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青蛙吃虫子教案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3青蛙吃虫子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3青蛙吃虫子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5.3 青蛙吃虫子北师大版教学目标
•了解青蛙生活习性和食物习惯。

•能够用加法和减法解决青蛙吃虫子的问题。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用加法和减法解决青蛙吃虫子的问题。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方法解决青蛙吃虫子的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及一个小水桶。

•手绘一只青蛙和一些虫子的图片。

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拿着小水桶进入教室,故意让学生注意到,然后把水桶放在讲台上,问学生猜测这是什么。

其次,出示手绘的青蛙和虫子图片,让学生观察,引出本课的主题“青蛙吃虫子”。

2. 引入
让学生想想青蛙吃什么,老师会介绍一些青蛙的生活习性和食物习惯,引导学生从生活常识中发现青蛙与虫子之间的关系。

3. 探究
教师布置小组任务:班级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拥有不同的虫子数量,学生通过观察小组内的虫子数量和青蛙吃掉某些虫子的数量得出其他虫子被吃掉的数量。

4. 总结
通过小组探究,引导学生将探究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总结,使学生形成对数学概念的深刻理解。

5. 拓展
让学生思考,如果青蛙吃掉了几只虫子,那么还剩下多少只虫子?这个问题能否通过减法解决呢?
作业布置
1.通过观察家中花园或者学校的植物,思考有哪些虫子和小动物会出现在这个生态环境中,并记录下来。

2.记录下来你观察到的虫子的数量,并试着用加法和减法算出属于被绿色(青蛙颜色)的虫子各有多少只。

参考资料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青蛙吃虫子1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青蛙吃虫子1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青蛙吃虫子1教学目标1.了解“加数、和”的概念,能正确书写加号“+”和等号“=”;2.能理解青蛙吃虫子问题,解决会语言描述的简单加法问题;3.能够活用数轴、圆点图解决简单加法问题,初步建立数学图像思维。

教学重点1.建立数轴、圆点图像思维;2.理解加数、和的概念。

教学难点1.解决青蛙吃虫子问题,进行简单加法运算;2.进行数学图像思维建立。

教学准备1.小黑板或白板;2.涂有数字的卡片;3.数轴画板或纸张。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板书加法公式,引导学生通过自然语言描述进入主题。

加数 + 加数 = 和2.通过实物展示几个数字牌,进行数字朗读,对“加数”、“和”有初步概念。

第二步:理解1.以故事引入加法问题:青蛙要吃10只虫子,已经吃了6只,还差几只?2.画出数轴,将已经吃掉的虫子用点表示,再画出还需要吃的虫子数量。

3.引导学生思考,以故事中的数字,如何画出数轴。

帮助学生进行思维梳理和思维转换。

4.对学生进行简单加法口算,再进行图像辅助。

5.利用涂有数字的卡片,进行加数和和数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加数、和的概念。

第三步:操作1.描述:现在青蛙又要吃5只虫子,已经吃了3只,还差几只?2.以数轴和圆点的形式,让学生把吃虫子的部分展示出来,然后进行加法口算。

3.引导学生逐步将思维转移到头脑中进行计算,而不是完全依赖图形设备。

第四步:合并1.引导学生讨论:如果青蛙已经吃了6只虫子,再吃7只虫子,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2.引导学生自己画出加法口算过程的图像,通过正面实践建立图像思维能力。

第五步:总结1.教师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鼓励学生喜欢运用图像思维进行计算。

2.教师检查学生的板书、作业等,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适当调整。

教学评价评价方式口头和书面评价相结合。

评价标准1.能正确理解和应用加法的基本概念;2.能利用数轴、圆点等图像建立思维;3.能够独立完成青蛙吃虫子问题;4.意识到数学学习的实际应用。

教学反思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这个教学过程很好地帮助了学生理解加法概念和建立数轴、圆点图像思维。

《青蛙吃虫子》教案7篇

《青蛙吃虫子》教案7篇

《青蛙吃虫子》教案《青蛙吃虫子》教案7篇《青蛙吃虫子》教案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53----54页“青蛙吃虫子”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学会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数学思考: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解决问题: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学会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4、情感态度:学生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在十位上的算理。

教学流程:一、情景导入: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些客人,想知道它们是谁吗?课件出示(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虫保庄稼。

)师生边读边激动地说出谜底是“青蛙”。

师马上予以肯定。

师:青蛙常在田里做什么?生:青蛙在田里捉虫子。

师:青蛙会吃虫子,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学生自由说。

(进行环保教育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

)小朋友们这么有爱心,那我们一起到青蛙王国看一看。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师:瞧,这两只青蛙在说什么呢?生:(大青蛙说:我吃了56只虫子。

小青蛙:我吃了30只虫子。

)师: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生2: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几只虫子?生3: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几只虫?2、解决数学问题,探讨计算方法。

(1)师把三个问题呈现在黑板上。

(2)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你们打算怎样列式呢?生:56+30。

师:56+30=?该怎样计算呢?师:请们先自己想一想,举手说一说。

全班汇报交流。

a、摆小棒,5捆加3捆是8捆,再加6根,合起来是86根。

b、从计数器上拨珠,我先拨出56,然后再在十位上拨上3个珠,这样十位上就是8个珠,个位上是6个珠,合起来就是86。

c、我们没有摆小棒也没有拨计数器,我们是这样算的:先把个位上的6+0=6写在得数的个位上,再把十位上的5+3=8写在得数的十位上,得数就是86。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青蛙吃虫子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青蛙吃虫子

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3课时青蛙吃虫子【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4页内容。

【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学会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3、学生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猜谜语: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虫保庄稼。

猜一种动物。

(青蛙)2、那青蛙对我们有这么大的好处,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它们呢?3、小结:青蛙可以把庄稼里的害虫吃掉,那农民就不用把农药播在庄稼里,这样对我们的环境就可以起到绿化的作用。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出示主题图,提出问题(1)我们现在已经知道青蛙吃害虫的只数了,小朋友们讨论一下,想想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2)学生讨论分组讨论。

(3)集体反馈,教师板书:①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②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③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4)探究解决方法: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怎么列式板书:56+30= 讨论算法:计数器上拨珠计算:56里有5个十和6个一,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5个珠子,在个位上拨6个珠子,再加上30,30里有3个十,在十位拨3个珠子。

结果是86。

除了在计数器上拨珠计算的方法,你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的想出得数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用数小棒的方法)(5)求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多少只?怎么列式计算?①板书:56-30=26(只)②那它在计数器上又该怎么拨珠呢?③先拨5个十和6 个一,那减去30,该怎么办?(在十位上拿掉3个珠子)现在还剩下几个十和几个一,是多少?所以56-30=26④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算出得数,讨论一下。

【巩固练习】1、练一练第1题:①读一读题目请你挑选一个你喜欢的问题进行解答。

一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 第五单元《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 教案

一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 第五单元《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 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3课时【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3.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提出问题师:同学们,池塘里,住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青蛙,它们不但是天生的歌唱家,还是捉害虫、护庄稼的小能手呢!这不,青蛙哥哥和青蛙弟弟正在捉虫子吃呢!预设1:我吃了30只虫子了,你呢?预设2:我呀,已经吃了56只虫子啦!师:同学们,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吗?预设1:我可以问:它们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呢?预设2:还可以问: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虫子呀?预设3:或者这样问:小青蛙再吃多少只虫子才能跟大青蛙一样多呢?师:这些问题,你都能解决吗?别急,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呢?该怎样列算式呢?预设1:哥哥吃了56只,弟弟吃了30只,加在一起就能求出一共吃多少只了!师:56+30该怎么计算呢?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算一算吧!二、直观表征,理解算理师:算完了吗?能把你的方法跟大家分享吗?预设1:我是用摆小棒来计算的:先摆5个十,6个一,代表大青蛙吃的虫子;再摆3个十代表小青蛙吃的虫子,3个十跟5个十相加,等于8个十,8个十和6个一,就是86。

预设2:我是用计数器来算的。

大青蛙吃了56只虫子,我就在十位上拨5颗珠子,个位上拨6颗珠子;小青蛙吃了30只,就是3个十,要拨在十位上。

看,现在十位上有8颗珠子,个位上有6颗珠子,也是86。

预设3:我写了两个算式:50+30=80,80+6=86。

预设4:你的算式我们可以在摆小棒和拨计数器里看出来:50+30,就是小棒里的5捆和3捆加在一起,也是计数器十位上的5颗珠子又加3颗珠子。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青蛙吃害虫》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青蛙吃害虫》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青蛙吃害虫》教案设计精选教案/试卷/文档/模板/课件合集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青蛙吃害虫》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4.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教学设计〗(一)学前准备1.口算32+5 70-60 78-6 39-426+3 88-5 30+20 83+62.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看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谁?(出示一个青蛙手偶)我们来听听青蛙说什么?(让青蛙做个自我介绍。

)师:小青蛙对人类是有益的,以后我们不但自己不要去伤害它们,而且还要阻止别人去伤害它们,做一个保护有益动物的好孩子,你们愿意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蛙吃害虫。

(揭题板书)(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利用主题图(课件)自编一个青蛙妈妈带小青蛙捉害虫的故事情境。

2.师:青蛙妈妈说:“我吃了56只害虫。

”小青蛙说:“我吃了30只害虫。

”听了它们的话,谁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呢?生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生2: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了几只害虫?……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你们打算怎样列式呢?生:56+30。

师:56+30=?该怎样计算呢?(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探究56+30的计算方法师:四人一组合作利用桌上的学具,来摆一摆、拨一拨,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2.小组汇报交流生1:摆小棒:5捆加3捆是8捆,再加上6根,合起来是86根。

生2:从计数器上拨珠,56里有5个十和6个一,再加3个十,合起来是8个十6个一,就是86。

(师边听边整理计算过程。

)生3:把56分成50和6,先用50+30=80,再用80+6=86。

……3.自主尝试,探究算法师:你们明白了,老师也明白了,现在老师也来提个问题:为什么30中的3要加在十位上?(1)学生四人一组讨论。

青蛙吃虫子-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青蛙吃虫子-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青蛙吃虫子-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认识更多的数字•学会用加法口诀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教学重点•学会识别数字和数词•掌握小学一年级的加法口诀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养成观察能力•让学生能够理解加法口诀的概念教学材料•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汽车、飞机、青蛙、虫子等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识1.教师出示图片:汽车、飞机,引导学生回忆数字3、6.2.教师询问学生,汽车和飞机的数量是否一样,要求学生举手回答。

3.教师出示图片:青蛙、虫子,引导学生回忆数字5、8.4.教师询问学生,青蛙和虫子的数量是否一样,要求学生举手回答。

5.教师引导学生组织语言,说出青蛙和虫子的数量。

6.教师出示数字牌上的数字5和8,让学生将相应数字牌放到青蛙和虫子的图片下。

二、启发式教学1.教师出示图片:青蛙和虫子,其中青蛙张嘴,虫子在旁边。

2.教师问学生,青蛙在干什么,虫子在干什么,要求学生举手回答。

3.教师让学生猜一猜,青蛙一口能吃几只虫子。

4.教师出示加法运算式:5+3=?,让学生用手比划出来。

5.教师用玩具或手摸数数的方法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

6.让学生算出5+3的结果,用数字牌写出来。

三、拓展练习1.教师出示加法算式,让学生拿着数字牌进行计算,找出正确答案。

2.教师出示加法口诀,引导学生背诵。

3.常规作业:完成课堂上的练习,自己设计一组加法算式进行计算。

教学心得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加法口诀,并通过图片和数字牌来进行操作,达到观察和加法计算的能力培养目标。

在课堂授课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在巩固基础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通过口算练习,让学生对加法口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有利于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小学数学学科的学习任务。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下册《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下册《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下册《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青蛙吃虫子》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青蛙吃虫子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青蛙吃虫子的故事情节,二是根据故事情节进行加减法计算。

课文内容简单易懂,富有童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数字认识和基本的加减法运算,但对于文字题目的理解和解答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题目,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运算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读写“青蛙”、“虫子”等词语,能够理解故事情节,会用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青蛙吃虫子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听故事、回答问题等方式,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青蛙吃虫子的故事情节,会用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根据文字题目,正确进行加减法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讲述青蛙吃虫子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2.互动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3.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进行加减法计算,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2.课件:青蛙吃虫子故事图片、加减法计算题目3.教具:实物虫子、卡片等4.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实物青蛙和虫子,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然后讲述青蛙吃虫子的故事情节,引起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故事中的加减法计算题目,如“青蛙吃了3只虫子,又吃了2只虫子,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青蛙吃虫子》教案2024新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青蛙吃虫子》教案2024新版

与家长一起观察青蛙吃虫子的 视频,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拓展延伸活动设计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模拟青蛙吃虫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演能 力。
引导学生使用废旧物品制作青蛙和虫子的模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开展“保护青蛙”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青蛙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 保意识。
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孩子成长
家长可与孩子一起完成作业,给 予孩子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家长可带孩子去户外观察青蛙, 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培养孩子的
观察力。
家长可与孩子一起参加学校组织 的“保护青蛙”等公益活动,增 进亲子关系的同时,也能让孩子
学到更多知识。
THANKS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 法;难点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小棒等。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
通过创设“青蛙吃虫子”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
的学习内容。
新课学习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取数学信 息,提出数学问题;然后组织学生 探究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材特点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直观的情境图和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
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 识和加减法,具备了一定的计算 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认知特点
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喜 欢生动有趣的学习内容,需要通 过直观的操作和实践活动来理解 数学知识。
教学目标与要求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学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学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学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学青蛙吃虫子》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篇教学内容,主要讲述了青蛙吃虫子的数学问题。

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分数的比较大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简单的数学概念,但是对于分数的比较大小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分数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将分数的比较大小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并能够灵活解决相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习分数的比较大小。

2.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分数的比较大小。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准备相关的教学PPT、教具、学具等。

2.教学环境:布置好教室,确保教学环境的舒适和安全。

3.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适当。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故事引入课题,讲述青蛙吃虫子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实物展示,呈现青蛙吃虫子的情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青蛙吃了几个虫子?剩下几个虫子?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分数比较大小的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和操作。

例如:比较1/4和2/8的大小,3/6和1/2的大小等。

北师大版数学1年级下册5.3《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1年级下册5.3《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1年级下册5.3《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青蛙吃虫子》是北师大版数学1年级下册5.3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分数的意义。

本节课通过青蛙吃虫子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表示方法,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对于简单的加减法和比较大小有一定的理解。

但他们对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际例子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应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合作交流,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青蛙吃虫子的故事图片、虫子卡片、分数卡片等。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用于记录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青蛙吃虫子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展示青蛙吃虫子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青蛙吃了多少只虫子。

2.呈现(5分钟)向学生介绍分数的概念,解释分数的意义。

用虫子卡片和分数卡片展示不同的分数,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分数的表示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每组发放一张白纸和一支笔。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画出不同的分数,并比较大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游戏,通过游戏中的实际操作,巩固对分数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观察学生的操作,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如果青蛙再吃掉几只虫子,它的饱食度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通过讨论和操作,应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5.3青蛙吃虫子∣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5.3青蛙吃虫子∣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5.3青蛙吃虫子∣北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下数学教案5.3青蛙吃虫子∣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第5章第3节“青蛙吃虫子”。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并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通过图片和实际操作,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 使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难点:让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与加减法运算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青蛙吃虫子的图片、实物虫子、计数棒、算式卡片等。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计数棒、算式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向学生展示青蛙吃虫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发现青蛙和虫子的数量关系。

2. 讲解新知识:通过实物操作,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例如,拿出3个虫子,再拿出2个虫子,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几个虫子。

引导学生用“3+2”的算式表示。

3. 课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每组拿出一定数量的虫子,通过加减法算出另一组拿出的虫子数量。

例如,一组拿出5个虫子,另一组拿出3个虫子,让学生计算一组比另一组多几个虫子。

4.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如“小猫有5条鱼,小狗有3条鱼,小猫比小狗多几条鱼?”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引导学生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如“小明有6个苹果,小红有4个苹果,小明比小红多几个苹果?”并让学生互相检查答案。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猫有5条鱼,小狗有3条鱼,小猫比小狗多几条鱼?5(小猫的鱼) 3(小狗的鱼)= 2(多出的鱼)七、作业设计(1)小猫有5条鱼,小狗有3条鱼,小猫比小狗多几条鱼?(2)小明有6个苹果,小红有4个苹果,小明比小红多几个苹果?(3)青蛙有4只眼睛,再添上2只眼睛,一共有几只眼睛?(1)妈妈买了3个苹果,爸爸又买了2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2)我有5个玩具车,表弟给了我2个玩具车,我现在有多少个玩具车?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青蛙吃虫子的图片和实物操作,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青蛙吃虫子》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青蛙吃虫子》教案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青蛙吃虫子》教案第一课时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加法的计算【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同学们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环保教育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教学重难点】学生学会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的计算方法。

1、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

【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前面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现在我们复习一下。

1、看课件:2、请同学上黑板板演,一组一个代表,下边同学自己在练习本上做一个:4+65= 72+4= 67-3= 88-5=纠正错误,小结方法。

1、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

二、出示课件,看青蛙吃害虫的故事。

1、找出数学信息:大青蛙吃了56只,小青蛙吃了30只。

2、提出一个加法数学问题。

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请同学说说怎样解决问题,回答怎样列出算式,口述,教师板演。

56+30=3、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解答算式。

说说方法。

摆小棒:拨珠子:用竖式计算:三、课堂练习:课本53页“算一算,说一说”,请同学板演,并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的计算方法,请同学把计算方法说一下。

五、课堂作业:“练一练”第4题。

【板书设计】 56+30=86 (只)答:一共吃了86只虫子。

【课后反思】。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青蛙吃虫子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青蛙吃虫子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青蛙吃虫子
教学目标
1.继续了解加法原理,也能自己完成练习;
2.分析问题,利用数轴解决问题;
3.通过观察问题设问和处理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了解平移的概念;
2.熟练掌握数轴的使用方法;
3.能够解决带有负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分析问题,利用加法原理解决。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让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加法原理。

新课讲解
概念
1.平移:物体在不旋转、不改变形状的情况下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外一个位置。

在白板上出示两只青蛙的图片,解释两只青蛙的位置不同,青蛙的移动可以称为“平移”。

2.数轴:表示有理数(整数与分数)的一条数学工具。

在白板上画一条数轴,解释数轴是表示有理数的一条工具。

实例
在数轴上出示问题:
有一只青蛙在0点处,它向右跳5下,然后向左跳2下,请问它现在在哪里?
在白板上画一张数轴,标出0的位置,让学生猜测青蛙此时所在的位置。

再走到数轴上解决这个问题。

习题
问题一:有一只青蛙在点-2处,它向右跳3下,请问它现在在哪里?
问题二:有一只青蛙在点5处,它向左跳2下,请问它现在在哪里?
总结环节
1.进一步理解了加法原理的应用;
2.学会了分析问题、利用数轴解决问题;
3.能够处理含有负数的实际问题。

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平移的概念和数轴的使用方法,在实例分析和习题解决中巩固了加法原理的应用。

作为家庭作业,同学们需要练习本节课的习题,以加深理解。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青蛙吃虫子》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青蛙吃虫子》教案
生2:计算71-1,先计数器上拨出71,减1就在个位上拨走1个珠子。个位上没有珠子了,只剩下十位上的7个珠子是7个十,71-1=70.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减10和减1一样吗?
师:减10是十位上去掉一个珠子,减1是个位上去掉一个珠子。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练习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我们发现,在计算时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初步掌握了计算方法,学起来不太困难。学习的重点是理解相同数位相加减。在教学中要将加减法的学习及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策略
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操作活动理解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减;
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减。
师:同学们大家都学会了吗?下面让我们用刚刚学习的知识来做几道题目吧!
三、达标检测
1、大啄木鸟和小啄木鸟给大树爷爷治病,大啄木鸟说:我吃了32条虫子。小啄木鸟说:我吃了20条虫子。你能解答下面两个问题吗?暂停试一试吧!
(1)一共吃了多少条虫子?
用加法计算,32+20,用个位与个位相加,个位上是2,十位和十位相加是5个十,所以32+20=52.
(2)小啄木鸟比大啄木鸟少吃多少条虫子?
谁比谁少的问题用减法计算,32-20,个位与个位相减,位与十位相减得出32-20=12.
2、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68+30
先摆出6捆小棒和8根小棒表示68.再加30就是再摆出3捆小棒,一共是9捆9个十加上8根小棒的8个一,68+30=98
生1:一共吃了多少个就是把大青蛙和小青蛙吃的虫子加到一起,列式是56+30=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下册《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下册《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下册《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青蛙吃虫子》是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一个教学内容。

本节课通过青蛙吃虫子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猜测等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简单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的性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基础,对简单的几何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同时,他们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通过直观的图片和生动的故事情境,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但在观察和描述图形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缺乏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操作,学生能够识别和说出常见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并能够用词语描述它们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培养观察、操作、交流和猜测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和说出常见的几何图形,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2.难点:学生能够用词语描述图形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青蛙吃虫子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2.动手操作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环节,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青蛙吃虫子的图片、几何图形卡片、黑板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份几何图形卡片,用于观察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青蛙吃虫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引起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几何图形卡片,引导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活动,如让学生观察图形的特点,用词语描述图形的特征等。

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教案-5.3青蛙吃虫子

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教案-5.3青蛙吃虫子

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教案-5.3青蛙吃虫子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数学概念:加法、减法,并能够灵活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化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数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2. 教学重点•认识数学概念:加法、减法。

•运用数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准备•白板、黑板笔•抽认卡片•小青蛙、虫子等道具•图表模板4.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 (5分钟)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湖泊的图案,上面画有青蛙和虫子的图标。

2.通过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小青蛙喜欢吃虫子,现在有一片湖泊,里面有一只小青蛙和一些虫子,小青蛙想把湖泊中的虫子都吃掉,你们有没有办法帮助小青蛙算一算有多少虫子呢?”步骤二:学习加法 (20分钟)1.教师用抽认卡片依次出示一些加法题目,例如:“2 + 3 = ?”,“4 + 1 = ?”,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并在黑板上记录答案。

2.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总结加法的规律,并画出一个加法表格,示范学生如何填写,并让学生练习完成剩余的表格内容。

步骤三:学习减法 (20分钟)1.教师再次用抽认卡片依次出示一些减法题目,例如:“5 - 3 = ?”,“6 -2 = ?”,鼓励学生进行计算,并在黑板上记录答案。

2.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总结减法的规律,并画出一个减法表格,示范学生如何填写,并让学生练习完成剩余的表格内容。

步骤四:应用 (25分钟)1.教师将小青蛙和虫子等道具分发给学生,将学生分成小组。

2.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图表模板,上面写有几个加法和减法题目,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计算出答案,并在图表中填写。

3.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先计算出小青蛙一共吃掉了几只虫子,再根据题目计算湖泊中还有多少虫子没有被吃掉。

4.学生根据图表上的信息,回答问题:“湖泊中一开始有多少只虫子?有多少只虫子被小青蛙吃掉了?还剩下多少只虫子没有被吃掉?”5.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计算验证答案的正确性,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青蛙吃虫子》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篇教学内容,主要讲述了青蛙吃虫子的故事,通过故事引导学生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趣,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数字,对加减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困难,如数的组成、加减法的运算顺序等。

此外,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运用数的组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故事情境,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难点:学生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的组成知识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青蛙吃虫子的故事情境,引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游戏教学法:设计趣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加减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知识的传递与巩固。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青蛙吃虫子故事的课件,插图生动有趣。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小虫子玩具,用于课堂游戏。

3.练习题:设计一些10以内的加减法练习题,用于课后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呈现青蛙吃虫子的故事课件,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述青蛙吃虫子的故事,提问学生:“青蛙吃了几只虫子?还剩下几只虫子?”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加减法游戏,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教师出示一些小虫子玩具,让学生按照题目要求进行加减法计算,并将结果展示给其他同学。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名学生进行课堂演示,让学生当众解答加减法题目。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青蛙吃虫子1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青蛙吃虫子1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青蛙吃虫子1 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青蛙吃虫子》一课。

这一课主要讲述了小青蛙吃虫子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大家要学会数数,认识数字1到5,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数数,认识数字1到5;2. 能够理解小青蛙吃虫子的故事情节;3. 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数字1到5,理解小青蛙吃虫子的故事情节。

难点: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青蛙吃虫子的图片,小卡片学具:小卡片,笔,本子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给大家讲述一个关于小青蛙吃虫子的故事,引导大家进入学习状态。

2. 认识数字:我会用PPT展示数字1到5,让大家跟我一起读,并且用手指指出相应的数字。

3. 学习加减法:我会用PPT展示小青蛙吃虫子的图片,让大家观察并数一数小青蛙吃了多少虫子。

然后我会提出一些简单的加减问题,比如小青蛙吃了3只虫子,再吃2只虫子,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大家可以用小卡片进行计算,然后告诉我答案。

4. 练习:我会给大家发放一些练习题,让大家独立完成,然后我会进行讲解和反馈。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小青蛙吃虫子的故事情节2. 数字1到53. 简单的加减法问题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小青蛙吃了2只虫子,再吃3只虫子,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2. 小青蛙吃了4只虫子,再吃1只虫子,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答案:1. 2 + 3 = 52. 4 + 1 = 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发现大家对于认识数字和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掌握得比较好,但在故事情节的理解上还需要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运用故事情节,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拓展延伸: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数学游戏,比如数数游戏,加减法游戏等,这样可以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青蛙吃虫子》北师大版(2023秋)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青蛙吃虫子》北师大版(2023秋)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加法的基本概念。加法是合并两个数,得到它们总数的一种运算。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故事中的青蛙要吃虫子,它先吃了3只,然后又吃了4只,我们用加法来算一算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10以内加法的运算内涵:通过“青蛙吃虫子”情境,让学生掌握加法的意义,即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运用直观教具和学具进行加法运算: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加法运算的理解。
(3)用数学语言描述加法运算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使其能够清晰、准确地描述运算过程。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青蛙吃虫子》北师大版(2023秋)
一、教学内容
《青蛙吃虫子》选自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五章《加减法(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复习10以内的加法;通过故事情境引入“青蛙吃虫子”问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加法的意义;运用直观教具和学具,进行“青蛙吃虫子”的游戏,帮助学生巩固10以内加法的运算;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加法运算过程,培养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解决“青蛙吃虫子”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此外,学生在用数学语言描述加法运算过程时,表达还不够准确。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加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或者是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多提供一些描述模板,并鼓励学生多进行口头表达练习,以提高他们的数学交流能力。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得相当积极,能够围绕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在分享讨论成果时,部分学生表达得还不够清晰。我想,在以后的课堂中,可以多设置一些类似的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机会锻炼表达和沟通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蛙吃虫子。

(教材第53、第54页的内容)
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学会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学会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4.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课件、信封、成捆的小棒、答题卡。

1.填一填。

(1)50里面有()个十,30里面有()个十,合起来是()。

(2)7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设计意图:复习数的组成,为学生铺垫了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算理。


2.口算。

32+5=70-60=78-6=39-4=
6+3=88-5=30+20=83+6=
【设计意图:复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为学生架设学习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桥梁。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请同学们注意听,看看老师今天带给你们的谜语是什么。

(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虫保庄稼。

)
生:“青蛙”。

师马上予以肯定。

师:那你们知道关于青蛙的哪些知识呢?
生:青蛙会吃害虫。

师:对!我们今天就要来学习青蛙吃虫子这一课。

(板书课题:青蛙吃虫子)
师:青蛙会吃害虫,我们应该怎样做呢?(进行环保教育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对学生进行了人文教育。


2.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听听,两只青蛙在说什么呢?(出示教材第53页情境图课件)
生:大青蛙说:我吃了56只害虫。

小青蛙说:我吃了30只害虫。

师:听了它们的话,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生2: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几只害虫?
生3: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几只害虫?
【设计意图:学习内容的形成来源于学生,而且呈现形式活泼,学生感到亲切,能够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为解决问题打下基础,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3.解决数学问题,探讨计算方法。

教师把三个问题呈现在黑板上。

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你们打算怎样列式呢?
生:56+30。

师:56+30等于多少,该怎样计算呢?
师: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同桌合作,利用你们的学具帮忙算一算。

学生动手操作。

全班汇报交流。

(1)摆小棒,5捆加3捆是8捆,再加6根,合起来是86根。

(2)从计数器上拨珠子,我先拨出56,再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这样十位上就是8个珠子,个位上是6个珠子,合起来就是86。

(3)我们没有摆小棒,也没有拨计数器,我们是这样算的:先把个位上的6+0=6写在得数的个位上,再把十位上的5+3=8写在得数的十位上,得数就是86。

师:同学们想的方法都很好,你们明白了,老师也明白了,现在老师也来提个问题:为什么30中的3要加在十位上?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

汇报交流。

师强调:30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

师小结:56+30的计算方法同学们想出了好几种,你们说的这些方法都很好,这几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在今后的计算中可以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同时让学生自主进行选择,培养优化意识。


师: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多少只害虫?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多少只害虫?怎样列式?
生:56-30
师:56-30怎样计算呢?
(教学过程与56+30相同)
4. 小结规律。

师:这几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都是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师:要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得到的结果再加上个位上的数,在今后的计算中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1.同学们,大青蛙和小青蛙忙碌了一天,动物之王为慰劳它们,特意为它们举行了一场音乐会,你看多热闹啊!(出示教材第54页“练一练”第5题课件)
师:大家从图中能获得什么信息?
生:有38只青蛙。

师:音乐会结束了,青蛙该回家了,荷叶上还剩下几只青蛙?那么谁知道跳下去几只青蛙?比一比,看谁最先算出来。

(计算方法不要求统一)
2. “练一练”的第1题。

师:其实除了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还有许多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如啄木鸟就是大树的好朋友,它能给大树治病,帮大树捉虫子并吃虫子,(出示第54页“练一练”第1题课件)你们看这两只啄木鸟也在比赛吃虫子,你们谁愿意说说啄木鸟吃了多少条虫子呢?
(1)小啄木鸟说“我吃了20条虫子”,大啄木鸟说“我吃了32条虫子”。

(2)小组讨论,发现、获取信息,提出、解决问题。

通过讨论,学生可能提出以下三个问题:
一共吃了多少条虫子?
小啄木鸟比大啄木鸟少吃了几条虫子?
大啄木鸟比小啄木鸟多吃了几条虫子?
(3)选用数字转盘游戏选号的方式,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

3.“练一练”第6题。

师:从图中你能看懂让我们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吗?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吗?试一试。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充分自主探究的空间,把发现、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师:我们和青蛙一起度过了愉快的40分钟,对它也有了一些了解,对它有兴趣的,回家查一查一只青蛙一年大约吃多少只害虫。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56+30=
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多少只害虫?56-30=
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多少只害虫?56-30=
A类
20元5元50元7元42元
(1)你喜欢哪两种玩具?需要多少元?
()+()=()(元)
(2)说一说50元可以买哪两种玩具。

(考查知识点: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学会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并能计算;能力要求: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
B类
联系生活实际,你能提出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吗?
(考查知识点: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学会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能力要求:学生能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略
B类:略
教材习题
第54页“练一练”
1.(1)20+32=52(条)
(2)32-20=12(条)
2. 摆小棒略9835
3. 22+30=5289-30=59
4. 558618249665678
5. 38-5=33(只)
6. 42-30=12(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