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

合集下载

楚辞

楚辞

楚辞一、楚辞的知识1,楚辞的含义“楚辞”有两种含义,一是诗体名称,一是总集名称。

“楚辞”之名,始见于西汉时,宋黄伯思《翼骚序》云:“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

这就是说,“楚辞” 是指战国后期屈原等人创作的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的专用名称。

西汉时,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于是《楚辞》又成为诗歌总集的名称。

现存最早楚辞作品是王逸《楚辞章句》。

2,楚辞的产生及特点(与《诗经》比较)“楚辞”是先秦北方史官文化同南方巫官文化融会交流的产物,是春秋以来楚国形成的独特的地方文化的结晶。

影响和孕育3 ,楚辞特征(1)从诗体看,楚辞较之《诗经》篇幅结构增长,句式由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

这就使抒情达意更为透辟淋漓,扩展了抒情的容量。

(2)从语言看,楚辞多用楚语楚声,楚地的方言词语大量出现。

句中或句末多用“兮” 字,成为楚辞的一个鲜明标志。

楚辞与《诗经》语言的质朴不同,以绚丽多彩为特色。

(3)从诗风看,楚辞铺排夸饰,想象丰富,情感奔放,具有浪漫之风。

二,《离骚》的题义、主题、成就。

1,题义:“离骚”二字,古来有数种解释。

司马迁认为:“离骚者,犹离忧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班固释为:“离,犹遭也;骚,忧也。

明己遭忧作辞也” (《离骚赞序》),王逸释为:离别的忧愁, “离,别也;骚,愁也,经, 径也。

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依道经, 以风谏也。

”在历史上影响较大的说法主要是这两种。

其中以马、班之说最为可信。

还有游国恩《离骚纂义》的“音乐名称”说,且有牢骚不平之意。

2,思想内容:《离骚》是原屈的代表作,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

全诗373 句, 2490 字,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由诗人自觉创作,独立完成的长篇抒情诗。

《离骚》是屈原心灵的歌唱,反映了屈原对楚国黑暗腐朽政治的愤慨,展现了诗人“存君兴国”的“美政”理想, 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的强烈感情,表现了他为了坚持正义、反对邪恶而“九死不悔”的斗争精神和“独立不迁”的峻洁人格。

楚辞原文及译文

楚辞原文及译文

(1)《楚辞》原文及译文《楚辞》【导读】《楚辞》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诗歌作品集。

楚辞在汉代又被称作"赋",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屈原"乃作《怀沙》之赋"。

实际上,楚辞作为一种产生于楚地的独立诗体,是不应与汉赋混淆的。

汉赋是适应汉代宫廷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半诗半文或称带韵散文的作品,赋一般用主客问答为叙事的形式,它不是抒情,而是铺陈辞藻,咏物说理。

楚辞则不同,它虽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致,含有叙事成分,但它以抒发个人感情为主,是一种诗歌。

它得名于公元前四世纪的战国时代在我国南方楚地形成的一种叫做"辞"的新诗体。

这种诗体经屈原发扬光大,其后的宋玉等汉代作家继续从事楚辞的创作。

《楚辞》之所以称为"楚",是因为它的声韵、歌调、思想乃至精神风貌,都带有鲜明的楚地特点。

从形式上看,《楚辞》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句式,而代之以五、六言乃至七、八言的长句句式,并保留了咏唱中的叹声词"兮";从体制上看,它突破了《诗经》以短章、复叠为主的局限,发展成为"有节有章"的长篇巨幅,更适合表现繁复的社会生活内容和抒写在较大时段跨度中经历的复杂情感。

另外,《楚辞》与音乐仍保持着较密切的联系。

在楚辞之前的《诗经》,诗句以四字句为主,篇章比较短,风格朴素;楚辞则篇章宏阔,气势汪洋恣肆,诗的结构、篇幅都扩大了,句式参差错落,富于变化,而感情奔放、想象力丰富、文采华美、风格绚烂,都与《诗经》截然不同。

一般来说,《诗经》产生于北方,代表了当时的中原文化,而《楚辞》则是南方楚地的乡土文学,《楚辞》的作品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及后来其它作家吸收南方民间文学并加以创造性提高的结果。

《诗经》和《楚辞》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两大源头,两者分别开创了中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先河,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双璧",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

楚辞--原文及解析

楚辞--原文及解析

楚辞--原文及解析楚辞【导读】《楚辞》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诗歌作品集。

楚辞在汉代又被称作“赋”,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屈原“乃作《怀沙》之赋”。

实际上,楚辞作为一种产生于楚地的独立诗体,是不应与汉赋混淆的。

汉赋是适应汉代宫廷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半诗半文或称带韵散文的作品,赋一般用主客问答为叙事的形式,它不是抒情,而是铺陈辞藻,咏物说理。

楚辞则不同,它虽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致,含有叙事成分,但它以抒发个人感情为主,是一种诗歌。

它得名于公元前四世纪的战国时代在我国南方楚地形成的一种叫做“辞”的新诗体。

这种诗体经屈原发扬光大,其后的宋玉等汉代作家继续从事楚辞的创作。

《楚辞》之所以称为“楚”,是因为它的声韵、歌调、思想乃至精神风貌,都带有鲜明的楚地特点。

从形式上看,《楚辞》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句式,而代之以五、六言乃至七、八言的长句句式,并保留了咏唱中的叹声词“兮”;从体制上看,它突破了《诗经》以短章、复叠为主的局限,发展成为“有节有章”的长篇巨幅,更适合表现繁复的社会生活内容和抒写在较大时段跨度中经历的复杂情感。

另外,《楚辞》与音乐仍保持着较密切的联系。

在楚辞之前的《诗经》,诗句以四字句为主,篇章比较短,风格朴素;楚辞则篇章宏阔,气势汪洋恣肆,诗的结构、篇幅都扩大了,句式参差错落,富于变化,而感情奔放、想象力丰富、文采华美、风格绚烂,都与《诗经》截然不同。

一般来说,《诗经》产生于北方,代表了当时的中原文化,而《楚辞》则是南方楚地的乡土文学,《楚辞》的作品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及后来其它作家吸收南方民间文学并加以创造性提高的结果。

《诗经》和《楚辞》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两大源头,两者分别开创了中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先河,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双璧”,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

楚辞是战国后期产生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楚国僻处南方,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自然条件,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与黄河流域诸国有很大差异,因而被视为“南蛮”。

楚辞著名篇章

楚辞著名篇章

楚辞著名篇章(1)《离骚》(选段)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肶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苣?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惟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齋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原俟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絝以练要兮,长顧颔亦何伤?揽木根以结苣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2)《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癀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姣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滏。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匍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撩,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薜蕙楊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楚辞--原文及解析

楚辞--原文及解析

《离骚》之外,屈原的重要作品是《九歌》和《九章》。《九歌》是屈原在楚国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改作的一组诗歌,依次是:《东皇太一》(祭天神)、《东君》(祭太阳神)、《云中君》(祭云神)、《湘君》(祭湘水神)、《湘夫人》(祭湘水女神)、《大司命》(祭主管人类寿命之神)、《少司命》(祭主管儿童命运之神)、《河伯》(祭黄河之神)、《山鬼》(祭山神)、《国殇》(祭为国捐躯的烈士)、《礼魂》(祭祀完毕的送神曲)。《九歌》写得哀婉缠绵,语言优美,文学价值很高。尤其是《国殇》,描写了万马千军厮杀的场面,形象生动,悲惨壮烈,动人心魄,是屈原爱国精神的表现。《九章》是九首各自独立的诗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其中《橘颂》是他早年的作品,通过歌颂橘树风格,赞美人的高贵品格,可视为诗人勉励自己的作品。其余都作于诗人流放期间,内容全为忧国伤时的抒情,比《离骚》更为凄苦和沉痛,是纪实性的家世之哀。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名平,字原。他出身楚国贵族,年青时就表现出杰出的才能,做了楚怀王的左徒(官名),协助怀王筹划国家大事,发布政令;对外接待各国使者,处理外交事务,很得怀王信任,这样就招来一些人的妒嫉。他的政敌上官大夫在怀王面前造他的谣,说屈原居功自傲,连怀王也不放在眼里,期产生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楚国僻处南方,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自然条件,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与黄河流域诸国有很大差异,因而被视为“南蛮”。到春秋时代,楚国强大起来,成为“五霸”之一。至战国时代,各国政治、文化交流频繁,楚国开始大量接受中原文化,但仍保持着自己的文化特色。楚辞便是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中诞生的诗歌体裁,其创始者就是楚国的著名爱国诗人—屈原。
齐梁时代的文学理论家刘勰评论说:“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惊才风逸,壮志烟高。”(《文心雕龙·辨骚》)这里说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词。楚辞的样式是屈原创造的,它突破了《诗经》的四言格式,扩大了诗句的涵量,提高了诗歌的表现力。继屈原之后,宋玉、唐勒、景差效法屈原,从事楚辞写作;到汉代又有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等人继续写作,使楚辞成为一个时期诗歌的代表性体裁,后人称之为骚体诗。

楚辞原文全文

楚辞原文全文

楚辞屈原2●离骚3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4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5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6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7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8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9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10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1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12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13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14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15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16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17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18何桀纣之昌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19惟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20岂余身之僤殃兮,恐皇舆之败绩!21忽奔走以先後兮,及前王之踵武。

22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以齐怒。

23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24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25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26初既与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

27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28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29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30冀枝叶之峻茂兮,原俟时乎吾将刈。

31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32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33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34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35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36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37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38掔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

39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40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41虽不周於今之人兮,原依彭咸之遗则。

4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43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44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45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46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47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48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49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楚辞》原文及译文

《楚辞》原文及译文

(1)《楚辞》原文及译文《楚辞》【导读】《楚辞》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诗歌作品集。

楚辞在汉代又被称作"赋",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屈原"乃作《怀沙》之赋"。

实际上,楚辞作为一种产生于楚地的独立诗体,是不应与汉赋混淆的。

汉赋是适应汉代宫廷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半诗半文或称带韵散文的作品,赋一般用主客问答为叙事的形式,它不是抒情,而是铺陈辞藻,咏物说理。

楚辞则不同,它虽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致,含有叙事成分,但它以抒发个人感情为主,是一种诗歌。

它得名于公元前四世纪的战国时代在我国南方楚地形成的一种叫做"辞"的新诗体。

这种诗体经屈原发扬光大,其后的宋玉等汉代作家继续从事楚辞的创作。

《楚辞》之所以称为"楚",是因为它的声韵、歌调、思想乃至精神风貌,都带有鲜明的楚地特点。

从形式上看,《楚辞》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句式,而代之以五、六言乃至七、八言的长句句式,并保留了咏唱中的叹声词"兮";从体制上看,它突破了《诗经》以短章、复叠为主的局限,发展成为"有节有章"的长篇巨幅,更适合表现繁复的社会生活内容和抒写在较大时段跨度中经历的复杂情感。

另外,《楚辞》与音乐仍保持着较密切的联系。

在楚辞之前的《诗经》,诗句以四字句为主,篇章比较短,风格朴素;楚辞则篇章宏阔,气势汪洋恣肆,诗的结构、篇幅都扩大了,句式参差错落,富于变化,而感情奔放、想象力丰富、文采华美、风格绚烂,都与《诗经》截然不同。

一般来说,《诗经》产生于北方,代表了当时的中原文化,而《楚辞》则是南方楚地的乡土文学,《楚辞》的作品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及后来其它作家吸收南方民间文学并加以创造性提高的结果。

《诗经》和《楚辞》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两大源头,两者分别开创了中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先河,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双璧",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

楚辞

楚辞

七、陈词 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 揽茹蕙以掩涕兮,霑余襟之浪浪。 跪敷衽以陈词兮,耿吾既得中正。 驷玉虬以乘鹥兮,溘埃风余上征。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漫漫其脩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八、上下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 吾令凤鸟飞腾夕,继之以日夜。 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 (ya)……
创作动机
《史记· 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 “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 智以事其君,谗 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 谤, 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 也。”
创作时间
司马迁在《史记· 太史公自序》中说:“屈 原放逐,著《离骚》。”当作于放逐以后。 四种看法: 怀王时被疏远以 后, 作于顷襄王世被放以后, 作于怀王末顷襄 王初, 始作于怀王时而作成于顷襄王初。

我所思兮在汉阳。 欲往从之陇阪长,侧身西望涕沾裳。 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 路远莫致倚踟蹰,何为怀忧心烦纡。 我所思兮在雁门。 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
二、政治理想 …… 指九天以为正兮 夫唯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 羌中道而改路 初既与余成言兮 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 伤灵修之数化 (此段介绍诗人在实现自已政治理想的过程中遭 遇到的挫折)

三、坎坷挫折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 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謇吾法夫前修兮, 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 愿依彭咸之遗则。

楚辞大全100首

楚辞大全100首

楚辞大全100首
(一)《关雎》
黄鸟争先燕,关关雎鸠。

水泉冷涩弦,声声绕林树。

翩翩飞相觐,胡琴士之哀。

(二)《乐毅》
乐毅行军日,古调弦媚九重。

晚来天欲雪,胡笳声里寒。

关山归故里,边梁犹未穷。

垂杨倚秋堤,叶汉照空宫。

(三)《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四)《画》
墨染御衣芳华香,笔开春扉写真光。

好像梦回凤池上,画角声里一片阳。

(五)《节度阁词》
节度阁前江天宽,栈桥春色三两连。

祥波远处尽粉红,天上月影入水涟。

碧烟斜行碧水上,晴日碧空万顷平。

溪船渡口忙舟客,高歌翻船叶马腾。

属于楚辞的诗歌

属于楚辞的诗歌

属于楚辞的诗歌01.《离骚》先秦·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02.《天问》先秦·屈原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斡维焉系,天极焉加?03.《九章·橘颂》先秦·屈原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04.《招魂》先秦·屈原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

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

魂魄离散,汝筮予之。

”巫阳对曰:“掌梦!上帝其难从;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谢05.《远游》先秦·屈原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质菲薄而无因兮,焉讬乘而上浮?遭沈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营营而至曙。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

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

06.《卜居》先秦·屈原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

竭知尽忠而蔽障于谗。

心烦虑乱,不知所从。

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

”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07.《惜誓》两汉·贾谊惜余年老而日衰兮,岁忽忽而不反。

登苍天而高举兮,历众山而日远。

观江河之纡曲兮,离四海之霑濡。

攀北极而一息兮,吸沆瀣以充虚。

飞朱鸟使先驱兮,驾太一之象舆。

苍龙蚴虯于左骖兮,白虎骋而为右騑。

08.《哀时命》先秦·庄忌哀时命之不及古人兮,夫何予生之不遘时!往者不可扳援兮,徠者不可与期。

《楚辞》原文及译文说课讲解

《楚辞》原文及译文说课讲解

(1)《楚辞》原文及译文《楚辞》【导读】《楚辞》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诗歌作品集。

楚辞在汉代又被称作"赋",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屈原"乃作《怀沙》之赋"。

实际上,楚辞作为一种产生于楚地的独立诗体,是不应与汉赋混淆的。

汉赋是适应汉代宫廷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半诗半文或称带韵散文的作品,赋一般用主客问答为叙事的形式,它不是抒情,而是铺陈辞藻,咏物说理。

楚辞则不同,它虽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致,含有叙事成分,但它以抒发个人感情为主,是一种诗歌。

它得名于公元前四世纪的战国时代在我国南方楚地形成的一种叫做"辞"的新诗体。

这种诗体经屈原发扬光大,其后的宋玉等汉代作家继续从事楚辞的创作。

《楚辞》之所以称为"楚",是因为它的声韵、歌调、思想乃至精神风貌,都带有鲜明的楚地特点。

从形式上看,《楚辞》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句式,而代之以五、六言乃至七、八言的长句句式,并保留了咏唱中的叹声词"兮";从体制上看,它突破了《诗经》以短章、复叠为主的局限,发展成为"有节有章"的长篇巨幅,更适合表现繁复的社会生活内容和抒写在较大时段跨度中经历的复杂情感。

另外,《楚辞》与音乐仍保持着较密切的联系。

在楚辞之前的《诗经》,诗句以四字句为主,篇章比较短,风格朴素;楚辞则篇章宏阔,气势汪洋恣肆,诗的结构、篇幅都扩大了,句式参差错落,富于变化,而感情奔放、想象力丰富、文采华美、风格绚烂,都与《诗经》截然不同。

一般来说,《诗经》产生于北方,代表了当时的中原文化,而《楚辞》则是南方楚地的乡土文学,《楚辞》的作品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及后来其它作家吸收南方民间文学并加以创造性提高的结果。

《诗经》和《楚辞》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两大源头,两者分别开创了中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先河,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双璧",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

楚辞全文及译文

楚辞全文及译文

楚辞全文及译文国殇【原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①。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②。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③。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抱兮击鸣鼓④。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⑤。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遥远⑥。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⑦。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⑧。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⑨。

【楚辞全文及译文注释】①犀甲:用犀牛皮制成的铠甲,最为坚韧。

②旌(jīnɡ):旌旗,旗的通称。

③骖(cān):古时用四匹马驾车,中间的两匹叫服,两旁的两匹叫骖。

④絷(zhí):绊住。

⑤怼(duì):怨恨。

⑥反:同“返”。

⑦秦弓:秦地制造的弓。

⑧诚:实在是。

勇:勇气。

武:武艺。

不可凌:言战士宁死不屈,志不可夺。

⑨神以灵:精神不死,神魂显灵。

鬼雄:鬼中的英雄。

【楚辞全文及译文】手持吴戈身披犀牛甲,车轮交错短兵相厮杀。

旌旗蔽日阵前敌人多如云,勇士争先哪怕乱箭交坠下。

强敌冲我阵,队列遭践踏,左骖倒地死,右服被刀扎。

车轮深陷四匹战马被拴住,挥动鼓槌猛敲响鼓勇拼杀。

苍天哀怨神灵怒气迸发,将士阵亡尸横荒野山下。

勇夫出征一去不复返,荒原渺茫道路多遥远。

佩带长剑秦弓拿在手,身首分离雄心永不变。

真是既勇敢啊又有武艺,始终刚强啊不可侵凌。

身虽死啊精神不死显威灵,就是做鬼啊也是鬼中雄。

【楚辞全文及译文赏析】国殇是指为国牺牲的将士,未成人夭折谓之殇。

戴震《屈原赋注》:“殇之义二:男女束冠笄而死者谓之殇在外而死者谓之殇。

殇之言伤也。

国殇,死国事,则所以别于二者之疡也。

歌此以吊之,通篇直赋其事。

”《九歌》从《东皇太一》到《山鬼》,九篇所祭的都是自然界中的神祇,独最后这一篇《国殇》是祭人间为国牺牲的将士的。

许多学者认为这和战国时秦楚战争有关,楚怀王时楚国多次和秦国交战,几乎每次都遭到惨重的失败。

楚国人民为了保卫国家,抗击强秦,英勇杀敌,前赴后继。

届原写这篇作品就是为了歌颂楚国将士为保卫国家不惜牺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豪迈精神。

《楚辞》原文及译文

《楚辞》原文及译文

精心整理(1)《楚辞》原文及译文《楚辞》【导读】《楚辞》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诗歌作品集。

楚辞在汉代又被称作"赋",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屈原"乃作《怀沙》之赋"。

实际上,楚辞作为种叫做"辞"继续从事楚辞的创作。

《诗经》以短章、复叠为主的局限,发展成为"有节有章"的长篇巨幅,更适合表现繁复的社会生活内容和抒写在较大时段跨度中经历的复杂情感。

另外,《楚辞》与音乐仍保持着较密切的联系。

在楚辞之前的《诗经》,诗句以四字句为主,篇章比较短,风格朴素;楚辞则篇章宏阔,气势汪洋恣肆,诗的结构、篇幅都扩大了,句式参差错落,富于变化,而感情奔放、想象力丰富、文采华美、风格绚烂,都与《诗经》截然不同。

一般来说,《诗经》产生于北方,代表了当时的中原文化,而《楚辞》则是南方楚地的乡土文学,《楚辞》的作品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及后来其它作家吸收南方民间文学并加以创造性提高的结果。

《诗经》和《楚辞》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两大源头,两者分别开创了中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先河,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双璧"诸国有很大差异,因而被视为"南蛮"五霸""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惊才风逸,这里说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词。

从事楚辞写作;到汉代又有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等人继续写作,使楚辞成为一个时期诗歌的代表性体裁,后人称之为骚体诗。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名平,字原。

他出身楚国贵族,年青时就表现出杰出的才能,做了楚怀王的左徒[官名],协助怀王筹划国家大事,发布政令;对外接待各国使者,处理外交事务,很得怀王信任,这样就招来一些人的妒嫉。

他的政敌上官大夫在怀王面前造他的谣,说屈原居功自傲,连怀王也不放在眼里,怀王就怒而疏远了屈原。

当时在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是秦、齐、楚三国,"合纵"、"连横"的斗争非常激烈,最后谁能取胜,就由这三国的内政外交的得失来决定。

楚辞原文与解析

楚辞原文与解析

楚辞原文与解析楚辞,又称楚辞诗集,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内涵,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通过对楚辞原文的解析,带领读者一窥楚辞的魅力所在。

1. 《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离骚》是楚辞中最具代表性的篇章之一。

首先,诗中的“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描绘了诗人离开家乡,游荡在外的情景。

这一片段以东南沿海一个小地名“苍梧”开篇,随后将视角拉回到家乡的“县圃”,并以“夕余”来强调诗人的返乡之意。

其次,诗人通过描绘瑰丽多姿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内心丰沛的情感。

例如,“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语言细腻动人,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珍惜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之感。

最后,诗中充满了哲理智慧。

譬如“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这一句表达了作者追求内心宁静与规避纷扰的愿望。

通过这句话,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快节奏现代生活的思考,以及对人类精神追求的思索。

2. 《九歌》毛发青丝齐上裳,战伐古今常轩皇。

融怡菲畅各有官,寒暑不同日有章。

《九歌》是楚辞中极具战争气息和浩然之气的篇章。

首先,通过“毛发青丝齐上裳,战伐古今常轩皇”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战场上英勇之士的飒爽英姿。

其次,诗中通过“融怡菲畅各有官,寒暑不同日有章”的表述,突出了每个将士在战场上的分工和重要性。

这里的“融怡菲畅”意味着战士们各有各的本领与任务,而“寒暑不同日有章”则表明他们为了国家的安宁,不避寒暑,时刻为战争效力。

最后,通过这首诗的详细描述,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悲壮,也能够理解楚辞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3. 《天问》列宿云河何所极,五岳交错雄峻奇。

我见青天如洗净,细雨送秋兼萧瑟。

《天问》是楚辞中一首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抒情篇章。

首先,“列宿云河何所极,五岳交错雄峻奇”表现了作者对天空和山岳的景象的陶醉和赞美。

接着,诗人利用“我见青天如洗净,细雨送秋兼萧瑟”来描绘早晨的景象。

楚辞文章以及解释

楚辞文章以及解释

《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

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

以其运用楚地(注:即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以下是《楚辞》中的一些著名篇章及其解释:
1. 《离骚》
【原文】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解释】我长叹一声啊,止不住那眼泪流了下来,我是在哀叹那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

只要合乎我心中美好的理想,纵然死掉九回我也不会懊丧。

老百姓过日子乐趣各样,我独自爱修养习以为常。

即使我被肢解也不变我的思想,又怎能挫败我远大志向。

2. 《九歌》
【原文】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呜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蕙肴蒸兮兰藉,以祈兮承光。

【解释】选择吉日良辰,恭敬地取悦上帝。

手抚长剑玉珥,精美的宝器叮咚作响。

华贵的坐席和玉瑱,摆上琼花香气袭人。

蕙草包祭肉兰叶做祭品,恭敬地进献上帝面前。

总体来说,《楚辞》作为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一直被后世所推崇和传承。

楚辞

楚辞

楚辞一、楚辞的知识1,楚辞的含义“楚辞”有两种含义,一是诗体名称,一是总集名称。

“楚辞”之名,始见于西汉时,宋黄伯思《翼骚序》云:“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这就是说,“楚辞”是指战国后期屈原等人创作的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的专用名称。

西汉时,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于是《楚辞》又成为诗歌总集的名称。

现存最早楚辞作品是王逸《楚辞章句》。

2,楚辞的产生及特点(与《诗经》比较)“楚辞”是先秦北方史官文化同南方巫官文化融会交流的产物,是春秋以来楚国形成的独特的地方文化的结晶。

影响和孕育3,楚辞特征(1)从诗体看,楚辞较之《诗经》篇幅结构增长,句式由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

这就使抒情达意更为透辟淋漓,扩展了抒情的容量。

(2)从语言看,楚辞多用楚语楚声,楚地的方言词语大量出现。

句中或句末多用“兮”字,成为楚辞的一个鲜明标志。

楚辞与《诗经》语言的质朴不同,以绚丽多彩为特色。

(3)从诗风看,楚辞铺排夸饰,想象丰富,情感奔放,具有浪漫之风。

二,《离骚》的题义、主题、成就。

1,题义:“离骚”二字,古来有数种解释。

司马迁认为:“离骚者,犹离忧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班固释为:“离,犹遭也;骚,忧也。

明己遭忧作辞也”(《离骚赞序》),王逸释为:离别的忧愁,“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

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依道经,以风谏也。

”在历史上影响较大的说法主要是这两种。

其中以马、班之说最为可信。

还有游国恩《离骚纂义》的“音乐名称”说,且有牢骚不平之意。

2,思想内容:《离骚》是原屈的代表作,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

全诗373句,2490字,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由诗人自觉创作,独立完成的长篇抒情诗。

《离骚》是屈原心灵的歌唱,反映了屈原对楚国黑暗腐朽政治的愤慨,展现了诗人“存君兴国”的“美政”理想,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的强烈感情,表现了他为了坚持正义、反对邪恶而“九死不悔”的斗争精神和“独立不迁”的峻洁人格。

《楚辞》原文及译文

《楚辞》原文及译文

(1)《楚辞》原文及译文《楚辞》【导读】《楚辞》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诗歌作品集。

楚辞在汉代又被称作"赋",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屈原"乃作《怀沙》之赋"。

实际上,楚辞作为一种产生于楚地的独立诗体,是不应与汉赋混淆的。

汉赋是适应汉代宫廷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半诗半文或称带韵散文的作品,赋一般用主客问答为叙事的形式,它不是抒情,而是铺陈辞藻,咏物说理。

楚辞则不同,它虽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致,含有叙事成分,但它以抒发个人感情为主,是一种诗歌。

它得名于公元前四世纪的战国时代在我国南方楚地形成的一种叫做"辞"的新诗体。

这种诗体经屈原发扬光大,其后的宋玉等汉代作家继续从事楚辞的创作。

《楚辞》之所以称为"楚",是因为它的声韵、歌调、思想乃至精神风貌,都带有鲜明的楚地特点。

从形式上看,《楚辞》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句式,而代之以五、六言乃至七、八言的长句句式,并保留了咏唱中的叹声词"兮";从体制上看,它突破了《诗经》以短章、复叠为主的局限,发展成为"有节有章"的长篇巨幅,更适合表现繁复的社会生活内容和抒写在较大时段跨度中经历的复杂情感。

另外,《楚辞》与音乐仍保持着较密切的联系。

在楚辞之前的《诗经》,诗句以四字句为主,篇章比较短,风格朴素;楚辞则篇章宏阔,气势汪洋恣肆,诗的结构、篇幅都扩大了,句式参差错落,富于变化,而感情奔放、想象力丰富、文采华美、风格绚烂,都与《诗经》截然不同。

一般来说,《诗经》产生于北方,代表了当时的中原文化,而《楚辞》则是南方楚地的乡土文学,《楚辞》的作品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及后来其它作家吸收南方民间文学并加以创造性提高的结果。

《诗经》和《楚辞》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两大源头,两者分别开创了中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先河,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双璧",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楚辞:指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造的一种新体诗,是在楚文化的氛围中和楚地民歌音乐的基础上诞生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诗歌战国时期的楚人和汉代人模仿创作的一批楚辞作品也统称为楚辞。

2、建安风骨: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文学史上的建安包括汉末到魏初的一段时期。

代表作家有“三曹”、“七子”曹琰这一时期文学的基本特点是真实的反应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忧怨的情感。

在艺术精神上继承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形式上带有鲜明的民歌风调,作品内容充实,意境宏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形成了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

3、山水田园诗派:指盛唐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歌流派,描摹秀丽山水和恬静的田园风光,表达自己淡泊闲适的生活情趣为主,风格清新疏淡,写景传神,亦称“王孟”诗派。

4、以乐府古题写时事:创始于曹操,只采用乐府旧题的形式,内容却紧密反映现实,记述时事,对杜甫的即事名篇和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都有启示作用。

55、初唐四杰:指唐代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他们的经历、处境相近,皆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故其作多有怀才不遇之感。

他们的诗重视抒发一己之情怀,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气势,具有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用语质朴,对唐代诗歌扭转齐梁以来绮靡艳丽的余风有所贡献。

6、新乐府运动:是中唐诗坛的一件大事,新乐府是与古题乐府相对而言的,是一种用自命新题以写时事的乐府诗。

最初由杜甫开创,到中唐时期,由白居易、元稹倡导,由这个诗歌流派而逐渐形成一个现实主义诗歌运动,其宗旨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主张诗歌要有社会内容,反映民生疾苦和社会弊端,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和讽喻作用。

7、婉约词:词学名称,唐宋词的一大主流,代表作家有温庭筠,李煜,柳永,李清照等词人,婉约是指其词风,作品以个性的抒情为主,情调深沉婉约,语言清丽凝重,思想含蓄深刻,富于意境美。

婉约派提倡词别是一家(李清照提出),在创立新文学、抒情体等方面有特殊贡献。

8、豪放词:词学名称,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词人。

豪放是指其词风,作品往往气象大,意境雄浑,情感奔放,豪放派词风受传统诗教文风的影响,在拓展加深词体文学之体格上有重要作用。

9、散曲:散曲是与剧曲相对而言的,它是金元时期北方兴起的可和乐歌唱的一种新型抒情诗体,在元代又被称为乐府,散曲突破了传统的诗歌审美艺术的窠臼,表现手法大多用铺陈白描,形式灵活自由,语言通俗流利,风格泼辣明快,显示出强大的艺术活力。

在体式上,散曲大体可以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种。

10、石头记:即《红楼梦》曹雪芹的未完稿提名石头记,最早的抄本也沿用这一名称,后来程伟元将高鹗的续作四十回连着原作八十回合并,以活字版排印出版,书名改《红楼梦》111、公安派:是明代万历年间兴起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有元宗道,元宏道,元中道三兄弟,因三元世居湖北公安,故称公安派。

公安派的文学观念:a、针对前后“七子”的复古流弊,提出文学应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反对一代不如一代的倒退的历史观。

b、在继承“童心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性灵说”,认为诗文创作应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性灵说重个性,贵独创,强烈表现自我是公安派的理论核心。

12、临川派:为明代万历时期出现的戏曲文学流派,因开创者汤显祖为临川人,故戏曲史上往往将追随,效仿汤显祖较为明显,并有所成就的剧作家称为临川派,汤显祖论曲强调曲意,主张兼顾意趣神色,讲究文采,崇尚丽词俊音,要求格律服从内容文辞,偏重于剧作的文学性。

临川派作品大都是续写男女之情,但往往忽略了重视利益,以情反理的倾向。

此派作家主要有:孟称舜,吴柄等。

四、简答题。

(20分)1、窦娥的悲剧性格?答:窦娥是一位具有悲剧性格的人物,她的性格是孝顺抗争的对立统一,她的悲剧是张驴儿蛮横行径与官府的颠倒黑白所造成的,她的悲剧性格则是在与张驴儿等恶势力的斗争中呈现出来的。

经历过许多灾难的窦娥,本来很珍惜与蔡婆婆相依为命、相对平稳的家庭生活。

她对早年守寡、晚年丧子的婆婆孝顺有加,也深信一女不嫁二夫的教条。

但蔡氏被张驴儿父子救出后,竟半推半就地应承了张氏父子蛮横无理的“入赘”要求。

但是她选择了不依从婆婆,更不屈于张驴儿的淫威,这一来,她前后和自己的婆婆发生冲突。

她谴责婆婆“你岂不知羞”当面顶撞,据理力争。

而面对张驴儿的强暴行为,窦娥没有惊慌失措,她镇静、坚定,绝不示弱,以蔑视鄙弃的态度与张驴儿针锋相对。

她所寄予希望的官府,竟是一团漆黑。

为了使蔡婆婆免受毒打,窦娥忍受着剧痛、屈辱和不公,不得不含冤招认,无辜受罪。

这就是窦娥的悲剧性格。

她的遭遇,典型地显示出善良的百姓被推向深渊的过程。

2、《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答:《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据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一书中的解释是:“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者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也就是,所谓赋,就是对事物进行直接的陈述描写;比就是打比喻,对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况,使它的特征更突出、更鲜明,或更能暴露其本质;兴,是起兴或发端,即先借用别的事物或所见的眼前之景起头儿,然后再引用所要歌咏的事,是诗经开头而引起下文的一种手法,有的只起开头的作用,但多数都有某种意义的关联,起到象征、烘托、联想、比喻等作用。

3、苏轼对词的卓越贡献?答:苏轼把诗之革新的精神扩展到词的领域,为词的发展开拓出全新的世界,词在他手中得到了空前得解放和提高,他的贡献是全方位的。

在观念上,破除了师尊词卑,诗庄词媚的传统见解,把诗与词相提并论,认为二者是具有词等功用的文体,大大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与艺术价值。

在内容上,进一步突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为艳科的藩篱,以诗为词,凡是诗能表现的内容,他几乎都用词表现出来,扩大了诗的创作视野,开拓了诗的境界。

在风格上,于柔媚婉约之外,另创恢宏雄迈的豪放词风,这在两宋词史上是一次重大转变,为南宋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派开了先路。

在形式上,无论是词的表现手法、艺术技巧,还是语言、音律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增强了词这一新诗体的表现功能,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新风貌。

4、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答:a李白诗歌以雄奇飘逸、真率自然为主,但也有多维度的呈现,他上呈庄骚的浪漫主义精神,又以个人的艺术天才创造性的运用了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他反对琦丽华美、雕琢繁饰,倡导清新自然、朴素真率的诗风。

b李白的诗歌虽不乏对现实生活的深刻体验,但在艺术表现上却偏重于内心感受的抒写,因而他的诗歌感情充沛、率真豪放,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c李白的诗歌善于运用丰富而奇诡,创造出绚丽多姿的艺术形象,并寄托着诗人的情感意蕴和精神境界,诗人常将想象与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手法相结合,创造出神奇、瑰丽的艺术境界。

d、李白能驾驭多种诗体,尤擅长乐府诗歌和五七言诗。

绝句的成就也相当突出,尤以七绝佳作最多。

5、《天净沙秋思》的艺术成就?答:这首小令被周德清誉为“秋思之祖”,也是元代散曲中的最富盛名的作品,此曲选取旅途秋暮的多种富有典型特征的景物,抒发了漂泊天涯的游子悲秋思乡的情怀。

秋思的艺术特点:精心选景、巧妙构思,构筑出鲜明的意象。

起首三句,作者精心选取常见而富于特征性的九种自然景物,勾勒出萧瑟苍凉的暮秋黄昏图,同时每种景物都构成一种意象,意象与意象之间没有任何词语链接,纯以想象并置与意象叠加的方式构成流动的画面,渲染出天涯游子的无线愁思,曲中意象众多却不散乱,密集却不拥挤,又共同组织成相得益彰的有机整体,显示出构思的巧妙。

融情于景,情景相生,创造出深邃的意境,全曲重在抒情,却又主要写景,景中生情,情景交融创造出一种清冷悲凉的艺术境界,含蓄蕴藉,韵味无穷,同时又将天涯漂泊的孤寂、落寞和无奈抒写得淋漓尽致,成为游子思归的绝唱。

王国维《人间词话》赞誉这首小令为“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正指出了它在造境方面的特色。

6、汉代乐府诗歌的艺术成就?答:汉乐府继承和发扬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它是创作主体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也是思想感情的真实书写。

汉乐府有抒情诗,也有叙事诗,但是数量多、成就大的还是叙事诗。

汉乐府在人物形象的描写和性格的刻画上,也现实了娴熟的艺术技巧,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汉乐府的语言浑朴自然、言近旨远,保留了口语的特点,颇富表现力和生活气息。

五、论述题。

(30分)1、陶渊明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答:思想内容,陶渊明诗歌从题材上划分主要有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其次还有行役诗,赠答诗等。

田园诗描写了自然恬静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纯朴的田园生活。

如《饮酒》、《归园田居》。

陶渊明的咏怀诗、咏史诗内容相近,咏史亦是咏怀,他继承了阮籍《咏怀》和左思《咏史》的诗歌传统。

如《咏荆轲》、《拟古》。

陶渊明的行役诗是其宦游期间的作品,多是写行役之苦和厌倦仕宦思慕归隐的内容,赠答诗多是写朋友之间的友谊。

此外,陶渊明还有一些哲理诗。

艺术成就a恬淡自然,醇厚隽永的艺术风格。

b高远拔俗,天然浑成的艺术境界,陶渊明的诗歌意象看似平淡无奇,却创造了高远拔俗的艺术境界。

c天然本色,精炼传神的语言,陶渊明的诗歌不尚藻饰,不事雕琢,而是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的笔法,精炼的勾勒出生动的形象,传达出深厚的意蕴,达到了写意传神的艺术效果,他善于提炼日常生活口语入诗,沾染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也常用比喻、象征、寄托等手法,即使使用典故也是俗语化。

2、陈子昂的诗歌理论主张和诗歌创作?答:诗歌主张:陈子昂在《修竹篇序》中,阐述了他的诗歌理论主张,他一方面批评齐梁以来的诗歌创作“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否定了这种形式主义的创作倾向,另一方面他提倡“汉魏风骨”、“正始之音”,主张诗歌创作要“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要有风雅的精神和兴寄的内涵,既主张诗歌要反映现实,要有充实健康的思想内容,遒劲刚健的风格,并要配合优美的声律和词彩,陈子昂的诗是复古旗帜下的革新。

诗歌创作:陈子昂的诗歌创作是其革新主张的实践,他的代表作品《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等,在内容上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体验,有着充实的思想内容,在艺术上一反齐梁以来诗歌创作纤弱浮艳的诗风,继承了诗经汉魏风骨、正始之音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和艺术手法,他的诗歌语言古朴简练,风格刚健雄浑,是有意扬弃和矫正齐梁以来的诗风,确实具有建安正史的遗风,在表现手法上善用比兴寄托,实践了他的兴寄主张,陈子昂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彻底的抛弃了浮艳积习,为唐诗发展开辟了正确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