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举制度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学而优则仕 仕而兴则创——科举制度影响下的文学发展
唐代科举制度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唐代科举制度对当时社会的影响科举最早来源于汉朝的“策试”,萌发于南北朝时的九流常选,到隋朝时基本定型为进士科。
唐朝科举制度以进士为重,明经次之,属于朝廷选拔人才的核心科目。
可以说科举制度对唐朝社会、文化、教育的繁荣与发展都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科举制度从表面上来说体现出了一个较为公平的选拔原则:任何人仅仅需要在考试中获胜,就能够一步登天,获得政治地位的同时也能够获得颇丰的经济收益。
所以科举制度的推行也造成了全民向学的局面,很多中小地主和农民阶层也逐渐踏足于官场,这让唐朝政治清明,逐渐成为封建历史中的鼎盛王朝。
一、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首先是广泛性。
广泛性的特征主要指的是考生来源以及录取的广泛性。
唐朝科举考试的考生基本上由两部分构成:学馆学生徒业成者由国子监实施考核并择优选送到尚书省参与考试,此称之“生徒”,主动向州县提出考试申请,通过州县考核之后报送到尚书省参与乡试,此称作“乡贡”,两类考生统称为“贡生”。
相对于前代的九品中正制和察举制等人才选拔制度,唐朝科举制度的考生来源十分广泛。
其次是公正性。
唐朝科举制度中包含了一条硬性的准则来确保其公正性,即是“一切以程文为去留”。
简言之即是科举考试成绩当作为考试最终是否录取的核心标准。
要认识到的是,唐朝科举制度的公正性也正处在初级阶段,所以容易受到一些传统思想的影响,科举考试中“请托”的现象也是层出不穷,但统治阶级依旧能够在大部分时候恪守公平正义,特别是“试卷复查制”的推行后,唐朝科举制度的公正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最后是公开性。
这一特点通常来说体现在对考生人数、考试资格、考试时间以及科目和最终录取人员的公开。
由前文所知,科举考试中的部分考生是从各个州县考试通过后推举产生的,而各州县推举的名额也有明确的记载是有限制的,但这一名额也是对社会所公开。
同时《通典》中规定每岁得第之人不侠辰而周闻天下。
即是录取人数的多少也是公开的。
另外还有很多相关的规定在此就不全部列举了,唐朝科举制度这样的公开性与公正性相辅相成,促进了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也让其逐渐成为未来各个朝代科举取士的典范和摹本。
中国的封建制度与官员考试科举制度
中国的封建制度与官员考试科举制度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曾经实行过封建制度与官员考试科举制度。
这两个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对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封建制度的起源与特点封建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政治制度,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先秦时期。
在封建制度下,国家权力高度集中,国家统治者将土地分封给亲信、功臣和子孙,作为土地的所有者,这些封建地主有确切的土地使用权和相应的封号。
封建主义是封建制度背后的思想基础,强调君主和臣民之间的忠诚和契约关系。
封建制度的特点之一是等级森严,人们被划分为不同的社会阶层,每个阶层有明确的责任和义务。
贵族阶层享有特权和豪华生活,而农民和佃农则在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上受到限制。
封建制度的另一个特点是世袭制,即封号和土地传承给后代。
这种制度导致了社会的稳定性和家族的延续。
二、官员考试科举制度的兴起与演变官员考试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选拔官员的方式,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中央公务员制度之一。
科举制度首次出现在隋朝,最终在唐朝时期得以确立,并在宋、元、明等朝代进一步完善。
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强调以才能和知识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而不是出身和血缘关系。
这种制度为社会中较低阶层的人们提供了上升社会阶梯的机会,使得人们的智力和努力成为获得财富和社会地位的途径。
科举考试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考生首先要通过乡试,然后才能参加会试。
最终,通过会试的考生将有机会参加殿试,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脱颖而出的考生有可能成为官员。
科举制度的核心是凭借个人才能和考试成绩来选拔官员,这使得知识和教育得到了广泛的推崇,并促进了古代中国的文化繁荣和知识传播。
三、封建制度与科举制度的关系与影响封建制度与官员考试科举制度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封建制度为科举制度提供了内容丰富的社会阶层,为人们提供了晋升和流动的机会。
科举制度则为封建制度提供了一种选择官员的方式,使得官员的选拔更加公平和公正。
试论唐代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试论唐代科举制度的利与弊一、本文概述唐代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员的重要机制,对唐代乃至后世的社会、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唐代科举制度的利与弊,通过对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唐代社会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更全面地理解这一制度在古代中国的作用和影响。
文章将首先概述科举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然后分别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探讨科举制度对唐代社会的推动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进一步分析科举制度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为今天的人才选拔和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唐代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唐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隋朝。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选拔人才,开始实行科举考试,但此时的科举制度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唐代继承并发展了隋朝的科举制度,逐渐形成了完备的科举体系。
唐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初期,科举考试主要以明经和进士两科为主,明经主要考察儒家经典,进士则主要考察文学才华。
随着唐朝的发展,科举制度逐渐扩大,增设了明法、明字、明算等科目,涵盖了法律、书法、数学等多个领域,为选拔各类专业人才提供了渠道。
到了唐高宗和唐玄宗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考试内容更加广泛,考试形式也更加规范。
唐朝还实行了“乡贡”和“府试”制度,使得更多地方的士子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
唐朝还建立了“贡院”作为科举考试的专门机构,进一步提高了科举考试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唐代科举制度在继承隋朝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完备的科举体系,为唐朝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唐代科举制度也为后世的科举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三、唐代科举制度的利益唐代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对于当时的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利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素质:科举制度的实行,打破了门阀世袭的旧有格局,使得更多的士人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官场。
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影响一积极作用 1、科举极大地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开展为了适应科举的需要中央官学、地方官学、各地书院及各种乡村私塾不断开展。
明清时期“科举必由学校〞各类学校就更加兴旺了。
明朝南京国子监学生多达9000人是15世纪中国规模最大的最高学府。
清代府、州、县学的教官就有 4000多人府、州、县学及私塾的学生大概有上百万人。
科举极大调动了广阔学子的学习积极性对形成中华民族刻苦学习的优秀传统发挥了重要作用。
读书人数的增加学校教育的开展导致对经、史、子、集等各类书籍的需求量也大为增加。
书籍需求增加文化得到普及。
而雕版印刷术的开展和活字印刷术的创造以及造纸技术的提高使各类书籍得以大量印刷和广泛流布这样就大大推动了文化的普及。
2、科举明显地推动人才的选拔提高整个官吏集团的文化水平与素质科举制度主要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以提高官员的素质科举选拔的仕人虽然有个别败类但多数以“修齐治平〞为己任更不乏政绩显赫者。
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奉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
3、科举有利于国家政治的统一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科举那么是向社会各阶层开放允许普通士人和官员都可以自愿报名这就扩大了选举范围使封建地主阶级的选举制度能够发挥更大的效力。
科举制度把考试和考核结合起来通过分级考试层层挑选择优录取考试方法比赛完备它为广泛网罗人才保持社会的稳定以至对于社会的开展都是有益的。
3、科举促进儒家文化的传播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文化与道德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文化是儒家文化科举制度是知识分子和占统治地位文化的连接点。
科举标准了广阔士人学习和修养的内容有利于促进思想的统一。
在中国广阔土地上在交通通讯不兴旺的情况下科举对各民族之间使用不同方言的汉族之间共同使用汉语文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促进了祖国的统一各民族的融合。
4、对国外选官制度的影响中国的科举制度在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选拔官员制度因而对东亚许多国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科举制度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积极影响评述
[2] [1]
了对于教育的基本态度,民间向学风气逐渐浓郁 . 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张履祥, 世居清风乡炉镇杨园 村, 9 岁丧父,其母沈孺人教导他说: "孔孟亦两家 无父儿, 只因有志, 便做到圣贤 . " 在母亲的教诲下, 他自勉自爱 ,刻苦攻读, 15 岁 应童子试后成 为秀 才. 明代延平不仅地方精英广建书院, 一般士民亦 始终 " 以儒为上, 五步一塾, 十步一庠, 朝诵暮弦, 洋
[10 ] 之盛,必称七闽 " 等 .朱熹曾慨然叹曰: " 天旋地 [ 11 ] 转, 闽浙反居天下之中 ." 其原因之一, 就是一批
长期以来, 科举制度多被认为是统治者禁锢 人民思想的工具, 对其认识大多从批判角度着眼 , 但仍要尊重其历史地位, 珍惜其历史功绩, 尤其是 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建构与传播方 面的促进作用 . 一, 推行教育向下普及, 提高底层民众文化水平 科举制度与教育的普及以及发达程度密切相 关. 由于科举取士主要依凭考试成绩, 这就促使众多 考生非常在意举业的成就, 将 " 读书 - 科举 - 入仕 富贵 " 作为自己人生发展的 " 路线图 " . 由此在着意 于向上流动的中下阶层群体中形成一种自觉求学 , 寒窗苦读的风气, 从而推动多种教育形式的出现, 教 育办学规模的扩大和读书人口数量的发展, 并进而 带动了底层民众的文化水平之提升 . (一 ) 民众积极向学, 教育人口大幅增长 孔子倡导的 " 学而优则仕" 思想在科举制度的支 持下, 获得了强力推广, 由于帝王 "以利禄劝儒术" 的 用心与百姓 " 以儒术徇利禄" 的愿望相契合一致
论明代科举对文人文学的影响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一项选官制度。
梁启超对科举评价道:“科举,法之最善者也。
古者世卿,《春秋》讥之。
讥世卿,所以立科举也。
世卿之子,不必读书,不必知学,虽呆愚淫佚,亦循例入政,则求读书求知学者必少,如是故上无才。
齐民之裔,虽复知学,而格于品第,未从得官,则求读书求知学者亦少,如是故下无才。
上下无才,国之大患也。
科举立,斯二弊革矣。
故世卿为据乱世之政,科举为升平世之政。
”[1]可以说,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相应地也影响了明代文学。
明代科举文化极大地影响了文人的心态和文学创作。
科举使明代文人饱尝了成功的喜悦和鼓舞,也感受到了科场失利时的迷惘、痛苦和辛酸。
科举文化对明代文学的内容和形式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一、明代的科举特点科举制度存在于历史已有千余年之久。
科举制度是中国隋代时开始萌芽,科举两字也是从隋代“分科举人”这一概念产生而来的。
唐代时确立,唐代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力不断强盛,国家需要大量的人才和官吏,科举制度也逐步受到重视,并不断得到完善。
到了宋代,统治者崇文抑武,重视文官,大开科考,招募人才。
宋代的科举规模很大,为此,朝廷设置了大量文官官职。
元代的科举发展缓慢,身为少数民族的元代统治者不谙中原文化,对科举并不热心,元代一共才举行十六次科举,录取进士也只有一千一百三十五人。
许多文人儒士在元代被迫放弃了举业。
明代科举制度逐渐发展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
明朝开国不久,即于洪武二年(1370)年诏令开科举,洪武四年二月正式举行会试。
明代的科举不同于以往其他朝代,在考试内容、方式、文体上都进行了较大的改革。
明初科举考试沿用唐宋旧制。
据《太祖实录》:“洪武三年八月,京师及各行省开乡试。
初场四书疑,问本经义及四书义各一道”,“明洪武初,定科举法,亦兼用经疑。
后乃专用经义,其大旨以阐发理道为宗。
”[2]后来,明代科举考试内容“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史记》五经命题,诚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
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影响一积极作用 1、科举极大地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为了适应科举的需要中央官学、地方官学、各地书院及各种乡村私塾不断发展。
明清时期“科举必由学校”各类学校就更加发达了。
明朝南京国子监学生多达9000人是15世纪中国规模最大的最高学府。
清代府、州、县学的教官就有 4000多人府、州、县学及私塾的学生大概有上百万人。
科举极大调动了广大学子的学习积极性对形成中华民族刻苦学习的优秀传统发挥了重要作用。
读书人数的增加学校教育的发展导致对经、史、子、集等各类书籍的需求量也大为增加。
书籍需求增加文化得到普及。
而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造纸技术的提高使各类书籍得以大量印刷和广泛流布这样就大大推动了文化的普及。
2、科举明显地推动人才的选拔提高整个官吏集团的文化水平与素质科举制度主要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以提高官员的素质科举选拔的仕人虽然有个别败类但多数以“修齐治平”为己任更不乏政绩显赫者。
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
3、科举有利于国家政治的统一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科举则是向社会各阶层开放允许普通士人和官员都可以自愿报名这就扩大了选举范围使封建地主阶级的选举制度能够发挥更大的效力。
科举制度把考试和考核结合起来通过分级考试层层挑选择优录取考试方法比赛完备它为广泛网罗人才保持社会的稳定以至对于社会的发展都是有益的。
3、科举促进儒家文化的传播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文化与道德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文化是儒家文化科举制度是知识分子和占统治地位文化的连接点。
科举规范了广大士人学习和修养的内容有利于促进思想的统一。
在中国广阔土地上在交通通讯不发达的情况下科举对各民族之间使用不同方言的汉族之间共同使用汉语文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促进了祖国的统一各民族的融合。
4、对国外选官制度的影响中国的科举制度在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选拔官员制度因而对东亚许多国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
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
科举制,作为中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选官制度,其废除对中国社会,特别是乡村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科举制废除后乡村社会的变迁进行深入分析,揭示这一制度变革对乡村社会结构、文化心理、教育发展以及乡村治理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
科举制的废除标志着中国选官制度的重大转变,从传统的以科举考试为主的选官方式转变为现代的教育和考试体系。
这一转变在乡村社会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对乡村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乡村社会的精英选拔机制、权力结构、文化传承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社会结构、文化心理、教育发展和乡村治理等多个方面对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进行全面分析。
通过梳理相关历史文献和实地调查资料,本文旨在揭示科举制废除对乡村社会的具体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如何塑造了乡村社会的现代面貌。
本文也将对科举制废除后乡村社会的变迁进行反思,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乡村社会的持续发展。
二、科举制废除对乡村教育的影响科举制的废除,无疑在中国教育领域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而乡村教育所受到的影响尤为深远。
科举制废除之前,乡村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能够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因此教育内容多围绕四书五经等经典文献。
废除科举制后,乡村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乡村教育的目标开始转向实用主义。
随着科举制的废除,新式学堂逐渐兴起,这些学堂不再以科举考试为唯一目标,而是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
这种转变使得乡村教育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有助于培养乡村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乡村教育内容也发生了变革。
新式学堂开始引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知识,使得乡村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为广泛的知识领域。
这种变革不仅拓宽了乡村学生的知识视野,也为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就业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然而,科举制的废除也给乡村教育带来了不少挑战。
一方面,由于缺乏足够的师资和教学资源,新式学堂在乡村地区的推广并不顺利。
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客观地说,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的确有其巨大的负面效应,但是从历史上看,它也确实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官吏选拔制度,尤其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不仅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科举制是一种通过公开考试选拔官员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古代人事选拔制度发展过程中最成熟、最进步的一个阶段,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官考试制度。
拥有13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一种曾影响中国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政治制度,科举制度尽管废除已近百年,但它对加强当时的中央集权统治、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繁荣以及缓解社会矛盾等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至今仍具有深刻的意义Q一、积极影响(一)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
实行科举制度一方面把分散的人事选拔全完全回收中央,另一方面又使政权的社会基础更为扩大,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使中国封建社会大一统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增强了维护国家统一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更有利于传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发氐(二)为封建国家行政机器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了管理效能。
自隋唐以来,历代有作为的将相辅臣几乎都是科举出身的“学而优则仕”者,如范仲淹、王安石、林则徐等等。
在这些人才中,大多都意气风发,有的伟大抱负。
由此可以看到,科举考试制度为国家选拔了一批又一批较有才能的人士,为封建统治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封建管理阶层的新陈代亂(三)弥补了人才选拔制度的不足,改善了封建社会的吏治状况。
科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人事选拔方式上的不足,打破了官僚贵族世家对选官的垄断,通过实行公开报名、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在较大的社会范围中开辟了一条入仕途径。
通过科举考试制度,圭寸建国家官吏队伍中知识分子的比例大大提高,他们中许多人能以封建礼教约束自己,敢于抵制官场腐败现象,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吏治状况的改善。
科举制的特点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科举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孔子时代,一般人没有当官的机会,也没有科举制度。
名门望族在封建列国时期一般是掌权的,只是到了汉朝,才确立了论才封官的原则,隋朝统一后,废除了曹魏时期建立的九品中正制,将选官任人的权利集中到朝廷的吏部。
隋炀帝大业年间开始向科举取士的方向发展,人们一般以大业三年进士科的设置作为科举制度创立的开始。
唐朝在开科取士方面继承了隋朝,并将其规范化和制度化。
与前代选官相比,科举制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士人自由报名应试,应考者不论出身、地位、家业,也不必由官员举荐;第二,考试定期举行,不必等候皇帝下达诏令;第三,严格考试,录取与否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声名德望已不再是任职的主要依据。
科举制培育与维系了传统文化第一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荐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
随着隋唐统一帝国的重建,服务于大一统集权政治需要的儒家学说重新受到重视,进士科与明经科是唐代科举考试的两个主要科目,明经科主要考五经、三礼、三传等儒家经典,进士科主要考对策和诗赋。
宋朝科举考试制度基本上沿袭了唐制,并有新的变化与发展,主要体现在对儒家文化的高度重视上,在科举项目中加重了儒家经籍的考试内容。
宋中期以后,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策论地位日渐突出。
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废除诗赋、帖经、墨义等考试内容,改试经义、策、论。
进士一科的设立与对经义考试的重视,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朝在政治上实行彻底的文官治国,优待儒生,扩大士人的仕进之路,任何背景的才德之士都可通过考试出任官职,当然富裕家庭和权势人物的子弟更有时间接受教育。
在宋朝,得到选拔的成功官员中,有三分之一或更多来自平民家庭,如此高的社会升迁比例,对其他任何朝代社会来讲,都是惊人的。
儒家思想是科举考试的主导思想,儒家经籍成为应试士人的必读书目,国家通过科举考试将儒家思想扩大为知识阶层的共同信仰,并以其特有的文化优势引领着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民族所必需的精神凝聚力。
科举制废除的影响及反思
科举在中国影响深远,具有维持封建社会统治、选拔人才、促进教育、繁荣文化、保持社会流动等功能,也有内容僵化、阻碍自然科学发展等弊端。
作为封建社会的选官制度,它不适应近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然而缺乏理性地直接废除科举,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较大的负面作用,乡村教育停滞、城乡差距扩大、选官制度缺失等问题令人们重新审视科举制的作用。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项影响深远的制度,“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承负着整合传统社会生活,并维系社会内部的文化生态平衡功能。
它对传统中国的政治、文化、思想、教育、经济与社会生活的运行均起到枢纽与调节作用”,西方仿效科举制度而实施的文官制度,可见科举制影响的深远。
1905年,清政府下诏废除科举制度,对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时过百年之后,学术界对此事做历史性的反思,依然缺乏最终的结论,颇具争议。
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提出“为科举平反”,部分学者如龚友德则反对平反。
本文试就科举制度废除前后的一些事件予以讨论和反思,敬请批评。
一科举制的功用及弊端科举制度发端于隋朝,兴起于唐朝,在历史上曾经起到过积极作用。
概括而言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科举制具有人才遴选功能,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和察举制。
唐朝以前,选拔官员主要依靠世卿世禄制或察举制,前者的选拔标准是血缘关系,后者则靠德行和才学,但更关键的在于得到权贵的赏识和举荐。
大批寒门子弟通过科举进入官府,形成与门阀势力相抗衡的力量,他们打破了士族的政权垄断,在一定程度上为封建政权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缓和了社会矛盾,减轻了吏治腐败。
这些官员有学识,是当时的国家精英。
这些人才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过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
第二,科举制度促进中国封建社会的“大一统”。
科举制的实施,把官吏选用大权集中于中央,加强了全国政权的统一和集中,加强了君主的中央集权;由于科举考试的存在,全国想要做官的人都全力适应皇帝制定的标准,从而能够加强思想的统一,例如,明太祖读《孟子》后,大发脾气,把孟子赶出孔庙,后来虽然同意恢复孟子在孔庙中的神位,但仍命令儒臣检删《孟子》。
古代科举制度对中国文化教育发展的
古代科举制度对中国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1)科举制培育与维系了中国传统文化。
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
(2)科举制也制约和局限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科举制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作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科举制极端维护了专制王权。
在专制王权的高压下,科举制蜕变为扼杀人才的工具。
一、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中国古代向来重视教育,重视历史文化知识与语言文学的艺术性。
在科举制度下,考试是选官的基本途径,考试的内容是儒家经籍与诗赋文章,普通人士只有通过寒窗苦读,才能实现跻身于社会上层的愿望,因此与科举考试相衔接的学校教育在古代被看做是科举人才的预备场所。
“学而优则仕”的古训在唐宋之后的科举选官制度中得到真正体现,因而也就造成了中国人重视教育、勤奋读书的传统品质。
唐朝科举考试中最重视的是进士科,进士科主要试诗文,在诗赋取士的利益驱动下,唐人创作热情高涨,诗唐的形成确实与科举制度有相当的关系。
而在宋朝,科举考试由重诗赋转向重经义、策、论,以古体散文写成的策论成为科举考试决定性成绩。
散文大家欧阳修就曾通过科举考试发现和提拔了一批才情横溢的古文作家,古文创作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自唐代中期开始的古文运动,至此取得了胜利。
唐宋时期是科举制成熟时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蓬勃发展的时期,中唐时,随着科举的扩大,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韩愈、刘晏等大批才学之士涌入仕途。
宋代时更加推重科举制度,士子的地位和待遇空前提高,出现了欧阳修、王安石、范仲淹、苏轼、司马光、黄庭坚、程颐、沈括等第一流的文化科技人才,他们都是进士出身,从上面可知,科举制对唐宋文化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二、科举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和局限科举制在中国古代曾经是个公平合理和积极有效的选官制度,它在维系民族传统文化,保证中国统一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历史作用。
汉朝与唐朝的制度与文化繁荣
汉朝与唐朝的制度与文化繁荣汉朝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两个繁荣的王朝。
两个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
本文将从制度和文化两个方面来探讨汉朝与唐朝的繁荣。
一、制度方面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建立了一系列完善的制度。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汉武帝时期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通过举行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并将其任命到官职,以实现选拔能人的目的。
科举制度推动了社会的流动,使得人才得以广泛涌现。
此外,汉朝还建立了丞相制度,确立了权臣必须要通过皇帝的丞相来进行施政,有利于权力的制衡。
唐朝在制度方面也有一定的继承与发展。
唐朝的制度主要体现在“三省六部制”和州县制度。
三省六部制是将中央政府的官职分为三省和六部,以实现政府的分工管理。
州县制度则是将全国划分为一定的行政区域,方便地方政府进行管理。
这些制度的实施使得唐朝政府更加高效而有序。
二、文化方面汉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时期之一。
在文化方面,汉朝的代表性之一就是汉赋。
汉赋是一种借用汉语的表达方式来描述人物形象、描绘风景等的文学创作形式。
同时,汉朝还崇尚儒家思想,并通过儒家经典的翻译和注释来加以传承。
而唐朝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时期,被誉为“唐文化”。
唐朝以文人雅士的繁荣和文化的繁盛而闻名于世。
唐代的文艺作品丰富多样,诗、词、曲、赋、文等各类文学形式都有较大的发展。
唐朝的文化传承了汉朝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成果,加之自身的创新,形成了独特的风貌。
总结汉朝与唐朝在制度与文化方面都取得了繁荣的成就。
两个王朝都有着相对完善和先进的制度,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保障。
而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也使得汉朝和唐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文化瑰宝。
汉朝与唐朝的制度与文化繁荣,不仅影响着当时的社会,也成为了后世的借鉴和追溯的对象。
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
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如果说,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文化代表是知识分子,那么中国无数代知识分子的面貌、精神,都是由科举制度塑造出来的。
可以说,科举制度从中国文化土壤中产生出来以后,又再创造了中国文化。
作者简介金诤,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
本文选自作者的《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有删节。
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行政权力支配一切的“官本位”社会,政府官僚作为社会的最高阶层,不仅直接控制国家行政、立法、司法、经济、军事,而且控制或干预思想、教育、学术、宗教等意识形态活动;而全体政府官僚的活动又围绕着一个最后的中心——皇帝。
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非常不同于西方中世纪封建社会的地方之一。
创造出中国这样一个官僚阶层的具体制度,就是代表皇帝举行的科举考试。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为中国文化的丰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一切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以及其他学问家,很少不是通过科举考试而跻身社会上层,由此获得了作出其贡献的活动基础;而同一时期对于中国文化的建构有巨大负面影响的那些大人物,也很少不是同一道路的过来人。
如果说,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文化代表是知识分子,那么中国无数代知识分子的面貌、精神,都是由科举制度塑造出来的。
我们可以说,科举制度从中国文化土壤中产生出来以后,又再创造了中国文化。
一在科举制度的作用下,中国建立起了世界上最早、最完善的文官政治。
我们知道,作为对贵族政治、武人政治和宗教政治的一个积极否定,文官政治是近代社会普遍接受的原则。
但是在西方,文官政治的确立是资本主义社会开始以后的事情。
而在中国,诸侯分封割据、治理国家的局面早在公元前3世纪的秦朝就结束了。
在大一统的秦汉时期,出现了由中央政府任命和罢免的职业文官队伍,与此同时,科举制度的源头——举荐为主考试为辅的察举制度也就出现了。
此后,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官政治随着察举—科举制度的成熟而成熟。
严格意义上的以考试为主的科举制度产生于唐代,到北宋,弥封、誊录、回避等科举立法全面完善,清除了举荐制残余,一切以考试为准,科举制度成熟定型,而文官治国体制也正是在北宋彻底地、稳定地建立起来,贵族政治、武人政治从此基本上退出了封建中国的历史舞台。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及其效果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及其效果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
开创了一个国家自上而下选拔人才的历史先例,有利于改善社会阶层结构,提高了社会的稳定性和国家的治理能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及其效果。
一、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可以追溯到汉朝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但是真正发展和成熟的是在隋唐时期。
隋朝时期开始实行九品中正制,也就是充分利用官僚阶层和地方豪强来选拔人才,但是这种方式容易受到官僚阶层和地方势力的操控。
唐太宗时期改革九品中正制,将九品中正制分为三种考试,即明经、明法和贡举,因此形成了“三场九科”的科举制度。
政府官员必须通过科举考试,然后才有资格担任吏员或者进入皇宫做宦官、太监等职位。
通过科举考试,就可以殿试中的一榜及格或授予进士、举人等级别。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考试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始终以儒家经典为参考。
例如,进士考试是在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中。
先要通过乡试,然后参加殿试。
进士考试的难度非常高,每年只有一百人左右的人能通过考试,因此被视为世族家庭的一个象征性的地位。
士子们在考场上表现出色,并获得科举官员的认可,他们就有望以后获得高级官职。
此外,秀才是进士考试的前提,因为不符合条件的人不能参加乡试。
二、科举制度的优势和效果1.确立了基于人才的选拔机制隋唐时期实行的科举制度源于唐代的改革,通过官方考试选拔人才,实现全国范围内优秀人才的选拔。
这不仅增强了国家的稳定性,而且还使社会产生了许多优秀儒士。
他们在政治和文化领域留下了自己的印记,有助于促进诗歌、音乐、绘画等文化产业的发展。
2.缩小了社会阶层差距,增强了平等意识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度可以有效地改善社会结构,减少了阶级差距。
通过参加考试,平民百姓和贵族子弟可以抱平等的机会去进入考场,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机遇。
因此,这种制度可以消除阶层和贫富之间的差距,同时增强人们的平等意识。
这也是科举制度在历史上被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科举制度产生的条件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011-2012年第一学期《中国文化史》科目考查卷科举制产生的原因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第一,科举制产生的原因。
1、全国性的统一局面为其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政治环境。
自东汉以来,中国曾长期处于军阀混战、豪强割据的分裂状态之中。
这一状态的主要特征就是战争频繁,权力不断转移,王朝不断更替,社会经济凋弊,人人朝不虑夕,加之人口不断迁徙流亡,因此,这一混乱的历史时期无论从分裂的地理环境、政治环境,还是从衰败的经济条件以及人人自危的社会心理来看,都不可能为象科举制度这样广揽人才的制度创造机会和条件。
而隋以后的各个封建王朝之间虽然也有王朝间的更替,也有较大的动乱,但每一王朝都有较长的较稳定的统治时期,这为科举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必要的政治环境,因而才使得科举选官自隋之后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2、中国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结构的变化为其产生及确立奠定了必要的阶级基础,均田制在隋唐得以推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长期混乱和动荡从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大大地削弱了世族大地主的实力,中小地主的地位逐渐上升,开始与世族大地主在政治上并驾齐驱,并逐渐占据了优势。
这一优势表现在选官制度上,就是以推荐为主的选举官吏制度逐渐被以考试获取官职的科举选官制度所代替。
因为后者与前者相比,更多强调的是一个人的能力,而不是其出身、门第。
3,中国封建社会各项制度的发展完善使得科举制度应运而生。
自春秋以来,中国封建社会逐步摆脱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种种影响,至隋唐时期进入成熟时期。
其标志是:统治阶级的队伍日渐扩大;政治机构不断扩充,分工越来越细;赋税制度逐渐整齐划一;各项必要的政治制度相继建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封建统治体系。
科举选官制度正是在这样一个时期,为满足封建统治对各种官吏的需要,为适应中小地主阶级政治地位不断上升的趋势而逐步确立起来的。
4、物质上的原因的条件。
书写,印刷等物质条件大有进步,有利于考试的实施;道路交通的的完善使得许多的举人能够及时的赶赴考场。
科举制度与《诗经》研究
科举制度与《诗经》研究科举制度与《诗经》研究的关系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科举制度逐渐成为执掌国家政治和文化的核心机构。
科举制度继承和发扬了封建社会的特征,成为中国古代一项独特的文化遗产。
在探讨科举制度的基础上,本文着重研究科举制度与《诗经》的关系,并提出以下九个具体的问题:一、科举制度对《诗经》研究的影响科举制度对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在文学传承与发展方面也不可忽视。
因此,科举制度与《诗经》的沟通交流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诗经》的萌芽与成长,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掌握文艺史的脉络。
二、科举制度如何推动《诗经》的创作和传播科举制度与文化形态的推进有着紧密不可分的联系。
它不仅是文艺作品的重要推动力,更是《诗经》之类史上传世之作的精神源泉。
因此,理解科举制度在中国文化形象建立中的重要地位,对于把握《诗经》的价值及内涵更为关键。
三、科举制度对《诗经》内容的评价科举制度评价《诗经》的问世与发展都真实反其精神内核。
毫无疑问,科举制度或多或少的干预,都会造成《诗经》作品的变形或失真,因此我们需要审视科举制度在评价文艺作品上的利弊得失。
四、科举制度对《诗经》的研究方法和角度的影响对《诗经》的研究和评价,受到时代政治、社会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因此,了解科举权威性对学术机构以及学术研究中的影响,可以更好的掌握对《诗经》研究的重心。
五、科举制度对《诗经》研究的继承传统科举制度在文学历史的变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给文艺作品的传承及其内涵的继承提供了强有力,而这种继承精神也影响了后人对《诗经》传播、灌输和资料整理方面的思路和策略。
六、科举制度如何推动《诗经》文学传统的发展文学传统的发展是文学繁荣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而科举制度作为文学传统的重要途径和维度,可以促进中国文化文学的迅猛发展,也使得《诗经》文学传统在历次文化繁盛中得以不断传承。
七、科举制度与《诗经》文学价值的评价科举制度之所以能够成为成功的文化机制,不仅因为其注重文学价值,更因为其在文化建设中的不懈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科举制度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摘要】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官府经过定期举行的科目考试,根据成绩优劣来选取人才,分别任官的一种制度。
它具有一定程度的平等竞争性,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流动和社会的凝聚与整合,有益于文化的普及和传承,特别是对古代教育和儒家文化的促进和发展都曾产生过巨大作用。
本文深入浅析古代科举制度对于文化生活的影响,使其对现代有更好的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科举制度; 社会文化生活;影响; 启示
【正文】追溯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一种熠熠发光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制度——科举制度。
科举文化博大精深。
中国是一个科举大国,科举制度延续了一千多年,在中国历史上承负着整合传统社会生活并维系社会内部的文化生态平衡的功能。
这种制度创立于隋代,完善于唐,发展于宋,中落于元,鼎盛于明,终结于清。
100年在中国文明史上不过短短一瞬,但科举的施行历史却超过1300年。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都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逐步建立了一套考试与选官制度,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
科举制度与以前的各种人才选拔制度最大的不同,也使得它在最大范围内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贤能志士。
有人称科举是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
今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
然而,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一直在发挥着无形的综合能力,将文化、社会、经济诸领域与政治权力的结构紧密的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
科举制度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因为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名位,一般出身低微的知识分子都强烈要求进学读书。
科举制度的产生在客观上推动了封建教育的发展。
科举制度促进了传统儒学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带动了民间社会崇尚人文、教育。
其对于国内民族文化融合、社会整合以及国家统一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它推动了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及书法艺术的发展。
同时,科举对民俗文化也有重大影响,对文化习俗的流行具有自发性,有的科举甚至转化为民俗。
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材。
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
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
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员必经之路。
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
虽然这种推动是出于一般人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灵性的渴望;但客观上由于科举入士成为了风尚,中国的文风普遍得到了提高。
明清两朝时,中国的读书人以秀才计,大部份时间都不下五十万人;把童生算在内则以百万计,这样对知识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
科举产生出一大批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和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学者、教育家、外交家等,如唐代的王维、韩愈、刘禹锡、颜真卿、白居易,宋代的欧阳修、苏东坡、朱熹、包拯、寇准,明代的张居正、汤显祖、徐光启,清代的纪晓岚、刘墉、郑板桥、林则徐、翁同龠、蔡元培等文化名人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都是中华民族的英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度的弊端不断暴露,已经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由于科举制度是以儒家的政治标准和价值来选拔人才、凝聚人心和构成获取地位、权力的基本途径的这就导致中国历史上传统文化资源与新时代的价值之间的最重大的一次文化断裂。
科举制度也产生了家庭悲剧。
由于科举制度及第者享有丰富的优待的荣誉,而且科举也是普通人出头的重要途径,因此经常会有贫士高中之后抛妻弃子的悲剧发生,相信陈世美的丑名是无人不知晓了。
这虽然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当事人的思想价值观,和责任感,但是科举毕竟给了它这样一块生存的土壤。
最后,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
科举制度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出现了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
这样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
这就不利于国家建设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良好制度。
造成了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混乱。
由于科举的这些弊端,改革科举制度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终于在1905年9月2日,科举制度结束其长达一千多年的历史,从而使这一年成为新旧时代的分水岭。
科举制度的废止,从长远来看,就使国家丧失了维系儒家意识形态和儒家价值体系的正统地位的根本手段。
这就导致中国历史上传统文化资源与新时代的价值之间的最重大的一次文化断裂。
在中国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农村,文盲率反而较之传统社会更为上升。
中国近代与现代之间在文化上的断层,至少可以由此得到部分的解释。
科举兴废影响深远,意味着中国历史的一个根本性断裂,相对与此前中国的“千年”传承,他是终结之时,相对于此后的“百年变革”它又是开端之时,它构成中国社会变迁链条中关键的一环,其意义要超过一个王朝的覆灭。
如今,科举制度已经消失100多年了,尽管科举已如失去的流水,但其作为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是中国原创力的重要基础。
它代表的是一种趋势和追求,包括对知识的追求、对人才的渴望和不问背景的公平竞争。
百年回眸,我们感到科举制度虽有种种的局限和弊端,但着却是我们民族智慧的一大创造,一个重大发明。
科举制度无论过后多少年,它依然功不可末,人们依然能记起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