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
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出现的理论背景
爱德华·赛义德文学研究在当代的重要转向,即向文化研究的转向,是后殖民主义出现的重大理论背景。 1964年,在英国的伯明翰大学成立了“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earch, CCCS),以及随之出现的“伯明翰学派”,标志着文化研究的正式出现。这一过程的倡导者首当提及英国学者雷 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与理查德˙霍加特(Richard Hoggart)。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为《识字的 用途》《文化与社会:1780-1950》《漫长的革命》等。
含义
含义
概述
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又叫后殖民批判主义(postcolonial criticism)。事实上,与其说后殖民 主义是一系列理论和教义的策源地,不如说它是一个巨大的话语场,或“理论批评策略的集合体”。在其中,所 有的话语实践都基于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即“基于欧洲殖民主义的历史事实以及这一现象所造成的种种后果”。
在《狱中札记》中,葛兰西明确把“统治”(压制)和“领导”区分开来,强调了文化霸权的这样一面:通 过大众认可进行统治的方式。
关键词
关键词
身份/认同(Identity)
在当代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中,identity具有两种基本含义:一是指某个个人或群体据以确认自己在一个 社会里的地位的某些明确的、具有显著特征的依据或尺度(性别、阶级、种族),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用“身 份”这个词语来表示;另一方面,当某个人或群体试图追寻、确证自己在文化上的“身份”时,它也就可以被理 解为认同。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人在理论上追问自己在社会和文化上是谁(身份),以及如何及为什么要追问是 谁。
后殖民主义整理
后殖民主义一、后殖民主义理论概述1、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理论一般来讲,殖民主义的历史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前(旧)殖民主义阶段、新殖民主义阶段、后殖民主义阶段。
前殖民主义:指欧洲殖民者侵略、瓜分、掠夺殖民地的历史,在这个阶段,亚、非、拉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西方列强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直接控制的对象。
新殖民主义:指二战之后,随着亚非拉各个前殖民地国家的纷纷独立,它们开始在政治、军事上摆脱帝国主义的直接操纵,取得国家主权。
但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经济、文化上受到帝国主义和前殖民地国家直接或间接的控制,成为美苏等超级大国争夺的第三世界。
它们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存在明显的依附与不平等关系。
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与前两个时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多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合性话语。
后殖民主义之“后”(post),与其他后学一样,既有时间上的意义,也有价值取向和批评策略上的“反”之意。
简言之,后殖民主义就是反思批判殖民主义之后的全球文化状态。
与前殖民主义理论侧重政治、军事,新殖民主义侧重经济都不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重点是文化及其全球的生产和消费,以及生产和操纵文化的知识分子。
后殖民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相呼应,在后现代主义消解中心、消解权威、倡导多元文化的潮流中崭露头角,并以其意识形态性和文化政治批评性纠正了本世纪上半叶的纯文本形式研究的偏颇,而具有更广阔的文化视阈和研究策略。
后殖民理论(post-colonial theory):是兴起于20世纪后半叶,兴盛于20世界末的一种重要的文化批评思潮,它主要研究殖民时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权力关系、东方主义、第三世界批评、媒体霸权与文化帝国主义扩张、他者与文化身份书写、民族文化与现代化、全球化与本土文化冲突、内部殖民等等新问题。
后殖民理论集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少数话语、肤色理论等于一身,展现出广阔的文化研究视野和对历史、社会分析的重新强调。
后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
在现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中,后殖民主义这一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后殖民主义被定义为一种对殖民主义的批判和反思,试图解决殖民主义对被殖民地和殖民者造成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后殖民主义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其在当今世界的影响。
后殖民主义的概念
后殖民主义起源于20世纪后期,被视为对传统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反击。
它强调反对殖民主义带来的不平等、压迫和文化侵略,试图建立一个更为平等和多元化的世界秩序。
后殖民主义批评殖民主义的种族主义、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主张尊重多样性、平等和民族自决。
后殖民主义的发展历程
随着世界范围内对殖民主义的批判声音逐渐增加,后殖民主义的概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许多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研究后殖民主义,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一些学者强调后殖民主义是一个文化运动,强调跨文化对话和文化认同;而另一些学者则将后殖民主义视为一种政治运动,强调反对殖民主义的政治实践。
后殖民主义在当今世界的影响
在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中,后殖民主义的影响日益显著。
许多国家开始注重本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强调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和价值。
此外,国际社会也开始重视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试图建立更加平等和多元化的全球秩序。
总之,后殖民主义的兴起标志着对传统殖民主义模式的挑战和反思。
在当今世界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后殖民主义的理念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努力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理解,构建一个更加平等和和谐的世界。
《20世纪西方文论》 第十一章 后殖民主义
• (三)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 • 福柯认为,语言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先于个体的存
在,人们必须借助语言建构自己的身份,但语言 永远不会有固定的意义,而且,语词的意义并不 与外在的世界一一对应,任何话语都有虚构的成 分,虚构可以产生或制造现实。
• 德里达的解构理论也为后殖民 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和 方法。在后殖民理论家对欧洲 中心主义、本质主义民族观的 批评中,都可以看到解构理论 的影子。
• 关键词解析: • 后殖民主义 • 非洲殖民主义批评话语 • 东方学 • 理论的旅行 • 混杂
• 思考题: • 1.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有哪些? • 2. 如何理解赛义德东方学理论的内涵与困境? • 3.简述赛义德“理论的旅行”观念的内涵与意义。 • 4. 斯皮瓦克的后殖民理论有哪些理论特征?
第二节 赛义德的后殖民理论
• 爱德华·赛义德(Edward Said,1935—2003),美国 当代重要的批评理论家,后殖民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 赛义德的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以“东方学”最为 世人所知,主要理论著述《东方学》(1978)、《文 学与社会》(1980)、《世界、文本,与批评家》 (1983)、《文化与帝国主义》(1993)、《知识 分子论》(1994)、《和平的终结》(1996)等。
• (二)文化研究的转向 • 后殖民主义的文化分析方
法源自于西方兴起的“文 化研究”,它充分借鉴了 文化研究的理论成果,并 积极运用文化研究方法来 揭示西方对东方的殖民关 系。
• 后殖民主义对现代性视野中的东西方关系的研究, 不仅仅是在政治、经济对文化的制约层面上展开, 而是探讨了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错综复杂而又 微妙的联系,从而使东西方文化关系问题呈现出 一种立体景观。
• 斯皮瓦克作为一位美籍亚裔女学者,以其独到的 理论框架、横跨多学科的视野、富有批判性的实 践,对殖民主义的文化压抑模式加以揭露,对文 化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的妇女的漠视加以质疑, 对后殖民领域和女性主义文化领域的研究作出了 重要的贡献。
后殖民主义 名词解释
后殖民主义名词解释
后殖民主义是一个理论框架,它关注着以前殖民地国家在独立后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问题。
它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取得了独立,它仍然可能受到先前殖民主义的影响和剥削。
后殖民主义的目标是揭示和对抗这种持续的不平等和压迫状态。
后殖民主义思想强调了西方殖民主义对于被殖民地国家的文化、认同和社会结构的破坏,并试图恢复被殖民地国家本土文化的尊严和权力。
它主张批判性思考和反思欧洲中心主义的观念,同时也关注性别、种族和阶级等其他社会差异对于后殖民国家的影响。
后殖民主义的理论家们提出了一系列批判性的概念和方法,包括"第三世界"、"文化认同"、"去中心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他们试图通过重构历史记述、重新评估社会关系和权力结构,以及挑战西方中心主义的知识体系来推动社会变革。
需要注意的是,后殖民主义并非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而是一个多元和复杂的学术领域,其中不同的理论家有着不同的观点和方法。
因此,在具体研究和讨论后殖民主义时,需要考虑到这种多样性和复杂性。
第五章后殖民主义
第五章 后殖民主义
一、后殖民主义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 二、后殖民主义的理论来源 三、后殖民主义的基本特征 四、后殖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五、对后殖民主义的基本评价
一、后殖民主义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
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国家关系的紧张 ㈡具有东方血统和生活经历的知识分子进入 西方学术界 ㈢冷战结束后民族主义重新崛起 ㈣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对民族文化独 立性的追寻
对东方主义的批判
• 萨义德认为东方学有三层意思:
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门类的东方学,涉及所有与东方有关的 领域,包括从古到今的任何已知的亚洲文明和非洲文明。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东方学,它建立在东方和西方二元 对立的基础上。这些对立包括:理性、发达、文明、高级 的西方与非理性、落后、野蛮、低级的东方;不断进步的 西方与始终不变的东方,自我界定的西方与他我界定的东 方;主体的西方和客体的东方;普遍性的西方与特殊性的 东方;等等。 作为一种处理东方的机制的东方学,通过做出与东方有关 的陈述,对有关东方的事务进行裁判,并以此为理论的、 政策的依据,对东方进行殖民统治。是西方用以控制、规 划和君临东方的一种机制。也就是东方主义。
对东方民族文化身份的研究
• 东方民族文化身份的重建:只能立足于东 西方文化的历史纠葛,重构民族的文化身 份。它总是有两个向度:一个是相似性和 连续性,它为人们提供传统和根基,另一 个是差异性和断裂性,它提醒人们要不断 地自我超越与重构。重建不是重新颠倒被 扭曲的历史,而是在异质文化的碰撞和交 锋中重建文化身份。
五、对后殖民主义的基本评价
• 从社会作用来看,它有助于西方社会对殖 民主义历史的再认识,有助于东方世界对 东西方关系的再思考。
• 从局限性来看,它过多地停留在学术研究的层面, 缺乏社会研究和历史研究的科学性;著述都比较 晦涩,提出的建构性文化认同策略也都含混不清, 并且有意无意地以他们对西方文化殖民历史的研 究,压抑、忽视和取代东方民族国家学者的相关 研究;着重从文化方面批判欧洲中心主义,在客 观上往往转移了对全球政治、经济霸权的关注, 从而也就间接地维护了欧洲中心主义的文化霸权。
后殖民主义理论
后殖民主义我们大家对“殖民主义”一定都不陌生,但加上一个“后”字意义完全不同,可能就很少人对此有较深的了解了。
那么什么是“后殖民主义”,它的历史语境、理论渊源、形成发展,又都是怎样的?一、“后殖民主义”含义“后殖民主义”,我们把它理解为“殖民主义之后“,这个“后”可以说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时间上的完结——代表殖民地的解体;一个是意义上的取代——殖民主义的消失。
但是很显然,第二种意义并不存在,或者说在当前的历史语境下并不存在,因为我们所能知的所有的后殖民主义话语都基于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即“基于欧洲殖民主义的历史事实以及这一现象所在造成的各种后果”,也就是说殖民主义仍存在着后续影响。
而如同上世纪六十年以后在西方学术界出现的形形色色冠以“后”字前缀的“主义”一样,后殖民主义也是一个含义丰富,颇难界定的词,目前也没有一种统一的说法。
按照德里克的概括,仅“后殖民”一词就包含下面三种重要的意思:(1)对前殖民地社会的现实状况的一种真实描绘,在这种情况下它有着具体明确的指称对象,如后殖民国家、后殖民知识分子。
(2) 一种对殖民主义时代以后的全球状态(经济、政治、文化格局)的描述,用法比较抽象,缺乏具体所指,与它企图取而代之的第三世界一样,意义模糊不清,如后殖民世界、后殖民时代等。
(3)描述一种关于上述全球状态的话语,这种话语的认识论和心理取向正是上述全球状态的产物。
(阿里夫·德里克《后殖民氛围: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批评》,美国《批评探索》1994年冬季号。
德里克近十几年来发表一系列论述后殖民理论的文章,以其独到的视角,引起了西方学界的广泛关注。
德里克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敏锐眼光,揭示了资本主义全球化背景下后殖民理论存在的盲点及其意识形态内涵,并凭借自己对东亚历史的深入了解,解析了一系列东方后殖民现象。
)我们今天所要说的后殖民主义应该说是更倾向于第三种意义的,简单的来说是对西方文化殖民的历史事实及其后续影响的研究、反思和批判,比如后殖民理论、后殖民批评等,同时包含了前两种含义,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性的文化批评模式。
后殖民主义理论
后殖民主义我们大家对“殖民主义”一定都不陌生,但加上一个“后”字意义完全不同,可能就很少人对此有较深的了解了。
那么什么是“后殖民主义”,它的历史语境、理论渊源、形成发展,又都是怎样的?一、“后殖民主义”含义“后殖民主义”,我们把它理解为“殖民主义之后“,这个“后”可以说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时间上的完结——代表殖民地的解体;一个是意义上的取代——殖民主义的消失。
但是很显然,第二种意义并不存在,或者说在当前的历史语境下并不存在,因为我们所能知的所有的后殖民主义话语都基于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即“基于欧洲殖民主义的历史事实以及这一现象所在造成的各种后果”,也就是说殖民主义仍存在着后续影响。
而如同上世纪六十年以后在西方学术界出现的形形色色冠以“后”字前缀的“主义”一样,后殖民主义也是一个含义丰富,颇难界定的词,目前也没有一种统一的说法。
按照德里克的概括,仅“后殖民”一词就包含下面三种重要的意思:(1)对前殖民地社会的现实状况的一种真实描绘,在这种情况下它有着具体明确的指称对象,如后殖民国家、后殖民知识分子。
(2) 一种对殖民主义时代以后的全球状态(经济、政治、文化格局)的描述,用法比较抽象,缺乏具体所指,与它企图取而代之的第三世界一样,意义模糊不清,如后殖民世界、后殖民时代等。
(3)描述一种关于上述全球状态的话语,这种话语的认识论和心理取向正是上述全球状态的产物。
(阿里夫·德里克《后殖民氛围: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批评》,美国《批评探索》1994年冬季号。
德里克近十几年来发表一系列论述后殖民理论的文章,以其独到的视角,引起了西方学界的广泛关注。
德里克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敏锐眼光,揭示了资本主义全球化背景下后殖民理论存在的盲点及其意识形态内涵,并凭借自己对东亚历史的深入了解,解析了一系列东方后殖民现象。
)我们今天所要说的后殖民主义应该说是更倾向于第三种意义的,简单的来说是对西方文化殖民的历史事实及其后续影响的研究、反思和批判,比如后殖民理论、后殖民批评等,同时包含了前两种含义,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性的文化批评模式。
人类学中的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研究
人类学中的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研究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是人类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涉及到人类社会中的权力关系、文化碰撞和社会变迁等课题。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概念解读、研究方法和案例分析四个方面来探讨人类学中的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研究。
一、历史背景殖民主义起源于欧洲列强的大航海时代,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殖民地的统治和经济剥削来追求国家的利益。
欧洲列强在殖民地建立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统治体系,影响了被殖民地的人们在社会结构、语言、宗教、价值观等方面。
殖民主义对于后来的世界格局和地缘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概念解读2.1 殖民主义殖民主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武力和政治控制的手段,强行占领他国或地区,并进行人口移民、经济开发和文化传播的过程。
这种行为通常伴随着不平等、剥削和压迫的关系。
2.2 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是在殖民主义时期之后,人们对殖民主义的历史、政治、社会和文化遗产进行批判思考和反思。
后殖民主义强调反对殖民主义的不平等和压迫,争取恢复被殖民地人民的主权和自主权利,以及重建独立的社会、政治和文化体系。
三、研究方法3.1 文献研究人类学研究中可以通过文献研究了解殖民主义时期的历史、政治和社会背景,以及后殖民主义时期的思潮和理论。
3.2 田野调查田野调查是人类学中最为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研究者通过深入到研究对象所在的社区、村落或城市,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和观察。
田野调查可以了解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影响和变迁,丰富人类学研究的经验和实证资料。
四、案例分析4.1 殖民主义的文化影响殖民主义通过文化传播和教育体系的建立,对被殖民地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英国殖民印度为例,英国殖民者在印度推行了英语教育、基督教传教和西方科学知识等,这些元素对印度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混合文化的格局。
4.2 后殖民主义的抵抗与批判在被殖民地,人们开始进行反殖民主义的抵抗和批判。
在非洲解放运动中,例如肯尼亚的马热特尤运动和北非的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这些运动推翻了殖民地统治,恢复了人民的独立和主权。
后殖民主义总结汇总
⒉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国家理论 后殖民主义的大多数理论家都研究过马克思主义,有 些还信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两篇文章对他们影响很 大,这就是《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和《不列颠在印度 统治的未来结果》。
后殖民主义的理论渊源
3.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思想: a. 文化霸权 所谓文化霸权,就是指在资本主义统治中,文化领域的控制具 有重要地位,而且,统治者对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全面控制,不是 通过外在强制而是通过被统治者的自觉认同来实现的。 b. 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没有知识分子集团,就不可能建立霸权关系,葛兰西对霸权概 念的讨论,与知识分子的讨论联系在一起。
后殖民主义批评
总结
后殖民主义理论
• 后殖民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 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主要对旧的殖 民主义历史及其当代影响作批判性的反思。
时期 时间 20世纪初至70年代 70年代至90年代 代表人物 弗朗兹•法侬 爱德华·萨义德 主要作品 《黑皮肤,白面具》(1952) 《东方学》(1978)
维斯万纳森 《征服的面具》
研究方向: 英国殖民者在印度建立的英文学校与英语研究的体制化之间的历 史关系 基本观点: 英语学科作为现代西方知识体系的核心学科,它的起源和体制化 不是发生在英国本土,而是由于英帝国的殖民需要,首先兴起于印 度等殖民地的。正是在这种示范和带动作用下,英语学科才最终具 有了现代所谓“世界性”和“普遍性”。 研究意义: 她的研究证明了英语学科首先是在殖民文化的语境下形成的,因 此“任何对英语学科的成长和发展的叙述都不能忽视通过英国文学 和思想来教育和驯化殖民对象的帝国使命”。它也再一次印证了萨 伊德在《东方学》中所提出的理论立场,即后殖民理论的首要意义 是在于通过观察西方现代文化体制与殖民地东方的历史关系,来重 新认识和评价前者的语境和知识构成。
后殖民主义批评
《大红灯笼高高挂》——观看视频
a.在西方人的视野中“东方” 总是集专制、野蛮、原始、 落后于一身,而与西方的 人权、文明、现代形成鲜 明对比。 b.西方人想看到的就是一个 与自己不同的“他者”, 一个奇异的东方。 c.电影创作之初就有后殖民 性的倾向。
《大红灯笼高高挂》
• 原著《妻妾成群》中没有的锤脚、京剧、 灯笼等细节。 • 张艺谋导演为了表现封建家族的礼数和刻 板,迎合西方的审美期待,特意加入的元素
首先,大院。摄影角度往往意味着导演的 一种感情或理智的决定,在此片中摄影机常用 俯拍视角,刻意强调院落的森严重叠、严格对 称,满足一种“窥探”之意,也多少反映出大 院中人物所承受的压迫感。 有一处尤其明显,就是在颂莲刚刚进陈宅, 还没有说出自己的名字时,管家在上,颂莲在 下。这种站位便俨然是二者身份不同,或者说, 是管家背后代表的整个陈府的强势与颂莲女性 地位弱势。
二.对西方美化与对东方妖魔化
作者笔下的白人都是理性的、睿智的、无私的,东方人都是 神秘的、愚昧的、野蛮的和罪恶的合成体。
1.对西方的美化
小说中对船长有褒无贬: 第一位船长有勇气、理性:在大船遇险时,能镇定自若指挥脱险和排险。 第二位船长慷慨大方、光明磊落:不仅免费让鲁滨逊搭乘自己的船,提供 一切方便,在航行中,还无私地教授鲁滨逊航海知识和生意之道。 第三位葡萄牙船长正直、无私:不但救了鲁滨逊,还帮鲁滨逊筹集资金办 种植园,最后还让自己的儿子帮鲁滨逊打理生意,但从未对鲁滨逊的财产动 过念头。 小说中,即便是策划动乱、绑架船长、危及同胞生命的阿特金斯的大坏蛋 ,最后也变成了富有爱心和责任心的虔诚基督徒,因为他是西方人,他的生 活轨迹是笛福设计下的必然走向。
• 萨义德的东方主义是后殖民主义批评的重 要理论范畴与关键术语。它既是一种思维 方式,也是一种话语结构,更是一种权力 运作。
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
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一、后殖民主义理论后殖民主义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以萨义德出版的东方学为标志;后殖民主义成为一种影响广泛的西方社会思潮,则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所谓后殖民,一是用以指称曾经沦为殖民地而今已经获得独立的民族及其人民,如后殖民国家、后殖民知识分子;二是用以指称对西方文化殖民的历史事实及其后果的研究、反思和批判,如后殖民理论和后殖民批评;三是用以指称殖民主义时代结束后的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如后殖民世界、后殖民时代;从西方众多的后殖民理论中可以看到,后殖民主义是指宗主国对其前殖民地的一种文化霸权现象;后殖民理论是对后殖民主义的研究和批判,它是指对欧洲帝国主义列强在文化、政治以及历史上不同于其旧有的殖民地差别的理论研究;包括关于各种经历的讨论:迁徙、奴役、压迫、抵抗、表现、差异、种族、性别、地方以及诸如历史、哲学和语言学等欧洲帝国主义的主流话语的反应;随着后殖民理论的发展,它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广,例如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的非殖民国家的文化关系,一国之内的种族关系以及主要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等,都成为后殖民理论研究的主题;按照后殖民主义的观点,西方的思想和文化模式以及其文学的价值与传统,甚至包括各种后现代主义的形式,都贯穿着一种强烈的民族优越感,因而西方观点思想文化总是被认为居于世界文化的主导地位;与之相对照的是非西方的第一世界和东方的文化传统长期被排挤在边缘地带,或不时地扮演一种充当点缀物的西方“他者”角色;二、后殖民主义的发展1.酝酿期:20世纪初至70年代;代表人物法农,其着作批判地分析了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对被殖民者造成的文化心理创伤;2.形成和发展期: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代表人物是萨义德、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萨义德东方主义的发表则标志着后殖民主义的形成,他被认为是后殖民主义文论的开创者;斯皮尔克提出了后殖民状况下被殖民者的“自我表征”问题;巴巴则提出了“受殖民者的身份构建”问题,他们三人共同促成了后殖民主义文论的广泛影响,被称之为后殖民理论的“圣三位一体”;3.反思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代表人物德里克,他对上述三位学者的学术立场及其理论自身的矛盾进行了深入分析,着重支出他们理论的盲点;三、后殖民主义的思想来源1.非洲的殖民主义批评话语20世纪20年代时,非洲正处于民族解放运动、反对西方殖民统治、追求民族独立的过程正;本土知识分子对西方的“同化”政策展开激烈批判,以呼吁非洲民族意识的觉醒,维护非洲本土文化的尊严;于此,形成了一股殖民主义的批评话语;2.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国家理论后殖民主义的大多数理论家研究过马克思主义,有些还信仰过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曾写过两篇文章: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和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3.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思想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认为:所谓文化霸权就是指在资本主义统治中,文化领域的控制具有重要地位;统治者对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全面控制,不是通过外在强制而是通过被统治者的自觉认同来实现的;后殖民主义者由此认为文化霸权贯穿于殖民主义的整个过程,在后殖民时代,文化控制仍然是帝国主义在你当今的重要表现形式;4.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福柯提出:不存在绝对客观知识,知识的生产、传播和消费始终与权力纠葛在一起;纯粹的整理是不存在的,所有知识的目的都在于确证统治结构的合法性;任何话语都有虚构的成分;四、后殖民主义与文学批评把后殖民主义理论应用在文学批评中,是这一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操作;在文学批评者看来,后殖民理论所关注的就是关于与“殖民话题”相关的文学阅读和写作;包括两个方面:即过去曾经是或现在仍是殖民地国家的文学,以及宗主国关于殖民和殖民地人民的文学;如何把深深地烙印在殖民地人民身上的备件和低下科协在殖民地国家的文学上,面对“他者”优势如何明确自己的身份、重塑自己的过去,都无法回避这三个方面,即“他者”、“身份认同”和“混杂性”;1.“他者”按照萨义德的理解,“他者”就是“东方”,即被殖民的一方,是“在西方人对熟悉的事物的藐视和对新奇事物的狂喜或恐惧之间摇曳不定的存在”;事实上,被殖民者在其本质和传统方面有丰富的多样性;作为文化的产物,他们的形象既具有确定性,同时也处于变化中;对殖民者而言,他们是“他者”,而他们自己本身也彼此互相区别,自身的过去也已成为“他者”与他们相对立;殖民主义者利用殖民主义文学“作为一面镜子来反映殖民主义者的自我形象;”文学评论者关注“他者”在作品中的形象被塑造的方式,并透过这些表层的形象和创作方式,去探寻和挖掘更深层次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以及“他者”被扭曲、被排斥和被憎恶的缘由;2.“身份认同”被殖民者的“身份认同”过程是一个抗争的过程;这种身份“不仅仅是被殖民者个体的身份,而且是一种文化身份和民族身份;”这样的“身份”过去通常由殖民者来加以界定;在殖民地,为了确认身份的目的,抗争无所不在,或彻底颠覆,或奋起反抗,或吸血魔方,其影响深刻,形式多样;“抗争”作为一个概念,带有或可能带有关于人的自由、身份、个性的认识;但是,“抗争”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确立一种明确的、属于“他者”自己的“身份”;3.混杂性“混杂性”概念首先基于对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的认识,它所指的是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文化中,文化符号和文化实践的混杂和整合、文化实践的趋同和相互适应;既是积极的、富有成效和充满活力的,同时也具有压制性的作用;弱势文化为了从复杂的、业已陌生的过去寻求自身的身份和意义,努力想要去换回或重建一种属于被殖民者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发展必然带有不平衡性;它通常是混杂的、包含不同语言的、具有多个意义层面的综合体;。
后殖民主义学术概念
后殖民主义编辑后殖民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它主要是一种着眼于宗主国和前殖民地之间关系的话语。
后殖民主义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一种铁板一块的僵化的理论;自诞生之初它就常常变化,以适应不同的历史时刻、地理区域、文化身份、政治境况、从属关系以及阅读实践。
目录1背景出现的理论背景伯明翰学派当代文化研究2含义概述特质3主要内容西方特权视角下的世界贯穿时间的目的论叙事西方文化下的种族优越论4理论基础文化霸权理论知识──权力后结构主义5关键词身份/认同(Identity)自我/他者(Subject/Object)文化帝国主义(Cultural Imperialism)混杂性(Hybridity)模拟(Mimicry)6局限性文化保守与东方主义倾向对艺术普遍性的伤害拒斥总体叙事而强调“异质性”后殖民理论在中国语境中运用的再考察后殖民主义与女权主义1背景出现的理论背景文学研究在当代的重要转向,即向文化研究的转向,是后殖民主义出现的重大理论背景。
1964年,在英国的伯明翰大学成立了“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CCCS),以及随之出现的“伯明翰学派”,标志着文化研究的正式出现。
这一过程的倡导者首当提及英国学者雷蒙德˙威廉斯(Raymo爱德华·赛义德nd Williams)与理查德˙霍加特(Richard Haggart)。
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为《识字的用途》、《文化与社会:1780-1950》、《漫长的革命》等。
伯明翰学派伯明翰学派认为,文化是“一种整体生活方式“,而文化研究就是对这种整体生活方式的完整过程的描述。
这一学派所坚持的平民主义倾向使得他们把研究对象从高雅文化及传统的文学经典中解放出来,注重对通俗文化、大众传媒的研究,大众文化现象从此登上了学术的“大雅之堂”。
这就抛弃了旧的学院体制对"文化"的狭隘的、固步自封的立场,更加深入到人们的新的文化经验之中。
后殖民主义
的权力话语思想,东方主义是指西方统治、重建、支配东方的方式,它
把东方作为一种话语,依据西方的文化、制度和政府管理机构,在文化 上乃至意识形态上表述和再现东方。东方主义的特点表现在自我衍生发
展、不受个人支配而形成统一系统的自足性;被传统视为客观知识体系,
使东方主义者始终以西方权力代言人的身份发言的政治功能;以福柯的 话语分析为武器,认为语言具有描绘、构造、再现一系列力量 规范的对象的话语性。东方主义带来的后果,首先是东方 与西方人为的划分与对立,其次是将东方抽象于文本化, 将东方描绘成不开化、不文明、不进步和
一、后殖民主义的兴起(理论来源)
⒊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思想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认为:所谓文化霸权就 是指在资本主义统治中,文化领域的控制具有重 要地位;统治者对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全面控制, 不是通过外在强制而是通过被统治者的自觉认同 来实现的。
后殖民主义者由此认为文化霸权贯穿 于殖民主义的整个过程,在后殖民时代,文化控 制仍然是帝国主义在当今的重要表现形式。
四、应对后殖民主义的策略
(二),加强中西方文化交流
取双方之精华,促自我之成长。当代中国文 化建设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本国传统民族文化的 学习借鉴上,应立足于当前国内、国际的发展现 实,客观看待东西方文化发展,做到“吸其精华, 去其糟粕”。对于我们的民族遗产我们要寻找它 的现实生长点,从而并入到当代文化中去。对西 方文化的引进并不能死板的照搬,引进的目的是 为了借鉴和创造,应做到灵活运用,从而促进中 西方文化融汇。
二,后殖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4,反本质主义的价值取向
后殖民理论家根据历史现实,反对把东方和西方截然 对立起来的类型化概括,认为过于强调民族和文明的独特性, 就很容易陷入地域狭隘主义、本土蒙昧主义,凶而主张在彼 此尊重差异和普及个体权利的基础上,异质共存,
美学概论后殖民主义名词解释
美学概论后殖民主义名词解释“后殖民主义”是指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之后的冷战和后冷战时期对“落后”民族和国家进行文化围剿和文化渗透的一种侵略政策,因而在理论上常常表现为一种文化殖民主义、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
依照后殖民主义的观点,只有西方先进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文化的中心和楷模,而非西方的“落后”民族的文化则常被贬称为边缘文化、愚昧文化。
正是在这个所谓“落后”文化被不断沦为他者化的时代,西方文化霸权逐渐代替了西方以往对第三世界经济和政治的直接控制,因而,与西方文化霸权的对抗就成了“后殖民时期长期政治冲突”的主要内容。
严格地说,后殖民主义是个含混的概念,通常有两个指向,首先是指一种理论思潮,其次才是一种有别于殖民地宗主国正统文文学的写作。
后殖民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思潮其实就是指萨伊德、斯匹瓦克和巴巴这样一些西方理论家对殖民地写作/话语的研究。
其理论根源主要是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的一些批评概念;所谓后殖民地文学也就是欧洲殖民地诸国的文学,用以区别其与“主流文学”的不同。
后殖民地文学内蕴复杂,不同的国家有着自己固有的传统和对殖民主义的认可和接受程度,这就决定了研究视角和批评策略的多样性。
从研究方法来看,该流派具有解构主义、女性主义、精神分析、马克思主义、文化唯物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等方法特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存在打破学术界限的倾向。
其代表人物主要包括那些目前在英美的主要大学任教的第三世界的后裔。
这些学者同时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以第三世界批评家自居,不断向主流文化发起攻击,从而为自己寻得一席之地;另一方面,他们又沾沾自喜,俨然以第一世界学术圈的成功者的面目活跃在学术舞台上。
无论萨伊德、斯匹瓦克还是巴巴都是如此,都经历了从一开始默默无闻到在学界崭露头角这样一个艰苦创业的过程。
后殖民批评话语的出现,可以说是西方理论界首次把非西方的文化事实作为理论研究的主题并形成热点,使历史未曾受到质疑的西方中心理论在跨文化语境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后殖民主义整理
后殖民主义一、后殖民主义理论概述1、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理论一般来讲,殖民主义的历史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前(旧)殖民主义阶段、新殖民主义阶段、后殖民主义阶段。
前殖民主义:指欧洲殖民者侵略、瓜分、掠夺殖民地的历史,在这个阶段,亚、非、拉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西方列强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直接控制的对象。
新殖民主义:指二战之后,随着亚非拉各个前殖民地国家的纷纷独立,它们开始在政治、军事上摆脱帝国主义的直接操纵,取得国家主权。
但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经济、文化上受到帝国主义和前殖民地国家直接或间接的控制,成为美苏等超级大国争夺的第三世界。
它们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存在明显的依附与不平等关系。
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与前两个时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多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合性话语。
后殖民主义之“后”(post),与其他后学一样,既有时间上的意义,也有价值取向和批评策略上的“反”之意。
简言之,后殖民主义就是反思批判殖民主义之后的全球文化状态。
与前殖民主义理论侧重政治、军事,新殖民主义侧重经济都不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重点是文化及其全球的生产和消费,以及生产和操纵文化的知识分子。
后殖民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相呼应,在后现代主义消解中心、消解权威、倡导多元文化的潮流中崭露头角,并以其意识形态性和文化政治批评性纠正了本世纪上半叶的纯文本形式研究的偏颇,而具有更广阔的文化视阈和研究策略。
后殖民理论(post-colonial theory):是兴起于20世纪后半叶,兴盛于20世界末的一种重要的文化批评思潮,它主要研究殖民时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权力关系、东方主义、第三世界批评、媒体霸权与文化帝国主义扩张、他者与文化身份书写、民族文化与现代化、全球化与本土文化冲突、内部殖民等等新问题。
后殖民理论集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少数话语、肤色理论等于一身,展现出广阔的文化研究视野和对历史、社会分析的重新强调。
什么是后殖民主义
什么是后殖民主义(1)后殖民主义是19世纪后半叶萌发在1947年印度独立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意识和声音。
(2)理论自觉与成熟的标志是1978年赛义德《东方主义》的出版。
(3)主要的理论家有斯皮瓦克、霍米•巴巴、汤林森、阿什克罗夫特等。
新马克思主义的伊格尔顿和杰姆逊对后殖民批评也有重要贡献。
(4)理论主张:①后殖民主义旨在研究殖民时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权力的关系,以及有关种族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等新问题。
②其研究方法大多采用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方法,揭露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文化霸*权的实质,探讨后殖民时期东西方之间从对抗到对话的新型关系。
③至今不少第三世界的文化学家和文学理论家仍在以一种深广的民族精神和对人类文化远景的思考介入这场深入持久的国际性后殖民主义问题的讨论,有一大批从事文学文化和哲学研究的学者在探讨后殖民主义问题和前景,检视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的区别和联系,弄清非边缘化和重建中心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分析传统流失的失语尴尬现象,寻找自我的文化身份和在世界多元文化中的位置。
(5)评价与影响:①后殖民主义理论对东西方之间殖民性的文化关系的揭示将有助于中国知识界对现实语境的再认识,并将对中国文化价值重建的方向定位保持清醒的头脑。
②在东方主义语境下打破殖民文化的危险就必须打破二元对峙的东西方理论,倡导东西方之间的真实对话,以更开放的心态、多元并存的态度、共存互补的策略面对东方和西方,任何文化压抑和意识权力的强加,任何取媚西方和全盘西化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在实践中也是行不通的。
③让中国更好的了解世界,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是中国参与世界性话语并破除文化霸权话语的基本前提。
我们要在新的历史文化话语转型时期对潜历史形式加以充分关注,并在反思和对话中重新进行学术文化的再符码化和人文精神价值的重新定位。
后殖民主义理论概述
它并结合“文化研究”的成果对东西方关系进 行再认识,从文化角度解读殖民,对“边缘” 、“他者”、“属下”、“少数”等予以特别 的关注,从而体现出强烈的“反话语”、“颠 覆性”、“反中心主义”、“反本质主义”的 倾向。
殖民主义 -- 旧殖民主义时期,殖民地 -- 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政治
新殖民主义 -- 二战后,冷战期间的第三世界国家 -- 阿明的“依附”理论:经济
霍米.巴巴:殖民者对被殖民者的统治与压迫并不仅仅是权力的单向运 作,实际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彼此交织、难以严格划界和区分的。被 殖民者通过带有差异的重复模拟殖民话语,使之变得不纯,从而进一 步解构、颠覆殖民话语。巴巴强调被殖民者的能动性(agency), 认为唯有混杂的状态才能使能动性成为可能。
比尔·阿什克劳夫特:混杂性是“由殖民行为所带来的两种文化接触地 带所产生的跨文化形式”。在后殖民话语中,混杂现象既不完全属于 殖民者一方,它也不完全属于被殖民者一方,它一方面重复现有文化 的起源,另一方面也在殖民压迫下又不断创造新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实 践,以新的文化来抵抗旧的文化。
关注的理论主题之一 , 就是殖民化与非殖民化中的民族 文化身份认同、民族文化重建以及东西方的关系问题 。
什么是后殖民主义?
什么是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是与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它在国际关系、文化研究、社会学等领域均有广泛的运用。
本文将从概念、历史背景和影响三个方面展开介绍。
一、概念后殖民主义指的是在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后期,对西方社会标准和文化普遍化形成反制的思潮,这些思潮在国际上推动民族主义、文化多元化和异质性的发展。
主张从文化到政治形成一种新的,相对自治的文化和经济体系, 逐步抵制西方的社会标准、价值观和文化范式。
后殖民主义关注的焦点,主要是以同时关注民族和文化特性发展为主旨。
二、历史背景后殖民主义根植于历史独立运动的背景之下。
它强调的是民族和文化的独立性,与西方文化、价值和历史解释不同。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许多国家相继独立,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后殖民主义发展的基础,形成了反殖民主义的社会运动。
1970年代中期以后,后殖民主义运动则发展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运动,它在文化、社会学、政治、女性研究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三、影响后殖民主义的提出,对于国际关系和社会文化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它推崇的多元文化和异质性在国际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尊重。
它呼吁强调文化差异的尊重,反对大一统的文化,从而为文化多元化提出了真诚的倡导。
除此之外,后殖民主义也为经济多元化和互惠主义贸易提供了新的视角,反对单方面贸易和文化、信息殖民主义。
结语后殖民主义的提出,对于推进国际社会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后殖民主义的基本精神,是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呼唤文化多元性的尊重、思想的灵活性、开放性, 自主精神,在时代发展的挑战中,定位、反思批判,以期为世界构建合作、发展繁荣的新秩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它主要是一种着眼于宗主国和前殖民地之间关系的话语。
后殖民主义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一种铁板一块的僵化的理论;自诞生之初它就常常变化,以适应不同的历史时刻、地理区域、文化身份、政治境况、从属关系以及阅读实践。
背景
出现的理论背景
文学研究在当代的重要转向,即向文化研究的转向,是后殖民主义出现的重大理论背景。
1964年,在英国的伯明翰大学成立了“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CCCS),以及随之出现的“伯明翰学派”,标志着文化研究的正式出现。
这一过程的倡导者首当提及英国学者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与理查德˙霍加特(Richard Haggart)。
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为《识字的用途》、《文化与社会:1780-1950》、《漫长的革命》等。
伯明翰学派
伯明翰学派认为,文化是“一种整体生活方式“,而文化研究就是对这种整体生活方式的完整过程的描述。
这一学派所坚持的平民主义倾向使得他们把研究对象从高雅文化及传统的文学经典中解放出来,注重对通俗文化、大众传媒的研究,大众文化现象从此登上了学术的“大雅之堂”。
这就抛弃了旧的学院体制对"文化"的狭隘的、固步自封的立场,更加深入到人们的新的文化经验之中。
它引入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更注重一种新的“内容”的解析策略,对文本进行一种“价值阅读”。
霍加特指出:“‘价值阅读’这个术语并不表示阅读者此刻正试图作出有关自在的作品的‘价值判断’,而是说此刻他试图尽可能敏锐和准确地描述他在作品中所发现的价值。
”这种‘价值阅读’提供了理解文化的新的途径。
这两个方向使“文化研究”始终与社会、政治、意识形态以及历史紧密结合,在注重理论进展的同时保持世俗的关怀。
而伯明翰大学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也在报纸、广告、电视节目以及工人阶级文化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研究成果,并培养了许多此领域的学者。
当代文化研究
1970年代之后,西方的“文化研究”从早期对工人阶级及其亚文化的关注扩展开来,
把注意力集中到性别、种族、阶级等文化领域中复杂的文化身份、文化认同等问题上,关注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以及媒体在个人、国家、民族、种族、阶级、性别意识中的文化生产和建构作用,运用社会学、文学理论、美学、影像理论和文化人类学的视野与方法论来研究工业社会中的文化现象。
2含义
概述
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又叫后殖民批判主义(postcolonial criticism)。
事实上,与其说后殖民主义是一系列理论和教义的策源地,不如说它是一个巨大的话语场,或“理论批评策略的集合体”。
在其中,所有的话语实践都基于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即“基于欧洲殖民主义的历史事实以及这一现象所造成的种种后果”。
特质
关于后殖民主义的特质可以归纳为:
1. 后殖民主义话语主要是关于文化差异的理论研究。
这里的差异主要是指原宗主国与殖民地和第三世界之间不同于殖民主义的复杂关系。
2. 后殖民主义特别倚重福柯关于“话语”和“权力”关系的学说。
按照这样一种学说,世界上的任何“知识”,归根结底都是一种“话语/权力”的较量。
3. 后殖民主义否认一切主导叙述(Master-narratives),认为一切主导叙事都是欧洲中心主义的,因此批判欧洲中心主义是后殖民主义的基本任务。
与此相关联,对以“现代性”为基础的发展观念的质疑和批判是其重要特点之一。
4. 后殖民主义对全部的“基础的”历史写作予以否定,认为一种基础的视角总是通过一种“同一性”而压制了“异质性”。
这样,后殖民主义拒绝了资本主义这一“基础的范畴”,也否定了作为一个范畴的“第三世界”以及当代资本主义的世界结构。
5. 后殖民主义把批评的注意力由“民族起源”(national origin)转向“主体位置”(subject position)。
它的着眼角度在于主体形成过程中“自我”与“他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扭结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这样,对它来说,混杂性的重要程度远高于差异性。
6. 总体而言,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把现代性、民族国家、知识生产和欧美的文化霸权
都同时纳入自己的批评视野,从而开拓了文化研究的新阶段。
3主要内容
西方特权视角下的世界
西方中心主义是从一种特定的特权视角来审视这个世界的。
通过把世界从空间上划分为作为世界中心和唯一意义源泉的欧美与“笼罩在黑暗愚昧的阴影之中”的、“成为恐怖、毁灭、邪恶、乌合的野蛮的象征”的剩下其他地区。
通过运用一套复杂的语言与修辞策略设置了一系列二元对立,如文明与野蛮、理性与非理性、先进与落后、科学与迷信等,对世界加以描述。
正如赛义德所说,“东方是非理性的、堕落的、幼稚的、‘不同的’;因为西方是理性的、道德的、成熟的、‘正常的’,而且西方以这种宰制的架构来围堵、再现东方”,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似乎就成为一种“文明”与“野蛮”的冲突构成的历史,而叙述者绝对是站在所谓“文明”一方的。
贯穿时间的目的论叙事
西方中心主义还从时间上设定了一种目的论的历史叙事,即世界的历史就是西方的历史,作为“世界中心”的西方享有对历史的唯一叙述权利。
从古希腊的民主政体,罗马帝国,黑暗的中世纪经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到资本主义发展史,这个叙事开始并终结于西方的经典文化,西方成为“上帝的选民”,整个世界被归入没有自己的历史的奴隶性状态。
这个叙事方式不仅模糊了西方文明内部的混杂性,而且还最大限度地淡化了殖民主义与霸权主义之间的一种必然联系。
从这种叙事中所能得到的必然推论是:西方的进步完全源于其内在的特质:科学理性、新教伦理,工业革命,议会民主,市场经济等,对于殖民主义在西方发展史上并不光彩的作用只字不提。
西方文化下的种族优越论
西方中心主义还抱有西方文化的普遍化情结,它时而利用种族优越性把自身作为规范强加于内部及外部的“他者”,时而又掩盖其种族优越性使自身成为一种隐形规范。
在西方的强势文化面前,“东方”失去了古老神奇迷人的光环而沦落为现代“灰姑娘”。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殖民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退却、宗主国已经无力左右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政治事物的时候,这种优越意识却并入文化的领域,通过借助规训的力量而日益强大起来,这也就是后殖民理论兴起的主要原因之一。
文化的力量由于久已有之的原因,常常容易被与政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