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塌方、涌水、突泥的安全预防措施(正式)

合集下载

隧道塌方、涌水、突泥的安全预防措施(最新版)

隧道塌方、涌水、突泥的安全预防措施(最新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隧道塌方、涌水、突泥的安全预防措施(最新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隧道塌方、涌水、突泥的安全预防措施(最新版)对洞口段、破碎带、贯通点等重点部位或工序工艺,要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施工方案,并经审批后实施。

在进行正常的安全技术交底的同时,由工程技术人员针对审批的专项安全技术施工方案,对作业层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目前,因技术原因,无法准确预控,最常用的控制措施有:1、按地质施工而非按设计施工;2、严格按照支护参数进行施工;3、操作人员实践经验;4、超前地质预报;5、围岩监控量测。

具体见下:■防止涌水/突泥1、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探孔;2、注浆封堵或引排水;3、人员及设备在涌水/突泥前撤离到安全地段;4、溶洞揭露后对相应地段加强支护及衬砌。

■防止冒顶塌方1、制定严密的施工方案,严格按设计和规范施工;2、防坍塌检查。

对隧道防坍塌的安全检查,要着重检查洞口段是否有开裂变形情况,边、仰坡是否有开裂变形、危石或滑塌现象;查交叉口、断层处、破碎带、浅埋段、溶洞支护段及其它围岩软弱地段是否有裂纹变形现象;要把围岩松动、不密贴、掉碴、流泥流沙、明显的裂隙变化、水系变化、初支有明显的可见喷射混凝土开裂、掉块、锚杆的松弛或锚杆垫板的压紧或变形、钢支撑的扭曲变形,都可作为隧道围岩与支护稳定性的危险信息,必须认真细致进行观测。

如这些迹象变化速度快而明显,可作为坍塌的前兆来研究施工安全对策,尽快处理;3、注意地质观察、预报,地质变化时优化施工方案;4、不良地质地段要“短进尺,多循环,弱爆破、超前支护、加强支护”;5、做好围岩变形量测。

(完整版)隧道坍塌防范措施

(完整版)隧道坍塌防范措施

隧道坍塌防范措施隧道坍塌主要原因是地质因素及施工方法措施不当造成,所以隧道施工必须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标准化、规范化作业施工,同时要加强围岩监控量测与地表沉降观测,及时与业主沟通,信息化指导施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1)围岩坍方前兆围岩的变形破坏、失稳坍方,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量变过程中,在围岩的工程水文地质特征及岩石力学反应出一些征兆。

根据征兆预测围岩稳定性,进行地质预报,保证施工安全,防治隧道坍方。

特殊和不良地质,如断层及破碎带、地下水、松散地层等稳定性差的围岩的变形破坏、失稳坍方,有以下征兆:①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如干燥的围岩突然出水、地下水突然增多、水质由清变浊(地下水将断层泥带走)等都是即将发生坍方的前兆;②拱顶不断掉下小石块,甚至较大的石块相继掉落,预示着围岩即将发生坍方;③围岩节理面裂缝逐步扩大;④支护状态变形(拱架接头挤偏或压劈、喷射混凝土出现大量的明显裂纹或剥落等)、敲击发声清脆有力、甚至发出声响;⑤围岩或初期支护,拱脚附近的水平收敛率大于0.2mm/d,拱顶下沉量大于0.1mm/d,并继续增大时,说明围岩仍在发生变形,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有可能出现失稳坍方。

(2)发生塌方地隐患①地质因素a、隧道穿过断层及其破碎带,一经开挖,潜在应力释放,承压快,围岩失稳而坍塌。

b、当通过各种堆积体时,由于结构松散,颗粒间无胶结或胶结差,开挖后引起坍塌。

c、在挤压破碎带,岩脉穿插带、节理密集等碎裂结构地层中。

岩块间互相挤压钳制,一经开挖则失稳,常见围岩掉块、坍落。

在软弱结构面发育的情况下,或泥质充填物过多,均易产生较大坍塌。

d、薄层岩体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形成的小褶曲、错动发育地段,施工中常常发生坍方。

e、岩层软硬相间或有软弱夹层地岩体,在地下水的作用下,软弱夹层地岩体强度大大降低,因而发生滑塌。

f、地下水地软化、浸泡、冲蚀、溶解等作用加剧岩体的失稳和坍落。

②、施工方法和措施不当a、施工方法选择不当,或工序间距安排不合理。

隧道防塌方、突泥、突水专项应急预案

隧道防塌方、突泥、突水专项应急预案

隧道防塌方、突泥、突水专项应急预案一、目的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安全目标:符合国家安全管理有关规定。

严格遵守各项规定,力争实现“零隐患,零事故”。

切实加强隧道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使____高速______________工程安全、优质、高效的建成,确保建设期间隧道内发生事故后能够得到及时救援。

特制定隧道防塌方、突泥、突水紧急救援预案。

二、编制依据根据____高速________________工程的任务情况、根据标准化“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的有关要求编制。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____高速_________________工程发生塌方、突泥、突水事件的应急处置。

四、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及职责(一)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项目书记、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分别担任副组长,成员有施工技术部、安全质量部、综合办公室、物资保障部、计划财务部、试验室等部室领导及所属各架子队长、施工队长组成。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如下:组长:______副组长:______成员:______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联系电话:________ (二)紧急救援小组人员联系电话1、研究制定紧急救援方案措施及实施。

2、负责救援、抢险、抢修组织工作的交通工具及相关设备的统一调配。

(救援物资设备见附表)3、负责抢险期间的通讯、信息、新闻发布及与相关单位的联系。

4、负责组织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地方有关部门进行对事故调查、分析及处理善后工作。

(四)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机构及职责1、抢险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成员由安全、工程、物设、及分部负责人组成。

主要职责是:组织实施抢险行动方案,协调有关部门的抢险行动;及时报告抢险进展情况。

2、安全保卫组:组长由项目书记担任,成员由项目行政、保卫部门组成。

主要职责是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阻止非抢险救援人员进入现场,负责现场车辆疏通,维持治安秩序,负责保护抢险人员的人身安全。

暗挖隧道突泥涌水、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暗挖隧道突泥涌水、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暗挖隧道突泥涌水、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暗挖隧道,指在地下进行的挖掘工程,通常用于交通运输、水利、矿山等领域。

由于挖掘工程的特殊性质,暗挖隧道事故时有发生,其中突泥涌水、坍塌是比较常见的事故类型。

该专项应急预案旨在制定一套应对暗挖隧道突泥涌水、坍塌事故的应急预案,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损失和对人员财产的伤害。

二、组织机构1. 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是本应急预案指挥机构,由主要领导、技术及专家组成。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对应急预案制定、实施、检查、评估、修改等工作进行统筹协调。

2. 指挥部指挥部是应急现场指挥机构,由事故发生单位、消防机构、医疗救援机构、公安机构、环保部门、媒体等单位派遣代表组成。

指挥部主要负责事故现场的通报、调度和指挥,及时有效地开展事故处理工作。

3. 救援队伍救援队伍由政府行政机关、消防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单位派遣的应急救援人员组成。

救援队伍主要负责快速救援被困人员、清理事故现场、保障伤者的医疗救援、进行事故调查等工作。

4. 防护设备防护设备主要包括呼吸器、照明设备、救生器材等,保证救援人员在事故现场进行救援时的人身安全。

三、应急预案流程1. 应急响应一旦发生突泥涌水、坍塌等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响应,确保救援行动的及时、有序。

2. 现场指挥由指挥部负责事故现场指挥,确定事故性质、危害程度、事故范围和可能受影响的区域等信息,以便制定有效的救援方案。

3. 事故调查救援队伍在保护救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对事故现场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及时掌握事故情况,避免事故扩大。

4. 人员救援对被困人员采取应急救援措施,如施救、搜救、抢救、救援等,保证人员安全。

5. 清理事故现场迅速清理事故现场,恢复交通、供水、供电等生产生活,保障群众利益。

四、应急预案注意事项1. 明确职责各单位要明确职责,切实履行职责,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行动。

2. 做好预案演练应急预案是理论联系实践的产物,必须经过实践检验,定期组织预案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和水平。

隧道施工主要危险源的造成和预防措施

隧道施工主要危险源的造成和预防措施

隧道施工主要危险源一、隧道开挖,超前地质预报、超前地质预报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1、工作面坍塌;2、找顶不彻底;3、高处作业台(支)架失稳、安全防护失效;4、突泥、突水。

二、隧道洞身开挖、洞身开挖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1、开挖方法选择不当;2、开挖循环进尺过大,支护不及时;3、找顶不彻底;4、开挖作业台架防护措施不到位;5、爆破作业时无安全防护,爆破作业违章操作。

三、隧道内装渣与卸渣、装渣与卸渣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1、围岩失稳坍塌;2、洞内照明光照度不足;3、找顶不彻底;4、作业区域机械、车辆对人的伤害;5、卸渣车辆溜车、倾翻、挂碰;6、粉尘及有害气体含量超标。

四、运输作业、应考虑下列危险源、危害因素:1、运输计划制订不当,车辆管理混乱;2、隧道运输最小行车限界不能满足,或临时设施、支撑侵入限界;3、警示标志、联络信号设置不当,或有缺陷;4、进出洞人员不走人行道,不遵守有关安全规定;5、运输线路不按规定设置和养护;6、车辆装载不合理,超限、超载、偏载、捆扎不牢,人货混装;7、车辆运行时发生碰撞、擦剐、挤压等车辆伤害事故;8、载人列车缺乏安全保证措施,车未停稳上、下人员。

五、支护与加固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1、临时用电不符合要求、工作面光照度不足;2、找顶不彻底;3、围岩变形超限失稳、上一循环支护强度不足、工作面坍塌;4、高空作业台(支)架失稳、安全防护失效;5、施工机具失稳及安全性能缺失、下降。

六、衬砌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1、临时用电不符合要求,作业面光照度不足;2、衬砌时机选择不当、与开挖工作面距离过长;3、高处作业台(支)架失稳、安全防护失效;4、施工机具安全性能缺失或下降;5、电线路短路,防水板施工引发的火灾及有毒、有害气体。

七、监控量测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1、监控量测方案不合理,元器件损坏,采集数据失真;2、监控量测工作面未找顶、支护不及时,照明光照度不足;3、作业平台防护不到位,个人防护用品未按规定佩戴;4、富水和岩溶隧道安装量测仪器或钻孔作业时,出现突水、突泥等异常情况;5、施工安全性评价等级不准。

隧道坍塌风险预防措施

隧道坍塌风险预防措施

隧道施工中防止坍塌发生能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减少维修费用,须成为隧道施工管理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施工过程中,须根据监控量测以及超前地质预报浮现的异常情况及围岩变化等,变更设计,确保施工安全,并要制定坍塌处置应急预案。

大坪隧道坍塌事故从前期调查、开挖作业、支护方式、监控量测、二次衬砌、安全设施及教育等方面分别制定具体措施,分述如下。

(一)前期调查(1)采集相关地质资料及周边工程施工记录、事故记录(包括自然灾害)等。

(2)洞口段须加强有关滑坡、岩体崩塌等观测。

(3)接近断层、破碎带时,须采用超前地质预报等方式进行确认。

(4)针对大坪隧道进出口岩体破碎,裂隙发育,坡体较陡,洞口开挖易坍塌,洞口施工时须做好防排水设计。

(5)对于浅埋段须加强地表沉降、拱顶下沉等观测,开挖前须进行预加固,开挖短进尺。

(二)开挖作业(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禁止超挖、欠挖。

(2)在浅埋偏压、洞身沟谷浅埋处、围岩变化处、断层破碎带地段开挖时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多循环,初期支护紧跟掌子面”的原则进行施工,初期支护须紧跟掌子面,环环相扣;挨近洞口浅埋地段、洞身埋深较浅地段及断层破碎带须采用人工开挖、严禁放炮。

(3)控制爆破,优化炮孔布置、装药方式、装药量、起爆方式等,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4)遇有岩爆等类似不良地质地段时,采取钻孔释放围岩应力、岩面洒水、加强监视等措施。

(5)须分段子细检查爆破段并清除危石;钻孔作业先后、爆破后、废渣处理时及处理后,子细检查去除。

(6)Ⅲ级及以上等级的围岩开挖后的拱顶和边墙部位须及时进行初喷封闭,喷射混凝土厚度不宜小于 3cm,防止掉块、开裂、渗水、变形。

(7)台阶法开挖时,台阶长度不宜超过隧道开挖宽度的 1.5 倍,台阶不宜多分层,上台阶开挖高度不得超过隧道净高的2/3;当设有型钢拱架或者钢格栅时,台阶两侧马口错开距离不小于 2m,上部断面及下部断面一次开挖长度须相同,一次开挖长度严禁超过1.5m,且须在 4 小时内接顺钢架并落底稳固。

隧道突泥突水事故应急预案

隧道突泥突水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隧道施工中应对突泥突水事故的能力,确保人员安全、减少财产损失,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3. 隧道施工相关技术规范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隧道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突泥突水事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隧道开挖过程中突泥涌水2. 隧道施工中地下水源、溶洞等引起的突泥涌水3. 隧道施工过程中因地质原因引起的突泥涌水四、应急处置原则1. 以人为本,确保人员安全为首要任务。

2.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加强日常巡查和监测。

3.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明确各级职责。

4. 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确保救援行动高效有序。

五、组织机构及职责1. 隧道突泥突水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和监督隧道突泥突水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抢险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行动的组织实施。

(3)医疗救护组:负责受伤人员的救治和医疗救护工作。

(4)警戒保卫组:负责现场警戒、保卫和交通管制。

(5)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调拨和保障。

(6)信息报送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报送。

六、应急处置流程1. 发现突泥突水事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指挥部迅速组织现场指挥组、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警戒保卫组、物资保障组和信息报送组开展工作。

3. 现场指挥组负责组织现场救援行动,确保人员安全,同时向上级报告救援进展情况。

4. 抢险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行动的组织实施,包括排水、封堵、抢修等。

5. 医疗救护组负责受伤人员的救治和医疗救护工作。

6. 警戒保卫组负责现场警戒、保卫和交通管制,确保救援行动顺利进行。

7. 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调拨和保障,确保救援行动的物资需求。

8. 信息报送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报送,确保信息畅通。

七、应急保障措施1. 加强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日常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隧道防涌水涌泥塌方应急救援预案

隧道防涌水涌泥塌方应急救援预案

***施工标段隧道涌水、涌泥、塌方应急救援预案编制:1审核:1批准:1***项目部年月目录1.编制依据 (3)2.编制目的 (3)3.适用范围 (3)4.工程概况 (3)5.应急预案领导机构与管理职责 (3)5.1组织机构 (3)5.2管理职责 (4)6.应急响应机制的建立 (5)7.青年突击队的任务和训练 (5)7.1青年突击队伍任务 (5)7.2青年突击队伍训练 (6)8.隧道防涌水、涌泥、防坍塌事故的预防措施 (7)9.应急准备 (8)10.应急物资的准备和检查 (8)11.应急措施 (8)12.事故报告制度 (10)13.事故的调查处理 (11)14.应急通信联络 (11)隧道防涌水、涌泥、塌方应急救援预案1.编制依据依据《安全生产法》、《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指南》以及公司相关规定为依据编制本应急预案。

2.编制目的为迅速、高效和有序地做好隧道坍塌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救援工作, 避免事态扩大, 最大限度地将坍塌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指导项目部事故预防和救援工作,提高工区安全生产、预防和处置事故的能力,特制隧道防涌水、涌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项目隧道道在不良地质条件下发生的涌水、涌泥、围岩变形、有害气体等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

4.工程概况(略)5.应急预案领导机构与管理职责5.1组织机构为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项目部成立应急领导小组,项目经理是应急领导小组的第一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紧急情况处理的指挥工作。

项目书记、总工程师、生产副经理、安质总监为副组长,负责紧急情况处理的具体实施和组织工作,组长不在或授权时,副组长按序行使组长的权力。

组长:***副组长:***成员:***隧道涌水、涌泥、坍塌事故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项目部安质部。

项目部应急预案电话:***5.1.1应急指挥组组长:***组员:***5.1.2抢险抢救组组长:***组员:***5.1.3物资机械组组长:***组员:***5.1.4安全保卫及交通疏导组组长:***组员:***5.1.5技术支持组组长:***组员:***5.1.6后勤保障组组长:***组员:***5.1.7通讯联络组组长:***组员:***5.2管理职责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预案”的制定、修订;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组织预案的培训、演练和实施;检查督促做好在交通事故发生后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负责事故的控制、救援、查处等管理指挥工作。

隧道防坍方、涌水、涌泥的应急预案

隧道防坍方、涌水、涌泥的应急预案

隧道防坍方、涌水、涌泥的应急预案
隧道防坍方、涌水、涌泥的应急预案
开挖掌子面始终存有钢筋网、锚杆、管棚、钢格栅、注浆设备、喷射机等抢险物资,一旦出现开挖掌子面或隧道上方冒顶、涌砂、涌水时:
(1)隧道内其他掌子面立即停止作业,所有人员立即撤至竖井外等待命令;
(2)立即对掌子面挂网、喷射砼,当出水较大时应集中引排水,及时架设格栅,对坍体进行封堵和反压;
(3)从封堵墙位置打设超前大管棚,大管棚采用φ108的钢管作成,长度为25m,间距为0.6~0.8m,并从大管棚钢管中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进行加固周围土体;
(4)如果隧道冒顶到地面,则采用C15片石混凝土、或碎石土分层夯实,从地面将塌陷处进行回填,回填至地面处平整顺畅,在其上铺设一层彩条布,并做好地面排水以防雨水进入塌陷处;
(5)破除封堵墙上台阶,开挖掘进隧道上台阶部分,架设格栅钢架,形成初期支护,如果仍有坍方、涌水、涌泥现象,紧跟打设超前小导管进行超前预注浆,再按照隧道正常掘进方法进行掘进,开挖下台阶,支护紧跟。

隧道施工塌方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最新版】

隧道施工塌方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最新版】

隧道施工塌方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在地质不良的地段修筑隧道,常会遇到洞顶围岩下榻、侧壁滑动,甚至冒顶等严重事故,这些现象在施工中称为塌方。

塌方威胁人身安全、使施工延误工期、围岩更不稳定。

了解隧道施工塌方的原因1.地质因素在隧道施工中,局部地段地质构造变化、断层破碎带、软弱夹层等工程地质条件变化,如果施工预防措施不当、不及时,极易造成隧道塌方事故。

2水文因素(最难控制)在隧道施工中,由于岩土中水的变化,水沿岩体软弱面流动,破坏岩体组织,造成岩体失稳而发生塌方事故;雨水渗入断裂带及裂隙后形成滑动面,岩石相互滑动,内力挤压变形也易造成塌方。

3人为因素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对地下工程地质情况不了解,忽视围岩细微变化,对围岩自稳能力过高估计,造成思想上的麻痹大意,对不良地质地段没有采取合理的开挖方法,支护不及时,在开挖时,爆破对围岩的扰动过大,开挖后围岩暴露时间过长、风化程度加剧,造成应力重分布,使得原来不应塌方段,因岩体失稳而产生塌方。

人为因素造成的塌方着重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施工工艺(控制关键)在隧道施工中,正确的施工工艺是控制塌方事件的关键。

施工过程中盲目的采取单一的施工方案或施工方法,不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和地层变化情况及时修改施工方案和施工参数,造成施工方案或施工方法不适应现场实际地层,施工参数满足不了施工防护要求,有可能导致塌方事故。

(2)地质超前预报和监控量测(施工重要环节)在隧道施工中,监控量测必须按施工方案及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中往往因监控量测不到位,布点、量测等不准确或不符合要求,对施工起不到指导性作用,造成塌方。

掌握:隧道施工预防塌方措施1隧道塌方前征兆文地质特征及岩石力学上反应出一些征兆。

根据这些征兆来预测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地质超前预报,从而保证施工的安全,防治隧道塌方。

围岩的变形破坏,失稳塌方有如下一些征兆围岩的变形破坏、失稳塌方,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量变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围岩的工程地质和水(1)遇特殊和不良地质条件,如断层及其破碎带、滑动层、溶洞、陷穴、古河槽、堆积体、流沙、淤泥、地下水、松散地层等稳定性差的围岩。

隧道塌方、涌水、突泥的安全预防措施详细版

隧道塌方、涌水、突泥的安全预防措施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6510(解决方案范本系列)隧道塌方、涌水、突泥的安全预防措施详细版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编辑: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隧道塌方、涌水、突泥的安全预防措施详细版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对洞口段、破碎带、贯通点等重点部位或工序工艺,要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施工方案,并经审批后实施。

在进行正常的安全技术交底的同时,由工程技术人员针对审批的专项安全技术施工方案,对作业层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目前,因技术原因,无法准确预控,最常用的控制措施有:1、按地质施工而非按设计施工;2、严格按照支护参数进行施工;3、操作人员实践经验;4、超前地质预报;5、围岩监控量测。

具体见下:■防止涌水/突泥1、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探孔;2、注浆封堵或引排水;3、人员及设备在涌水/突泥前撤离到安全地段;4、溶洞揭露后对相应地段加强支护及衬砌。

■防止冒顶塌方1、制定严密的施工方案,严格按设计和规范施工;2、防坍塌检查。

对隧道防坍塌的安全检查,要着重检查洞口段是否有开裂变形情况,边、仰坡是否有开裂变形、危石或滑塌现象;查交叉口、断层处、破碎带、浅埋段、溶洞支护段及其它围岩软弱地段是否有裂纹变形现象;要把围岩松动、不密贴、掉碴、流泥流沙、明显的裂隙变化、水系变化、初支有明显的可见喷射混凝土开裂、掉块、锚杆的松弛或锚杆垫板的压紧或变形、钢支撑的扭曲变形,都可作为隧道围岩与支护稳定性的危险信息,必须认真细致进行观测。

隧道涌水突泥应急预案

隧道涌水突泥应急预案

隧道涌水突泥应急预案
隧道涌水突泥是一种紧急事件,需要采取及时的应急措施来保障人员安全。

以下是一份应急预案的建议:
1. 紧急报警:一旦发现隧道涌水突泥,立即向相关部门报警,并提供详细的描述和位置信息。

2. 疏散人员:通过广播或其他方式通知隧道内的人员迅速疏散到安全区域。

如果有被困人员,尽量寻找逃生通道帮助他们脱离险境。

3. 切断电源和燃气供应:确保隧道内的电源和燃气供应被切断,以避免进一步的安全风险。

4. 应急排水: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泵或其他排水设备将隧道内的水排出,以减轻涌水压力。

5. 寻找疏散出口:如果水位上涨过快或无法进行排水,应密切观察隧道内是否有其他可用的疏散出口,以减少人员的被困风险。

6. 进入隧道的救援行动:如果有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必须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进行必要的救援行动,如寻找被困人员、提供急救等。

7. 与相关部门合作:在应对隧道涌水突泥事件中,需要与相关部门如消防、交通等保持紧密合作,协同应对。

8. 事后评估和整改:事件结束后,对应急响应时间、救援方案和设备的效果进行评估,并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以提升隧道安全的应急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份应急预案的建议,具体的应对措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来决定。

同时,应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提高人员的应急意识和能力,以便更好地应对紧急情况。

隧道施工中塌方的预防及其处治措施

隧道施工中塌方的预防及其处治措施

隧道施工中塌方的预防及其处治措施发表时间:2019-08-14T11:37:05.01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0期作者:杨煜[导读] 本文将从隧道塌方出发,对于在隧道施工中为何会引发塌方,如何才能更准确有效的预防塌方事故的发生,以及塌方后怎样去处理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小事故的发生所波及的范围进行讨论。

四川路桥建设集团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45 摘要:在特殊地形地质的施工过程中,总会有隐藏着的危险存在,任何操作不当等人为因素,或天气不良等自然因素都会引发危险的降临。

隧道塌方的影响重大,不仅会有人力以及财力的损失,更重要的是会危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从隧道塌方出发,对于在隧道施工中为何会引发塌方,如何才能更准确有效的预防塌方事故的发生,以及塌方后怎样去处理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小事故的发生所波及的范围进行讨论。

关键词:隧道施工,塌方事故,预防方法,处治措施1.隧道施工中塌方的本质及原因塌方实际上是指建筑物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出现塌陷,下坠的现象。

由于地层结构的特殊性或建筑上的缺陷等隧道的顶部突然坍塌,就是隧道施工中的塌方。

原因:(1)自然环境就地质方面而言,断裂褶皱带、裂隙发育岩体、崩塌岩堆地区、严重风化的破碎带、堆积层、沟谷等地层厚度薄的地区、溶洞、滑坡、泥石流、膨胀性地层等等不良地质条件都不足以支撑隧道的开发和挖掘时各种机械工作中的压力和重力。

就地下水方面而言,如果地下水一直浸泡着岩石的话,那么岩石的坚硬程度将会直线下降,而且会一定程度上软化四周的岩石,严重影响了岩石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增加塌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如果恰好定位在断层且周围又有地下水时,地下水对于地质的恶化就更为严重,常常所在位置会发生突发涌水,从而导致隧道出现坍塌。

就地压方面而言,偏压、滑坡、高地应力区以及塑性地压等地压类型,很容易造成岩石开裂、岩体松动等现象的发生。

更不用说岩爆这种突发事件也更容易扰乱隧道周围坚硬岩体的稳定性,导致塌方事故的发生。

隧道突泥涌水预防措施

隧道突泥涌水预防措施

隧道突泥涌水预防措施1、做好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1)根据隧道工程的要求,按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和《监测方案》的内容,及时开展现场监测工作,合理选择监测断面,适时埋设测点并采集数据。

每日量测数据当天进行整理和分析;配备充足的仪器、设备,并保证测试所需仪器设备在标定有效期内,在仪器设备使用前进行检查,保证仪器能正常工作;要求监测人员每日对监测数据及时输入为电子文档并进行备份,防止因数据丢失造成的报告不及时。

(2)由于岩溶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隧道周边存在的隐伏岩溶和高承压水直接影响着施工安全,因此,岩溶隧道施工中需开展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周边岩溶探查等施工地质工作,并将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纳入富水、岩溶隧道的施工工序管理范畴中。

(3)地质预报可采用开挖面地质素描、TSP203地震反射法、HSP水平声波反射法、地质雷达、红外探水和超前钻探等方法,对围岩的破碎和富水程度进行预测和验证。

及时进行信息收集、处理、反馈,以调整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2、隧道遇不良地质措施(1)当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充填型溶洞等富水岩溶地段时,应采取注浆预加固、堵水等措施,以有效地改善隧道周边既有岩体的物理力学指标、降低地下水的渗透系数,必要时采用长管棚等措施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

特别应注意注浆效果的检查与评定,只有注浆达到预期加固效果时,才允许开挖。

(2)当隧道穿越地段虽地下水发育,但水压不高、围岩自稳能力较好时,可采用先开挖、后注浆的方式,以加快施工进度。

3、隧道防、排水(1)地下水发育的岩溶隧道,当采取“以排为主、排堵结合”的原则可能造成地下水大量流失、环境遭到破坏时,应采取“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设计原则。

(2)隧道结构应设有完备的防、排水系统,同时应尽可能地维持原有的地下水系统,破坏时,应采取工程措施(导流洞等)予以修复。

(3)根据两端线路坡度情况,采用较大的纵坡,并结合其内轮廓采用较大尺寸的水沟,以避免水淹道床,提高隧道工程运营质量。

隧道塌方、涌水、突泥的安全预防措施示范文本

隧道塌方、涌水、突泥的安全预防措施示范文本

隧道塌方、涌水、突泥的安全预防措施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隧道塌方、涌水、突泥的安全预防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对洞口段、破碎带、贯通点等重点部位或工序工艺,要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施工方案,并经审批后实施。

在进行正常的安全技术交底的同时,由工程技术人员针对审批的专项安全技术施工方案,对作业层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目前,因技术原因,无法准确预控,最常用的控制措施有:1、按地质施工而非按设计施工;2、严格按照支护参数进行施工;3、操作人员实践经验;4、超前地质预报;5、围岩监控量测。

具体见下:■防止涌水/突泥1、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探孔;2、注浆封堵或引排水;3、人员及设备在涌水/突泥前撤离到安全地段;4、溶洞揭露后对相应地段加强支护及衬砌。

■防止冒顶塌方1、制定严密的施工方案,严格按设计和规范施工;2、防坍塌检查。

对隧道防坍塌的安全检查,要着重检查洞口段是否有开裂变形情况,边、仰坡是否有开裂变形、危石或滑塌现象;查交叉口、断层处、破碎带、浅埋段、溶洞支护段及其它围岩软弱地段是否有裂纹变形现象;要把围岩松动、不密贴、掉碴、流泥流沙、明显的裂隙变化、水系变化、初支有明显的可见喷射混凝土开裂、掉块、锚杆的松弛或锚杆垫板的压紧或变形、钢支撑的扭曲变形,都可作为隧道围岩与支护稳定性的危险信息,必须认真细致进行观测。

各种隧道灾害的预防及处置措施

各种隧道灾害的预防及处置措施

8 隧道地质灾害预防及处置措施一、岩爆1. 岩爆发生前的预防措施1.1 微弱岩爆地段,可直接在开挖面围岩上洒水,软化围岩表层,促使应力释放和调整。

1.2中等岩爆地段,在隧道开挖断面轮廓线外10〜15cm范围内,侧壁及拱部打设注水孔,并向孔内喷灌高压水,软化围岩,加快围岩内部的应力释放。

1.3强烈岩爆地段,可先掘进一个断面积为15〜30cm的小导洞,使岩层中的高地应力得以部分释放,再进行隧道开挖,但应通过探测到的具体情况,确定循环进尺。

1.4 在可能发生岩爆地段,还应改善爆破设计,将深孔爆破改为浅孔爆破,减少一次装药量,拉大不同部位炮眼的雷管段位间隔,延长爆破时间,减弱爆破对围岩的影响,减小爆破应力场的叠加,降低岩爆频率和强度。

2. 岩爆发生时的处理措施2.1 岩爆发生岩爆剧烈时,人员在安全距离地段躲避一段时间,直至岩爆平静为止,洞顶的岩爆松石要及时清除掉,同时进行工作面的观察记录,如岩爆位置、强度、类型、数量及山鸣等。

2.2 机械迅速驶离现场,到达安全区域,停机待命。

3. 岩爆发生后的处理措施3.1 加强巡视,及时撬顶,清除爆裂的岩石,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3.2 岩爆发生并确认岩爆平静后,施工人员向工作面及附近洞壁岩体洒高压水,以降低岩体强度,减弱岩体的脆性,降低岩爆的剧烈程度;同时起到降温除尘的作用。

3.3 初期支护紧跟开挖面,尽可能减少岩层爆露时间,减少岩爆发生,确保人员安全。

4. 岩爆地段的技术措施4.1 采用能及时受力的锚杆。

4.2 采用喷射钢纤维混凝土,厚度宜为5-8cm;4.3 当用台车钻眼,岩爆的强度在中等以下时,可在台车及装碴机械、运输车辆上加装防护钢板,避免岩爆弹射出的块体伤及作业人员和砸坏施工设备。

4.4 采用分步开挖法施工。

开挖后,及时施作超前锚杆对开挖面前方的围岩进行锁定。

在拱部及两侧侧壁布置预防岩爆的短锚杆,锚杆长度宜为2m左右,间距宜为0.5〜1.0m,并宜与钢纤维喷射混凝土联合使用,形成喷锚加固作用。

隧道施工中预防塌方的防护及措施

隧道施工中预防塌方的防护及措施

隧道施工中预防塌方的防护及措施隧道施工预防塌方相应的安全合理方法和措施。

在施工中主要做到以下几点:1先排水在施工前和施工中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尽量将开挖范围外的水截住,不使流进洞内,一般采取注浆处理。

2短开挖在围岩石质较差地段,控制每循环开挖进尺,每次架立一榀工字钢拱架且拱架必须紧贴掌子面,使拱顶与拱架间无空隙。

3强支护针对围岩和地压情况加强初期支护确保支护结构有足够的强度,采取增加拱架的本身刚性强度、减小拱架间距及保证喷射砼的厚度,有时也可采取模注砼尽早封闭。

4快衬砌必要时二次衬砌紧跟掌子面开挖,力求衬砌尽快成环,和初期支护共同受力。

5勤测量安排专人对支护及围岩等进行检查和量测变形,发现围岩有变形或异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及时了解前方的地质和水文条件。

1,小塌方的处理如塌方体积较小,且塌方范围内已进行喷锚或已架设了较为牢固的支撑时,可由两端或一端先上后下地逐步清除塌方,清除时注意观察拱顶及周边的围岩有无变化的可能,避免出现二次塌方。

随挖随架设临时支撑,临时支撑必须紧顶到塌腔面。

如塌体稍大些时不能完全保证能否引起二次塌方时,不要清楚塌体,在塌体上先对拱顶进行临时喷锚支护、钢拱架支撑或进行模注砼作为临时支护,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再对拱脚进行欠挖处理进行刚性支护。

2,大塌方的处理而当塌体高于拱顶开挖线,塌体把拱顶完全堵塞时,塌体规模大,且无法直接观察,塌体的补给情况摸不清,这类塌方属于大塌方。

在遇到大塌方的时候,不能采用支护塌穴的方式,也不允许清碴,这样很可能随清随塌,使塌方面积迅速扩大,而只能用“箍穿”的方法。

所谓“箍”就是对于塌方前端进行加固衬砌工作,阻止塌方延伸;所谓“穿”就是用护挖方法在塌体内用小导管穿过并注浆。

3,治塌方先治水隧道施工最不愿意遇到的问题就是地下水,水会冲刷、软化、溶解某些围岩,使得围岩条件恶化。

更加突出表现在堆积层、风化严重地段和断层破碎带,首先这些地段本身就是不良地质地段,容易发生塌方,而且又是地下水活动频繁的场所,因此施工相当困难。

隧道施工主要危险源的造成和预防措施

隧道施工主要危险源的造成和预防措施

隧道施工主要危险源一、隧道开挖,超前地质预报、超前地质预报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1、工作面坍塌;2、找顶不彻底;3、高处作业台(支)架失稳、安全防护失效;4、突泥、突水。

二、隧道洞身开挖、洞身开挖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1、开挖方法选择不当;2、开挖循环进尺过大,支护不及时;3、找顶不彻底;4、开挖作业台架防护措施不到位;5、爆破作业时无安全防护,爆破作业违章操作。

三、隧道内装渣与卸渣、装渣与卸渣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1、围岩失稳坍塌;2、洞内照明光照度不足;3、找顶不彻底;4、作业区域机械、车辆对人的伤害;5、卸渣车辆溜车、倾翻、挂碰;6、粉尘及有害气体含量超标。

四、运输作业、应考虑下列危险源、危害因素:1、运输计划制订不当,车辆管理混乱;2、隧道运输最小行车限界不能满足,或临时设施、支撑侵入限界;3、警示标志、联络信号设置不当,或有缺陷;4、进出洞人员不走人行道,不遵守有关安全规定;5、运输线路不按规定设置和养护;6、车辆装载不合理,超限、超载、偏载、捆扎不牢,人货混装;7、车辆运行时发生碰撞、擦剐、挤压等车辆伤害事故;8、载人列车缺乏安全保证措施,车未停稳上、下人员。

五、支护与加固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1、临时用电不符合要求、工作面光照度不足;2、找顶不彻底;3、围岩变形超限失稳、上一循环支护强度不足、工作面坍塌;4、高空作业台(支)架失稳、安全防护失效;5、施工机具失稳及安全性能缺失、下降。

六、衬砌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1、临时用电不符合要求,作业面光照度不足;2、衬砌时机选择不当、与开挖工作面距离过长;3、高处作业台(支)架失稳、安全防护失效;4、施工机具安全性能缺失或下降;5、电线路短路,防水板施工引发的火灾及有毒、有害气体。

七、监控量测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1、监控量测方案不合理,元器件损坏,采集数据失真;2、监控量测工作面未找顶、支护不及时,照明光照度不足;3、作业平台防护不到位,个人防护用品未按规定佩戴;4、富水和岩溶隧道安装量测仪器或钻孔作业时,出现突水、突泥等异常情况;5、施工安全性评价等级不准。

隧道内坍塌冒顶防控及应急措施

隧道内坍塌冒顶防控及应急措施

隧道内坍塌冒顶防控及应急措施1)、隧道内坍塌、冒顶防控措施(1)必须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进行施工。

(2)严格按设计施工初期支护的质量。

(3)加强监控量测,发现收敛值、拱顶沉降值异常,立即反馈,知道施工。

(4)及时进行初支背后回填注浆。

(5)先探后挖,超前探测5米挖3米,对前方地质进行超前预报,探明土质和含水量情况,指导施工。

2)、隧道内坍塌、冒顶应急措施(1)抢险物资抢险物资放置在隧道内不影响施工的地方,禁止任何部门及人员擅自挪用,施工中发现损坏和减少的须及时更换和补充。

(2)坍塌、冒顶应急处理①坍塌事故判断一旦出现塌方,当班工班长、现场值班技术人员必须立即向工区长、项目经理、总工程师、驻地监理工程师汇报,接到报告后,立即赶往现场,组织人员采取应急措施,防止塌方进一步扩大,总工程师、工区长、驻地监理工程师进行塌方原因分析,确定塌方等级,立即启动相应应急预案。

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塌方划分为一般塌方、重大塌方、冒顶。

一般塌方:塌方高度小于80cm,且掌子面前方10米范围内的上部无管线及建(构)筑物。

重大塌方:塌方高度大于80cm且掌子面有渗水现象,或塌方影响到周围地下管线及建(构)筑物的安全。

冒顶:塌方连续直至露天。

②一般塌方应急处理当塌方高度小于80cm,塌方不影响管线及建(构)筑物时。

当班工班长、现场值班技术人员立即向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工区长、驻地监理工程师汇报,接到报告后,立即赶往现场,组织人员采取应急措施,防止塌方进一步扩大,进行塌方原因分析,同时采取应急措施,抢险物资迅速运输到位。

a塌方段有渗流水时,埋设PVC管,把水引流至排水沟处,以防止水软化塌方土体,引起连续塌方。

b用方木、工字钢、钢管支撑塌方掌子面,及时挂网喷射混凝土封闭塌方土体,喷混凝土时在塌方段埋设φ40PVC 管,梅花型布置间距0.5m;对距离掌子面5米范围初期支护采用工字钢支撑进行加固,横向支撑及立柱临时支撑间距0.5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隧道塌方、涌水、突泥的安全预防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608-47 隧道塌方、涌水、突泥的安全预防
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对洞口段、破碎带、贯通点等重点部位或工序工艺,要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施工方案,并经审批后实施。

在进行正常的安全技术交底的同时,由工程技术人员针对审批的专项安全技术施工方案,对作业层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目前,因技术原因,无法准确预控,最常用的控制措施有:
1、按地质施工而非按设计施工;
2、严格按照支护参数进行施工;
3、操作人员实践经验;
4、超前地质预报;
5、围岩监控量测。

具体见下:
■防止涌水/突泥
1、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探孔;
2、注浆封堵或引排水;
3、人员及设备在涌水/突泥前撤离到安全地段;
4、溶洞揭露后对相应地段加强支护及衬砌。

■防止冒顶塌方
1、制定严密的施工方案,严格按设计和规范施工;
2、防坍塌检查。

对隧道防坍塌的安全检查,要着重检查洞口段是否有开裂变形情况,边、仰坡是否有开裂变形、危石或滑塌现象;查交叉口、断层处、破碎带、浅埋段、溶洞支护段及其它围岩软弱地段是否有裂纹变形现象;要把围岩松动、不密贴、掉碴、流泥流沙、明显的裂隙变化、水系变化、初支有明显的可见喷射混凝土开裂、掉块、锚杆的松弛或锚杆垫板的压紧或变形、钢支撑的扭曲变形,都可作为隧道围岩与支护稳定性的危险信息,必须认真细致进行观测。

如这些迹象变化速度快而明显,可作为坍塌的前兆来研究施工安全对策,尽快处理;
3、注意地质观察、预报,地质变化时优化施工方案;
4、不良地质地段要“短进尺,多循环,弱爆破、超前支护、加强支护”;
5、做好围岩变形量测。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