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知识点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1、位置:属于东亚,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
2、组成:由北海道、本州岛、九州岛、四国岛等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其周围海域组成,3、多火山、地震:原因:日本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被称为“地震国”和“世界火山博物馆”。
4、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富士山是日本国的象征,是一座活火山,也是全国的最高峰。
5、气候: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具有海洋性特征),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较为丰富6、经济类型: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7、工业分布: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形成了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和濑户内海业区五大工业区。
8、东西方兼容的文化:民族构成单一,以大和民族为主,既有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第二节东南亚1、位置:东南亚在亚洲东南部,地处亚洲与大洋洲、D-太平洋与E-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2、组成:A-中南半岛、B-马来群岛。
3、马六甲海峡:(1)位置;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ab之间)(2)重要性:hx-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日本把它称为“海上生命线”。
4、气候:5、农业生产:主要粮食作物:水稻6、中南半岛的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7、中南半岛的大城市的分布:主要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8、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其中新加坡华人比重最高。
9、旅游: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越南的下龙湾,花园城市新加坡。
注意P33图7.30第三节印度1、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仅次于中国;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著名的建筑:泰姬陵位置:①大部分位于主要位于热带。
②海陆位置:亚欧大陆南部,印度洋以北,东濒孟加拉湾,西滨阿拉伯海。
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地理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知识点汇总.docx
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地理教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知识点汇总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知识点汇总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1、日本是一个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自北向南依次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
其中最大的是本州岛。
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
面积37.7万平方千米,人口1.27亿()。
2、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处。
是一个多火山和地震的国家,最著名的火山是富士山。
日本地形以山地为主,沿海平原狭小,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
日本为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图7.2p14,活动p16)3、日本的首都是东京,日本最大的港口城市是横滨。
日本由于地域狭小,资源贫乏,二战以后,经济高速发展,对工业原料和燃料的需求增多,加上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很强。
日本的经济特点是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区,这样有利于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扬长补短。
(工业分布的原因见活动p18、p19)4、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
日本文化既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第二节东南亚1、东南亚在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图7.20-21p22-23)2、东南亚最大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唯一的内陆国是老挝。
注意与中国接壤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3、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东南亚气候高温多雨,人口稠密,耕地较少,因此将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
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得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
七年级地理第7章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第7章知识点地理科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彩色图谱、气候、环境等方面的科学。
它是人们认识、利用地球的客观规律的基础。
在地理学中,我们学习了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也了解到人类如何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了解七年级地理第7章的知识点。
一、气候区划气候区划是将地球分为若干区域,根据气温、降水量、季风等因素对其进行分类。
七年级地理第7章中,我们学习了中国的气候区划。
中国的气候分区是按照“西寒东温、南暖北寒”的原则进行划分的。
根据气候特征,中国分为南亚热带季风区、华南海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黄土高原地区、东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
二、中国的自然地理条件中国拥有广阔的领土和多样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对中国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其中,中国的自然地理条件包括地形、水文、气候、动植物资源等方面。
在七年级地理第7章中,我们学习了地形和水文两个方面。
中国地形由东南高,西北低,呈“台阶状”特征。
水文方面,中国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均,南方水资源较为丰富,而北方则比较缺乏。
三、中国的主要农业区域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中国也是如此。
中国的农业资源分布不均,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农业特点。
在七年级地理第7章中,我们学习了中国的主要农业区域。
中国的农业区域包括东北农业区、黄河农业区、长江流域农业区、珠江三角洲农业区和海南岛及西南亚热带农业区。
四、中国的主要工业区域工业是现代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也是如此。
中国的主要工业区域也具有地域优势和各自的特色。
在七年级地理第7章中,我们学习了中国的主要工业区域。
中国的主要工业区域包括东北工业区、华北平原工业区、长江中下游工业区、珠江三角洲工业区和西南地区重点工业示范区。
五、中国的主要交通枢纽交通是经济的命脉,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尤其重要。
在七年级地理第7章中,我们学习了中国的主要交通枢纽。
中国的主要交通枢纽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城市,这些城市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核心知识点汇总
10、马六甲海峡:1、两洋:A印度洋 B太平洋2、大洲:C亚洲 D大洋洲3、海峡:F马六甲海峡4、马六甲海峡是日本“海上生命线”。
(三)印度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我国西南面有一个世界文明古国——印度。
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印度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军事实力地位也居南亚首位。
印度是南亚唯一掌握一箭十星卫星发射技术的国家。
⑴地理位置①纬度位置:绝大部分位于10°N和30°N之间的低纬度地区,主要位于热带和亚热带②海陆位置:印度位于亚欧大陆南部,西临阿拉伯海,东濒孟加拉湾,南到印度洋⑵印度的邻国印度北邻中国、尼泊尔、不丹,东北与孟加拉国、缅甸接壤,西北与巴基斯坦毗邻,东南、西南分别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隔海相望2.印度的地形及河流⑴地形印度地形自北往南可分为三部分: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⑵河流恒河:大部分在印度境内,下游流经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3.人口⑴人口数量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2011年,印度人口达到12.1亿,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
⑵人口问题:印度人口数量多,目前,人口还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众多的人口,较快的增长速度,给印度的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印度的耕地、水等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为生产的发展速度也很快,但是因人口激增,使印度的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人均占有量。
⑶解决措施人口问题已成为印度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
20世纪70年代,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印度政府开始推行控制生育计划,鼓励一对夫妇只要两个孩子。
政府对不多于两个孩子的夫妇在就业、教育、住房和医疗等方面给予照顾,退休后提供退休金。
但是,该政策只在城市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在广大的农村,多生子女现象依然非常普遍。
4.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⑴气候印度绝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一年明显地分为旱、雨两季。
旱季——时间:10月至次年5月,风向:东北季风;对季节影响:东北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气流干燥,降水稀少雨季——时间:6~9月,风向:西南季风;对季节影响:西南季风从印度洋上带来了丰富的水汽,降水丰沛⑵气候对农业的影响①热带季风气候对印度农业影响很大。
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知识要点
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知识要点一,位置:属于东亚,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
东面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朝鲜海峡,东海同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相望北有鄂霍次克海。
日本国土南北狭长,并与经线斜交,日本大部分处在23oN——46oN之间,跨经、纬度广,将使日本的地理环境更为复杂多样,如跨纬度广,日本的南北温差就大,跨经度广,东西地方时间差就大。
二,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四大岛组成,其中面积最大的是本州岛,将位置和组成中的海洋和岛的名称在书上18页图7.2找到位置并记住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神户和横滨是日本最大的两个对外贸易港口,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三,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富士山是日本国的象征,是一座活火山,也是全国的最高峰。
山麓樱树成林,景色迷人。
最大的平原为关东平原。
四,多火山,地震。
被称为“地震国”和“世界火山博物馆”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五,气候;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具有海洋性特征,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较为丰富,太平洋沿岸夏季多台风。
六,经济类型:加工贸易型经济“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模式。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大量进口原料、燃料,然后依靠高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对进口原料进行加工,制成高品质的工业产品,再销往世界各地,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对外贸易对象主要有美国、中国和欧洲。
特点:对外依赖严重,对外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品国情: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日本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
日本地域狭小,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
国内市场狭小,产品大部分靠出口。
●日本发展经济的的优势:a、岛国多港湾,海运便利;b、劳动力素质高;c、科学技术先进,管理效率高。
●日本经济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有利的影响是可促进日本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可促进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从而使日本的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不利的影响是世界经济危机的发生,必然使日本的经济受到沉重的打击。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重要知识点复习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重要知识点复习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国度和地域第一节日本1、日本是一个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自北向南依次为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最大的是本州岛。
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
面积37.7万平方千米,人口1.27亿〔2021年〕。
2、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接壤处是一个多火山和地震的国度,最著名的火山是富士山。
地形以山地为主,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
日本为岛国,海岸线迂回,多优秀港湾,对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络十分有利。
〔图7.2 p18,活动p19〕3、日本的首都是东京,日本最大的港口城市是横滨。
日本由于地域狭小,资源贫乏,二战以后,经济高速开展,对工业原料和燃料的需求增多,加之国际供应缺乏,对外依赖很强。
日本的经济特点是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工业主要散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域,这样有利于原料的出口和产品的出口,扬长补短。
〔工业散布的缘由见活动p23〕4、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相对优势。
日本文明既有浓重的大和民族的传统颜色,又有剧烈的现代气息,是东西方文明兼容的典型。
第二节西北亚1、西北亚在亚洲西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局部,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飞行到西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衔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图7.17-18 p26-27〕2、西北亚最大的国度是印度尼西亚,独一的内陆国是老挝。
留意与中国接壤和隔海相望的国度。
3、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习尚候。
西北亚人口稀疏,耕地较少,高温多雨,将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
干冷的气候条件,使得西北亚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消费基地之一。
西北亚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出口国,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消费国,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油消费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消费国,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消费国和椰子出口国。
七下 第七章 了解地区
知识点一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1.东南亚的位置与范围位于亚洲东南部,大约在11S-22N之间。
包括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的大部分。
2.地形与河流(1)中南半岛因在中国以南而得名。
3.气候及影响4.人口分布多集中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及沿海平原地带,山区和岛屿上的热带雨林中人口稀少。
5.重要的地域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爪洼岛、菲律宾群岛及克拉地峡等。
知识点二马六甲海峡1.位置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
2.交通位置的重要性(1)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与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
(2)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至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知识点三富饶的物产1.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棕油、椰子、椰油和蕉麻等的产量及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
2.粮食作物普遍种植水稻。
泰国、越南和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稻米出口国。
3.矿产石油、天然气和锡占据突出地位。
印度尼西亚是重要石油输出国,出产石油较多的还有马来西亚和文莱,泰国马来西亚的锡产量居世界前列4. 天然橡胶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
知识点四中国的近邻1、东南亚的国家与城市分布11个国家老挝是唯一的内陆国。
与中国接壤的是缅甸、老挝和越南。
(国家和首都)2.城市的分布(1)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2)原因:土壤肥沃、地势低平、易于灌溉、交通便利。
知识点一位置与国家1.南亚的地理位置(1)南亚地理位置特点(2)南亚次大陆因喜马拉雅山脉等高大山体而与亚洲其他地诶区隔开,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因为他的面积小于大陆,所以被称为南亚次大陆。
2.南亚的国家和地区知识点二三大地形区1.三大地形区北部山地区狭长崎岖的喜马拉雅山脉南侧山地中部平原区略呈弧形,广阔的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高原区西部略高、东部略低,起伏和缓的德干高原2.两大河流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与恒河交汇知识点三一年分三季2.季风对南亚农业的影响西南季风来自海洋,给南亚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但是西南季风进退时间和强度不易,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常造成严重的洪涝和旱灾。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了解地区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了解地区第一节东南亚1、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
2、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区别:3、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火山国”。
4、东南亚地理位置重要性: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西洋、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马来群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港口的重要航道。
5、富饶的矿产: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
泰国天然橡胶和棕榈油的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菲律宾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
印度尼西亚的石油,马来西亚的锡都居世界第一位。
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6、海外华人的最大聚居地:(1)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2)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而山区和岛屿的热带雨林地区则人口稀少。
(3)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4)我国被称为侨乡的是:广东、福建。
第二节南亚1、南亚次大陆:它东濒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
2、三大地形区:北部是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3、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三季:3-5月为热季;6-10月为雨季;11至次年2月为凉季4、南亚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是:西南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水。
西南季风到来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降水的年际变率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5、农作物的分布:水稻――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和孟加拉国西部;小麦――西北部干旱少雨区;黄麻――恒河下游地区;棉花――德干高原西部地区。
6、宗教与社会:(1)发源地:佛教(斯里兰卡、不丹)、印度教(印度、尼泊尔);(2)伊斯兰教: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马尔代夫。
(3)泰姬陵――印度7、人口与经济: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一(1)南亚人口最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印度(2)印度的电脑软件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七年级地理第七章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第七章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及其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规律的学科。
在七年级地理第七章中,我们将学习关于“农业与种植业”的知识点。
一、农业的定义和发展1.1 定义农业是指通过人工方式栽培植物和养殖动物,获取各种农产品的生产活动。
1.2 发展历程人类从原始社会开始就进行了农业活动,最初还是手工农业,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了机械化农业,现在又出现了智能化农业。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二、种植业的分类2.1 粮食作物粮食作物是指用于主食的庄稼,如水稻、小麦、玉米等。
2.2 经济作物经济作物是指用于非主食的作物,如棉花、油菜、糖料等。
2.3 果树和蔬菜作物果树和蔬菜作物是指常见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西瓜、黄瓜、西红柿等。
三、土壤的特性和分类3.1 土壤特性土壤是地球表面由岩石、细颗粒状物质、有机质、水、空气等组成的天然物质,具有吸附、渗透、保水、透气、调节环境等特性。
3.2 土壤分类按照形成因素、风化程度以及化学和物理性质等因素可以将土壤分为20多个大类,如红壤、黄壤、水稻土、草地土等。
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理解土壤的特性和分类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四、地球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地球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例如:4.1 气候不同气候状况下适合不同的作物生长。
例如,温带气候适合种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热带气候则适宜种植茶叶、水稻等。
4.2 地形和土地利用地形和土地利用也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
例如,丘陵、山地可以种植果树,平原则适合种植粮食作物。
4.3 水资源水资源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不同的作物需要不同的水量,因此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五、农业与环境保护农业生产中需要使用化肥、杀虫剂等农药,这些物质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应该尽量减少对土地、水资源和大气的污染,采用绿色生态的种植方式和改善土地质量,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知识点汇总)
第一节日本1自主学习1.日本是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等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组成。
2.日本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3.日本首都东京,位于关东平原。
4.日本著名的山峰富士山是有名的旅游胜地,它其实是座火山。
5.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合作探究日本火山、地震知识探讨:1.读课本P16图7.7,想一想: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答:日本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
第一节日本2自主学习1.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个资源小国。
2.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对资源需求越来越多,国内供应不足,于是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
3.日本依靠科学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对进口原料进行加工,制成_工业制成品_大量出口,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4.近年来,日本在海外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欧洲、美国、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5.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
其传统服装是和服。
6.日本文化既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西方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简答题读课本,分析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名称和工业区分布的特点答: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京滨工业区。
工业区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
自主学习1.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2.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地带。
3.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__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_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4.东南亚湿热的气候,是这里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
这里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5. 泰国、越南、和缅甸_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6.泰国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
7. 菲律宾是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
七年级地理第七章知识树
七年级地理第七章知识树
七年级地理第七章的知识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地球的运动:介绍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解释造成昼夜和季节变化的原因。
2. 气候与气象:介绍气候和气象的概念,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认识不同气候带的特点和分布。
3. 气象要素:介绍气温、降水量、风向和风速等气象要素的概念,了解它们的测量方法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4. 气象图解:学习如何阅读和理解气象图,包括天气图、气温图、降水图等,了解它们的符号和表示方法。
5.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探讨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包括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等问题。
6. 自然灾害与预防: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洪水和飓风等,学习如何预防和减轻其影响。
7. 地理信息系统(GIS):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应用,了解如何使用地图和卫星图像进行地理研究和分析。
通过学习以上内容,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地理现象,培养对地球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七年级地理下册了解地区知识梳理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了解地区知识梳理一东南亚1、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1)位置和范围: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
(2)地形①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②马来群岛:地势崎,多山岭,少平原,多火山、地震。
(3)气候①中南半岛大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分为雨季和旱季。
②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4)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地带。
2、马六甲海峡(1)位置: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2)重要性: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3、富烧的物产(1)农产品①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棕油、椰子、椰油、蕉麻等②粮食作物:水稻。
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2)矿产品:锡、石油、天然气。
4、中国的近邻(1)东南亚共有11个国家。
①中南半岛: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老挝、马来西亚、新加坡。
②马来群岛: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东帝汶。
(2)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最集中的地区,主要来自我国的广东和福建两省。
二南亚1、位置与国家(1)位置与范围①纬度位置:大部分地区位于中低纬度,热带面积广②海陆位置:东濒孟加拉湾,西滨阿拉伯海,北部是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南部是印度洋。
③范围:位于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
(2)主要国家和地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以及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两个印度洋上的岛国及克什米尔地区。
2、三大地形区(1)北部山地:狭长的喜马拉雅山脉。
(2)中部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
(3)南部高原:德干高原。
(4)主要河流①印度河:发源于中国,主要流经印度、巴基斯坦,注入阿拉伯海②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南坡,经过印度、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
3、一年分三季的热带季风气候(1)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知识点1、十字路口的位置(P22图7.19、P22图7.20、P23图7.21)⑴位置:亚洲的东南部,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⑵范围:包括中南半岛(位于中国以南)和马来群岛(在中南半岛东南方,也叫南洋群岛,是世界最大的群岛)⑶交通: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个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重要通道。
2、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⑴两种热带气候:有利于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
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蕉麻的最大产地。
气候类型气候特征主要分布地区对农业影响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降水丰沛马来群岛大部分,马来半岛南部粮食作物:稻米(泰国、越南、缅甸)四种产量世界第一的热带经济作物及产地:天然橡胶——泰国棕榈油——马来西亚椰子——印度尼西亚蕉麻、椰子——菲律宾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北部⑵东南亚人喜食米饭的原因:①耕地较少,人口稠密,对粮食的需求量大,而水稻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生产劳动力投入大;②高温多雨的气候有利于水稻的生长;③本区种植水稻的历史悠久。
3、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P26图7.28)⑴地形地势特点: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河流沿岸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易于灌溉,交通便利。
⑵主要河流:河流中南半岛名称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中国境内名称元江澜沧江怒江独龙江⑶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城市名称附近大河名称所在国家名称河内红河越南金边湄公河柬埔寨万象湄公河老挝曼谷湄南河泰国仰光伊洛瓦底江缅甸⑷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利与弊有利条件:①提供大量城市建设用地;②为城市生产、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③水运通道;④若城市位于上游,能够利用廉价清洁的水。
不利条件:①河流水患;②河流污染,城市环境恶化。
3、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⑴华人与华侨的涵义①华人:中国人在国外定居下来后,取得了所在国国籍的,称为华人。
七下地理第七章课时2 欧洲西部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1)意大利名胜古迹众多,举办冬奥会可以极大带动 旅游 业的发展。 (2)与意大利相比,挪威开展雪上项目的有利自然条件 是 纬度更高,气温更低 ,积雪期更长。 (3)欧洲西部气候以 温带海洋性气候 为主,全年较湿润,冬季 以降雪为主,为冬奥会举办提供了条件。 (4)图中冬奥会举办地都分布在 山地 (地形类型附近),请分析原 因。(答两点即可)
能力提升
(2023成都)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非常特殊,有着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下图为北极熊与企鹅之间的对话。据此完成4~6题。
4.下列自然环境特征为南、北极地区共有的是(
)
√A.纬度位置高
B.沙漠面积广
C.以高原为主
D.以海洋为主
5.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
)
A.全年降水量较多
√B.全年平均风速更大
命题点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2023天水)格陵兰岛是全球第一大岛,该岛冰 区面积占全岛面积的85%。1995年之后,我国加 入了对格陵兰岛的科考,虽时间较晚,但成果颇丰。 读格陵兰岛简图,完成1~3题。
1.格陵兰岛气候寒冷,冰层巨厚,主要原因是(
)
A.面积巨大
B.人类影响小
√C.地处高纬
D.地势较高
2.在格陵兰岛上能(
)
A.观赏到成群结队的企鹅
√C.看到冰山与冰川的奇景
B.看到极光,无极夜现象 D.看到森林广布,草原连片
3.格陵兰岛上的早期居民是因纽特人,根据环境特点判断他们的传统生活
方式是(
)
√A.以捕鱼打猎为生
B.种植粮食作物
C.经营海上贸易
D.放牧牛羊为主
(2022兰州)罗斯海新站是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预计2022年建成。
七年级下地理第七章复习提纲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 日本1、地理位置: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东临①太平洋,西隔②日本海与③俄罗斯、④中国、⑤朝鲜、⑥韩国遥遥相望,属东亚国家,位于北温带。
2、领土组成:由⑦北海道岛、⑧本州岛(日本最大的岛)、⑨四国岛 、⑩九州岛等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
3、国土特点:日本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有利于渔业、造船业、海洋运输业、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
4、地形特征:以山地、丘陵为主,沿海有狭小的平原,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A 是东京。
5、多火山和地震(1)成因:日本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所以多火山、地震。
日本的最高峰B.富士山,是一座火山,也是日本的象征。
(2)多火山和地震的影响:有利的影响:形成丰富的旅游资源,如著名的富士山、温泉等;不利的影响: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影响巨大,如交通堵塞、粮食减产、严重时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应对措施:举行防震演习,加强防震教育,进行防震知识宣传,使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标准,建立自然灾害预警机制等。
6、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
7、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1)经济类型:加工进口原材料,出口工业制成品。
(2)有利条件:发达的科技,充足的劳动力,优良的港湾,便利的交通等。
不利条件:国土狭小,矿产资源贫乏,国内市场有限。
⑤⑥⑦⑧⑨⑩ 关东平原A(3)主要的工业区:①京滨工业区、②名古屋工业区、③阪神工业区、④濑户内工业区、 ⑤北九州工业区。
(4)工业分布特点:太平洋沿岸和A.濑户内海沿岸。
原因:这里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区;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科技发达。
(5)海外投资建厂对象:欧洲、美国、东亚和东南亚。
8、日本主要民族是大和民族,具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特点。
第二节 东南亚1、位置和范围: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主要包括A.中南半岛和B.马来群岛两部分。
人教部编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7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课本知识点总结
人教部编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7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课本知识点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首都:东京,重要港口:横滨、神户,国花:樱花)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1.位置、范围(1)领土组成: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其周围海域组成。
最大的岛屿:本州岛。
(掌握图上位置) (2)位置:纬度位置:北半球,东半球,北温带。
海陆位置: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
与亚欧大陆隔海相望。
(3)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4)海岸线特点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2.自然环境:(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且多分布在沿海。
(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
最高山峰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也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
)(2)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海洋性季风气候)(3)河流特征:河流短小湍急。
二、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1.资源特点:两多一少,水能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
2.工业发展模式:“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说明日本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
)3.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有利条件——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航海业发达;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先进的科学技术。
不利条件: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
4.工业分布: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原因:沿海港口条件优越,便于巨型船舶可以停靠;便于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产品;沿海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5.主要工业区及其分布:九州岛——京滨工业区(东京、横滨)、名古屋工业区(名古屋)、阪神工业区(大阪、神户);濑户内海沿岸——濑户内工业区;九州岛——北九州工业区(北九州)p186.对外投资对象: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有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1.文化特点:东西方文化兼容,传统与现代结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 我们相邻的国家和地区”的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相邻的国家和地区”必背知识点一、日本1. 位置与范围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是一个岛国。
主要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四个大岛及附近众多小岛组成。
2. 地形与气候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总面积的3/4,平原狭小。
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点。
3. 自然资源与经济矿产资源贫乏,森林资源丰富。
经济高度发达,是加工贸易型经济,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4. 文化与民族文化东西方兼容,传统与现代并存。
民族单一,主要民族为大和民族,国花为樱花。
二、东南亚1. 位置与范围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
是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 “十字路口”。
2. 地形与气候中南半岛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主要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3. 物产与农业东南亚是热带经济作物和稻米的重要产区。
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
4. 城市与人口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主要来自中国的广东和福建两省。
首都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如河内 (越南)、金边 (柬埔寨)、万象(老挝)等。
5.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三、印度1. 位置与范围位于南亚,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
2. 地形与气候地形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中部为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
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极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
3. 人口与资源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人口数量多且增长快。
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铁、锰等。
4. 农业与工业农业以水稻和小麦为主,分布受气候影响显著。
工业分布接近原料产地,如钢铁工业集中在德干高原东北部。
七年级(下)地理笔记
第七章亚洲第一节“日出之地”──亚细亚洲(面积、位置、地形、河流、气候)一、面积最大的大洲(4400万km2)1.地理位置及范围2.地形及河流⑴地势起伏最大,高低最悬殊的大洲⑵中间高,四周低⑶河流的特点∶呈放射性状分布3.复杂的气候(10种气候类型)⑴影响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①地跨热、温、寒带;跨大陆东、西两岸②地形复杂多样⑵季风气候显著(季节风)成因东临最大大洋---太平洋西靠最大大陆---亚欧大陆夏季∶偏南风冬季∶偏北风二、亚洲的政区,人口和经济发展1.亚洲的分区∶按自然、人文和地理位置划分2.亚洲的人口发展∶总人口近40亿人(60%以上),有6个人口超亿的国家①中国(12.76亿)②印度(10.02亿)③印度尼西亚(印尼)3.亚洲的经济发展第二节与中国山水相连地区──东南亚一、东南亚的地形和国家1.东南亚的组成①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沿海众多平原②马来群岛(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多火山、地震(亚欧、太平洋、印度洋板块)2.东南亚国家∶11个国家3.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海上咽喉(嘴巴)3.狮城---新加坡二、富饶的物产和旖旎的风光1.丰富的农产品∶水稻、橡胶、油棕2.丰富的矿产资源∶石油、锡矿3.旅游资源三、华人、华侨最大的聚居地第三节喜马拉雅山之南─南亚Q1:南亚为何又称“南亚次大陆”?A:书P18Q2:南亚有那些主要地形区?A:书P19一、独立的地理单元1.南亚次大陆、印巴次大陆2.主要地形区北∶喜马拉雅山──苏莱曼山(4000m以上)中∶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200──400m)南∶德干高原(500──1000m)(古老、低矮)3.南亚的国家∶7个国家二、南亚的工农业发展1.工业的概况⑴矿产∶铁、煤、石油、猛、铬(有色金属)⑵工业区东北部∶加尔各答---煤、铁工业、机械制造、麻纺织三大工业区西海岸工业区∶孟买(印度最大的城市、海港)-石油、港口工业、综合性工业南部∶班加罗尔---机械制造、电子工业(人才)、航空枢纽⑶农业∶黄麻、棉花、小麦、茶叶(喜马拉雅山麓)(雨都∶乞拉朋齐)三、南亚的民族、宗教、习俗1.民族大熔炉、人种博物馆2.宗教印度教---印度、尼泊尔佛教---斯里兰卡、不丹伊斯兰教---巴基斯坦、马尔代夫、孟加拉国第四节世界石油宝库──西亚一、重要的地理位置∶“三洲五海”之地三洲∶亚洲、欧洲、非洲五海∶里海(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咸水湖)黑海、红海、地中海和阿拉伯海二个海上要冲∶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亚丁湾二、主要国家∶19个国家,一个地区(克什米尔地区)三、世界石油宝库1.主要产油区∶波斯湾沿岸2.石油输出路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四、气候和地形1.主要地形区伊朗高原三大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阿拉伯高原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平原、两河流域)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2.气候∶以干旱为主的气候五、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1.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石油资源三大矛盾 2.民族矛盾长期尖锐3.宗教矛盾错综复杂民族∶阿拉伯人伊朗人土耳其人犹太人(巴勒斯坦) (突厥) (以色列)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麦加圣城、麦地那)(耶路撒冷)第五节樱花之国──日本一、一衣带水的邻国(隔着东海相望)①东线马六甲海峡日本、中国②西线苏伊士运河西欧③南线好望角英国1. 领土组成日本群岛 本州岛 四国岛九州岛2. 海陆位置特点∶四面临海的群岛国东面直接面临太平洋,西侧与亚欧大陆隔海相望3. 日本文化经济:东西方兼容二、多火山地震的国家三、资源小国,经济大国1. 国土狭窄,自然资源极度缺乏(38万km2)2. 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⑴经济特点∶贸易主要依靠国际进口,经济对外依赖极强,经济以“进口-加工-出口”的发展特点。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 复习知识点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出自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杭信一中何逸冬A、日本1、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北部)、大洲位置(亚洲东部)、纬度位置(经纬度跨度较广)23°N——46°N、122°E——148°E,日本南北国土狭长,并与经线斜交,使得日本的地理环境更为复杂多样,跨纬度广,南北温差就大,跨经度广,东西地方时差就大。
2、地形特点:典型的岛国,以四大岛(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如神户、横滨),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多火山、地震(日本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不稳定)3、发达的经济:日本是世界经济强国,对外依赖严重,要从国外大量进口进口原料和燃料(如煤、石油、铁矿石),依靠科学技术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加工原料,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
4、日本的主要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濑户内海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分布特点:日本工业高度集中,主要分布于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地区。
5、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传统色彩与现代气息并存,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6、日本投资措施: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和销售基地,主要向美国、西欧和东南亚地区;B、东南亚1、东南亚的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国家(共11国):越南、老挝、印度尼西亚(千岛之国,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文莱、东渧汶。
地理位置:纬度位置(10°S——25°N)主要位于热带;海陆位置: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和岛国,受海洋影响较大;交通位置:位于南北两个大洲(亚洲和大洋洲)东西两个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从欧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初一地理下册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教案●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1、日本是一个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自北向南依次为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最大的是本州岛。
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
面积37.7万平方千米,人口1.27亿(____年)。
2、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是一个多火山和地震的国家,最着名的火山是富士山。
地形以山地为主,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
日本为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图7.2 p18,活动p19)3、日本的首都是东京,日本最大的港口城市是横滨。
日本由于地域狭小,资源贫乏,二战以后,经济高速发展,对工业原料和燃料的需求增多,加之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很强。
日本的经济特点是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区,这样有利于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扬长补短。
(工业分布的原因见活动p23)4、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
日本文化既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第二节东南亚1、东南亚在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图7.17-18 p26-27)2、东南亚最大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唯一的内陆国是老挝。
注意与中国接壤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3、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东南亚人口稠密,耕地较少,高温多雨,将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
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得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
东南亚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出口国,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油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2016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知识点总结
第七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日本
1、日本是一个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自北向南依次为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最大的是本州岛。
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
面积377万平方千米,人口127亿(2003年)。
2、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是一个多火和地震的国家,最著名的火是富士。
地形以地为主,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
日本为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图72 p18,活动p19)
3、日本的首都是东京,日本最大的港口城市是横滨。
日本由于地域狭小,资贫乏,二战以后,经济高速发展,对工业原料和燃料的需求增多,加之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很强。
日本的经济特点是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区,这样有利于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扬长补短。
(工业分布的原因见活动p23)
4、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
日本化既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是东西方化兼容的典型。
第二节东南亚
1、东南亚在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群岛两部分,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位于(马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图717-18 p26-27)
2、东南亚最大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唯一的内陆国是老挝。
注意与中国接壤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3、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东南亚人口稠密,耕地较少,高温多雨,将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
湿热的气候条,使得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
东南亚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出口国,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马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油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
(图722 p29 活动p30)
3、中南半岛上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各大河上游流经区,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下游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及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易于灌溉、交通便利,形成重要的农业区。
中南半岛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图728 p31)
城市附近大河所在国家
河内红河(上游为元江)越南
金边湄公河(上游为澜沧江)柬埔寨
万象同上老挝
曼谷湄南河泰国
仰光伊洛瓦底江(上游为怒江)缅甸
4、东南亚居民绝大多数为黄种人。
世界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是东南亚。
如新加坡、印度尼西亚。
东南亚的旅游胜地。
(图730 p33)第三节印度
1、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超过10亿,居世界第二位。
2、印度地形分为三部分:北部是喜马拉雅脉,中部是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最大河流是恒河,印度河在巴基斯坦。
注:看印度地形图734,找出印度所在经纬度、临海,地形的分布特点,主要邻国及方位,主要城市:新德里、加尔各答、孟买、海得拉巴、班加罗尔。
3、印度大部分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雨季(6-9月)盛行西南季风,旱季(10月-次年月)盛行东北季风。
(活动p37)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极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
为抵御水旱灾害,修筑水利工程,如北部恒河、印度河流域规模庞大的灌溉系统,南部的防旱贮水池。
4、20世纪60年代,印度实行了“绿色革命”,改进了粮食生产技术,粮食产量增长很快。
水稻和小麦是印度主要粮食作物,对照图734、741、742,分析小麦和水稻的分布与地形和降水的关系。
经济作物有
棉花、黄麻和甘蔗。
印度的黄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棉花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印度首都是新德里;加尔各答是麻纺织工业中心和钢铁工业中心;孟买是棉纺织工业中心;班加罗尔是印度的“硅谷”。
第四节俄罗斯
1、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位于亚欧大陆北部,地跨亚欧两大洲,领土大部分处于北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特征是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2、大部分地区地形比较平坦,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以脉河流为界自西向东分别是东欧平原(乌拉尔、乌拉尔河)西西伯利亚平原(叶尼塞河)中西伯利亚高原(勒拿河)东西伯利亚地。
对照俄罗斯地形图74,找出俄罗斯的经纬度位置,周边国家、大洋及海,各地形区的位置及分界。
3、俄罗斯资种类齐全,储量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能够自给的大国之一。
石油、天然气、煤、铁资居世界前列,最大的煤矿是库兹巴斯煤矿,著名的油田有第二巴库油田和秋明油田,最大的铁矿是库尔斯克铁矿。
俄罗斯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位于圣彼得堡附近,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位于莫斯科附近。
(图748 p44,阅读材料)
4、俄罗斯交通部门齐全,但交通运输线在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的分布不平衡。
(1)以铁路运输和管道运输为主,欧洲部分铁路密集,形成以莫斯
科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亚洲部分铁路稀疏,有一条横贯亚欧大陆的铁路是西西伯利亚大铁路,被称为亚欧大陆桥。
(第二条亚欧大陆桥起始点为中国连云港,终点为荷兰鹿特丹)
(2)伏尔加河是俄罗斯的母亲河,是欧洲第一长河,流量丰富,水流平稳,航运价值高,通过运河,伏尔加河可以五海通航(波罗的海、白海、里海、亚速海、黑海)。
、莫斯科是俄罗斯首都,俄罗斯最大的城市,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化和交通中心,有世界著名的克里姆林宫和红场;第二大城市是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圣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是太平洋沿岸的港口城市;摩尔曼斯克是北冰洋沿岸的终年不冻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