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的主要内涵

合集下载

什么是意境

什么是意境

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
“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 规定性(情景交融)之外,还有 自己的特殊的规定性。“意境” 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
的外延小于“意象”。
从审美活动(审美感兴)的角度看,所谓‚意境‛,
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
限的时间和空间,即所谓‚胸罗宇宙,思接千古‛, 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 受和领悟。一方面超越有限的‚象‛(‚取之象 外‛、‚象外之象‛),另方面‚意‛也就从对于
的深切同情。 格调柔婉,内蕴清空。
• ‚阴柔美‛概括起来的四种类型: • ‚浓艳瑰丽‛
• ‚淡泊静谧‛ • ‚清新素雅‛ • ‚凄冷寒凉‛
• 二)、‚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 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 何者为物。‛(王国维《人间词话》 )
约着实境的创造和描写,处于意境结 构中的灵魂、统帅地位。
意境的本质特征是 ‚生命律动 ‛,即展 示生命本身的美。在我们民族的审美心理 结构中,是把宇宙境界与艺术意境视为浑 然一体的同构关系。于宇宙本身就是一种 生命形式,诗人对宇宙境界的体验就是一
种生命律动的体验,而意境恰恰就是这种
生命律动的表现。
人心虽小,但可以装得下整个宇宙。诗 人之心,本身就是宇宙的创化,他可以 映射宇宙的诗心、宇宙的灵气。因此我 们说,、艺术意境本质上是一种心理现 象,一种人类心灵的生命律动。文学意
境作为一种人类心灵的生命律动,有三
个特点: (1)表真挚之情。 (2)状飞动之趣。 (3)传万物之灵趣。
三、意境的审美特征
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和其他一些著作中所使

美学概论期末复习

美学概论期末复习

二、意境的基本内涵:〔一〕意境就是人在审美活动中,用心灵去观照外界对象(包括艺术形象),在把握和领会对象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像,在自己的思想意识领域创造出新的意缊和境界。

(佛家用语,境,心所攀缘的外物;境界,人的自我意识所达到的觉悟境地)。

〔二〕意境的审美内涵包括以下六个层面:1、主客统一,2、情景交融,3、时空转换,4、有无相生。

5言有尽而意无穷6辩证的哲理智慧三、意境的审美特征:情景交融的形象特征、韵味无穷的效果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在一定意义上可视为意境的基本审美特征。

西方美学家对美的本质的探讨(把握主要人物及其言论):柏拉图(“美是理念”说)亚里士多德(“美是整一”)普洛丁(“美的分有说”)休谟(“美并不是事物本身的一种性质,它只存在于欣赏者的心里”)和博克(美是属于物体的某种属性):经验主义美学狄德罗(美在关系)康德(“美是一对象的合目的性的形式”)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研究美学所适用的方法:㈠哲学的方法1.哲学是所有人文学科中最高的学科,它研究世界观和认识论;2.哲学可以为美学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建立和理解这个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概念系统。

㈡逻辑学、符号学和语言学的方法:1.逻辑学的方法美学问题的研究、美学体系的建构等,离不开哲学的逻辑的分析方法。

2. 符号学和语言学的方法审美活动与符号学、语言学之间有着内在的、本质的关联。

㈢心理学的方法审美活动的特性㈠个体性;㈡感性:㈢自由的愉悦性:审美发生的理论概述:审美发生理论,就是研究审美活动在人类历史上是如何发生的,通俗地说,就是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的起源问题。

摹仿说;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该学说是关于审美发生问题的最早出现的理论,认为审美起源于人对自然的摹仿。

生物本能说;霍布斯和博克、达尔文、弗洛伊德该学说认为人类审美起源于吸引异性与人的本能。

游戏说;(审美发生理论的三种传统学说):席勒、斯宾塞该学说认为,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

意境的鉴赏中国诗词意境解读

意境的鉴赏中国诗词意境解读

意境的鉴赏中国诗词意境解读意境的鉴赏:中国诗词意境解读中国诗词源远流长,以其深邃的意境而享誉世界。

诗词的意境是指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思想以及形象所唤起的联想和情绪。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形式,引发读者内心的共鸣与感悟。

本文将对中国诗词的意境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其中蕴含的内涵。

一、中国诗词意境的特点中国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意境。

无论是山水之间的壮丽景观,还是人物之间的情感交融,都透露出中国古人对于自然与人性的深入思考和感悟。

中国诗词意境的主要特点有:1. 含蓄隽永:中国诗词通常以简洁、含蓄的语言来表达深沉的情感和思想。

诗人往往运用寥寥数语,点石成金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意义。

2. 抒发真情:中国诗词凭借其真挚的情感打动读者的心灵。

无论表达忧伤还是欢愉,都能以诗人独特的感悟和细腻的描写,让读者对情感产生共鸣。

3. 深入人心:中国诗词常常以具体形象展示内在情感和智慧。

通过对自然景观、人物形象和事件的描绘,使作品的意境更加鲜活生动。

二、中国诗词意境的分类中国诗词的意境可以分为四大类:自然意境、人文意境、哲理意境和形象意境。

1. 自然意境:自然意境是中国诗词中最为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

通过对山水、花草、天空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诗词传达出大自然的壮丽和美好,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生。

2. 人文意境:人文意境是中国诗词中折射出的人性情感和社会现实。

通过对人物的形象描写和情感刻画,诗词营造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3. 哲理意境:哲理意境是中国诗词中埋藏着的智慧和思考。

通过对人生哲理、道德伦理等方面的思考,诗词引导读者审视人生、探索人的内心世界。

4. 形象意境:形象意境以独特的形象、色彩和音乐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通过形象的唤起,诗词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直观的形象,使作品更富有感染力。

三、中国诗词意境的鉴赏要点要欣赏中国诗词的意境,读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和鉴赏要点。

意境的名词解释 美学

意境的名词解释 美学

意境的名词解释美学意境的名词解释:美学之深度探索美学作为一门关于美的研究科学,涉及广泛丰富的领域,其中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意境。

意境是美学领域中一个重要而细腻的概念,它表达了艺术作品所传达出的非物质层面的信息,是艺术的核心内涵和灵魂所在。

本文将以意境为主题,探讨其内涵、特征以及与美学的关系,带领读者深入探索艺术之美的奥妙。

意境,即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情绪的集合,是艺术作品所蕴含的精神内核。

每一件艺术作品都通过独特的形式与表现手法,通过色彩、线条、节奏、构图等元素的运用,传达着作者或艺术家内心深处的感受,将其融入作品之中。

意境不仅仅是艺术作品的情感表达,更是对世界和人生的独特理解和诠释,是作者思想、经验、情感的艺术凝聚体。

意境的特征具有千变万化的多样性,因为每个艺术作品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风格。

然而,意境的传递却有着深层次的共通性,即美学意义的传达。

美学意义是指作品所表现的超越日常视觉感受的精神层次,它以一种抽象而敏感的方式触动人们的内心,产生共鸣和情感共振。

比如,一幅艺术家创作的油画,通过色彩的运用、形状和图案的安排,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和气息,使观者感受到一种平静、浪漫或痛苦的情感,从而产生一种精神的升华和审美的享受。

意境也具有开放性和多义性的特点,它往往是一种含蓄而模糊的表达方式。

艺术作品往往不是一目了然,它可能故意含糊其辞,以引发观者的个人联想和解读。

这是因为意境往往是一种上升到哲学层面的艺术探索,会触及到人类存在的根本问题,如生死、爱恨、信仰等。

正因为意境是开放的、模糊的,它鼓励每个人的主观解读,使得每个观者都能从中获得独特的艺术体验和感悟。

意境与美学密不可分,它是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并贯穿于整个艺术创作和欣赏的过程中。

美学探索的目的就在于揭示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和所传递的精神意义。

而意境作为美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展示了艺术独特的美感表达和深度思考,使之成为思辨、欣赏和理解艺术的桥梁。

“意境”在文学中的特征及作用探析

“意境”在文学中的特征及作用探析

“意境”在文学中的特征及作用探析作者:马莉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3年第07期摘要:所谓“意境”,起源于道家“虚静”、“空灵”、“心斋”、“守静”、“坐忘”,在文学作品中是指所描绘的生活画卷与表现的情感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情调或者艺术境界,是虚与实、情与境的完美结合。

意境作为一个中国古代文论独创的概念,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审美方式。

意境具有时间性、当下性、二重性的特征。

意境的分类大致有刘熙载分类法和王国维分类法。

我国对意境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所以深入研究“意境”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意境起源分类特征一、“意境”说的起源及发展“意境”说渊源于道家在“虚静”、“空灵”、“心斋”、“守静”、“坐忘”中而能显现“玄通”、“玄览”、“神遇”、“意致”的能力和能传道、悟道的思想,使中国古代诗学一直贯穿、围绕着一条以意境说、境界论为核心的主线。

境界一词在先秦就有了,诗经就有“疆”、“境”等字眼,《国语》、《左传》、《列子》等出现了,毛诗序就有境,疆也,从逻辑上产生的“境”是疆土,是空间上的概念,以后就变成了“境”,在许慎之前就产生了,说明“境”产生得比较晚,起源可以追溯到《庄子》。

庄子曰:“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

”(《庄子·秋水》)这里的意致指的就是无法用言语表达,需要用心去思考的那些精妙和无形的东西。

另外,庄子在《庄子·天地》中还提出了“象罔”的说法,就是一种虚实结合、空灵、玄妙的结合。

其实意境的主要内涵也就在于“意致”和“象罔”。

只有达到言辞无法描绘,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状态,才能真正达到认知与审美统一的至高境界。

总之,老庄认为传道、悟道贵在一种自我领悟、思考,这种境界没有具体含义,无法用语言交流。

这也是“意境”最玄妙的精神源头。

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第一次用“境”这个词来评价嵇康和阮籍的诗,说他们的诗“境玄意淡”,这可以被看做是文学意境论的开端。

到了唐朝鼎盛时期之后,意境的概念全面形成。

“意境”说的形成及内涵

“意境”说的形成及内涵

“意境”说的形成及内涵作者:黎鲲来源:《文教资料》2012年第13期摘要:“意境”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经历了孕育、形成与不断发展的时期。

本文从不同时期的发展入手,简要论述了“意境”说的缘起与不断发展的过程,探讨了“意境”说的内涵。

关键词:意境意象审美内涵“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复杂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是意境的孕育时期;唐宋时期是意境的提出和形成时期;明代至近代为意境的发展时期。

下面谈谈意境的形成过程并从中概括意境的内涵。

一、“意境”说的孕育期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美学意义上的意境范畴还未出现,可以说是意境说的孕育期。

首先,先秦时期,言意之辩呈现出两条思路:一是以《易传·系辞》中主张的言—象—意:“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

”认为象比言更能表达主体情绪,立象是为了尽意。

二是以老庄为代表所主张的言-意。

老子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庄子·外物篇》中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认为只有超越了“有限”的束缚,才能把握“无限”。

这时的言意之辩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的思考,但它是后世文学文论中重视内心体验这一传统的滥觞。

从哲学“意象”发展到审美“意象”,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辩”是转折点,而刘勰的“意象论”则完成了这种转换。

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把庄子的“得意忘言”发挥为“得意忘象”,同时更深一层地对“意”“象”关系作了探讨。

他指出:“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

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

……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他的这种探讨对“象”转化成“意象”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次,因为陆机、刘勰、钟嵘等大文论家对相关内容的论述,意境已经取得了意象、隐秀、风骨等众多规定性,内涵大大丰富。

意境

意境

意境定义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空间。

如果典型是以单个形象而论的话,意境则是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

文艺理论界对“境界”说的阐述虽然众说纷纭,为轩为轾,但有一个地方却出人意外,这就是绝大多数评论者都把“境界”和“意境”等同起来。

称之为“文学形象”、“作品中的世界”。

这种看法无疑是片面的。

“境界”一词作为一般习惯用法,如云“境界有二,有诗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泛指作品中的一种抽象界域而言者。

又如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修养造诣之各种不同的阶段而言者。

又如云“‘明月照积雪’‘大江日夜流’‘中天悬明月’‘黄河落日圆’,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此处之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作者所描写的景物而言者。

“意境”是艺术辨证法的基本范畴之一,也是美学中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意境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

这一艺术辨证法范畴内容极为丰富,“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

在两个统一过程中,情理、形神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就形成了“意境”。

详解折叠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作品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汇後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意境理论最先出现于文学创作与批评。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文学创作中有“意象”说和“境界”说。

唐代诗人王昌龄和皎然提出了“取境”“缘境”的理论﹐刘禹锡和文艺理论家司空图又进一步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创作见解。

的主张﹐清代诗人和文学批评家叶夔认为意与境并重﹐强调“舒写胸臆”与“发挥景物”应该有机结合起来。

近代文学家林纾和美学家王国维则强调“意”的重要性。

林纾认为“唯能立意﹐六能创建”﹔王国维认为创辞应服从于创意﹐力倡“内美”﹐提出了诗词创作中的以意胜的“有我之境”和以境胜的“无我之境”两种不同的审美规范。

“古雅”与“意境”:王国维美学要论漫谈

“古雅”与“意境”:王国维美学要论漫谈

“古雅”与“意境”:王国维美学要论漫谈王国维(1877-1927)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文艺美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他曾著有《人间词话》,提出了“古雅”与“意境”等一系列理论,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和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人间词话》一书中,王国维详细地论述了“古雅”与“意境”的概念,这两个概念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学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

本文将从王国维的美学要论入手,探讨他对“古雅”与“意境”的研究及其在中国文学美学中的意义。

一、“古雅”与“意境”的内涵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1. 古雅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将“古雅”定义为:“古者,正也;雅者,美也。

他们千年来至此代及未来万精、万美不可详极他们叠加於细微丝缕中,滋长益美、区别淀雅。

”(《人间词话》卷一)这里的“古雅”并不是简单的古老和优美的意思,而是指古代的文学作品经过岁月的精华积淀,成为经典之作,具有无穷无尽的美感,成为了后人的楷模和典范。

王国维认为,“古雅”的作用是能够激发文学作品的审美情感,使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得到心灵的陶冶和滋养。

2. 意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意境”的定义是:“人之形骸,可感而役谐;其所谓风化,实感而通要。

具此理,韵味所发,正是意境之感。

”(《人间词话》卷一)在王国维看来,文学作品中的意境,是由作品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和思想构成的。

这种情感和思想并非表面的文字和词句所能表达的,而是通过文字的表面意义所无法触及的深层意蕴。

意境不仅体现了文学作品的审美特质,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带领读者进入到一种特有的心灵境界,产生共鸣和共鸣的感情体验。

“古雅”和“意境”是中国传统文学美学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和美学的发展历程中,并在文学创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王国维的美学理论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和理解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美学角度解读中国古代文学的新视角。

二、王国维美学要论对现代文学与美学的启示1. 对于文学创作的启示从王国维的美学要论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对文学创作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文学作品的审美品质上。

气韵与意境

气韵与意境

气韵与意境1、气的概念界定气的本义指自然界存在的有别于液体、固体的细微流动体。

《说文》曰:“气,云气也。

”而后,气衍指社会现象,《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载赵简子问礼,子大叔引子产语作答,谓:“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

淫则昏乱,民失其性,是故为礼以奉之”。

“气”在艺术批评上,是指基于创作主体生命精神和内在活力之上的气质个性及其在作品中的体现。

“气韵”中的“气”,主要就是指生命的原初动力,并且主要指的是自身的生命原初动力;其次,是用“气”来泛指称表现出人的生命状态和生命活动的性格、情感以及气质、风度等。

2、韵的概念界定韵的本意,《说文》释:“和也。

”《玉篇》曰:“声音和曰韵。

”《文心雕龙·声律》:“同声相应谓之韵。

”“气韵”中的“韵”,并不仅仅是要求审美对象的意象或形式有气,同时还要具有使人感受得到因开与合、放与敛、张与弛、疏与密、虚与实、动与静等而产生的生命的律动。

气韵作为审美形态,首次以复合词的形式出现的,是在南朝画家谢赫的绘画六法之中。

谢赫在《古画品录》中说:“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

”气韵一般“是指作品和意象拥有的综合的、整体的神气和韵味,与其生命精神和灵妙的动态相关,即使是以凝固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也能给予观照者生机流荡、含蓄隽永的感受。

”(《原创在气》涂光社)“气韵,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就是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对象洋溢着一股不可抑制的生命的活力,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而且这种生命波动又具有一定的节奏和规律性,形成美的形象和美的感受,并且在文字、线条、色彩和声音等表现形式之外,给人留下很多联想和回味的余地。

”(《美学》教材)二、气韵的审美特征1、气韵是人在审美活动中所生成的一种充满生命活力、富于生命自由精神的审美境界状态。

2、气韵表现为审美对象具有整体性的生命精神。

3、气韵表现为审美对象呈现出浑然天成、完整浑一的结构特点。

“意境”说的形成及内涵-2019年精选文档

“意境”说的形成及内涵-2019年精选文档

“意境”说的形成及内涵“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复杂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是意境的孕育时期;唐宋时期是意境的提出和形成时期;明代至近代为意境的发展时期。

下面谈谈意境的形成过程并从中概括意境的内涵。

一、“意境”说的孕育期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美学意义上的意境范畴还未出现,可以说是意境说的孕育期。

首先,先秦时期,言意之辩呈现出两条思路:一是以《易传·系辞》中主张的言—象—意:“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

”认为象比言更能表达主体情绪,立象是为了尽意。

二是以老庄为代表所主张的言-意。

老子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庄子·外物篇》中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认为只有超越了“有限”的束缚,才能把握“无限”。

这时的言意之辩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的思考,但它是后世文学文论中重视内心体验这一传统的滥觞。

从哲学“意象”发展到审美“意象”,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辩”是转折点,而刘勰的“意象论”则完成了这种转换。

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把庄子的“得意忘言”发挥为“得意忘象”,同时更深一层地对“意”“象”关系作了探讨。

他指出:“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

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

……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他的这种探讨对“象”转化成“意象”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次,因为陆机、刘勰、钟嵘等大文论家对相关内容的论述,意境已经取得了意象、隐秀、风骨等众多规定性,内涵大大丰富。

这个时期出现了形神论、言意论、诗味说等美学思想,都与意境说有着某些联系。

尤其是以“味”论诗的主张,其中已出现意境理论的端倪。

再次,“境界”一词随佛教传入我国,对文学上意境说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意境的主要内涵

意境的主要内涵

意境的主要内涵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作品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汇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意境理论最先出现於文学创作与批评。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文学创作中有“意象”说和“境界”说。

唐代诗人王昌龄和皎然提出了“取境”“缘境”的理论,刘禹锡和文艺理论家司空图又进一步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创作见解。

明清两代,围绕意与境的关系问题又进行了广泛探讨。

明代艺术理论家朱存爵提出了“急境融彻”的主张,清代诗人和文学批评家叶夔认为意与境并重,犟调“舒写胸臆”与“发挥景物”应该有机结合起来。

近代文学家林纾和美学家王国维则犟调“意”的重要性。

林纾认为“唯能立意,六能创建”;王国维认为创辞应服从於创意,力倡“内美”,提出了诗词创作中的以意胜的“有我之境”和以境胜的“无我之境”两种不同的审美规范。

意境概念运用到绘画上,主要是在山水画得到迅速发展的五代和宋、元,但早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受道家思想和玄学的影响,山水画创作已经从地图制作式的幼稚阶段,跨进了讲“实对”,重“写生”的时期,画家们开始注重了实境的描绘,并提出了“澄怀味象”、“得意忘象”的理论和艺术创作旨在“畅神”、“怡情”的思想。

这种理论和实践是后来传统绘画犟调意境构成的先导,唐代美术史家张彦远提出了“立意”,五代山水画家荆浩提出了“真景”说,宋代画家郭熙提出了山水画创作“重意”问题,认为创作应当“意造”,鉴赏应当“以意穷之”,并第一次使用了与“意境”内涵相近的“境界”概念。

宋、元文人画的兴起和发展,文人画家的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尤其是苏轼在绘画上力倡诗画一体的艺术主张,以及元代画家倪瓒和钱选的“逸气”和“士气”说的提出,使传统绘画从侧重客观物象的描摹转向注重主观精神的表现,以情构境、托物言志的创作倾向促进了意境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清代画家兼理论家笪重光在《画筌》一书使用了“意境”这一概念,并针对山水画创作提出了“实境”、“真境”和“神境”的理论,对绘画中意与境的涵意和相互关系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对绘画中的虚实、形神、情景等问题,亦即意境的表现问题都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意境

意境


用境界概括“六根”所感知的对象 主要是指艺术作品中的主观情志及其体现的 时空情态,也是艺术家以心灵感悟世界,心灵与 世界契合后的产物,作品中所有的物象不再是与 心灵无关的存在,而是心灵的体现,意为境中之 意,境中境思想的形成、发展
(一)形成阶段 1《易传· 系辞》“圣人立象以尽意”
意境
组员:高洁、彭丽娟、段鹏燕、杨梦雪、张未茜、 张琳、于娜、林贞、陈海苗、姚兰
大纲:
一:意境的内涵 1境、境界、意境


2佛家意境
3意境的定义 1形成与发展
二:意境思想的形成、发展 2王国维对意境说的贡献
三:意境的审美特征
一、意境的内涵
1、境、境界、意境的区别 2、佛家境界:
(2)象为有限,境则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3)象是静态的,境则是动与静的统一 《背影》
3、生命情调
审美特征的体现 1、情景交融
2、虚实相生
3、韵味无穷(言有尽而意无穷)
2《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3王弼《周易略例· 明象》“得意而忘象”“意象 说”
意象说的三个阶段:1寓意于象,寓具体的意于象 2意中之象,即象统一于意 3意象浑融,即意即象,即象即意
4唐代王昌龄最早在《诗格》提出“意境”
(二)发展阶段 1、皎然的“缘境不尽曰情”“取境”“文外之旨” 推进了对意境的研究 2、刘禹锡《董氏武陵集纪》“境生于象外”,给 意境明确的界定 3、司空图从具象规定了意境 4、宋元揭示了意境的内在结构关系 5、明清时将情与景的融合作为意境的至境
(三)王国维对“意境说”的贡献
1、以境界说深化了意境说
2、对于“真”的强调
3、对境界本根的揭示(情与景的关系问题)

意境的含义

意境的含义

意境的含义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如果典型是以单个形象而论的话,意境则是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

文艺理论界对“境界”说的阐述虽然众说纷纭,为轩为轾,但有一个地方却出人意外,绝大谓境界,便当是泛指作品中的一种抽象界域而言者。

又如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修养造诣之各种不同的阶段而言者。

又如云“‘明月照积雪’、‘大江日夜流’、‘中天悬明月’、‘黄河落日圆’,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美术意境意境的结构特征是虚实相生。

意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如在目前”的较实的因素,称为“实境”;一部分是“见于言外”的较虚的部分,称为“虚境”。

虚境是实境的升华,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制约着实境的创造和描写,处于意境结构中的灵魂、统帅地位。

但是,虚境不能凭空产生,它必须以实境为载体,落实到实境的具体描绘上。

总之,虚境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对宇宙境界的体验就是一种生命律动的体验,而意境恰恰就是这种生命律动的表现。

人心虽小,但可以装得下整个宇宙。

诗人之心,本身就是宇宙的创化,他可以映射宇宙的诗心、宇物之灵趣。

从审美活动(审美感兴)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即所谓“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一方面超越有限的“象”(“取之象外”、“象外之象”),另方面“意”也就从对于某个具体事物、场景的感受上升为对于整个人生的感受。

这种带有象”的一般的规定性之外,还有特殊的规定性。

这种象外之象所蕴涵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的意蕴,就是“意境”的特殊的规定性。

因此,我们可以说,“意境”是“意象”中最绘画、诗歌、园林的意境中国古代山水画家喜欢画“远”,高远,深远,平远。

“意境”说的形成及内涵

“意境”说的形成及内涵
与 禅 宗 思 想 关 系 密 切 。此 时 ,意 境 ” 论 跨 人 了一 个 新 的 阶 “ 理
段 。同样 受禅宗 思想影 响 的中唐刘 禹锡在 《 氏武 陵集纪 》 董
中对意境 说的 内涵作 了最早 的明确 界说 :意得而言 丧” “ “ 、境
生于言 外” 他认为 , 。 意境的两个层 面一是“ 即文 字描写 的 象” 形象 , 二是“ ” 境 即作者要 表现的诗情 画意 , 两者 互为表里 。 晚 唐 司空 图对“ 意象 ” “ 、意境 ” 的阐述则是审 美对象 由意象转化 为意境 的关键一环 。 司空 图在《 与极浦谈 诗书》 中说 :戴容州 “
时更深一 层地对 “ “ 关 系作 了探讨 。他 指出 :夫象者 , 意” 象” “
出意者也 , 言者 , 明象者也 。 尽意莫若象 , 尽象莫若言 。 ……意 以象尽 , 以言 著。故言者所 以明象 , 象 得象 而忘言 ; 象者 所以 存意 , 得意而忘象 。 他 的这种探讨对 “ ” ” 象 转化 成“ 意象 ” 起了 重要 的推动作用 。其 次 , 因为 陆机 、 刘勰 、 钟嵘等大 文论 家对
美育美学研究一 薯 誊 薯 鍪 i 誊 参 0 鼍 曩 善 誓 一
誊 曩曩 、 孽 萎
“ 意 境 "说 的 形 成 及
黎 鲲
( 湖南 工程职业技 术学院 基础课 部 , 湖南 长沙
内 涵
4 05 ) 1 1 1
摘 要 : 意境” 为 中国古典 美学的一个重要 范畴 , “ 作 经历 了孕育 、 形成 与不 断发展 的时期。 文从 不 同时期 的发 展入手 , 本
都要意境 浑圆 , 自然 流丽 。在《 皎然集》 中还谈到主体情 境在 对物象审美 中的作用 。权德舆 则 明确提 出 了“ 意与境会 ”初 , 步概括 了意境说 的基本 特征 :凡所 赋诗 皆意与境 会 ,疏导 “ 性情 , 含写飞动 , 得之于静 , 故所趣 皆远 。他 和皎然 的意境都 ”

意境内涵的诗学阐释论文

意境内涵的诗学阐释论文

意境内涵的诗学阐释摘要:欣赏诗歌的意境,不应只欣赏诗歌作品本身所呈现出来的意境,更应关注创作者和读者心中的意境。

只有将诗人意境、诗歌意境、读者意境这三者一起交融渗透,才能构成诗歌意境的全部内涵。

关键词:意境内涵诗歌诗人读者“意境”理论出自于诗学,发展于诗学。

对于诗歌“意境”的欣赏,自唐代以来,一直将关注的焦点放在诗歌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意境”,而忽视了创作者和读者心中的“意境”,从而使诗歌“意境”缺乏动感。

因此,要认识清楚诗歌意境的全部内涵,必须首先搞清楚什么诗人意境、诗歌意境和读者意境。

一、诗人意境阐释诗人意境,是在“心”与“物”的审美关系中产生的。

在古代中国人的概念中,“物”指一切的存在。

《周易·序卦》云:“一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

”人与物的审美关系是建构在人与物之间的感应关系上的。

《乐记》云:“人心之动,物之使然”,就是说,人的内心情感的变动,是由感知外界事物而引起的。

在中国的诗歌创作中,这种感知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它使得人内心的情感与外界的事物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情”与“景”的关系。

以人对花朵的感知为例。

花朵纷纷坠地,有形,有声,甚至还有气味。

人目观其形,而感于心,产生花朵的形象;耳听其声,而感于心,产生花朵的声象;鼻嗅其香,而感于心,产生花朵的香象;心感其义,产生或多的义象;或兴起红颜凋零之情,或兴起人生迟暮之情,又产生了花朵的情象。

就是说,在人的心幕上,不断映现着花朵的形象、色象、声象、香象、义象和情象。

这样一来,花朵这个外物就会与人的内心情感相联系,从而在人心中产生花朵的意境。

由此可见,事物的内在本质属性是存在于客观事物的实体之中的,但作为内在本质属性体现的事物外在形态,即事物的形式、状貌等是人脑运用记忆在意识中的复制,所形成的是事物的映象,因此,是“物象”。

由于人脑的这一功能,使得主客体之间的审美活动不仅可以存在于人与外物之间,而且还可以存在于人人的头脑之中。

浅谈意境的审美内涵

浅谈意境的审美内涵

025研究探索张新成意境是中国美学审美思想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审美范畴,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是“中国文化史上最具世界性贡献的一方面”。

那究竟什么是意境呢?“以境为高”的审美标准又是怎样体现的呢?一、意境的审美范畴意境在各种艺术中,借匠心独具的艺术手法熔铸成情景交融、虚实相间的统一,深刻表现宇宙生机和人生真谛。

在艺术创造欣赏和批评中,它也可作为衡量艺术美的一个标准。

作为审美范畴,意境的基本规定在于境,“境”本指一定的疆土范围,它从一个日常语言词汇转变为审美范畴的词汇是受佛教的影响。

“境”在佛教中指人生的状态或人的存在方式。

佛教禅宗认为五境与法境是可以相通的,不可闻、不可见的法境实际上就存在于可见可闻可感的日常生活中,包括人的内在心灵和能体现人类情感愿望的自然。

叶朗先生认为意境“就是在感性的日常生活和生命现象中,直接呈现某种形而上的意味”,“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世界、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空间,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二、意境的审美内涵我认为意境的审美内涵包括象、境、意三个层次,在具体的理论关系中这三个层次浑然一体。

(一)缘“象”立意所谓“象”就是一些感性的“景致”,如人、事、景、物等一些感性的日常生活和生命现象。

王昌龄在《诗格》中曾这样说:“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是境于心,应然掌中,……了然镜像,以得形似。

”生活中的一些物象都可作为入境的对象,而要使这些“泉石云峰”逼真地表现出来,达到形似以至于神似,就要对其了解透彻,这就是情景交融了。

情景交融就是审美主体的审美认识与审美客体的审美特征之间产生的审美关系。

第一个集中论述情景交融问题的是明代的谢榛,他在《四溟诗话》中详细地论述了这一问题,并把它上升为“意境论”:“作诗本乎情景,孤不自成,两不相背。

……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

”谢榛在这里主要论述了情与景的关系。

他认为情与景“孤不自成,两不相背”,二者必须浑然交融,使“内外如一”,“出入此心而无问”。

诗歌鉴赏之形象、物象、意象、意境

诗歌鉴赏之形象、物象、意象、意境

(1)明确诗人创造意境的常用手法: A、触景生情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 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 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 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 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 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 、 “鸟空 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之静,并透露出一丝伤春、 凄凉之情。
C、以景托情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此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写“不尽”的“边
愁”,结句以景托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 面之后,忽然出现一片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 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意境 壮阔而悲凉。
D、情景分列 蜀相 杜甫 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上半部分写景,画出了蜀相祠堂这一 古庙的景象,下半部分抒情,对诸葛亮的远见和 勤奋进行了讴歌,并惋惜其事业未竟。上、下部 分虽分写景和情,但景与情是融合的。
意境
“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是指的 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 “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融 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 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 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 白色恐怖。
例 1 、王维《山居秋暝》一诗,营造了 怎样的一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意境内涵的诗学阐释

意境内涵的诗学阐释

意境内涵的诗学阐释作者:薛文素来源:《神州》2012年第33期摘要:欣赏诗歌的意境,不应只欣赏诗歌作品本身所呈现出来的意境,更应关注创作者和读者心中的意境。

只有将诗人意境、诗歌意境、读者意境这三者一起交融渗透,才能构成诗歌意境的全部内涵。

关键词:意境内涵诗歌诗人读者“意境”理论出自于诗学,发展于诗学。

对于诗歌“意境”的欣赏,自唐代以来,一直将关注的焦点放在诗歌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意境”,而忽视了创作者和读者心中的“意境”,从而使诗歌“意境”缺乏动感。

因此,要认识清楚诗歌意境的全部内涵,必须首先搞清楚什么诗人意境、诗歌意境和读者意境。

一、诗人意境阐释诗人意境,是在“心”与“物”的审美关系中产生的。

在古代中国人的概念中,“物”指一切的存在。

《周易·序卦》云:“一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

”人与物的审美关系是建构在人与物之间的感应关系上的。

《乐记》云:“人心之动,物之使然”,就是说,人的内心情感的变动,是由感知外界事物而引起的。

在中国的诗歌创作中,这种感知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它使得人内心的情感与外界的事物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情”与“景”的关系。

以人对花朵的感知为例。

花朵纷纷坠地,有形,有声,甚至还有气味。

人目观其形,而感于心,产生花朵的形象;耳听其声,而感于心,产生花朵的声象;鼻嗅其香,而感于心,产生花朵的香象;心感其义,产生或多的义象;或兴起红颜凋零之情,或兴起人生迟暮之情,又产生了花朵的情象。

就是说,在人的心幕上,不断映现着花朵的形象、色象、声象、香象、义象和情象。

这样一来,花朵这个外物就会与人的内心情感相联系,从而在人心中产生花朵的意境。

由此可见,事物的内在本质属性是存在于客观事物的实体之中的,但作为内在本质属性体现的事物外在形态,即事物的形式、状貌等是人脑运用记忆在意识中的复制,所形成的是事物的映象,因此,是“物象”。

由于人脑的这一功能,使得主客体之间的审美活动不仅可以存在于人与外物之间,而且还可以存在于人人的头脑之中。

古代诗歌的意境与内涵知识点总结

古代诗歌的意境与内涵知识点总结

古代诗歌的意境与内涵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作为中国文化瑰宝之一,充满了深邃的意境与丰富的内涵。

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感悟与表达。

本文将总结古代诗歌的意境与内涵的主要知识点,并以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为例进行阐述,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的美。

古代诗歌的意境与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意境与景象描写古代诗人常常通过描写自然景象来表达情感和思想,这些描写驾驭了自然的力量与美感。

比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对山川河海的描绘,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壮丽情感和豪放志向。

2. 内心意境与情感抒发古代诗歌往往通过对内心情感的描绘和抒发来达到表达思想和审美追求的目的。

如宋代词人苏轼的《赤壁赋》以战争与内忧外患为背景,通过对自己的思想感悟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豪迈不羁的个性与对国家的忧虑。

3. 对人生与社会的思考古代诗歌也常常通过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来抒发作者的情感和观念。

例如宋代文学家陆游的《秋夕》一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通过对描绘世俗生活和人情冷暖的揭示,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入思考。

4. 哲理与道德的探讨古代诗歌常常包含着对哲理和道德的探讨,通过警示和启迪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一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通过对人生命运的思考,探讨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

以上只是对古代诗歌意境与内涵的简单总结,实际上,古代诗歌的意境与内涵是极其丰富多样的,每一位诗人都有其独特的创作特点与表达方式。

通过阅读与欣赏古代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简析王昌龄的“意境”理论对后世的影响

简析王昌龄的“意境”理论对后世的影响

简析王昌龄的“意境”理论对后世的影响导语:宋代意境理论中最有成就的是南宋的严羽,他针对一部分宋诗以理胜而不讲求意境的倾向,在缅怀盛唐诗歌并在王昌龄及唐代所有对诗歌意境的审美经验的启发下,提出“兴趣”说。

内容摘要:“意境”是中国古代美学和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衡量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的标准。

王昌龄在前人文论思想的启发之下首提“意境”概念,并对意境的范畴作了明确的规定,此举对后世的意境理论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意境理论史上功不可没。

关键词:意境说创作原则意义和价值“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是我们华夏民族长期以来积极探求的表现自己“认识范围”的“诗意形象”。

在对这一独特范畴和“诗意形象”的探求中,王昌龄为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身处盛唐时期的他在面对当时的诗歌创作取得了高度的艺术成就和丰富的审美经验,而前人理论已不足以概况空前盛况的情形之下,他对自己和同代人的诗歌意境创造进行了初步的总结,为意境理论提供了早期的、虽未成熟但却颇具价值的见解,他的这一见解,不仅是对前人意境审美思想的继承,也开启了后世对诗歌意境理论的积极探索,在诗歌意境理论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一、意境说的审美内涵王昌龄的诗歌意境理论主要见诸其《诗格》。

据现有资料看,王昌龄之《诗格》约成书于中唐代宗大历年间。

王昌龄的意境说即是《诗格》中提出的“诗有三境”之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

二曰情境。

三曰意境。

物境一,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

情境二,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弛思,深得其情。

意境三,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王昌龄阐述的意境说已经构成了我们现在意境说的基本内涵,但他并不是笼统的谈意境,而是看出了诗境构成的不同形态,他所提出的诗境中的“物境”、“情境”、“意境”这三种不同形态,“成为千古不易之论”。

但关于王昌龄提出的“三境”这个分类,学界在不断的审视与探讨中,却有不同的声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境的主要内涵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作品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汇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意境理论最先出现於文学创作与批评。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文学创作中有“意象”说和“境界”说。

唐代诗人王昌龄和皎然提出了“取境”“缘境”的理论,刘禹锡和文艺理论家司空图又进一步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创作见解。

明清两代,围绕意与境的关系问题又进行了广泛探讨。

明代艺术理论家朱存爵提出了“急境融彻”的主张,清代诗人和文学批评家叶夔认为意与境并重,犟调“舒写胸臆”与“发挥景物”应该有机结合起来。

近代文学家林纾和美学家王国维则犟调“意”的重要性。

林纾认为“唯能立意,六能创建”;王国维认为创辞应服从於创意,力倡“内美”,提出了诗词创作中的以意胜的“有我之境”和以境胜的“无我之境”两种不同的审美规范。

意境概念运用到绘画上,主要是在山水画得到迅速发展的五代和宋、元,但早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受道家思想和玄学的影响,山水画创作已经从地图制作式的幼稚阶段,跨进了讲“实对”,重“写生”的时期,画家们开始注重了实境的描绘,并提出了“澄怀味象”、“得意忘象”的理论和艺术创作旨在“畅神”、“怡情”的思想。

这种理论和实践是后来传统绘画犟调意境构成的先导,唐代美术史家张彦远提出了“立意”,五代山水画家荆浩提出了“真景”说,宋代画家郭熙提出了山水画创作“重意”问题,认为创作应当“意造”,鉴赏应当“以意穷之”,并第一次使用了与“意境”内涵相近的“境界”概念。

宋、元文人画的兴起和发展,文人画家的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尤其是苏轼在绘画上力倡诗画一体的艺术主张,以及元代画家倪瓒和钱选的“逸气”和“士气”说的提出,使传统绘画从侧重客观物象的描摹转向注重主观精神的表现,以情构境、托物言志的创作倾向促进了意境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清代画家兼理论家笪重光在《画筌》一书使用了“意境”这一概念,并针对山水画创作提出了“实境”、“真境”和“神境”的理论,对绘画中意与境的涵意和相互关系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对绘画中的虚实、形神、情景等问题,亦即意境的表现问题都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意境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使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是山水画创作在审美意识上具备了二重结构:一是客观事物的艺术再现,一是主观精神的表现,而二者的有机联系则构成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美。

为此,传说美术所犟调的意境,既不是客观物象的简单描摹,也不是主观意念的随意拼合,而是主、客观世界的统一,是画家通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三方面所取得的高度和谐的体现。

意境的构成是以空间境象为基础的,是通过对境象的把握与经营得以达到“情与景汇,意与象通”的,这一点不但是创作的依据,同时也是欣赏的依据。

绘画是通过塑造直观的、具体的艺术形像构成意境的,为了克服造型艺术由於瞬间性和静态感而带来的局限,画家往往通过富有启导性和象徵性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显示时间的流程和空间的拓展。

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散点透视、虚
实处理、计白当黑、意象造型等,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展现时空境象而采取的表现手法。

这些手法一方面使画家在意境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像的天地,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间和形像蕴含著无限的大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容。

从这个意义上讲,意境的最终构成,是由创作和欣赏两个方面的结合才得以实现的。

创作是将无限表现为有限,百里之势浓缩於咫尺之间;而欣赏是从有限窥视到无限,於咫尺间体味到百里之势。

正是这种由面到点的创作过程和由点到面的欣赏过程,使作品中的意境得以展现出来,二者都需要形像和想像才能感悟到意境的美。

情与景是构成意境的基本因素,但意境中的情须是蕴理之情,是特定时代精神的折射;而景也不仅仅是一般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包括著能够触动人们情怀,引起生活回忆的场合、环境、人物和事件,这样才能使作品的意境在欣赏过程中得到社会心理上的认同和感情上的共鸣。

一般来说,诗像不像诗,有无诗味,主要看意象;诗美不美,有无意蕴,主要则看意境。

由诗味到诗美,实际上就是由意象到意境的挖掘过程。

离开了意象,就无以谈意境。

因此,在诗词中,起点是意象,终点却是意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