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学案(3)
初中物理优秀教案《杠杆》[5篇材料]
![初中物理优秀教案《杠杆》[5篇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a44f37c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a.png)
初中物理优秀教案《杠杆》[5篇材料]第一篇:初中物理优秀教案《杠杆》初中物理优秀教案《杠杆》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杠杆,能画出杠杆的五要素。
2、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2、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生活中的杠杆,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突破】首先认识杠杆,能抽象出杠杆的定义,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创造一种探究气氛,通过用杆秤称物体,提出猜想,激发兴趣。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问答法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人们在生活中、劳动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同学们想一想你使用过哪些机械?或你看到别人使用过哪些机械?同学们想起很多人们常用的机械,这说明同学们平时很注意观察。
在同学们说出的机械中有的比较复杂,有的比较简单。
例如:镊子、钳子、锤子、剪刀、瓶盖起子等都属于简单机械,播种机、缝纫机等是复杂机械。
复杂机械也是由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
这一章我们学习几种简单机械。
同学们在你们的桌上放着钳子、锤子、瓶盖起子分别试着用一用,看会有什么发现?(各小组同学分别进行操作,有的用钳子剪断铁丝,有的用锤子起木板上的钉子,有的用瓶盖起子起瓶盖,有三个小组用钳子分别把铁丝弯成了三角形、长方形、圆形。
约2分钟后平静下来。
)第五小组:我们小组发现:使用这些机械可以完成直接用手不能完成的工作。
第六小组:我们小组发现:使用这些机械都可以用一个较小的力获得一个较大的力。
师:同意他们说法的同学举手。
(全体学生举手)师:同学们的发现很好,那么谁能针对刚才的发现提出一个问题?生5:我想知道:为什么使用这些机械时可以用一个较小的力获得一个较大的力呢?师:大家想知道吗?生(齐答):想知道。
师:今天通过学习新的一节“杠杆”就可以解释这一问题。
(教师板书:杠杆)反思:本节的引入面向学生的生活,学生在生活中使用过或看到过很多机械,由此引入对简单机械的研究,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
《杠杆》教案(通用6篇)
![《杠杆》教案(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01ceb8a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41.png)
《杠杆》教案(通用6篇)《杠杆》篇1详细介绍:杠杆教案示例(一)教学要求1.知道什么是杠杆。
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2.知道有关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
理解力臂的概念。
会画杠杆的力臂。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教具:抽水机模型、切纸用小铡刀、剪刀。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杠杆和支架、钩码、尺、线。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由学生阅读课本第十三章前言部分,引出本章学习内容。
教师指出,常用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
由学生阅读本节开头的大问号后的一段。
并参阅图13�23、图13�24,图13�25说明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
引出杠杆一节。
“板书:第十三章简单机械一、杠杆”二、进行新课1.什么是杠杆?提问:如何用一根硬棒撬起一块很重的石块?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并结合课本图13�2甲或出示事先画好图的小黑板讲解。
给出杠杆的定义。
教师指出: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是杠杆的特点。
杠杆有直的也有弯的。
观察和演示:抽水机的手柄、切纸的铡刀、剪刀都是杠杆。
观察装置中哪个硬棒在力的作用下绕哪个固定点转动。
板书:“1.什么是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2.描述杠杆的几个有关名词术语(1)教师以讲什么是杠杆时所画的撬杠撬石头的板图为基础,边讲下列名词边在图中规范标画出三点、两力、两臂。
并板书写出各名词及其定义。
板书:“2.名词术语:”支点:杠杆(撬杠)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标出。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画出力的示意图,用字母f1或f动标出。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画出力的示意图,用字母f2或用f阻标出。
注意: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但它们的方向不一定相反。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1或l动标出。
(简介力的作用线概念。
)教师说明力臂的画法:首先确定杠杆的支点,再确定力的作用线。
然后使用直角三角板画出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垂足要落在力的作用线上,符号指明哪个线段是力臂,并写出字母l1或l动。
教学案3 杠杆
![教学案3 杠杆](https://img.taocdn.com/s3/m/39ac16fa04a1b0717fd5dd40.png)
教学案(3)课题:杠杆(第三课时)学习重点及目标: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判断杠杆的平衡问题。
学习过程;范例1.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静止状态,若在两边所挂钩码的下边再挂一个等重的钩码,则杠杆 ( ) A.仍然平衡 B.不平衡,左端下沉C.不平衡,右端下沉 D.无法判断结论:杠杆不平衡时:哪个力与力臂的乘积大,杠杆沿那个力的方向转。
反馈1:如图所示:当做下列变化时,杠杆将如何运动(1)如果将两边各增加一个钩码:答:(2)如果两边各减少一个钩码答:(3)将两边钩码都向外侧移动一个格子答:(4)将两边钩码都向内侧移动一个格子答:反馈2:一根轻质杠杆,在左右两端分别挂上200N和300N的重物时,杠杆恰好平衡。
若将两边物重同时增加50N,则杠杆()A.左端下沉B.右端下沉 C.仍然平衡D.无法确定反馈3:一杠杆在阻力F1与动力F2作用下平衡.如图所示,若F1和 F2大小及方向均保持不变,将它们的作用点向支点移动相同的距离,则( )A.杠杆仍保持平衡B.杠杆向右倾斜C.杠杆向左倾斜D.不能确定反馈4:如图2所示,杠杆在F l和F2的作用下平衡,(不计杆重、F l和F2的方向和杆垂直)己知AO>BO,若力F l和F2的大小方向都不变,将它们的作用点同时远离支点O移动相同的距离L,那么:A.杠杆左端向下倾B.杠杆右端向下倾C.杠杆仍然保持平衡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反馈5:如图,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将两边砝码都增加为原来的3倍,则杠杆将:A. 仍处平衡B. 不平衡,左端下沉C. 不平衡,右端下沉D. 不平衡,上下摆动反馈6:一根粗细均匀的轻质杠杆AB,在端点A、B处分别作用竖直向下的力F1、F2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若使F1、F2同时各减少2N,则杠杆失去平衡,且A端上升,B端下降,由此可以判断杠杆AB的支点位置是()A.在杠杆的中点 B.不在杠杆的中点,而且靠近B端C.不在杠杆中点,而且靠近A端D. 无法确定反馈7:杠杆左右两端分别挂有重物是40牛和50牛.此时杠杆平衡,若使两端物体都减少10牛.则( )A. 左端下沉B. 右端下沉C. 仍然平衡D. 不能确定课后巩固:1.综合实践课上小红用剪刀修剪树枝时感到很吃力,为了使小红容易剪断树枝,有四位同学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你认为其中最合理的是 ( )A .小明:用剪刀尖去剪B .小莹:有剪刀的中后部去剪C .小敏:用剪刀的中前部去剪D .小洁:放弃,不去修剪了2.下图中OA=25cm ,OB=20cm ,OC=20cm ,AC=15cm ,杠杆水平平衡,测力计示数为( )A .36NB .45NC .50ND .60N3.一根粗细均匀的杠杆AB ,以其中点O 为转轴,在AO 的中间C 放上两枝蜡烛(粗细忽略不计),B 端放一枝同样的蜡烛.如果每枝蜡烛每秒烧掉的质量相同,那么同时点燃蜡烛2 min 后(设蜡烛仍在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杠杆继续保持平衡;B .杠杆不再平衡,B 端下降;C .杠杆不再平衡,A 端下降;D .杠杆平衡与否,无法判断.4.某人将一根木棒的一端抬起,另上端搁在地上。
《杠杆》导学案
![《杠杆》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f32af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2a.png)
《杠杆》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杠杆的定义,能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杠杆。
2、知道杠杆的五要素,会画杠杆的力臂。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能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运用其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学习重点1、杠杆的五要素及力臂的画法。
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三、学习难点1、力臂的概念及画法。
2、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习过程(一)引入新课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使用各种工具来完成一些任务,比如用撬棍撬石头、用羊角锤拔钉子、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等。
这些工具在工作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能够绕着一个固定点转动。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这类能够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二)认识杠杆1、观察下面几种工具,找出它们的共同点:(1)撬棒撬石头(2)跷跷板(3)天平共同点:①都有一个固定点。
②都可以绕着这个固定点转动。
③都是硬棒。
2、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三)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2、动力(F₁):使杠杆转动的力。
3、阻力(F₂):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4、动力臂(l₁):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5、阻力臂(l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四)力臂的画法1、确定支点 O。
2、画出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
3、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
例 1:画出下图中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五)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提出问题:杠杆在什么条件下平衡?2、猜想与假设:(1)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2)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3)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3、设计实验:(1)实验器材:杠杆、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
(2)实验步骤:①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②在杠杆的左侧挂钩码,右侧用弹簧测力计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此时的动力 F₁、动力臂 l₁、阻力 F₂和阻力臂 l₂。
③改变钩码的数量和位置,重复实验,多测几组数据。
最新整理初三物理教案九年级物理上册《杠杆》学案人教新课标.docx
![最新整理初三物理教案九年级物理上册《杠杆》学案人教新课标.docx](https://img.taocdn.com/s3/m/0050afa4bcd126fff6050b60.png)
最新整理初三物理教案九年级物理上册《杠杆》学案人教新课标九年级物理上册《杠杆》学案人教新课标学习目标:1、会杠杆的定义,知道杠杆的五要素2、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杠杆的一些应用3、会画杠杆的力臂学习重点:会杠杆的定义,知道杠杆的五要素学习难点:力臂的画法、杠杆的平衡条件学习过程:一、思维启动看谁能完成问:谁能用手把铁钉拔出(请班上公认的大力士示范)?(出示铁钉、长木板,用羊角锤把铁钉钉入木板。
)问:那我们能否借助其他工具来完成呢?怎么拔?二、新课学习:(一)自主学习杠杆(阅读64页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杠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支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阻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力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阻力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如图1所示,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是力F2的力臂,在图中画出F1的力臂和力F总结:画力臂的方法针对训练:图11、课后练习3题(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阅读课本P65页内容,小组合作结合图13.4—5,按步骤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完成P65页表格数据分析表中数据讨论,总结杠杆的平衡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教材“杠杆的应用”部分小组讨论并交流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举例并说明。
杠杆3导学案
![杠杆3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2e1a28af45b307e8719755.png)
第十一章第一节 杠杆(第3课时) 导学案班级: 姓名: 日期:【学习目标】1.能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画最省力杠杆;2.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杠杆动态平衡问题; 3. 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杆秤问题、扁担问题。
【课前预习】1.如图撬棒是一种杠杆,小明和小芳在讨论用撬棒撬起大石头时,发生了争执,小明认为应该向上用力,而小芳认为应该向下用力,请说说你的意见。
答:。
2.如图所示,一根重木棒在水平动力F的作用下以O点为轴,由竖直位置逆时针匀速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若动力臂为l 1,阻力臂为l 2则( )A. F增大,l 1减小,l 2增大B. F增大,l 1减小,l 2减小C. F减小,l 1增大,l 2增大D. F减小,l 1增大,l 2减小【互动突破】一、学习画最省力的杠杆 例题1、如图所示的弯曲杠杆A 端吊一重物G ,要想在B 端加一最小的力F ,使AO(O 为支点)保持水平平衡,试画出此力的方向和力臂。
学生练习:如图所示,在课桌的C 点用最小的力把桌腿B 抬离地面,在抬起时桌腿A 没有滑动。
请在C 点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并标出它的力臂l 。
二、杠杆动态平衡问题例题2、一直杆可绕轴O 转动,在直杆中点挂一重物,在杆的另一端施加一个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 ,如图当直杆从竖直位置慢慢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力 F 的大小变化情况应是( )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不变方法点拨:先写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然后再分析各个物理量的变化情况。
学生练习:如图,一个直杠杆可绕轴O 转动,在直杆的中点挂 一重物,在杆的另一端施加一个方向始终保持水平的力F ,将直杆从竖直位置慢慢抬起 到水平位置过程中,力F 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三、杆秤问题例题3、如图所示,秤砣的质量为100g ,秤杆的质量忽略不计。
秤杆水平静止时,OA=5cm ,OB=25cm ,则被测物的质量为 kg 。
11.1杠杆导学案(共3课时))
![11.1杠杆导学案(共3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53a2f415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91.png)
11.1杠杆导学案(共3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三章第一节《杠杆》。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杠杆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力臂的概念。
具体内容包括:1. 杠杆的定义:杠杆是一种硬棒,能够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
2. 杠杆的分类: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关系,杠杆分为三类:一类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省力杠杆,如撬棒;一类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等臂杠杆,如天平;一类是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费力杠杆,如筷子。
3. 杠杆的特点:杠杆具有平衡性和转动性。
在杠杆的平衡状态下,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4. 力臂的概念:力臂是力的作用线到支点的垂直距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杠杆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能够判断生活中的杠杆类型。
2. 掌握力臂的概念,能够画出简单杠杆的力臂。
3. 能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杠杆的定义、分类和特点,力臂的概念。
难点:力臂的画法,杠杆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杠杆模型。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如撬棒、天平、筷子等,引导学生思考杠杆的特点和作用。
2. 知识讲解:通过PPT展示杠杆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讲解力臂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杠杆的基本知识。
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如撬棒的使用原理,讲解如何运用杠杆原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画出给定杠杆的力臂,并计算力臂的长度。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的杠杆实例,分析杠杆的类型和作用。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杠杆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力臂的概念。
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判断给定物品是否为杠杆,并说明理由。
2. 选择题:选择正确的杠杆类型,并解释原因。
3. 计算题:计算给定杠杆的力臂长度,并解释计算过程。
杠杆导学案(3课时)
![杠杆导学案(3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690eb66d02768e9951e73827.png)
杠杆导学案(第1课时)课型:新授审核:德安中学九年级组学生姓名班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提取出共同的特征,并能在杠杆上确认动力、阻力、支点、动力臂、阻力臂。
(2)了解并掌握杠杆平衡条件及其作用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猜想与假设,并设计验证方案,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3)能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杠杆使用、特点、以及作用效果等进行分类。
(4)会判断所给杠杆属于哪一类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探索杠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兴趣。
(2)结合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杠杆的研究和应用的事例介绍,激发学生对祖国古代文明的自豪感,进而唤起他们对祖国的热爱。
(3)培养学生探索杠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兴趣。
教学重点:①认识杠杆及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②杠杆一平衡条件的探究。
③杠杆的平衡条件的计算及应用教学难点:杠杆力臂的作法,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究:(学)1、引入杠杆:从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机械(如书63页图13.4-1,13.4-2,图13.4-3引入课题――杠杆2、认识杠杆:观察书64页图13.4-4的三种工具并亲自做一下。
想一想,甲、乙、丙三种工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3、引导学生看书P64,钩出重点知识,在不懂之处打上问号。
二、完成预习作业(验)1: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够饶着转动的叫杠杆;杠杆都是直的(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2:杠杆的五要素:支点O指;动力F1是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2是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L1是到的距离;阻力臂L2是到的距离。
3:作(找)出图1甲、乙、丙、杠杆的五要素。
甲乙丙三:交流合作(讲)1、分小组讨论预习作业,然后分组抽问答案,教师纠正个别错误。
2、教师抽问刚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由其他组的学生或教师解答。
问题(1):(2):(3):(4):3、教师分析重难点:动力和阻力(让学生牢记)外面的物体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力臂的画法:突出支点和力的作用线:(口诀: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段)四:当堂练习(测)1、关于力臂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叫动力臂B. 从动力作用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C.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D. 从阻力作用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叫阻力臂2、杠杆的定义是:;杠杆的五要素是:、、、、;3、画下列图中杠杆的各力的力臂:(图2)五、学习评价(评)1、评选出本节课的聪明1、2、3号2、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哪些问题自己还不理解:评价本堂课自己的表现(自学过程是否投入、听老师讲课注意力是否集中、讨论问题是否参与等):。
杠杆教学设计教案(精选5篇)
![杠杆教学设计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7ad49d2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f5.png)
杠杆教学设计教案(精选5篇)杠杆教学设计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杠杆教学设计教案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杠杆教学设计教案(篇1)教学目的:知识要求:1. 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
2. 理解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3.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
能力要求:1.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物理结论的能力。
德育要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理解杠杆平衡条件并能运用解决简单问题能力教学难点:能够正确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示意图,且能正确找出各种器具的支点。
教具:抽水机模型、瓶起子、镊子、扳手、羊角锤、天平等,跷跷板挂图,细线探究性实验:杠杆平衡、杠杆和支架(不带刻度)、钩码若干、刻度尺课型:探究型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看录像片或图片看录像片:(1)古代埃及人用杠杆搬动巨石修金字塔。
(2)游乐园里小朋友玩跷跷板。
(3)农村里从井里提水的压水机的杠杆。
(4)钓鱼。
(4)缝纫机的脚踏板。
师: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简单机械,如钳子、板手、螺丝刀、瓶起子(出示实物)等。
有些机械是复杂的,如车床、收割机等复杂机械由许多简单元件组成,其中象杠杆、滑轮等,初中我们主要研究杠杆、滑轮。
(二)新课教学:阿基米德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搬动地球。
”这说明杠杆能产生巨大的力。
那什么是杠杆呢?大家看这些装置有什么特点?学生:有一个绕着转动的固定点,一根绕着固定转动的硬棍。
撬棒撬石头的投影片。
1. 杠杆: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师:杠杆是不是一定是直的?“硬棒”如何理解?学生:看图理解。
师:“硬棒”指在力作用下不易发生形变,可以是直的也可是弯的,形状也可是各种各样,可是方的、圆的等。
《杠杆》教案(15篇)
![《杠杆》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4f0c3ed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76.png)
《杠杆》教案(15篇)《杠杆》教案1本课接着上一课结束时,所提到的问题之一“撬石头”而引入。
课前,找了根近2米的粗棍子,现场演示,请上来一位班级体重最重的同学,有100多斤,很费劲地抱一抱,然后让他坐在椅子上,找块砖一垫,用撬棍很轻松地抬了起来。
再请个全班最瘦小的也来试试,也特别轻松地把他抬了起来。
这样,全班同学的学习爱好高涨,又直观形象地再现了生活中的场景,对后续教学的顺当开展有很大援助。
“区分各种常用工具是否杠杆”的活动。
充分利用上节课让同学操作运用过的那些器材,进行分析沟通。
对于榔头拔钉子,同学比较好理解,支点、用力点、阻力点一下子就找到了,也确认它是杠杆的.应用,但对于老虎钳、剪刀,有的同学认为不是杠杆,是由于他没有结合实际运用来体会理解,可以让同学用老虎钳剪段铁丝,用剪刀剪块木片,在这个过程中找找阻力点、用力点和支点,再来分析是不是杠杆,同学就较易理解了。
对于螺丝刀,有的同学说它用来撬物体时就是杠杆了,也应予以确定,但做为扭螺丝钉时的工具,它就不是杠杆的应用了。
本课的教学难点还在于杠杆尺的讨论。
在教学中,许多小组的探究活动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开展这个活动时,首先要强调老师的指导到位,要求明确。
对于这个试验,有这么几点要求:1、左边所挂钩码当重物,右边的钩码当作我们用的力的大小。
2、每一次操作,两边的钩码都只能挂在同一个位置,这点很重要。
3、当杠杆尺达到平衡状态时,再记录试验状况。
4、省力、费劲、不省力也不费劲如何区分?同时,还应引导同学在试验中多加观测、思索,发觉规律,但在实际活动中,很少有同学能进行仔细思索来发觉规律,更多的是任意地、一次又一次地尝试,通过增加钩码个数或移动钩码位置来达到平衡。
还有的小组,总是在两边挂相等数量的钩码来实现平衡,探究活动没有深入。
这些状况都需要老师在活动巡察中实时发觉问题,实时加以指导。
并引导同学结合数学知识来分析数据以发觉规律。
通过活动,分析试验数据,解决书中的三个问题,只要小组活动开展的充分,数据详尽,那么困难并不大。
中小学《杠杆》导学案
![中小学《杠杆》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aa8a6c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4.png)
杠杆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利用工具可以把罐盖打开,知道使用撬杆打开罐盖最容易。
(2)知道杠杆的组成除了有撬杆外,还有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3)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简单机械——杠杆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
2、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验操作的能力和学习使用工具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激发学生对生活中杠杆应用现象的探究兴趣。
【学习重点】
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学习难点】
找出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区分生活中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饼干罐盖盖得太紧,很难打开,怎么办?
二、自主探究研究杠杆
1.活动1 怎样更容易把盖子打开?
先直接动手试一试,再使用工具打开,然后分小组讨论,把盖子打开的最佳方案写下来。
2.活动2 研究罐子凸起边缘的作用
(1)两个罐子其他条件一样,但一个没凸起边缘,一个有凸起边缘,哪个更容易打开,为什么?
(2)杠杆有几个要素,分别是什么?
(3)使用杠杆就一定可以省力吗?怎样的杠杆是省力杠杆,怎样的杠杆不能省力反而会费力?
3.活动3 用杠杆做个“起重机”
以小组为单位实验并总结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三、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生活中,哪里用到省力杠杆,哪里用到费力杠杆,哪里用到等臂杠杆,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四、拓展活动:
了解古代汲水的桔槔,金字塔建造使用杠杆情况。
理解杠杆是人类征服自然界的武器。
《杠杆》教案优秀3篇
![《杠杆》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a1127bf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02.png)
《杠杆》教案优秀3篇《杠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理解支点、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杠杆。
二、方法与过程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想象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能根据自己制定的分类原则给杠杆分类;学习分类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了解杠杆在我国古代的应用。
【教学难点】1.设计“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方案;2.力臂的确定.【教学重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引导创新。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我是阿基米德,已经两千多岁。
在两千多年前,我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两千多年来,我没有将地球撬动,这是事实,这并不是我的错,因为我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支点。
可是,许多爱嚼舌头的人硬说我是在吹大话,在说谎。
我这个两千多岁的人实在受不了这样的委屈。
今天,我请大家帮我伸冤,你们愿意吗?不管结果如何,我──阿基米德先在这谢谢大家了!大家有信心吗?要想帮我伸冤,实际很容易,只需弄清杠杆的平衡条件即可。
二、新授(板书)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是一种古老而简单的机械,许许多多机械的应用改变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今天我们就从生活中的杠杆说起,了解机械与人的关系。
(板书)1.认识杠杆让学生展示自带的杠杆(铁锤、剪刀、轮轴、扳子、钢丝钳、镊子等)并说出其应用及特征。
讨论、归纳各种杠杆的共同特征:(板书)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物理学中叫杠杆。
出示图片:猿人移动石块置疑:古猿要把大石块移动,用木棍捅石块捅不动,谁能想法帮帮它?置疑:古猿用的木棍是杠杆吗?铁锤、剪刀、轮轴、扳子、钢丝钳、镊子等是不是杠杆?置疑:为什么人们利用杠杆橇石块时总是把支点放在离石块很近的地方?而不放到离石块远一些的地方?(板书)2.认识杠杆的几个概念介绍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精选初中物理《杠杆》教案5篇
![精选初中物理《杠杆》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9307402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d.png)
精选初中物理《杠杆》教案5篇精选初中物理《杠杆》教案【篇1】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三种杠杆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三种杠杆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及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杠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物理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能根据三种杠杆的概念对常用的杠杆进行归类。
教学难点:能正确画出杠杆示意图,找出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
教学方法:分析归纳法教学用具:剪刀钳子瓶起子镊子指甲剪天平杠称杠杆和支架钩码弹簧测力计线。
学习过程:一复习巩固1什么是杠杆的一点两力两臂?2什么是杠杆的平衡条件?3请几位同学支黑板上画出事先画在黑板上的杠杆的示意图,在画完杠杆的示意图后,进行点评,巩固力臂的画法。
二创设情境对上述的杠杆从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进行归类,得出三种杠杆,这三种杠杆在应用各有哪些优缺点。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四展示汇报1三种杠杆⑴请同学们在课本上画出各杠杆的力臂,根据三种杠杆的概念,并判断哪些是省力杠杆?哪些是费力杠杆?⑵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后回答以下问题。
①省力和费力的具体含义是什么?②省距离和费距离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引导学生说出①问中是指比较动力和阻力的大小。
若动力比阻力小,则省力。
反之,则费力。
引导学生说出①问中是指比较动力作用点通过的距离和阻力作用点通过的距离的大小。
若动力作用点通过的距离比阻力作用点通过的距离小,则省距离。
反之,则费距离。
⑶根据上述的分析推断一下,等臂杠杆的情况是怎样?2生活中的杠杆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并说明它们属于哪一类杠杆,如:剪刀瓶起子筷子镊子钳子钢笔写字钓鱼杆铡刀指甲刀起钉锤天平课堂作业1下列杠杆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费力杠杆的是______________A筷子 B镊子 C钳子 D托盘天平 E杆秤 F瓶盖起子 G钓鱼杆 H道钉撬I扫帚理发剪刀铁匠剪刀 L羊角锤 M火钳 N船桨2在使用杠杆时,需要省力,就必须使用动力臂______阻力臂的杠杆;需要省距离,就必须使用动力臂______阻力臂的杠杆;天平是一个_______杠杆典型例题1最大力臂问题例1如图所示,要把球滚上台阶所用得力最小,画出所用的最小的力的方向及作用点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判断力的变化例2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竖直拉至水平过程中,力F()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先变大后变小三拓展提升1用撬棒撬起一石块,沿不同方向用力作用于撬棒,哪个力最小()A F1B F2C F3D 都一样2如图所示,一根不均匀的木棒,用细绳悬挂起来,恰好平衡,若从悬挂处锯段,将木棒分成两段,则()A 粗端重B 细端重C 一样重D 无法确定3用一杆秤称物体质量时,误用了一个较重的秤砣,称出的物体质量比实际值()A 偏大B 偏小C 一样重D 无法确定4在下图中,要把石块用最小的力撬起来,在图中画出这个力的方向及其作用点5请画出将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木块向右抬起时所需最小的力的示意图6(选作)如图所示的杠杆在细绳的拉力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已知小球的质量是5g,放在距支点10c处,A点到支点的距离是10c,求细绳的拉力( g=10N/g)精选初中物理《杠杆》教案【篇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杠杆及杠杆的五要素。
初中物理杠杆3学案
![初中物理杠杆3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86f968f111f18583d05a9a.png)
初三物理学案(3) 杠杆(三) 命题 徐超 审核 陆文娟 班级 姓名 学号学习目标:1.能对杠杆进行分类,并了解分类原则2.了解杠杆的应用复习:(1)杠杆平衡是指: 。
(2)实验前调节平衡螺母的目的是 。
(3)实验前要将杠杆调成水平平衡的目的是 。
(4)杠杆平衡条件:杠杆的分类杠杆的分类依据1)2121F F l l 〈〉时,当,为省力杠杆。
2)2121F F l l 〉〈时,当,为费力杠杆。
3)2121F F l l ==时,当,为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应用杠杆原理分析生活中的杠杆可大致分为三类:(1)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如:撬棒、羊角锤、 等;(2)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如:钓鱼杆、镊子、 等。
(3)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如:天平、普通剪刀等。
下图是一些常见器具,请对它们应用的杠杆进行分类:学习反馈例1.如图所示是一个指甲刀的示意图;它由三个杠杆ABC 、OBD 和OED 组成,用指甲刀剪指甲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三个杠杆都是省力杠杆;B 三个杠杆都是费力杠杆;C 、ABC 是省力杠杆,OBD 、OED 是费力杠杆;D 、ABC 是费力杠杆,OBD 、OED 是省力杠杆。
例2.瓶盖起子有图6(a)(b)两种用法,A 、B 是开盖时起子和瓶盖接触的两点.在瓶盖和瓶口的接触点中,D 和E 分别是离手最远和最近的两点.开盖时手对起子施加的力F 作用在G 点,瓶口对瓶盖的阻力可以认为作用于瓶盖的中心C 点(图中没有标出).如果瓶盖在打开的过程中没有发生明显的弯折.则 ( )A .(a)图支点是A ,(b)图支点是B ,(b)种用法省力B .(a)图支点是A ,(b)图支点是B ,(a)种用法省力C .(a)(b)两图支点都是B ,(b)种用法省力D.(a)(b)两图支点都是A,(a)种用法省力初三物理随堂练习(3)杠杆(三)班级姓名学号1.下图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开啤酒瓶盖的开瓶器B.剥核桃壳的核桃钳C.钩鱼者手中的鱼杆D.撬钉子的钉锤2.如图所示,人的前臂可视为杠杆,当曲肘将茶杯向上举起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臂是省力杠杆吧 B. 前臂是费力杠杆C.前臂不是杠杆D. 无法确定3、如图所示,是各式各样剪刀的示意图,它们都是一对对的杠杆。
杠杆导学案3(八年级物理)
![杠杆导学案3(八年级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30aaa11cccbff121dd368341.png)
九年级物理13.4《杠杆》 课型:新授课总第21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杠杆,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会做力臂。
2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器中识别出杠杆。
3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杠杆的一些应用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两千多年前著名的学者阿基米德曾说过这样的豪言壮语:“若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可以搬动地球”,实际上阿基米德所构想的装置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械呢?二、预习检测活动一:认识杠杆及其五要素:学一学,能解决:自学课本64页思考:● 杠杆的含义: 。
你知道有哪些是杠杆吗?杠杆都是直的吗?。
杠杆的五要素是: 。
你能分别说出他们的含义吗?● 杠杆的你能在下图中作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吗?思考:1 2 3 向改变,力臂是否改变?活动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想一想:人们使用杠杆时,有时需要杠杆静止,比如用杆秤称物体时,杆秤要静止;有时需要杠杆转动,比如用锤子起钉子等。
称为杠杆的平衡。
分析课本65页实验,思考: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所用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支架,线,_______和______________.(2)实验前,先要调节杠杆两端的________.使杠杆在___________.强调这一平衡位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从中总结杠杆平衡条件: 。
活动三:杠杆的应用:学一学,能解决:自学课本66页杠杆的应用部分。
O1、杠杆可分为几类?每类各有什么特点?你能分别举出几个例子吗?2、课本第66页《天工开物》中的两幅图描述的是哪类杠杆?从中你有何感想?三、交流提升1、试一试,你能行:完成课本68页习题。
2、细阅读,善思考:阅读69页科学世界。
1、为什么使用小小的弹簧秤就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其根据是什么?2、阿基米德的豪言壮语有根据吗?能实现吗,为什么?3、如图所示是一个指甲刀的示意图,它由三个杠杆ABC、OBD和OED组成,用指甲刀剪指甲时,分析他们分别属于哪类杠杆?四、课后反思: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足?作业布置:1、本节能力训练2、预习13.5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教后记:。
11.1杠杆第三课时导学案003
![11.1杠杆第三课时导学案003](https://img.taocdn.com/s3/m/8fde384c0029bd64783e2cff.png)
11.1杠杆第三课时导学案00311.1杠杆(第三课时)导学案003【学习目标】1.会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对杠杆进行分类,知道各种类型杠杆的特点。
2.在生活中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杠杆,解决实际问题,会做简易的杆秤。
3.能画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的力【学习过程】1、杠杆的分类根据杠杆使用过程中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关系,我们将杠杆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名称结构特征力的大小特点说明应用举例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特别提醒:(1)使用杠杆的目的有三种:省力、方便、省距离。
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根据需要来选择杠杆。
(2)省力的杠杆费距离,省距离的杠杆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简单机械)是不存在的。
第 2 页第 3 页第 4 页 3、杠杆最小力问题杠杆中最小力的作法:首先寻找最长力臂,直接连接支点和力的作用点,连线视为最长力臂,再根据杠杆的平衡画出力臂的垂直有向线段,即为最小力。
注意:力的方向——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的效果相反。
例4:下图左中AB 是用软绳悬挂的杠杆,请在A 点画出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的最小拉力的示意图。
例5:下图右所示,曲杆AOBC 自重不计,0为支点,AO=60cm ,OB=40cm ,BC=30cm 。
要使 曲杆在图示位置保持平衡,请在A 、B 、C 三点上选出一点作出一个最小的力F 的示意图及 其力臂L 。
4、杠杆的动态平衡杠杆动态平衡是指构成杠杆的某些要素发生变化,而杠杆仍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分析杠杆的动态平衡时,一般是动中取静,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下面就杠杆动态平衡问题归类分析。
(一)阻力一定,判断动力的变化情况F B O第 5 页类型一:l 1不变,l 2变化例6:如图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 转动,在A点始终受一垂直作用于杠杆的力,在从A 转动A ’位置时,力F 将( )A 、变大B 、变小C 、先变大,后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类型二:l 2不变,l 1变化例7: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 的B 点挂着一个重物,A 端用细绳吊在圆环M 下,此时OA 恰成水平且A 点与圆弧形架PQ 的圆心重合,那么当环M 从P 点逐渐滑至Q 点的过程中,绳对A端的拉力大小将( )A 、保持不变B 、逐渐增大C 、逐渐减小 D 、由大变小再变大类型三:l 1与l 2同时变化,但比值不变 例8:用右图所示的杠杆提升重物,设作用在A端的力F 始终竖直向下,在将重物慢慢提升到一定高度的过程中,F 的大小将( )A 、保持不变B 、逐渐变小C 、逐Bo P M Q A 图12B G渐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类型四:l1与l2同时变化例9:如图所示,一个直杠杆可绕轴O转动,在直杆的中点挂一重物,在杆的另一端施加一个方向始终保持水平的力F ,将直杆从竖直位置慢慢抬起到水平位置过程中,力F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二)动力与阻力不变,动力臂与阻力臂变化例10:如图所示,用一细线悬挂一根粗细均匀的轻质细麦桔杆,使其静止在水平方向上,O为麦桔杆的中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机械》杠杆(3)学生自学案
杠杆的分类:杠杆分三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名称结构
特点
特点举例(3个)
省力杠杆动力臂___阻力臂
铡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费力杠杆动力臂___阻力臂
人的前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臂杠杆动力臂___阻力臂
跷跷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_____杠杆;
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_______杠杆。
练习:课本P79 第2小题。
检测题:
1.用剪刀剪东西时,如果用剪刀的尖部去剪就不易剪断,而改用剪刀中部去剪就容易些,因为()
A.增大了动力B.减小了阻力C.减小了阻力臂D.增大了动力臂2.室内垃圾桶,平时桶盖关闭不使垃圾散发异味,使用时,用脚踩踏板,桶盖开启.根据室内垃圾桶结构图可以确定()
A.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一个省力杠杆,一个费力杠杆
B.桶中只有一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为省力杠杆
C.桶中只有一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为费力杠杆
D.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且都是费力杠杆
3.在下列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中:
①撬棒②天平③筷子④铡刀⑤脚踏刹车⑥镊子⑦起子⑧钓鱼杆
省力的杠杆有___________________;费力的杠杆有_____________;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有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杠杆,在杠杆B点挂上一个重为8 N的物体,要使杠杆平衡,在A 端至少要加__N的力,力的方向是________.
第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