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帝国宪法(魏玛宪法)
魏玛共和国
![魏玛共和国](https://img.taocdn.com/s3/m/c6d8cb05f12d2af90242e637.png)
Weimarer Republik魏玛共和国魏玛共和国是指1919年至1933年期间统治德国的共和政体之历史名词。
共和国于德意志帝国崩溃、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后成立。
由于共和国的宪法(一般称之为《魏玛宪法》)是在魏玛召开的国民会上通过的,因此这个共和政府被称为魏玛共和国。
虽然共和国废除帝制,但仍然保留以前的正式国名德意志帝国(Deutsches Reich)魏玛共和国之名词,是后世历史学家的称呼,从来不是共和国的官方名字。
魏玛共和是德国历史上第一次走向共和的尝试,于德国十一月革命后而生,因希特勒及纳粹党在1933年上台执政而结束。
1918年11月到1919年1月,德国实际上由人民代表议会独裁地统治。
在这三个月内,新政府出奇地表现积极,发布了大量政令,包括农业劳工改革、公务员工会之权利、薪金协议的管制等等。
而后成立了魏玛防卫军(Reichswehr),虽然军队名义上变成共和国军队,但仍然全由昔日帝国军队阶层控制。
于是,军队依然是保守势力,而且独立于政府,对共和国的影响甚巨。
以上的协议,也是令工人阶级在社民党与共产党之政治代表分裂的第一步。
共和国的命运,始终非常受到在政治上落後的德国工人运动影响。
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坚分子往往遇到重大困难,总是凭着机会以感性的忠诚结盟,而不是根据真正的政治需要行事。
1919年1月,柏林的工人企图以更激进、血腥的方法实现议会共产主义,却受到由志愿军人组成的半军事组织自由兵团(Freikorps)镇压。
1月19日德国举行国民议会大选。
包括独立社民党与共产党的左派政党都是组织松散,结果让温和派夺得大多数议席。
魏玛宪法创造了一个半总统制的共和国,并设置了由比例代表制选出的议会。
民主社会主义及民主政党得到八成选票。
社民党的弗里德里希·艾伯特是魏玛共和国的首任国家总统。
8月11日,艾伯特确认了魏玛宪法,令它在法律上生效。
魏玛宪法是德国历史上第一部实现民主制度的宪法,它建立了一个议会民主制、联邦制的共和国。
德意志帝国宪法
![德意志帝国宪法](https://img.taocdn.com/s3/m/c862ab8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9f.png)
德意志帝国宪法》(德语:Verfassung des Deutschen Reiches),德国历史学家常称为俾斯麦帝国宪法(德语:Bismarcksche Reichsverfassung),是德国历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宪法,标志着德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德意志帝国宪法》是在俾斯麦一手包办下由1866年编纂的《北德意志邦联宪法》修改而成,由多个单独的文件汇总而成,颁布于1871年4月16日,到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帝制被推翻时为止。
《德意志帝国宪法》保存了很多封建残余,但是它的颁布是德国社会的一大进步,对德国及其它欧洲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玛宪法名词解释考研
![魏玛宪法名词解释考研](https://img.taocdn.com/s3/m/e2a33e4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13.png)
魏玛宪法名词解释考研1. 嘿,你知道魏玛宪法吗?那可是德国历史上超级重要的一部宪法呢!就好比是一座大厦的基石,奠定了德国当时的政治框架。
比如说,它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不就像给每个人发了一本生活指南嘛!2. 魏玛宪法呀,可别小瞧它!它就像是一场革命后的新起点,引领着德国走向新的道路。
想想看,它对政府权力的划分,不就像给一个团队明确分工一样嘛!3. 哇塞,魏玛宪法真的很关键呢!它就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给德国指明了方向。
比如它确立的议会制度,不就是大家一起商量怎么把国家建设得更好嘛!4. 嘿呀,魏玛宪法可是考研的重要知识点呢!它简直就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就好比一场精彩的比赛,魏玛宪法就是那个决定胜负的关键规则!5. 哎呀,魏玛宪法可是很有分量的哦!它就像一个精密的仪器,各个部分相互配合。
比如它对总统权力的规定,不就是在调整这个仪器的关键旋钮嘛!6. 魏玛宪法,你得好好了解一下呀!它像是一本厚厚的故事书,里面充满了各种情节。
像它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不就是故事中最吸引人的部分嘛!7. 哇哦,魏玛宪法很值得研究呢!它好比是一艘大船的航行图,指引着国家的前进。
比如它对司法制度的构建,不就是在为公平正义铺设道路嘛!8. 嘿,可别小看了魏玛宪法哦!它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影响着德国的方方面面。
想想它规定的选举制度,不就是在挑选最合适的人来驾驶这艘大船嘛!9. 魏玛宪法呀,真的太重要啦!它如同一个宝藏,等待着我们去挖掘。
例如它对社会福利的涉及,不就是给人们带来福祉的宝藏嘛!10. 哎呀呀,魏玛宪法可是考研的重点呀!它就像一座高峰,等着我们去攀登。
而我们就是勇敢的攀登者,努力去征服它!我的观点结论:魏玛宪法在德国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考研来说更是必须要掌握的关键知识点,深入理解它能让我们更好地把握历史和政治的发展脉络。
魏玛宪法名词解释
![魏玛宪法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a2b8850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6.png)
魏玛宪法名词解释魏玛宪法是德国在1919年制定的宪法,得名于其制定地魏玛。
这是德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普选国民制定的宪法,也是魏玛共和国的宪法。
魏玛宪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的组织结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和国会的职能等。
下面对其中一些重要的名词进行解释:1. 帝国总统(Reichspräsident):魏玛宪法规定德国的元首为帝国总统,帝国总统由全体公民普选产生。
帝国总统负责行使一部分的行政权力、最高指挥权和外交权。
2. 联邦制(Föderalismus):魏玛宪法采用了联邦制,将德国划分为若干个州(Länder),每个州都保留了部分自治权。
这种分权体制旨在满足各州的利益差异,保障地方的自治。
3. 国会(Reichstag):国会是德国共和国的立法机关,由普选产生的代表组成。
国会行使立法权,并监督政府的行政活动。
4. 社会民主党(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简称SPD):这是德国最大的政党之一,是魏玛宪法制定的重要力量。
SPD主张社会主义和民主制度,并在魏玛宪法中推动了一系列保障公民权利的条款。
5. 摄政(Reichsverweser):魏玛宪法规定,如果帝国总统因故暂时无法履行职责,摄政将代为行使总统职权。
摄政由国家元老会(Reichsrat)成员中选举产生。
6. 国家元老会(Reichsrat):这是魏玛宪法设立的高级政治机构,由各州政府代表组成。
国家元老会行使对行政和立法事务的监督权。
7. 军队放权(Entmilitarisierung):魏玛宪法规定,德国的武装力量必须服从民主国家的控制。
宪法规定了军队的组织架构、任务和权力限制,旨在避免武装力量对政治局势产生过大影响。
魏玛宪法是德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宪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尽管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和限制,但它为德国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保障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为后来的宪法奠定了基础。
魏玛宪法详述
![魏玛宪法详述](https://img.taocdn.com/s3/m/701b0692ec3a87c24028c42b.png)
魏玛宪法
Weimarer Republik
小组成员: 李兵玉(151927015) 李金桥(151927017) 赖培源(151927014) 讲解:李兵玉
德国宪法的发展延续
第一阶段:德意志帝国建立以前的宪法
德意志是公元9世纪从法兰克帝国分裂出来的一部分,10世纪时形成为包括300 多个
大小封建领地的“神圣罗马帝国”,这是一个仅保留统一外貌的封建割据国家,1806~1814年
德意志处于拿破仑帝国支配之下。拿破仑侵略失败之后,1815年根据维也纳条约组成了德
意志同盟,加入同盟的各邦仍享有完全独立的主权,整个德国并没有改变分裂的状态,充 其量只是一个邦联国家,两个最大的邦——奥地利和普鲁士在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这种分
裂局面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实现国家统一就成了德国资产阶级革命面临的
• 魏玛宪法中如何体现“分权原则”
立法权: 立法机关是联邦议会,由联邦国会和联邦参政会组成。联邦国会议员由 普选产生,任期4年。联邦参政会由各邦政府的代表组成。宪法对立法权的行 驶作了比较复杂的规定,联邦国会有立法、修改宪法和监督政府的权力。但 是,法案须由联邦政府或者联邦参政会提出。联邦参政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 否决联邦国会通过的法律。联邦总统有权公布法律,也可以在公布前把法律 交付人民投票表决来否决或者延缓法律的生效。宪法还规定了人民有复决权 和法律创制权。 司法权: 根据三权分立原则,司法权由联邦法院和各邦法院行使。法官由总统任 命,地位独立,并得终身任职。
• 对1871年宪法的评价: • • 正面:该部宪法作为德国第一部得到真正实施的、统一的资产阶级宪法, 对促进和巩固国家统一,发张生产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负面:1871年宪法是混杂着封建残余,具有浓厚军国主义色彩的资产阶级 宪法。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评价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7d8f9111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57.png)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评价
德意志帝国宪法是于1871年颁布并在帝国德国实施的一部基本法律文件,对于这一宪法的评价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看。
首先,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是奠定德国政治统一基础的重要一步。
该宪法是在普鲁士王国的领导下制定的,将26个德意志联邦各邦的主权权力有限的集中到了柏林。
这种集中的做法为德国的政治统一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德国统一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德意志帝国宪法对于帝国内部的权力分配和行政组织做出了一定规定。
宪法将权力划分为联邦层面和邦层面,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原则,赋予联邦政府一定权力。
此外,宪法还规定了帝国议会的组成和议会议员的选举方式,为政治权力的运作提供了一定框架。
然而,德意志帝国宪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决策过程中,联邦议会与君主的关系并不平衡,君主在某些方面仍然具有较大的权力。
其次,宪法并未给予人民充分的民主参与和权利保障,更多地体现了贵族和君主的利益。
这也导致了在后来的历史中,德国政治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和民主化的迫切需求。
总体来说,德意志帝国宪法对于德国政治统一和行政组织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权力平衡和民主参与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这一宪法奠定了德国政治制度的基础,也为后来的德国宪法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教训。
德意志帝国宪法(魏玛宪法)
![德意志帝国宪法(魏玛宪法)](https://img.taocdn.com/s3/m/19dae8f47c1cfad6195fa731.png)
第十二条对于联邦有立法权之事、在联邦不行使其立法权时,各邦得保留之。但对于联邦专有立法权之事,不在此例。
关于第七条第十三项各事,如各邦法律有损害联邦全体利益时,联邦有抗议权。
第十三条联邦法律得废止各部法律。
各邦法律与联邦法律发生疑义或有冲突时,联邦或各邦之中央主管官署得依照联邦法律之详细规定,请联邦最高法院判决之。
足以限制人身自由,至使议员不能行使其职权者,须得各该议员所属之议会之许可,始得为之。对于联邦国会或各邦议会议员之一切刑事诉讼或拘留及其余一切足以限制个人自由之拘束,如得其所属议会之要求时,应完全予以停止执行。
第三十八条联邦国会及各邦议会议员以议员资格受人委托,或因执行议员职务而以事委托他人时,对于该人及该事,有拒绝作证之权。关于没收书证,法律上允许某人有拒绝作证之权者,议员亦如之。
第九条在有发布统一法规之必要限度内,联邦对于下列各项有立法权:
1.公共福利之维护。
2.公共秩序及安宁之保护。
第十条联邦对于下列各事项,得以立法手续规定其章则:
1.宗教团体之权利及义务。
2.学校制度,包括高等学校制度及学术图书馆制度。
3.各种公共团体之公务员法规。
4.土地法,土地分配,居住地及家园制度,土地所有权之限制,住宅制度及人口分配。
民意以投票方法征求。如行将划分区域之居民,其有联邦国会选举权者1/3以上要求时,联邦政府应即下令举行人民投票。
对于领土变更或组织新部之决议,应有3/5之投票并代表有选举权者之过半数之赞同,始得决定之。其仅关于普鲁士行政区之一部分巴威亚邦之一部分或其他各邦相当行政区之一部分之划分,亦须征求各该区全部人民意见。划分之区域若与全区域不相关联者,得依照特别联邦法律,根据划分区域居民之意见行之。
德国《魏玛宪法》评析
![德国《魏玛宪法》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67eb0c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e3.png)
德国《魏玛宪法》评析德国《魏玛宪法》评析引言:德国《魏玛宪法》是德国历史上第一部民主宪法,它于1919年由魏玛国民议会通过并正式生效。
该宪法对德国的政治体制、公民权利和基本法律原则进行了规定。
本文将通过对《魏玛宪法》的结构和内容的评析,探讨该宪法在德国历史中的地位和意义。
一、宪法的结构和基本原则:《魏玛宪法》共有181条,分为七个章节,涵盖了国家组织、权力机构、公民权利等方面的内容。
它确立了民主制度,并规定了大选和选举制度。
宪法第一章规定了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由16个自治州组成,并确立了各州和联邦领导的权力分配关系。
宪法还规定了总统、国会、内阁和宪法法院等国家机构的职责权力,确保了领导机构之间的相互制衡。
二、权力分配与平衡:《魏玛宪法》的重要特点是权力的分配和平衡。
宪法第44条规定了总统的职责和权力,并为总统赋予了比较广泛的行政权力。
宪法规定总统由选举产生,担任国家元首,代表国家的形象和利益。
总统有权任命内阁并解散国会。
然而,宪法对总统权力也有一定限制,例如第25条规定总统不能同时担任总理职务,以确保权力不过度集中。
宪法还规定了国会的组成和职责,确保了立法机构的独立性和平衡。
三、公民权利和社会法制:《魏玛宪法》在公民权利和社会法制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规定。
该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宗教自由等。
宪法同时规定了公民的平等权利和禁止歧视。
宪法还强调了社会福利和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宪法第157条规定,劳动者有权组织工会,并规定了工人休假、劳动条件和工资保障等方面的权益。
四、宪法的意义和影响:《魏玛宪法》在德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该宪法标志着德国实现了从君主制到民主制度的转变,确立了德国的共和国地位。
它为德国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并改变了德国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
宪法中规定的公民权利和社会法制保障了德国公民的基本权益,为德国社会带来了法治和秩序。
宪法中规定的联邦制和领导机构的分立和制衡体系,为德国政治体制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浅析《魏玛宪法》的制定背景
![浅析《魏玛宪法》的制定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3e0ddfb85901020206409c6c.png)
浅析《魏玛宪法》的制定背景《魏玛宪法》在世界宪法史上处于重要地位,国内外学术界都十分重视《魏玛宪法》的研究,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笔者主要依据国内的文献资料,浅析《魏玛宪法》制定的背景。
《魏玛宪法》草案于1919年7月由国民议会对其进行表决,最终以262票对75票获得通过,同年8月11日公布,8月14日生效。
宪法正式命名为《德意志共和国宪法》,习惯上称为《魏玛宪法》。
其制定深受国内政治环境、德意志历史文化及国外宪政的影响,下面笔者将试着一一分析。
一、国内政治环境影响1918年“十一月革命”的结果是工人阶级推翻了君主统治,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并建立了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政府。
但这个共和党大多是由一些激进的工人所组成,所带来的必将是俄国式的暴力革命。
在这刻不容缓的时刻,社会民主党党魁艾伯特当机立断决定成立临时政府,并对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进行镇压。
而这个临时政府,其中三人来自社会民主党,另三人来自独立社会民主党,虽然六人临时政府相安无事和睦相处了两个月,但其政见却彼此很不一样。
究竟是走立宪会议还是走苏维埃政权,新生的临时政府对于革命后的德国未来不知如何选择。
组成临时政府的政党之一社会民主党,是当时的最大政党,其次是民主党和中央党。
社会民主党的观点是专心致力于社会改革而不致力于革命,主张议会道路,反对布尔什维克道路。
但是因为社会民主党在国民议会中未超过半数,不能单独组织政府,只好与民主党和中央党联合组织政府,但这些党竭力维护的是旧德国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结构。
临时政府的各党派由于政见的不同,并且彼此之间势力相当,大家互不相让。
在这种情势下,唯一的解决之道只有妥协。
正是在这个妥协的基础上,尽管新生的魏玛德国内部矛盾重重、外部压力巨大,但它总算还是以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之面貌出现了,而《魏玛宪法》的诞生也受制于制定时的国内政治状况,成为各政党妥协的产物。
二、德意志民族传统文化以及历史的影响《魏玛宪法》的宪政思想的来源与德意志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是紧密联系的。
魏玛宪法
![魏玛宪法](https://img.taocdn.com/s3/m/852622a60029bd64783e2cfd.png)
魏玛宪法简介:1919年的《德意志国宪法》。
因在魏玛地方制定而得名。
1918年制定,1919年8月11日生效。
全文共181条,分两编。
第一编为联邦的组织及其职责,分联邦及各邦、联邦议院、联邦总统及联邦政府、联邦参议院、联邦立法、联邦行政、司法7章。
规定德国为联邦,主权在民。
人民有普选权、创制权。
采用责任内阁制,但总统有紧急命令权,可以暂时停止宪法中部分规定的效力。
第二编为德国人民的基本权利及基本义务,分个人、共同生活、宗教及宗教团体、教育及学校、经济生活5章。
第二编表现出这部宪法的特色,规定了个人的各种基本权利和许多社会生活的准则,其中有一些社会民主主义性质的规定。
1933年希特勒建立独裁统治后,先用紧急命令宣布《魏玛宪法》中许多关于人民权利的条文停止生效,又制定了《消除国民与国家危机的法律》(《授权法》),规定政府可以自行制定与宪法相抵触的法津。
于是《魏玛宪法》名存实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联邦德国,《魏玛宪法》为1949年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所代替。
该基本法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魏玛宪法》的传统,并在其第140条里规定,把《魏玛宪法》中有关宗教的5条(136~139,141)作为基本法的组成部分,继续有效。
《魏玛宪法》是现代宪法的源头。
特色:宪法学理,魏玛宪法是一部近代史上重要的宪法,它有以下的几个特点,其中或多或少被后来的他国宪法继承:1、第一部有半总统制风格的宪法,总统可自由任免总理,国会可以对总统投不信任票;不过总统也可以因此解散国会。
2、总统有相当大的权限,特别是可以宣布停止适用宪法的紧急状态全,而且任期达七年之多。
3、首部规定司法二元化的宪法,普通法院和行政法院分立。
4、军队为总统直接指挥调度。
5、第一部明文规定公投机制的宪法。
6、明文规定,在魏玛共和体制内,人民所享有的社会福利较同期宪政国家多了许多,体现了国家对人民也有一定照顾义务的概念。
7、首先将基本国策入宪的宪法。
魏玛宪法第48条
![魏玛宪法第48条](https://img.taocdn.com/s3/m/acd72cce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18.png)
魏玛宪法第48条:保障人民权利的重要法条魏玛宪法是德国历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式的宪法,于1919年制定并在历经多次修订后于1949年废止。
魏玛宪法第48条被视为该宪法中最为重要的法条之一,其重要性在于其对于人民的权利保障和社会秩序维护方面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解读魏玛宪法第48条,从法律角度探讨其实质和影响。
魏玛宪法第48条表明:“所有德国人在法律面前都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这一法条强调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它不仅具有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还强调了人民在其他权利方面的均等地位。
这一原则的确立,意味着在德国国内任何地方,无论是身份、职业、性别、种族等因素,所有德国人都将受到公正对待,并享有同等的法律保护。
魏玛宪法第48条还规定:“公民在政治方面的权利和职责稍逊于具体法律和法规的限制之下。
”这一表述意味着人民的权利不是无限制的,而是受到具体法律和法规的限制。
这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而设立的,以确保人民的权利行使不影响他人合法权益和社会的正常运转。
因此,这一条款既保障了人民的权利,又对其权利行使做出了适度的限制,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有序。
值得一提的是,魏玛宪法第48条并不只是简单地强调了人民的平等权利和义务,它还进一步规定了违反这一法条的违法行为的处理方式。
这一法条规定:“任何违反审判、刑事、或行政当局给予公民权利的法律和法规的行为无效。
”这意味着如果政府或其他机构制定的法律和法规违背了魏玛宪法第48条所规定的人民平等原则,这些法律和法规就会被视为无效。
这一规定有力地保护了人民的权利,并维护了宪法的权威。
魏玛宪法第48条的确立为当时的德国社会带来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它体现了民主、平等和公正的核心价值观,并对当时德国社会的和谐与繁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其他政治因素的干扰,魏玛宪法最终以失败告终。
然而,魏玛宪法第48条被广泛认为是现代宪法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其具有深远的影响。
总之,魏玛宪法第48条作为德国宪法中的重要法条,对于人民的权利保障和社会秩序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魏玛宪法
![魏玛宪法](https://img.taocdn.com/s3/m/21a05002f12d2af90242e66e.png)
结合实际论述《魏玛宪法》行管1003-张爽-2012070087通过学习德国的历史,在网上查询资料和图书馆收集资料,参考《德国政府与政治》这本书,结合实际论述《魏玛宪法》并谈自己的体会与感想如下。
首先,《魏玛宪法》制定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危机严重、民主运动爆发、苏维埃政权建立、受美国因素影响和政党之间的妥协等因素建立的。
选择魏玛的原因是:柏林为工人运动中心,为避免受到冲击和影响。
柏林为普鲁士中心,象征普鲁士霸权,而魏玛则是象征德国的古典人文主义传统。
宪法的内容是:受《人权宣言》的影响,康德哲学思想中对人以及人权的尊重。
篇章结构:首先是规定中央和地方权利的划分,其次是三权分立,再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魏玛宪法》具有现代民主法治国宪法体现了中央集权的特征。
其主要纲领是:“德意志国民团结其种族,一德一心共期改造邦家,永存于自由正义之境,维持国内国外之和平,促进社会之进化,爱制兹宪法。
”具体结构:于1918年制定,1919年8月11日生效。
全文共181条,分两编。
第一编为联邦的组织及其职责,分联邦及各邦、联邦议院、联邦总统及联邦政府、联邦参议院、联邦立法、联邦行政、司法7章。
规定德国为联邦,主权在民。
人民有普选权、创制权。
采用责任内阁制,但总统有紧急命令权,可以暂时停止宪法中部分规定的效力。
第二编为德国人民的基本权利及基本义务,分个人、共同生活、宗教及宗教团体、教育及学校、经济生活5章。
第二编表现出这部宪法的特色,规定了个人的各种基本权利和许多社会生活的准则,其中有一些社会民主主义性质的规定。
魏玛共和国时期:(1)国家结构形式是:联邦制(2)政体:实行总统共和制,按分权原则组织政府,总统被赋予广泛的权力,主权在民原则被第一次载入宪法。
(3)立法机关:联邦国会和联邦参政会。
(4)行政权:联邦总统与政府行使。
(5)司法权:联邦法院和各邦法院行使。
在宪法学中,魏玛宪法是近代史上一部重要的宪法,通过学习,它的特点总结为以下8点。
试析“完美”的魏玛宪法“夭折”的原因
![试析“完美”的魏玛宪法“夭折”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cffcb8e3e009581b6bd9ebc0.png)
试析“完美”的魏玛宪法“夭折”的原因摘要:魏玛宪法作为一部民主性法律,有其不可否定的历史进步性。
但是魏玛宪法仅存了14年就快速的退出了德国的政治法律舞台,魏玛共和国的灭亡宣判了“完善”的民主宪法在德国的终结。
这种“夭折”反映出导致魏玛宪法走向灭亡的自身体制性内因,也折射出魏玛共和国建设宪政国家所需的政治、经济、人民的宪政理念等宪政条件缺失的外因。
关键词:魏玛宪法;失败;内因;外因1918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的废墟上,以严谨和理性著称的德国人设计了他们的宪法——魏玛宪法,这是德国社会民主党集欧美各国宪法之精华于一体而提出的,因而是一部近乎完美的现代议会制精神的宪法。
然而,就是这部“完美”的宪法在其颁布后不久却早早地退出了德国的宪政舞台,留给世人不尽的遗憾和感慨,也留给后人无限的回味和思索。
一、魏玛宪法“完美”之所在魏玛宪法的制宪者们在立宪过程中认真研究了瑞士、英国、法国、美国的宪法,魏玛宪法便是混合了这些国家宪法原则而制定的。
它的内阁制政府是仿效英、法的,拥有实权的民选总统是学习美国的,人民复决制则源自瑞士,在宪法思想与制度安排上也让人动容,政治权力属于人民,特别是不分男女皆有选举权。
宪法第一编主要是有关国家体制。
政治制度方面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原则。
宪法规定,国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分上、下两院,上院即联邦议院,由各邦政府选派代表组成,下院称国民议会,由年满20岁以上之男女,依照比例代表选举制,以普遍、平等、直接、秘密之选举产生(魏玛宪法第22条),任期4年,国会的职权较之帝制时期扩大了,除掌管立法权之外,有权任命内阁、宣战与媾和,内阁必须向国会负责,必须得到国会的信任,否则必须辞职;行政方面,总统是国家元首,由全体公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年满35岁的公民均有被选举权(魏玛宪法第41、43条);司法上,法官地位独立并只服从法律,最高法院解释法律、裁决各种争端。
从魏玛宪法的以上内容中可以看出,它涉及实行内阁制的种种规定,显然,它是多党妥协的产物。
《魏玛宪法》溯源
![《魏玛宪法》溯源](https://img.taocdn.com/s3/m/ad9d16f14693daef5ef73d3c.png)
第5期陈从阳:《魏玛宪法》溯源63义革命家等戴将《魏玛宪法》视秀矫来影响的产物。
德国许多学者从“西方文明”与“德意志文化”的冲突的危度看待德国统一矮德国与协约藿之闻的冲突与战争。
在德们看来:魏玛共和嚣、《魏玛宪法》不是德圜的,它是外国的舶来品,是威尔逊总统所想要的。
是被外醒攀用货车运载两来的。
£5]38普罗伊衢啻己也裙詹:《魏玛宪法》接近于美鹜、更广泛地说是西方的宪政传统。
[6]l“多数学者嬲采取第三种溉点:强澜《魏玛宪法》是德阐社会内部与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伛学者们在具体评价内、外因豢影响力上却不尽相同。
部分学者更多强调德髫魇史鞍文凭慰宪法静影睫。
如布鲁斯·弗赖伊指出:将共和匡指称为舶来晶是错误的,共和国的许多灵感来源于德国的历史和德謇理论家。
在男一方面,荚秘国符合程方自圭爨主的普遍精神,它完成了德阑民主党所希望实现的目标:建立一个代议制和负责任的政府。
【7]81另外一些学者瞧认鸯:签管美国的影确不可否认,但是《魏玛宪法》却不是战胜国的产物,它产生平旧的德图宪政思想。
【8]115在著名历史学家卡尔·遭特里希·埃尔德受看来:魏玛共纛国豹宪法不是溺俾斯麦常国宪法的革命决裂,而更多的是它的继续。
此外,以瑞士、比利时、法阑、英国和美国宪法为楷模,理想主义黪鑫壹思想泼及德意卷缝方鑫治传统一踅被暖收进了魏玛宪法。
[9]222’230螽湾学者张金鉴也持楣似观点:《魏玛宪法》的制定,主要的是根据德国的渊源与经验。
18凄8年懿法兰竞禳宪法穰18拿1年社会民主党的爱尔祸特纲领都是重要的参考资料。
不过在另外一方面,法国、美国、瑞士的宪法前例对魏玛宪法的裁定亦鸯裰当影晌。
班叼252在强谲德意恚传统对魏玛共和国民主政体影响方面,有学者注意到德国传统文化的多重性:德阑不仅存在反民主的传统与势力,也有着真歪的謇翻与民主。
1848年孳鑫酶回忆和它所代表的精神永远不会消失。
德国拥有全欧最强大的劳王组织和最强大的社会民主党。
魏玛宪法
![魏玛宪法](https://img.taocdn.com/s3/m/b2f1e36db84ae45c3b358ced.png)
1919年的《德意志国宪法》。因在魏玛地方制定而得名。1918年制定 ,1919年8月11日生效。全文共181条,分两编。第一编为联邦的组织及其职责,分联邦及各邦、联邦议院、联邦总统及联邦政府、联邦参议院、联邦立法、联邦行政、司法7章。规定德国为联邦 ,主权在民。人民有普选权、创制权。采用责任内阁制,但总统有紧急命令权,可以暂时停止宪法中部分规定的效力。第二编为德国人民的基本权利及基本义务,分个人、共同生活、宗教及宗教团体、教育及学校、经济生活5章。第二编表现出这部宪法的特色,规定了个人的各种基本权利和许多社会生活的准则,其中有一些社会民主主义性质的规定。1933年希特勒建立独裁统治后,先用紧急命令宣布《魏玛宪法》中许多关于人民权利的条文停止生效,又制定了《消除国民与国家危机的法律》(《授权法》),规定政府可以自行制定与宪法相抵触的法津。于是《魏玛宪法》名存实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联邦德国,《魏玛宪法》为1949年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所代替。该基本法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魏玛宪法》的传统,并在其第140条里规定,把《魏玛宪法》中有关宗教的5条(136~139,141)作为基本法的组成部分,继续有效。《魏玛宪法》是现代宪法的源头。
(3)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作了全面、详尽得规定。宪法第二篇以相当大的篇幅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宣布德国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男女平等,废除因出生和阶级带来的不平等待遇。
(4)宪法还对社会经济生活专门作了规定,因此,有“经济宪法”之称。第一,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工作权利和经济权利;第二,与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国家垄断的发展相一致,宪法不再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而是根据“社会化”原则,规定了对私有制的限制。第三,根据社会民主主义思想,宪法规定了“劳动会议制度”和“经济会议制度”魏玛宪法
魏玛宪法名词解释
![魏玛宪法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ad5cef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5c.png)
魏玛宪法名词解释
1. 国家元首:指德国总统,拥有象征性的国家代表权力和一定的行政权力。
2. 德意志国议会:由直接选举产生的国民代表组成,是德国联邦立法机关的核心。
3. 国会大厦:德国国会所在地,也是德国重要的政治象征之一。
4. 联邦理事会:德国联邦原则下的立法机关,负责协调各州之间的利益关系。
5. 联邦政府:由总理和多个部长组成,行使行政权力的主体。
6. 法律优先原则:指对任何决策和行动都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和程序,法律优先于个人意志和政府行政。
7. 社会福利国家:提倡由政府对社会成员提供全面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服务,以体现公平和正义。
8. 市民权利和人权保障:保障个人自由和尊严,包括言论自由、宗教自由、组织自由等。
9. 宪法法院:德国联邦宪法法院是德国最高法院,主要职责是宪法解释和监督各级法院的司法裁判是否符合宪法规定。
10. 中央银行独立:德国联邦银行是德国中央银行,其独立性
保证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防止政治干预。
11. 联邦州权利:联邦各州享有一定的政治自治权力,包括教育、文化、警察、司法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权利。
12. 经济自由市场经济:维护私有财产权,允许市场经济自由竞争,以刺激经济发展。
13. 民主原则:民主是德国政治体系的基础,包括普选权、言论自由、组织自由和多党制等基本民主原则。
14. 平等原则:德国政治体系的另一基本原则,要求对所有公民平等对待,不受性别、种族、宗教、国籍和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干扰。
15. 基本权利:德国宪法规定了包括人身自由、言论自由、教育自由、聚会自由、媒体自由等在内的基本权利,这些权利不受侵犯。
魏玛宪法的主要内容
![魏玛宪法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84fec1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ca.png)
魏玛宪法的主要内容
《魏玛宪法的主要内容》
嘿,咱今天就来聊聊魏玛宪法的主要内容。
咱先从这宪法的那些重要部分讲起啊。
它规定了德国是个共和国,这可就跟以前不一样啦,这意味着权力不再集中在一个人手里啦。
然后呢,公民有了一系列的权利,比如选举权啊,言论自由啊等等,听起来就很厉害吧。
就说选举权这事儿,你能想象吗,以前好多人根本就没机会参与决定国家大事,现在不一样了,大家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选出自己觉得能为大家办事的人。
这就好比你家要选个当家的,每个人都能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
还有关于政府的架构呀,什么总统、议会,分工明确,相互制约。
这就像是一个公司里有不同部门,大家各自负责一块,但又要相互配合,不然事情可就没法好好干下去。
再说说言论自由。
以前可能有人想说点啥还得担心被抓起来,现在可好了,可以畅所欲言啦。
就像有一次我在大街上看到有人在那大声讨论政治,要是在以前说不定就惹麻烦了,但在有了魏玛宪法保障后,这都不是事儿啦。
总之,魏玛宪法的这些主要内容就像给德国整个社会搭建起了一个新的框架,让一切变得更有序、更民主、更有活力。
它让德国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虽然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波折,但不可否认它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咱了解它,才能更好地理解德国的那段历史,也能从中学到不少东西呢。
德国魏玛宪法
![德国魏玛宪法](https://img.taocdn.com/s3/m/cb211e2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3f.png)
德国魏玛宪法
德国魏玛宪法于1919年颁布,成为德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它的诞生,是为了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内乱不堪的境况,建立
一个稳定的政治体系。
这部宪法涉及到德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方
面面的问题,对整个德国社会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
一、政治体制
魏玛宪法规定德国为联邦共和制国家,由联邦政府和各个州政府
组成。
联邦政府由总统、总理、内阁等组成,主要负责国家大政方针
的制定和执行。
各州政府则根据宪法规定,具有自治权和一定的立法权。
此外,魏玛宪法还规定了一个类似于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条款,即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自由等。
二、选举制度
魏玛宪法规定了普遍、平等、直接、秘密的选举制度。
这一规定,是德国历史上第一次实行真正民主选举制度,有利于确保政治体制的
稳定和民众的参与度。
魏玛宪法还规定,每一个公民都有权利成为议
会议员,这一规定在当时极具意义,代表了进步的思想。
三、社会制度
魏玛宪法明确保障了劳动者的权利。
宪法规定,每个劳动者都有
权利加入工会、罢工和集体谈判等,这一规定保障了德国工人阶级的
权益,也为后来的社会保障制度奠定了基础。
此外,魏玛宪法还规定
了国民教育义务制,规定了政府应该为教育发展承担的责任,这一规
定保障了人民的文化权利。
总之,德国魏玛宪法的颁布,彰显了一个民主、自由、平等的政
治体制的优越性,也为后来的欧洲宪政国家奠定了基础。
虽然在德国
历史上,它起到的作用不是那么完美,但是,它为德国民主化进程的
推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魏玛宪法的反向思索
![魏玛宪法的反向思索](https://img.taocdn.com/s3/m/cbe21db4650e52ea54189848.png)
魏玛宪法的反向思索作者:孙淼来源:《世界家苑》2020年第04期摘要:魏玛宪法作为在当时历史背景下被认为是最充分体现民主性特征的宪法,在德国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使得一个基于魏玛宪法的蓝图而构建的议会民主制、联邦制的德国魏玛共和国正式呈现在世界历史舞台。
但是如此注重民主、自由的国度并没有如预期走向繁荣发展之路,反而逐步分崩离析,这就使得我们站在宪法性思维的角度,结合魏玛宪法兴衰之路的发展背景进行一些反向思索,探讨魏玛宪法在制度设计上存在的一些弊端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关键词:魏玛宪法;兴衰之路;弊端;反向思索1 魏玛宪法的来源与产生关于魏玛宪法的研究,目前主要停留在对其内容的理解与评述、性质的界定与阐发、历史意义的阐述和思考,而对魏玛宪法的来源与产生反而提及甚少。
对魏玛宪法进行追本溯源,可以使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样一部最有民主特色的宪法,从而获得不一样的启发。
1.1 魏玛宪法的思想来源德国开化观念与保守观念进行了充分的较量,两者在这一过程中相互渗透完成了德意志民族文化传统的改造,使得其带有强烈的矛盾特征。
这种带有矛盾性特征的民族文化传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魏玛宪法的制定。
一方面魏玛宪法建立了德意志联邦为共和政体,确立国权出自人民并对公民基本权利作出了系统详细规定,同时规定了国家管理层面上的民主共和制度;但另一方面却又在国家组织结构中依然沿袭了传统的联邦制,赋予了总统超出常理的特权,如强制执行权与独裁权,将总统的地位进行了过度的抬高。
1.2 魏玛宪法的实践来源德国1848年革命迫使当时的普鲁士国王在法兰克福召集全德国国民会议通过了帝国宪法,即法兰克福宪法。
虽然这部宪法国王拒绝承认并以之后的维护帝国宪法运动的失败宣告了终结,但是不得不说其对魏玛宪法内容的部分实践来源提供了可供参考与借鉴的蓝本。
法兰克福宪法中关于言论、出版、信仰和人身等自由的规定大多包含在魏玛宪法中,另外对于公民广泛民主权利的赋予也很好的在魏玛宪法中得以沿袭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十二条联邦国会之表决,除宪法规定其他投票比例外,应以过半数行之。
但联邦国会内所行之选举,得依照议事细则为例外之规定。
决议能力,由议事细则规定之。
第三十三条联邦国会及其委员会,得要求联邦行政院长及各部部长出席。联邦行政院长,各部部长及其所委托之人员,均得出席于联邦国会及其委员会之会议,各部亦得派遣全权代表出席此会议,以陈述各该邦政府对于某议案意见。
5.埋葬制度。
第十一条联邦对于各邦赋税之征收与征收之种类,如认为必要时,得以立法手续,以章则规定其性质及征收方法,使得保持重要之社会利益及免除下列弊病。
1.有害于联邦税源或联邦商业者。
2.两重赋税。
3.苛税,或使用公共交通孔道,及足以增加运输负担之不应有捐税。
4.各邦间或同邦各地间贸易之捐税,其足以使输入货较土制货物难销售者。
第三条联邦旗色为黑红金三色,商旗为黑白红三色,其上内角镶国旗。
第四条已公认之国际法上各法规,得视为德意志联邦法律,有裁制力。
第五条国权之关于联邦事务者,由联邦之机关,依照联邦宪法行使之。
关于各邦事务者,由各邦机关,依照各邦宪法行使之。
第六条下列各立法权为联邦所专有:
1.外交。
2.殖民制度。
3.国籍,自由移住移民,引渡。
第十四条联邦法律无其他特别规定时,由各邦官署执行之。
第十五条联邦政府对于联邦有立法权事项,行使监督权。联邦法律,由各邦官署执行时,联邦政府得发布通命,联邦政府为监督各邦中央官署及其下级官署,执行联邦法律起见,有派遣委员于各邦中央官署之权,并在取得各邦中央官署同意时得派遣委员于各邦下级官署。
各邦政府对于执行联邦法律有缺点时,经联邦政府之请求,有除去此缺点之义务。彼此意见不同时,不论联邦或各邦,除联邦法律已特别指定由其他法院判决外,得要求高等法院判决之。
德意志帝国宪法(魏玛宪法)
德意志国民团结其种族,一德一心共期改造邦家,永存于自由正义之境,维持国内国外之和平,促进社会之进化,爰制兹宪法。
第一编联邦之组织及其职责
第一章联邦及各邦
第一条德意志联邦为共和政体。
国权出自人民。
第二条联邦领土,由德意志各邦构成之。其他地方,如其人民照自决原则愿归属者,得依联邦法律接受,使归入于联邦版图。
民意以投票方法征求。如行将划分区域之居民,其有联邦国会选举权者1/3以上要求时,联邦政府应即下令举行人民投票。
对于领土变更或组织新部之决议,应有3/5之投票并代表有选举权者之过半数之赞同,始得决定之。其仅关于普鲁士行政区之一部分巴威亚邦之一部分或其他各邦相当行政区之一部分之划分,亦须征求各该区全部人民意见。划分之区域若与全区域不相关联者,得依照特别联邦法律,根据划分区域居民之意见行之。
第二十六条联邦国会自选议长副议长及秘书长,并自定议事细则。
第二十七条在休会或闭会时,由本次会期之议长及副议长继续执行其一切职务。
第二十八条国会之议场权及警察权,由议长行使之。国会之内部行政,属于议长。议长并掌管国会内依照预算之一切收支,并在其行政上之一切法律行为及诉讼事件代表联邦。
第二十九条联邦国会之议事,须公开之。惟有议员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以上之动议并得2/3之多数赞成时,可改为秘密会议。
5.输出奖励金。
第十二条对于联邦有立法权之事、在联邦不行使其立法权时,各邦得保留之。但对于联邦专有立法权之事,不在此例。
关于第七条第十三项各事,如各邦法律有损害联邦全体利益时,联邦有抗议权。
第十三条联邦法律得废止各部法律。
各邦法律与联邦法律发生疑义或有冲突时,联邦或各邦之中央主管官署得依照联邦法律之详细规定,请联邦最高法院判决之。
足以限制人身自由,至使议员不能行使其职权者,须得各该议员所属之议会之许可,始得为之。对于联邦国会或各邦议会议员之一切刑事诉讼或拘留及其余一切足以限制个人自由之拘束,如得其所属议会之要求时,应完全予以停止执行。
第三十八条联邦国会及各邦议会议员以议员资格受人委托,或因执行议员职务而以事委托他人时,对于该人及该事,有拒绝作证之权。关于没收书证,法律上允许某人有拒绝作证之权者,议员亦如之。
人民表决之后,联邦政府应提出各该法律案于联邦国会解决。
领土之合并或分裂,对于财产分割有争执时,得由当事者一方之动议请求德意志联邦高等法院裁判之。
第十九条在任何一邦内,有宪法上之争议而该邦无该管法院足以解决此争议者,又各邦间或联邦与某一部间为争议时,除关于非私法问题外,得由当事者一方请求联邦高等法院判决之,但以不归其他联邦法院管辖者为限,高等法院之判决,由联邦大总统以命令执行之。
第四十四条联邦大总统不得同时为联邦国会议员。
第四十五条联邦大总统,在国际上,代表联邦,并得以联邦名义,与其他国家缔结同盟,订立条约,授受使节。
宣战媾和,以联邦法律行之。
对外国缔结同盟及订立条约,有涉及联邦立法事项者,应得联邦国会之同意。
第四十六条联邦大总统,于法律上无特别之规定时,得任免联邦文武官吏,并得向其他官署行使此项任免权。
此委员会有审问委员会所有之权。
第三十六条联邦国会及各邦议会议员,无论何时,不得因其投票或因行使其议员职权而发表之言论,受司法上或纪律上之惩处,并不得于议会以外使负任何责任。
第三十七条联邦国会及各邦议会议员,在开会期间,非得其所属之国会或议会之许可,不得以犯法行为而受审问或被逮捕。惟现行犯当场拘捕或于犯事之翌日被捕者,不在此限。
15.饮食品,享乐品及日用必需品之交易。
16.营业法及矿业法。
17.保险制度。
18.航海法,大海及沿海之渔业法。
19.铁路,内河航业,陆上水上空中自动机交通,及关于国防道路之建筑。
20.戏院及电影制度。
第八条联邦除上述之立法权外,对于租税以及其他之全部或一部为充实国库而取得之收入,有立法权。如联邦欲将以前归各邦受辖之赋税及其余收入归诸自用时,对于各邦之生存能力,应先予考虑。
第二章联邦国会
第二十条联邦国会,以代表德国人民之议员组成之。
第二十一条议员为全体人民之代表,惟服从其良心所主张,并不受其他请托之约束。
第二十二条议员由年满二十岁以上之男女,依照比例代表选举制,以普遍、平等、直接、秘密之选举法选出之。选举日须为星期日或公共休息日。其详细办法另以选举法定之。
第二十三条联邦国会以四年为任期。每届任期满后,其新选举最迟应限于满期后之第六十日举行。联邦国会第一次集会,最迟应限于选举后之第三十日行之。
8.公众卫生制度,兽医制度及对于植物之病害及摧残之保护。
9.劳工法,工人及佣工之保险与职业介绍。
10.全国职业代表机关之设立。
11.军职人员及其家属之保护。
12.公用征收法。
13.天然宝藏,经济企业之社会化,及公共经济货物之生产、供给、分配、定价,与其按照集体主义之组织。
14.商业,度量衡制度,发行纸币,及银行与交易所制度。
第四十七条联邦大总统掌握联邦一切国防军之最高命令权。
第四十八条联邦大总统,对于联邦中某一邦,如不尽其依照联邦宪法或联邦法律所规定之义务时,得用兵力强制之。
联邦大总统于德意志联邦内之公共安宁及秩序,视为有被扰乱或危害时,为回复公共安宁及秩序起见,得取必要之处置,必要时更得使用兵力,以求达此目的。
联邦大总统得临时将本法一百一十四、一百一十五、一百一十七、一百一十八、一百二十三、一百二十四及一百五十三各条所规定之基本权利之全部或一部停止之。本条第一第二两项规定之处置。但此项处置得由联邦大总统或联邦国会之请求而废止之。
宣誓时,得附加宗教宣誓。
第四十三条联邦大总统之任期为七年。如再当选,得连任。联邦大总统于任期未满前,得由联邦国会动议,以国民表决罢免之。联邦国会此项决议,须有2/3多数赞成,才能成立。决议成立后,联邦大总统应即停止其执行职务,如国民表决拒绝罢免大总统时,联邦大总统等于重新选举,联邦国会应即解散。联邦大总统,非得联邦国会之同意,不受刑事上之诉追。
第二十四条联邦国会于每年十一月之第一星期三日,自行集会于联邦政府所在地,惟联邦大总统或联邦国会议员1/3有所要求时,联邦国会议长应将联邦国会提前召集开会。
联邦国会决定其闭会及重行开会日期。
第二十五条联邦大总统得解散联邦国会,但出于同一之原因,仅得解散国会一次。
新选举最迟应限于联邦国会被解散后之第六十日行之。
4.兵役法。
5.货币制度。
6.关税制度,关税及贸易区域之划一,以及货物流通之自由。
7.邮政、电报及电话制度。
第七条联邦对于下列各项,有立法权:
1.民法。
2.刑法。
3.诉讼法及刑罚执行,及官署间之互助法。
4.护照制度及外事警察。
5.救贫制度及游民之救护。
6.出版、结社、集会制度。
7.人口政策、孕妇、婴儿、幼童及青年之保护。
其详细,另以联邦法律规定之。
法院及行政官署,对于此委员会所请求搜查之证据,有遵照办理之义务。如委员会调档案,应即送交。关于此委员会及受此委员会请求之官署,于其搜查证据时,得依照刑事诉诸法各规定得适用之。但不得侵害书信、邮政、电报及电话之秘密。
第三十五条联邦国会设置常任外交委员会。此委员会虽在国会闭会期间,或在国会任期届满,或国会被解散以至新国会集会之期间,仍照常执行职务。此委员会之会议并不公开,但有该委员会2/3以上委员之多数决议时,准其公开。联邦国会为保持人民代表机关对于联邦政府之权利起见,得在国会闭会期间及国会任满期间设置常任委员会。
第十八条联邦区分各邦应顾虑各该地人民之意见,以求发展其最高经济及文化能力为目的。
在联邦内变更各邦领土及组织新邦,应依照联邦法律修正宪法之手续行之。
如直接有关系之各邦均同意时,得依照极简单之联邦法律行之。
如有关系之一邦,对于各邦领土变更或组织新邦不同意时,得由民意之要求,或因对于联邦有极大利益,仍得依照极简单之法律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