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之比较

合集下载

比较俄国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点

比较俄国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点

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点答:一、不同点:?1、背景不同:?俄国:?A、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工业在俄国缓慢发展,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开始代替手工工场,而农奴制已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

?B、农奴处境日益恶化,农民运动波澜壮阔地发展起来。

贵族地主统治岌岌可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决定废除农奴制。

?日本:?A、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然是一个闭关自守、封建落后的国家,实际权力掌握在世袭的将军手里,天皇只是傀儡。

农民生活悲惨,反抗斗争此起彼伏,1837年大盐平八郎领导的大阪农民起义就是一个典型。

?B、资本主义已有一定的发展,西南部大名和商人、资本家接近,不满幕府统治,要求改变现状。

而商人、资本家及新兴地主成为一种政治力量,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取得政治上的统治权。

加之武士的生活状况恶化,已由封建社会的支柱变为反幕府的力量。

?C、民族危机严重,幕府引狼入室,遭到美、英、法、俄等国侵略,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愤怒。

内外因的结合促进了幕府危机的总爆发,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政府进行了改革。

?2、目的不同:?俄国农奴制改革是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防止人民革命运动,维护自己的统治,迫不得已而进行改革。

而日本明治维新则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摆脱外来的压迫而进行改革。

?二、相同点:?1、时代相同:都发生在19世纪中期的“自由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2、性质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结果相同: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改革都不彻底,两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

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改革的异同点相同点:①都属于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②都由封建社会走上了资本主义社会;③改革不彻底,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④都受工业革命的影响。

⑤对外影响相似,都使各国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都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不同点:①背景不同。

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日益严重的农奴制危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尽量维护贵族和地主利益的前提下而实行政策。

历史上重大改革性质和异同点辨析

历史上重大改革性质和异同点辨析

历史上重大改革性质和异同点辨析人类历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演进过程,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并成为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

改革虽然不象革命那样来的轰轰烈烈,却以其特有的方式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人类历史上的改革有很多,选修3模块精选了其中9个重大改革,这9个改革贯通古今中外,或成功或失败,其中也充满了曲折与反复,然而它们都对历史的前进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被历史所铭记!9大改革的形式多种多样。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

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宗教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风俗改革。

改革性质梳理一、奴隶主阶级的改革1、春秋推行的一些变革措施齐桓公任用管仲为辅佐,进行改革。

管仲首先从经济入手,实行“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的好坏征收赋税,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管仲改革调动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土地的积极性,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为齐国的强大奠定了物质基础。

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

规定不论公田和私田,一律"履亩而税"。

这就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

管仲和鲁国的改革,没有脱离奴隶制度的框架,属于局部改良,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

2、梭伦改革梭伦改革触及了当时主要生产资料——土地的占有关系,是对旧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性质的改革,所以恩格斯称它是一场“革命”,但这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旧势力没有被彻底清除,下层人民的要求也没有很好地满足。

梭伦推崇“中庸”,企图用妥协的办法来求得斗争双方的和解,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他形容自己“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但结果两面都不讨好,最后自己被迫远走埃及。

二、封建地主的改革在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如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促使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变;二是封建统治政策的调整,如北宋中期的王安石变法,都是地主阶级为挽救统治危机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运动;三是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所进行的封建化改革,如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最终确立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最终确立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
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这场战争的根源在于独立战争后,存在于北美大陆的两种社会制度,即奴隶制度与资本主义自由劳动制度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这表现在:奴隶制的种植园经济,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排斥一切新技术,将几百万奴隶束缚在种植园内,使北部雇佣劳动力的来源受到很大的限制。南部的种植园经济带有明显的殖民地性质,种植园的棉花、烟草等产品的主要市场不在北美大陆,而是欧洲市场。他们将产品在欧洲市场卖掉后,换回各种生活与生产用品。因此南部的种植园主一直主张自由贸易,要求联邦政府降低关税。反之,北部的工商业资本家为了防止外贸竞争,则要求政府实行保护关税的政策,反对自由贸易,以保护民族工业。此外,南部种植园经济的殖民性,也与北部资产阶级要求建立充足的原料基地和广大的国内市场形成尖锐的矛盾。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的矛盾冲突,还表明在废除奴隶制度斗争的高涨与南部种植园主与北部工商业资产阶级争夺联邦政府控制权的斗争上。双方之间的斗争,在内战前,已不仅仅限于议会内部的斗争,而是逐步上升为流血冲突和武装对抗,终于发展为一场波及北美大陆的内战。
【重点聚焦】
1848年欧洲革命的根本原因和时代特征:
(1)根本原因:在1848年,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在进行工业革命(英国已完成),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在不断的壮大,成为资产阶级的主体,他们已不满足自己在政治上的无权地位,要求改变原有的不适应大机器生产的上层建筑。原有的上层建筑,是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建立的,掌权的是在那一时期中财力雄厚的阶层——金融资产阶级。他们在革命前与封建王朝关系密切,保留的封建时代的旧传统、旧习气也较多,例如表现在1848年革命前的法国就是金融贵族的统治,为了给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开辟道路,改变不适应工业革命造成的新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就成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新任务。(2)时代特征:①这场革命发生在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到较高水平,即资本主义已进入到机器大生产的时代。②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成为这场革命的主力军和惟一彻底革命的阶级,但是觉悟程度和组织尚不足以胜任对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还处于幼年时期,没有自己的政党。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理论影响很大,在工人阶级中占统治地位。③资产阶级在领导这次革命时表现出动摇性、妥协性。④在革命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力量和影响;无产阶级力量正在发展壮大。以沙俄为代表的封建复辟势力正在日趋没落。

专题04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学历案)

专题04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学历案)

世界近代史专题(4)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学历案】【学习主题】世界近代史《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是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

【设计者】郭利丹【课标要求】1、知道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实,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

2、知道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3、知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4、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5、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列出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填写表格,知道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实。

通过对思维导图的解读,渗透时空观念,联系世界近现代史上其他的民族解放运动,正确认识殖民侵略给亚非拉人民带来的危害。

2.通过阅读教材、填写表格,比较得出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均促进了社会进步。

通过史料研读,落实时空观念,得出俄国1861年改革的作用。

3.通过阅读教材,填写表格,知道美国内战的主要内容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通过史料研读,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史上的作用。

4.通过完成表格的填写,知道美国历史上三位总统的功绩,并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5.通过阅读教材,史料研读,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上的作用,并能通过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对比中国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异同。

【评价任务】1.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课前《滚动迁移》知识清单的填写。

(检测目标1)2.观看时间轴,落实时空观念的任务,让学生明白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树立全球史观。

(目标检测2)3.完成考点一表格的填写,夯实基础,体会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体现的民族精神。

(目标检测3)4.小组成员解读思维导图,整理中外历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认识到亚非拉国家落后的原因及如何改变其落后的面貌。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

三、迈入近代社会的维新 ——1868年明治维新
方式:引进西方技术及设备,聘请外国专家,派遣留学生
1872年,日本 第一条铁路通 车
1869年,日 本建造的第 一艘轮船
日 本 使 团 赴 欧 洲 考 察
迈入近代社会的维新 ——1868年明治维新
(3)军事上: 实行征兵制,建立“皇军”; 建立警察制度,以维持之治安 (4)社会生活和文 提倡“文明开化”,实 化教育上: 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壮 大 军 事 实 力
四、课堂小结,达标检测
• •
合上课本 对子互改
独立完成 解惑答疑
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作用
1、性质上:1861年改革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2、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加快了俄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 3、俄国开始从农奴制时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 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社会)。 4、但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农奴 制残余,改革后,俄国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4、列举19世纪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的改革与
革命。
答:(1)俄国1861年改革。(欧洲)
(2)日本明治维新。 (亚洲) (3)美国南北战争。(美洲) 6、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有哪些?
答(1)资产阶级革命方式,如:英国资产阶级革
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及南北战争。(2) 资产阶级改革方式,如: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 明治维新。(3)统一战争(王朝战争)方式,如:意
1、俄国1861年改革与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的
异同 答:相同点:(1)时间都是19世纪60年代。 (2)内容都废除了奴隶制。 (3)影响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不同点:方式上:美国无条件废除,更彻 底一些。俄国,有条件的废除,以赎买土地 的方式解放农奴,对农民进行掠夺。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On February 12, 2022, investing in oneself is the best way.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一、中外古代重要的改革:1、管仲改革:⑴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⑵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⑶影响: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2、商鞅变法:⑴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⑵时间:公元前356年;⑶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⑷结果: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⑸地位:战国时期最着名的变法、最彻底的变法、效果最好的变法;3、北魏孝文帝改革:⑴背景: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⑵改革根本目的: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巩固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⑶改革内容:在朝廷中必须说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⑷意义:促进了民族的融合;4、雅典的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5、日本大化改新:⑴背景:6、7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7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实行改革;⑵时间:7世纪中期;天皇:孝德天皇;学习对象:中国唐朝;性质:封建性质的改革;⑶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⑷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二、中国近代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6、洋务运动:⑴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内外交困;洋务派产生;⑵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富国强兵,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⑶时间: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⑷内容:前期:创办军事工业;口号:“自强”;代表企业: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和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后期:创办民用工业;口号:“求富”;代表企业:李鸿章的上海轮船招商局;张之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70—80年代:创办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一批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1862年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⑸评价: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局限性: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积极性: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三、中外近现代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7、戊戌变法:⑴背景:1895年春马关条约的签订⑵公车上书: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⑶内容:1898年6月至9月;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⑷结果: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慈禧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杀害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变法失败了;⑸影响: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8、俄国1861年改革:⑴背景:俄国的农奴制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⑵时间: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⑶内容: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⑷影响:1861年改革,是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这次改革也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9、日本明治维新:⑴背景: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外国势力的渗透,激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幕府的统治岌岌可危;一部分中下级武士,逐渐放弃了排斥西方的做法,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的统治;⑵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时间:1868年天皇:明治天皇学习对象:欧美⑶内容: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⑷影响: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10、美国罗斯福新政:⑴背景: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⑵时间:1933年;前提: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⑶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目的:摆脱经济危机;⑷中心措施:对工业进行调整,通过了国家工业复兴法;⑸成效:使美国经济缓慢的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四、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11、苏俄新经济政策:⑴目的: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 时间:1921年;实行者:列宁;⑵内容: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⑶作用: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2、苏联改革:⑴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正孩子经济体制;⑵戈尔巴乔夫改革:先经济改革,但没有取得成果;后转到政治方面,主要表现为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 苏联最后国家领导人:戈尔巴乔夫;⑶苏联解体:1991年;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全局;13、匈牙利改革:核心:打破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被苏联镇压下去的改革:捷克斯洛伐克改革;14、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⑴共同原因: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经济改革没有突破原有旧模式的框架,成效不大;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渗透;⑵影响:两极格局解体;长期被掩盖的地区和民族矛盾爆发,引发冲突和局部战争;⑶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启示:改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从实际出发;⑷东欧剧变的表现:社会制度的变化实质;国家名称变化;国家版图变化;执政党变化;15、中国的改革开放: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⑵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的乡镇企业也异军突起,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⑶后来扩展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使我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日益上升,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规律总结:1、改革的基本要素:⑴根本原因:旧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⑵根本目的:维护统治,解放发展生产力;⑶领导力量和方式:国家、政府的行为,统治者主动实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方式;⑷过程:具有曲折性、艰难性;2、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⑴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遵循社会发展规律;⑵进步的改革有时也会失败,这就取决于改革与反改革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政治地位与权力的高低强弱,以及改革者策略方针是否得当;3、改革的启示:⑴改革是富国强国之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地学习世界先进文化精髓,善于吸收和消化他国的科技成果,才能促进国家的进步和繁荣,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⑵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改革要符合国情,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

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

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1)相同点:①背景:两国都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并且得到发展。

社会矛盾尖锐,阶级矛盾激化。

②性质:都通过最高统治者颁布诏书加以实施;都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③内容:注重学习西方;发展教育;振兴工业。

(2)不同点:社会背景:①日本明治维新前,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幕府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②中国的封建统治危机虽然十分严重,但由于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

领导力量:①尽管日本资产阶级尚不成熟,但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下级武士充当了倒幕运动的领导。

他们懂得斗争策略,建立了军队和基地,分阶段完成了对敌对旧势力清扫的任务,保证了国内改革的顺利进行。

②中国的维新派力量脆弱,仅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加之封建势力的强大,因而改革不能成功。

政策措施:①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命令,采取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在中国戊戌变法中,尽管光绪帝也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法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势力并未掌握政权以及守旧势力的强大,根本不可能实施。

国际环境:①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由于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②而中国戊戌变法已是19世纪的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中国成了列强瓜分的对象。

这时帝国主义列强也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走进高考】1.(2009上海历史卷,16)“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

”文中错误的表述是A.领导人B.时间C.参加者D.地点2.(2010·上海单科16)基于“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的认识,明治政府开始()A.实行地税改革 B.开化社会文明C.引进欧美科技D.鼓励工商贸易3.(2010·安徽文综)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A. 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B. 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D. 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4.(2010·安徽文综19)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

专题24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01期)(解析版)

专题24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01期)(解析版)

专题24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一、选择题1.(2021·湖南长沙市·中考真题)一般来说,政治变革包括以获取政权为目的的政治革命与以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社会需要为目的的政治改革两部分。

下列符合材料所描述的政治改革的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C.法国大革命D.俄国农奴制改革【答案】D【详解】由于俄国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压力山大二世进行俄国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符合题意;ABC项都属于政治革命,排除。

故选择D。

2.(2021·江苏南京市·中考真题)19世纪中期,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地域上扩展的是A.但丁抨击教会黑暗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C.英国“光荣革命”D.日本“文明开化”【答案】D【详解】依据题干中时间信息“19世纪中期”和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或19世纪60年代,日本开展明治维新,实行“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等措施,大力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推动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也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地域上的扩展,D正确;但丁是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A排除;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在15世纪末期,B排除;英国“光荣革命”发生在1688年,属于17世纪后期,C排除。

故选D。

3.(2021·山东菏泽市·中考真题)彼得-世和亚历山大二世都是俄国历史上著名的沙皇,他们在位期间,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

两次改革的共同作用是A.促进了俄国社会进步B.促使俄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C.强化了俄国的农奴制D.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答案】A【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总之两次改革都促进了俄国社会进步,故A正确;彼得一世改革没有改变社会性质,故B错误;彼得一世改革强化了俄国的农奴制,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故C错误;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故D错误。

明治维新、戊戌变法、俄农奴制改革、洋务运动比较

明治维新、戊戌变法、俄农奴制改革、洋务运动比较

力量相对较强;统治阶级内部发生较大分化。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很不充分;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比较强大。

(2)领导力量:日本中下级武士拥有较强大武装力量,通过武装倒幕使天皇掌握实权,改革的阻力相对薄弱。

中国改良派不能发动群众,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寄希望于毫无实权的皇帝,虽然颁布一系列改革昭书,但根本无法实施。

3)国际环境:日本明治维新期间,世界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地的高潮还未到来。

西方列强正加紧侵略中国,客观上也为日本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中国维新变法期间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迫切需要开拓原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市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样的情况下变法图强,为帝国主义所不容相同点(1)背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都面临着统治危机而被迫进行改革。

(2)方式:都由统治者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3)内容: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影响: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都有大量封建残余势力;在改革后对外侵略扩张。

不同点:(1)领导:日本在武装倒幕,推翻幕府统治后由明治政府实行改革。

俄国完全自上而下,由沙皇签署废奴法令而进行。

(2)内容:日本以各种法令,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废除禁止买卖土地法令等方式进行。

俄国则以解放农奴,赎买份地方式进行。

相同点:①背景: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向西方学习。

②目的:富国强兵,巩固统治。

③影响:都从西方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一批近代企业、新式军队和学堂。

不同点:结果不同。

到19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洋务运动失败,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并发展成为亚洲强国。

结果不同的原因:①日本明治维新通过倒幕战争扫除了改革的障碍,而洋务运动受到顽固守旧势力的阻挠。

②明治维新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对封建制度进行全面冲击,获得成功。

而洋务派是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前提下,只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最终因封建统治的腐朽而失败。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优质教案(统编)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优质教案(统编)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材分析:《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本课是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中的第四课,是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制度扩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主要讲述了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通过讲解和探究使学生明白日本进行改革的必然性,以及日本因为封建残余的影响而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教学目标1.知道明治维新的背景及主要措施,理解并分析明治维新的性质及其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深远影响。

2.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改革的对比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3.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民族的振兴,成为亚洲的强国,从而教育学生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要坚持改革开放。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和作用。

【教学难点】1.明治维新的背景。

2.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西乡隆盛肖像图》教师:毛泽东曾经创作过一首诗,这首诗的名称叫《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这首诗的内容是“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全诗毛泽东仅改动一字。

那么,西乡隆盛是谁呢?让我们一起通过大屏幕来了解一下。

教师:他作为一名武士,参加了倒幕运动与明治维新。

这两件事具体是怎样的呢?他们对日本历史的发展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让我们走进本节课的学习,一起探索答案吧!(设计意图)由毛泽东诗词导入,加上一个字改动的介绍,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完成本课教学任务。

教师也可使用“日本明治维新”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概况后再讲解新课。

讲授新课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1.幕府时代的日本展示图片《明治维新前日本封建等级制度图示》教师:大家通过图示和课本内容,看一下,当时日本的政治权利掌握在谁手中?各阶级之间是否有矛盾?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1.国内阶级矛盾尖锐;2.天皇没有实权,政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德川幕府掌握政权。

九下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2021年中考一轮复习全考点知识背北专版)

九下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2021年中考一轮复习全考点知识背北专版)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单元概括】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形势变得更加纷繁复杂。

一方面,西方列强的对外扩张与殖民活动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普遍反抗,拉丁美洲、印度相继爆发了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另一方面,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力量进一步增强,俄国、美国和日本走上了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学习要点:知道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实,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与艰巨性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拉丁美洲:指的是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国家,大约从16世纪开始被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统治,当地居民以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为主要语言,这两种语言都属拉丁语系,故称为“拉丁美洲”。

2、拉丁美洲独立运动⑴背景:①葡萄牙、西班牙对拉丁美洲长期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② 18世纪末19世纪初,受美国独立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③启蒙思想的传播和影响。

⑵概况:①玻利瓦尔(拉美北部):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部队克服重重困难,打败西班牙统治者,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建立“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当选为总统后,继续领导独立运动;②圣马丁:(拉美南部)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③玻利瓦尔和圣马丁被称为“南美的解放者”。

⑶历史意义:①赢得了民族独立战争的胜利,为以后拉丁美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②出现了一系列新兴国家,基本上形成了现在拉丁美洲的版图格局;③鼓舞了其他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斗争。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1、背景:19世纪中期,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引起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人们的反抗情绪高涨。

2、概况:1857年,印度土兵率先反抗英国的殖民者,农民、手工业者以及一些印度王公也参加起义。

起义浪潮席卷印度北部和中部,攻占德里,但最终在英军的进攻下失陷。

英军乘势进攻章西,章西女王与英军展开激战,转战外地,最后壮烈牺牲。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程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程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一、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历史背景:(1政治: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导致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

(2经济:落后的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3思想:19世纪初期,受到西欧民主思想影响的进步青年强烈反对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统治。

(4国际:克里米亚战争暴露出农奴制俄国的落后,进一步加剧了俄国的国内矛盾——直接原因。

(5沙皇的抉择:亚历山大二世上台后,国内外形势非常严峻,他意识到,只有通过改革, 才能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

2. “ 二一九法令” 的主要内容:(1政治上: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他们享有公民权利。

(2经济上:土地仍属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3组织上:由村社负责控制农民。

3.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作用: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二、日本明治维新1.历史条件:(1政治:各阶层对幕府统治的不满情绪高涨,幕府面临统治危机。

(2经济:日本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

(3外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入侵,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民族危机加剧。

(4前提:倒幕派推翻幕府体制,建立并巩固了明治政府。

2.明治维新的基本内容:(1政治上,废除旧体制,建立新的社会体制:“ 废藩置县” ;废除封建等级制,实行“ 四民平等” ;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 ,建立近代天皇制。

(2经济上,发展新经济;改革币制;实行土地私有制;推行“ 殖产兴业” 政策,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

(3文教生活方面,倡导“ 文明开化” ;建立近代教育体制;生活习俗推进西化。

(4军事上,建立近代军事体制并辅以武士道教育。

3.明治维新的结果:(11889年宪法:①制定宪法:首任内阁首相伊藤博文起草, 以突出军国主义和君主权力的普鲁士宪法为蓝本, 1889年颁布。

高中历史知识点:中国近现代的重大改革

高中历史知识点:中国近现代的重大改革

以下是为⼤家整理的关于《⾼中历史知识点:中国近现代的重⼤改⾰》,供⼤家学习参考!
⼆、中国近现代的重⼤改⾰:
1、洋务运动:时间、⼝号、主要内容、失败的标志及原因、历史作⽤。

2、戊戌变法:时间、标志事件、主要内容、失败的标志及原因、性质、历史意义
3、新中国的改⾰开放:开端、经济体制改⾰⽬标、其他⽅⾯改⾰、重⼤成就、邓⼩平理论等
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改⾰:
1、俄国1861年改⾰:原因、时间、⼈物、主要内容、性质、意义、不⾜。

2、⽇本明治维新:原因、时间、主要内容、性质、意义、不⾜、结果及原因。

3、美国罗斯福新政:原因、时间、⼈物、主要内容、典型特点、意义。

4、⼆战后德国、⽇本的社会改⾰:主要内容、取得成功的原因、给中国改⾰开放的启⽰。

四、社会主义国家的改⾰
1、⼆战前的苏俄(联):A、⼗⽉⾰命后,苏俄巩固新⽣政权所采取的措施;B、新经济政策;C、⼯业化和农业集体化;D、⾼度集中的经济政策体制的形成、特点、弊端;
2、⼆战后的苏联改⾰:A、赫鲁晓夫改⾰:重点、结果及原因;B、勃列⽇涅夫改⾰:重点、结果及原因;C、⼽尔巴乔夫改⾰:重点及其内容、结果及原因。

3、东欧国家的变⾰:①、原因: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②特点:A、南斯拉夫:B、波兰;C、匈⽛利;D、捷克斯洛伐克:③、结果及原因。

五、重要改⾰之间的⽐较
1、商鞅变法与王安⽯变法:
(1)、相同点:①直接⽬的:富国强兵;②、都得到统治者的⽀持;③、性质相同;④、⽅式相同::都是⾃上⽽下的⽅式进⾏。

历史课件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明治维新】【 教师精华收藏】

历史课件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明治维新】【 教师精华收藏】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俄国日本原因性质作用局限农奴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封建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沙皇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明治天皇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是重大转折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 已有哪些国家建立并巩固了资产阶 级政权?
英国、美国、法国
1、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如何?为什么? 2、为什么说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史料解读
材料: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 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
请回答: (1)材料中,“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 指的是什么?“自上而下解放农民”又指什 农民暴动; 么? 农奴制改革 (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 观目的是什么? 挽救统治危机。
日本
封建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 义发展 明治天皇实行的资产 阶级性质的改革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摆脱沦 为半殖民地命运;是重大 转折点 保留封建残余,走上军国 主义道路
局限
思考讨论
中国历史上也发生过一件与明 治维新相似的事件是什么?结果 怎么样?
戊戌变法;失败
思考讨论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资 本主义制度的方式有哪几种?各 举两例说明。
观点二:那些获得自由的农奴,已经被剥夺的 一干二净,对他们而言,这次改革没有多少好处。 你认为应当怎样认识这个问题?
1、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如何?
为什么?
答: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国家。 因为农奴制的阻碍。
2、为什么说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 的发展?
答:①农奴没有人身自由,使资本主义工业缺 乏大量自由的劳动力。他们没有劳动积极性, 生产效率极低。 ②农奴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影响 国内市场的扩大。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学习总结讲义岳麓版选修1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学习总结讲义岳麓版选修1

单元学习总结一、对近代化道路多样性的三点认识1.近代化的主体内容:近代化主要指资产阶级化(1)逐步实现政治上的民主化,即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建立资产阶级政体,如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等。

(2)逐步实现经济上的工业化,即采用大机器生产,建立近代企业。

(3)逐步实现思想上的开明化,即倡导人文主义,提倡自由、平等、理性等。

2.近代化方式(1)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如英国、法国、美国等。

(2)通过国家统一的道路,如德国、意大利等。

(3)通过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的道路,如日本、俄国等。

3.对不同道路的理解(1)不同道路之间无优劣正误之分。

(2)决定不同道路的选择的因素是本国国情,国情不一样,选择的道路也必然不同。

(3)各国人民有权选择自己的道路。

应该求同存异,尊重各自选择,和谐共存。

二、分析比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四国近代化改革1.四国改革都是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出现的,但从背景看,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具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都是在遭受西方工业国侵略,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的结果;而俄国1861年改革的主要因素是本国农奴制的落后与对外争霸战争的失败。

2.四国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变革,但其性质却不同。

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虽然也有发展近代工业的举措,但是属于地主阶级自救运动;其他三国改革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虽然俄国1861年改革的领导阶级是沙皇政府,但是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从四国改革内容上看,只有中国的戊戌变法没有触及封建土地制度,其他三国都涉及土地制度。

改革多涉及政治改革,都大力发展近代工业,但从实施的举措看,日本明治维新更为彻底,成效也最为显著。

4.从结果与影响上看,改革后俄国、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中国戊戌变法都未成功,但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各自国家近代化的发展。

明治维新,俄国1861改革,戊戌变法对比

明治维新,俄国1861改革,戊戌变法对比

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戊戌变法对比与反思
当时中日俄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三者的资本阶级都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来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转变。

而三国的背景却是不相同的。

当时的日本国内幕府统治加上外族入侵激化了许多社会矛盾;当时的俄国却被农奴制羁绊住了发展的步伐;而那时的中国正处在甲午战败和半殖民地困扰的水深火热之中。

同样是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同样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同样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为什么俄日成功,中国失败呢?
当时的中国是地主阶级的改革。

而日本和德国都是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中国未对封建制度作任何变动,单纯只是学习和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军事技术,只在器物上得到了些许的发展,思想实质仍是老样子。

俄日改造了封建制度,发展了资本主义。

在改革方式上,三个国家也不尽相同。

中国是在综理洋务的总理衙门和地方上办洋务的代表下所进行的与资本主义有密切联系的军事、经济、文教等活动;日本是在经过武装倒幕,肃清封建幕府势力的基础上实行的比较全面、广泛地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改革;俄国是握有实权的沙皇代表贵族地主推行的改革。

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这点决定了改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改革不但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还要符合国情跟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改革要照顾到方方面面的事情,要注意到政治、经济、思想的协调发展等等。

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点

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点

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点答:一、不同点:1、背景不同:俄国:A、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工业在俄国缓慢发展,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开始代替手工工场,而农奴制已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

B、农奴处境日益恶化,农民运动波澜壮阔地发展起来。

贵族地主统治岌岌可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决定废除农奴制。

日本:A、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然是一个闭关自守、封建落后的国家,实际权力掌握在世袭的将军手里,天皇只是傀儡。

农民生活悲惨,反抗斗争此起彼伏,1837年大盐平八郎领导的大阪农民起义就是一个典型。

B、资本主义已有一定的发展,西南部大名和商人、资本家接近,不满幕府统治,要求改变现状。

而商人、资本家及新兴地主成为一种政治力量,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取得政治上的统治权。

加之武士的生活状况恶化,已由封建社会的支柱变为反幕府的力量。

C、民族危机严重,幕府引狼入室,遭到美、英、法、俄等国侵略,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愤怒。

内外因的结合促进了幕府危机的总爆发,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政府进行了改革。

2、目的不同:俄国农奴制改革是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防止人民革命运动,维护自己的统治,迫不得已而进行改革。

而日本明治维新则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摆脱外来的压迫而进行改革。

二、相同点:1、时代相同:都发生在19世纪中期的“自由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2、性质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结果相同: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改革都不彻底,两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

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改革的异同点相同点:①都属于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②都由封建社会走上了资本主义社会;③改革不彻底,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④都受工业革命的影响。

⑤对外影响相似,都使各国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都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不同点:①背景不同。

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日益严重的农奴制危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尽量维护贵族和地主利益的前提下而实行政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经相似“富强”梦
知识巩固1 近代中日俄三大改革的相同点
背景 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史实)
目的 途径
都要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 都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
内容 性质
都实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史实) 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影响 都促进了本国的近代化进程(影响)
近代化是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潮流
梦醒命运已不同
学以致用培能力
Hale Waihona Puke 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先后进行了近代化改革的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你认为材料一反映的情 形是否真实?请简要说明 理由。(3分)
第一种看法:不真实;这是作者美化统治者,因为改革实际是 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3分。答具体内容也可。)
第二种看法:真实。通过改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认为是沙 皇赐予的,感激统治者;与此同时农民还可以赎买份地。(3分。答 具体内容也可。)
二、目标要求:
<一>、识记: 1、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 2、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
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3、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二一九
法令”的主要内容。
<二>能力目标:
1、知道从哪些角度对近代中日俄三大改革 的异同点进行比较
2、能够将“改革的一般性规律认识”运用 到近代中日俄三大改革之比较
知识巩固2 近代中日俄三大改革的不同点
★近代三大改革要解决的不同矛盾焦点?
俄国1861年改革: 农奴制影响了社会进步,造成严重的社会矛盾; 日本明治维新: 幕府统治带来的落后,外族入侵激化的社会矛盾 中国戊戌变法: 甲午战败,半殖民地危机加深激化的社会矛盾
★同样是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同样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同样 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为什么俄日成功,中国失败?
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②进步的改革有时也会失败,这就取决于改革与反改革势力之间的 力量对比,政治地位与权力的高低强弱,以及改革者策略方针是否得 当。
改革的启示:
①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历史发展 潮流 ②改革要符合国情,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③改革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既要抓住时机又 不急于求成 ④ 改革要注意政治、经济、思想的协调发展、和谐 发展等。
③概括指出材料三中光绪帝的主要观点(3分),其真实意图是什么
主张:变法是人们的共识;变法遇到一定的阻力;主张向学习
西方。
意图:通过变法实现自强,巩固封建统治。
④材料三与材料一、材料二反映的改革有哪些共同特点?(3分)
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
俄国
日本
中国
国际环 工业革命,资本

主义的进步潮流
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帝国主义阶段,瓜
列强侵略中国
分世界、资本输出
背 景
资本主 义发展 程度
受工业革命影响, 一些部门出现机 器生产
封建势 力的强

封建专制势力 强大
资本主义发展
封建专制不强,幕 府成为众矢之的
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但不充分,资产阶 级力量弱小
封建专制势力强大
准备
较充分
较充分
不够充分
改革者实力
有实权的亚历 山大二世
西南大名、中下级武 士,商人等实力强
资产阶级维新派, 没有实权的皇帝
措施有效性 有效可行
有效可行
空文,无法实施
群众基础
广泛
广泛
没有群众基础
以史为鉴谈规律
★改革的基本要素:
★从相同点: (1)根本原因:旧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 (2)根本目的:维护统治,解放发展生产力。 (3)领导力量和方式:国家、政府的行为,统治者主动 实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方式。 (4)过程:具有曲折性、艰难性
俄国解放农奴后,民众向沙皇欢呼
材料二
②材料二的场景反映了日本 明治维新时期哪些方面的改 革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起 到什么作用?(2分)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某一场景
生活习俗西化,引进西方文明。(1分。如答倡导“文 明开化”也给分) 让更多的日本人认识和了解西方文明,促进了日本社 会的近代化。 (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给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正确认识军事强国俄罗斯和经济强国日本, 他们是我们榜样和超越的目标
2、我们今天正在进行新一轮改革,近代中日俄 改革对我们有何启示和借鉴。
教学内容:
导入:1904年,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帝国主 义战争,大家知道是那两个国家吗? (日本和沙皇俄国 ) 日俄战争期间,中国东北是双方陆上交锋的战场,当 地人民蒙受极大的灾难,生命财产遭到空前的浩劫。 而清政府无力约束交战双方,屈辱地宣布局外中立。 我们知道中日俄在19世纪后半页都通过改革来实现 “富强”梦,但他们结果却不同。本节课我们对此加 以探讨。
材料三 1898年6月11日,光堵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 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 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 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众喙哓哓, 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 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 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 之弊。”
★从不同点:
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决定了改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从改革的结果:
对改革持肯定或否定评价的依据:
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革是否推动了 社会历史的发展。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依据:
要看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进步的改革也可能失败,这 就取决于改革与保守势力间的力量对比、政治地位与权力的高低 强弱及改革者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等,如戊戌变法。
备考复习系列二 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考点四 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之比较
白河县第二中学 祁 涛
一、期末考试考法:
1、选择题考法: 一般是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
治维新、戊戌变法内容三选二,从背 景、目的、内容、性质、影响等多角 度进行单一或对比考察;
难易度:简单题
2、材料题:通过材料(图片、文字)展示: 将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戊戌 变法进行二二比较或三者一起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