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教案
PEP六年级英语下册第十一单元备课
PEP六年级英语下册第十一单元备课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使学生能够掌握以下知识点:- 掌握与家庭、家务相关的词汇和短语。
- 学会用英语描述家庭成员以及他们的职责和爱好。
- 了解不同的家庭文化和俗。
- 能够就自己的家庭生活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表达。
2. 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研究家庭话题,增强学生的家庭意识和家庭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单词和短语:- family members: 家庭成员- parents: 父母亲- brothers and sisters: 兄弟姐妹- grandparents: 祖父母/外祖父母- uncle and aunt: 叔叔和阿姨- cousin: 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 chores: 家务- responsibility: 责任- hobby: 爱好- culture: 文化- custom: 俗2. 句型:- My 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 is responsible for doing chores at home.- My grandparents/uncle/aunt/cousin like to...- In my family, we have a custom of...- I enjoy doing...- What are your responsibilities at home?三、教学重点1. 掌握家庭成员及其职责的英文表达方法。
2.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自己的家庭和个人爱好。
3. 了解不同的家庭文化和俗。
四、教学难点1. 运用正确的语法和词汇描述家庭成员的职责和爱好。
2. 理解并交流不同家庭文化和俗的差异。
五、教学方法1. 听说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
2. 通过朗读、对话、口语练和写作任务的方式进行教学。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介绍家庭成员及其职责,引发学生对家庭话题的讨论和兴趣。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复习教案
教研开放日教案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复习教案)赣县二中黎春兰【引入】:在电视上我们经常看到有关抢答的节目,今天我也先请同学们来做几道抢答题,我说出几点与该物质相关的信息,你们来猜一猜它是我们学过的哪种化学物质?1、调味品融雪剂菜里少它没味道2、侯德榜溶液呈碱性作洗涤剂3、建筑材料难溶于水制生石灰设问:它们都属于哪一类物质(学生答:盐)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盐的有关知识【板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讲述】: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中物质有成千上万种,你能很快分辨出哪些物质是盐吗?【例题】:赣县二中实验室刚买了一批化学药品,有①硝酸②氢氧化钾③镁带④硫酸铜⑤氧化铁⑥氯化钙⑦铁粉⑧浓硫酸⑨碳酸钠⑩硫酸铵,其中能与氯化钠放在同一药品橱的有__________【提问】:由此我们知道盐的组成特点是什么?【板书】:一、盐的组成特点:【演板】:试着写一写你还知道的其它的盐的化学式?【过渡】:我们知道酸溶液一定是酸性的,碱溶液一定是碱性的,那盐溶液一定是中性的吗?硫酸铜溶液为什么是酸性的,与它其中的哪种粒子有关?碳酸钠溶液呢?讨论:小强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两种失去标签白色固体,询问老师后得知它们分别是NaCl和Na2CO3,请你帮他设计多种方法将它们鉴别开来。
方法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讨论小结:盐可以与酸碱盐这三类物质反应,盐还能与哪类物质反应?学生答:金属【板书】:二、盐的化学性质1、盐溶液+ 金属= 新盐+新金属属于_____反应2、盐溶液+ 碱溶液= 新盐+ 新碱属于_______反应3、盐溶液+ 盐溶液= 新盐+ 新盐属于反应4、盐+ 酸= 新盐+ 新酸属于反应【提问】:大家能否把其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写出来呢?补充写碳酸氢钠、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演板)【板书】:碳酸根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盐酸、澄清石灰水它们又分别属于什么化学反应类型呢?【板书】:三、复分解反应1、特点: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化合价不变2、条件:产物有沉淀或气体或水例题: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 2H2O通电2H2↑+O2↑B Ca(OH)2+CO2===CaCO3↓+H2OC Fe2O3+6HCl==2FeCl3+3H2OD Zn+H2SO4==ZnSO4+H2↑提问:硝酸与氯化钠,硫酸铜与氯化钾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呢?(学生回答)过渡:说明这些物质在溶液中能共存,下面我们来看一道有关共存的试题练习:(2011.湛江市)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 NaNO3NaCl H2SO4 B. CaCO3NaOH K2SO4C. BaCl2KNO3CuSO4D. AgNO3Na2SO4 NH4Cl【设问】:这几个选项中有没有我们农作物所需要的化肥呢?【板书】:四、化肥1、氮肥2、磷肥3、钾肥4、复合肥提问:如何区分NH4Cl与KCl?NH4+的检验:(根据新评价P43填表复习)练习:(根据新评价P45 T12)课堂过关演练:(利用课堂时间完成)新评价:P44 –P46 1、2、5、7、8、14\课后练习:新评价:P44 1、2、3。
(高一英语教案)新教材高一教案UNIT11(第3课时)-教学教案
新教材高一教案UNIT11〔第3课时〕-教学教案(Pre-reading \Reading\Post-reading)Step 1 Pre-reading1. Checking homework1) T asks the question: Do you play any musical instrument What is your favourite instrument In this way, Ss review names of kinds of musical instrument.1) T asks another question: Has anybody got any information about musical styles Ss tell different kinds of music, such asblues\hip-hop\rap\Latin music etc.Here is some information about music:Music is a language that is spoken to everyone—from the day we are born we hear music of some kind of our lives. But there are as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music as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it is impossible to describe them all. Here are just a few well-known types.Classical music is serious Western European music from the Middle Ages(1500) to the present and it was often written for a large orchestra,or for a small group of players. Many instruments can be used. A lot of music was also written to be sung as opera. Classical music is very popular and schools often teach this type of music.Jazz developed in the Southern States of North America at the beginning of last century. The black people of these states, who were originally slaves from Africa, had their own rhythms. Jazz brought classical music and African rhythms together.Blues was originally Black Country music, which also came from the Southern States of last century. It is slow, usually sad music, which is often sung by one person with a guitar.Rhythm and blues developed from the Blues in America in the 1940s. It became faster and more complex and used more instruments, e.g. saxophone, guitar, piano, drums. The music was often about city life and white musicians started playing it as well.Musicians in the 1950s developed Rock from Rhythm and Blues and it became popular with young people. It spread to Europe in the 1960s and is now known in most countries. A lot of pop music comes from Rock and Roll.Pop music developed from Rock and Roll in America, Britain and Europe in the 1960s and is now in every country. The name is used for most commercial music, i.e. music we can buy on records and hear on “pop radio〞. It is usually played by groups who often use electricinstruments and make videos to go with their records.2. Pair-workHave Ss discuss these questions in pairs.1) 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2) When you listen to a song, do you listen to words or the music2) Do you like to listen to music form other countries3. A gamePlay some music played by different musical instruments, ask the Ss to guess what makes the song. (piano/guitar/trumpet/drum)Teach the English names of different musical instruments on the slide: violin, trumpet, guitar, jazz drum, mouth-organ, huqin(Chinese violin) etc.Step 2 Reading1. Fasting readingHave Ss read the passage as quickly as possible to find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How many kinds of music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and what are they2. Careful readingHave Ss read the passage carefully and fill in the form below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十一单元《燕子回家的路》长春版
教学
后记
一分钟安全教育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说说田田发现了一个什么问题?
田田是怎样发现这个问题的?
田田为什么发现这个问题?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田田想出了什么办法?
“田田拉住我的手”说明了什么?
4、老师读第四自然段。
韩奶奶为为什么正站在门口?
抢先一词说明了什么?
5、指名都第五自然段。
你能用自己的话把田田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吗?
教案
检印:授课时间:月日
执教者
1—2燕子回家的路
课时
安排
2
第2节
教
学
目
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重点词语的含义。
2、能感知文章人物角色的心理,体会到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
3、懂得人与动物应建立和谐友爱的关系。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感知文章人物角色的心理,体会到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
难点
让学生感受到文中三个人物对燕子相同而又不同的爱
关键
理解重点词句
教 具
课件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环节、教法、学法)
一、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说说文中一共有几个角色?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逐段理解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从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的窝是什么样?
什么是“发现新大陆”?你知道这个典故吗?
“乳燕”是什么意思?
6、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思考:
(1)什么叫将心比心?
(2)是用谁的心比谁的心?
7、如果你是燕子,你想对这三个人物中的谁说话,想说什么?
三、角色体验
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提升情感: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分层
第十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锅圈岩乡中心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组集体备课讨论记录第十一单元用计算器计算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备课时间:2011年11月29日主备人:章仁军参备人员:陈雪杜培菊备课地点:数学组办公室课题:用计算器计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00~107页教学目标:1,增加用计算器计算是近几年来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的趋势之一。
计算器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学生适时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可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2,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使学生体验到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感受到使用计算器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教学重难点:1,增加用计算器计算是近几年来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的趋势之一。
计算器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学生适时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可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2,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划分:(共计3课时)认识计算器及计算方法 1课时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材 1课时练习十 1课时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学生动手操作法。
讨论过程记录如下:章仁军:教学使用计算器的主要目的,一是进行较大数的计算,二是用于探索一些和计算有关的规律。
苏教版教材在整数四则计算(口算、笔算、估算)和混合运算的教学结束后,适时安排使用计算器的教学,能较好地实现这两个目的。
本单元的计算内容分三段安排,依次是初步了解计算器,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一步计算,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两步计算)。
探索规律的内容结合使用计算器进行一步计算和两步混合运算分散安排。
在单元结束时,有一次实践活动《一亿有多大》。
陈雪:1 让学生在“玩”中初步认识计算器上的一些常用的功能键。
计算器在生活中已经比较普及,很多学生都见过计算器。
口译UNIT 11 第十一单元教案
UNIT 11 第十一单元Interpreting and Discourse口译与语域Unit Objective (单元目标)After reading this unit you should☆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course and interpretation.☆ how to develop the skills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s☆ master the skills of sight interpretationWarm-up (准备)1. Two students are requested to sit at the Interpreting Desk or Booth, acting as interpreters of the class. Their performance is evaluated and graded by instructor.2.Instructor is to present a piece of news of the week.Theory of Interpretation XI (口译理论十一)Instructor is to explain the First part, “Reading Prelude” of Unit 11 of the textbook. Students should have read this part before the class.1.语域(Discourse)2.跨文化交际(Cultural Communication)Sight Interpreting (视译)1.Basic principles in sight interpretingFlexible switchAbility to predictFluent and appropriate expression2.Basic Principle and Basic Skills顺句驱动, 配合以适当的预测和调整。
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2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并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反应的条件;(2)能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复分解反应是否能够进行;(3)能够正确的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能从微观的角度,即离子之间的互换反应角度认识复分解反应的本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具体复分解反应的探究,归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2)以问题解决过程为线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3)重视师生交流和生生互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概念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兴趣;( 2)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增长知识,培养相互合作的精神。
【重难点分析】重点: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反应的条件。
难点:对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的判断和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讲授新课1.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分析常见复分解反应方程式(课件展示)AB+CD=AD+CB(2)复习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及特点引入板书: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2.设计探究,归纳条件提出问题:是不是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呢?过渡:我们通过所提供的仪器和药品一起来进行探究。
学生活动: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和药品,请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并实验,判断复分解反应的发生。
药品: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硝酸钾溶液酚酞溶液仪器:试管、试管架、药匙、镊子组织学生讨论设计实验过程,并记录实验现象。
归纳实验过程和现象学生讨论:在怎样的条件下,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学生归纳:有水(海)、沉淀(陆)或有气体(CO2或NH3)(空)生成,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
学生活动:学生回忆酸碱盐的溶解性,解答应用1、23 .总结归纳,有效应用师生共同探究各种复分解反应类型及发生条件先由学生归纳酸碱盐的通性再判断哪些属于复分解反应类型(1)酸+ 金属氧化物→盐+ 水条件:该反应大部分情况都能发生(2)酸+ 碱→盐+ 水条件:①酸和碱至少有一种可溶;②有水生成(3)酸+ 盐→新盐+ 新酸这种反应类型包括两种:A .酸与碳酸盐反应。
第十一单元:用计算器计算 第3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
第十一单元:用计算器计算第3课时练习十教学目标:1、通过计算器计算,进一步熟练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体会这种方法的优点2、根据一些算式题组,发现规律,并自编题目,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3、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变化,使学生意识到事物的发展规律。
教学准备:计算器教学过程:一、补充:用2、3、4、5分别组成两个两位数(不能重复,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要求用计算器分别算出积最小和最大是多少?指出:最这种题,先要确定十位上的数字最小:要考虑是二十多乘三十多,有两种情况。
24×35和25×34分别让学生用计算器乘一乘,比较一下,得出哪个积更小。
最大:要考虑是四十多乘五十多,也有两种情况。
42×53和43×52分别让学生用计算器乘出结果,比出最大的是哪一个。
二、完成书上练习:1、第一题(题略),师生一起用计算器计算,要提醒学生不能输入错误的数据。
算完后互相校对。
2、用计算器计算:94×86÷47(394+5477)÷578450÷25-2496396÷(520-438)提醒学生注意:用我们的科学计算器计算时,别忘了输入“()”算完后校对得数,如果有错,可对照,检查出输入错误的地方。
3、用计算器计算,并找一找各组题的规律(1)9×9-1=先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估计算到第四题的98×9-2=时候会有学生发现规律,指名说一说该规律;987×9-3=并用该规律,猜测后面一题的得数,并计算器验证。
9876×9-4=利用规律,你能继续写算式吗?直接写出这些算式的得数。
指名板演。
交流。
其他几组也基本照这样的方法组织教学。
4、张叔叔在购物中心买了右边发票中所列的物品,请你用计算器算一算,张叔叔带了3000元钱,够不够?观察该张发票,说说你觉得哪里需要填写完整?分别把各个服务项目的总价填写清楚,并算出总价。
第十一单元教案
第十一单元大与小执笔人:肖保伶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共有三篇主体课文,《扫一室与扫天下》《井底之蛙》《三颗钮扣的房子》这组课文体裁各异,以古喻今,从不同角度阐述大与小的相对性,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
语文天地围绕主体从积累、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创设了一个更大的语文学习空间,是主体课文的内容更加开阔。
教学目标:1、认识23个生字,会写21个,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2、通过课文学习,体会大与小之间的辩证关系,懂得大与小现象揭示的做人的道理,树立大志,有大眼光,有大胸怀;学会脚踏实地的做事情,不盲目自大,学会容纳别人、善待他人。
3、在阅读实践中有选择的运用略读与精读,继续练习有根据、有血有肉的叙事,继续学写想象作文。
4、在习作与口语交际中联系使用所学成语典故。
重点难点:1、体会“大”与“小”这两种相对的现象,感受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2、运用自己所积累纪录的词汇。
3、悟反问句的意义,会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扫一室”与“扫天下”教学目标:1、熟练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读课文,交流讨论“扫一室”与“扫天下”的特别含义。
3、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感悟反问句的意义,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3、使学生感悟理解“扫一室”与“扫天下”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1、熟练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读课文,交流讨论“扫一室”与“扫天下”的特别含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感悟反问句的意义,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孩子们,今天上课之前,老师有个问题要问大家。
老师想知道在你的心目中小事是什么?大事又是什么?你们是怎样对待小事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看看课文中的人他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板书课题《“扫一室”与“扫天下”》,齐读。
介绍资料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1、老师先来检查一下预习情况,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检查生字词读音。
3、指名轮读课文,教师根据学情相机指导并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三、精读课文,体验感悟(一)自主学习第一部分(第1段)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想一想:陈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有什么不明白的?(二)小组合作探究第二部分(2—5段)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
三年级上册教案第十一单元认识小数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00-101的例题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实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名称。
2、能运用生活经验,对小数作出解释,学会用小数来描述有关的现象。
教具准备:学生尺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教师:你们知道课桌的长和宽长多少分米吗?2、学生合作测量,量出长和宽各是多少分数?3、5分米和4分米以米做单位不仅可以用分数表示,还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小数的知识。
二、探求新知1、教学例1(1)出示例1(2)提问:课桌长5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呢?(板书:5/10米)教师说明:5/10米可以写成0.5米。
0.5读作零点五。
(边说明边板书)(3)提问:课桌宽4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呢?(4/10米)用小数如何表示?怎样读?板书:(4/10米可以写出0.4米,0.4读作零点四)2、教学例2(1)出示例2:提问:一枝圆珠笔多少钱?一本书多少钱?(2)我们能不能像刚才那样,把1元2角写成以元作单位的数呢?2角以元作单位是几分之几元?用小数表示呢?1元2角以元作单位用小数表示是多少元?教师结合不家务事的回答说明:1元2角可以写成1.2元,1.2读作一点二。
(板书:1元2角写成1.2元。
1.2读作一点二)1、教学“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学生看书,举例说出小数各部分的名称板书:(3)判断下面的数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小数,并指出小数中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8、1.2、8.7、0.7、10、0.2三、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1(师提示,生各自独立完成)2、“想想做做”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你是怎么填的。
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表的朋友:“小数”。
你能说说在这节课中你知道了小数的哪些知识?板书设计认识小数作业设计一、填一填4分米=( )米 8角=( )元 1米2分米=( )米 8角5分=( )角 5元6角=( )元 2元1角=( )元二、读一读,说一说下面各小数的实际含义。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单元《数的开方》教案
第11章数的开方11.1 平方根与立方根1.平方根【基本目标】1.理解并掌握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概念.2.理解平方运算与开平方的互逆关系.3.理解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会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教学重点】理解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概念;会求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教学难点】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与算术平方根的特征.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2013年6月17时38分神十成功发射,其飞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v1,而小于第二宇宙速度v2,v1,v2满足v12=gR,v22=2gR,要求v1与v2就要用到平方根的概念.多媒体展示教科书导图提出的问题,( )2=25.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用平方运算求平方根.【教师活动】自学课本P2到例1止,什么是平方根?我们是根据什么求25的平方根的?【学生活动】小组交流讨论后,代表发言.【教学说明】教师板书平方根概念并强调:弄清楚“谁”是“谁”的平方根,且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负数没有平方根.在此基础上完成例1,并注意学生利用平方运算求一个数的平方根时语言的规范性.2.算术平方根【教师活动】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正数a,0的平方根是0,0的算术平方根是0.【学生活动】完成例2.表示平方表示算术平方根.3.利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学生活动】用计算器操作.【教学说明】教师强调:正确的操作程序与精确度.三、随堂练习,巩固新知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的课堂练习部分,教师根据完成情况指导小组进行点评,特别是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四、典例精析,拓展新知例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c,c为偶数,求△ABC的周长.表示a-2的算术平方根,故a-2≥00,而|b-3|≥0,利用非负数和为0,则分别为0,求出a、b,再由三边关系求解.【答案】△ABC的周长为7或9.【教师点拨】a表示a的算术平方根,具有双重非负性,非负数和为0,则各非负数为0.五、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3a-2的平方根是它的本身,b+1的算术平方根是它本身,则a= ,b= .2. .3.n为整数,1m=,则m+n= .【答案】1.23-1或0 2.±2 3.3或4【教学说明】从跟踪练习中,查漏补缺、并注意审题准确.4,再求4的平方根.六、师生互动,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何收获?有何困惑?并与同伴交流,在学生交流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的课后作业部分.本节课概念较多,从神十飞天入手导入新课,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从正方形的面积为25,求它的边长,进行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教学.整堂课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考虑到概念课的特殊性,呈现教师引导、学生表达,教师归纳、学生理解模式.求平方根时,利用平方运算,方根.典例精析对a的双重非负性,学生可能有困难,教师给予适当的关注.2.立方根【基本目标】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初步学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2.了解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3.让学生体会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惟一性 .4.分清一个数的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并会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立方根.【教学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并会求一个数的立方根.【教学难点】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出示电热水器图片)问题(1):同学们在家里或者商场里都见过电热水器,像一般家庭常用的是容积50L 的.如果要生产这种容积为50L 的圆柱形热水器,使它的高等于底面直径的2倍,这种容器的底面直径应取多少?(学生小组讨论,并推选代表发言,教师板演.)解:设容积的底面直径为xdm ,则2·()?22=50x x π 可得,x 3=100π ≈31.84问题是什么数的立方会等于31.84呢?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教师可在此处设置一个台阶.再设问:要制作一种容积为27m 3的正方体形状的包装箱,这种包装箱的边长应该是多少?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立方根的概念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给出解决问题的过程:设这种包装箱的边长为xm ,则x 3=27.这就是求一个数,使它的立方等于27.因为33=27,所以x=3.即这种包装箱的边长应为3m.归纳: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是a的立方根.例1根据立方根的意义,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125/8,-64,-1/27,1,-1.(1)对于23=8,可以进一步追问学生,除了2以外是否有其他的数,它的立方也等于8呢?对于下面几个问题可以类似设问.(2)思考正数、0、负数的立方根各有什么特点?并追问一个正数有几个立方根?一个负数有几个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什么?(学生独立探究,再小组合作交流,给出立方根的性质.)即: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2.用数学符号表示立方根例2见教材P6解略.【教学说明】注意立方根定义及用3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教师可设问3a 中a取什么数?a中a取什么数以引起学生对平方根、立方根区别的认识.3.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立方根.【教学说明】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操作的程序与精确度的要求.三、随堂练习,巩固新知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的课后作业部分,教师及时点评.四、典例精析,拓展新知例3求下列各式的值:【教学说明】通过以上求值让学生能熟练运用与3求平方根与立方根,进一步区分平方根与立方根.五、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64的立方根是.2.3355-=-成立吗?.3.(x+1)3=-64的解是.4.立方根是本身的数有.5.38的立方根是.6.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0.512m3,则它的边长是m.【答案】1.-4; 2.成立; 3.x=-5; 4.0、±1;5.32;6.0.8六、师生互动,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有何疑问,与同伴交流,在学生交流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的课后作业部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教学上体现了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建立模型——解决问题思路,在教学中体现了自主学习思路.在导入新课时,创设了一个学生生活实际中常常见到的热水器制造问题,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感受立方根的计算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体会学习立方根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平方根”“立方根”在内容安排上也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因此在教学中利用类比方法,让学生通过类比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教学中突出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对比,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样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既有利于复习巩固平方根,又有利于立方根的理解和掌握.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感受了立方运算与开立方运算之间的互逆关系,并学会了从立方根与立方的互逆运算中寻找解题途径.11.2 实数第1课时 实数的有关概念【基本目标】1.理解无理数与实数的概念.2.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进一步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3.会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教学重点】实数的概念.【教学难点】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关系.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如图,将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分别沿对角线剪开,得到四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容易知道,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是2,所以大正方形的边长为2.通过观察教材P8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它是一个什么数?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无理数与实数的概念教师启发归纳,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而2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无理数与有理数统称实数.(1)概念反馈:33228,497π,,, 中是无理数的是39π、它们全部都属于实数.(2)判断:无限小数是无理数.(×)无理数是无限小数.(√)【教学说明】无理数、实数的概念由2引出用无限不循环小数进行定义,进而辨析无理数时不能只看形式,还要看结果,即带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2.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利用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为2,进而在数轴上画出表示2的点,-2的点.教师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归纳: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教学说明】无理数在数轴上表示目前较为困难,利用课前操作方法作出2.让学生亲身经历数轴上表示2的点的方法,进而建立实数与数轴一一对应的关系.三、随堂练习,巩固新知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的课后作业部分.四、典例精析,拓展新知【教学说明】在完成上述例题中,引导学生掌握有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有理数运算法则,进而让学生很自然的迁移实数的大小比较与运算,并体会到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类比”.五、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在数221.442333.14817-、、、、、)个.A.1B.2C.3D.42.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数是()A.有理数B.无理数C.实数D.整数3.实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化简:|a-1|+(a-2)2=【答案】1.B 2.C 3.1【教学说明】跟踪练习中暴露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六、师生互动,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有何疑问,与同伴交流,在学生交流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的课后作业部分.波利亚认为,“头脑不活动起来,是很难学到什么东西的,也肯定学不到更多的东西”、“学东西最好的途径是亲自去发现它”、“学生在学习中寻求欢乐”.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注意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亲身感受出发,创设学习情境,提高学生教学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设计系列活动让学生经历不同的学习过程.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动手试一试,说说自己的发现并与同学交流结论,从而得出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注意类比思考,以旧迎新.第2课时实数的性质及运算【基本目标】1.了解有理数的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运算法则、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2.能对实数进行大小比较和四则混合运算.【教学重点】实数的性质、实数的大小比较及运算.【教学难点】实数的大小比较.一、复习回顾1.用字母来表示有理数的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2.用字母表示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3.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4.有理数的相反数是什么?不为0的数的倒数是什么?有理数的绝对值等于什么?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填空32与互为相反数,5与互为倒数,33|= .2.概括在实数范围内,有关有理数的相反数、倒数和绝对值等概念、大小比较、运算法则及运算律仍然适用.三、随堂练习,巩固新知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的课后作业部分,教师及时点评.四、典例精析,拓展新知例32解:用计算器求得3+2≈3.14626437,而π≈3.141592654,因此3+2>π.五、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请你试着计算下列各题.2.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实数的大小:3.试解答下列问题:(1)指出5在数轴上位于哪两个整数之间;(2)写出绝对值小于4的所有整数.【答案】1.(1)1 (2)22(3)0 2.(1)<(2)>3.(1)2和3 (2)0,1,2,3,-1,-2,-3【教学说明】跟踪练习中暴露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六、师生互动,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有何疑问,与同伴交流,在学生交流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的课后作业部分.1.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的方法:(1)比较被开方数的大小;(2)平方法;(3)近似取值法.2.实数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开方三级(6种)运算,以前的运算法则、运算律仍然适用.本章复习【基本目标】1.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2.了解平方与开平方,立方与开立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与立方的运算求某些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3.了解无理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4.能进行实数的运算,会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教学重点】平方根与立方根,实数及运算.【教学难点】实数的估算,平方根的性质.一、知识框图,整体建构二、知识梳理,快乐晋级本章通过问题的形式来梳理知识,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问题1: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定义是什么?它们有什么性质?问题2:有理数与实数的定义是什么?问题3: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有什么关系?你是怎么理解的?问题4:实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倒数与有理数相同吗?问题5:实数运算法则、运算律与有理数相同吗?【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回答,教师根据回答的情况,进行必要的讲解与说明,做到切中要害、言简意赅.三、典例精析,升华旧知例1(1)(-2)2的平方根是()A.-2B.2C.±2D.±4(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B.负数的平方根是负数C.无理数是开方开不尽的数D.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有理数(3)-61164的立方根是.(4)81的算术平方根是.(5)实数a、b满足+(b-2)2=0,则ab= .【答案】(1)C (2)A (3)-5/4 (4)3 (5)-2.【教学说明】这四道小题学生小组内自评自改.教师指出(4)中应转化为9的算术平方根,应将间接条件直接化.例2 的小数部分为a,整数部分为b,求a-b的值.【分析】∵34,4<5,的整数部分b=4,小数部分,∴a-b=)的整数部分b的值.特别估算能力数学课程标准较重视.例3已知实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c-a|+|a+c|.【分析】由数轴知道b<0,c-a<0,a+c>0, b2的算术平方根,故原式=-b+(c-a)+(a+c)=2c-b.【教学说明】利用数形结合,判断绝对值里面的数的正负性,其中b2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何疑惑?复习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与同伴交流.在学生交流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的课后作业部分.本节复习课从知识构建到知识梳理应让学生积极自主的完成,在完成知识构建(梳理)过程中寻找薄弱环节,从而抓住复习的针对性.典例精析部分,教师应注意根据教学的实际动态进行及时归纳,点评,让知识类化,形成能力.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难免有遗漏的地方,教师应以激励为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教案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把盐等同于食盐是常见的误解。
本课题一开始就在上一单元所学盐的概念基础上,提醒学生注意二者的区别,教材接着指出即使在生活中,人们常见的盐也不止食盐一种,进一步印证上述盐类的概念,同时引出本课题主题——生活中常见的盐。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四种盐。
根据它们的组成特点,将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氯化钠,简介氯化钠的用途,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配制,并由此引出粗盐提纯的步骤。
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之后,通过前面已学的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及含碳酸钙的建材被盐酸腐蚀的照片,自然地引出碳酸钠、碳酸氢钠相关性质的探讨实验,进而总结含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的盐的共性,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最后根据所学过的酸、碱、盐之间的反应,概括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反应发生的条件。
第1课时几种常见的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知道粗盐提纯的步骤。
2.过程与方法(1)会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
(2)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通过讨论、归纳整理实验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2)进一步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重点】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碳酸根、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教具准备】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稀盐酸、澄清石灰水、试管、多媒体课件等。
【导入新课】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盐,通常指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而化学中的盐是指一类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铜、碳酸钙等,不仅仅是指食盐。
生活中常见盐还有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高锰酸钾和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03)等,都属于盐。
【阅读回答】让学生阅读教材P72~P73“一、氯化钠”,了解、总结氯化钠的组成、用途、分布和制备方法。
苏教版四上数学第十一单元教案
第 十一 单元 课题
课型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新授
用计算器计算
第 3 教时 总第
上课时间:
个教案
1.进一步掌握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感受计算器的优点,提高学生解 决问题的能力。2.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对数学 学习的兴趣。 掌握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 感受计算器的优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 力。 掌握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 感受计算器的优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 力。 小黑板、挂图 思考与调整 二次备课
第 十一 单元 课题
课型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计算器 新授
用计数器计算
第 1 教时 总第
上课时间:
个教案
1.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基本功能, 能正确地运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 一、两步式题的计算。2. 能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基本的数学规律,解 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正确地运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一、两步式题的计算。 能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基本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用计算器计算 认识计算器及其计算方法 计算器的基本功能是计算。
第 十一 单元 课题
课型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新授
用计算器计算
第 2 教时 总第
上课时间:
个教案
1、使学生通过计算继续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 际问题。2、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用计算器计算在人类 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掌握用计算器计算两步计算式题的方法。 熟练运用计算器,提高计算速度。 计算器、小黑板 思考与调整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一、先学探究 1、导学提纲 活动一: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尝试用计算器计算 40000-165×182 2.小组交流操作方法,并将你们的方法在全班交流。 思考: (1)这道题含有哪两级运算?运算顺序是什么? (2)如何操作计算器,按正确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活动二:试一试,比一比 1.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438×15-1274 (70310-69615)÷139 (1)思考:这两题各含有哪两级运算?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猜想:你认为这两题可不可以连续按键操作? (3)验证:用计算器尝试计算。 2.小组讨论: (1)用一般计算器计算“活动一”和“活动二”的两道题,计 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2)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应该怎样操作? 先在小组内讨论,再在全班交流。 二、交流共享 1、全班交流:学生汇报活动一:
高考备考教案之历史:第十一单元 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第十一单元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时空坐标:阶段特征:本单元主要讲述了西方两次工业革命及工业革命影响下世界政治、经济、思想及国际关系等方面的重大变化。
该时期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时期,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1.经济方面(1)两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到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工业革命在极大提高了生产力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工业革命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通过殖民扩张,把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其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倾销地及资本输出场所。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2.政治方面(1)资本主义制度扩展:工业革命推动下的资本主义制度继续完善与扩展。
英美法等国的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完善;俄国、日本、德意志、意大利等通过改革或统一战争,逐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2)马克思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工业革命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经济、阶级条件,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无产阶级斗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持,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1871年建立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3)民族解放运动:列强的殖民扩张给亚非拉地区带来深重的灾难,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空前激化,促使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不断高涨。
18世纪末19世纪初,继美国独立战争后,拉美人民首先掀起了民族解放的浪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开始觉醒,非洲人民也英勇反抗列强的侵略,民族解放运动不断发展。
3.国际关系(1)早期殖民扩张: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列强开始了殖民扩张活动。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一单元教案
“扫一室”和“扫天下”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含义。
2、细读课文,理清层次,交流讨论,领悟“扫一室”和“扫天下”的特别含义。
3、复述课文,感悟反问句的意思,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4、通过学习,感受作者用词的精确,受到“任何远大的目标都要从小事着手”的教育。
教学重点:1、交流讨论,领悟“扫一室”和“扫天下”的特别含义。
2、复述课文,感悟反问句的意思,将反问句改为陈述教学准备:与教学相关的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联系实际,谈话导入1.(课件出示:实现理想、捡起地上的一片纸花、考上好大学、每天坚持锻炼身体20分钟、做好一次值日、写好一次作业)请大家将这些事情按大事小事分分类。
2.你心目中还有哪些事算大事,哪些是算小事呢?说一说,写一写。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2.指名分段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儿?(三)精读课文,体验感悟1.自读课文,想一想陈蕃是一个怎样的人?2.你认为陈蕃是一个怎样的人?3、再读读课文,你觉得陈蕃的屋子怎样?画出有关的句子。
4、你喜欢这样的读书环境吗?说说理由。
5、就是这样一间屋子,来客薛勤有什么反应?课文怎样写薛勤,找出有关的句子认真读读,体会一下。
相机出示句子:薛勤一进书房,着实吓了一跳。
薛勤一进书房,吓了一跳。
(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陈蕃书房的肮脏,体会出他的懒散、不拘小节,同时感受作者用词的精确)6、你认为陈蕃不打扫屋子只专心读书对吗?可他却怎么认为?指导学生体会“理直气壮”“得意”,试着读出这几句话。
7、如果让你劝劝他,你会怎样说?拿起笔简单列一列你发言的提纲。
(将写引入课堂,读写结合,使学生在读中悟理,在写中明理。
)8、全班交流。
9、和我们大家的观点一致,薛勤也认为陈蕃的做法欠妥,他是怎样劝诫的?指名生读第五自然段。
出示句子:年轻人,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这句话什么意思?你能换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吗?10、如果你是陈蕃,你听了薛勤这句话会想些什么,又会怎么做呢?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用计算器计算(一)
1用计算器算出前四题的得数。
2、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根据发现的规律写出后两题横线上的数。
【检测反馈】
1. 课本第101页“想想做做”第1题。
2. 课本第101页“想想做做”第2题。
3. 课本第101页“想想做做”第3题。
阅读资料:
计算工具的发明和发展经过了一段漫长的历史,它是劳动人民智慧
的结晶。
算筹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最早采用的一种计数和计算工具,它
们大多用竹子制成,约二百七十枚一束,用算筹进行计算简称筹算;几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根据古代的“筹算”又发明了一种更简便的计算工具算盘,用算盘进行计算简称珠算;现在,人们在进行一般计算
时普遍使用计算器.,计算器体积小、运算快、操作简便;电子计算机能进行计算器无法完成的复杂计算,而且算得非常快,我国研制的超级计
算机“星云”的运算速度为每秒超过一千万亿次,其一天的计算量相当
于地球上所有人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不停地用计算器算二十多年。
说说运算顺序,然后再练习。
同一级计算的两步计
算题,根据运算顺序,
可以按算式的书写顺
序从左往右,直接按键算出
结果。
活动三:探究规律
1.游戏
计算111111111 X
111111111
计算器上显示不出怎么
办?
先找规律。
【检测反馈】
第二课时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两步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