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钟效果(恐惧诉求)

合集下载

传播学名词解释

传播学名词解释

主编:范艳丽、于婷婷、白冬雪、王掣传播学教程期末复习提要一、单选(20×1)二、名词解释(4×5)1.5w模式:答:在传播学史上,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

1948年,他在题为《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的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形成了后来人们称之为“五W模式”或“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

这五个W分别是英语中的五个疑问代词的第一个字母即:Who 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2.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答:(1)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在CE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过程模式,成为“循环模式”(2)该模式里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接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3)该模式的重点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解释者和编码者的角色,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

3.信息环境(拟态环境)答:大众传播是以传达信息、提示外部环境变化为基本职能的社会信息系统,但由于这个系统的内部组织结构和活动规律的制约,它向人们提示的环境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客观环境本身,而是环境的再现,或者叫做信息环境。

所谓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4.“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答:对某些存在对立因素的问题进行说服或宣传之际,通常会有两种做法。

一种是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称为“一面提示”另一种是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称为“两面提示”5.意见领袖答:在拉扎斯菲尔德等人进行“伊里调查”中发现,人们做出投票决定的过程中,有一些对他们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即意见领袖,这部分人占调查对象总数的2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超详细知识点笔记(最后五章)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超详细知识点笔记(最后五章)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超详细知识点笔记(最后五章)今天继续给各位同学整理了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知识点笔记最后五章(小编整理了一版超级详细的给大家,但由于太长,想要获取剩下全部资料-word版本的话,文章底部有方法唷~嘻嘻)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第一节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课题一、传播效果的概念意义(一)什么是传播效果传播效果这个概念的双重含义:1.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说服性传播,指的是通过劝说或宣传来使受传者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的传播活动,这里的传播效果,通常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

2.指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

构成了两方面:一是对效果产生的微观过程分析;二是对它的综合、宏观过程的考察。

(二)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1.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属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2.作用于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的变化,属于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3.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成为行动层面上的效果。

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1.环境认知效果2.价值形成与维持效果3.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向社会提示具体的行为范例或行为模式来影响人们的行动。

“地位赋予”功能。

二、传播效果的类型及研究课题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时间);预期效果和非预期效果(与传播者意图的关联);积极效果、消极效果和逆反效果(效果的性质)英国,戈尔丁,大众传播效果的四种类型:1.短期的预期效果。

包括“个人的反应”和“对媒介集中宣传报道活动的反应”。

2.短期的非预期效果。

“个人的自发反应”和“集合的自发反应”。

3.长期的预期效果。

长期信息传播所产生的与传播者意图相符的累积效果。

推广与普及,知识的传播等。

4.长期的非预期效果。

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持久的传播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效果或客观结果。

每一个具体传播过程的每一要素或环节都会对传播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传播学教程整理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

传播学教程整理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

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传播效果概念的双重含‎义:1.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2.指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

构成了两方面‎:一是对效果产‎生的微观过程‎分析;二是对它的综‎合、宏观过程的考‎察。

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1.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属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2.作用于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的变化,属于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3.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成为行动层面‎上的效果。

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1.环境认知效果‎2.价值形成与维‎持效果3.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向社会提示具‎体的行为范例‎或行为模式来‎影响人们的行‎动。

“地位赋予”功能。

传播效果类型‎:短期的预期效‎果。

包括“个人的反应”和“对媒介集中宣‎传报道活动的‎反应”。

短期的非预期‎效果。

“个人的自发反‎应”和“集合的自发反‎应”。

长期的预期效‎果。

长期信息传播‎所产生的与传‎播者意图相符‎的累积效果。

推广与普及,知识的传播等‎。

长期的非预期‎效果。

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持久的传播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效果或客观‎结果。

每一个具体传‎播过程的每一‎要素或环节都‎会对传播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考察具体过程‎的传播效果,必须研究几个‎方面的课题: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

文本分析是基‎本方法。

讯息载体与传‎播效果。

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内容提示法、说理法、诉求法。

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英国,麦奎尔,关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问题,主要有三种理‎论:常识理论。

公众通过日常‎接触和使用传‎播媒介的直接‎体验而形成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以舆论的形式‎对传媒的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现场理论:传媒内部工作‎人员所持的观‎点。

直接支配着大‎众传媒的运营‎和日常的信息‎传播活动。

霍夫兰与耶鲁研究.doc

霍夫兰与耶鲁研究.doc

霍夫兰与耶鲁研究Ⅰ、传播来源1、知名度同一内容的信息,如果出自不同的传播者,人们的接受程度不一样,获得的传播效果也不同。

一般来说,信源的权威性知名度越大其可信度就越高,传播效果就越好。

2、可信度1951年,霍夫兰对信源的可信性与说服效果的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并提出"可信性效果"概念:即信源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明效果越小,此概念说明。

对传播者来说,树立良好形象争取受众的信任是进行传播效果的前提条件。

3、睡眠者效果/休眠效果(Sleeper effect)信源的可信度与传播效果之间的一种变动关系,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度的负面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休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度的负面影响趋于减弱或消失以后,其说服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霍夫兰等人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这是由于经过一段时间后,消息来源与观点有分离的倾向。

受众对传播来源印象逐渐模糊,只记忆内容本身。

这表明: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但从长期效果来看,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仍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4、动机传播来源的动机与传播活动的效果二者关系,当传播者的动机同他本人的利益相反时,他的劝服力量才最大,即使传播者的威信不高,也能人们的态度改变。

Ⅱ传播方式1、"只说一面"与"两面都说"1)"只说一面"仅向说服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观点集中,简洁明快,但易产生心理抵抗。

"只说一面"对于原来就赞同此观点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有较强的说服效果。

2)"两面都说" 在提示已方观点或有利材料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

给对立观点的发言机会,有"公平感",可消除心理反感;但论旨复杂,理解难度增加,不易把握。

关于影响的几个传播学理论

关于影响的几个传播学理论

1.沉默的螺旋理论沉默的螺旋(Spiral of silence)理论是由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艾尔-诺依曼(Elisabeth Noelle-Neumann)在1974年提出的。

简单来说,这个理论说的是:如果人们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少数派,就不愿意发言;如果觉得自己和多数人看法一致,就敢于发言。

这样一来,多数意见的声音会越来越大,少数意见会越来越沉默,成为一个螺旋式的过程,最终形成「一言堂」。

这个理论里面有两个值得关注的地方:第一,在这个螺旋式的过程中,媒体扮演了重要作用。

人们不可能自己去做民意调查,大家对「主流意见」的感知,一部分当然是来自日常生活的观察,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媒体的报道。

如果媒体只关注多数意见,忽略少数意见,就会增强主流意见给少数群体造成的压力,从而加速这个螺旋的过程。

而如果媒体能够给予少数意见充分的呈现,那么少数群体感受到的压力就会减小,沉默的螺旋效应也就会减弱。

第二,沉默的螺旋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人们害怕自己被孤立。

当处于少数群体的时候,人本能的会有一种恐惧感。

而当处于多数群体的时候,人就会更有安全感。

因此,如果少数人群的恐惧感被加强,沉默的螺旋也会变得更为明显。

反过来,如果我们能够有效地缓解少数人群感到的孤立感、恐惧感,我们就能减缓这个通向「一言堂」的过程。

2.议程设置理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

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想什么。

1) 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

2) 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该理论强调: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题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题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题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名词解释题 2. 简答题 3. 论述题1.选择性理论(南开大学,2009年)正确答案:选择性理论是卡兹和拉扎斯期菲尔德提出的,他们认为选择性接触机制会制约和影响大众传播效果。

选择性接触机制包括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个层次。

即受众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对待任何传播内容,而是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接触强化。

这个机制的存在说明受众对某些媒介或内容具有回避倾向。

2.“使用与满足”理论(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正确答案:“使用与满足”理论是适度故果理论的经典模式之一。

卡茨在其研究中首先主张不但要关注媒介对人们做了什么,还要关注人们用媒介作了什么。

早期的相关分析认为人们使用大众媒介主要是为了加强原确态度。

1969年麦奎尔等人对英国大选的研究结论对此观点提出了质疑。

后来卡茨于1974年提出了理论假设,认为受众具有社会和心理根源的需求,引起对大众媒介或其他信源的期望,导致媒介披露的不同形式,最后导致需求的满足以及其他无意义的效果。

卡茨总结了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要素,包括:(1)受众是主动的,对于大众媒介的使用是有目标的。

(2)受众需要的满足和对媒介的选择的联系中,受众拥有主动权。

(3)媒介相互竞争以满足受众需要。

卡茨将大众媒介视为个人用以联系他人的工具,认为媒介可以满足使用者的认知、情感、个人整合和社会整合,缓解压力等方面的需要。

3.创新扩散理论(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正确答案:1962年,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埃弗雷特.罗杰斯(Everett M.Rogers)教授研究了多个有关创新扩散的案例,出版了《刨新扩散》(Diffusion of Innovations)(第一版),他考察了创新扩散的进程和各种影响因素,总结出创新事物在一个社会系统中扩散的基本规律,提出了著名的创新扩散S-曲线理论。

传播效果研究几种效果理论

传播效果研究几种效果理论

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一)“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 (1)从与人们的原有态度的关系来看,对原来就 持赞成态度的人来说,“一面提示”的说服效果 明显大于“两面提示”;而对原来持反对态度的 人来说,“两面提示”的效果则明显大于“一面 提示”。 (2)从与文化水平的关系来说,“一面提示”对 文化水平低者说服效果较佳,而“两面提示”对 文化水平高者效果较佳。
电视媒介在形成“共识”中的独特优势: ( 1 )受众广泛,接触时间最长 ( 2 )不需要接触印刷媒介所必需的识字 能力 ( 3 )拥有强烈的现场感和冲击力 ( 4 )渗透性强

“知沟理论”(Knowledge Gap Theory)

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 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 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 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 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沟” 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毛主席在50 年代决定向经过挑选的人提供一 份四页的报纸(指《参考消息》),上面刊登的全 是译成中文的西方通讯社——美联社、合众国际社、 路透社和法新社的消息。他后来解释他为什么要这 样做。就我们迄今所知,他并没有读过西方研究这 个问题的任何材料,但他使用了我们谈的“免疫” 这个词。他说,如果我们让人们为了防病打肪疫针, 为什么我们不能对危险的思想采取同样的办法呢?
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一)信源的可信性效果
一般来说,信源的可信度越 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 低,说服效果越小。这说明,对 传播者来说,树立良好的形象争 取受众的信任是改进传播效果的 前提条件。
霍夫兰
(二)“休眠效果”
信源的可信 性对信息的短期 效果具有极为重 要的影响,但从 长期效果来说, 最终起决定作用 的是内容本身的 说服力。

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汇总

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汇总

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汇总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名词解释1、信息:①广义:不是物质或能量,是物质的普遍属性,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在此意义上,一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②社会信息: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主体和客体、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传播: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3、符号化:人们在进行传播之际,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意义)转换成语言、音声、文字或其他形式的符号。

4、符号解读:信息接收者对传来的符号加以阐释、理解其意义的活动。

5、共通的意义空间: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意味着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6、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7、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双方都从在着不确定性,通过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

8、传播障碍:指的是在传播活动进行过程中,由于传播系统本身存在的结构性和功能性障碍,如不合理的传播制度,不畅通的传播渠道而导致的传播行为受到障碍。

(包括结构和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化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

)9、传播隔阂:指的是在传播过程之中,个体,群体,世代之间因为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差异,导致传播双方的正常传播行为受到影响,甚至严重阻碍传播行为的进展。

(包括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间、成员与组织间、群体之间、组织之间、世代之间、文化之间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方面的隔阂。

有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之分。

)简答论述1、分别从社会学、符号学、传播学三个传统来界定传播的概念2、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3、传播的基本特点是什么4、传播学的研究对象5、简述社会传播的系统性6、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7、传播学的任务8、简述马恩的精神交往理论与美国行为主义传播学的本质区别9、简述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10、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播学的三个原则11、共通的意义空间在传播中具有什么作用?请用台湾海峡两岸的交流与互动加以说明。

自考传播学课件(十、十一章)

自考传播学课件(十、十一章)

三、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英国传播学者D.麦奎尔认为,关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问题,主要 有三种理论: (1)常识理论:即公众通过日常接触和使用传播媒介的直接体验而形成的 一些观点和看法。这种“理论”以舆论的形式对传媒的活动产生影响。 (2)现场理论:在传媒内部工作的人所持的观点,包括他们对传播活动的 目的与性质的理解、信息选择与加工的标准、采编业务技术规程、职业 道德规范。这种理论直接支配大众传媒的运营和日常的信息传播活动。 (3)社会科学理论:从个人、社会与媒介的三者关系出发,通过对媒介活 动及其客观结果的定量定性研究而获得的系统知识。它影响公众,传媒 工作者,传播的立法、司法与行政。社会科学的传播效果理论的基本观 点是,在确保大众传媒发挥强大力量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又要对它实 行社会制衡,最大限度地防止其可能造成的负面效果。
2.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传播效果依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外部信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 识构成的变化,属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作用于人们的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的变化,属于心理和 态度层面上的效果; 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即成为行动层面上的效果。 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即成为行动层面上的效果。从认知 到态度再到行动,是一个效果积累、深化和扩大的过程。
第二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传播效果研究的初级阶段,也是大众报刊、电 影、广播等媒介迅速普及和发展的时期。 一、早期的“魔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1.发生时期:20世纪20年代初—30年代末 2.魔弹论的名词解释: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 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 的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的行 动。这种观点,后来被称为“魔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传播技巧 警钟效果(恐惧诉求)

传播技巧 警钟效果(恐惧诉求)

莫 比 作 品 :
2001
环保
广告文案
美商保德信人寿保险公司广告的“智子篇” ,广告依据 一份空难书信而设计。 文案如下: “日航123次航班波音747航班,在东京羽田机场跑道升空, 飞往大坂,时间是1985年8月15日下午6点15分,机上载着524 位机员、乘客以及他们家人的未来” “45分钟后,这班飞机在群马县的偏远山区坠毁,仅4人 生还,其余520人已成为空难的统计数字......” “在空难现场一个沾有血迹的袋子里,智子女士发现了一 张令人心碎的信条。在别人惊慌失措呼天抢地的机舱里,为人 夫为人父的谷口先生写下了给妻子的最后叮咛:智子,请好好 照顾我们的孩子。就象他要远行一样。” “你为谷口先生难过吗?还是为人生的无常而感叹?免除 后顾之忧,坦然面对人生,享受人生,这就是保德信117年前 成立的原因。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恐惧,永远安心——如 果你与保德信同行。”
成功案例
戒烟: 虽然“吸烟有害健康”的道理 人人都懂,可是并不一定能引起人 们对生命的关注。 有一则运用恐怖诉求传播戒烟 的公益广告则可以说是比较成功 的——随着香烟的燃烧,鲜红肺部 逐渐变黑,把死亡的恐惧呈现给人 们看。此广告用真实的客观的事实 说明了吸烟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一 经播出,反映强烈,效果非同寻常。
FROM:新加坡癌病组织
美国著名的光头演员尤伯•连纳身患绝症 面对摄象机说了这样一段话:“我将不久与 人世,我吸烟太多,吸烟会致癌,请不要吸 烟。”他死后电视台立即推出这则广告。他 蜡黄的脸、深沉的语调实在令人忧伤和恐怖, 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取得了较好的广告 效果。
“皮 过肤 老病 的学 脸会 ”广 告 老 小 孩 --
恐怖诉求广告如果使用不当 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夸张的恐惧 诉求更可能使人不信任……

大学传播学概论重点

大学传播学概论重点

绪论:1.传播是什么?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

(传播是信息的流动过程)传播是信息的沟通与交流,传播是把资讯,意见,经验,态度,从一个人传输给另一人。

传播是社会的基础2.传播与信息信息是传播的内容,传播是信息发布的渠道2.传播学起源传播学是一门有着漫长过去、短暂历史的学科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

最早诞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于四五十年代形成一门学科。

3.传播四大先驱拉斯韦尔(政治学家传播三功能,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卢因(心理学家,把关人,研究方法:实验)拉扎斯菲尔德(数学家,两级传播,意见领袖研究方法:统计调查,)霍夫兰(美国心理学家,研究方法:实验法)4.施拉姆集大成者《传播学概论》又译《人.信息.媒介》贡献:1、确立学科2、培养学生3、大批著作4、前哨研究第三章:1.符号的定义符号是用来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符号是载体,它承载着交流双方向对方发出的信息。

2.能指和所指能指:符号的物质形式。

即符形如:人、h u m a n、所指:符号所指代和表示的意义(辞典义和引申义)、思想。

即符意3.符号类型(知道)图像符号:是通过写实或模仿来表征符号对象的信号:与指示对象之间存在因果性必然联系象征符:与指示对象联系是任意的、人为约定的4.意义的定义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客观事物+人的意识,外部世界是意义形成的基础人意识的参与意义可以物化:符号5.符号意义的分类明示义与暗示义内涵义与外延义指示义与区别义精确义与模糊义第四章1.传播过程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2.传播的过程模式线性传播模式拉斯韦尔的5W传播史上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第一次为传播学搭建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理论构架,从而使传播学最终确立成为可能。

有利于分析政治宣传《德意志的宣传》单向度谁传播者控制分析说什么讯息内容分析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媒介分析对谁接收(受众)受众分析取得什么效果效果效果分析香农-韦弗的信息论模式(《传播的数学理论》)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1966年)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模式(1954年)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德弗勒美国大众媒介体系模式3.人际传播模式:人(传播者+接受者):既是信源,又是信宿意义:这一模式意味着与传统直线型/单向传播模式的绝然决裂,突出信息反馈,双方互动、交流第五章1.人内传播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传播学考研资料-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传播学考研资料-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2017考研已经拉开序幕,很多考生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考研复习资料。

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准备了【新闻学考研知识点讲解和习题】,希望可以助考生一臂之力。

同时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考研集训营、专业课辅导、精品网课、vip1对1等课程,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

一、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传播技巧:在说服性活动中为有效地达到预期目的而采用的策略方法。

1、“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一面提示:仅向说服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

两面提示: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

霍夫兰说服士兵确立持久战的信念的实验。

两种提示方式都取得了良好的说服效果。

对原来就持赞成态度的人来说,“一面提示”的说服效果明显大于“两面提示”;而对原来持反对态度的人来说,“两面提示”的效果明显大于“一面提示”。

“一面提示”对文化水平低者说服效果较佳,“两面提示”对文化水平高者效果较佳。

2、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反宣传”测验,在接触到“反宣传”后,原先接受“一面提示”实验的人几乎都受到了相反观点的影响,而那些原接受“两面提示”实验的人的态度却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免疫效果”/“接种效果”:“两面提示”由于包含着对相反观点的“说明”,这种“说明”就像事先接种牛痘疫苗一样,能够使人在以后遇到对立观点的宣传时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3、“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中”几条一般结论:1、在论题和论旨比较复杂的场合,明示结论比不下结论效果要好。

2、在说服对象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较低的场合,应该明示结论。

3、让说服对象自己得出结论的方法,用于论题简单,论旨明确或对象文化水平较高、有能力充分理解论旨的场合较佳。

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诉诸理性:通过冷静地摆事实、讲道理,运用理性或逻辑力量来达到说服的目的。

诉诸感情:通过营造某种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以谋求特定效果。

传播学复习题

传播学复习题

1、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2、大众传播: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3、镜中我: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1902年出版的《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提出“镜中我”概念。

他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4、群体传播:群体传播就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

5、群体规范:指的是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

6、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也有学者称之为“似而非环境”。

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7、电子乌托邦思想:这种观点对媒介技术的发展寄予无条件的乐观主义期待,认为新的传播技术必将会把人类带入一个高度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理想国。

8、媒介技术:也称传播技术,指的是人类为驾驭信息传播、不断提高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效率所采用的工具、手段、知识、和操作技艺的总称。

9、分众:指的是受众并不是同质的孤立个人的集合,而是具备了社会多样性的人群。

10、伊里县调查: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在美国伊里县对总统大选中的宣传战进行了调查,以测定大众传播对选民政治态度的影响,并出版了调查研究报告《人民的选择》,史称“伊里县调查”。

研究中,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了著名的意见领袖和二级传播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只有通过意见领袖这一中介才能发挥影响。

这项研究对否定“子弹论”起到直接作用,开始了传播效果有限论的传统。

11、既有政治倾向假说:所谓政治既有倾向,指的是人们在接触传媒宣传之前己有的政治态度。

《传播学教程》复习资料

《传播学教程》复习资料

单选:1、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2、能指:也叫做意符,通常表现为声音或图像,能够引发人么对特定对象事物的概念联想。

所指:也叫做意指,即意符所指代或表述的对象实物的概念。

如一个国家的国歌,歌词和乐曲构成了国歌的能指,而他们代表的国家历史和民族精神则是国歌的所指。

3、符号与事物的对应关系是人类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

4、库利的理论:镜中我、初级群体理论5、麦克卢汉的理论: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热媒介”和“冷媒介”其中最核心的是媒介即讯息6、“把关人”的概念是库尔特·卢因提出的7、传播制度的规范理论:极权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责任——民主参与(后三项属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传播制度)8、受众的基本权利:传播权、知晓权、媒介接近权9、大众传播效果四种类型:短期的预期效果、短期的非预期效果、长期的预期效果、长期的非预期效果。

(播效果的类型判断,看例子P173)10、大众传播可能产生的效果:无变化、小变化、强化、结晶、改变11、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为何诞生在美国原因:1)从传播媒介发展情况来说,此时的西方国家,大众报刊和电影已高度普及,作为新电子媒介的广播事业也发展迅速,媒介的增加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使得许多社会科学家越来越关注信息与传播的问题,并开始从各自的学科背景出发来研究这些问题。

(发展情况:媒介发展迅速,关注度升高,开始研究。

)2)从历史和社会环境来说,处于世界范围的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两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都利用各种传播媒介进行大规模宣传,信息心理战在战争进程中发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

这一切使得社会科学家对传播尤其是大众传播在战争和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产生了强烈的关心,对宣传的研究成了这一时期的热点课题。

(历史、社会环境:战争宣传、信息心理战影响巨大,宣传研究成热点。

)3)此时期与传播学有着许多衔接点的一些社会科学都已有了充分发展,为传播学提供了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

大众传播学名词解释

大众传播学名词解释

大众传播学名词解释传播:社会信息的传递或者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象征性社会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它是一种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意义的活动。

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只有通过交换才能成立,才能产生互动效应。

象征性社会互动具有价值性、动机性和行为取向性,对实际社会生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反馈:是指受传者对传播者发岀的信息的反应。

受传者回传给传播者的信息成为反馈,获得反馈信息,是传播者改进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

在人际传播中,反馈是直接,及时,灵活的;而大众传播的反馈则是具有间接性,迟延性和制度性等特点。

信源:指信息的提供者或新闻发布者和报道者,传播过程第一个环节。

由于人们一般是根据信源的可信性来判断信息价值的,所以心愿的可行性如何对传播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信源的可信性包括两个条件:一是信誉条件,即是否城市、客观和公正;二是资格条件,即是否了解详情,是否具备合理、合法的发言权等。

单向传播:指缺乏反馈或互动机制的传播,即信源发岀的信息,经过传播渠道而抵达信宿的单向过程。

在单项传播中,传播者与受传者只是单方面的“给予”和“接受”关系。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纯粹的单向传播是少见的。

一般来说,人类给中传播活动都是具有双向性和互动性,但这种双向性和互动性有强弱之分,大众传播由于缺乏反馈的及时性和灵活性,属于一种单项性较强的传播活动。

双向传播:指存在着反馈和互动机制的传播活动。

在双向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相互交流和共享信息,保持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一般来说,人类的传播活动均具有双向性,但这种双向性有强弱之分。

对话、打电话或计算机通信等属于双向性较强的传播活动,而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活动的双向性较弱。

传播过程:传播者选择加工信息,通过某种渠道传递给受传者并引起反应的过程。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李彬《传播学引论》增补版章节题库(效果分析(上):劝服艺术)【圣才出品】

李彬《传播学引论》增补版章节题库(效果分析(上):劝服艺术)【圣才出品】

李彬《传播学引论》增补版章节题库第八章效果分析(上):劝服艺术一、名词解释1.“证词法”(清华大学2010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研)答:“证词法”是一种宣传策略,是熟知的七种宣传技巧之一。

“证词法”是指要某些令人尊敬或使人讨厌的人说出特定的观念、节目或产品,或说人的好话或坏话的宣传方法。

证词法在广告和政治宣传中是一种很常用的技巧。

2.刺激—反应理论(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刺激—反应理论是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早期理论之一,认为大众媒介发出的信息能轻而易举让观众接受,这种理论被形象地称之为“枪弹理论”或“皮下注射理论”。

“刺激—反应”机制和媒介效果强大的信念是该理论形成的基础。

早期的传播学者认为,受众在“刺激—反应理论”机制作用下任凭传播内容摆布,只要把价值、思想与信息直接“注射”到每个被动的、原子式的受众个体身上,便可产生一种直接的、不经任何中介环节的效果,因此,媒介效果的实现完全取决于媒介所传播的内容。

大众媒介有着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受众对大众媒介的信息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

3.休眠效果(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研;清华大学2010年研;华师2008年研;厦门大学2007年研;南京师大2006年研)答:休眠效果,又称睡眠者效果,由霍夫兰等提出的一个劝服效果理论。

这一假说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会出现衰减,而低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则有上升的趋势。

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以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此理论说明,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但从长期效果来看,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4.“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研)答:“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是说服性传播活动中的传播方式之一。

恐惧诉求在沉默的螺旋中的作用分析

恐惧诉求在沉默的螺旋中的作用分析

恐惧诉求在沉默的螺旋中的作用分析[恐惧诉求通常是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这是一种常见的说服方法。

它具有双重功效,一是它对事物利害关系的强调可最大限度的唤起人们的注意,促成他们对特定传播内容的接触。

二是它所造成的紧迫感可以使人们迅速的采取对应行动。

但是由于它基本上是通过刺激人们的恐惧心来追求特定效果,会给对象带来一定的心理不适,如果分寸把握的不好,容易招致自发的防卫性反应,对传播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沉默的螺旋概念基本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

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恐惧诉求运用在沉默的螺旋中能否起到作用,会起到一个怎样的作用呢?恐惧诉求是基于人的一种危机意识与紧张心理,或者可以说是一种来自外界的心理压迫。

有了心理压迫,人们就会想办法摆脱这种压迫给自身带来的不愉悦感,从而接受“警钟”的提示,提高警惕,有所改变,从而顺应传播者的意图,接受说服。

恐惧诉求是通过事物的正反面,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相对比从而刺激受传者对负面影响的恐惧,进而接受传播者的传播内容。

而这种理论如果运用在“沉默的螺旋”理论中,就会刺激或反向刺激传播的效果。

“沉默的螺旋”是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不自觉行动。

根源在于自我保护以及自我防卫以免受到其他社会人的孤立、排斥甚至过激行为的攻击。

出于自我保护,受传者压抑自己真实的想法,趋同于社会大众“普遍的想法”,而事实上这种少数派以为的“普遍的想法”不一定就真的是大众普遍的想法,只是多数派以为自己是正确的,是受多数人拥护、支持的,所以呼声、气势越来越大,从而造成让大家以为这是多数人的想法。

浅析教师不当的说教方式

浅析教师不当的说教方式

综合2013·8随着《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新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规范、制度的颁布与实施,使得教师的从教行为规范有了制度与法律的约束,许多教师慑于法律与制度,对学生的过激行为也越来越少了。

但是,在一些教师的心理当中,还是认为教师就应该有绝对的对学生的支配权,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少了,但是“语言暴力”却随处可见。

一些教师教育学生的语言比较的随意,但对于学生来说,正是教师这不经意的语言使他们由兴奋走向了失落,由兴趣高涨走向了默然无声,造成了心灵上的极大伤害。

在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时,采用的说教方法不外乎是“诉诸理性”“诉诸情感”以及“警钟效果”(恐惧诉求)。

这几种方法对于教育学生来说各有千秋,用得正确则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反之可能适得其反。

下面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几种说服方法。

“诉诸理性”就是通过冷静地摆事实、讲道理,运用理性或逻辑的力量来达到说服的目的。

“诉诸情感”主要是营造某种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语言来感染对方,以谋求特定的说服效果。

“警钟效果”(恐惧诉求)就是运用“敲响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方向发生变化。

其实,作为教师,这三种方法都在用,但是一些教师却对“警钟效果”(恐惧诉求)情有独钟。

的确,这种方法比较有威慑力,只要一用,学生立刻就范。

但是这种方法真的好吗?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第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敲警钟”具有双重效果。

1.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紧张起来。

2.它所造成的紧迫感可以促使学生迅速采取措施。

但是,由于“敲警钟”是刺激恐惧心理来追求特定的效果的,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不适,并且分寸不好把握。

若是过轻就达不到教育学生的效果,若是过重则容易使学生产生“防卫心理”或者“抵触情绪”,从而对教师的教育与规劝置之不理,也就是我们常常见到的学生与教师对着干的现象。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对教师的教育已经产生逆反心理,他们对教师的说教根本就没有在意,或者是以向教师的权威提出挑战为乐,或者是以此作为向其他同学进行宣扬的资本。

当前我国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我国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我国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梁鑫;郑永红【摘要】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中青少年占很大比重,但青少年对毒品特别是新型合成毒品的危害性认识不清、防毒拒毒意识和能力不足,而针对青少年开展的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存在着针对性不强、内容陈旧、手段单一、没有常态化开展等问题。

必须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切实有效的改进,加强面向青少年的禁毒宣传教育工作。

【期刊名称】《卫生职业教育》【年(卷),期】2015(000)008【总页数】3页(P21-22,23)【关键词】青少年;吸毒人员;禁毒宣传教育;防毒拒毒【作者】梁鑫;郑永红【作者单位】甘肃政法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政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0-03中国古代就有“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的观点,预防就是以“治未病”为直接目的的。

毒品的自我扩张性特点决定了要对毒品问题进行有效治理就必须立足于预防,即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教育,从根本上预防毒品问题的发生,这是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

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也明确指出,按照“源头治理、以人为本、依法治理、严格管理、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工作方针,坚决遏制毒品问题发展蔓延。

而在《意见》所明确的各项举措中,深入开展毒品预防教育被摆在了首要位置。

我国在禁毒宣传教育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的禁毒宣传教育工作亟待改进和加强。

(1)青少年在吸毒人群中的比重始终较大。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社会的吸毒人员中,青少年所占比例很大。

20世纪末,我国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的人员就占到83.6%[1],甚至有人认为,在国内,30岁以下的吸毒者占吸毒人数的90%以上[2]。

根据2014年公安部禁毒公布的数据,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达到258万人,其中35岁以下的人员达到7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香烟的燃烧,鲜红的肺部逐渐变黑, 随着香烟的燃烧,鲜红的肺部逐渐变黑,把死亡的 恐惧展现给人们看。 恐惧展现给人们看。 虽然“吸烟有害健康”的道理人人都懂, 虽然“吸烟有害健康”的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并不 一定能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定能引起人们的重视。此广告用真实的客观的真 实说明了吸烟的危害,一经播出,反映强烈, 实说明了吸烟的危害,一经播出,反映强烈,效果 非同寻常。 非同寻常。
恐惧诉求在广告中的应用 成功案例 恐惧诉求在广告中的应用----成功案例 应用
环保
恐惧诉求在广告中的应用----失败案例 恐惧诉求在广告中的应用 失败案例 失败
“新肤螨灵”的广告 新肤螨灵”
广告在诉求中说,大多数成年人的面部感染了 广告在诉求中说, 螨虫,它弄出了丑陋的虫子向皮肤深处钻的镜头。这 螨虫,它弄出了丑陋的虫子向皮肤深处钻的镜头。 样的广告让人不寒而栗,产生了极强的不舒服感受, 样的广告让人不寒而栗,产生了极强的不舒服感受, 从而可能促使受众产生知觉防御,导致广告的无效。 从而可能促使受众产生知觉防御,导致广告的无效。
什么是恐惧诉求
但是由于“敲警钟” 但是由于“敲警钟”基本上是通过刺激人们的 恐惧心来追求特定效果, 恐惧心来追求特定效果,会给对象带来一定的 心理不适;如果分寸把握不好, 心理不适;如果分寸把握不好,容易招致自发 的防卫性反应,对传播效果产生负面效果。 的防卫性反应,对传播效果产生负面效果。
恐惧诉求在广告中的应用 恐惧诉求在广告中的应用-----成功案例 应用 成功案例
警钟效果(恐惧诉求) 警钟效果(恐惧诉求)
目录
一、什么是恐惧诉求 二、恐惧诉求在广告中的应用 三、如何运用好恐惧诉求这把双刃剑
什么是恐惧诉求
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 运用“敲警钟” 和紧张心理, 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 方向发生变化,也是一种常见的说服方法。 方向发生变化,也是一种常见的说服方法。 从行为心理学角度来说, 敲警钟” 从行为心理学角度来说,“敲警钟”具有双 重功效: 重功效: 一、它对事物厉害关系的强调可最大限度地唤 起人们的注意, 起人们的注意,促成他们对特定传播内容的接 触; 二、它所造成的紧迫感可促使人们迅速采取对 应行动。 应行动。
如何运用好 恐惧诉求” 如何运用好“恐惧诉求”这把双刃剑
如何运用恐惧诉求这把双刃剑, 如何运用恐惧诉求这把双刃剑,避免其负面效应并 让人乐意接受呢?我们引入“广告创意五根肋助” 让人乐意接受呢?我们引入“广告创意五根肋助” 之一的愉悦性。 之一的愉悦性。 如今,让消费者反感的广告不胜枚举, 如今,让消费者反感的广告不胜枚举,大张旗鼓的 宣传“我的最好” 对于广告受众来说是一种虐待。 宣传“我的最好”,对于广告受众来说是一种虐待。 广告的愉悦性决定了消费者对广告和产品的接受程 广告的愉悦性决定了消费者对广告和产品的接受程 度。广告的表现手法和技巧要能机智地迎合受众的 认识习惯,使之能享受到获得广告信息的满足感。 认识习惯,使之能享受到获得广告信息的满足感。 这样,才能激发受众对产品及企业的好感。 这样,才能激发受众对产品及企业的好感。 将恐惧诉求与愉悦性结合, 而将恐惧诉求与愉悦性结合,既可以收到警醒观众 的作用,又能让人们在轻松、 的作用,又能让人们在轻松、生动的气氛中感受广 告的魅力,说服力比一般的恐惧诉求更强。 告的魅力,说服力比一般的恐惧诉求更强。
“恐惧诉求”可以分为重度、中度、轻度三种, 恐惧诉求”可以分为重度、中度、轻度三种, 不同程度,效果也不一样。 不同程度,效果也不一样。前面所举的广告例子 诉求告诉我们,重度诉求可成功也可失败; 诉求告诉我们,重度诉求可成功也可失败;而书 中贾尼斯的实验告诉我们, 轻度” 中贾尼斯的实验告诉我们,“轻度”诉求的效果 好于前者。 好于前者。 究竟哪种程度的诉求效果最佳, 究竟哪种程度的诉求效果最佳,目前在学界仍没 有一致的结论。传统的教育心理学家认为, 有一致的结论。传统的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在一 定条件下,重度效果更佳,费斯亭格的“ 定条有效, 协理论”认为中度最有效,这些观点都有实验结 果为其依据。尽管结论尚难统一, 果为其依据。尽管结论尚难统一,但这些研究至 少告诉我们, 敲警钟”必须掌握分寸、 少告诉我们,“敲警钟”必须掌握分寸、切合实 不能仅靠危言耸听解决问题。 际,不能仅靠危言耸听解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