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螺栓施工扭矩值

合集下载

高强度螺栓施工扭矩..

高强度螺栓施工扭矩..
中国最大、最专业的幕墙社区,技术讨论区。4 o3 B9 F5 j" {
5、高强度螺栓安装的其它要求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组装时,螺母带圆台面的一侧应朝向垫圈有倒角的一侧。对于大六角
头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组装时,螺栓头下垫圈有倒角的一侧应朝向螺栓头。 中国最大、最专业的幕墙社区,技术讨论区。- h3 T% Z6 P5 B% G+ b0 B4 p! J e 安装高强度螺栓时,严禁强行穿入螺栓(如用锤敲打)。如不能自由穿入时,该孔应用铰
。不允许使用普通扳手或电动普通扳手施工。有时力矩扳手会损坏,要及时发现及时更换。
扭矩数值偏差过大的力矩扳手不可继续使用。
3、对螺栓的要求
要选用正规厂家,经过检验合格的螺栓、螺母和垫圈。其连接副扭矩系数保证期为自出
厂之日起六个月。螺栓、螺母、垫圈有下列情况为不合格品,禁止使用。
a.
来源(制造厂)不明者; 弗思特幕墙顾问,弗思特顾问,弗思特咨询,幕墙顾问,单元幕墙,双层,点支幕墙,标准,规章制度$ R1 K; O& w! Z$ m3 {% D9 t4 D5 X
7、提交施工报告的内容 施工报告是高强度螺栓连接安装的检验与竣工依据,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详细做好各参数
的记录,以便最终技术文件的归档和责任的落实。 3 h1 e* L" N7 c2 N! L( n) O6 _$ r
严格的施工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a、 高强度螺栓连接板结合面的抗滑移系数; b、 不同批号的高强度螺栓的扭矩系数,包括出厂检验质量报告参数等;
(kN)
-石材幕墙、金属幕墙、单元幕墙、双层幕墙、点支幕墙技术交流地![汇聚!交流!创新!]9 r+ q& Y; D5 W3 K, G; R6 @
螺栓性能等级螺栓公称直径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扭矩检验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扭矩检验

≤0.2+0.04t ,且≤2.0
长度不限
≤0.05t,且≤0.5;连续长度≤100.0, 且焊缝两侧咬边总长≤10%焊缝
全长
≤0.1t且≤1.0,长度不限
--
允许存在个别长度≤5.0的弧坑裂纹
--
允许存在个别电弧擦伤
缺口深度0.05t,且≤0.5
缺口深度0.1t,且≤1.0
每1000.0焊缝不应超过1处
K----扭矩系数,按附录B.0.4的规定试验确定 (每组8套连接副扭矩系数 的平均值均为0.110~0.150,标准偏差小于或等于0.010)
根部收缩
咬边
弧坑裂纹 电弧擦伤 接头不良 表面夹渣 表面气孔
附录A焊缝外观质量标准及尺寸允许偏差 A.0.1 二级、三级焊缝外观质量标准应符合表A.0.1的规定。
允许偏差
二级
三级
≤0.2+0.02t,且≤1.0
≤0.2+0.04t ,且≤2.0
每100.0焊缝内缺陷总长≤25.0
≤0.2+0.02t,且≤1.0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或使用放大镜、焊缝量规和钢尺检查 ,当存在疑义时,采用渗透或磁粉探伤检查。
说明:5.2.6 考虑不同质量等级的焊缝承载要求不同,凡是严重影响 焊缝承载能力的缺陷都是严禁的,本条对严重影响焊缝承载能力外观
质量要求列入主控项目,并给出了外观合格质量要求。由于一、二级
焊缝的重要性,对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应有特定不
允许存在的要求,咬边、未焊满、根部收缩等缺陷对动载影响很大,
故一级焊缝不得存在该类缺陷。
Ⅱ一 般 项 目
5.2.8二级、三级焊缝外质量标准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 中表A.0.1的规定。三级对接缝应按二级焊缝标准进行外 观质量检验。

高强度螺栓施工扭矩值参考表

高强度螺栓施工扭矩值参考表

高强度螺栓施工扭矩值参考表
【大中小发布时间:2007-09-05 09:39:17 浏览次数:1023 】
说明:根据高强度螺栓的实测扭矩系数(检测报告的扭矩系数)调整实测扭矩系数值即可得施工终拧扭矩钢结构用大六角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施工扭矩是根据实测的扭矩系数进行计算而得的,即为了满足规
范中所
规定的预拉力值要求,根据试验所获得的真实的扭矩系数用GB50205-2001附录中的计算公式计算而得。

详见《钢
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第65页“附录B 紧固件连接工程检验项目”中的第B.0.3
条规定。

其计算公式为:终拧扭矩值=扭矩系数X施工预拉力值标准值X螺栓公称直径。

高强螺栓扭矩值

高强螺栓扭矩值

WORD格式
高强螺栓扭矩值计算方法:
Tc=K×Pc×d
Tc-终拧扭矩值(N·m)
Pc-施工预拉力值标准值(KN),见表1;若蓝图中有设计预拉力值则Tc=K×(Pc+ ΔP)×d,ΔP(预拉力损失值,一般设计为预拉力的5~10%)
K-扭矩系数0.11~0.15,详见高强螺栓质保单或高强螺栓连接副试验报告
d-螺栓公称直径(mm)
表1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预拉力标准值Pc(kN)
公称直径(mm)性能
等级
M16M20M22M24
8.8s75120150170
10.9s110170210250
表2终拧扭矩值参考范围Tc(N·m)
公称直径(mm)性能
等级
M16M20M22M24
8.8s132-180264-360363-495448.8-612
10.9s193.6-264374-510508.2-693660-900
注:1、Tc原则上要计算获得,取大致值时:k可取0.129,Pc取标准值;
2、初拧扭矩值To可按0.5Tc取值;
3、扭矩法检验方法:在螺尾端头和螺母相对位置划线,将螺母退回60°左
右,用扭矩扳手测定拧回至原来位置时的扭矩值。

该扭矩值与Tc值的
偏差在10%以内为合格;
4、检查数量:按节点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10个;每个被抽查节点按螺
栓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2个。

专业资料整理。

高强度螺栓施工扭矩值

高强度螺栓施工扭矩值

高强度螺栓施工扭矩值参考表
说明:根据高强度螺栓的实测扭矩系数(检测报告的扭矩系数)调整实测扭矩系数值即可得 施工终拧扭矩。

钢结构用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施工扭矩是根据实测的扭矩系数进行计算而得的,即为为了满足规范中所规定的预拉力值要求,根据实验所获得的真实的扭矩系数用GB--50205-20 01附录中的计算公式计算而得。

详见《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第65页“附录B经固件连接工程检验项目"中的第B.0.3条规定。

其计算公式为:
终拧扭矩值=扭矩系数×施工预拉力值标准值×螺栓公称直径
得--50205-20。

高强螺栓施工扭矩值参考表

高强螺栓施工扭矩值参考表

高强度螺栓施工扭矩值参考表
说明:根据高强度螺栓的实测扭矩系数(检测报告的扭矩系数)调整实测扭矩系数值即可得施工终拧扭矩钢结构用大六角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施工扭矩是根据实测的扭矩系数进行计算而得的,即为了满足规范中

规定的预拉力值要求,根据试验所获得的真实的扭矩系数用GB50205-2001附录中的计算公式计算而得。

详见《钢
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第65页“附录B 紧固件连接工程检验项目”中的第条规
定。

其计算公式为:终拧扭矩值=扭矩系数X施工预拉力值标准值X螺栓公称直径。

高强螺栓扭矩值

高强螺栓扭矩值

Tc=K X Pc X d
Tc—终拧扭矩值(N・m
Pc—施工预拉力值标准值(KN),见表1;若蓝图中有设计预拉力值则Tc=K X (Pc+△ P)X d,A P (预拉力损失值,一般设计为预拉力的5~10%
K-扭矩系数~,详见高强螺栓质保单或高强螺栓连接副试验报告
d —螺栓公称直径(mrj)
表1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预拉力标准值Pc (kN)
N • m
表2 终拧扭矩值参考范围Tc (
2、初拧扭矩值To可按取值;
3、扭矩法检验方法:在螺尾端头和螺母相对位置划线,将螺母退回60°左
右,用扭矩扳手测定拧回至原来位置时的扭矩值。

该扭矩值与Tc值的
偏差在10%以内为合格;
4、检查数量:按节点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10个;每个被抽查节点按螺
栓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2个。

10.9级扭剪型高强度螺栓标准的初拧扭矩值和终拧扭矩值

10.9级扭剪型高强度螺栓标准的初拧扭矩值和终拧扭矩值

10.9级扭剪型高强度螺栓标准的初拧扭矩值和终拧扭矩值10.9级扭剪型高强度螺栓标准的初拧扭矩值和终拧扭矩值在工程施工和机械装配中,螺栓是非常重要的联接件。

而10.9级扭剪型高强度螺栓,则是一种常用的高强度螺栓,通常用于对扭转和切割有较高要求的场合。

在使用这种螺栓的过程中,初拧扭矩值和终拧扭矩值是非常重要的参数,对于保证螺栓连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初拧扭矩值和终拧扭矩值。

初拧扭矩值,顾名思义,是在拧紧螺栓之初所需要施加的扭矩数值。

它的作用是使螺栓头和螺母之间的接触表面产生压力,以确保连接的紧固性。

而终拧扭矩值则是在拧紧到规定的初始扭矩值后,再次施加扭矩直至符合规范要求的扭矩数值。

这样能够确保螺栓处于合适的紧固状态,不至于过紧或者过松。

接下来,让我们来详细了解10.9级扭剪型高强度螺栓标准的初拧扭矩值和终拧扭矩值。

10.9级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的初拧扭矩值一般为标称拉伸强度的60%~70%,在10.9级螺栓的标准中规定为8.8级螺栓初扭矩的80%~90%。

而终拧扭矩值一般为初拧扭矩值的1.15倍~1.25倍。

这样的规定是为了在螺栓紧固的过程中,既能确保螺栓的紧固力符合要求,又能避免因过紧导致断裂或者过松导致螺栓松动。

值得一提的是,10.9级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的初拧扭矩值和终拧扭矩值的具体数值还需根据实际使用的螺栓直径和长度来确定,通常需要参考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来进行计算和选择。

在实际使用中,对于10.9级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的初拧扭矩值和终拧扭矩值的合理选择和正确施加至关重要。

不仅要考虑螺栓连接的紧固性和可靠性,还要兼顾螺栓和连接件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10.9级扭剪型高强度螺栓标准的初拧扭矩值和终拧扭矩值是确保螺栓连接安全可靠的重要参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标准进行选择和施加。

合理的初拧扭矩值和终拧扭矩值不仅能够保证螺栓的紧固性,还能够延长螺栓和连接件的使用寿命,确保施工和机械装配过程的安全可靠。

高强螺栓扭矩值

高强螺栓扭矩值

高强螺栓扭矩值计算方法:
Tc=K×Pc×d
Tc-终拧扭矩值N·m
Pc-施工预拉力值标准值KN,见表1;若蓝图中有设计预拉力值则Tc=K×Pc+ΔP×d,ΔP预拉力损失值,一般设计为预拉力的5~10%
K-扭矩系数~,详见高强螺栓质保单或高强螺栓连接副试验报告
d-螺栓公称直径mm
表1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预拉力标准值PckN
表2 终拧扭矩值参考范围TcN·m
注:1、Tc原则上要计算获得,取大致值时:k可取,Pc取标准值;
2、初拧扭矩值To可按取值;
3、扭矩法检验方法:在螺尾端头和螺母相对位置划线,将螺母退回60°左右,用扭矩
扳手测定拧回至原来位置时的扭矩值;该扭矩值与Tc值的偏差在10%以内为合格;
4、检查数量:按节点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10个;每个被抽查节点按螺栓数抽查10%,
且不应少于2个;。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扭矩检验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扭矩检验
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被 抽查构件中,每种焊缝按数量各抽查5%,总抽查处不应少 于5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3高强度螺栓连接
Ι主控项目
6.3.1钢结构制作和安装单位应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 定分别进行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试验和 复验,现场处理的构件磨擦应单独进行磨擦面抗滑移系 数试验,其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资料全数检查;同类焊缝抽查10%,且不应少 于3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用焊缝量规抽查测量。
说明:5.2.5 对T型、十字型、角接接头等要求焊透的对接与角接组合 焊缝,为减少应力集中,同时避免过大的焊脚尺寸,参照国内外相关 规范的规定,确定了对静载结构和动载结构的不同焊脚尺寸的要求。
5.2.6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一级、二级 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 。且一级焊缝不许有咬边、未焊满、根部收缩等缺陷。
2
焊缝余高C
hf ≤6:0~1.5 hf > 6:0~3.0
注:1 、 hf >8.0mm的角焊缝其局部焊脚尺寸允许低于设计要求值1.0mm, 但总长度不得超过焊缝长度10%;2、 焊接H形梁腹板与翼缘板的焊缝两端 在其两倍翼缘板宽度范围内,焊缝的焊脚尺寸不得低于设计值。
5.2.10焊出凹形的角焊缝,焊缝金属与母材间应平缓过 渡;加工成凹形的角焊缝,不得在其表面留下切痕。
6.3.3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除因构造原因 无法使用专用扳手终拧掉梅花头者外,未在终拧中拧掉梅 花头的螺栓数不应大于该节点螺栓数的5%。对所有梅花头 未拧掉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采用扭矩法或转角头 进行终拧并作标记,且按本规范第6.3.2条的规定进行终拧 扭矩检查。

高强螺栓扭矩值

高强螺栓扭矩值

高强螺栓扭矩值计算方法:
Tc=K×Pc×d
Tc-终拧扭矩值(N·m)
Pc-施工预拉力值标准值(KN),见表1;若蓝图中有设计预拉力值则Tc=K×(Pc+ΔP)×d,ΔP(预拉力损失值,一般设计为预拉力的5~10%)
K-扭矩系数0.11~0.15,详见高强螺栓质保单或高强螺栓连接副试验报告
d-螺栓公称直径(mm)
注:1、Tc原则上要计算获得,取大致值时:k可取0.129,Pc取标准值;
2、初拧扭矩值To可按0.5Tc取值;
3、扭矩法检验方法:在螺尾端头和螺母相对位置划线,将螺母退回60°左
右,用扭矩扳手测定拧回至原来位置时的扭矩值。

该扭矩值与Tc值的
偏差在10%以内为合格;
4、检查数量:按节点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10个;每个被抽查节点按螺
栓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2个。

高强螺栓初终拧扭矩值Tc

高强螺栓初终拧扭矩值Tc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P GB 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ode for acceptance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steel structures 2002—01—10发布2002—03—01实施附录B 坚固件连接工程检验项目B.0.3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扭矩检验。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扭矩检验含初拧、复拧、终拧扭矩的现场无损检验。

检验所用的扭矩扳手其扭矩精度误差应不大于3%。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扭矩检验分扭矩法检验和转角法检验两种,原则上检验法与施工法应相同。

扭矩检验应在施拧1h后,48h内完成。

1扭矩法检验。

检验方法:在螺尾端头和螺母相对位置划线,将螺母退回600左右,用扭矩板手测定拧回至原来时的扭矩值。

该扭矩值与施工扭矩值的偏差在10%以内为合格。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扭矩值按下列式计算:T c=K·P c·d (B.0.3-1)式中Tc—终拧扭矩值(N·m);Pc—施工预拉力值(KN),见表B.0.3;d—螺栓公称直径(mm);K—扭矩系数,按附录B.0.4的规定试验确定。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初拧扭矩值T o可按0.5T c取值。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初拧扭矩值To可按下式计算:To=0. 065Pc·d (B.0.3-2)式中To—初拧扭矩值(N·m);Pc—施工预拉力标准值(KN),见表B.0.3;d—螺栓公称直径(mm);2转角法检验。

检验方法:1)检查初拧后在螺母与相对位置所画的终拧起始线和终止线所夹的角是否达到规定值。

2)在螺尾端头和螺母相对位置画线,然后全部缷松螺母,在按规定的初拧扭矩和终拧角度重新拧紧螺栓,观察与原划线是否重合。

终拧转角偏差在10o以内为合格。

终拧转角与螺栓的直径、长度等因素有关,应由试验确定。

3扭剪型高强度螺栓施工扭矩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尾部梅花头拧掉情况。

高强螺栓施工扭矩值参考表

高强螺栓施工扭矩值参考表
0.125
1080
6
M30
8.8s
275
c — c-n d cn
536
907.5〜1237.5
0.125
1031
10.9sΒιβλιοθήκη 3900.110〜0.150
761
1287.0〜1755.0
0.125
1463
说明:根据高强度螺栓的实测扭矩系数(检测报告的扭矩系数)调整实测扭矩系数值即可得施工终拧扭矩
钢结构用大六角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施工扭矩是根据实测的扭矩系数进行计算而得的,
0.122
215
2
M20
8.8s
120
0.110〜0.150
156
264.0〜360.0
0.123
295
10.9s
170
221
374.0〜510.0
0.12
408
3
M22
8.8s
150
0.110〜0.150
215
363.0〜495.0
0.125
413
10.9s
210
300
508.2〜693.0
0.126
高强度螺栓施工扭矩值参考表
序号
螺栓规

螺栓性
能等级
施工预拉力
标准值
(kn)
扭矩系数(标准偏 差小于或等于
0.010)
初拧扭矩
(N*m)
终拧扭矩(N*m)
实测扭矩
系数
施工终拧 扭矩
(N*m)
1
M16
8.8s
75
0.110〜0.150
78
132.0〜180.0
0.121
145

m24螺栓扭力值

m24螺栓扭力值

m24螺栓扭力值
M24螺栓的扭力值取决于螺栓的强度等级和所需的预紧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强度等级的M24螺栓及其大致的扭力值范围:
8.8级:这是常见的普通强度螺栓,其扭力值通常在300至400 N·m之间。

10.9级:属于高强度螺栓,这类螺栓的扭力值会更高,可能在450至600 N·m范围内。

12.9级:对于这一强度等级的螺栓,施工扭力值可以达到1100 N·m。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值仅供参考,实际使用时应根据具体的应用场合、连接材料的性质以及设计要求来确定合适的扭力值。

在没有具体说明的情况下,可以参照相关标准或者制造商的建议进行操作。

高强度螺栓施工扭矩值参考表#精选.

高强度螺栓施工扭矩值参考表#精选.

高强度螺栓施工扭矩值参考表
【大中小发布时间:2007-09-05 09:39:17 浏览次数:1023 】
说明:根据高强度螺栓的实测扭矩系数(检测报告的扭矩系数)调整实测扭矩系数值即可得施工终拧扭矩
钢结构用大六角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施工扭矩是根据实测的扭矩系数进行计算而得的,即为了满
足规范中所
规定的预拉力值要求,根据试验所获得的真实的扭矩系数用GB50205-2001附录中的计算公式计算而得。

详见《钢
(GB50205-2001)第65页“附录B 紧固件连接工程检验项目”中的第B.0.3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条规定。

其计算公式为:终拧扭矩值=扭矩系数X施工预拉力值标准值X螺栓公称直径。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wor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强度螺栓施工扭矩值
说明:根据高强度螺栓的实测扭矩系数(检测报告的扭矩系数)调整实测扭矩系数值即可得
施工终拧扭矩。

钢结构用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施工扭矩是根据实测的扭矩系数进行计算而得的,即为了为了满足规范中所规定的预拉力值要求,根据实验所获得的真实的扭矩系数用GB--50205-20 01附录中的计算公式计算而得。

详见《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第65页“附录B经固件连接工程检验项目"中的第B.0.3条规定。

其计算公式为:终拧扭矩值=扭矩系数×施工预拉力值标准值×螺栓公称直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