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 课 方案
1.生平篇 自学礼乐
兴办私学
从政失败
周游列国 献身文教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 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2.思想篇
1、儒家思想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孔子 创立儒家思想的目的是什么?
2、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有哪些?它们之间的相互 关系如何? 内容:礼、仁、中庸(核心) 礼:即周礼,是规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礼节,一种讲究 等级规范,形式森严的社会秩序。它是维系西周分封和 宗法制度的工具。实践的方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 政) 5.子曰:“因材施材。”
问题探究:指出孔子办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什 么样的人?
材料一: 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
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
个人修养,他教导学生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向“仁”的方 向努力。对于为政施治,他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心爱
护,以教化的方式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提出:“为 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其所谓“德”, 就是“仁”的精神体现。子张问“仁”,孔子更具体指出“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就是“恭、宽、信 、敏、惠”。五者的出发点,都建立在对人的尊重关心 和体谅上。
开创儒 家思想
原因——春秋时期,礼乐被破坏
礼
礼与仁的关系
内容 仁 礼
中庸
仁
中庸
孔子
教育 成就
开创私学 教学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培养“君子”)
后世影响(略)
材料四:“面向21世纪”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在法
国巴黎召开的会议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 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问题探究:四则材料说明了什么?试结合所 学知识并联系现实总结其影响。
北欧孔子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
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 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
孔子生活小片断:
1、公元前551年,出生于鲁国一个没落贵族家庭 2、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历史传说 3、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 4、十五志于学,苦研礼乐,为学不倦,虚心求教 ,三十而立,精通六艺,首创私学 5、35岁齐国从政,51-55鲁国从政,虽有政绩, 但却失败 6、55-68岁周游列国,政见未被采纳;68-73献身 文教,整理六经
,赖孔子而开。即使自今以后,吾国国民同化于世界各国之新文
化,然过去时代之与孔子之关系,要为历史上不可磨灭之事实。
…… 盖经过二千年以上之岁月,至于今日,使全人类三分之一
于道德的、社会的及政治的生活之点,全然存续于孔子之精神感
化之下也。”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孔子》
材料二:孔子在两晋时被奉为“先师”;南北朝时被称为“文圣
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方面体现了“仁”?
(2)、关于“礼”(思想核心)
材料一: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
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对个人)
——《论语·颜渊》
材料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对社会)
问题探究:请结合实际试评价“礼”的影响( 积极、:
(1)儒家思想(六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 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 (2)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基础。 (3)孔子学说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4)孔子是世界公认的古代社会最伟大的思想家和 教育家。
理想追求 传承礼乐文化(政治、思想、教育文化)
(3)关于“中庸”(核心)
材料一:“中庸之为德也,其至乎也” 材料二:“过犹不及” 材料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材料四:“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
问题探究: 如何理解“中庸”,该思想有何 影响?它与“仁”、“礼”之间有何联系?
“中庸” 的本意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 也就是去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恰到好处)
关系:将仁和礼结合在一起,主张处理任何事 情都 不偏不倚,恰当好处,即中庸。要实行仁和礼,就必 须遵循中庸之道→实践的方法?
(1)、关于“仁”(思想核心) 材料一:子曰:“仁者,爱人”
材料二:“仁者亲亲人为大”
——《中庸》
材料三: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论语》
材料四: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
2020/9/25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 人,享年73岁。他3岁丧父,17岁丧 母,生活惨淡。曾先后担任过下级 官吏和地方官,但仕途失意。55岁 之后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达十四年 之久, 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 屡遭冷遇。晚年开始专心从事文教 活动,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 二。他是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 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私 学的创始人。他还对《诗》《礼》 《书》《易》《乐》《春秋》进行 了整理,是为“六经”。
中庸
折中
中庸思想要求执政者妥善协调各方面的矛盾 ,实现“和为贵”(和谐)的价值目标。
3、教育篇:
教育思想
教育成就: 办私学
(1).教育对象 :
(2).教学内容 :
有教无类
四经(六经 ) “成人”、成“君子”
(3).教育目标 因材施教 :
(4).教学方法
孔子的教育思想
1.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2.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为政)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论语·为政 );
之。”
——《论语》
材料五:“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
材料六: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仁爱、关怀、体谅、包容
问题探究: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仁”的含义?( 对他人
、对统治者、对自己)如何实现?(材料五、六——忠恕
)
“仁”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孔子明确提出,“仁” 即“爱人” ,并阐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 达人”。为“仁”,应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特别强调“仁”的价值和作用。他认为,“仁”既是每个 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对
尼父”;唐玄宗则将其追谥为“文宣王”;宋真宗封孔子为“至 圣文宣王”;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孔子被 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材料三: 如果有人问,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哪些思想家通过他
们的存在、人格和学说对人类文化的影响最大?……德国哲学 家卡尔·亚斯佩尔斯在其著作《伟人》中,将这些伟大的人物 压缩为四人,即苏格拉底、释迦牟尼、孔子和耶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