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通话吐字发音

合集下载

播音技巧-吐字发音和科学发声

播音技巧-吐字发音和科学发声

核心提示:普通话基本功不错,如果不懂吐字归音,不懂科学的用声,不懂语言的表达技巧,语言表达水平,尤其是语言艺术水平要想达到满意的程度,理想的境界,也是很难的。

一、吐字归音在各种语言艺术活动中,首先碰...普通话基本功不错,如果不懂吐字归音,不懂科学的用声,不懂语言的表达技巧,语言表达水平,尤其是语言艺术水平要想达到满意的程度,理想的境界,也是很难的。

一、吐字归音在各种语言艺术活动中,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吐字归音问题。

(一)什么是吐字归音吐字归音是我国传统说唱艺术语言中的一个述语。

它把一个音节的发音过程分成出字、立字、归音三个阶段,即吐字发音时要咬准字头,发响字腹,收紧字尾。

注意把这三部分联系起来,从字头滑到字腹,再滑到字尾,形成一个”枣核形”的整体。

这样才能做到出字有力,归音到位,全字清晰,声音饱满。

它是口语实践过程中,吐字发音的经验总结。

一些老艺人常讲的”噙字如噙虎”,就是说吐字发音时,就好比老虎叨着虎过仔过山涧。

既不能咬的太紧,把虎仔咬死,又不能松掉,把虎仔摔下去,用力必须恰到好处。

这对我们吐字发音训练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二)十三辙十三辙,也叫十三韵。

就是把普通话39个韵母中音相近的归纳为十三类。

即言前辙、江扬辙、人辰辙、中东辙、发花辙、怀来辙、遥条辙、梭波辙、由求辙、乜斜辙、灰堆辙(与一七辙通押)、一七辙、姑苏辙。

掌握十三辙,有利于我们阅读诗词,创作诗词,有利于理解吐字归音。

(三)吐字归音的要求 1、准确规范就是吐字发音时,符合普通话的声韵调、音节、音变等发音标准。

吐字发音时咬准字头,就是指声母和韵头(介音)的发音过程,要做到吐咬清楚,出字准确、干脆、有力。

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把握好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并迅速和韵头结合。

发响字腹,即立字阶段。

指韵腹(主要元音)的发音过程。

吐字腹应清晰,实在、响亮,拉开立起,圆润饱满。

做到这点的关键是适当扩大口腔的开度,把握口腔松紧度,发的响亮并有一定的长度,这样字腹才能发的坚实稳定,声音响亮并且送得远。

发音对吐字的要求

发音对吐字的要求

发音对吐字的要求
歌唱训练时的咬字,吐字所要求的四大要素是字头、字腹、归韵、声调。

具体如下:
1、字头:
字头,也叫“出字”,包括声母和韵头,是指吐字归音过程中对字头的处理。

字头是一字之头,对它的处理影响整个音节的质量。

2、字腹:
字腹,也叫“立字”,是指吐字归音过程中对字腹的处理。

要求做到字腹饱满,拉开立起。

字腹就是韵腹是韵母中的主要元音,口腔开度最大,泛音共鸣最丰富,声音最响亮。

3、字尾:
字尾,也叫“归音”,是指吐字归音过程中对字尾的处理。

要做到弱收到位,趋势鲜明。

字尾在一个音节的发音过程中处于口腔由开渐闭,咬字器官肌肉由紧渐松的阶段。

注意事项:
吐字归音是一个立体把握的过程,“枣核型”的完成是字音在发音过程中咬字器官相互协调完成的,而不是对字音的机械分割,整个字音发音过程要有滑动整体感。

枣核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语流中音节的疏密、情感的变化而变化。

发音的基本要求和技巧

发音的基本要求和技巧

发音的基本要求和技巧说到学习播音主持,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可以规范我们的吐字发音,提高我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拥有标准动听的发音,无疑会对我们的人际交往,办事沟通大有益处。

那么怎样才算是标准的发音?如何才能做到发音标准呢?一、标准发音的基本要求1.正确清晰所谓正确,一是不读别字,二是不能用“直译”方式将方言变成蹩脚的普通话。

所谓清晰,是指吐字要清楚明晰,不含含糊糊,有正确的停顿和适当的节奏,不要前言不搭后语,或者结结巴巴,使人听不明或弄不懂。

2.明快清脆所谓明快清脆,是指说话要开门见山,口到心到,心口一致,不故弄玄虚,快言快语,有什么说什么。

声音要干脆利索,爽利痛快,不拖泥带水。

3.圆浑清亮如果说“正确清晰”是要求声音的表达偏向科学化的话,那么,“圆浑清亮”则是要求声音的表达更侧重于艺术化。

具体的要求就是:声音流畅自然,圆浑雄厚,悦耳动听,有滋有味,富于变化,生动活泼。

4.坚韧清越所谓坚韧,就是指声音坚实、耐久、有力、有始有终。

所谓清越,是要求声音婉转悠扬,给人留下深刻的甚至是难以磨灭的印象。

二、发音标准的几点技巧1.读准音节读准音节简单来说,就是按照普通话要求来吐字发音,做到发音正确、声调准确、字正腔圆。

简言之就是,要按普通话的构成要求把汉字音节的声母、韵母、声调念准,进而读准每个音节。

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常用的汉字不过4000个左右,它们都有各自的音节和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声调。

因此,要想发音标准,只要下苦功夫,读准这些常用字的声母、韵母和声调以及音节是不难做到的。

当然,读准每一个音节后,不等于语音就规范了,还要进一步训练,既保持自然精准的读法,又要在咬字上进行适当的加工,以便听众对你讲出的每一个字词都能听得真切。

2.音节协调汉字有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我们在练习发音的时候,要适当多用一些双音节词、四音节词去讲话或进行朗诵练习。

因为这样可以增强发音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增强音节间的协调配合,读起来朗朗上口,不会干涩突兀,听起来比较优美悦耳。

从普通话音节的结构特点谈吐字归音

从普通话音节的结构特点谈吐字归音

素 占有 绝对优 势 虽然辅音音素有 2 2个 ,它们可充 当声母 、韵头 和 韵尾 ,但是 这些构 成要素在 音 节 中可 以被省 略。
般 情况 下 ,一个 汉字代 表一个 音节 。 由此可见 ,
( 一 )从 宏观部 分 的排 列看 ,普通 话的每 个音
在每个音节中, 必须有韵腹 ,而且韵腹必须由 l 0 个
归 音根据 汉语语 音 的特 点 ,把 每个 音节 的发音过 程
元 音音素构 成。也就 是说 ,在 音节 中 ,都要 包含元 音音素 ,少则 1 个 ,多则 3个。
( 四 )普 通话 的音节界 限明显 ,几 乎不存在 音 节连 Nhomakorabea 的现 象
音节是说好普通 话的一个重要的语音单位 。
节一般 由声母 、韵母 、声调 这三个部 分构成
声母由2 1 个辅音音素构成, 普通话中 可以有 “ 零 声母 ”现 象 ,如 “ 阿 (a)”、 “ 武( W讧)”、 “ 压
中图分类号 :H1 1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6 7 3 -4 2 7 0( 2 0 1 3) O 3 —0 0 4 6 —0 3
在 普通话课 程的教 学 中,关于 普通话语 音系统
韵头 部分 也可 省 略 ,如 “ 好 ( h d O) ” 。韵尾 部分 由元音或辅音音素构成 , 也可 省略 , 如 “ 哈( h a) ”。 声调 是音 节中具有 区别意义作 用 的声高变化 ,在普 通话系统 中,有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四种声调 , 这也是汉语发音的重要特 点。

4 6 ・
二、吐字归音方法的借鉴
在每 一个 普通 话音节 中 ,可 以将 声母和 韵头部
吐 字归音是 中国 民间说 唱艺术 多年来 实践经验

吐字发声基本原理及训练要领

吐字发声基本原理及训练要领

(二)打开口腔
注重声音和吐字的品质,就应讲求口腔开度。
打开口腔不等于张大嘴,张大嘴时口腔呈“前 >后”型,实际上是前开后不开。
按照要求口腔的前后部都应打开,上腭上抬, 下颏放松,呈“前后”型。这是通过“提颧肌、 打牙关、挺软腭、松下巴”四个方面的配合来 实现的。
1.提颧肌
提颧肌是抬起上腭的前部动作。有人称为“提 嚼肌”或“提笑肌”,这两种说法有不当之处, 这里称为提颧肌。
在以声母练习为主的绕口令里有许多是锻炼舌 力的很好的材料,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 地去练。
绕口令练习
调到敌岛打特盗, 特盗太刁投短刀。 挡推顶打短刀掉, 踏盗得刀盗打倒。
绕口令练习
哥挎瓜筐过宽沟, 赶快过沟看怪狗。 光看怪狗瓜筐扣, 瓜滚筐空哥怪狗。
绕口令练习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 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儿。
打牙关就是要使上下槽牙在咬字时有一定的距 离,尤其双侧上后槽牙应始终保持向上提起的 感觉。
虽然日常口语时很少有人咬紧牙关,但这里要 作为一个要领提醒大家特别注意到打开牙关的 问题。因为它不仅可以丰富口腔共鸣,还可以 使咬字位置适中、力量稳健,其作用是非常明 显的。
3.挺软腭
软腭在上腭后部,用舌尖抵硬腭向后舔会感觉 到它的具体位置。不说话时,软腭松软下垂, 日常口语时也很少有人有意识将它挺起。
八百标兵奔北坡,
北坡炮兵并排跑。
炮兵怕把标兵碰,
标兵怕碰炮兵炮。
舌力的集中要注意到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将力量主要集中在舌的前后中纵线上。
另一方面舌在发音过程中要取“收势”,收拢 上挺。这样才能保证舌在咬字过程中弹动有力 而灵活。
舌力集中的练习应以字词为主,把上述要求体 现到字词练习中。如反复发出“ga、ka、ha、 jia、qia、xia、da、ta、na、la”就可以由后 至前全面锻炼舌力。

(朗诵)吐字归音相关知识KTV唱歌技巧

(朗诵)吐字归音相关知识KTV唱歌技巧

(朗诵)吐字归音相关知识KTV唱歌技巧中国传统的发声学把汉语的一个音节的发音过程分为出字(声母、韵头的发音)、立字(韵腹的发音)和归音(韵尾的发音)三个阶段。

发音时,出字要准确有力,把握好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并迅速与韵头结合;立字要圆润饱满,口腔开合适度、松紧相宜,坚实稳定;归音鲜明利落,既不拖泥带水留尾巴,又不可唇舌位置不到家。

避免“吃字”、“倒字”、“丢音”等口齿不清的现象。

一、吐字训练:1、喷口字训练,主要以唇音b、p、m、f的字为主,训练双唇喷吐力。

例: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

2、弹舌字训练,主要以舌尖中音d、t、n、l为主,训练舌尖弹射力。

例:会炖我的炖冻豆腐,来炖我的顿冻豆腐;不会炖我的炖冻豆腐,就别胡炖乱炖炖坏了我的炖冻豆腐。

3、开喉字训练,主要以舌根音g、k、h为主,训练打开喉咙。

例:哥哥心中一条宽宽的河,妹妹你就是那河上的波。

4、牙音字训练。

主要以舌面音j、q、x为主,训练牙的咬合。

例:希望你在大学安心学习,取得优秀成绩,向母校报喜。

5、齿音字训练,主要以舌尖音z、c、s、zh、ch、sh、r为主,训练舌尖力量的集中。

例:优美的诗词离不了字词,字词准确,生动才能写出优美的诗词。

二、归音训练1、抵鄂:前鼻韵尾n作字尾,发音过程完成时,舌尖要抵住上齿龈。

例:蓝天、山川、森林、人民、本份。

2、穿鼻:后鼻韵尾ng作字尾,发音过程完成时,声音穿鼻而出;但穿鼻不能过早,以免影响“枣核心”。

例:汪洋、光芒、名称、形成、方向。

3、展唇:作字尾时,要展开唇角,呈微笑状。

例:海外、彩带、徘徊、肥美、归队。

4、敛唇:或o作字尾时,聚敛双唇。

例:高潮、秋收、悠久、优秀、牛油。

对新学员的建议:吐字归音的训练要持之以恒,切不可朝三暮四,在不断的训练中提升自己的吐字归音水平。

共鸣音训练声带发出来的声音是很弱的,如果没有共鸣音辅助发声,或者不够,声音就小,不够清晰响亮。

必须借助共鸣腔体,才能扩大音量,美化音色。

演唱时对咬字的要求

演唱时对咬字的要求

歌唱中的咬字吐字技巧教程关于歌唱中的咬字吐字技巧教程歌唱也讲究咬字和吐字,它会影响你的发音质量和歌唱效果,欢迎阅读参考下面的文章,一起来学习歌唱的咬字吐字技巧吧。

一、前与后的结合前后是指咬字发声时,就口腔的着力点的前后位置而言的。

字头的发音部位靠前,字腹的发音部位靠后。

一般地讲,歌唱时口咽腔内音的着力点都要比说话状态靠后些。

一般情况下,歌唱时,吐一个字要求:一是前短后长,即声音要短而准,占时值短,韵母占时值长,如发“la”时,“l”很短,占半拍或再短一点;二是前小后大,指口咽腔的状态,口腔前半部主要是发声母,而声母的发音特点是唇、舌、喉、鼻、牙五个部位,开的机会不多。

而唱韵母时咽喉要保持打开的状态,相对的开得比前边大;三是前松后紧,前松是指歌唱时,唇、舌、牙、喉、鼻等部位要放松,只有在前松――咬准的前提下,才能是字音发的准,动得快,变得多。

因此要前松。

在歌唱时,要保持抬软腭,挺后咽壁,喉头下放稳定,做到这些,需要一部分神经和器官的肌肉控制、拉紧,才能保持稳定。

尤其是后咽壁,只有“紧”,才能保持稳定,能使肌肉从松散变成紧张状态,起到共鸣箱音板的作用,利用声波折射、传导,获得共鸣,所以说要后紧;四是前变后不变。

由于歌唱中的咬字不同,因此口咽腔前面咬字的部位要经常变化――前变;因咽喉部位始终要保持开的状态,以保声音的圆、通畅,这就要求口咽腔后面在打开的基础上要少变、不变,尽可能不变。

二、横与竖的结合美声唱法在歌唱训练中,以“a、e、i、o、u”五个母音做为基础,声音以“竖”为原则。

它要求口形要竖,后咽要竖,声音要竖,但是,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歌曲,常出现“重声轻字”、“咬字不清”,把握不准风格的问题,民族唱法由于语言的原因,声音“扁”而尖。

在汉字的发音中,根据十三辙发音,口形分类为:横口形:一七、发花、乜斜、江阳、人辰、言前,这种字发音靠前,用力在唇、齿、牙、舌;竖口形:姑苏、中东、梭波发音在后用力在喉;综合口形:怀来、灰堆、由求、遥条,这种字横竖交替,变中有形。

歌唱咬字吐字的基本要求

歌唱咬字吐字的基本要求

在歌唱中,咬字和吐字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

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点:
1. 字头要唱得短、轻、准:汉字的发音大多是以辅音开头的,字头就是指发音的开头部分,即我们常说的“五音”:唇、舌、牙、齿、喉。

在发音时,这五大类的发音部位要分明,出口不能含糊。

唇音字用力部位在唇上,上下嘴唇喷口应有力清晰;舌音着力在舌尖;牙音字用力部位在牙;齿音字用力部位在上下齿间;喉音字用力部位在喉。

2. 吐字是指字腹和字尾而言:即把字腹的韵母,按照不同的口形予以引长吐准,并收清字尾。

在咬准字头之后,要立即将字腹的韵母按照不同的口形予以引长、吐准,要注意保持音值,不可随意延长或缩短,而且声音要响亮、圆润、清晰。

3. 归韵收音要到家:归韵收音是咬字吐字的继续和补充,是完善咬字吐字的必要手段。

这个过程也是为下一个字做好发音准备的过程,它关系到语句的连贯和意义的完整表达。

因此,必须做到收音准确、清晰。

总的来说,歌唱中的咬字和吐字要求准确、清晰、连贯,能够完整地表达歌曲的意义和情感。

(完整版)吐字归音训练方法

(完整版)吐字归音训练方法

关于吐字归音一、吐字归音训练吐字归音是口语表达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

要使发出的声音成为人类表达思想感情的交际工具,吐字归音是关键的一环。

字在口腔内形成,口腔是人类语言的制造场。

会说话的人都灰兔子,但在实际运用中却是大有讲究的。

讲究吐字归音实际上是讲究口腔发音的控制。

对吐字归音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准确:字音准确、规范,即“字正”。

一般口语表达,必须按照普通话语音规范吐字发音。

2.清晰:字音清楚,让人听得明白。

一个人无论声音多么好听,如果吐字不清晰,也就很难让人听清他所表达的意思。

3.圆润:即比较丰富的泛音共鸣,悦耳动听,也是对吐字的审美要求。

口语表达应尽力使字吐得圆润些、饱满些。

4.集中:字音集中,会给人以精神关注的感觉,更易于传入人儿,打动人心。

5.流畅:吐字要轻快流畅,使语流顺畅无阻。

因为在口语表达中,字是连结在语流中获取信息,受到感染的。

吐字呆滞,听起来就会感到吃力而不自然。

要达到以上这些要求。

就需要加强对吐字归音的训练,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克服日常生活中言语的不良习惯,使我们的发声“字正腔圆”,更为优美动听,更好地达意传情。

二、吐字归音练习咬字器官的训练(一)人类的发音器官,喉部声带发出的声音,在口腔形成不同的语言,这主要是咬字器官的作用。

咬字器官主要是双唇、舌头、上下齿、硬腭和软腭等。

其中唇和舌动作最积极、作用最大;牙关的开合使口腔容积改变,是声音发生变化。

要是字音优美动听,就要锻炼咬字器官。

(二)咬字器官的训练方法1.口腔开和训练平时说话,口腔开合度较小,发生较扁窄。

口腔开合训练可以改变这种状态,是声音圆润、响亮、饱满。

这就要求打开牙关,下巴放松而略向后缩,上下槽牙间自然地开合。

开口时,上下槽牙有向上打开的感觉;而闭合时觉得口腔上部像啃东西似地向下扣。

为了使口腔开合灵活而有控制,可以做以下练习:(1)提起下颚肌反复咀嚼,以加强两腮的咬劲儿(2)放松下巴,可使用手扶住放松而微收的下巴,使其固定;缓缓抬头以打开口腔,再缓缓地头以闭合;体会下巴放松的感觉。

吐字归音

吐字归音
共鸣控制:
语言表达艺术
共鸣练习:练习(1)用自己最舒服的音高来发6个元音(a、
o、e、i、u、v、)体会上下贯通的共鸣状态。手按胸发音时, 用手轻按前胸上部(胸骨处)会感觉到胸部的震动,再用两手 轻按两颊。 练习(2)降低声音发6个单元音,体会胸腔共鸣的加强,提 高声音6个单元音,体会胸腔共鸣的减弱,共鸣位置上移。 练习(3)用适当的音高练习短诗,注意加强韵脚的胸腔共鸣 例如《春晓》。 练习(4)适当打开后槽牙,从容发出复韵母ai、ei、ao、ou, 体会声速沿上腭前行“挂”于硬腭前部的感觉。 练习(5)发短促的ba、bi、bu;pa、pi、pu体会声速冲击硬 腭前部的感觉。
语言表达艺术
撮口呼:韵头或韵腹 是v的韵母:v、ve、 un等 练习:村里新开里一 条渠,弯弯曲曲上山 去。
语言表达艺术
声调:汉语音节所固 有的,可以区别意义 的,声音的高低和升 降,声调贯穿音节始 终,主要作用在韵腹 上。 声调分类:阴平(高 平调5-5)、阳平 (高声调3-5)、上 声(降升调2-1-4)、 去声(全降调5-1)。
语言表达艺术
气息练习: 数 “数儿”一口 气由1到30. 吹纸;把一张薄 纸贴在墙上,在吸气 到丹田后缓缓呼出, 要求纸在墙上不动。
语言表达艺术
韵母部分练习: 发达、大妈、马达、博大、蓬勃、 玻璃、破产、末日、读物、夫妇。 绕口令练习:《白石塔》 白石塔,白石搭, 白塔白石搭,白塔白石搭, 搭好白石塔,白塔白又大。
语言表达艺术
四呼定义:依据口、唇的形态将韵母分为开口
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合称四呼
开口呼:没有韵头,韵腹又不是i、u、v的 韵母a、e、ai、ei、等 练习: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 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伙 伴遍及天涯海角。

吐字发音

吐字发音

吐字发音和科学发声普通话基本功不错,如果不懂吐字归音,不懂科学的用声,不懂语言的表达技巧,语言表达水平,尤其是语言艺术水平要想达到满意的程度,理想的境界,也是很难的。

吐字归音:在各种语言艺术活动中,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吐字归音问题。

(一)什么是吐字归音吐字归音是我国传统说唱艺术语言中的一个述语。

它把一个音节的发音过程分成出字、立字、归音三个阶段,即吐字发音时要咬准字头,发响字腹,收紧字尾。

注意把这三部分联系起来,从字头滑到字腹,再滑到字尾,形成一个”枣核形”的整体。

这样才能做到出字有力,归音到位,全字清晰,声音饱满。

它是口语实践过程中,吐字发音的经验总结。

一些老艺人常讲的”噙字如噙虎”,就是说吐字发音时,就好比老虎叨着虎过仔过山涧。

既不能咬的太紧,把虎仔咬死,又不能松掉,把虎仔摔下去,用力必须恰到好处。

这对我们吐字发音训练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二)十三辙十三辙,也叫十三韵。

就是把普通话39个韵母中音相近的归纳为十三类。

即言前辙、江扬辙、人辰辙、中东辙、发花辙、怀来辙、遥条辙、梭波辙、由求辙、乜斜辙、灰堆辙(与一七辙通押)、一七辙、姑苏辙。

掌握十三辙,有利于我们阅读诗词,创作诗词,有利于理解吐字归音。

(三)吐字归音的要求1、准确规范就是吐字发音时,符合普通话的声韵调、音节、音变等发音标准。

吐字发音时咬准字头,就是指声母和韵头(介音)的发音过程,要做到吐咬清楚,出字准确、干脆、有力。

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把握好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并迅速和韵头结合。

发响字腹,即立字阶段。

指韵腹(主要元音)的发音过程。

吐字腹应清晰,实在、响亮,拉开立起,圆润饱满。

做到这点的关键是适当扩大口腔的开度,把握口腔松紧度,发的响亮并有一定的长度,这样字腹才能发的坚实稳定,声音响亮并且送得远。

归音也叫归韵。

归音要干净利落,不拖不带。

唇舌到位,口腔由合到闭,肌肉由紧到松,声音由强到弱,渐弱渐止,清晰圆满。

对于有韵尾的音节,发音时要收准韵尾,即归音到位,对于没有韵尾的音节,不需要归音,但要保持口形,直到声音渐止后,再恢复自然状态。

播音吐字的基本要求-播音吐字的基本技巧

播音吐字的基本要求-播音吐字的基本技巧

播音吐字的基本要求-播音吐字的基本技巧播音吐字的基本要求-播音吐字的基本技巧做一名优秀的播音员戒是主持人,首先必须要打好与业基础知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常常来形容播音员的学习态度。

我们说是“吐字”,其实是一种很形象的说法,“话”,像是嘴里含了什么东西;“说话”,就是把它“吐”出来,不是给大家看,而是给大家听。

所以,一定得清晰。

一般人应如此,作为一个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着普通话推广任务的播音员、主持人来说,更应如此。

一.基本要求“字正腔圆”作为播音吐字的最高境界,一直是许多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不懈追求的目标之一。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具体来说,播音吐字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四点:准确规范、清晰集中、圆润饱满、流畅自如。

以下分别略作说明。

1.准确规范播音吐字应准确规范,这是首要的,也是最起码的要求。

这是因为我国的语言传播工作,同时还承担着向全民推广普通话的重要责任。

要做到准确规范,就要按照普通话的标准发音,每个音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都要准确无误。

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努力提高发音质量,改正那些一般人不易察觉的细小的发音问题,取得比人们日常口语更好的效果。

可以说,播音吐字所要求的准确规范比一般人所理解的要更为严格和精细。

2.清晰集中字音清晰是播音吐字的又一明显特点。

清晰的播音吐字具有良好的穿透力。

吐字清晰以发音准确为基础,但准确并不能代替清晰。

清晰的吐字建立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发音技巧之上,而不是提高音调或加大音量所能奏效的。

发音集中可提高字音的清晰度——这也是积极的发声状态的反映。

同时,声音集中还便于话筒吸收,提高发声效率。

在使用小音量或播讲环境较为开阔、嘈杂的情况下,发音集中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

3.圆润饱满吐字既要准确清晰,又要圆润饱满,前者关系到“字正”,后者关系到“腔圆”。

圆润饱满,就是要有比较丰富的泛音共鸣,使字音悦耳动听。

这是对吐字的审美要求。

我国传统说唱中的所谓“吐字如珠”,就是对吐字圆润饱满的形象描绘。

朗诵吐字的基本功训练

朗诵吐字的基本功训练

普通话的朗读发音技巧朗诵吐字的基本功训练吐字清晰,是朗诵的起码要求之一。

因此,吐字归音是学习朗诵必须练习得一项重要基本功。

一、吐字归音是我国传统的说唱艺术理论中在咬字方法上运用的一个术语。

它将一个音节的发音过程分为出字——立字——归音三个阶段。

出字是指声母和韵头(介音)的发音过程,立字是指韵腹(主要元音)的发音过程,归音是指音节发音的收尾(韵尾)过程。

其基本要领是:出字要准确有力,又叼住弹出之感;立字要拉开立起,明亮充实,圆润饱满;归音趋向要鲜明、迅速“到家”,干净利索。

总之,就是要求一个音节的发音过程有头有尾,构成一个“枣核型”形式:声母、韵头为一端,韵尾为一端,韵腹为核心。

字的中间发音动程大,时间长,字的两头发音动程小,关合所占时间也短。

当然,对“枣核型”不可做绝对化的理解。

不过,无论如何,吐字时,不仅要有头有尾,不含混,而且又要连接的好,浑然一体,不能有分解,断接的痕迹。

二普通话的吐字归音汉字的音节结构分为声、韵、调几个部分。

声,又叫字头;韵,分为韵头、韵尾、韵腹三个部分;调,字神,体现在韵腹上。

汉字的发音应该以遵循汉字的音节结构特点。

要求得“珠圆玉润”,应该尽量将每个汉字的发音过程处理成为“枣核形”,以声母或者韵头为一端,以韵尾为另一端,韵腹为核心。

要达到枣核形是让自己的普通话更纯正的关键,但是,不可能,也不要片面强调字字如核,这样必然会****语言交流的本质,去追求技巧和方法,削弱声音的感****彩,破坏语言的节奏。

一个汉字的音程很短,大多在三分之一秒就会结束。

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兼顾声韵调和吐字归音,必须从日常训练开始严格要求:1、出字——要求声母的发音部位准确、弹发有力。

2、立字——要求韵腹拉开立起,做到“开口音稍闭,闭口音稍开”。

3、归音——干净利落,不可拖泥带水。

尤其是i u n ng等做韵尾时,要注意口型的变化三、吐字要清晰。

最基本的在于对汉字音节(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的组成部分??声母、韵母、声调要读准。

吐字归音该如何去训练

吐字归音该如何去训练

吐字归音该如何去训练
导读:本文是关于生活中常识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吐字归音是我国传统说唱艺术理论中在咬字方法中运用的一个术语。

在初学普通话阶段,如果很好的理解并运用吐字归音的方法,能有效提升发音水平,保证发音质量。

操作方法发好声母和介音。

出字要准确有力,力量集中,但要用巧劲儿,像叼虎过山涧,用力敲到好处。

发好韵腹。

立字要圆润饱满,打开牙关,纵向扩大口腔容积,让声音立起来,像一条抛物线挂在硬腭前方。

发好字尾。

归音要到位完整,声音由强到弱,既轻又准,干净利索,不可拖泥带水留尾巴,也不可吃字倒字丢音。

练好气流。

使用喷崩法,咬字时,吸足气流,双唇紧闭,然后让气流爆破,将字音吐送出来。

练习b、p声母的字,可用此法。

练好舌头。

使用弹舌法,咬字时,利用舌头的弹力,将字弹吐出来。

练习d、t声母的字,可用此法。

练好喉部。

使用开喉法,咬字时,口腔尽量打开,蓄足气流,吐送有力。

练好唇形。

使用展唇法和聚唇法。

归音时,根据韵母情况微展唇角或聚拢双唇。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播音员吐字发音要领

播音员吐字发音要领

播音员吐字发音要领播音员吐字发音要领有哪些呢?接下来,店铺为您详细分析解读了以下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要领一:字头有力,叼住弹出所谓“字头”,就是声母和韵头。

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韵头是声母到主要元音之间的过渡性成分。

字头发音时要求声母加韵头一步到位。

所谓“叼住”,是指字头的发音部位要准确,力量应集中在唇舌的纵中部,而不能满口用力。

所谓“弹出”,是指字头的发音要轻捷,具有弹动感,不粘不滞,不拖泥带水。

字头发音时,口腔是处于相对闭合的状态的,具有阻气、蓄气的作用。

如果叼字无力,气息会在口腔大量流失,影响到字头和整个音节的力度;但如果叼字过死,也会使发音显得笨拙。

与此同时,也不能把“弹出”简单的理解为“喷吐”,过分向外用力使拙劲,而是用巧劲儿弹动的发音吐字。

要领二:字腹饱满,拉开立起字腹就是韵母中的韵腹。

通常,字腹在整个音节中的发音会明显突出。

一方面,它作为音节中的主要元音,开合度最大,所以也会比较响亮;另一方面,它的发音较完整,持续时间较长,给予人的听感更显著。

一个字的发音能否达到“珠圆玉润”,则与字腹息息相关。

“字腹饱满”是指韵母中的韵腹要发音清晰、持久、共鸣充分。

“拉开”,指字头弹出后应迅速打开口腔,使气流在口腔内形成较丰富的泛音共鸣,口腔开度要大,应有竖着展开的感觉。

“立起”,指韵母中韵腹的发音要占据足够的时间,使其响亮、圆润,在听感上形成字音立起来的饱满感。

因而字腹的发音又称为“立字”,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在一个汉字在发音时突出字腹的'过程。

要领三:字尾归音,趋向鲜明字尾是处在字头和韵腹之后,位于音节末端的部分。

它的发音过程是在一个音节的发音中,力度逐渐放松、气息逐渐减弱、口逐渐闭合、声音逐渐停止的阶段。

如果字尾的归音不到位,便会直接影响字音的完整性。

字尾的归音与字头的出字和字腹的立字相比,难度更大。

“字尾归音”要求在一个字的字尾部分发音完整,不能虎头蛇尾,只顾字头、字腹,而不顾字尾。

普通话吐字归音资料

普通话吐字归音资料
• 韵母:韵母有单元音,或复合音充当。韵母的主要组成部 分是元音,但是元音不等于韵母。韵母最少有一个元音, 也可以由两个或三个元音组成(a、o、e、i、u、v、er)。
• 字腹是韵母中的主要元音,口腔开度最大,共鸣最丰富, 声音最响亮。
吐字归音的方法 之 字腹:立字
字、词练习: 注意保持韵腹主要元音的圆润、响亮、饱满,主要元音应该“声挂前腭” 。
送 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吹拂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吐字归音的方法 之 字尾:归音
• 穿鼻练习:反复发尾音是nɡ的词语,归音时让气息灌满鼻 腔。
• 词语练习
汪洋 丰盛 雄鹰 轰动 从容 成功 阳光 蒙蒙 晶莹 工程 松动 帮忙 放荡 双簧 状况 冷风
腹,待字腹饱满发出后迅速转向字尾收音。 • 中响复韵母:iao、 iou 、uai 、uei,发音时注意韵头(介
音)一出即转向字腹,待字腹饱满发出后快速转向字尾收 音。 • 后响复韵母:is、ua、ie、ue、uo,发音时注意韵头(介 音)一出即转向字腹,待字腹饱满发出后截气收音。
吐字归音的方法 之 字腹:立字
吐字归音的方法——字头:出字
• 不同的声母由不同的发音部位和发声方法决定的。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做 发音部位。
• 根据发音部位分为:
• 双唇音 • 唇齿音 • 舌尖前阻 • 舌尖中阻 • 舌尖后阻 • 舌面阻 • 舌根组
吐字归音的方法——字头:出字
• 发音方法指发音时喉头、口腔、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 况。一般可以从形成阻碍的方式,声带是否颤动,气流的 强弱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掌握。
气息的训练
• 数数儿 一口气由1到30. • 吹纸 把一张薄纸贴在墙上,在吸气到丹田后缓缓呼出,

普通话指导吐字和停顿技巧

普通话指导吐字和停顿技巧

普通话指导吐字和停顿技巧普通话指导吐字和停顿技巧如何在普通话考试中取得高分,一定要注意细节。

只有细节部分抓好了,才能够让整体显得更加完美。

中公教师考试网提醒大家在普通话考试中一定要注意吐字和停顿问题。

那么在这两方面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赶快来看一下吧。

普通话指导吐字和停顿技巧篇11、吐字吐字的技巧不仅关系到音节的清晰度,而且关系到声音的圆润、饱满。

要吐字清楚,首先要熟练地掌握常用词语的标准音。

朗读时,要熟悉每个音节声母、韵母、声调,按照它们的标准音来发音。

其次,要力求克服发音含糊、吐词不清的毛病,一是在声母的成阻阶段比较马虎,不大注意发音器官的准确部位,二是在韵母阶段不大注意口形和舌位,三是发音吐字速度太快,没有足够的时值。

朗读跟平时说话不同,要使每个音节都让听众或考官听清楚,发音就要有一定力度和时值,每个音素都要到位。

平时多练习绕口令就是为了练好吐字的基本功。

2、停顿朗读时,有些句子较短,按书面标点停顿就可以。

有些句子较长,结构比较复杂,句中虽没有标点符号,但为了表达清楚意思,中途也可以作些短暂的停顿。

但如果停顿不当就会破坏句子的结构,这就叫读破句。

朗读测试中忌读破句,应试者要格外注意。

正确的停顿有以下几种类型:①标点符号停顿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停顿符号,也是朗读作品时语言停顿的重要依据。

标点符号的停顿规律一般是:句号、问号、感叹号、省略号停顿略长于分号、破折号、连接号;分号、破折号、连接号的停顿时间又长于逗号、冒号;逗号、冒号的停顿的时间要比一般的句号时间长些。

以上停顿,也不是的。

有时为表达感情的需要,在没有标点的地方也可心停顿,在有标点的地方也可以不停顿。

②语法停顿语法停顿是句子中间的自然停顿。

它往往是为了强调、突出句子中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或补语而做的短暂停顿。

学习语法有助于我们在朗读中正确地停顿断句,不读破句,正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

③感情停顿感情停顿不受书面标点和句子语法关系的制约,完全是根据感情或心理的需要而作的停顿处理,它受感情支配,根据感情的需要决定停与不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方人学普通话如何克服语音缺陷我国的推普工作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越来越多的人充分认识到普通话在社会生活中作为交际工具的重要作用,学说普通话的自觉性日益提高,不少地方学说普通话已蔚然成风。

但与北方人相比,南方人学说普通话难度较大,根本原因是:长期的方音浸染,导致他们学说普通话时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语音缺陷。

语音错误显而易见,容易克服;而这些语音缺陷,时隐时现,就像难以治愈的病症,如何消除这些病症,正是本文要着力探讨的问题。

普通话作为一种语言有它自身的语音体系,它的最小语音单位是音素,由音素组成音节,再由音节构成语流。

那么,我们能不能以这个最基本的“音节”为对象,探讨克服语音缺陷的问题呢?我国传统的说唱艺术中有一种“吐字归韵”的理论,其核心就是根据汉语音节的结构特点来把握发音方法,这种理论很值得借鉴。

相声演员的说、学、逗、唱,干净利落;歌唱演员的民族唱法,字正腔圆;而京剧演员的行腔,更是行云流水,有板有眼。

以上三门艺术在基本功的训练中都强调语言表达上的吐字归韵,而“吐字归韵”说到底就是围绕着音节作文章。

由此启发我们,在学说普通话时,完全可以循着“吐字归韵”的途径,克服语音缺陷的毛病。

汉语的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构成,韵母又由韵头、韵腹和韵尾三个更小的部分组成,声调则标在韵母的主要元音之上。

而一般来说,一个音节就是一个汉字。

因此,根据汉语音节的这一结构特点,吐字归韵法将每个音节(汉字)分为字头、字腹、字尾三部分。

字头是发音的起始阶段,它包括声母和介音(韵头)两个音素部分;字腹是发音的中间阶段,它由韵母的核心元音充当;字尾是发音的收结阶段,一般由韵母末尾的元音,或者由韵尾的鼻辅音n和ng充当。

三个阶段相衔接,发音时从字头滑到字腹,再由字腹滑向字尾,吐字归韵的全过程便形成一个枣核形,把握每个阶段的发音要领,就能有效克服语音缺陷了。

下面按照字头、字腹和字尾的顺序,探讨一下克服语音缺陷的具体方法。

第一是咬字头,这是发出字音的起始阶段。

它要求声母的发音部位准确无误,发音方法正确规范,如果有介音(韵头)要防止丢失介音。

所谓“咬”是强调念字头时一般要做到强而有力,富有弹性,为整个字音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舌尖前音z、c、s为例,常见汉字有“资、雌、思”等,这三个声母的发音部位,z 和c是舌尖抵住上齿背,s 是舌尖接近上齿背,故称之为舌尖前音。

南方人往往以为自己的方言本来就有这三个平舌音,学说普通话时就忽略了两者间的差异。

其实,南方人发“z、c、s”类字音,如“司、死、肆”等,都偏硬偏直,即咬字过了头,导致语音缺陷;而普通话的“z、c、s”则比较柔和,并且有着细微的差别:“z”不送气或气流偏弱,“c”送气或气流偏强,“s”的舌尖只是接近上齿背留下一条窄缝,气流从窄缝间擦过成音,显得尤其柔和、平缓。

明白了这个道理,咬字头就要注意力度适中,气息的控制也需相对应,做到强弱收放适宜。

再以舌尖后音zh、ch、sh为例,常见汉字如“知、吃、师”等。

南方方言大多没有这种翘舌音,学起来尤其感到困难,经常遇到的现象是:明明知道该翘舌,可就是翘舌不到位。

因此,必须反复强调这类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即zh与ch是舌尖翘起抵住硬腭前部,sh是舌尖翘起接近硬腭前部,发zh 时,不送气或气流较弱,发ch时则相反,送气或气流较强,两者都属塞擦音,即气流冲开阻碍部位形成一条窄缝,再经窄缝摩擦成音;发sh时翘起的舌尖接近硬腭前部留有一条窄缝,平缓的气息沿着窄缝轻轻擦过成音,属轻擦音,声带不颤动,如果颤动就变成了“r”声母。

一般来说,把握了zh、ch、sh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再与z、c、s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相比较训练发音,如“商业(shāngyè)——桑叶(sāngyè)”、“阻力(zǔlì)——主力(zhǔlì)”、“新春(xīnchūn)——新村(xīncūn)”等,就能有效克服发翘舌音不到位的缺陷了。

2010-4-25 15:04 回复百度播音深蓝之声29位粉丝2楼以上介绍的是咬住字头的具体方法,虽然仅举了两类共六个声母,但学习者完全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语言实践中摸索出行之有效的咬字技巧与方法,从而在发字音的源头上就杜绝了语音缺陷。

第二是立字腹,这是发出字音的中间阶段,它以韵腹(主要元音)为核心,要求口腔的开、齐、撮、合适度,舌位的高、低、前、后恰当,发音的长度超过声母,韵腹的发音做到清晰、响亮、饱满。

这样,整个字音就被拉开立起,产生很好的听觉效果。

普通话共有39个韵母,其中单韵母有10个,复韵母有13个,鼻韵母有16个。

复韵母由单韵母复合而成,鼻韵母则由单韵母或复韵母带上一个鼻辅音构成,就是说整个韵母体系是以单韵母为基础的,单韵母的发音准确,其他韵母的发音就不会成为难题。

而且单韵母恰恰充当了韵腹的角色,因而下工夫准确把握单韵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就能使字腹立起来,从而在发字音的中间阶段有效遏制语音缺陷。

单韵母的发音特点是口形自始至终保持不变,舌位也不移动,其中a、o、e、ê、i、u、ü是舌面音;-i(前)、-i?穴后?雪是舌尖音,其中一个是平舌,一个是翘舌;er是卷舌音。

a、o、e、ê、-i?穴前?雪、-i?穴后?雪、er的口形为开口呼,i为齐齿呼,u为合口呼,ü为撮口呼,这些单韵母的不同音色是由嘴唇的开、齐、合、撮,以及舌位的高低前后决定的。

以a为例,常见汉字有“阿、啊”等,“沙、发、打”中的韵母也是它。

a的口形为开口,嘴唇呈自然张开状,舌位低而居中,是一个央元音a,但南方人念这个单韵母时往往靠前,成了前元音a,发出的a就不纯正。

学习普通话时要记住发央元音a的条件是:一个音节中a充当的是一个单韵母,如“阿?穴ā?雪、沙?穴shā?雪、发?穴fā?雪、卡?穴kǎ?雪”等。

复韵母中a的变化也应注意,如ai和ia,由于受到前元音i的影响,这两个音节中的a都应念成前元音a,如果念成央元音a就属缺陷。

相反,在ao和ua中,由于受到后元音o和u的影响,a都应念成后元音a。

然而,南方人在发这些音节时a都偏前,存在着细微的缺陷。

在鼻韵母an中,由于鼻辅音n舌位靠前,a就应念成前元音a,在ang这个音节中?熏由于鼻辅音ng舌位靠后,a就应念成近似于后元音a。

其他单韵母发音可依此类推。

只有注意把握口形的开、齐、合、撮和舌位的高、低、前、后,特别是方言与普通话在这方面的细微差别,才能使字腹真正立起来,发出的韵母就准确而纯正了。

第三是收字尾,这是指一个字音韵尾的收结过程,也称之为“归韵”。

归韵要求趋向明显,但不一定完全到位,也就是“弱收”。

对于无韵尾的音节,只要将韵母(元音)的口形与舌位保持不变,用渐弱的气息收结即可。

就南方人而言,归韵难度最大的就是鼻韵尾,即n和ng。

如,安(ān)和昂(áng)、因(yīn)和英(yīng)等。

发前鼻音韵尾n相对要容易一些,发后鼻音韵尾ng要么是不到位,听起来与前鼻音韵尾n相差无几;要么是过了头,鼻音太重,存在着明显的语音缺陷。

针对这种情况,纠正的方法主要是准确区分n和ng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

n是舌尖浊鼻音,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放下来,气流震动声带,再进入鼻腔发音;ng是舌根浊鼻音,舌根抵住软腭前部,软腭后部放下来,气流震动声带,再进入鼻腔发音。

两个韵尾的发音共同点是声带震动,软腭放下来,气流进入鼻腔发音;不同的是n的着力点在舌尖,ng的着力点在舌根。

如此,n的共鸣重心在口腔前部,故称之为前鼻音韵尾?熏进入鼻腔的气流相对少一些,鼻腔共鸣也弱一点;ng的共鸣重心在口腔后部,故称之为后鼻音韵尾,进入鼻腔的气流相对要多一些,鼻腔共鸣也强一些。

因此,发ng时舌根要用力,同时尽量打开后槽牙,扩大咽腔的体积,促使较多的气流进入鼻腔,以强化鼻腔共鸣。

这是说,发ang、eng、ong一类韵母时,ng的发音效果应该是咽腔与鼻腔的混合共鸣,但以鼻腔共鸣为主。

懂得了这一点,在练习发含有后鼻音韵尾的字音时,舌根需用点力,再伴之以咽腔的扩大,让较多的气流进入鼻腔,后鼻音韵尾的发音效果就会出来了。

至于发鼻韵尾ng过了头、鼻音过重的毛病,只要控制好气流的强弱,让进入鼻腔的气流强弱适度就可以克服了。

咬字头、立字腹、收字尾三个阶段是吐字归韵的全过程,三个阶段的发音要领需掌握好,同时要衔接得顺畅自然,各音素之间的变化是滑动的,最终融为一体,整个字音的效果才能做到字正腔圆。

一个音节(汉字)要读得正确清晰,除了声母、韵母之外,还涉及声调的问题。

南方方言的调类与普通话大致相同,但调值上存在着差异。

所以,纠正声调缺陷的重心可放在调整调值上。

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仅点到为止。

显然,语言是流动的,而音节是语流的组成部件,就如同音乐中的一个个音符,光把一个个孤立的音符唱准还不够,还必须让每个音符协调一致而富有节奏感,这才能形成美妙动听的音乐。

所以,学说普通话除了在每个音节(汉字)上下工夫外,一定要将掌握的一个个音节放到语言交流中去巩固、体味,在语流变化中加深对音节的准确把握,也就是要学好普通话的腔调。

所谓腔调是以四声连读为核心,兼顾轻声、变调等语言要素的声调有机组合体系,声韵调的配合在腔调中得到全方位的显现。

因此,学好普通话腔调,声、韵、调(字头、字腹、字尾和声调)的缺陷和问题,绝大部分都能得到弥补和化解了。

总之,多听、多读、多思、多练,由一个一个音节的准确把握,到语流中灵活自如的驾驭每个音节,乃至于细微音变的到位处理,坚持数年,南方人说普通话就会由语音错误偏多转为错误偏少,甚至基本消除;语音缺陷就能有效弥补,甚至基本克服;就会由模仿北方人的语音腔调,转而形成自己特有的普通话腔调,并朝着标准、纯正的普通话目标迈进,普通话口语表达的水平将逐步提高,昔日的“南方佬”,今日也敢和北方人在运用普通话方面比肩而行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