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第一节教育目的
一、内涵
(一)概念:教育目的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是根据一定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及规律,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一般由国家或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指导一定时期各级各类教育工作。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属于理想的范畴。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特点:1、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2、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
(二)教育方针的内容:(1)教育的性质和服务方向“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2)教育目的“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3)基本途径“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目的是方针的核心和主要内容。
《中长期规划》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时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
(三)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1、联系: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教育目的只是教育方针的若干组成要素之一。
2、区别:A教育目的是理论术语,是学术性概念,属于教育基本理论范畴;教育方针是工作术语,是政治性范畴,属于教育政策范畴。B教育目的着
重对人才培养规格做出总要求;教育方针着重于对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提出要求。C教育目的有时是由社会团体或个人提出的,对教育实践可以不具有约束力;教育方针由政府和政党提出,对教育实践有约束力。D教育方针对教育工作产生的影响要大于教育目的,因为教育方针的内容不只限于教育目的的规定,还涉及教育的性质和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二、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作用
(一)意义: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同时他也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二)三个作用: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对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作用的重要标准。
★也有说法认为教育目的的功能包括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三个层次:1.国家的教育目的,体现在教育文本和法令中、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国家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3.教师的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
的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关系——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联系:教育目的是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同时又必须通过具体的培养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区别:教育目的反映了培养人的方向性、共同性,培养目标体现了培养人的层次性和具体规定性;教育目的反映了一定社会历史时期培养人的共同要求,培养目标体现了培养人的具体要求。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必须同中有异、重点突出、特点鲜明。
要点:1公民意识、2价值观念、3社会责任感、4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科学人文素养和环境意识、6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7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因素8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特点1、着眼于学生个性的整体性发展2、强调终身教育的基础性3突出素质教育的重点4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教学目标和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教育目的是最高层次的概念,它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总的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
都要依据教育目的制定。培养目标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人的具体要求。教学目标是三者中最低层次的概念,更为具体。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制定教学目的的依据,教学目标日积月累得以实现,就会见此达成培养目标,以致教育目的。
四:确立教育目标的依据
A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B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
C人的教育理想
D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内容有五:1、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发展。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3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五、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
A个人本体论(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和社会本体论(荀子、柏拉图、赫尔巴特、巴格莱)
★我国的教育目的较好地体现了个人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B内在目的论和外在目的论:杜威把教育目的分成两类:教育过程以内的目的和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体现了他的教育无目的论的观点。
C教育准备生活说(斯宾塞)和教育适应生活说(杜威)
六、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各种表述:山香2013版见课本55页
我国的各种表述:
1.1957年颁布第一个教育方针: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毛泽东)
2.1958年,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4.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国外表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培养完人”的教育目的
1.完人:智力、体力、情绪、伦理等各个方面综合因素,使之成为一个完人。
2.培养完人的目的是学会生存。
3.实现途径是终身学习。
4.联合国提出“学会学习”的教育目的: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合作)、学会生存
★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一个基础、三个基本因素):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学会学习”的教育目的: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合作)、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