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波普尔对马克思理论的批判

合集下载

哥达纲领批判导读

哥达纲领批判导读

哥达纲领批判导读1. 引言哥达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之一,它被视为现代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哥达纲领并不是毫无争议的,德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对其进行了批判。

本文将对哥达纲领进行导读,并探讨波普尔的批判观点。

2. 哥达纲领概述哥达纲领是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于1847年起草的一份政治宣言。

这份宣言提出了共产主义的原则和目标,并呼吁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根据哥达纲领,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差别、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形态。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个人不再受到经济上的束缚,每个人可以按需取用物质财富。

3. 波普尔对哥达纲领的批判波普尔认为,哥达纲领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陷。

他认为哥达纲领过于理想化,没有考虑到人性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的社会现实。

波普尔指出,哥达纲领忽略了个体的自由意志和创造力,过于强调集体主义和集体行动。

此外,波普尔批评哥达纲领没有提供明确的实施路径和政治机制。

他认为革命可能导致专制主义和暴力统治,并且无法保证社会公平和正义。

4. 对哥达纲领的回应尽管波普尔对哥达纲领提出了批评,但也有学者对他的观点进行了回应。

一些学者认为,虽然哥达纲领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

他们指出,在实践中,可以通过逐步改革来实现共产主义目标,并在过程中解决存在的问题。

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波普尔对哥达纲领的批判过于片面,忽视了其历史地位和影响力。

他们指出,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哥达纲领对社会主义运动和工人阶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5. 结论哥达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出了共产主义的原则和目标。

然而,波普尔对哥达纲领进行了批判,指出其理想化和缺陷。

尽管如此,哥达纲领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可以通过逐步改革来实现其目标。

这个导读提供了一个概览性的介绍,帮助读者了解哥达纲领以及波普尔对其的批判。

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及其批判

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及其批判

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及其批判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是一位影响深远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的科学哲学理论对20世纪的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以“可证伪性”理论为核心,挑战了传统的归纳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知识的增长、社会科学及其方法论等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并对其进行批判分析。

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波普尔认为科学的本质在于可证伪性,而非可验证性。

这一观点颠覆了之前许多哲学家的看法,尤其是逻辑实证主义者。

根据波普尔的看法,一个理论如果无法被经验事实所反驳,则它就不能被视为科学。

他通过提出“可证伪性”这一标准,为区分科学与非科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可证伪性可证伪性是波普尔科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他认为,每一个科学理论都必须能够被经验验证或否定。

如果一个理论在任何实验中都无法被证明为错误,那么它就不是一个真正的科学理论。

例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可以通过光速测量和天体引力透镜现象等来检验,而某些哲学或宗教理论则因缺乏可证伪性而无法被纳入科学范畴。

知识的增长波普尔还强调,科学知识并不是线性的累积,而是通过“尝试与错误”的过程不断发展和更新。

这个过程包括提出假设、进行实验以及根据实验结果修改假设。

他用“知识树”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这一思想:每当一项理论被否定,就如同从树上掉下一片叶子,而新的理论则如同新芽般从树根中滋生而出。

这种观点使波普尔对于科学发展的理解更加动态。

科学进步并不是简单地增加数据和事实,而是在不断地挑战现有理论,寻找更具解释力的新理论。

因此,他认为,科学研究中的“错误”并不意味着失败,相反,它是知识发展的必要步骤。

科学与社会波普尔在其著作《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进一步探讨了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一个真正的开放社会应当允许不同的思想和观点共存,促进知识的自由传播。

他反对“历史决定论”,认为历史并不是注定会朝某一方向发展的,而是由无数个体选择和事件构成的。

这种思想在政治哲学和社会改革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失落的大师:卡尔·波普尔

失落的大师:卡尔·波普尔

失落的大师:卡尔·波普尔【摘要】卡尔·波普尔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哲学家,他在科学哲学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对现代逻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都有深远的影响。

波普尔重视科学理论的可验证性和反证性,提出了对于科学发展至关重要的观点。

其著作《科学的两种方法》、《《真理的逻辑》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当代哲学中,波普尔的学说仍然被广泛讨论和研究,他的理论也对当代科学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波普尔的思想历久弥新,成为了现代科学哲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卡尔·波普尔、科学哲学、现代逻辑学、认识论、科学方法论、著作影响、当代哲学、思想史、科学哲学、启示。

1. 引言1.1 卡尔·波普尔的学术背景卡尔·波普尔,生于1902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哲学家之一。

波普尔出生在奥地利一个中产阶级家庭,自小就展现出对知识和思考的浓厚兴趣。

他在维也纳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学和心理学,并在此期间受到维也纳学园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科学哲学观点。

波普尔的学术背景十分丰富,他曾跟随知名数学家、逻辑学家以及心理学家学习,并在这些领域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他的学术背景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使他能够从不同角度来探讨科学哲学的问题,形成了他独特的学术风格和理论体系。

波普尔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思想影响了许多知名科学家和哲学家,对当代科学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学术背景不仅为他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使他成为了一位备受推崇的学者。

波普尔在学术领域的成就和影响力,使他成为了当代科学哲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1.2 卡尔·波普尔的影响力卡尔·波普尔的影响力在当代哲学界及科学界都是无可争议的。

他以其批判性的思维和对科学方法论的贡献而闻名于世。

波普尔的著作不仅在学术界广泛流传,也对后世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波普尔的思想贯穿在科学哲学的各个领域,他为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卡尔波普尔的科学哲学

卡尔波普尔的科学哲学

卡尔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哲学家,他的思想对20世纪的科学方法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波普尔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一些关键概念,这些概念挑战了传统的科学观念,并重塑了我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本文将探讨波普尔科学哲学的主要思想,包括可证伪性、科学理论的临时性以及对实证主义的批判。

可证伪性可证伪性是波普尔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他认为,科学理论并非通过验证得到支持,而是通过能够被证伪的特性来界定。

换句话说,一个理论如果能够提出预言,并且有可能被经验事实所反驳,那么它才应该被视为科学理论。

这一观点与传统实证主义的观念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强调通过不断积累经验数据来证明理论。

例如,牛顿的经典力学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可以提出可证伪的预言。

如果我们发现了违反这两种理论预言的现象,这两个理论就需要被修改或抛弃。

通过强调可证伪性,波普尔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更为严格和保守的方法。

事实上,波普尔主张,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进步是在不断检验和修正理论中实现的。

科学理论的临时性波普尔还提出了科学理论应该被视为临时性的观点。

他认为,没有任何一个理论能够最终确立为真理,因为我们的知识总是处于发展和变化之中。

即使某个理论经过多次实验验证,看似无懈可击,它仍然可能在未来的新实验中遭到反驳。

这种看法促使科学家们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随时准备接受新数据和新的理论解释。

波普尔以“科学是一个不断接近真理但永远无法达到真理的过程”来形容这一概念。

这也意味着科学家不应当过于依赖过去获得的数据或结论,而应该不断地进行新的实验和观察,以保持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

实例分析波普尔在这一方面吸取了历史上许多著名科学理论衰落的教训。

例如,19世纪末,拉马克关于物种进化的观点曾广泛接受,但随着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理论,拉马克主义遭到了反驳。

在这个过程中,表明了即使是曾经被视为合理科学观念,也可能会随着新理论的发展而变得站不住脚。

猜想与反驳读后感

猜想与反驳读后感

猜想与反驳读后感
【篇一:《猜想与反驳》读后感】
《猜想与反驳》围绕着知识通过猜想与反驳、不断清除错误而增长这一主题展开论述,广泛涉猎知识论、科学论、真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史和社会科学史等领域。

卡尔·波普尔(Karl·R·Popper,1902-1994)是当代西方最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社会哲学家之一。

他继承德国爱因斯坦的批判精神和康德的唯理主义思想,形成“批判理性主义哲学”,建立同逻辑实证主义相对的科学知识观,提出反归纳主义和证伪主义的知识理论。

波普尔的错误在于把科学中的革命和批判加以绝对化,把整个科学及其历史发展归结为这样的局部方面和环节。

这样,科学发展中的规律性就不见了。

沿着这条路,他在社会领域中必然走向历史唯心主义。

所以,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攻击和所谓‘批判’,是根本错误的。

波普尔早年一度信仰马克思主义,但他始终坚持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在社会哲学上又把他在科学哲学的基本观点上的错误极端的加以发挥,终于走向了反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事实上,波普尔以后的现代西方科学哲学发展力图克服他的科学哲学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这样,他对马克思主义的诋毁和歪曲,也就不攻自破了。

相反,马克思主义的光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再次显示出了不可战胜的理论力量。

”。

证伪主义

证伪主义

波普尔证伪主义简介卡尔·波普尔(1902-1994)波普尔是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

他认为经验观察必须以一定理论为指导,但理论本身又是可证伪的,因此应对之采取批判的态度。

在他看来,可证伪性是科学的不可缺少的特征,科学的增长是通过猜想和反驳发展的,理论不能被证实,只能被证伪,因而其理论又被称为证伪主义。

50年代后,他的研究重点转向本体论,提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

著有《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科学发现的逻辑》《猜想与反驳》等。

[1]主要思想科学哲学波普尔的哲学体系,重点在于批判的理性主义,这即与经典的经验主义及其观测-归纳法泾渭分明。

波普尔尤其反对观测-归纳法,他认为科学理论不适用于普世,只能作间接评测。

他也认为,科学理论和人类所掌握到的一切知识,都不过是推测和假想,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掺入了想象力和创造性,好让问题能在一定的历史、文化框架中得到解答。

人们只能依靠仅有的数据来树立这一科学理论,然而,此外又不可能有足够多的实验数据,能证明一条科学理论绝对无误。

(例如,人们在检测100万头绵羊后得出“绵羊是白色的”这一理论,然而检测之外,只要有一只黑色的绵羊存在,即可证明前面的理论错误。

谁又能无穷无止地检测绵羊,以证明“绵羊是白色的”理论的绝对无误呢?)这一“可错性”原则所推演出的“真伪不对称性”(真不能被证明,只有伪可以被证明),是波普尔哲学思想的核心。

波普尔高度评价了休谟对归纳法的批判,虽然他对休谟和归纳逻辑主义的批判是牵强的,但他对基础论的批判是相当有力的。

基础论是指人们普遍相信,知识需要一个坚实的基础,经验科学的基础是感觉基础。

这也正是归纳法的根源所在。

他指出经验基础论将科学分为两部分,一是观察和实践所得到的基础。

二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理论。

而人们普遍忽略了,观察和理论不是独立的两种理论,任何观察都受理论倾向的影响。

这里可以发现测不准定理对他的启发。

波普尔认为寻求知识基础是一种错误,但不是偶然的失误。

卡尔·波普尔对马克思理论的批判

卡尔·波普尔对马克思理论的批判
波普尔不同意马克思的暴力革命理论,在他看来一切流血冲突事件都应该被避免。他承认资本主义社会存在非正义性和非人道性的弊端,但这只是资本主义的一个初期不可避免的现象。资本主的自由竞争原则和自由市场经济本身不是社会弊端的根源,问题在于对资本主义中那些盲目的和不加限制的经济力量缺乏控制。任何不加限制的权力都是危险的,经济权力并不比其它权力更危险,而同样的,它也是可以被制约的。波普尔用经济干预主义的事实来反驳马克思对于上层建筑是专制工具的说法,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正是限制资产阶级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手段。而且没有民主的制度,那么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力便是没有制约力量的了。
马克思说资本主义内部矛盾必然灭亡,社会主义一定胜利,波普尔将他称为错误的预言。首先,资本主义的内部矛盾并不必然导致社会主义,而只是预示了经济干预主义的必然性,而经济干预主义不一定采取公有制的方式。工人阶级的利益保障不需要用社会革命的暴力手段,完全可以采用社会改良和民主的手段达到这一目的。其次,无产阶级革命并非不可避免。波普尔对恩格斯等人的暴力革命倾向极为反感,波普尔认为他们有意地挑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以使革命爆发。最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并非不可调和的,马克思强调,资本主义的后果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化。这些结果破坏社会生产力,激化社会矛盾,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灭亡。事实上,这些问题都被现代资本主义所彻底解决了。马克思用价值理论来说明资本主义的剥削性,这在波普尔看来是多余的,因为价值理论首先就存在是否真实的问题。即便它是正确的,马克思的预言也无法实现,因为随着民主制度的作用,国家社会的干预保障了剥削现象的限制。资本主义初期所表现出的残酷剥削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卡尔·波普尔对马克思理论的批判
波普尔首先批判马克思的以经济主义为基础的历史主义,因为在波普尔看来,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从本质上来讲是为他的政治学说服务的。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了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波普尔承认经济的作用,但他认为将过分强调经济的作用,甚至夸大为决定社会发展的唯一因素,那就彻底错了。波普尔提出两个理由:第一,如果经济体系被摧毁,但技术知识仍然存在,那么经济体系很快就能被重建,然而如果技术知识被完全摧毁,那么现存的经济关系将随之消失,而且它的重建将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第二,对社会经济条件的了解,离不开对科学、宗教等其他文化方面的理解,但是反过来,即便没有经济背景,人们仍然可以研究一个时期的科学思想。波普尔一再强调,思想和知识是进行经济活动的必要条件,而经济因素绝不是人们进行思想活动的必要条件。波普尔不同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他看来这么说是完全颠倒了。政治权利应该是基本的,因为它能控制经济权利。政治权利是经济保护的关键,政治民主也就是被统治者控制经济权利的唯一手段。

卡尔波普尔的证伪主义观点评析

卡尔波普尔的证伪主义观点评析

卡尔波普尔的证伪主义观点评析关键词:波普尔证伪主义作者:向力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卡尔波普尔(1902~1994),是二十世纪一位在科学哲学和社会哲学领域都有着重要影响的哲学家。

身处英美哲学圈中的他似乎是一个异类,这不仅表现为他与诸多主流英美哲学家有着直接的思想论争,更在于他对语言分析方法的自觉抵制。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波普尔忽略了语言的重要性。

通过细致的阅读,我们会发现,语言其实是波普尔哲学的一个重要论题,其文本中对语言的论述随处可见。

然而直到目前,其语言观尚未受到国内学术界的足够重视。

波普尔的语言观内容丰富却从未得到过系统研究,论者往往是在研究波普尔的某一哲学见解时,捎带指出他关于语言某一方面的主张,而这无疑是远远不够的。

笔者认为,对波普尔的语言观应给予足够重视,而它将成我们理解波普尔哲学的一个新视角。

本文拟就波普尔的语言哲学思想做一些初步的探讨,以期引起国内学术界的重视。

就内容来看,波普尔的语言哲学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日常语言论、语言存在论、语言功能论。

一、扞卫日常语言波普尔对语言的论述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他的语言观是一种基于日常语言的语言观(如波普尔自己所说:“我始终是一个常识哲学家。

”[1](360))。

对日常语言的不同态度,最能反映出波普尔和他常与之论辩的分析哲学家在语言观上的不同旨趣。

分析哲学家,尤其是早期维特根斯坦及与维氏有密切思想关系的逻辑实证主义者们,对日常语言是极度不信任的。

在他们看来,日常语言中的词语,其意义缺乏精确性,极度混乱,而这恰恰是由它所负载的哲学常常陷入两难悖谬的根源。

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视词语缺乏精确意义为哲学的“语言病”,认为哲学的功用就在于治愈这种语言病。

逻辑实证主义者也认定,日常语言中充斥着许多既不真也不假的无意义陈述,这些陈述表达了许多伪装深邃而实际上没有任何内容的伪问题。

于是,他们设想能撇开混乱不堪的日常语言,建立起一种理想化的人工语言:这种语言准确知道自己所使用的词语的意义,因此能够倚靠它来展开哲学讨论。

_历史_的规律性在哪里_浅谈波普尔对马克思历史决定论的批评

_历史_的规律性在哪里_浅谈波普尔对马克思历史决定论的批评

摘要:波普尔特有的个人经历和知识结构使他走上了质疑马克思的历史哲学的学术道路,他针对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而提出了历史只有趋势却没有规律更无法预测的观点。

波普尔历史观失误的理论原因在于:扩大了证伪原则的适用范围;忽视了历史规律呈现的复杂多值性;夸大了偶然性因素的作用。

只要摒弃人类自主活动与合规律性无法相容的唯科学主义的思维方式,我们不难解释人类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始终隐含着决定历史变化的因果关系和发展主线,正是这些因果关系和发展主线为我们解释并把握历史提供了可能性。

历史不是任意的,它的规律性正是存在于人类的自主活动之中。

关键词:波普尔;马克思;历史决定论;规律中图分类号:B5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11)05-0031-03“历史”的规律性在哪里———浅谈波普尔对马克思历史决定论的批评申建林,贺云松(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 Raimund Popper ,1902—1994)提出的“批评理性主义”、“证伪原则”等科学方法论在西方科学哲学思想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然而真正使他名声大噪的,是他对马克思历史决定论的批评。

他的政治哲学代表作《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在世界上广泛传播,有人评价说“从绝对真理(以及各种决定论)的普遍至信,到对其根本性的质疑和警惕,这是20世纪人类思想史上一个最为重大的事件。

而波普尔的学说,特别是他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等篇作中阐发的观点,对这一历史性的转折做出了无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1]还有人甚至认为该书“属于本世纪(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政治思想经典著作。

”[2]那么,他对马克思的批评令人信服吗?历史究竟有无规律性?如果有,历史的规律性又在哪里?一、波普尔非历史决定论思想产生的背景1.波普尔的人生经历。

在少年时期,波普尔自诩为共产主义者,他17岁那年,为帮助关押在维也纳警察局的共产党人逃脱,在示威游行时遭到枪击。

驳波普尔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

驳波普尔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
的理 论 。 ” _ 2 J 1 波普 尔 秉持 “ 证伪 ” 原则 , 对 马 克思 主 义 首先 从 内容 而后 理 论 基 础 , 进行 了全 面 的批 判 。本 文
试 图对其 自认为 彻底 的“ 证伪 ” 做 出客 观 的分析 , 给予 公正 的评 价 。


波 普尔对 马 克思 主义 体 系 内容 的 “ 证伪 ”
2 0 1 3年 第 6期 ( 总第 1 4 8期 )
中共 贵 州 省 委 党 校 学 报
J o u na r l o f t h e P a r t y S c h o o l o f Gu i z h o u P r o v i n c i a l Co mmi t t e e o f t h e C. P. C
即工人 , 是 苦难 的增 长 。在该 论证 的第 二 步 , 第 一步 的结 果获 得认 同 。从这 一结 果 出发 , 两个结 论被 推 出 : 首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5—2 9
基金项 目: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 目“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 ( 项 目编号 1 1 J Z D 0 0 3 : 首席专家: 周 向军) 的阶段性成果。
它们就像衣服那样再也撑不下 , 直至炸裂。 ” _ 2 J 1 在波普尔看来 , 马克思就是以这种视角考察 、 分析资本 主义 并对未来做 出预测。“ 马克思的第一步是 , 他分析了资本 主义生产 的方法 。他发现 , 与技术改进和他称作生
产 资料 的不 断增 长 的积 累相联 系 , 存在 一种 劳 动生 产率 增 长 的趋 势 。从 这里 开 始 , 论 证将 引 向结论 , 即在 阶
波普 尔排 斥 由个 别到 一般 的归 纳方 法 , 提 出由假说 到 事实 的方 法 , 认 为这 才是 建立 理论 体系 的真 正方 法

卡尔波普尔和卡尔马克思

卡尔波普尔和卡尔马克思

卡尔波普尔和卡尔马克思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是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实验,及其后来的挫折。

当然,人们可以说:严格地说来,遭受挫折的不是一般的社会主义,而是特殊模式的社会主义。

然而,根据70年的经验重新审查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原是合情合理的。

除此以外,也要求重新审查其他学派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看看它们在多大程度上是合理的。

这是一件艰巨的工作。

本文将审查卡尔·波普尔的批评以及他所提供的替代办法。

在他的思想自传中[1,p.36]中,波普尔描述了马克思主义在他生活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他与马克思主义的邂逅是他思想发展中的重要事件之一。

正如他所说的,这使他成为可错论者,认识到教条思维与批判思维之间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阿特勒的工作一起,帮助他解决了“分界问题”:科学陈述的特点是它们对经验反驳和批判评价保持开放,换言之,它们应该是可证伪的。

波普尔虽然从此以后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者,但他对马克思个人和马克思主义仍怀着尊敬。

他写道:“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动机是无可怀疑的……马克思作出了真诚的努力将理性方法应用于社会生活最迫切的问题……他并没有白费心血……”[2,v.2,pp.81-82]“回到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已经是不可思议的了。

所有现代学者都应归功于马克思,即使他们不知道他……甚至他的错误的理论也是他的不可战胜的人道主义和正义感的证明。

”[2,v.2,p.121]“马克思的信念基本上是开放社会的信念。

”[2,v.2,p.200]波普尔认为,马克思的社会理论可归结为两个主要学说:历史决定论和经济决定论。

按他的意见,马克思主义的和其他的社会理论家信奉的历史决定论观点,使他们不能提出可证伪的社会理论。

那么,什么是历史决定论呢?历史决定论按照波普尔的意见,历史决定论主张:“社会科学的任务是根据历史规律提供给我们长期的历史预言。

”[2,v.1,p.3]或者说,历史决定论是:“对社会科学的一种探讨方法,认为社会科学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历史预见,认为这个目的可以通过发现历史演变背后的‘节奏’或‘模式’,‘规律’或‘倾向’而达到。

波普尔

波普尔

三、主要思想
(一)科学证伪主义 波普尔的哲学体系,重点在于批判的理性主义。波普尔尤 其反对“观测-归纳法”,他认为科学理论不适用于普世, 只能作间接评测。 他也认为,科学理论和人类所掌握到的一切知识,都不过 是推测和假想,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掺入了 想象力和创造性,好让问题能在一定的历史、文化框架中 得到解答。人们只能依靠仅有的数据来树立这一科学理论, 然而,此外又不可能有足够多的实验数据,能证明一条科 学理论绝对无误。(例如,人们在检测100万头绵羊后得 出“绵羊是白色的”这一理论,然而检测之外,只要有一 只黑色的绵羊存在,即可证明前面的理论错误。谁又能无 穷无止地检测绵羊,以证明“绵羊是白色的”理论的绝对 无误呢?)这一“可错性”原则所推演出的“真伪不对称 性”(真不能被证明,只有伪可以被证明),是波普尔哲 学思想的核心。
(三)反对历史决定论
波普尔对历史决定论作了精细的分析和 强烈的批判。
什么是历史决定论呢?按照波普尔的定 义,“历史决定论是一种涉及社会科学 各学科的理论,这种理论把对历史作出 预言作为它的基本目标,认为通过发现 历史中潜在的节奏、模式、规律或趋向, 便能够实现这个目标,便能预言历史事 件的进程。凡具有这种观点的各种社会 哲学,统称为历史决定论”。
宽容是和自由类似的,不加限制的宽容也会击溃宽容其本 身。
所以,开放社会的原则和他的认识论原则是一致的。那就是 争辩双方都不能保证自己的正误,只有在讨论的基础上才有 可能使自己的观点更接近真理。
四、评价
波普尔对马克思本人怀有很深的敬意,认 为马克思是一位天才的哲学家,也敏锐地 意识到,马克思将自己的理论与“空想社 会主义”区别开来是正当的,而且他的理 论在当时的确是科学的,因为提出了大量 可以被经验事实检中所言: “所有的科学都建立在流沙之上

浅析卡尔_波普尔的证伪主义

浅析卡尔_波普尔的证伪主义

浅析卡尔_波普尔的证伪---韩雪冰外国哲学专题研究 3364波普尔认为: 现代自然科学革命表明, 科主义学的精神是批判, 也就是不断推翻旧理论, 不断作出新发现, 而科学发现是理性的活动, 无需经验的参与。

这就是说, 科学就是理性不断作出的假说, 而这假说不断遭到批判, 即被证伪。

因此, 他提出科学和非科学的“划界标准”不是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性”判据, 而应当是他所谓的“可证伪性”判据。

进而提出“可证实性”判据不仅不合理, 而且不可能, 因为他的工具即归纳法是无效的。

一、归纳主义的起源及发展归纳主义起源于英国, 从培根到罗素, 后来又被逻辑实证主义所继承, 长期以来统治着西方科学哲学界。

弗兰西斯·培根, 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他在批判经院哲学过程中, 依据自然科学, 提出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基本原则: 一切知识起源于经验, 因为他认为经验具有确实性和丰富性。

他反对经院哲学的演绎法: 它既不能给人们提供真理, 也不能帮助人们发现新的科学知识, 因此他主张抛弃演绎法,建立唯一能提供真理的归纳法。

自从培根以后, 归纳法在科学研究中被广泛运用, 受到很多科学家的青睐。

后来, 逻辑实证主义继承了这一传统并把它发扬光大, 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逻辑实证主义运动。

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家们提出了意义的标准: 经验证实的原则, 并把它作为区分科学与形而上学的界限。

后来, 休谟提出著名的“归纳问题”之后, 经验主义开始走向怀疑主义。

现代经验论者则借助概率,工具从“归纳问题”的挫败中复兴。

二、波普尔对归纳主义的反驳波普尔认为归纳推理从逻辑上是不合理的,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归纳作出的结论总是可错的, 全称命题不能从单称命题的堆积中推出从逻辑的观点来看, 我们从单称陈述中推论出全称陈述, 显然是不能得到证明的, 因为用这种方法得出的任何结论, 结果可能总是假的。

评卡尔·波普尔的的反历史决定论

评卡尔·波普尔的的反历史决定论
的, 他所 设 想 的“ 全 孤 立 的 , 定 的和 周 期性 的 系 完 稳
为 了说 明 自己观 点 的正 确 性 , 普 尔提 出 了几 波 点论据 :1 自然 过程 具有可 重 复 陛 、 () 可复制 性 , 历 而 史过程 是独 一 无二 的 , 中充 满着 偶然性 , 可重 复 其 不 性 。正 如其 所说 ,历 史 假说 向来 不 是 全 称命 题 , “ 而 只是 关 于某个 个别事 件或 一些 这样 的事 件 的单称命
“ 我必 须承认 , 不明 白任何 有理 性 的人 如何 能 我
存在 的命题是存在命题而不是全称命题 , 普通规律 则 不是 断定 存在 ; 反… …它断 定某 事的不可 能性 。 相
断定 在特 定 时 间和空 间有某 种趋 势存在 的命题 是 一 个 单称 的历史 命 题 , 不是 一个 普通 的规律 ” 而 。 从 以上 波普 尔否定 社会 历史 发展规 律 的论据 中 可 以看 出 , 他看 到 了 自然过 程 与社会过 程 的差 别 , 看 到 了历 史进 程 中的偶 然性 以及人 为 因素对社 会 进程 的影响 , 是正 确 的 。但 他试 图从 自然 过程 和历 史 这
卡 尔 - 普尔 是 当代 西 方 最 负 盛 名 的科 学 哲 学 波 家之 一 他 的主要 研 究 领 域 是科 学 哲 学 , 他 在 历 但 史哲 学领 域 中也提 出 了 自己的独 到 的观 点 , 中最 其 引人 注 目的是对 马 克思 历 史 决定 论 的猛 烈 攻击 , 其 猛 烈 程 度 可 以借 用 布 赖 恩 ・ 马吉 的一 句 话 来 表 述
收 稿 日期 :0 1 2 1 2 0 —0 —0
作 者简 介 : 黄世虎(97一) 男 , 17 , 江苏南 京^ , 南京 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 9 缎硕 士生。 9 赵建梅(9 3 ) 女 , 苏淮安人 , 17 一 , 江 南京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 9 9缎硕 士生。

历史主义

历史主义

历史主义一些人认为必须研究与解释人类历史发展,基于这些解释才能认真了解社会与政治。

这样的见解被卡尔·波普尔称为历史主义。

(卡尔·雷蒙德·波普尔爵士, 1902年7月28日-1994年9月17日),出生于奥地利,逝于英国伦敦,犹太人,20世纪最著名的学术理论家、哲学家之一,在社会学上亦有建树。

波普尔最著名的理论,在于对经典的观测-归纳法的批判,提出“从实验中证伪的”的评判标准:区别“科学的”与“非科学的”。

在政治上,他拥护民主和自由主义,并提出一系列社会批判法则,为“开放社会”奠定理论根基。

)它是20世纪50年代末产生的一种科学哲学思潮,60年代后逐渐开始流行。

历史主义的产生被认为是科学哲学发展中的一场“革命”,在许多问题上,它都与逻辑经验主义背道而驰。

历史主义以描述科学实际如何,科学家如何做为目的,结果使得其科学哲学失去规范意义。

图尔明、库恩、费耶阿本德、汉森等是历史主义的代表人物。

简介自古以来就有不少人尝试以研究与解释个别人类历史发展(如部落史、国王史)为基础去理解个别的社会与政治,认为了解历史发展的趋势便能掌握未来发展,知道什么趋势将会容易成功。

黑格尔是较早有系统地理解整体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参见辩证法),为历史主义建立基础元素。

这些元素在十九世纪兴起,包括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发展的最终目标(参见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主义有时会与还原论相比较:还原论主张人类发展可以还原为基础法则。

例如,有些人类历史发展是由经济法则所决定的(经济决定论)。

历史主义者则以解释个别人类历史发展,建立他相信的基础法则。

此词在其他范围有不同的使用。

在人类学上,“历史主义”指人类或生物会适应当地的环境而作出发展。

在神学上的使用,一些基督教教派亦会以“历史主义”为名理解圣经的预言,特别是与教会发展作出关连理解。

卡尔·波普尔批评历史主义的各种形式,指其根源为决定论与整体论。

(决定论认为,自然界和人类世界中普遍存在一种客观规律和因果关系。

哲学家波普尔简介介绍

哲学家波普尔简介介绍

哲学家波普尔简介介绍哲学家波普尔1902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当时的奥地利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而维也纳是奥匈帝国的首都。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哲学家波普尔简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哲学家波普尔简介哲学家波普尔是犹太人,这个民族身份使得他在1937年被驱逐。

波普尔毕业于维也纳大学,是弗洛伊德的弟子。

大学毕业后,他去往坎特伯雷大学任哲学讲师。

在这期间,他发表了很多自己的哲学主张。

波普尔在维也纳教学的时候,与一些思想家形成了维也纳流派。

后来面对纳粹的压迫,他被驱逐出境。

他去了伦敦,在当时的伦敦,他遇到了爱因斯坦,他们两个人同是犹太裔。

波普尔在英国教学期间,发表一些科学哲学主张。

哲学家波普尔的婚姻是比较简单的。

他在维也纳的时候,认识了一位来自德国的犹太人姑娘,最终他们两人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后来,纳粹势力上台,他的妻子跟随他在世界上漂泊。

波普尔婚后有一子一女。

波普尔是欧洲的著名哲学家,他在哲学方面有着很深的见解,他在科学哲学与政治哲学方面提出了很多自己的见解,这些见解中有很多被后人认同。

波普尔的政治哲学对欧洲社会制度的改革有着方向标的作用。

波普尔在哲学上敢于批判原来的著名人物,他不盲从于权威,而是通过自己的主观认知来研究哲学。

波普尔于1994年9月17日去世。

波普尔的成就波普尔的成就中,提出证伪主义是其成就中比较有名的。

证伪主义是专门针对科学中的经验主义。

在科学中,经验主义就是举出一定数量的例子,归纳出一种规律。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是反对经验主义的,他认为只需要找出相反的数据,就可以将科学阐释明白。

发展了维也纳学派也是波普尔的成就。

波普尔出生在奥地利,当时的奥地利是欧洲著名的城市。

波普尔和奥地利的一些思想家被欧洲人称为奥地利学派。

奥地利学派提出了很多哲学方面的思想。

解决休谟难题也是波普尔的成就。

休谟难题是哲学上的一个难题,困扰了哲学家200年。

波普尔解决了这个难题。

虽然波普尔解决这个难题的理论让人费解,但还是解除了哲学家对于休谟难题的困扰。

曲解与推动:对《历史决定论的贫困》的批判和再审视

曲解与推动:对《历史决定论的贫困》的批判和再审视

方法,揭示 了 社会历史视野中的 “ 社会”结构及其演变 规律。从政治立场来看,共产主义而非乌 托邦主
义,才是 马克思坚定的政治立场。波普 尔所面 对的理论对象 是实践中已 被曲解的马克思主义,他对马克 思主义所面临的潜在危险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推进 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 ,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实 践仍具有启发意义。
思主义理论研究者不可 回避 的重要 文本 ,研 究者 们从 的 “ 整体主义”方法论针锋相对 ,这是要对历 史决定
不 同角度对该 书进行 了批驳 。这些批驳 或者侧 重于方 论加 以抨击的最关键性的论点之一 。 法论的批判 , 或者侧重于政治立 场的批判。然而 , 贫
波普尔认为 ,整体主义方法主要 指的是 ,研 究一
关键词 : 卡尔 ・ 波普尔 ; 《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 整体主义 ; 社会工程
中图分类号 : B 1 0 4; B 0 8 9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一 O l 3 8 ( 2 o 1 4 ) 0 2 — 0 0 2 2 — 0 5
毒 迥 务
当 代 马 克 思 主 义 研 究
摘要 : 在《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一书中,卡 尔 ・ 波普尔对 马克思 “ 历史决定论”的批判建立在渐 进技术方法论、知识不可预测的历史观和 自由主义的政治立场三者内在一致的基础之上。这种批判缺乏
对批判对象客观、严谨的考察。从方法论和历史观来看,马克思是通过 “ 历史抽象法” ,而非整体主义
在 贫 困) )一书 中,波普尔主要将历 史决定论看 法论在逻辑上不可能 ,实践上不可行 。 作一种方法论进行批判 。他 批判历 史决定论的方法论
基础是 ,在 自然科学和社会 科学之 间存在一种基本的 判建 立在 自我论证基 础之上 ,缺乏对 批判对象 客观 、 相似性 。他指 出 : “ 与历 史决定 论的方法 论相反 ,我 严谨 的理论 分析 。正如他 自己所 言 : “ 我试 图把历 史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及其科学方法论意义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及其科学方法论意义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及其科学方法论意义现代西方哲学新流派众多,派别林立,主义纷争,更迭频繁。

在科学哲学中,哲学家和科学家围绕认识论的两大问题争论不休,甚至针锋相对。

波普尔在《认识论的两大根本问题》一书中指出:“认识论中的两大问题,其一是法则性的命题如何根据个别观察而被正当化的所谓归纳问题也叫休谟问题,其二是如何划定与伪科学界线的所谓界限设定的问题,也叫康德问题。

”[1]对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现代科学哲学中的两大派别即以以波普尔、拉卡托斯为代表的批判理性主义和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

其实关于这两个问题的争论就是经验证伪和经验证实之争。

今天,我们探讨证实主义和证伪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意义,不仅具有理论价值,也有现实意义。

一、波普尔对逻辑实证主义的归纳法的批判弗兰西斯•培根,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2]他主张抛弃演绎法,建立唯一能提供真理的归纳法。

归纳法在历史上是有进步意义的,它给近代科学革命和进步注入了强大的科学动力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有效工具。

但是,到了20世纪,一些科学家对经验主义为特征的归纳法产生了迷信,思维开始僵化,甚至固守传统,缺乏创新意识。

波普尔证伪主义学说的提出,给科学界带来一阵清风。

波普尔反潮流的新科学观念、天才的逻辑洞见,赢得许多著名的自然科学家的支持和肯定。

如爱因斯坦、梅达华(Peter Medawar)、薛定鄂(Erwin Schroedinger)、波尔、莫纳德(Jacques Monod)和艾克里斯等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因此,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

(一)从归纳法到逻辑实证主义。

归纳主义是指人类在认识过程中取得必然性与普遍性方面,归纳方法是否有效的问题。

它起源于英国,从培根到罗素,后来又被逻辑实证主何乔立 吴伟强 鲍健强(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摘 要: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1902-1994)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哲学家之一,其证伪主义是其整个哲学思想的重要基石。

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及其当代价值兼评卡尔波普尔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

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及其当代价值兼评卡尔波普尔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

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及其当代价值兼评卡尔波普尔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本文旨在深入剖析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及其在当代社会的重要价值,同时兼评卡尔·波普尔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

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作为一种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对于我们理解历史发展规律、指导社会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而波普尔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则对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提出了质疑和挑战。

本文将通过对比分析这两种理论,揭示马克思历史决定论的内在逻辑和理论价值,以及波普尔对其批判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决定论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发展,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理论支持。

This article aims to deeply analyze Marx's historicism and its important value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while also evaluating Karl Popper's "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 Marx's historical determinism, as a scientific view and methodology of histo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law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guide social practice. Popper's "The Poverty of Historical Determinism" questioned and challenged Marx's historical determinism. This article will reveal the inherent logic and theoretical value of Marx's historical determinism, as well as the rationality and limitations of Popper's criticism of it,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se two theories. Through this study, 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determinism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promoting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二、马克思历史决定论的核心内容The Core Content of Marx's Historical Determinism 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作为其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剖析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证伪主义为何证伪不了历史唯物主义

证伪主义为何证伪不了历史唯物主义

证伪主义为何证伪不了历史唯物主义?潘志新卡尔〃波普尔是现代西方思想史重要的人物,被尊称为‚开放社会之父‛。

‚早在1947年,他和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及许多志同道合者(包括德国经济学家瓦尔特〃欧肯以及后来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和乔治〃施蒂格勒)一起建立了一个松散的、遍布全世界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联合会,即朝圣山学会。

该协会应当有助于交流和传播自由思想和市场经济思想,到目前为止,该协会仍然把这一点作为其任务之一。

‛因此,该学会把极权主义、权威主义作为自由社会的敌人,反对纳粹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但是,他的批判并没有能够证伪历史唯物主义,本文想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一、波普尔批判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波普尔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采用的方法是各个击破,他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成历史主义和唯物主义两部分,历史主义是指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又称经济主义,是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阐发的政治经济学。

他说:‚如果我们现在继续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或者对它获得深入描述的如此丰富的内容,作出批判和评价,那么,我们应该区分两个不同的方面。

第一方面是历史主义,主张社会科学的领域应该和历史的或进化论的方法相一致,尤其是和历史相一致。

我认为,这种主张应该消除。

第二个方面是经济主义(或‚唯物主义‛),即主张社会的经济组织、我们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组织,对一切社会制度、尤其是对它们的历史发展而言,是基本的。

‛正如上节引文中所述,波普尔对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阐发的政治经济学基本上是同意的,在这一部分找不到马克思的破绽,他说:‚我认为,这种主张是很正确的,只要我们是在通常含混的意义上对待‚基本的‛这一术语,而不是过分地强调它的话。

换言之,根本无需怀疑,实际上一切社会研究,无论是制度研究还是历史研究,如果它们是以一种关注社会的‚经济条件‛的眼光进行的话,都可以是有益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宽容是和自由类似的,不加限制的宽容也会击溃宽容其本身。波普尔处于世界大战时期写成《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一书》,所以他主张民主制的宽容限度在于不能宽容反对民主制的人,其目标就是法西斯主义。然而,在和平时期,宽容原则应限制在最低水平,不能以对不宽容者不宽容为理由来剥夺反对的声音。波普尔划分开放社会和封闭社会的标准为,政治制度的推翻对前者而言不需要流血而对于后者流血在所难免。所以,开放社会的原则和他的认识论原则是一致的。那就是争辩双方都不能保证自己的正误,只有在讨论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使自己的观点更接近真理。
波普尔不同意马克思的暴力革命理论,在他看来一切流血冲突事件都应该被避免。他承认资本主义社会存在非正义性和非人道性的弊端,但这只是资本主义的一个初期不可避免的现象。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原则和自由市场经济本身不是社会弊端的根源,问题在于对资本主义中那些盲目的和不加限制的经济力量缺乏控制。任何不加限制的权力都是危险的,经济权力并不比其它权力更危险,而同样的,它也是可以被制约的。波普尔用经济干预主义的事实来反驳马克思对于上层建筑是专制工具的说法,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正是限制资产阶级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手段。而且没有民主的制度,那么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力便是没有制约力量的了。
波普尔对马克思是尊敬的,马克思理论可以被证伪,所以它是科学的,这和后来的马克思主义截然不同。马克思理论的失败在于历史局限性,因为它不再适用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波普尔说,作为一名预言家,马克思失败的原因,完全在于历史主义的贫乏。
[编辑] 开放社会
波普尔批判乌托邦工程,在他看来,这虽然是历史主义者美好愿望的产物,但它只能带来灾难和不幸。最终目标这样的概念只能是错误的,因为目标只能是相对的,而最终目标的内容也无法是具体的,而只能是形而上的空洞言语。例如平等、自由、开放,就是最终目标通常打着的幌子,所以波普尔主张渐进式的社会工程。他认为社会工程应该服从以下两个原则:一是以排除人民痛苦优先,而不是增加快乐。在所有的政治理想中,试图让人们快乐是最危险的一种。二是温和的改良,而不是暴力的革命。这就要求社会改良政策需要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目标,而不是空谈理想。他提出了政治哲学中的四个悖论。
自由的悖论在于,不加限制的自由会击溃自由其本身。波普尔认为自由取决于制度,而不在于平等。因为即便人生来平等,但极权主义仍然将他们困于枷锁中,所以,平等绝不能以牺牲自由的代价来换取。制度的目的在于限制严重的不平等,所以制度既要维护自由经济制度,又要限制自由竞争所产生的不平等。国家的权力实施要局限于人民自由的范围内,国家的干预也必须是间接的、制度化的,而不能专断的、私人式的。他尤其反感道德政治化,将道德视为一种国家意志,那是根本错误的。开放社会应该是政治道德化。
对马克思理论的批判
波普尔首先批判马克思的以经济主义为基础的历史主义,因为在波普尔看来,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从本质上来讲是为他的政治学说服务的。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了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波普尔承认经济的作用,但他认为将过分强调经济的作用,甚至夸大为决定社会发展的唯一因素,那就彻底错了。波普尔提出两个理由:第一,如果经济体系被摧毁,但技术知识仍然存在,那么经济体系很快就能被重建,然而如果技术知识被完全摧毁,那么现存的经济关系将随之消失,而且它的重建将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第二,对社会经济条件的了解,离不开对科学、宗教等其他文化方面的理解,但是反过来,即便没有经济背景,人们仍然可以研究一个时期的科学思想。波普尔一再强调,思想和知识是进行经济活动的必要条件,而经济因素绝不是人们进行思想活动的必要条件。波普尔不同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他看来这么说是完全颠倒了。政治权利应该是基本的,因为它能控制经济权利。政治权利是经济保护的关键,政治民主也就是被统治者控制经济权利的唯一手段。
马克思说资本主义内部矛盾必然灭亡,社会主义一定胜利,波普尔将他称为错误的预言。首先,资本主义的内部矛盾并不必然导致社会主义,而只是预示了经济干预主义的必然性,而经济干预主义不一定采取公有制的方式。工人阶级的利益保障不需要用社会革命的暴力手段,完全可以采用社会改良和民主的手段达到这一目的。其次,无产阶级革命并非不可避免。波普尔对恩格斯等人的暴力革命倾向极为反感,波普尔认为他们有意地挑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以使革命爆发。最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并非不可调和的,马克思强调,资本主义的后果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化。这些结果破坏社会生产力,激化社会矛盾,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灭亡。事实上,这些问题都被现代资本主义所彻底解决了。马克思用价值理论来说明资本主义的剥削性,这在波普尔看来是多余的,因为价值理论首先就存在是否真实的问题。即便它是正确的,马克思的预言也无法实现,因为随着民主制度的作用,国家社会的干预保障了剥削现象的限制。资本主义初期所表现出的残酷剥削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应该由谁来统治,这个问题在波普尔看来是个错误的提法,因为它不可避免的走向暴君和极权主义。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探讨权利制衡的方式,应该以合理温和的手段来达到普遍的目的。开放社会应该是一项基于民主制度的渐进社会工程。
民主的原则虽然是防止极权和专制,但是有的时候民主制的效率却不如专制主义。波普尔将专制分为开明的和恶性的,开明的专制拥有最高的效率,而民主制的政策实依赖于权力的制衡,不可避免的遭遇效率损失。但是波普尔同时指出,开明的专制是不可靠的,用阿克顿的名言来说: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专制者可以开明一时,但不可能一世,即便可以开明一世,也不能保证后代的开明。所以开放社会必须是一个基于民主制的社会,它的目的不在于最高的效率,而是减少可能带来的巨大危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