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经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农经济:
(1)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②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北宋前后城市功能的变化:
北宋以前,市、坊分开,唐代长安城设东西二市,政府对市场交易区域和时间严格控制
北宋:①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
②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市镇兴起,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重农抑商”
1、原因:社会上出现日益严重的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等问题。(商农争劳力)
2、目的:维护封建国家政权(根本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维护基础,征收赋税)
3、演变:
(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政策:
▲措施:①农业生产粮食布帛,是本业;脱离农业生产的工商业,为末业;(农本商末)
②国家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③国家控制山泽之利,实行盐铁专卖,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
(2)西汉汉武帝大规模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措施: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
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促进西汉国力的强盛。
(3)明清继续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明清固守)
▲内容:①明太祖和雍正帝沿袭“重本轻末”治国理财思想;
②实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
③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破坏工商业的正常经营。
4、评价:
积极作用:对保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起到很大作用。消极作用:破坏了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利于工商业发展;在封建社会晚期,束缚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阻碍了社会进步。
“海禁”和“闭关锁国”:
1、明代的“海禁”:
(1)原因:倭患
2、清初厉行“海禁”: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
②客观原因:抵制西方殖民者侵扰;
③直接原因: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2)实质: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但并不是禁绝海外贸易。乾隆时只开广州一处通商,并设立政府特许的贸易机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乾隆皇帝的话:“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可以看做是闭关锁国政策代表。
(3)评价
①闭关锁国政策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隔绝了中国与世界,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③“闭关锁国”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国家的安全。
▲明清时期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开辟新航路
①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②给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灾难;
③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
中国改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3、内容:
(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确立思想路线)(2)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错误方针)
(3)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作出战略决策)
(4)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国策。(确定工作中心)
4、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
1)原则: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2)实行:1978年,开始在安徽、四川一些农村试点,不久,在全国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作用: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自主权,克服了平均主义,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仅几年时间,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全面展开:1984年以后
(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目标确立: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目的: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战胜敌人
2、内容:①实行余粮收集制,(评价: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成为扭转战局的重要因素,但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②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大中小工业全部国有化。
③取消自由贸易,实行配给制;
④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3、作用及评价:
①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为苏俄国内战争的胜利发挥重要作用;
②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新经济政策:1921年
1、背景:1920年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内容:
①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解除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于国家暂无力经营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③流通:恢复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
④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
4、作用:提高人民积极性,促进经济恢复,稳定政治形势。
三、斯大林模式:
1、背景:苏联的成立(1922年12月)、斯大林领导地位逐步确立和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2、表现: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
③经济体制: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3、成就:
(1)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2)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3)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5、弊端:
(1)片面发展重工业,使轻工业和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对农民的剥夺太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长期行政命令,不利于发挥地方、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4)二战后逐渐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
一、赫鲁晓夫(1953~1964年执政)改革:
1、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表现:①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②粮食短缺;③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内容:
(1)农业改革:(重点)
3、评价:
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促进生产的发展。局限性: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没有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二、勃列日涅夫(1964~1982年执政)改革:
1、内容:——重点在工业方面,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2、结果:(浓缩为:前期有成效,后期背负担)
①前期取得一些成效,苏联的军事实力明显增强,达到与美国相抗衡的水平。
②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增加苏联的经济负担,后期经济陷于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