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中国古诗中的酒文化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文化意象分析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文化意象分析摘要:古今中外学者在诗词翻译过程中,总结了许多翻译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了翻译实践,但许多译者没有对诗词意象进行深刻剖析,未能传达出原文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意境。
因此,本文通过运用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以意象分析、文化分析为重点,研究诗歌意象的翻译方法,帮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寻找正确的角度,传播中国文化。
关键词:帕尔默文化语言学意象翻译文化分析传播文化1.引言诗歌传达情感,意象反映文化,准确传达意象是人们翻译过程中的难题。
古今中外学者在诗词翻译过程中总结出许多翻译方法,这些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
但在翻译过程中,仍有译者未能把握诗歌整体性,深入分析诗歌意象、意境和文化,因而未能向读者传达诗人寄托在诗中的真实情感。
对诗词中的意象、文化的理解是诗歌翻译的难点和重点。
因此,本文通过运用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分析文化意象,探究理解文化意象的方法,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文化意象,从而向外国友人传播中国文化。
1.1文献综述1.1.1国内研究现状暨南大学翁显良教授曾经提出:意象及加强其艺术效果的节奏是保持英译汉诗本色的途径[1]。
他强调诗歌魅力在于意象[2]。
这对当时中国翻译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接着,谢天振教授在《译介学》中认为:在文学翻译时尽量保持原文中的文化意象。
当然,文化意象的失落和扭曲现象是不可比避免的[3]。
其次,许渊冲教授提出“三美”“三化”原则来处理文化意象。
在国内一些重要期刊上,张保红谈论了意象再现的广义、狭义问题;辛献云将意象划分为比喻型意象和非比喻型意象。
1.1.2国外研究现状1917年,阿瑟·韦利在意象翻译中注重采用直译法,并出版了《中国诗歌一百七十首》,后被文学集誉为“至今尚有生命力的唯一意象诗派集”;美国诗人庞德将“意象”定位为:瞬间表现的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其注重“创法译”,认为检验翻译的标准是译者与作者之间对于诗歌情感的体验、心灵契合、意象传递三方面的契合程度,不再局限于内容上的忠实。
浅谈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酒文化”
浅谈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酒文化”介绍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酒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从《诗经》到唐诗宋词,无数诗人在他们的作品中写到了酒,这是因为酒在古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古代中国的酒文化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酷爱饮酒。
在古代,酒被视为一种文化信仰,被列为仁义礼智信的六艺之一。
在中国古代的诗词作品中,酒常常被用来表现情感,表达深情,抒发自我,它承载着中国人悠久的文化和人民的生活习惯,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酒,在中国古代是一种享受美好生活的标志。
就像儒家所提倡的“和而不同”一样,饮酒也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做法,它被视为一种人类维系情感交流的方式,尤其是在封建时代,诗人们的知识、文化和情感世界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底蕴,并非一般的饮酒习惯可以替代。
在中国古代,饮酒也被视为是一种思考的方式,经常出现在一些哲学性的作品中,如《论语》、《道德经》等等。
在古代文献中,亦经常看得到酒恩、酒神等酒文章,更是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高雅的文化品位和良好的生活情趣。
诗人们如何表现酒文化在具体的写作中,诗人们通过自己个人的饮酒经历,以及对生活中的种种进行沉淀,致力于展开一种对生命的独特思考。
他们通常用充满感情、意蕴深刻的话语表达自己对酒的热爱和深思。
在这些诗人中,有些人将酒当作是一种宝藏,有些人则更多的从酒这个话题中体现他们的情感。
他们通过酒这个桥梁,与读者建立心灵上的共鸣。
举例来说,在唐诗中,杜甫便写过《月夜忆舍弟》诗,“戏为兄弟媵,从我者绝来。
”这是因为他的舍弟酒量有限,自己喝的太多,导致弟弟怕自己喝醉了出事,因此以“媵”相劝,兄弟情深。
张九龄也曾写过《赠张舍人》诗,“黄茅已陈酒,青箬仍煮茶。
”这个诗句出现了茶与酒结合在平常生活中的互补关系,让人回味无穷。
酒文化对生活和情感的影响酒文化是诗人们展现中国人文化、生活、情感、哲学、意境的一种途径。
而人们对文化的感知是无限深入的,酒文化也因此而与人类的生活和情感紧密相连。
古典诗词中的酒文化赏析
羊 二元角力中逐渐被软化 羊化 导致在宋朝时龙异 化成了羊 屈辱求和 偏安一隅 不思进取 而且 羊族 们 彻底发展出一套 羊 的真理 存天理 灭人欲 狼与 羊之间的界限彻底划清 也就是说 羊族 对 狼族 彻底 排斥和不认同 这是在 羊 的领域内对狼性的彻底灭杀 只是 这种 纯羊性 是不堪 狼族 的轮番吞食的 当一 个强大的狼王统一群狼后 羊群只能被灭掉 所以这个异化 过程是狼吃羊 升龙 化羊 再被狼吃的异化循环
的友人还没有来到 心中那份期待 思念 落寞 忧伤是那
小小的酒杯所能容得下的吗 这份挥之不去的寂寞和忧伤
随着酒香飘散开来 笼罩在诗人周围 诠释着诗人难以言传
的心境 形成一种幽远 悠然的艺术境界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陆游的 钗头凤 一词 成为思念情
人刻画相思和悔恨的扛鼎之作 全诗委曲缠绵 惆怅交加
相思与遗憾同在 悔恨与无奈俱增 令人读之再三 叹之再
有或高兴 或忧伤或悔恨的缕缕不绝的情绪的飘带 缠绕在
饱受思念之苦的诗人心间 缠绕在试图走进诗中的后来读者
心间 感同身受 余味无穷
在 闻官军的河南河北 一诗中 诗人的高兴之态栩栩
如生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
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听到捷报喜极而泣 回家之心已是
离弦之箭 一发而不可收拾 如此令人激动之事 不能无
一 报国之志 忧民之心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族之魂 这种 报国之志反映于诗词之中 与 酒 的水乳交融的结合 折 射出诗人拳拳爱国之心 殷殷报国之志 凝成一种浑厚沉 郁 而又令人荡气回肠的酒文化 如我们最为熟悉的王翰的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诗的主人翁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 大敌压境 沉着应 战 交战前夕 饮酒壮行色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 几人回 既是将军劝勉将士的豪言壮语 更是将军内心视 死如归 破敌报国之志的独白 短短的四句诗 仅是作者截 取战争前夕饮酒的一个场景片断 就把将军誓死报国的决 心 临危不惧的洒脱 饮酒壮行的华美场面描绘得有声有 色 淋漓尽致 激动人心 以酒入题 以酒贯穿始终 角度 新颖 举重若轻 驾驭战争题材如行云流水 一气呵成 范仲淹的 渔家傲 也是一首借酒言志 报效国家的传 世佳作 作者守卫西北边疆 遏制了西夏军对北宋的侵扰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离家万里守卫边 疆 舍小家 护大家 唯有借一杯杯浊酒来消融对家乡和亲 人的思念浓情 酒杯中 映出远方家乡的轮廓和亲人们熟悉 的笑脸 心中 破敌立功 戍边报国的决心和志向却是更加 坚定 深沉了 浊酒一杯 承载了守边将军浓浓的思乡之 情 更承载了将军深深的报国之志 这首词意境雄浑 情景 交融 以其迸发的深沉的爱国之情 感染着 感动着历代有 识之士 历久弥新 如果说报国之志是诗人心中雄壮辉煌的不灭之志 那么 忧民之心则是诗人忧国爱民的伟大人格的真实写照 在这方 面 唐代大诗人杜甫堪称忧国忧民的典范和楷模 他的名作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中记述了自身遭遇和旅途见 闻 一边是 中堂舞神仙 烟雾蒙玉质 客貂鼠裘 悲管逐 清瑟 劝客驼蹄羹 霜橙压香橘 的统治阶级穷奢极欲的豪 华宴饮场面 同时另一边却是 路有冻死骨 劳动人民衣 不蔽体 食不裹腹 背井离乡 颠沛流离 冻死街头 无人 问津的悲惨场面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十个字看 似平常 却是字字千钧 这不带任何修饰和感情色彩的现实 主义描述 蕴含了多少对统治阶级奢侈腐化生活的痛恨 对
古典诗歌中的酒文化
古典诗词中的酒文化【摘要】:中国是诗国,也是酒国。
中国古代诗词中也包含了许多书写“酒”饮“酒”的诗句。
“酒”作为一种符号文化因素出现在诗词创作中,其本身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哲学观,而且体现了作者的个人情怀和审美趋向。
本文将从先秦到清朝的诗词这两个方面简要论述中国诗词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文人与酒的情结。
【关键词】古典诗词酒文化酒中仙酒魂一、诗酒的起源中国是一个酿酒,饮酒的国度,也是一个赋诗。
吟诗的国家。
很久以前,诗与酒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国的酒,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农耕社会,中国最初的诗,大约也产生于这一时期。
在远古时期,酒便已经出现。
关于酒的历史记载可以上溯到远古时期:《史记》中记载:纣“以酒为池,以肉为林”。
酒与“久”谐音,所以无论是亲朋宴会,过节人们都要以酒助兴,举杯畅饮。
自然古典诗歌中酒出现了一种以酒意命名的创作。
二、先秦时期的诗酒文化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44首涉及到酒,例如“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可见,酒是社交宴会中的“天使”。
推杯换盏之际,美酒堪称传递心意的佳媒,“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还有先秦时期的《小宛》宛彼鸣鸠,翰飞戾天。
我心忧伤,念昔先人。
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人之齐圣,饮酒温克。
彼昏不知,壹醉日富。
各敬尔仪,天命不又。
中原有寂,庶民采之。
螟岭有子,踝赢负之。
教诲尔子,式榖似之。
题彼脊令,载飞载鸣。
我日斯迈,而月斯征。
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交交桑扈,率场啄粟。
哀我填寡,宜岸宜狱?握粟出卜,自何能毅?温温恭人,如集于木。
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虽然先秦的文字比较晦涩难懂,但是我们不难看出这些都是与酒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
语言与文化:漫谈诗词品“酒”语
语言与文化:漫谈诗词品“酒”语陕西澄城郭军平“酒”可以说与中国文人与中国诗词结下不解之缘,单就中国诗词里的“酒”语可以说是俯拾皆是,万象罗列,不胜枚举。
“酒”首先有一个雅称——“杜康”。
请看曹孟德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酒”在这里简直成为了解愁的媒介和工具,也成为了宴待嘉宾的助兴剂。
再看诗中“酒仙”李白的《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颜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诗中勾画了诗人与朋友陶醉在美酒的香味里,放声长歌,直唱到天河群星疏落,籁寂更深,陶陶然把人世的机巧之心,一扫而空,显示出淡泊而恬远的美好意境。
俗语说“无酒不成宴。
”而对于“诗仙”李白来说,那更是无酒不成“诗”,请看《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诗以“醉别”开始,干杯结束,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充满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感情,给人以鼓舞和希望而无缠绵哀伤的情调。
隽美秀丽的山水,明媚而动人,自然美和人情美的互相映衬,给人以深刻的美感享受。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的确不是诳语。
还有“醉中仙”的《南陵别儿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诗人一饮酒,往往就得意忘形,起身舞剑,仰天大笑,意气冲天,真可谓是“谪仙人”下凡。
诗仙是如此迷恋于酒,而对于“诗圣”呢?何尝不是这样呢?请看“诗圣”的《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酒与诗意中国文人的酒文化情结
酒与诗意中国文人的酒文化情结酒与诗意——中国文人的酒文化情结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酒被视为一种寄托情感、表达思想的载体,与诗歌紧密相连。
诗意与酒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两者彼此交织,共同构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独特情结。
一、酒文化的渊源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酿造酒了。
杜康,作为中国古代最有名的美酒,成为了中国文人饮酒的重要象征。
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伴随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与文化。
二、诗与酒的交融中国诗歌中的“醉”,无疑是酒文化情结的象征。
对于中国文人而言,酒与诗意有着共通之处。
酒能唤起文人的欢愉和创作灵感,酒后更容易达到意境的升华。
许多伟大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等,都将酒作为他们创作的灵感之源。
他们以诗抒发对酒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感悟。
三、酒与文人的情结文人与酒之间有一种特殊的情结,他们通过饮酒来寻找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酒能缓解他们内心的压力,放松他们的思绪,使他们的情感得以舒展。
饮酒成为了文人们寻求精神慰籍的一种方式,也是他们心灵交流的纽带。
四、酒文化的审美意义中国文人对于酒的品味和审美已演化成一门独特的文化。
他们推崇以淡泊、雅静的心态面对酒的品味,追求酒中的苦辣、浓烈、淳厚之美。
通过饮酒品味,他们更好地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思考。
五、酒与友谊的象征酒是友谊的桥梁,它让人们更加亲近,拉近彼此的距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酒作为交际的一种手段,被广泛运用于社交场合。
文人们常常聚集在一起,以饮酒来表达情谊,也以酒话显露心迹。
六、酒文化的传承随着时代的变迁,酒文化在中国得到了传承与发展。
近几年,茶酒文化的兴起成为新的潮流。
许多现代诗人,如北岛、海子等,以茶酒为题材进行创作,将酒文化向新的高度引领。
这种传承与发展,保持了酒文化的独特性和生命力。
总结起来,酒与诗意交融,中国文人的酒文化情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饮酒,文人们寻找情感的宣泄和内心的宁静。
字中窥酒——从语言学角度浅析中国酒文化
现。 《 。 说文》 表酒黜义 的字有一下几个 , 酒母也。从米 , 嵌省声。 , 生衣也。从酉冢声。 , 醍 熟麴
也。从酉, 甚声。酴 “ 酒母也 。从酉 , 余声。读若庐 。”
尊之象也。一是在“ 字旁加上几个表示液体的点_: 。 ” 酉” _: 可见甲骨文中“ 为“ 的 I 吾 酉” 酒” 初文, 共有
2个 含义 : 实指 “ ”一 是作为 “ 、 、 ” 一是 酒 , 尊 饮 奠 等字 的 主体 构 件 , 表示盛 酒 的器 皿 。如 “ “ , 尊 字 甲骨
字形 , 象双手捧着尊, 从酉。 本义 : 酒器。 , 尊 酒器也。 说文》 奠” , 一《 。“ 字 甲古字形 , 酒尊置于架 上 以示祭祀。本义: 设酒食 以祭。《 说文》 “ , :奠 置祭也。从酋 , 酋酒也。下其丌也。礼有奠祭者。”
全是一个酒坛的形状了 , 嘈 形体美观, 字体结构十分匀称。
2 《 文解字》 说 千年醉
东汉许慎 的《 说文解字》 于东汉和帝 十二 年( 公元 10 ) 0 年 写成初稿 , 安帝建光元年 ( 公元 1 1 2 年) 定稿 , 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 , 也是我 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 。《 说文解字》 包含了丰富的
“ 字, 饮” 甲骨字形固, 左边是酒坛, 右边是人形, 张嘴向酒坛饮酒。 本义: “ 字甲骨文写作 , 喝。福” 甲
骨文福字的左上部是酒樽 ( )下面是一双手 , 酉 , 右上方是个表示祭祀用的供桌的“ 字 , 示” 意思是 :
双手捧 着酒 樽在神 主牌 位前 祭献 , 以求 神灵 福佑 之意 。引 申为幸福 。 “ ” 由象形 字 向形 声字 转变 则 是钟 鼎 文 ( 酒 字 亦称 金 文 ) 生 以 后 的事 , 文 的 “ ” , 产 金 酒 字 已经 完
浅谈唐诗中的酒文化
浅谈唐诗中的酒文化地理科学学院资环123班郑涛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酒文化是古老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醇香浓烈,别具一格,尤其是酒文化搀合到诗歌中,更是令诗歌芳香醉人,酒形象临风若仙。
诗歌发展到唐朝,盛大壮观,登峰造极,酒文化在唐诗中也是酝酿充分,品醇味久。
因此,唐诗中的酒文化很值得每一位“酒民”兼文人细细品味,不然,枉此一生矣!唐诗中酒的称谓繁多,有醥(清酒)、醪(浊酒)、醴(甜酒)、圣(苦酒)、醍(红酒)、醙(白酒);有绿蚁、浮蚁、椒浆、烧酒、腊酒、壶浆、醅(未过滤的酒)、醁;有菊花酒、葡萄酒、黄花酒、桂酒、白酒、竹叶春、梨花春、瓮头春等等等等不胜枚举。
酒器种类同样也是品类极多,功用齐备。
按功能分类,酒器可分为盛储器、温煮器、冰镇器、挹取器、斟灌器、饮用器、娱酒器等,其中盛酒器有缸、瓮、尊、罍、瓶、缶、壶等,饮用器有杯、盅、壶、卮、盏、钟、觞、碗等等。
《逢原记》中说,唐代李适之有酒器九品,分别叫蓬莱盏、海川螺、舞仙、瓠子卮、幔卷荷、金蕉叶、玉蟾几、醉刘伶、东溟样。
可见酒器也有尊卑之分,因为从质地看,的确它们千差万别,有金银器、青铜器、玉器、陶器、瓷器、竹木器、漆器、玻璃器、兽角器、蚌贝器等。
陆龟蒙《酒仓》诗云:“奇器质含古,挫糟未应醇。
”写出了酒器的共性和功用。
唐诗中与酒相关的词语同样尉为壮观,根据《唐诗宋词全集》唐诗部分统计,有“酒力、酒醒、酒酣、酒兴、筛酒、酹酒;酒旗、酒花、酒具、酒瓶、酒瓮、酒舫、酒楼、酒肆;酒徒、酒债、赊酒、沽酒、温酒、让酒、致酒(劝酒)、酌酒;独酌、对饮、浅酌、痛饮、狂饮、纵酒、微醉、稀醉、半醉、醉醺醺、共醉、醉塌、酩酊、沉醉、尽醉、积醉;醉歌、醉舞、醉眠、醉卧;酒癖、酒病等等。
如此多的词汇,从另一个侧面也衬托出唐代酒文化底蕴的深厚。
清楚了上述有关的酒名、酒器及与酒相关的词汇后,我们详细地来分析一下唐诗中描写的饮酒的一般顺序。
先是“饮”:如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元稹《三泉驿》“劝君满盏君莫辞,别后无人共君醉”。
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酒文化
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酒文化从古至今,在历代的古代诗词中诗与酒总是形影不离,一直有着不解之缘,迄今为止,诗与酒已经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具有中华特色的传统文化。
中国古典诗词在酒的陪衬与烘托下获得了极大的创作空间与发展空间,散发出了无穷的文化魅力。
我国古代诗词中的“酒文化”可以说是绵延不绝,无处不在,每一字每一句无不体现着诗人或是深沉或是奔放或是愤慨或是激荡的情感,每一首诗都如同一坛上好的百年佳酿,意义绵延,历久弥香。
形成了别具一格、拥有独特魅力的酒文化。
自造酒鼻祖杜康酝酿出这等醇香美味的饮品以来,酒便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情感宣泄和灵魂寄托之因而它不仅可供人啜饮,而且还孕育了千百年的酒文化。
饮一杯恬淡的酒,在山水间畅游。
陶渊明“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欲说还休,便于无形中将内心的悠闲自得融入到与世无争的淡泊名利中。
在俗世的喧嚣中“问君何能尔”,贴切自然的一句“心远地自偏”就回答了世人的疑问。
这般情愫也正如欧阳修所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从而寻找到了自身的快乐,因为“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饮一杯豪放的酒,在壮行时激励。
王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一腔热血,便于遐想中将内心的干云豪气融入到欢乐畅饮的壮行中。
生有何患?死又何惧?立志报国乃男儿本色,人生快意在“葡萄美酒夜光杯”中觥筹交错。
饮一杯孤独的酒,在人海中徜徉。
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形单影只,便于幻想中将内心的孤寂凄凉融入到浪漫态情的梦境中。
正因为“举杯消愁愁更愁”的人生苦短,于是乎诗人把郁结已久的愁绪化解到极致梦幻的超现实当中,寄月抒怀,随月歌舞,在“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狂放之中痛并快乐着。
饮一杯伤离的酒,在送别时慰藉。
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依依难舍,便于规劝中将内心的深挚情谊融入到临别钱行的劝酒中。
没有“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话别,也无需“酒逢知己千杯少”的絮叨,一杯酒、一句话便将真挚的友情弥漫在那渭城朝雨之中,温暖人心!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在酒中挥洒自己的喜怒哀乐,酿成了许多醉人的诗篇,中国古典文化源远流长,酒文化千古流芳,它将随着时间的陈酿醇香不改,愈加迷人。
诗歌中的酒文化
《诗歌中的酒文化》范文
自古以来,酒便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诗歌中,酒更是成为了诗人们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重要载体。
从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到唐宋时期的唐诗宋词,再到元明清时期的戏曲小说,酒文化都贯穿其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诗歌中,酒往往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
诗人们通过描绘酒的色、香、味、形,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如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中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里的“黄河之水”和“高堂明镜”都是用来比喻人生的无常,而“酒”则是诗人们用来抵抗这种无常的武器。
通过饮酒,诗人们可以暂时忘却生活的烦恼,从而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
此外,酒在诗歌中还常常被用来表现诗人之间的友谊。
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里的“黄河入海流”象征着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而“更上一层楼”则寓意着诗人与友人共同进步的愿望。
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们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然而,在诗歌中,酒文化也并非全然积极的一面。
在一些诗歌中,酒也被用来表现诗人的颓废、消沉和无奈。
如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里的“悲欢离合”和“阴晴圆缺”都是用来表现人生的无常和无奈,而“此事古难全”则寓意着诗人对命运的无法抗拒。
在这种情境下,酒成为了诗人们排解忧愁的一种方式,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他们对现实的无奈和对命运的不满。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古诗中酒的意象传达
湖 北 经 济 学 院学 报 ( 文 社 会科 学版 ) 人
A r 0 p. 1 2 1
第 8卷 第 4期
J rl b n ry o ao u i i s u H eU io n f t
i c !
塑 兰 墨! ! !坐 !里 1 ! !2
总 之 。 言 的 生成 离不 开 意 象 。 言 是语 言符 号 基 于意 象 语 语 的排 列 . 而意 象 实 际 上 又 是 由文 化决 定 的 。 乎所 有 意 象都 是 几
由社 会 文 化 和个 人 经 验 的累 积 构 建 而 成 ,不 同 民族 的 文化 背 景 不 同 , 意 象 的 理解 就不 同 。 对
1: ! ! 1 : 1 !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古诗中酒的意象传达
周 海 云
( 州 师 范 大 学 大学 外 语 教 学部 , 贵 贵州 贵 阳 5 0 0 ) 5 0 1
摘 要 : 国语 言人 类 学家 帕 尔默 在 (96 T w r A T er f utrl ig ii 美 19 ) o ad hoyo C l a Ln u ts一 书 中将 认 知 语 言 学和 人 类 u sc
层 面 上达 到对 等 。意 象 理 论 指 导 下 的 翻译 可 以使 目的语 读 者
缘, 在许 多古 诗 中 文人 雅 士 都 借 用酒 的意 象 来 传 达 感 情 。 文 本 拟 以 帕尔 默 文化 语 言 学 的 中 的意 象 理 论 为 基 础 。探 讨 译 者 该
如 何传 达 古 诗 中酒 的 意象 , 期 为古 诗 翻译 带 来 一 些 启示 。 以
声 音 的象 征 符号 的游 戏 而 已 。所 有 的象 征 符 号 都是 以意 象 为
论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唐诗意象翻译
论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唐诗意象翻译作者:王筱来源:《文教资料》2012年第31期摘要:帕尔默文化语言学是在博厄斯语言学、人类文化语义学、人类语言文化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以意象作为其研究的重点。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而意象则是诗歌的灵魂。
唐诗以其丰富的意象和耐人寻味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
本文分析了帕尔默文化语言学对唐诗意象翻译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帕尔默文化语言学唐诗意象翻译一、引言诗歌是语言的精华,而意象是诗歌的灵魂。
唐诗被誉为我国文化之瑰宝,蕴涵着各种丰富的意象。
这就要求译者从整体上深入分析和透彻理解原诗的整体意境,同时设身处地地,细致入微地揣摩、体会和捕捉诗人寄托在诗中的真实情感。
[1]由于诗的内涵和作者赋予的情感是由具体的意象产生的,因此,对意象的解读是诗歌审美的关键,也是诗歌翻译的重点和难点。
以帕尔默为代表的文化语言学,在认知语言学的基础上,将文化因素与意象研究结合在一起。
他引用语言学家Ronald A.Finke曾提出的四个基本原则,即知觉对等原则、空间对等原则、转换对等原则、结构对等原则,归纳出了理解意象的基本原则。
本文以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为主要理论依据,结合中外学者从意象角度研究唐诗翻译的成果,对英译唐诗中意象翻译的原则和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分析了所选唐诗的英译本中意象再现的得与失。
二、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中的意象帕尔默在Toward a Theory of Cultural Linguistics一书的序言中写道:“语言是根植于意象的语言符号演绎。
”[2]他认为文化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构成了心理意象的理论基础。
它们主要研究说话人和听话人怎样通过相关的意象使用和理解语言。
根据注意力分配的不同,我们对意象的识解可以通过图形、背景,侧面和基体,详细程度和视角对意象进行范畴化。
在文化语言学中意象是具体的、图示化的,它源自于感官体验。
除了视觉意象外,还包括听觉、动觉、嗅觉、温度意象,同时还有源自我们情感的复杂意象——情感意象。
论中国唐诗中的酒文化
论唐诗中的酒文化“酒文化”一词,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于l985年提出来的。
从广义上讲,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则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在人的心态部分。
因此,广义的酒文化蕴涵丰富、自成体系,包括几千年来不断改进和提高的酿酒技术、工艺水平、法律制度、酒俗酒礼、形形色色的饮酒器皿以及文人墨客所创作的与酒相关的诗文词曲等等。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
中国是具有悠久酿酒历史的国家。
在陕西眉县曾出土过6000多年前的陶制酒具,到了殷商时代,人们已能极熟练地制作酒曲并用它酿酒了,并制作出各式各样的青铜酒具,饮酒之风当时已十分盛行。
周代,朝廷里设置了专管酿酒地职官,总结出世界上最早的制酒方法——酿酒“六法”。
东汉时,出现了“九酝酒法”的酿造法。
至南北朝时,北魏人贾思勰在他的著作《齐民要术》中记载了39种酒的酿造法。
古代中国酿酒技术的发达与酒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分不开的。
在古代,祭祀和战争是国家大事,酒作为美好的东西,首先要献给神明和祖先享用。
祭祀活动中有祭酒仪式,以祈求上苍和祖先赐福。
战士出征前,要喝装行酒,以激励斗志。
在日常生活中,逢年过节,亲朋好友聚会,总少不了用酒助兴。
由此可见,中国酒文化历史源远流长。
唐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诗歌艺术最辉煌的时代。
喜欢读唐诗的细心朋友会发现,唐诗中不少篇幅都有酒字或与酒有关,如自居易《黑龙潭》“家家养豚漉清酒”、杜甫《登高》“潦倒新停浊酒杯”,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等。
这些诗,包含丰富的唐代酒文化知识,比如洒的种类、酒的酿期、酒的口味等,了解这些,可以帮助我们品味这些诗歌丰厚的文化意蕴,增长中华酒文化历史知识。
酒的种类。
如果按酿酒使用的原料来分,唐代的酒可以分为粮食酒和果品酒两类。
粮食酒多用谷子、黍子、稻子、玉米、黄米、糯米等酿成。
浅谈中国古诗词的酒文化
酒与中国诗词[摘要]中国诗词文化和酒文化源远流长,“酒”作为一种文化因素在诗词创作中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怀和审美趋向。
本文将简单的介绍咏酒诗词中包含着的诗人的各种情结。
[关键词]中国诗词酒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词与酒形影不离,中国既是一个诗的国度,又是一个酒的国度,诗词文化与酒文化历史悠久,文人雅士饮酒品酒的偏好,注定了中国古典诗词与酒之间的不解之缘。
酒,是诗源文泉,是性情的载体。
就文人雅士而言,酒是神品喵呜,当美酒勾兑到诗歌之中,诗歌便让酒的形象临风若仙,美酒也使得诗歌芳香醉人酒自产生以来,一直是骚人墨客笔下的宠儿,她不仅有名,而且还有字和号。
较常见的有“杜康”、“春”、“曲”、“琼浆玉液”、“忘忧物”等。
一、咏酒诗词中的宇宙意识情结。
宇宙意识即是一个天文学概念,又是一个哲学概念。
在宇宙意识相对荒寂的文化土壤中,诗歌园林中那几朵奇葩就显得分外耀眼夺目、弥足珍贵。
从屈原《天问》的“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如果说诗歌史上的宇宙意识首先由两千年前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表现出来,他那经天纬地之作《天问》,竖起了宇宙意识的第一座丰碑,那么咏酒诗中同类角色的扮演者则是另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把酒问月》,开篇破题,从持酒问月写起。
“青天有月来几时”的劈头一问表现了诗人对无限时空里的一大奇迹——明月的新奇和神往、困惑和探寻。
接下来借明月展开想象的彩翼,书写对人生哲理的探求,对宇宙奥秘的遐想。
与李白此作可以并称为双子星座的,是苏轼那首千古传唱的《水调歌头》,写下此诗时,苏轼虽刚刚经历了党争的打击,但这首诗表达的是他的襟怀旷达,将自然与社会高度契合,把宇宙,人生问题融在一起,把对官场的思考和对弟弟的感情贯穿的赏月中去,想象瑰丽又不忘现实生活,苏轼这种将人生问题宇宙化的气度,不正是宇宙意识的精髓吗?文学史上最杰出的的诗人,如屈原、李白、杜甫等,无一不具有这种一般人很难有的宇宙意识。
浅谈诗词中的“酒文化”
浅谈诗词中的“酒文化”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
本店铺在此整理了浅谈诗词中的“酒文化”,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浅谈诗词中的“酒文化”11. 《和罗巨济教雪二首》杨万里飞来须面旋,欲堕更横斜。
不遣诗人嬾,惟禁酒力加。
镂水初试手,翦水便成花。
谁会欧苏律,徫吟别一家。
2. 《泉大道赞》释如净棒头挑起葫芦,手里伸出钵盂。
噇酒噇肉破落户,天上人间大丈夫。
3. 《次韵云岩》许月卿权舆於我屋渠渠,久敬如君世莫如。
明月清风诗满案,好天良夜酒连车。
樽前远韵轻盈菊,醉后分题烂慢书。
凡此坐中人十九,铭枢玉带客金鱼。
4. 《荔子》曾几异方风物鬓成斑,荔子尝新得破颜。
兰蕙香浮襟解后,雪冰肤在酒酣间。
绝知高味倾瑶柱,示觉丰肌病玉环。
似是看来终不近,寄声龙目尽追攀。
5. 《夜泊淮阴》项斯夜入楚家烟,烟中人未眠。
望来淮岸尽,坐到酒楼前。
灯影半临水,筝声多在船。
乘流向东去,别此易经年。
浅谈诗词中的“酒文化”21. 《偈颂十九首》释绍昙抛舍箕裘要出家,学卢行者去担柴。
脊梁不具黄金骨,碓米坊中被活埋。
2. 《山居诗》雪山法师众壑窅无人,水碓舂空山。
米熟碓不知,青溪响潺潺。
3. 《挽史馆资政木石尢公三首》刘克庄历代名书画,中原古鼎彝。
不教萧翼看,常怕米颠知。
此物空盈笈,何人与掌匙。
贵无它嗜好,焉用太清为。
4. 《幽居》陆游殊方飘泊向谁论,小住僧庐亦所欣。
得饱罢挥求米帖,爱眠新著毁茶文。
摘蔬篮小沾清露,斸药鉏轻带湿云。
从此生涯足幽事,宦游虚用半生勤。
5. 《开岁愈贫戏咏》陆游谢事贫过筮仕初,归装仅有一柴车。
笥衣尽典仍耽酒,囷米无炊尚买书。
涧底饱观苗郁郁,梦中聊喜蝶蘧蘧。
商山几许功名事,老子如今却笑渠。
浅谈诗词中的“酒文化”31. 《淮上乱后寄子都兄五诗》李洪残腊仓皇间道奔,相逢悲喜语还吞。
巡檐惨淡梅花月,寿酒淋漓柏叶樽。
酒文化与文人墨客品味诗与酒的醇香
酒文化与文人墨客品味诗与酒的醇香酒,作为一种古老的饮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沉淀。
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眼中,酒被视为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情趣的表达。
诗与酒在他们的生活中相互交织,彼此衬托,共同构成了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
中国古代文人墨客追求自然和谐、寄情山水的传统一直很重要,他们用一杯美酒来寄托自己内心的情感,同时喝酒也成为他们创作与艺术交流的一种方式。
酒与诗的结合成为了一种崇高的文化象征,使得中国文化中的诗情画意更加丰富多样。
在中国古代文人的诗歌中,酒常常被赋予了浓郁的情感色彩。
他们用酒来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内心的情感。
比如唐代文人杜甫笔下的《月夜忆舍弟》中写道:“今宵酒醒何处?”表达了他对久别重逢的兄弟的思念之情;又如宋代文人王安石的诗《登飞来峰》中写到:“轻云已散香随尽,何处容与醉眠舞。
”通过酒,文人墨客们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的景色相融合,创作了一幅幅意境深远的画卷。
同时,酒也成为文人交流与社交的载体。
在古代,文人墨客常常举行酒宴邀请朋友们聚集一堂,共同品味诗与酒的醇香。
在这样的场合中,他们畅谈人生、议论时事,交流创作心得。
唐代文人李白更是以饮酒闻名于世,他的千古名篇《将进酒》中就曾写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他通过饮酒,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代的无奈。
酒文化的独特性也为文人墨客提供了广泛的创作题材。
他们通过描绘美酒的香醇和模拟酒的醉意,来追求诗的形式美和审美体验的升华。
在明代文人文征明的《山居秋暝》中,他以酒作为创作意象,通过描绘秋天的萧瑟和高山的远离尘嚣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感悟;同时,在唐代文人白居易的诗《赋得古原草送别》中,他以酒为媒介,描绘了一幅别离之景和生命辞世的壮烈画面。
总之,酒文化与文人墨客之间的交融与相互借鉴使得双方都得到了艺术与人生的丰厚滋养。
酒激发了文人的情感和创作灵感,而文人的诗与酒的结合更是赋予了酒文化更加深远的内涵与意义。
酒中有诗醉心文字与中国古代酒文化
酒中有诗醉心文字与中国古代酒文化酒中有诗,醉心文字与中国古代酒文化在中国古代,酒一直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与文字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丰富多彩的酒文化。
诗词与酒更是紧密相连,相互渗透,成为中国文人雅士追求情趣和境界的重要表达方式。
本文将探讨酒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的紧密联系,以及诗词在酒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一、酒文化与中国古代社交中国古代酒文化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社交的重要方式之一。
古人有“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的说法,意味着通过饮酒交流可以更好地彼此了解和心意相通。
在宴会中,人们常常以饮酒为契机,互相吟诗作对,以增加气氛和深化友谊。
酒的陶冶作用使得人们的情感得以宣泄,思想得以沟通,有助于培养人文情怀和修养。
正因如此,诗词在酒文化中得以广泛传播和流传。
二、古代文人的饮酒文化古代文人士大夫们对酒的热爱和追求可谓是有口皆碑。
他们对酒的品味和对酒的吟咏几乎相辅相成。
他们在饮酒的同时,亦能吟诗作对,以酒助兴,以诗表达内心真挚的情感。
这种饮酒文化与诗词的交融,更大化了文人情感的传达和表达,给人以酒中有诗的赏心悦目之感。
古代文人以诗为酒的陪伴,以酒为诗的启示,进一步深化了中国酒文化的内涵。
三、诗词与酒文化的相互滋养中国古代文学中,酒是一个常用的意象,它代表着人们的情感、境界和修养。
与此同时,诗歌和酒又相互借力,形成了酒文化与诗词艺术的良性循环。
诗人们以饮酒为契机,借助酒的陶冶和灵感,从而创作了许多令人陶醉的诗篇。
酒所带来的愉悦和激情,使得文人们能够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才情和想象力,创造出扣人心弦的佳作。
与此同时,诗词的陶冶和抒发也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酒的品味和鉴赏,使得酒文化得到更深层次的挖掘。
四、酒文化在古代文学中的互文性中国古代文人们多将饮酒、吟诗视为一种精神的境界,他们借助酒的陶冶和激情,以此作为表达自己情志和见解的一种方式。
不仅如此,许多文学作品中还描写了酒香与诗词的相互交融,使得文化符号相辅相生,相互渗透。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中国古诗中的酒文化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中国古诗中的酒文化李娟;夏宏钟【期刊名称】《绵阳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1)012【摘要】PalmerS cultural linguistics is a linguistic -cultural theory which takes imagery concept as its core and can be applied in many fields related with language and culture effectively.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is the essence of language, while imagery is the soul of poetry, so images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can be seen every-where. Alcohol has an important status in the eyes of the Chinese literati and poets convey their feelings in many classical Chinese poems by using alcohol image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leoholic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lmer's cultural Linguistics in classical and explores the conveyance of alcohol imagery in these poems on the basis of imagery theory.%帕尔默语言学是一种以意象理念为核心的语言文化理论,并能有效应用到与语言文化相关的众多领域,而古诗是语言的精华,意象则是诗歌的灵魂,因此意象在古诗中随处可见。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唐诗英译中的酒意象解读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唐诗英译中的酒意象解读武文芳【摘要】帕尔默文化语言学是一种以意象为中心的语言文化理论。
本文从知觉意象和隐喻性意象两方面解读了唐诗中的酒意象,同时探讨了唐诗酒意象传递的两种途径——移植与改写。
【期刊名称】《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2)001【总页数】3页(P54-56)【关键词】文化语言学;酒意象;解读;传递【作者】武文芳【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公共课部,湖南株洲412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05泱泱中华,茫茫神洲,既是诗国,也是酒国,或者说是诗酒之国。
翻开中国古典诗词,酒香阵阵袭来: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李白“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的浪漫,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的喜悦,李清照“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的哀怨,陆游“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悲凉。
酒文化融入诗歌,诗酒融合,醇香浓烈,相得益彰,别具一格,从而形成中国古诗词一道独特靓丽的审美风景。
本文拟从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的角度解读唐诗中的酒意象,同时探讨这些酒意象是如何在汉诗英译中进行传递的。
美国语言人类学家加利·帕尔默(Gary B.Palmer)1996年在其著作《文化语言学理论构建》中首次将“文化语言学(cultural linguistics)”作为学科名称提出。
他丰富与发展了语言人类学研究中的三大传统(博厄斯派语言学、民族语义学和会话民俗学),并将它们与认知语言学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了一种对语言现象解释力更强的理论——文化语言学理论。
这一理论被帕尔默自己称为“文化心象理论(a theory of culturally defined mental imagery)”,也就是“文化语义理论(a cultural theory of linguistic meaning)”。
意象是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的核心概念。
在他看来,语言不过是有声音的象征符号的游戏(play of verbal symbols)而已,而所有的象征符号都是以意象(imagery)为基础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古诗酒的意象内涵丰富,通常用很少的 词汇就能勾画出深渊的意境。中国既是诗国,同时 也是酒国,或者说是诗酒之国。在中国的古典诗歌 中,往往就包含阵阵的酒香,其中有曹操的“对酒当 歌,人生几何”的人生慨叹,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 饮成三人”的 浪 漫 情 怀,杜 甫 的“白 日 放 歌 须 纵 酒, 青春做伴好 还 乡 ”的 喜 悦 之 情,陆 游“酒 入 愁 肠,化 作相思泪”的 凄 凉 情 仇,李 清 照 的“三 杯 两 盏 淡 酒, 怎敌它晚来 风 急 ”哀 怨 之 情 等,这 些 诗 人 往 往 都 将 酒的意象融入进自己的诗歌之中,以表达自己的情 感。这样,诗酒融合,别具一格,成为了中国古诗中 一道靓丽的风景。[3]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古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术最 为鼎盛的时期,其中的酒意象体现在众多的诗人篇 作中。如杜甫的《客至》中的“盘飧市远无兼味,樽 酒家贫只 旧 醅。”让 人 听 起 来 犹 如 家 常 话 般 亲 切, “旧醅”是 指 隔 年 的 美 酒,因 为 家 中 并 不 富 裕,只 能 以此相待。这句诗中包含了主人的歉意的同时,也 让客人感受到了主人的盛情及主客间深厚的情谊。 白居易的《问刘十九》中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 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给人以五彩缤纷的 视觉感受。 这 里 的“绿 蚁 ”新 酿 制 的 酒 没 有 过 滤 完 全而呈现出来的颜色。同时,酒的淡绿及浑浊让读 者联想到 那 种 清 香 的 美 酒 扑 鼻 而 来。“红 泥 小 火 炉”说的是 火 炉 中 的 炉 火 正 燃 烧 的 通 红,火 光 映 衬 着浮动绿色的美酒,颜色相映、气氛融合,给读者带 来一股温馨的视觉美。
收稿日期: 2012-09-12 作者简介: 李 娟( 1978 ~ ) ,女,四川内江人,硕士,四川理工学院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 外国语言文学和翻译理论与实践。
夏宏钟( 1965 ~ ) ,男,四川仁寿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 英语文学和应用语言学。
·48·
中的概念类比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思想特征。 帕尔默认为感性经验在大脑中经过反复加工后,形 成了一种间接的表象,即大多数意象都是对外部世 界抽象化的表现。帕尔默认为语言及文化的关系就 如同语篇及语境的交融,在语境变化的情况下,只有 在社会文化中逐渐形成的世界观才能成为人们语言 的参照物。[2] 可 见,帕 尔 默 的 文 化 语 言 学 理 论 是 一 种将意象作为核心的语言文化理论。总之,语言的 形成离不开意象,且语言是基于意象的一种排列,且 都是由社会文化所决定的。大部分意象都是由社会 文化及个人经验构建的,且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意 象有着不同的理解,在语言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 只有那些约定俗称的意象才是人们理解语言的重要 依靠。意象是诗歌的灵魂,中国的古代诗歌的绝妙 之处就在于其意象的巧妙组合,诗人通过对意象的 巧妙组合、创 造 及 排 列,最 终 形 成 精 美 的 诗 句。 可 见,古诗的内涵及诗人的情感都是由具体的意象产 生的,因此,对于意象的解读是诗歌欣赏的关键。
一、帕尔默文化语言学对意象的解析
帕尔默的文化语言学是将语言及文化中暗含着 民族知识,并通过人种论及语言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的 学问,其主要是建立在语言学现象基础上一种认知理 论。帕尔默语言学包括众多的观点及原则: 第一,帕 尔默将意象作为其文化理论的核心理念,同时这也是
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它主要通过多种相关的意象概 念去探寻说话者的语言使用方式及听者对该语言的 理解,这些意象概念主要包括: 认知模式、象征性符 号、原型、社会情态、隐喻等等。语言中词汇的通常概 念及含义一般都是由与其相关的意象形成的,而这些 意象也是认知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也是由当 时的社会文化所决定的。[1]因此,单词的含义也就是 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形成的,也就是说,所有的意象 都是由一定的文化构成的,并在特定的认知模式中, 意象逐渐过滤了认知的特性,最终形成单词的含义。 第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及变化的语境中,不同世界 观的意象对文化语言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参考。尽 管语言、认知模式及世界观都是在社会文化中建构而 来的,且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是人类 的语言却有着很多相同的地方,这些内容正是构成了 不同文化及国家间交流与沟通的桥梁。
域,而古诗是语言的精华,意象则是诗歌的灵魂,因此意象在古诗中随处可见。酒在中国文人的心目中有着重要的
地位,并在许多古诗中借用酒的意象来传达作者的情感。本文将从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分析古诗中酒文化,并
以其意象理论为基础探讨这些古诗中酒意象的传达。
关键词: 帕尔默文化; 语言学; 意象; 古诗酒文化
中图分类号: I206.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612x( 2012) 12 - 0048 - 03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是一种以意象为核心理念的 语言文化理 论,它 是 由 认 知 语 言 学、人 类 文 化 语 义 学、人类言语文化学理论等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应 用到众多的语言领域。美国语言人类学家帕尔默将 认知语言学和人类语言学的三大传统相结合提出了 一个语言学研究的新视角———文化语言学,并在其 专著《文化 语 言 学 理 论 构 建 》中 首 次 提 出 了 文 化 语 言学这一概念。他将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作为研究 重点,形成了著名的文化语言理论。帕尔默认为意 象语言文化密不可分,诗歌是语言的精华,而意象则 是诗歌的灵魂。古代诗歌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如帕尔默文化语言学对中 国诗歌酒文化解释力方面,就对这些古诗中酒意象 及其包含的酒文化进行了惟妙惟肖的传达。本文就 是以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探讨中国古诗中酒的 意象及其酒文化的内涵。
2012 年 12 月 第 31 卷 第 12 期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M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Dec. 2012 Vol. 31 No. 12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 中国古诗中的酒文化
李 娟,夏宏钟
( 四川理工学院外语学院,四川自贡 643000)
摘 要: 帕尔默语言学是一种以意象理念为核心的语言文化理论,并能有效应用到与语言文化相关的众多领
意象作为帕尔默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内容,在他 看来,语言只不过是有着象征符号性质的游戏而已, 且这都是以意象为基础的。意象作为一种心理表 征,拥有非常广泛的范围,其不但包括人们脑海中呈 现出来的各种影像,而且还包括人们通过听觉、味觉 或动觉所感受到的经验。有了这些体验,人们才具 有想象及说话的能力。所以,意象是通过现实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