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文学作品的特点分析合集共四篇

合集下载

试析孙犁短篇小说的画面美

试析孙犁短篇小说的画面美

试析孙犁短篇⼩说的画⾯美2019-09-20摘要: 孙犁的短篇⼩说,展现出独具特⾊的画⾯美,⼀是宁静的画⾯美,⼆是和谐的画⾯美,三是流动的画⾯美。

这种美来源于作家在⽣活中所孕育的丰富情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 孙犁短篇⼩说画⾯美“荷花淀派”创始⼈孙犁的短篇⼩说,秀雅隽永,清新晓畅,不仅展现出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真⾄善的⼈情美,清新俊丽的语⾔美,⽽且展现出独具特⾊的宁静、和谐与流动的画⾯美。

⼀、宁静的画⾯美孙犁的短篇⼩说,虽然是写战争题材,但是在⼩说中,孙犁对于真实的战争场⾯却惜墨如⾦,让⼈看不到宏⼤悲壮的战争场⾯,看不到你死我活的激烈拼杀,即使有⼀些战⽃场⾯的描写,也是⽤⼀种平缓的语调娓娓道来,淡笔渲染。

掩卷⽽坐,满⽬涌现的是⼀幅幅⽩洋淀的波光芦影图和⼀幅幅冀中乡村的恬适秀美图,宁静的画⾯美油然⽽⽣。

在《采蒲台》中,作家⽩描了⼀幅⽔淀风景图:“这⾥地势低下,云雾很低,风声很急,淀⽔清澈得发⿊⾊。

芦苇万顷,俯仰吐穗。

”寥寥数语,简洁⽽传神地勾画出⽩洋淀芦花盛开的美景。

可以想象得出,⼀望⽆际的苇花,盛开在⼀望⽆际的⽩洋淀,天空上有云,⽔淀上有雾,迎⾯吹来了很急的风,你会感觉到⼀丝丝凉意,沁⼊你的肌肤,⽽这时,你正驾着⼀只⼩船,急驶在芦苇的夹道中,去执⾏⼀项特殊的任务。

此情此景,使⼈不由得⼼⽣欣慕,向往这样的地⽅。

⼜如《钟》,作家描摹了冀中乡村的风景:“(南海⼤⼠庙)西墙外⾯是⼀个芦苇坑,村⾥的⽔都流在这⾥,苇⼦长得很好。

到了春天,苇锥锥像⼩⽜犊头上钻出来的紫红⼩犄⾓,⽔灵灵地充满⽣⽓。

到夏天,⾬⽔涨满,是⼀⽚摇动的绿⾊的⼤栅帐。

到冬天,它点缀着平原单调肃杀的⽓象,黄⽩的芦花从这⾥吹起来。

”清新⽽晓畅的笔致,绘出了芦苇⾃然⽣长的画⾯。

试想,在⼴阔的冀中平原,在恬适秀美的乡村,春天来了,⼤地醒眼,万物复苏,沉睡了⼀个冬天的苇锥锥不⽢寂寞,想为万紫千红的春天,添上⾃⼰的颜⾊。

于是,⽔灵灵的充满⽣⽓的苇锥锥吐出了紫红。

孙犁小说的诗性品格

孙犁小说的诗性品格

孙犁小说的诗性品格引言风格,是一个作家创作成熟的标志,意味着作品达到了较高的艺术造诣,因此,拥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许多作家追求的目标。

然而,风格的形成却与多种因素有关,除了内在的艺术气质和创作个性外,题材的选择、人物的塑造、艺术的构思、语言的风格以及意境的营造等都在发挥着作用。

在当代作家中,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可谓屈指可数,孙犁应是其中的佼佼者。

作为小说家,孙犁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中从来不曾统领创作的潮流,他总是保持着自己一贯的审美追求,进行扎实的艺术创作,成为文坛上“一面永不褪色的艺术旗帜”。

他的小说以清新、淡雅、隽永的风格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一直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

孙犁的小说为什么会有这样持久的艺术感染力呢?从文体上看,这来源于它所具有的独特的诗性品格。

那么,孙犁小说的诗性品格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作家创作诗性品格小说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呢?孙犁以《荷花淀》为代表所开创的“荷花淀”风格小说对中国当代文学又产生了哪些影响?本文即以他早期的一系列短篇小说为例,通过其诗性品格的解析,来探讨孙犁小说的艺术魅力以及“荷花淀”风格小说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深远影响。

本论一、孙犁小说诗性品格的具体表现:(一)、重大题材的诗意解读20世纪四五十年代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从此战火纷飞,硝烟弥漫。

中国人民饱受着日军的蹂躏和战争的苦难,但是伟大的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

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战斗。

经过八年不屈不挠的斗争,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随后,中国爆发了内战,中国人民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反动派进行了最后的战斗,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这块饱受战争创伤的土地上建立了新中国,并对社会生活进行了翻天覆地的改革,如农村土地改革,建立农村生产合作社等。

孙犁早期的小说就是以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为背景的。

我们考察孙犁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短篇小说,应当说,在题材的选取上,属于人们习惯称之为“重大题材”的革命历史题材和农村题材,并且在他的笔下,常将二者合二为一,即描绘与书写北方农村所经历的革命风云变幻和社会历史变迁。

例谈孙犁小说的艺术特点

例谈孙犁小说的艺术特点

例谈孙犁小说的艺术特点作者:白春梅来源:《甘肃教育》2014年第16期〔关键词〕孙犁;《荷花淀》;人性美;艺术笔调〔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6—0097—01一、浓郁的人性美、人情美的抒情对人性美的执着,使孙犁把带着生命的温暖的笔端,伸向纯情而微妙,或率真而无邪的少妇心灵。

《荷花淀》中妻子送郎上战场的一幕为人所熟知,听到丈夫述说第一个报名参军,正在织席的妻子似被苇眉子划破了手,在嘴里吮了一下,低下头:“你总是很积极。

”在别人也许是慷慨悲歌的场面,在这里都化为似水柔情,言外之意甚多。

对“人情美”的展示,是孙犁小说的一贯追求。

《荷花淀》通过白洋淀妇女由送夫参军到自觉组织起一支战斗队伍的细致描绘,满腔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美丽心灵。

开头写淡淡的月光,朦胧的夜雾,修长的苇眉子,银白的荷叶荷花香。

作者之所以不怕费笔墨地勾画出白洋淀的湖光山色,风姿秀态,其目的正是为了抒发劳动人民世世代代勤奋劳动,创造了美好家园的自豪情怀,以及改造家乡的乡情乡爱,正是白洋淀人民的人情美。

二、独特的艺术笔调《荷花淀》虽是以抗战生活为题材,但却不以金戈铁马的厮杀,尖锐激烈的冲突,曲折惊险的情节取胜。

而往往是以一条简单的情节线索串联起几个重要场景,在五千多字的篇幅中,用来写伏击的只有十分之一的文字,重要笔墨都用来写夫妻话别,探夫遇敌,见到丈夫等场景,用饱含诗情而又灵巧轻捷的笔触加以精雕细琢,如夫妻话别,写的是水生他们报名参军抗日,而作者没将笔墨放到水生他们如何报名的场面上,却通过水生嫂得知丈夫已报名参军时,在内心激烈的矛盾中,做出了自己的抉择——“你走我不拦你”来表示支持丈夫参加大部队,因为水生嫂毕竟不是那种心胸狭小,只知道恋个人和家庭小天地的旧式妇女,而是在党所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里觉醒成长起来的一代新型妇女的典型,她知道丈夫为什么当兵,为谁打仗。

因此,她深明大义,在民族灾难深重的时刻,毅然决然挑起了家庭和生产两副重担,让丈夫安心打仗。

孙犁的风格剖析

孙犁的风格剖析

孙犁的风格剖析孙犁的作品以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为其秀雅、隽永的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淀》、《嘱咐》等短篇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篇章。

被文艺界视之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孙犁的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农村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战斗情景。

茅盾说过:“孙犁的创作有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于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决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

”(《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他早年所写的文章清新而隽永,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向往,而晚年的文章则老辣纷披,对社会和世事有较多的鞭挞和批评。

他既写出了象《荷花淀》那样优美、抒情的小说,又写出了象“不自修饰不自哀,不信人间有蓬莱。

阴晴冷暖随日过,此生只待化尘埃。

”这样消沉、悲观的诗句。

孙犁的作品反差如此之大,以至于读他前后不同时期的文章对他产生判若两人的感觉。

这究竟是为什么?一个真实的孙犁到底又是什么样子呢?孙犁曾经说过:“文艺虽小道,一旦出版发行,就也是接受天视民视,天听民听的对象,应该严肃地从事这一工作,绝不能掉以轻心”。

象所有现代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命运一样,作家的命运也和时代紧紧相联。

当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并逐渐收缩知识分子言说的空间时,有的作家积极投身其间,有的作家在参与和退避之间犹豫徘徊,有的则保持沉默。

沈从文、孙犁当属后者。

如果说沈从文的沉默中饱含了太多的辛酸和无奈,那么孙犁的沉默则是以一种主动退缩的方式来守护自己的道德操守,尽管此中也有较多的无奈和被迫。

和沈从文的后半生一直沉默到死截然不同,孙犁“文革”以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不仅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而且一反过去唯美的创作倾向,对社会的不公与人性的险恶有较多的揭露批评。

比如他在《后富的人》一文中,对社会不公和由此造成的贫富悬殊曾有辛辣的讽刺和批评。

论文:单纯情调--孙犁小说的艺术风格

论文:单纯情调--孙犁小说的艺术风格

单纯情调—孙犁小说的艺术风格作者:蔡传稳指导教师:高红卫作为小说家的孙犁,他之引人注目,不在创作数量上的丰盛,而在突出的质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所表现的是“善良的东西,美好的东西,能得到一种极致。

”(1)他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为了给人民以希望、以前途,为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光明、繁荣和兴旺,以单纯和真诚的赤子之心,致力于对生活中固有的美的事物的发现和讴歌,并使之升华,使之光大。

他所要求发现的,所要表现的,不只是那些一般性的事物,而是处于极致状态整合的真善美事物。

在表现和讴歌方式上,也力求在艺术上达到真善美的极致境界。

在他创作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艺术追求,达到一种独特的艺术个性——单纯情调。

这种艺术个性由作家自己的个性、气质出发对客观事物进行艺术选择和艺术提炼中达到的,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积累和认识中达到的升华,是孙犁特定的生活环境和思想情绪的反映,而这种反映,渗透于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就是作家自己的艺术风格和个性。

他的小说并不追求情节的曲折和故事性,往往以散文式的笔法来抓住事物中某些鲜明环节,加以实现,形成自然清新、秀美隽永、质朴单纯、完整统一的艺术境界,以纤丽的笔触和真诚的感情构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散发出冀中平原特有的泥土芳香。

一、表现在题材选择与人物把握上。

孙犁式的“单纯情调”,是作家在艺术选择中产生的。

作家注重小说的生活实感和生活韵味,注重于逼真地和传神地表现群众生活情调。

他深受冀中地区人民斗争生活的哺育、感染,所以他的小说多写这里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英勇奋斗的事迹。

他的题材比较广泛,但写得最多的是农村的妇女生活。

受压迫最深的农村妇女,这时与男子平等地参加各项斗争,她们的聪明才智和优良品德一下地迸发、显现出来,从而引起作家的格外关注。

他曾说过:“她们在抗日战争年代,所表现的识大体,乐观主义以及献身精神,使我衷心敬佩到五体投地的程度。

”(2)这不仅决定了大批劳动妇女形象的产生,而且造成了为抒发自己敬佩心情所特有的抒情意味。

孙犁的作品

孙犁的作品

孙犁的作品简介孙犁(1908年-2002年),原名欧阳少石,笔名犁,山东泰安人。

是中国现代作家中著名的女作家之一,也是一位优秀的散文家、诗人。

她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被称为“现代北方散文之父”。

孙犁的作品以其细腻的笔触、真实的生活感受和独特的女性视角而著称。

她的作品大多描写家庭、婚姻和社会角色问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情节展示人们的内心世界和命运的困境。

她的作品充满了温情和深情,令人动容。

主要作品孙犁的作品涵盖了小说、散文和诗歌等多种文体。

以下是一些她的主要作品:小说1.《难道只有我一个人吗?》:这是孙犁的成名作,讲述了一个女性在家庭中的孤独和无奈。

小说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她对婚姻和家庭的思考和反思。

2.《天堂里的女人》:这是一部讽刺小说,描绘了一个虚伪的小城。

小说以幽默的语言展示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遭遇,呈现了社会的荒诞和个体的挣扎。

散文集1.《平凡的世界》:这是一本集结了孙犁多年散文创作的作品集。

书中收录了她的一些经典散文,如《炊事员的故事》、《平凡的世界》和《母亲》等。

这些散文以她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家庭、母爱的赞颂。

2.《如梦令》:这是孙犁的另一本散文集,收录了她在不同年代创作的散文作品。

这些散文以她独特的女性视角,展示了女性的心灵世界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集1.《迷糊草》:这是孙犁的第一本诗集,收录了她的一些诗歌作品。

诗集以充满想象力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自然和人生的美好。

2.《叶子的诗》:这是孙犁的另一本诗集,诗集中的作品大多以叶子为主题。

诗集以孙犁敏感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叶子的独特感受。

影响与评价孙犁的作品以其真实和独特的视角打动了无数读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她以女性的视角揭示了家庭和社会的问题,表达了对封建道德和社会束缚的反思和怀疑。

她的作品对当代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的散文以其真实感人的描写和对细节的关注对后来的散文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孙犁赏析

孙犁赏析

一缕荷花香说来惭愧,长了二十年了,每每被人问起什么是文学,我都用“我觉得”,“应该是”“可能”这一类的词来小心翼翼地阐释我所认为的文学的含义。

记得很小的时候,还不懂象文学这类高雅的词汇,只是很喜欢上语文课,不是因为要考高分回家换糖吃,仅仅是兴趣使然,喜欢听老师讲有趣的故事,喜欢揣摩作者写文章的用意,还喜欢幻想有一天别人学习我的文章。

大些以后,渐渐接触一些深一点的书籍,“文学”也就渐渐闯入自己的生活,那时候看来,文学是种好高深的东西,是一种只有名师大家才能玩味的东西,文学就是《乱世佳人》,就是《巴黎圣母院》,就是《老人与海》,就是《红楼梦》,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仿佛只有读完了这些著作,才能将文学装进自己的口袋。

再大些就到了现在,解除了很多关于文学的不同见解,有人说文学就是文字的学问,有人说文学就是人的学问。

各有千秋吧,渐渐地,我也形成了对文学的拙劣的见解。

个人以为,文学就是一种态度,对生活的态度,对自己和对他人的态度。

文学没有好坏之分,角度不同,立场不同而已。

所以我得出的结论是,文学不是高高在上的,晦涩难懂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我们需要的文学,他是平易近人的,如淅淅沥沥的春雨,能滋润人们干涸的心田;文学又是来势汹汹的,如电闪雷鸣,能唤醒人们沉睡的思维。

平心而论,我并没有读过多少大家的作品,但在我认识的有限的几位作家中,让我印象深刻而不得不提的是孙犁先生。

孙犁先生的作品中那种鲜有的平和跟自然深深地吸引了我。

第一次读孙犁先生的作品是初中语文课本上的《荷花淀》,我才疏学浅,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先生的作品,只记得读完以后,脑子里冒出的词语是:干净。

对,就是一种干干净净的感觉,很清新,很自然,很淳朴。

从那时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使我想走近孙犁,了解孙犁。

一孙犁生平简介孙犁(1913年4月6日~2002年7月11日),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被誉为“荷花淀派”创始人。

原名孙树勋。

河北省安平县人。

12岁在安平县城上小学时,开始接触五四新文学。

孙犁小说艺术特色

孙犁小说艺术特色

孙犁小说艺术特色孙犁小说的艺术特色一、从平凡的生活事件中开掘主题,立足于小人物描写来反映时代主题,反映时代精神。

孙犁青年时代就参加了革命,半个多世纪中,他经历了我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的激烈动荡的时代。

虽然这样,在他的作品里,却很少见到叱咤风云的大场面,他主要描写的是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力图通过在我国革命进程中那些最普通、最常见的生活事件,表现出作家所经历的那个时代,表现出特定环境中人们的精神风貌。

我们透过他的小说,可以遥看到历史车轮辗过的痕迹。

二、着力于内心世界的刻画,塑造人物的心灵美。

孙犁是善于刻画人物的,尤其善于刻画农村妇女的形象。

青年妇女和少女的形象,更是被他描写的绘形绘声和生动活泼,体现出中国劳动妇女的聪明美丽多情勇敢的特点。

他的小说在塑造人物时,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三、叙述和抒情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战斗的诗情画意美。

孙犁的小说创作,有着近似诗歌散文一样的艺术魅力,象诗歌散文那样的打动人心。

他在小说中,创造出的是如诗如画般的艺术境界。

追求散文式的格调,营造诗歌般的意境,是孙犁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

四、简洁传神,朴实自然的富有个性化的艺术语言在我国现代作家中,孙犁可谓是一位卓越的语言巨匠。

读孙犁的作品,无人不赞赏他的语言魅力。

孙犁善于表现和歌颂美的事物,善于发现和抒发生活中的诗意,这就决定了他的小说语言具有一种诗的特质。

他的作品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那诗情画意的场面,是与他那简洁传神、朴实自然、纯真而又新颖的语言分不开的。

在刻画塑造人物形象时,虽着墨不多,却深入细致,善于捕捉人物心理瞬间活动,以极凝练的语言表现出来。

孙犁小说的散文化特点研究述评

孙犁小说的散文化特点研究述评

孙犁小说的散文化特点研究述评关键词:孙犁;小说;散文化在中国现当代小说史上,小说创作有着“散”的一脉。

郁达夫的自叙传抒情小说,废名的田园牧歌小说,沈从文的边城湘西小说,师陀的果园城回忆小说,萧红的追忆家园小说以及汪曾祺的文人雅士小说等都充溢着作家独特的散文化特点。

其中,孙犁的小说也始终以独特的“诗化”、“散文化”久负盛名。

一直以来,关于孙犁小说呈现出的诗歌般的意境,散文式的笔调,人们更乐于研究前者,而对于后者则着墨不多,或者干脆将“诗化”和“散文化”混为一谈。

而实际上,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而纵观孙犁整体的小说创作,我们已能认识到,孙犁的小说,整体更符合散文化小说的气质。

在孙犁研究愈加深入的今天,对孙犁小说风格特点丰富而准确的把握仍很有价值与意义。

一、囿于文本分析下的散文化特点表述曹书文在其《试析孙犁小说的“散文”化倾向》中认为,孙犁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用一种主观色彩较深的散文笔法写人叙事、状物写景,淡化情节,不讲究篇章结构,自觉地追求文学的真,重在感情的抒发。

温江斌在其《试论孙犁小说的散文化风格》中认为,孙犁小说描摹朦胧、隽秀的环境以追求诗的意境;描绘生活的片段、侧面或场景以淡化情节;运用朴素典雅、含蓄凝练的散文语言呈现出现实主义的真情实景和和浪漫主义的诗情画意。

以上研究不外乎从孙犁小说的结构、情节、语言、人物形象、情感等出发,不同的语言描述,得出的都是作家小说散文化风格的结论。

正如杨义概括地,所谓散文化小说,既是“情节的淡化,人物的虚化,结构的自由随意化”。

这些评论,深入细致而又准确生动地分析了孙犁小说的独特因素,论证了孙犁小说独特存在的原因。

不过,以上研究资料都是囿于文本的细腻分析,创作风格,人物形象的塑造,审美取向,或论及创作手法及浪漫主义色彩,着重分析的是作者小说所具有的散文化倾向,而对作者缘何形成这种风格倾向没有论述。

不过有的研究者不仅深入把握了小说文本的特质,还论及了作家散文化风格形成的原因。

论孙犁小说创作的特点

论孙犁小说创作的特点

论孙犁小说创作的特点摘要:矛盾曾经指出:“孙犁有他自己的一贯风格”,“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决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

”孙犁的小说熔散文、诗歌于一炉,明朗纤丽,从容蕴藉,散发着冀中平原和太行山区特有的泥土芳香。

他更多地继承了古代所谓的阴柔之美,又于阴柔美中,吹进了阳刚之气。

他是一位有成就、有影响的“诗人型和音乐型的小说家”。

孙犁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作家,他不轻易发表自己的作品,他对待创作是非常严谨的态度。

所以,虽然他的作品数量不算太多,但他的每一部作品都称得上在内容和形式上和谐统一。

他的主要创作,有短篇小说和散文特写集《荷花淀》、《芦花荡》、《嘱咐》、《采蒲台》、《农村速写》,这些作品,大部分被收人以后编选出版的短篇集《白洋淀纪事》里。

中篇小说有《铁木前传》,长篇小说有《风云初记》,还有散文集《津门小集》、《晚华集》,诗集《白洋淀之曲》,以及儿童读物《少年鲁迅读本》、《鲁迅和鲁迅的故事》等。

这些作品中所能体现孙犁创作的特点是什么呢?以下分四点进行分析:一、乡土风味浓厚:孙犁的小说以写农村生活见长,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表现了对故乡人民深厚的感情。

他写了白洋淀、冀中平原、太行山区,写了那里人民的生活和战斗。

他的长、中、短篇都描绘了一幅幅河北农村秀美的风景画和清新的风俗画,具有醇厚的乡土风味。

孙犁的乡土小说的语言风格是虽然简约明了的,但却让人感到清新优美,淳朴中蕴涵着清馨可人的诗意。

比如《荷花淀》的开篇就是一幅宁静秀丽的农家风景图:“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

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

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

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

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在这里,作者用苇眉子、荷叶、荷香、蓝天、明月、微风等物象织就了一幅清爽、淡雅、优美的风景画。

孙犁小说的独特风格

孙犁小说的独特风格

孙犁小说的独特风格
1.以谈笑从容的态度反映冀中人民抗日斗争、描摹时代风云变幻的艺术角度和特点。

如《荷花淀》写白洋淀一个妇女从送夫参军到在战斗中成长的故事,贯穿的是人民的爱国主义和战斗的乐观主义精神。

2.深入细腻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心灵美。

小说写了水生嫂等一群劳动妇女的群像,水生嫂识大体,顾大局,送夫参军打日寇的爱国情操和刚毅性格,也写了她对丈夫深情款款的柔美性情。

3.散文美和浓郁的诗情画意。

《荷花淀》中,白洋淀的自然风光美和水生嫂心灵手巧的劳动美,交织成一副似诗如画的月下编席图,是对和平劳动生活和祖国美丽河山的颂歌。

夫妻月下话别、妇女寻夫、伏击战,都写人情美和自然美交织,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

融诗、散文、小说于一体的散文诗式的小说。

孙犁的风格剖析

孙犁的风格剖析

孙犁的作品以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为其秀雅、隽永的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淀》、《嘱咐》等短篇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篇章。

被文艺界视之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孙犁的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农村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战斗情景。

茅盾说过:“孙犁的创作有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于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决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

”(《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他早年所写的文章清新而隽永,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向往,而晚年的文章则老辣纷披,对社会和世事有较多的鞭挞和批评。

他既写出了象《荷花淀》那样优美、抒情的小说,又写出了象“不自修饰不自哀,不信人间有蓬莱。

阴晴冷暖随日过,此生只待化尘埃。

”这样消沉、悲观的诗句。

孙犁的作品反差如此之大,以至于读他前后不同时期的文章对他产生判若两人的感觉。

这究竟是为什么?一个真实的孙犁到底又是什么样子呢?孙犁曾经说过:“文艺虽小道,一旦出版发行,就也是接受天视民视,天听民听的对象,应该严肃地从事这一工作,绝不能掉以轻心”。

象所有现代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命运一样,作家的命运也和时代紧紧相联。

当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并逐渐收缩知识分子言说的空间时,有的作家积极投身其间,有的作家在参与和退避之间犹豫徘徊,有的则保持沉默。

沈从文、孙犁当属后者。

如果说沈从文的沉默中饱含了太多的辛酸和无奈,那么孙犁的沉默则是以一种主动退缩的方式来守护自己的道德操守,尽管此中也有较多的无奈和被迫。

和沈从文的后半生一直沉默到死截然不同,孙犁“文革”以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不仅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而且一反过去唯美的创作倾向,对社会的不公与人性的险恶有较多的揭露批评。

比如他在《后富的人》一文中,对社会不公和由此造成的贫富悬殊曾有辛辣的讽刺和批评。

他通过一高级住宅处川流不息的拣破烂的外地人日常生活的描绘,特别是在一天清晨散步时遇见一个刚从一幢楼房的垃圾间出来,满身满脸是黑灰的外地来的小姑娘所带给他的心灵震撼,提出了这样的质疑:“国家已经有不少人,先富了起来。

浅析孙犁小说的语言特色

浅析孙犁小说的语言特色

孙 犁 长 期 生 活 在 冀 中 , 非 常 了 解 和 熟 悉 冀 中 人 民 的 将 生 活 中 质 朴 寻 常 的语 言 如 实 地记 录 , 字 里 行 间却 渗 透 着
生 活 。 他 还 十 分 重 视 学 习和 运 用 劳 动 人 民的 口语 ,并 在 此 劳 动 人 民 的 朴 素 感 情 。 “ 留在 记 忆 里 的 生 活 ,今 天 就 是 财 基 础 上 提 炼 、 加 工 , 形 成 了雅 致 的 书面 语 言 。 这 些 语 言 一 宝 。 ” ( 《 召 儿 》 )还 有 “ 好 像 雨 既 从 天 上 降 下 ,就 吴 就
感 和 音 乐 美 ,而 非 文 雅 、典 雅 。 他 善 于 把 “ ” 的 口语 提 活 动 ,而 且 连 说 话 时 的 神 态 也 只字 未 提 ,只 是通 过 人 物 绘 俗 炼 为 “ ” 的 书 面 语 。他 善 于 洗 去 那 些 偶 然 的 、絮 乱 的 和 声 绘 色 的 简 单 对 话 , 就 把 人 物 心 灵 的 微 妙 变 化 , 活 灵 活 现 雅 人 民 日常 生 活 语 言 不 一 致 的 部 分 ,而 选 取 那 些 常 说 的 、 明 地表 现 出来 。
化 、 清 新 活 泼 、 富 有 乡 土 味 和 泥 土 气 息 。 “ ”表 现 为 语 吐 到 嘴 边 的 “ 妇 ”两 字 咽 下 去 了 。作 者 的 笔 触 细 致 入 雅 媳 言 的 神 采 优 美 、 带 有 诗 味 、 生 动 、洗 练 、 形 象 , 富 有 节 奏 微 ,而 用 字 却 是 非 常 俭 省 。作 者 不 但 没 有 去 写人 物 的 心 理

浅析 孙 犁 小说 的语 言特 色
。谢 永 红
摘 要:孙 犁小说 的语言清新 自然、通俗 易懂 而又 简洁精炼、细腻多情,并有 “ 诗的语言” 的美誉 。剥 犁对语言 、 的 自觉追求、其与生俱来的诗人气质以及其对语 言的精心锤炼,使其语言有一种独特的美。

通过《芦花荡》分析孙犁的作品特色

通过《芦花荡》分析孙犁的作品特色

通过《芦花荡》分析孙犁的作品特色孙犁是文学史上的清才,清辞丽句,为一时小说家之选。

对于“善良的东西,美好的东西”的表现,是孙犁创作的原则。

正是凭借这一原则,结合作者对广阔的冀中平原和白洋淀旖旎风光的熟悉,创作出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今天读来仍令人觉得清新而有韵味。

孙犁文笔婉约而流畅,他的作品中,对自身感情的抒发和对人物感情的的描述,都追求景物与人物的自然融合,篇篇作品都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抒情诗的韵致。

孙犁小说清新雅丽的独特风格便由此而出。

一直很喜欢他的《芦花荡》一篇。

《芦花荡》是《菏花淀》的姊妹篇,虽也是写残酷战争环境中的人和事,但读来一点儿也没有那种凄惨悲戚的感觉,相反,使人感觉到的更多是高昂在作品中那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透过《芦花荡》,我们能充分体会到孙犁小说创作的鲜明特色。

一、立足于小人物的塑造来反映时代主题。

在孙犁的小说中,我们很难看到十分慷慨壮烈的英雄人物,叫我们更多所感受的,是一个个生在冀中、长在冀中的普通百姓形象,有勤劳朴实勇敢的水生嫂,有懂事热情的十六七岁的妞儿,更有自信勇敢,聪明且带有传奇色彩的老头子……《芦花荡》中老头子,小说中连姓名都没有,我们所知道的,也仅是他有着高超的驾船本领,不会使枪,藐视敌人而又无所畏惧。

他对战争的警惕性不高,甚至有些过于自信……他是有缺陷的,但就是这样一个有缺点的英雄,却更多的赢得了我们对这位老人的认可和赞许。

老人单枪匹马来往穿梭于敌人封锁线,内外联络,运输粮食,运送干部;那句“你什么也靠给我”的豪言壮语,表现了他为民族抗战甘愿竭尽心力的精神;其中对两个孩子的喜爱更显真切,他对大菱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的许诺,叫我们深深地感觉到在老人内心中所涌动着的“咱中国人是白洋淀的主人”的热情和“咱中国人是永远不可战胜的”的自信。

他对乡土是那么的充满感情,对侵略者是那么的充满仇恨,而这一切正是那一特殊背景下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中国人民的真实写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犁小说的特点分析(一千字)孙犁是文学史上的清才,清辞丽句,为一时小说家之选。

重要小说集有《荷花淀》(1947 年)、《芦花荡》(1949 年)、《嘱咐》(1949 年)等。

1、孙犁充分写出了解放区劳动妇女的成长,写出了她们内心的美。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历来有描写劳动妇女的传统,但多是描写她们所受的苦难,如鲁迅的《祝福》;也有着重描写劳动妇女身上的闪光品质的,如艾芜作品中的某些篇章,沈从文的《边城》等,但他们或是反映时代大潮冲击圈外的人物,从隐藏的下层社会烟尘里发掘出受伤的灵魂美,或是从人性的角度歌颂下层人民原始的灵魂美。

孙犁所表现的则是解放了的新时代劳动妇女的灵魂美。

孙犁笔下的农村妇女不再有艾芜人物的病态,而表现出健康的色彩,人物的美好秉性产生于现实的新的阶级关系与生产关系的土壤中。

孙犁可以说发展了现代文学表现劳动妇女灵魂美的传统。

2、孙犁集中表现革命战争年代的妇女识大体、乐观主义的精神和献身精神的“美的极致”,不愿意让社会的丑恶现象进入自己的作品。

孙犁先说的独特主题:表现农民。

尤其是他们中的劳动妇女在伟大民族战争中的觉醒,挖掘农民内在的灵魂美、人情美,以此歌颂美的新时代、新农村的诞生,歌颂创造着美的革命,表现自己对美的追求。

艺术手法:(1)抓住人物的主要方面。

孙犁捕捉生活的独特方式和典型塑造方法上的独创性:紧紧抓住与自己心灵相契合的一瞬间,印象式地抓住形象打动自己的那一部分,加以突出描写。

如《吴召儿》中对吴召儿的描写。

抓住人物思想性格最主要最突出的部分,突出强调它、它,更多地提到它,用重笔调写它,使它鲜明起来,凸现出来,发射光亮,照人眼目”,而坚决舍弃非主要,特点不鲜明的部分。

(2)作品的抒情性。

同时在客观形象中倾注了自己的主观情感。

作家写人物,也就是在写自己,达到了主客体的完美融合。

(3)散文性。

孙犁的小说不以情节取胜,作品中情节往往不完整,而是用一连串的生活画面,或用一种思想,一组细节串通起来。

(4)清新、明净的语言风格。

总结:孙犁的小说的传统性和民间性比较内在,表现出一种中和之美的原则孙犁的小说以其美的特质和独特艺术风格在解放区小说中占据了一个特殊位置。

以他为首,后来形成了一个荷花淀派。

浅谈孙犁小说几点艺术特色-- 读孙犁《荷花淀》有感(三千三百字)对于“善良的东西,美好的东西”的表现,是孙犁创作的原则。

也正是这一原则,凭借作者对广阔的冀中平原和旖旎的白洋淀的风光的熟悉,创作出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今天读来仍然令人口舌生津。

孙犁文笔婉约而流畅,感情抒发和人物感情的的描述,都同景物与人物的描绘自然融合,篇篇作品都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抒情诗的韵致。

这是就是孙犁小说清新雅丽的独特风格。

《芦花荡》是《菏花淀》的姊妹篇,也是写残酷战争环境中的人和事,但读来一点儿也没有那种凄惨悲戚的感觉,相反感觉到的只是高昂在作品中的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透过《芦花荡》,我们能充分体会到孙犁小说创作的鲜明特色。

一、立足于小人物描写来反映时代主题。

孙犁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看不到“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狼牙山五壮士式的英雄,也看不到烈火中忍着剧痛的邱少云般的英雄⋯⋯我们所能触摸到的只是一个个生在冀中、长在冀中的普通形象,有勤劳朴实勇敢的水生嫂,有懂事热情的十六七岁的妞儿,更有自信勇敢聪明且带有传奇色彩的老头子。

这些都是冀中抗日军民中极普通的一员,特别是《芦花荡》里老头子,小说中连姓名都没有,我们只知道的就是他有高超的驾船本领,不会使枪,藐视敌人,无所畏惧,对战争的警惕性不高,过于自信,是个有缺点的英雄,虽如此,却丝毫不影响我们对这位老人的认可和赞许。

老人单枪匹马来往穿梭于敌人封锁线,内外联络,运输粮食,运送干部;那“你什么也靠给我”的豪言壮语,表现了他为民族抗战甘愿竭尽心力的精神;其中对两个孩子的喜爱更显真切,他对大菱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的许诺,我们深深地感觉到在老人内心中所涌动着的咱中国人是白洋淀的主人热情和咱中国人是永远不可战胜的自信,他对乡土是那么的充满感情,对侵略者是那么的充满仇恨,而这一切正是那一特殊背景下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中国人民的真实写照。

老头子,不,冀中平原那些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为了民族的解放,他们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再大险也敢冒,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这就是可歌可泣的中国人民,这就是不可战胜的民族精神。

茅盾先生在论及孙犁小说时说:“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①。

在作家孙犁笔下,他永远关注的都是些小人物,一些在抗战大背景下为了民族生存与解放而默默奉献着的普通人。

在对他们的个性化描写和传奇式的记述中,展现那个时代的人们永不熄灭的信念,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可以牺牲自己的幸福乃至于生命也再所不惜的精神,《芦花荡》里的老头子是这样的,《荷花淀》中的水生嫂也是。

二、简洁素朴,富于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凡读过孙犁作品的人,无不赞赏作者的语言魅力。

他的作品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突出无不与他那简洁传神、朴实自然的语言密切相关。

在刻画塑造人物形象时,虽着墨不多,却深入细致,善于捕捉人物心理瞬间活动,以极凝练的语言表现出来。

《芦花荡》中老头子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一个活跃在白洋淀里的老交通员形象,他爱国抗日,爱憎分明,机智勇敢,自信自尊而勇于自责的性格特点就在其极富于个性的语言中得以体现。

诸如“你什么也靠给我” “不怕,他们打不着我们”的自信;在遭到敌人的机枪扫射时的一声“趴下”,果敢练道;“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 的因爱的深切热烈才恨得咬牙切齿的冀中汉子的直白;发现大菱受伤后觉得丢人现眼而“没脸见人” 的强烈自责等等。

虽说小说中对老英雄的语言直接描写不多,但每一处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语言的凝练和传神。

而对于老英雄的外貌描写就一句,“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老了的鱼鹰”这一比喻极富于白洋淀的地域特质,把老头子老当益壮的风貌一下就突出了。

还有写下垂的月亮,用“浮在水一样的天上”,写午后的水淀的烟气着一“浮”字,水淀里的水鸟着上“白绸子”一词,这些语言,都是从人们口语中提炼加工后,使之变得通俗雅致、素朴自然,于平淡中见神奇,于浅显中寓深意,似乎人人都会说,但却人人未必都能付诸笔端。

没有扎实的生活基础,没有对群众生活的真实体验,没有精湛的艺术修养,是不会把蕴藏在砂砾中的璞玉变成闪光的艺术瑰宝的。

三、细腻真实的内心刻画,突出了人物的心灵美。

孙犁非常善于刻画人物,尤其是对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揭示,更有一番力道。

《荷花淀》中的对水生嫂的内心描写让感受到一位多情而坚强,丰富而美丽的白洋淀妇女形象;《山地回忆》中心直口快、好强泼辣、说话咄咄逼人的妞儿形象更让我们感受到作者老道的笔法。

虽说《芦花荡》中对老头子的内心描写不太多,但笔墨不在多而在精,一处就足以让我们为之叹服了。

我们来看这一段: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

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大菱受伤痛苦的哼哼,二菱的絮絮话语,使老头子痛苦到极点。

“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 没有完成任务,老头子内心的自责通过两个内心深处的自问完成;大菱受伤,老头子伤心内疚。

特别是“这老脸呀!”一句更富于感情,这一句作者用的是感叹号,把老头子强烈自责的内心揭示淋漓,自己向部队作的保证落了空,而自己的过失给自己带来奇耻大辱,使自己丢人现眼,没有脸去见部队,强烈的自尊心使其无地自容这一节描写老头子因没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让我们感受到这位老人的可爱。

这是一位有缺点的老英雄,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生活的真,艺术的真,这也是孙犁作品中感人的所在。

“我看到农民,他们的爱国热情,参战的英勇,深深地感动了我” ②,也正如此,孙犁先生用他那枝“感动”的笔,写下了这位感动了我们的老英雄。

四、景与情的融合,营造出一种战斗的诗情画意美。

“用散文诗的语言来写小说,是孙犁短篇小说的特点” ③,也促成了其小说的诗情画意美。

《荷花淀》如此,《芦花荡》也如此。

战争是残酷的,但我们在《芦花荡》中看不到炮火连天,血雨腥风,所能看到的却是雅致隽永,充满水乡气息的白洋淀风光。

“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这些如梦如幻的美好景物背后,真实的拱动个一颗强烈的爱憎之心,真实的使人感受到那一触即发的战争的惨烈。

小说开始用“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着力渲染白洋淀水澄澈洁净、星光摇曳带给读者悦目赏心的美感,可我们再仔细读一下前面,这景是“敌人从炮楼”里看到的,美景的旁边是“敌人”的“炮楼”,多么的不谐调,但事实就是这么的存在着。

对于这种不谐调的存在,作者在“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一句中用“苇子”这一物象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苇子”在这种情况中直钻青天,似要长成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的态势,表明了作者对生长在这里的白洋淀人民顽强战斗精神的肯定和深深地敬意。

在孙犁笔下,就是战斗也被写的如诗如画。

我们看老头子智斗鬼子这一节的描写:起初用“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写天热。

再用水鸟衬人,烘托出紧张气氛,“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为下文作铺埑。

在战斗快要结束时写道“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这是解恨之后的轻松、愉快,胜利后的喜庆。

自然在老人的眼里,鲜嫩的芦花也就是格外美丽的了。

在作家笔下,白洋淀是美的极致。

而这种美的极致的白洋淀风光在作家笔下不仅仅是作品的点缀,而更是人物情感境界的烘托,淀区军民保家卫国,决不允许外敌入侵;淀区草木有情,与军民共筑抵御侵略的钢铁长城。

白洋淀那极致的美是作者内在气质的外化。

总之,孙犁的小说用独特角度反映主题,以简洁素朴的个性化语言,细腻真实的内心刻画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以诗意的美描摹了“极致” 的白洋淀风光。

他的独特的艺术风格给我们留下了一部又一部“诗化”的作品,特别是其中所蕴涵的对“善良的东西和美好的东西” 的表现的价值取向依然值得我们好好的学习和借鉴。

孙犁小说鉴赏 -- 诗意美(两千四百字)孙犁的遗言意味深长:“我所走的文学道路,是现实主义的。

有些评论家,在过去说我是小资产阶级的,现在又说我是浪漫主义的。

他们的说法不符合实际有些评论,因为颠倒了是非,常常说不到点上。

比如他们曾经称许的现实主义的杰出之作,经过时间的无情冲激和考验,常常表现出这样一种过程:虚张声势。

腾空而起,遨游太空,眩人眼目,三年五载,忽焉陨落——这样一种好景不长的近似人造卫星的过程,而他们所用力抨击,使之沉没的作品,过了几年,又像春草夏荷一样,破土而出或升浮水面,生机不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