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酸的临床诊断意义
唾液酸酶测定法在诊断细菌性阴道病中的临床应用

龙源期刊网
唾液酸酶测定法在诊断细菌性阴道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胡立平刘利
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09年第05期
[摘要]目的:探讨唾液酸酶法检测(BLUE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baeterial vaginosi.BV)的临床应用。
方法:对妇科门诊458疑似BV患者采用全标准检测法(Aresd)和BLUE法对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
结果:在458例疑似Bv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中Aresel法检出阳性数为212例,阳性率为46.3%(212/458),BLUE法捡出阳性数为214例。
阳性率为4617.1%(214/458),经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
结论:采用唾液酸酶测定快速、准确。
操作简便,结果易判认,特异性强,是细菌性阴道病诊断的一项较为灵敏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唾液酸酶法测定法:细菌性阴道病:阴道分泌物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B。
唾液酸化糖链抗原标准

唾液酸化糖链抗原(Sialylated Glycan Antigen)是一种糖链抗原,通常存在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或糖脂上,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在研究和临床诊断中,通常需要使用标准来衡量唾液酸化糖链抗原的含量或浓度。
制备唾液酸化糖链抗原标准的一般步骤如下:1. **选择合适的参比物**:选择已知浓度的唾液酸化糖链抗原作为参比物,通常是纯化的标准物质。
2. **稀释**:将参比物按照一定比例稀释到所需的浓度范围内。
3. **建立标准曲线**:利用已知浓度的参比物制备一系列浓度梯度的标准溶液,测定其吸光度或其他性质,然后绘制标准曲线。
4. **测定待测样品**:用相同的方法对待测样品进行测定,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品中唾液酸化糖链抗原的含量。
5. **验证标准品质**:定期检查唾液酸化糖链抗原标准的品质,确保其稳定性和准确性。
通过制备和使用唾液酸化糖链抗原标准,可以对待测样品中的唾液酸化糖链抗原含量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更准确地了解相关生物学过程或疾病发展的信息。
在研究和临床诊断中,标准的使用对于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至关重要。
在进行唾液酸化糖链抗原标准制备和应用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标准品的保存**:制备好的唾液酸化糖链抗原标准需要妥善保存,通常应冷藏或低温保存,避免其受到光照、热力或化学物质的影响,确保其稳定性和准确性。
2. **标准品的准确性**:选择合适的参比物和确保标准品的准确性非常重要,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3. **实验操作规范**:在制备和使用唾液酸化糖链抗原标准时,需要严格按照实验方法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避免人为误差对结果造成影响。
4. **标准曲线的构建**:建立标准曲线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测定方法和仪器,确保曲线的线性范围和灵敏度符合实验要求。
5. **标准品的稳定性**:定期检查标准品的稳定性,如有必要,可以重新制备标准品或者调整实验条件,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CA50

CA50CA50Marker),是反映肿瘤存在的化学类物质。
它们或不存在于正常成人组织而仅见于胚胎组织,或在肿瘤组织中的含量大大超过在正常组织里的含量,它们的存在或量变可以提示肿瘤的性质,借以了解肿瘤的组织发生、细胞分化、细胞功能,以帮助肿瘤的诊断、分类、预后判断以及治疗指导。
CA50是一种唾液酸酯和唾液酸糖蛋白,正常组织中一般不存在,当细胞恶变时,糖基化酶被激活,造成细胞表面糖基结构改变而成为CA50标志物。
正常血<20 μg/L,许多恶性肿瘤患者血中皆可升高,如66.6%的肺癌、88.2%的肝癌、68.9%的胃癌、88.5%的卵巢或子宫颈癌、94.4%胰或胆管癌,其他如直肠癌、膀脏癌等皆有70%以上是升高的。
[1]一.概述TSGFTSGF全称Tumor Supplied Group of Factors,中文译作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是数种国际公认的与恶性肿瘤生长相关的糖类物质和代谢物(脂蛋白、酶、氨基酸)的统称。
当肿瘤产生时,血液中肿瘤相关物质含量升高,是肿瘤的早期发现、术后及放、化疗、转移、复发的重要线索。
临床试验证明,测定血清中肿瘤相关物质的含量,将为肿瘤的早期发现、筛查,良性肿瘤的鉴别和患者病情变化的动态检测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TSGF的检测可为临床检验恶性肿瘤提供一个较为理想的指标,运用现代生物化学分析技术,达到了快速、准确、早期发现肿瘤的目的。
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专家鉴定,根据全国数百家医院临床研究报告评审确定为:敏感性可以达到86%,特异性达到97%以上。
通过对大量健康人群的调查发现其特异性达到99.35%。
TSGF检测对各种恶性肿瘤早期及治疗后的复发,其发现能力强,特别适合做人群的健康防癌检查和对病人术后及放、化疗后的早期检测的检测作用。
与其他常见的肿瘤检测标志物不同的是,TSGF的检测物在肿瘤形成的早期浓度就已经很高。
我院采用的BXTM试剂是根据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血液中多种与肿瘤相关生化物质改变的机理。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 第4部分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第4部分摘要:一、引言二、临床生化检验项目概述1.常规生化检验项目2.特殊生化检验项目三、参考区间及其意义1.参考区间的定义2.参考区间的应用3.参考区间的划分四、我国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标准1.血清生化指标参考区间2.尿液生化指标参考区间3.唾液生化指标参考区间五、临床应用实例1.血清生化指标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2.尿液生化指标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3.唾液生化指标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六、检验结果的解读与分析1.单一指标异常的解读2.多项指标异常的解读3.异常结果的临床意义七、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样本采集与处理2.仪器与试剂的选择3.检验操作规范八、总结与展望正文:一、引言临床生化检验是现代医学诊断和监测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众多的生化检验项目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丰富的诊断依据。
然而,如何正确理解和应用这些检验结果,避免误诊和漏诊,成为了临床医生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对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二、临床生化检验项目概述1.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包括血清生化指标、尿液生化指标和唾液生化指标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人体器官和系统的功能状态,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2.特殊生化检验项目特殊生化检验项目包括免疫生化、酶学、遗传代谢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特殊生化检验项目的应用有助于临床医生对疾病进行精准诊断。
三、参考区间及其意义1.参考区间的定义参考区间是指在正常人群中,某一生化指标的分布范围。
合理的参考区间有助于临床医生判断检验结果的异常与否。
2.参考区间的应用参考区间在临床检验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医生识别异常指标,进一步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
3.参考区间的划分划分参考区间时,需充分考虑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因素,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四、我国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标准1.血清生化指标参考区间血清生化指标包括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
分解唾液酸乳糖的酶

分解唾液酸乳糖的酶唾液酸乳糖的酶(Lactase)是一种存在于人体和其他哺乳动物体内的酶,主要负责分解唾液酸乳糖。
在人类中,这种酶主要存在于口腔和肠道中,对乳糖的消化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讨论唾液酸乳糖的酶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功能,以及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制备和检测方法,最后探讨其临床和商业价值。
一、唾液酸乳糖的酶的基本概念唾液酸乳糖的酶,又称乳糖酶,是一种酶类蛋白质,具有特定的氨基酸序列。
在人体内,乳糖酶主要由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编码,这个基因在人类的不同族群中存在不同的变异形式,导致乳糖酶的表达量和活性差异。
因此,乳糖不耐受现象在某些族群中较为常见。
二、唾液酸乳糖的酶的作用和功能1.分解乳糖:乳糖酶主要作用于乳糖分子,将其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
葡萄糖和半乳糖是人体可以利用的简单糖,可以提供能量。
2.肠道健康:乳糖酶分解乳糖后,降低了肠道内的渗透压,有利于维持肠道的水分平衡,防止肠道菌群失调和便秘等问题。
3.免疫调节:乳糖酶还能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促进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三、唾液酸乳糖的酶在生物学中的应用1.乳制品加工:乳糖酶在乳制品加工中具有重要作用,如生产低乳糖牛奶、乳糖酶改性乳制品等。
2.生物制药:乳糖酶可用于制备生物制药,如用于制备口服疫苗、生物药剂等。
3.遗传工程:研究乳糖酶基因及其变异形式,有助于了解人类族群的遗传特征和疾病发生机制。
四、唾液酸乳糖的酶的制备和检测方法1.制备:乳糖酶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重组表达、纯化和活性检测。
2.检测:乳糖酶的活性检测方法有多种,如对硝基苯乳糖法、放射性测定法等。
五、唾液酸乳糖的酶的临床和商业价值1.乳糖不耐受治疗:乳糖酶替代疗法可用于治疗乳糖不耐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乳制品产业发展:乳糖酶的应用可促进乳制品产业的发展,满足消费者对多样化乳制品的需求。
3.生物制品研发:乳糖酶在生物制品研发中有广泛应用,如疫苗、生物药剂等。
总之,唾液酸乳糖的酶作为一种关键的酶类蛋白质,在生物学、临床和商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唾液酸与恶性肿瘤

唾液酸与恶性肿瘤来源:创新医学网作者:李林生,吴斌作者单位: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广东湛江,524000【摘要】唾液酸(sialicacid,SA)是分布在细胞膜表面糖链最末端的一系列携带负电荷的9碳酸性单糖,在机体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细胞的恶性转化常常伴随着唾液酸的过表达。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恶性肿瘤与唾液酸表达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方向及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唾液酸,恶性肿瘤,肿瘤进展【Abstract】 sialicacidare a series 9-carbon acidlicmonosaccharideswhich are the terminal monosaccharides of the cell surface glycoconjugates.They play important rolesin many pathologic and physiological processes.Research shows that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cells are usually related to the overexpression of sialicacid.This text reviewed the researchadvancesabou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malignant tumor andsialic acid,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bout that are put forward.【Key words】Sialicacid Alignant tumor Tumour progression所有哺乳类动物的体细胞外表面都由多糖覆盖,这些多糖糖链连接在细胞膜的蛋白质和脂质上,形成蛋白-多糖复合物及脂质-多糖复合物,这些复合物主要包括糖脂、糖蛋白、糖磷脂及蛋白多糖[1,2]。
血清唾液酸联合甲胎蛋白 癌胚抗原检测对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

(O :2 6 —13 1 ) 172 7 .
综 上所述 , TA发生后 , 在 I 虽然其 临床症状很快 消失 , 但 却存在持久 的记忆 障碍 , TA也 加快 了大 脑认知下 降和退 且 I 行性变 的发生 , 有鉴 于此 ,I TA后给予及 时有效 地治疗 , 防 对 治记忆 障碍 、 阿尔茨海默病及血管性痴呆均有重要意义 。
[ 卞留贯 , 6 】 张天锡 , 赵卫 国. 脑缺血 后学习和记忆障碍的神经生
物学. 国外 医学脑血管病分册 ,1 9 , ( ) -. 9 5 3 1 :79 [] 甄晓然 , 7 王璇. 舌穴放血治疗假性 延髓麻痹患者 10例疗效观 0 察. 实用 医技杂志 ,2 1 ,1 (2 :19 —2 3 0 1 8 1 ) 2 219 . f1 孙阳 , 光固. 暂性脑缺血发 作患者 的神经 心理研究.中国 8 袁 短
临床心理 学杂志 , 9 5 34 : 9 —9 . 19 , ( ) 16 19 ( 稿 日期 :0 2 0 —5 收 2 1 —40 )
[] AvrzMA,Mah d 2 lae ca oC,B rooE,e a. u ciia a et n ars t 1S b l c l t ni n t o
功能 , 进而降低 了学习能力1 6 ] 。④海马结构是记忆和学 习的重 要部位 , 而海马 C 1区的椎体 细胞对缺血最敏感用 在脑缺血 A 。 发作 时 , 以上 的病理 生理 改变也 常在海 马 区发 生 , 并使 海马 C A1区神 经元 丢失 和神经递 质紊乱 。所以 TA后 的认知 障碍 I 的发 生是 必然 的 , 而且 TA的发作 次数越 多 , I 则记 忆损 害越
[ Ra Jc snS 4 ] n R, ako ,Ho adR. e rpyhlgclmp i n n w r N uo sc oo a a met l i r i
唾液酸酶在三种妇科阴道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唾液酸酶在三种妇科阴道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探讨阴道分泌物唾液酸酶在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病、霉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滴虫性阴道病和霉菌性阴道病以涂片中检出滴虫和霉菌并依据Amsel法排除细菌性阴道病的混合感染,细菌性阴道病依据Amsel法诊断,唾液酸酶使用郑州安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试剂条。
结果阴道分泌物唾液酸酶在450例细菌性阴道病中阳性425例,阴性25例,阳性率94.4%;在378例滴虫性阴道病中阳性39例,阴性339例,阳性率10.3%;在360例霉菌性阴道病中阳性40例,阴性320例,阳性率11.1%。
结论唾液酸酶在细菌性阴道病中有着较高的阳性率,在霉菌性阴道病和在滴虫性阴道病中阳性率较低,且唾液酸酶在细菌性阴道病和滴虫性阴道病、霉菌性阴道病的鉴别诊断中有着较好的价值。
【关键词】唾液酸酶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病霉菌性阴道病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是临床常见妇科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以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包括早产、胎膜早破、子宫内膜炎、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及泌尿系统感染等。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BV可改变妇女对HIV的易感性,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1]。
而单纯的滴虫性阴道病、霉菌性阴道病的治疗与BV也不完全相同,这些都要求临床能够有快速诊断BV,并能够判断滴虫性阴道病、霉菌性阴道病是否混合BV感染的方法。
为评价唾液酸酶对此的临床价值,对我院妇科门诊2008年12月至2009年11月的1188例有症状患者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我院2008年12月至2009年11月的妇科门诊1188例有症状患者,年龄17-58岁,平均年龄(31.8±7.2)岁;其中BV 450例,滴虫性阴道病378例,霉菌性阴道病360例。
并且依据Amsel法诊断标准对滴虫性阴道病和霉菌性阴道病排除了混合BV感染的可能。
唾液酸质谱检测方法-定义说明解析

唾液酸质谱检测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唾液酸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在许多疾病的诊断和监测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唾液酸检测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如灵敏度不高、操作复杂等问题。
质谱技术的发展为唾液酸检测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其高灵敏度、高准确性和高通量性能使其成为一种强大的分析工具。
本文将重点介绍唾液酸质谱检测方法的原理、技术路线和应用前景,以期推动唾液酸检测领域的发展。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引言部分: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阐述对唾液酸质谱检测方法的重要性。
2. 正文部分:2.1 唾液酸简介:介绍唾液酸的概念、生物学功能和在人体中的作用。
2.2 质谱技术原理:详细解释质谱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3 唾液酸质谱检测方法:介绍了唾液酸质谱检测的方法和步骤,包括样品处理、质谱分析等内容。
3. 结论部分:3.1 总结:对本文进行总结,回顾文章的研究内容和成果。
3.2 应用前景:探讨唾液酸质谱检测在临床诊断和疾病预防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3.3 展望:展望未来唾液酸质谱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方向,提出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唾液酸质谱检测方法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和意义。
通过全面介绍唾液酸的基本知识和质谱技术原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唾液酸质谱检测方法在癌症、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旨在为医学研究人员提供更准确、快速、便捷的检测手段,促进相关疾病的早期预防和诊断,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通过本文的探讨,还可以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提供借鉴和启发,推动唾液酸质谱检测方法在生物医学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
2.正文2.1 唾液酸简介唾液酸是一种重要的糖醛酸,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尤其是在动物体内。
它是一种羰基酸,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粘附、信号传导、免疫调节等。
唾液酸还参与了多种生理过程,如细胞生长、细胞凋亡以及细胞信号转导等重要的生物学事件。
3‘sl 唾液酸乳糖的分子结构式

文章标题:探究3‘sl 唾液酸乳糖的分子结构式1.引言在现代生物化学和生物医学领域,作为糖酯化合物的一种重要代表,3‘sl 唾液酸乳糖一直备受关注。
它的分子结构不仅对于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至关重要,还在许多疾病和疾病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3‘sl 唾液酸乳糖的分子结构式,了解其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意义。
2.3‘sl 唾液酸乳糖的基本概念2.1 介绍3‘sl 唾液酸乳糖的概念和定义3‘sl 唾液酸乳糖是一种重要的酶解产物,它由唾液酸和乳糖两种单糖基元组成,是一种典型的糖酯化合物。
其分子结构式为…2.2 生物体内的分布和功能3‘sl 唾液酸乳糖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在细胞膜表面、细胞间物质中都可以找到它的存在。
其主要功能包括…3.探究3‘sl 唾液酸乳糖的分子结构式3.1 分子结构式的化学组成3‘sl 唾液酸乳糖分子结构式的化学组成包括…3.2 分子结构式的空间构型3‘sl 唾液酸乳糖的分子结构式的空间构型对其生物活性和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来说,其空间构型包括…4.3‘sl 唾液酸乳糖的意义和应用4.1 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由于3‘sl 唾液酸乳糖在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可以将其作为疾病的生物标志物进行检测和诊断。
4.2 药物或治疗方法中的应用一些针对3‘sl 唾液酸乳糖的药物或治疗方法也在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应用,比如…5.个人观点和理解根据我对3‘sl 唾液酸乳糖的研究和了解,我认为它在生物体内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其分子结构式不仅决定了其空间构型和生物活性,还影响着其在疾病治疗和诊断中的应用。
未来,我们可以对其更深入地研究,以找到更多的生物医学应用价值。
6.总结回顾本文通过对3‘sl 唾液酸乳糖的分子结构式进行深入探讨,对其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意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我们也发现了它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对3‘sl 唾液酸乳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白细胞酯酶与唾液酸酶及过氧化氢联合测定技术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中的应用

白细胞酯酶与唾液酸酶及过氧化氢联合测定技术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酯酶和唾液酸酶、过氧化氢联合测定技术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315例疑为细菌性阴道病病患为实验对象,收集阴道异常分泌物进行联合检测法和Amsel法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
结果:315例疑为细菌性阴道病病患中,Amsel法检测有53例阳性,联合检测法检测有51例阳性,联合检测法敏感度为90.57%,阳性预测值为94.12%;Amsel法检测有262例阴性,联合检测法检测有264例阴性,其中有5例假阴性,联合检测法特异性为98.85%,阴性预测值为98.11%;Amsel法和联合检测法检测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白细胞酯酶和唾液酸酶、过氧化氢联合测定技术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联合检测方法简便、快捷、结果稳定,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过氧化氢;唾液酸酶;白细胞酯酶;细菌性阴道病细菌性阴道病(BV,Bacterial Vaginosis)是一种由分泌物与正常阴道菌群生化性质改变而导致的、育龄期妇女较为常见的一种阴道炎症[1]。
该疾病感染率约为15%至30%,且复发率较高[2]。
细菌性阴道病在细菌学上主要表现为阴道乳酸杆菌(正常菌群)减少,而人型支原体和动弯杆菌、拟杆菌、加德纳菌等厌氧菌大量增殖,易引发HIV获得性感染、盆腔炎症、孕妇早产、不孕症、宫外孕、妊娠失败、泌尿系统感染等[3]。
临床上以往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金标准为Amsel法,但采用该方法进行检测,干扰因素多、操作繁琐,本次实验主要对比Amsel法和联合检测法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现进行详细报道。
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315例疑为细菌性阴道病病患为实验对象,年龄在21-54岁,平均年龄为(45.3±12.4)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什么是唾液酸?
血清唾液酸(sialic acid SA)又称N-乙酰神经氨酸 (NANA),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主要是在细胞膜 内,是真核细胞膜上糖蛋白、糖脂的重要组成部分,参 与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
一、 什么是唾液酸?
SA在细胞的恶性转化时起着特殊的作用,其含量与 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浸润、细胞粘附性降低、 肿瘤抗原性及逃避宿主细胞的免疫监视等密切相关,是 一种广泛有效的肿瘤标志物。
100.00% 50.00%
SA与CEA对肠恶性肿瘤诊断临床评价
对比
73.705%7.40%
90.108%5.90%
86.00% 67.30%
0.00%
敏感度
特异度
准确度
唾液酸(SA) 癌胚抗原(CER)
三、 唾液酸的临床诊断意义
1.1、肠恶性肿瘤辅助诊断 SA和CEA(癌胚抗原)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消化系统恶
含量完全在正常范围。 因此,测定血清SA对肠癌转移(特别是术后复发转移)监测具有更显著的临 床应用价值。
三、 唾液酸的临床诊断意义
1.2、肝癌的辅助诊断 肝癌患者血清和腹腔积液中SA水平均显著地高于肝硬化组和正常人组,其阳
性率也明显地高于正常人组和肝硬化组。 SA与CEA(癌胚抗原)和SF(铁蛋白)联合检测可使阳性增加到96.1%以上。 此外,检测血清和腹腔积液SA水平也有助于肝癌和肝硬化的鉴别诊断。
作为糖尿病患者一项参考指标。
三、 唾液酸的临床诊断意义
6、用于癌抗原检测 SA在临床上的应用除以上介绍的外,在卵巢癌、宫颈癌等都有应用报导,血清
SA联合CEA、AFP(甲胎蛋白)、CA125(癌抗原125)、CA50(癌抗原50) 等进行检测,可进一步地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更能准确地对肿瘤进行 诊断和治疗,弥补单一测定的漏诊和误诊。 在肺癌、白血病、肠癌等阳性率较高,说明SA与恶性肿瘤的关系非常密切,是 一种较好的肿瘤标志物。
三、 唾液酸的临床诊断意义
5、Ⅱ型糖尿病 SA含量升高是由于SA为受体的基本组成部分参与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的信号
调节过程。 糖尿病患者发病时体内脂肪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中SA分解释放增加,循环血
液中SA含量升高,因此受体异常是影响糖尿病患者SA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血清SA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结果,血清SA检测可
三、 唾液酸的临床诊断意义
总结
因此,血清SA可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特别是肺癌)的筛 查,适用于大批人群健康筛查,以便对肿瘤患者做到早期发 现、早期诊断和治疗。血清SA还可以作为肿瘤疗效观察指标, 监测肿瘤的消长,估计预后,是否扩散、复发和转移。
谢 谢观看
4、头颈部肿瘤 头颈部解剖形态复杂,许多部位肿瘤不易早期发现,检测唾液酸(SA)可对部分
恶性肿瘤进行诊断和监控。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S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和良性肿瘤病人,恶性肿瘤
Ⅲ、Ⅳ期病人高于Ⅰ、Ⅱ期病人, 而且SA含量下降后再升高并持续保持高水平,提示有复发、转移的可能,预
后不良。如一直保持正常水平则提示病情平稳,预后较好。
三、 唾液酸的临床诊断意义
2、肺部恶性肿瘤辅助诊断 在肺癌患者中,SA阳性率为80.4%,诊断正确率为87.3%(以组织学或细胞
学结果为金标准) 联合检测SA和TSGF(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肺癌阳性率可上升到
89.8%。 当肿瘤切除后SA和TSGF的血清浓度明显下降,阳性率显著下降。 肺癌手术前后测定血清中SA和TSGF含量有助于了解病人的预后,对手术疗
性肿瘤诊断阳性检出率,据资料报导SA 和CEA联合检出 率显著高于两者单项检测的检出率,在急性炎症患者血清 中,唾液酸水平也有升高。
三、 唾液酸的临床诊断意义
1.1、肠恶性肿瘤辅助诊断 研究表明: 肠癌发生位置越高,则血清SA含量升高越显著,阳性率越高. 癌症已转移者SA含量和阳性率均高于未转移者, 术后复发转移者SA含量和阳性率显著高于术后未见复发或转移者,后者SA
二、 唾液酸的含量增加的机制。
正常代谢时血清SA含量稳定,当正常细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化为 恶性肿瘤细胞的过程中,细胞膜上糖脂合成增加及细 胞膜上糖脂转化异常并更多地脱落或分泌入血,是导 致肿瘤患者血清中SA含量增加的主要机制。
导致血清中SA增 加
细胞膜上的糖脂合 成异常
正常细胞转化为肿 瘤细胞
三、 唾液酸的临床诊断意义
三、 唾液酸的临床诊断意义
7、用于手术后观察 血清SA检测对手术后病人动态观察也有一定的价值。手术切除
临床治愈后能使血清SA含量降低甚至达到正常范围。表明血清 SA不仅是恶性肿瘤辅助诊断的客观指标,还是监测手术治疗病 程变化的可靠指标。
三、 唾液酸的临床诊断意义
总结
由于血清SA水平不随年龄和性别的变化,在不同类型的 恶性肿瘤中表达不尽相同,但它与细胞间的粘着和聚集、接 触抑制、细胞转化、恶性肿瘤的转移、复发和扩散有密切相 关。
1、用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辅助诊断 目前对于消化系恶性肿瘤的诊断,除了内窥镜和影像学检查与
病理切片检查外,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也成为临床常用的检测 手段之一。
三、 唾液酸的临床诊断意义
1.1、肠恶性肿瘤辅助诊断 SA对多种肿瘤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单项血清SA对肠癌症检出敏感
度为73.7%、特异度为90.1%、准确度为86.0%, SA对肠癌的敏感度比 CEA高20%,两者特异度相当, SA临床价值优于CEA。
效的监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三、 唾液酸的临床诊断意义
3、白血病辅助诊断 白血病患者SA阳性率达70-80%。 急性白血病更高。 白血病骨髓像好转者,说明临床症状和体征稳定或好转,血清
SA含量明显下降。 骨髓像恶化者,血清SA含量明显上升,预示病情恶化或死亡。
三、 唾液酸的临床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