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诊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痛
【定义】:胃痛,是指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症。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慢性胃炎。
【诊断标准】
一、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第二版)《中医内科学》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一)中医辨病依据: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伴有腹胀、烧心、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吞腐等。多有反复发病史。发病前多有明显诱因,如天气变化、脑怒、劳累、暴饮暴食、进食生冷干硬辛辣醇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等。
(二)症候分型及辨证依据:
1、肝胃气滞证
辨证依据: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脘痛连胁,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得暖气、矢气则舒,遇烦恼郁怒则痛作或痛甚,苔薄白,脉弦。
病因病机:情志不畅,忧思恼怒,伤肝损脾,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胃气阻滞,失于和降而发病。
病位: 肝、胃。病性:多为虚证,亦可虚实夹杂。
2、脾胃气虚证
症状:胃脘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色淡苔白;脉缓弱。
病因病机:或饮食劳倦,或素体脾胃虚弱,损伤脾胃,脾胃气虚,中焦脾胃气机不利,中气不升、无力运化发为本病。
病位:在脾胃。病性属于虚证。
3、胃阴亏虚证
辨证依据: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渴思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病因病机:老者素来阴虚,或因长期过食辛辣之品,耗损胃阴,致胃失濡养,不荣则痛而发为本病。
病位:在胃。病性属虚证。
4、脾胃虚寒证
辨证依据: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病因病机:素来阳虚,或过食寒凉、生冷之品,耗损脾胃之阳,胃络失于濡,不荣则痛而发为本病
病位:在脾、胃。病性属虚证。
5、肝胃郁热证
辨证依据: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心烦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病因病机:或饮食积滞,或情志不畅,气郁日久则化热,热灼胃络发为此病。
病位:肝、胃。病性:虚实夹杂
二、西医诊断
西医诊断依据: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7版《内科学》。
症状:上腹痛或不痛,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等。
体征:无特异性。可有剑突下压痛。
辅助检查:胃镜: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粘膜活检见胃粘膜炎变。怀疑自身免疫性胃炎应检测相关自身抗体及血清胃泌素等。
【鉴别诊断】
一、中医鉴别诊断:
1、真心痛心居胸中,其痛常及心下,出现胃痛的表现,应高度警惕,防止与胃脘痛相混。典型真心痛为当胸而痛,其痛多刺痛、剧痛,且痛引肩背,常有气短、汗出等,病情较急,老年人既往无胃痛病史,而突发胃痛者,当注意真心痛的发生。胃腕痛部位在胃脘,病势不急,多为隐痛、胀痛等,常有反复发作史。
2、胁痛肝胃不和所致的胃脘痛常攻撑连胁,应与胁痛鉴别。胃腕痛以胃脘部疼痛为主,伴有食少、恶心、呕吐、泛酸、嘈杂等。胁痛以胁肋疼痛为主,伴胸闷、喜长叹息等。在病位和兼症上有明显差别。
二、西医鉴别诊断:
1、胰腺炎胰腺炎亦表现为中上腹部疼痛,应与慢性胃炎鉴别。慢性胃炎疼痛程度较轻,反复发作,表现为恶心、反酸、嗳气、呃逆、打嗝等症状,作淀粉酶测定正常,腹部超声及CT检查胰腺形态正常。胰腺炎发病急,发病前常有胆结石、蛔虫等病史,有进食油脂、酒类食品等诱因,表现为中上腹、左上腹持续性疼痛阵
发性加重,疼痛剧烈,淀粉酶测定升高,腹部超声及CT检查见胰腺及胰周形态改变。
2、胆囊炎胆囊炎亦表现为中上腹剑突下疼痛,应与慢性胃炎鉴别。慢性胃炎疼痛部位多位于中上腹剑突下偏左,表现为表现为恶心、反酸、嗳气、呃逆、打嗝等症状,墨菲氏征阴性。胆囊炎疼痛部位多位于中上腹剑突下偏右,进食油脂类食品疼痛常加重,墨菲氏征阳性,腹部超声提示胆囊壁增厚。
【入院检查项目】
一、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
3、凝血分析
4、心电图、胸部X线片
5、腹部超声
6、胃镜检查
7、幽门螺旋杆菌检查
二、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感染性疾病筛查(甲肝、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血型、胃泌素、胃壁细胞抗体、胃蛋白酶原;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血清肿瘤标志物、血沉;缺铁贫血6项、血清叶酸+维生素B12;胃动力检查;心肌酶谱等。
【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注意饮食,炎症活动期给油软食或半流质饮食,严重者暂时给予流质饮食。保持心情舒畅。
二、中医药治疗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丸剂。
1、肝胃气滞证: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方药:科室自拟方剂“胃痛Ⅰ号”。
柴胡10g 白芍30g 枳壳20g 川芎15g
香附15g 陈皮15g 郁金20g 拂手20g
厚朴15g 莱菔子15g 甘草5g
一日一剂,水煎共取汁600毫升,一日三次,每服200毫升。
2、脾胃气虚证:健脾益气,和胃止痛。
方药:参苓白术散和楂曲平胃散加减
党参30g 白术30g 茯苓30g 白扁豆30g
山药30g 陈皮15g 桔梗15g 砂仁15g
莲子15g 神曲30g 薏苡仁30g 焦山楂30g
厚朴15g 白及30g 芡实30g 炙甘草15g。
一日一剂,水煎共取汁600毫升,一日三次,每服200毫升。
3、胃阴亏虚证:滋阴益胃,和胃止痛。
方用:益胃汤加减
生地30g 北沙参20g 枸杞子20g 麦冬20g
川楝子20g 白芍30g 玉竹20g 黄芩15g
茯苓20g 甘草5g
一日一剂,水煎共取汁600毫升,一日三次,每服200毫升。
4脾胃虚寒证:温中散寒,缓急止痛。
方药:科室自拟方剂“胃痛Ⅱ号”
黄芪50g 桂枝10g 白芍30g 炮姜15g
大枣30g 附子10g 砂仁10g 党参15g
黄柏10g 甘草5g
一日一剂,水煎共取汁600毫升,一日三次,每服200毫升,温服。
5、肝胃郁热证:清热化湿,和胃止痛
方药:科室自拟方剂“胃痛Ⅲ号”
滑石20g 杏仁15g 薏苡仁30g 白蔻仁15g
厚朴15g 法夏15g 泽泻15g 栀子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