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对策
特需门诊患者对心理沟通的需求及护理分析
特需门诊患者对心理沟通的需求及护理分析随着医疗技术和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特需门诊作为高级医疗服务的一种形式,在满足患者需求的同时,也给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带来压力和挑战。
对于特需门诊患者,除了获得专业诊疗外,心理沟通也是其重要的需求之一。
1.焦虑与恐惧需求特需门诊患者病情较为复杂,经常需要进行痛苦的检查和治疗,面对不确定性和未知的风险,他们容易产生不安和恐惧。
在这种情况下,医务人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进行心理沟通,给予患者更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以减轻他们的焦虑和恐惧感。
2.个性化需求特需门诊患者一般来自经济条件好、文化水平高、社交背景广泛的群体,他们在接受医疗服务时,渴望得到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因此,医务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积极与患者交流,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满足患者个性化的需求。
3.合理沟通需求特需门诊患者通常对医务人员的沟通技能和服务态度有着更高的要求,期望他们能够讲清治疗方案、解答疑惑、提示注意事项等。
在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能,以确保与患者的交流顺畅、有效和客观。
4.情感支持需求特需门诊患者在经历疾病和治疗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得到疾病诊疗的帮助外,还需要得到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特别是在面临疾病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时,医务人员需要通过适当的支持和鼓励,增强患者的抗压能力和自我治疗信心。
1.对患者需求的思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需要认识到,特需门诊患者不仅需要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也需要得到人性化的心理护理。
因此,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十分注重与患者的心理沟通,充分了解和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2.个性化服务和沟通技能的提升特需门诊患者需要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医护人员也需要在服务中展现专业的技能和友善的态度。
对于医疗机构而言,他们需要不断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和沟通技能,为患者提供更符合需求的高质量服务。
3.团队配合和精神支持特需门诊患者的治疗和服务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而这需要医疗机构具备完善和高效的工作机制。
门诊侯诊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决心 , 使其保持愉快 的心情 , 积极配合治疗 , 争取 早 日康复。② 室内环境 。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定、
舒 适 的环 境 , 保持病室整 洁, 定 时 开 窗 通风 , 尽 量
避免 了一些诱 发因素的发生 , 促进 了患者 的全面 康复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3 - 2 4)
闭, 效果显著。⑤ 加强观察与护理。输液 过程 中
门诊 侯 诊 患者 的 心 理 问题 及 其对 策
徐 前柳 , 徐 满 意
( 1 . 成 宁市咸 安 区横 沟 中心 卫生 院 , 湖北 成 宁 4 3 7 1 0 0; 2 . 解 放 军第 1 9 5医院 皮肤 科)
突然用力上举 , 不参加重体力劳动 , 避免急性损伤 等, 注意保暖 , 防止腰部受凉 。③嘱患者 出院后仍
要与医护人员保持联系 , 以便了解病情变化 , 做好
随诊 。
总之, 针 刺配 合 静 脉 点 滴 治 疗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通过疏 经 通 络 , 止痛 , 取诸经之穴 , 达“ 经 脉 所 过, 主治 所及 ” 之功 , 消 除 了神经 根水 肿 和粘 连 , 有 较好 的抗 炎 、 止痛 作用 。同时 , 护 理 人员 对病 情 认 真 的观察 和细致 的护理 , 保 证 了患 者 的治 疗效 果 ,
丰富的食物 , 保持大便通畅 , 应少吃多餐 , 如有烟、 酒 嗜好者 , 应及 时戒掉 , 以便于 早 日康复 。
3 . 2 健康 教育
①腰背肌锻炼 。此类 患者大多反复 发作 , 病 程长 , 在 急 性 期后 5— 7 d症 状 、 体 征 有 所 好转 时 , 针对患者不 同症状和体征用浅显通俗易懂 的语言 指导患者进行床上为 主的腰背 肌功能训练 , 要 亲 自 示范各动作 , 采用循序 渐进式教会病人掌握要 领, 避免再损伤。② 纠正腰部 不 良姿势。保持 良 好 的姿 态是 预 防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的前 提 , 工 作 和
妇科门诊患者的心理分析与对策
交谈 、 观察 等 方式 , 了解 她 们 的心 理活 动 , 得第 一 手 获
资料 。
2 心理 治 疗
2 1 对 急躁患者 . 医护人 员要 主动 迎接 、 和蔼地 询 问患者症 状 , 心 耐 地解 释 , 及时 治疗 , 这样 会使 患者感 到 医务 人员 对患 者 的关 心 , 态度认 真负责 , 使之 产生安 全感 和依 赖感 。 22 对 多疑 患者 . 医生要 关心 患者 , 动和患 者交谈 , 对性 地 向 主 有针 患者讲解 疾 病发展 的原 因、 治疗 方法 和预 防保 健 知识 , 使 之获 得 自我保健 和疾病转 归 的信 息 。 ( 下转第 2 5页 )
1 临床 资料
11 调 查对象及 方法 .
对我 院 2 0 0 9年 1~1 2月妇 科 门诊 就 诊 患 者采 用
突然 , 发展迅 速 、 病势 迅猛 凶险 。患者缺 乏足够 的思 想 准备 以及 未安 排工作 和家庭 生活 出现极 度的焦 虑不 安
与恐 惧 , 迫切 渴望得到 有经验 的 医师 治疗 。
模式转 变 , 医疗 工 作 的 要求 由单 纯 的躯 体 治疗 转 向 对
身心整 体治疗 , 理治 疗 越来 越 受到 人们 的重 视 。医 心 护人 员应力求 为 患者 创 造一 个 主动 接 受诊 查 、 合记 配 录 的最佳心理 状态 , 以便顺利 完成就诊 , 帮助 患者 树立 良好 的心态有 助于疾 病 的康 复 。
者 。中年是 个应 激时期 , 体力 和心理稳 态常趋 向紊 乱 , 面临 的 问题 多 、 负担 重 , 又是 许 多疾 病 的好发 年 龄 , 常
对 多项 检查顾 虑 重重 。担 心 患病 后 给 家庭 、 作 带来 工
特需门诊患者对心理沟通的需求及护理分析
特需门诊患者对心理沟通的需求及护理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特需门诊患者对心理沟通的需求日益凸显。
特需门诊患者通常指那些需要特别关注和特殊护理的患者,比如残疾人士、老年人、精神病患者等。
这些患者由于身体或心理上的特殊情况,需要在就医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医护人员在处理这些患者时需更加注重心理沟通,满足他们特殊的心理护理需求,提高他们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特需门诊患者对心理沟通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对关怀支持的渴望上。
由于这些患者通常伴有身体或心理上的特殊状况,他们更容易感到孤独、无助和焦虑。
他们对医护人员的关爱和支持有着更为迫切的需求。
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通过言语和行为上的温暖关怀,来满足患者的需求,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关爱的温暖。
医护人员也应该留心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心理上的困难。
特需门诊患者对心理沟通的需求还表现为对沟通方式的个性化要求。
不同特殊群体的患者,其心理沟通的方式和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对于残疾人士来说,由于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方式可能会受到限制,医护人员需要更加耐心和细心地与他们沟通,争取更多的理解和信任。
对于老年人患者来说,医护人员需要更多的倾听和关心,因为他们通常会有更多的心理障碍和情感需求。
对于精神病患者来说,医护人员需要更专业的心理沟通技巧和知识,以便更好地与他们沟通和协助他们的治疗。
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和方法,满足患者个性化的心理需求。
特需门诊患者对心理沟通的需求还表现为对心理疏导的需求。
由于特需门诊患者通常会面临更多的生活和精神压力,因此他们对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的需求也会更为迫切。
在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通过认真倾听、耐心开导和善意关怀,帮助患者理清思绪,排解情绪,重建信心,增强对治疗的信心和决心。
医护人员也需要积极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心理观念,帮助他们积极面对疾病和生活,增强自信心和生活乐趣。
门诊就诊患者心理情绪分析及护理措施
门诊就诊患者心理情绪分析及护理措施门诊就诊是医院中最常见的就诊方式之一,而患者的心理情绪对于就诊体验和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门诊就诊中,护理人员应当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提供更好的护理和医疗服务。
一、患者心理情绪分析1.1 焦虑与紧张情绪门诊患者常常处于不确定的病情之中,面对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措施,很容易感到焦虑和紧张。
他们担心诊断结果的严重性,同时也害怕接受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或不适感。
这种焦虑与紧张情绪,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护理干预,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1.2 感到沮丧与无助门诊患者的病情可能是长期的或者复杂的,他们可能多次就医却未能得到明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这使得患者感到沮丧和无助,甚至丧失信心。
他们往往对医疗机构和医生失去信任,对治疗效果产生怀疑。
这种心理情绪可能影响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甚至导致治疗延误。
1.3 担心经济负担门诊患者大多是普通工薪阶层,他们需要承担医疗费用。
患者往往会担心医疗费用带来的经济负担,尤其是对于一些长期需要治疗的疾病,如慢性疾病或需要手术的疾病。
这种担忧可能会引发焦虑和压力,甚至影响患者的治疗决策和治疗效果。
二、护理措施2.1 提供信息与沟通在门诊就诊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并提供相关的信息。
这包括解释诊断和治疗的目的、方法和可能的风险和不适感,以增加患者对治疗的理解和信任。
护理人员还可以向患者介绍一些治疗成功的案例,以激发患者的信心。
2.2 提供情绪支持护理人员应当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倾听和理解他们的焦虑、担忧和沮丧。
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提供情绪支持,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疾病和治疗。
心理干预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咨询等也可以使用,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
2.3 针对经济负担提供帮助对于担心经济负担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提供有关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信息,并指导患者合理利用医疗保险和医保政策。
如果患者符合救助条件,护理人员可以协助其申请医疗救助,帮助他们解决经济问题后更好地接受治疗。
浅谈门诊患者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干预
浅谈门诊患者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干预【摘要】通过对门诊患者普遍存在的孤独急躁心理、紧张焦虑心理、疑虑矛盾心理进行逐一分析,提出在诊疗环境、就医流程、职业素养、人文关怀、沟通技巧、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指导护士要运用心理学知识,细致观察患者的心理需求,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达到通过人性化服务缓解“就医恐惧症”,通过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各种纠纷,通过科学、规范的就诊流程保证患者顺利就医的目的。
【关键词】门诊患者心理护理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患者流动量大,来往人员复杂,是人们在健康受到威胁后求助于医疗机构的第一站,也是患者心理问题暴露最多的就诊阶段[1]。
在门诊工作中,我们常遇到患者因各种因素而引发的恐惧、紧张、舒适改变等心理反应,甚至发生意外。
因此,重视门诊就诊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早进行相应护理干预,对减轻患者痛苦、预防就诊意外、提高门诊护理质量尤为重要。
1 门诊患者心理问题分析1.1 孤独急躁心理门诊就诊患者因病因、病种各有差异,患者的职业、年龄、文化习俗、对医疗的希望和需求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患者患病后因对病情、诊断、治疗等均不确定,加之病痛折磨,家属惶恐,因此感觉无助、孤独,就诊时普遍存在着“早就诊,早治疗”的迫切心理。
外地、边远地区来看病的患者不想在医院滞留很长时间,急切希望得到医务人员的关注,及时获得病情信息,希望尽早明确诊断,并得到最佳治疗方案,迫切希望早看完早离开。
因此,患者对就医过程的期望有“一短一细一快”,即候诊时间短、问诊检查细、诊断治疗快。
1.2 紧张焦虑心理由于患者在患病期间受疾病的折磨,就医时诊断尚未明确,此时患者表现为焦虑、紧张、烦躁、担心、绝望的情绪,各种化验或仪器检查,以及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知识了解少,都会加重患者紧张恐惧感。
患者就医,一般都经过挂号、候诊、诊断、检查、交费、取药、治疗等过程,在诊疗过程中,由于患者对疾病分科、诊疗流程不熟悉,常常要往返多个窗口和诊室,加之害怕病情加重,求治心切,往往表现出焦躁情绪。
简述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
简述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1.引言1.1 概述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是指在就医过程中,患者常常呈现出一些共同的心理表现和特征。
作为医生和医护人员,了解和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门诊病人心理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患者通常因身体不适而前来就诊,心理上存在一定的焦虑和不安。
他们可能会对疾病的性质和治疗的效果产生疑虑和恐惧感,对未知的就医环境和医学术语也感到陌生和不安。
其次,门诊病人往往在就医过程中需要与多个医务人员进行交流和接触,对于这种接触需要,他们可能会感到尴尬和不自在。
这些患者往往会对医学检查和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感到担心,心理上需要得到医务人员的关心和照顾。
此外,门诊病人往往存在一定的信息获取和理解能力的差异。
有些患者对医学知识了解较少,对治疗方案的解释和说明需要医务人员进行细致和耐心的沟通。
而有些患者可能通过互联网等渠道获取了大量信息,对医生的建议持有不同的观点,可能会对医生的诊疗决策产生质疑和怀疑。
最后,门诊病人还可能受到家庭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一些患者可能会面临家庭支持不足、经济困难或是就医时间等问题,这些因素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医疗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
总之,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焦虑不安、尴尬不自在、信息获取和理解能力的差异以及家庭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等方面。
医务人员应该积极倾听和沟通,关注和关怀患者的心理需求,为他们提供专业、温暖的医疗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促进康复和福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探讨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以及对门诊医疗的影响。
引言部分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
首先,我们将概述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是指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行为。
了解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不仅对医护人员有指导意义,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治疗效果。
其次,文章将简要介绍本文的整体结构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门诊患者择优心理及护理对策
门诊患者择优心理及护理对策近年来随着国家医疗体制的改革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择优就医成为门诊患者的普遍心理,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负性影响。
对患者的择优心理采取积极的对策,加以正确的引导。
1 择优心理表现1.1 慕名求医我院是全区的第一所二级优秀医院,拥有较高的医疗技术人才、先进的医疗设备,在全区享有最高声誉,慕名前来的患者络绎不绝,平均每天门诊量在700多人次,其中慕名前来的占85%。
门诊工作任务重,压力大。
1.2 寻找求医门道初诊患者对挂号、候诊、检查等治疗程序陌生,怕麻烦,怕等候,看不上好医师则希望有人帮助,因而托熟人的事时有发生,既影响门诊秩序,又易使“走正门”的患者心理失衡。
1.3 渴望名医诊治慕名求医的患者企望名医专家、名教授看病的要求十分强烈,在择优的心理驱使下,常常出现专家候诊室患者排长队,而年轻的医师坐冷板凳的现象。
实际上,常见病、多发病并非需要名医诊治,况且专家门诊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患者多了还会影响专家门诊的质量。
1.4 崇拜高档仪器和药价择优随着科学的发展医院设备不断更新,如全身CT、多普勒、彩色胃镜、彩色B超等,对改革医疗手段、提高诊断准确率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有些患者的病情不需要高档仪器检查,患者却吵着要,如果不满足其要求,就产生不满。
同时患者选择药价时喜欢价格贵、进口的药品,自以为便宜的药治不好病。
“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只要能治好病,多花些钱也心甘情愿。
2 护理对策2.1 对慕名求医的患者护士应本着科学的原则,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职业道德观念,不管工作多忙多累,始终保持“待患者如亲人”的工作热情。
如门诊工作量大,初诊患者不熟悉,特设门诊咨询,为患者提供咨询服务,指导患者就诊,达到高峰分流,减少患者排对时间的目的。
2.2 对寻找求医门道的人我们应做到标明门诊各科方位,设计最佳诊疗流程图,使患者一目了然,少走弯路。
尤其对年老体弱及危重患者,安排护士陪伴引导,使患者感到没有熟人照样能看好病。
门诊医生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门诊医生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患者在门诊医疗环境中往往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恐惧等。
作为门诊医生,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整体护理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门诊医生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一、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良好的医患关系对于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至关重要。
门诊医生应积极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感受,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
通过温暖、关怀的语言和行为来建立信任,增强医患沟通的效果。
医生要展现亲和力,帮助患者消除紧张和焦虑情绪,让患者感受到关怀和支持。
二、善用非语言沟通方式非语言沟通方式如微笑、握手等是进行有效心理疏导的重要手段之一。
适当运用这些方式可以拉近医患距离,减少患者的紧张感。
同时,医生的面部表情、姿势和肢体语言等也会对患者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因此,门诊医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非语言沟通方式,予以合理运用,以提升心理疏导的效果。
三、病情解释和教育对于患者而言,不了解自身病情会增加其心理负担和不安感。
因此,门诊医生在进行心理疏导时应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解释和教育,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传达相关信息。
医生可以通过比喻、图示等方式帮助患者理解,同时还要解答患者可能存在的疑问和困惑,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四、倾听和关心患者的情绪门诊医生在进行心理疏导时,要时刻保持耐心并倾听患者的情绪和需求。
医生应引导患者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倾听患者的愿望和需求。
通过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医生可以了解到患者的真实心理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
五、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心理支持是门诊医生进行有效心理疏导的重要内容。
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医生要给予积极的正向反馈和鼓励,增强患者的自信和乐观情绪。
医生要试着把患者从消极负面的情绪中引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心态和治疗信念,共同面对疾病。
六、引导患者学习应对技巧门诊医生可以通过引导患者学习应对技巧来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心理问题。
这包括教授患者身体放松、呼吸调节、积极思维的方法,以及应对焦虑和恐惧的策略等。
门诊就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门诊就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摘要】目的分析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方法按疾病的轻重缓急、初复诊状况、残疾因素来分析门诊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
结果针对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营造良好的就诊环境。
结论掌握门诊就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才能确保把以病人为中心的诊疗护理落到实处。
【关键词】门诊就诊患者心理特点措施【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5-0279-01门诊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是直接接待病人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和开展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的场所,是医务人员与患者接触时间最早,人数最广泛的部门。
门诊病人以数量多,流动性大,相对停留时间较短为特点。
大多数的门诊患者都处在刚进入患者角色阶段,行为退化、依赖性强、自我控制力下降,表现为恐惧、紧张、焦虑、抑郁等,希望得到医护人员重视,得到医术高明的医生诊治,尽早确诊,达到最佳治疗,并有迫切体验到治疗效果的心理。
患者来自社会不同的阶层,同时因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不同,他们的心理状态积压有差异,要使其在短时间内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门诊护士必须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措施。
一、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1. 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患者对医院的就医环境陌生,就医环节流程不熟悉,常发生“一排、二等、三跑路”的现象。
1.1急诊患者病情急,来势猛,缺乏思想准备,患者多有紧张焦虑、情绪激动的表现[1],医患、护患、患者与患者之间易发生矛盾,造成就医人群气氛紧张,就医协调管理困难。
1.2急诊患者极度痛苦:尤其是急性喉炎、急性会厌炎或者是气道异物所造成的气道阻塞的病人,窒息感明显,致使有濒死的恐怖感,此种病人的突出表现是惊恐万状,急躁易怒。
1.3择优心理明显:希望就诊时医护人员是最好的,技术是最过硬的,服务是最优秀的,能马上缓解或解除自己的痛苦,期望值过高,一旦要求不能实现就怒气冲天。
眼科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
眼科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目的分析眼科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制定相应护理对策。
方法分别对眼科门诊的初诊、急诊和慢性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要点进行分析。
结果眼科门诊的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的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及护理。
结论结合眼科门诊的特点,制定眼科护理与不同患者沟通的制度和要点,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安全隐患,减少并发症和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标签:眼科;门诊;心理分析;护理对策门诊护理工作的特点是患者流量大、对象复杂,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较为敏感。
门诊护士应善于组织,力求分诊准确,使门诊秩序井然,患者候诊时间缩短,并安排急、重、危、老弱儿童患者提前就诊。
在护患沟通中实施相应的健康教育,有利于门诊工作有序地顺利进行,也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并早日康复,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眼科门诊工作的主要特点是:患者流量多、诊疗时间集中、检查项目和治疗项目多,且要求在短时间内处理好大部分问题。
因此,有必要在眼科门诊制订一套诊疗制度,既有利于缩短候诊时间,使患者得到及时诊疗,又可以提高医疗护理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
要提高眼科门诊护理人员的质量,就要求护士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眼科常见病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要具备熟练的眼科护理操作技能。
眼科护理为专科护理的一部分,是专科护理的重要内容。
1.2研究方法1.2.1初诊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初诊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甚少,再加上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很容易产生紧张、害怕心理,对其他病患的言行非常敏感,很关心医院宣传栏上对相关疾病的知识介绍,急于了解医院的诊疗水平及治疗相关费用。
基于初诊者的这些特点,护理人员首先应向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就诊的步骤以及专科诊疗水平等,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
1.2.2急诊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各种眼外伤、青光眼在眼科急诊患者中最常见到,这些患者根本无任何心理准备,一旦出现状况,比其他患者更容易出现恐惧感和依赖感,有的甚至感到极度恐惧,迫切希望能有一名优秀的医生对其进行治疗,且急于治愈,希望药到病除。
门诊手术患者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 ] 黄永红. 5 做好急诊手术病人心理护理的体会[ ] 护士进修杂 志, J.
20 1 ( ): 5 04,9 9 8 9
作者单位 :260 江苏省进 行 。 3 术后 护 理 : .3 根据 患 者 的性格 特 点 , 手术 类 型 , 同病 种 , 予 不 给 不 同 的健康 教 育指 导 , 细交代 术 后注 意事 项 。 详 3 .1 疼 痛护 理 : 知患 者 切 口疼痛 可 能 发 生 和 持续 的大 概 时 .3 告 问 , 痛 的特 点 , 患者 有心 理准 备 , 疼 让 不要 惧 怕疼 痛 , 以通过 听 音 乐 、 可 看 电视等 方法 转 移对 疼痛 的注 意力 ,耐 心解 释 止 痛 药 的 作 用 、 作 用 , 副 让 患 者 了解 药 物作 用 的 利弊 后 能增 强 战胜 疼 痛 的勇 气 , 过 疼 痛难 关 , 度 切 口剧 烈疼 痛 难 忍时 , 以使 用镇 痛剂 。 可
心理。
3 . 伤 口护理: .3 2 观察伤 口有无明显渗血 , 保持伤 口清洁干燥 , 按 医嘱服 药 , 时 复诊换 药 、 线 , 口如 有 明显 出血 , 定 拆 伤 肿胀 等 特殊 情 况 , 随 时 回院就 诊 处 理 。根 据伤 口部位 不 同 及伤 口愈 合情 况 ,术 后 7—1 d 0 来院拆线。 33 . .3 活动 与 饮食 : 为防止 伤 口裂 开 , 后注 意休 息 , 要做 剧 烈 术 不 运动。饮食方面一般不受限制, 以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为主, 多食含维生 素 c丰 富 的水果 和 蔬菜 , 食辛 辣性 的食 物 , 少 以促 进组织 细 胞增 长 、 复 修 及 伤 口的 愈合 。
病人 安全 , 少并发 症 的发 生。 减
门诊病人的特点及护士的应对技巧
门诊病人的特点及护士的应对技巧门诊病人是指在医院门诊部门接受诊治的患者,与住院患者相比,他们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时间短暂:门诊患者通常只在医院门诊部门接受诊治和治疗,时间比住院患者短暂,有时只需要接受一次诊治,因此护士需要尽快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以便进行有效的护理。
心理焦虑:门诊患者通常在疾病初期或症状加重时前来就诊,心理上会感到焦虑和不安,护士需要通过积极的沟通和安抚,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支持,缓解其心理压力。
信息不全:由于门诊患者的就诊时间短暂,医生往往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地进行诊断和治疗,因此患者对病情和治疗方案的了解不够全面,护士需要与患者进行及时和准确的沟通,解答患者的疑虑和困惑,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
家庭支持不足:门诊患者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中自我治疗,家庭支持不足,护士需要引导患者和家属关注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提供一些有关疾病管理和康复的指导和建议,以便患者更好地掌握疾病管理的方法。
护士应对门诊患者的技巧包括以下几点: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护士需要积极主动地与患者沟通,尽快建立信任关系,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疑虑,让患者感到被关心和支持。
细心观察患者病情:门诊患者的病情变化较快,护士需要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并及时反馈给医生,以便医生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提供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护士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向患者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如饮食调理、运动锻炼、药物使用等,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促进康复。
维护患者隐私权:护士应该严格保护患者的隐私权,确保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病历资料不被泄露。
善于倾听和理解:护士应该善于倾听患者的心声和理解患者的感受,关注患者的情感需求,给予患者温暖和支持。
熟练掌握相关护理技能:护士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常见疾病的护理技能和操作技巧,如测量体温、血压、心率等,注射药物、更换敷料等,保证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门诊病人的特点及护士的应对技巧
门诊病人的特点及护士的应对技巧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及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和疾病的认知度逐步增强。
医疗环境的变化和医改政策的实施,患者对医疗和护理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全面。
因此,了解掌握病人的心理特点,方便、满足其就医需求是门诊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所在。
1门诊病人的心理特征(1)门诊就诊病人来自四面八方。
上至八、九十岁的老人,下至出生几天的新生儿。
职业、性别、文化层次、对疾病的认知能力、生理、心理状况参差不齐,但他们对医疗的期望值都较高。
就诊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究竟惠了什么病,想明确诊断,希望得到最佳的治疗和最优质的服务。
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尊重、关心和帮助。
在门诊就诊的过程是他们进入病人角色的过程,心理上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表现为:焦躁不安,急于就诊,越快越好。
渴望挂号时间短,不需要排队就就诊,不断询问就诊号码,围观医生诊疗,希望医生问得越仔细、检查越认真、就诊时间越长越好等。
初诊的病人因对自己的疾病知道很少,希望由医术高、经验丰富的名医为其做诊治。
一次就解决问题;(2)复诊的患者对疾病了解较多,对医院诊疗过程比较熟悉,甚至对医院的技术力量比较清楚,迫切希望由熟悉的医生为其继续治疗。
当治疗效果不佳时,他们往往和初诊患者一样希望高明医生为其诊治;(3)在就诊的过程中希望得到医务人员的尊重、同情和帮助,希望得到全面的检查。
2对护理服务的要求2.1高尚的职业道德道德素质是素质培养的核心,是其他一切素质的基础。
护士要具备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精神。
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一心为病人着想理解患者、尊重患者,做到关爱、体贴,要有同情心,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病人,做到服务好、质量好。
让病人就诊安心满意。
2.2良好的心理素质护士的心理素质是指从事护理工作的心理能力的综合表现。
包括护士的认知能力、思维反应能力、注意力、记忆力、应变力以及情态、意志、气质、性格等。
护士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与门诊的各类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合作,消除患者的顾虑,在工作时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服务中面带微笑、温婉大方、礼貌热情、不厌其烦,冷静从容处理问题了解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疾病的特点和实际需求。
门诊就诊患者心理情绪分析及护理措施
门诊就诊患者心理情绪分析及护理措施1. 引言门诊就诊是医院中最常见的就诊方式之一,患者的就诊心理情绪对于顺利进行医疗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门诊就诊患者的常见心理情绪,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应对患者的情绪需求,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2. 门诊就诊患者心理情绪分析2.1 焦虑门诊就诊患者常常因为病情不明确、自身的健康状况等原因而感到焦虑。
他们可能对诊断结果担忧,担心疾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
焦虑情绪可能表现为紧张、不安、易激动等。
2.2 恐惧某些患者可能对医疗过程感到害怕,害怕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或不适感。
他们也可能对手术或医疗技术产生畏惧和恐惧情绪,担心手术风险或失败。
2.3 疑虑部分患者可能对医生、护士的专业水平和医疗设备的可靠性产生疑虑。
他们可能对医生的建议持怀疑态度,对治疗方案存在质疑。
3. 护理措施3.1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信任关系医护人员需要耐心倾听患者的担忧和疑虑,回答他们的问题,提供专业的医疗知识和建议。
通过与患者积极交流,逐步建立起信任关系,减轻患者的焦虑与恐惧。
3.2 提供情绪支持与理解医护人员应以温和友善的态度对待患者,理解他们的痛苦和困惑。
鼓励患者将情绪表达出来,提供安慰和支持,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恐惧。
3.3 提供明确的详细信息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详细解释病情、治疗方案和医疗过程,消除患者的疑虑和猜测。
通过提供准确的信息,帮助患者建立对医疗过程的正确理解,增强他们的信心。
3.4 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医护人员应确保门诊病房的整洁、安静,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
及时提供疼痛缓解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
3.5 心理干预和支持对于焦虑、恐惧严重的患者,医院可派遣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干预和支持。
通过心理咨询、放松训练等方式,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疾病和治疗过程。
4. 结论门诊就诊患者的心理情绪对于医疗护理至关重要,护理措施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惧和疑虑。
门诊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
惧、焦虑。
在新生儿头皮静脉采血前向患儿家长做好解释工作,交待采血量,告知头皮静脉采血时患儿哭喊可加快采血速度,防止凝血;采用真空采集针法,针头小,与头皮针相同又无需连接注射器,减轻了患儿家长的恐惧,更易让家长接受;真空采集针法由于负压原理,血液自动流入试管,无需用力回抽,更换试管只需拔出尾端针头,橡皮管自动封闭,省力的同时也可减少注入标本时由于人为因素造成血液成分的破坏,防止血液标本被污染,提高了标本采集的有效性。
真空采集针法与传统法在一次穿刺成功率与采血时间的比较上P<0. 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真空采集针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法,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传统法,采血时间显著缩短且经济(减少耗材),省力,从多方面减轻了患儿及家长的痛苦。
参考文献:[1] 崔焱.儿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5.[2] 兰玲秀,任晓英,吴惠玲.患儿颈外静脉采血体位摆放与人文关怀的效果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5,20(13):38239.(收稿日期:2007203228)作者简介:许艳丽(1976-),女,湖北人,200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护师。
门诊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李玉洁(临沂市人民医院,山东临沂276003)[摘 要]通过观察、分析门诊患者的心理特征,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反应,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使门诊就诊工作井然有序,满足患者心理需要,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关键词]门诊患者;心理分析;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7)1522066201 门诊是患者集中就诊的场所,患者因疾病因素、个人素质、经济状况、个体心理特征不同,从挂号候诊到医生诊查,化验、透视,实施治疗直至最后取药离开医院。
在整个医疗过程中,由于过程复杂,环境生疏,加之疾病的痛苦,常使患者产生复杂的心理活动,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可归纳以下几点。
浅谈门诊治疗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护理对策
3 要把老人 的心理健康状况及 时与家属沟通 ,让家属 . 4 参与到护理计划 中, 有助于缓解 减轻老人孤独、 失望情绪。 指导 家属学会一些基础 护理 技术如 : 擦浴 、 翻身、 服药等 , 量为老 尽
人和家属提供一个共度时光 的安静环境 , 让家属与老人多在一
起相处 , 为老人多做一些事情 , 以便得到心理满足 。 3 尊重老年人 的人格 。交往 中 , . 5 护士态度要 和蔼 亲切 , 称呼须讲究 , 尊敬患者 ; 做事要主动征求他们的意见 , 对非原则 性的问题 不与老人争辩和计较 ;尽量满足他们 的各种需求 ; 要
件 日趋完善 , 但门诊患者特别是 首次就诊 的患者 , 医院环 境 对 不熟悉 , 对就诊程序不 所怀疑 , 担心 自己的病情 延误等 , 因而产生 陌生 、 怕的 惧
3 提供舒 适 的疗 养环境 。为老年人 提供一个 安静 、 . 6 整
浅谈 门诊 治 疗 患者 的 心理 特征 与 护理 对 策
张秋玲
( 夏县人民医院, 山西 夏县 0 4 O ) 4 ̄ 0
【 摘要 】目的 分析 门 治疗患者的心理特征 ,了解不 同 诊
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要求 , 采取相应 的护理措施 , 高护理质量 。 提 方法 将近年来 门诊 治疗 患者进行 分析 、 分类、 总结 , 并分别 实
通 过 对 不 同类 型 的 患 者 实施 不 同的 施 不 同的 心 理 护 理 。 果 结
者是初 次就诊 , 医院不熟 悉 , 对 又迫切地希 望 自己的病情 能够 尽快恢复 , 以, 所 患者就会表现 出不同的心理反应 。 要做到让每
一
位患者都满意确实很难 , 但是患者一旦对服务过程 中的某一
对 于猜疑心重的老人要耐心解释和个别心理疏导 , 多搞一些知
门诊口腔科患者的心理及护理对策
门诊口腔科患者的心理及护理对策【关键词】口腔患者;心理护理随着时代的进步及医学形式的转变,患者的心理、社会需求日益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
门诊口腔科是医院的重要窗口,病员流动性大、心理反响各异,做好病员的心理护理,不仅对患者的精神和疾病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医院的医德、医风及经济效益的进步。
我们根据多年的口腔科工作经历,针对口腔科患者常见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谈几点看法及体会,与同行共同讨论。
1 患者的心理特点1.1 恐惧心理多数患者现见口腔科的治疗器具就有恐惧感。
有的患者看到刀、钳就心慌,看到“磨牙机〞就浑身打颤;更有的患者惧怕见到血,同时还害怕在治疗中会出现疼痛等等。
1.2 忧郁心理由于患者担忧伤口的预后,颜面部外伤的患者担忧是否影响容貌及生活,自费患者还担忧经济费用。
过多的担忧使患者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面带愁容、心情不好,影响疾病的康复。
1.3 悲观心理多数因车祸致伤的患者,久治不愈,导致患者对疾病的恢复失去信心,对生活悲观绝望,故而治疗被动,不予以配合。
例如:外伤引起的下颌骨骨折的患者,经下颌骨固定术后,需流质饮食,不可张口大声说话、吃饭,生活很不方便,而且更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痊愈。
1.4 不满心理多见于别人误伤、事故伤或医源性创伤患者,亦见于对医院环境、就诊程序不熟悉者,他们常有抱怨心理,易冲动烦躁,爱发牢骚,有时表现过激行为,医护人员稍有不慎,那么易引起纠纷。
1.5 期望心理患者常期望得到医师、护士的重视与尊重,医护人员有高超的技术和一流的效劳,能少花钱,治好病,能得到更多与自身疾病相关的信息。
2 护理对策2.1 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2.1.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举止大方、微笑有礼地接待患者,主动与患者打招呼,询问患者的需求和病情,关心和体贴患者,进一步沟通护患之间的感情。
2.1.2 保持优美环境,及时清理治疗台及地面上的血迹污物,给患者做好解释工作,防止刺激。
应对患者心理危机的演练策略
应对患者心理危机的演练策略
概述
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常常面临各种心理危机,包括焦虑、恐惧、
抑郁等。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心理危机,以下是一些简单的演练策略,以帮助患者处理心理困扰。
1. 积极倾听和支持
作为医护人员,应该积极倾听患者的问题和困扰,给予他们足
够的支持和理解。
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可以帮助他们
舒缓焦虑和恐惧情绪。
2. 提供信息和教育
为了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医护人员应该提供准确的医疗信息
和教育,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过程。
通过增加患
者的医疗知识,可以降低他们的不确定感和恐惧情绪。
3. 引导积极情绪和心态
通过积极的言语和行为,医护人员可以引导患者保持积极的情绪和心态。
鼓励患者寻找生活中的乐趣和希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心理危机。
4. 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
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需要额外的心理支持和咨询。
医疗团队可以与心理专家合作,为患者提供心理治疗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处理心理危机并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
5. 建立支持群体和社区
为了帮助患者感受到更多的支持和理解,医疗机构可以建立支持群体和社区。
这些群体可以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信息交流的机会,让他们感到不再孤单和无助。
结论
应对患者心理危机的演练策略主要包括积极倾听和支持、提供信息和教育、引导积极情绪和心态、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以及建立支持群体和社区。
通过采取这些简单的策略,医护人员可以帮助患者有效处理心理困扰,促进他们的康复和心理健康。
特需门诊患者对心理沟通的需求及护理分析
特需门诊患者对心理沟通的需求及护理分析特需门诊是指在医院或诊所内设立的,为患者提供高端、定制化医疗服务的门诊,包括专家会诊、个性化治疗方案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需门诊已成为医院的重要收入来源。
然而,特需门诊患者除了需要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外,还需要得到专业的心理护理。
心理沟通是指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旨在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和需求,并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和护理。
心理沟通在特需门诊中尤为重要,因为这些患者通常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和情感困扰,而医护人员的专业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和焦虑,提高其满意度和信任感。
1.情感支持:特需门诊患者通常需要面对较为严重的疾病和健康问题,他们往往感觉焦虑、害怕、沮丧等。
因此,他们需要得到医护人员的情感支持,以缓解焦虑和痛苦,增强对治疗的信心和勇气。
2.信息沟通:特需门诊患者通常对自身疾病和治疗方案有较高的认知和期望值,因此,他们需要获取充分的、准确的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医护人员需要清晰明了地向患者传递相关信息,并回答患者的疑惑和问题,以满足他们的需要。
3.交流解惑:特需门诊患者在面对疾病和治疗时,往往会出现许多疑虑和困惑,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交流,并尽可能解答他们的问题和困惑。
这不仅有助于消除患者的担忧,还能提高他们对治疗的信任和依从性。
4.心理干预:特需门诊患者往往存在心理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等,需要进行心理干预。
医护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和个性化需求,并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案,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和痛苦。
5.合理安慰:特需门诊患者在面对疾病和治疗时,往往会感到无助和恐惧,需要得到医护人员的合理安慰。
医护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感受和需求,以温暖的态度和合理的安慰,帮助患者减轻情绪负担和痛苦。
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来满足特需门诊患者的心理沟通需求:1.明确沟通目的:医护人员需要在与患者沟通前明确沟通目的和方式,针对患者的需求和状况制定相应的沟通策略,以确保沟通顺畅、有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诊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对策
门诊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对策
门诊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对策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医院的临床护理质量,优化医院的就诊环境,近年来针对性地分析门诊患者的各种心理反应,采取对策,解除患者的各种心理隐患,主动为患者提供健康指导,满足日益增长的身心健康需求。
门诊;心理反应;对策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务人员从服务角度认识到,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场所,而医院的门诊更是面向社会、患者,并直接为社会人群进行医学和保健的窗口。
门诊接受各种疾病类型的患者,不同疾病、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要求的前提下,可出现各种与疾病相关和不相关的心理反应,门诊护理人员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帮助和理解患者出现的各种心理反应,尽可能满足其心理需求,这样减轻了患者的身心痛苦,有利于门诊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1门诊患者的心理反应人的心理活动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帮助了解人们心理特征的形成及其变化,在门诊医疗护理工作中有着积极的作用。
门诊工作特点本身是全天候服务的窗口,来自多个阶层的众多患者,由于患者所患疾病种类的不同及患者面对的疼痛忍受能力差别等,患者的心理因素变化也不完全一样,通过在临床护理实践过程中的观察,部分患者存在复合负性心理,主要表现有怀疑、猜疑、焦虑、抑郁等。
1.1猜疑、紧张不安整个就诊过程中,患者往往心有顾虑,与当今社会人情网有一定的关系,部分人错误地认为看病要找熟人,一旦没有熟人,几次复诊没有明确诊断,产生怀疑心理;担心辅助检查如多次抽血,拍X光片,特殊检查,如各种造影、穿刺等会伤害身体,因而显得惊慌和不安。
同时,中医的治疗有针对慢性病的特色中医方案,但有些顽固性的慢性病,单纯使用中药不能治愈,随着医疗新技术的开展,需要增加新项目的治疗检查,患者错误地认为自己是做实验的,产生猜疑和怀疑,对医务人员不信任。
1.2期待性焦虑门诊患者在短时间内期望有明确的疾病诊断,到就诊地后,常表现为坐卧不宁或来回踱步,不断询问就诊的号码,围观医生诊疗等,遇到和自己疾病相似的患者,便急于知道其诊疗结果,往往喜欢“偷听”或“偷看”诊疗过程,以探听医生的医术是否高明。
他们共同的心理愿望是迫切希望得到认真细致的检查及准确度诊断,希望看病后药到病
除,花最少的钱得到最佳的治疗方案;一旦检查内容多、时间长,就会产生焦虑情绪。
1.3抑郁主要是久治不愈、经济条件差不能够入院治疗的患者。
由于长期经受疾病的折磨,身心痛苦、对治疗丧失了信心,回避或拒绝治疗,主要表现是淡漠、寡言少语、愁容满面、不愿与人交谈。
2门诊患者心理因素改变的对策 2.1加强健康指导和防病治病宣传提高中医护理技术,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为主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使门诊患者一进医院就能主动了解一些基本的医疗知识,并针对患者普遍存在的一些顾虑合理解决,以消除其紧张、焦虑情绪,保持良好心态,接受各种检查和治疗。
因此我们门诊工作优化对策,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开展了辨证施护、辨证施养、辨证施膳,定期进行门诊患者健康讲座,体现了中医健康保健的创新之路。
2.2以人为本,取得患者的信任门诊医护人员每天都要和不同年龄、性别、性格、职业、文化、修养及不同疾病患者接触,帮助和满足患者心理上的需求,各诊区以主动服务为目的,维持良好秩序。
2.2.1门诊的预检台掌握各科专家医生门诊的应诊时间正确分诊,有问必答。
对患者预检台必须做到一问、二看、三检查、四分诊,服务台设立一位资深护士,对患者的困难给予及时帮助解决,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疑难问题先请示汇报再做处理。
门诊导医护士工作,更是一项以主动关心为主的便捷优质服务的工作,为行动不变的患者提供轮椅,为老、弱、儿童及急、危、重患者帮助检查治疗,引领有需要的患者挂号、候诊、取药、检查等。
再如:患者看病时突然发生意外,又无家属的情况下,这时导医护士就要陪伴在患者身边,联系家属,直至安排妥善为止。
门诊护士的工作是琐碎的,但她们每个细小的环节如良好的`语言、仪态,都给患者带来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
门诊工作以主动服务为目的,提供温馨、优质、便捷的窗口服务,取得患者的信任。
2.2.2合理安排,有序检查门诊的辅助检查科室较多,如B超患者很多,为稳定患者情绪,避免不必要的等候,本院开设了预约窗口,通过预约告诉他们检查的注意事项,如哪些需要膀胱充盈的检查,哪些项目需要空腹检查等,避免了盲目的等待,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减少患者不必要的奔波,又能够获得及时的检查。
2.2.3门诊布局合理,环境幽雅门诊工作紧张有序,在每一层候诊区域中供应茶水,设立报刊和健康教育宣传栏,良好的环境使患者心情愉悦,有利于医疗工作的开展。
3小结门诊是医院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的第一线,也是医护人员对
患者全心全意服务,体现良好医德医风的窗口。
做好门诊工作,能反映医院医疗、护理质量及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
随着医疗不断进步和发展,整体护理模式的推广,门诊也在不断的扩大和增加更多的服务内容,更需要门诊每一位护士运用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知识,以爱心、耐心、细心、关心、真心的做好每一项工作,使患者在医院就诊过程中身心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