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贤江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学校核心素养的探究实践

合集下载

论杨贤江的教学论思想及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论杨贤江的教学论思想及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的基础 上促进 更多 知识 的传授 。知识 和能力 的关 系
是辩证 的 , 是相辅 相成 的 。唯有知识 , 也 而不发展 能 力, 则所 得终难 见诸 实行 。 只有 既拥有 知识 , 又拥 有
质层 面 , 还是 教育 的 思想 和 心理 层 面都 必 须 面对 挑
战和作 出 回应 , 必 然 导 致 中 国教育 的 深 层 变 革 。 这 民主和科学 精神 、 教育 变 革潮 流是杨 贤江 求 索 中 国 教育 的动力 和源泉 , 西 方 教育 思 想 中合 理 内核 的 对 吸收 , 中 国教育 的现 实 思 考是 他 教 育理 论 创新 的 对
能力 的人 , 才会 在各 种 环境 中 , 磨 炼 观 察 力 、 考 “ 思 力 、 断力 、 行 力 ” 为 国家 和 民族 的独 立 而 奋 判 执 。 斗。 可见杨贤 江把 教学 的任务 提到 了一个很高 的层
次上论 述的 。在 传 授 知 识 和发 展 能力 上 , 学校 教 育 应 该 给学生一 个新 的知 识 结构 , 就必 然 导致 学 校 这
e u a in i u o n r . d c t n o rc u t o y
Ke r s y wo d :Ya gXin n ,e c iga d lann h oy,d c t n l eom,e eain n a j g ta hn n e rigte r e u ai a fr rv lt i a o r o
c t n,b ro n e ta h n nd l ani h o r m hewe te u ain,i n v tngt e s se o e c n n ai o o wi g n w e c i g a e r ngt e r fo t s d c to y n o a i h y tm ft a hig a d la n n . I c v r d ta hig t s s,t a hi o tn s,ta hig meh d , x r — u rc l c ii e n O o e r i g t o e e e c n a k e c ng c n e t e c n t o s e ta c riu a a t t s a d S n. I i vi ts o n o ai n,p a t e a d o e ain,wh c a o ee e c n uia c o t e rf r o d m lme tr fi n v to r ci n p rto c ih h s s me r f rn e a d g d n e t h eo m fmo e e e na y

杨贤江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杨贤江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杨贤江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作者:汪晨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20年第11期内容摘要:杨贤江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度过了1912年至1917年的五年时光,并经过师长的辛勤教导和自己奋发向上的努力,成为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并从此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方面,他从事进步教育论著的研究,特别是撰写出版了《教育史ABC》和《新教育大纲》,它们奠定了杨贤江作为我国新兴教育理论先驱者的历史地位。

另一方面,他长期关注和研究学校教育和青年学生的修养问题,并编撰政治教科书——《新法公民教科书》,在当时社会上广受欢迎。

杨贤江一生心系教育事业,并为之呕心沥血,他真正向世人展示了何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关键词:现代教育家杨贤江教育教科书一.杨贤江与浙一师之缘1913年,曾经的浙江省立两级师范学校更名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原先的教员先后离校,这使得一师的师资力量有所下降。

经亨颐作为新兴的第一师范学校的校长,为保证一师的教学质量,他聘请学有根底的教师执教,如:从沪上请来名士李叔同,到校兼课,教授音乐与图画,还聘请自从日本留学回国的胡公冕为一师的体操教员等,而经亨颐自任教育学和伦理学主讲。

[1]杨贤江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度过了1912年至1917年的五年时光,当时朱文叔、李宗武是他的同窗好友。

在这里,他从17岁生活到22岁,是他的身体、学业、思想各方面趋向成熟的时期。

他获得了现代科学知识,培养了积极奋进、锲而不舍的精神,形成了坚韧不拔的品质,为他以后所从事的事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这是他勤奋努力的结果,同时也离不开教师们的精心指导。

对于就读一师期间的杨贤江来说,夏丏尊、叶墨君和数学教员朱权是少有的能够在课余对学生悉心指正的师长,而杨贤江与夏丏尊和李叔同两位老师交往最深。

勤奋好学,尊敬师长——这是杨贤江留给老师们的印象,而且凡是教过杨贤江的教师,几乎都会给予他这样的评价。

[2]也可能与他准备将来“做一个合格教师”的志向有关,他和他的老师之间的感情特别融洽。

杨贤江的教育哲学思想探究

杨贤江的教育哲学思想探究

摘要: 哲 学是 教 育 的理 论 , 教 育 是 哲 学的 实 践 。 教 育 哲 学 从 哲 学 的 角 度 研 究 教 育 实践 , 总结教 育规律 , 反 思 教 育 行 为 的 合 理
性 。杨 贤 江教 育 哲 学 揭 示 了教 育 的 起 源 、 本 质 以及 教 育价 值 等教 育 哲 学 的 基 本 问题 , 内涵 深 刻 、 丰富 , 是 比较 成 熟 的 中 国 马 克 思主义教育哲学理论 , 体 现 了早 期 共 产 主 义知 识 分 子 对 于 中 国教 育 实践 研 究的 问题 意 识 与创 新 精 神 , 反 映 了新 民 主 主 义 革命 对 人 才 培 养 的 要 求 。研 究 杨 贤江 的 教 育 哲 学 思想 , 对 于 指 导 当前 的教 育 改 革 具 有 重 要 的 价 值 。
价值 , 我 们 需 要 深 入 探 讨 杨 贤 江 教 育 哲 学 的 形 成 背
景、 基本 内涵 和理论 来 源 , 分 析 其 中 蕴 含 的教 育 理 念 ,
( 二) 新文 化 、 新 思 潮 冲击 青 年 们 的 思 想 杨贤 江所 生活 的 时代 , 正 是 中 国 社 会 新 旧制 度 、 新 旧知识 、 新 旧道德 在 冲突 中衔接 的重要 时 期 : 传 统 价值 观 已被 打破 , 新 的意识形 态 尚未形 成 , 各 种 思 潮 泛滥 ; 帝 国主 义 为进 行 殖 民侵 略 , 大搞“ 奴化教育 ” ; 国民党 为实行 一党 专制 , 顽 固推行 “ 党 化 教育 ” ; 资 产 阶 级 幻 想 通 过 教 育 挽 救 民 族 危 亡 。 不 良 的 社 会 环 境 , 不切 实 际的教育 方法 , 也 扼 杀 了 青 年 的 激 情 与 活
2 0 1 5 年 8月 第 8期

浅议杨贤江的教学思想

浅议杨贤江的教学思想
江 直 接 从 事 教 学 实 践 活 动 的 时 间 较 ( ) 学 内 容和 教 学方 法方 面 二 教
杨 贤 江 在 载 于 12 9 5年 8月 2 日《 育 杂 志 》 1 0 教 第 7
时 中论 述 到 “ 目前 中 等 教 育 在 教 少 , 他 在 长 期 的青 年 指 导 工 作 中 , 卷 第 8号 的 《 事 的 教 学 》 但

恳 亲会 及 出版 物 , 行 时 事 教学 。 贤 江 还 特 别 强调 了教 进 杨 师 的教 学 方 法 和 培 养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 载 于 12 在 9 6年 1 0月 日《 生 杂 志 》 1 第 1 的 《 样 可 以增 进 学 学 第 3卷 0号 怎

对 于教 江 特 别 赞 同 这 点 , 补 充 为 “ 须 是 具 有 现 代 知 识 和 现 代 B ) 12 新 并 必
育 大 纲 》 13 ,9 1年 因 患 病 于 日 本 逝 思 想 的 ” 如 今我 们 的 时代 是知 识 经 济 时 代 , 。 信息 激增 , 知 我 世 。 短 暂 的 一 生 , 后 人 留 下 了许 识 更 新 速 度 加 快 。 们 只有 不 断 的 更 新 我 们 的 知识 和 观 其 给
广 泛地 钻研 国外 教学 理 论 , 视 学 习 中 , 列 举 了 当时 发 生 的 两 个 事 例 , 个 是 孙 中 山 的 逝 重 他 一 机 制 、 习心 理 的研 究 。 些 都 为 他 世 , 一 个 是 五 卅惨 案 。 借 助 这 两 个事 件具 体 阐述 了如 学 这 另 他 思 考 、 索 教 学 问 题 提 供 了 实 践 与 理 论 的 依 据 。 ”在 教 何 进 行 时事 的教 学 。 文 章 的最 后 指 出 , 后 中等 学 校 应 探 ”‘ 在 今

潜移默化 逐步深化——浅谈杨贤江教育思想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策略

潜移默化 逐步深化——浅谈杨贤江教育思想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策略

知识文库 第11期72潜移默化逐步深化——浅谈杨贤江教育思想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策略沈祖乔许舟杰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本文就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杨贤江教育思想来引导和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达成,并结合高中信息技术的新课标做一些实践策略经验的阐述。

一、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杨贤江的“全人生指导”思想主张对学生要全面关心、全面指导,要使学生有整个的、圆满的人生活动。

他要求教育者不能仅对青少年的一事负责,而要对他们全面负责,进行全面指导;还要求教育者不能仅对青少年的一时负责,而要对他们的一生负责。

也就是说,要培养和造就在身心素质方面,即德智体、知情意诸方面都十分完全的人。

这种以人为本的“全人生指导”的理论基调也是我们确立教育方针的根本宗旨。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要求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要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整合教育资源,为高中学生提供必备的软硬件条件和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全面且可持续发展。

为此,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内容和相应的课程目标,适当选择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以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或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作为依据,全面培养和考察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譬如,“任务驱动”教学强调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

而分层教学模式可以解决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分化快、起点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

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学习水平的基础上,灵活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

杨贤江的“全人生指导”思想简析

杨贤江的“全人生指导”思想简析
测 定 ?请 举 例 , 多 越 好 。 样 训练 学生 从 多 越 这
学习, 并将读书、 观察和实践与社会结合起来 。这一观点不仅有助于拓展青
年 的视野 , 扩宽受教育的领域和途 径, 而且加强了课内与课外 、 书本理论与现 实环境和社会形势的联系, 为理论联系 实际、 学以致用提供 了先导, 弥补 了填 鸭式教学方法 的弊端和 限制学生创造性 发挥 的缺 陷。 此外 , 还有助 r智力的
训 练 和 品性 的培 养 , 为 在 自学 的 过程 需 要 运 用 理 智 , 与 外 界 的 互 动 中 可 因 在
个角度 去分析 问题 , 提出多种设想和答案 , 开
阔 了 学 生 的 解 题 思 路 ,培 养 了 学 生 思 维 灵 活
以不断修正 自己的思维方式 , 同时也磨炼着 意志, 锻炼着 晶质。这一观 点为 素质教育 的开展提供 了参考 , 有利 于教 育者 从小同的渠道 推进 素质 教育 , 而 是局 限于课堂那~ 狭小 的空 问进行机械灌输 。 一 再次 , 日的方面 。“ 在 全人 生指 导” 就是要使 一个 人过 满 的生活, 主婴 包括健康生活、 劳动生活、 公民生活和文化生活四个方面, 其宗 旨就 是“ 要有 强健的休 魄和精神 , 要有工作 的知识和技能, 要有服务人 群的理想和才干, 要
杨贤江的“ 全人生指导” 、 思想简析
姚 彤 30 8 037 天津 师 范大 学 教 育 学院 ,天 津
二、 教学中对一个化学问题要善于从多个
角 度 分 析
思维能力是 中学化学 教学要求的各种 能 力的核心, 它和观察能力、 实验能力、 自学能力 等有着 密切的联系 。培养 学生的思维能力在 化 学教学 l具有重要 的意义 。 教学过程 中, l } J 在

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之地 ,尽 管有其历史 的原 因 ,但这 也不能不 引起 教育工 作 者的反思 和关注。
进行解决 ,这种 以人为本 的青 年思想理论 ,引起 了当时
收稿 日期 :2 0 — 0 2 0 81—0
作者简介 :周颖华 ,吉林省教 育科 学院副研 究员。
1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
19 99年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 教育 的决定》 中指出 :实施素质教 育 ,就是全面贯彻党 的 教 育方针 ,以提 高国 民素质为根本 宗 旨,以培养学生 的创
署教研究
M D R D CT N S I C O EN E U A t C N E O E
现 代教 育科 学
20 0 8年第 6期
杨 贤江 “ 全人生指导’ ’教育思想 的当代 启示
周 颖 华
( 吉林省教育科 学院,吉林 长春 10 2) 3 0 2

要 :本 文通过 对杨 贤江 “ 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主要 内容的探 究。揭 示杨 贤江 “ 全人生指导 ”教 育思想
种创造性 的 “ 全人生指 导”理论强调 的是对人 的终 极关怀 , 极富哲理 性 ,它不 只是单纯教育理论 ,更是社会改 革学说 。 这种培养人 的方 式 ,不能不对今 天 的全 面发 展教育 予 以启
示。
杨 贤 江 提 出 的教育 目的论 是 全人 教 育论 。杨 贤江 的
“ 人 生 指 导 ”思 想 主 张 对 青 年 要 全 面 关 心 、全 面 指 导 ,要 全
新 能力和实践 能力为重点 ,造 就 “ 有理想 、有道德 、有 文
其 次 ,他主张 职业教育 课程 。对学 生进行 职业 指导 ,
“ 使青年于选课 ,选校及择业都有个向导 。 ” 第三 ,他指 出 “ 社会运动指导” “ 。 这个课程的 旨趣在 告诉青年们多种社会改造运动的方法 ” 。 杨贤江 的这些学科理 论 ,具有方法性 、实用性 和动态 性等特点 ,对现代学校课程的设置具有指导意义 。近年来 , 学校课程强调 “ 授之以鱼 ”不如 “ 授之以渔” ,但我们 的教 育工作者往往还是在对教材 的讲授上 下功夫 ,没有 真正把

杨贤江“全人生指导”青年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杨贤江“全人生指导”青年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2020年9月Sep.2020第34卷第5期(总第133期)Vol.34No.5(Sum.No.133)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of Guilin Normal College杨贤江“全人生指导”青年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许烽I杨燚娜2,柳慧月3(1.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宁波315100;2.宁波财经学院人文学院,浙江宁波3151756宁波海曙区横街中学,浙江宁波315181)摘要:中国第一位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的青年教育思想主要内容包括:青年教育的目标是倡导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人”,青年教育的内容是包括人格与品行、求知与智慧、身心健康、劳动生活、美的教育等在内的“全人生指导”,青年教育的方法是倡导学生身体力行与自觉自动。

杨贤江青年教育思想对新时代青年成长和当前教育改革的启示为:科学把控青年成长成才的航向目标;全面指导青年健康发展的多维层面;有效促进青年自我管理的方式方法;与时俱进创新青年教育的话语接受范式。

关键词: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070(2020)05-0100-05杨贤江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历史时期,也是中国教育史上新旧交替、改革震荡的一个重要阶段。

原有的秩序被打破,西方文明涌入,各种文化思潮和教育思想互相激荡,广大青年困惑、迷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受影响。

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十分关注青年学生的成长,对青年发展的指向、内涵以及方法的思考和判断有着重要价值。

杨贤江“全人生指导”青年教育思想应运而生,至今仍具有经久不息的教育活力。

历史进入新时代,经济转型与社会变革带来的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不断影响新时代青年的成长发展。

研究杨贤江“全人生指导”青年教育思想,把握特定时代青年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对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杨贤江教育思想和课程改革

杨贤江教育思想和课程改革

杨贤江教育思想和课程改革少年富则国服,少年强则国强。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最美丽的年华。

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也是广大的教育者肩负着的重要使命。

青少年时期,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的重大变化。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不仅仅在学习上给予学生足够的帮助,还要在学生的心理方面提供足够的引导,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走入社会。

只有学生身心健康的走入了社会,他们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对民族有用的人。

相反,如果青少年走上社会的时候并没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况,那可能对社会的发展起反作用。

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一项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任务。

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应当注重其身心健康发展。

但是近些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十分突出,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青少年违法犯罪不仅会对社会造成危害,还会对自身,对家人造成巨大的危害。

当青少年走上大学,走上社会之后,这个后果尤其严重。

04年有一起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只是因为室友的一句话,就起了杀心,最终残忍的杀害了自己的四名同学。

无独有偶,09年又发生了郭力维事件,因为一些争执,郭力维就杀害了自己的室友。

此类事件层出不穷。

这不经开始让人反思,我们培养出那么多优秀的学生,进入大学,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件。

这些事件揭示了我们学校教育中存在的缺陷,我们的教育是不平衡的,过渡偏重于智力教育,而忽视了一个人的其他方面的教育,比如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意识,自律自强的生存意识。

作为教育者,应当对学生全面的负责,而不是单纯的对学科的知识进行指导。

如果只是单纯的知识上的教导,那么教出来的人才是有缺失的,可能不会对社会的进步起正面的作用,反而对社会产生危害。

就如同马加爵,药家鑫这样的,虽然凭借成绩考上了大学,但是却对社会产生了危害。

而且这样的事件并不是个例,这类事件的连续发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做出改变,来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教育中心的德育思想

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教育中心的德育思想

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教育中心的德育思想
方生
【期刊名称】《天津教育》
【年(卷),期】1988(000)0Z1
【摘要】重视德育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同志“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的中心。

研究这一德育思想,有助于当前的德育改革。

一、在德育内容上的全面性和深刻性杨贤江同志十分强调德育内容要全面。

一方面,他特别重视对学生的人生观教育,救国为民教育,志向教育和求学目的教育。

他认为,生活要有意义、有价值,必须要有“进步的、革命的人生观”。

他教育青年立大志,“从事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革命事业”。

他指出:“我们与国家社会的关系是:痛痒相关,休戚与共。

求学的目的是为国家出力,当国家社会要我们尽力之时,即是有所牺牲也值得。

”他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学习时事、
【总页数】2页(P28-29)
【作者】方生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
【相关文献】
1.重视人生指导关注学生成长—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的现实启发 [J], 杨春芳
2.重视人生指导关注学生成长——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的现实启发 [J], 杨春芳
3.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思想研究 [J], 李安
4.杨贤江"全人生指导"青年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J], 许烽;杨燚娜;柳慧月
5.素质教育思想的先驱——杨贤江的“全人生指导”思想 [J], 潘懋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及现代意义的开题报告

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及现代意义的开题报告

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及现代意义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杨贤江是中国当代思想家和教育家中的重要代表,他的“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主张将教育从单纯的技能训练和知识传授中解放出来,赋予了教育更深层次、更综合性的内涵。

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全面发展的追求,全人生指导理念的价值也逐渐得到了认同。

本次开题报告旨在对杨贤江的“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进行研究,并分析其现代意义。

通过对杨贤江的教育思想进行深入探讨,可以对中国当代教育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从而推动教育现代化与教育标准化的建设。

二、选题意义:1、推动教育从知识传授向人格全面发展的转型。

杨贤江主张教育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情感发展、人生价值观等多个方面,提供全方位的培养和指导。

这种教育方式强调人的自由发展,鼓励学生在多样性的环境中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

因此,杨贤江的教育思想可以对推动教育向全面发展转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充实中国教育理论建设和发展。

杨贤江的“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是中国当代教育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人生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方法论等众多元素。

通过对其进行深入探讨,可以充实中国教育理论,为中国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贡献。

3、促进教育现代化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教育现代化和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迫切需求。

而杨贤江的教育思想提出的全人生指导理念,倡导培养内在素质和创新能力,可以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推进教育现代化贡献力量。

三、选题内容和研究方法:1、选题内容本次研究将主要围绕杨贤江的“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展开,重点涉及其哲学基础、教育方法和实践案例。

具体内容如下:(1)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

(2)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的教育方法。

(3)杨贤江在实践中的“全人生指导”教育案例。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分析杨贤江的相关著作和学术论文,梳理其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发展历程,以及在实践中的案例。

杨贤江教育思想

杨贤江教育思想

杨贤江教育思想杨贤江(1895-1931年),又名李浩吾,浙江余姑人。

他是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是杰出的青年运动的领导人,是中国现代教育理论家。

1、教师的历史使命关于教师的阶级属性问题,杨贤江明确地指出:"教师是工银劳动者"(即工资劳动者),"他们属于被支配阶级而不是立于支配阶级"。

他通过历史的考察与对教师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的分析,指出教师不占有生产手段,靠出卖劳动力为生,教师"毕竟是和其他劳动者一样,同为受人的支配而生存的:因之他们就也和其他劳动者一样终于脱离不掉被支配者的地位"。

杨贤江没有把教师及其他知识分子当作一个独立阶级来看,而是把教师归属于被雇佣的劳动者,即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属于被支配阶级。

所以,他认为教师是革命的依靠力量,不是革命的对象。

他特别指出小学教师出身于社会贫困阶层者较多,他们的生活条件不比民众生活条件好,他们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也必须参加革命工作。

"教育者帮助受苦难的民众,谋苦难之解决,实际也就为自己谋解除苦难。

"杨贤江从教师的职业地位与阶级地位出发,指出了教师肩负的历史使命他认为,在社会变革的现阶段中,教育者所负的使命非常重大。

教师为了很好地担负起这个使命,自己对革命必须有所认识,了解教育与革命事业的关系,所以,“教育者自身也要受他们所不可不生活的事情的教育。

”由于教师的职业地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所以教师不仅自己要研究革命理论,还要把革命的道理告诉学生,引导学生去接触社会实际,参加革命工作,培养他们对革命的认识。

他还认为,教师的工作不限于此,教师对民众也有应尽的责任,教师"应从讲坛上解放,向着社会民众走去,参加甚或领导社会民众运动。

"他认为学校不仅是儿童的学校,还应当成为当地文化的中心。

教师要很好地尽到自己的责任,决非单凭个人分散的力量所能办到的,教师应"把自己这一集团的力量完全积聚起来,形成为一种社会势力。

杨贤江教师职业素质观及其对教师发展的启示

杨贤江教师职业素质观及其对教师发展的启示
第 3 卷 第 4 期 1
20 0 9年 8月
宁 波 大 学 学 报
( 育 科 学 版) 教
、 . No 4 , 3l 0I .
Au . 2 0 g 09
J OURNALOFNI NGBO UNI RS T ( VE I Y EDUC ATr ON DI ON) E TI
队伍建设 ,尤重视教师知识和品性上的发展。[当时的春晖中学云集 了王任叔 ( 6 1 巴人 ) 、范寿康等专 任教师 ,蔡元培 、 何香凝 、黄炎培等演讲或兼课教师 ,杨贤江在其中功不可没。 四是兼任上海景贤女中高中文史科教师 ,并在上海大学社会学系讲课 。12 年 8 , 92 月 杨贤江因
二是 在南 京 高师任 职 ,前后 三年 。 11 9 7年 9月 担任 学监处 事务员 ,翌 年 7月升格 为 学监 ,1 1 99 年 5月 ,调任 教育科 助理 ,止于 12 年 9 。【这一 阶段 ,他对 当时学校 中教 职员 与学生 “ 90 月 3 】 离隔 太 甚 ,无 精神 之联 络”的弊病 产生 疑 问 ,认 为这 种局 面极不 利 于 “ 学生 的 自信 与 自动 ” ,提 出 “ 高等 学 校之 学监有 训 练全校学 生之 全权 ” 4 。[常与学 生交 流思 想 ,即便 是对 有抵 触情 绪 的学生他 也能 耐心启 】 发 。L在此 期 间他还 充 分运 用南 京高 师 的有利 条件 跟班 听课 ,拓宽 了教 育专 业 素养 。学监 这一 教 职 5 j
的特殊性和边工边学的工作经历,让他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对教育理论产生浓厚
的兴 趣 ,这 对他 教师 素质 观的形 成是至 关重要 的 。
三是兼任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教务主任 。12 年春 ,已担任 《 95 学生杂志》编辑的杨贤江来该校兼

杨贤江的学习思想

杨贤江的学习思想

杨贤江的学习思想
杨贤江是中国教育家,他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对于学习的重要思想。

杨贤江认为,人的学习活动是以个性为基础的,不同的个性有不同的学习活动,学习要以个性为基础,要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做到个性化学习,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把学习融入到整个生活之中。

杨贤江认为,学习要以真实为基础。

对于真实的学习,要保持持久的学习,做到以疑问的眼光看待每一件事,把目光聚焦在实践中,以实践为基础,学习有更大的实践意义,并能更有效地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

杨贤江认为,学习要以参与为基础。

学习者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可以增强自己的学习兴趣,对知识掌握得更牢固,特别是通过与他人分享,能用更有效的方式记住知识,互相交流,学习更大知识,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杨贤江认为,学习要以责任为基础。

作为一个学习者,必须学习担负责任,做到认真学习,不断努力提升自己,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努力去完成,不断挑战,不断提高,使自己成长。

最后,杨贤江认为,学习要以乐趣为基础。

只有在有趣的学习环境中,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潜力,保持学习的兴趣,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学习更能充满动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总之,杨贤江的学习思想是:以个性为基础的学习,以真实为基础的学习,以参与为基础的学习,以责任为基础的学习,以乐趣为基
础的学习,通过以上几点使学习变得更加有意义,更加有效。

努力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在学习中不断成长,这正是杨贤江教育思想精髓。

学习实践杨贤江教育思想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学习实践杨贤江教育思想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学习实践杨贤江教育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者:冯军来源:《报刊荟萃(下)》2018年第04期摘要:杨贤江是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是我国最早运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系统地阐述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我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

他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革命性、战斗性和针对性,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关键词:学习实践;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杨贤江认为全面和谐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他提出应该重视身体、精神、道德、学问、才识的全面发展,并由此倡导青年应该有“健康生活”、“劳动生活”、“社交生活”、“文化生活”。

对照先哲的教育理念,我们不难发现其以学生为本、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等思想和我们当前素质教育的理念是一致的,因此对青年学生学习生活和日常生活进行指导就意义非凡。

一、德育为先,以人为本,奠定推行素质教育的坚实基础杨贤江明确指出:求学的目的就是“在学做人,在学做一个更有效能的人。

”即“做个有用的人”。

因此,德育工作是搞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只有具备健康的思想、端正的品行,将来才能成为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而以人为本”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思想,学校的一切工作应以学生的成长为本,以教师的发展为本,最终达到学生、教师、学校的协调发展。

我校虽然是一所普通村小,却大力推行人文关怀。

强化服务意识,体现服务精神,把“服务”二字落实到位。

比如我们的班主任老师每天会在第3节课后去食堂给孩子们依次乘饭、乘汤,让孩子们每天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节假日学校还会统一给孩子发牛奶和点心作为爱心礼物。

这些细微的工作无不从物质、精神、情感、心理等各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学校管理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落实以人为本。

细节管理,让知书明礼见诸行动,从宏观看,德育为先,身先示范,投入恰当的人文关怀为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大力挖掘学生潜力,坚持发展特色教育,多面开花作为慈溪市首批特色学校之一的小学,近年来始终坚持“校有特色,教有特点,生有特长”的办学目标,大力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教育。

厚植情怀 全人发展——杨贤江教育思想指导下青年教师泛专业素养发展的实践研究

厚植情怀 全人发展——杨贤江教育思想指导下青年教师泛专业素养发展的实践研究

厚植情怀全人发展———杨贤江教育思想指导下青年教师泛专业素养发展的实践研究叶建松(余姚市泗门镇中心小学,浙江余姚)一、泛专业素养发展缘起:溯源贤江思想厚植育人情怀(一)使命在贤江思想中寻根我校是浙江省百年老校,前身是余姚诚意高等小学堂。

百年来,在诚意精神的浸润下,学校培养了许多的杰出人才,其中就包括了我国卓越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

作为诚意学堂的先贤,他曾提出“要注重青年身心的全面发展,要使青年成为一个健全的完人。

健全的完人应有强健的身体及精神,有工作的知识及技能,有服务人群的理想与才干,有丰富的好尚与习惯”,他认为教育就应该培养出这样的完人,而培养这样“完人”的责任就在于我们的教师。

他提出要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仅要获取丰富的知识,更要磨炼健美的身心,他提出了劳动教育、实施美感教育和闲暇教育。

此外杨贤江认为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它以人为培养对象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政治、道德、身体、艺术、文化等各种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肩负起育人的历史使命。

这些都说明了教师专业以外其他素养的重要性。

(二)情怀在素养发展中明路纵观现今学校教师的培养,我们往往一味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我们往往注重优质课、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名师、特级教师,似乎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只有这一条阳教学能力很快得到提升,然而,对非专业素养的发展认识却被边缘化,教师个人兴趣、爱好、师德、文化素养得不到综合发展,教师的泛专业素养得不到提升又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基于以上原因我校积极探索教师泛专业发展研究。

泛专业素养指教师发展全面素养,包括专业素养和非专业素养,本文主要指专业之外部分素养,如文化素养、心理素质、人格魅力、反思能力、关怀素养、教师的个人兴趣等。

二、泛专业素养发展探索:传承贤江思想追求全人发展调查发现,影响教师泛专业素养发展的因素非常复杂,社会环境、国家政策、学校文化和制度及教师个人因素都会影响泛专业素养的发展。

在教师的工作情景中,教师文化、学习环境、学校制度文化、教师学习观和教师的人格特征等方面对教师泛专业素养发展的影响比较大。

指导学生在实验活动中自主探究

指导学生在实验活动中自主探究

实验教学SHIYAN JIAOXUE一、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杨贤江提出教师须树立以学生发展需求为本,反复强调教师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学生视为人的存在,要树立以学生发展需求为本的教师职业道德观,对学生的现在和未来负责。

教师要面对所有的学生,因材施教,对学生的教育需要有耐心与信心,实现师生共同进步。

杨贤江批判不少教师只顾及所谓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教育对象——学生作为人的存在,提出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在科学课中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二、鼓励学生在实验活动中自主探究科学课是通过探究实验开展研究的课程。

现在的教材更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和发现能力的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多,通过操作探究实验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解决科学问题,形成科学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他们对科学思维与科学态度的能力。

学生与生俱来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只要加以正确指引,学生就会在课堂中感受科学探究实验带来的无穷乐趣,从而提高科学素养,发展高阶思维。

那么,应该如何准确把握和利用科学课堂的教学来提高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从而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新一代人才?笔者认为,在小学科学探究实验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杨贤江的教育思想,采取以下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起学生的探究意识。

而情境创设就是为了把学生引入课堂的前奏,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预先埋下的伏笔。

好的情境创设是好的课堂的开始。

教学情境有很多种,而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小魔术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精力很快集中到新课的教学中,并借此情境,让学生发现现象或者提出问题,并努力探索解决问题。

教师创设的魔术情境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能够直接观察魔术的条件,能够满足学生近距离观看魔术和亲眼见证奇迹的欲望,教师也能够更好地保证课堂的有序性。

例如,二年级下册《磁铁能吸引什么》一课,教师设计并表演了魔术“会跳舞的卡通人物”。

杨贤江体育思想及其核心价值

杨贤江体育思想及其核心价值
鸦片战争之后,准开五口通商,基督教徒纷纷东来,传教 设学。自北平同文馆设立后,其他各种近代化学校也相继创 立,东方大国开始被动接受西方近代文明。1898年,中日战争 再败,光绪帝欲“变法图强”,立意改革传统封建教育体系,废 八股、兴学堂等举措集中体现资产阶级维新派教育主张。严复 倡导“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成为近代学校“三育并重”教育 思想的先声。20世纪初叶,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继 承并发扬了“三育并重”教育思想,并进一步提出“健康第一” 的观点,体育为德智二育之基础。他认为:“学问以使心思道 德日趋于完善为旨。若培植己材,而偏于体育,贲获而已;偏于 德育,程朱而已;偏于智育,仪秦而已。必兼有三育,融会精彻, 始能成为 完 人”。[1]欲 成 为 有 理 想、有 抱 负,立 志 改 造 中 国 社 会、造福人类的一代新人,则必施以“三育”,且缺一不可。国 富民强之基,在于人的改造,教育担负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 展人才之重任。杨贤江对即将投身教书育人工作的师范学生 提出更高要求,“盖儿童之于教师,犹水之于源,木之于根。欲 流清须浚其源;欲叶茂须固其根。欲感化生徒……大半在教员
课题成果 KETICHENGGUO
杨贤江体育思想及其核心价值 YangXianjiang’sSportsThoughtandItsCoreValue
律海涛,臧泽宇 LvHaitao,ZangZeyu
摘 要:杨贤江以“一元论”身心观为哲学基础,提倡德智体三育并重、视健康为第一要务;强调体育具有身 心两健、养成健全人格之价值;反对“选手体育”、倡导体育普及化。其思想对近代学校体育教育化、科学化 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基于身心合一的体育观,深化了对体育价值的认知,使学校体育目标由“物质”层面 跃升到“精神”层面;注重体育自然属性研究,推动了体育科学化发展;注重体育游戏的推展,促进了“人本 主义”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杨贤江体育思想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对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也 极具借鉴价值。 关键词:杨贤江;体育思想;核心价值;知识分子 Abstract:Based on thephilosophyof“monism”, YangXianjiangadvocatesequalemphasison moral, intellectualandphysicaleducation,andregardshealthasthefirstpriority;emphasizesthatphysicaleducationhas thevalueofbothphysicalandmentalhealthandformingasoundpersonality;opposes“athletes’sports”and advocatethepopularizationofsports.Histhoughthadaprofoundinfluenceonthedevelopmentofmodernschool physicaleducationandscience.Basedonthephysicaleducationviewoftheunityofbodyandmind,hedeepened thecognitionofthevalueofphysicaleducationandmadethegoalofschoolphysicaleducationrisefrom “material”levelto“spiritual”level.Payingattentiontothenaturalattributesofsports,histhoughtspromotedthe scientificdevelopmentofsports.Emphasizingonthepromotionofsportsgames,histhoughtshadpromotedthe disseminationof“humanism”educationalconceptinChina.Yangxianjiang’ssportsthoughtisnotonlyofgreat historicalsignificance,butalsoofgreatreferencevaluetothehealthydevelopmentofyouthsportsinthenewera. Keywords:YangXianjiang;sportsthought;corevalues;intellectuals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256(2021)08-0001-3 doi: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21.08.001

从杨贤江的德育思想浅谈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从杨贤江的德育思想浅谈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从杨贤江的德育思想浅谈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任彩红【摘要】杨贤江的德育思想对当今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学习和借鉴杨贤江的德育思想,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期刊名称】《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12)003【总页数】4页(P75-78)【关键词】杨贤江;德育;思想道德;青年学生【作者】任彩红【作者单位】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杭州31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1杨贤江 (1895—1931),浙江余姚人,字英父(甫),笔名李浩吾、李谊、叶公仆等,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先驱者和奠基人。

他一生致力于教育和革命。

他任《学生杂志》编辑期间,运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在杂志上以通讯和问答、文章等形式来表达他对青年学生道德教育的认知,其德育理论在这一时期逐步成熟并形成体系,即人生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行为习惯教育、心理品质教育等。

他的德育理论在我国德育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第一次使德育理论作为革命的武器出现在教育理论阵地,这是我国德育思想史上一次根本性的转变。

从本质上、方向上为社会主义德育理论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大学时期是青年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习惯等养成的重要时期,当今社会处于社会转型、新旧思想道德体系转换的关键时期,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不断冲击着青年学生,深入思考杨贤江的德育思想,对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杨贤江认为指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极为重要的。

在青年成长的过程中“第一著要做的,就是人生问题,总该有个确定的观念。

因为人的生活要有意义,有价值,必得先定个人生观,不然一天天过活,还不知道忙个什麽,岂不可笑”。

同时,他总结和概括出当时青年所普遍存在的三种人生观:苟且偷生、得过且过型,消极悲观、遁世隐居型,有改造愿望、无信心勇气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贤江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学校核心素养的探究实践-------------榜样教育在学校的实践和探究慈溪市杨贤江中学蔡雪峰严伯冲沈吉军2014年4月,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是顺应国际教育改革趋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3]。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在于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有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而学生时代是人生价值取向的形成的关键时期.杨贤江同志因而早就提出:"学生时代谓为一生最切要时代".这是因为学生时代尤其是中学时代是一个人的转型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一方面,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另一方面也容易为社会的不良习气所影响.一个人学生时代所形成的价值观和他的处世观、理想信念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反过来说,一个人的一生总会留下他的学生时代的深深烙印。

在这新的信息时代,学生接受的信息越来越多,社会上的追星现象也影响着我们新时期的学生,有不少学生本身就是"fans",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在学生中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如何为学生提供可让学生参照和借鉴的榜样,从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而促使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是我们学校现在面临的问题。

活动案例:校十佳学生评选――――慈溪市杨贤江中学一、评选宗旨“杨贤江中学十佳学生”评选活动旨在深入实施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激励机制,树立先进典型,鼓励和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向上,自立自强,奋发成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二、评选条件1、“杨贤江中学十佳学生”的评选标准为: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在思想道德、学术研究、科技创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会工作等方面表现出色,并取得突出成绩。

在上述基础上,对具备下列条件的候选人予以优先考虑:(1)、校级或校级以上“优秀学生”、“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获得者;(2)、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学生科技创新发明竞赛等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者;(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被评为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积极份子者;(5)、在校级以上重大体育赛事中取得突出成绩者;(6)、在逆境中顽强拚搏、自立自强且品学兼优者;三、评选办法与步骤1、各班根据评选要求,开展相关的评选活动,在此基础上向校团委推荐候选人1名,并严格按照要求准备材料,按时上报;学生社团和学生会根据情况另形上报;2、团委办公室对各班推荐人选的材料进行审核,推荐材料不全或不符要求的将被取消评选资格;3、团委在充分考虑候选人事迹后,将确定20名人选作为正式候选人。

;4、团委在校广播台、宣传窗等宣传阵地公布正式候选人及其事迹,进行为期1周的全校公示,广泛征集全校师生的意见;5、团委在听取各方反馈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全校同学的无记名投票结果进行选举,并报学校校长室同意,最终确定“杨贤江中学十佳学生”获奖者。

四、评选要求1、各班要高度重视,组织力量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和候选人推荐工作,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2、在推荐候选人的工作中,各班要严格按照评选条件坚持择优原则。

所推荐的人选应是本班学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3、各班要将所有申报材料在规定日期前上报团委会办公室,逾期不交将作弃权处理。

5、申报材料应包含以下内容:(1)推荐登记表,一式3份;(2)被推荐人2000字的事迹材料及100字左右的事迹简介各1份,;(3)提供事迹材料中涉及到的主要奖项的证书复印件,两寸近期彩色照片2张。

五.反响:成功开展的“杨贤江中学十佳学生”评选表彰活动有效地激发了我校广大学生争作先进、积极进取的热情。

评选出的十佳青年学生品学兼优、综合素质突出,在各自的学习、生活上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在青年学生中树立了先进典型,鼓励、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奋发成才。

六.效果:通过这项活动,使学生更加明确了学习的方向和目的。

使学生在身边的同学身上发现了新时期优秀青年的应有品质,让学生身边的真人真事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使学校的德育教育不再游离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更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我校“十佳学生”评选活动旨在深入实施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激励机制,树立先进典型,鼓励和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向上,自立自强,奋发成才,进而有利于学生科学人生观、科学价值观的养成。

所谓价值观,是指人们进行价值认识时所持的根本观点。

具体而言,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把握:从其形式来看,价值观念是由人们对那些基本价值的看法、信念、信仰、理想等所构成,思想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其内容来讲,价值观念反映了主体的根本地位、需要、利益,及主体实现自己利益和需要的能力、活动方式等方面的主观特征,是以“信什么、要什么、坚持追求和实现什么”的方式存在的人的精神目标系统;从其功能来看,价值观起着评价标准的作用,是人们心目中用于衡量事物轻重、权衡得失的天平和尺子。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也是价值观形成的最佳时期。

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之一,理应为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奠定基矗教育价值导向的实质和关键,就是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实践证明,科学价值观教育对人的成长作用重大。

我们不能用事实真理取代价值真理,当然也不能用对事实的认识取代价值观教育,相对于青少年来说,价值观教育似乎更重要一些。

这正如爱因斯但所说:仅有智慧和技能并不能给人带来尊严和幸福,人类有理由相信、完全可以把高尚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的传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

任何一个社会,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都需要建立起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整套行为规范体系,其中的道德理论、原则、规范和评价方式对社会、国家和个人都具有重大意义,这就是道德的价值。

我们进行道德价值观教育,一方面要使学生明确伦理道德的价值,认识到德育的必要性,另一方面,要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武装学生,使他们学会以社会主义观点判断社会事件和人物言行道德的能力。

关于审美价值观教育,就是让学生理解人类和个人对美的真正需求,认同和实践高雅文化,排拒和抵制粗俗文化,以提高全民族的精神素质。

所谓人的价值,是指具体个人所形成的特有的人生理想和他在现实生活中所获得的人生意义。

我们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实际上是解决个人怎样生活才算值得,怎样生活才有意义的问题。

学校必须培养学生树立壮丽的人生理想,使他们确立经过深思熟虑、符合自己能力和顺应社会要求的人生追求。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是需要榜样的模范作用。

现在缺少的就是榜样的模范作用。

沈阳市教育局曾经对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现状进行一次调研分析,结果发现一部分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出现偏差。

抽样调查的20所学校中,竟然有2.9%的学生表示景仰黑势力老大,这个结果几乎是景仰父母的两倍。

那么学生为什么会崇拜“黑势力”的老大?记得我小时候,看了一些电影之后,也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有扮演英雄人物,也有时扮演反派人物,无论扮演那一种人物,孩子们心中榜样人物都是英雄们的形象,即便是在扮演反派人物,总是想通过演好这个反派人物来衬托英雄的形象。

在那个年代虽然传媒没有现在发达,但英雄的形象随处可见,这给我们那一代人的成长确实起着良好的教育作用,把这种教育一概说成是说教,显然是不正确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历经半个多世纪直到今天对青年人仍然起着榜样作用。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俗话也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优秀学生与同学朝夕相处,一言一行均更为其他同学所关注.因此,优秀学生的一言一行,自然成为同学的榜样,优秀的榜样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思想上。

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转折时期,关键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

在当今社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相对较为复杂。

作为"十佳学生"首先应具有正确的“三观”:从大的方面说,"十佳学生"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具有爱国主义情感。

还应与时俱进,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与祖国、民族同呼吸,共命运。

周恩来同志曾在年轻时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式的书呆子,已经很难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了。

另一方面,爱国主义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作为一个"十佳学生",他的爱国主义具体表现首先应是爱学校,爱班级,爱宿舍,尊敬师长,友善同学;对待学业,应该是孜孜以求,进取不息;他应该是班级良好舆论氛围的创设者、维护者、引导者和实践者。

唯其如此,"十佳学生"才能在思想上真正起到榜样的作用。

(二)学习上。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

周恩来曾经讲过,青年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要学习、学习再学习。

"十佳学生"在学习上起到榜样作用,这并不是说每位"十佳学生"的成绩都应在班级或年级名列前茅,并不是“唯分数论”。

"十佳学生"在学习上的榜样作用应主要体现在有自主的学习意识和能力,有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有崇高的学习理想,有远大的学习目标,有合理的学习计划,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的学习意志和品质,有承受挫折、改正错误的学习勇气。

总之,在学习上能够尽心竭力,“尽吾志矣,可以无悔”,也就能起到榜样的作用。

(三)生活上。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家庭、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家庭、社会给学校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也不排除负面的影响。

新时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滋长,这种不良的风气也冲击着校园里的莘莘学子,致使某些中学生在生活上贪图享乐,好逸恶劳。

曾有文章用三个字“懒、馋、玩”来概括当今某些中学生的特点,虽然有些偏激,但也颇能说明问题。

一日三餐不饿,课间饥肠辘辘。

零食不绝于口,没钱,向老爸老妈伸手。

更有同学喜欢吃洋餐,穿名牌;不在学习上争高低,而在生活上搞攀比。

作为"十佳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生活理念,首先要热爱校园生活,拥抱校园生活,做生活的主人,而不是埋怨生活,消极怠惰。

其次,在日常生活方面要严于律己,要培养自己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我校是寄宿制学校,宿舍管理实行量化星级管理模式,作为"十佳学生"要尽可能带领同学提高内务卫生水平,做到内务不扣分或少扣分,值日时宿舍整体内务不扣分。

再者,要树立正确的科学的消费观念。

生活条件好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要崇尚节俭,要“戒奢以俭”。

消费尺度既要根据家庭经济条件状况,同时又要考虑年龄特征,不可超过一定的限度。

俗话说“生活是一本活的教科书”,“欲人立须先己立”。

"十佳学生"能在生活方面首先“立己”,那么也一定能达到“立人”的效果,最终起到“活的教科书”的作用。

(四)行为习惯上。

作为"十佳学生",能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如《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各种校纪班规,即使偶有犯规,也要有改正的决心和勇气,“君子之过,如日月悬于中天,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