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二氧化碳教学设计(共3篇)

二氧化碳教学设计(共3篇)

二氧化碳教学设计〔共3篇〕第1篇:二氧化碳教学设计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人教版《第六单元3、二氧化碳》第一课时裴庆敏宽城县育才中学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a:学会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的关系;b:知道二氧化碳的用途。

c:培养学生探究完成一些简单化学实验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自主学习、交流讨论的过程,培养学习“实验探究-观察现象-分析总结-知识体系-实践及应用〞的方法。

1、通过CO2化学性质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

2、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学会归纳、概括、比照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思考,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a: CO2的物理性质和用途;b: CO2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a:理解CO2和H2O的反响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响等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教法学法设计教学:创设情景、探究实验、指导自学、反响检测、配合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实验探究、自主学习、交流讨论相结合。

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二氧化碳的兴趣:上课开始,通过多媒体展示“死狗洞〞画面,创设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化学奥秘的欲望,投入到探究二氧化碳的学习气氛中。

〔二〕、新课设计提出问题:为什么在同一个山洞中行走,人安然无恙,而所牵的狗却死亡?由同学们讨论原因?从而引到二氧化碳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进行比拟上来。

能过多媒体展示探究实验的方法。

由同学们分组来完成“实验探究:1、二氧化碳使烛火熄灭〞实验。

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同学们能得出什么结论?由此同学们能否说明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的原因吗?〞引导学生根据烛火熄灭得出CO2气体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的性质,同时根据下层烛火先熄灭、上层烛火后熄灭的情况得出CO2密度比空气大。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课件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课件

H2CO3
H2CO3
CO2↑+ H2O
碳酸不稳定,受热后分解成二氧化碳 和水。这就是石蕊溶液变回紫色的原因
二氧化碳就在我们身边
汽水属于碳酸饮料,是日常饮用的饮品,它里 面有什么我们熟悉但忽视了的东西? 【探究】汽水中的“气”是什么?怎样证明?

取样,加热汽水,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 石灰水。这种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它是二氧化碳。
核电站
风力发电

太阳能飞机
磁悬浮列车
长江三峡工程
植树造林


一、CO2的性质。 ⑴通常CO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能 ⒈CO2的物理性质: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⑵干冰是CO2固体,能升华,吸收大量的热。 ⒉CO2的化学性质: ⑴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⑵ CO2不能供呼吸。 ⑶ CO2能与水化合生 CO2 + H2O H2CO3 成碳酸。 CO2+ Ca(OH)2 CaCO3↓+ H2O (4)CO2能与石灰水反应。 CO2与石灰水反应,可用于检验CO2气体。 二、CO2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⑴CO2具有广泛的用途。 ⑵大气中CO2含量上升会形成“温室效应”,“温室效 应”正在影响全球环境。




4、将CO2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 液的水中,所得溶液分成两份。 取一份加入木炭粉振荡,可观察 到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另一 份加热一段时间,可观察 到 溶液由红色变回紫色 。这两个 变化从实质上分析,不同点在 于一个是物理变化,另一个是化学变化 。
CO2在大气中的循环
空气中的CO2
呼 吸 微 生 物 的 分 解 作 用 呼 吸 呼 吸
人工降雨
CO2对生活的正面影响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案第一课时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案第一课时

第二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CO2的主要物理性质,掌握其化学性质。

2.理解、掌握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两个基本反应类型.3.了解温室效应和厄尔尼诺现象,了解CO2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学前准备】1.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占到。

尽管含量很低,二氧化碳却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质,你能举例说明吗?例如2.近年来,地球环境日益恶化,由温室效应引起的气候异常也时常出现。

温室效应由大气中温室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引起。

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色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4.“干冰”是的俗称,它可用于。

它在升华时 (填“吸收”或放出”)周围环境的热量,使周围环境的温度,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便形成了雨水。

【合作探究】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1)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2)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写出其变化的文字表达式2.二氧化碳对环境影响——温室效应(全球变暖问题)二、二氧化碳的性质1.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

二氧化碳溶于水,且增大压强会溶解得更。

它的固体俗称为。

2.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文字表达式);碳酸不稳定,受热易(文字表达式)。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文字表达式)。

(3)二氧化碳不能,一般也不能3.化学反应基本类型(1)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叫做 (A + B → );(2)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叫做 (AB → + )。

例题:在学习二氧化碳之后,小东同学曾用四朵紫色干燥的石蕊小花做了图中所示的四个探究实验,得出了“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且生成物呈酸性”的结论。

(1)请将各实验目的或结论填入表格的空格中。

若不做实验(I),小东同学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学生欲探究碳酸具有酸性而二氧化碳不具有酸性,按下图进行实验。

《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稿

《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稿

《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稿《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稿1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课程中安排了丰富的实验,通过实验探究推导出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二氧化碳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学习本节课,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同时,它又是中考中常设计的内容,因此,在初中化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表达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是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分析实验的基本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拉进化学与生活的距离。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化学反应原理二、说学情本课时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且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了一些关于二氧化碳的知识的了解,所以学习起来不会很难。

又由于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尤其对化学实验充满浓厚的兴趣,但是学生对实验的动手和分析能力弱,还没具备自主的实验探究能力,所以我采用组成小组进行实验探究来形成教学手段,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说教法好学教育:(一)教学方法(1)情境引入法: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意识。

(2)实验探究法:本节课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操作分析实验现象,探究二氧化碳性质。

(3)问题讨论法:在教学中恰当的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和假设,通过讨论完成探究实验。

四、说学法为了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进行学习:1、指导学生利用生活素材和实验探究,提炼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2、指导学生利用分析、对比的思维方式,使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发生联系。

第四节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二氧化碳的循环

第四节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二氧化碳的循环

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 少量气泡反应一会,就停止
结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好
原料是石灰石和稀盐酸
我会实验
1、简易装置
一、实验步骤:
2、锥形瓶和分液漏斗
我会实验
二、检验CO2和验满方法: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课堂小结
1)反应原理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二 氧 化 碳 实 验 室 制 法
下,1L水中约溶解1L二氧化碳,加压 后溶解得更多)
实验探究一: 饮料中存在何种气体?
提出问题: 作出猜想:
A、将气体导出通入澄 清石灰水中。 B、在导管口用燃着的 火柴试验。
实验方案:
实验探究二: 二氧化碳溶于水后,能否 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
(实验提示:紫色石蕊试液是由石蕊颗粒和 蒸馏水配置而成,它遇到酸性物质会变红色) 通入石蕊试液中 方案1: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教材分析 学 情、学 法 分 析 教 教 法 分 析
学 程 序
1、地位和作用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安排在空气、氧、分子和原子、水、 氢,化学方程式第之后,金属、酸、碱、盐等之前,占 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在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方程 式等化学用语和有关氧气、氢气两种非金属单质的知识 之后,再学习碳及其化合物是顺理成章的。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是第六单元的核心内容,在学习 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之后,再学习本节内容,是对前面 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对学生形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 知识系统是很有帮助的。
返回
1、目标导学法: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学功能,激发学生主动 学习、探索问题的欲望,并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 2、引导启发法:层层展开,步步深入,引导学生逐步探究,发 现归纳,使学生领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过程。 3、实验探究法:学生对CO2比较熟悉,所以可以预先安排学生 去收集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通过讨论,观察实验来完成对 CO2的认识。在此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主动 学习能力,加强了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和资源共享的观念及能 力。同时培养他们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归纳能 力。 4、教无定法,教必有法,贵在得法。目标导学法、引导启发法、 实验探究法、归纳总结法是化学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手段,学 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发现问题,猜想、分析并解决问题, 使学生感受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有答案)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二氧化碳学习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学习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

学习难点1.CO2与水的反应。

2.C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学习过程一、课前学习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影视舞台上常用于产生云雾翻滚的效果,使人如入仙境的物质是_________,其中产生云雾效果的原因是_________;根据它产生雾的性质,说出它的两个主要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干冰干冰升华时吸热,周围空气温度降低,使空气中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作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二、预习展示学习建议:认真学习,然后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下面的关于二氧化碳学案的检测题,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定会有丰硕的收获!石灰浆抹墙壁,为加速墙壁硬化,常在室内放一个炭火盆,其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是化学原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考查学生联系生活,联系实际的能力。

答案:C+O2点燃CO2Ca(OH)2+CO2====CaCO3↓+H2O三、课内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探究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活动与探究]1.点燃两支短蜡烛,分别放在白铁皮架的两个台阶上,把白铁皮架放在烧杯里,将一个集气瓶中的CO2缓慢地沿烧杯内壁倒入烧杯中(注意:集气瓶上的玻璃片不要拿掉,只需露出瓶口的1/3),观察现象并分析。

2.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塞,振荡,观察现象并分析。

[探究]你知道汽水、啤酒打开时为何冒气泡吗?放出的气体是什么?(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增大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

)根据上述观察分析填写下表: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态CO2叫干冰(致冷剂、人工降雨)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第一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第一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第一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式、分子结构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掌握二氧化碳的基本物理性质,如密度、溶解性等;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如酸性、氧化性等。
2.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备、收集、检验及性质实验,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并能正确书写实验报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2.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认识到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低碳生活,为保护地球家园做出贡献。
3.培养学生严谨、勤奋、合作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二氧化碳现象,如碳酸饮料、温室效应等,引起学生对二氧化碳性质的兴趣。
6.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情感教育:结合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低碳生活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8.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二氧化碳性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化学学科已有一定的基础,掌握了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概念,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二氧化碳这一课题的学习,既充满好奇心,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从学科知识角度来看,学生对二氧化碳的认知主要集中在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碳酸饮料、温室效应等,但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制备方法等尚缺乏系统性的认识。此外,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对二氧化碳的制备、收集、检验等实验技能还需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实验操作的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
思考:我们平时打开汽水或啤酒盖时,常有 大量的气体产生,这是什么气体呢? 这是利用哪一点性质呢?
二氧化碳 “三态”的变 化 加压 液体 降 固体 气体 温 降温 无色 雪花状
压 缩
干 冰
-78.5 0C
升华 4.干冰是 固体二氧化碳
一、小结
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溶解性
二氧化碳
比空 能溶 无色 气体 无味 气大 于水
我们都知道雪碧是碳酸类饮料, 水里面溶解了大量的CO2,那么 为什么称为“碳酸饮料”呢?
配料:碳酸水(水、二氧化碳)
白砂糖、柠檬酸、香料、 苯甲酸钠
CO2 + H2O
H2CO3
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现象
Ⅰ 变红醋酸显酸性Ⅱ源自不变水不显酸性Ⅲ 不变
CO2不显酸性

变红
CO2与水反应后 显酸性
二氧化碳的性质
故事导入
在意大利有一个“死狗 洞”,狗一过去就会死 亡,人走过去却安然无 恙。为什么会有如此奇 怪的现象呢?迷信的人 说:“洞里住了个专杀 狗的妖怪”……
仔细观察
一.物理性质: 1.通常情况下是 无 色 无 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 大 标准状况下, CO2密度为1.977g/L, 空气密度为1.293 g/L; 空气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9 CO2相对分子质量 44
CO2 + Ca(OH)2=CaCO3↓+H2O 加压降温 加压降温 CO2 无色液体 雪花状固体 白色沉淀 升华 (干冰) 三、用途
Ca(OH)2 + CO2
CaCO3↓+ H2O
5.CO2能与碳反应
吸热反应
CO2与碳反应
问题情境二

《二氧化碳》阅读答案

《二氧化碳》阅读答案

《二氧化碳》阅读答案1.《二氧化碳》阅读答案篇1二氧化碳可以防止地表热量辐射到太空中,具有调节地球气温的功能。

小编整理了《二氧化碳》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二氧化碳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基本上保持恒定。

这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始终处于“边增长、边消耗”的动态平衡状态。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80%来自人和动、植物的呼吸。

20%来自燃料的燃烧。

散布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75%被海洋、湖泊、河流等地面的水及空中降水吸收溶解于水中。

还有5%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贮藏起来。

这就是多年来二氧化碳占空气成分0.O3%(体积分数)始终保持不变的原因。

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加,工业迅猛发展,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远远起过了过去的水平。

而另一方面,由于森林被乱砍乱伐,大量的农田建成了城市和工厂,破坏了植被,减少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

再加上地表水域逐浙缩小,降水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破坏了二氧化碳生成与转化的动态平衡,就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长,就使地球气温发生了改变。

二氧化碳可以防止地表热量辐射到太空中,具有调节地球气温的功能。

如果没有二氧化碳,地球的年平均气温会比目前降低20℃.但是,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就会使地球仿佛捂在一口锅里,温度逐渐升高,就形成“温室效应”。

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其他气体。

其中二氧化碳约占75%,氟氯代烷约占l5%-20%,此外还有甲烷、一氧化氮等30多种。

温室效应就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增加而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

如果二氧化碳含量比现在增加一倍,全球气温将升高3℃-5℃,两极地区可能升高lO℃,气候将明显变暖。

气温升高,将导致某些地区雨量增加,某些地区出现干早,飕风力量增强,出现频率也将提高,自然灾害加剧。

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气温升高,将使两极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许多沿海城市、岛屿或低洼地区将面临海水上涨的威胁;甚至被海水吞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初中最为完整的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体系的一个单元,本课题是在学习碳单质、二氧化碳的制取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这两种碳的氧化物。

本课主要通过实验探究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性质的学习是在系统学习氧气性质后展开的,对氧气性质的掌握起着巩固和提高作用,也为今后学习身边的物质如金属、酸、碱、盐等的性质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学生大多数处在14-15岁的年龄段,正处在身心迅速成长的时期,大脑机能显著发展并趋于成熟,他们对化学的兴趣逐步由“直觉兴趣一操作兴趣一具有因果关系的兴趣向具有概括性的认知兴趣”迁移。

三、教学目标l、知识与技能: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能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及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究欲,并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2、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以引导探究为主、多媒体为辅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验体现学科特点,发挥实验的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探索精神,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知和探索知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六、学法指导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方法,达到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的培养,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七、设计思路本节课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也较多,因此,在设计时以探究实验为活动线,以获得二氧化碳性质为知识线,将二氧化碳性质等知识搭上了趣味,愉悦,竞争的载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八、教学用具仪器:大烧杯,折形薄铁片,集气瓶,玻璃片,软塑料瓶,酒精灯药品:蜡烛、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试液、二氧化碳气体、稀醋酸、干紫色石蕊花朵九、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展示一瓶可口可乐,振荡,提出问题:观察到什么现象?是什么气体?怎样验证?关于二氧化碳,同学们还有哪些了解?下面我们进一步来学习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随后,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刚才的观察,让生尽可能多的说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随之展开探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出发,对于二氧化碳密度的探究,让学生讨论,确定合理的实验方案,然后选择优秀方案进行实验探究。。望由此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二氧化碳灭火实验实验的展示,对其现象的深入剖析,引导学生得出二氧化碳的一个化学性质,即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一个物理性质,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在分析的时候,充分地让学生讨论,使他们的思想火花交流撞击,经历合作学习的过程。以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培养其创新能力、增强其学习意识,将是好为人师的永恒追求。
立新中学
单梅
《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点评
高密市立新中学荆世兴
单梅老师的这一节课讲的是人教版化学实验教材上册中第六单元第三课题的第一部分,从知识角度看主要是让学生学习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在课程标准中把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列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教材设计的顺序是首先让学生利用课题2中讨论确定的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并利用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去探究它的性质: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和与水反应,最后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介绍了二氧化碳使澄清水灰水变浑浊的原因。其中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是本节课教学难点。
(师展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塑料瓶中碳酸溶液的透明度)
生:不是,碳酸溶液无色透明。
师:那一定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一种物质,这种物质白色沉淀。它叫做碳酸钙,另外,还生成了一种氧化物。你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一下吗?
(生写出,一生板书)
师:请同学们读几遍。
师:空气中也有二氧化碳。若把澄清石灰水久置于空气中,则它会在表面及瓶壁上出现一层白膜。请会大屏幕。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自学及小组合作学习,掌握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学会观察和描述化学现象。

2、进一步认识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的化学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二氧化碳有关知识的讨论,学习全面认识与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合作、创新精神;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与石灰水的反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课堂讨论法、情境激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仪器、药品:试管、集气瓶、烧杯、蜡烛、可口可乐、干花、石灰水、火柴、教学过程:多媒体展示:在意大利那不勒斯的深山谷中有一个著名的屠狗洞,洞中有一个屠狗妖,人进入洞内安然无恙,狗却死亡。

科学家波曼尔决定弄个究竟。

一天,他打着火把牵着狗走入洞内。

他发现火把飘忽不定,狗却晕倒。

他如是蹲下看个究竟,感到呼吸困难。

他抱起狗走出洞外,哈哈大笑:这屠狗妖就是_____.师:你能猜出屠狗妖是谁吗?生:进行猜想师:板书:二氧化碳师:关于二氧化碳同学们知道多少呢?说出你的依据。

大家组内讨论,每组可选一位代表作答。

生:交流讨论,得出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

师:引导学生整理: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78℃为白色雪状固体――干冰。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制法,你能制出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吗?(要求学生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并给学生发放实验卡片)师:如何证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了?这又说明了二氧化碳有什么样的性质?生:小组讨论并确定实验方案师:将所有的小组分成两个大组,第一组做课本实验【实验6-3】,将已制取的一瓶二氧化碳缓缓地倾倒于烧杯中阶梯上的蜡烛。

实验6—3现象阶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后熄灭分析1、CO2密度比空气大;2,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能结合实例说明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体验设计实验方案并实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教学策略:采取课前学案导学,课初自主预习展示,课中合作探究、尝试使用、链接中考、达标检测、课堂小结的模式指导学生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实验器材:烧杯、集气瓶、火柴、蜡烛、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溶液、石蕊纸花。

30.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第一课时)

30.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第一课时)

寨河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导学案印前签字:班级:姓名:课题:第六单元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年级:九年级科目:化学设计者:马学军内容学习注解学习目标:知识:通过实验,认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和相关环境问题。

技能:通过学习,会写二氧化碳的相关化学方程式及准确认识其实验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二氧化碳对生活环境的影响,培养环保意识。

重点:通过实验,认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难点:二氧化碳的用途和相关环境问题。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新课预习: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二氧化碳是一种________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溶于水,固体二氧化碳叫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验满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学性质。

3.二氧化碳能使____________________变浑浊。

4. CO2的用途:(1)用于______(利用其不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2)作气体肥料(利用其可供给绿色植物进行_______作用)(3)干冰可作_______,用于人工降雨(利用干冰升华________的性质)(4)制碳酸饮料(利用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的性质)(5)做化工原料:生产化肥,制纯碱等。

5.温室效应成因:(1)_________燃料的大量消耗(2)________遭到破坏防止措施:减少使用___________,更多地利用清洁能源,大力植树造林。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碳的氧化物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两种。

1个二氧化碳(CO2)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CO)分子多1个氧原子,这就使得它们的性质有很大不同,这节课我们先来看看二氧化碳有怎么样的性质。

三、课内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一)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的性质(1)倾流实验:课本实验6-3。

第一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化合与分解反应

第一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化合与分解反应
某校化学实验小组把装有萌芽种子的瓶子,按右图装置连接起来:过一段时间,打开夹子,往瓶子里注人清水,使气体排出试管。观察到试管里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生了变化,这主要是因为:瓶中萌发的种子呼吸放出的气体与澄清的石灰水发生反应的缘故,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创设了五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关注意识。
(2)“干冰”:
2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1: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1)现象:
(2)文字表达式:
实验探究2: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1)现象:
(2)文字表达式:
观察这两个反应,你有什么发现?
两种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举例)
分解反应:(举例)
实验探究3:二氧化碳倒入燃有高低两支蜡烛的烧杯中
观察现象并思考:
(1)该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3、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行吗?为什么?
4、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为什么?
(学生阅读温室效应)
5、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或者听过二氧化碳吗?
交流讨论:
例是地球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陆地面积减少,为了减少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第一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化合与分解反应
备课人:陈晓俊姓名_____________学习小组___________编号______
导学案部分
教学活动思路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及对人类生活、生产的意义;
2、通过“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化合反应:。
5、分解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课:《二氧化碳》(第一课时)
黄岩实验中学徐志杰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初中自然科学第四册第二章第五节的内容,为本章重点内容之一。

本节是学生继学习碳的性质以后学习的一种碳的氧化物,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以来重点学习的第三种气体。

本节是初一《呼吸作用》等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和用途的基础,所以从体系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研究方法(探究式教学)看,它对以后研究其他化合物的性质具有指导意义。

从教学目的看,二氧化碳是生物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在生活、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研究它具有现实意义。

本节课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意识,从而完成对知识体系的构建,为今后学习氧化物等知识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知识序是: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编写的意图,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结合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初步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实验探索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练习通过实验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培养学生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的思想,激发探索研究物质性质的兴趣,培养学生环境
保护的意识,以及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科学
认识方法。

确定以上目标是基于以下考虑:
①、教学思想:围绕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探究和能力培养为
主线将了解型知识、设计型知识、程序型知识、专业型
知识及发展型知识融会于教学法中,力求使学生得到最
佳的发展。

②、自然科学教学大纲的要求。

③、初中自然科学课程式体系的要求。

④、初二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发展的实际情况。

⑤、素质教育和情感教育的需要。

2.重点与难点的确定:
本节课的重点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其次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初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准备以及他们的思维特点都决定了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本节课如何在短时间内通过比较、实验等教学
手段来让学生得出相应的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性质的知识为本节课的难点。

3.重点与难点的突破:
(1)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以及学生讨论来把知识直观化。

(2)、尽可能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并给予充足的素材和必要的
启示帮助,使之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二、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方法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情况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目的来选择。

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优选教学方法,本节课的基本教学方法是以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讨论归纳为主的探究型教学模式。

教学序为:
此法主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探究实验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使得素质目标的实现。

二、指导学法:
初二学生学化学不久,对化学的学习方法还没有很好的建立,所以教师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教给学生学法让学生在学中悟法,在会中用法。

本节课教给学生归纳、实验、对比、分析等方法,同时教学生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实验推理分析使学生在实验现象中找到事物的本质。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科学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具体设计如下:
1、故事与实验相结合导入,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都说明兴趣的重要性。

二氧化碳会干坏事的故事:“死狗洞之谜”、“死狗不死人”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然后用小白鼠演示,把小白鼠放到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20秒后,小白鼠窒息而亡。

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2、实验探索释疑,达成目标:
这部分是教学的中心,如何激发、维护学生已燃起的探索欲望。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逐一达成教学目标。

(1) 学生从背景小资料中得到二氧化碳的用途,然后想知道二氧化碳到底有哪些性质?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回顾二氧化碳在实际中的用途来建构二氧化碳的基本框架。

(2)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观看演示实验、或自己动手做实验来得出二氧化碳有哪些物理性质。

(3)学生比较二氧化碳与氧气、氢气的物理性质的异同点,进一步巩固物
理性质。

(4)学生在教师的演示下和教师的指导下,探索二氧化碳的化学性
质:
a)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b)二氧化碳不能供应呼吸
c)二氧化碳通到石蕊试液中使石蕊试液变红
d)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5) 学生用相应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来解释一些现象如“死狗洞之谜”、为什
么用石灰新粉刷的房间一开始反而变潮等。

3、归纳总结,形成概念:
这节课教学容量大,学生探索实验多,内容教学结束后,可请同学回顾板书内容,归纳总结出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框图,并简要用性质来解释二氧化碳的用途。

然后作巩固练习来加以强化。

例如:请你至少三种方法鉴别出二集气瓶气体中哪一瓶为空气,哪一瓶为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把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三、布置作业:
作业本:二氧化碳的性质部分作业、随堂练习讲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