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15气温的变化-导学案-冀人版(2017)

合集下载

《气温的变化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气温的变化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气温的变化》导学案
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影响因素以及应对措施,提高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一、导入
1. 请学生回顾一下气温的观点,并谈谈你对气温变化的理解。

2. 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气温是如何变化的?
二、新知讲解
1. 气温的变化规律:昼夜温差、季节变化、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气温的变化。

2. 气温的影响因素:气候、地形、海洋等因素会对气温产生影响。

3. 气温的应对措施:如何在寒冷的天气保暖?如何在炎热的天气降温?
三、案例分析
1. 请学生讨论一下气温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举例说明在不同气温环境下,人们会采取怎样的生活方式和应对措施。

四、拓展延伸
1. 请学生分析一下气候变化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2. 进修气象预报,了解气温变化对天气的影响。

3. 设计一个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气温的变化规律。

五、总结反思
1. 请学生总结一下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思考气温变化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 学生对自己在应对气温变化方面的认识有何改变?
六、课后作业
1. 完成一篇关于气温变化的小组讨论报告。

2. 观察当地气温变化情况,写一篇观察报告。

七、教学反馈
1. 收集学生的作业,并进行评判和反馈。

2. 学生对本节课的进修有何收获和怀疑?如何进一步提高进修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对气温的变化规律、影响因素以及应对措施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为未来的生活和进修做好准备。

《气温的变化》导学案

《气温的变化》导学案

《气温的变化》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影响因素以及应对气温变化的方法。

一、导入1.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昨天的天气怎样?气温是多少?2. 什么是气温?气温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3. 请观察气温计,告诉我当气温升高时指针是往哪个方向移动的?气温降低时呢?二、概念解释1. 什么是气温?气温是指空气中分子的运动速度所决定的温度。

通常使用摄氏度(℃)来表示。

2. 气温的变化规律气温有日变化和年变化两种规律。

日变化是指一天中气温的升高和降低,通常在白天升高,夜晚降低。

年变化是指气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通常春季升高,夏季最高,秋季降低,冬季最低。

三、影响因素1.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造成地球各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赤道附近辐射强烈,气温高,而极地附近辐射较弱,气温低。

2. 季节变化:季节的变化也会对气温产生影响,春夏季气温较高,秋冬季气温较低。

3. 地形地貌:地形的高低和地貌的起伏也会对气温产生影响,如山地气温较低,平原气温相对较高。

四、应对气温变化的方法1. 衣着调节:根据气温的变化,选择合适的衣着是最基本的应对气温变化的方法。

2. 调节室温:在家中使用空调、暖气等设备来调节室内温度。

3. 饮食调节:吃一些清热解暑的食物,如西瓜、冰淇淋等,在夏季可以帮助降低体温。

4. 外出避暑:如果气温过高,可以选择在清凉的地方避暑,如海边、山区等。

五、练习与提问1. 请总结一下气温的变化规律。

2. 举例说明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哪些?3. 你认为在炎热的夏天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降温?六、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气温的变化规律、影响因素以及应对气温变化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做好应对气温变化的准备。

第二课时一、导入引言气温的变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现象,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为了更好地了解气温变化的原因和影响,我们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探究这一领域的知识。

《气温的变化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气温的变化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气温的变化》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气温的观点及其变化规律。

2. 掌握气温变化的影响因素。

3. 能够分析气温变化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二、导学内容1. 气温的观点及其测量方法。

2. 气温的变化规律。

3. 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

4. 气温变化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三、导学步骤第一步:引入问题1. 请同砚们回答以下问题:你知道气温是什么吗?如何测量气温?2. 通过讨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气温的变化》。

第二步:进修气温的观点及其测量方法1. 介绍气温的观点:气温是空气中热量的表现,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来表示。

2. 讲解气温的测量方法:气温可以通过气象站的气温计、温度计等仪器来测量。

第三步:探讨气温的变化规律1. 分析气温的变化规律:气温随着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变化,呈现出日变化、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等规律。

2. 通过实例和案例让学生理解气温变化规律的具体表现。

第四步:分析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1. 介绍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海洋气流、地形、太阳辐射等。

2. 讨论这些因素对气温变化的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气温变化带来的挑战。

第五步:探讨气温变化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1. 分析气温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包括影响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健康等方面。

2. 探讨气温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包括影响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等方面。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缓气温变化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四、教室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气温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气温变化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珍爱工作。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气温的变化》的课后习题。

2. 收集气温变化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3. 思考如何在平时生活中勤俭能源,减少对气温变化的影响。

六、拓展阅读1. 《气温的变化与气候变化》2. 《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气温的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够认识到气温变化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重要影响,从而更加珍惜和珍爱我们的地球故里。

《气温的变化导学案》

《气温的变化导学案》

《气温的变化》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了解气温的变化原因、影响以及如何应对气温变化。

一、导入1. 引入话题:请同砚们回想一下最近的天气,气温有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变化?2. 提出问题:你知道气温的变化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吗?二、探究1. 进修气温的变化原因:-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太阳辐射越强,气温就会越高。

- 季节变化:地球盘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所以不同季节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不同,导致气温有所变化。

- 地形和海洋:地形和海洋对气温的分布也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海洋会对气温起到调节作用。

2. 进修气温的变化影响:- 对植物发展和动物生活有影响,比如气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植物枯萎、动物死亡等情况。

- 对人类健康有影响,比如气温过高容易中暑,气温过低容易感冒等。

- 对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影响,比如气温升高可能导致洪涝、干旱等灾害。

三、总结1. 总结气温的变化原因和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气温的变化,比如合理调整衣着、避免暴晒等。

四、拓展1.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气温变化现象,并思考可能的原因。

2. 给学生安置任务,让他们观察当地气温的变化,并记录下来,以便下节课分享。

五、作业观察当地气温的变化,记录每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并思考可能的影响和原因。

六、反思-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你觉得气温的变化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气温的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更好地应对气温变化带来的影响。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生活中注意气温的变化,珍爱好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冀人版(2017秋)科学三年级下册 4-17 天气与气候 教案

冀人版(2017秋)科学三年级下册 4-17 天气与气候 教案

17.天气与气候【教材简析】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已经能够利用气温、风向、降雨量等来描述短时间的天气状况。

本课是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天气”与“气候”之间的异同。

本课以学生的认知过程为主线设计了3个活动。

活动1“描述家乡不同时期的天气”目的是帮助学生建构某一地区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天气情况,并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描述。

活动2“认识气候”是通过观察不同地区在全年中平均气温、降水量等特征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分析地区之间的气候差异,归纳出各地的气候特征。

活动3“比较天气和气候"让学生通过分析天气与气候的特点,归纳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应用与拓展“气候影响生活”是引导学生依据不同季节的实际情况,认识到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交流评价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探究天气与气候的兴趣;树立学生与人合作完成探究任务的科学态度。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小范围、短时间的天气情况有了一定的认知,这就为学生认识更大范围、更长时间的气候特征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能简要说出本地区一年中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情况。

2.能举例说出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分析数据归纳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

2.能根据天气和气候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语言进行描述。

科学态度目标1.能在探究过程中乐于与同学分享自己熟悉的天气和气候情况。

2.能有根据地对他人分析的数据结果提出质疑和讨论,并愿意自我改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能举例说明不同季节的气候对人类生活有哪些影响。

2.能意识到人类活动将会对气候造成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

难点:能简要说出本地区一年中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情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量数据图表、具体典型气候特征的图片等。

学生准备:1.课前调查自己家乡一年中气温及降水量的基本情况,查阅并摘抄一些与季节、天气、气候相关的词语。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17天气与气候-导学案-冀人版(2017)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17天气与气候-导学案-冀人版(2017)

天气与气候【学习目标】科学知识1.能简要说出本地区一年中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情况。

2.能举例说出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科学探究1.能通过分析数据归纳出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

2.能根据天气和气候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语言进行描述。

科学态度1.能在探究过程中乐于与同学分享自己熟悉的天气和气候情况。

2.能有根据地对他人分析的数据结果提出质疑和讨论,并愿意自我改进。

【学习重点】1.能简要说出本地区一年中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情况。

2.能举例说出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学习难点】能通过分析数据归纳出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

【学习过程】一、预习指南(一)预习课文后,完成下列填空。

1.天气指的是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________。

我们通常从________、________、风力、云量、________等方面描述天气。

2.降水有多种形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等。

3.我国不同地区季节变化有很大________。

4.气候是指几个月或更长时间的________、________等特征。

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较________。

5.哈尔滨的气候特征是:冬季寒冷,降水集中在________。

海口的气候特征是:高温持续时间较长,________。

6.一个地区的天气是________的,气候一般变化________。

7.天气和气候都会________我们的生活。

2.在下表中写出天气和气候的特点。

实例?2.生活中,我们经常说起“天气”和“气候”,它们有哪些区别和联系?3.你的家乡(或常住地)一年中不同季节的气温和降水量是如何变化的?4.不同季节的气候,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5.查阅资料,写出描写天气和气候的词语(要求至少各3例)。

【学习小结】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需要努力的地方?【精炼反馈】一、小法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1.一年中的不同季节的气温和降水量是不同的。

()2.“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降水少”描述的是天气。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导学案》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导学案》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导学案《气温的变化与差别》导学案一、导入你有没有注意到每天的气温都在不息变化?无意候天气炎热,无意候又会突然降温。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本节课我们将进修关于气温的变化与差别。

二、目标1. 了解气温的定义及其测量单位;2. 掌握气温随时间变化的规律;3. 理解气温在不同地区的差别。

三、知识点1. 气温的定义:气温是空气中的热量大小的一种表现,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F)表示。

2. 气温的测量单位:摄氏度(℃)是国际上常用的温度单位,而华氏度(°F)常用于美国等国家。

3. 气温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气温通常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例如白天气温较高,夜晚气温较低。

4. 气温在不同地区的差别:不同地区的气温受到地理位置、海洋气流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会出现明显的差别。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气温的定义、测量单位和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气温在不同地区的差别及其影响因素。

五、教学过程1. 气温的定义及测量单位(PPT展示)- 请同砚们回答:你们知道气温是什么吗?它通常用什么单位表示?- 介绍气温的定义及常用的摄氏度和华氏度两种测量单位。

2. 气温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演示)- 进行一个实验,测量同一地点在不同时间的气温变化,并观察结果。

- 引导学生总结气温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白天气温较高、夜晚气温较低等。

3. 气温在不同地区的差别(地图展示)- 展示世界地图,指出不同地区的气温差别较大的原因,如地理位置、海洋气流等。

-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不同地区的气温差别及其影响因素。

六、教室练习1. 选择题:气温通常用哪两种单位表示?A. 摄氏度和华氏度B. 米和厘米C. 千克和克D. 升和毫升2. 判断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温是空气中的湿度大小的一种表现。

B. 摄氏度常用于美国等国家。

C. 气温通常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 不同地区的气温受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

《气温的变化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气温的变化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气温的变化》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引言天气是不断变化的,而气温则是其中最明显、最直接感受到的变化之一。

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都至关重要。

本导学案将带领同学们一起探索气温的变化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二、学习目标1. 了解气温的概念及其测量单位;2. 掌握气温变化的原因;3. 了解气温变化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4. 能够提出应对气温变化的合理措施。

三、学习内容1. 气温的概念及测量单位2. 气温变化的原因3. 气温变化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4. 应对气温变化的措施四、学习过程1. 气温的概念及测量单位气温是指空气中的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来表示。

摄氏度是国际上常用的温度计量单位,水的冰点为0℃,沸点为100℃;华氏度则是一种在美国较为常用的温度计量单位,水的冰点为32℉,沸点为212℉。

2. 气温变化的原因气温的变化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季节变化:不同季节气温有明显差异,主要由地球公转和自转造成。

- 地理位置:不同地区由于纬度、海拔等因素,气温也会不同。

- 气候影响:气候变化、气压等因素会导致气温的波动。

- 人类活动:工业、交通等人类活动也会对气温产生一定影响。

3. 气温变化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气温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比如:- 气温过高或过低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容易导致中暑或感冒等疾病。

- 气温变化也会影响植物的生长,进而影响农业生产。

- 气温的变化还会对动物的生存造成影响,一些动物可能会因为气温太高或太低而难以生存。

4. 应对气温变化的措施针对气温变化,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比如:- 在夏天尽量避免暴露在烈日下,做好防晒和防暑措施。

- 冬天注意保暖,穿着合适的衣物,避免感冒等疾病。

- 注重环境保护,减少人类活动对气温的影响,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五、总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气温的概念、变化原因以及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同时也知道了应对气温变化的合理措施。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科学冀人版4.15气温的变化(教案)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科学冀人版4.15气温的变化(教案)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们主要学习了气温的变化。首先,我们了解了气温的概念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认识到气温变化对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其次,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温度计这一测量工具,掌握了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最后,我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测量和记录了一天内不同时间段的气温,分析了气温的变化规律。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气温变化规律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气温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如分组测量教室内外气温,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气温变化新课呈现结束后,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天气现象,帮助学生建立天气与气温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天气影响的掌握情况,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气温变化的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气温变化的重点,强调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等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强调气温变化规律的重点和温度计使用的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设计关于气温变化的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气温数据记录和分析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研究报告:指导学生撰写关于气温变化的小研究报告,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数据和总结观点,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

小学科学冀人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气温的变化》教案(2023春)

小学科学冀人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气温的变化》教案(2023春)

15.气温的变化【教学目标】1、能说出气温计的使用方法。

能说出同一时间不同环境的气温不同。

能说出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

2、能从生活体验中提出气温变化的问题。

能基于生活体验对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做出假设。

能制订探究气温变化的计划。

能运用气温计观测并描述不同时段气温的变化。

能运用统计图表记录整理气温数值。

能利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活动结论。

3、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

能与同学分工合作,完成观测气温的任务。

4、能说出所温对人们生活影响的实例。

【教师准备】气温计、卷尺、纪录表、课件等。

【学生准备】计时表、尺子、《科学学生生活手册》、笔等。

【教学用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导:出示早晨和中午不同衣着的图片。

通过两幅图片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2、提问:一天中气温是怎样变化的?二、探究发现,形成知识1、确定测量气温的环境。

(1)猜想假设。

同一时间不同环境的气温相同吗?(2)掌握方法。

①认识气温计。

②掌握观测方法。

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手持气温计的上端,不要直接与液泡接触。

气温计要离地面1.5米;液柱静止时再读数。

读数时,要让视线和气温计的液柱顶端相平。

使用气温计分别观测相同地面上方,阳光下和背阴处的气温。

使用气温计分别观测阳光下,硬化地面和草地上方的气温。

(3)观测气温:学生分组观测,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记录结果。

(4)得出结论。

①思考比较观测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②讨论:在什么环境下观测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比较合适?③小结:同一时间不同环境中的气温是不一样的。

通常测量气温需要在通风、无阳光直射的草地上方,气温计液泡离地面1.5米。

2、观察一天中气温的变化。

(1)做出假设: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认为一天中气温是如何变化的?(2)制订计划:组织学生根据要求制订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计划,并填写在手册中。

(3)观测记录:组织学生课后按照计划进行气温观测,并将观测数据进行记录。

《气温的变化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气温的变化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气温的变化》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气温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2. 掌握气温变化的测量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

3. 能够运用气温变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内容:一、气温变化的原因和影响1. 气候变化:气温的变化与气候密切相关,举世气温的升高导致了气候变暖的现象。

2. 温室效应: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了大气中温室效应的增强,从而引起了气温的上升。

3. 人类活动:工业化、城市化等人类活动也对气温造成了影响,例如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气温较农村地区高。

二、气温变化的测量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1. 气象站测温:气象站是专门用于测量气温的设施,通过温度计等仪器记录气温数据。

2. 卫星遥感:卫星可以通过红外线等方式遥感地球表面的温度,提供举世范围的气温数据。

3. 数据分析: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气温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气温变化的规律和趋势。

三、应用实例分析1. 气温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气温的变化会影响作物的发展,农民可以根据气温数据合理安排种植时间。

2. 气温变化对健康的影响:气温的变化会影响人体健康,应根据气温变化合理调整衣着和作息时间。

导学案练习:1. 请简要说明气候变化和气温的干系。

2. 什么是温室效应?它如何影响气温?3. 请列举几种测量气温的方法,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4. 如果你是一名农民,如何利用气温数据合理安排种植时间?5. 请结合实际案例,说明气温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导学案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我们了解了气温变化的原因和影响,掌握了气温变化的测量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并能够应用气温变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关注气温变化,做出合理的应对和决策。

《气温的变化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气温的变化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气温的变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背景:气温是指气象学上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反映天气状况的重要参数之一。

气温的变化对人类的生活、农作物的发展以及动植物的生存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通过进修气温的变化,可以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的规律,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二、设计目标:1. 了解气温的定义和测量方法;2. 精通气温的变化规律;3. 知道气温变化对生活、农作物和动植物的影响;4. 培育同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和应对能力。

三、设计内容:1. 气温的定义和测量方法;2. 气温的变化规律;3. 气温对人类生活、农作物和动植物的影响;4.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四、作业设计:1. 阅读资料:让同砚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气温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2. 实地观察:组织同砚到学校园地或家庭周边的气象站观察气温的变化状况,并记录下来。

3. 小组谈论:让同砚分成小组,谈论气温的变化规律,并设计展示PPT。

4. 提问答题:出一些与气温相关的问题,让同砚进行沉思和回答。

5. 情景模拟:设计一些气温变化引发的情景,让同砚进行模拟应对。

6. 作业安置:安置作业,让同砚就气温对生活、农作物和动植物的影响进行探究并撰写报告。

7. 教室展示:让同砚进行作品展示,并进行选拔优秀作品。

五、评判标准:1. 参与度:同砚是否乐观参与教室活动;2. 表现:同砚在实地观察、小组谈论和情景模拟中的表现;3. 作品质量:同砚完成的作业报告质量。

六、拓展延伸:1. 自主进修:鼓舞同砚自主进修气温的变化规律,在平时生活中观察、记录气温变化。

2. 实践探究:组织同砚参与气象科普活动,深度了解气温的测量方法和应用。

3. 跨学科融合:将气温的变化与地理、生物、化学等学科进行联系,拓展同砚的知识广度。

七、总结反思: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同砚能够更好地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增强对气候变化的关注认识,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培育同砚的环境认识和科学素养。

期望通过这样的设计,能够激发同砚对气候变化的爱好,从而更好地保卫我们的地球和生态环境。

《认识天气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认识天气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认识天气》导学案一、导入天气是我们平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穿着、出行和活动安排。

你是否想过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天气现象呢?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将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了解它们的成因和特点。

二、目标1. 了解不同的天气现象及其特点;2. 掌握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3. 培养学生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导学1. 天气现象分类- 晴天:天空晴朗,阳光明媚,没有云彩遮挡。

- 阴天:天空多云,阳光被云层遮挡,光线较暗。

- 雨天:天空多云或阴沉,有雨水降落。

- 雪天:天空云层低厚,有雪花飘落。

- 雾天:大气中悬浮着水滴或冰晶,能见度降低。

2. 天气现象成因- 晴天:高气压天气,空气下沉,没有云层遮挡。

- 阴天:低气压天气,空气上升,云层密布。

- 雨天:水汽在大气中凝结成云,形成降水。

- 雪天: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雪花,落到地面上。

- 雾天:水汽凝结成小水滴或冰晶,悬浮在大气中。

3. 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是根据目前天气状况和气象数据,预计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

- 天气预报包括气温、降水、风力等信息,可以帮助人们做出合理的生活和工作安排。

四、拓展1. 观察当天的天气现象,并尝试用学到的知识诠释其成因。

2. 搜集不同季节的天气预报信息,比较其变化规律。

3. 制作一个小报告,介绍某个城市一周的天气预报情况。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不同的天气现象及其成因,掌握了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

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多加观察,提高对天气变化的认识和理解。

下次课程将继续深入探讨天气与环境的干系,敬请等候!。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16认识天气-导学案-冀人版(2017)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16认识天气-导学案-冀人版(2017)

认识天气【学习目标】科学知识能利用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可测量的量描述天气状况。

科学探究1.能通过观察、阅读等方式获取天气不同要素的事实。

2.能用科学的词汇、统计图表等方式整理天气状况。

3.能运用分析、判断等方法分析天气现象,概括出天气状况。

科学态度1.能在观察、描述天气活动中以事实为依据,面对有说服力的数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2.能与同学分工合作完成观测天气的任务。

【学习重点】能利用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可测量的量描述天气状况。

【学习难点】能运用分析、判断等方法分析天气现象,概括出天气状况。

【学习过程】一、预习指南(一)预习课文后,完成下列填空。

1.我们在二年级学习了阴、晴、雨、雪等______现象,________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为了更加科学地描述或预报天气,气象学家设计了很多形象的________。

2.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雪等的变化,天气会有不同的状态。

通常,我们用不同的________表示天气状态。

3.我们通常从气温、风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描述天气。

4.根据天空中________的多少,可以将天气划分为:晴、多云、阴。

5.根据24小时________的多少,将天气划分为小雨、中雨和大雨。

6.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包括______、______、东风、______、南风、西南风、______、________。

比如,从北向南吹的风叫______。

按照风的速度,人们将风分为____级。

7.天气谚语:朝霞不出门,________。

日晕________,月晕________。

(二)问题银行存折(二)理解与应用。

1.天气预报从哪些方面预报天气?怎样描述天气?2.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更科学准确地描述天气呢?3.利用谚语描述或预测天气变化,有哪些优点和不足?4.查阅资料,请写出3条与天气有关的谚语,并分析谚语的含义。

新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5《气温的变化》教学设计

新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5《气温的变化》教学设计
(3)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9页中。
3.得出结论。
(1)汇报:指定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2)讨论:风车提起硬币的多少与什么有关?
(与风力大小、风车到电风扇的距离、风车的结构有关。)
(3)思考:怎样改进才会使风车提起更多的硬币?






(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课题:15气温的变化主备人:
课型:新授课时:1累计课时
教材分析
《气温的变化》是三年级下册《天气变化》单元的第2课时。本课以学生的认知过程为主线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1目的是指导学生通过观测不同环境的气温等活动,活动2认识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的方法。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
1.提问: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哪些是有利的?哪些是有害的?
2.阅读: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9页中(如下图)。
3.交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根据交流结果进行评价。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个性化设计






(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引导:(播放风力发电视频)风能让风车转动说明了风有力量。下面我们制作一个风车来感受风的力量。






(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
1.制作风车。
(1)掌握方法。
出示风车制作方法图片或课件,讲解制作方法。
①将一张方形纸沿两条对角线分别对折,以两条对角线交叉点为中心,沿对角线从中心到顶点的这段距离取三分之二,用剪刀剪开,对角线的其他三个方向同样剪开;然后折成风车的形状,用双面胶粘住;②用3个大头针把风车固定在轴上;③在一个纸盒上,垂直打两个小洞,将风车的轴穿过小洞;④将一段细线固定在小风车的轴上,另一端系一个小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温的变化
【学习目标】
科学知识
1.能说出气温计的使用方法。

2.能说出同一时间不同环境的气温不同。

3.能说出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

科学探究
1.能从生活体验中提出气温变化的问题。

2.能基于生活体验对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做出假设。

3.能制订探究气温变化的计划。

4.能运用气温计观测并描述不同时段气温的变化。

5.能运用统计图表记录整理气温数值。

6.能利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活动结论。

科学态度
1.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

2.能与同学分工合作,完成观测气温的任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
能说出气温变化对人们生活影响的实例。

【学习重点】
1.能从生活体验中提出气温变化的问题。

2.能基于生活体验对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做出假设。

3.能制订探究气温变化的计划。

【学习难点】
1.能运用气温计观测并描述不同时段气温的变化。

2.能运用统计图表记录整理气温数值。

【学习过程】
一、预习指南
(一)预习课文后,完成下列填空。

1.表示空气的________的物理量叫作气温,________是测量气温的工具。

2.同一地点不同时刻,在一天内的气温是________的。

3.在测量时,要仔细观察气温计的________与________。

4.同一时间不同环境中的气温是_______的。

通常测量气温需要在______、______的草地上方,气温计离地面约_____米。

5.观测气温的活动步骤为:制订计划,确定_______、_______、观测时间间隔、_______。

6.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是:_______气温较高,________气温较低。

1.确定测量气温的环境
(二)理解与应用。

1.气温变化有规律吗?一天中气温是怎样变化的?
2.同一时间不同环境的气温相同吗?测量并比较不同环境的气温。

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测量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比较合适?
3.晴天和阴天的气温变化规律相同吗?
4.气温变化比较大除了对衣着有影响之外,对生活还有哪些影响?
【学习小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需要努力的地方?
【精炼反馈】
一、小法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藏袍的穿着方式,说明了一天中气温变化大对人们穿衣有间接影响。

()
2.晴天和阴天气温变化规律相同()
3.通常测量气温需要在通风、无阳光直射的草地上方,气温计液泡离地面1.5米。

()二、取出珍宝(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是:中午气温高,早晚气温低。

()时左右气温最高,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A.12 B.13 C.14 D.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