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 填空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科提问汇总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出血或出血倾向、发热、骨、关节疼痛、贫血。

1.造血干细胞具有不断自我更新、多向分化与增殖的能力。

2.红细胞的作用结合和输送O2和CO2功能的血红蛋白,缺少红细胞会导致机体重要器官和组织缺氧,并引起功能障碍。

3.人体第一道防线是中性粒细胞,其功能为吞噬异物尤其是细菌。

4.人体第二道防线是单核细胞,其功能为清除死亡或不健康的细胞,微生物及其他产物等。

5.嗜酸性粒细胞的作用抗过敏和寄生虫。

6.嗜碱性粒细胞的作用释放组胺及肝素。

7.血小板主要参与机体和止血的凝血过程,缺少容易引起出血。

8.血液系统疾病指原发或主要累及血液、造血器官和组织的疾病。

9.胸部检查:胸骨中下段的压痛及叩击痛是白血病的重要体征之一。

10、骨髓的增生程度:__ 增生极度活跃_ __、明显活跃、___ 活跃__、减低、___明显减低 __ 五个等级。

11、过氧化物酶染色、苏丹黑B 染色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均可用于白血病和类白血病的鉴别诊断。

12、出血的四个原因血小板数目减少及其功能异常、毛细血管脆性或通透性增加、血浆中凝血因子缺乏、循环血液中抗凝血物质增加,分别对应的疾病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友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13、出血倾向最明显的一组白血病是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M3)。

14、若血小板计数小于 50×109/L ,应减少活动,增加卧床休息时间;严重出血或血小板计数小于 20×109/L 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做好各种生活护理。

15、高热病人禁用酒精或温水降温。

16、少量出血时,可用棉球或明胶海绵填塞,无效者可用0.1% 肾上腺素棉球或凝血酶棉球填塞,并局部冷敷。

17、若突然发现视野缺损或视力下降,常提示眼底出血。

18、出现头痛、视力模糊、呼吸急促、喷射性呕吐甚至昏迷,双侧瞳孔变形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则提示有颅内出血。

19、新鲜血浆最好于采集 6小时内输完。

20、发热感染部位常见于呼吸道、泌尿道、口腔黏膜及肛周皮肤,并可发生败血症。

21、指导发热病人摄取足够的水分以防止脱水,每天至少 2000ml 以上。

22、贫血指单位容积外周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细胞比容(HCT) 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正常值低限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

23、皮肤黏膜苍白是贫血最突出的体征。

24、急性贫血Hb< 80g/L 或Hct<0.24 ;慢性贫血常规治疗效果欠佳,Hb< 60g/L 或Hct< 0.20 伴缺氧症状,老年或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的病人均为输血的指征。

25.铁在体内的分布可分为功能状态铁和贮存铁。

26.铁的主要吸收部位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

27.缺铁性贫血的三个病因铁摄人不足、铁吸收不良、铁丢失过多。

28.缺铁性贫血组织缺铁可出现指甲扁平、不光整、脆薄易裂,甚至出现反甲或匙状甲。

29.缺铁性贫血的典型血象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体积小于 80f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小于 27pg 。

30.缺铁性贫血补铁治疗首选口服铁剂。

31.引起再障最多见的药物和化学物质分别是氯霉素和苯及其衍生物。

32.非重型再障血象变化及标准: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 ,血小板绝对值>20×109/L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15×109/L 。

33.实验室检查中为确诊再障的主要依据骨髓象。

34.再障的其他检查中细胞免疫表型 CD8+T细胞内INF-γ的水平变化与免疫抑制疗法的疗效显著相关。

35.免疫抑制疗法主要包括合理应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和环孢素(CsA)。

36.促进骨髓造血中,治疗非重型再障用雄激素,重型再障用造血生长因子。

37.再障病人怎么样预防口腔感染督促病人养成进餐前后、睡前、晨起用生理盐水、氯己定、复方茶多酚含淑液(口灵)或复方硼砂

含淑液(朵贝液)交替漱口的习惯。

38、出血性疾病指由于正常的止血机制发生障碍,引起机体自发性出血或轻微损伤后出血不止的一组疾病。

39、生理性止血是机体重要的保护机制,其过程可分为血管收缩、血小板黏附及血栓形成、血液凝固三个环节。

40、任何原因造成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小板数目减少及其功能异常和凝血功能障碍,均可能导致出血。

41、目前已知参与人体凝血过程的凝血因子有 12 种。除FⅢ外,其余11种均存在于新鲜血浆中;除钙离子外均为蛋白质;且多数在肝内合成。

42、机体的生理性凝血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凝血活酶(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凝血酶原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形成三个阶段。

43、写出下列实验的英文缩写:凝血时间(C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 )、凝血酶时间(TT )。

44、避免使用和接触可加重出血的药物:阿司匹林类、吲哚美辛(消炎痛)、噻氯匹啶等。

45、促进血管收缩、增加毛细血管致密度或改善血管通透性的药物:维生素C 、卡巴克络(安络血)、曲克芦丁(芦丁)、垂体后叶素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46、ITP急性多见于儿童。病程多为自限性,常在数周恢复。慢性常见于 40岁以下女性。

47、急性型ITP出血常先出现于四肢,尤以下肢为多。

48、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血小板自身抗体生成及减轻抗原抗体反应;抑制血小板与抗体结合并阻

止单核-吞噬细胞破坏血小板;刺激骨髓造血及血小板向外周的释放。

49、血浆置换:可有效清除血浆中的抗血小板抗体。方法:每天置换 3L ,连续 3-5 天。

50.过敏性紫癜最常见的是单纯型(紫癜型),最易误诊的是腹型(Henoch型),关节部位血管受累的是关节型,病情最严重的是肾型。

51单纯型主要表现为皮肤瘀点、紫癜。多局限于四肢,尤其下肢伸侧最多见。

52.抗组胺类药物有异丙嗪、阿司咪唑(息斯敏)、氯苯那敏(扑尔敏)等。

53.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强的抗过敏、抑制免疫反应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54.血友病是因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而引起的一组疾病。以血友病A 最常见。

55.血友病患者局部出血的处理:局部可采用压迫止血法,出血较多的创口可采用含相关凝血因子的粘贴物覆盖伤口。

56. 休息(制动)、局部压迫、冷敷及抬高患肢是局部深层组织血肿形成和关节腔出血病人最重要的非药物性治疗措施。

57.目前防治血友病病人出血最重要的替代性治疗是补充凝血因子。

58.血友病患者预防出血:手术治疗术前应根据手术规模大小常规补充足够量的凝血因子,注射拔针后应局部按压5分钟以上,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有抑制凝血机制作用的药物。

59.DIC临床表现:出血、低血压、休克或微循环障碍、栓塞、溶血。

60.DIC治疗原则:序贯性、及时性、个体性、动态性。

61、淋巴瘤临床上以无痛性、进行性的淋巴结肿大和局部肿块为特征,同时可有相应器官受压迫或浸润受损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