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 新理念 新评价

合集下载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

新课改倡导的三大基本理念1。

关注学生发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

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在进行学生教学发展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定位也很关键,正确的做法,老师应是一个引导者、方法的建立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2.强调教师成长。

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3.重视以学定教。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提倡“以学论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评价.①.情绪状态: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学习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否能长时间保持兴趣,能否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学习过程是否愉悦,学习愿望是否可以不断得以增强。

②.注意状态:学生是否始终关注讨论的主要问题,并能保持较长的注意力;学生的目光是否始终追随发言者(教师或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的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回答是否具有针对性.③。

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并踊跃发言,兴致勃勃地参与讨论和发言,是否自觉地进行练习。

④.交往状态:看整个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友好分工与合作;是否能虚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发言.遇到困难时,学生能否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新课程-新理念-新课标

新课程-新理念-新课标

新课程-新理念-新课标-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新课程新理念新课标一、教师走进新课程最重要的是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所蕴含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折射出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

能否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想变为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从各国课程改革的历史看,一些重大的课程改革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问题基本上都出在课程理念与教师行为的转化上。

中国教育报记者李建平的报道中所反映的“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然而课堂教学涛声依旧”的现象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在这次新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学习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教师接受新的课程理念,并让它成为教师的一种素养。

下面我就谈一谈什么是课程理念以及在新课程背景下具有怎样的课程理念课程理念是课程设计者蕴含于课程之中的需要课程实施者付诸实践的教育教学的信念,它是课程的灵魂和支点。

理念之一: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课程由科学世界回归生活世界是课程理念的一大飞跃。

因为人始终在生活世界之中,人在生活世界中认识自然现象,理解与体验社会的道德、法律和艺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反思来提升自己的人格,生活世界是人的生命存在的背景,是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它为人生奠定了基石。

学生首先接触的是生活世界而不是科学世界,课程只有面向生活世界,才能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课程要面向社会生活实践意思是说:一是课程内容要面向社会。

即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科技的发展水平。

二是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

即把学生从课程领入社会生活的实践之中。

理念之二,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

新课程有哪些新理念_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新理念

新课程有哪些新理念_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新理念

新课程有哪些新理念_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新理念一、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价值新理念 1.教学的主体价值新理念所谓教学的主体价值新理念,也就是学生的主体价值建构新理念。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主体价值建构,这是新课程教学价值新理念的核心。

新课程要真正摆脱传统教学价值理念的束缚,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最根本的就在于要成功地建构学生自身的主体价值,使学生以认知的主体、实践的主体、交往的主体等身份主动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入自主学习状态。

建构学生的主体价值,从内容上来说主要是:要建构学生自觉性的主体价值、选择性的主体价值、发展性的主体价值、创造性的主体价值。

建构学生的主体价值,从要求上来说需要做到的是:要面向学生主体,这是建构学生主体价值的真谛;要尊重学生主体,这是建构学生主体价值的基础;要让出主体权利,这是建构学生主体价值的根本;要转换主体角色,这是建构学生主体价值的保障。

建构学生的主体价值,从意义上来说主要表现在,它既可促进学生的自主思维,又可促进学生的自主活动,更可促进学生的自主教育。

2.教学的生命价值新理念所谓教学的生命价值新理念,也就是注重学生生命意义的教学价值新理念。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生命意义与价值,这是新课程教学价值新理念的根本。

面对传统的教学价值理念,新课程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充满生命的活力,从而使师生真正实现教学互动的生命价值。

在教学的生命价值新理念下,尊重学生的生命、关怀学生的生命、理解学生的生命、提升学生的生命,已成为新课堂教学的基本使命和终极追求。

尊重学生的生命,主要是尊重学生生命的独特性,并根据这种独特性为其提供和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使其都能体验到自己生命成长的快乐。

关怀学生的生命,主要是关怀学生生命的整体性,使学生的生命充满丰富的内涵,既具有认知和情感,又具有意志、态度和信念,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丰富与成长。

理解学生的生命,主要是理解学生生命的生成性,使学生的生命在学习中永远具有创造性和超越性,并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关键词:新课程新理念新模式新评价一、新课程新课程,泛指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我县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改从2003年秋季开始实施,高中新课改从2010年秋季开始实施。

本次课程改革,不光是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的改革,还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

新课程改变了长期以来“一纲一本”为“一标多本”的格局,设置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科目设置有综合化趋势,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

高中还分选修课和必修课。

在习惯叫法上,初中一、二、三年级分别改为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

以往历次改革主要是靠科研部门探索和推进,本次新课程改革是一种政府行为,靠行政强力推进。

二、新理念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主战场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如何体现新课改理念,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

因此,我着重就课堂教学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与大家作如下交流:1、和谐师生关系。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处于“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至高无尚的地位。

师生之间地位是不平等的。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首先要树立情感意识,课堂上应该营造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以“和谐、民主、平等”为主要特征,在课堂上尽力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宽容,友善、关爱”的教学氛围。

因此,教师必须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与学生交朋友,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一起评价,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合作关系、伙伴关系、朋友关系。

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就会愿意学习、快乐学习、主动学习。

2、关注学生发展。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为了实现这个理念,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和差异,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差异性教育。

传说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者七十二人。

他提出的“因材施教”原则,就是差异性教育。

老师在教学中,如课堂回答问题、上台表演、作业批改、个别辅导等是否给予一视同仁的关照或者特别的关爱,即是否关注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新课改、新理念、新视角

新课改、新理念、新视角

新课改、新理念、新视角我国现阶段的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开创性事业,需要一流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在某种意义上是一场教育思想的革命。

新课程改革理念研究的凸现,既是对新课程改革实践理性的呼唤和回归,又是对新课程改革科学理性的反思、建构与价值整合。

今天就围绕“新课改基本理念”、“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和“如何做到新课改、新理念、新视角”这三方面和各位同仁进行共同学习。

一、新课改基本理念: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2、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要把学生看成有情感、有需要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要积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通过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潜质达到教育目标,要善于发展学生的优点并帮助其提高,不要唯成绩论、唯表现论,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3、课程结构:每门课程的内容如何兼顾知识、儿童和社会的需要与可能,涉及课程标准和教材(尤其是教科书)的编写。

4、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5、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6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它包括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也包括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如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

新课程学习与评价

新课程学习与评价

新课程学习与评价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

新课程学习与评价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受到了广泛关注。

新课程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而新课程评价则是对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学质量的客观评价,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新课程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参与、主动探究。

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

新课程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通过项目学习、问题解决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新课程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学质量的客观评价。

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往往只能评价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应试能力,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而新课程评价强调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评价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包括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状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总的来说,新课程学习与评价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在新课程学习中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和能力,实现个性化发展;而新课程评价则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状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希望未来教育能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培养,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1、关注学生发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

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

在进行学生教学发展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定位也很关键,正确的做法,老师应是一个引导者、方法的建立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

2.强调教师成长.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

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3、重视以学定教。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定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提倡“以学定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评价.①情绪状态: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学习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否能长时间保持兴趣,能否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学习过程是否愉悦,学习愿望是否可以不断得以增强。

②注意状态:学生是否始终关注讨论的主要问题,并能保持较长的注意力;学生的目光是否始终追随发言者(教师或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的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回答是否具有针对性.③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并踊跃发言,兴致勃勃地参与讨论和发言,是否自觉地进行练习.④交往状态:看整个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友好分工与合作;是否能虚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发言。

遇到困难时,学生能否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⑤思维状态:学生是否围绕讨论的问题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是否流畅、有条理,是否善于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是否敢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展开讨论;学生的回答或见解是否有自己的思考或创意。

新课程 新理念 新评价

新课程 新理念 新评价


新课程 新理念 新评价
0 6 0 河北省秦皇 岛市海港 区 英语 课程 重要 的组成部分 。科学 的评价体系是实 提 高 。 现 课程 目标 的重 要 保 障 。 英 语 新 课 程 标 准 》中 的 “ 价 建 议 ” 《 评 ( )设 立 学生评价 本 二 强 调 : 评价 功 能从 注 重 甄 别 与 选 拔 转 向激 励 、反 馈 与 调 整 ; 开 学 初 ,依 据 我 校 学 生 课 外 复 习少 、家 长重 视 不 足 这 一 评 价 内容 从 过 分注 重 学 业 转 向 注 重 多 方 面 发 展 的 潜 能 。形 成 现状 , 我 设 计 了学 生 评 价 本 。通 过 这 一 途 径 促 进 学 生 问 的 相 性 评价 对 激 励 学 生 学 习 , 帮助 学 生有 效 调控 自 己的 学 习 过 程 互监 督与 共 同提 高 ,并 加 强 了教 师 与 家 长 之 间 的联 系 。 有重要作用 。它 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增强 自信 心,具有合 学生评价 本设有课 前准备、课上表现、课后复 习三个 方 作精神 ,对促进学生全 面发展有 重大 意义 。 面 共 十 五 个 项 目。具 体 表 格 如 下 : 为 了更 好 的 发挥 评 价 的作 用 , 我于 20 0 5年 9月 申报 了 市 级课题 《 小学高年级英语形成性评价研究》并于 2 0 0 6年 4月 项目 评 价 内容 自评 同伴 评 家 长 评 成功通过验收 。在课题研究的带动下 ,英语教学 的实效性 大 课 前 书 已准 备 好 大 增 强 ,学 生 的 英 语 学 习 潜 能 得 到 全 面 激 发 。教 学 实 践 中 , 准 备 我 已准 备 好 我 特 别注 重 以下 三 个 方 面 ,取 得 了 良好 的 效 果 。 我 听 讲 认 真

新课标 新理念

新课标 新理念

新课标新理念新课标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无论是城市的还的农村的,富贵的还是贫贱的,聪慧的还是笨拙的,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智力的还是情感的。

新课标正是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人本思想。

“以人为本”就是追求教育的根本所在、本质所在、本质所依、本体所顾。

它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学生,真正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全心全意服务学生,从而开发心智完善人格提升道德,实现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课程观(教材观)旧:“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须思考,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

规定学校“教什么”,“怎么教”,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

其重要标志有:统一内容,统一考试,统一教材、教参,统一标准;课程是“专制”的一方,课程成为一种指令、规定,教材成为圣经,而教学成为被控制、被支配的一方,从而课程不断走向孤立,走向封闭,走向萎缩,走向繁、难、偏、旧,而教学也不断变得死板、机械、沉闷。

这种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只能是戴着镣铐跳舞,师生的生命力、主体性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

新: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科书等),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

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和创新,以使给定的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

因此,教师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这样教学就不只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教学过程因此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构建与提升的过程。

课程也由此成为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

新课程的走向正是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实际、社会实际),是开放,是发展。

说白了,我们教师和学生可以自主编写、调整、修订教学内容,可以放手大胆处理教材,只要符合新课程标准,只要符合学生发展需要。

新课程 新理念 新标准

新课程 新理念 新标准

新课程新理念新标准新课程赋予了老师在学习的机会,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不同程度创新和突破。

此次课程改革带给教师带来影响十分深刻,不仅反映在教师教学观念与行为方式的转变上,还反映在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认识与把握上。

针对这次课程改革,教师们都在思考和争论:新课程理念下怎样的一堂课算是好课?一堂好课需要具备哪些特征?如何评价课堂教学?针对这些疑惑,本人将通过教师们对新课标准的讨论意见,结合自己的理论研究、教学实践,谈谈一些不尽成熟的思考与想法。

一堂好课应引领学生学习生活中有价值的数学苏霍姆林斯基曾言:源于生活的教育是最无痕的教育。

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教师上课前应充分地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重视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富有情趣的、学生熟知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情境,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桥梁,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理解数学,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教师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还可将情感与态度融于知识与技能之中,学生是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感到自然亲切,就能立刻融于课堂活动之中。

学生为兴趣所吸引,无法不主动参与。

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使数学更贴近生活,才能使学生学得主动。

数学老师应充分领会《新课标》的精神,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不是在“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而是在“做数学”。

一堂好的数学课应该是一堂探索课、讨论课、师生活动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讲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

因此一堂好得数学课应该是一堂探索课、讨论课,师生双边活动课,课堂上教师应该是学生在知识海洋里探戈的舵手,是学生探索知识的灯塔、路标。

改革开放后的新课程

改革开放后的新课程

改革开放后的新课程自改革开放以来,新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在中国教育领域得到了深度发展,新课程、新教材、新评价、新师资、新方法等新理念和新思维逐渐成为了中国教育的关键词,引领着中国教育走向了更高的层次。

本文将从新课程这一角度来探讨改革开放后新课程在中国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新课程的概念和主要内容新课程是近年来中国教育领域推出的一种教育改革模式,具有高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新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教育阶段、普通高中阶段、职业高中阶段等等。

在基础教育阶段中,新课程主张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普通高中阶段中,新课程主张强化核心素养、强化思维导向和能力导向;在职业高中阶段中,新课程主张突出实践和应用、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

总体来看,新课程主张学生要发挥主体性、注重实践、发展全面、培养素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能力,让学生掌握更为广阔的知识领域和实践技能。

二、新课程引领了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改革开放前,中国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式是传统的“讲授”模式,强调知识的灌输和信息的传递,学生的地位比较被动。

因此,教育教学容易造成学生的疲劳感和学习兴趣的丧失。

改革开放后,新课程理念的引入让教育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

从“教师授课、学生复读”到“以学生为中心的综合素质教育”,学生从原来的知识接受者转为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和参与感得到了大幅提升。

同时,新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应用,如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使得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得到了较大的创新。

学生的参与度得到了显著提升,学习氛围和学习习惯都得到了改善。

这些改进使得学习变得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催生了全面素质教育的理念。

三、新课程实践在全国发展迅速,在教育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国各地的新课程实践发展得相当迅速,不但提升了教育教学的品质和水平,也推高了教育领域的竞争力。

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1、关注学生发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

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

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

在进行学生教学发展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定位也很关键,正确的做法,老师应是一个引导者、方法的建立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

2.强调教师成长。

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

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3、重视以学定教。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定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

提倡“以学定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评价。

①情绪状态: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学习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否能长时间保持兴趣,能否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学习过程是否愉悦,学习愿望是否可以不断得以增强。

②注意状态:学生是否始终关注讨论的主要问题,并能保持较长的注意力;学生的目光是否始终追随发言者(教师或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的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回答是否具有针对性。

③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并踊跃发言,兴致勃勃地参与讨论和发言,是否自觉地进行练习。

④交往状态:看整个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友好分工与合作;是否能虚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发言。

遇到困难时,学生能否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1、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业评价的内涵是什么?

1、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业评价的内涵是什么?

1、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业评价的内涵是什么?答:新课程学业评价的内涵是指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获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出定性,定量的分析和综合评判。

与以往评价相比,学生学业评价功能发生了转变,形成了评价的客观依据,并体现出一些评价的基本特征,我们将重点研究对学生作业和命题检测中的新的评价理念。

2. 结合教学实际,你认为教师应如何贯彻学业评价张扬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新理念。

答:在学业评价中张扬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就是要倡导启发式、合作式、探究式、研讨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坚持课堂教学与动手实践相结合。

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倡导教学与评价中引领学生主动思考,做学习的主人。

首先,在教学中,坚持以学为主不动摇,突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因此教学中要体现以学为主的教学思想,小组合作、相互质疑,共同学习,促进学思结合。

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教训,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做具体的指导,促使每个小组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逐渐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其次,积极尝试实践性学习,学生的学习实践方式有多种,并不仅仅是社会实践一种方式,要落实知行统一,可以将学习实践、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以培养实践性人才为目标,完善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

为此,教师应通过问题引领,创设情境,提供信息、资料、工具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通过学生的直接参与活动,表现自己的思想,在实践中提升智慧。

第三,积极培养学生的质疑和探究的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学会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让问题一步步明晰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既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教会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例如,我在教学世界大洲,大洋的时候,我就让学生自己看书,然后引导学生看世界地图,之后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读图、分析图,认识各大洲的名称、位置。

新课标 新理念 新形式 新评价

新课标 新理念 新形式 新评价
课 改带来 的 可喜变 化 。只有 在新 的教 育 理念 的指 导 下 , 学 教
在 新 教材 的教 学 中 , 时时处 处给 学生 创造 机会 , 学 我 让 生 手脑 并 用 , 与讨 论 、 作 , 参 操 让学 生生 动活 泼地 主动 学 习,
让 他们 个个 畅 所欲 言 , 人都 有表 现 自我 的机会 。如 在教 学 人
生 3 我利 用 小棒 图 , : 先拿 3捆 和 2根 小棒 , 然后 拿走 2
根 , 剩 下 3捆 , 是 3 。 还 就 O
生 4 我利用 计数器 , 拨 出 3 , : 先 2 然后从 个位上 拨去 2 , 个
十位 上还 剩 下 3个 , 是 3 。 就 0
满足 这一 点收获 , 进而质 疑 :谁 能将你 身上 的 ‘ “ 胖角 ’ 瘦些 , 变 将 ‘ 角’ 瘦 变胖 些 , 它变 成老 师手 中 的这个 样 子 ( 让 出示 一 直 角 ) 。学生 在质 疑 中, 分发 挥 自己的想 象力 , 情境 氛 围 ” 充 在 中不 自觉地 开始 动脑 、 动手 、 动脚 , 大胆 去尝 试 。这 样一 来 ,
2 1年 第 1 ( 第 11 ) 00 期 总 2期
… … … … … … … ● ●
新课标 新理念 新形式 新评价
王 芳 2 00 5 1
摘 要 在新 的教 育理念的指 导下, 教师教 学采用新 的合作研讨形式 ,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 调动学生学习兴
真诚 , 甚至应 用商量 、 讨 的语气 , 探 启发学 生深入思考 , 用心 改 正。不要用挖 苦 、 指责 、 嘲弄 、 泄愤 之词损 害学生 的 自尊心 , 挫
伤其 作文 的积 极性 。
7要 清 晰 工 整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新理念新评价
摘要: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绿色评价似一把钥匙,能让学生凭此顺利开启知识的大门;绿色评价似一座桥梁,能让学生借此逐步走向知识的彼岸。

新课程呼唤绿色评价价。

关键词:绿色评价;现状;举措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018-001
新课程、新理念,课堂评价是关键。

课堂评价作为调控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伴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发挥着导向、检测、激励、诊断、调控等功能。

实施过程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和效果。

一、何为“绿色评价”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着眼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寻找闪光点,通过准确得体,生动丰富,机智巧妙的评价,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身进行“光合作用”,为学生营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激励学生不断地大胆尝试,不断增强学生成功的愿望,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一种评价方式。

我们的课堂对学生的评价仍有不尽人意之处。

二、现状分析
1.“无价”的省略评价
教师无视学生鲜活真实的生命形态,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种种学习行为没有任何反映,学生学习行为一结束,这个学习环节就结束,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者泾渭分明,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

这种省略的评价带来的后果就是必然导致所有学生对这门学科失去兴趣。

2.敷衍了事的消极评价
一些教师对学生评价常用模棱两可的语言,这样的评价使努力的学生得不到鼓励,也使学生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长此以往,会使学生丧失上进心,迷失前进的方向,甚至对老师产生轻视对立的心理。

3.表扬与夸奖滥用的无效评价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有别与传统教学评价中过多的批评和指责。

但当前有很多教师都不敢负面评价学生,不论学生说得对否,有无价值,价值大小,都是给予夸奖肯定,用词也只有“你真聪明!”“你真棒!”“思维敏捷!”“很好!”等进行机械评价,不能起到激励作用。

4.繁忙的程序式评价
有的教师在一节课上进行评价时,不管事大事小,适时与不适时,先由学生评,再由教师评;或学生探究某一问题时号召学生随时相互评,自己在巡视时走到哪里评到哪里。

评得学生不能静心地完成知识建构,都把精力分散在评别人或怕别人评自己上,导致了教学的负面影响。

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做到有效地评价呢?
三、绿色评价的举措
1.情真意切,以情促学,闪耀人文关怀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

”古人也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由此可知,无论什么样的评价必须动情,要发自内心。

有了真情实感,学生会很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爱戴,会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关注差异,纵向比较,让赏识处处溢香
教师要欣赏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是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基础。

多角度、全方位地评价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进步,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对每一位学生都抱以积极的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鼓励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不断进步,不断地超越自我,促进自我发展。

3.注重多元,讲究创新,让评价趋于完善
3.1方法多元。

学生在多元的评价中会更加爱学、好学、乐学。

激励性评价,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教师适度的激励性评价能够催化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学生一步步走向成功提供了动力。

幽默式评价,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在课堂上,教师幽默生动的绿
色评价语言,更是可以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从而使课堂生花,为教学增色。

形象式评价,如老师动人的微笑,鼓励的眼神,翘大拇指、和学生的拥抱、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等,无声胜有声。

延迟评价,给予调节空间,当学生回答有不恰当的地方时,教师不要急于纠正,可适当地延迟评价,这样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3.2形式多元。

新课程在课堂评价方法上要求打破教师一统天下,主宰课堂、垄断评价的现状,提倡开展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相结合的多元性评价。

4.弱化结果,强化过程,让思维插上探究翅膀
在课堂上对学生评价时,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因此,在评价的过程中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受益终身。

为全面、可持续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鼓励他们创造性思维,多问他们“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会这样想?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等,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一种快感。

5.抑扬有度,恰到好处,使评价更趋科学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客观公正,鼓励表扬和批评惩罚应分配适当,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教育过程中的评价应把鼓励表扬和处罚批评综合运用,评价要尊重学生,对学生的批评绝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以正面效应为指导原则。

我们可将批评有效融入表扬中,
在表扬中警示学生,让学生提高认识,强化自律行为,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

我们的课堂评价要做到适度、适宜、适时、科学、合理恰当,才能使我们的绿色课堂更给力。

皮格马利翁效应及课堂教学实践证明: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肯定性评价对学生学习的进步、成绩的提高能起到较好的激励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将不断深入研究,让我们的绿色课堂焕发无限生机。

参考文献:
[1]作者:沈玉顺,主编:戚业国.课堂评价——新课程课堂改革丛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6
[2]覃兵.课堂评价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