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课后练习
2019-2020人教版物理选修1-1 课时分层作业3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019-2020人教版物理选修1-1 课时分层作业3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d22d5b3f7cd184254b35356e.png)
课时分层作业(三)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基础达标练]1.(6分)下列哪些措施是利用了静电()A.精密仪器外包有一层金属外壳B.家用电器如洗衣机接有地线C.手机一般装有一根天线D.以上都不是D[精密仪器外包有一层金属外壳是防止外界静电或其他电信号的干扰;家用电器如洗衣机接有地线是通过地线及时导走静电,保护人身安全;手机一般装有一根天线是为了有效地接收电信号.]2.(6分)高压输电线路的铁塔顶端有一条比下面输电线细的金属线,它的作用是()A.加强铁塔的稳定性B.传输零线的电流C.防雷电,起到避雷针的作用D.作为备用线,供输电线断开时应急使用C[本题中的细线起着与避雷针相似的作用,通过放电中和周围空气中的电荷,可以防止雷击.选项C正确.]3.(6分)静电除尘器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高效除尘器,如图实线为除尘器内电场的电场线,虚线为带负电粉尘的运动轨迹,P、Q为运动轨迹上的两点,下列关于带电粉尘在P、Q两点所受电场力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F P=F Q B.F P>F QC.F P<F Q D.无法比较C[Q处的电场线密,所以在Q点所受电场力大,选项C正确.]4.(6分)如图是模拟避雷针作用的实验装置,金属板M接高压电源的正极,金属板N接负极.金属板N上有两个等高的金属柱A、B,A为尖头,B为圆头.逐渐升高电源电压,当电压达到一定数值时,可看到放电现象.先产生放电现象的是()避雷针模拟实验A.A金属柱B.B金属柱C.A、B金属柱同时D.可能是A金属柱,也可能是B金属柱A[根据导体表面电荷分布与尖锐程度有关可知,A金属柱尖端电荷密集,容易发生尖端放电现象,故选项A正确.]5.(6分)请用学过的电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工穿绝缘衣比穿金属衣安全B.制作汽油桶的材料用金属比用塑料好C.小鸟停在单根高压输电线上会被电死D.打雷时,待在汽车里比待在木屋里要危险B[由静电屏蔽的知识可知,A、D选项均错误;金属可以消除多余的静电,B项正确;单根高压输电线上相距较近的两点之间电阻很小,因而电压较小,小鸟不会被电死,C选项错误.]6.(6分)下列属于利用静电现象的是()A.采用导电橡胶做飞机轮胎B.油轮上的工作人员穿导电材料做的衣服;输油管每隔100~300 m接地一次C.办公用的打印机D.在地毯中夹杂一些导电纤维C[飞机在飞行时,与空气摩擦产生大量的静电,所以采用导电橡胶做飞机轮胎,落地时可将静电导走,这是防止静电,选项A错误;油轮上的工作人员穿导电材料做的衣服,这样会把衣服上的静电导入大地,输油管每隔100~300 m接地一次,这都是防止静电,选项B错误;办公用的打印机是利用静电现象来工作的,选项C正确;在地毯中夹杂一些导电纤维,是防止出现静电,选项D错误.]7.(6分)如图所示是静电除尘装置示意图,它由金属管A和管中金属丝B 组成,有关静电除尘的原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接高压电源负极,B接高压电源正极B.煤粉等烟尘吸附电子后被吸在B上C.靠近B处电场强度大,B附近空气被电离成阳离子和电子D.煤粉等烟尘在强大电场作用下电离成阴、阳离子,分别吸附在B和A 上C[静电除尘的原理是除尘器圆筒的外壁连到高压电源的正极,中间的金属丝连到负极.圆筒中气体分子在电场力作用下电离,粉尘吸附了电子而带负电,飞向筒壁,最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在筒底,故选项A、B、D错误,C正确.] 8.(8分)下列有关生活中的静电,有利的是________,有害的是________.A.静电除尘B.静电喷涂C.静电复印D.雷雨天高大树木下避雨E.电视荧屏上常有一层灰尘ABC DE[静电除尘、静电喷涂、静电复印都是课本中提到的静电利用的例子,所以有利的选ABC;雷雨天由于云中电荷的作用,高大树木会出现尖端放电,与云中电荷中和而产生强烈的放电现象,所以在高大树木下避雨易遭雷击;电视荧屏上的灰尘是静电所致,使画面模糊,所以有害的选DE.][能力提升练]9.(8分)下列属于防止静电产生的危害的是()A.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装上避雷针B.小汽车上有一根露在外面的小天线C.在高大的烟囱中安装静电除尘器D.汽车制造厂车间里进行静电喷漆A[当打雷的时候,由于静电感应,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积累了很多的静电,容易导致雷击事故,所以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安装避雷针可以利用尖端放电,中和云层电荷,保护建筑物的安全,属于静电危害的防止,选项A符合题意;小汽车上有一根露在外面的小天线,是接收无线电信号的,与静电的利用和防止无关,选项B不符合题意;静电除尘时除尘器中的空气被电离,烟雾颗粒吸附电子而带负电,颗粒向电源正极运动,属于静电应用,选项C不符合题意;喷枪喷出的油漆微粒带正电,因相互排斥而散开,形成雾状,被喷涂的物体带负电,对雾状油漆产生引力,把油漆吸到表面,属于静电应用,选项D不符合题意.]10.(8分)处于强电场中的空气分子会被电离为电子和正离子,利用此原理可以进行静电除尘.如图所示,是一个用来研究静电除尘的实验装置,铝板与手摇起电机的正极相连,缝被针与手摇起电机的负极相连,在铝板和缝被针中间放置点燃的蚊香.转动手摇起电机,蚊香放出的烟雾会被电极吸附,停止转动手摇起电机,蚊香的烟雾又会袅袅上升.关于这个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烟尘因为带正电而被吸附到缝被针上B.同一烟尘颗粒在被吸附过程中离铝板越近速度越小C.同一烟尘颗粒在被吸附过程中离铝板越近速度越大D.同一烟尘颗粒在被吸附过程中如果带电荷量不变,离铝板越近则加速度越大C[在铝板和缝被针中间形成强电场,处于强电场中的空气分子会被电离为电子和正离子,烟尘吸附电子带负电,而被吸附到铝板上,选项A错误;由于静电力做功,同一烟尘颗粒在被吸附过程中离铝板越近速度越大,选项C正确,B错误;由于离铝板越近,电场强度越小,同一烟尘颗粒在被吸附过程中如果带电荷量不变,离铝板越近则加速度越小,选项D错误.]11.(14分)如图所示,在桌上放两摞书,把一块洁净的玻璃垫起来,使玻璃离开桌面20~30 cm.在宽0.5 cm的纸条上画出各种舞姿的人形,用剪刀把它们剪下来,放在玻璃下面,然后用一块硬泡沫塑料在玻璃上擦,就可以看到小纸人翩翩起舞了.(1)为什么小纸人会翩翩起舞?(2)如果实验前用一根火柴把“跳舞区”烤一烤,实验效果会更好,此现象说明了什么?(3)如果向“跳舞区”哈一口气,小纸人跳得就不活跃了,此现象说明了什么?[答案](1)硬泡沫塑料与玻璃板摩擦后带上电荷,与纸人相互吸引.(2)说明在干燥环境中容易起电,其原因是干燥的空气不会把摩擦后玻璃板上产生的电荷导走.(3)说明在潮湿的环境下,不易摩擦起电,因为潮湿的空气具有导电能力,把摩擦后玻璃板上产生的电荷导走了.12.(20分)以煤作燃料的电站,每天排出的烟气带走大量的煤粉,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利用静电除尘可以除去烟气中的煤粉.如图所示是静电除尘器的原理示意图,除尘器由金属管A和悬在管中的金属丝B组成,在A、B上各引电极a、b接直流高压电源.假定煤粉只会吸附电子,而且距金属丝B越近场强越大.(1)试标出所接高压电源的极性;(2)试定性说明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3)设金属管A的内径r=3 m,长为L=50 m,该除尘器吸附煤粉的能力D =3.5×10-4 kg/(s·m2),求其工作一天能回收煤粉多少吨?(最后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解析](1)a为正极,b为负极.(2)由于煤粉吸附电子带电,故将在电场作用下奔向电极,并吸附在电极上.(3)设一天回收煤粉的质量为m,管内表面积S=2πrL.则m=DS·t1 000=3.5×10-4×2×3.14×3×50×86 4001 000t≈28.5 t.[答案](1)a为正极,b为负极(2)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奔向电极,并吸附在电极上(3)28.5 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练习:第一章第三节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练习:第一章第三节生活中的静电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2eb2129da8956bec0875e32f.png)
第一章电场电流第三节生活中的静电现象A级抓基础1.下列哪些现象利用了静电原理()A.常用的复印机复印文稿等B.常用的家用照相机成像在底片上C.针式打印机打印文字图像D.数码照相机照相答案:A2.人们在晚上脱衣服时,有时会看到火花四溅,并伴有“噼啪”声,这是因为()A.衣服由于摩擦而产生了静电B.人体本身是带电体C.空气带电,在衣服上放电所致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解析:在干燥的天气脱衣时,外衣与里面的衣服摩擦,使它们带有异种电荷,电荷放电,发出噼啪声,所以属于摩擦起电.答案:A3.如图所示是模拟避雷针作用的实验装置.金属板M接高压电源的正极,金属板N接负极.金属板N上有两个等高的金属柱A、B,A为尖头,B为圆头.逐渐升高电源电压,当电压达到一定数值时,可看到放电现象.先产生放电现象的是()A.A金属柱B.B金属柱C.A、B金属柱同时产生D.可能是A金属柱,也可能是B金属柱解析:由于A的尖端电荷较B端电荷密集,故先产生放电现象.答案:A4.下列哪些是利用了静电原理()A.精密仪器外包有一层金属外壳B.家用电器如洗衣机接有地线C.手机(移动电话)一般都装有一根天线D.以上都不是解析:精密仪器外包有一层金属外壳是静电屏蔽;家用电器如洗衣机包有一层金属外壳并接地,是使洗衣机对地电压为零,保证安全,不是利用静电;手机一般都装有天线是为了接收信号.以上三种都不是利用静电.答案:D5.避雷针能够避免建筑物被雷击的原因是()A.云层中的电荷被避雷针通过导线导入大地B.云层与避雷针发生摩擦,避雷针上产生的电荷被导入大地C.避雷针的尖端向云层放电,中和了云层中的电荷D.以上说法都不对解析:带电云层靠近安装了避雷针的建筑物时,在避雷针上产生感应电荷会通过针尖放出,逐渐中和云层中的电荷,从而保护建筑物.所以选项C正确.答案:C6.在医疗手术中,为防止麻醉剂乙醚爆炸,地砖要用导电材料制成,医生护士要穿由导电材料制成的鞋子和棉布外套,一切设备要良好接地,甚至病人身体也要良好接地,这样做是为了() A.应用静电B.除菌消毒C.消除静电D.防止漏电解析:麻醉剂乙醚易挥发,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医生护士做手术时要穿由导电材料制成的鞋子和棉布外套,一切设备要良好接地,这样做是为了将摩擦产生的静电及时导走,防止放电产生火花而引起爆炸,C正确.答案:C7.(多选)下列关于静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燃煤时会产生大量的煤灰,污染大气,静电除尘器利用了火花放电B.复印机是利用静电的吸附作用工作的C.静电喷漆的方法可节省油漆而且均匀,没有利用静电吸附D.实验室的感应起电机的两个放电小球虽然是圆头状的,但是当电压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能发生火花放电解析:静电除尘器和复印机利用了静电吸附,A错,B对;油漆经过喷嘴时油漆微粒带正电,它们相互排斥,扩散开来形成一大团漆云,被吸附在带负电的物体表面,选项C错误.答案:BDB级提能力8.下列有关静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干燥天气里脱化纤衣物时常常会看到火花,是火花放电现象B.室内栽花种草可有效防止静电C.雷电对人类生活只有危害,没有益处D.建筑物安装的避雷针是利用了尖端放电的原理解析:室内栽花种草可以有效地降低室内的静电,这种说法正确.根据火花放电和尖端放电的含义知A、D两种说法正确.雷电对人类生活也会产生益处,如闪电产生的臭氧留在大气层中,能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答案:C小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习题课件:1.3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习题课件:1.3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d8210a087e21af45b307a8c3.png)
-2-
三、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一二三
目标导航
Z Z D 知识梳理 HISHISHULI
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典例透析
IANLITOUXI
一、放电现象 1.火花放电是最常见的放电现象。 2.为了防止导体上电荷过量,常常把导体与大地连接起来,进行接 地放电。
-19-
三、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目标导航
Z Z D 知识梳理 HISHISHULI
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典例透析
IANLITOUXI
类型一 类型二 类型三
解析:油罐车后装一条拖在地面上的铁链条,可以及时导走油罐 车上(因摩擦等原因)产生的静电荷,避免电荷越积越多,放电时产生 火花,使油罐车起火爆炸,所以选项A正确。在地毯中夹杂导电纤维, 同样是为了导走摩擦产生的静电荷,而印染厂空气保持适当的湿度, 是为了使静电荷及时散失,避免干扰印染的质量,所以选项C、D正 确。在小汽车外露出一根小天线,是为了接收电磁波(收音机等),如 果小天线不露在汽车外,车内处于被金属包围的环境中,无法收到 无线电信号,因此选项B错误。
目标导航
Z Z D 知识梳理 HISHISHULI
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典例透析
IANLITOUXI
二、雷电和避雷 1.雷电是云层之间或云层与地面之间发生的强烈放电现象,并能 产生耀眼的闪光和巨响。 2.尖端放电 (1)实验表明,电荷在导体表面的分布是不均匀的,突出的位置,电 荷比较密集;平坦的位置,电荷比较稀疏,导体尖锐部位的电荷特别 密集,尖端附近的电场就特别强,会产生尖端放电现象。 (2)避雷针则应用了尖端放电的原理。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第1课时作业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第1课时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7b1b1bf46137ee06eff91843.png)
三、生活中的静电现象1.如图1-3-1所示,先用绝缘细线将导体悬挂起来,并使导体带电.然后用带绝缘柄的不带电小球接触A点,再用小球与验电器接触.用同样的方法检验B、C部位的带电情况,则()图1-3-1A.与A接触再与验电器接触,验电器箔片张开的角度最大B.与C接触再与验电器接触,验电器箔片张开的角度最大C.与A、B、C接触再与验电器接触,验电器箔片张开的角度一样大D.通过实验可确定导体上平坦部位电荷分布比较密集【解析】带电导体的平坦部位电荷比较稀疏,凸出部位电荷比较密集,即C处电荷最密集,B处次之,A处最稀疏,因此小球接触A点时,取得的电荷量最少,与验电器接触时,验电器箔片得到的电荷量最少,箔片张开的角度最小;反之与C处接触时,箔片张开的角度最大.【答案】 B2.人们在黑暗的地方脱衣服时,有时会看到火花并伴有“噼啪”的响声,这是因为()A.人体本身是带电的B.空气带电,在衣服上放电所致C.衣服由于摩擦而产生静电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解析】因为衣服之间的相互摩擦,产生了静电,通过干燥的空气放电产生电火花,故C项正确.【答案】 C3.雷电是怎样形成的?避雷针为什么装在建筑物的顶部,且必须接地?雷电天气,能不能在大树下避雨?【解析】(1)云层与云层之间以及云层与大地之间通过摩擦、感应等方式带有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通过火花放电,形成雷电.(2)避雷针装在建筑物顶部,以便于尖端放电.(3)避雷针接地,以便于接地放电.(4)在有雷电的天气,人们不能在大树下避雨,因为在空旷的田间,大树容易积累电荷,容易发生放电现象.【答案】见解析4.静电在各种产业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复印等,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几乎都是让带电的物质微粒在电场作用下奔向并吸附到电极上.现有三个粒子a、b、c从P点向下射入由正、负电极产生的电场中,它们的运动轨迹如图1-3-2所示,则()图1-3-2A.a带负电荷,b带正电荷,c不带电荷B.a带正电荷,b不带电荷,c带负电荷C.a带负电荷,b不带电荷,c带正电荷D.a带正电荷,b带负电荷,c不带电荷【解析】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或由正、负两个电荷形成的电场由正电荷指向负电荷,正电荷受力与电场的方向相同,负电荷受力与场强方向相反,所以a带正电荷,c带负电荷,b不偏转则不受电场力,所以不带电,故选项B正确.【答案】 B5.(多选)下列措施中,属于防止静电危害的是()A.运送汽油的油罐车后有一条拖在地面上的铁链B.轿车顶部有一根露在外面的天线C.印染车间总保持适当的湿度D.铺在房间的地毯中夹杂着0.05 mm的不锈钢丝导电纤维【解析】油罐车后拖在地面上的铁链,可将车厢中由于摩擦等原因产生的静电及时导入大地,避免电荷越积越多,产生剧烈的高压放电,使油罐车起火爆炸,故A项正确;轿车顶部的天线是用来接收无线电信号的,如果不露在外面而置于车内,则天线处于金属外壳包围中,无法接收或影响无线电信号的接收效果,故B项错误;印染车间保持适当的湿度,可以将由于摩擦等原因产生的静电及时散失,避免影响印染质量,故C项正确;地毯中夹杂导电纤维同样是为了及时导走由于摩擦等原因产生的静电,故D项正确.故选A、C、D.【答案】ACD6.对于静电喷漆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A.当油漆从喷枪喷出时,油漆微粒带正电,物体也带正电,相互排斥而扩散开来B.当油漆从喷枪喷出时,油漆微粒带负电,物体带正电,相互吸引而被物体吸附C.从喷枪喷出的油漆微粒带正电,相互排斥而扩散开来,被吸附在带负电的物体上D.因为油漆微粒相互排斥而扩散开来,所以静电喷漆虽喷漆均匀但浪费油漆【解析】喷枪喷出的油漆微粒带正电,因相互排斥而散开,形成雾状,被喷涂的物体带负电,对雾状油漆产生引力,把油漆吸到表面,从而减少了浪费.【答案】 C6.静电喷涂机原理如图1-3-6所示,静电喷涂机接高压电源,工作时将涂料微粒喷向带正电的被喷涂工件,高速运动的微粒被吸附到工件表面.关于静电喷涂机的涂料微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图1-3-6A.微粒带正电B.微粒带负电C.微粒受电场力作用D.微粒可带正电,也可带负电【解析】静电喷漆的原理是让带电的漆料微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吸附到工件上,所以选项B、C正确,选项A、D错.【答案】BC7.静电复印是静电应用的一种.其核心部件硒鼓表面镀硒,硒在没有被光照射时是很好的绝缘体,受到光照射立刻变成导体.工作时,先将硒鼓接地,并充电使其表面带上正电荷,然后通过光学系统的工作,将原稿上的字迹投影在硒鼓表面.如图1-3-8所示,硒鼓上的静电潜像是没有被光照射到的地方,即原稿字迹的影.则硒鼓表面带电情况是()图1-3-8A.静电潜像部分将保持正电荷,其余部分正电荷被导走B.静电潜像部分将出现负电荷,其余部分正电荷被导走C.静电潜像部分正电荷被导走,其余部分将保持正电荷D.静电潜像部分正电荷被导走,其余部分将出现负电荷【解析】由题干知,静电潜像没有光照射,是绝缘体,正电荷仍将保持,其余部分成为导体,正电荷被导走,故选A.【答案】 A8.以煤作燃料的电站,每天排出的烟气带走大量的煤粉,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利用静电除尘可以除去烟气中的煤粉.如图1-3-10所示是静电除尘器的原理示意图,除尘器由金属管A和悬在管中的金属丝B组成,在A、B上各引电极a、b接直流高压电源.假定煤粉只会吸附电子,而且距金属丝B 越近场强越大.图1-3-10(1)试标出所接高压电源的极性;(2)试定性说明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3)设金属管A的内径r=3 m,长为L=50 m,该除尘器吸附煤粉的能力D =3.5×10-4kg/(s·m2),求其工作一天能回收煤粉多少吨?(最后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解析】(1)a为正极,b为负极.(2)由于煤粉吸附电子带电,故将在电场作用下奔向电极,并吸附在电极上.(3)设一天回收煤粉的质量为m,管内表面积S=2πrL.则m=DS·t1 000=3.5×10-4×2×3.14×3×50×86 4001 000t=28.5 t.【答案】(1)a为正极,b为负极(2)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奔向电极,并吸附在电极上(3)28.5 t。
【赢在课堂】高中物理 1.3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课后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1-1(1)
![【赢在课堂】高中物理 1.3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课后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1-1(1)](https://img.taocdn.com/s3/m/8751f91a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20.png)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1.以下哪位科学家发觉的尖端放电现象( )A.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B.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C.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D.法国物理学家库仑答案:C2.人造纤维比棉纤维更易沾上尘埃,其缘故是( )A.人造纤维的导电性好,容易吸引尘埃B.人造纤维的导电性好,容易导走静电,留下尘埃C.人造纤维的绝缘性好,不易除掉尘埃D.人造纤维的绝缘性好,容易积存静电,吸引尘埃答案:D解析:由于人造纤维比棉纤维的绝缘性好,因这人在工作、生活中因为衣物间的摩擦而产生的静电荷在人造纤维上更易积存,据电荷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特点知,人造纤维更易吸引尘埃,因此D项正确.3.(2021·广东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摩擦起电说明电荷的总量增加了B.摩擦起电说明电荷能够被制造C.感应起电说明电荷能够从物体的一部份转移到物体的另一部份D.感应起电说明电荷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先不带电的物体上去了答案:C解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感应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物体的一部份转移到另一部份;两种起电的进程都遵循电荷守恒定律,因此只有C正确.4.专门用来运输柴油、汽油的油罐车,在尾部都装有一条拖在地上的铁链,对它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让铁链与路面摩擦产生静电,使油罐车积存必然的静电荷B.让铁链发作声音,以引发其他车辆的注意C.由于罐体与油摩擦产生了静电,罐体上的静电通过铁链导入大地,从而幸免了火花放电D.由于罐体与油摩擦产生了静电,铁链将油的静电导入大地,从而幸免了火花放电答案:C解析:油罐车运动进程中,罐内油与罐体摩擦产生静电,假设不迅速导走,罐体上积聚的电荷愈来愈多,达到必然程度会火花放电,引发危险,因此铁链的作用确实是将这些产生的静电荷迅速导入大地.故C项正确.5.以下关于静电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静电植绒是利用异种电荷相吸引而使绒毛吸附在底料上B.复印机是利用异种电荷相吸引而使碳粉吸附在纸上C.电疗针灸是静电在医学上的应用D.飞机轮胎用导电橡胶制成,是为了幸免静电对飞机造成危害答案:ABD解析:静电植绒、复印机是利用了异种电荷彼此吸引的原理,飞机轮胎用导电橡胶制成是为了把产生的静电导入大地,而电疗针灸是利用电流的生物效应.因此A、B、D正确,C错误.避雷针模拟实验6.如图是模拟避雷针作用的实验装置,金属板M接高压电源的正极,金属板N接负极.金属板N上有两个等高的金属柱A、B,A为尖头,B为圆头.慢慢升高电源电压,当电压达到必然数值时,可看到放电现象.先产生放电现象的是( )A.A金属柱B.B金属柱C.A、B金属柱同时D.可能是A金属柱,也可能是B金属柱答案:A解析:依照导体表面电荷散布与尖锐程度有关可知,A金属柱尖端电荷密集,容易发生尖端放电现象,应选项A 正确.7.在现实生活中,若是咱们接触到高压电的话,常常会发生危险,而高压线路的检修人员在进行高压带电作业时,要戴上用金属丝制成的手套、帽子,穿上衣裤、鞋袜一体的屏蔽服.请通过上网或查阅资料等了解什么缘故穿上屏蔽服后就不怕高压电了.答案:当检修人员穿上屏蔽服后,相当于把人体用金属网罩起来,外部电场可不能阻碍到人体,大部份感应电流从屏蔽服上通过,从而幸免了感应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即便在手接触电线的刹时,放电也只是在手套与电线之间发生,手套与电线之间发生火花放电以后,人体与电线之间没有电压,检修人员就能够够在不断电的情形下,平安地在几十万伏的高压输电线上工作了.8.李华到哈尔滨看完冰雕后,刚抵达旅店就听到一旅客对效劳员说:“有好几回在旅店走廊内与人握手或按电梯开关时感到满身一震,手臂发麻,必然是店内有地址漏电.”效劳员说:“请安心,本店通过严格的检查,没有漏电现象.”李华向前为旅客说明了旅客碰到的现象,旅客不担忧了,效劳员很感激李华,你明白李华是如何说明的吗?答案:冬季北方空气干燥,人体与衣物彼此摩擦而积存了电荷,且人穿的皮鞋、走的地毯令人与大地绝缘,积存的电荷不能及时导入大地,当电荷在身上积存过量时与人握手或接近其他物体时,就会有放电现象发生,人就有了局部触电的感觉.因为电荷积存有限,因此可不能发生触电事故.。
人教版物理【选修1-1】1-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课后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选修1-1】1-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课后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354165852458fb760b5608.png)
第一章电场电流三、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课时训练3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1.下列哪位科学家发现的尖端放电现象( )A.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B.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C.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D.法国物理学家库仑答案:C2.人造纤维比棉纤维更容易沾上灰尘,其原因是( )A.人造纤维的导电性好,容易吸引灰尘B.人造纤维的导电性好,容易导走静电,留下灰尘C.人造纤维的绝缘性好,不易除掉灰尘D.人造纤维的绝缘性好,容易积累静电,吸引灰尘答案:D解析:由于人造纤维比棉纤维的绝缘性好,所以人在工作、生活中因为衣物间的摩擦而产生的静电荷在人造纤维上更容易积累,据电荷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特点知,人造纤维更容易吸引灰尘,所以D项正确.3.(2018·广东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说明电荷的总量增加了B.摩擦起电说明电荷能够被创造C.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物体的另一部分D.感应起电说明电荷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上去了答案:C解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感应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两种起电的过程都遵循电荷守恒定律,所以只有C正确.4.专门用来运输柴油、汽油的油罐车,在尾部都装有一条拖在地上的铁链,对它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让铁链与路面摩擦产生静电,使油罐车积累一定的静电荷B.让铁链发出声音,以引起其他车辆的注意C.由于罐体与油摩擦产生了静电,罐体上的静电通过铁链导入大地,从而避免了火花放电D.由于罐体与油摩擦产生了静电,铁链将油的静电导入大地,从而避免了火花放电答案:C解析:油罐车运动过程中,罐内油与罐体摩擦产生静电,若不迅速导走,罐体上积聚的电荷越来越多,达到一定程度会火花放电,引发危险,所以铁链的作用就是将这些产生的静电荷迅速导入大地.故C项正确.5.下列关于静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电植绒是利用异种电荷相吸引而使绒毛吸附在底料上B.复印机是利用异种电荷相吸引而使碳粉吸附在纸上C.电疗针灸是静电在医学上的应用D.飞机轮胎用导电橡胶制成,是为了避免静电对飞机造成危害答案:ABD解析:静电植绒、复印机是利用了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理,飞机轮胎用导电橡胶制成是为了把产生的静电导入大地,而电疗针灸是利用电流的生物效应.所以A、B、D正确,C错误.避雷针模拟实验6.如图是模拟避雷针作用的实验装置,金属板M接高压电源的正极,金属板N接负极.金属板N上有两个等高的金属柱A、B,A为尖头,B为圆头.逐渐升高电源电压,当电压达到一定数值时,可看到放电现象.先产生放电现象的是( )A.A金属柱B.B金属柱C.A、B金属柱同时D.可能是A金属柱,也可能是B金属柱答案:A解析:根据导体表面电荷分布与尖锐程度有关可知,A金属柱尖端电荷密集,容易发生尖端放电现象,故选项A正确.7.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接触到高压电的话,常常会发生危险,而高压线路的检修人员在进行高压带电作业时,要戴上用金属丝制成的手套、帽子,穿上衣裤、鞋袜一体的屏蔽服.请通过上或查阅资料等了解为什么穿上屏蔽服后就不怕高压电了.答案:当检修人员穿上屏蔽服后,相当于把人体用金属罩起来,外部电场不会影响到人体,大部分感应电流从屏蔽服上通过,从而避免了感应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即使在手接触电线的瞬间,放电也只是在手套与电线之间发生,手套与电线之间发生火花放电以后,人体与电线之间没有电压,检修人员就可以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安全地在几十万伏的高压输电线上工作了.8.李华到哈尔滨看完冰雕后,刚到达旅店就听到一旅客对服务员说:“有好几次在旅店走廊内与人握手或按电梯开关时感到浑身一震,手臂发麻,一定是店内有地方漏电.”服务员说:“请放心,本店经过严格的检查,没有漏电现象.”李华向前为旅客解释了旅客遇到的现象,旅客不担心了,服务员很感激李华,你知道李华是怎样解释的吗?答案:冬天北方空气干燥,人体与衣物相互摩擦而积累了电荷,且人穿的皮鞋、走的地毯使人与大地绝缘,积累的电荷不能及时导入大地,当电荷在身上积累过多时与人握手或接近其他物体时,就会有放电现象发生,人就有了局部触电的感觉.因为电荷积累有限,所以不会发生触电事故.。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第一章《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第一章《生活中的静电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a31e622db90d6c85ec3ac62e.png)
三、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答案:(1)火花放电(2)接地放电(3)尖端放电(4)放电(5)尖端放电1.放电现象(1)接地放电地球是良好的导体,由于它特别大,可以接收大量电荷而不改变其电势(就像是从海水中抽水并不能明显改变海平面高度一样)。
这样,如果用导线把带电体与大地连接起来,使带电体上的电荷导入大地,这就是接地放电现象。
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有:①油罐车的尾部拖有铁链,作用就是把车上的电荷导入大地。
②飞机的轮胎是由特殊材料制作的,在降落时可以将飞机与空气摩擦产生的电荷导入大地。
③家用电器设备由于绝缘性能不好或使用环境潮湿,会导致其外壳带有一定静电,严重时会发生触电事故。
为了避免出现事故,可在电器的金属外壳上面连接一根电线,将电线的另一端接入大地,一旦用电器发生漏电,接地线便会把静电导入大地释放掉。
(2)火花放电当电荷在物体上大量积累时,在物体周围会产生很强的电场,如果电场足够强,原本绝缘的空气会被强电场击穿变为导体,这一现象称为空气的电离。
强大的电流通过电离的空气时发声、发光、产生电火花并放出大量的热,这就是火花放电现象。
火花放电在生活中常会见到,例如:①云层与云层之间或云层与地面之间产生的闪电、雷鸣是火花放电现象;②在干燥的空气中脱掉化纤衣服时,会看到火花,并听到噼啪声,这也是火花放电现象;③实验室中感应起电机两个导体杆之间产生电火花,也是火花放电现象。
(3)雷电和避雷①尖端放电:尖端放电跟电荷在导体表面的分布规律有关。
导体突出的位置,电荷比较密集;平坦的位置,电荷比较稀疏。
导体尖锐部位的电荷特别密集,尖端附近的电场就特别强,会产生尖端放电。
②雷电:云层之间或云层与地面之间发生强烈放电时,能产生耀眼的闪光和巨响,这就是闪电和雷鸣。
③避雷针:根据尖端放电的原理设计制作的。
带电云层靠近建筑物时,同种电荷受到排斥,流入大地,建筑物上留下了异种电荷。
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强烈放电现象,可能产生雷击。
如果建筑安装了避雷针,在避雷针上产生的感应电荷会通过针尖放出,逐渐中和云中的电荷,保护建筑物,使其免遭雷击。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1-1同步练习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1-1同步练习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d56dbc26f5335a8102d22087.png)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同步练习【典型例题】在燃气灶上装有的电子点火器,用电池接通电子线路产生高压电,通过高压放电产生电火花点燃气体。
为什么点火器的电极做成针尖状而不是圆头状?【解析】实验和理论都表明导体尖锐部分的电荷特别密集,尖端附近电场特别强,容易产生尖端放电,这样就可以比较容易地点燃气体。
这是导体尖端放电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运用。
一种静电除尘器,由两块距离为1㎝的平行金属板A 、B 组成,如图所示,两板间接上9×103V 的值流电压时,在两板间产生一个强电场,如果一粒尘埃,其质量为1.0×10-5㎏,电荷量为4.8×10-9C ,试通过计算来比较尘埃所受的重力和电场力的大小,并说明除尘原理。
【解析】尘埃所受的重力1.0×10-5×10=1.0×10-4N 两板间的场强为9×103/(1×10-2)=9×105(),尘埃受到的电场力 4.8×10-9×9×105=4.32×10-343.在实际应用中,尘埃所带的电荷来自被强电场电离的空气分子,空气分子被电离后成为电子和正离子,正离子被吸引到负极板上得到电子,又成为分子,而电离出的电子在向正极板运动过程中,遇上尘埃,而使尘埃带上负电,这样带负电的尘埃被吸附到到正极板上而被收集。
【例3】有一个电容器,如果使它带的电荷量增加4.0×10-8C ,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就增大20V ,这个电容器的电容是多少微法?【解析】用Q ∆表示电荷的增加量,U ∆表示电势差的增量,则增加前后有Δ(ΔU),可得ΔQ =C ΔU ,所以ΔΔ2.0×10-92.0×10-3μF【基础练习】选择题1、为了防止静电危害。
下列措施正确的是()油罐车上拖一条与地面接触的铁链飞机的机轮上装有搭地线或用导电橡胶做轮胎在地毯中夹杂不锈钢纤维尽可能保持印染厂空气干燥2、下列那位科学家发现尖端放电现象(C )A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B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C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D 、法国物理学家库仑3、电视机的荧光屏表面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的原因(D )灰尘的自然堆积玻璃具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而吸附灰尘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而吸附灰尘4、电容器是将电能暂时存储的一种电学元件,电容器的电容越大,所接电压越高,其上的存储的电能就越大,下列措施可以增大电容器存储电能能力的是() 电压保持不变,插入电介质 B 、电压保持不变,增大正对面积C 、 电压保持不变,减小极板间的距离D 、以上措施都不行5、平行板电容器与静电计的连接如图所示,对电容器充电,使静电计指针张开一个角度,撤去电源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增大两板间距离,静电计指针张开角度变大。
高中物理选修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练习题测试题
![高中物理选修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练习题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6794650763231126fdb110a.png)
年高中物理第一章第三节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练习新人教版选修1-1►基础巩固1.(单选)下列哪些现象利用了静电( )A.常用的复印机复印文稿等B.常用的家用照相机成像在底片上C.针式打印机打印文字图像D.数码照相机照相答案:A2.(单选)请用学过的电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工穿绝缘衣比穿金属衣安全B.制作汽油桶的材料用金属比用塑料好C.小鸟停在单根高压输电线上会被电死D.打雷时,待在汽车里比待在木屋里要危险解析:金属衣可以起到屏蔽作用,比绝缘衣安全,A项错误;金属汽油桶可以防止静电,所以比塑料汽油桶安全,B项正确;由于小鸟两脚间距离很小,在单根输电线上小鸟两脚间电压非常小,所以小鸟不会被电死,C项错误;由于汽车轮胎是绝缘的,而淋湿的木屋能导电,所以打雷时待在汽车里比待在木屋里安全,D项错误.答案:B3.(单选)如图所示是模拟避雷针作用的实验装置.金属板M接高压电源的正极,金属板N接负极.金属板N上有两个等高的金属柱A、B,A为尖头,B为圆头.逐渐升高电源电压,当电压达到一定数值时,可看到放电现象.先产生放电现象的是( )A.A金属柱B.B金属柱C.A、B金属柱同时产生D.可能是A金属柱,也可能是B金属柱解析:由于A的尖端电荷较B端电荷密集,故先产生放电现象.答案:A4.(单选)下列哪些是利用了静电( )A.精密仪器外包有一层金属外壳B.家用电器如洗衣机接有地线C.手机(移动电话)一般都装有一根天线D.以上都不是解析:精密仪器外包有一层金属外壳是静电屏蔽;家用电器如洗衣机包有一层金属外壳并接地,是使洗衣机对地电压为零,保证安全,不是利用静电;手机一般都装有天线是为了接收信号.以上三种都不是利用静电.答案:D5.(单选)避雷针能够避免建筑物被雷击的原因是( )A.云层中的电荷被避雷针通过导线导入大地B.云层与避雷针发生摩擦,避雷针上产生的电荷被导入大地C.避雷针的尖端向云层放电,中和了云层中的电荷D.以上说法都不对解析:带电云层靠近安装了避雷针的建筑物时,在避雷针上产生感应电荷会通过针尖放出,逐渐中和云层中的电荷,从而保护建筑物.所以选项C正确.答案:C6.(单选)静电除尘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外壁接高压电源的正极,中间的金属丝连到负极.下列关于静电除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烟雾进入除尘器后,烟雾中的颗粒被强电场电离而带正电,颗粒向电源负极运动B.除尘器中的空气被电离,烟雾颗粒吸附电子而带负电,颗粒向电源正极运动C.烟雾颗粒带电后,受到竖直向下的电场力而向下运动D.烟雾中的颗粒被强电场粉碎成更小的颗粒,排到大气中人眼看不到解析:金属管接高压电源的正极,金属丝接负极,金属丝附近的空气分子被强电场电离为电子和正离子,正离子被吸到金属丝上得到电子又成为分子,而电子在向正极金属管运动过程中,遇上烟气中的煤粉,使煤粉带负电,被吸附到正极金属管上,最后在重力作用下落到下面.故选项B正确.答案:B7.(多选)下列关于静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燃煤时会产生大量的煤灰,污染大气,静电除尘器利用了火花放电B.复印机是利用静电的吸附作用工作的C.静电喷漆的方法可节省油漆而且均匀,没有利用静电吸附D.实验室的感应起电机的两个放电小球虽然是圆头状的,但是当电压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能发生火花放电解析:静电除尘器和复印机利用了静电吸附,A错,B对. 油漆经过喷嘴时油漆微粒带正电,它们相互排斥,扩散开来形成一大团漆云,被吸附在带负电的物体表面,选项C错误.答案:BD►能力提升8.(单选)下列有关静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干燥天气里脱化纤衣物时常常会看到火花,是火花放电现象B.室内栽花种草可有效防止静电C.雷电对人类生活只有危害,没有益处D.建筑物安装的避雷针是利用了尖端放电的原理解析:室内栽花种草可以有效地降低室内的静电,这种说法正确.根据火花放电和尖端放电的含义知A、D两种说法正确.雷电对人类生活也会产生益处,如闪电产生的臭氧留在大气层中,能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答案:C9.(单选)遭遇雷雨天气,应谨防雷电.下面做法正确的是( )A.外出时,可以在孤立的高大建筑物和大树下避雨B.如果是在旷野,应立即蹲下,以免成为雷电的袭击目标C.遭遇雷雨天气也可以在户外打手机D.在室内,如果听到打雷,应马上关上门窗,以防雷电进屋解析:根据尖端放电的原理,遭遇雷雨天时,高耸的物体,如旗杆、大树、烟囱、电杆等,最容易遭遇雷电袭击,所以A、D错误,B正确.遭遇雷雨天,不要使用电器、通讯工具等,以免雷击,所以C错误.答案:B。
高中物理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1-1
![高中物理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1-1](https://img.taocdn.com/s3/m/98540b0e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00.png)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4所示,A是带正电的球,B为不带电的导体,A、B均放在绝缘支架上,M、N是导体B中的两点。
以地为电势零点,当导体B达到静电平衡后 ( )A. M、N两点电场强度大小关系为EM =EN=0B. M、N两点电势上下关系为UM =UN=0C. M、N两点电势上下关系为UM >UN>0D.假设用手触一下导体B上任何一点,B将带负电2、两个质量和电量相等的点电荷同存在静电力,比拟这两个电荷受力情况〔〕A、质量大的点电荷受静电力大一些B、电量大的点电荷受静电力大一些C、电量小的点电荷受静电力小一些D、这两个点电荷受到的静电力一样大3、一些电的不变导体经过摩擦,会积累大量电荷,当这些物体接近导集体时,会发生放电现象,从而产生电火花,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
4、为了防止静电的危害,通常需要将一些导体与大地连接起来,进展__________________。
5、关于避雷针的原理的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通过使用绝缘材料,防止雷电击中建筑物等;B、避雷针实际上是将雷电提前引下来,为了达到快速的目的,避雷针与空气的接触面越大越好;C、避雷针利用尖端放电原理,置于建筑物顶端,提前将雷电引入地下;D、避雷针利用静电平衡,平衡天空带电的云层。
6、油罐车的车底通常都有一根铁链拖地,铁链所起的作用是〔〕A、使汽车与大地相连,防止静电产生的火花引燃油料B、标志汽车行驶是否平稳,铁链不摆动就说明汽车在匀速行驶C、使汽车与大地相连,防止汽车蓄电池漏电D、使汽车美观或者其它用途7、利用静电还可以除尘,关于烟囱里使用静电除尘装置的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首先对烟雾里的颗粒进展充电,再通过电荷的吸引除去烟雾中的尘埃B、烟雾中的尘埃通常都带有静电,通过电荷的吸引除去烟雾中的尘埃C、静电除尘即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以再利用烟气中的一些粉尘和金属粉末D、静电除尘功率比拟大,耗电量大3、如图,A是带正电的金属球壳,球壳上面有一小空,B和C是两个用导线连接的带正电的金属球,将B球放入金属球壳A内,并与A内外表接触,然后提起球B,放置如图位置〔其中球C远离A〕。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第一章《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课后训练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第一章《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课后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97cd6634915f804d2b16c12e.png)
课后训练1.下列有关生活中的静电,有利的是______,有害的是______。
A.静电除尘B.静电喷涂C.静电复印D.雷雨天高大树木下避雨E.电视荧屏上常有一层灰尘2.下列关于静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电植绒是利用异种电荷相吸引而使绒毛吸附在底料上B.复印机是利用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而使碳粉吸附在纸上C.电疗针灸是静电在医学上的应用D.飞机轮胎用导电橡胶制成,是为了避免静电对飞机造成危害3.专门用来运输柴油、汽油的油罐车,在它的尾部都装有一条拖在地上的铁链,对它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让铁链与路面摩擦产生静电,使油罐车积累一定的静电荷B.让铁链发出声音,以引起其他车辆的注意C.由于罐体与油摩擦产生了静电,罐体上的静电被铁链导入大地,从而避免了火花放电D.油罐车的尾部装有拖地的铁链,这是一种时尚4.高压输电线路的铁塔顶端有一条比下面输电线细的金属线,它的作用是()。
A.加强铁塔的稳定性B.传输零线的电流C.防雷电,起到避雷针的作用D.作为备用线,供输电线断开时应急使用5.人造纤维比棉纤维容易沾上灰尘,这是因为()。
A.人造纤维的导电性好,容易吸引灰尘B.人造纤维的导电性好,容易导走静电,留下灰尘C.人造纤维的绝缘性好,不易除掉灰尘D.人造纤维的绝缘性好,容易积累静电,吸引灰尘6.如图所示是静电除尘的原理示意图,关于静电除尘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金属管A接在高压电源的正极,金属丝B接负极B.B附近的空气分子被强电场电离为电子和正离子C.正离子向A运动过程中,被烟气中的煤粉俘获,使煤粉带正电,吸附到A上,排出的烟就清洁了D.电子向A运动过程中,遇到烟气中的煤粉,使煤粉带负电,吸附到A上,排出的烟就清洁了7.如图所示为椭圆形带电金属导体,A、B、C是其表面上的三个点,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导体所带电荷在导体表面均匀分布B.A点的电荷最密集,C点的最稀疏C.C点附近的电场强度最大,A点附近的电场强度最小D.因B点处的电荷静止不动,所以受A、C两处电荷的作用力为一对平衡力8.在给电脑硬件进行维修时,技师常把手放在金属水龙头上碰一下,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1.下列哪位科学家发现的尖端放电现象()
A.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
B.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
C.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
D.法国物理学家库仑
答案:C
2.人造纤维比棉纤维更容易沾上灰尘,其原因是()
A.人造纤维的导电性好,容易吸引灰尘
B.人造纤维的导电性好,容易导走静电,留下灰尘
C.人造纤维的绝缘性好,不易除掉灰尘
D.人造纤维的绝缘性好,容易积累静电,吸引灰尘
答案:D
解析:由于人造纤维比棉纤维的绝缘性好,所以人在工作、生活中因为衣物间的摩擦而产生的静电荷在人造纤维上更容易积累,据电荷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特点知,人造纤维更容易吸引灰尘,所以D项正确.
3.(2013·广东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说明电荷的总量增加了
B.摩擦起电说明电荷能够被创造
C.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物体的另一部分
D.感应起电说明电荷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上去了
答案:C
解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感应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两种起电的过程都遵循电荷守恒定律,所以只有C正确.
4.专门用来运输柴油、汽油的油罐车,在尾部都装有一条拖在地上的铁链,对它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让铁链与路面摩擦产生静电,使油罐车积累一定的静电荷
B.让铁链发出声音,以引起其他车辆的注意
C.由于罐体与油摩擦产生了静电,罐体上的静电通过铁链导入大地,从而避免了火花放电
D.由于罐体与油摩擦产生了静电,铁链将油的静电导入大地,从而避免了火花放电
答案:C
解析:油罐车运动过程中,罐内油与罐体摩擦产生静电,若不迅速导走,罐体上积聚的电荷越来越多,达到一定程度会火花放电,引发危险,所以铁链的作用就是将这些产生的静电荷迅速导入大地.故C项正确.
5.下列关于静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电植绒是利用异种电荷相吸引而使绒毛吸附在底料上
B.复印机是利用异种电荷相吸引而使碳粉吸附在纸上
C.电疗针灸是静电在医学上的应用
D.飞机轮胎用导电橡胶制成,是为了避免静电对飞机造成危害
答案:ABD
解析:静电植绒、复印机是利用了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理,飞机轮胎用导电橡胶制成是为了把产生的静电导入大地,而电疗针灸是利用电流的生物效应.所以A、B、D正确,C错误.
避雷针模拟实验
6.如图是模拟避雷针作用的实验装置,金属板M接高压电源的正极,金属板N接负极.金属板N 上有两个等高的金属柱A、B,A为尖头,B为圆头.逐渐升高电源电压,当电压达到一定数值时,可
看到放电现象.先产生放电现象的是()
A.A金属柱
B.B金属柱
C.A、B金属柱同时
D.可能是A金属柱,也可能是B金属柱
答案:A
解析:根据导体表面电荷分布与尖锐程度有关可知,A金属柱尖端电荷密集,容易发生尖端放电现象,故选项A正确.
7.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接触到高压电的话,常常会发生危险,而高压线路的检修人员在进行高压带电作业时,要戴上用金属丝制成的手套、帽子,穿上衣裤、鞋袜一体的屏蔽服.请通过上网或查阅资料等了解为什么穿上屏蔽服后就不怕高压电了.
答案:当检修人员穿上屏蔽服后,相当于把人体用金属网罩起来,外部电场不会影响到人体,大部分感应电流从屏蔽服上通过,从而避免了感应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即使在手接触电线的瞬间,放电也只是在手套与电线之间发生,手套与电线之间发生火花放电以后,人体与电线之间没有电压,检修人员就可以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安全地在几十万伏的高压输电线上工作了.
8.李华到哈尔滨看完冰雕后,刚到达旅店就听到一旅客对服务员说:“有好几次在旅店走廊内与人握手或按电梯开关时感到浑身一震,手臂发麻,一定是店内有地方漏电.”服务员说:“请放心,本店经过严格的检查,没有漏电现象.”李华向前为旅客解释了旅客遇到的现象,旅客不担心了,服务员很感激李华,你知道李华是怎样解释的吗?
答案:冬天北方空气干燥,人体与衣物相互摩擦而积累了电荷,且人穿的皮鞋、走的地毯使人与大地绝缘,积累的电荷不能及时导入大地,当电荷在身上积累过多时与人握手或接近其他物体时,就会有放电现象发生,人就有了局部触电的感觉.因为电荷积累有限,所以不会发生触电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