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第二课时)课后作业

合集下载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孔乙己阅读题答案一课一练同步作业课后练习题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孔乙己阅读题答案一课一练同步作业课后练习题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孔乙己》阅读题答案一课一练同步作业课后练习题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孔乙己》阅读题答案一课一练同步作业课后练习题【同步训练】一、基础训练1.本文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咱们还学过他的小说有《》、《》等。

2.全文写了两个故事:“我”的故事和“孔乙己”的故事,两故事之间的关系是()A、两个故事是并重的关系。

B、两个故事是主次的关系。

C、两个有故事是交叉的关系。

D、两个有故事是线索与主体的关系。

3.孔乙己说“窃书不能算偷”,你以为对吗?他如此说说明了什么?4.琢磨“孔乙己是站着饮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这句话的深刻意蕴,回答:“站着饮酒”说明,而“穿着长衫”又说明,这句话表现孔乙己,对展现孔乙己凄惨的一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5.比较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异同,并琢磨它们的含义。

⑴便排出九文大钱。

⑵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6.体会以下句子中加点副词的表达到效。

⑴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

他家的东西,偷得了么?⑵我到此刻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7.以下表达方式与其他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能够随时温酒。

B、孔乙己是站着饮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C、孔乙己是如此的令人快活,可是没有他,他人也便这么过。

D、在这时,世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二、同步解读⑴中秋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快要初冬;我成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

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

突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

”这声音尽管极低,却很耳熟。

看时又全没有人。

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坎坐着。

⑵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衽,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

”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久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

语文教案《孔乙己》教学教案

语文教案《孔乙己》教学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孔乙己》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2)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3)提高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2)学会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3)学会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表达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深切同情,理解作品所揭示的社会现实;(2)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对封建社会的陈规陋习进行反思;(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每个人的人格尊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孔乙己》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2)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3)培养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背后的深层含义;(2)分析作品所揭示的封建社会的现实问题;(3)运用文学作品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鲁迅及其作品《孔乙己》;(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2)让学生勾画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并进行解释。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其背后的深层含义;(2)讨论作品所揭示的封建社会的现实问题。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2)评价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中的表现。

2. 作业评价:(1)检查学生作业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运用;(2)评价学生在作业中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对课文《孔乙己》进行复述;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孔乙己这个人物的理解;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宜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好地进入文本世界。

2. 问题驱动: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课堂的思维密度。

《孔乙己》教案以及教学反思

《孔乙己》教案以及教学反思

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孔乙己》的基本情节,分析孔乙己的形象特点,掌握小说中的关键语句和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精神,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分析孔乙己的形象特点,理解小说主题。

(2)难点:把握小说中的讽刺手法和修辞技巧。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探讨法和阅读欣赏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4 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作者鲁迅及其作品《孔乙己》,引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掌握人物形象。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孔乙己的形象特点,探讨小说主题。

(4)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总结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阅读欣赏:让学生欣赏课文中的精彩片段,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二、教学反思2.1 教学效果2.2 教学亮点(1)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探讨环节,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3)阅读欣赏环节,培养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3 教学不足在课堂讲解环节,时间安排不够充分,导致部分学生未能充分理解小说主题。

今后应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知识点。

2.4 改进措施(1)优化教学设计,合理分配课堂时间。

(2)加强课堂互动,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3)丰富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工具,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设计3.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孔乙己》的基本情节,分析孔乙己的形象特点,掌握小说中的关键语句和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精神,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李镇西教《孔乙己》(本站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

李镇西教《孔乙己》(本站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

李镇西教《孔乙己》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孔乙己》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点和社会背景。

(3)能够鉴赏鲁迅先生的讽刺手法和文学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分析比较,了解孔乙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影响。

(3)通过课内外阅读,拓展视野,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情怀。

(3)培养学生勇于批判、追求真理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孔乙己》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点和社会背景。

(3)鉴赏鲁迅先生的讽刺手法和文学价值。

2. 教学难点:(1)孔乙己形象的分析。

(2)鲁迅讽刺手法的理解。

(3)课文内涵的拓展和延伸。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鲁迅先生及其作品《孔乙己》。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让学生结合课后注释,疏通文字障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点和社会背景。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文解析:(1)解析孔乙己形象的特点及其内涵。

(2)分析鲁迅先生的讽刺手法和文学价值。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重点、难点。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巩固知识点。

五、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查找不足之处。

2. 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

3. 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实例,让学生深入剖析孔乙己形象,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孔乙已》鲁迅 课后作业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孔乙已》鲁迅 课后作业

第二单元5孔乙己鲁迅学习关键词:小说人物形象情节概括描写方法主题思想夯实基础巩固知识1.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把个赵氏在屏风后急得像热锅上蚂蚁一般,见众人都不说话,自己隔着屏风请教大爷,数说这些从前已往的话;数了又哭,哭了又数,捶胸跌脚....,号做一片。

A听着,不耐烦道:“像这泼妇,真是小家子出身!我们乡绅人家,那有这样规矩!不要恼犯了我的性子,揪着头发臭打一顿,登时叫媒人来领出发嫁!”赵氏越发哭喊起来,喊得半天云里都听见,要奔出来揪他,撕他;是几个家人媳妇劝住了。

众人见不是事,也把A扯了回去。

当下各自散了。

(1)以上文段选自《儒林外史》,作者是吴敬梓。

(2)“捶胸跌脚”在句子中的意思是:形容极度悲愤的样子。

(3)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我们乡绅人家,难道有这样的规矩?(4)请结合原著回答:①文段中A指的是谁?他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②概括说明赵氏痛哭的原因。

①严贡生(或:严致中)。

六亲不认、贪婪、残忍、狡诈。

②赵氏的丈夫严监生死了,不久儿子也夭折了,严致中要抢占她的家产。

2.填空。

(1)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2)小说的情节发展主要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四个部分。

3.请用恰当的词语替换下面句中画线部分。

(1)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排场大,生活奢侈。

(阔绰)(2)孔乙己立刻显出精神萎靡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

(颓唐)(3)他的眼色,很像恳切地请求掌柜,不要再提。

(恳求)4.根据课文内容,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孔乙己》写于五四运动前夕,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作者用孔乙己的悲剧讨伐了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

B.小说以酒店小伙计“我”的见闻为线索,撷取孔乙己人生中的几个典型片段构成情节,布局精巧。

C.小说中以阵阵笑声与孔乙己的不幸遭遇进行对比,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病态,批判了群众的麻木。

孔乙己练习题(含答案)

孔乙己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欧阳学文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动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D )①只要穿长衫,才()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②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一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出九文大钱。

③孩子们吃完后,仍然不散,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住。

④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

他从破衣袋里()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

a踱排罩掏 b走拿罩摸 c踱排捂摸 d踱排罩摸2、选出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动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D )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一件破夹袄,()着两腿,下面()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

"①穿盘放拴②披屈垫挂③披盘放系④穿盘垫挂3、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C )①侍候sì 阔绰chuò 颓唐tí②舀水yǎo 绽出dìng 哄笑hōng③羼水chàn 打折腿shé 蘸酒zhàn④附和hé 不屑xiāo 拭去shì4、改变句式后与例句的语义不一致的一项是( D )例要不是偷,怎么会打折腿?a难道不是偷,才打折腿吗?b要不是因为偷,也不会打折腿。

c要不是偷,就不会打折腿了。

d是因为偷,才打折腿吗?5、选出下列句子中表达方式与其他不同的一项(C )a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b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

c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d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6、《孔乙己》一文开头写鲁镇酒店的格局和各类顾客喝酒的情形是为了( D)a交待鲁镇酒店的特殊设施,给人物的活动设置场景。

b交待地点,介绍鲁镇的风俗习惯,为孔乙己出场渲染气氛。

c交待地点及社会背景。

d交待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形象而生动地反映清末封建社会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等级森严的情况,把人物命运和社会环境结合起来。

《孔乙己》课文教案

《孔乙己》课文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孔乙己》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能够分析课文中孔乙己的形象特点及其所代表的社会阶层。

(3)能够领会作者鲁迅通过孔乙己这个人物所表达的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思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文本分析、人物解读等方法,全面把握孔乙己的形象特征。

(3)结合时代背景,探讨课文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及其现实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激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孔乙己》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孔乙己的形象特点及其所代表的社会阶层。

(3)作者鲁迅通过孔乙己这个人物所表达的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思考。

2. 教学难点:(1)孔乙己形象的分析与解读。

(2)课文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及其现实意义。

(3)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人生哲理和价值观。

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鲁迅及其作品《孔乙己》。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社会现象和人物形象。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3. 合作讨论:(1)分组讨论,分析孔乙己的形象特点及其所代表的社会阶层。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文本分析:(1)引导学生运用文本分析方法,深入解读孔乙己的形象特征。

(2)分析课文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及其现实意义。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感受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人生哲理和价值观。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孔乙己形象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2. 结合课后注释,进一步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课时练第2单元孔乙己 -(试卷配答案)(2)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课时练第2单元孔乙己 -(试卷配答案)(2)

寄语:亲爱的小朋友,在学习过程中,的挑战就是逐级攀升的难度。

即使每一级都很陡峭,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一层又一层地跨越,最终才能实现学习的目标。

祝愿你在学习中不断进步!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5 孔乙己1.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父亲坐在门槛上,头发乱蓬蓬的,有几绺还倔强地挺立着。

见我来了,他的脸上多了一层厚厚的笑容,阳光下仿若秋天绽开的菊花。

平时父亲话不多,有时我犯了错少不了要挨父亲两巴掌。

今天,父亲一脸的笑,让我顿觉阳光的美好。

父亲没有说话,在衣服上擦shì了一下他的手,慌忙接过我新买给他的棉袄。

母亲开始唠唠叨叨说起村里的新闻:老李家的儿子赚了大钱,建起了三层别墅,出手也阔绰了;王嫂家又添了个孙子,那日宴席上尽是hūn菜……(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门槛( ) 绽开( ) 擦shì( ) hūn( )菜(2)语段中“阔绰”的意思是: 。

(3)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唠唠叨叨”相同的一项是( )A.秋风飒爽B.点亮希望C.负重前行D.无缘无故(4)画线句子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先生在创作小说时善于寻章摘句,因此具有创造性,能带给读者深刻的体会。

B.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

C.提问要讲究艺术性,太容易不行,难得让学生不屑置辩也不行。

D.陶渊明退隐后,儒家君子固穷的思想成为他的精神支柱。

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乙己》写于五四运动前夕,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作者用孔乙己的悲剧讨伐了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

B.小说以酒店小伙计“我”的见闻为线索,撷取孔乙己人生中的几个典型片段构成情节,布局精巧。

C.小说中将阵阵笑声与孔乙己的不幸遭遇进行对比,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病态,批判了群众的麻木。

D.本文中既有社会环境描写,又有自然环境描写。

《孔乙己》课文教案

《孔乙己》课文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孔乙己》课文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孔乙己》。

(2)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及其所代表的社会阶层。

(3)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主题和人物形象。

(2)学会欣赏鲁迅先生的讽刺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意识,提高人文素养。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自尊自爱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孔乙己》的朗读与背诵。

(2)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分析。

(3)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与运用。

2. 教学难点:(1)鲁迅先生的讽刺手法及其在课文中的运用。

(2)课文中所体现的社会现象和人文关怀。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和探究,培养独立学习能力。

3. 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享学习成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案例分析法:以孔乙己为例,分析人物形象和社会现象,提高分析判断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朗读课文《孔乙己》,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简要介绍鲁迅先生及其作品《孔乙己》的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结合课下注释,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孔乙己的人物形象特点及其所代表的社会阶层。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案例分析(1)分析鲁迅先生的讽刺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体现的社会现象和人文关怀。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5《孔乙己》课后作业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5《孔乙己》课后作业试题(含答案)

《孔乙己》课时练年级:九年级册次:下册单元:二单元一、语基达标训练(20分)1.选择读音都正确的一项()A. 阔绰.(chuò)羼.(càn)水活泼.(pō)B. 荤.(yūn)素暂.(zàn)时蒲.(pú)包C. 荐.(jiàn)头舀.(yǎo)水间.(jiàn)或D. 步骤.(zòu)绽.(zhàn)开门槛.(kǎn)2.选出有错别字的一组()A. 荤菜颓唐涨红聚集B. 荐头伤痕格局惋惜C. 伤疤阔绰附和破绽D. 棉袄矜持失踪书藉3.对“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一句,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A. 说明孔乙己虽然贫苦潦倒,却嗜酒如命,不加节制。

B. 说明孔乙己是个读书人,身份与众不同,高人一等。

C. 说明孔乙己地位低下,却以读书人自居,迂腐可笑。

D. 说明孔乙己生活悠闲,喜爱喝酒穿长衫,气质不凡。

4.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B. 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C. 多乎哉?不多也。

D. 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5.下列语句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刻画了人物怎样的特点?(1)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2)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3)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

6. 把下列句子排列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①因为他姓孔,别人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个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②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

③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④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⑤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正确的顺序是(只填序号):二、语文能力提升7.班级开展“走近鲁迅”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孔乙己 第二课时

孔乙己  第二课时

主要工作成就
一事无成
不拖欠酒钱,善良而且热心
主要优点
主要缺点
好喝懒做、偷东西、迂腐、死要面子
总评价
孔乙己是个热衷功名,轻视劳动,好 喝懒做,死要面子、迂腐可笑而又有 诚实善良一面的读书人。
1、小说的结尾并没有明确交代孔乙己 的死去,你认为孔乙己死了没有?请展 开想像,写一篇短文来明确交代,300
字左右。
2、假如孔乙己虽没进学,却会营生,也不好喝懒 做,他能否改变穷困潦倒的命运?为什么?
课后作业:
1.这篇小说用第一人称“我”—一个小伙 基础训练P15 计的口吻来写有什么好处?
2.完成基础训练上本课的练习。
3.预习第6课。
赏析作品语言精练、深刻、生动传神
3、“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里” “踱”字,表现了长衫主顾的身份地位和 养尊处优、悠闲自在的神态。 4、“排出九文大钱” 与 “摸出四文大 钱” “排”表明他有钱时的自得,同时向只能掏 出四文钱买酒喝的短衣帮炫耀自己的优越。 “摸”既点明了孔乙己贫困潦倒,也描绘出 孔乙己拿钱的困难。 从“排”到“摸”动作的变化,前后对比, 鲜明地表现了孔乙己每况愈下的悲惨境地。
短衣帮——同为“站着喝酒”的“酒友”关
主要社 邻居小孩——同分吃茴香豆的关系 会关系 丁举人——同为读书人的关系,偷与被偷,
被打与打的关系, “摔下来”了的可怜虫 与“爬上去”了的胜利者之间的关系。 咸亨酒店所有的人——嘲笑与被嘲笑终于但没有进学 ②替人家钞钞书,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顺手牵羊) ③偶然做些窃书的事,被吊打 ④常去咸酒店喝酒,受人嘲笑 ⑤分茴香豆给孩子吃 ⑥教小伙计识字 ⑦因偷丁举人家的东西,被丁举人打断了腿。 ⑧用手走来喝酒,(笑声中出场,笑声中退场,用手走着退场)

9下语文《孔乙己》 同步练习(含解析)

9下语文《孔乙己》 同步练习(含解析)

《孔乙己》课时作业单选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孔乙己》写于五四运动前夕,是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用孔乙己的悲剧抨击了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

B. 小说以酒店小伙计的见闻为线索,撷取孔乙己人生中的几个典型片段构成情节,布局精巧。

C. 小说中用阵阵笑声与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对比,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病态,批判了群众的麻木。

D. 本文中既有社会环境描写——咸亨酒店,也有对自然环境的描写。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A.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B. 《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题目是编者编加的。

)C. “对,我已经穿好了。

”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D. 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

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像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这样的鸿篇巨制,意蕴丰富,内涵深刻,我们要反复深入地研读。

B. 六月的宝峰湖,山若翡翠,水如明镜,山与水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如梦如幻,宛若人间仙境。

C. 2019年4月15日晚,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塔尖坍塌,整座建筑毁损严重,令人扼腕叹息。

D. 如果我们任由网络谣言四处泛滥,或者我们自己也成为谣言的传播者,有一天我们自己也会成为网络谣言的受害者,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4.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众人对孔乙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漠然处之。

B. 眼看着汉子们一个接一个飞身过去,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

C. 先烈们在关键时刻都选择了取义成仁的道路,为革命献出了生命。

D. 既然人称大学问,那就要打扮得斯文模样儿,于是穿起了长衫,说话也咬文嚼字。

5.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遍稽群藉睡眼惺松中流抵柱周道如砥B. 记忆犹新断壁残垣随声附和夜郎自大C. 出乖露丑不屑置辩芸芸众生鞠躬尽粹D. 味同嚼腊君子固穷鳞次桎比心弛神往6.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 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

《孔乙己》教案 孔乙己教案教学(优秀8篇)

《孔乙己》教案 孔乙己教案教学(优秀8篇)

《孔乙己》教案孔乙己教案教学(优秀8篇)孔乙己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小说所描写的环境,理清情节结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认识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

二、重点和难点: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了解小说的基本特征及要素。

说明:为了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本文的教学侧重点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小说的基本特征,认识小说的要素。

为了了解阅读小说的一般过程,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可有意识地按照熟悉内容→理清情节→了解环境→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主旨的过程来分步进行。

由于时代的差别,加上关于科举制度的知识学生比较缺乏,可能会增加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教师应对这方面内容作适当补充说明。

又由于这篇小说是以几个生活片断组材的,情节的连贯性不强,教学时,可以以小伙计的见闻为线索解决情节结构问题。

要在学生基本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引出有关规律性的知识,不可硬灌。

三、突破口为什么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孔乙己,而不是“我”?说明:选定这一突破口,可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思维的活动,促使他们进一步钻研课文关注人物形象问题。

因为这一突破口涉及两个人物,提示学生通过作比较的方法从人物的作用,与中心的关系等方面作思辨。

了解小伙计的作用,也就解决了情节结构问题;了解了孔乙己的作用,可以学会确定主要人物的方法,同时有助于对主题的理解。

四、基本教学流程:(一)指导学生阅读理解单元教学要求。

1、学生默读单元教学要求,并作圈画、批注。

2、交流圈画批注的内容,教师作归纳、补充。

说明:这一过程是为了使学生明确单元教学目标,指导学习的方向,把握学习重点,以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

采用默读的方法完成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去体味这一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二)初读课文,熟悉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准备复述提纲,以小伙计的口气叙述孔乙己的遭遇。

2、抽学生复述,全班补充、修正。

3、教师作引导,明确:(1)小伙计所见所闻孔乙己的遭遇,就是这篇小说的情节(小说要素之一)。

《孔乙己》的语文教案设计

《孔乙己》的语文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孔乙己》的语文教案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孔乙己》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体会鲁迅先生的讽刺手法。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3. 通过学习《孔乙己》,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现象,培养他们的批判精神。

教学重点:1. 理解并分析《孔乙己》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掌握鲁迅先生的讽刺手法及其在文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1. 理解《孔乙己》的深层含义,联系社会现实进行思考。

2. 运用批判精神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鲁迅先生及其作品《孔乙己》。

2.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3. 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分析孔乙己、丁举人等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社会地位。

4. 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孔乙己这个人物的看法。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孔乙己》。

2. 分析讽刺手法:详细讲解鲁迅先生在文中的讽刺手法,如对比、夸张等。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讽刺手法及其作用。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讽刺手法的运用和深层含义。

三、教学评价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讨论时的表现。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合作沟通等方面。

四、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孔乙己》原文。

2. 相关资料:关于鲁迅先生及其作品的介绍。

3.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联系社会现实,培养批判精神。

2.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使所有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4. 课后加强辅导,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问题,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文所描述的环境中,增强学生的代入感。

部编九下语文《 孔乙己》课时作业

部编九下语文《 孔乙己》课时作业

孔乙己1.在下面这段话的横线上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是()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_________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_________孔乙己到店,_________可以笑几声,_________至今还记得。

A.就如果就那么B.便只要就因此C.也只有才所以D.就只要才因此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时间真如行云流水,孔乙己已经一年没有来了。

B.有些人君子固穷,爱慕钱财到了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的地步。

C.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点缀一下。

D.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方面的努力是不屑置辩的,他为我国农业带来了新的曙光。

3.下列关于《孔乙己》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乙己》写于“五四运动”前夕,是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用孔乙己的悲剧讨伐了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

B.小说以酒店小伙计“我”的见闻为线索,撷取孔乙己人生中的几个典型片段构成情节,布局精巧。

C.小说中用阵阵笑声与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对比,揭露了社会的病态,批判了群众的麻木。

D.本文中既有社会环境描写,也有自然环境描写。

4.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鲁迅先生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小老头”,如果不是读书写作,走到街上可能是没有多高的回头率的。

②这种力量不是来自权势,不是来自金钱,而是来自他的人格魅力。

③读书,的确具有神奇的力量,它可以使平凡的人物变得崇高伟大。

④归根到底是来自他的阅读思考和写作。

⑤这个“小老头”太崇高太伟大了,身上有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

⑥但是,每当我们阅读鲁迅的作品,就好像来到巍峨的山峰之下,总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A.①⑥③⑤②④B.③①⑥⑤②④C.①⑥⑤②③④D.③②①⑥⑤④5.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我”眼中的孔乙己□皱纹间时常夹些伤hén;一部乱篷篷的花白的胡子;被人取笑时便涨红脸,额上绽出条条青jīn;被问及是否识字时会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穿着破假袄,盘着两腿,用手慢慢走去了……(1)给语段中加粗的字注音。

孔乙己教案作业

孔乙己教案作业

《孔乙己》教学设计课标解读:1、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与作用;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主要内容,掌握作者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塑造的孔乙己人物形象;2、体会“以笑写悲”的手法,体验作者对弱者的同情以及人间的冷漠的情感;3、品味鲁迅先生用词的准确恰当及语言的丰厚韵味;4、探讨小说主题。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语言的品味分析教学难点:“以笑写悲”的手法和主题探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人情冷漠的新闻与图片,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进入到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如今是一个信息的时代,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大量的新闻。

在我们周围,总会听到看到这样的信息:广西一女子跳桥失踪,路人围观拍照无救援;河南女孩大巴上遭猥亵呼救司机与乘客无人帮忙等等。

为什么这些事情发生时,我们如此漠然呢?恰恰在约100年前,在鲁迅先生笔下也发生了类似的“新闻”,那就是他的小说《孔乙己》,或许我们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那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深入了解这则“新闻”。

(板书孔乙己)二、初读“新闻”,了解其大概内容——小说从哪段开始写孔乙己并找出写了他的哪几件事情?(引导学生对不了解的词语借助文中注释解决,从整体上对小说内容有个大致了解,为接下来的分析打基础。

独立阅读,解决问题)参考:1、第四段,孔乙己带着新伤疤出场,众酒客哄笑;2、第五段,孔乙己读过书,未进学,好吃懒做;3、第六段,酒客讥笑孔乙己未捞到半个秀才,他颓唐不安,众人哄笑;4、第七段,孔乙己教小伙计写“茴”字;5、第八段,孔乙己给孩子分茴香豆吃,孩子在笑声中走散;6、第十段,孔乙己偷丁举人家的书,被打折腿;7、第十一段,断腿后的孔乙己用手“走”来喝酒,最终在大家的哄笑中离开。

5 孔乙己 课时作业

5 孔乙己 课时作业

第二单元5 孔乙己课前预习1.字形与字音练习。

阔(chuò) /(chàn) 水/(tuí) 唐/(yíng) 生/(gé) 局(zhàn) 酒/绽.出( )/不屑.( ) /打折.腿( )2.本文的作者是,发表于“五四”运动前夕,是作者继《》之后的第二篇白话小说,是又一篇讨伐的战斗檄文。

此文收集在短篇小说集《》中。

《孔乙己》一文运用了第人称的写法,以为线索,作者以的态度和深沉的感情描写孔乙己悲惨的一生,鞭挞了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

课内达标3.本文多次使用省略号,其用法和意义各不相同。

请选择下列各句中引号的使用类型。

A.表示话未说完。

B.表示思维的跳跃。

C.表示思索在进行。

D.表示心情的矛盾。

(1)“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 )(2)“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 ( )(3)“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 ( )(4)“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

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 ( )4.选词填空。

(1)只有穿长衫的,才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

(走/踱/跨/迈)(2)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出九文大钱。

(排/摸/掏/拿)(3)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住。

(盖/捂/笼/罩)(4)如是几次,他钞书的人也没有了。

(请/让/叫/派)5.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2)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孔乙己到店,可以笑几声,至今还记得。

6.下列各个句子的结构都不完整,请加以修改。

(1)从我十二岁起,便在镇口的咸亨酒店里当伙计。

(2)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

(3)通过一个月的培训,使我掌握了电脑操作的基本技能。

(4)随着西湖的水质不断改善以及“引鸟入湖”等生态工程,西湖的“鸟事”也越来越盛。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孔乙己》第二课时随堂训练 长春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孔乙己》第二课时随堂训练  长春版

六孔乙己第二课时随堂训练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茴香豆(huí) 阔绰(chuò) 蘸酒(zhàn)B.拭去(shì) 羼水(chàn) 咸亨(hēng)C.哄笑(hǒng) 蒲包(pú) 笔砚(yàn)D.打折腿(shé) 舀水(yǎo) 不屑(xiè)2.解释加点词。

①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②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③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

()④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

()3.选词填空。

①只有穿长衫的,才_____ 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走、踱、跨、迈)。

③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茵香豆。

”便______出九文大钱(排、摸、掏、拿)。

③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______住(盖、捂、罩、笼)。

④如是几次,____他钞书的人也没有了(叫、请)。

4.在下面这段话的横线上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是( )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______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______孔乙己到店,______可以笑几声,______至今还记得。

A.就如果就那么B.便只要就因此C.也只有才所以D.就只要才因此5、为下列括号前的一个字选择正确读音。

(1)、间( )或 A、jiàn B、jiān(2)、踱( )步 A、duó B、dù(3)、绽( )开 A、zhànB、dìng(4)、不屑( ) A、xiè B、xiāo(5)、附和( ) A、héB、hè6、修改错别字:(1)、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辨的神色。

( )(2)、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竞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

( )(3)、样子太傻,怕侍侯不了长衫主顾。

( )(4)、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藉纸张笔砚,一齐失踪。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乙己(第二课时)课后作业
第2课时作业:
一、填空
《孔乙己》中故事发生的年代是,地点在,采用第人称的写法,小说中的“我”是。

二、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回答问题。

1.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

“捞”字表现了问话人怎样的口吻?“笼”字又揭示出孔乙己怎样的心态?
2.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一句中的“绽”字十分传神,结合文义,谈谈它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里的“窃”和“偷”在意思上是否相同?孔乙己为什么会这样说?
4.“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结合前面的对话,想一想,掌柜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