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监督城乡统筹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张文阁!",闫德!#,孙志新$(!%中共承德市委党校$%承德旅游学院河北承德&’(&&&)摘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全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城乡统筹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我们要用规划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用“两个反哺”缩小城乡差距、用“三化”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用体制和政策保障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统筹城乡;必然要求;基础;社会和谐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和五中全会多次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市和农村共同繁荣进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之间存在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协调两大突出问题,这两个不协调所造成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在逐步扩大。
#&&,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元,实际增长只有0%,1。
城乡收入之比由"*/.年的"%*23扩大到#&&,年的,%#2"。
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享有农民无法享受的各种福利和保障,这个差距会更大。
城乡经济的二元结构是导致这种差距的根本原因,事实上这种二元格局已经成为实现全面小康的主要障碍,成为制约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瓶颈。
因此,统筹城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分配差距,实现城乡居民和谐相处、各得其所已刻不容缓。
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于#&世纪末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
但我国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依法监督城乡统筹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
依法监督城乡统筹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近年来,东营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紧紧围绕全市农业与农村工作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努力做到依法治农促发展,依法护农促增收,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一、深入调研,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步伐统筹城乡发展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
去年,全省“三农”工作现场会在东营召开,省委、省政府对统筹城乡发展,加快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为推动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促进“三农”问题得到更快更好解决,根据市委要求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安排,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集中力量,利用近三个月的时间,深入全市五个县区、部分重点乡镇、二十多个部门,进行调查研究。
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走访群众和人大代表等多种形式,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摸清了全市统筹城乡发展基本状况。
在充分肯定成绩、找准存在突出问题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思路对策和办法措施,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
报告经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同意后,以市人大常委会文件报市委,引起了市委的高度重视,将报告转发全市,并明确提出,我们对农民是既欠帐又欠情,应该还帐于“三农”,还情于“三农”,市财政再难也要为农民排忧解难,再紧也要挤出人财物投向“三农”。
所提意见建议被市委决策时采纳,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打破就城市抓城市、就农村抓农村的思维定势,综合考虑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市民和农民,按照“工农互补、城乡互动”的思路,牢固树立城乡统筹发展观念,切实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建立城乡统筹发展机制,走出了一条城乡统筹发展、工农协调推进的新路子,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财政支农力度不断加大。
2003年市本级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亿元,2004年达到亿元,2005年将达到亿元,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依法审计监督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研究
保 障 和促 进 发展 的重要 作 用 。
1 . 调整社会关 系 , 公正的审计形象能促进社会 和谐 。反腐倡廉 ,既符合 国家政策 ,又顺应 民情 民意。
执 政 党执 政 时 间 越长 ,反 腐倡 廉 的难 度 就会 越 大 。审计 监督 查 出 的问题 一 再 表 明 ,一 些 地 方 的 党员 ,甚 至 领导 干 部 不顾 广 大 人 民群 众 的根 本 利益 ,搞 政 绩 工程 ,铺 张 浪 费行 为 、弄 虚作 假 现象 等 问 题 十分 突 出 ,
建和谐社会 具有 重要推动作用。
关键 词 :审计 监督 和谐社 会 民主法 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确保 国家长治久安和我们党长期执政 的迫切要求 , 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宏伟 目 标 的重要保障。 审计监督的基本 职能 , 就是服务和保 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审计法 》 的立法 宗 旨就是为了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 保 障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 事实证明, 加强审计监督对构建和谐社
已经严重影 响了社会 的和谐与协调。审计监督站在反腐倡廉的第一线 ,它能够公正地调整各方关系 ,规
范 人们 的行 为 ,促 进 社会 各 阶层 利益 关 系 之 间 的平衡 协 调 。
2 . 调 整 利 益关 系 ,公 平 的 审计 原 则 能增 进社 会 和 谐 。 分配 格 局 的科 学性 太 差 ,容 易 引起 人 心 不 和 ;
纪行为, 促进政 府和各有关部 门遵守财经制度, 加强资金 管理 , 规范执法行为。 3 . 审计监督对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 有保障作用 。 现阶段, 由于法规制度不健全、 监督滞后等方面 的原 因,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进程中还存在不少不和谐 因素, 形成了构建 和谐社会的较大障碍。 实践证明, 审 计监督荡涤了以权谋私 的污泥浊水 , 席卷了违法乱纪的阴霾, 捍卫了国家和广大人 民群众 的根本利益 。 审计
统筹城乡发展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避免地引进了严重污染、破坏环境和掠
夺 自然资源 的生产项 目。在 出口产 品方 面 ,时常被 西方发达 国家 以低环保成本
为由实行反倾销 , 征收高额 反倾 销税 , 实 行绿色制裁。 我国应与世界接轨, 实行绿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耍坚持以 共产党作为执政党 , “ 要 坚持最广泛最 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 。加快现代农业 色会计 , 进行环境会计 信息的披 露 , 促使 充 分地调 动一 切积极 因素 , 断提高 建设步伐。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农村 不 企业在对外开放搞活经济 的同时 、制定 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 的能力 ” 。构 经济工作 的中心任务 。 这一点 , 任何时 有效的环境保护及其与 贸易相互支持 的 没有农民收入的增加 , 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 , 不能忽视农村 。 候都不能动摇。 经营战略 , 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制裁 , 避免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就是一句空话。现 农 村和谐 社会 是指农 村社会 的政 治 、 维护我国利益 。 经济、 文化 、 自然等协调发展, 人与人 阶段金川区农 民收入 已经达到了一个 综上所述 , 绿色会计着眼于高效利 之间关 系融洽 的一种稳定的状态 。农 较高的水平, 要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 用资源 ,从人类全部活动 的过程 和整个 长 ,必须坚持内部挖潜和外部开发相 村和谐社会的特征是实现农民的全面 生态环境 资源 出发 ,以实现 可持续发展 发展 和社 会的全面进 步 , 物质文 结合, 农村 不断拓宽增收渠道, 走多元化增 为前提,围绕着自然资源的耗费应如何 农业内部挖潜, 就是坚定 明、 政治文 明、 精神 文明 、 生态文 明的 收的新路子。 补偿这一主题 , 将人力资源、 自然资源、 不移地推进“ 一特两化”发展城郊型 , 全面 与协 调发展 , 而实现农村 的可 从 生态资源纳入企业的核算对象 ,从根本 持续发展。甘肃省金 吕市金川区作 为 现代农业。 围绕草畜、 蔬菜、 瓜果、 啤酒 上改变传统会计理论对整个 会计要素的 工业城市, 尽管城市人日占绝对优势, 大麦等特色产业的产业化经营和标准 界定 .从而使 资源资本 和社会 效益在企 但仍然有 2 .%的人 口在农村 , 2 4 因此 , 化生产 ,大力推广 日光温室 、地膜覆 业 的活动中通过 绿色会计信 息清楚明了 间作套 种 、 体栽培等 种植 模式 , 立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重点在农村 , 盖 、 地反映 出来 , 于评估 企业 的资源利用 便 难点也在农村 。从 金川 区基础条件相 把先进适用技术应 用于农业生产全过 率和社会环境代价 ,解决我国 目前经济 对较好 、 民收入相对较高 、 农 农村基层 程 ,加快发展以水土资源 高效利用和 与环境 的发展 问题 。 因此 , 国实施绿色 我 组 织相 对 比较健 全 这样 一个 实 际 出 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的生态高效节水 会计 已刻不容缓 ,应尽快建立和 出台一 发, 要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 必须从政 型农业,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和降低 套适合我国的绿色会计制度.加快实施 治、 经济、 社会的各个层面进行综合分 水分消耗为特征 的现代旱作农业 。以 步伐 , 实现经济 发展 、 生活富裕 、 生态环 析与考量 , 要用系 统 、 全面的视角 , 才 现有农业产业化企业为龙头 ,大力发 境良好的和谐社会 目 标。 圜圜 展农产 品精深加工业 ,积极培育壮大 能从根本上寻找到综合解决办法 。 ( 作者单位 : 中国海洋大学财务处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答模拟题:以法制为切入点建设和谐社会【背景链接】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中共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标准表述】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具体表现为农村与城市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与经济和谐发展,政治与经济和谐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和谐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力流动创造公平的环境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 促进 劳动 力的合 理流动 。劳动力 自 由流动是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 前提 条件 , 现行 的户籍 制 度限制了农村人 口进入 城市 且与 完善劳 动 力市场 的要 求 不 符 。职业分工体系决定 了对劳动力 的需 求是 多层 次 的 , 个 一 城市不仅需要技术和管理人才 , 而且也 需要更 多的普通 劳 动 者 。没有大量的农村 人 口进 城 , 就没 有城 市 的繁荣 和 兴 旺, 也就没有社会经 济的充 分 发展。我 国跨 区域 的人 1及 劳 动 : 3
第2 第 1 0卷 期
20 0 6年 2月
河南财政税务 高等 专科 学校学报
J u a fHe a i ac o r lo n n Fn n e& TaainColg n x t le e o
Vo . 0 N . 12 . o 1
Fb 2o e .0 6
统 筹城 乡经济社 会发展 加快 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 村
制保障, 尽快取取消暂住证制度, 实行暂住申报制度。
二、 实行城 乡一体 化发展战略 , 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 以城市化为主线 的发展 战略 , 主要 目标是要 从改 变要 其
绕解 决“ 三农” 问题这一 中心 , 不断增强解决 “ 三农” 问题 的使
命感 、 责任感和 紧迫感 。
一
、
逐 步消除劳 动力 流动 的 种种 制度 障碍 . 农村 劳 动 为
许 勤
( 郑州大学 商学院, 河南 郑州 405 ) 50 2
[ 关键词] 统筹 ; 乡发展 ; 城 新农村建设 [ 摘 要] 我国在建 国初期为发展工业化而实行的优先发展城市的战略及与之相适应的城 乡二元 结构政 策, 是我 国现有城 乡经济社会发展 失衡 的历史和政策根源。城 乡发展 失衡导致经济结构和社会 结构畸形 , 全 面小康社会 目 标难以顺利实现。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实行城 乡统筹协调发展 的战略。 [ 中图分类号] 303 F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08 59 (0 6 0 — 0 2 0 1 — 73 20 )1 0 1 — 2 0
政治高考复习研讨精品资料:《聚焦“三农”》
2. 政治生活
(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 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和真实性。增强农业发展活力,有利于维护广大农民的
根本利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2)我国政府的职能。增强农业发展活力,强化农业
农村发展基础,是我国政府切实履行保证人民民主和维
学.科.网
背景材料三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 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 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 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 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 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3)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中共中央、国务 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 活力的若干意见》,既看到了我国农业农村发 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也看到了当前影响“三农” 发展的一些列难题,坚持了一分为二的观点。
学.科.网
(4)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增强农业发展活 力,加大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力度,说明我们党 和政府树立了科学发展观,它必将推动城乡统 筹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 (5)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增强农业发展活力,加大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力 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切实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
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报告强调城乡发展一
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背景材料二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
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把国家基础
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 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 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了形势和任务,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取得了重要进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不懈努力。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拥有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有利条件。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
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
同时,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而繁重。
城乡统筹内容
5、社会设施统筹 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关键在坚持以人为本, 重点在加快发展农村的教育、卫生、文化事业。 加快教育资源整合,不断提高农村基础教育办学 质量,同时加大职业教育、岗前培训等继续教育,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 加强乡村卫生院、敬老院建设,充实医疗人 员和医疗设备,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互助合作医 疗机制,使广大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 所助。 加快建设乡村文化中心等文体活动阵地建设, 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用先进文化占领 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2、必须通过统筹城乡发展来解决城乡差别 我国存在着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平衡、 最基本的不平衡就是农村与城市的不平衡。 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 农村基础教育文化和医疗卫生等方面都与 城市有很大差距。要缩小这些差距必须通 过统筹城乡发展来解决。
3、城乡统筹发展要解决城乡的社会经济问题
就其内涵和实质来讲,统筹城乡发展就 是要把城市与农村、农业与工业、农民与 市民作为一个整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统 一规划中去通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经济 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综合 起来研究,统筹加以解决,建立有利于改 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以 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统一目标 二、统一规划 三、统一领导 四、统一行动 五、统一政策
一、统一目标
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加快工业 化的过程和加快城镇化程。本质上是实现城乡 的良性互动。 统筹城乡的发展目标是: (1)新型工业化 (2)健康城镇化 (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城乡等值化
5、统一政策
(1)创新财税体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 力度。 (2)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实现城乡医疗 社会保障的一体化。 (3)创新土地制。 (4)创新市场配置资源的体制。
谢谢
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和谐社会
关键 词 :城 乡差别 :统 筹城 乡发展 规划 ;土地 制度 改革 中图 分类 号 :F 0 . l 311 文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7— 42 (02 0 -06 2 6 40 3 2 1)-4 0 1-
1中国城乡差距的现状
勘测 等调 查 的基础 上进 行城 乡统 筹发 展规 划 。 是 要 自上而 下 的 制定 各 级城 乡统 筹 发 展规 划 。做 到 科 学合 理 、相互 衔接 、 百年不 变 ,经得 起历 史检 验 。 二 是 把规 划 区域 内的不 同地 区定性 、今 年 国务 院发 布 了 《 全 国主 体 功 能 区规 划 》 ,将 把 中 国的 国土 空 间划 分 为优 化 开 发 、重 点 开发 、 限制 开 发和 禁 止 开发 四类 ,每 一 个主 体 功 能 区都 有 了 明
一
确 的 定 位 和 未 来 的 开发 方 向 。这 项 规 划 具 有 科 学 发 展 和 战 略 意
义。 在 具 体规 划 时应 该 把 目前 的城 镇和 居 民点分 成 发展 型 、保 留 型 和 撤并 型 。鼓 励 适 合发 展 的加 速 发展 ;把 具有 先 天 不足 的 保 留 下 来 ,并 限制其 在 某 些方 面 发展 ;把不 适 合 居住 的或有 地 质 洪水 灾 害危 险 的城镇 居 民点进 行撤 并 ( 或暂 时 限制发 展 )。 三 是 要 根 据 条 件 把 城 镇 居 民点 分 为 工 业 、农 业 、旅 游 业 、 商 业 等一 个 或几 个 性 质 的城 镇和 居 民;再 把 一个 区 域 内部 用 地细 分 为 污染 工 业 、普 通 工业 、商业 服 务 、学 校 、居 住 、仓 储 等 功 能
吉林省四平市红旗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四平市红旗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25分)人物【罗马尼亚】扬·伯耶舒有许多好奇的读者曾问我,我作品中的那些人物是怎么挖掘出来的,我从哪里搜集到了素材,获得了灵感。
我的回答简单而又干脆:主要来源于生活。
我只要去大街上走几小时,衣袋中就会装入一个新的题材,这篇文章的人物马上就会出现了。
前几天,当我带着自己的小狗散步时,我在伊科阿纳公园中碰到了这个人物。
我的小狗名叫乔尼,是只鬈毛狗。
它很讨人爱,正因为如此,在我们占据的那张长椅上,很快就坐上了一位肤色略黑、服饰考究的中年妇女。
她先是逗我的小狗,而后又同我聊了起来。
我们闲谈中涉及的问题,总的来说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例如什么气候啊,土豆生长情况啊,足球比赛啊,动物啊。
她的用意在于突然地向我提出一个令人忐忑不安的问题:我是否幸福。
“很难说清,”我红着脸说,像个害羞的少年,“我认为首先应该讨论一下。
”“那还用说,”她答道,“既然您对幸福有自己的见解,请您说来听听。
”“不行,”我回答说,“我并没有准备谈这个问题。
另外,我甚至连幸福的基本含义都弄不清,对此我还在继续思考。
”一下子我对此人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我愿意同她聊下去,尽管我的小狗冻得直打寒战。
在这儿我是否能为我的小说找到个人物?我心里暗自盘算,让我试试。
“您是否幸福呢?”我以她刚才问我的问题反问她,当然是想激激她。
“先生,”她说,“我非常感谢您提出的问题。
每天傍晚我都到这个公园里来,我并不只是需要呼吸新鲜空气,因为新鲜空气打开窗户就能呼吸到。
我到公园里来是因为我迫切需要同人们接触,可是我不得不承认很少有人,男的或女的,有兴趣问我是否幸福。
我想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好吧,我可以坦率地告诉您,我不幸福。
在我的童年我曾有过幸福,那时父母视我为掌上明珠,我脸颊上印满了他们成百上千个吻,他们说我就是他们生活中的幸福。
可随即我就发现,他们爱我只是因为我是个健康的人。
余姚市: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和谐社会
照“ 健机制 、 强民主、 促廉洁、 抓两头、
织运转保障机制;同时, 完善公共财政
体制 ,台 理 界定 公 共财 政边 界 和乡镇 、
着力推 进 以现 代流通 、 生 医疗 、 业 整 软散 ”的总 体思 路 , 力推 行泗 门镇 卫 就 大
宁海县 坚 科 发 持 学
谢家路村的“ 阳光村务八步法” 村级建 街道事权财权对等 , 、 规范财政转移支付 范围与程序 。 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
“ 文化强市” “ 、卫生强市” “ 、 新农村建设 进 中心镇建设 ,研究完善 中心镇有关政
着眼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 大力推 七大系统工程”等决策部署 ,同时,积 策 , 促进泗门、 梁弄、 陆埠尽决成为经济 动社会事业发展 , 在健全城乡公共服务 极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 不断提升基层的 实力较强、建设用地较少、就业岗位较 体系建设上取得新进展。 要把推进农村 多、 生态环境较好的中心镇; 着力引导农 经济发展与推进农村全面进 步结 合起 会提供 了组织保证。 通过全市上下共同 民居住向中心村和新社 区集聚,分区域 来 , 加大农村公共事业投人 , 促进城市 努力, 我市农业结构不断调整 , 农民收 和多模式地推进城中村改造和中心村建 公共服务 向农村覆盖 , 为农村发展创造 入不断提高 , 农村环境不断改善 , 农村 设 ,加大集中居住区和移民安置小区的 良好的和谐环境 。 大力推进市级城乡统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得到加强, 民 农 建设力度,努力形成一批生产生活设施 筹网建设 , 加快建设现代信息、 供水排
维普资讯
展农 业功 能 , 延伸农业产业 链,充分利用 特色农业 、绿
余姚市 ●
构建城乡统筹
◆ 中共余姚市委书记 王永康
加强全国建设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加强全国建设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历史时期。
要全面推进科技强国战略,建设更加现代化、科技化、智能化的中国,就必须加强全国建设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优化城乡发展格局,建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城乡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必须要重视城乡一体化发展,打破以往城镇优先、农村落后的发展模式,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和数字化发展均衡。
建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构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重视乡村振兴,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二、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经济发展是社会建设发展的支撑和基础。
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着力提高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能力,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争取网络强国建设早日取得重要成果。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扩大消费市场规模,推进绿色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改善民生福祉,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民生福祉,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任务之一。
必须围绕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鼓励企业加强社会责任,推动社会组织和公益事业健康发展。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化教育质量,加强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推进脱贫攻坚,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精神文明繁荣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全社会进一步增强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营造包容性、和谐的社会环境。
加强国民素质教育,推动全民阅读,培养新时代人才,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建立健全文化服务体系。
加大对科学文化的支持和投入,造就感性智慧的文化,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五、完善法治建设,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安全保障法治建设是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
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动法治思维在社会全面落地,构建完整的法制体系,提高司法公正性和反腐败立体效应,规范市场经济行为和社会管理,加强公共安全保障和食品安全监管,增强公众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依法监督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委会¥ 耩农村建 设中 现 的同题 , 姆 组
织了 3个执莹调查 小组对 县经 贸委 、 国
税局 、 土营焉等 2 帝单位开展了行政许 1 可法的执法调查 此基 础上. 在 调查组对
产法的执法检查 针对部分生产经营企 业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不够到位 .安垒 生 产制窿亟待加强 .韶门和行业对 生产经 营的安全监管不够严格等同题 ,县人大 常委会及时督促政府和相关单位加大安 全生产监管力度 .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 责任制 ,不断加强对各种安全隐患 的排
三 、 化 信 访 工 作 . 护 人 民群 众 的 强 维 切 身 利 盐 县 人 大常 委 会 围 绕 发 展 主 题 , 通过
被污染河流上游主要采矿点 的环境保护
情况 ,还深入到部分工业厂区及县城部 分环保监控企业 . 召开企业盘贵人 、 人大
代表参加 的座谈会 .广泛听取环境保 护 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环保 工作存在 的同
仪 .的办理质盂羊 蛙率明显楗高 ,如 重点 口 管办 了要求解决的浮i 工乡洪水寨 至青山
梓 道 路 困 多 年 桌 矿 山 废 石 的乱 倒 . 小 水 电 站 建 设 保 库 区 水 位 提 高 等原 因 . 导 致
了危 害群众身 体健康的环境 污染问题 .
确保 了人大提 出的意见建议 落到实处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盎 。受 到了代表和百
姓∞称赞 圈
( 作者单位: 大余墨人j 常委金 J :
脑得到了迅速解决。
查和跟踩督促整改 .减少安全生产事 故
的发生和人民生命财产 的损失 。 同时 。 针
对 矿 山 企 业 和 加 工 企 业 污 气 污 水 无序 排
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城乡统筹发展
※此 文 是 桂 林 工 学院 青 年 教 师 科 研 扶 持 基 金 项 目“ 谐 社 会 建 设 中城 乡统 筹 发展 研 究 ” 最 终 成 果 。 和 的
15 3
维普资讯
发展进 程 、 展水 平 和质量 的关键 所 在 。根据 目前 发 我 国城 乡统 筹发 展 中的矛 盾和 问题 , 当务 之 急是 必
时期 。党 中央 当前 提 出 和大 力 推 行 社 会 主义 新 农 村建 设 , 就是遵 循这 一社 会发 展规 律 的体 现 。城 乡
统 筹发 展并 不是停 止城市 发 展而 加速农 村 发 展 , 而 是在保 证 城 市 继 续 发 展 的 基 础 上 , 城 市 带 动 乡 让 村 , 工业 反哺农 业 , 动 乡村社 会全 方 位发 展 , 让 推 缩 小城 乡差距 , 现城 乡统筹 发 展 。以全 局 的战略 眼 实 光 , 城市 和 乡村 的 发 展 当作 一 盘 棋 来 抓 . 方 位 把 全
间 的发展 差 距 越 来 越 大 。城 市 和 乡村 在 政 治 、 经
国民生产 总 值 达 到 10 00美 元 左 右 的 社 会 发 展 阶
段, 就到 了城市 和工业 反 哺 乡村和农 业 的社 会 发展
济、 会、 社 文化 等方 面 的全 方 位差距 , 造成 了城 市 与
乡村 的对 立 , 工业 与农 业 的对 立 , 民与 农 民 的对 市
根 据 。这就 是我 国城 乡社 会发 展 程 度 的 全 方 位 差
距 。这 种 差距是 我 国长期 贯 彻 “ 乡分 治 , 国两 城 一
就世 界各 国发展 的规律 来看 , 工业 化 的起 步 阶
统筹城乡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大课 题 , 会 和 谐 的 基 础 是 民 生 , 前 在 我 国 , 要 体 社 目 主 现 在 就 业 是 民 生 之 本 , 育 是 民 生 之 基 , 配 是 民生 之 教 分
源 , 保 是 民 生 安 全 网 。 为 抑 制 城 乡 差 距 , 现 城 乡协 社 实
调 发 展 , 六 届 三 中 全 会 提 出 五 个 “ 筹 ” 五 个 “ 持 ”, 十 统 、 坚 逐 步 改 变城 乡 二 元 结 构 , 决 “ 农 ” 题 的 方 针 政 策 。 解 三 问
加 了社 会 的不 稳 定 , 化 了 全 社 会 的 贫 富 差 距 。 同 时 激 农 民 的购 买 力 下 降 , 时农 民 手 中 即使 有 些 钱 , 大 多 有 也 用 来 应 付 大 病 和 子 女 的 上 学 费 用 , 不 愿 拿 出来 进 行 而
基 本 建 设 和 消 费 。近 年 来 , 着 城 市 的 快 速 发 展 , 大 随 广 的农 民 工 开 始 涌 入 城 市 , 他 们 仍 处 于 城 市 边 缘 人 的 但 地位 , 民工 劳 动条 件 恶 劣 , 资 水平 低 下 且 常 被拖 农 工 欠 , 同期 城 市 职 工 工 资有 了 大 幅 度 增 长 。 由 于 贫 困 , 而 农 村 很 多地 方 的环 境 卫 生 、 容 村 貌 、 路 维 修 等 普 遍 村 村 降 低 了标 准 , 育 、 生 、 化 、 老 院 等 公 益 事 业 的 投 教 卫 文 敬 入 更 是 无 从 谈 起 。显 然 , 组 织 自身 已 经 无 力 发 展 村 村 级 公 益 事 业 。现 在 很 多 乡 镇 因财 政 减 收 , 务 沉 重 , 债 根
关 键 词 : 乡发展 ; 乡二 元 结 构 ; 城 城 和谐 社 会
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中共中央提出的重要战略,其核心目标是实现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
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指在乡村社会中建立起科学、规范、高效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本文将从乡村社会治理的内涵与特点、现代化的推进路径以及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乡村社会治理的内涵与特点乡村社会治理是指依法、规范、高效地管理和服务农民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
乡村社会治理的内涵主要包括统筹协调、法治化、参与共享和科学决策四个方面。
统筹协调是指各级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农民群众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推动农村综合治理。
法治化是指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建设农村法治社会,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参与共享是指鼓励农民自主管理、参与决策,实现农村治理的民主化和民生保障的公平化。
科学决策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制定科学的决策,推动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社会治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层自治。
乡村社会治理的核心是农民自治,因为只有农民作为决策的主体,才能真正解决农村问题,实现乡村振兴。
二是多元参与。
乡村社会治理需要各方参与,包括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农民等,形成多方的合力,推动农村社会治理的现代化。
三是科技支撑。
乡村社会治理要依靠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治理效能和农民生活水平。
四是分类治理。
乡村社会治理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实现分类治理。
二、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推进路径实现乡村社会治理的现代化,需要遵循一定的路径。
首先,要加强乡村治理体制改革。
推动乡村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完善乡村社会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制,提高治理效能和农民自治水平。
其次,要加强乡村社会组织建设。
发展村民自治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加强组织建设,提高组织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为乡村社会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广南县财政局副局长袁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是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尽快使广大农村面貌有比较明显变化的重大举措。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搞好规划;要尊重农民意愿,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防止一哄而起;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
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
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
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
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二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
实施科学有效监管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云 :政 通 人 和 , 天 下 太 同 各 扭质 量 监 督 部 门要 进 一 步 深 八 学 习 贯 釉 六 申 全会 精 神 ,结合 工作 实 际 ,把 构建 社 会 主 义和 谐 社 会各 项任 务 落实 到 安 处 , 用优 异 的 业绩
迎 党 十 大召 接 的
. 1
④ 目晤 实施科学 有效 监管
服务和谐社 会建设
弛
1 0月 1 1目闭 幕的 中国共 产 党 第十六 届 中央委 员会 第六 次 全 体会 议 是 在 我 国
改革 发展 关 键 时期 召 开 的一 次十 分重 要 的会 议 。 全会 审 议通 过 的 《 共 中央 关 于 构 中 建 社 会主 义和 谐 社 会 若 干 重 大 问 题 的 决 定》 对 当前 和今 后 一 个 时期 构 建 社 会主 义 ,
f : f
… - '-
和 生 安 定。 这 要
工 作 的 、 点和 落 发
点 ,按 照 _ _ 五 卡
七个 安 全” 的重 点 产 品 .创 新 推 进 质量 监 督各 项 工作 。 通 过进 一 步提
工作的有 效性 ,促进我 国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的提 高,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序
当前 我 国 的改 革 与 发展 处于 关键 时 期 ,建 设 和 谐 社 会 是 全 国人 民 愿 ,古 人
优 胜 劣 汰 的社 会 氛 围, 维护 社 会 主 义 市场 经 济 秩 序 。这 是 构 建社 会 主 义和谐 社 会 赋
予我们 的神 圣使命和责任 ,也对我们的工作提 出 更高要求 构 建 社 会 主 义和 谐 社 会 ,还 必 频 坚持 以人 寿本 , 牢 固树 立 和 全 面贯 彻 科 学 发 展砚 ,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以人 为本”的 内涵 包 括保 障公共安 全
促进和谐社会工作意见3篇
促进和谐社会工作意见3篇第一篇:促进和谐社会的法律工作意见在当今社会,促进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共同追求。
法律工作在实现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司法体制、提高法律服务水平等方面,探讨促进和谐社会的法律工作意见。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础。
法律法规是社会秩序的保障和规范行为的准则,对于维护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的研究和制定,及时修订和废止不合时宜的法规。
同时,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素养,激发人民的法治意识,增强全民守法意识。
其次,完善司法体制是促进和谐社会的关键。
司法体制的公正、高效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
要建立健全独立公正的司法机构和人才队伍,加强司法资源配置,提升审判服务质量。
此外,要加强司法监督,确保司法活动合法、公正,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再次,提高法律服务水平是促进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法律服务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保障。
要加强法律服务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法律服务队伍的专业水平。
同时,要积极推动多元化解纷方式,加强社会调解、仲裁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设,为公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
综上所述,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司法体制、提高法律服务水平是促进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
只有通过法律的保障和制度的完善,才能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和谐的发展。
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加强法治建设,为实现和谐社会而不断努力。
(字数:431)第二篇:促进和谐社会的经济工作意见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经济工作在促进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提高民生水平、推进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就业创业等方面,探讨促进和谐社会的经济工作意见。
首先,提高民生水平是促进和谐社会的基础。
民生水平的提高体现着社会发展的成果,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同时,要注重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体的帮扶,改善其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法监督城乡统筹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
前言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城乡发展不平衡以及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化
的问题已经成为阻碍中国国家全面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
这个战略的实现需要依靠法律和制度环境的支持。
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依法监督城乡统筹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
城乡统筹发展的意义
城乡差距是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出现,旨在
平衡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并建立一个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框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加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
通过城乡统筹发展,能够更好地发挥城乡相互补充的作用,提高城乡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整体水平,扩大农民收入,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此外,城乡统筹还可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城乡交流和合作的程度。
城乡统筹发展的挑战
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挑战。
其中最主要的挑战是如何协调城乡
发展的不平衡问题、解决城乡基础设施水平不均、规划管理相对滞后、城乡社会保障差别大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阻碍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实施。
另外,统筹城乡发展也涉及多个部门和机构,对城乡统筹的协调管理和保障需
要各部门通力合作。
但在实际工作中,部门之间协调不充分,缺乏协作精神和合作机制,影响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实施。
依法监督城乡统筹的重要性
城乡统筹发展要依靠法律和法规进行规范,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城
乡统筹发展能够合规、平衡、可持续地进行。
依法监督城乡统筹发展将有助于规范各地的实践经验,推动城乡统筹发展逐步
向着规范、科学、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监督和评估机制将有助于总结各地经验,发现城乡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同时,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还可以切实维护城乡统筹发展的权益。
在加快城乡
统筹的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利益博弈。
反腐查处、问责制度等都可以帮助保障城乡统筹发展的顺利进行。
城乡统筹发展的监督途径
1.建立健全的制度
要依法监督城乡统筹发展,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制度。
可以建立城乡统筹的工
作机构、组建专门的调查督察和评估机构,强化城乡统筹工作的规范性和示范性。
同时,政策、法规和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对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推进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是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保证监督有效性的一种重要手段。
地方政府、学术机构、社会组织等应该联合开展城乡统筹发展的调查、研究和评估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监管政策建议。
3.强化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是提高监督效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开展信
息公开工作,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在透明度、公开性方面做到“阳光管理”,便于受
众全面了解将默默无闻的城乡统筹工作,对城乡统筹发展起到更有效的宣传和监督作用。
结尾
依法监督城乡统筹发展对于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
要意义。
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长期性,需要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持续加强,并采取更加有效的途径和措施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