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信息技术“和谐高效思维对话”课堂论文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学习心得体会(3篇)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学习心得体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e6b772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f.png)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学习心得体会(3篇)“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学习心得体会(精选3篇)“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学习心得体会篇1为期两天的视频培训会培训结束了,这次培训使我们这些教学一线的信息技术老师近距离的聆听专家的讲座,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及专家的点评,使我受益匪浅,给我的教学工作解决了不少难题,也给我以后的工作指点了方向。
一、优质课以及专家的点评,给我们带来新的课堂模式这次培训听了小学、初中及高中的几节参加市、省级信技术优质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龙口市实验小学田元凯老师的《给图着色》这一课。
这一课我在《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新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这本书的课堂优秀案例上已经学习过,但是看课堂实况,和专家的针对性点评能确切感受课堂的授课效果。
这课以“帮助巨人花园找回春天”作为本课的授课情境主线,故事来源于语文课本,通过三个巨人的请求任务来完成课堂教学。
课堂的学习气氛浓厚,层次分明。
学生在作品的创作中逐步掌握了本课知识点,极大满足了创作欲望。
由于本学期我也教授三年级,所以通过别人的教学和自己的课堂教学相比,取长补短,反思自己的教学,以后使自己的课堂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领导和专家的讲座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带来了新思路樊老师针对和谐高效新课堂做的新的注释,带领我们使全市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从“低效课堂”向高效课堂转变。
李冬梅老师的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
主要特点为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亲历实践活动,重视教学评价与反馈(她会每天花上好几个小时来批改学生的作品)。
通过几个教学案例的展示,我们初步管窥了李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和严谨务实的教学态度,受益匪浅。
边听讲座,我边对下一步自己的课堂教学做整理,下一步我准备按照以下四步来优化我的课堂教学。
看。
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
通过看计算机中的一些硬件设备或图片等,增强形象记忆;通过看书自学,教师适时点拨,培养他们养成自学的习惯;通过看网络,教会他们查找、收集、加工、存储信息,培养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能力。
浅谈构建和谐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浅谈构建和谐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c6224618763231126edb11f9.png)
黑龙 江省 大兴安 岭松 岭 区第二 中学 谢 明 喜 要 】和谐 发 展 是教 育 的理 想境 堂上 , 更要体现在课 外, 要真正和学生做朋友 , 能在他们心理 出现 困惑的时候出现,能在他 向。尊重生命 ,体现人性 ,以生为本 。构建 们需要帮助 的时候 出现,能想他们所想 ,忧 充 满 生 命 活 力的 和 谐 课 堂 ,是 当 前教 育 形 势 他们 所忧……让他们觉得老 师真是 他们 的 良 提 出的 更 高要 求 , 而和 谐 发 展 的核 心是 人 的 师挚友 。 有些教师只注重课堂上 的师生关系 , 和谐发展 ,只有在 民主、平等、和谐 的氛围 课下却从不与学生交往交流 , 甚至形同路人 ,
界 ,是 新 课 程 改 革 极 力 倡 导 和 追 求 的 价 值 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摘
中,学生的个性 才能得到发展 ,才能逐 步培 学 生 的 喜 怒 哀 乐 一 概 不 知 。这 样 会 让 学 生 觉 养他们探 索未知的情感、态度、 信念和动机 , 得课堂上 良好 的师 生关 系仅仅是表面现象 , 才 能 让 课 堂 变得 高 效 而 充 满 文 化 魅 力 和 生 命 是教师为 “ 骗”他们学 习而装出来的 ……这 活力。 样必将导致师生关 系越来 越冷漠 ,心理距离 【 关键词 】 和谐 高效 ;师生关 系;探究 也必将越来越 大,终将 给教 育教学带来极大 学 习 ;激励 评 价 的心理障碍。 二 、改革课堂教 学结构 ,提 高课堂教学 在全民共建和谐社会 的时代 ,新课程改 效 率 革呼唤和谐高效课 堂教学。提 高学生的信息 课 堂教学是教学 工作 的重中之重 ,所 以 素养 ,促进学生 和谐、全 面、可持续 发展已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提 高教学质量关键的一 经成为 当今 教育 改革的主旋律 。 “ 和谐高效 环 。 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就是 “ 坚持 以生为本 , i .努力创设 科学的学习情境 ,激发 学生 注重教与学 的和谐统一 ,实现师生 、生生 、 浓 厚 学 习兴 趣 师生与学 习内容 之间的和谐互动 ,重视对学 建构主义学 习理论认为 : “ 知识具有情 生的过程性评价 , 使教育 的各因素相互依存 、 境性 ,而且是其被应用的文化、背景及活动的 相互促进 、 协调合作 , 形成完美的教学生态 , 部分产物 , 并且知识是在情境 中通过活动而产 培养学生 自主探究 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知识 生的,学习情境的性质决定了所学知识在以后 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进而促 进他们 自我激 情境中再运用的可能性 ,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 励 、 自我 成 长 、 自我 完 善 ” 的 过 程 。 那 么 , 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 ,而是要让学生能真正运 我们该如何 实现 “ 以生为本”构建和谐高效 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客观世界中的一些问题 ,只 课堂呢? 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 , 学习才能更为有效。 ” 建立 良好 、和谐 的师生关系 因此,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 ,不仅能激发学生 长期 以来 ,人们 习惯 于只从教师的社会 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责任感 的角度来 确认和定位师生关 系,往往 和主动性 ,还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 忽视或轻 视学生这一具有独立性 主体 ,因而 材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提高解决实际问 影 响 了 师 生 间 平 等 民主 关 系 的建 立 。有 调 查 题的能力 ,使课堂更 “ 有效”。 表 明,5 9 % 的学生认为他们 与老师的关系处 如果教师能巧妙运用 跟信息技术有关 的 于淡漠状态 ,缺少爱和关心 。 问题 、热点新 闻、图片和影像资料等 ,就可 “ 在压抑 的思想环境下、禁锢的课堂氛 以为课 堂教 学创设 出生动活泼 的学 习情 境, 围中是不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火花 的” 。在新 增强课 堂教学的趣味性 、生动性 、新奇性 、 理念 教学中 ,教师不应是一个权威者 、控制 新颖性 、形象 性和实效性 ,从而激发学生进 者 ,而应是一个能在民主、平等、互相尊重、 入学 习活动状态 ,以促进知识的主动意义建 信任 的氛 围中与学生就某些问题进行平等对 构 以及 知识 、技 能和体验的连接 ,提高课堂 话 的探讨 者 ,这 种关系的建立使课堂 的活力 教学效率。 得 以恢 复 ,师生之间在没有专 制、压 力、戒 2 . 改 变学习方式,形成和发展 科学探 究 备 、怀疑 、阻抗 的情绪中交往和 沟通 ,可以 能力 共同探究、合作讨论、彼此争辩、畅所欲言。 信息技术课 程标准 明确提 出: “ 合作探 学生不会 受制于教师 ,教师或给学生 当学 习 究是义务教 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 的重要学 习 顾问 ,或与学生交换意见,或帮助发现问题, 内容 ,也是一 种重要而有效的学 习方 式,是 或鼓励学 生 , 但 决不操纵课堂 ,不作武 断的 学生 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认识和解决信 息 评价 ,不把 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 ,把话语 技术 问题的主要实践活动 ,学生通过亲 自 经 权交 给学 生 ,把时间还给学生 。同时 。学生 历和体 验科 学探究活动 ,激发学习信息技术 可 以就教 学的问题提 出 自己的意 见,也可 以 的兴趣 ,培 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 息的能力 , 向教 师或同学提 问题 ,可 以讨论 、争辩 。允 获取新 知识 的能力、分析和解决 问题 的能力 许学 生在课堂上 “ 插嘴” ……课堂也会 因为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到以生为本 , 构建和谐高效的信息技术课 堂, 有 了多维的对话体系而变得活泼起来 ,充满 在信息技术课 堂中积极开展合作探究 活 让学生真正得到全面的发展。 生机 和活力 , 师 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学生 动 ,对于改变学 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 的教学 参考文献 : 的心理压力 就会大大减轻 ,才可能有高效课 模式具 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探究 ,可 以使 [ 1 ] 《 初中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 . 2 0 1 2 版 堂。 学生在 获得 信息技术知识 和技 能的同时 , 体 C 2 ] 赵微 . 《 解 密高效课 堂》. 教育科学出 另外 ,良好的师生关 系不 仅要体现在课 验探究的乐趣 ,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 。 版 社 ,2 0 0 9
浅谈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1
![浅谈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1](https://img.taocdn.com/s3/m/ec15515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66.png)
浅谈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课程已经走进了学校的课堂。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合应用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怎样实现信息技术的高效课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已成为广大信息教师亟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效;兴趣;创新意识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当今社会已成为了信息社会,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处处离不开信息技术。
学生是社会未来发展的基本力量,着重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可见,信息技术课程在信息化的今天尤显重要。
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信息技术课程被作为副科的现象普遍存在。
由于这门课的成绩不计入中考成绩,也造成了在学生心目中认为上信息课就是上上网、打打游戏、聊聊天等,造成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甚少。
针对这一情况,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应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切实提高课堂实效,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其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的现状现在信息技术的课程大都是在计算机室进行教学的。
同一个班级里的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差别很大,实际上很多教师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一味地按照过往的教学手段,希望通过学习后,能达到同样的进步,显然不现实,而且注定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同时,很多教师认为所谓的信息技术教学,就是教教学生上机操作,然后学生依葫芦画瓢上机操作,对于那些对计算机还算熟悉的同学还能够按照老师所讲的进行操作,而大部分同学跟不上老师的步骤,甚至有些学生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导致一堂课下来根本不知道老师讲了什么。
这种教学方法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的课程,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以及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策略1.制定科学合理的教案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根据自己编写的教案进行教学。
在信息技术中一般都以实例模式和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而教材中的实例一般平淡无奇,很难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不知要求他们一些什么的知识,掌握什么的技能。
论文如何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张建
![论文如何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张建](https://img.taocdn.com/s3/m/61990d58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f3.png)
论文如何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张建第一篇:论文如何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张建如何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西张庄镇中心学校张建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比重越来越大,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课程也越来越受重视。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它的教学基本上都是在机房完成的,诸多因素在影响着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
怎样在有限的45分钟时间里,提高课堂的实效性,高效地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这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事实。
那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的课堂效益,打造高效课堂呢?结合自己平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兴趣爱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兴趣导入每一课。
兴趣是推动求知的一种力量,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会抱着一种十分好奇和渴望的心态去了解它、研究分析它。
我在教学中根据每一课的教学内容及不同的班级接受能力,设计不同活动的开展导入准备,运用不同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
比如:视频资源、儿歌资源、游戏活动、歌曲跟唱等等,从兴趣中提出信息技术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在意识上完整的了解学习任务的内容,为开展教学活动做好准备工作。
例如在教学PowerPoint幻灯片的制作时,我首先播放了一个自己制作的关于介绍我的家乡的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丰富的动画效果给学生带来强烈的震撼,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PowerPoint的兴趣。
通过这种兴趣教学方法,不但能使老师的教学既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而且还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更能培养学生操作电脑的基本技能,一举多得。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将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小技巧”、“新发现”等富有情趣的知识添加到教材中,在教学过程中一起介绍给学生。
例如:在教学Windows操作系统时,介绍一下一般信息技术教材都不曾提到的任务栏的移动和变化方法,学生们实验以后也会感到新鲜有趣。
二、根据情境创设新型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是近些年推出的一门新学科,它不同于语文、数学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可以借鉴,该课程的教学还处在摸索阶段,但却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构建快乐、自主、高效信息技术课堂论文
![构建快乐、自主、高效信息技术课堂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19088f0fab069dc5122010d.png)
构建快乐、自主、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想要吸引学生,唤醒学生学习的动力,就必须实行快乐、自主、高效的课堂,转变学生由被动的接受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学习,在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编写信息技术导学案信息技术导学案,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更加强调任务的完成,导学内容主要来自任务的引导与注意事项,再加上一些课外信息技术的趣味知识、应用技巧、常见故障排除等,让学生在一个个任务的驱动下展开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任务的选择、设计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任务的设计对学生要有吸引力,符合学生特点,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要注意由点到面,逐步介绍各知识点,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识、运用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例如,学习”保存文件”的内容时,一开始可以让学生把输入的文章保存到计算机默认的文件夹中(操作较为简单,不会难倒学生),这时不必过早引入”文件夹”的概念,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后,再介绍”文件夹”的概念及操作,这时就可以让学生建立自己的”文件夹”,并把文件保存到自己的”文件夹”中了。
把整个一节课的内容浓缩成简单的几条,包括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点、预习中注意的问题、课堂中任务的内容,课后复习的内容及练习中注意的问题编制成导学案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把导学案当作本节课学习的主线,预习时通过导学案进行预习,把导学案中的重点和难点逐一了解,使学生对课堂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把握,同时也了解了课堂中的任务内容,让学生心理有所准备,避免课堂上手足无措。
在课堂上让学生利用导学案之中的任务进行学习,使他们学有所依,不必在向老师询问上花费时间,从而能科学合理地利用上机的有限的时间完成任务。
二、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从学生本身具体情况来看,有的家中有电脑,接触电脑机会比较多;有的从小学就开始上电脑课,这部分学生计算机水平不错。
试论初中信息技术课高效课堂的构建
![试论初中信息技术课高效课堂的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b7188d5a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c2.png)
试论初中信息技术课高效课堂的构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以及学生自身的特点,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试论初中信息技术课高效课堂的构建,希望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教育工作者还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虽然同一个年级的学生在年龄上大致相近,但在认知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在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时,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整合课程内容,提升课堂效率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软件应用、网络安全等多个方面,教育工作者需要整合这些内容,提升课堂效率,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在整合课程内容时,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设计项目式教学、跨学科教学等方式,将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信息技术课堂的内容通常呈现出高度的抽象性和理论性,为了提升课堂效率,教育工作者还可以通过引入生动的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可以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思维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仅是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思维。
在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时,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思维。
在信息素养方面,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信息检索、数据分析等活动,帮助学生提高信息的获取和利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伦理意识和网络安全意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
信息技术高效课堂论文
![信息技术高效课堂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c09cb7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1f.png)
信息技术高效课堂论文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视点,下面店铺为你整理了几篇信息技术高效课堂论文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信息技术高效课堂论文篇一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在过去那种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当中,由于信息技术自身学科的特点,使得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更不可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了。
比方说,在教学过程当中,假设教师只是凭借文字与语言进行讲授的化,会导致很多学生失去学习其的动力与兴趣,有些学生则会出现上课做小动作、打盹等一些不注意听讲的现象。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把和授课内容相关的信息用视频或者是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以便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讲授“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讲一些与信息相关的故事,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还能够对信息技术的特征有一个逐步的了解。
二、创设生活情境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需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结合生活中一些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学,密切联系信息技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研究《声音和视频处理》这节内容时,学生在生活当中也会接触到一定的音频和视频信息,比方说在网上看电影、在网上下载歌曲等,但是学生可能并没有视听软件的应用和制作方面的经验。
基于此,教师可以制作WebQuest的专题学习网站,和学生一起开展针对网络资源的主题探究活动,选取学生们都较为感兴趣的手机铃声作为活动主题,围绕手机铃声以及手机MV的制作来引导学生探究声音与视频的处理,这个时候,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探究知识的欲望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三、以小组合作为形式创设情境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一些知识比较抽象难懂,学习起来也比较的枯燥,需要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考虑到这一点,要去想如何设置才能让学生更乐意去学、爱学。
教师可以以游戏合作为形式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在趣味浓厚的课堂氛围下展开小组合作,让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在不知觉中得以提升。
试论初中信息技术课高效课堂的构建
![试论初中信息技术课高效课堂的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037b4c7f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1.png)
试论初中信息技术课高效课堂的构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课堂已经成为初中生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
一般来说,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面对着学科初步实施、教师教育、学生接受等诸多问题。
如何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成为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课堂目标明确课堂目标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要素。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目标必须是清晰明了,并且要能够满足相应教育需求。
因此,教师应该在制定课堂目标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教育要求和学科需求,使之更为具体和有效。
二、灵活的授课方式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式大多固定在PPT或黑板上,过程有些单调,让学生流于被动状态。
因此,教师在探索和运用新授课方式时,需要具有较高的创造力和敏感性。
多种新型的授课工具(如网络、图片、影视)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互动互动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通过互动,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而且还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应该遵循“像学生一样讲课,像教师一样学习”的原则,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充分发挥互动教学的效果。
四、强化实践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强化实践。
不仅仅要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实践,而且还应该让学生自己进行技术探索与创新,发挥个人的兴趣和发展潜力。
五、充分评估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估应该充满智慧,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论方面,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践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该使评估具有广泛性和积极性,以提高评估的效果和精度,进一步丰富评价内容,扩大学生的评估范围,加强学生自我评估和同伴评估。
总之,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需要教师具有专业素养、新思维和社会责任等多方面的素养,才能够实现教育的综合目标,使学生更好地服务社会。
共析“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
![共析“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384cb23b43323968011c92c1.png)
学 力和创造性学 力 , 重视 学 生 的 基 本 能 力 和 基 本 态 度 , 学 生 使
为发 展 自 己 的思 维 而 学 。 师 为发 展 学 生 的思 维 而 教 。 教 因此 , 我
们 在 “ 谐 高效 、 维 对 话 ” 课 堂 建 设 中 , 和 思 型 要把 教会 学 生 思 维 、 培 养能 独 立 思 考 的学 习主 体 作 为 课 堂 教 学 的最 终 目的 。 当 然 ,
我 认 为 。 切 课 堂 教 学 活 动 都 是 思 维 的外 在 表 现 形 式 , 维 是 一 思
由理 论 建 构 转 向 实 践 探 索 。 什 么 样 的 课 堂 才 是 有 效 的 、 效 的? 这 需 要 看 教 学 投 入 与 高
教学产出的比值。 有效 课 堂 要 有效 果 、 效 率 、 有 有效 益 。 效 果 , 有
证 )后人将其概括五个步骤 : 课堂教学中 , 师要创设情境 , 。 在 教 为 学 生 提 供 感 兴 趣 的 认 知 活动 ; 明确 目标 , 学 生 在 情 境 中 产 让 生 问题 ; 范 讲 解 , 学 生 占 有 资 料 , 事 必 要 的观 察 , 设 法 示 让 从 并 解 决 相 应 问题 : 固练 习 , 导 学 生 一 步 一 步地 展 示 并 论 证 其 巩 引
教育广角
28 第2期i 0 年 4 0
隧 辫
共析 ‘ ‘ 和谐高效 思维对话” 型课堂
● 田 文
烟台市教科院于 20 0 7年 初 首 次 提 出 构 建 “ 谐 高效 、 维 和 思
对 话 ” 课 堂 , 是 近 年 来 我 市 课 堂 教 学 改 革 经 验 和 研 究 成 果 型 它 的智慧结晶。 目前 ,和 谐 高 效 、 维 对 话 ” “ 思 型课 堂 建 设 的 重心 巳
浅谈创建信息技术和谐课堂的几点做法论文
![浅谈创建信息技术和谐课堂的几点做法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23c9f2a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1.png)
浅谈创建信息技术和谐课堂的几点做法论文浅谈创建信息技术和谐课堂的几点做法论文构建和谐高效课堂是近几年来一直提倡的教育教学理念,如何在课堂中达到和谐高效、提高课堂效率也是自己一直在探索研究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所在,如何最大限度地在初一信息技术教学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一个值得信息技术教师思考的问题。
通过几年来的初一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自己有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和体会,一起与同行们探讨一下。
1.从自己做起,更新观念,明确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当的角色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直扮演着知识的“传道、授业、解惑者”。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有特有的权威性,和自己的中心位置,学生要围着教师团团转。
而当今社会,处在信息时代,市场经济时期,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来源很多,甚至多于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要正确认识、摆正自己的位置,放下姿态,真正地提高认识,才能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效率。
因此,教师应确立“教即学,学即教”的观念,充分地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而,教师的角色应该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启发者、导学助学者、评价激励者。
1.1设计启发者;通过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精心地准备好每节课,注意挖掘教学中的重难点,并做好课堂设计。
比如:在讲“word的表格”制作中,我就是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值日表、课程表”来进行导入环节,激发了学生兴趣,又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学而有用,然后,就会很自然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做好每一步学习任务。
在“搜索信息”一节中,以帮助同学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入手,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又让学生体会中“学为所用”和“助人为乐”的乐趣,可以在这样的喜悦中很好地完成本节课学习任务。
1.2导学助学者;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习兴趣。
在每节课的学习任务的设计中,都精心准备了跟本节内容紧密相关的“帮助”内容,以“助你学”、“伴你学”等的样式出现,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可以找到解决困难的钥匙。
谈谈如何构建信息技术和谐高效课堂
![谈谈如何构建信息技术和谐高效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16737be410a6f524cdbf8590.png)
谈谈如何构建信息技术和谐高效课堂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新形势下,构建信息技术和谐高效课堂是农村中学教育工作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下面,笔者就新形势下农村中学信息技术和谐高效课堂的构建问题主要谈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信息技术与和谐高效课堂的含义介绍所谓信息技术,就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
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
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和通讯技术,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等。
在中学教学上,信息技术主要表现在计算机基本操作、office软件基本操作、电视节目、语音、图形等。
和谐原本是一个美学范畴,是指事物和现象在各个方面完美的协调、配合和多元化的统一。
引申到课堂教学上,则是指构成课堂教学活动的诸要素及其作用、关系协调一致,平衡有序的状态。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它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2 新形势下农村中学教学中构建信息技术和谐高效课堂的必要性分析1)信息技术高效和谐课堂是适应新形势下农村中学教育工作发展方向的需要。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教学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
同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贯彻与落实,人们对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
信息技术从中小学抓起,微机应用从孩子抓起越来越成为可能。
信息技术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本身的主旨在于运用信息技术及科学艺术的手段,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它侧重于计算机基本技术操作,基本软件应用,如office等。
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所以,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微机操作与应用来开展农村中学课程教学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注重思维对话,构建高效课堂论文
![注重思维对话,构建高效课堂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e668717fad6195f312ba699.png)
注重思维对话,构建高效课堂摘要:“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是新课改以来提出的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在我们的生物教学中如何实现“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对生物教学来讲显得尤为重要,兴趣、创新、走进生活、综合探究都将成为生物课堂中实现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有利法宝。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摸索前行,努力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只要心里装着学生,只要心里充满着爱,我们的工作就不会留下遗憾,我们的生物课堂就会充满思维对话,形成和谐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思维对话新课改和谐高效激发兴趣创新教学走进生活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与普及进行,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导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课堂教学的要求。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是新课改以来提出的新的课堂教学理念。
其中,“和谐”是基础,是过程;“高效”是目的;而“思维对话”是手段。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的目的是——高效。
那么在我们的生物教学中如何实现“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呢?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的一些方法以及反思,与各位共同探讨。
一.直观教学,培养学生兴趣具有大量的图片、同时在图片后设置有探究性问题是新教材的一大特点。
图片和探究性问题可以将学生引入一种学习情景,会使学生的注意力无形中集中于教师所要教授的内容上,从而起到事半功倍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幻灯片、挂图、模型以及视频等教学手段和方法,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种子结构”内容时,首先让学生自己准备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实物带入课堂,观察并区别两类种子结构的差别,然后教师出示种子结构示意图,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名称,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使学生对本部分内容形成完整有机的知识体系。
二.打破陈规,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新教材安排了大量的科学探究活动,包括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探究、实验、调查、课外实践和技能训练等内容。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论文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ef50cd833d4b14e8524688d.png)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之我见作为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眼下正在烟台市各学校如火如荼地展开。
身为一线的一名高中物理教师,我已深切感受到了“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对我和我的学生的冲击,可以说有苦有甜,有教训也有收获。
可以说“和谐”是课堂的表现形式,“思维对话”体现的是课堂上心灵碰撞的过程,而“高效”是我们要达到的目标,即通过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及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学成绩。
针对以上对“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理解,我就“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高中物理课堂建设谈一些我个人的领悟及收获。
一、和谐和谐首先是人际关系的和谐,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师生关系的和谐,二是生生关系的和谐,这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
一个课堂,只有师生关系和谐了,学生的心情很愉悦,不用担心这担心那,不用想着教师是不是突然会批评自己,他才有可能将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试想一想,有多少学生是因为不喜欢这个教师,不喜欢这个教师的方法而讨厌到这个教师所教授的学科,进而在课堂上一蹶不振,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再试想一下,学生在刚入学的时候是这个不喜欢那个也不喜欢吗?其次是生生关系的和谐。
学生是生活在集体中的,这个集体是由许多个学生个体组成的,所有的学生都是其中的一个份子。
如果一个学生总在这个集体中处于孤立的地位,长此以往,他失去的就是对集体的不认同,对生活的信念。
作为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之间的一举一动,也许正是由于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造成了这个学生的孤独,也许是我们对这个学生的经常性态度造成这个学生被其他学生的孤立。
如果在课堂上,一个学生老是在想着如何去处理和另一个学生之间的关系,那他还有什么心思去学习你所要求他去学习的内容呢?如果此时你还用这样的要求去要求他,那只能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要达到和谐的课堂还必须有学生思维的和谐。
一是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
我要说的是学生能马上做出回答的问题是学生已经会的问题,也是无效的问题,是不经过思考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我们的课堂需要,因为它可以起一个开路的作用,但这样的问题不宜过多,过多会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长期得不到发展的思维会让课堂失去生气,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学生的脑袋不开窍的原因吧!我们需要有深度思考的问题,如果提出一个问题后,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那太好了,请不要打破这种安静,请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这也是最考验教师的时候,我们有时候会追求课堂教学的热热闹闹而对这种表面上的安静很不适应。
试论初中信息技术课高效课堂的构建
![试论初中信息技术课高效课堂的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fb39452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c3.png)
试论初中信息技术课高效课堂的构建初中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一个高效的课堂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从改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三个方面来论述如何构建初中信息技术课的高效课堂。
改善教学内容是构建初中信息技术课高效课堂的基础。
信息技术知识日新月异,教师应及时根据教材更新、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修订和调整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选取实用性较强的内容,如举办电子表格的制作、网络搜索技巧、编程语言的学习等,让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兴趣和特长,增加一些扩展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优化教学方法也是构建初中信息技术课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演示、实践、探究等,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环节,教师要讲解清晰、简明扼要,避免过度理论化,注重实际操作。
在演示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进行示范,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
在实践环节,教师要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在探究环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是构建初中信息技术课高效课堂的关键。
教师要注重课堂气氛的营造,给学生创造积极、轻松的学习环境。
教师可以采用鼓励和奖励的方式,激励学生发言和参与课堂讨论。
教师也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不同学习方式和节奏。
教师还可以设计小组合作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构建初中信息技术课高效课堂需要改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只有教师不断学习更新教学知识、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使学生在积极、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才能构建一个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试论初中信息技术课高效课堂的构建
![试论初中信息技术课高效课堂的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323453cb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00.png)
试论初中信息技术课高效课堂的构建1. 引言1.1 绪论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接触信息技术的重要时期。
信息技术课堂的高效构建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信息时代,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构建一个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创新思维。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特点在于涵盖了各种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如计算机基础、网络知识等,同时也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点,以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从而提升他们的信息技术水平。
在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升教学效果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多媒体技术可以生动直观地展示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通过构建一个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构建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以期为相关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高效课堂的重要性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个高效的课堂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帮助他们更好地吸收知识和技能。
高效课堂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让老师和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和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加专注和投入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高效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一个活跃、互动丰富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更容易产生学习兴趣,愿意积极参与讨论和合作。
老师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增强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
高效课堂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打造高效课堂 论文.docx
![运用信息技术,打造高效课堂 论文.docx](https://img.taocdn.com/s3/m/8d407763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91.png)
运用信息技术,打造高效课堂【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实施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具有的强视觉、听觉渲染力的优点,已经成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最有效途径。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效果,激发他们多种感官并用,准确掌握和理解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如今,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教育教学中,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填鸭式”的教育模式缺乏启发性,忽视了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易导致学生“怕学厌学”的情绪.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呢?在“信息技术2.0推行的大背景卜.,我认为教好应利用信息技术的显著特点和优势,将它与数学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创建优质的教学环境,为课堂教学增添趣味性,努力打造适合学生学习的^效课堂。
一、巧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融现在“快乐学习”已成为社会的热议话题之那么何为“快乐学习”呢?我认为是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这才是真正的“快乐学习“。
新课程标准也要求,数学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枳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学生•旦对学习产生兴趣,那学习对他而言也将变成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他就会全身心的投入知识的学习中,从而产生乐学爱学的效果。
信息技术可以创设丰富的教学楮境,还可以呈现动态的生活场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求知.这是其他传统教学手段不能比拟的。
例如在教学《田忌赛马》时,上课伊始我就播放了一段微视频来展示展示田忌和齐威王的赛马过程.动态的、有声有色的赛巧场段一下子就抓住r学生的目光.接着学生就被田忌遇到的问邈吸引了,“该如何三匹马都不如齐威士的劣势下反败为胜呢?”。
此时逼真的赛马问题情景激发了学生.渴望成功的探索精神,他们积极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裂出事先准备好的赛马图片,同桌模拟操作,极力想帮助田忌扳回失败的境地。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和谐课堂论文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和谐课堂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93a529e6bec0975f465e281.png)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和谐课堂【摘要】本文主要从课堂教学中巧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达成以学生为主体,以开发个体创造能力为最终目的。
【关键字】信息技术和谐自主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要“立足学生发展”。
和谐课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使教育的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生态,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
”和谐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那么,怎样构建一个和谐的科学课堂教学呢?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课堂教学扩大了容量和空间,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
这种教育技术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它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趣味性、直观性,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从而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
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逐渐成为目前教学技术手段的主流之一。
如何有效的把信息技术中各种技术手段完美的运用到科学课堂教学中构建成和谐的科学课堂,是初中科学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结合发展性教学评价理论以及对实施新课程以来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巧用信息技术,构建和谐课堂。
利用信息技术,巧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走进科学和谐的科学课堂需要情境来烘托。
人的思维过程往往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时,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所以,科学学习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科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科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以生活为思维活动的原材料,学习、理解、掌握知识。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一个新颖、别致、趣味盎然的情景,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研究论文
![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d4573f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b1.png)
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研究论文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研究论文近几年来,互动合作教学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异质小组作为一种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作为课堂的主体,以完成小组的目标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的教学策略体系。
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有效的小组互动合作学习,达到“轻负担、高质量”的理想课堂,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学家和信息技术教师的重点关注。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特点第一,信息技术课堂在硬件环境方面与其他学科有较大差异。
各学校微机室的电脑摆放顺序、微机配置和新旧也不尽相同。
另外,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需要用到许多图片或者文字素材。
第二,学生的学习兴趣日渐成为信息技术教师困扰的难题,即许多学生在上信息技术课时的学习兴趣不在于信息技术课课程本身的内容,而是对计算机的好奇和渴望体验游戏方面的乐趣。
第三,学生在信息技术知识基础上和计算机实际的操作水平有很大的差异。
有一部分学生到现在从来都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一切都要从零开始;而有的学生早早的就开始接触计算机了,对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都很了解。
不同的认知能力,不同的基础知识技能等一些因素导致了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上有巨大的差异和层次。
二、初中信息课程中采用小组互动合作学习的误区与问题能否有效地实施合作学习,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科学地理解互动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把握它的精神实质。
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分组不科学。
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学生的特点简单地按前后座位、高矮次序或男女生比例等方法自然分成几个小组,这样的划分虽然简便易行,但每一组学员之间搭配不合理,不能让每个学生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不能让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
第二,没有恰当的时机。
一些老师为了单纯追求学习形式,完全忽视了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盲目的开展小组互动合作学习方式,然而时机不恰当,收效甚微。
第三,无明确规则。
有时间课堂上教师会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教室里立刻就会出现激烈场面的讨论,但是其实这只是一种假象,实际上没有特别的效果。
助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范文
![助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9bdea55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9.png)
助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范文“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肩负着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知识学习兴趣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能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才能。
但是在小学阶段的空间与图形知识教学中,由于受小学生思维是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逐步过渡、逐渐成熟特点的限制,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很难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假设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直观形象、声形并茂、立体逼真、动静结合的优势,就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生动形象地再现事物发生和开展的过程,实现思维的合理过渡或迁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逻辑性和小学生思维的详细形象性之间架起桥梁,为高效课堂的开展创设条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的、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数学课程的教学应与信息技术整合起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直观形象性特点和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特点,将其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能将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详细、形象,从而更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解决常规教学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方面,尤其在空间与图形知识教学中,往往能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也为进步课堂教学效率创设了条件。
小学阶段的空间与图形部分知识主要涉及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等根本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几何体的外表积、体积等。
这些知识点是学生初步地认识和理解空间的必备知识,能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感,开展学生的空间思维才能。
很显然,传统的教学媒体形式较为单一,表现力缺乏,不能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意变换,已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尤其是空间与图形教学的需要。
在空间与图形知识教学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能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扩展知识内容宽度。
可以在屏幕上使运动的事物静止化,静止的事物运动化,也能动静结合,使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知识点,还能带着学生进入真实的生活情景,切实在实感受生活中的数学,进一步理解数学知识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建信息技术“和谐高效思维对话”课堂初探(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赤山初级中学 265208)
【摘要】21世纪最伟大的产品不在科学技术而在于新型的学校教育。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正是学校教育响应这个时代的”新生产物”,高效课堂就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教师自身的素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出轻松和谐的氛围,使每一个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并且还要”轻松学,学得好”的转变。
【关键词】和谐高效;兴趣;素养;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212-01
海涅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课题”,同样,”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理念”。
国外的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预言,21世纪最伟大的产品不在科学技术而在于新型的学校教育。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正是学校教育响应这个时代的”新生产物”。
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怎样让课堂变得鲜活,成为引导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工具,便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创建信息技术的”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新课堂,对此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乐学欲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的不竭动力。
在学习中,当学生感到学习有趣、活动有趣时,
就会很容易把他们带到特定的情境中,激发其求知欲,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谐高效课堂需要利用学生兴趣进行牵引。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信息时代,互联网以其丰富的内容、快捷的方式,呈现给我们一个美丽而精彩的崭新世界,使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天下大事,学习多种文化知识。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学生对于网络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也不乏有一些学生,难以抵制网络的诱惑,沉迷于网络游戏等,逐渐变得不守纪律、厌学逃学、夜不归宿……面对这一系列的负面现象,教师的一味打压不仅无济于事,甚至还会使局势更加恶化。
而教师若能将学生的这种兴趣迁移至信息技术教学上来,高效课堂创建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网络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在课堂上穿插学生感兴趣的与网络有关的东西,并加以正面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会把学生从歧途引向正路。
例如,我在讲授《网上的信息的交流》时,我就引导学生探索因特网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寻根究底,这时他们自然就发现原来自己知道的关于因特网的仅仅是一小部分知识。
使学生真正明白自己了解和掌握的只是局部的知识,还有更多的学问等着我们,这样,学生态度端正了,把注意力和兴趣迁移到学问上来,自然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并进一步帮助学生解决他们不能解决的难题,在学生的兴趣中寻找与教学相关的知识并适时传授,抛砖引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信息技术的应用。
找到兴趣的”发源地”,便能
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欲望,从而使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并热爱这门功课。
二、提高教师自身素养,促进和谐思维对话
邓小平同志曾告诉我们: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在当今这个以网络为主流的信息社会,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和方法,来培养新一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的素养主要体现在优秀的人格魅力和过硬的专业知识水平上。
2.1教师要具有优秀的人格魅力。
首先要求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较高的思想境界。
俗话说:人格要用人格来培养,道德要用道德来影响。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教师本身的品格、价值观及信念对学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深刻而长远。
教师要赢得学生的敬佩和信服,就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品格,这样教师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折射出来的优秀品质,会很自然的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主动快乐地融于课堂,还能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从而自然地促进师生间的和谐思维对话。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不仅是知识渊博的智者,而且是道德修养的榜样,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例如:教师在课堂示范教学和上机指导过程中,就应有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进行上网指导时,必须具备高尚的网络道德,保证教师对学生上网的正面导向作用,时时处处做学生的楷模。
2.2教师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水平。
我们曾认为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已远远不够,这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像电脑程序一样而不断地更新、容纳、优化,要满足每个学生内容各不相同的”一碗水”,甚至需要教师拥有”江河湖海”般的知识范围。
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现今的社会,各行各业都与电脑紧密结合,使得信息技术成为一门知识较为综合复杂的学科。
要把学生培养成适合社会发展的21世纪新型人才,也必须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含量,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努力掌握教育理论和技术,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有深切的理解,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拥有了渊博的知识和较强的运用能力,就能更自信的面对学生,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并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进一步加强师生间的和谐思维对话。
第三,追求和谐师生关系,共创和谐高效课堂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友好、民主、平等的基础之上的,融洽的关系,才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才能够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是师生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
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师生之间相互帮助和鼓励,共同付出与分享,相互影响和共同成长;而和谐高效的课堂更要求教师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形成一种师生互爱,彼此尊重,彼此信任的良好关系。
教师应以情感人,以情化人,多给学生以关爱,多与学生交流、
沟通,倾听学生们的心声,真诚的帮助学生们分析和解决各种学习以及生活等方面的问题,打破传统的师生之间不可逾越的屏障,拉近师生间的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教师要民主平等的对待学生,要蹲下身来,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学生的各种表现以及他们的奇思妙想。
比如在信息技术课上,部分学生经常喜欢玩游戏,遇到此类事情,我并没有粗暴行事,而是先让他们自己分组讨论制定课堂规则,再由教师补充,大家共同遵守。
对于游戏的问题,不光要堵,还要疏,游戏里也有大学问,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研究游戏里的学问,也可以选择做老师的助手,这样学生得到了充分理解和信任,问题解决了,师生关系更融洽了。
我认为很多时候,学生并不是故意捣乱,当学生有了奇特的思想和怪异的行为时,他们更需要有一个能理解他们的人,来对他们做出正确的引导。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赖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
”
我们应给冰冷的机器赋予灵魂,让整个课堂变得鲜活,焕发生命的光彩。
利用学生的兴趣、教师自身的素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使每一个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并且还要”轻松学,学得好”转变,打造和谐高效的课堂。
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自然地掌握信息技术,并会应用信息技术,并使信息技术渗透到学生生活中的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