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数据库创建方案

合集下载

校园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设计方案

校园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设计方案

校园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设计方案遥感1503班第10组(杨森泉张晨欣杨剑钢熊倩倩)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2017年5月一.数据来源二. 目的三 .任务四. 任务范围五 .任务分配与计划六.小组任务分配七. E-R模型设计八.关系模式九.属性结构表十.编码方案一.数据来源原始数据为大二上学期期末实训数字测图成果(即DWG格式的校园地形图)导入GIS 软件数据则为修改过的校园地形图二.目的把现实世界中有一定范围内存在着的应用数据抽象成一个数据库的具体结构的过程。

空间数据库设计要满足用户需求,具有良好的数据库性能,准确模拟现实世界,能够被某个数据库管理系统接受。

三.任务任务包括三个方面: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具体为:①静态特征设计——结构特性,包括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②动态特性设计——数据库的行为特性,设计查询、静态事务处理等应用程序;③物理设计,设计数据库的存储模式和存储方式。

主要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原则:①尽量减少空间数据存储冗余;②提供稳定的空间数据结构,在用户的需要改变时,数据结构能够做出相应的变化;③满足用户对空间数据及时访问的需求,高校提供用户所需的空间数据查询结果;④在空间元素间为耻复杂的联系,反应空间数据的复杂性;⑤支持多种决策需要,具有较强的应用适应性。

四、任务范围空间数据库实现的步骤、建库的前期准备工作内容、建库流程步骤:①建立实际的空间数据库结构;②装入试验性数据测试应用程序;③装入实际空间数据,建立实际运行的空间数据库。

前期准备工作内容:①数据源的选择;②数据采集存储原则;③建库的数据准备;④数据库入库的组织管理。

建库流程:①首先必须确定数字化的方法及工具;②准备数字化原图,并掌握该图的投影、比例尺、网格等空间信息;③按照分层要求进行一个Coverage的数字化,数字化的过程包括选择控制点、数字化控制点、确定投影信息、采集数据、编辑和修改数据等;④对收集来的空间数据进行拓扑关系的建立,并给空间实体赋属性值;⑤进行坐标变换和底图接边处理就建成了分层管理的空间数据库。

DGSS空间数据库操作

DGSS空间数据库操作

21 空间数据库操作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的过程是对各阶段数据尤其是编稿原图阶段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综合与解释的过程,是成果标准化以及提供专题服务的最直接体现。

空间数据库模型以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DD2006 06)为依据。

数字地质调查系统为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无缝集成、融合和应用提供了可操作平台,地质人员可借助系统提供的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法和工具,方便地对不同阶段的资料进行继承和综合分析。

系统自动提供空间数据库模板,其基本内容直接继承编稿原图或实际材料图。

21.1 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基本技术路线与操作流程数字地质调查系统提供了与业务流程融合的建库模式(微工作流),把数据生产融入到生产一线, 对主要原始数据和主要最终成果数据库进行统一描述、统一组织、统一存储由地质人员自己在工作过程中逐步生产不同阶段的数据库和数据产品。

使项目人员可以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中体会到新技术带来的好处,形成新的工作模式,对提高研究精度、效率和成果的表现形式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21.1.1 基于一体化建库模式的迭代建库解决方案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过程是一个“认识—提高—认识—再提高”的过程。

地质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需根据前人资料或项目验收专家组意见对已经连好的实际材料图或编稿原图进行修改。

当实际材料图或编稿原图发生改变时,从其继承主要信息的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也需要同步更新,以保证不同阶段整理分析的数据尤其是空间信息的一致性。

因此在数字地质调查系统中采用“迭代”的思想,结合面向对象的第三代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模型,利用“不同阶段数据模型的继承和传递的技术”将实际材料图、编稿原图等不同阶段数据库进行互通与继承,通过反馈、逐步完善《DD2006-06 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规定的建库内容(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

迭代过程如图21.1.1所示。

图21.1.1 基于数字地质调查系统的空间数据库迭代建库过程21.1.2 一站式建库流程对于地质人员而言,空间数据库中的要素类、对象类等是可以通过软件的一站式流程实现自动化提取。

地理空间大数据中心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地理空间大数据中心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地理空间大数据中心建设整体解决方案目录一、前言 (2)二、需求分析 (2)三、整体架构设计 (3)3.1 数据采集层 (5)3.2 数据处理层 (6)3.3 数据存储层 (7)3.4 数据服务层 (9)四、关键技术及产品选型 (10)4.1 数据采集技术 (12)4.2 数据处理技术 (13)4.3 数据存储技术 (14)4.4 数据服务技术 (16)五、实施方案 (17)5.1 项目实施流程 (19)5.2 项目实施步骤 (20)5.3 项目实施注意事项 (22)六、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23)七、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25)八、总结与展望 (27)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在地理空间领域,大数据中心建设是应对地理信息数据爆发式增长、提升地理空间信息服务能力、实现地理信息资源高效管理与应用的关键举措。

地理空间大数据中心不仅是收集、存储和处理各类地理空间数据的重要平台,也是开展地理空间分析、提供决策支持和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

二、需求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地理空间大数据已经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性资源,对政府决策、社会公益、企业运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我国地理空间大数据中心建设面临着数据规模庞大、数据处理能力不足、数据应用层次不高等问题,亟需构建一个高效、智能、安全的地理空间大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

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针对地理空间大数据的海量特性,需要建设大规模的数据存储系统,采用分布式存储、云存储等技术手段,实现数据的弹性扩展、高效管理和稳定运行。

高效数据处理与分析:为满足实时性、准确性等要求,需要构建高性能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平台,利用大数据计算框架(如Hadoop、Spark等)和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对地理空间数据的快速处理、深度挖掘和智能分析。

数据共享与交换:在保证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前提下,需要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促进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数据互通有无,推动地理空间大数据的应用和价值释放。

数据库建设方案

数据库建设方案

数据库建设方案1. 引言数据库在现代信息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存储和管理数据的工具,还能提供高效的数据访问和处理能力。

对于一个组织或企业来说,建设一个合适的数据库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到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

本文将提出一个数据库建设方案,包括数据库设计、数据存储和管理、数据访问和处理、数据备份和恢复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组织或企业建立一个高效和可靠的数据库系统。

2.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数据库建设的关键步骤之一,它决定了数据库的结构和关系模式。

在进行数据库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2.1 数据库类型根据组织或企业的需求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类型。

常见的数据库类型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Oracle)、非关系型数据库(如MongoDB、Redis)以及图数据库(如Neo4j)等。

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类型是确保数据库性能和扩展性的重要因素。

2.2 数据库表设计根据组织或企业的需求和数据特点,设计合适的数据库表。

需要考虑表之间的关系、数据类型、主键和外键等约束条件,以及索引的设计。

2.3 数据库安全性数据库安全性是组织或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

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设置用户权限、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等安全措施,以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3. 数据存储和管理数据存储和管理是数据库建设的核心内容,包括数据的存储结构和管理策略。

在进行数据存储和管理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3.1 存储结构根据数据库的设计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

常见的存储结构包括表空间、数据文件、日志文件等。

根据数据的类型和访问模式,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可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可靠性。

3.2 数据分区和划分根据数据的特点和访问模式,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分区和划分。

数据分区和划分可以提高数据的访问效率,并减轻数据库的负载。

3.3 数据备份和恢复数据备份和恢复是数据库管理的重要环节。

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建立可靠的备份策略,以防止数据丢失和灾难发生。

基于ArcSDE技术的空间数据库建设

基于ArcSDE技术的空间数据库建设

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两大类 , 间数据就是指描述空间实体 的空间特征的数据 , 空 属性数据就是这些空间
实 体 的相关介 绍 。
() 间特 征 。数据 的空 间特 征 和属性 特 征 随时 间而变化 。它 们 以同 时随时 间变 化 , 可 以独立 随 时 3时 也
间变化 。
12 空 间数据 的数据 结构 .
Vo .2 . I 9N 4 o
Do e.2 0 0r 7
基 于 A cD rS E技 术 的 空 间数 据 库 建 设
周迪 民 , 陈学工
(. 1 中南大学 信息科学 与工程学院 , 湖南 长沙 ; . 2 湖南科技学院 现代教育技 术中心 , 湖南 永州 45 0 ) 21 0
空 间数 据有 两种数 据 结构 : 栅格 数 据结 构 和矢量 数据结 构 。 栅 格数 据结 构是把 真 实 的地理 面 假设成 笛 卡尔 平 面来 描述 地 理空 间 。在 每 个 笛卡 尔 平 面 中 , 行 列 用
值来确定各个栅格元素的位置, 以栅格元素值来表示空间属性。矢量数据结构是用实际的地理坐标来表
个应 用 接 口, 以充 分地 把 GS和 R B S集 成 起来 。AcD I DM rS E管 理 空 间 数据 并 为访 问这 些 数 据 的软 件 提 供 接 口, 为用 户在 任意应 用 中嵌 入查 询 和分析这 些数 据 的功 能 。AcD r E将 地 理特 征 数 据和 属 性数 据 统一 地 S
行 的方 法 之一 。
AcD rS E允 许用 户 向数据库 中加入空 间数 据 , 了 提供 用 户 已经 在 使 用 中 的其 他类 型 的信 息 以外 , 除 还
可提供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及形状等信息 , R B S 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在 DM ( 中融入空 间数据后 , r — Ac S D 可以提供对空间、 E 非空间数据进行高效率操作 的数据库服务 。相对于其所选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来 说 ,r D 是一个中间件 , Ac E S 它的功能是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D M ) R B S 和地理信息系统( I) GS 之间充当一

空间数据库建库时空间数据的质量控制

空间数据库建库时空间数据的质量控制

空间数据库建库时空间数据的质量控制1 资料分析盘锦市城区和辽滨沿海经济区现有1:500DLG数据,是利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制作完成,生产时间为2011年。

数据采用盘锦城市坐标系,盘锦城市坐标系是利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参考椭球,中央子午线为122°,高斯-克吕格投影;高程基准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基本等高距为0.5米。

数据具有较好的现势性,可直接对数据进行编辑整理、添加属性,制作成建库数据。

1.1 数据范围涉及盘锦城区和辽滨沿海经济区共146km2,1:500比例尺地形图2470幅。

其中涉及盘锦市城区86 km2,1:500比例尺地形图1376幅。

涉及辽滨沿海经济区60 km2,1:500比例尺地形图1094幅。

1.2 数据格式和图幅分幅及编号现有DLG数据为AutoCAD2004版的dwg格式。

采用50cm×50cm的标准规格进行分幅,图号采用西南角坐标,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加短线连接,如:552.50-504.25。

图名以所在图幅内主要居民地、企事业或行政单位的名称命名。

1.3 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按照1:500DLG建库数据整理的要求,数据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①数据分类存在归类错误的现象,通过对50幅数据样本进行分析,共发现归类错误212处。

针对此类问题,在数据整理过程中以图面信息和实际情况来分析,可对数据分类错误要素进行重新归类;②数据中所有的有向线符号均在采集方向左侧,与建库数据要求相反,在数据整理过程中将所有的有向线符号进行反向,与建库数据要求一致;③数据中所有双线路都没有道路中心线要素。

在数据整理过程中,利用ArcGIS软件根据道路边线生成道路中心线要素。

2 成果规格和主要技术指标成果包括DLG数据和DLG元数据。

DLG数据采用盘锦城市坐标系,高程基准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数据格式为ArcGIS10.0的Geodatabase格式,各个要素类物理无缝。

空间数据库设计

空间数据库设计
b、信息编码模型
X
X
XX
X
X
大类码 小类码 一级码 二级码 实体码
2.5.1 信息编码
• 4、编码实例:小班卡片关联与唯一码
在小班卡 片上,每条记 录对应一个小 班。小班卡片 也有小班号、 林班号、作业 区代码、林场 代码属性,字 段均为数值型。
2.5.1 信息编码
• 4、编码实例:小班卡片关联与唯一码 将林场代码、作业区代码、林班号、小班号按从
包含
n 林业调查图斑
面积
林场号 区划类型 面积
2.3 定义实体和关系
• 数据词典 以词典的方式描述和定义E-R模型设计 中出现和形成的实体、关系
实体分析矩阵
实体 类别1
实体1 实体2
…… 类别2
实体1 实体2
…..
初始数据词典
实体定义
实体名 定义 唯一识别码 属性
关系定义
关系 定义
林业空间数据库的初始数据词典
点(Point)、结点(Node)、点事件 弧(Arc)、路径系统(路径和段)、线事件 多边形(Polygon)、区(Region) 注记(Annotation) 一般的图像文件、img文件、ArcInfo的Grid Info表、dbf表 ArcInfo的Grid和TIN
2.4.1 数据模型匹配
• ArcInfo的数据模型——区
• 林业空间数据库数据源选择
数据
森林调查数据 行政区划
土地利用数据 遥感数据 地形数据 气象气候
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 火灾分布 了望站点
数据源
纸质林相图、小班卡片 由矢量林相图衍生
纸质土地利用图、TM遥感数据 购买覆盖该区域的TM遥感影像
纸质地形图 向相关部门购买电子数据 最近5年纸质退耕、天然林图

数据库结构设计方案

数据库结构设计方案

数据库结构设计方案摘要:数据库结构设计是建立和规划数据库的过程,它关乎到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数据安全性。

本文介绍了数据库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并给出了一个实际的案例,展示了如何设计一个高效、安全的数据库结构。

一、引言数据库是现代信息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承载了系统中的重要数据和业务逻辑。

良好的数据库结构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维护性,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二、数据库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在进行数据库结构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数据冗余最小化:通过合理的表结构设计,避免数据的重复存储,以节省存储空间,并减少数据更新时的复杂性。

2. 数据一致性保证:通过定义适当的关系和约束,确保数据在数据库中的一致性和完整性,避免数据冲突和错误。

3. 性能优化:通过合理的表关联设计、索引优化等手段,提高数据库的查询效率和响应速度。

4. 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在设计数据库结构时考虑系统未来的扩展需求,并使用标准化的命名规范和注释,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三、数据库结构设计的步骤数据库结构设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需求分析:通过与系统用户的沟通,理解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数据需求,确定数据库中的实体、属性和关系。

2. 概念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使用ER图或UML图等工具,绘制出系统的概念模型,明确实体、属性和关系之间的逻辑结构。

3. 逻辑设计:在概念设计的基础上,将概念模型转化为数据库中的表结构设计,确定每个实体对应的表以及表之间的关系。

4. 物理设计:在逻辑设计的基础上,考虑实际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和限制,进行表空间规划、索引设计、性能优化等工作。

5. 实施和测试:根据设计结果,创建数据库,并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数据库结构满足系统需求,且能够正常运行。

四、案例分析假设我们需要设计一个图书管理系统的数据库结构,包含以下几个实体:图书、作者、图书馆、借阅记录。

根据需求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设计方案:1. 图书表(Book):包含图书的基本信息,如书名、ISBN号、出版日期等。

第一章基于ArcGIS的空间数据库的建库方案18

第一章基于ArcGIS的空间数据库的建库方案18
采用统一的RDBMS存储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扩展RDBMS的空间管 理功能。通常在标准RDBMS上附加空间数据管理层,利用该层将 GeoSQL转化成标准的 SQL语言。如图1.7所示。
图1.7 扩展结构模型
第一章 基于ArcGIS的空间数据库的建库方案
3)统一数据模型 不基于标准RDBMS,而是在开放的DBMS基础上扩展空间数据管
2、基于数据库的空间数据类型
ArcGIS用一个高级的通用的地理数据模型Geodatabase来表示空间信 息,包括空间要素,遥感数据以及其他的空间数据类型。
Geodatabase数据模型也可以在数据库中管理同样的空间数据类型,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关系数据库已有的优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End! Thanks!
在服务器端,将空间数据和相关的属性数据存储在Oracle关系数 据库中,利用ArcCatalog建立geodatabase地理数据库。在客户端, 利用Arc/Info,ArcObjects, Visual Basic, Visual C++等通过空间数据引 擎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
第一章 基于ArcGIS的空间数据库的建库方案
图1.1
图1.2
第一章 基于ArcGIS的空间数据库的建库方案 (2)网络模型
网络模型是以记录类型为结点的网络结构,网络与树有两个非 常显著的区别: 1)一个子结点可以有两个或多个父结点;
2)在两个结点之间可以有两种或多种联系。 图1.3是图1.1的网络模型。
图1.3
第一章 基于ArcGIS的空间数据库的建库方案 (3)关系模型
协议和封装:协议是一个对象对外服务的说明,它告知一个对象可 以为外界做什么,外界对象能够并且只能向该对象发送协议中所提 供的信息,请求该对象服务。

gis项目建设方案

gis项目建设方案

gis项目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的技术,可以用于地理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GIS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农业管理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制定一个有效的GIS项目建设方案。

二、项目目标1. 建立地理空间数据库:通过采集和整理地理空间数据,建立全面、准确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为后续的分析和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2. 实现地理信息可视化:利用现代化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将地理空间数据以图像、图表等形式直观地展示出来,方便用户理解和利用。

3. 提供决策支持:通过GIS技术的应用,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帮助其制定合理的规划和策略。

三、项目内容1. 数据采集和整理:收集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包括地形地貌数据、人口分布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等,并对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分类和编码。

2. 数据存储和管理:将采集到的地理空间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建立空间索引和属性索引,确保数据的高效调取和管理。

3. 数据分析和处理:利用GIS软件进行地理空间数据的分析、处理和模拟,得出相关的统计结果和趋势分析。

4. 地理信息展示和发布:将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利用地图、图表、动态模拟等方式呈现地理信息,同时支持数据的在线发布和分享。

四、项目实施步骤1. 需求分析:与项目参与方进行沟通,明确项目需求和目标,确定GIS系统的功能和应用范围。

2. 数据采集和整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工作,并进行数据清洗、整理和编码,确保数据的质量和一致性。

3. 系统建设和开发: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选用适合的GIS技术平台,进行系统的建设和开发,包括数据库的设计、功能模块的开发等。

4. 测试和上线:对开发完成的GIS系统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其性能与功能的稳定和可用性,然后进行系统的上线发布和推广。

5. 处理与维护:建立GIS系统的日常运维机制,定期对数据进行更新和维护,解决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和bug。

数据库设计方案

数据库设计方案

数据库设计方案概述:数据库设计是指根据业务需求和数据特点,合理地组织和设计数据库结构,以及确定数据库的存储方式、存储结构和存储内容的过程。

一个良好的数据库设计方案能够提高数据库系统的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业务效率和数据处理能力。

设计目标:1. 数据一致性: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避免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2. 数据完整性:通过约束和规范,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合法性,防止非法数据的插入和修改。

3. 数据可用性:确保数据库的稳定性和可用性,提供高效、可靠的数据访问和查询功能。

4. 数据安全性:通过用户权限管理和数据加密等手段,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安全性。

设计步骤:1. 需求分析:明确数据库的功能需求和业务流程,了解数据的来源、去向和处理过程。

2. 概念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概念模型,包括实体、属性、关系等,确定数据库的基本框架。

3. 逻辑设计:将概念模型转化为逻辑模型,选取适当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建立数据库逻辑结构。

4. 物理设计:进行物理数据库设计,包括确定存储结构、数据类型、索引和表空间等,结合硬件环境和系统特点进行性能优化。

5. 实施与测试:根据设计方案,创建数据库、表和索引等对象,导入数据进行测试,验证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6. 运行与维护:部署数据库系统,并定期进行数据库备份、性能监控和优化等工作,保障数据库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数据库设计原则:1. 规范化:通过消除数据冗余,减少数据存储空间,提高数据存取的速度和效率。

2. 原子性:将数据分解为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单元,确保数据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3. 一致性:通过约束和规范,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规避数据不一致带来的问题。

4. 灵活性:根据业务需求和系统发展,灵活调整数据库结构和功能,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5. 安全性:通过用户权限管理、数据加密和备份等手段,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安全性。

数据库设计方案

数据库设计方案

数据库设计方案数据库设计方案是指根据实际需求和业务流程,对数据库进行设计、构建的方案。

一个好的数据库设计方案不仅能够有效地支持业务流程,还可以提高数据管理的效率、减少数据冗余和错误,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从而为企业的业务发展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在进行数据库设计方案时,需要遵循以下步骤:第一步,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数据库设计方案中最重要的一步,它决定了数据库的结构、功能和性能。

在需求分析过程中,需要理解业务流程,梳理数据流程,确定数据的关系和属性,分析数据的访问模式和访问频率,为后续设计提供基础。

第二步,概念设计。

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主要是通过使用E-R图,对业务流程进行建模,便于了解数据实体、关系、属性和约束条件等基本概念。

第三步,逻辑设计。

在概念设计的基础上,进行逻辑设计。

逻辑设计是通过使用数据库模型(如关系型数据模型、面向对象数据模型等),对数据库进行建模,并将数据实体与数据库表结构进行映射,确保数据库设计满足业务需求,同时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第四步,物理设计。

在逻辑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物理设计。

物理设计是将逻辑模型转换为物理模型,确定数据库存储引擎、表空间、索引、分区、备份与恢复策略等信息,确保数据库的高性能和高可用。

第五步,实施和测试。

在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实施和测试。

通过实施和测试,检验设计方案是否能够满足业务需求,实际操作是否符合设计预期,是否存在数据冗余和错误等问题,以及对设计进行优化和修改。

综上所述,数据库设计方案需要依据实际业务需求和流程进行设计,需要在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实施和测试等环节进行耐心和细致的工作,不断优化和修改,从而确保数据库设计的高效和可靠。

同时,需要利用现有的技术工具和方法,如UML建模工具、设计规范和范式、自动化工具等,提高数据库设计的效率和质量,为企业的业务运营提供有力的支持。

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建设总体方案

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建设总体方案

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建设总体方案为加强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工作,健全自然资源监管体制,按照《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自然资发〔2020〕15号)和《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自然资发〔2019〕170号)要求,做好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建设,编制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一)总体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建设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成果在中央一级的立体化统一管理,形成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一张底版、一套数据,保障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良好运行,服务部“两统一”职责履行,也满足相关部门科学决策和社会公众对自然资源基础数据的需要。

同时,推动地方各级数据库建设,支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成果横向联通、纵向贯通,满足各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政府机构与公众的迫切需求。

(二)建设任务1.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建库与集成基于全国统一的三维空间框架,构建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模型,准确表达地上、地表、地下各类自然资源空间关系及属性信息;组织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的整合、集成与建库,形成物理分散、逻辑一致、动态更新的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及时掌握自然资源基础数据及变化情况,有效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和自然资源各项管理的业务需求。

2.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历史数据及相关数据集成衔接采用“专业化处理、专题化汇集、集成式共享”的模式,将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水、海域海岛等各类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历史数据成果,以及荒漠化、沙化、石漠化、野生动物等专题调查成果进行标准化整合,纳入国家级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集成管理。

3.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管理系统研发围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管理与应用需求,研发数据浏览、数据查询、数据分发、数据统计、数据分析、数据服务等功能,实现基于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的全国各类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的可视化浏览、查询、统计、分析等实时应用,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业务系统的运行。

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流程

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流程

图 料
R 地 质 图 空 P R B B
图 实 间 际
材 据 数

图 2 PRB数 据 流 ” 栈 ” 与 不 同 阶 段 数 据 模 型 的 关 系
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数据集
15 个 基 本 要 素 类
8 个 综 合 要 素 类
12 个 对 象 类
5 个 独 立 要 素 类
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数据集
(1)基本要素数据集
4、对象类与要素类逻辑一致性检查
对象类属性录入完毕后,要进 行要素类和对象类的一致性检
查,来发现要素类的子类型标
识是否填写错误,从而造成二 者数量上的不一致
4、对象类与要素类逻辑一致性检查结果
所有的属性录入完毕并检查无误后,进 行压缩保存,之后给要素类和断层对象 类自动幅ID值。
四、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 技术要求
地质体面实体(_GEOPOLYGON.wp) 地质(界)线(_GEOLINE.wl) 河、湖、海、水库岸线(_LINE_GEOGRAPHY.wl) 地质体面实体:除地质体之外还包含戈壁、沙漠、冰川与终年积雪、
面状水体与沼泽等参加空间拓扑的地理实体 。
地质界线:包含地层界线、完整的断层(遥感解译断层中未经地质
3、综合要素类属性录入
3、综合要素类属性浏览
4、提取对象类
自动从地质体面实体提取指定对象类
自动从地质体面实体提取全部对象类
4、对象类数据输入
输入输入
对象类数据,可以调入相应地层和侵入岩的实测剖面进行相关数据的输入, 也可以根据地质图中综合地层柱、实测剖面及地质报告综合进行输入。
对于断层,对地质报告中已有编号的断层,按照断层的编号的先后顺序进行属性的录入
特殊地质体的地质体面实体代码用“时代+岩性代号表示(GB/T958-

海量空间数据库建设策略

海量空间数据库建设策略

力 ,并且传统的关系型DB 对 影像 数据 等非结 MS 构化数据 的存储效率并不高 ,对影像数据的管理 与发布 的支持较弱 ,从而影响整个系统 的性能。 优 点包括 :成熟的R MS DB 技术 ( 安全 、多
用户访 问 、并发控 制 );针对 影支持影 像 数据 访问。 缺点 包括 :影像存 储能 力受 限于数据 库 的 能力 ;影像数 据需要 预先上 传到数 据库 中 ;数 据库 昂贵 。
效地 支持数 据的操 作 ,充分利用 了集群 中各 个 节点 的计算 能力和 存储 能力 ,整 个系统 具有 平 滑 的扩 展能力和高可用性 。 优 点包括 :减少 数据复 制 ,充分利 用文件 存 储系 统的 优势 ;数 据库 利用率 高 ,充 分利用
■ 师伴 A持 高r部 E, 曾精 中a 刘公 r和 sc 任l 级司 ce 的通 锋数 S产 i客 职A A 中。 G户 D据 品 rr 于G l及 国c E培 c库 S合 组I 方, 技训 D产 (S 件作 正等 北主 E品 术伙 组要 的系 京工 电作 分负 件列 子 技责 ) 析 和 术 有 支 O 限
件 ( 为空 间数据引擎) ,提供高效的空间数据 称 访 问接 口,实现对影像数 据的存储管理 。后者具 有 良好 的安全性 、多用户并发访 问特性和数据一 致性 ,但系统的存储受制于所依赖 的D MS B 的能
-支持几乎所有格式的影像数据文件 。
_常用传感器影像 。 ・在空间数据库 中建立影像索引 。 -不会拷 贝或改变原有 的影像数据 。
aao 90 si a e。其 a 缺 点包括 :通用 存储 ;没有针 对影 像数据 ctlg ( .)、镶嵌数据 集Moacd tst 中Moacdtst 随A c S 1推 出的,专为 si aae是伴 rGI 0 管理优化 、不易实现对影像 的查找 。

基于Geodatabase的岩溶空间数据库建设

基于Geodatabase的岩溶空间数据库建设

0 引 言
岩 溶 环 境 问题 已 成 为 当代 国 际地 学 研 究 的热 点 之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建设 了岩 溶空 间数 据 库 , 现 了空 间 数 据 和 属性 数 据 的 实

体 化存 储管 理 。


早 在 18 9 3年 岩溶 环境 已被看 作是 像沙漠 边缘 一样
1 Ge d tb s o aa a e数 据模 型
第3 3卷 第 5期
21 0 0年 1 月 0
测绘 与 空 间地 理 信 息
G MAT C & S AT A NF MA o T HNO OGY EO IS P I L I OR TI N EC L
Vo . 3, 1 3 No. 5 Oc .,2 0 t 01
基 于 Ge d tb s o aa ae的岩 溶 空 间 数 据 库 建 设
王永锋 ,靖娟 利 ,李景 文
( 桂林理工大学 土木 与建筑工程学院 , 广西 桂林 5 10 ) 4 04

要 : 溶 环 境 问题 已成 为 当代 国 际地 学研 究 的 热 点之 一 , 立 全 国性 的 岩 溶 空 间数 据 库 , 现 岩 溶 数 据 的 社 岩 建 实
会 共 享 , 岩 溶 区科 学研 究 工 作 的 开 展 提 供 基 础 资 料 。 本 文 介 绍 了 G oa b s 据 模 型 的 特 点 , 讨 了基 于 为 edt ae数 a 探 G o a bs 的 岩 溶 空 间数 据 库 设 计 、 库 流 程 等 内容 。选 择 Pr nl edt ae为 建 库 方案 , 用 A c a lg ed t ae a 建 es a G oa b s o a 使 r t o 和 C a Ac a 具 来创 建 、 rM p工 管理 和 操 纵 岩溶 空 间数 据 库 , 实现 了空 间数 据 和 属 性 数 据 的 无缝 集 成 和 一 体 化 存储 管 理 。 关 键 词 : 溶 ; 间数 据 库 ; edt ae 岩 空 G oaa s b

空间数据库建库的步骤

空间数据库建库的步骤

空间数据库建库的步骤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中,基础地形库的建设大概要占到整个系统的70%左右。

由此可以看到数据库的建设在GIS 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但是,在建库的过程中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导致建库的困难,甚至无法完成建库的工作。

要解决建库遇到的各种问题,顺利的完成建库,就要对建库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影响建库的最主要的因素,并认真的分析这些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制定出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才能有意识的,有计划的消除在工程实践中各种不确定和确定因素对建库的影响,从而顺利的建库。

从整个的建库过程来看,建库主要由以下3个过程组成:1、数据库建模过程。

这一过程主要是根据行业应用特点及对其的理解,制定出比较规范的数据规范,在逻辑上建设数据库。

2、数据监理过程。

这一过程主要是检测数据的正确性,从而保证建库的准确性。

3、利用各种工具将各种数据入库的过程。

此过程主要是将可以得到的各种数据纸制数据,矢量数据,栅格数据,遥感数据等快速、准确的入到库中。

下面对以上三个过程在建库中的作用进行详细分析:一数据建模过程在数据建模过程中,所作的工作主要是根据对行业的理解,在逻辑和概念上对数据库进行设计,其影响的是数据库建设完毕后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和建库遇到的各种问题(主要为数据问题)没有十分必然的联系,故它不是影响建库的最主要的矛盾。

二数据入库过程在数据入库过程中,其核心内容是如何依据所制定的数据规范将各种格式的数据,准确的、快速导入数据库中。

这个过程和数据有直接的接触,因此值得分析。

这一环节遇到的问题,归根结底来说,就是如何解决不同开发平台之间数据交流的问题,即多格式数据源集成的问题。

目前,实现多源数据集成的方式大致有三种:即:数据格式转换模式,数据互操作模式,直接数据访问模式。

1.数据互操作模式数据互操作模式是OpenGIS consortium(OGC)制定的规范。

这种模式和数据入库的思路不同,故不作深入讨论。

办公室数据库搭建方案

办公室数据库搭建方案

办公室数据库搭建方案办公室数据库搭建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办公室数据库的搭建变得越来越重要。

办公室数据库可以有效地管理和存储组织的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办公室数据库搭建的方案。

办公室数据库的搭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需求分析。

在搭建办公室数据库之前,需要对组织的数据需求进行分析。

确定需要存储的数据类型、数据量和数据访问需求,以及与其他系统的数据交互需求。

通过需求分析,能够确保数据库的设计与实际需求相匹配。

第二步,数据库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可以开始进行数据库的设计。

数据库设计包括表结构设计、字段定义、数据关系建模等。

通过合理地设计数据库,可以提高数据的存储效率和查询速度。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数据的规范性和一致性,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三步,数据库选择。

根据需求分析和预算情况,选择适合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常见的DBMS有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选择合适的DBMS可以保证数据库的性能和稳定性。

此外,还需要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来支持数据库的运行,如服务器、存储设备等。

第四步,数据库安装和配置。

在选择完DBMS后,需要将其安装到适当的服务器上,并进行相应的配置。

配置包括数据库参数设置、内存和存储空间分配等。

良好的配置可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安全性。

第五步,数据迁移和导入。

如果已有数据需要迁移到新的数据库中,可以使用数据迁移工具来完成。

迁移和导入过程中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此外,还可以考虑定期进行数据库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

第六步,数据库管理和维护。

数据库搭建完成后,需要进行日常的数据库管理和维护工作。

这包括监控数据库的运行状态、优化数据库性能、定期备份数据、更新数据库软件等。

通过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可以保证数据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结而言,办公室数据库的搭建需要经过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数据库选择、数据库安装和配置、数据迁移和导入、数据库管理和维护等多个步骤。

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案

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案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案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确权项目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案一、地籍数据库建设(一)、成果数据库建设的内容农村地籍调查成果数据库建设是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地籍调查的基础上,按照相关数据库标准的要求,建立集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库。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数据库内容:1、农村地籍数据库包括地籍区、地籍子区、土地权属、土地利用、基础地理等数据。

2、土地权属数据包括宗地的权属、位置、界址、面积等空间和属性信息;3、土地利用数据包括行政区(含行政村)图斑的权属、地类、面积、界线等;4、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包括数学基础、境界、测量控制点、居民地、交通、水系、地理名称等。

(二)成果数据库建设要求1、严格遵循数据库标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地籍调查数据库建设以《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为基础,结合《宗地代码编制规则(试行)》等新的技术规范和要求,对相关要素属性结构表进行扩展,以满足农村地籍调查成果管理要求。

2、坐标系统数据库建设采用的坐标系统为山西省全省及区域地籍测量控制及服务体系定制的独立坐标系统。

3、面积计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宗地面积按高斯-克吕格投影面面积计算。

4、数据库逻辑结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调查数据库由空间数据库和非空间数据库组成。

空间数据由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组成,主要包括:基础地理数据、居民地数据、土地权属数据等。

非空间数据由权属信息调查数据组成。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调查数据库逻辑结构见图1。

空间数据库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调查数据库非空间数据库扫描文件调查表格权属资料其他数据土地权属数据居民地数据基础地理数据图1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调查数据库逻辑结构图(三)地籍数据库的建设、更新与维护地籍数据库建设更新与维护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准备工作、资料预处理、数据库结构设计、数据采集和编辑处理、数据建库、质量控制、成果输出、文字报告编写、检查验收、成果归档、数据库更新与应用、数据库运行与管理等。

无锡市基础空间数据库SHP格式方案大比例尺

无锡市基础空间数据库SHP格式方案大比例尺

无锡市基础空间数据SHP格式设计方案(大比例尺)一、综述目的为无锡市计划局基础空间数据建库提供标准。

适用范围1:500、1:1000、1:2000基础地形图数据制定原那么保证按本方案生产的数据能够实现同SHP数据的高效互转;保证按本方案生产的数据在转入数据库后能够实现标准图的输出;操作方便。

类型约定实体类型的约定:实体类型标志符点(IPOLYPOINT)SP线(IPOLYLINE)DL、SL面(IPOLYGON)PG注记(TEXT)TX属性数据类型字段类型标志符字符型(文本型)T整型(长整型)L浮点型(双精度型)F引用标准《GB/T 14804-93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1994-08-01)《GB/T 7929-1995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1996-05-01)《GB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数字化标准》(1998-08-01)《GB/T14804-93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1994-08-01)《GT地籍数据库标准》《GB/T 13923-92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1993-07-01)二、实体的划分数据在SDE的效劳器里是依照点、线、面和注记划分的,每一个SDE图层(FEATURECLASS)只能存储上述的一种空间对象。

由于这种存储模型的限制,必将造成很多国标中的复杂地物被拆分到不同的SDE图层。

为了在编码中表现设计的合理性、对实体的物理存储进行统一的治理,特在数据库的设计中在对空间实体做逻辑的划分。

简单点●简单点实体只记录插入点的位置和相关属性,所有的简单点实体都必需以插入符号的形式搜集。

●简单点状实体对应ARCOBJECT体系的IPOINT对象。

●搜集单位在利用点符号的时候要保证简单点的符号要和本方案提供的符号描述一致,符号的插入点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数据库建库方案:
坐标系的定义,先将几种地物类型投影坐标系统一。

在对数据加载之后,发现几张图片的图层不能相互匹配。

之后,我对不相互匹配的两个图层“安徽县界”、“区域规划”进行了一部分的删减,只有得到最终的图层。

在对数据进行分类的时候,我先将所有的数据都添加到arcmap中。

然后,先将数据分为两个大类:人文地理类和自然地理类。

人文地理类主要包括:城市点坐标的位置,安徽县界,区域规划。

这样的几类都可以将他们归分到人文地理的大类中去。

自然地理类主要包括:安徽地区区域的地势,水系分类,其中水系又可以分为主流和支流。

这样分类的理由是:在对数据总结时发现,水系内容和地势内容不能同时的分到的行政区划中,这些都属于自然中的一部分,可以将它们归为一类。

还有县界、城市的位置都是属于人为规划的部分,所以我将它们归到人文地理中。

在这次分类中,没有将区域整合是一个方面,还有在对于县界和城市的分类是需要将城市边界的颜色做以区分。

对于水系的分类,我也想将不同的水系流经不同的县市表现出来,但是并没有实现。

还有,在水系的分类时,发现水系在端点时,会出现不同的断点,但对于河流没有更准确的数据来源,所以不敢妄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