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岭南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岭南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岭南地区的美术特色,提高对美术的兴趣和认识。

2.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提高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岭南绘画艺术1. 课程一:认识岭南绘画艺术教学目标:了解岭南绘画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人物,欣赏岭南绘画作品。

教学内容:介绍岭南绘画的历史背景、特点和代表画家,展示岭南绘画作品,进行分析讲解。

第二单元:岭南剪纸艺术1. 课程二:学习岭南剪纸艺术教学目标:学习岭南剪纸的基本技巧,创作属于自己的剪纸作品。

教学内容:介绍岭南剪纸的历史和特点,讲解剪纸的基本技巧(如折叠、剪切、刻画等),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剪纸作品。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引导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听讲、观察、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

2. 利用多媒体展示岭南绘画和剪纸作品,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兴趣。

3.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欣赏、讨论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讲、提问、回答问题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创新性和表现力,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进行同伴间的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认知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材》(岭南版)2. 教具:多媒体设备、画纸、画笔、剪刀、彩纸等3. 参考资料:岭南绘画和剪纸作品、相关论文和书籍六、教学计划1. 课程六:岭南书法艺术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岭南书法的特点和基本技巧,能够书写流畅的岭南风格书法作品。

教学内容:介绍岭南书法的历史背景、风格特点和书写技巧,示范岭南书法的书写方法,学生动手练习书写。

2. 课程七:岭南工艺美术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岭南工艺美术的种类和特点,培养学生对工艺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岭南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优质课件

岭南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优质课件

以 线 为 主 表 现 的 黑 白 画
外形特征。
• ②较高要求: 能用流畅的线条表现写生物体的整体特
征。
• ③个性探究: 描绘对象美观,画面构图饱满,细节特
征鲜明。
我 的 书 包
智能化书包
独 特







书包超市
再见
趣 味 纸 笔 插
怎么让平面的卡纸变得立体?
步骤一:

步骤二:
利用剪、贴、画等装饰手法来装饰作 品。
不同角度的变化








1
2
3
4
注意基本形比例:头大身子小

能 讲 出 来 吗 ?
他 们 都 有 哪 些


作画步骤
整体——局部
我学到了什么:
一、观察(细致、姿 势端正)
二、基本形(组成)
三、比例(个性)
四、透视(近大远小)
五、画画步骤(整 体——局部)
创作与表现
• ①基本要求: 尝试从一个或两个角度表现同一物体的
有方、有高、 有低,可以大 胆重新组合
学校周围的
风景,是不错的 装饰画题材
《两只鸡》米尔顿·艾弗里
《 窗 前 女 子 坐 像
》 毕 加 索
《穿斑马服装的花瓶》 学生作品
《会跳舞的闹钟》 学生作品
活动内容:(选一项来做)
创展作厅展三 厅
1.把一幅写生画变为装饰画。
2.选喜欢的物、景、人,创作一幅 装饰画。
制作步骤
1.观察
2.联想
3.构思(画 草图)
4.制作(画、 5.风干 缝、粘)

岭南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8课 变写生画为装饰画 (课件)

岭南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8课 变写生画为装饰画 (课件)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毕加索19岁自画像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毕加索19岁自画像
毕加索91岁自画像
视频素材来源于网络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视频素材来源于网络)
变写生画为装饰画
视频来源于网络
曼陀林和吉他(油画)1924年 毕加索(西班牙)
写生
夸张
组合
本课学习的
装饰画美感特征
造型夸张
变写生画为装饰画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谢谢观看!
此课件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
四年级—粤岭南—美术—下册第三单元
《变写生画为装饰画》课堂答疑
广州市海珠区凤江小学 叶清清
问题一
装饰画除了用笔和颜料绘 画以外,还有哪些表现形式呢?
写生画
装饰画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写生画

装饰画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变写生画为装饰画
变写生画为装饰画
广州市海珠区凤江小学四年级学生作品
帽子(写生线描)
帽子(装饰画)
广州市海珠区凤江小学四年级学生作品
家中一角(写生线描)
妈妈的爱(装饰画)
变写生画为装饰画
步骤方法
①简化概括②夸张变形 ③自由组合④添加花纹 ⑤主观涂色⑥作品命名
四年级—粤岭南—美术—下册第三单元
变写生画为装饰画
1 了解写生画与装饰画的区别,画出造型夸张,构图饱满, 色彩明快的装饰画。


学习写生画变装饰画的过程与步骤,巧妙运用概括简练、
2

夸张变形与组合装饰等方法,将写生画变成装饰画。

岭南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一)

岭南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一)

岭南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一)教案:岭南版四年级下册美术课程信息•年级:四年级•学期:下学期•科目:美术教学目标1.了解岭南画派的起源和特点。

2.学会使用水墨画工具和材料。

3.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构图和用线条描绘自然景物的技巧。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岭南画派•岭南画派的起源和发展•岭南画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欣赏并分析岭南画派的作品第二单元:水墨画工具和材料•水墨画的基本工具•水墨画的材料和品质选择•学会正确使用水墨画工具第三单元:山水画的构图与技巧•山水画的基本构图和布局•学习用线条描绘自然景物•通过模仿名家作品提高技巧教学步骤1.引入:介绍岭南画派的起源和特点。

2.欣赏:展示岭南画派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对其中的特色进行观察和分析。

3.知识讲解:介绍水墨画的基本工具和材料,讲解正确使用方法。

4.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使用水墨画工具和材料进行实践,创作简单的水墨画作品。

5.展示与分享:学生自由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和体会。

6.知识传授:讲解山水画的基本构图和技巧,指导学生在画纸上练习描绘自然景物。

7.提高技巧:通过提供名家作品让学生模仿,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

8.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并展示自己的进步。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欣赏作品时的反应和分析能力。

•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正确使用水墨画工具和材料的能力。

•评价学生在绘画实践中的技术水平和创作能力。

扩展活动•参观美术馆或画廊,进一步学习和欣赏名家作品。

•组织绘画比赛或展示活动,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才华。

注意:本教案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岭南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岭南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岭南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教案:岭南版四年级下册美术课程信息•科目:美术•班级:四年级•教材:岭南版美术下册教学目标1.了解四年级下册美术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

2.能够根据教材内容,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和练习。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提升美术创作水平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综合透视(1课时)–学习透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练习绘制简单的棱柱和长方体图形。

2.第二单元:生活中的色彩(2课时)–了解基本的色彩知识和色彩表达的功能。

–学习调色的方法和技巧。

–创作一幅以生活中的景物为主题的彩色画作。

3.第三单元:温暖的家(2课时)–学习绘制建筑物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温馨的家庭氛围。

–创作一幅以家庭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4.第四单元:植物的美丽(2课时)–学习观察和绘制植物的形态和颜色。

–了解植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美丽。

–创作一幅以植物为主题的水彩画作。

5.第五单元:小动物的世界(2课时)–学习观察和绘制小动物的形态和特征。

–了解小动物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意识。

–创作一幅以小动物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教学活动安排•每节课开始前,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激发学生对美术主题的兴趣。

•每节课进行简要的知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和技巧。

•设计多种练习和创作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提升技能和创作能力。

•结合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课堂展示和交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增强彼此的学习动力。

教学评估方法•定期进行练习和作品的评分,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和进展。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和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根据学生的作品和课堂表现,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反馈,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

教学准备•岭南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材和教辅材料。

•相关绘画工具(铅笔、颜料、画笔等)和纸张。

•课堂展示板或墙面,用于展示学生的作品。

•图片或视频资料,用于课堂引导和示范。

参考资源•《岭南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材》•《岭南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辅》•相关绘画教学视频和网上教学资源注意: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课堂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岭南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岭南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岭南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第八册)课题:美的服装(欣赏与设计)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各种服装作品,使学生认识各种服装设计形式,理解服装设计的要素,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2.指导学生用语言或文字表达欣赏后的感受。

教学重点:指导欣赏有关服装作品。

教学难点:指导欣赏有关服装作品。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好直尺、圆规和水粉等工具。

2、教师制作示范品及图片,以供学生观赏参考。

作业要求:理解有关服装作品的设计要素,尝试设计服装。

教学过程:第一节一、引入新课:复习设计知识及其意义。

板书课题。

二、讲新课:1.引导学生观赏课本中的服装,认识服装,小组讨论:服装的概念和作用是什么?2.请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全班同学一起读课本关于服装的概念。

4.分析服装的知识:(1)形象——优美。

(2)简练、重复。

(3)形式。

5.出示图片,丰富学生的感受,并让学生谈谈欣赏后的感受。

6.设计步骤:A、画外形。

B、刻画。

C、着色。

一、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先完成底稿。

)课题:欣赏与学习(临摹画)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大师的作品,学习一些构图知识和色彩冷暖深浅对比知识。

2.锻炼学生的记忆力和发展观察力。

教学重点:静物的色彩和画面的构图。

教学难点:构图和色彩对比。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好水粉等工具。

2、教师制作示范品及图片。

作业要求:学习、运用造型、构图和色彩知识临摹一幅大师的作品。

教学过程:第一节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讲新课:1.观赏课本中的大师王肇民作品,认识静物画,小组讨论:画面构图怎样才才好看?2.请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分析构图:(1)疏密安排。

(2)大小要求。

(3)前后。

4.出示图片,丰富学生的感受,并让学生谈谈欣赏后的感受。

5.设计步骤:A、画构图。

B、刻画。

C、着色。

一、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二、小结。

第二节一、检查、讲评导入。

三、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四、讲新课:1.欣赏赏课本中的李风眠和凡高作品,认识风景和花卉画。

岭南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同步教案(全册)

岭南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同步教案(全册)
3、循序渐进地熟悉几何形体,并通过多种生活中的物品提高概括形体的能力。
4、观察生活中熟悉的物体,提高观察能力、形状归纳总结能力。
5、通过观察三维形体转变角度的过程,直观地感知物体不同角度下变化的规律、特点。
预习、创设教学情境、比较归纳,讨论评价、直观示范,欣赏评述。
教具学具媒体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绘画工具等。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
教与学的评价手段运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一、引入新课:
1、播放音乐《高山流水》和《黄河》,让学生感受优美和雄壮两种不同音乐风格的区别。
1《小桥、流水、森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说一说欣赏作品后的感受,并用合适的语汇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是用一段话表达自己的欣赏感受。能在抒情的、优美的音乐背景中完成一幅风景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倾听音乐,感受画家优美、写实、细腻的艺术风格。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喜欢欣赏大自然优美的情感,有自主、合作学习的愿望。
2、冥想游戏:播放音乐,学生闭上眼睛静静的听。师:“听着轻快柔和的音乐,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画,在茂密幽静的森林里,一边顺着潺潺溪流往前走,一边看着活泼的小蝌蚪顺流而下,心情多么轻松自在呀!渐渐的,眼前越来越开阔,在两岸绿树浓荫下,一座弯弯的木桥映入眼帘,桥下,满池的睡莲竞相开放……试想一下,这样的景色是不是很美?画家把它们都表现出来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作品、实物投影。
采用采访式总结评价、师生共同评议。
引导在聆听中检查、反思学习效果。
学会发现没,提高鉴赏力。
课后反思
本课通过对比欣赏,让学生感受与评述汹涌澎湃的江河、波浪滔天的大海之壮美与小桥流水的优美不同,引导学生感受山川的巍峨壮丽,通过说一说、想一想、动一动、写一写、比一比、评一评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大自然到处都有壮美的存在,感受大自然动人的威力。学生能用粗犷、有力、雄伟、壮丽等适合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尝试绘画一幅风景画,效果较好。

2018年最新岭南版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18年最新岭南版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听的名字。
与 二、活动二:欣赏与比较

1、你最喜欢哪能个书包,它美在哪里?

2、你能找一找书包由哪能几部分(基本结构)组成吗?
3、你发现书包是由什么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
4、你觉得哪一幅学生作品画得最好?为什么?
三、活动三:思考与探究
1、说一说:你觉得怎样设计会令书包背着更舒适?
2、议一议,说一说:你知道现代书包与传统书包有什么不同吗?
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激发对生活美的感受和对美术的爱好。
重 理解立方体和圆柱体的透视变化现象,并用线描写生的方法把对象在不同角度下
点 的形象特点表现出来。
难 表现物体在不同角度下的形象特征的方法。

兴趣 以设计新颖、结构新奇的卡通小物体激发学生观察的欲望,让学生从不常见的角
点 度写生角度观察物体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感受吗?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记录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质疑、思考。
《深渊》 这幅画, 画家画了些什么?画家是怎样表现深渊景色的?看了 《深
渊》,你能想象作者当时是生活在怎样的社会吗?
你认为《松林的早晨》这幅画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欣赏?你能找到表现风格
和这幅作品相似的作品吗?
四、讨论、交流
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 画面上看不见青蛙, 为何不把名称改为其它? 假如要你来修改这幅作品,你会作何改变?
重 书包的外形特点的基本结构。

难 表现书包的背带、图案装饰、拉链等细部特征。

兴趣 1、书包功能的设想; 2、书包造型的变化; 3、书包超市的游戏。

一、活动一:感知与体验

1、你能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书包吗?展示自己的书包或搜集的书包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岭南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第八册)课题:美的服装(欣赏与设计)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各种服装作品,使学生认识各种服装设计形式,理解服装设计的要素,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2.指导学生用语言或文字表达欣赏后的感受。

教学重点:指导欣赏有关服装作品。

教学难点:指导欣赏有关服装作品。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好直尺、圆规和水粉等工具。

2、教师制作示范品及图片,以供学生观赏参考。

作业要求:理解有关服装作品的设计要素,尝试设计服装。

教学过程:第一节一、引入新课:复习设计知识及其意义。

板书课题。

二、讲新课:1.引导学生观赏课本中的服装,认识服装,小组讨论:服装的概念和作用是什么?2.请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全班同学一起读课本关于服装的概念。

4.分析服装的知识:(1)形象——优美。

(2)简练、重复。

(3)形式。

5.出示图片,丰富学生的感受,并让学生谈谈欣赏后的感受。

6.设计步骤:A、画外形。

B、刻画。

C、着色。

一、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先完成底稿。

)课题:欣赏与学习(临摹画)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大师的作品,学习一些构图知识和色彩冷暖深浅对比知识。

2.锻炼学生的记忆力和发展观察力。

教学重点:静物的色彩和画面的构图。

教学难点:构图和色彩对比。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好水粉等工具。

2、教师制作示范品及图片。

作业要求:学习、运用造型、构图和色彩知识临摹一幅大师的作品。

教学过程:第一节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讲新课:1.观赏课本中的大师王肇民作品,认识静物画,小组讨论:画面构图怎样才才好看?2.请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分析构图:(1)疏密安排。

(2)大小要求。

(3)前后。

4.出示图片,丰富学生的感受,并让学生谈谈欣赏后的感受。

5.设计步骤:A、画构图。

B、刻画。

C、着色。

一、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二、小结。

第二节一、检查、讲评导入。

三、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四、讲新课:1.欣赏赏课本中的李风眠和凡高作品,认识风景和花卉画。

分析构图:(1)构图安排。

(2)前后景物。

2.出示图片,丰富学生的感受,并让学生谈谈欣赏后的感受。

3.设计步骤:A、画构图。

B、刻画。

C、着色。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先完成底稿。

)课题:小台钟(写生画)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小台钟理解它的造型结构、比例,理解小台钟在不同角度下产生的透视变化,并用线描的形式画下来。

2.锻炼学生的记忆力和发展观察力。

教学重点:画好小台钟的造型结构和画面的构图。

教学难点:画好小台钟的造型结构和画面的构图。

课前准备:1.写生用的小台钟。

2.教学示范图。

教学过程:一、介绍本单元课题内容,动员学生做好准备,积极学习。

板书课题。

二、讲新课:1.出示小台钟,让学生观察,了解小台钟的结构。

2.理解小台钟的透视现象:指导学生观赏课本中的图片和“学生作品”,让学生谈谈各自对小台钟的形状特征的认识。

3.按课本中的“绘画步骤”指导学生写生小台钟的方法。

三、学生进行作业(要求在课内完成,画出小台钟的结构、比例和透视现象,构图要饱满)。

四、小结学习情况。

课题:风扇(写生画)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用线描方法来表现风扇。

2、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画好风扇的造型结构和画面的构图。

教学难点:用线描方法来表现风扇的结构。

课前准备:1.写生用的风扇。

2.教学示范图。

教学过程:一、绍本单元课题内容,动员学生做好准备,积极学习。

板书课题。

二、新课:1.出示风扇让学生观察,了解风扇的结构。

2.理解风扇的透视现象:风扇在不同的角度下产生的透视变化,园柱风扇罩的罩口成为宽窄不等的椭圆形;它和座都有近大远小的现象。

3.指导学生观赏课本中的图片和“学生作品”,让学生谈谈各自对风扇的形状特征的认识。

4.按课本中的“绘画步骤”指导学生写生风扇的方法。

三、学生进行作业(要求在课内完成,画出风扇的结构、比例和透视现象,构图要饱满)。

四、小结学习情况。

课题:纸浮雕(制作)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利用纸材制作纸浮雕。

2、培养学生形象构思的能力。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收集纸材,并把它们制成浮雕。

作业要求:通过收集纸材,把它们制成浮雕,并进行修饰。

课前准备:1、学生收集纸材。

2、准备各种浮雕的参考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节一、板书课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出示参考图片。

二、介绍纸浮雕要注意的事项。

1、外部特征。

2、要根据色彩来构思。

三、步骤(参考课本):1、折合。

2、粘合。

3、修饰。

四、教师作示范,布置作业。

五、学生做作业。

六、小结。

第二节一、检查学习用具和上节课做的纸材。

一、学习新课:讲解装饰要求。

三、学生继续作业,教师辅导。

四、小结,讲评。

课题:面具(制作)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学习祖国的传统面具文化,了解这一艺术形式。

3、在制作过程中,学会利用对印的简易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制作面具的“对印法“。

作业要求:利用“对印法”,用纸做出面具,并加上装饰,使之更美、更有趣。

课前准备:1、纸(硬的)2、颜料教学过程:第一节一、引入课题:1、板书课题2、引导学生在看图片时观察面具的特征(体形、颜色、花纹等)3、欣赏后,学生自由议论自己最感兴趣的面具。

二、制作方法:边讲边示范。

1、起稿。

2、画(一边)。

3、印。

4、整理。

三、启发学生进行构思、讨论,分组做作业。

(先完成1、2步骤。

)四、小结:讲评制作情况。

第二节一、检查学习用具和上节课的面具。

二、学习新课:讲解色彩要求。

1.色彩要强烈。

2.有对比。

三、学生继续作业,教师辅导。

四、小结,讲评。

课题:美丽的线构成(设计)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工艺设计知识技能,设计线构成。

2.了解线构成的特点和作用。

3.训练学生设计技能,通过线构成的欣赏,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设计、绘制线构成来训练学生设计能力。

教学难点:线构成的设计和绘制方法。

作业要求:设计一幅线构成。

课前准备:一、准备好需要的材料、工具、用品。

二、教师制作、收集各种范作,供教学用。

教学过程:第一节一、导入新课,出示各种形式的线构成,问:这是什么?板书课题。

二、讲新课:1、引导学生观赏课本上作品,提问学生:线构成的用途是什么?2、小组讨论:线构成的特点是什么?师生小结:(1)优美;(2)纸和线的色彩对比强烈;(3)线的排列要有规律。

3、分析线构成的种类。

(方、圆和三角)4、读“设计步骤”,并观察教师示范。

(1)在卡纸上起稿。

(2)剪出外形。

(3)标出刻度,并剪出一个小口。

(4)用线连接。

三、布置作业:设计一幅线构成。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五、小结。

课题:立体纸工(制作)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在制作过程中,学会塑型和装饰的简易方法。

3、培养灵活运用纸材的能力。

教学重点:抓住纸材的特征,学会灵活运用纸材,准确表现。

作业要求:用硬纸做出立体纸工。

课前准备:纸(硬的和各种色彩的)教学过程:第一节一、入课题:1、板书课题2、引导学生看图片,观察特征(体形、颜色等)3、欣赏后,学生自由议论自己最感兴趣的纸工。

二、制作方法:边讲边示范。

1、用硬纸剪出基本形——方形、圆等。

2、在基本形上剪刻。

3、粘合。

五、启发学生进行构思、讨论,分组做作业。

六、小结:讲评制作情况。

第二节一、检查学习用具和上节课的纸工。

二、重申知识重点。

三、学生继续作业,教师辅导。

四、小结,讲评。

课题:节日的夜晚(记忆画)课时:二课时教学目标:1.启发学生凭记忆从节日生活中选择有趣的活动来作画。

并懂得运用强烈的色才来表现节日夜晚的气氛。

2.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3.培养形象记忆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节日中人们的刻画和色彩的配置。

教学难点:色彩如何配置;如何表现节日的夜晚的场景、人们的活动。

作业要求:把人们节日夜晚的一个最典型的场面画出来,并能运用强烈的色彩表现节日的气氛。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节日的夜晚生活内容的图片,供学生观看,丰富学生感受(特别是对色彩的感受),引发记忆联想。

教学过程:一、提问:节日有什么气氛?如何表现这种感觉?二、讲新课: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学生作品,然后让学生集体议论以下问题:(1)节日的夜晚特征是什么?(2)人们在节日的夜晚中最喜爱的是什么活动?你能说出几个自己见过、经历过的场面吗?2、说明记忆画应在生活中选取典型性的素材,有重点地把它们表现出来——要画出活动内容:人物、道具、场景和色彩。

3、绘画步骤:(1)构思。

(2)起稿,画出主体(人物)(3)画出环境。

(4)上色。

三、学生作记忆画。

(完成底稿)四、小结、讲评。

第二节一、检查学习用具和上节课的底稿。

三、学习新课:讲解冷暖色。

1.提问:“节日的夜晚是怎样的气氛?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在画面上把‘热闹’画出来?”2.小结:——见到黄、橙、红等色就会想到火热的感觉(暖色)——有了暖色,就有相对的冷色(蓝、绿、紫)。

3.讨论:描绘节日的夜晚的记忆画,应多用什么颜色去表现呢?4.小结:冷暖对比。

三、学生继续作业,教师辅导。

四、小结,讲评。

课题:画下美好的每一天(日记画)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教学生选择一个有意义的情节,用线描的方法记下来。

2.训练学生作记忆画的能力。

3.通过学习,培养善于观察的习惯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忆写一天中有意义的一件事。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一天中有意义的一件事的细节。

作业要求:选择一个有意义的情节,用线描的方法记下来。

课前准备:布置课前观察、思考。

教学过程:第一节一、小结前一课的学习情况;引入新课。

二、讲新课:1.了解学生课前观察、构思情况。

2.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观赏图例。

3.教师示范:(1)回忆天中有意义的情景和当时场景。

(2)画出各人的神态、动作。

(要区分不同年龄、性别)(3)添加环境物。

三、学生进行作业,教师辅导。

四、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