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结构(1)导学案

合集下载

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教学设计

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学校易门县小街中学设计教师马天鹏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原子的结构》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的教学内容。

是继《分子和原子》后对物质微观分析的更深入的学习,同时原子的构成又与后面知识点如离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化合价与化学式等密切相关,是学习化学的理论基础,也是基础性的章节,学好这一课题对以后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原子核的结构;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微观世界的物质性,从而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的微观本质,认识原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
3、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问题推进法、自主阅读法,以及小组讨论法.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2、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预习、查找张青莲教授的事迹简介。

九年级化学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导学案

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知道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但也是可分的。

2、通过学习,知道原子是由哪几种微粒构成的以及他们的带电情况。

3、知道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4、会画核电荷数为1—18的18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的认识。

二、学习重点:原子的构成。

三、学法指导:(一)课前预习:自学课本P53—P55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他们不是一个个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而是由和构成的。

2、原子核是由和构成的,由于原子核内的带正电,不带电,所以原子核带正电。

原子核带的与核内的质子数相等。

3、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电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的相等,因此原子显电性。

4、与原子相比,原子核的体积小,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体育场,那么原子核只相当于体育场中的。

因此,原子核外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

5、科学研究表明,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具有不同的运动状态,离核近的电子能量,离核越远,电子的能量。

离核最近的电子层为,次之为,以此类推为、、、、层,离核最远的叫。

6、核外电子的这种分层运动又叫。

已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只有层,最多的有层,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个(只有一层的,电子不超过个)。

7、人们认为最外层具有结构或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个电子的结构,属于结构。

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4个,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原子一般较易电子。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4个,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原子一般较易电子,趋向达到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

(二)、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子呈电中性B.原子时实心球体C.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原子核的组成及表示》 导学案

《原子核的组成及表示》 导学案

《原子核的组成及表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核的组成。

2、理解质子、中子和电子的基本性质和相互关系。

3、掌握原子核组成的表示方法。

二、知识回顾1、原子的结构我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但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原子的电性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在通常情况下,原子呈电中性,即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

三、新知识讲解1、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1)质子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其质量约为 16726×10⁻²⁷ kg。

(2)中子中子不带电,其质量与质子的质量非常接近,约为 16749×10⁻²⁷kg。

2、质子数、中子数和质量数(1)质子数质子数就是原子核内质子的数目,用符号“Z”表示。

(2)中子数中子数是原子核内中子的数目,用符号“N”表示。

(3)质量数质量数是将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称为质量数,用符号“A”表示。

即 A = Z + N 。

例如,氧原子的质子数为 8,中子数为 8,其质量数为 16。

3、原子核组成的表示方法(1)元素符号用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如氧元素用“O”表示。

(2)质子数和质量数在元素符号的左下角标出质子数,左上角标出质量数。

例如,氧-16 可表示为₈¹⁶O 。

4、常见的原子核(1)氢原子核氢原子核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

(2)氦原子核氦原子核由 2 个质子和 2 个中子组成。

(3)碳原子核碳原子核有 6 个质子和 6 个中子。

四、例题解析例 1:已知一种原子的质子数为 11,质量数为 23,求其中子数。

解: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 23 11 = 12例 2:写出磷原子(质子数为 15,中子数为 16)的原子核组成表示。

解:磷原子的原子核组成可表示为₁₅³¹P五、课堂练习1、某原子的质子数为 17,中子数为 18,写出其原子核组成的表示。

原子构成导学案

原子构成导学案

原子构成导学案
一:【大胆猜想】你想象中的原子是怎样的?能描述一下吗?像生活中的哪种水果或者事物呢?【从外形到内在】
二:【探究之旅】卢瑟福实验
智慧阅读:
放射源中α粒子的介绍:放射性元素钋(Po),放射出的α粒子是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α粒子。

试验方法:在一个铅盒里放有少量的放射性元素钋(Po),它发出的α射线从铅盒的小孔射出,形成一束很细的射线射到金箔上。

当α粒子穿过金箔后,射到荧光屏上产生一个个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可用显微镜来观察。

为了避免α粒子和空气中的原子碰撞而影响实验结果,整个装置放在一个抽成真空的容器内,带有荧光屏的显微镜能够围绕金箔在一个圆周上移动。

可以观察到穿过金箔后偏转角度不同的α粒子。

大胆猜想:如果你是卢瑟福和他的助手们,大胆猜测一下α粒子轰击金箔会看到哪些令人吃惊的现象呢?
通过这些神奇的现象的你会得到什么结论?
实验结论: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带____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_____电的
_____构成的
【小结原子的精彩内部世界,整理在下面】
总结:原子的结构
原子
四:数据分析,信息整合
1,原子中的数据
2,所有原子都是有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吗?
3,质子数和中子数,电子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4,原子本身带电吗?为什么?
五:原子的基本性质
哪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下列事实能说明原子的什么性质?
(1)、报纸上的一个小黑点就含有1018 个碳原子()(2)、长期放在一起的金块和铅块会融合在一起()(3)、水银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

鲁科版必修2 原子结构导学案(第一课时)

鲁科版必修2 原子结构导学案(第一课时)
,在实验基础上提出的核式原子模型的内容:

二、原子的构成
1、原子是由和构成的,而原子核是由更小的微粒和构成的。
2、带电特点:每个质子带个单位电荷,不带电,每个电子带个单位电荷。
3、质量数:。
4、各微粒间的关系:
(1)核电荷数==
(2)质量数(A)+
(3)阳离子核外电子数=
(4)阴离子核外电子数=
5、一般用符号 代表,符号 的意义是:
A、35Cl原子所含质子数为18
B、 mol的H35Cl分子所含中子数约为6.02×1023
C、3.5 g的35Cl2气体的体积为2.24 L
D、35Cl2气体的摩尔质量为70 g·mol-1
课后作业
1、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A、O2、O3、O4B、H2、D2、T2
C、H2O、D2O、T2OD、4020Ca和4220Ca
5、若几种微粒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B、可能是几种不同的分子或离子
C、彼此之间互为同位素D、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6、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下图表示方法形象表示:
①②③
其中 表示质子或电子, 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①②③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互为同位素B、②③互为同素异形体
③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共同决定,元素主要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④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⑤每种元素都有两种或两种以的核素
A、①②④⑤B、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⑤
2、与0.11molH2SO4电子数相等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
3、某阳离子Rn+的核外共有x个电子,核内有y个中子,则R的质量数为()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原子结构》(人教版)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原子结构》(人教版)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 原子结构 〔人教版〕根底再现 考点一 原子构成 1.构成原子的微粒及作用原子⎩⎪⎨⎪⎧原子核⎩⎪⎨⎪⎧ 质子(Z 个)——决定的种类中子[(A -Z )个]在质子数确定后决定种类同位素核外电子(Z 个)——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性质2.将以下核素符号(X)周围5个位置数字的含义填写在方框内 3.微粒之间的关系(1)质子数(Z )=核电荷数=____________;(2)质量数(A )=________(Z )+________(N ); (3)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_______; (4)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________。

1.222 86Rn 具有放射性,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

该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 ) A .136 B .50 C .86 D .2222.以下离子中,电子数大于质子数且质子数大于中子数的是( ) A .D 3O +B .Li +C .OD -D .OH -考点二 元素、核素、同位素 1.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关系 2.同位素的性质同一元素的各种核素的_____不同,______相同,化学性质______,物理性质_________。

4.如下是四位同学学习原子结构知识后,对这节内容的认识,你认为不正确的选项是( ) 6.有关H 、D 、T 、HD 、H 2、D +、H -这七种微粒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互为同位素 B .是七种氢元素 C .电子数相同 D .HD 和H 2均是单质 7.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 .16O 、18O 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B .D 和T 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C .14C 和14N 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D .6Li 和7Li 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A ZX 〕考点三核外电子排布1.电子层的表示方法及能量变化电子层数由内向外数字表示法 1 2 3 4 5 6 7字母表示法由到离核远近――→由到电子能量――→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核外电子一般总是尽先排布在__________的电子层里。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导学案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导学案

滨海县第二中学初三化学导学案编号:____课题: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导学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2、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学习重点和难点:原子、原子核的构成学习过程:一、课前导学(一)、原子的构成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_____电的___________和核外带_____电的________构成的。

2、原子核由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粒子构成。

质子带______电,中子________电。

(二)、相对原子质量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符号—Ar。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上。

三、原子中的几个数量关系1、核内质子数=核外_______数=_______数2、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数+ ______数二、课堂活动复习旧知识: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原子?分子和原子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学习新知识:(一)、原子的构成1、发挥想象,说说你对原子的最初认识,原子的外形可能是什么样的?2、教师播放动画(几个小粒子绕着一个大粒子作高速运动):根据动画,你能说出原子的构成吗?3、师生总同总结出正确的原子构成。

4、原子核还能不能再分呢?科学研究表明:原子核也不是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它由 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粒子构成。

5、请找出不同种类原子的区别。

6、7、师生同共总结出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的关系。

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练习1】以碳原子为例,说明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9、由分子的性质推测出原子的性质。

《原子结构模型》导学案1

《原子结构模型》导学案1

《原子结构模型》导学案课程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的发展历程。

2.初步认识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能用n、l、m、m s这四个量子数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3.了解原子轨道的表示方法及意义。

知识体系梳理一、氢原子光谱和波尔的原子结构模型1.原子结构理论发展史1803年提出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建立原子学说的是英国化学家①道尔顿,1903年汤姆逊提出原子结构的“②葡萄干布丁”模型,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③核式模型,1913年玻尔提出④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子结构模型,建立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⑤量子力学模型已成为现代化学的理论基础。

2.氢原子光谱人们常常利用仪器将物质吸收光或发射光的波长和强度分布记录下来,得到所谓的光谱,光谱分为⑥连续光谱和⑦线状光谱,氢原子光谱为⑧线状光谱。

3.玻尔原子结构模型(1)玻尔原子结构模型基本观点①原子中的电子在具有⑨确定半径的圆周轨道上绕原子核运动,并且⑩不辐射能量。

可理解为行星模型,这里的“轨道”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电子层。

②定态假设:玻尔原子结构理论认为同一电子层上的电子能量完全相同。

在不同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E),而且能量是量子化的,即能量是“一份一份”的。

各电子层能量差具有不连续性,即E3-E2≠E2-E1。

③只有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能量为E i)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才会辐射或吸收能量。

如果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以光的形式表现并记录下来,就形成了光谱。

(2)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的实验事实,但不能解决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问题和多原子复杂的光谱现象。

二、原子轨道与四个量子数根据量子力学理论,原子中的单个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可以用原子轨道来描述,而每个原子轨道由三个量子数n、l、m共同描述。

1.主量子数(n)主量子数(n)的取值与电子层符号的对应关系主量子数(n):1、2、3、4、5、6、7等,电子层符号:K、L、M、N、O、P、Q等。

原子结构1

原子结构1

高一化学导学案编号:1-1-1 第一章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第一课时 原子结构 【使用说明与学习指导】1、 认真完成完成本学案需要预习的内容。

2、通过预习基本解决本节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 学习目标】1、认识原子核的结构,懂得质量数和X A Z 的含义。

2、掌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它们之间的关系。

3、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课前预习学案(限时15分钟)【自主学习】1、英国物理学家 通过 实验证明:实验结果为: 核式原子模型: 2、原子核的构成原子是由 和 构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更小的微粒—— 和 构成的。

核电荷数= = 质量数= +原子的表示方式:(写名称及符号)原子Z AX 3、 核素元素 核素如氢元素有 、 、 三种核素,分别用 、 、 来表示。

碳元素有3种核素 、 、 。

氧元素有3种核素 、 、 。

同位素 同位素分为 和 两种。

【预习自测】1.自从下列哪项发现或学说开始,化学才开始成为一门科学( )A .阿伏加德罗提出原子——分子学说B .拉瓦锡确定空气的组成C .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D .汤姆生发现电子2.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

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B 化学不再需要实验C 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D 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B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C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D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课堂探究】一.原子核[交流研讨]阅读P 3表格,分析电子、质子、中子的基本数据表,思考讨论以下题 1、电子、质子各带何种电荷?中子带不带电?为什么原子呈电中性? 2、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和电子数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为什么? 3、原子的质量主要由哪些微粒决定的?4、若忽略电子的质量,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值,试推测原子的相对质量的数值与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关系。

《原子结构模型》 导学案

《原子结构模型》 导学案

《原子结构模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程。

2、理解不同原子结构模型的主要观点和特点。

3、掌握原子的基本构成和相关概念,如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

4、能够运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一些常见的化学现象和规律。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

(2)原子的组成和各微粒之间的关系。

2、难点(1)对不同原子结构模型的理解和比较。

(2)电子在核外的运动状态和排布规律。

三、知识链接在学习原子结构模型之前,我们已经对物质的组成和化学变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知道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会再分。

四、学习过程(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1、道尔顿原子模型时间:19 世纪初观点: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它存在着局限性,没有认识到原子内部的结构和复杂性。

2、汤姆生原子模型时间:19 世纪末发现:电子的存在观点: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电子镶嵌其中,就像葡萄干面包一样。

汤姆生的模型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念,但他没有说明正电荷在原子中的分布情况。

3、卢瑟福原子模型时间:1911 年实验:α粒子散射实验观点: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运动。

卢瑟福通过实验证明了原子核的存在,并且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但他没有解释电子的运动规律。

4、玻尔原子模型时间:1913 年观点:电子在原子核外的一些特定轨道上运动,这些轨道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玻尔的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原子的稳定性和线状光谱,但仍然存在不足。

5、现代原子结构模型(电子云模型)观点:电子在原子核外的空间里高速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只能用电子云来描述电子在核外出现的概率。

现代原子结构模型是基于量子力学的理论,能够更准确地描述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二)原子的构成1、原子的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相关微粒的性质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相对质量约为 1。

题二 原子的结构(导学案修改稿)(1)

题二  原子的结构(导学案修改稿)(1)

课题二原子的结构(1)——原子的构成责任编辑使用者:九年级班组时间:2013年10月18日星期五第1节【学习目标】知道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原子的构成。

【学习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学习过程】一、知识准备:1.知识回顾(组长检查,2分钟)构成物质的粒子有、等。

如:水是由构成的,金属汞是由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构成的;2.引入:(1)人类战争历史上使用过的威力最大的武器是什么?(2)为什么小小的原子有如此大的威力?二、新知探究:原子的构成【资料分析】:十九世纪以前,原子一直被认为是坚硬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揭示原子内部的秘密。

后来卢瑟褔通过实验证明原子的构成。

那么原子的构成是怎样的呢?活动(一)先独立阅读P53文字、图,思考完成1-3题;3分钟后小组讨论,组内代表分别展示在小黑板上,小组交叉批改, 6分钟。

1.原子的体积怎样?2.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原子核是由什么构成的?请试着用下图的形式来表示。

原子3.原子中的质子、电子、中子分别带什么电荷?活动(二)请认真阅读相关文字,分析表3-1中的相关信息,先独立思考下列问题,然后组内交流讨论,代表回答,8分钟。

1.原子中的质子、电子、中子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2.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你能用数学的数量关系表示出来吗?)3. 哪种原子的原子核中不含中子?三、小结与反思(8分钟)认真梳理所学的知识,独立填写下表,小结原子的构成及特点。

四、当堂测评(独立完成,6分钟)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电的和核外带电的构成的。

由于所带电荷和所带电荷相等,但,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核一般是由和构成的,质子带,中子。

原子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

2.分析表3-1,叙述氯原子的构成。

《原子的结构》 导学案

《原子的结构》 导学案

《原子的结构》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的构成,知道质子、中子、电子的电性、电量和质量。

2、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3、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常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原子的构成及各粒子之间的关系。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难点(1)对原子不显电性的理解。

(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应用。

三、知识梳理(一)原子的构成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原子并不是一个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2、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3、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二)原子中各粒子之间的关系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的质量约等于质子质量与中子质量之和。

(三)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原子中的电子在核外是分层排布的,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依次往外还有第二层、第三层……2、原子结构示意图用小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

例如:氧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四)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1、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 8 个(氦为 2 个),这样的结构被认为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

2、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 4 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3、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 4 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四、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2、质子、中子、电子的电性、电量和质量分别是怎样的?3、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二)合作探究1、小组讨论:以氧原子为例,分析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2、观察几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讨论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1.1原子结构导学案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1.1原子结构导学案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第一节 原子结构【学习目标】1. 复习原子结构模型的历史发展过程。

2. 回顾原子结构示意图,理解原子结构3. 理解能层与能级的关系。

【重点难点】学习能层与能级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导学流程】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历史发展过程二、能层与能级1、能层的含义:按核外电子的 不同,可以将核外电子分成不同的能层。

2、能层的表示方法及各能层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能层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符号 最多电子数3、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一低四不超”(1)能量规律——能量最低原理: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里,然后由内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电子层(2)数量规则:四不超:(1)每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 2(2)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K 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电子) (3)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 (4)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3)原子核外各能层,能层序数越大,其离原子核的距离越远能量越高。

E(K)< E(L)< E(M)< E(N)< .... 4.能级(1)意义:根据多电子原子中同一能层电子________不同,将它们分成不同的能级。

(2)符号:在每一能层中,能级符号分别为n s 、n p 、n d 、n f……,其中n 代表________。

离核远近 近 远 能量高低 低 高5.能层、能级中所容纳的电子数注意:(1)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s开始。

能级符号按照s、p、d、f、g……排序。

s、p、d、f能级可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分别为2、6、10、14,依次为奇数数列1、3、5、7的二倍(2)任一能层的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3)能级符号前面用数字表示能层序数。

(4)同一能层不同能级之间的能量按s、p、d、f、…排序依次升高,即E(ns)<E(np)<E(nd)...(5)不同能层英文字母相同的不同能级,能层数(n)越大,离原子核越远,能量越高,如E(1s)<E(2s)<E(3s)...能层与能级的有关规律1.每一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n为能层序数)。

化学鲁科版必修二导学案

化学鲁科版必修二导学案

第一节原子结构(一)【学习目标】1.认识原子核的结构,懂得质量数和A Z X的含义。

2.掌握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3.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含义。

【重点难点】AZ X的含义和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关系【自主学习案】 P2-3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都与有关。

2.原子是由和构成的,原子核是由和构成的,其中带正电荷,而不带电,它们依靠一种特殊的力结合在一起。

【交流研讨】(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2)原子的质量由哪些微粒决定?(3)忽略电子质量,原子的相对质量与质子数、中子数有什么关系?1.2.质量数(1(2核电荷数(Z)==质量数(A)=()+()3.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XAZ【思考】①阳离子中A Z X n+:核外电子数=质量数(A)=+②阴离子中A Z X m-:核外电子数=质量数=+【迁移应用】1、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作用,其内容包含了下列三个结论: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性质和质量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从现代观点看,你认为三个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 ③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2、自从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假说以来,人类对原子结构的研究不断深入、不断发展,通过实验事实不断丰富、完善原子结构理论。

请判断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的原子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构成微粒B 所有的原子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构成微粒的个数都是相等的C 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作用的实质是原子核中的质子对核外电子的吸引D 原子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构成微粒不可能再进一步分成更小的微粒3、据报道,某些建筑材料会产生放射性同位素氡22286Rn,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

该同位素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A 136B 50C 86D 2224、某粒子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电荷为0,则它的化学符号是()C D.13 7CA.136Al B.137 Al C.1365、对于A Z X和A+1 Z X+ 两种粒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质子数一定相同,质量数和中子数一定不同 B.化学性质几乎相同C.一定都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D.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一定相同【自主学习】 P4-5【技能归纳】二、元素、核素、同位素1.元素是,元素的种类由决定。

高中化学 1.1《原子结构》(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化学 1.1《原子结构》(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选修三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导学案(第1课时)学习时间 2020 — 2020学年上学期周【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要求:1、进一步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分布及其能量关系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及其能量关系4、能用符号表示原子核外的不同能级,初步知道量子数的涵义5、识记常见元素(1~36号)[阅读引言]思考并讨论:1、“物质的组成与结构”与“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两方面是什么关系?2、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如何决定性质?分别举例说明。

【讨论归纳】[识图]:p1第一章章图:人类对原子的认识史——不同时期的原子结构模型是怎样的?【阅读思考】阅读教材P4“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宇宙什么是时候诞生的?我们的地球从那里来?[阅读]科学史话,说明思维性推测与科学假设的关系。

[复习] 必修中学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思考] 这些规律是如何归纳出来的呢?[阅读] P4二、能层与能级【学与问】1.原子核外电子的每一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与能层的序数(n)间存在什么关系?2.不同的能层分别有多少个能级,与能层的序数(n)间存在什么关系?3.不同层中,符号相同的能级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否相同?[思考与交流]第五能层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多少?说出你推导的两种方法[小结]对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按能量的差异将其分成不同的能层(n);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对于同一能层里能量不同的电子,将其分成不同的能级(l);能级类型的种类数与能层数相对应;同一能层里,能级的能量按s、p、d、f的顺序升高,即E(s)<E(p)<E(d)<E(f)。

各能层所包含的能级类型及各能层、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见下表:1.比较下列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的能量高低。

(1)2s______3s (2)2s______3d (3)3p______3s (4)4f______6f(5)3d______4s (6)3p x________3p z【课后作业】1.现代大爆炸理论认为:天然元素源于氢氦等发生的原子核的融合反应。

《原子结构》 导学案

《原子结构》 导学案

《原子结构》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的发展历程,认识科学家们探索原子结构的重要实验和理论。

2、理解原子的构成,包括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明确质子、中子和电子的基本性质。

3、掌握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和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4、理解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常见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

二、学习重点1、原子的构成及各微粒之间的关系。

2、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三、学习难点1、理解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应用。

四、知识回顾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那么原子是不是一个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呢?其实,原子内部有着复杂的结构。

五、新课导入(一)原子结构的探索历程1、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的概念,他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不可再分。

2、 19 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3、 1897 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念,提出了“葡萄干布丁”模型,认为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像葡萄干一样镶嵌在其中。

4、 1911 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运动。

(二)原子的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1、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相对质量约为 1。

2、中子:不带电,相对质量约为 1。

3、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质量很小,约为质子质量的1/1836。

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原子呈电中性。

(三)质量数1、定义: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

2、关系式: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例如,氧原子的质子数为 8,中子数为 8,其质量数为 16。

原子的结构(1)

原子的结构(1)
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微粒是()
(A)原子(B)分子(C)电子(D)原子核
4.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千克,碳的相对原子量为()
(A)12克(B)1.993×10-26千克(C)12(D)1.993千克
5.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微粒是( )
A.质子数和电子数B.质子数和中子数
【知识链接】在化学变化中,可分,不可分。
【自主探究】一、原子的构成
阅读课本53页和表3—1图3—9回答:
⑴原子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电和核外带电的构成的
⑵原子核又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
质子带电荷
原子核
中子电荷
⑶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都带电,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核带电,核外电子带电,它们所带的电荷,电性,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6、不同种类原子的内部结构有何不同.?也就是原子的种类由决定。
7、相对原子质量≈+
【课堂练习】
课本58页1题(5)2题3题4题
【达标测评】
1.原子(普通的氢除外)的原子核是()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D)不能再分
2.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
(A)中子数(B)电子数(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D)原子量
翟店初中导学案九年级科目化学主备教师李虎亲学科组长李虎亲年月日
教师寄语:一份辛苦,一份收获。
课题: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班级:小组姓名:
学习目标:1、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2、学习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学习
重点:原子的构成难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形成

《搭建原子结构模型》 导学案

《搭建原子结构模型》 导学案

《搭建原子结构模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的基本模型和相关理论。

2、掌握搭建原子结构模型的方法和步骤。

3、培养观察、分析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4、激发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兴趣,培养科学思维。

二、学习重点1、原子的组成部分及其特性。

2、不同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程。

3、搭建原子结构模型的具体操作。

三、学习难点1、理解电子在原子中的运动状态和分布规律。

2、正确构建原子结构模型以准确体现原子的内部结构。

四、学习方法1、理论学习:通过教材、多媒体资料等了解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

2、实验探究:动手搭建原子结构模型,加深对原子结构的理解。

五、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1、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2、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是什么?(二)引入新课在我们周围的世界中,物质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

但从微观角度来看,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那么,原子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搭建原子结构模型,以更直观地了解原子的结构。

(三)原子结构的理论发展1、道尔顿原子学说(1)主要观点: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2)局限性:没有考虑到原子的内部结构和电子的存在。

2、汤姆生的“葡萄干布丁”模型(1)发现电子:通过阴极射线实验,证明了电子的存在。

(2)模型描述:原子就像一个均匀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电子像葡萄干一样镶嵌在其中。

3、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1)α粒子散射实验:用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

(2)实验现象:大部分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甚至有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

(3)模型描述: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

(四)原子的组成1、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2、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1)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质量约为 167×10⁻²⁷千克。

(2)中子:不带电,质量约为 167×10⁻²⁷千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的结构(1)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的构成情况。

2、知道原子及原子中各微粒的带电情况。

3、知道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自学导航:
阅读第53、56页,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实验证明,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和核外的构成。

原子核由和构成。

2、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
3、相对原子质量标准是什么?标准是多少?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什么?
二、互动冲浪:
1、构成原子的各种粒子是否带电?若带电,是带正电荷,还是带负电荷?
2、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3、不同的原子,其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是否相同?
4、已知下列原子的质量,计算其相对原子质量
O原子质量为2.657x10-26千克Fe原子质量为9.288x10-26千克
三、总结提升
1、用框图形式表示原子的构成情况,并标明各微粒的带电情况:
原子
2、原子不显电性:核电荷数=__ _____ =_____________
3、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
A、相对原子质量=
B、相对原子质量
4.分析表可获得的信息有:
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
氢101
碳666
氧888
钠111211
氯171817
(1) (2)
(3)
四、达标检测:
1.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构成原子核必不可少的粒子是质子
B.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粒子,因而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D.原子的空间主要被原子核所占据
2.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构成原子核必不可少的粒子是质子
B.在原子中,核电荷数一定等于质子数或核外电子数
C.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D.同类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一定相同
3.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质子数是16,则中子数是______,核外电子数是______,核电荷数是______。

4.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是( )
A.质子数和中子数
B.质子数和电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
D.核电荷数和电子数
5.下列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
B.相对原子质量决定了原子的种类
C.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g
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不是g或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