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初步认识之平均分教案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案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中学教案、教学活动、评语、寄语、发言稿、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elementary school lesson plans, middle school lesson plans, teaching activities, comments, messages, speech drafts, work plans, work summary, experience,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案这是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案,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_教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课题】:“森林聚会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信息窗1。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简析】:本节课是除法学习的起始部分,是以分东西作为认识初始的的。
教材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出发,以一幅情境图“有趣的聚会”故事引入,然后自始至终都围绕着这幅情境图进行教学,形成一个完整的情景过程。
【教学目标】:1、通过孩子们的亲手操作使他们了解平均分的含义,体验什么平均分,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运用,体会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策略】:1、设计思路。
从分一分的具体操作过程抽象出平均分的概念。
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自主的投入进去,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动力。
结合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动手分一分——解释应用”的过程来进行。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投入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自己去研究、探索,经历平均分的全过程。
再通过直观的操作、语言的描述、平均分的理解三者之间的联系,实现对平均分的全面理解。
本节课力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形象易行的操作、开放自主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
真正展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2、教法、学法。
这节课我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体验,把课堂交给学生。
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和相互交流相结合的方法,由学生自己得出平均分的含义,并进一步的理解平均分的知识。
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交流,在学生之间出现问题或困难的时候,提出见解。
让学生在一种平等,宽松的氛围里充分展现他们的想法,发散他们的思维,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探索成功的喜悦。
在倾听和交流中完善自己的想法,正确掌握所学的知识。
3、教学准备。
学生自主准备好学具,20根小棒。
教师课前准备有关这个内容所设计的习题,使练习更有针对性。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
篇一: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doc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教材依据】〔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2~14页的内容。
【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选取学生成熟的日常生活情境素材进行加工,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情与教材分析】“平均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的教学内容。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
小学二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好动,好表现,喜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在生活中,学生有“平均分”的感性认识,那怎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知识“再创造”中,形成新的体验,新的感悟,使他们真切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探索平均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水果、水果图片、盘子等。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直观感知“平均分”1.情境引入,感悟平均分的特点。
师:春天就要到了,二年级的小朋友准备去春游,看,他们正在忙什么呢?课件出示书中主题图让学生观察。
师:把你看到的说给你小组同学听。
师:谁愿意汇报?生1:我看到了有的小朋友在分汽水,还有分面包的。
生2:有2个小朋友分橘子,手里还拿一个。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集合15篇)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集合15篇)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1教学目标〔一〕使同学知道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二〕使同学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三〕培育同学的动手操作技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除法的含义。
难点:掌控第一种分法。
教具和学具教具:6支铅笔,8个正方体,6个桃,3个盘子。
学具:8个小正方体,12根小棒和15个小三角形。
教学过程设计〔一〕通过实物演示,知道平均分的含义老师拿出6支铅笔,分给2个同学,可能有哪几种分法?其中一人1支,另一人5支;其中一人2支,另一人4支;其中一人3支,另一人也3支。
在这些分法中,前两种每人分的不是同样多,最末一种分的每人同样多,我们叫它为“平均分”。
怎样进行平均分呢?老师拿出6支铅笔,请3个同学到讲台前边。
老师把6支铅笔分给3个同学,每人要分得同样多,并请同学留意分的过程。
第一次分,每人分给1支。
最末老师问:“分完了吗?”同学回答后,老师再接着分。
第二次分,每人又分给1支,老师问:“分完了吗?”〔分完了〕老师让全体同学观测,这3个同学每人分得几支?同学回答:“每人分得2支。
”老师问:“每人分得同样多吗?”这就叫做“把6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2支。
”〔二〕教学例1要求每个同学拿出8个小正方体,放在自己的桌上。
然后把8个正方体分成4份,而且每份要分得“同样多”,让每个同学都动手摆一摆,分分看。
老师巡察,了解同学摆的状况。
同学摆完后,老师指定1名分得好的同学在黑板前演示分的过程,并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同学:先拿出4个正方体,每份放1个,再拿出4个剩下的正方体,每份放1个〕“每份分得同样多吗?每份是几个?”老师指出:这就是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2个。
〔三〕学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教学例2,出示:“把6个桃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几个?”〔边口述题目,边拿出6个桃和3个盘子〕“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就是每盘放得同样多〕“把6个桃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得同样多,应当怎样放?”同学回答后,老师再向同学演示平均分的过程。
二年级《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
二年级《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二实小何敏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东西的实践活动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感知“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分法和结果。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橘子,师生分别准备小棒若干。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体验平均分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看过《西游记》这部电视剧吗?生:看过师:那你们最喜欢里面的谁呀?生:孙悟空师:话说有一天,在取经的途中猪八戒感到又累又饿,于是猪八戒就悄悄和孙悟空商量,说:“你去摘桃子,回来咱两分。
”不一会儿,6个又大又红的桃子摘来了,(出示6个桃子)这时,猪八戒立刻抢到,说:“我来分,我来分”,小朋友们,你们想想猪八戒会怎么分呢?谁来猜猜,猪八戒是怎么分的?生1:猪八戒5个,孙悟空1个生2:猪八戒4个,孙悟空2个生3:猪八戒3个,孙悟空3个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猪八戒是怎么分的孙悟空看到这样分,很生气,看看孙悟空是怎么分的?、师:你们觉得孙悟空和猪八戒谁分的公平?生:孙悟空师:为什么呀?为什么孙悟空这样分是公平的呢?生:因为他分的一样多师:同学们说因为他们分的同样多(板书:同样多)每个人同样多,也就是每份(板书:每份分得),那同学们知道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什么吗?生:平均分(板书:平均分)认识了平均分,接下来我们比一比,看谁的眼睛和孙悟空一样火眼晶晶?(出示:做一做第一题)左边的是萝卜,右边的大家都认识吧?是草莓?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生;草莓师:为什么呢?生1:因为他们同样多。
生2:因为他们都是3个。
师:都是3个。
来我们看一下,这是一份3个,这也是一份3个,这还有一份也是3个。
除法的初步认识的教案(通用18篇)
除法的初步认识的教案(通用1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除法的初步认识的教案(通用18篇)教学工作计划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针对教学任务和目标而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案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3页至14页“平均分”。
教材与学科分析“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
让学生建立平均分的表象,就为认识除法打好了基础。
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的实践经验。
依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需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使其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因此,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成为本节课的重点,亦是关键所在。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准备10张正方形卡片、15个〇卡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谈话:同学们,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大自然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个时候去春游是再好不过的活动了。
学校决定明天去春游。
一听到这个消息,二(1)班的同学可高兴啦!他们已经为明天的春游准备了许多好吃的。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食品吧!(教师出示课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有什么发现吗?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二(1)班的同学在分食物时,每份都同样多。
大家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呢?(学生各抒己见,关注“平均分”。
)【设计意图】在研究教材和学生的知识经验、心理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从学生喜爱的春游活动导入新课。
为学生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的桥梁。
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初步感受“平均分”。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同学们,看到二(1)班的同学这样忙碌着,你们想帮帮他们吗?好,那我们就来帮助二(1)班的同学们准备春游食品。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的教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的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1、情境导入,教学例1。
(1)、二(一)班的同学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
他们准备了很多丰富的食物。
老师要把6个糖果分给出示课件3个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可以怎样分呢?请你动手帮他们分一分(2)、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
(3)、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对比分的结果,初步认识平均分。
(1)、请学生观察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的同学把每一份分得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4)、学生自己取名。
3、出示课题(1、同学们取的名称都很好,在数学上,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就叫作平均分。
(板书课题)像刚才的分法三我们可以说把6个糖果平均分成了3份,每2个是一份。
(2)、同学们再说说上面的分法中哪些是平均分,哪些不是平均分?(4)、学生交流、汇报4、及时练习,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1)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的第1小题。
(2)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的第2小题。
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的方法。
1、教学例2: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分一分。
(1)、讨论平均分的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5)教师小结。
把一些物品案指疋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几个几个地分比较快。
2、找一找。
想想生活中什么时候要平均分?是怎样分的?先在小组里说说,再指名说。
出示课件出示课件出示课件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
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1、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难点: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熟练地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除法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 平均分》 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除法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平均分》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认识除法,理解“除”和“被除数”的概念。
2.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平均分配情况。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能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
2.能够应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平均分配问题。
三、教学难点1.理解“除”和“被除数”之间的概念关系。
2.多种情况下的平均分配问题的解决。
四、教具准备1.板书、黑板、彩色粉笔。
2.教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3.小组合作卡片。
4.十字色棒。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加法概念,复习一些相关例题,引出除法概念。
第二步:概念认识1.讲解“除”和“被除数”的概念,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
第三步:示例讲解1.通过黑板上的例题,详细讲解平均分配的方法和步骤。
2.让学生尝试在小组合作中解决类似问题,鼓励他们展示解题过程。
第四步:课堂练习1.发放十字色棒,让学生通过色棒的数量实际操作平均分配的过程。
2.提问学生多种情况下的平均分配方法,引导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
六、巩固练习1.课堂布置几道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相互交流。
2.在下节课开头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
七、作业布置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继续练习平均分配的各种情况。
2.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及时纠正错误。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初步认识除法的概念,掌握平均分配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运用和理解数学知识。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平均分》教案(精选15篇)
《平均分》教案(精选15篇)《平均分》篇1一、说教材《平均分》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里面的内容。
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它是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
而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
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
因此平均分是除法学习的基础的基础,对除法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教材设计了各种情境,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在编排时从分东西引入,展示两种不同的方法,把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称为平均分。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平均分",紧接着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各种实物,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这些活动,让学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学生由多次经历的“平均分”的过程,找出平均分的方法,并在头脑中由感性思维而形成抽象思维,为学生认识除法打好基础。
建立表象——动作思维——抽象思维,这是一个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而设置的螺旋式的知识上升的过程。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学生动手操作知道“平均分”的含义能按要求对物体进行平均分,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体验“平均分”的含义。
懂得从不同角度进行平均分,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性,灵活性。
情感发展目标:通过小组的摆,分,观察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大多独生子女)的平等意识。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知道“平均分”的含义,了解平均分的方法难点: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为认识除法打好基础。
四、说教法、学法教法:自主探索、情境演示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小组学习、合作交流。
五、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小红花学具:小棒六、说(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1、从生活实际出发,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2、课堂上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如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努力实现三维目标;3、立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4、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情境和氛围。
《平均分》教案设计
《平均分》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平均分的概念引入1.1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1)平均分的定义:把一些数或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的数量相等,叫做平均分。
(2)用除法计算平均分:把总数除以份数,得到每份的数量。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2)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关键是总数、份数和每份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1.4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平均分的概念。
(2)利用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1.5 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展示一些水果(如苹果、香蕉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将这些水果平均分给同学们。
(2)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分组,每组用水果进行平均分的实践操作,并记录下每份的数量。
(4)巩固练习:教师设计一些有关平均分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给予反馈。
第二章:平均分的计算方法2.1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1)平均分的计算方法:总数÷份数=每份的数量。
(2)运用平均分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3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平均分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平均分。
(2)难点:将平均分的计算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4 教学方法:(1)采用实例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2)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5 教学过程:(1)复习:教师提问学生关于平均分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2)新课导入:教师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到几个苹果?”(3)学生动手操作:学生独立完成类似问题的计算,并解释计算过程。
(5)巩固练习:教师设计一些有关平均分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给予反馈。
小学数学_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一教学目标:1.结合情境图理解平均分。
2.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3.在初步认识平均分的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
教学难点:经历感知平均分的过程。
教学准备: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讲故事,课件辅助)师: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猴妈妈和她的四个孩子,有一天猴妈妈发现了一大片桃树林,于是,她就给孩子们摘回了8个又大又红的桃子,回到家后,她让猴宝宝们自己分桃子。
猴老大拿了3个,猴老二拿了3个,猴老三1个,猴老四1个,结果老三和老四都哭了。
【设计意图:设计一个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事件,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理,使学生在课堂的开始就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同学们你们说他们两个为什么哭呢?生:因为这样分太不公平了。
师:那你们有没有办法能公平的分一分呢?1.感悟平均分(生借助手中的学具用圈一圈的方法尝试公平的分一分)师:谁能告诉我,每只小猴能分得几个桃子?生:每人分两个。
师:你是怎样分得?生1:我是1个1个分的。
生2:我是2个2个分的。
师:不管怎样分,最后的结果都是每只小猴分了2个桃子,也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平均分。
(师板书课题,生跟读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帮小猴子分桃子,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感悟平均分。
】2.理解平均分引导学生根据教材给出的情景图,借助学具,尝试平均分。
师:森林了来了好多小动物,想请你们把他们的食物公平的分一分,你最喜欢谁,就给谁分好吗?(师指名借助学具分一分,在分得过程中,着重让学生描述自己是怎样分的)【设计意图:在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平均分的基础上,又设计了这几个环节,让学生深刻理解平均分的方法也是多样的,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
】三、课堂练习1.基本练习(课件展示)2.开放练习(有12瓶矿泉水,要平均分一分,怎样分呢?)【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从最基础的平均分问题到最后的开放题,难度渐渐加深,使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为《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旨在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围绕“平均分”的概念展开,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合作与交流意识。
教学难点1. 理解除法的概念:二年级学生初次接触除法,理解除法的意义是教学难点之一。
2. 平均分的计算方法:学生需要掌握如何将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配给若干人,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除法计算卡片、实物模型(如水果、玩具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或生活实例引入除法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除法的意义,通过实例演示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3. 互动练习: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如分配水果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板书设计1.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2. 关键概念:除法的定义、平均分的计算步骤。
3. 示例:具体的计算示例,展示平均分的过程。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册中关于除法和平均分的习题。
2. 实践作业:在家中尝试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分配食物等,并记录过程。
课后反思本节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特别是学生对除法和平均分概念的理解程度。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同时,注意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在上述教案中,教学难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这部分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尤其是对于初次接触除法的二年级学生来说,理解除法的概念和掌握平均分的计算方法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难点的详细补充和说明理解除法的概念1. 引入生活实例: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引入。
二年级数学下《表内除法(一) 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_教学设计1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知道“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2、通过学生具体操作平均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实践水平。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水平。
向学生渗透朴素的人人平等思想。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小朋友,春天就要到了,你们喜欢什么活动?(春游)二(1)班的小朋友已经为明天的春游准备了很多好吃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食品?(出示课件图片)2、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3、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二(1)班的小朋友在分糖果时,每份都同样多。
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4、你们猜猜看,为什么每份要分同样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诱发对“平均分”的注重)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学习例1,引入平均分师:二(1)班的小朋友还有些食品没分好,咱们帮帮他们好吗?(1)请各组同学利用20枝铅笔代替火腿肠,帮二(1)班的小朋友分火腿肠。
(2)要像他们分糖果一样每份分同样多。
A、小组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怎样分每份才能分得同样多。
B、学生动手实践,分一分,老师巡视参与活动。
C 、小组推选代表到台前展示分配方案。
(3)小结: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的含义(1)作业P13 的“做一做”A 、读题,理解题意。
指名说说“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把10个面包分成5份,每份的面包块数同样多)在“平均分”下注明每份同样多。
C 、同桌交流,边操作边口头表述:把10个面包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2个面包。
(2)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能像这样,用“平均分”把刚才分食品时的每一种分法说一说吗?(指名说)3. 学习例2,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
(1)小组先讨论分法,再动手分一分,要求用18个乒乓球代替橘子。
小学数学平均分教案5篇
小学数学平均分教案5篇《平均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第二单元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平均分在本单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习除法的基础。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数学平均分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数学平均分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小组学习的能力。
2、学会运用平均分。
3、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4、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5、初步认识“平均分”6、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7、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三、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各种食物若干。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
老师要送给你们。
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
(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2)、各小组动手操作(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二)、观察问题(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4)、学生自己取名。
(三)、出示课题(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写下板书:平均分(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4)、学生交流、汇报(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平均分。
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平均分。
(四)、学平均分1、教学例2:把10个卡片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2、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3、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小学数学_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一、课时:1课时新授课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掌握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按份数分和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分法和结果。
三、教学准备:课件、教具、学具小棒四: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萌趣导入师:春天来了,大森林里热闹极了,你们看小猴子正在邀请好朋友们去参加美食派对,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参加,那就让我们赶快出发吧!(二):新知导学,合作探究活动一:认识平均分出示情境图师:美食派对准备了好多食物呀,还来了这么多小客人,我来请一位美食播报员帮我们播报一下美食节的活动?生预设:2只松鼠面前是15个松果,2只小兔子面前是24个萝卜,3只小猴子面前是12个桃子,2只熊猫面前是6个竹笋。
师:小熊猫是我们国家的国宝,我们先来和它们交个朋友吧,这是熊猫哥哥团团,熊猫妹妹圆圆,不过它们好像遇到了难题:圆圆,这竹笋我们怎样分呢?圆圆:我也不知道,不如请热心肠的小朋友们帮一帮我们吧?师:同学们,你们可以帮助团团和圆圆把竹笋分一分么?师:好,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有想法后可以和同桌分享一下,分享完毕后请端坐。
师:哪位同学想分享一下你的分法?生预设:①团团3圆圆3,来和大家说一下你为什么这样分呢?师:哪位同学还有不同的分法:②团团5圆圆1,和大家说一下你为什么这样分呢?师:还有不同的分法么:③团团2圆圆4,和大家说一下你为什么这样分呢?师:同学们,你们更喜欢哪位同学的方法呢?生:xxx师:为什么喜欢xxx的分法?生:分的公平师:为什么xxx的分法公平呢?生:因为他分的一样多师:同学们说因为他两份分的一样多,我们也可以说同样多(板书:同样多)每个熊猫同样多,都是3个,也就是每份(板书:每份分得),那同学们知道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什么吗?生:平均分(板书)师:那刚才另外两位同学的分法是不是平均分?生:不是师:为什么他们的不叫平均分?生2:因为他们分得不同样多师:因为他们分得不一样多所以不能叫平均分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平均分(课件:平均分)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平均分的事情?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对于平均分都有一个自己的认识。
平均分的认识教案
平均分的认识教案【篇一:《平均分》教学设计】《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50)【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了分东西的生活经验和数的分成及相同加数相加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除法是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则是认识除法的重要前提。
教材通过森林里的故事——丰盛的宴会,引导学生在给小动物们分食物的活动中来充分感知平均分,使学生在有趣有意义的情境中主动地展开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并为后续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经历从“任意分”到“平均分”的过程,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构建平均分的语言模型。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喜欢的操作活动中,通过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等形式,能根据要求把一些具体物品“平均分”,并知道每一份是多少。
3.情感、态度、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用平均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主动与他人交流分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会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建构平均分的语言模型。
【教具学具准备】课本、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每人10根小棒,礼物包【学习方式】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师:同学今天小动物们要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举行一次有趣的聚会,咱们一起瞧瞧去吧?(课件出示情境图)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预设:学生可能会零零散散的说:有20个桃子……师:能不能把所有的数学信息接着说完?其他学生又补充:……师:说的真完整,你还发现那些数学信息?预设学生会说:桃子是给猴子准备的,萝卜是给兔子准备的,竹笋是给熊猫准备的,松果是给小松鼠准备的。
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设计意图:以故事开头,吸引学生注意力,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引导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搜集数学信息、能用数学语言完整的表述信息的能力以及问题意识】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1.分竹笋师:快看,熊猫哥哥和弟弟正目不转睛的盯着竹笋呢,猜一猜它们遇到了什么问题?预设学生会问:怎样分竹笋?师:该怎样分竹笋呢?这就是熊猫哥哥和弟弟所想的。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平均分例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东西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感知“平均分”的概念。
教学准备:书中主题图、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创设情景师:小朋友,你们看过《西游记》吗?生:看过师:那你们最喜欢里面的谁呀?生:孙悟空师:话说有一天,在取经的途中猪八戒感到又累又饿,于是猪八戒就悄悄和孙悟空商量,说:“猴哥你去摘桃子,回来咱们两分。
”不一会儿,桃子摘来了。
师:来我们一起数一数摘了几个桃子?猪八戒想把这6 个桃子分成两堆,你们用你们手里的6 根小棒代替桃子来替他分一分。
二、探究新知,从学生的分配方案中,揭示“平均分”的概念。
请小朋友分享下,并在黑板上展示,用磁扣代替,磁扣下面写数字第一种分法,把6个桃子分成两堆,一堆1个一堆5个第二种分法,谁能按老师刚才的说法说一说,这是怎么分的?你们同意么?第三种分法陈老师告诉你们用数学语言来描述一堆就是一份,把6个桃子分成两堆就是分成两份。
他们每份都是几个?3个每份分的怎么样?一样多,同样多,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久叫做平均分。
一起来读一下。
有6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3个。
那我们看下,另外的两种分法是平均分么?为什么?你们说的太好了,条理很清晰。
如果没有其他不是平均分的情况,我就创造一种或者两种,让孩子做到思想上的冲击,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
这两种分法,两份分的都不同样多,所以不能叫做平均分。
谁能帮帮他,怎样就是平均分了。
孩子们你们太厉害了,你们通过想一想,摆一摆帮猪八戒和孙悟空分得同样多的桃子。
陈老师觉得你们分得同样多是运气好,不是真的会了,你们同意么?孩子们你们敢接受陈老师接下来给你们的挑战么?这6个桃子,每3个一份,可以平均分成2份,还可以怎么样分,也能做到平均分?你们用手里的6根小棒相互合作探索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法的初步认识之平均分教案
除法的初步认识之平均分教案范文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森林里的故事森林宴会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P5053页。
)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了分东西的生活经验和数的分成及相同加数相加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除法是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则是认识除法的重要前提。
教材通过森林里的故事森林宴会,引导学生在给小动物们分食物的活动中来充分感知平均分,使学生在有趣有意义的情境中主动地展开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并为后续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初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理解什么是平均分,知道平均分的含义。
2、情感与态度:经历平均分的探究过程,体会除法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3、解决问题,数学思考:能用除法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会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建构平均分的语言模型。
教具学具:
课本、课件、实物投影仪,棋子
学习方式:
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信息
师:同学们,秋天到了,秋天的大森林可美了。
大家想不想到美丽的大森林里看一看啊?
生:想。
师:那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这些小动物在干什么呢?哦,原来他们在开丰收庆祝会呢。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呢?
(预设:学生可能会零零散散的说:有12个桃子)
师:能不能把所有的数学信息接着说完?
其他学生又补充:
师:说的真完整,那你知道这些东西是给谁准备的吗?
(预设学生会说:桃子是给猴子准备的,萝卜是给兔子准备的,竹笋是给熊猫准备的,松果是给小松鼠准备的。
)
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
二、整理信息,体验平均分
1、分竹笋,体验不同的分法。
师:大家快看,熊猫哥哥和弟弟正盯着竹笋呢,大家来猜一猜它们在想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