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常见病变的超声检查
子宫内膜癌的超声诊断分析
子宫内膜癌的超声诊断分析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超声诊断是子宫内膜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具有无创、简便、快速等优点,对于病灶的定位、大小、性质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本文将从超声诊断的技术方法、影像特征及其临床应用等方面对子宫内膜癌的超声诊断进行分析。
一、超声诊断的技术方法1. 宫颈超声:利用阴道探头通过宫颈进入子宫腔,可直接显示子宫内膜及其下的子宫肌层。
对于子宫内膜癌来说,通过宫颈进入子宫腔,可清晰观察病灶的大小、位置和范围,对于早期和局限性病灶能够更加准确地进行诊断。
2. 经腹超声:通过腹壁进行超声检查,可以清晰观察到子宫内膜和子宫肌层的情况。
对于无法通过宫颈进入子宫腔的患者,经腹超声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它能够更全面地观察到子宫内膜癌的情况,对于复杂、晚期病灶的诊断更具有优势。
3. 宫腔镜超声:宫腔镜超声结合了宫腔镜检查和超声检查的优势,能够清晰地显示子宫内膜及其下的结构,对于早期病变和病变范围较小的患者有很高的诊断准确性。
二、影像特征1. 子宫内膜增厚:在子宫内膜癌的超声诊断中,最常见的影像特征就是子宫内膜的异常增厚。
在超声影像上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子宫内膜的厚度明显增加,呈现不规则的形态,有时还伴随有局部的破坏。
2. 异常回声:在子宫内膜癌的超声影像中,病灶部位的回声往往不均匀,甚至出现混合回声的情况。
对于良性病变来说,其回声往往比较均匀,而恶性病变则往往表现出一些异常的回声特征。
3. 血流信号:超声造影可以清晰地显示出病灶部位的血流信号,对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具有很高的辅助价值。
病变部位的血流信号异常增强,有时还会出现异常的血流分布模式,这些都是子宫内膜癌的典型表现。
4. 肌层浸润:在超声影像中,子宫内膜癌常常呈现出浸润性生长的特点,有时还会浸润到子宫肌层中。
这种浸润性生长的特征在超声影像中通常是比较清晰的,对于判断病灶的范围和侵袭性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常见子宫疾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
癌血流频谱呈高舒张期 、 极低阻力血流频谱 , 阻力指 数为 0 3 0 0 。() 宫 内膜 疾 病 : .2± .3 2子 子宫 内膜癌 血 流频谱呈极低阻力特征 , 阻力指数 < .0 0 4 。子宫 内
膜炎 、 内膜增 生 、 内膜息 肉等疾 患在子 宫 内膜 内无 明 显彩色 血流信 号 显示 。() 颈 病 变 : 颈癌 血 流 频 3宫 宫
子 宫肌瘤 及子 宫腺肌 瘤是妇 科 常见子 宫肌壁 良
性病变 , 在二维 图像 上 子 宫 肌 瘤及 子 宫 腺 肌瘤 均 呈
特征性 改变 : 宫肌 瘤 内部多为 低 回声 , 数可见 稍 子 少
06 ; .0 子宫腺肌瘤血流频谱呈 中高阻力特征, 舒张期 切 迹清 晰 , 阻力 指 数 多 为 0 6 .8士0 0 ; 宫 绒 毛膜 .8 子
形态 ; 频谱形态与子宫动脉不同 , 舒张期切迹模糊或 消失 ,I 05 06 。若肌瘤内 R < .0时, R 为 .0— .0 I 04 结 合声像图和临床表现 , 应高度提示肌瘤恶性 病…。 C F 和频谱多普 勒分析可能较早 提示子宫肌瘤有 DI 恶变倾向口 。肌瘤继发变性后 , J 瘤体 内彩色血流信 号表 现有所 改 变。钙 化改变 : 瘤体 成局 限性强 回声 , 周边 及瘤 体 内部无 血 流信号 显示 ; 玻璃 样变性 、 囊性 变及粘液样变性 : 瘤体内部多呈低 回声或弱回声 , 出 现网状的彩色血流信号。子宫腺肌瘤彩色多普勒血 流显像一般无特异表现 , 肿块血供来源于子宫正常 血管 , 在血 管 的分 布上肿 块周 边血 供不 丰富 , 环 且 无
朱
燕等. 常见子宫疾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
・1 81・
常见 子 宫疾 病 彩 色 多普勒 超 声诊 断分 析
子宫内膜超声诊断
• 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
• ①子宫内膜增生属良性病变,首先需要排除子宫内膜癌。当内膜不规则不 均匀增厚,彩超检测到内膜内丰富血流与低阻型频谱,RI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4的对诊断 内膜癌有帮助。
• ②内膜息肉:系内膜局部受激素刺激而形成,非弥漫性子宫内膜增生可产 生内膜息肉,是非赘生性占位。超声显示子宫内膜局限性增厚隆起(乳头 状突起),呈中等回声,基层较窄,一般很小,多在10mm以下,最大可 达50mm。可伴有宫腔积血。
• ③当发现内膜增厚,应注意辨别宫腔线的走行,绝经后子宫内膜超过 8mm的应提示诊断性刮宫,如发现较小高回声团块的建议宫腔声学超声 造影,可区别内膜增生、息肉、粘膜下肌瘤、内膜癌等。
• ④因乳腺癌治疗长期使用他莫昔芬(雌性激素拮抗剂)者,常出现内膜过 度增生,内膜明显增厚,回声不均,类似子宫内膜癌声像改变,需要结合 病史、彩超、诊断性刮宫病检等鉴别。
• 超声表现: • ①子宫内膜均匀性增厚、对称,宫腔线居中,绝经前厚度>12mm、绝
经后厚度>5mm。 • ②增厚内膜周边整齐,内膜基底层与肌层分界清晰,内膜外形轮廓规整,
内膜周边有时可见低回声晕。单纯型增生其内膜呈均匀高回声,形似棱 形;囊腺型增生其内膜内见到散在小囊或筛乳状无回声区;腺瘤型增生 其内膜呈高回声团块状;不典型增生其内膜回声不均,可见斑块状与低 回声相间。 • ③多数伴有单侧或双侧卵巢增大、卵巢内潴留性囊肿。 • ④彩色多谱勒:轻度增生者无异常血流信号,难以测到血流频谱;重度 增生者内膜内可见条状彩色血流信号,测到中等阻力的动脉血流频谱, RI:0.5±。
子宫内膜疾病超声诊断
子宫内膜增生症
• 概述:是子宫内膜腺体和基质的异常增殖,内膜增厚可达3-25mm不等, 引起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多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分四型: 单纯 型增生、囊腺型增生、腺瘤型增生、非典型增生。
妇科疾病超声诊断
妇科疾病超声诊断一、子宫解剖子宫位于骨盆腔中央,呈倒置的梨形;成年人的子宫重约50 g,长7~8 cm,宽4~5 cm,厚2~3cm,子宫体壁由浆膜层、肌层、内膜构成,绝经后妇女正常子宫内膜呈线状或显示不清,厚度一般不超过4mm;子宫动脉发自髂内动脉前干,子宫动脉发出一下行小的阴道支,主干沿途发出弓状动脉,上升至子宫角时,即分为三支,一支分布于宫底,一支分布输卵管,而另一支分布至卵巢;卵巢具有双重血供,即从腹主动脉发出的卵巢动脉和子宫动脉上升支分出的卵巢支;二、检查方法及正常子宫超声表现一检查方法1、经腹超声检查;2、经阴道超声检查;3、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检查;二正常子宫声像图1、纵切面①子宫形态:前位及平位子宫呈倒置梨形,轮廓清晰,表面光滑,后位子宫呈斜倒梨状;②肌壁:呈均匀点状回声,前后壁对称;③宫内膜:呈条状强回声,周期性变化,宫腔呈闭合状态,后位子宫显示模糊或不完全;④宫颈:圆柱形,回声较宫体略强,宫颈管呈强回声;⑤宫体与宫颈角度:前位子宫小于180度,平位子宫为180度,后位子宫大于180度;2、横切面前位及平位子宫宫底呈三角形,宫体呈椭圆形,中心部呈强回声,为宫内膜所致;后位子宫则宫颈位于宫体上方,呈偏强回声;三子宫测量方法1、子宫体长径上下径子宫最大纵切面时,自宫底外缘至宫颈内口间的最大距离;2、子宫厚径前后径与宫体长径垂直的最大距离;3、子宫横径宽径子宫横切面时,于两测宫角下缘子宫左右外侧缘间的最大距离;4、宫颈长径自宫颈内口至外口间的距离;四正常子宫超声测值不同年龄组及发育阶段的子宫大小常有不同,生育期子宫最大,青春前期及更年期以后子宫较小;生育期子宫:长径:5~7cm;厚径:~;横径:~;宫颈长径:~;宫体与宫颈之比:2:1;青春前期及更年期以后子宫:较生育期子宫各径线测值缩小约~,宫体与宫颈之比为1:1;五正常彩色与频谱多普勒子宫动脉在非妊娠状态下频谱正常波形显示为收缩期的尖锐峰,舒张期速度减低,并形成舒张早期“切迹”等特殊表现;并可观察到随月经周期的明显变化;三、子宫疾病的超声表现先天性子宫、阴道发育异常临床概述在胚胎发育期,由于双侧副中肾管在演变的不同阶段发育障碍而形成各种先天性子宫、阴道畸形,并常合并泌尿系畸形,如子宫畸形合并马蹄肾等;根据发育障碍的不同,子宫、阴道发育异常分以下四类:1、副中肾管停止发育有:幼稚子宫、先天性无子宫和单角单颈子宫、残角子宫;2、两侧副中肾管会合不良有:双子宫双阴道;双子宫单阴道或双角子宫、鞍状子宫;3、会合后中隔未退化有:纵隔子宫、阴道纵隔;4、会合后未贯通有:阴道闭锁、处女膜闭锁等;临床特点:1、先天性无子宫、幼稚子宫:前者表现为原发性闭经,妇检触不到子宫,常合并先天性无阴道;后者表现为月经量少,不规律,不孕,触及小子宫;2、双子宫、双角子宫、鞍状子宫:患者可表现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常有流产、早产、不孕或难产史;3、阴道和处女膜闭锁:原发闭经,经血潴留,周期性下腹痛为常见症状,妇检可触及阴道、子宫增大并有囊性感;超声表现1、先天性无子宫盆腔探查不到子宫轮廓,可探及两侧卵巢回声,常合并无阴道;2、幼稚子宫子宫及阴道轮廓可辨认,但宫体各经线测值均较正常小,宫体与宫颈之比为1:1或1:2;3、双子宫可探及两个宫体回声,较狭长且左右对称;两个宫内膜回声;两个宫颈回声;如合并双阴道还可见两个阴道回声;横切面自下而上可见:1、双阴道呈两个强回声点或阴道回声增宽;2、双宫颈呈一较宽椭圆形实性偏强回声;3、双宫体呈并列存在,可二者相同或一大一小,肌壁回声相同;双宫腔呈“蝶形”或“眼镜征”;4、双角子宫子宫横断面上宫颈部和宫体部多无异常,切面上移近宫底部,可见宫底两侧各有一类肿物样实性回声区,呈马鞍形,并对膀胱产生典型的“V”形压迹;或宫底部宫体断面呈角状突起,其中心部有各自的宫内膜线状回声;双角子宫一侧妊娠时,易将对例子宫角误认为子宫肌瘤,应注意观察其内有无宫内膜回声可资鉴别;5、单角子宫子宫外形呈梭形,另一侧为子宫残角,有时可见残角子宫内积血产生的无回声区;横断面可见宫底有一隆起,其内部回声与宫底部相似,应与肌瘤鉴别;6、纵隔子宫子宫外形正常,声象图较难发现,当妊娠早期有羊水衬托时,可发现宫体有略强回声的中隔;宫腔声学造影有助于诊断;7、处女膜闭锁伴有经血潴留时,阴道、子宫腔呈囊状扩张,内为液体无回声区;阴道子宫无回声相连通,随子宫周期性收缩和舒张,无回声区可减小或增大,并有流动性;积血延及输卵管者,双侧输卵管扩张,表现为带状或梭状无回声,与宫腔无回声连通;子宫直肠窝也可显示液性无回声区;子宫、阴道先天性发育畸形常可合并泌尿系畸形,如肾缺如,肾发育不全等,当发现子宫畸形时应注意肾脏的检查;其他影像学表现1、CT:子宫、阴道先天性发育异常CT诊断的报道不多,经验不足,因此无诊断优势,超声足以达到诊断之目的;2、MRI:先天性无子宫,在盆腔中央不能见到子宫影象;幼稚子宫则宫体明显变小,宫颈相对正常,子宫内膜、肌层和结合带存在;部分性实性子宫可见宫腔偏侧,其内有陈旧性月经血之MRI信号;完全性实性子宫则宫腔消失;冠状面能较好WI 地显示双子宫和双角子宫畸形,依靠宫体形态和子宫腔形态改变,可以确诊;T2宫腔和内膜信号增高,可很好显示宫腔低信号隔膜,有利于纵隔子宫的诊断;单角子宫MRI冠状面显示正常子宫形态消失,而呈椭圆形或梭形;子宫肌瘤临床概述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肿瘤多起源于子宫肌层内可生长到粘膜下或浆膜下,由平滑肌细胞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而成;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发病率最高的良性肿瘤,35岁以上妇女约20%~40%可发生;瘤体大小不一,单发或多发;主要临床表现为子宫出血、腹部包块及肿瘤引起的压迫症状;超声表现1、声像图表现1子宫增大或出现局限性隆起,致子宫切面形态失常;2肌瘤结节部一般呈圆形低回声区或等回声区或分布不均的强回声区;3子宫内膜回声移位与变形;4膀胱产生压迹与变形;5继发变性时,可见边界模糊无回声区或边界清晰的圆形无回声区及强回声光团或弧形光带,其后伴声影;2、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多数肌瘤周围显示环状或半环状血流;其他影像学表现1、宫腔碘剂造影:可见宫腔扩大变形,宫内有小息肉状或豆状充盈缺损,或见肌瘤侧子宫壁向腔内呈弧形突出,较大肿瘤多推挤子宫移位;2、盆腔充气造影:多见子宫体积增大,膨隆呈球形,宫体表面可见大小不等的块影突出,外周轮廓光整;3.、选择性血管造影:子宫肌瘤的供血来自子宫动脉的宫壁内动脉,肿瘤使子宫壁内动脉拉直移位,子宫动脉管腔增粗,两侧子宫动脉间距加宽;肌瘤包膜中的血管呈包绕改变,同时有螺旋状病理血管伸入肌瘤中央,并常见肿瘤染色;当肿瘤中央坏死时,中心部血管稀少,周围血管增多;肿瘤血管明显增多并伴有静脉早期显影征象时,提示肿瘤可能恶变为肉瘤;4、CT平扫;子宫体呈分叶状增大或局部有向外突起的实性肿块,密度多均匀,边界清楚,与周围的分界锐利;肿瘤中央有坏死、囊变即呈低密度区;如发现瘤体内有钙化,对诊断有很大帮助;增强扫描,肌瘤和子宫肌层一样明显强化,坏死囊变区无强化;加权像信号强度与 5、MRI:子宫肌瘤形态学改变同 CT;肿瘤边界光滑清楚,T1加权像其信号中等或稍高于子宫肌层;子宫肌层相似,T2检查方法比较US无辐射损伤,可多轴位和重复检查,是临床首选检查方法,90%以上均可明确诊断;CT或MRI是进一步检查的最佳方法,特别是CT分辨率高,对钙化、坏死等均能清楚显示;往日常用的宫腔碘剂造影和盆腔充气造影现在极少采用;选择性血管造影在鉴别良性恶性中有一定价值;子宫肌腺症临床概述子宫内膜异位于子宫肌层称子宫腺肌症,异位的子宫内膜随月经周期发生出血;切面可见间夹有厚纤维带和微型囊腔,在腔中有陈旧性巧克力样血液,脏外壁无假包膜;临床表现特点为继发性渐进性痛经;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呈结节性,质硬,周围有粘连,后壁可触及蚕豆大小硬结,约50%患者合并子宫肌瘤,15%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超声表现1、子宫形态饱满,均匀性增大,轮廓线规则;也有呈局限性隆起和非对称性增大;2、子宫肌壁呈杂乱不均质回声,兼有实性低回声或强回声区,周界模糊不清;或肌壁内呈小蜂房状散在的无回声区,随月经周期可有增大或缩小;3、子宫内膜呈线状强回声,居中或无异常表现;4、盆腔内膜性囊肿如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盆腔内可见囊性无回声区,包膜模糊增厚,囊内呈点状回声;5、子宫肌腺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一般无特异性表现,其血供来源于子宫正常血管,在血管的分布上病灶周围无环状或半环状血流;可与子宫肌瘤鉴别;其他影像学表现1、CT:CT在子宫腺肌症中的应用不多,有关报道也较少;2、MRI:子宫体积增大,因移位于子宫肌层的内膜腺体随月经而有周期变化,故MR信号有所不同,T1WI在子宫肌层内可见斑点状的高信号,T2WI也为高信号,但较T1WI高信号斑点增多;此外,可见陈旧性出血含铁血黄素沉积之低信号;子宫腺肌症时,子宫内膜由管腔向肌层移位,子宫基底部变毛糙,结合带变模糊;子宫内膜癌临床概述本病发生于子宫内膜,故又称子宫内膜癌;发生在50岁以上的更年期和绝经期妇女多见;病理形态可分为:1、弥漫性:整个宫内膜不规则增厚伴乳头状隆起,癌肿常浸及肌层;2、局限性:部分子宫内膜不规则增厚,隆起,表面可有溃疡、糜烂、坏死等;3、息肉型;子宫腔内突出息肉样癌瘤,侵及范围较小;临床分期:Ⅰ期:癌肿局限于子宫体;Ⅱ期:癌肿侵犯子宫体和宫颈;Ⅲ期:癌肿扩散到子宫外,但未超出真骨盆范围;Ⅳ期:癌肿扩散到真骨盆以外或已侵犯膀胱或直肠;临床特点:1.绝经后阴道出血,晚期可有坏死、脱落的烂肉样组织,继发感染时排出物有恶臭味;2.子宫不规则收缩时可有阵发性腹疼;超声表现1、早期宫体癌子宫内多无特殊异常表现,或仅见宫腔轻度分离;2、中、晚期宫体癌1子宫增大,形态可正常;当肿瘤向宫外和宫颈侵犯时,子宫形态失常,表现凸凹不平;2宫腔内表现有:弥漫型者,整个宫内膜回声不规则增厚,增强,表面凸凹不平;局限型及息肉型者,宫腔内可见不规则低回声或中等回声区,基底部宽、厚,癌组织出血、坏死时,宫腔内可见无回声暗区和点片状强回声;3宫体及宫颈受侵时,子宫肌壁回声不均匀,内可见强弱不均或无回声区,外膜回声不连续;宫颈失去正常形态,呈不规则低回声;4盆腔受侵时,可见子宫周围有肿块回声;浸及膀胱可致膀胱壁呈低回声性增厚且表面凹凸不平,与子宫粘连时,二者界线不清楚;5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动脉和病变处血流对子宫内膜癌诊断有一定帮助;主要表现为内膜癌肿瘤周边或内部可见较丰富血流呈彩条或彩球状,频谱多普勒检测呈低阻特征;RI阈值为~;其他影像学表现1、CT:子宫体癌患者Ⅰ期占大多数,平扫时肿块与子宫肌组织呈等密度,如肿块未超出子宫轮廓之外时容易漏诊;也可表现为子宫对称性或局限性、分叶状增大,中央有低密度坏死区,增强后坏死区境界不清,形状不规则;对II—IV期宫体癌患者CT诊断较容易,CT分期的准确率达90%左右;II期表现为宫体增大伴宫颈增大,中央为类似圆形的水样密度区和低密度区;III期表现为宫旁和阴道旁低密度脂肪影消失,代之以不规则软组织肿块;IV期表现为直肠前壁或膀胱后壁与子宫之间脂肪间隙消失,边界失去光整轮廓,毛糙或呈小锯齿状增厚,盆腔淋巴结增大,超过;增强扫描有助于判断肿块的确切边界和鉴别淋巴结与血管断面;2、MRI:由于子宫体癌起源于宫内膜,癌组织信号多与正常内膜信号相似,因此,早期宫体癌的MRI多无特征性表现,常需结合诊断性刮宫和活检证实;小于2~3cm 者,MRI常易遗漏;浅层子宫体癌MRI的诊断主要依靠子宫腔内高信号区增宽;育龄的妇女高信号厚度大于9mm,绝经后妇女的宫腔高信号厚度大于4mm应视为异常;信号的肿块,子宫内膜癌向肌层侵犯及子宫外侵犯时,则在肌层和子宫外见长T2如有变性、出血、坏死、液化区,T信号常不均匀;宫体癌侵犯宫颈时,正常较低信2号的宫颈呈现为较高信号;静脉注射Gd—DTPA后,内膜癌灶强化常不及肌层强化,因而有利于判断肌层侵犯;卵巢非赘生性囊肿临床概述非赘生性卵巢囊肿不属卵巢真性肿瘤,一般体积较小,多能自行消退;其中滤泡囊肿和黄体囊肿常为单发,前者为卵泡不成熟或成熟不排卵,卵泡内液体潴留所形成,后者为黄体持续存在增大所致;黄素囊肿与滋养层细胞肿瘤伴发,由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刺激卵泡使之过度黄素化所致,多呈双侧性;多囊卵巢系月经调节机理失常,卵巢增大,包膜增厚,包膜下为不同发育期和萎缩的卵泡,无发育成熟卵泡和黄体;临床特点:滤泡囊肿和黄体、黄素囊肿多无自觉症状,但较大囊肿发生蒂扭转和黄体囊肿自发破裂时可发生急腹症;多囊卵巢常见症状有多毛、肥胖、月经稀少或闭经,双侧卵巢增大;超声表现1、滤泡囊肿和黄体囊肿呈圆形无回声区,边缘清晰光滑,突出于卵巢表面,内可有强回声分隔,定期追踪观察,可自行缩小和消失,也可持续存在;2、黄素囊肿多呈双侧性,囊肿可为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壁薄,边界清晰,内呈多房状间隔光带回声;大小不一,一般为5~10cm;随滋养层细胞肿瘤治疗后,可自行消退;3、多囊卵巢双侧卵巢呈均匀性增大,包膜回声增强,增厚,其内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小无回声区或散在米粒大小的暗区,随月经周期变化,B超追踪观察,无发育成熟的卵泡;其他影像学表现1、CT:非赘生性囊肿CT一般不能显示,典型者表现为位于附件区的外形光滑的囊性肿块,密度均匀CT值接近水,壁菲薄;如为出血性囊肿,囊内密度增高,与正常卵巢交界处可出现局限性壁增厚及细条样间隔影,与囊腺瘤不易鉴别;2、MRI:卵巢囊肿性病变种类很多,MRI无法辨别囊肿的种类;从MRI表现角度,一般单纯性囊肿,包括滤泡囊肿、黄体囊肿呈长T1和长T2信号,强度与膀胱内尿液相仿;出血性囊肿信号与出血时间和MR场强有关,亚急性期出血的正铁血红蛋白呈明显短T1和长 T2信号;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概述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50%以上累及双侧卵巢,囊内含巧克力样陈旧性血液;囊肿直径一般为5~6 cm,最大可达25 cm;囊肿多与周围组织紧密粘连;临床上一般多有痛经,呈继发性渐进性,有逐年加剧倾向;如阴道直肠隔受累,可在阴道后穹窿扪及或看到突出的紫蓝色结节;超声表现囊肿多位于盆腔较低位置,固定,呈圆形或椭圆形,壁厚模糊,多在5cm左右,内部回声多样化,可为囊性无回声区内有细小密集光点,或模糊线状分隔,亦可表现为不均质的圆形实性低回声团块,但后壁回声呈增强效应;声像图上可分为:1、单纯囊肿型;2、多囊型;3、囊内均匀光点型;4、囊内团块型;5、混合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声像图类型可随月经周期相互演变;其他影像学表现1、CT:同非赘生性囊肿2、MRI:巧克力囊肿属出血性囊肿,且囊肿大小随月经周期有所变化;囊肿一般呈圆形或卵圆形,壁薄而光滑,其内可有分隔,静脉注射Gd—DTPA后无强化;较小囊肿MRI可无异常发现;卵巢畸胎瘤临床概述卵巢囊性畸胎瘤又称皮样囊肿;发生于生殖细胞,占卵巢肿瘤的10~15%;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较多发生于青年妇女;绝大多数为良性,极少数发生恶变占~%;肿瘤中等大小,一般5~6cm,呈圆形,肿瘤由分化成熟的三胚层组织构成,内可有油脂类物质、软骨、毛发、牙齿等;临床一般无症状,如发生蒂扭转则出现急腹症;超声表现卵巢畸胎瘤超声表现多样,一般有以下几种特殊声象图表现:1、类囊肿型似典型囊肿,囊壁规则清晰,囊内呈无回声,多呈单房,少数呈多房或囊内还有小囊;可有密集点状回声浮游;2、脂液分层型囊内前方为偏强点状回声,密集,后方为液性无回声区,两层之间有一略强回声水平分界线;3、面团型囊内可见一个或数个较强回声团块,可附于囊壁一侧,也可漂浮于囊肿中间,其后方有不典型声影;为粘稠皮脂及毛发混合形成,似面团状,故又称“面团征”;4、壁立结节型囊壁隆起结节状强回声,后方伴声影;5、混合型囊内回声杂乱,除可见无回声区外,还可见点状、条索状、团块状、片状强回声伴声衰减或声影,为牙齿、骨、油脂、钙化物的混合表现;6、类实性肿物型囊内几乎被大量毛发充满,或仅有少量油脂时,类似卵巢实性肿瘤,表现为肿瘤前壁呈弧形强回声带,后方伴声衰减或声影,压迫或加压时,肿物内容物有浮动感;肿物轮廓及边界均较模糊,易发生漏诊后误诊;7、恶性畸胎瘤当畸胎瘤体积迅速增大,囊壁不规则增厚,囊内回声杂乱,除组织的多样性结构构成的超声多样化反射外,其主要特点为肿瘤趋向实变,如囊壁及分隔上出现大量实质性团块回声,原来较细的分隔变得粗大、紊乱、模糊等;如伴有腹水时,预示肿瘤的腹膜浸润或腹腔种植;未成熟畸胎瘤则表现为单侧实质性肿瘤,表面凹凸不平及结节状隆起;其他影像学表现1、CT:典型的畸胎瘤,CT显示为密度不均的囊性肿块,囊壁厚薄不均,可有弧形钙化,囊内可见高密度的骨骼、牙齿、或钙化斑块,此为畸胎瘤的特征性表现;一般显示不出负CT值的脂肪组织密度,改变体位扫描,其内容物可随重力而改变位置,如能见到“飘浮征”,即为皮脂样物飘浮于脂一液面上,也为畸胎瘤的特征性表现,但出现率极小;2、MRI:卵巢畸胎瘤可有内、中、外三个胚层组织构成,因其组织成份的复杂性,MRI表现也复杂多样;完全囊性畸胎瘤较少见,其MRI表现与卵巢囊肿相同,仅能通过病理鉴别;以脂肪为主者,呈短Tl 和较长T2信号,其周有低信号囊壁;毛发、肌肉等软组织在Tl 和T2WI上呈中等信号;畸胎瘤内细胞碎屑;软组织成份与液性脂肪间可形成分层现象,其上为高信号液性脂肪,下面为中等信号细胞碎屑和软组织结构,此种征像对囊性畸胎瘤诊断很有帮助;卵巢囊腺瘤癌临床概述卵巢囊腺瘤系来自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具有高度的多能性,如向输卵管上皮化生,则形成浆液性肿瘤;向宫颈柱状上皮化生,则形成粘液性肿瘤;浆液性囊腺瘤多数为单发,双侧性占15%左右;可分为单纯性和乳头状两种;前者多为单房性,壁光滑;后者常为多房性,囊壁有乳头状突起,大小不等,一般较小,伴有壁内小钙化体,镜下为砂粒体;乳头穿破囊壁可种植腹壁致腹水;粘液性囊腺瘤较浆液性为少,多为单侧多房性,表面光滑,内含粘液性或胶冻状粘稠液体;约10%可见有乳头生长于囊壁,瘤体较大,如穿破囊壁引起腹膜种植,产生大量粘液称腹膜粘液瘤;卵巢囊腺癌是最常见的卵巢恶性肿瘤,大多数由囊腺瘤恶变而来;浆液性囊腺癌占卵巢上皮性癌的50%,可双侧性,肿瘤大小约10~15cm,多为部分囊性部分实性,呈乳头状生长,肿瘤生长很快,常伴有出血坏死;粘液性囊腺癌占卵巢上皮性癌的40%,常只限一侧,粘液性囊腺瘤恶变时,囊腔增多,间隔增厚,有较多的乳头状实质性成份,为肿瘤过度增殖所致;超声表现1、浆液性囊腺瘤癌1单纯性囊腺瘤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囊壁薄而光滑,囊内呈无回声;囊壁后方透声性增强;2乳头状囊腺瘤肿瘤可为单房,亦可为多房,囊壁内面可见大小不等的局限性乳头状突起突向囊腔,呈实质性,形态规则,囊腔呈无回声;3浆液性囊腺癌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为主的包块,囊壁不规则增厚,内面有较多乳头状或团块状实质性软组织回声突向囊腔,或向外壁侵犯;2、粘液性囊腺瘤癌1粘液性囊腺瘤肿瘤呈卵圆形,轮廓清晰,囊壁较厚3~5mm,规则光滑,囊内可见多房性间隔呈强回声,囊腔大小不一,囊壁内面可有不规则乳头状回声突起,囊腔内有散在点状回声;2粘液性囊腺癌肿瘤呈椭圆形或分叶状无回声区,囊壁明显不规则增厚,囊腔内有较多间隔光带,呈不均匀性增厚,并可见乳头状或团块状软组织回声,自囊壁和分隔突向囊腔;囊腔内还可见点、片状偏强回声;肿瘤向外生长,浸润周围组织和腹膜时,可见向外伸展的局限性团块回声伴腹水液体无回声区;其他影像学表现1、CT扫描:浆液性囊腺瘤壁薄且均匀一致,CT值接近于水的密度,附壁有乳头状突起并不多见;粘液性囊腺瘤直径一般大于10cm,CT值高于水的密度但低于软组织,囊壁有不均匀增厚,囊内有间隔构成的囊腔;两种囊腺癌边缘光滑整齐,极少与周围组织粘连;增强扫描囊壁呈线状强化;2、MRI:浆液性囊腺瘤 T1加权像呈均匀的低强度信号,T2加权像呈均匀的高强度信号;粘液性囊腺瘤因含蛋白量较多,T1、T2加权像均较浆液性囊腺瘤信号强度增高;卵巢癌临床概述卵巢癌分原发性和转移性两种,原发性癌占卵巢癌的80%,转移性癌占20%;整个肿瘤全部呈实性,内有变性、坏死、液化时形成囊腔;肿瘤一般体积较小,穿破包膜种植到子宫直肠窝、腹膜及周围器官,形成粘连和结节,多伴有腹水;临床表现为早期可无症状,中晚期癌肿生长迅速,压迫神经或向周围组织浸润时,出现腰疼,腿痛;浸润膀胱时,出现血尿、尿频、尿急;发生腹水时腹部胀大;妇检可触及盆腔肿物;超声表现。
子宫内膜癌的超声诊断分析
子宫内膜癌的超声诊断分析子宫内膜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经过多年的发展,超声技术已成为临床上诊断子宫内膜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和相关文献,对子宫内膜癌的超声诊断进行分析和总结。
1. 超声检查方法对于子宫内膜癌的超声检查,一般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方法。
因为子宫内膜癌大多数位于子宫内膜层,经阴道探头可以更准确地观察和测量子宫内膜及其周围结构。
在检查中,应注意患者的体位、探头插入深度和方向、图像分辨率等因素,保证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超声特征子宫内膜癌的超声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子宫内膜增厚:在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厚度随着月经周期而变化。
但如果子宫内膜长时间超过8mm或在非月经期出现不规则增厚,就应考虑子宫内膜癌的可能性。
(2)内膜结构改变:子宫内膜癌的肿瘤细胞可以侵入内膜中,使内膜结构发生改变,变得不规则和不均匀。
在超声图像中,常可见到内膜呈现不规则、不连续、弥漫性增厚等表现。
(3)子宫肌层侵犯:在子宫内膜癌的晚期,肿瘤可向子宫肌层侵犯,导致肌层增厚、不规则断裂和形态变形,甚至形成包绕现象。
此外,肿瘤可侵入盆腔、浆膜下层和周围组织,引起盆腔积液、结节等表现。
3. 鉴别诊断在超声诊断中,还需考虑到一些其他疾病与子宫内膜癌的区别,以免误诊或漏诊。
例如,内膜增厚也可见于生殖期和更年期,但其内膜呈现均匀、光滑的特点有助于与子宫内膜癌区别。
子宫内膜息肉、腺性增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也可出现内膜增厚,但其形态规则、密度均匀,无侵犯表现,且一般较少伴随症状和体征。
4. 诊断价值和限制超声技术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其优点在于无创、易操作、高分辨率和直观性。
通过超声检查,可迅速了解病变部位、大小、侵犯范围和转移情况,为后续治疗和观察提供有力依据。
同时,超声检查也可为子宫内膜癌的术前评估和导航手术提供有效信息。
然而,超声检查也存在一定限制。
子宫内膜病变的超声影像特征分析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21年第37卷第9期子宫内膜病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异常增生与黏膜下肌瘤是造成患者阴道不规则流血的主要原因[1]。
按照当前研究报道能够看出,雌激素水平过高与内分泌紊乱可能会引发子宫内膜病变。
子宫内膜疾病发生于各年龄段妇女,绝大部分患者早期无显著临床症状,只有部分患者会出现月经出血量增加和经期延长问题,相应加大了临床诊断难度。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影响,能够密切观察到宫腔内部结构,实行连续性扫查采集图像[2]。
资料与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子宫内膜病变患者53例,年龄27~68岁,平均(39.25±7.69)岁;均由于阴道不规则出血到院检查,发现子宫内膜病变症状。
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采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探头频率为9MHz;检查前嘱患者排空膀胱,协助患者采取膀胱截石位,将超声诊断仪探头置入阴道内,进行子宫纵切面和横切面探查,同时探查盆腔,子宫体及附件区[3]。
观察指标和评价:收集相关标本病理诊断结果和超声图像,分析声像图特征,并且和手术病理诊断相比较,两者之间的规律性对应关系,验证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准确率。
结果超声诊断和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比较:53例患者中,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24例,其中多发息肉15例,单发息肉9例,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相比较,不符合1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5.83%。
病理确诊子宫黏膜下肌瘤25例,多发10例,单发15例,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相比较,不符合3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8%。
病理诊断子宫内膜癌4例,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相一致,诊断符合率为100%。
超声影像图表现:①子宫内膜息肉:超声图像表现为子宫腔内可见偏强回声,回声团形态呈现出树根状和乳头状。
②子宫黏膜下肌瘤:超声图像表现为子宫腔内可见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团,具有较明显的球体感,回声团周边有包膜包裹。
子宫内膜病变超声
写在课前的话子宫内膜病变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其临床表现相似,多为月经异常或阴道排液,声像图表现又常缺乏特异性,即同一种疾病可出现不同的声像图改变,不同疾病又可呈现相似的声像图表现。
因此,提高对子宫内膜病变的鉴别能力是妇科超声检查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子宫内膜病变超声检查(一)探测途径(一)1、经腹探查第一个方法是经腹探查。
使用了探头是3-5 MHz,也就是说平时常说的低频探头。
做妇科超声需要喝很多的水,憋尿,这是因为膀胱适度的充盈,可以推开盆腔的肠管,减少肠管气体对超声检查的影响。
此外,膀胱内的尿液在超声上表现为无回声,这是一个很好的透声窗。
那是不是憋的越多越好呢?肯定不是。
因为膀胱的过度充盈,可以使子宫病变受压变形,容易造成病变的误诊或漏诊。
憋多少合适呢?我们认为只要超声能够清晰地显示出子宫底就可以了。
2、经腹探查不便之处此外,经腹探查还有一个不方便的地方,那就是后屈子宫的内膜往往经腹探查时显示不清。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超声声速的方向是从前往后,通过皮肤,经过膀胱到达子宫。
而后屈的子宫恰好是宫颈在前,宫体在后,内膜的走行方向与声速正好平行。
因此,这时内膜往往显示的不太满意,边界不清。
(二)探测途径(二)1 、经阴道超声优点之一第二种检查方法是经阴道超声,使用的探头频率高于经腹超声,大约5-10 MHz。
经阴道超声分辨率、清晰度均明显优于经腹超声,它能更清晰地显示出内膜,观察内膜结构,是否存在肿物,观察内膜回声是否均匀。
有文献报道,经阴道超声测量内膜厚度与病理的新鲜标本测量结果差距不超过 5 mm -1 cm 。
因此我们可以说,经阴道超声测量内膜的厚度,它的可靠性是毋庸置疑的。
经阴道超声还能够很好地显示出内膜与子宫肌壁的分界,观察是否边界完整、清晰。
2、经阴道超声优点之二当存在肿物时,它可以判断肿物是否侵犯了肌层,侵犯的程度以及侵犯的范围。
此外经阴道超声还可以避免了患者充盈膀胱的不适。
这样它就更适应于绝经后以及老年妇女这种膀胱充盈比较困难的患者。
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意义分析
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意义分析随着妇科疾病的高发以及人们对健康的更加关注,对于子宫内膜病变的检查和诊断也越来越重视。
目前,超声检查已成为临床常用的无创性检查技术之一,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无放射性等优点。
因此,本文重点对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意义进行分析。
一、什么是子宫内膜病变?子宫内膜病变是子宫内膜异位、增生、脱落和炎症等的综合性概念,其中最常见的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和息肉病。
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月经过多、月经延长、月经不调、周期缩短、下腹痛等。
超声检查被广泛应用于妇科领域,能够很好地辅助诊断子宫内膜病变。
早期的子宫内膜病变阳性率较低,如采用超声检查可以更加敏感、准确地发现病变。
此外,超声检查可以对病变部位、大小、形态等进行评估,同时还能发现其他相关病变如卵巢囊肿等。
1. 可以评估病变的性质。
超声检查能够识别子宫内膜的厚度和形态,以及其他相关因素,从而推断可能存在的病变。
2. 操作简单、无创伤。
与其他检查技术相比,超声检查无需引导器或其他工具,可以通过阴道或腹部表面进行检查。
3. 安全、无放射性。
超声检查不使用放射线,比较安全,即使进行多次检查也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4. 明确诊断。
超声检查通过图像反应,可以准确地发现子宫内膜病变的位置和范围,使医生做出最终性诊断更加准确、快速。
1. 需要具有经验丰富的检查医生。
超声检查的结果受技术水平、操作经验的影响,医生需要有经验和专业知识,才能进行准确的检查。
2. 病变小不易发现。
由于子宫内膜病变的部位和大小不同,有些病变会比较小,不易被超声波探测到。
3. 只能诊断部分病变。
超声检查对于子宫内膜异位和息肉病的诊断比较准确,但对于一些其他类型的病变如子宫内膜癌,超声检查的准确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病变的范围和性质,并对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有力的依据。
但需要强调的是,任何一种检查技术都有其局限性,医生应该在全面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选择不同的检查方法,以获得准确的诊断结果。
子宫腔内病变的超声鉴别诊断
像 图上表 现为 :圆形 ,有被膜 , 官腔 内部表 面覆盖 子宫 其
内膜 ,因而在肌瘤的基底部 子宫 内膜多呈 中断状 , 而表面被 膜与子宫内膜延续 ,蒂或基底多较宽 。由于肌瘤 由排列致密 的结缔组织构成 , 组织成分简单 , 以声散射 较少 。当无变 所 性、 坏死 时,肿瘤实质呈均匀偏 低回声 , 回声强度常较 内 其
的超声 正确 定性诊 断是使其得 到适 当治疗 的前提 。上述 各
种子宫 内膜 病变 由于 病理基础 不 同,反映在 声像 图上 形成 各 自的声像 图特 点 ,构成 了声像 图上 相互 鉴别 的要 点。 3 1 子宫黏 膜下肌瘤 的声像 图表现 . 子宫黏 膜下肌瘤 由
于其来 源于子宫平滑肌 , 质地较息 肉或 内膜增 生硬 , 于子宫 内膜与肌层 间挤压子宫 内膜 ,向官腔 内突入性 生长 ,因而声
(9 6 单纯性 增生 。1 6 . %) 6例 内膜 癌 中,弥漫型 9例 (/l ) 9 6, 局 限性 4例 ( /1 ) 4 6 ,息 肉型 3例 ( /1 ) 3 6。 2. 宫腔 内不 同结 节声 像 图表现 ( 2) 2 表 。 2. 官 腔 内不 同结 节病 理所 见( 3 3 表 )
多普勒 仅能在 部分黏 膜下肌瘤 内或 周边检 测到血 流信号 。 因而 ,当在结 节 内未测 到血流信号 时 ,不能 作为肌瘤 和息 肉鉴 别诊 断的依 据 。
3 3 子宫黏 膜下肌瘤 与子 宫内膜癌 鉴别 .
子宫 内膜 癌大
体病理上 分为弥漫型、局 限型和息肉型 3种 。弥漫型超声 显示子宫 内膜呈 团块状弥漫增 厚边界 不规则 ,回声 明显增 高且 不均匀 ,鉴别诊断不困难 。而息肉型为局 限性高 回声结 节, 但表面不光滑呈菜花或锯齿状 , 底多较宽 , 基 与黏膜下 肌瘤 的表 面光滑形成 对照 。局 限型病 灶小于 1 m。其特点 c 为形态不规则或扁平斑块 , 是与黏膜下肌瘤不同之处 。 另外, 子宫 内膜 癌好发于 绝经后 ,常伴 有绝经 后出血或 阴道 排液 等临床症 状可作 为鉴别诊 断 。 3 4 子宫黏 膜下 肌瘤 与子宫 内膜增 生鉴 别 . 子宫 内膜增
第九章 子宫腔与子宫内膜病变的超声诊断
第九章子宫腔与子宫内膜病变的超声诊断第一节葡萄胎葡萄胎属于良性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 GTD),是发生于孕卵的胎盘绒毛滋养细胞疾病,也称水泡状胎块(hydatidiform mole),因妊娠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终末绒毛水肿呈水泡状,水泡间相连似葡萄而得名。
【病理特征】1.基本特征是滋养细胞增生、绒毛间质水肿、间质内血管消失。
表现为子宫腔内葡萄样水泡。
2.由于增生滋养细胞产生大量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刺激卵巢形成双侧卵巢黄素化囊肿,呈多房囊肿,表面光滑,色黄壁薄,囊液清亮。
3.葡萄胎类型:①完全性葡萄胎,所有胎盘绒毛均为水泡状;②部分性葡萄胎,部分绒毛水泡样变,同时有羊膜腔和胎儿;③双胎妊娠,葡萄胎与正常胎儿共存。
【临床表现】停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妊娠反应重;子宫大于相应孕周;血和尿中HCG异常升高。
【超声表现】1.二维声像表现(1) 子宫中部宫腔内充满蜂窝状、小圆形液性暗区,或因出血宫腔一侧出现片状、不规则液性暗区或云雾状低回声区;子宫体增大,轮廓清晰,肌层菲薄,见图9-1-1、图9-1-2、图9-1-3、图9-1-4。
(2) 双附件区多房囊性肿块,大小不一,呈分叶状,包膜清晰、菲薄,内分隔较细,呈放射状,囊内无回声,为卵巢黄素囊肿的表现,见图9-1-5。
典型的黄素囊肿并不常出现。
(3) 部分性葡萄胎:宫腔内见正常妊娠囊结构,部分胎盘绒毛呈蜂窝状改变,可见大小不等圆形液性暗区,异常胎盘与正常结构胎盘所占比例不定,但有一定分界,见图9-1-6。
(4) 双胎妊娠、葡萄胎与正常胎儿共存:极少见,正常妊娠囊内可见存活胎儿,与另一完全性葡萄胎之间有较清楚界限。
图9-1-1 葡萄胎声像(经腹扫查)图9-1-2 葡萄胎声像(经阴道扫查)图9-1-3 葡萄胎宫腔积血(经腹扫查)图9-1-4 葡萄胎宫腔积血(经阴道扫查)图9-1-5 卵巢黄素囊肿声像图9-1-6 部分性葡萄胎声像2.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1) 子宫内血流:子宫肌壁内血流信号较非妊娠期丰富,子宫动脉舒张期血流增加,血流阻力下降,阻力指数RI在0.40 ~ 0.50。
妇科疾病超声诊断
3、卵巢囊性畸胎瘤(皮样囊肿)
发生于生殖细胞,是最常见的卵巢肿瘤之 一,占所有卵巢畸胎瘤的95%以上。肿瘤直径 一般5-6cm,中等大小,圆形,表面光滑,常 为单房。肿瘤内容物由两或三个胚层的多种成 熟组织所形成,主要含外胚层组织,包括皮肤, 皮脂腺,毛发,部分有牙齿及神经组织,此外 亦可见中胚层组织如脂肪,软骨等,内胚层组 织少。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80%-90%患 者为生育年龄的年轻妇女。
盆腔脓肿声像图表现为:
常在子宫直肠窝处形成椭圆形无回声区, 子宫可因受压或粘连发生变形与移位。
(八)、盆腔肿块图像分析时的注意事 项
1、应密切结合临床病史体征分析
※ 根据其生长速度缓慢而无不适者多为良性肿瘤。 ※ 根据其生长快而伴腹痛,固定者多为恶性或蒂
扭转。 ※ 短期内形成有发热,腹痛,多为炎性包块。
囊性
边界清楚,后壁效应增强,内部是无回声区, 考虑卵巢囊肿,巧克力囊肿等。
实质性
边界形态多样,不甚清楚,无后壁效应增强, 其内为实质性光点,如肿瘤等。
混合性
肿块内有比例不等的液性暗区和实性光团, 如卵巢癌,畸胎瘤等。
4、要鉴别排除直肠粪块及肠内气体 回声
必要时请妇科双合诊,同时结合观察 图像。巨大液性暗区为主的肿瘤,还要 与腹水鉴别。
(二)、子宫腺肌症
当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时,称为子 宫腺肌症或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多 发生于30-50岁的经产妇。子宫多呈均匀 性增大,以后壁居多。异位的子宫内膜 也可能局限于肌层内,称子宫腺肌症。 腺肌瘤周围无假性包膜,此与肌瘤不同。
声像图特征
1、子宫均匀性增大
2、肌层增厚,内可见多个小的无回声区(由 囊状积血所致)
4、星花征:
其粘稠的油脂物呈现均质密集细小光点, 伴有强回声光点,漂浮于无回声区中,推动和 加压时弥散型分布的光点可随之移动。
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意义分析
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意义分析
超声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无痛、简便、低剂量的诊断方法,近年来在妇科临床应用
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其中,子宫内膜病变的超声检查具有极大的诊断价值。
首先,子宫内膜病变的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了解病变的部位、形态、
大小等信息。
通过超声图像,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子宫内膜的厚度、均匀度,有无息肉、息
肉数量、形态等细节。
此外,超声检查还能辨别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
膜癌和腺肌病等疾病。
其次,子宫内膜病变的超声检查对于妇科疾病的筛查和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子宫内膜病变多数疾病具有缓慢进展的特点,在病程早期可能不会出现明显症状,这
时候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病变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从而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此外,对于高危人群者,如经常接触致癌物的工作者和长期口服雌激素替代治疗者等,更要
加强子宫内膜的超声检查,通过早期发现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
最后,子宫内膜病变的超声检查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评估也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子宫内膜病变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手术和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手段。
而超声
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变部位、大小和程度,方便医生制定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此外,在治疗过程中可通过多次超声检查来观察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法,以达
到最佳疗效。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病变的超声检查具有诊断快速、准确、简单的特点,对于疾病的
筛查和早期诊断、治疗方案选择和疗效评估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因此在日常妇科临床工
作中应该充分发挥超声检查的作用,有效提高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水平。
子宫常见病变的超声检查PPT课件
子宫腺肌病
定义:子宫肌层内含有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子宫内膜呈憩室样长入子宫 肌层所致
分型及超声特点:弥漫型:子宫三径之和>15mm,内膜线居中 肌层回声增高,分布不均粗颗粒状
前/后壁型:病变局限于前壁或后壁,偶见于侧壁, 以后壁型多见。 子宫不均匀性增大,内膜线偏移
局灶型:子宫腺肌瘤属于此类
13
超声鉴别诊断: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癌
22
单纯型
23
囊腺型
24
子宫颈病变
慢性宫颈炎:宫颈肥大、宫颈囊肿、宫颈息肉
超声表现:宫颈横径>35mm,回声增高或减低,不均匀,宫颈前 壁和后壁内单一或多个无回声区,宫颈管内不均质低回声或高回 声,边界清晰
CDFI:血流信号不丰富
25
宫颈肥大
26
宫颈囊肿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子宫常见疾病的超声检查
1
子宫良性病变
1)子宫肌瘤 2)子宫腺肌症 3)子宫内膜病变(内膜息肉、内 膜增生过长) 4)子宫腔、宫颈粘连
子宫恶性病变
1)子宫内膜癌 2)子宫颈癌 3)子宫肉瘤
2
子宫肌瘤
肌壁间肌瘤:60-70% 浆膜下肌瘤 ,阔韧带肌瘤:
20-30% 黏膜下肌瘤 (带蒂或无蒂):
21
超声特点
子宫内膜增厚>12mm
均匀回声,多小囊状回声、不均质斑块状 回声
单纯型增生:均匀高回声
囊腺型增生:增厚内膜内散在小囊状或孔 状无回声,暗区可大小相等排列整齐,也 可大小不等,呈蜂窝状。
其它:多伴有单侧或双侧卵巢增大或卵巢 内潴留囊肿(生理性囊肿)
彩色多普勒肌频谱多普勒表现:
内膜重度增生时,可见条状血流信 号,中等阻力动脉频谱RI:0.5左右
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意义分析
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意义分析子宫内膜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容易受到病变的组织之一,常见的病变包括月经失调、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癌等,这些病变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和危害,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此,及早发现和精准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的子宫内膜检查方法包括宫颈取样、B超、CT、MRI等,但这些方法存在着缺点,影响准确性和诊断效果,比如说致盲性等。
而超声检查则由于其非侵入性、安全性、简便性和低成本等优势,成为一种常用的及早发现和及时诊治子宫内膜病变的检查方法。
超声检查也可根据其检查方法的不同进行分为常规超声、阴道超声、宫腔镜超声等多种形式。
其中,阴道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能够直接观察到子宫内膜的厚度、形态和内部结构以及盆腔内脏器的情况,其高频探头可接近子宫腺体和子宫口,直接观察到子宫内膜的情况,更加敏感、准确,也比其他方法更加容易接受患者。
同时,阴道超声还可行组织活检,通过活体病理学诊断方法进一步准确地判断病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有助于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宫腔镜超声则适用于那些对疼痛比较敏感的患者,其探头较其丝菌细,能穿过宫颈到达子宫腔内,更直接地观察子宫内膜情况,更加清晰,也有助于处理子宫内膜病变的情况。
总体而言,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意义非常大。
它能够及早发现和准确诊断子宫内膜病变,对于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和手术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而在病情的观察和随访过程中,超声检查仍然具备一定的检测价值。
此外,结合其他检查方法进行检查,能够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完整性。
总的来说,超声检查作为子宫内膜病变的一种诊断方法,不仅准确性高,而且并不会对患者产生伤害,是目前诊治子宫内膜病变的较好的检查手段之一。
对所有的患有子宫内膜病变的女性来说,进行超声检查要重视,在相应的医生指导下及时处理病情,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生活。
子宫内膜病变的超声检查及影像学表现分析
87胞浸润所导致的。
在临床研究中发现这种病症往往病程较长,患者的病程往往在45d ~10m 左右,这种病症以30~40岁的女性为多发而是否处于哺乳期,并非是这种病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大多数患者在发病时往往伴有乳头的发育畸形或导管扩张情况。
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内有类似急性乳腺炎的表现,患者的乳房有明显肿痛感,对其进行轻轻触碰,可见患者皮肤有压痛感,患者部分皮温升高,并且伴有轻度的发烧。
慢性乳腺内患者出现制定稍硬的肿块,肿块可能继发,导致患者出现感染。
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时,发现患者MRI 诊断可获得最为良好的诊断结果,但不同时期患者的M R I 图像表现也存在差异,故而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时,需要仔细阅读患者的MRI 图像,以判断患者的病情。
综上所述,在患者出现浆细胞性乳腺炎时,应用MRI 进行诊断,可见患者的不同影像学表现,不同时期的MRI 影像学特征差异较为明显,医务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和MRI 影像学特点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以提高患者的临床诊断率。
【参考文献】[1]朱强,王丕琳.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超声弹性应变率值与血清E_2、PRL、Ki-67指标表达相关性及在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J/OL].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1-6[2]秦见君.六神丸外敷联合普济消毒饮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20,28(6):53-55.[3]姜山,谷元廷.血清泌乳素水平与浆细胞性乳腺炎复发的相关性[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7):1181-1183.[4]薛静娴,曹思涵,唐甜,文妍,叶蓓.疮灵液外治对浆细胞性乳腺炎肿块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40(4):418-421.[5]赵玲玲,余永华,詹静,胡一迪,施仲义.阳和汤合透脓散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59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20,55(2):107.在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治疗中,为确保药物治疗与医疗操作可针对性的高效减轻患者病痛,都是基于采用临床超声检查技术与影像学表现分析结果来保证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子宫腔内病变超声检测的诊断价值
[ ]范 立 新 , 欢 敏 , 清 , . 防 高 血 压 病 的 社 区 护 理 干 预 效 果 与 2 张 朱 等 预
评 价 . 放 军 护 理 杂 志 ,0 6 2 : 解 2 0 ,3 6—8 . ( 稿 日期 :0 0—0 收 21 6—0 ) 7 ( 文编辑 : 淑娟 ) 本 段
以 降低 患 高 血 压 的 危 险 。 血 脂 异 常 、 盐 摄 入 、 烟 、 酒 、 高 吸 饮
晓率 有 所 提 高 , 由此 证 明 , 合 干 预 可 减 少 高 血 压 病 的发 生 。 综
参 考 文 献
[ ]李善鹏. 岛市 居 民高 血压 患病 率 情 况分 析. 国健 康教 育 , 1 青 中
2 0 2 ( ) 5 3—5 4 0 7,3 8 :9 9.
缺少锻炼都 是高血压的危险 因素 , 这些 都与 不 良生 活方式 有 关 。本次研究 显示 , 通过 饮食 、 动 干预 和健 康 教育 等综 合 运
干预 , 血 压 病 前 期 人 群 的 体 质 指 数 、 糖 、 脂 、 压 及 体 高 血 血 血
l 。宫腔 内不 同结节声像 图表 现见表 2 。宫腔 内不 同结节 病
理 结 果 见 表 3 。
3 讨 论
别 。为 了找出上述病变的超声鉴 别诊 断要点 , 根据 黏膜 下肌 瘤、 子宫 内膜息 肉 、 宫 内膜 癌 及子 宫 内膜增 生 的声像 图特 子
征 及 其 相 应 的组 织 病 理 学 形 态 , 理 报 告 如 下 。 整
超 声 、 镜 检查 的 声像 图 特点 , 对 子 宫 内 膜病 鉴 别诊 断 提供 可 靠依 据 。 宫腔 可
【 关键词 】 子宫 内膜 ; 阴道超声 ; 官腔镜 ; 病理
子宫内膜病变的超声诊断
1、子宫大小及形态 如未合并子宫壁病变,子宫形态规则, 体积正常或增大。 2、子宫内膜回声 增殖早期内膜0.2-0.4如果1.0cm考虑内膜 病变,弥漫性或局灶性增厚(11.9±5.7mm),显著的弥漫 性增厚可呈球形,局灶性增厚可呈息肉样或“水滴状”强光 团。内膜回声可均匀增强,也可不均匀并伴有小的囊腔,动 态观察可见内膜涌动征象。出血期子宫内膜结构模糊不清。 3、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增厚的内膜中血流信号可增多,螺 旋动脉的血流阻力增加,常接近或高于正常育龄妇女分泌晚 期螺旋动脉的测值(RI: 0.56±0.08)。螺旋动脉RI值的持 续增高是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血流动力学特点。 4、诊断与鉴别 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多见于围绝经期妇女;子 宫内膜增厚伴点状血流及内膜涌动征象,一般考虑子宫内膜 增生过长。值得注意的是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是介于正常子宫 内膜和高分化子宫内膜腺癌之间的病变,当病变部分癌变时, 超声检查不易鉴别,超声提示为子宫内膜增厚考虑内膜样病 变。
子宫内膜病变的超声诊断与病理基础
首都医科大学 张丹教授 子宫内膜病变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其临床表现相似,声 像图表现又常缺乏特异性,即同一种疾病可出现不同的声 像图改变,不同疾病又可呈现相似的声像图表现。因此, 提高对子宫内膜病变的鉴别能力是妇科超声检查待解决的 问题之一。 观察子宫内膜病变应选择子宫内膜增殖早期或阴道停止 出血后的2~3天内,可见子宫内膜为正常的三线征。 正常子宫内膜的组织结构与声像图表现: 子宫内膜由被覆上皮、腺体及间质组成,分功能层和基底 层。功能层占内膜层的2/3,随月经周期发生周期性变化; 基底层直接与肌层相连,占内膜层的1/3,无周期性变化; 正常情况下,基底层腺体可以长入肌层内,但一般不超过 2mm。
慢性炎症声像图表现常缺乏特异性,合并宫腔粘连时可呈现 相应的声像图表现。 (二)宫腔粘连: 各种原因引发的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及炎症均可导致子宫腔 粘连,部分病例合并宫腔积液。临床特点为闭经、月经减 少、不孕及痛经等。 超声检查:当宫腔粘连合并积血或积液时,超声检查可以看 到宫腔内有单个或多个液性暗区;中央型宫腔闭合性粘连 或周围型粘连在二维声像图上仅可显示子宫腔回声薄或无 异常改变,往往不能明确诊断。 超声和宫腔镜联合检查:宫腔镜检查可直视子宫腔有无粘连, 但看不到粘连水平以上子宫腔内的情况。经宫腔镜向宫内 注入膨宫液时,声像图显示粘连水平以上无液体灌注;如 为轻度膜性或纤维性粘连,声像图显示粘连部有带状或不 规则粘连组织回声。宫腔声学造影检查亦是检查宫腔粘连 的较佳方法。
宫颈阴道常见超声诊断
宫颈阴道常见超声诊断眉山肿瘤医院四川省眉山市 620010宫颈上端为子宫,下端在阴道中,是女性生殖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
因为阴道中存在着非常多的生物菌群,宫颈可有效阻止生物菌群进入上生殖道中,但是宫颈极易受到感染,导致患者出现妇科炎症,进而出现宫颈疾病。
宫颈外口区发生病变可通过裸眼、宫颈细胞学、阴道镜观察或内诊触感等手段进行探查,而超声检查可以清晰显示宫颈及周边组织结构和准确作出疾病诊断。
1.阴道超声简介阴道超声是检查宫颈阴道的常见方法之一,相对于腹部超声来讲,阴道超声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更推荐选择阴道超声诊断妇科疾病。
阴道超声检查适用于有过性行为的女性,女性接受阴道超声检查的要求较少,无需憋尿,可在排空膀胱尿液后直接进行检查。
一般女性月经起始日后第10 d是进行阴道超声检查的最佳时间。
阴道超声频率高,可清晰显示女性子宫形态、宫颈及卵巢中的具体情况,可对卵泡的发育情况进行动态监察,也可诊断早早孕、宫外孕、早期子宫内膜病变、子宫及卵巢肿瘤病变、盆腔脓肿、炎性包块、慢性宫颈炎等病变,结果较为准确。
阴道超声不仅对妇科病变的发现和良恶性作出判断,以及可动态重复检查对妇科疾病疗效作较准确评估,特别是经阴道超声下超声造影、三维超声、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等新技术应用更是极大提高了妇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精准度。
2.阴道超声检查方法检查前,患者需要排空膀胱,取截石位。
在避孕套中放入涂抹好无菌耦合剂的超声探头,将其放入患者阴道1/3处,注意动作轻柔。
然后,调整检查频率并移动探头,获取受检者宫颈内口及外口的图像,并显示出整个宫颈内部组织结构,测出宫颈阴道长度、内口宽度以及形态结构。
对于患有宫颈疾病的患者,还可以通过阴道超声探查病灶的数目、位置及血流分布等。
在健康的宫颈图像中可以看到宫颈圆柱状纵切面,椭圆形横切面,横切面中可以显示出形状或者棒状的血流信号。
宫颈内口到外口的距离约为2.5-3.5cm,前后径窄于子宫,中央管腔呈梭形,如果黏液比较多会出现少量无回声区。
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表现
经腹部的检查方法:患者保持平卧 位,在膀胱充盈状态下,充分暴露患者下 腹部,在凸阵探头涂抹耦合剂,放在被检 者的耻骨联合处,从横切、纵切、斜切等
栅栏征后壁腺肌瘤 图1内膜厚度约为0.56cm
图2
18
2018.10 No.28
多切面、多角度察看。 经阴道的检查方法:患者排尿后,让
其采取膀胱截石位,给腔内探头套上安全 套,将套中空气排空,在安全套外涂抹耦 合剂后柔和缓慢地置入阴道中,尽可能贴 近子宫颈与后穹窿处做扫描探查。扫描探 查中针对子宫形态、大小和子宫壁厚度、 内部回声等情况做有效了解,对子宫内 膜、附件和宫旁则需观察有无异常回声。
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运用多普勒 彩超仪器诊断,其中腹部超声探头频率为 3.5MHz,阴道超声探头频率为5~7MHz。 频率越高,显示的分辨率越高,其通透性 越差。考虑经腹部式较为常用,下述病例 多为经腹部的超声检查。但一般而言,经 阴道的超声检查显示较为清楚,若患者已 有性生活,可建议行经阴道式检查。
病例两则 病例1:患者,38岁,以“痛经伴 经期不规则5年,加重2个月”为主诉 来诊。超声所见:该患者子宫呈前位, 子宫体积增大,形态饱满,肌层回声不 均,肌层内可见局限性低回声及强回声 区,内膜线居中,内膜厚约0.56cm(图 2)。彩色多普勒信号可探及肌层内星点 状的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可测得低阻 的动脉频谱。 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弥漫型)。 由于本例患者痛经程度较轻且暂时无 生育要求,妇科医生给予放置左炔诺孕酮 宫内节育器治疗。 病例2:患者,40岁,以“痛经10年, 进行性加重伴经期延长1年余”来诊。超声 所见:子宫体积增大,形态饱满,子宫后 壁增厚明显,内见局限性混合回声区(图 3),大小约5.7cm×4.9cm,边界欠清,内 膜线受压前移。 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局限型)。 妇科医生采用药物治疗,口服孕三烯 酮药物,门诊随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单纯型:内膜厚度超过12mm,绝经后超过5mm
腺囊型:增厚,形成小囊状 腺瘤型:腺体高度增生,向宫腔内成芽胞状凸起 不典型:癌前病变
超声特点
子宫内膜增厚>12mm
均匀回声,多小囊状回声、不均质斑块状 回声
单纯型增生:均匀高回声
彩色多普勒肌频谱多普勒表现:
内膜重度增生时,可见条状血流信 号,中等阻力动脉频谱RI:0.5左右 超声鉴别诊断: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癌
呈分支状进入瘤体内部,瘤体信号较子宫肌壁丰富
肌壁间、浆膜下子宫肌瘤
粘膜下肌瘤
宫颈肌瘤
M
肌瘤变性:肌瘤因急性或慢性缺血,结构发生改变
种类:萎缩、玻璃样变、囊性变、脂肪变性、红色变、钙化、肉瘤变
肌瘤红色变:多见于妊娠期或产褥期
肌瘤迅速增大
局部发生出血
结合病史判断
瘤体增大,内部回声减低,呈细花纹状
宫颈改变:癌肿侵犯
盆腔肿物:晚期出现宫体外侵犯、转移,形成宫外、盆腔内肿块 内膜癌超声诊断要点: 密切结合病史
中老年妇女不规则阴道流血史,内膜回声异常 育龄妇女内膜回声异常,如诊断困难时,建议诊断性刮宫
子宫颈癌
早期:宫颈大小、形态、宫颈管梭行结构仍正常
中、晚期:外生型宫颈增大,形态不规则,可见实质性不均质低回 声肿块 。
剖宫产术后2月:阴道淋漓出血,宫内混合回声区 与子宫肌壁分界不清,CDFI:血流信号丰富。 术前因车祸致胎盘早剥,胎心异常行剖宫产术。
胎盘残留?胎盘植入?滋养细胞?
超声引导下宫腔探查,未见明显胎盘组织,因 出血,停止操作。 术后病检:滋养细胞肿瘤
弥漫型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肥大症鉴别:主要靠痛经史
子宫肥大:均匀增大,肌层回声稍不均
子宫内膜病变:息肉
内膜息肉:内膜腺体和纤维间质局限性增生隆起形成一种带蒂瘤 样病变,40~50岁妇女多见
超声特点:宫腔内单发或多发不均匀增强回声团,或低回声团, 多呈水滴状,彩色血流少数病例可在蒂部显示点状或短条状血流 信号,中等阻力
内生型宫颈增大,颈管结构消失,彩色血流信号:血 流信号丰富,呈“火海”征
外生型
内生型
子宫腔、宫颈粘连
病因:宫腔手术操作或因放射、感染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破坏 可见低回声或稍强回声 宫颈粘连:宫腔线分离,结合宫腔操作史易诊断
超声表现:宫内膜线中段,无周期性改变
宫内多发粘连带
宫腔下端粘连
病例讨论:
子宫肌瘤超声表现
肌壁间肌瘤:肌层内异常回声结节,多呈低回声,边界清晰,形态规则, 瘤体较大伴后方回声衰减 浆膜下肌瘤:肌层内异常回声结节向浆膜下突出,使子宫变形
粘膜下肌瘤:突出于子宫腔,仅由粘膜层覆盖,内膜变形或缺损,
内膜下肌层可见低回声结节突向宫腔
子宫肌瘤彩色血流特征
瘤体周边有较丰富环状或半环状血流信号
CDFI:血流信号不丰富
宫颈肥大
宫颈囊肿
CX M
颈管内息肉
子宫恶性病变
子宫内膜癌:80%发生于绝经年龄妇女 子宫颈癌:原位癌高发年龄30~35岁,浸润癌45~55岁
子宫肉瘤:发病率低,恶性度高,多见于围绝经期妇女
1)平滑肌肉瘤:可原发,可来自子宫肌瘤恶变
2)内膜间质肉瘤:来自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质细胞化生 3)恶性米勒管混合瘤:来自于残留的胚胎细胞或间
子宫内膜癌
局限型:肿瘤仅累及部分子宫内膜,呈息肉状或乳头状
弥漫型:肿瘤累及大部分甚至整个宫腔的内膜,呈不规则息肉状或菜花样隆 起 肿瘤灰白或灰黄色、质脆、表面出血,坏死肌溃疡形成
内膜癌超声表现:
早期超声图像无明显改变 1)育龄妇女内膜厚度大于15mm,绝经后妇女的大于 5mm,回声局灶性或弥漫性不均 2) 结合病史及诊断性刮宫诊断 中晚期:累及子宫肌层,局部内膜与肌层界限不清,回声不均 子宫轮廓改变:癌肿侵犯浆膜层、附件、宫旁组或孔 状无回声,暗区可大小相等排列整齐,也 可大小不等,呈蜂窝状。 其它:多伴有单侧或双侧卵巢增大或卵巢 内潴留囊肿(生理性囊肿)
单纯型
囊腺型
子宫颈病变
慢性宫颈炎:宫颈肥大、宫颈囊肿、宫颈息肉
超声表现:宫颈横径>35mm,回声增高或减低,不均匀,宫颈前 壁和后壁内单一或多个无回声区,宫颈管内不均质低回声或高回 声,边界清晰
子宫常见疾病的超声检查
子宫良性病变
1)子宫肌瘤 2)子宫腺肌症
子宫恶性病变
1)子宫内膜癌 2)子宫颈癌
3)子宫内膜病变(内膜息肉、内 膜增生过长)
4)子宫腔、宫颈粘连
3)子宫肉瘤
子宫肌瘤
肌壁间肌瘤:60-70%
浆膜下肌瘤 ,阔韧带肌瘤:
20-30% 黏膜下肌瘤 (带蒂或无蒂):
10-15%
子宫颈肌瘤 少见
弥漫型腺肌病
前壁型腺肌病
后壁型肌腺病
局灶型肌腺病(子宫腺肌瘤)
子宫腺肌病彩色血流特点
血流信号在病灶处肌层呈星点状、条状散在分布或放射状排列
局灶型仅在病灶部位血流信号稍增多
腺肌病超声鉴别诊断
前或后壁型腺肌病与巨大子宫肌瘤鉴别:病灶周围正常肌层 子宫腺肌瘤与子宫肌瘤:边界 包膜 环状血流信号
玻璃样(透明样)变性:最常见 肌瘤组织出现水肿变软,肌纤维出现退变 显微镜下部分组织呈均匀透明样改变 瘤体内回声减低,不均匀 超声图像无特异性
子宫肌瘤囊性变
肌瘤脂肪变性:脂肪球沉积于瘤体内
肌瘤钙化:钙盐沉积于瘤体内呈现砂砾状或为一薄的外壳
子宫腺肌病
定义:子宫肌层内含有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子宫内膜呈憩室样长入子宫 肌层所致 分型及超声特点:弥漫型:子宫三径之和>15mm,内膜线居中 肌层回声增高,分布不均粗颗粒状 前/后壁型:病变局限于前壁或后壁,偶见于侧壁, 以后壁型多见。 子宫不均匀性增大,内膜线偏移 局灶型:子宫腺肌瘤属于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