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刑法论文,1,未成年人,犯罪,原因]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及预防

合集下载

毕业论文未成年人犯罪

毕业论文未成年人犯罪

毕业论文未成年人犯罪毕业论文:未成年人犯罪引言犯罪是一个社会问题,而未成年人犯罪更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

未成年人犯罪不仅对个人造成伤害,也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后果以及应对之策。

一、原因分析1.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家庭暴力以及家庭成员的犯罪行为都会对未成年人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家庭经济困难也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

2. 教育问题教育问题也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之一。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学校暴力、学业压力过大等问题都会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不良影响。

3.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社会的道德败坏、犯罪行为的宣扬、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等都会对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产生不良影响。

二、后果分析1. 个人后果未成年人犯罪对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

他们可能会失去未来的发展机会,被社会边缘化。

同时,犯罪行为还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导致自卑、焦虑等问题。

2. 社会后果未成年人犯罪对社会的后果也是不可忽视的。

犯罪行为会对社会的安全造成威胁,增加社会治安压力。

此外,未成年人犯罪也会对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产生冲击,破坏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三、应对之策1.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

父母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此外,家庭经济困难的问题也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2.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也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该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

3. 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是未成年人犯罪防控的重要环节。

社会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关注和帮助,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机会。

同时,加强社会的道德建设,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也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手段。

结语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来预防和解决。

刑法论文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研究

刑法论文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研究

刑法论文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研究引言: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者,如何确定其刑事责任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法律、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探讨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法律角度1. 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界定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未满十四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十四周岁以上不满十六周岁的人负刑事责任能力的限制。

这种界定主要基于未成年人的心智发展和社会认知能力的考量。

2. 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特殊性与成年人相比,未成年人在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因此,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应当考虑到其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采取相应的教育和矫治措施。

3.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制裁对于未成年人犯罪者的刑事制裁,应当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法律应设立相应的专门机构,提供必要的教育和康复措施,帮助未成年人重新融入社会。

二、心理学角度1. 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原因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原因包括家庭环境、社会压力、心理问题等。

家庭的不健全、教育方式的不当以及社会的不公平都可能导致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

2. 未成年人心理发展与刑事责任未成年人在心理发展上还未完全成熟,他们的决策能力和责任意识相对较弱。

因此,在确定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时,应当综合考虑其心理发展水平。

3. 心理矫治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作用心理矫治是指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手段,帮助未成年人纠正错误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心理矫治可以帮助未成年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

三、社会学角度1. 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社会环境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

贫困、失业、教育机会不平等等社会问题都会增加未成年人犯罪的风险。

2. 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与干预为了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犯罪,社会应加强对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支持和关注。

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社会福利和心理咨询服务,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在我国日益凸显。

未成年人犯罪涵盖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犯罪行为,包括盗窃、抢劫、故意伤害、破坏公共财物等。

未成年人犯罪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那么,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是什么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找出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有效途径。

家庭因素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许多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家庭环境的影响往往是不可忽视的。

不良的家庭环境、家庭矛盾和纷争都可能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诱因。

家庭暴力、父母离异、家庭经济困难等问题都可能对未成年人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或者寻求刺激的行为,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父母对孩子的疏于教育管教,也很容易使未成年人产生不良的行为倾向。

要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首先需要关注和改善家庭环境,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育儿技能,使得家庭成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温床。

社会因素也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化性,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不良的社会风气、过于严苛的学习压力、缺乏社会活动的机会等问题,都可能导致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

与此网络的普及和信息的泛滥也给未成年人带来了新的侵害和诱惑。

网络游戏、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等问题,都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构成了威胁。

社会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诱因。

教育因素也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教育是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良好的教育有助于塑造未成年人的正确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我国当前教育体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功利化倾向、应试教育等问题,这都容易使未成年人产生厌学情绪,发展不良的行为习惯。

一些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不足,也使得一些未成年人在心理问题上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关怀,推行素质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与防范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与防范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未成年人犯罪是目前社会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它不仅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还会对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的安全造成威胁。

针对这个问题,需要通过深入的原因分析和科学的防范措施来解决。

本文将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1.家庭环境不良家庭环境是影响未成年人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庭环境不良有可能导致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而影响其行为。

例如,父母离异、家庭暴力、父母缺席、独生子女等不良家庭环境都会导致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的出现。

2.社会环境不良社会环境也是影响未成年人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环境的不良因素包括贫富差距、社会道德水平下降、媒体暴力影响等。

这些不良因素会给未成年人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带来负面影响,导致其在道德和法律标准上的失范。

3.学校环境不良学校环境也是影响未成年人的行为的因素之一。

学校环境的不良因素包括师生关系紧张、学生之间关系不良等。

这些不良因素会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很大的压力,影响到其道德和心理健康。

如果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很有可能导致行为问题的出现。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防范措施1.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品德,强化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感,让孩子真正认识到错误的后果,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社会教育社会教育就是社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

政府要加强文化教育、职业教育、生活教育等不同方面的教育,让未成年人懂得自我保护和社会责任,增强其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加强心理疏导心理疏导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和处理非常重要。

对于有问题的未成年人,需要采用正确的疏导方式,引导其积极面对问题,协助解决问题,从而消除问题的隐患。

4.加大法律惩治力度对于那些不听劝告、不服从教育的未成年人,必须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进行严惩,让他们深刻认识到其错误的严重性,引起强烈自我反省。

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未成年人的法律性质,采取挽救为主,严惩为辅的态度。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和预防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和预防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社会问题,它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如犯罪的直接损失,对受害者的影响,对未成年人自身的伤害,甚至对社会治理的破坏。

本文将从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1. 家庭问题家庭是一个孩子成长的最初环境,是塑造一个孩子性格、思想和价值观念的最基础和最重要的环境。

家庭教育环境不好可能会导致孩子成长中出现偏差。

目前的家庭普遍存在着缺少亲子关系、家风不正、缺乏家庭教育等问题,使得未成年人缺少了从家庭中寻得舒适感和情感交流的能力,而失去对家庭的依赖感和主人翁意识。

这使得孩子们容易被引诱到犯罪行为中去。

2. 信息沟通不畅社会治安问题的日益严重使得未成年人对社会充满了恐惧和怀疑心理。

此时,家长、学校以及社会组织就应该投入更多的心力来与孩子们沟通,让孩子们对社会和环境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不过现实却是相反的,家长忙于工作,学校教育质量不高,鲜有对未成年人如何应对犯罪问题进行系统和科学的教育,这使得与孩子们的交流逐渐减少和缺乏。

3. 社会影响社会文化影响是孩子们成长教育环境尤其是成长的道德规范、社会行为习惯和文化背景等问题的影响。

如果孩子们的家庭和学校等教育机构本身没有一个明确的道德标准和文化认同,就会导致孩子们对社会与人的关系自行解释,偏离了常识和常规,从而导致犯罪心理的产生和行动的出现。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1. 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因此,家长应该从小将家庭教育视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让孩子们在良好的家风下成长。

家长要时刻与孩子保持沟通,让孩子们有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让孩子们信任家长,能够理解他们的行为,并且做出自己的判断。

同时,家长也应该注重自己的行为举止,在孩子面前做好榜样。

2. 加强学校教育学校是孩子们重要的学习和成长场所,也是孩子们社会化的重要平台。

因此,学校应该注重社会心理教育和性格养成教育,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及预防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及预防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影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

为了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必须深入探究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1. 家庭原因成长环境对未成年人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些未成年人在家庭中得不到有效的教育和照顾,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导致他们对社会价值观念认识不到位,或者对法律的尊重不够。

2. 学校原因学校是未成年人的重要成长环境,对他们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

但是,一些学校的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引导,导致未成年人在学校中受到不良影响,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3. 社会原因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形成也有着重要影响。

现如今,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存在着很多的社会问题,比如毒品、色情、暴力等等。

未成年人在这种环境下成长,难免会受到负面影响。

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措施1. 家庭预防措施家庭是未成年人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对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家长应该引导未成年人养成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念,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从而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学校预防措施学校是未成年人重要的社会环境,学校应该营造健康的教育环境,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引导,培养未成年人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从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3. 社会预防措施社会是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比如,加强社会管理,打击各种形式的违法犯罪行为,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等。

三、结语总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艰苦而重要的任务,需要齐心协力、共同努力。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积极的贡献。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与防范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与防范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与防范未成年人犯罪是当代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

这些年来,无论是在电视新闻上还是在社会现场,我们总能听到涉及少年犯罪的消息。

从偷窃、打架、抢劫到严重的暴力犯罪,不同类型的未成年犯罪都在不同程度上危害着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而这样的问题,不能仅仅通过司法手段来解决,更重要的是从源头上找到问题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1. 家庭因素未成年人犯罪的背后,常常离不开家庭的因素。

缺失的父母监护、缺乏根据地的孩子、打骂家暴、感情疏离等都是引发未成年人思想和行为异常的重要原因。

在现代社会中,家长的工作压力、生活负担,以及家庭重心的转移等因素,都让孩子的成长环境变得更为复杂和单薄。

而一些家长,由于自身的缺陷和精神状态,无法有效地引导和关注孩子的成长,甚至对于孩子的状况缺乏了解或者忽视。

这些问题的积累,会导致少年个性的扭曲和犯罪动机的加深。

2. 社会因素社会的环境和影响,也是未成年人产生犯罪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不良文化和价值观念不断涌现。

面对同龄人的压力,孩子们可能会在这种影响下得出不正确的结论,以此来证明自己的“重要性”或者“存在感”。

此外,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也存在很多软弱之处。

例如,公共教育在六年制小学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时期毕竟时,缺乏足够的心理学和生活技能方面的教育,这也会导致孩子自我认知和安全防范意识的缺失。

3. 个人因素孩子个人的因素包括个性、性格、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孩子的行为和思想。

在这些方面,不同孩子的差异性很大,因此也需要制定个性化的防范措施。

尤其是在心理健康方面,对于一些情绪不稳定或者自卑的孩子,需要尽早发现和针对性解决,以避免犯罪的发生。

二、防范未成年人犯罪的措施1. 家庭缺陷的弥补与监控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和健康,家长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况,提高和孩子们的沟通。

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应该依据孩子的心理和性格进行个性化的教育方式,从根本上改变孩子暴力和犯罪倾向,并引导孩子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未成年人犯罪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突出。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应该受到更多的保护和关爱,而不是沦为犯罪的受害者或者施害者。

那么,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是什么呢?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可以从社会、家庭、个人等多个方面来探讨。

一、社会方面的原因1. 社会环境的恶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差距的扩大,一些地区的社会环境恶化,犯罪活动频繁,使未成年人接触到不良信息的机会更多,从而增加了犯罪的可能性。

2. 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存在不平衡现象。

一些贫困地区的未成年人由于接受不良的教育环境,缺乏健康的成长空间,更容易受到犯罪的影响。

3. 法制建设的不完善一些地区的法律意识薄弱,法制观念淡薄,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教育力度不够,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现象增多。

二、家庭方面的原因1. 家庭教育的不当一些家庭在对待孩子的教育观念上存在偏差,过分溺爱或者严厉惩罚孩子,导致孩子心理健康不良,增加犯罪的可能性。

2. 家庭成员间的冲突与矛盾一些不和谐的家庭关系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了不良影响,增加了他们受到犯罪诱惑的可能性。

3. 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一些家庭由于经济条件较差,无法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机会,使孩子更容易受到犯罪的影响。

三、个人方面的原因1. 心理健康问题一些未成年人由于家庭、教育等原因,导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从而增加了犯罪的可能性。

2. 社交环境的不良一些未成年人的社交圈子中充斥着不良的信息和犯罪活动,使他们容易受到犯罪的影响。

3. 缺乏自我认知和规划一些未成年人由于年幼无知,缺乏自我认知和规划,容易受到不良影响。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家庭和个人方面的原因。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多个方面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教育,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简述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与预防对策

简述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与预防对策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与预防对策引言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给社会治安和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带来了巨大威胁。

本文将从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和预防对策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旨在加深对该问题的认识,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1.1 家庭环境问题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与家庭环境有关的未成年人犯罪原因: - 家庭暴力:在受到家庭暴力影响下,孩子容易形成攻击性行为模式。

- 缺乏父母陪伴:父母忙于工作等原因导致缺乏与孩子沟通和陪伴时间,使得孩子易感到寂寞和无助。

- 父母教育方式不当:父母过于严厉或过于宽松都可能导致孩子产生反叛心理。

1.2 学校环境问题学校作为未成年人的主要社会环境之一,也会对其产生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些与学校环境有关的未成年人犯罪原因: - 学业压力过大:由于学业压力过大,一些学生可能产生逆反心理,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 同伴压力:在不良同伴的影响下,孩子容易受到引诱和诱导,参与违法活动。

- 学校暴力:学校暴力事件的发生可能导致受害者产生报复心理。

1.3 社会环境问题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发展和行为也有深远影响。

以下是一些与社会环境有关的未成年人犯罪原因: - 经济困难:贫困家庭中的孩子由于缺乏基本生活资源,更容易陷入犯罪。

- 媒体暴力:过度暴力色情的媒体内容可能对未成年人产生不良影响,使其模仿并参与违法行为。

- 社会道德缺失:社会道德观念的缺失可能导致未成年人产生违法行为的冲动。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对策2.1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家庭教育对策: - 父母关注和陪伴:父母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陪伴,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 建立良好家庭氛围: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关怀。

- 合理教育方式:父母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既不能过于严厉,也不能过于宽松。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论文)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论文)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引言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满18周岁的人员实施的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包括刑事犯罪和治安违法行为。

未成年人犯罪不仅危害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也损害未成年人自身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因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任务。

主体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家庭教育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第一个环境,家长是未成年人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教育对于培养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法律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家长应该给予未成年人充分的关爱和尊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树立榜样作用,教育引导未成年人遵守法律规则,尊重他人权利,远离不良影响,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学校教育学校是未成年人接受正规教育和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教师是未成年人的重要导师。

学校教育对于提高未成年人的知识水平,培养未成年人的创新能力,塑造未成年人的良好品格,具有重要的作用。

学校应该加强法制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增强未成年人的法治观念和道德素养,营造和谐民主的校园氛围,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预防和纠正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社会管理社会管理是指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对于社会秩序和公共事务的管理和调控。

社会管理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权利,预防和处理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该加强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立法和执法,完善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和惩治机制,加大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打击力度,保障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和改造。

社会应该加强对于未成年人的关心和帮助,建立健全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服务体系,提供多样化的未成年人活动平台,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结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只有从源头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才能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做出贡献。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与预防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与预防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与预防引言初中生吴女士在学校内将另一名学生刺伤,此前她就曾因违反交规被警方查处过。

类似的不良行为往往出现在中小学生当中,这些行为绝非孤例。

未成年人犯罪,即未满18岁的青少年参与的各种形式犯罪行为,严重违背了社会道德、法律法规,给社会安定带来极大威胁。

在这个问题前重要的不是控诉,而是分析、找出根源,并提出解决方案。

第一章未成年人犯罪的概述一、什么是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犯罪,简称少年犯罪,通常指未满18岁的少年参与的各种形式的违法犯罪行为,如抢劫、盗窃、强奸、故意伤害、贩卖毒品等。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数量、类型和严重程度不断增加,给社会治安和未来的社会生产力带来巨大威胁。

在2017年,全国共侦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2.7万宗,同比增长3.22%。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危害1.对未成年人个体的危害。

严重侵犯未成年人的权益,让人身、智力、情感受到严重的伤害,例如短期造成受伤、死亡等,长期造成人际关系紊乱、孤独悲哀等。

2.对社会稳定的危害。

违反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损害社会道德风尚,破坏社会秩序,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第二章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一、家庭不和谐家庭不和谐、缺乏安全感或失去亲人等家庭问题是造成少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心理问题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涌现出更多的社会问题,如恋爱、学习、自我认同等。

青少年还存在着自我价值感不强、对现实中不满、情绪波动大等问题,这些问题会让其缺乏应对的能力,并可能走上犯罪道路。

三、环境因素社会贫富分化趋势日益加剧,让社会问题更具复杂性。

一些社区和学校环境较差,不良现象时有发生。

部分青少年靠小偷小摸或其他非法手段,来解决自己的物质或精神需求。

第三章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一、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加强家庭教育,让孩子们的家庭生活更加幸福、和谐。

家庭教育应包括道德与礼仪、生活技能、知识普及等方面,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及其预防对策(最终定稿)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及其预防对策(最终定稿)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及其预防对策(最终定稿)第一篇: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及其预防对策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及其预防对策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日益突出,并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忧虑。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仅影响未成年人自身的成长及其家庭幸福,而且直接影响到社会的未来和发展。

因此全社会都要来关心支持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经常开展思想品德和纪律法制教育,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和学会做人,并为他们创造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

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初始年龄,与70年代相比提前了二至三岁,14岁以下少年违法犯罪比例大幅上升,未成年人犯罪中所占比例已由1991年的1.3%上升到2001年的2.1%。

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有关负责人分析,未成人犯罪在经历了1995、1996年的低潮期后,最近再次呈上趋势。

从这些青少年犯罪的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其一、犯罪主体低龄化,在校生增多。

有的学生逃学、弃学,并擅自离家出走,流浪各地,以盗窃、抢劫所得为生。

其二、犯罪手段成人化、智能化。

劫持人质、非法拘禁和盗枪、抢枪杀人等严重暴力性犯罪不断出现。

当前未成人犯罪大都有预谋,且有充分准备。

作案手段日趋成人化,作案后毁灭罪证、破坏现场。

其三、团伙犯罪增多,有些地方的未成年人还参与带有“帮会”“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偷盗、敲诈、抢劫无所不干。

其四、强奸及奸淫幼女等性犯罪突出,受害对象大多也是未成年人,社会危害性大。

其五、由于未成年人没有劳动收入,又贪图享乐,挥霍无度,因此这些未成年人犯罪中仍以财产犯罪为主。

据媒体报道:2000年5月12日,湖北省公安机关依法将一名初三学生龚某刑事拘留,因为他在当年4月间先后四次蒙面持刀对母校的10多位低年级学生实施暴力抢劫,致使两名无安全感的学生被迫辍学,一时间成为“校园幽灵”。

1999年11月,宁波某山区中学一名初二学生因缺少零花钱而去勒索钱财,将一名同学用刀活活砍死。

浅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成因及防范对策毕业论文法学

浅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成因及防范对策毕业论文法学

浅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成因及防范对策毕业论文法学摘要:众所周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和正确认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不仅关系到未成年人的自身前途,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我们社会的发展,祖国的明天。

本文通过对未成年人(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违法犯罪的特点、成因进行了分析,针对影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自身因素和客观因素,提出了防范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对策。

关键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成因;浅析及对策;近年来,我国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给以足够的宽容,从情感上和法律上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给社会治安构成了极大的隐患。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因而有必要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点、原因进行探析,以找出症结所在。

从而加强防范,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发生。

一、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点(一)低龄化违法犯罪增多。

通过调查发现,有的未成年人从11、12岁就开始干违法犯罪的事情,14-16岁达到违法犯罪高峰年龄,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明显增多。

(二)作案手段老练,已达到成年人水平。

根据我县办理的未成年违法犯罪的案件,如:盗窃案,均是白天趁大人下地干农活家中无人之机,采取溜门入室或翻墙入院进行盗窃,作案工具多为就地取材,行动迅速,目标准确,成功率很高,现场被抓获的很少,作案手段、作案心理甚至超过成年人。

(三)重新违法犯罪率较高、违法犯罪“成人化”。

很多未成年人处于三不管状态,即没有监护力量家庭不管,不够处理年龄社会不管,缀学以后学校不管,违法犯罪后被公安机关抓住无法处理,又没有监护人,只能通过教育后放回去,下次又继续违法犯罪,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局面。

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分析(一)未成年人自身因素1、法律意识淡薄由于文化素质低下,有些未成年人法制观念淡薄,缺乏法律常识。

未成年人犯罪毕业论文

未成年人犯罪毕业论文

未成年人犯罪毕业论文未成年人犯罪:一个社会问题的深度探讨引言: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它不仅给受害者带来伤害,也对犯罪者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社会背景、原因分析、预防措施等多个角度探讨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社会背景:1.1 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速,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家庭结构的变化、父母工作忙碌、家庭教育缺失等因素导致了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出现。

1.2 媒体与网络的影响现代社会的媒体与网络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日益加深。

电视、电影、网络游戏等媒体内容中的暴力、犯罪元素对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原因分析:2.1 家庭因素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家庭环境的不稳定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

单亲家庭、家庭暴力、父母忽视等问题都会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2.2 学校因素学校是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但一些学校在管理和教育方面存在问题。

学校欺凌、教师纵容等现象容易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引发犯罪行为。

2.3 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社会的不公平、贫富差距、就业压力等问题都会给未成年人带来心理压力,从而增加犯罪的可能性。

三、预防措施:3.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

父母应该加强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3.2 学校教育的改进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观念。

3.3 社会关怀的加强社会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关怀和帮助,提供更多的社会福利和教育资源,减少贫困家庭的压力,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结论: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加强家庭教育、改进学校教育、加强社会关怀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

简述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与预防对策

简述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与预防对策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与预防对策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突出。

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不仅对个体和家庭造成了巨大伤害,同时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因此,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对于有效防控未成年人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社会原因和个体原因。

2.1 社会原因2.1.1 社会变革与家庭教育缺失随着社会发展的加速,互联网和媒体的普及,传统道德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一些家庭教育缺失,父母疏于关心和教育子女,从而导致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加剧。

2.1.2 社会不公平和贫困贫困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经济条件落后的家庭无法提供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未成年人失去了发展机会,易于误入犯罪的歧途。

2.1.3 学校教育缺失部分学校的教育质量不高,教育理念陈旧,缺乏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教育。

学校应该对未成年人进行更加全面和系统的法律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2.2 个体原因2.2.1 家庭因素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些家庭中存在家庭暴力,家长溺爱或者严厉的教育方式,容易导致未成年人犯罪。

2.2.2 心理因素部分未成年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如攻击性行为障碍、注意力缺陷障碍等。

这些心理问题容易导致他们偏离社会主流价值观,产生犯罪倾向。

2.2.3 同伴因素同伴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一些未成年人会受到不良同伴的引诱,从而开始犯罪活动。

2.2.4 法律意识淡薄未成年人对法律的了解和理解相对较少,很多犯罪行为是在对法律不了解或者对法律轻浮的情况下发生的。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对策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需要采取多种预防对策,包括社会层面和个体层面的措施。

3.1 社会层面的预防对策3.1.1 家庭教育的重视通过加强家庭教育,提高父母对子女的关注和教育水平,减少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与防范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与防范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与防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突出,给社会治安和家庭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每个犯罪行为背后都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本文将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以期为社会对于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1.家庭因素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最重要的环境,家庭稳定和和谐与否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若家庭存在家暴、离异、重男轻女等问题,容易导致未成年人产生犯罪倾向。

此外,家长的教育方式也会对未成年人犯罪有很大影响,若过于纵容或严厉对待孩子,都可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和社会适应困难,从而引发犯罪行为。

2.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是未成年人形成个性和价值观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社会的物质贫困、社会地位的低下、教育资源的不均等问题会使未成年人产生挫折感和不满情绪,从而通过犯罪来寻求自我价值的认同。

此外,成人犯罪的样板行为、暴力媒体的影响也会进一步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行为。

3.个人因素个人心理问题亦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因素。

例如,自卑感、自我价值认同缺失、不能正确处理情绪等心理问题容易导致未成年人找不到释放情绪的途径,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此外,家庭教育的缺失也可能使之价值观出现与正常社会价值观不符合的情况。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防范措施1.家庭建设家庭教育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防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应该加强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应鼓励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密切关系,提供积极的教育环境,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最重要的是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孩子的榜样。

2.加强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是未成年人形成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关键环节。

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应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特别是对于贫困地区的青少年,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确保他们接受到优质教育。

此外,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提高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对于法律的尊重和遵守。

浅谈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

浅谈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

浅谈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摘要: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根据司法统计,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突出,数量仍呈上升趋势,违法犯罪人的低龄化趋势明显。

我国的刑事法律政策,对未成年人犯罪体现的是特殊保护原则,在未成年人保护法公布实施以后,国家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纳入了法制轨道,然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不是一时一地一个部门所能解决,它需要长期的社会综合治理。

本文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特点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其预防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社会危害预防措施1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分析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跨世纪的接班人,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未成年人犯罪”已被列为“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公害。

法律上的擦边球、意识上的不健全以及社会的各种腐朽现象都滋生了未成年人犯罪现象。

查阅各种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和相关资料,我认为目前,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1 低龄化势头最为明显。

未成年的犯罪大多是15-17岁的青少年,但目前已不乏11、12岁的低龄少年。

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广泛存在儿童的心理早熟现象,其不好的一面反映在青少年刻意模仿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做出一些损害公共利益、破坏社会治安的事。

1.2 犯罪类型多样,所犯罪行严重,暴力性犯罪占很大比例,社会危害性极大。

未成年人犯罪经常表现为抢劫、盗窃、聚众斗殴,甚至是故意杀人。

因为他们年龄偏轻,模仿性较强,犯罪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往往不顾一切,不计后果。

1.3 未成年犯罪者的文化素质不高,大部分为中低等文化程序。

据统计未成年人犯罪人员初中以下文盲、半文盲的占总数的90%以上。

大多数人在犯罪时往往因为一时冲动或好奇,也不懂法律法规,不清楚自己的行为将会触犯法律。

1.4 团伙犯罪案件较多,甚至还有形成犯罪集团的。

青少年往往模仿武侠小说、武打影片中帮派活动的形式,纠集数人共同作案。

1.5 再犯比例高,有前科、构成累犯的人员占很大比例。

浅谈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_刑法论文(1)

浅谈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_刑法论文(1)

浅谈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_刑法论文(1)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司法机关、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必须引起重视和关注的问题。

笔者就本地区实际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情况20XX年-20XX年8月,江津市人民检察院共受理公安移送起诉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263人(20XX年61人、20XX年67人、20XX年72人、20XX年1月至8月63人),其中涉嫌故意杀人6人,故意伤害7人,强奸10人,盗窃95人,抢劫89人,抢夺10人,诈骗6人,聚众斗殴4人,走私、贩卖、运输毒品4人,破坏电力设备3人,窝藏、转移赃物3人,涉嫌强迫**、参与黑社会组织、交通肇事、寻衅滋事、故意毁坏财物等罪名的28人。

263人未成年人犯罪中,涉嫌共同犯罪120人,在校学生57人,情节显著轻微不诉的7人。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特点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犯罪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涉嫌犯罪的人数逐年增多。

20XX年、20XX年与20XX 年相比,分别增加10%和11.8%,而20XX年1月至8月涉嫌犯罪人数就是20XX 年的总和。

二是“两抢一盗”呈多发性犯罪。

三年多来,共受理移送起诉184人,占未成年人总数的69.9%.三是共同犯罪比较突出。

我院共受理未成年人共同犯罪47件,人数多达120人,占受案总数的45.6%.四是在校学生犯罪比例较大,占未成年人犯罪的21.6%.五是抢劫、强奸、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暴力犯罪居高不下,占未成年人犯罪总数的42.2%.六是故意杀人、强奸较集中在15周岁(含本数)以下,共受理未成年涉嫌故意杀人6人、强奸10人,分别占受案总数的90%和40%.七是抢劫、盗窃作案反差较大。

共同抢劫、团伙抢劫人数逐年增多,20XX 年6件11人、20XX年6件12人、20XX年6件15人、20XX年1月至8月7件21人。

个人实施抢劫的逐年减少,20XX年8件8人、20XX年6件6人、20XX 年5件5人、20XX年1月至8月4件4人,而共同盗窃、团伙盗窃人数逐年减少,20XX年6件14人、20XX年5件10人、20XX年4件8人、20XX年1月至8月2件4人、个人实施盗窃的逐年增加,20XX年12件12人、20XX年13件13人、20XX年18件18人、20XX年1月至8月8件8人。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及预防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及预防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及预防「摘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不断上升已是近年来我国乃至全世界刑事犯罪的一个特征和趋势,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重大社会问题。

因此,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找出未成年然犯罪的成因,进而为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提供指导。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未成年人的成长条件和成长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但同时也面临着一部分未成年人误入歧途、违法犯罪的严峻现实。

因此,剖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探寻未成年人犯罪产生变化和发展规律,并采取相应措施遏制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试图从未成年人犯罪的多个原因和怎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原因预防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趋势,总的来说呈上升态势,犯罪数量增多,案情复杂,恶性案件突出,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

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成为困扰各界部门的热点问题。

因此,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对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一)从犯罪主体来说,未成年人犯罪日益向低龄化方向发展。

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接受不良文化影响等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比20世纪70年代提前了2至3岁。

近年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杀人、强奸、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日益增多。

2006年钢城区法院审理的案件中,未成年人犯罪的19人,全部为17岁。

(二)从犯罪手段看,未成年人罪犯作案的手段呈现智能化。

例如在通讯工具上使用手机、对讲机等,在交通工具上使用摩托车甚至小轿车。

而且未成年人反侦察能力不断增强,实施犯罪之前精心部署,作案后伪造现场,毁灭、转移证据。

如我院审理的刘峰盗窃案,17岁的刘峰预谋盗窃后,与被害人在饭店喝酒,其间刘峰偷偷溜到被害人家中实施盗窃,然后若无其事回去继续喝酒;还有一次,给一出租车司机打电话,谎称租车,让其到某处接人,趁该司机家中无人之际去盗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及预防_刑法论文(1)「摘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不断上升已是近年来我国乃至全世界刑事犯罪的一个特征和趋势,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重大社会问题。

因此,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找出未成年然犯罪的成因,进而为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提供指导。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未成年人的成长条件和成长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但同时也面临着一部分未成年人误入歧途、违法犯罪的严峻现实。

因此,剖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探寻未成年人犯罪产生变化和发展规律,并采取相应措施遏制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试图从未成年人犯罪的多个原因和怎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原因预防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趋势,总的来说呈上升态势,犯罪数量增多,案情复杂,恶性案件突出,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

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成为困扰各界部门的热点问题。

因此,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对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一)从犯罪主体来说,未成年人犯罪日益向低龄化方向发展。

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接受不良文化影响等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比20世纪70年代提前了2至3岁。

近年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杀人、强奸、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日益增多。

2009年钢城区法院审理的案件中,未成年人犯罪的19人,全部为17岁。

(二)从犯罪手段看,未成年人罪犯作案的手段呈现智能化。

例如在通讯工具上使用手机、对讲机等,在交通工具上使用摩托车甚至小轿车。

而且未成年人反侦察能力不断增强,实施犯罪之前精心部署,作案后伪造现场,毁灭、转移证据。

如我院审理的刘峰盗窃案,17岁的刘峰预谋盗窃后,与被害人在饭店喝酒,其间刘峰偷偷溜到被害人家中实施盗窃,然后若无其事回去继续喝酒;还有一次,给一出租车司机打电话,谎称租车,让其到某处接人,趁该司机家中无人之际去盗窃。

(三)从犯罪类型来说,暴力犯罪、财产犯罪和性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式。

根据我院近年来统计,未成年人犯罪中,抢劫罪居于首位,占到46.3%;盗窃占18.7%;故意伤害罪9%;此外还有寻衅滋事、纵火、敲诈勒索、绑架等。

(四)从犯罪的组织形式来说,团伙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式。

由于未成年人缺乏足够的体力、智力、胆量和经验,单独作案往往难以成功,结成团伙可以互相壮胆,减少作案阻力,使犯罪易于得逞。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一)从未成年人自身因素看,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程度较低。

钢城区法院对2000年-2009年审结未成年人犯罪的143人中, 90%以上仅有初中、小学文化程度。

他们辍学步入社会后,由于没有技术,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因此无所事事,惹是生非。

二是受腐朽思想影响。

他们大多追求个人吃喝玩乐,妄想不劳而获,从而驱使他们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是法制观念浅薄。

未成年人大多没有受过普法教育,不学法、不知法、不懂法,加上自控能力差,极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二)从家庭教育看,主要表现在:一是单亲家庭的影响。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单亲离异家庭,导致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失衡,未成年人很容易形成孤僻、冷漠、自卑等不良性格特点和反叛心理。

由于单亲家长对孩子疏于管理和教育,导致未成年人放任自流,误入歧途。

二是家庭教养方式不当。

一些家长没有遵循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教育方式不当,有的对子女娇宠溺爱,有的对孩子简单粗暴,有的对孩子放任自流。

三是父母不良行为的影响。

父母的言谈举止、态度等对未成年人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有的父母有赌博、酗酒、盗窃等不良行为,给子女以不良暗示。

由于孩子自身认知水平不高,缺乏正确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在社会上各种不良因素的诱导和影响下,很容易形成犯罪心理,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从社会方面看,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中出现的某些拜金主义思潮,歪曲了一些未成年人的心理和思想,极易把未成年人引向犯罪。

二是不良影视作品的影响,网络游戏、电子游戏、影视剧充满色情、暴力内容,对未成年人产生间接的教唆和潜移默化的犯罪诱导。

如李某抢劫后供述,他的一些作案方法是从电视中学来的。

还有一些未成年人沉迷网吧,夜不归宿,没有钱了就去抢劫、盗窃,走上犯罪道路。

三是缺乏有力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组织机构。

未成年人为弱势群体,当他们因种种原因失学和无法就业时,缺乏有效的监管,使之处于“学校不管了、家庭管不了、社会没人管”的状态,使之成为违法犯罪的生力军。

据统计,此类人员犯罪占未成年人犯罪的80%以上。

(四)从学校教育看,主要表现在,一是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品德教育,不顾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教育管理不力,动辄把有轻微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推向社会。

二部分学校周边环境恶劣,干扰学校和未成年人正常的教育和学习秩序。

学校应是“一片净土”,但部分地处县城乡镇的中、小学校周边环境依然十分恶劣。

许多中、小学校周围布满了网吧、电脑游戏厅、录像厅、桌球室、卡拉OK厅等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娱乐场所,使学生在耳熏目染中接受了一些不利于他们成长的东西。

三、未成年人犯罪预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将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是一项综合治理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密切配合。

因此,家庭、学校、政府机构等均应加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工作。

首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遵循三项原则: 1.教育和保护的原则。

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着眼点不是以打击来达到预防目的,而是立足于教育和保护来达到预防目的,这是基于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所决定的。

2.从小抓起的原则。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必须从小从早抓起,这样就能从小增强未成年人分辨是非的能力及对外界不良诱惑有较强的抵制力,培养未成年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内因上消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诱因,从而体现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最大效能。

3.及时的原则。

一旦发现未成年人有不良行为,是否及时预防和矫治,决定着是否把握住了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最佳时机。

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错过了“及时”这一时机,再进行预防和矫正,往往会事倍功半,并不易产生实效,对未成年人、对社会都将造成很深的负面影响。

所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遵循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的原则。

其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加强法律教育。

1、学校要担负起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应结合实际举办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为主的教育活动,如讲座、座谈、培训等,针对未成年人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介绍良好有效的教育方法,指导老师、未成年人的父母和其他监护人有效地防止、矫正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教育行政部门应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效果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最大限度降低辍学率。

2、切实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学习工作。

根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专项调查,中学生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了解及较了解的仅占27% .各级司法机关都应到未成年人犯罪集中的学校、厂矿、居民委员会及村民委员会创办法制教育基地,增强他们的法制意识。

3、结合未成年人的特点,组织举办展览会、报告会、演讲会、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制宣传活动。

并积极制发司法建议,建议社会有关部门堵塞工作漏洞,预防犯罪的再次发生。

如钢城区法院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普法教育,通过开设各类青少年法制专题讲座、设立法律宣传栏、模拟法庭,组织学生旁听法院庭审等形式,让学生感受知法守法的重要性。

发挥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作用,长期对在校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今年对7所中小学进行法律宣讲,受教育学生7000余人。

利用家长学校这一阵地,全面开展“父母与孩子同学法”活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

第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净化文化领域。

环境能影响人、教育人和造就人,进一步优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是遏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根本之策。

一要加强出版物市场的监管。

当前,一些宣传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非法出版物沉渣泛起,极大地戕害了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要加强广播影视市场的监管。

一些电视频道为提高收视率,经常播出一些有血腥、暴力、色情、凶杀、恐怖场景的故事片,这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

三要加强对游戏娱乐市场的监管。

一些游戏给广大未成年人极大的感官刺激,成了未成年人逃学游荡直至违法犯罪的精神寄居地。

据调查,65.6%的人逃学后经常去游戏机房、录像室、歌舞厅等娱乐消遣场所。

四要加强对互联网络的监管。

2000 年9 月,武汉出台了全国首个关于网吧的地方性法规《武汉市网吧管理暂行办法》,并成立了国际互联网安全监察大队;2002 年9 月,国务院颁布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这是我国网吧管理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上海市为加强对网吧的管理,于2002 年实施了“东方网点”工程,目前连锁网吧已达3000 多家。

当前,针对互联网络普及给未成年人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要在网络管理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如针对网吧业主经营行为、未成年人上网、网络色情以及网络语言等一系列问题,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有关部门要共同开发建设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绿色网站,在校园、社区等场所开办一些公益性网吧,组织力量研发适合广大未成年人参与的健康游戏软件,积极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第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加强帮教。

一要健全帮教和管理机构,正确对待违法的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涉世不深,可塑性强。

对待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要象父母对待孩子,医生对待病人,老师对待学生那样,做耐心细致的教育、感化、挽救工作。

学校不得开除或变相开除犯罪的未成年学生,以便落实教育、感化、挽救措施。

社会上对被判处非监禁刑的未成年罪犯应建立相应的帮教机构,对口管理。

注重解决未成年人中“两劳”释放人员的就业问题,认真执行“不歧视,给出路”的政策,巩固改造成果。

二要打造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的新格局。

2003 年8 月中央四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在江苏等六省(市)进行“社区矫正”试点。

社区矫正这一蕴含人文内涵的非监禁措施,有了很大的实践推进,但有一些因素尚未理顺。

具体包括:①实施主体,建议在关工委、政法委或司法局内部成立一个社区矫正工作委员会,专门行使青少年社区矫正适用、考察、监督、评估等工作。

②实施对象,具体可界定为“四类违法少年”,即:违反治安管理法规,被实施治安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犯罪情节轻微、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在其执行逮捕后至审判前几个月;被判处缓刑、实施暂予监外执行或假释的;服刑期间确有悔改或有立功表现,在为其呈报减刑前二个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