非常规功能下的词义进行全面的探求、归纳与分析。
这是辞书编纂中一个具有语义、语法双重属性的新课题。
”我们的做法,可以说是对这个新课题的探索。
由于为辞书标注词性这一工作带有尝试性,对划分词类的标准学界也没有统一的认识,我们自己也会有判断不准的情况,这些都是在后来的实践中逐渐解决的。
第三,词的音项、义项排列依频数多少为序。
频数多的排在前。
这是编纂辞书的形式问题,但这种形式,不同于历时语文辞典,有其特殊的意义。
历时语文词典义项排列基本按照本义、引申义的顺序,以显示词义发展的脉络。
而专书辞典所收的词语,是特定环境、特定著作中的使用状态,其义项呈现为共时性的。
历时语义词典同专书辞典所收“词”的不同,正如黄侃先生所说的小学训诂贵“圆”,经学训诂贵“专”的差别。
因而对于专书辞典而言,历时语文词典传统的排序法已毫无意义。
我们按照词在专书中的使用频数排列其音项、义项,通过量化分析,以直观的方式,显现该词在汉语发展的这一瞬间的读音、意义特征及组词造句的能力。
比如,一些语文辞典把“树”的名词用法“树木”作为第一义项,而在《左传》中“树”出现17次,用作动词“植”“立”义的13次,用作名词“树木”义的仅4次。
依照我们的频数排序法,动词义项应排在前。
在《辞典》的《尚书卷》《毛诗卷》《论语卷》《孟子卷》所出现的“树”,均为动词用法,“树立”之义。
可以说,今天常用作名词的“树”,在先秦时期主要用作动词。
以上三个特点,是专书辞典所显示出的在历史发展的瞬间语言的使用情况,而语言发展的历史长河,正是这一个个瞬间汇成的,其后效应是:如果将它置身于语言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又是一环不可或缺的链条,肩负着承上启下的独特功能,为系统的汉语史、词汇史、语法史研究提供了可靠、完备的素材,为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提供了资料。
这是我们的用心所在,是专书辞典最有价值之处,也是汉语史研究者最为关注的亮点。
第四,对于表现经义,表现儒家思想的关键词语、短句特别予以关注。
因为《辞典》还担负着解释经义,解释表示儒家理念的关键词语或句子的重任。
如《论语》《孟子》《孝经》《礼记》等书中表现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等方面的词语;《周礼》《仪礼》《礼记》中表现各种礼仪及官职的词语;《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Y梁传》中涉及对《春秋经》的解释以及关于人物、会盟、战役的词语等。
还有一些字数较多的长词条,如“克己复礼为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等。
对于这些关键词语要在研究的基础上,正确解释其内涵,说明该词语的渊源,历史地叙述其演变、作用及其影响,给予较为客观、科学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