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1)

合集下载

历史趣谈:三国时期谋士真实能力排名 郭嘉竟第一

历史趣谈:三国时期谋士真实能力排名 郭嘉竟第一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三国时期谋士真实能力排名郭嘉竟第一
导语:三国是名人辈出的年代,比起那些赫赫威名的武将,谋士的地位也不容小觑。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诸葛亮成了那个时代谋士的代表。

那么真实的
三国是名人辈出的年代,比起那些赫赫威名的武将,谋士的地位也不容小觑。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诸葛亮成了那个时代谋士的代表。

那么真实的历史中,究竟还有哪些著名谋士,他们的实力排名又是如何呢?
10.田丰
袁绍手下著名的谋士不多,但不代表能力不强。

田丰就是袁绍手下的首席智囊,在官渡之战时,他与沮授一同提出了以消耗战为中心的战法,后来经司马懿验证,这些理论完全可行。

可惜的是,袁绍听不进他的金玉良言要杀他。

尽管如此,田丰对袁绍仍然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9.程昱
程昱是魏国著名谋士,素有“有谋,能断大事”的评价。

官渡之战中曹操取胜,此人功不可没。

赤壁之战中,只有程昱识破了黄盖的假船。

在他的提醒下,曹操才得以提前逃跑。

8.陈宫
吕布是三国时期第一武将,勇武无双,因此刚愎自用。

而陈宫则是唯一能让吕布信服的人。

在陈宫的计策下,吕布曾大破曹军。

下邳城破,陈宫被曹操俘获,决意赴死。

后世多位历史学者表示,虽然名气一般,但其谋略不输凤雏卧龙。

7.荀攸
三国时期魏国谋士,荀彧之侄。

此人生于士族家庭,为人正直。


生活常识分享。

郭嘉十胜十败论

郭嘉十胜十败论

十胜十败第一是“道胜”:袁绍作为世族军阀,礼仪繁多而杂乱,为其形式所羁;曹操“体任自然”,因时因事而制宜,“道”高一筹。

十胜十败第二是“义胜”:曹操“奉顺以率天下”,顺应历史潮流,合乎道义。

第三是“治胜”:郭嘉以深刻的眼光分析历史和现实,认为汉末大乱是统治者“政失于宽”,而袁绍以宽济宽,所以无以御下;曹操“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宽猛相济的治理措施是切合时要的。

第四是“度胜”:袁绍外表宽厚而内心多猜忌,任人唯亲戚子弟;曹操则“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问远近”,在气度胸襟上胜过袁绍。

第五是“谋胜”:袁绍临事无策,优柔寡断;曹操机警果敢,“应变无穷”。

第六是“德胜”:袁绍沽名钓誉,喜受吹捧,“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曹操以诚待士;“不为虚美”,讲究实用,刑赏必诺,“与有功者无所吝”,那些忠正而有远见的并且务实的士人“皆愿为用”。

第七是“仁胜”:袁绍怀妇人之仁,见人饥饿,恤念之情形之于表,而对于自己见不到的,则“虑所不及”。

这不是政治家的胸怀。

曹操对于眼前小事或有疏失,而对于天下大事则“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恩德施乎四海。

第八是“明胜”:袁绍惑于谗言,而曹操则明辨是非,“御下以道,浸润不行”。

第九是“文胜”:袁绍是非不分,曹操对于正确的“进之以礼”,不正确的则“正之以法”。

第十是“武胜”:袁绍用兵“好为虚势,不知兵要”,曹操则用兵如神,士卒有所恃,敌人闻而畏。

用现在的观点来看,郭嘉所指出的这十个方面,包括了政治措施、政策法令、组织路线及各人的思想修养、心胸气量、性格、文韬武略等多种因素,这都是关涉事业成败兴衰的关键。

郭嘉为曹操总结这“十胜”,也可能是初来乍到之际对曹操的夸赞,也可能是对曹操的鼓励、要求,希望他能保有这“十胜”,完成统一天下之伟业,自己也便有出头之日……任何推测都意义不大。

无论如何,郭嘉能说出这“十胜”,说明他不仅仅是一个临事献策的谋士,而且还有成套的理论。

《元史·郭嘉传》原文及翻译

《元史·郭嘉传》原文及翻译

元史原文:郭嘉,字元礼,濮阳人。

祖昂,父惠,俱以战功显。

嘉慷慨有大志,始由国子生登泰定三年进士第,授彰德路林州判官,累迁翰林国史院编修官,除广东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经历。

未几,入为京畿漕运使司副使,寻拜监察御史。

会朝廷以海寇起,欲于浙东温、台、庆元等路立水军万户镇之,众论纷纭莫定。

擢嘉礼部员外郎,乘驿至庆元,与江浙行省会议可否。

嘉至,首询父老,知其弗便,请罢之。

会方择守令绥靖辽东,乃授嘉广宁路总管,兼诸奥鲁劝农防御。

属盗起,军旅数兴,供饷无虚日。

民苦和籴转输,而吏胥得因时为奸。

嘉设法计其户口,第其甲乙,民甚便之。

有诏团结义兵,嘉招集民数千,教以坐作进退,万、千、百夫各统以长,号令齐一,赏罚明信。

故东方诸郡,钱粮之富,甲兵之精,称嘉为最。

十八年,寇陷上京,嘉闻之,躬率义兵出御。

既而辽阳陷,嘉将众巡逻,去城十五里,遇青号队伍百余人,始言官军,嘉疑其诈,俄果脱青衣变红。

嘉出马射贼,分兵两队而夹攻之,生擒贼数百,死者无算。

嘉见贼势日炽,孤城无援,乃集同官议攻守之计,众皆失措,嘉曰:“吾计决矣。

”因竭家所有衣服财物犒义士,以励其勇敢,且曰:“自我祖宗,有勋王室,今之尽忠,吾分内事也。

况身守此土,当生死以之,余不足恤矣。

”顷之,贼至,围城亘数十里,有大呼者曰:“辽阳我得矣,何不出降!”嘉挽弓射呼者,中其左颊,堕马死,贼稍引退,嘉遂开西门逐之,贼大至,力战以死。

事闻,赠崇化宣力效忠功臣、资善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省左丞、上护军,封太原郡公,谥忠烈。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八十一·郭嘉传》)译文:郭嘉字元礼,濮阳人。

祖父郭昂,父亲郭惠,都因战功而显贵。

郭嘉意气激昂,胸怀大志,由国子生中泰定三年进士,任彰德路林州判官,经多次升迁,官至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被授予广东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经历。

不久,入朝任京畿漕运使司副使,不久任监察御史。

适逢朝廷因为海盗作乱,想在浙东温州、台州及庆元三路建立水军万户来镇守。

郭嘉的介绍和评价

郭嘉的介绍和评价

郭嘉的介绍和评价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东汉末年著名谋士,生于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

他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赫赫战功,与程昱、刘晔、董昭、蒋济并称为“世之奇士”。

一、择明主而事
郭嘉从小胸怀大志,二十岁时便敏锐地感觉到天下即将大乱,于是隐居以待时日,同时偷偷与有才识之人保持交往。

最初,他选择投奔袁绍,但发现袁绍优柔寡断、用人不善后,果断离去。

后来,曹操招贤纳士,荀彧和程昱共同推荐郭嘉。

曹操与他交谈后,对其才能抱负深感敬佩,称赞他为“使孤成大事者,必此人也”。

郭嘉遂成为曹操的谋士,忠心效力。

二、计吕刘而破
郭嘉为曹操出了许多重要计策。

其中,他建议乘袁绍攻击公孙瓒之际,攻克吕布,扩大曹军实力,避免袁曹决战时吕布从侧翼威胁曹军。

在曹操攻打吕布的过程中,郭嘉劝说曹操不要轻易退军,最终帮助曹操成功击败吕布。

三、英年早逝,壮志未酬
可惜郭嘉英年早逝,年仅37岁。

他去世后,曹操亲自为他举行葬礼,并感慨地说:“哀哉,奉孝!吾欲托孤于汝,而汝辞我。

”由此可见,曹操对郭嘉的信任和惋惜之情。

综合来看,郭嘉作为一位谋士,具有高度的洞察力、战略眼光和忠诚度。

他在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世之奇士”。

然而,他英年早逝,未能实现更大的抱负,令人惋惜。

历史趣谈:郭嘉被称为鬼才是实至名归吗?郭嘉死亡的真相

历史趣谈:郭嘉被称为鬼才是实至名归吗?郭嘉死亡的真相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郭嘉被称为鬼才是实至名归吗?郭嘉死亡的真相导语:郭嘉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鬼才,他是我国三国时期的人,他在年少的时候就预言东汉末年天下一定会大乱,后来他在20岁时隐居结交了很多英雄豪杰郭嘉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鬼才,他是我国三国时期的人,他在年少的时候就预言东汉末年天下一定会大乱,后来他在20岁时隐居结交了很多英雄豪杰。

在21岁时郭嘉去见袁绍得到了袁绍的认可,并做了袁绍的谋士。

在建安元年的时候曹操很器重的一位谋士去世了,他希望能再找到一位能帮助他建功立业的谋士,这时郭嘉的好友将郭嘉推荐给曹操,曹操大喜立郭嘉为军师。

郭嘉在作为曹操的谋士之后几次为曹操提供了有力的谋略方针帮助曹操获得了得胜。

比如在曹操出兵攻打徐州的吕布时被围困,这场战役持续了将近半年时间正在曹操正准备放弃的时候,郭嘉为他献计水淹夺城,后来曹操果然攻下了徐州并擒杀了吕布。

除此之外,在建安四年的时候刘备趁袁术北投袁绍的时候主动向曹操请战去截杀袁绍,这时曹操就同意了刘备的请求,等到郭嘉回来发现曹操放走了刘备便预言刘备一定会借此机和曹操对抗,果不其然同年刘备便举兵对抗曹操。

从以上这两个一例子我们不难看出郭嘉智慧和谋略。

所以郭嘉被称为鬼才名副其实,有历史学家认为郭嘉才是三国时期的第一谋士,由于大众受到了小说《三国演义》的引导而认为诸葛亮才智过人,其实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只是政治家而不是军事家,所以郭嘉的才干和谋略都在诸葛亮之上。

郭嘉是东汉末年魏国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谋士,他年少的时候就很有谋略,而且他才智过人被称为鬼才,他在东汉末年初期就预言东汉必大乱,后来果然东汉末年群雄相争。

郭嘉在袁绍身边做谋士的时候一直默默无名,直到跟随曹操之后才大放异彩,将他的智慧和谋生活常识分享。

郭嘉临死前说了什么话 为何曹操在最后面动摇了呢

郭嘉临死前说了什么话 为何曹操在最后面动摇了呢

郭嘉临死前说了什么话为何曹操在最后面动摇了呢
本文导读:说起三国里面的谋士,郭嘉绝对可算是超一流的存在,可惜英年早逝。

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之后,曾经悲怆的说:“若使奉孝在,孤何至于此?”可见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地位了。

可以说,郭嘉之于曹操,正如诸葛亮之于刘备,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不过,历史的发展有时候比任何编剧写的剧本还要巧合。

在郭嘉病逝的同年,刘备三顾茅庐,成功的请出了诸葛亮,于是有了这么一句话“郭祭酒不死,诸葛不出山”。

这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永恒的遗憾,那就是欣赏二人的对决,同为天生奇才的二人,究竟谁更出色?恐怕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了。

郭嘉可以是真正的算无遗策的谋士,曹操统一北方,他可以说是立下汗马功劳。

公元207年,郭嘉病重,弥留之际,曹操一直在床边陪伴,足见曹操对人才的重视,对郭嘉的爱惜。

郭嘉最后给曹操留下了一句话,“司马仲达有鹰视狼顾之相,必志不在此。

如有异心,早杀之。

”大意是说:我死了以后,您要防备司马懿,此人野心太大。

如果感到一点儿不对劲,果断处死他。

然而,曹操并没有太把这句话当回事,可能他觉得郭嘉已经病糊涂了吧。

但是,后来的历史我们都知道了,在郭嘉死后60年,发生了著名的司马篡魏,司马懿逼魏帝退位,建立晋朝。

可惜,曹操信任了郭嘉一辈子,却偏偏在最后时刻动摇了,以至于整个三国历史的轨道走向了另外一个方向。

历史趣谈郭嘉和司马懿谁更厉害?郭嘉的师傅到底是谁

历史趣谈郭嘉和司马懿谁更厉害?郭嘉的师傅到底是谁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郭嘉和司马懿谁更厉害?郭嘉的师傅到底是谁导语:想必大家对于郭嘉这个名字都不陌生,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郭嘉是曹操的得意军师,曹操称他是自己的奇佐,因为在郭嘉的帮助下,曹操屡想必大家对于郭嘉这个名字都不陌生,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郭嘉是曹操的得意军师,曹操称他是自己的奇佐,因为在郭嘉的帮助下,曹操屡屡战胜。

郭嘉具有不凡平人的战略计谋和火眼金睛的洞察能力。

想必很多人心里有一个大大的问号,对于郭嘉这样的传奇性的人物,郭嘉师傅是哪位呢?郭嘉师傅,其实,郭嘉对每场战争的目标和时期的把握都非常精辟,当曹操成功把袁绍和吕布以及其他几个实力相当的军阀彻底剿灭的时候,这其中的郭嘉出了不少力。

可是郭嘉之所以能军事上取得这样的成就,并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功劳,郭嘉背后其实有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师傅,就是他的师傅在背后不断指点和教导,郭嘉才能有这么出众的谋略,后人很多时候会把郭嘉和诸葛亮相比,这个人的才华可见一斑。

可是郭嘉的师傅是谁呢?其实,他就是著名的水镜先生。

其实,水镜先生这辈子最得意的门生就是郭嘉。

水镜先生除了教给郭嘉做人处事的方法之外,还教给了郭嘉很多军事及兵法方面的知识。

其实,郭嘉的聪明才智也有天生的因素和自己的努力,但是功不可没的是他的师傅水镜先生。

郭嘉通过自己打战的经验总结出来一些心得,使他完成了对后人影响深刻的作品《十胜十败》,这其中其实有很多水镜先生的功劳。

所以说,只有像水镜先生这样德才兼备的师傅,才能教出一个像郭嘉这样才华横溢,处事谦卑的学生。

郭嘉和司马懿谁厉害?在三国的历史上,可谓能人辈出,在曹操集团中,有两个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是郭嘉,另一个是司马懿。

这两生活常识分享。

有关郭嘉的民间故事

有关郭嘉的民间故事

有关郭嘉的民间故事
郭嘉是三国时期曹操的重要谋士,以智谋和判断力著称。

虽然郭嘉的历史记载主要集中在他的政治和军事贡献上,但也有一些与他相关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其中一个著名的故事是郭嘉料事如神。

据说,在曹操与袁绍对峙的时候,孙策打算趁机偷袭曹操的大本营许都。

然而,郭嘉却预测到孙策会因为轻率大意而被刺客暗杀,因此他建议曹操不用担心孙策的威胁,继续专心对抗袁绍。

结果,孙策果然被仇敌的刺客暗杀,曹操得以避免了一场潜在的危机。

这个故事展示了郭嘉的智谋和判断力,使他成为了民间传说中的传奇人物。

然而,请注意,这个故事可能带有夸张和虚构的成分,因为历史记载中并没有明确提到郭嘉预测孙策被刺的具体细节。

此外,民间故事往往会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发生变异和夸张,因此读者在阅读时需要加以辨别。

尽管如此,郭嘉作为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他的智谋和贡献在民间故事中得到了广泛的传颂和赞誉。

这些故事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也为我们了解历史人物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解读。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历史资料或咨询历史学家。

三国演义中郭嘉如何死的(三国演义中郭嘉的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中郭嘉如何死的(三国演义中郭嘉的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中郭嘉如何死的(三国演义中郭嘉的人物形象分析)《三国演义》一直以来都是文学研究的热门对象,不仅仅是因为它丰富的历史故事和饱满的人物形象。

更主要的原因是饱满的人物形象背后承载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元素,比如忠肝义胆的关羽,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同时《三国演义》中为大家留下了很多可以遐想的人物,最具代表的是自古以来就让无数人感到惋惜的郭嘉。

很多人都希望看到郭嘉和诸葛亮斗智斗勇的场景,无奈的是郭嘉英年早逝,留在大家心中的形象也不是很明了。

本文希望通过对《三国演义》中的郭嘉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填充郭嘉的人物形象。

同时也将郭嘉和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进行对比,分析郭嘉与诸葛亮的能力。

同时在分析小说《三国演义》中郭嘉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去发掘郭嘉身上具有的中华传统价值元素,从而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尊心、自信心。

2郭嘉其人,生平简介郭嘉,字奉孝,生于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生于公元170年,卒于公元207年,年仅37岁。

关于郭嘉早年的经历《三国演义》中没有叙述,只是《傅子》中有过一段简短的描述。

大意是郭嘉少年便隐姓埋名,不与世俗之人来往,专门结交英豪,不了解他的人觉得他是平庸之辈,只有少部分了解他的人说他是个奇才。

公元191年,郭嘉成为袁绍宾客,但是很快就发现袁绍不足以成大事,于是果断离开袁绍,赋闲家中六年多。

后来曹操谋士戏志才死后,在荀彧推荐下成为曹操谋士,于是曹操郭嘉两人相见恨晚,一见如故。

此后追随曹操十一载,伐吕布、讨刘备、战袁绍、征乌桓,在郭嘉的辅佐下曹操一路高歌统一了北方。

公元207年,在攻打乌桓的战役中郭嘉建议急行军攻其不备,最终曹操大胜而归,但是郭嘉却因过度操劳病死于柳城。

同年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于是便有了“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说法,虽然无法考证是郭嘉的算无遗策更胜一筹,还是诸葛亮的神机妙更胜一筹,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失去了郭嘉,是曹操军事生涯的大不幸。

公元208年,曹操兵败赤壁,这是想起了郭嘉不禁感叹到“若奉孝在,绝不使吾有此大失也”这是郭嘉对于曹操重要性最好的佐证,也是郭嘉能力的佐证。

历史趣谈:三国谋士郭嘉 曹操一生为他哭过3次

历史趣谈:三国谋士郭嘉 曹操一生为他哭过3次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三国谋士郭嘉曹操一生为他哭过3次
导语:郭嘉是一位在三国时期可以与诸葛亮媲美的谋略家,只可惜英年早逝,因此一代枭雄曹操还曾为他哭过3次。

一本《三国演义》让诸葛亮家喻户晓
郭嘉是一位在三国时期可以与诸葛亮媲美的谋略家,只可惜英年早逝,因此一代枭雄曹操还曾为他哭过3次。

一本《三国演义》让诸葛亮家喻户晓,诸葛亮被认为是三国第一谋士,但是他这个“三国第一”到底有水,历史与知道历史的我们都知道。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这是一个充满动荡的年代,这也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年代,每逢乱世,各种各样的妖孽人才便会应运而生,而郭嘉就是妖孽中的佼佼者,有人甚至断言:郭嘉才是名副其实的三国第一谋士。

郭嘉被称为鬼才,鬼才也是才,但由于带了一个鬼字便显得更加让人捉摸不透。

郭嘉年少之时东汉将乱未乱,未来社会的走向谁也不清楚,但是少年郭嘉一口指出:东汉末年,天下必然大乱。

为了迎接乱世,郭嘉做好的准备,他在二十岁出头的时候,就广交天下豪杰。

郭嘉在朋友圈的名气很大,不久他就被袁绍看中,成了袁绍的谋士。

但袁绍不是郭嘉的归宿,他真正的归宿是曹操。

建安元年,曹操账下一位很重要的谋士去世,曹操一时之间也没能找到合适的人顶替,这时候郭嘉的朋友再一次发挥作用,将郭嘉介绍给曹操。

曹操见了郭嘉后,立刻立郭嘉为军师。

郭嘉当上军师后,漂亮的完成了好几场战役,他用事实来向曹操证明他的实力。

曹操打吕布,打了小半年也没打下来,打久了曹操也拖不起,曹操都打算放弃了。

当上军师的郭嘉给曹操献计,用水攻,曹操依计行事,不但拿下徐州并且除掉了吕布这个心腹大患。

这样的例
生活常识分享。

我喜欢的历史人物---郭嘉

我喜欢的历史人物---郭嘉

古人不远:我喜欢的历史人物---郭嘉
三国争雄,英雄辈出。

对于各路英雄来说,拥有高明的谋士至关重要。

众所周知,诸葛亮一出,刘备就时来运转,从寄人篱下的狼狈状态开始走向成功,终成一方霸主。

与之相反,曹操集团却因一人的早逝而开始走下坡路,并最终导致曹操统一中国的理想化为泡影。

他,就是曹操早期军事智囊团中的核心人物---郭嘉。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

他先在袁绍军中出谋划策,后来发现袁绍难成大事,遂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

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

”曹操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

毛泽东对他大加赞赏“才识超群,足智多谋,出谋划策,功绩卓著“。

郭嘉在曹操集团中的地位无人可以替代,甚至可以将曹操的戎马生涯分成两部分。

郭嘉生前帮助曹操统一北方,擒吕布,灭袁绍,定辽东,居功至伟。

但郭嘉死后,曹操除了在与西凉马腾,韩遂的交战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外,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的境地,更是在赤壁大战中铩羽而归。

曹操在折戟赤壁后,更是痛呼:“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由此可见,郭嘉在曹操集团中的灵魂作用。

只可惜,天妒英才,郭嘉英年早逝,留下千古遗憾。

否则,他在历史的天空中留下的光芒绝对可与诸葛亮相媲美。

郭嘉传_0

郭嘉传_0

郭嘉传篇一:郭嘉不仅仅是喜欢,而是一直精神!所以收集了下: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

腹内藏经纶,胸中隐甲兵!运谋如范蠡,决策似陈平。

可惜身先丧,中原梁栋倾!郭嘉传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

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

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

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之。

先是时,颍川戏志才(戏志才,人名),筹划士也,太祖甚器之。

早卒。

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

汝、颍固多奇士①,谁可以继之?”彧荐嘉。

召见,论天下事。

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

”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

”表为司空军祭酒②。

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③,诸下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

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

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

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之心④,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也。

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太祖遂行。

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

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太祖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

虏卒闻太祖至,惶怖合战。

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

尚及兄熙走辽东。

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初,陈群非嘉不治行检,数廷诉嘉,嘉意自若。

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悦焉。

奕为太子文学,早薨。

子深嗣。

深薨,子猎嗣篇二:谁一直称呼毛主席“主公”私下里,田家英长期称呼毛泽东为“主公”毛泽东毕生喜读《三国志》,亦常将该书之篇章,运用于现实政治。

如1959年3月郑州会议,建议高级干部们:“《三国志·郭嘉传》可以看”;4月上海会议,又再次提议:“希望大家看看《三国志》中的《郭嘉传》。

毛泽东为何一再赞扬郭嘉

毛泽东为何一再赞扬郭嘉

毛泽东为何一再赞扬郭嘉作者:吴江来源:《领导文萃》2012年第08期郭嘉,三国时期曹操的重要谋士,是一个历史人物。

1959年毛泽东在中央的重要会议上多次提及,并推荐看他的传,号召向他学习。

毛泽东经常称赞历史人物,向干部们推荐读古人的传记,往往是同现实情况相联系,为现实政治服务的。

细读史料,还是可探求毛泽东加之于郭嘉身上的更多含意与心境。

郭嘉是自下而上“多谋”的典型在1959年2月底3月初的第二次郑州会议上,毛泽东比较早地谈到了郭嘉。

参加这次会议的除了部分政治局委员外,大部分是各省市区的负责人。

这次会上讲“多谋善断”,虽然从谋士郭嘉的例子入手,但最后的落脚点是作为决策者的曹操——“曹操能够问计于郭嘉,听取他的意见,果断做出决策,说明曹操是知人善用,多谋善断的人物”。

在“多谋”和“善断”两方面强调的也是后者——“形势已经出来了,他还不能判断,得出一个方针来,就处于被动。

”“谋是要多,但是不要寡断,要能够当机立断。

”之所以强调“善断”,与毛泽东所说的“形势已经出来了”有关。

进入1959年,“大跃进”问题更加暴露。

不久之后的上海会议上,毛泽东重提郭嘉,提倡“多谋”的用意才凸显出来。

1959年春以来,全国农村出现饿饭、浮肿、逃荒等现象,日用品短缺或根本没有,工业计划完成得很不理想。

如果不对原计划的高指标进行调整,将会给国民经济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就是在这种形势下,3月底到4月初,在上海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和随后的八届七中全会。

据薄一波回忆:在上海会议上,毛泽东“又着重议论了多谋善断、留有余地等问题。

毛泽东同志提出,希望大家看看《三国志》中的郭嘉传……毛泽东同志介绍大家看郭嘉传,意思是希望各级领导干部做事要多谋。

他说,多谋善断,这句话重点在‘谋’字上。

要多谋,少谋是不行的。

要与各方面去商量,反对少谋武断。

商量又少,又武断,那事情就办不好。

谋是基础,只有多谋,才能善断。

谋的目的就是为了断。

”作为下属的“多谋”(谋于上,出好主意)和作为决策者的“多谋”(谋于下,听取意见)是有分别的。

郭嘉生平简介

郭嘉生平简介

郭嘉生平简介郭嘉简介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

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著名谋士。

郭嘉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

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

谥曰贞侯。

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

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

郭嘉人物生平慧眼识主郭嘉出生于颍川,少年时已有远见,见汉末天下将会大乱,于弱冠(二十岁)后便隐居,秘密结交英杰,不与世俗交往,所以不是太多人知道他。

21岁时,郭嘉北行去见袁绍,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明智的人能审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主人,所以凡有举措都很周全,从而可以立功扬名。

袁公只想要仿效周公的礼贤下士,却不很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

思虑多端而缺乏要领,喜欢谋划而没有决断,想和他共同拯救国家危难,建称王称霸的大业,实在很难啊!”于是从此离开了袁绍。

就这样,郭嘉一直赋闲了六年。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颇为器重的一位谋士戏志才去世。

伤心之余,曹操写信给荀彧,让他给推荐一位可以接替戏志才的谋士。

于是,荀彧就将好友郭嘉推荐给了曹操。

曹操召见郭嘉,共论天下大事,讨论完后,曹操说:“能帮助我成就大业的人,就是他了!”郭嘉离开营帐后,也大喜过望地说:“这才是我真正的主人啊!”从此,郭嘉便当上了曹操参谋军事之官—军师祭酒,为曹操的四方征战出谋献策,忠心效力。

屡献奇谋当时,各路诸侯割据一隅,虎争天下。

在这种情况下,郭嘉对一个个敌手心理状态的准确判断,便常常成了曹操获胜的关键。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讨张绣新败,袁绍写信羞辱。

曹操正担心自己不具备与袁绍抗衡的能力之时,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之说。

他一连举出十条理由,以证明“公有十胜,绍有十败。

”郭嘉的分析很具说服力,不但振作了曹军将士的斗志,更助曹操拟定了远期和近期的作战目标。

同时,郭嘉也正式确立了自己在曹操军事智能团中的核心地位。

建安三年(198年),刘备为吕布所破,依附于曹操。

历史人物郭嘉

历史人物郭嘉

青衫祭东汉末年。

单薄的身影,清秀的面容,你通透的黑眸总是轻易洞穿乱世险恶的人心,青衣的书生打扮有着遗世独立的飘然。

友人荐你前投袁绍,你却断言,袁公多端寡要,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

良臣择主,你最终成了曹公帐下的奇佐。

面对强袁,你冷静地分析出十胜十败,大破袁军。

执子淡落,千军万马在轻笑间,灰飞烟灭。

孙郎战长江时,英勇无敌,眼看将袭江北许都。

面对又一个强劲锐气的敌手,无人不心存畏惧。

你却留下了让人匪夷所思的话语,孙策轻率而疏于防备,虽拥百万之众,却与孤家寡人无异。

他日,必将死于刺客之手。

曹操手下一批谋士嗤笑你白日做梦,而不出半日传来的捷报却统统让他们傻了眼。

青衫下瘦弱的你依旧浅浅微笑,眼底究竟有多少过人的才识与洞察力?自相逢明主曹操,你誓跟随其一统天下。

然而你病弱的身躯和过多损耗的心智注定了旷世奇才的流星般陨落。

曹军依靠你那一纸遗计灭了袁熙袁尚,平定了辽东,然而凯旋队伍的最后,却是你黑漆漆的棺材。

青衣的你倒下的那一刻,可曾有过不甘与痛心?通透如你,可曾想到,你的离去,使这个发展空前壮大的集团无奈停滞,只剩那三分天下的结局?连那自负的乱世奸雄也为你痛悼!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曹操在赤壁战败后的退却路上,曾发出这样一声孤猿泣血般的哀叹:“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惜哉奉孝!痛哉奉孝!哀哉奉孝!惜只惜一代豪杰,去世同一年,诸葛亮出山;痛只痛那绝世的军事才能再也无法施展;哀只哀天妒英才,如半仙般料事如神却只是烟花的半刻繁华。

不愿再想下去,倘若你寿命不止于38的话,刘备还能否叱咤风云,甚至难以评说你与诸葛孔明的高低。

尘封的往事早已被漫漫历史长河淘尽,是非功过也不去深究,我只知道,曾经一身青衫的你,在那浮华乱世中,有一段传奇的经历。

景范中学初一八班王竹君。

郭嘉此时水土不服,卧病车上译文

郭嘉此时水土不服,卧病车上译文

郭嘉此时水土不服,卧病车上译文郭嘉字奉孝,颍川郡阳翟县人。

起初,郭嘉到北方去拜见袁绍,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明智的人对考察核选自己为之效命的君主一事,十分审慎,所以一百次行动就能一百次成功,因而功名可以成就。

袁公只想效法当年周公礼贤下士之举,但却不知晓用人的奥秘。

做事头绪太多,把握不住要领,喜好谋划,却没有决断,要想和这样的人共同拯救天下大难,成就王霸大业,太难了!”郭嘉在这时随即离开了袁绍。

先前,颍川郡的戏志才,是一个善于出谋划策的人,魏太祖曹操对他很是器重。

可惜他过早去世了。

曹操写信给荀彧说:“自从志才死后,没有可以同我商议大事的人。

汝南、颍川奇士确实很多,有谁可以来代替他这个位置呢?”荀彧便推荐郭嘉。

曹操召见郭嘉,纵论天下大事。

曹操说:“使我成就天下大业的,必定是这个人了。

”郭嘉从曹操那里退出后,也高兴地说:“他真的是我能为之效命的主上啊!”曹操表荐郭嘉为司空军祭酒。

曹操将要去征讨袁尚及辽西、上谷、右北平三郡的乌丸。

部属中许多人担心,刘表会派刘备乘机袭击许县,以讨伐曹操为名相号召。

郭嘉说:“操公虽然威震天下,但那乌丸依仗其地处僻远,必定没作防备。

可趁其没有防备,我军突然袭击,定可取胜。

况且袁绍对汉人和乌丸人都有恩德,而袁尚兄弟还在那里。

现在魏对青、冀、幽、并四州的百姓,只是用威势使他们归附,还没有加施恩德。

舍弃这四州而南征刘表,那袁尚必然凭借乌丸的资助,招纳为其主拼死效命的人;乌丸一动起来,汉胡百姓都将回应。

这会使蹋顿产生入侵的野心,成就他非分贪图的计谋,只恐青、冀二州就不是我们所有的了。

刘表这人,不过是个清淡虚夸地空谈家罢了。

他自知其才力不足以驾驭刘备,若是重用刘备,又担心不能控制;轻任刘备,那么刘备不会为他效力。

因此,即便我们倾全力远征乌丸,曹公您也用不着担忧什么了。

”曹操于是率军出发。

来到易县时,郭嘉说道:“兵贵神速。

现在我军行军千里攻击敌人,辎重很多,难以迅速得到有利的时机,况且敌人听到消息,必定有所戒备;不如留下辎重,轻装兼程进发,出其不意。

三国郭嘉属于哪个国家

三国郭嘉属于哪个国家

20XX年三国郭嘉属于哪个国家郭嘉是三国时期当时魏国的重要谋士。

郭嘉是当时著名的军事家,被世人称为鬼才。

本文是三国郭嘉简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三国郭嘉简介郭嘉在颍川出生,在少年的时候就非常的有远见,看到东汉末年天下即将大乱,于是在二十岁之后就隐居在山林里面,秘密结交了很多有谋之士,不和世俗之人来往,所以很多人并不知道郭嘉这个人。

在郭嘉二十一岁的时候,郭嘉去见了袁绍,对于袁绍的谋士们评论说:“明智的人可以很好的去衡量和观察自己的主人,所以不管什么都做的很周全,这样才可以扬名立万。

袁公如果想要学习周公怎么礼贤下士,那么应该懂得怎么合理的使用自己的人才。

如果您是个思虑过多并且掌握不了要领的人,那么如何和您共建称霸的大业!”说完这些,郭嘉就离开了袁绍。

在建安元年的时候,曹操非常器重的谋士戏志才过世了,在伤心之后,曹操写信给荀彧,希望他可以介绍一位可以代替戏志才的谋士。

当时,荀彧就推荐了好友郭嘉给曹操。

于是曹操召见了郭嘉,发现这个人有勇有谋,是可以帮助自己成大事的人。

从此之后,郭嘉就成为了曹操的谋士之一,帮助曹操四方征1/ 4战出尽了策略,并且对于曹操也特别的忠心耿耿。

可惜因为常年征战过于操劳,郭嘉的身体一直体弱多病,不久就长眠与世了。

曹操为此伤心欲绝,感叹没人可以再代替郭嘉帮助自己成就大业。

三国演义郭嘉郭嘉是三国时期曹操集团的重要谋士,在诸多谋士中也是其中的翘楚。

现在的人们对于郭嘉非常推崇,甚至有很多人认为郭嘉是当时曹操集团中的第一谋士,整个曹操集团中的谋士都无法和他相比。

但是在三国演义中郭嘉的出场并没有那么恢弘,直到第十回的时候,曹操需要谋士,荀彧提醒程昱推荐郭嘉给曹操,这个时候郭嘉才出场。

而郭嘉出场的时候也没有说多么的轰轰烈烈,仅仅是出场而已。

在其他谋士投奔曹操以后,曹操不是大悦就是说早就听说过他们的贤名,但是郭嘉出场的时候却没有这样的语言。

这可能是郭嘉为人比较低调,只有那些他看得上的朋友才知道他的智谋过人,其他人并不知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鬼才郭嘉
学号姓名学院班级
摘要:郭嘉是三国时期曹操手下著名的谋士,颇受曹操赏识,他与曹操的友情也成为了硝烟中的一段佳话。

文章首先对郭嘉的身世做了简单介绍,而后对他在战争中的智慧做了介绍,最后对郭嘉做了简单评价。

关键词:郭嘉三国谋士
三国时期武将频出如漫天繁星,武有无人能敌的吕布,七进七出的赵云,长坂坡喝退敌军的张飞,水淹七军的关羽,文有借东风、空城计的诸葛亮,火烧赤壁的周瑜,然而因为《三国演义》的写作倾向,使得很少有人了解郭嘉,被称为三国第一谋士、鬼才的郭嘉。

郭嘉(170-207)字奉孝,先是在袁绍手下做事,有深谋远虑识人之明,知道袁绍难成大事,于是转投曹操,被曹操成为是自己的“奇佐”。

看过《三国演义》的同学都一定非常喜欢孔明,但三国演义带有明显的正统思想,描写难免有失偏颇。

诸葛亮一生经典故事无数,舌战群儒,借东风,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但他的污点也不容抹去,挥泪斩马谡故事里,大家更多看到的是马谡的大意和诸葛的公正严明,但何尝不说明了诸葛亮的用人之误。

还有在对阿斗的教育上,虽然最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却依然没能挽回局面。

相比于在文官凋零的蜀国内发挥一己之长的诸葛亮,郭嘉在人才济济的魏国脱颖而出显得更加不凡。

郭嘉十六七岁便展示出非凡的才能,对事情常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是一个清高而自信的才人,像天空一般。

二十一岁在朋友推荐下投奔袁绍,然后不久的观察就发现袁绍不懂用人之道,在袁绍最强大时投奔了曹操,这在当时看似不明智的举动,在今人看来却是具有超凡的眼光,莫大的勇气。

也正是这一选择,使郭嘉命运发生了巨大的转机。

曹操十里相迎,而后推心置腹商讨天下大事。

刘备被吕布击败依附于曹操,郭嘉认为不宜杀死刘备,背上杀害英雄的骂名,但确应软禁刘备,以免造成日后的祸患。

但曹操确一意孤行,这才有了日后日渐强大的蜀国。

官渡之战前,得知孙策有意北上,曹操手下将领尽皆恐慌,只有郭嘉分析认为孙策喜欢轻骑单出,必定会被刺杀。

果然,孙策在一次狩猎中被仇敌杀害,之前的恐慌就显得那么可笑了。

而后在对战袁绍时,提出“十胜十败”之说,一连举出十条理由证明“公有十胜,绍有十败。

”不仅提升了士气,更拟定了作战计划,确立了自己在曹操军事智能团中的核心地位。

在击败袁绍后,讨伐袁绍儿子时节节胜利,众人都认为应该追
击,郭嘉却认为应该避其锋芒,让他们自相残杀。

暂时撤退假装要攻打刘表,“以待其变”。

果然袁绍的两个儿子为争夺地盘而发起内战。

曹操乘机回军北攻各个击破。

曹操采用了郭嘉的计策,最终轻而易举的平定翼州。

如果是诸葛的厉害之处在于政治,在军事上显得有些逊色的话,那么郭嘉便是是政治与军事上的天才。

从年轻时变隐居结交名士,到弃袁投曹,到之后的每条建议,每个谋划,都显得那么深谋远虑。

郭嘉每次献策,都直指问题本身,本提出个人的独到见解,使得问题从另一个方面有了更好的解决办法,如计杀二袁。

并不是说诸葛不如郭嘉,两人是两种类型的人。

诸葛亮的军事思想:习兵讲武。

就是指军队要经过训练才能上战场,还有损益连弩,拨刀,木流牛马,注重武器革新,运输加强。

郭嘉擅长谋断,对于敌人的状态和行动的判断比较准确。

郭嘉和贾诩都是一类人,此类人都是攻心为上,只不过贾诩攻心的是政治方面,郭嘉是军事上,想想贾诩的成就,就不难想想郭嘉的成就! 郭嘉和诸葛亮不但作为个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而且在各自阵营的分量也都一样。

刘备得到诸葛亮以后的说法是:“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曹操得到郭嘉以后的说法则是:“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

”刘备临终前,是托孤于诸葛亮的;而曹操对郭嘉,也曾“欲以后事属之”。

只不过因为郭嘉英年早逝,我们没能看到那一天。

也由于同样的原因,郭嘉这颗将星不像诸葛亮那样璀璨明亮。

郭嘉对于曹操而言,不仅仅是一个谋士,更像是一个朋友,一个老师。

曹操每出征,必带上郭嘉,而郭嘉为曹操提供的建议总是正确的,可谓真的是算无遗策。

郭嘉是曹操最喜爱也是最得力的谋士,其深具通晓事理,足智多谋的资质。

应该说,曹操之所以用兵如神,“仿佛孙吴”。

其中因为有郭嘉为其运筹帷幄,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用曹操的话来说。

便是:“平定天下,谋功为高!”曹操赏识郭嘉的才能并予以足够的信任,郭嘉同样认为曹操是明君,是可以在乱世中取得最终胜利的那个人,尽心尽力辅佐。

然而天妒英才,在曹操统一北方后,郭嘉却在归来途中因为水土不服,气候恶劣再加上日夜急行又操劳过度,郭嘉患疾病去世。

就这样,一个旷世奇才如流星一般陨落了。

郭嘉在曹操手下献策不过十一年,却创造了辉煌的成绩。

郭嘉在世时,曹操捷报不断,一路打下北方。

郭嘉去世后,曹操的征途变的不那么一帆风顺。

曹操败退赤壁时,曾仰天长叹,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可以说郭嘉是曹操的前半生和后半生的分水岭。

所以,曹操的泪,谋士的愧,都是郭嘉应得的,这是为了一个悟透了人性的人唱的赞歌,这是为了一个洞悉人性的奇才发出的叹息。

1959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七中全会上说,“希望大家看看《三国志》中的《郭嘉传》。

不久,毛泽东又在一次谈话中说,“世上没有先知先觉,没有什么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刘伯温。

无非是多谋善断,留有余地。

《三国志》里《郭嘉传》值得一读。

从毛主席对郭嘉的推崇可
以看出郭嘉的军事思想以及政治谋略确实少有人能及。

国无智谋之士不强,君无智谋之士不立,事无智谋之士不成,兵无智谋之士不胜。

郭嘉正是这智谋之士中的翘楚。

人无完人,孰能无过。

然后郭嘉却做到在十一年的谋士生涯中,为曹操提供的计策可谓完美,这不可不说是一个历史上的奇迹。

中国古代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标准是“智信仁勇”。

在中国文化的词典中,“智”既是智慧,更是德行,有智者方可谋大事,成大业。

郭嘉“谋功为高”,是他受重用的最大资本。

郭嘉的性格也可以说是和曹操类似,有智谋有野心,但却算不上英雄。

是那种“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人。

为了胜利有时可以采取一切手段。

但历史就是成王败寇,不可否认的魏国的辉煌郭嘉有很大的功劳。

或许这位鬼才晚死一点就会在三国演义中出现更多的谋略。

可历史永远不能改变,我们只能在曹操的悲痛中回忆这么一个人;
“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

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

运筹如范蠡,决策似陈平。

可惜身先丧,中原栋梁倾。

则是三国演义里吟咏郭嘉的诗句,高度概括了郭嘉的一生经历和能力。

他的一生,弱冠隐居,慧眼识主,神机妙算,屡战奇功,官渡之战,大放异彩,君臣相知,情深意重,征讨乌桓,天妒英才。

他十胜十败得历史时间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即为道胜,义胜,治胜,度胜,谋胜,德胜,仁胜,明胜,文胜,武胜。

郭嘉能说出这“十胜”,说明他不仅仅是一个临事献策的谋士,而且还有成套的理论。

这个事件充分体现了郭嘉在政治措施、政策法令、组织路线及各人的思想修养、心胸气量、性格、文韬武略等方面的杰出,也正是被后人称赞的过人之处,或许也正是天妒英才的原因吧!
易中天认为他是军事天才和政治天才的完美统一。

而诸葛亮只是政治天才,其军事能力无法望郭嘉之项背。

正如易中天所说,没能看到郭嘉和诸葛亮的斗智是个千古遗憾,而我永远深信郭嘉必胜。

郭嘉的特点也就是特别之处就是神机妙算、当机立断、出奇制胜、随机应变、料事如神、敢出险招。

这些从他的最后一次战争中显而易见。

这些战胜孔明足矣。

然而后来的故事,是上天眷顾孔明,天妒英才。

郭嘉的不幸,是曹操的不幸,是历史的不幸!
总之,鬼才郭嘉,天妒英才,呜呼冤哉,奉孝千古。

参考文献:1. 《三国志注》
2.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3. 《傅子》傅玄作
4. 《三国演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