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检测底片评定表
射线探伤底片评定
射线探伤底片评定6.1底片质量及评片工作的要求按照JB4730-94和GB3323-87标准,x射线底片黑度应控制在1.2〜3.5; 丫射线底片黑度控制在1.8〜3.5。
黑度用黑度计来测量。
其下限值是在底片两端的搭接标记内侧焊缝上无缺陷处测量,测多少点不限,但不能取平均值,其每一点测量值应不小于下限值。
上限值是在主射线束照射的底片的中间部位焊缝近旁的母材上测量,每一点的测量值应不高于上限值。
底片上缺陷部位的黑度不受上述限制。
底片上显示出的最小线径的象质指数应满足该透照厚度规定达到的象质指数。
象质指数的观察借助于刻有10X 10小窗口的黑纸板或黑塑料板来进行。
在观片灯下将小窗口放置在底片焊缝上有象质计一端的端头,且将小窗在焊缝上慢慢地向底片中部移动,注意观察小窗口,首先发现的连接小窗口上下边缘的金属丝影象,就是所显示的象质指数的影象。
底片上所显示的象质计、定位标记、识别标记、“ B”铅字等符号,必须位置正确,类别齐全,数量足够,且不掩盖被检焊缝影象。
在底片评定区域内不应有妨碍底片评定的假缺陷。
如:灰雾、水迹、化学污斑、暗室处理条纹、划痕、指纹、静电痕迹、黑点、撕裂和增感屏不好造成的假缺陷。
透照盒背后确实放置有“ B”铅字,底片未显示“ B”字或显示较黑的“ B” 字,不影响底片质量,若显示较淡的“ B”字则是背散射线防护不够,该张底片应重照。
6.底片规格底片长度应等于L eff加20mm底片宽度应容纳下焊缝和热影响区的宽度和焊缝两边所放各种铅质符号。
7 •焊缝影象位置透照焊缝的部位,必须平行显示在底片的中部,若有丁字口也要置于底片中间部位。
底片不允许有白头。
1.评片应有专用的评片室。
评片室的光线应稍暗一些,室内的照明不应在底片上产生反射光。
评片室应宁静、卫生、通风良好。
工作台上应能妥善放置观片灯、黑度计、评片尺、纪录纸、相关标准等。
2.观片灯的亮度不小于100000cd/m2,且所用的漫射光亮度应可调,窗口大小可调,遮光板灵活好用,散热良好无噪声。
无损射线检测取证培训 第6章射线照相底片的评定
• 6.1.2评片环境、设备等要求:
• ⑴ 环境:要求评片室应独立、通风和卫生,室 温不易过高(应备有空调),室内光线应柔和偏 暗,当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D≤2.5时,为保证 透过底片评定范围内的亮度应不低于30cd/m2, 室内亮度应在30cd/m2为宜。当底片评定范围内 的黑度D>2.5时,为保证透过底片评定范围内的 亮度应不低于10cd/m2,室内亮度应在10cd/m2为 宜。室内噪音应控制在<40dB为佳。
• 2.影像细节观察
• 影像细节观察是为了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因细节的尺寸和对比度极小 ,识别和分辨是比较困难的,为尽可能看清细节,常采用下列方法:
• (1)调节观片灯亮度,寻找最适合观察的透过光强。 • (2)用纸框等物体遮档住细节部位邻近区域的透过光线,提高表观对
比度.
• (3)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 (4)移动底片,不断改变观察距离和角度。
• 要求:底片上是否有可识别的像质计影像,像质 计型号、规格、摆放位置是否正确,能够观察到 的金属丝像质计丝号是多少,是否达到了标准规 定的要求,满足标准规定为合格。
• ⑵ 黑度:为保证底片具有足够的对比度,黑度不 能太小,但因受到观片灯亮度的限制,底片黑度 不能过大。根据NB/T47013标准规定,国内观片灯 亮度必须满足观察底片黑度Dmin≥2.0。底片黑度 测定要求:按标准规定,其下限黑度是指底片两 端搭接标记处的焊缝余高中心位置的黑度,其上 限黑度是指底片中部焊缝两侧热影响区(母材) 位置的黑度。只有当有效评定区内各点的黑度均 在规定的范围内方为合格。
第六章 射线照相底片的评定
第六章 射线照相底片的评定
• 6.1评定的基本要求 • 底片质量要求, 评定环境、设备的要求, 评定人
员条件要求. • 6.1.1底片质量要求 • ⑴ 灵敏度:从定量方面而言,是指在射线底片可
底片的评定
第六章射线照相底片的评定6.1底片评定的基本要求-底片质量要求 -评定环境、设备的要求 -评定人员条件要求.6.1.1底片质量要求⑪灵敏度:从定量方面而言,是指在射线底片可以观察到的最小缺陷尺寸或最小细节尺寸;从定性方面而言,是指发现和识别细小影像的难易程度。
在射线底片上所能发现的沿射线穿透方向上的最小尺寸,称为绝对灵敏度,此最小缺陷尺寸与透照厚度的百分比称为相对灵敏度。
用人工孔槽,金属丝尺寸(像质计)作为底片影像质量的监测工具而得到的灵敏度又称为像质计灵敏度。
要求:底片上可识别的像质计影像、型号、规格、摆放位置,可识别的像质计丝号是否达到标准规定要求等,满足标准规定为合格。
⑫黑度:为保证底片具有足够的对比度,黑度不能太小,但因受到观片灯亮度的限制,底片黑度不能过大。
根据JB/T 4730.2标准规定,国内观片灯亮度必须满足观察底片黑度D min ≥2.0。
底片黑度测定要求:按标准规定,其下限黑度是指底片两端焊缝余高中心位置的黑度,其上限黑度是指底片中部焊缝两侧热影响区(母材)位置的黑度。
只有当有效评定区内各点的黑度均在规定的范围内方为合格。
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应符合下列规定:A级:≥1.5;AB级:≥2.0;B级:≥2.3。
透照小径管或其它截面厚度变化大的工件时,AB级最低黑度允许降低至1.5,B级最低黑度可降低至2.0。
采用多胶片技术时,单片观察时单片的黑度应符合以上要求,多片迭加观察时单片黑度应不低于1.3。
⑬标记:底片上标记的种类和数量应符合有关标准和工艺规定,标记影像应显示完整、位置正确。
常用标记分为识别标记:如工件编号、焊缝编号、及部位片号、透照日期;定位标记:如中心定位标记、搭接标记和标距带等;返修标记:如R1…N。
上述标记应放置距焊趾不少于5mm。
⑭伪缺陷:因透照操作或暗室操作不当,或由于胶片,增感屏质量不好,在底片上留下的缺陷影像,如划痕、折痕、水迹、斑纹、静电感光、指纹、霉点、药膜脱落、污染等。
X射线试验检测记录表
QJ0904c
检测数量 检测比例 检件总数
扩透张数
张
Ⅲ级
张
Ⅳ级
张
X 射 线 检 验 评 片 结 果 底片 透射 编号 日期 I级 焊缝等级标准 Ⅱ级 Ⅲ级 Ⅳ级 缺陷记录 缺陷性质 缺陷尺寸 评定级别 评定结论
备注:
试验:
复核:日期:年来自月日第
页,共
页
X射线试验原始记录表
试验室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样品名称 试验依据 试验条件 主要仪器设备 及编号 设计要求 焊接形式 焊工代号 检验依据 射线源种类 拍 片 管电压/同位素类型 条 管电源/活度 件 曝光时间 透照方式 拍片数量 评定结果 焊口拍片总张数 合格张 一次返修张 数 数 I级 张 Ⅱ级 二次返修张数 三次返修张数 像质指数 黑 度 像质剂型号 设备型号 焦 距 胶片类别 胶片规格 增感方式 委托/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描述 试验日期 记录编号:
射线检测(RT)底片评定技术
• 2.1.1影像重叠 • 影像的每个点都是物体的一系列点对射线衰 减产生的总结果,或者说是物体一系列点的 影像的重叠。 • 因此射线检测所得到的影像,是把一个立体 物体表现在平面上,因此,物体质量、结构 等方面的情况,在射线检测的影像上将重叠 在一起。这样,当从不同方向进行射线检测 时,对同一物体得到的影像可以不同。 • 影像的重叠性使得物体中不同位置的缺陷, 在射线检测的影像上可能表现成一个缺陷, 这给射线检测影像的判断带来困难。
• 2.1.2影像放大 • 影像放大是指在胶片上成像的尺寸大于影像 所表示的物体的实际尺寸。 • 当射线源可视为是一点源时,得到的影像将 都是一个放大的影像,从投影关系不难理解 这一点。影像放大的程度与射线源至被透照 物体的距离相关、与影像所表示的物体和胶 片的距离相关。当射线源尺寸大于缺陷尺寸 时,缺陷的实际情况将变得复杂化,这时候 需考虑象的位置。简单地说,可以认为,在 一般的情况下,影像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放大。
•
图1 影像的放大和几何不清晰度形成示意图
• 2.1.3影像畸变
• 影像畸变是指得到的影像的形状与物体在射线投影 方向截面的形状不相似。 •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物体截面上不同的部分在 胶片上形成影像时产生的放大不同,这样就导致影 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不相似。 • 例如,物体中有一个球孔,当射线中心束不垂直于 胶片平面时,所得到的影像将不再是圆形,即发生 了影像畸变。在实际射线照相中,缺陷影像畸变是 经常发生的,这是由于缺陷总是具有一定的体积, 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形状常常是不规则的,这些 情况使得透照时总会存在不同部位放大不同,造成 了影像畸变。
• 3)底片上应有完整的标识(识别标记和定位 标记)影像,它是识别底片、建立档案资料、 缺陷定位必不可少的标志。标记的影像应位 于底片的非评定区,以免干扰对缺陷的识别。 • 4)对底片表(外)观质量的主要要求是不应 存在明显的机械损伤、污染、伪缺陷。
射线检测质量分级
射线检测质量分级焊缝质量按缺欠性质、长度、数量分为四个级别;其中I级最佳,□级、川级依次降低,超过川级为W级。
裂纹是焊缝中危害性大的缺陷,应评为W级。
14.2缺欠的分级1421圆形缺欠的分级a)长宽比小于或等于3的缺欠定义为圆形缺欠。
他们可以是圆形、椭圆形、锥形或带有尾巴(在测定尺寸时应包括尾部)等不规则形状,包括气孔、夹渣和夹钨。
b)圆形缺欠用评定区进行评定,评定区域的大小见表7。
评定区框线的长边要与焊缝平行。
框线内必须包含最严重区域内的主要缺欠。
与框线外切的不计点数,相割的计入点数。
表缺欠评定区c )评定圆形缺欠时,应将缺欠尺寸按表8换算成缺欠占数表缺欠点数换算表d )不记点数的缺欠尺寸见表9表9不记点数的缺欠尺寸e )圆形缺欠的分级见表 10表10圆形缺欠的分级(1)长宽比小于或等于3的气孔、夹渣和夹钨统称圆形缺欠。
(2 )圆形缺欠应用评定区进行评定。
评定区框线的放置是引起圆形缺欠评级争议的关键。
本标准参照GB3323-87 的使用说明,从正文中明确了评定区的框线的放置要求。
即:评定区的框线必须放在焊缝内缺欠最严重的区域,框线内必须完整的包括严重区域的主要缺欠,框线的长边与焊缝平行。
与框线外切的不计点数,相割的计入点数,如图05所示。
图05圆形评定区框放置(3)表7、表&表9及表10与原标准相同,只不过表10的评定区10 mx 20 mm,对应的母材厚度由原来的>25〜30 mm,变为>25〜50mm。
(4)对圆形缺欠各国评定不一:ASME和API std 1104都是用标准图来表示合格与否的。
我国焊缝射线检测标准都是分级的,合格级别在相应的标准或设计图样中明确,这与日本JIS3104的评定方法相一f )圆形缺欠长径大于T/2时,评为W级。
圆形缺欠长径超过1/2壁厚评为W级与原标准相同,这与我国的锅炉压力容器标准的规定是一致的。
GB3323-87规定“I 级焊缝或母材厚度小于或等于5 mm的口级焊缝内不计点数的圆形缺陷,在评定区内不得多于10点,否则应降一级”,此条规定不是说I 级焊缝在评定区内 不计点数的缺欠超过 10点就评为不合格而可以评为H 级; 母材厚度小于或等于 5伽的□级焊缝内不计点数的圆形缺欠 超过10点,不能评为□级而评为川级。
无损检测射线底片缺陷评定
15
16
17
18
⑷未熔合:可分为坡口未熔合、焊道之间未熔合、单面焊根部 未熔合。 ①坡口未熔合:按坡口型式可分为V型坡口和U型坡口未熔合: A.V型(X)型坡口未熔合:常出现在底片焊缝影像两侧边缘区 域,呈黑色条云状,靠母材侧呈直线状(保留坡口加工痕迹), 靠焊缝中心侧多为弯曲状(有时为曲齿状)。垂直透照时,黑 度较淡,靠焊缝中心侧轮廓欠清晰。沿坡口面方向透照时会获 得黑度大、轮廓清晰、近似于线状细夹渣的影像。在5×放大 镜观察仍可见靠母材侧具有坡口加工痕迹(直线状),靠焊缝 中心侧仍是弯曲状。该缺陷多伴随夹渣同生,故称黑色未熔合, 不含渣的气隙称为白色未熔合。垂直透照时,白色未熔合是很 难检出的。如图23所示。 B.U型(双U型)坡口未熔合:垂直透照时,出现在底片焊缝影 像两侧的边缘区域内,呈直线状的黑线条,如同未焊透影像, 在5X放大镜观察仍可见靠母材侧具有坡口加工痕迹(直线状), 而靠焊缝中心侧可见有曲齿状(或弧状),并在此侧常伴有点 状气孔。黑度均匀,轮廓清晰,也常伴有夹渣同生,倾斜透照 19 时,形态和V型的相同,如图24所示。
2
1.2缺陷在底片上成像的基本特征
1.2.1圆形缺陷 ⑴气孔:在焊缝中常见的气孔可分为球状气孔、条状气孔和 缩孔。 球状气孔:按其分布状态可分为均布气孔、密集气孔、链状 气孔、表面气孔。球孔,在底片上多呈现为黑色小圆形斑点, 外形较规则,黑度是中心大,沿边缘渐淡,轮廓清晰可见。 单个分散出现,且黑度淡,轮廓欠清晰的多为表面气孔。密 集成群(5个以上/cm2)叫密集气孔,大多在焊缝近表面, 是由空气中氮气进入熔池造成。平行于焊缝轴线成链状分布 (通常在1cm长在线有4个以上,其间距均≤最小的孔径)称 为链状气孔,它常和未焊透同生。一群均匀分布在整个焊缝 中的气孔,叫均布气孔,见图10示。
射线探伤底片评定
射线探伤底片评定6.1 底片质量及评片工作的要求6.1.1底片质量1.黑度按照JB4730-94和GB3323-87标准,x射线底片黑度应控制在1.2~3.5;γ射线底片黑度控制在1.8~3.5。
黑度用黑度计来测量。
其下限值是在底片两端的搭接标记内侧焊缝上无缺陷处测量,测多少点不限,但不能取平均值,其每一点测量值应不小于下限值。
上限值是在主射线束照射的底片的中间部位焊缝近旁的母材上测量,每一点的测量值应不高于上限值。
底片上缺陷部位的黑度不受上述限制。
2.象质指数底片上显示出的最小线径的象质指数应满足该透照厚度规定达到的象质指数。
象质指数的观察借助于刻有10×10小窗口的黑纸板或黑塑料板来进行。
在观片灯下将小窗口放置在底片焊缝上有象质计一端的端头,且将小窗在焊缝上慢慢地向底片中部移动,注意观察小窗口,首先发现的连接小窗口上下边缘的金属丝影象,就是所显示的象质指数的影象。
3.影象识别要求底片上所显示的象质计、定位标记、识别标记、“B”铅字等符号,必须位置正确,类别齐全,数量足够,且不掩盖被检焊缝影象。
4.不允许的假缺陷在底片评定区域内不应有妨碍底片评定的假缺陷。
如:灰雾、水迹、化学污斑、暗室处理条纹、划痕、指纹、静电痕迹、黑点、撕裂和增感屏不好造成的假缺陷。
5.“B”铅字显示透照盒背后确实放置有“B”铅字,底片未显示“B”字或显示较黑的“B”字,不影响底片质量,若显示较淡的“B”字则是背散射线防护不够,该张底片应重照。
6.底片规格底片长度应等于L eff加20mm。
底片宽度应容纳下焊缝和热影响区的宽度和焊缝两边所放各种铅质符号。
7.焊缝影象位置透照焊缝的部位,必须平行显示在底片的中部,若有丁字口也要置于底片中间部位。
底片不允许有白头。
6.1.2评片工作条件1.评片应有专用的评片室。
评片室的光线应稍暗一些,室内的照明不应在底片上产生反射光。
评片室应宁静、卫生、通风良好。
工作台上应能妥善放置观片灯、黑度计、评片尺、纪录纸、相关标准等。
射线底片缺陷评定
.
3
(2).斜针状气孔:在底片上多呈现为各种条虫状的影像,一端
保持着气孔的胎生园(或半圆形),一端呈尖细状, 其宽窄变化是 均匀逐渐变窄(细),黑度淡而均匀,轮廓尚清晰,这种气孔多沿结 晶方向长条状,其外貌取决于焊缝金属的凝固方式和气体的来 源决定。一般多成人字形分布(CO),少数呈蝌蚪状(氢气 孔)。如图12所示。 (3)缩孔:按其成因可分为晶间缩孔和弧坑缩孔。
A.晶间缩孔:又称枝晶间缩孔,主要是因焊缝金属冷却过程 中,残留气体在枝晶间形成的长条形缩孔,这种气孔垂直焊缝 表面,在底片上多呈现为较大的黑度,轮廓清晰、外形不规正 的圆形影像,并出现在焊缝的轴在线或附近区域,又称针孔。 如图13所示。
.
4
B.弧坑缩孔:又称火口缩孔。主要是因焊缝的末端未填满, 而在后面的焊接焊道又未消除而形成的缩孔。在底片上的焊 缝凹坑(或弧坑)黑色浅淡的影像中,有一黑度明显大于周 围黑度的块状影像。黑度均匀,轮廓欠清晰,外形不正规, 有收缩的线纹。如图14所示。
③带垫板(衬环)的焊根未焊透:在底片上常出现在钝边 的一侧或两侧,外形较规则,靠钝边侧保留原加工痕迹( 直线状),靠焊缝中心侧不规则,呈曲齿(或曲弧)状, 黑度均匀,轮廓清晰。当因根部间隙过小、钝边高度过大 而引起的未焊透,或采用缩口边做衬垫以及用机械加工法 在厚板边区加工成垫环的未焊透和双面焊未焊透影像雷同 ,如图20、21、22所示。
.
7内的非金属元素偏析在焊接过程中形成的氧 化物(SiO2、SO2、P2O3)等条状夹杂物。 A.条状夹渣:在底片上呈现出带有不规则的、两端呈 棱角(或尖角),沿焊缝方向延伸成条状的,宽窄不 一的黑色影像,黑度不均匀,轮廓较清晰。这种夹渣 常伴随焊道之间和焊道与母材之间的未熔合同生。如 图16所示。
射线检测底片质量选择
射线检测底片质量选择1.16.1 黑度底片黑度应采用黑度计(光学密度计)进行测量,不同胶片透照技术和底片观察技术对应的黑度范围如下:1.16.1.1单胶片透照技术,单底片观察评定,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D应符合下列规定:A级:1.5≤D≤4.5;AB级:2.0≤D≤4.5;B级:2.3≤D≤4.5。
1.16.1.2双胶片透照技术,双底片叠加观察评定,评定范围内的黑度D应符合2.7≤D≤4.5 的规定。
注1:双底片叠加评定时,黑度范围超过4.5的局部区域,如果单底片黑度范围符合1.16.1.1的规定时,可以对该区域进行单底片评定。
注2:采用同类胶片时,在有效评定区内每张底片上相同点测量的黑度的差应不超过0.5。
注3:用于双底片叠加评定的任何单底片的黑度应不低于1.3。
注4:应同时观察、分析和保存每张底片。
1.16.1.3用X射线透照小径管或其他截面厚度变化大的工件,单底片观察评定时,AB级最低黑度允许降至1.5;B级最低黑度允许降至2.0。
1.16.1.4对检测区进行评定时,对应着不同的胶片透照技术或不同的底片观察技术区域的黑度范围应分别在检测报告中进行标识。
1.16.1.5评定区的最大黑度限值允许提高,但观片灯应经过校验,观片灯亮度应保证在底片最高黑度评定范围内的亮度能够满足1.11.3的要求。
1.16.2底片的像质计灵敏度单壁透照、像质计置于源侧时应符合表5和表6的规定;双壁双影透照、像质计置于源侧时应符合表7和表8的规定的规定;双壁单影或双壁双影透照、像质计置于胶片侧时应符合表9和表10的规定。
1.16.3其他要求底片上,定位和识别标记影像应显示完整、位置正确。
底片评定范围内不应存在影像观察的灰雾,干扰缺陷影像识别的水迹、划痕、显影条纹、静电斑纹、陷压痕等伪缺陷影像,以及增感屏缺陷带来的各种伪缺陷带来的各种伪影像。
在采用双胶片叠加观察评定时,如果其中一张底片存在轻微伪缺陷或划伤,在能够识别和不妨碍底片评定的情况下,可以接受该底片。
射线照相底片的评定
3.定位 每个定位表格可视为整条焊缝,只要标明缺陷的相对位置即可, 不必要测量该缺陷距片端或中心的尺寸;另外,对有“丁”字焊口的 底片须在定位栏中标注,具体填写要求按评片表中规定。 六、缺陷的评级:
应按标准规定进行评级,如需要综合评级,应在备注栏中加以 说明,也可以在定位栏中以方框和长方框表示;另外,对于无缺陷的 底片,在单独评级和最终评级栏都要注明级别。
每张底片左右两端各扣除10mm,其余均属评定区长度,在评定区 内的缺陷如延伸到片端10mm内,其计量也应包含片端10mm内的缺陷的 数量和尺寸
2)评定区宽度 底片上焊缝影像加上焊缝两侧的热影响区均属评定区宽度。
五、缺陷的定性、定量及定位 1.定性 均以英文字母代替,不得写中文。缺陷性质代码按底片评定表上 规定填写。
2.定量
1)在一张底片上存在多处性质不同的缺陷时,要检出其中最严 重的两种,并确定其数量及尺寸。 2)一张底片上如有多处横向裂纹存在时,要找出裂纹总条数, 并测量其中最长的一条长度尺寸,表示方法为(A10×4,即裂纹共4 条,最长的为10mm) 3)一张底片上存在多处圆型缺陷而无其它缺陷时只需按标准规 定找出其最严重的部位,标注其评定区的点数或长径数值φ >T/2, 其余的圆形缺陷不做标识。 4)圆形缺陷的黑度不作为评级的依据。
七、管子对接焊缝底片评定。
1.管子对接焊缝底片评定按钢制承压设备熔化焊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 测质量分级进行评定,对根部内凹和根部咬边不予考虑。
2.对圆形缺陷长径大于T/2的缺陷评定时不需标注点数,只需标注长径 数值φ >T/2即可。 3.评定时应标出哪部分焊缝靠近胶片侧或射源侧。
片 号
板 厚
焊接 方法 手工焊 氩弧焊 自动焊 手工焊
射线底片评定一次性规定
无损检测射线照相底片的评定
投影的基本概念
• 2.畸变 • 对于同一物体,正投影和斜投影所得到的影象形状不 同,如果正投影得到的象视为正常,则认为斜投影的 象发生了畸变。 • 实际照相中,影象畸变大部分是由投射线和投影面不 垂直的斜投影造成的。此外,当投影面不是平面时(胶 片弯曲),也会引起或加剧畸变。球形气孔在斜投影中 畸变影象为椭园形裂纹影象有时会畸变为一个有一定 宽度的,黑度不大的暗带。 • 畸变会改变缺陷的影象特征,给缺陷的识别和评定带 来困难。
投影的基本概念
• 投影概念对于影象识别和评定具有重要意义: • 用一组光线将物体的形状投射到一个面上去,称为 “投影”。光线称“投射线”。投射线从一点出发的 称“中心投影”,投射线相互平行的称”平行投影” 平行投影中.投射线与投影面垂直的称“正投影”, 倾斜的称“斜相就是通过投影把具有三维尺寸的试件(包括其 中伪缺陷)投射到底片上转化为只有二维尺寸的图象, 由于射线源物体(试件及缺陷);胶片三者之间相对位 臵和角度的变化,会使底片上的影象与实际物体的尺寸、 形状、位臵有所不同,常见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 1.放大 影象放大是指底片上的影象尺寸大于物体的实际尺寸。 由于焦距比射源尺寸大很多,射源可视为“点源”,照 相投影可视为“中心投影”,影象放大程度与L1、L2有 关(图6.7),放大率M的计算公式为; • M = W′/ W = L1+L2 / L1 • 一般情况下L1>>L2,所以,影象放大并不显著,底片 评定时一般不考虑放大产生的影响。
与评片基本要求的相关知识
• 2) 区间偏析: • 焊接时,熔池周围被冷的金属所包围, 该处凝固最早, 冷却速度快,金属纯度较高,熔池中心凝固最迟,杂质 也多。如图所示,这些杂质 的少,与基本金属的污染程 度,合金元素多少以及焊缝 截面形状和冷却快慢等因素 有关。 • 3)火口偏析: • 除上述两种偏析外,焊缝金属断弧处,可能产生火口偏 析,这种偏析是由于断弧熔池内金属冷却特别快和搅拌 不够剧烈,杂质容易聚集,金属收缩不足等因素所造成 的。日常所贝到的火口裂纹,多半是由于火口偏析所引 起的。
第7 章 射线探伤——底片评定
第7 章底片评定7.1.评片基本要求7.1.1 评片的一般程序步骤1)评定底片本身质量的合格性:为了得到准确的评定结果,要进行评定的底片质量必须合格。
黑度:利用黑度计(密度计)测定黑度范围是否处于相应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对比度应适当,没有达到标准要求黑度的底片属于底片品质不合格。
例如JB/T4730.2-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 部分:射线检测》第4.11.2 规定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D 应符合下列规定:A 级:1.5≤D≤4.0;AB 级:2.0≤D≤4.0;B 级:2.3≤D≤4.0。
用X 射线透照小径管或其它截面厚度变化大的工件时,AB 级最低黑度允许降低至1.5;B 级最低黑度可降至2.0。
采用多胶片方法时,单片观察的黑度应符合以上要求。
双片迭加观察仅限于 A 级,叠加观察时,单片的黑度应不低于1.3。
对评定范围内的黑度 D>4.0 的底片,如有计量检定报告证明所用观片灯在底片评定范围内的亮度能够满足4.10.3 的要求,允许进行评定。
注:该标准中4.10.3 要求底片评定范围内的亮度符合下列规定:a)当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D≤2.5 时,透过底片评定范围内的亮度应不低于30cd/m2。
b)当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D>2.5 时,透过底片评定范围内的亮度应不低于10cd/m2。
又例如GB/T3323-2005《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6.8 项规定射线底片黑度(测量允许误差为±0.1)应满足:A 级≥2.0(经合同各方商定,可降为1.5)B 级≥2.3(经合同各方商定,可降为2.0)当观片灯亮度按6.10 中所规定的足够大时,可采用较高的黑度。
采用多胶片透照,而用单张底片观察评定时,每张底片的黑度应满足上述要求。
采用多胶片透照,且用两张底片重叠观察评定时,单张底片的黑度应不小于1.3。
注:该标准 6.10 规定:观片灯的亮度应能保证底片透过光的亮度不低于30cd/m2,尽量达到100cd.m2。
射线检测样板
/
/
/
/
/
/
B1-5
T
Ⅰ
/
/
/
/
/
/
B1-6
/
Ⅰ
/
/
/
/
/
/
审核
评片
焊缝射线检验底片评定原始记录表
AHFY-BG-BL-013-1-2012
产品编号:12-013-1产品名称:吸附器2012年月日
底片编号
相交
等级
缺陷分布位置
圆形
条形
未焊透
未熔合
裂纹
备注
B1-7
/
Ⅲ
18-24
气孔群
/
/
/
/
/
B1-7R1
/
/
/
/
/
B2-9
/
Ⅰ
/
/
/
/
/
/
B3-1
T
Ⅰ
/
/
/
/
/
/
B3-2
/
Ⅰ
/
/
/
/
/
/
B3-3
/
Ⅰ
/
/
/
/
/
/
B3-4
/
Ⅰ
/
/
/
/
/
/
B3-5
/
Ⅰ
/
/
/
/
/
/
B3-6
/
Ⅰ
/
/
/
/
/
/
B3-7
/
Ⅰ
/
/
/
/
/
/
B3-8
/
Ⅰ
/
射线底片缺陷评定
42
434445 4647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谢谢各位
58
底片的椭圆内圈一般是焊缝根部位置, 注意未焊透。 圆形缺陷长径大于1/2T时,评定Ⅳ级
38
39
40
41
4底片上各种非缺陷影像的识别
4.1伪缺陷的识别 ⑴底片表面的机械损伤和表面附着污物:如划痕、 擦伤、指纹、折痕、压痕、水迹等,特征是底片 表面有明显可见的损伤和污物。 ⑵化学作用引起的,如漏光、受曲静电、药物沾 染,银粒子流动,霉点等,特征是底片上伪显示 分布与缺陷有明显的不同。 (3)识别 水平拿着底片,在观片灯光照射下,会 看到底片表面伪缺陷。
28
②凹坑(内凹):焊后焊缝表面或背面(根部)所形成低于 母材的局部低洼部分,称为凹坑(根部称内凹),在底片上 的焊缝影像中多呈现为不规则的圆形黑化区域,黑度是由边 缘向中心逐渐增大,轮廓不清晰,如图33所示。 ③收缩沟(含缩根):焊缝金属收缩过程中,沿背面焊道的 两侧或中间形成的根部收缩沟槽或缩根。在底片焊缝根部焊 道影像两侧或焊道中间出现的,黑度不均匀,轮廓欠清晰, 外形呈米粒状的黑色影像,如图34所示。
②焊道之间的未熔合:按其位置可分为并排道间未 熔合和上下道间(又称层间)未熔合。 A.并排焊道之间未熔合:垂直透照时,在底片上多 呈现为黑色线(条)状,黑度不均匀、轮廓不清晰, 两端无尖角、外形不规正,、与细条状夹渣雷同, 大多沿焊缝方向伸长,5×放大镜观察时,轮廓边界 不明显,如图25所示。 B.层间未熔合:垂直透照时,在底片上多呈现为黑 色的不规正的块状影像。黑度淡而不均匀。一般多 为中心黑度偏大,轮廓不清晰,与内凹和凹坑影像 相似,如图26所示。
无损检测-射线照相底片的评定
探索新的数字化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 在射线照相底片评定中的应用,提高 检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无损 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进工业生 产的进步和创新。
THANKS
02
底片上的影像能够反映物体内部 的密度、厚度和缺陷分布等信息 ,从而对物体进行无损检测。
射线照相技术应用
工业制造
用于检测金属、复合材料等产品的内部结构和缺陷。
文物保护
用于检测古代文物和艺术品内部的保存状况和修复情 况。
医学诊断
用于检测人体内部的病变和异常。
射线照相技术发展趋势
数字化技术
多模式检测
底片评定应基于客观的指标和标准, 避免主观臆断和经验主义。
可靠性
底片评定应具有可靠性,确保评定 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03
02
准确性
底片评定应准确反映工件内部结构 和缺陷,避免误判和漏检。
全面性
底片评定应全面覆盖工件的所有区 域,避免遗漏和死角。
04
底片评定的步骤
底片观察
观察底片上的影像,初 步判断工件内部是否存
术。
02
射线照相检测
射线照相检测是无损检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利用X射线或γ射线的穿
透性,通过底片或数字成像技术记录被检物体的内部结构,从而检测其
是否存在缺陷。
03
射线照相底片评定
通过对射线照相底片的观察和分析,对被检物体的内部结构和缺陷进行
评估和判断。
目的和意义
目的
通过对射线照相底片的评定,准确判断被检物体内部是否存在缺陷,为产品质量控制、维护和安全评估提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焊接接头射线检测底片评定记录NO.05-06 报告编号:12212BGRT01 共11页第1页产品名称2#粗甲醇水冷器产品编号12212 检测标准JB/T4730.2-2005序号焊接接头编号底片编号底片黑度透照厚度mm象质计灵敏度缺陷性质、数量及位置评定级别评定结果一次透照长度mm备注1 A1 1-2 2.3-3.0 70 7 / I 合格2802 2-3 2.4-3.0 70 7 / I 合格2803 3-4 2.6-3.1 70 7 / I 合格2804 4-5 3.0-3.2 70 7 / I 合格2805 5-6 3.0-3.3 707 / I 合格2806 6-7 2.9-3.1 70 7 / I 合格2807 7-8 2.8-3.2 70 7 / I 合格2808 8-9 2.8-2.9 70 7 / I 合格2809 9-10 3.1-3.3 70 7 / I 合格28010 10-11 2.9-3.4 70 7 / I 合格280T11 11-12 2.9-3.3 70 7 / I 合格28012 12-13 2.8-3.0 70 7 / I 合格28013 13-14 2.8-3.0 70 7 / I 合格28014 14-15 2.7-3.0 70 7 / I 合格28015 15-16 2.8-3.1 70 7 / I 合格28016 16-17 2.7-3.0 70 7 / I 合格28017 17-18 2.5-2.8 70 7 / I 合格28018 18-19 2.8-3.0 70 7 / I 合格280T19 19-20 2.8-3.0 70 7 / I 合格28020 20-21 2.8-3.0 70 7 / I 合格280初评人(资格): 2013年6月16日复评人(资格): 2013年6月16日焊接接头射线检测底片评定记录NO.05-06报告编号:12212BGRT01 共11页第2页产品名称2#粗甲醇水冷器产品编号12212 检测标准JB/T4730.2-2005序号焊接接头编号底片编号底片黑度透照厚度mm象质计灵敏度缺陷性质、数量及位置评定级别评定结果一次透照长度mm备注1 A1 21-22 2.7-3.0 70 7 / I 合格2802 22-23 2.8-3.0 70 7 / I 合格280 T3 23-24 2.8-3.1 70 7 / I 合格2804 24-25 2.7-3.2 70 7 / I 合格2805 25-26 2.7-3.6 707 / I 合格2806 26-27 2.8-3.5 70 7 / I 合格280 T7 27-28 2.9-3.3 70 7 / I 合格2808 28-29 3.0-3.3 70 7 / I 合格2809 29-30 2.9-3.1 70 7 / I 合格28010 30-31 2.6-3.2 70 7 / I 合格280T11 31-32 2.9-3.3 70 7 / I 合格28012 32-1 2.4-3.1 70 7 / I 合格28013 A2 0-1 2.8-3.0 90+4 6 / I 合格258 T14 1-2 3.0-3.1 90+4 6 / I 合格25815 2-3 2.9-3.1 90+4 6 / I 合格25816 3-4 2.6-2.8 90+4 6 条缺110mm Ⅳ不合格25817 3-4R1 2.3-2.5 90+4 6 / I 合格25818 4-5 2.6-2.9 90+4 6 / I 合格25819 5-6 2.9-3.1 90+4 6 / I 合格25820 6-7 2.5-2.7 90+4 6 / I 合格258初评人(资格): 2013年6月16日复评人(资格): 2013年6月16日焊接接头射线检测底片评定记录NO.05-06报告编号:12212BGRT01 共11页第3页产品名称2#粗甲醇水冷器产品编号12212 检测标准JB/T4730.2-2005序号焊接接头编号底片编号底片黑度透照厚度mm象质计灵敏度缺陷性质、数量及位置评定级别评定结果一次透照长度mm备注1 A2 7-8 2.8-3.1 90+4 6 / I 合格2582 A3 0-1 2.6-3.5 18 11 / I 合格2603 6-7 3.1-3.6 18 11 / I 合格260 T4 A4 0-1 3.2-3.4 18 11 / I 合格260 T5 6-7 3.1-3.3 18 11 / I 合格260 T6 A5 0-1 3.1-3.4 18 11 圆缺3点I 合格260 T7 6-7 3.1-3.3 18 11 / I 合格260 T8 A6 0-1 3.0-3.3 18 11 圆缺3点I 合格232T9 A7 0-1 2.2-2.4 40 9 圆缺3点I 合格300T10 A8 0-1 2.2-2.4 40 9 / I 合格300T11 A9 0-1 2.9-3.5 12 12 / I 合格160 T12 A10 0-1 2.9-3.3 12 12 圆缺>6点/裂纹Ⅳ不合格160 T13 0-1R1 2.4-2.8 12 12 圆缺2点I 合格16014 A11 0-1 3.0-4.0 12 12 / I 合格160 T15 A12 0-1 3.5-4.0 12 12 / I 合格175 T16 A13 0-1 2.9-3.0 70+4 7 / I 合格247T17 1-2 3.1-3.2 70+4 7 条缺15mm Ⅱ合格24718 2-3 3.2-3.3 70+4 7 条缺18mm Ⅱ合格24719 3-4 2.7-2.8 70+4 7 / I 合格24720 4-5 3.1-3.2 70+4 7 / I 合格247初评人(资格): 2013年6月16日复评人(资格): 2013年6月16日焊接接头射线检测底片评定记录NO.05-06报告编号:12212BGRT01 共11页第4页产品名称2#粗甲醇水冷器产品编号12212 检测标准JB/T4730.2-2005序号焊接接头编号底片编号底片黑度透照厚度mm象质计灵敏度缺陷性质、数量及位置评定级别评定结果一次透照长度mm备注1 A13 5-6 3.2-3.4 70+4 7 / I 合格2472 6-7 2.9-3.4 70+4 7 / I 合格2473 7-8 3.2-3.6 70+4 7 / I 合格2474 8-9 3.1-3.3 70+4 7 / I 合格2475 9-10 3.1-3.3 70+4 7 / I 合格2476 10-11 3.2-3.3 70+47 / I 合格2477 11-12 3.1-3.2 70+4 7 / I 合格2478 12-13 2.9-3.3 70+4 7 / I 合格247 T9 A14 0-1 3.4-3.8 70+4 7 / I 合格247 T10 1-2 3.3-3.4 70+4 7 / I 合格24711 2-3 3.4-3.5 70+4 7 / I 合格24712 3-4 3.5-3.6 70+4 7 / I 合格24713 4-5 3.4-3.6 70+4 7 / I 合格24714 5-6 3.2-3.4 70+4 7 / I 合格24715 6-7 3.6-3.7 70+4 7 / I 合格24716 7-8 3.5-3.6 70+4 7 / I 合格24717 8-9 3.5-3.6 70+4 7 / I 合格24718 9-10 3.4-3.6 70+4 7 / I 合格24719 10-11 3.2-3.4 70+4 7 / I 合格24720 11-12 3.2-3.6 70+4 7 / I 合格247初评人(资格): 2013年6月16日复评人(资格): 2013年6月16日焊接接头射线检测底片评定记录NO.05-06报告编号:12212BGRT01 共11页第5页产品名称2#粗甲醇水冷器产品编号12212 检测标准JB/T4730.2-2005序号焊接接头编号底片编号底片黑度透照厚度mm象质计灵敏度缺陷性质、数量及位置评定级别评定结果一次透照长度mm备注1 A14 12-13 3.0-3.1 70+4 7 / I 合格247T2 B1 1-2 2.6-3.4 90+4 6 / I 合格2843 2-3 2.5-3.4 90+4 6 / I 合格2844 3-4 2.5-3.4 90+4 6 / I 合格2845 4-5 2.5-3.4 90+46 / I 合格2846 5-6 3.3-3.6 90+4 6 / I 合格2847 6-7 3.2-3.6 90+4 6 / I 合格2848 7-8 2.6-3.3 90+4 6 / I 合格2849 8-9 3.5-3.8 90+4 6 / I 合格28410 9-10 3.0-3.6 90+4 6 / I 合格28411 10-11 2.9-3.5 90+4 6 / I 合格28412 11-12 2.6-3.5 90+4 6 / I 合格28413 12-13 2.7-3.5 90+4 6 / I 合格28414 13-14 2.7-3.3 90+4 6 / I 合格28415 14-15 2.6-3.3 90+4 6 / I 合格284 T16 15-16 2.6-3.3 90+4 6 / I 合格28417 16-17 2.9-3.5 90+4 6 / I 合格28418 17-18 2.9-3.4 90+4 6 / I 合格28419 18-19 2.7-3.3 90+4 6 / I 合格28420 19-20 2.9-3.4 90+4 6 / I 合格284初评人(资格): 2013年6月16日复评人(资格): 2013年6月16日焊接接头射线检测底片评定记录NO.05-06报告编号:12212BGRT01 共11页第6页产品名称2#粗甲醇水冷器产品编号12212 检测标准JB/T4730.2-2005序号焊接接头编号底片编号底片黑度透照厚度mm象质计灵敏度缺陷性质、数量及位置评定级别评定结果一次透照长度mm备注1 B1 20-21 2.9-3.3 90+4 6 / I 合格2842 21-22 2.7-3.3 90+4 6 / I 合格2843 22-23 2.7-3.4 90+4 6 / I 合格2844 23-24 2.6-3.4 90+4 6 / I 合格2845 24-25 3.0-3.5 90+46 / I 合格2846 25-26 2.7-3.4 90+4 6 / I 合格2847 26-27 2.7-3.5 90+4 6 / I 合格2848 27-28 2.9-3.5 90+4 6 / I 合格2849 28-29 2.7-3.4 90+4 6 / I 合格28410 29-30 2.5-3.4 90+4 6 / I 合格28411 30-31 2.9-3.5 90+4 6 / I 合格28412 31-32 2.7-3.4 90+4 6 / I 合格28413 32-1 2.9-3.5 90+4 6 / I 合格28414 B3 1-2 3.0-3.3 18 11 / I 合格28715 3-4 3.0-3.3 18 11 / I 合格28716 4-5 3.0-3.4 18 11 / I 合格28717 5-6 3.0-3.4 18 11 / I 合格28718 9-10 3.2-3.6 18 11 / I 合格28719 10-11 3.1-3.4 18 11 圆缺3点I 合格28720 11-12 3.1-3.4 18 11 / I 合格287初评人(资格): 2013年6月16日复评人(资格): 2013年6月16日焊接接头射线检测底片评定记录NO.05-06报告编号:12212BGRT01 共11页第7页产品名称2#粗甲醇水冷器产品编号12212 检测标准JB/T4730.2-2005序号焊接接头编号底片编号底片黑度透照厚度mm象质计灵敏度缺陷性质、数量及位置评定级别评定结果一次透照长度mm备注1 B3 13-14 3.1-3.3 18 11 / I 合格2872 B4 1-2 3.1-3.4 18 11 / I 合格2873 3-4 3.1-3.4 18 11 / I 合格2874 4-5 3.2-3.5 18 11 / I 合格2875 5-6 3.0-3.4 18 11 / I 合格2876 9-10 3.2-3.5 18 11 / I 合格2877 10-11 3.3-3.5 18 11 / I 合格2878 11-12 3.3-3.6 18 11 / I 合格2879 13-14 3.2-3.4 18 11 / I 合格28710 B5 1-2 3.2-3.7 18 11 / I 合格28711 3-4 3.1-3.5 18 11 / I 合格28712 4-5 3.0-3.5 18 11 / I 合格28713 5-6 3.2-3.4 18 11 / I 合格28714 10-11 3.2-3.5 18 11 / I 合格28715 11-12 3.2-3.5 18 11 / I 合格28716 12-13 3.2-3.5 18 11 / I 合格28717 14-15 3.4-3.7 18 11 / I 合格28718 15-16 2.9-3.3 18 11 / I 合格28719 16-17 2.9-3.3 18 11 / I 合格28720 17-18 2.9-3.4 18 11 / I 合格287初评人(资格): 2013年6月16日复评人(资格): 2013年6月16日焊接接头射线检测底片评定记录NO.05-06报告编号:12212BGRT01 共11页第8页产品名称2#粗甲醇水冷器产品编号12212 检测标准JB/T4730.2-2005序号焊接接头编号底片编号底片黑度透照厚度mm象质计灵敏度缺陷性质、数量及位置评定级别评定结果一次透照长度mm备注1 B5 18-19 3.0-3.4 18 11 / I 合格2872 19-20 2.9-3.4 18 11 / I 合格2873 20-21 3.0-3.3 18 11 / I 合格2874 21-22 2.9-3.3 18 11 / I 合格2875 22-23 2.9-3.4 18 11 / I 合格2876 23-24 3.0-3.4 18 11 / I 合格2877 24-25 3.0-3.4 18 11 / I 合格2878 25-26 3.1-3.4 18 11 / I 合格2879 26-27 3.2-3.6 18 11 / I 合格28710 B6 1-2 2.8-3.1 18 11 / I 合格287 T11 2-3 3.1-3.5 18 11 / I 合格28712 3-4 2.8-3.3 18 11 / I 合格28713 4-5 3.1-3.5 18 11 / I 合格28714 10-11 3.1-3.3 18 11 / I 合格28715 12-13 3.3-3.6 18 11 / I 合格28716 13-14 3.0-3.2 18 11 / I 合格28717 14-15 2.8-3.3 18 11 / I 合格28718 B7 1-2 3.2-3.9 40 9 / I 合格283 T19 2-3 3.3-3.6 40 9 / I 合格28320 3-4 2.8-3.5 40 9 / I 合格283初评人(资格): 2013年6月16日复评人(资格): 2013年6月16日焊接接头射线检测底片评定记录NO.05-06报告编号:12212BGRT01 共11页第9页产品名称2#粗甲醇水冷器产品编号12212 检测标准JB/T4730.2-2005序号焊接接头编号底片编号底片黑度透照厚度mm象质计灵敏度缺陷性质、数量及位置评定级别评定结果一次透照长度mm备注1 B7 4-5 3.1-3.8 40 9 / I 合格2832 5-6 3.2-3.7 40 9 / I 合格2833 6-7 3.0-3.5 40 9 / I 合格2834 7-8 2.9-3.1 40 9 / I 合格2835 8-9 2.9-3.1 40 9 / I 合格2836 9-10 2.9-3.5 40 9 / I 合格2837 10-11 2.8-3.9 40 9 未溶合Ⅳ不合格2838 10-11R1 2.8-3.0 40 9 / I 合格2839 11-1 2.6-3.0 40 9 / I 合格28310 B8 1-2 2.8-3.2 40 9 / I 合格283 T11 2-3 2.6-2.9 40 9 / I 合格28312 3-4 2.9-3.1 40 9 / I 合格28313 4-5 3.0-3.4 40 9 / I 合格28314 5-6 3.1-3.5 40 9 / I 合格28315 6-7 3.1-3.3 40 9 / I 合格28316 7-8 3.0-3.3 40 9 / I 合格28317 8-9 2.9-3.3 40 9 / I 合格28318 9-10 2.9-3.2 40 9 / I 合格28319 10-11 2.8-3.6 40 9 / I 合格28320 11-1 2.8-3.3 40 9 / I 合格283初评人(资格): 2013年6月16日复评人(资格): 2013年6月16日焊接接头射线检测底片评定记录NO.05-06报告编号:12212BGRT01 共11页第10页产品名称2#粗甲醇水冷器产品编号12212 检测标准JB/T4730.2-2005序号焊接接头编号底片编号底片黑度透照厚度mm象质计灵敏度缺陷性质、数量及位置评定级别评定结果一次透照长度mm备注1 B9 1-2 3.0-4.0 12 12 / I 合格2662 2-3 2.8-4.0 12 12 / I 合格2663 3-4 2.6-4.0 12 12 / I 合格2664 4-5 3.0-4.0 12 12 / I 合格2665 5-6 2.4-3.3 12 12 / I 合格2666 6-1 2.7-3.4 12 12 圆缺13点Ⅳ不合格266 T7 6-1R1 3.0-3.9 12 12 / I 合格2668 B10 1-2 2.5-3.6 12 12 / I 合格2669 2-3 2.3-3.9 12 12 / I 合格26610 3-4 2.2-3.9 12 12 / I 合格26611 4-5 2.4-4.0 12 12 / I 合格26612 5-6 2.6-4.0 12 12 圆缺1点I 合格26613 6-1 2.7-3.2 12 12 圆缺2点I 合格266 T14 B11 1-2 2.8-4.0 12 12 / I 合格240 T15 2-3 3.0-3.7 12 12 / I 合格24016 3-4 3.0-4.0 12 12 / I 合格24017 4-5 2.9-4.0 12 12 / I 合格24018 5-6 2.7-4.0 12 12 / I 合格24019 6-1 2.4-4.0 12 12 / I 合格24020 B12 1-2 2.8-3.8 12 12 / I 合格237 T初评人(资格): 2013年6月16日复评人(资格): 2013年6月16日威海石岛重工有限公司焊接接头射线检测底片评定记录NO.05-06报告编号:12212BGRT01 共11页第11页产品名称2#粗甲醇水冷器产品编号12212 检测标准JB/T4730.2-2005序号焊接接头编号底片编号底片黑度透照厚度mm象质计灵敏度缺陷性质、数量及位置评定级别评定结果一次透照长度mm备注1 B12 2-3 2.5-3.3 12 12 / I 合格2372 3-4 2.3-2.5 12 12 / I 合格2373 4-5 2.0-2.3 12 12 / I 合格2374 5-6 2.2-3.7 12 12 / I 合格2375 6-7 2.1-2.7 12 12 / I 合格2376 7-8 2.2-3.0 12 12 / I 合格2377 8-1 2.3-3.4 12 12 / I 合格2378 B13 1-2 3.1-3.9 25 11 / I 合格2579 2-3 2.9-3.6 25 11 / I 合格25710 3-4 2.6-3.0 25 11 / I 合格25711 4-5 2.4-2.7 25 11 / I 合格25712 5-6 2.6-3.4 25 11 / I 合格25713 6-7 2.7-3.1 25 11 / I 合格25714 7-8 2.8-3.4 25 11 / I 合格25715 8-1 3.1-3.6 25 11 / I 合格2571617181920初评人(资格): 2013年6月16日复评人(资格): 2013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