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六年级说明文阅读理解训练

合集下载

【精编范文】六年级说明文阅读80篇-范文word版 (15页)

【精编范文】六年级说明文阅读80篇-范文word版 (1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六年级说明文阅读80篇篇一:六年级说明文阅读昆虫的“鼻子”——触角①古代流传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刘邦节节胜利,项羽步步败退,一直被逼到乌江边,项羽在江边看到由无数蚂蚁麋集而成的六个大字:“霸王自刎乌江”,以为蚂蚁代表了天意,于是拔剑自刎身亡。

②其实哪有什么天意啊,这只不过是刘邦手下足智多谋的军师张良所施的小计!张良算计着项羽必定要退到乌江,便事先派人用蜜糖水在江边写了六个大字,引来了无数的蚂蚁在字迹上吃糖,鲁莽的项羽果然上了当。

③蚂蚁怎么会知道江边有蜜糖吃呢?这全凭着它头上长的两个小“犄角”——触角!我们知道,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

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说吧:蟋蟀的触角像一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蝴蝶的触角像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蚁的触角像一串______________________;苍蝇的触角像多芒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蛾子的触角则像一片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形形色色的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却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麇集、苍蝇的逐臭等现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的作用。

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

⑤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

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1X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雄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40000多个嗅觉器……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脑觅食时,轻轻地碰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雄蚊子凭着触角,能听到雌蚊子发出的营营声,找到雌蚊子在哪里呼唤;水中生活的仰泳蜻蜓用触角来平衡身体;水龟虫则用触角来帮助呼吸……⑦仿生学家们也因此受到启迪。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说明性文本阅读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说明性文本阅读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说明性文本阅读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眼睛是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窗口,信息的85%左右是通过眼睛获得的。

在影响视力的眼病中,近视占第一位。

近年来,近视的发病有低龄化趋势,儿童中近视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

近视成为影响我国国民身体素质的最常见眼病。

近视不仅仅是视力差,还可能引起视网膜脱落、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失明。

有份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近视致盲者已达三十多万人。

因此青少年近视的防治越来越为学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

近视发生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青少年患近视大多数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即用眼过度和用眼习惯不良。

用眼过度是青少年近视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每天学习时间长、睡眠时间短,课外作业多、课外活动时间少,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等都加重了眼睛的负担。

尤其在寒暑假期间,由于父母的管束少,有些孩子毫无节制地看电视、玩电脑,使得寒暑假成为近视的高发时期。

不良的用眼习惯包括用眼过近,在动荡的车厢内阅读,边走边读,在阳光直射或昏暗的光线下阅读,躺在床上阅读等,这些都会诱发近视。

近视的防治重在预防。

在生活中,看书写字时姿势要端正,光线要充足。

坐车或行走的时候不要看书,不要躺着看书。

读写一小时要远眺十分钟或到户外走动,调节眼部肌肉。

课间十分钟坚持做眼保健操,通过按摩眼睛四周的穴位以增强眼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视神经萎缩,达到解除眼疲劳的目的。

劳逸结合,睡眠充足,控制看电视和上网的时间,避免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在饮食方面应尽量少吃甜食,多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品,如蛋、奶、鱼、肉和新鲜的蔬菜、水果等。

如果患了近视,应定期检查,听从医师的指导,逐步矫正视力或防止近视度数加深。

1. 怎样预防近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尽量少吃甜食B.保证充足的睡眠C.少吃含蛋白质的食品D.看书写字时姿势要端正2. 结合全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营养不良是患近视的主要原因B. 近视成为影响我国国民身体素质的最常见眼病C. 近视可能引起视网膜脱落、糖尿病等严重并发症D. 近视是常见眼病,只要戴上近视眼镜就好了3. “信息的85%左右是通过眼睛获得的”这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六年级阅读题说明文

六年级阅读题说明文

六年级阅读题说明文六年级说明文阅读训练 20 题。

一、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 1 - 5 题。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

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这座桥修建于公元 605 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1. 石拱桥总的特征是________。

- 答案: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 解析:文章开头就指出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接着说“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后文又通过列举赵州桥等例子进行了具体说明。

2. 上面几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A. 由本质到现象。

- B. 由具体到概括。

- C. 由一般到个别。

- D. 由原因到结果。

- 答案:C。

- 解析:文章先介绍石拱桥的总体特点,然后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进行具体说明,这是由一般到个别的说明顺序。

3. 第 2 段中写“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形式”和“结构”的先后次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案:不能调换。

因为“形式优美”是承上段而言的,应先说;“结构坚固”是下文要说的,所以放在后面。

先说外观,再说功能,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

- 解析:从逻辑关系和人们的认知规律来看,先看到桥的外形,然后了解其结构,所以顺序不能调换。

4. 第 3 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 举例子。

- B. 打比方。

- C. 列数字。

- D. 作比较。

- 答案:A。

- 解析:文段中列举了“旅人桥”“赵州桥”“卢沟桥”等例子来说明我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广泛。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项练习(四)(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项练习(四)(含答案)

六年级下语文小升初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四一、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练习。

小海马为什么是父亲生的温暖的海底,尤其是浅海区域,分外光明灿烂。

那里有胜过陆地森林草原的海底植物,有嬉游其间形形色色的动物。

生长在海底的红、白珊瑚,像庭园里栽培着的花木;附生在岩礁间的红、绿海葵,如同庭园里种植的花草。

这个碧水莹莹、色彩缤纷的海底世界,人们把它比作“水晶宫”,真是十分恰当。

生活在这个“水晶宫”里的奇怪角色要算是海马了。

这种体长只有10~20厘米的奇特鱼类,其头形似马头,故称它为“海马”。

海马尾部很长,由多节组成,并能灵活曲伸,用尾弹跳。

它的背鳍像一面锦扇,经常摇动着维持平衡,做直立游泳,动作优美活泼。

海马不仅相貌特殊,繁殖习性也很特别。

当繁殖季节到来时,雄海马的体侧腹壁向体中央线方向发生皱褶,慢慢地合成宽大的“育儿袋”。

雌海马就将卵产在雄海马的育儿袋里(雌海马没有育儿袋),卵总数在百粒上下,就在育儿袋里进行胚胎发育。

这期间,育儿袋里会产生浓密的血管网层,和胚胎血管网取得密切联系,以供应胚胎发育期需要的营养,等到幼海马发育完成,雄海马就开始“分娩”了。

海马的繁殖方法为什么这样特别呢?因为浅海情况十分复杂而凶险。

尤其是到了春夏两季,各种海生动物都要由深海或远洋洄游到浅海里来,进行一年一度的交配和繁殖。

一向寂静的浅海区,这时就分外热闹。

同时,弱肉强食的“斗争”,也就特别火热起来了。

成年动物会大批遭到伤亡,幼小动物更是难以逃脱,尤其是刚产下的大批动物卵子,简直成为动物互相争食的佳肴了。

例如鳕鱼一次产卵竟达千万粒,真正能变成幼鱼的卵可能还不到1%。

因此,动物的保种斗争,也就一代比一代加强了。

海马是浅海的老住户,保卵手段当然比其他动物更要巧妙些。

不仅雌海马将卵子产在雄海马的育儿袋里,而且它们由卵生演化到类似胎生的地步,这样,就容易保证全部的卵都发育成小海马。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海底()的动作()的情况()的动物()的相貌()的斗争2.找出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三个过渡句,写在下面。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说明性文本阅读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说明性文本阅读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

六年级期末说明性文本专项训练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我们现在根本去不了火星(32分)①2004年1月,美国的“勇气”号和“机遇”号两个火星探测器先后登陆火星,进行了一次探测旅行。

但是,这种旅行不是光有机器人就足够了,我们对这颗遥远的星球早已望眼欲穿,对亲临火星的探险从来就没有死心过。

②然而,那些希望不久就玩一把火星旅游的人最好还是回到地面上来。

因为不论是旅行期间还是着陆以后,都有不可克服的技术问题、难以承受的艰苦生活以及人身健康的诸多风险,这种超长途旅行的实现尚遥遥无期。

③首先,目前的推进方法不适合一个如此遥远的旅程,能达到这种技术要求的发动机还没有准备好。

科学家考虑要使用原子发动机,但这一设想目前还处于样机阶段。

由于排除了带足用于返程的碳氢燃料的可能性,从安全角度考虑,在太空旅行者到达火星的两年前,必须先发送一个装备有小型原子喷气发动机和液化氢油箱的返程飞行器到火星上去,以便利用火星大气层的二氧化碳来合成碳氢燃料。

但这一设想还只是在实验室里行得通。

若要把人的生命悬系于这样一个系统,则无论如何是靠不住的,因为这当中完全可能发生技术事故,无法确保万无一失。

1960年以来,地球向火星发射自动探测器共有32次,其中2/3因技术问题遭到失败。

事实上,在关键技术领域,一切都还在试验当中。

④另外,要知道,根据火星和地球在各自轨道上的位置,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最近时为5600万千米,最远时可达4亿千米。

这意味着在最好的情况下,仅单程旅行就要耗时一年,加上返回还要翻倍。

想想看,往返路途两年,还要在那里逗留数月,几个人就混挤在总共25立方米空间的太空舱里是什么境况:只吃航天冻干食品;饮用从尿液中回收的再循环水;加之火星灰尘非常细小,四处飞扬,无孔不入,尤其是在刮起时速300千米的狂风时,我们不知道该怎样防它。

⑤无线电通信也成了难题。

“火星上气温是多少啊?”“-120℃。

”以光速传播,太空旅行者与地球上的朋友之间这种最平常的通话也要花上大约两个半小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 说明性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 说明性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5 说明性文本阅读时间:40分钟(一)我们现在根本去不了火星①2004年1月,美国的“勇气”号和“机遇”号两个火星探测器先后登陆火星,进行了一次探测旅行。

但是,这种旅行不是光有机器人就足够了,我们对这颗遥远的星球早已望眼欲穿,对亲临火星的探险从来就没有死心过。

②然而,那些希望不久就玩一把火星旅游的人最好还是回到地面上来。

因为不论是旅行期间还是着陆以后,都有不可克服的技术问题、难以承受的艰苦生活以及人身健康的诸多风险,这种超长途旅行的实现尚遥遥无期。

③首先,目前的推进方法不适合一个如此遥远的旅程,能达到这种技术要求的发动机还没有准备好。

科学家考虑要使用原子发动机,但这一设想目前还处于样机阶段。

由于排除了带足用于返程的碳氢燃料的可能性,从安全角度考虑,在太空旅行者到达火星的两年前,必须先发送一个装备有小型原子喷气发动机和液化氢油箱的返程飞行器到火星上去,以便利用火星大气层的二氧化碳来合成碳氢燃料。

但这一设想还只是在实验室里行得通。

若要把人的生命悬系于这样一个系统,则无论如何是靠不住的,因为这当中完全可能发生技术事故,无法确保万无一失。

1960年以来,地球向火星发射自动探测器共有32次,其中2/3因技术问题遭到失败。

事实上,在关键技术领域,一切都还在试验当中。

④另外,要知道,根据火星和地球在各自轨道上的位置,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最近时为5600万千米,最远时可达4亿千米。

这意味着在最好的情况下,仅单程旅行就要耗时一年,加上返回还要翻倍。

想想看,往返路途两年,还要在那里逗留数月,几个人就混挤在总共25立方米空间的太空舱里是什么境况:只吃航天冻干食品;饮用从尿液中回收的再循环水;加之火星灰尘非常细小,四处飞扬,无孔不入,尤其是在刮起时速300千米的狂风时,我们不知道该怎样防它。

⑤无线电通信也成了难题。

“火星上气温是多少啊?”“-120℃。

”以光速传播,太空旅行者与地球上的朋友之间这种最平常的通话也要花上大约两个半小时。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说明文阅读训练题集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说明文阅读训练题集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说明文阅读训练题集介绍本份小学六年级说明文阅读训练题集旨在帮助小学六年级学生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阅读各种类型的说明文并回答相应的问题,学生将能够增强对说明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使用方法1. 每个练题包含一篇说明文和若干个问题。

2. 学生应该先认真阅读文中的内容,确保理解每一句话。

3. 阅读完成后,学生可以根据问题回答中的提示,选择正确的答案或写出合适的回答。

4. 学生应该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回答问题,并避免涉及到不确定的内容。

提高建议阅读理解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技能,下面是一些建议,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1. 注重理解:阅读时要仔细理解每一句话,注意抓住关键词和主要信息。

注重理解:阅读时要仔细理解每一句话,注意抓住关键词和主要信息。

2. 梳理结构:在阅读长文时,可以通过梳理文章结构和段落间的关系来理清思路。

梳理结构:在阅读长文时,可以通过梳理文章结构和段落间的关系来理清思路。

3. 积累词汇:多积累各个领域的常用词汇,这样阅读起来更加轻松。

积累词汇:多积累各个领域的常用词汇,这样阅读起来更加轻松。

4. 练技巧:多做一些类似的阅读理解练,熟能生巧。

练习技巧:多做一些类似的阅读理解练习,熟能生巧。

注意事项1. 本题集中的文章和问题均为原创。

2. 题目中的答案仅供参考,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并给出自己的独立回答。

希望通过这份小学六年级说明文阅读训练题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能够加强对说明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祝学生们学习进步!。

完整版)六年级说明文阅读练习题

完整版)六年级说明文阅读练习题

完整版)六年级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天桥是指各种天桥的统称,可以按照使用功能划分为人行天桥、车行天桥、人车混行的立交桥和构成城市高架路系统的立体交叉高架桥等。

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天桥的结构也在不断变化,现在有梁式结构天桥、钢架结构天桥、悬索结构天桥、斜拉结构天桥等多种。

天桥的形状也千姿百态,有一字型、T字型、十字型、S型、Y型、U型等多种形状。

只要将使用功能、结构和外形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就能取得良好的艺术和技术效果。

城市里的天桥不仅是城市繁荣兴旺的标志,更重要的是它在城市交通、能源、效益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例如,上海延安东路人行天桥启用后,天桥附近100米内的机动车速度较前提高了28%,交通事故下降了80%,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自1964年广州建造第一座立交桥以来,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全国各大中城市建造的各类立交桥已达数千座,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未来的天桥将是一种立体化的综合结构,将把整个地区的高层建筑在不同层次上连接起来,人们可以通过天桥从一个商店走到另一个商店,从家里走到医院、学校、办公楼,或者走亲访友,或者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娱乐活动。

本文说明的对象是天桥,按照结构依次说明了天桥的分类。

除第一段外,每段开头都用括号句概括文段内容。

文中除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外,还使用了比较和对比的说明方法。

这种说明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和记忆文章的内容。

车行天桥的基本类型有菱型、苜蓿型、环型、喇叭型等。

可以去掉“基本类型”,因为“车行天桥有菱型、苜蓿型、环型、喇叭型等”已经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地震主要是由于地壳的断裂变动造成的,这种变动是地震发生的主因。

在地壳运动的过程中,地壳的不同部位受到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在构造比较脆弱的地方,就会引起断裂变动。

此外,火山爆发、陨石坠落、水库蓄水、人工爆破等也可造成地震,但其数量少、规模小。

沙漠化是地球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它可能导致土地贫瘠、生态系统破坏和人类居住地的丧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今天,大脑比以往任何时代更重要。在原始时代,人们崇尚的是力;在工业革命的时代,人们重视的是物;在信息革命的时代,智能成了最重要的资源,人的大脑也就成了开发的对象。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大脑中的资源 无限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感到思想的饱和,没有一个人发生思想的溢出。每个人的大脑都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藏,每个人都拥有巨大的潜力。
(4)人的潜力有多大?美国学者玛格丽特。米德认为,大脑资源的95%没有开发。苏联学者伊凡。叶夫莫雷夫指出:”人的潜力之大令人震惊。__________我们迫使大脑开足一半马力,我们__________能毫不费力地学会40种语言,把苏联百科全书从头到尾背下,完成几十个大学的课程。”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啊!
(5)人的大脑为什么拥有巨大的潜力呢?
(6)首先,脑科学表明,大脑中有着超量的神经元。一般认为,大脑中的神经元有1000亿个,它们对于人的生存功能来说,是大大过量的。如此超量的神经元,正是智能开发的后备力量,是潜力存在的生理基础。
(7)其次,脑科学表明,神经元有丰富的神经突触;老鼠每个神经元与刺猬每个神经元与几十个神经元相联系,形成500多个突触。而人的每个元与10000个神经元相联系。对列宁大脑的解剖表明,它的神经突触特别丰富。计算显示,大脑中神经元之间有1015个接触点,也就是说,人脑具有思维的极大容量。
4若替换,句子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
5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删去?
答:不能删去,因为 “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如果删去就说明天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这与客观事实不符合。表达不准确。 “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②月球很可能成为人类远征其他星体的中 转站。“很可能”有何表达作用?
【 “很可能”一词表估计,它说明月球成为人类远征其他星体的中转站,不一定能够实现,表达准确,严密。】
④“红玫瑰大厅的规模与人民大会堂相当,但高度要高得多了”,句中的“相当”可以换成“相同”吗? 说说理由。
【不可以, “相当”是差不多的意思,说明红玫瑰大厅的规模与人民大会堂差不多,但仍有差别。如果换成“相同”则表示两者完全相同,与实际情况不符合, “相当”表达准确、严密,所以不可替换。】
②语言的平实性,是用明白、平实的语言对事物进行客观的反映。一是一、二是二,不夸大,不缩小,毫不含糊,清楚明白,只求辞达而已,不求雕琢粉饰。
③语言的简洁性,是指简练、明确、不含糊,用最少的文字把意思说明白。可说可不说的话一律不说,以尽可能少的语言来承载尽可能多的信息。
(2)说明语言按风格分,有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即:生动趣味性、准确科学性。)
说明文语言分为:准确严密、生动形象; 准确严密、简明平实
(3)分析说明语言准确的典型试题: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有什么作用或表达效果?
答:“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 “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①语言的准确性。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无准确无误。如:“基本”、“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大多数”、“主要”等表修饰、限制的词语。如《中国石拱桥》中的一段: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这一段话语言的准确性表现在选用确切的词语和词组来表达上。如永定河上不能说成永定河中;石砌桥墩不能说成石堆桥墩;路面平坦不能说成道路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不能说成与河面平行。★注意约数与确数(使用时取决于对事物的认识和了解是否达到全面、精确的程度)
【不能。“部分”一词是从范围上加以限制,指的是局部,说明不是所有的沿海滩涂地区都能生长红树林,删去不符合实际, “部分”一词表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人的潜力
(1)每个人都有一笔巨大的财富:一个会思考的大脑。
(2)人的大脑是大自然几十亿年进化的产物。它是思维的发源地,智慧的藏府,创造的源泉。恩格斯所说的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人的思维着的精神,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科目: 语文年级:5、6年级
课 题
说明文阅读理解训练
教学目标
1、复习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说明文 语言的准确性练习及其方法
重点、难点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练习
考点பைடு நூலகம்考试要求
1、说明文中的词语能否换?
2、文明文中的词语能否删?
教学内容
知识框架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准确性、平实性、简洁性
(1)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和平时、简明,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注:“往往”是一个频率副词,频率副词还有“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分析它们都是一样的。
方法:
1、解释词语意思
2、带词解释句子(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3、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
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替换成“总是”,试说明理由。
答:不能。因为 “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使用“总是”说明天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如果换了,就与客观事实不符合。表达不准确。 “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方法:
1表态:不能替换;
2定性:解释原词意思或带词解释句子;
3定性:解释所换词语意思;
⑤据调查,美国一所建筑学院29﹪的教授是左撇子,而且准备应考博士或硕士学位的优秀学生中,左撇子占23﹪。
【“据调查”一词,说明所列左撇子的数据是通过调查得出的结果,举例确凿可信,表达准确严密。
⑥“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木小乔木。”“部分”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方法:
1表态:不能删;
2定性:解释这个词或带词解释句子;
3若删去,句子意思变成了“…”这与事实不符合,表达不准确。(太绝对了);
4 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练习
①我国每年被污染的粮食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至少”可不可以去掉?
【 “至少” 这个词用得准确,它起到限制作用,强调了经济损失之大, 如果去掉这个词, 意思变成“我国每年被污染的粮食合计经济损失刚好是200亿元”,太绝对了,表达就不准确,不严密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