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探讨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想通过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说明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如何去快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
标签: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对策随着大部制改革的完成,改革后的人事部门与劳动部门撤销合并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亦即意味着传统的人事管理将向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转变。
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正在对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人事管理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制度和模式的转变必将成为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公共部门为了履行公共管理职能、实现公共利益,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政策的规定,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进行的规划、获取、维持、开发、激励、评估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和过程。
在实现公共部门战略目标的过程中,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为公共部門管理与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而且作为一个有效增值的环节,他还为公共部门创造价值(包括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化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部门角色的转换——从事务性部门走向战略性部门。
伴随着公共部门改革的深入以及有关人事制度的变革,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公共部门实施管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它直接影响公共管理活动的正常开展。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与我国整体管理水平不高、体系不全、观念落后等问题是一脉相承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将传统的“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混为一谈在行政管理中,很多人习惯将“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这二者混淆使用,并未清晰地认识到这二者之间的差别所在。
传统人事行政管理以严格的规制对员工进行管理,是为完成组织的目标而实行的战术性、技术性的管理工作,是以“事”为中心;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为中心,倡导人本主义,实行个性化、开发式管理。
关于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几个问题
关于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几个问题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共部门在推动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影响公共部门效能的关键因素,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几个问题,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发展趋势以及改进策略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旨在为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对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框架、管理模式、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当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如人才流失、激励机制不健全、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
随后,文章探讨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包括数字化转型、人才国际化、绩效管理科学化等方向。
文章提出了改进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建议,包括完善人才选拔和激励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管理创新等。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和发展,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管理理念的转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过去,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往往侧重于行政事务的处理和人员调配,缺乏对员工个人发展和组织目标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
如今,这种传统的管理理念正在逐步向更为人性化、战略化和系统化的方向转变。
人性化理念逐渐成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
公共部门开始重视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员工的职业成长和幸福感。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职业发展路径、完善的培训体系和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员工与组织的共同成长。
战略化理念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逐渐凸显。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究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公共部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公共部门是国家的主要行政组织,承担着公共服务提供、社会管理和政府决策等重要职责。
而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往往关系到国家治理能力、服务质量和社会稳定。
在这个背景下,我国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缺乏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当前,我国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但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却未能做到充分适应这一需求变化。
由于缺乏全面的人力资源规划,导致部分地区和部门的公共服务能力不足,服务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部分地区和部门也存在着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的问题,导致了人才的浪费和管理的低效。
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也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人才流失和培训不足的问题。
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一些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滞后于其他地区,导致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由于人才的流失和培训不足,也使得公共部门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受到了影响,给公共部门的有效运转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我国公共部门亟需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机制,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推动公共部门的改革和发展。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我国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体制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制度不完善。
目前,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停留在以往的管理模式,没有与时俱进地更新和完善,导致部门和地区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得不到提高。
二是管理手段不够灵活。
现有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着许多僵化和官僚的管理手段,难以满足当下社会复杂多变的需求,也难以激发公共部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是管理体系过于分散。
目前,我国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过于分散,地方性和部门性的特点过于突出,导致了管理效率的低下和资源的浪费。
《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范文
《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共部门在实现其使命和职能时所面临的挑战愈发复杂和多元化。
在这个大背景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与效率逐渐受到学界和实践领域的关注。
特别是在新公共管理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提升公共部门服务质量、优化资源分配和增强组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本文旨在探讨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分析其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新公共管理视角强调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理念。
在这种理念下,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更加注重绩效、效率和服务质量。
目前,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包括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员工培训体系的完善、激励机制的多样化等。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与组织战略的脱节、人才流失严重等。
三、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挑战(一)人力资源配置与组织战略的脱节在许多公共部门中,人力资源配置往往未能紧密结合组织战略,导致资源配置的浪费和低效。
此外,由于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感度,人力资源配置往往滞后于组织战略的需求。
(二)人才流失严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才竞争的加剧,公共部门的人才流失问题日益严重。
尤其是那些具备专业技能和经验的优秀人才,他们的流失给公共部门的运行和服务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三)培训与激励机制不足虽然许多公共部门已经建立了员工培训体系,但这些培训往往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同时,激励机制也相对单一,难以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四、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一)强化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部门应将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战略紧密结合,制定符合组织战略需求的人力资源规划。
同时,要加强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感度,及时调整人力资源配置策略。
(二)完善员工培训与激励机制针对员工培训,应建立多元化的培训体系,根据员工的实际需求和职业发展规划制定培训计划。
浅析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和对策
浅析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和对策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人力资源这一概念不是公司、企业等私营部门的专利,它也适用于政府即公共部门,同样,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公共部门也是至关重要的,主要表现在:1.1重视和加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是提升政府执政能力的需要当今世界各国在推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同时,都把提高人才队伍的素质与行政效率放到首位,提高国家竞争力。
国家竞争力突出表现为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而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转型时期,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政府职能发生重大转变,这种职能转变要求政府机构重新设置,要求政府人才在知识、专业、能力素质上有较大提高,特别是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化的公共管理人才队伍,更是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必须加大政府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
1.2重视和加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21世纪初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发展目标是:“增长、强国、富民、提高国际竞争力”。
这几大目标构成密不可分、相互作用的发展目标体系。
强国是富民的基础,富民是强国的目的,而经济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则是强国富民的重要保障。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存在于社会公共领域,代表社会公共意志,行使公共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的持续稳定发展。
大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是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大计。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实施改革开放的20多年以来,根据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党中央提出了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选人用人基本方针和“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推进了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2006年1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公务员法》,标志着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建设又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摘要】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一直是管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本文首先介绍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概述,包括其定义和相关理论。
然后分析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包括政府特殊性、组织结构复杂性等。
接着探讨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如人才流失、激励机制不足等。
并详细介绍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与实践,以及影响因素。
结论部分给出了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和未来研究方向,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内容,为进一步探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特点、挑战、政策、实践、影响因素、启示、未来研究、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公共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政府职能的不断扩大,公共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境。
在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和方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化。
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特点、挑战、政策与实践以及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公共部门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旨在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深入探讨其相关问题,为公共部门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促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现代化发展。
结束。
1.2 研究意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意义在于深入探讨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政策指导。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和挑战,可以帮助政府机构更好地了解和应对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研究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与实践,可以为政府部门定制适合自身情况的管理政策和实践手段,促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分析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政府机构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提高组织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范文
《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与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与演变。
新公共管理视角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强调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为中心,以提高效率和效果为目标。
本文旨在探讨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分析其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挑战1. 现状当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已经从传统的以职位为基础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以人员为核心的管理模式。
这一转变主要表现在招聘、培训、激励、评估等方面。
然而,尽管有所改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效率低下、人才流失严重等。
2. 挑战在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如何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二是如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三是如何根据组织目标和市场需求进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1. 理论框架新公共管理视角强调市场导向和顾客中心的理念,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在理论框架上,新公共管理视角主张以结果为导向,注重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效率、效果和满意度。
2. 研究内容(1)招聘与选拔:采用多元化的招聘渠道和科学的选拔方法,吸引和选拔优秀人才。
(2)培训与开发:根据员工需求和组织目标,制定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素质和能力。
(3)激励与评估: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评估体系,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4)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根据组织目标和市场需求,进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
四、实证研究与应用分析1. 实证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发现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在提高管理效率、吸引和留住人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2. 应用分析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组织目标和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
在当今社会,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国家的发展和治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共部门承担着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重要职责,而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则是确保公共部门有效履行这些职责的关键保障。
然而,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极大地制约公共部门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进而影响国家的整体发展。
深入剖析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探寻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一)人力资源规划不够科学合理当前,我国部分公共部门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盲目性。
缺乏对未来发展趋势和人力资源需求的准确预测,导致在人员招聘、培训等方面缺乏前瞻性,往往出现人员过剩与短缺并存的现象。
另规划的制定过程缺乏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论证,更多地依赖于经验和主观判断,难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无法为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有力的指导。
(二)招聘选拔机制不够完善在公共部门的招聘选拔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招聘标准不够明确和统一,往往存在主观性较强的因素,导致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
招聘渠道较为单一,主要依赖于传统的招聘方式,如公务员考试等,缺乏多元化的人才引进渠道,难以吸引到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面试环节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也有待提高,存在一定的人情关系和暗箱操作的现象,影响了招聘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三)培训体系不够健全公共部门的培训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形式主义倾向,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脱节,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培训方式较为单一,多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实践教学和案例分析等互动性强的培训方式,难以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训效果的评估机制也不够完善,无法准确衡量培训对员工能力提升和工作绩效改善的实际效果,导致培训资源的浪费。
(四)绩效管理存在不足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但在我国公共部门中,绩效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探讨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探讨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公共部门职能的不断转变,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以期为提升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优化公共服务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将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核心理念进行梳理,以明确研究背景和理论基础。
接着,本文将重点关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现状,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如人才流失、激励机制不完善、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探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路径,包括人才引进与培养、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组织文化与团队建设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本文还将关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数字化、智能化等新技术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以及公共部门如何适应和引领这些变革。
本文将总结研究成果,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实践指导,以期为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期望能够深化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为我国公共部门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源于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公共行政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等。
这些学科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框架和工具,以指导其实践活动。
公共选择理论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该理论主张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公共部门,通过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和服务质量来满足公众需求。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公共选择理论强调公务员的选拔、培训和激励机制应该与市场接轨,实现公务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也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之一。
该理论强调人力资源是企业或组织最重要的资源,应该通过有效的管理和开发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绩效。
浅析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
浅析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概念界定公共部门是行使公共权力,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维护公共利益,管理国家以及社会公共事务的一般性部门。
这里所指的公共部门包括党、行政机关、国家机关、第三部门及社会非政府组织等。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为充分、科学、合理有效地发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在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 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而进行的资源配置、素质提高、能力利用、开发规划及效益优先等一系列活动相结合的有机整体。
因此,笔者认为,研究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的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薄弱。
一直以来我国公共部门理论基础薄弱,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认知。
首先,传统的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没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职业素养。
其次,缺乏忧患和预防意识,生活安逸而缺乏奋斗的精神状态,事情发生后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
最后,单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的单位人观念,造成公共部门活力不足,效率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二)职位设置与职能分类界定缺乏明确性。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于工业社会,主要依靠规章制度来制约运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中心,注重职能之间的相互协调。
目前,政府公共部门职能之间存在某种交叉现象,对职位描述模糊不清,无法量化也无法衡量。
(三)人事运行体制缺陷与开发培训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人事制度出现了一些弊端。
论资排辈、干部终身制,选拔任用效率不高,激励制度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机构、人员精简困难。
另一方面,员工的培训与开发缺乏针对性,培训方式以课堂授课为主,缺乏活力。
(四)激励机制不健全、激励方式不全面。
奖励措施未涉及职位及级别的上升,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
(五)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比较落后。
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大多局限于员工培训等方面的简单数据,并未利用互联网、计算机进行深入分析。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探讨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探讨摘要: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对社会人力资源的管理,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管理职能,它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保证人力资源整体结构的适应性与合理性。
文中论述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对策在21世纪来临之际,人类社会正进入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
随着知识进入市场,知识的载体——人才也将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进入市场,人力资源部门在公共部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公共部门尤其各级政府,如何科学地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源,不仅对自身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全社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1、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1绩效评估缺乏科学性目前公共部门绩效考核框架已基本形成,但绩效考核的科学性不够,绩效管理有待加强。
绩效考核指标科学性不足导致考核结果的模糊化,德能勤绩考核指标体系由于缺乏定量指标的设计,绩效考核结果与工作业绩的相关度不配套,考核结构的模糊化使得考核区别功能趋于虚化。
同时,绩效考核主体和考核对象单一导致考核的片面性。
目前实施的绩效考核由于服务对象的反应被排除在考核之外,考核的客观公正难以实现。
同时,绩效考核重视对组织成员个体的考核,而忽视对部门绩效的考核。
个体考核所内含的竞争性和个人主义规则可能会加剧人员间的不良竞争,不利于团队的合作及团队目标的实现。
此外,目前公共部门还只是将绩效考核作为一项常规任务来执行,没有将绩效考核目的与组织任务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目标不明确导致考核结果运用的有限性。
1.2管理理念滞后中西方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形式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西方是以人为本,提倡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相互尊重,员工在潜移默化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实现公共部门的效率最大化。
我国是以制度为本,但缺乏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公共部门“单位人”、“官本位”观念根深蒂固,现代人事管理中的岗位管理、聘用管理和“社会人”的制度难以实施,造成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理念和竞争意识,公共部门的效率得不到有效提高。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近年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一直是学术界和实践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加快推进,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和效率,也直接影响到社会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深入研究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和效率、改善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1、政治性强:公共部门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决定了其具有强烈的政治属性。
政治因素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管理和运用具有重要影响,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与政策制定和执行相结合,要考虑政策导向,政策目标和政策效果等因素。
2、规模庞大:公共部门通常拥有规模庞大的人员数量,管理涉及范围广泛。
面对庞大的人力资源管理挑战,公共部门需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人员的稳定性和高效运作。
3、社会责任重大: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充分考虑到社会的需求和利益,注重社会责任感。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1、人才浪费问题:由于政策导向、管理制度等方面的不完善,导致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一些高素质的人才可能因为政治因素、腐败问题等原因而被边缘化,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低效率问题。
2、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难题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人员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低下。
一些人员可能长时间处于“铁饭碗”状态,缺乏动力和创新意识。
3、管理效率低下:由于公共部门管理冗杂、程序繁琐等原因,导致管理效率偏低,影响到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公共部门需要更加注重管理流程和运行机制的优化,提高管理效率。
1、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公共部门需要建立科学、公正的人才选拔机制,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选拔机制不应该受到政治干预和其他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应该充分考虑到人才的实际能力和潜力,为其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浅析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浅析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发表时间:2018-09-18T09:28:54.123Z 来源:《知识-力量》3中作者:殷敏[导读] 现代社会,公共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在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占据着及其关键的地位,他是对整个公共机构的长远发展负责的一项管理制度,从我国现阶段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来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公共部门的正常运转与有效作用的发挥,面对整个社会人才竞争激烈的状况,公共部门必须意识到这一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不断加快推进我国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本文针对公共部(美田利华集团有限公司)摘要:现代社会,公共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在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占据着及其关键的地位,他是对整个公共机构的长远发展负责的一项管理制度,从我国现阶段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来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公共部门的正常运转与有效作用的发挥,面对整个社会人才竞争激烈的状况,公共部门必须意识到这一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不断加快推进我国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本文针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展开讨论,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实践前沿问题公共部门就是一种社会服务机构,其主要负责社会公共事物的管理,以及为人们提供公共产品,完善公共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在整个的经济事物运行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保证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而且在整个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也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必将成为一些公共管理部门各项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特点人力资源管理最早是由著名专家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来的,从这一理论出现的那天起,就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从最初的经验管理到现在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巨大跨越,使得这一理论更加完善,在社会的所有方面都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这一理论已经涉及多个公共领域。
《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范文
《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公共部门的运营和管理模式正面临深刻的变革。
其中,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公共部门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新公共管理理论为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本文将从新公共管理的视角出发,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研究,探讨其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概述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市场导向、结果导向和顾客导向的管理理念,将私营部门的成功管理经验引入公共部门。
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中,新公共管理理论注重以员工为中心,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最大化。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等多个方面,其目标是提高公共部门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问题(一)现状当前,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逐渐向市场化、专业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各级政府纷纷加大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性和效率。
同时,公共部门开始重视员工的培训和发展,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问题然而,在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如部分公共部门对市场化和竞争机制引入不够,导致人力资源管理缺乏活力和创新;部分公共部门对员工的培训和发展重视不足,导致员工素质无法满足组织发展的需求;此外,还存在薪酬福利制度不完善、绩效管理不科学等问题。
四、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一)引入市场化和竞争机制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倡引入市场化和竞争机制,以激发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力和创新。
公共部门可以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方式,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同时,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重视员工的培训和发展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是提高员工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公共部门应加大对员工培训的投入,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究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日益突出。
公共部门作为国家和社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我国公共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公共部门的运行和效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探究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一、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1. 人才流失问题我国公共部门人才流失严重,其中包括了许多高素质的人才。
这主要是由于公共部门的薪酬待遇较低,福利保障不完善,晋升机会有限等原因所致。
这些问题导致了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流失,严重影响了其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2. 绩效管理问题目前,我国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普遍存在着绩效考核不公平、不透明,绩效评价标准不清晰等问题。
这种情况导致了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公共部门的整体运行。
4. 培训和发展机会不足问题公共部门的培训和发展机会较少,导致了员工的职业发展受限,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技能和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严重影响了公共部门的整体工作效能。
二、解决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对策建议1. 加大薪酬和福利保障力度政府应当适当提高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薪酬水平,完善福利保障体系,提高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意愿,减少人才流失情况的发生。
2. 完善绩效管理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机制,明确绩效考核标准和评价方法,公平公正地进行绩效考核,激发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3. 改进岗位评价和薪酬制度建立合理的岗位评价和薪酬制度,将薪酬与工作业绩挂钩,将薪酬与岗位责任相匹配,激励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4. 加强培训和发展机会加大对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发展机会的投入力度,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务质量。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近年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公共部门的特殊性质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挑战。
本文将就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进行探讨,分析其现状、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和相关公共服务机构在管理其人力资源方面的运作。
与私营部门相比,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更多考虑到公益性质、复杂的政策环境以及组织文化的特点。
目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首先是任职资格和考核标准的不完善。
在某些地区,政府部门的人事选拔依然偏向于政治因素,而不是专业能力。
这导致了人才的浪费和制度的不公平。
其次,公务员的绩效评价体系尚不完善。
现行的评价体系过于重视工作量和个人表现,忽视了团队合作和政策实施的效果。
最后,公共部门人员的激励机制需要改进。
由于福利较好,公务员往往缺乏职业发展的动力和创新的活力。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1. 人才选拔和培养问题公共部门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环节。
人们普遍认为,公务员应该具备高学历背景和较强的政策理论素养。
然而,在实际运作中,相关部门的人才选拔仍以政治因素为重。
同时,由于政策环境和工作内容的特殊性,公共部门人员的培训与私营企业有所不同。
传统的岗位训练需要改进,更加注重培养综合能力、团队合作技巧和创新思维。
2. 绩效管理问题与私营部门相比,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面临更大难题。
首先,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价难以量化。
政府的工作成果往往不是简单的经济指标,还涉及社会效益和长远影响。
因此,如何定量评估绩效成为了一项重要挑战。
其次,公共部门的绩效考核存在公正性问题。
由于政策环境复杂,很难建立公正的评价体系,容易出现违背公正的人事任免。
这也导致了公务员的积极性和创新力不足。
3. 激励机制问题公共部门人员的激励机制是推动组织发展的重要手段。
然而,与私营企业相比,公共部门的激励机制相对单一。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探析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探析作者:杨笑然杨宇琦来源:《环球市场》2018年第12期摘要:随着事业单位的深化改革,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逐渐受到所有人的关注。
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人力资源意识的缺乏、人才培养效率低、激励机制不完善等常见问题,其次,通过对转变管理理念、人才管理战略、完善激励机制以及引入科学管理方式等方面,就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自已一点看法。
关键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公共部门是为了社会服务的机构,在社会服务项目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工作人员便是从事公共事务管理的国家公务人员。
在对公务人员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无论从哪个层面开展,都需要依照国家法律规定,对其采取合理的规划措施,从而达到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目的。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常见的理论性质问题首先,缺乏人力资源管理意识。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目前而言人力资源管理应形成一种规范,而在实际施行过程中,一些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依然保持传统的人事管理形态,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仅流于形式。
而一些公务员抱着“铁饭碗”的思想,不思进取,在工作中缺乏工作干劲以及积极进去创新精神,从而导致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其次,人才培养效率较低。
公共部门在一个普遍问题,那便是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比重大于人力资源开发在进行管理过程,通常采取强硬的管理方式,并没有在意每个人的潜在能力,从而导致一些有潜力的人才并不能够得到相应的培养,尤其对于一些考核制度的制定,并没有按照上级部署要求,这将会造成人力资源流失的情况出现。
此外,对于新晋人员,培养效率极低,从而导致其工作能力低下,并不能有效完成上级部署的任务;最后,激励制度不完善。
对于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而言,绝大多数激励机制都是围绕着薪资、晋升等方式开展,这种方式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施行过程中,往往会存在内定或者过度竞争的情况出现,从而导致激励制度丧失了原本激励员工的初衷,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分析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分析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变的越来越重要,在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
负责整个公共机构的管理制度,对公共机构的长远发展尤为重要。
从现阶段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来看,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甚至影响整个公共部门的正常运转,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应及时并有效的对这些问题采取措施,加强对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文章就人社局就业中心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探讨,分析目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实践前沿公共部门作为社会的服务机构,主要责任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和提供公共产品。
因此,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经济事务的运转起着重要的作用,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解决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能有效保证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效率,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完善管理体系将成为公共部门工作中的热门话题。
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和特点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某著名专家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这项创新的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开始的经验管理到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经过了巨大的演变,使管理理论日益完善,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1 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为保证公共部门的管理和公众的利益,依照我国相应的法律规定,对相关部门的人力资源进行管理、维护、奖惩以及开发多种管理方式。
1.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特点对于公共部门来讲,它不同于私人企业的经营管理结构,公共部门对于集体性质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等各方面都具有它独有的特点,因此,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其特有的性质,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管理不以盈利为目的。
公共部门根据公众利益的需求,在不违背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对企业的资源实现优化配置,不断推行公共制度,所以与私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很大的区别,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注重人力资源能够为社会提供服务远大于追求的利益。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论文(共2篇)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在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探讨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它影响着整个公共体系发展,也与社会、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
目前,我国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存在有诸多问题。
随着新公共管理理念的推行,我国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应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性质以及新公共管理理念的界定顾名思义,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其中,人力资源则是指在部门中从事各项管理工作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全体人员。
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象主要是国家行政组织以及与之相关的国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目的是提高政府机关的工作效率,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主要的活动是对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录用等。
新公共管理理念起源于英国,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在世界各国广泛推行。
新公共管理主张将企业的管理模式引入政府管理中,从而克服政府部门官僚主义的弊端。
二、我国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仍保留着过去人事管理工作的传统,更注重于对“事”的管理,而忽略了对“人”管理,政府的服务职能并不明显,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制约着公共部门的发展。
本文从以下几点对我国人力资源工作现存的弊病进行了分析:第一,我国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而且这种理念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管理工作的需要。
理论指导实践,但是落后的理论对于实践会起到消极影响。
我国现存的人力管理理念仍是传统的人力管理理念,以“事”为管理重心,忽略了工作人员自身价值的实现,忽略了他们的工作理想、工作意愿以及员工自身的发展,不利于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无法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易造成工作人员消极怠工、不思进取的局面,严重制约着公共部门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探讨张再生李祥飞[摘要]随着管理价值的彰显,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正变得日益重要。
本文从公共伦理、价值观、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四个角度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理论前沿问题展开讨论,从科学技术进步、公共职能流变、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功绩制、职业生涯管理等视角对当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面临的新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公共部门;公务员;人力资源管理[中图分类号]D6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863(2012)09-0079-04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与特征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是指在公共部门工作的人员,尤其是指在国家、政府等公共部门从事公共事务管理的国家公务人员。
相对于其他部门的人力资源而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具有公共管理的四个本质特征:1.履行公共权力,这是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石;2.追求公共利益,这是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宗旨;3.作用的对象是公共事务,这是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客体;4.具有公共责任,这是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灵魂。
因此,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开展的,依照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招聘、考核、激励、培训、开发等一系列的管理与开发活动,都显得尤为重要。
[1]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沿问题进行探讨。
二、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前沿问题1.公共行政伦理嬗变及其对公务员行政伦理的影响公共行政伦理历来被认为是“公共行政领域中的伦理”或“政府职能过程中的伦理”。
公共行政静态上就是国家公务人员对国家公共事务的管理。
因此,相应的,公共行政伦理就是指“国家公务人员在权力运用和行使过程中的道德规范、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总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内在的作用机制是我国公共行政伦理发生嬗变的主要促进因素之一,其间接地也使广大行政人员的道德风貌随之发生了嬗变。
市场经济使个人利益得以凸显,个人主体意识增强和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造成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领域的分离,对公共人力资源的行政伦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夹杂着一定的负面作用。
在这种嬗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道德观薄弱的公务员队伍,成为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源之一。
在此种情境下,公共部门乃至整个社会面临着一系列的伦理道德价值缺失。
[2]因此,新时期行政体制改革为公共行政伦理的重塑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使得近几年来诸如荣辱观、公平、正义、公共利益等概念重新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公共伦理与公共道德的重要性得以彰显。
也就是说,新时期公共行政伦理的嬗变必然要以协调由于利益分化与冲突所引起的各种利益关系的紧张状态,维护社会和谐有序为价值取向,相应的,公共行政伦理的嬗变也对我国公务员群体的道德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面对公共行政伦理失范问题,许多专家及实践者曾试图利用伦理体制的设计来解决,但无论体制设计的多完美,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总不可避免地给行政人员留下许多道德空场,使公共权力执行过程实际上演变成了部分国家公务人员“公”与“私”的一场博弈。
[3]因此,在公共行政伦理嬗变过程中,强化和解决公务人员伦理道德问题,成为未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方向。
2.以价值观为基础的雇佣及其对公职人员选拔中素质结构模型的影响价值观是一个人意识的核心,是推动和指引其进行决策和采取行动的原则和标准。
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讲,当某种价值观被广泛认可时,就会演变成为社会的规范并进一步规范和引导着其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因此,价值观是影响个体人格和组织运行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且在评价、解释、预测个体和组织的行为以及整个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伴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环境下的公共部门职能的转变,公共管理领域的价值观问题正逐步成为管理学领域的研究重点与热点之一。
公共部门人才选拔时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考核人员的素质结构,然而素质结构的优劣不是简单地由一个因素来决定的,而是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为此,不同的学者提出了形式不同的人员素质结构模型,但不过是在自变量的数目和分类方法上有所区别,其内涵没有本质的区别,其基本观点是:员工的素质是由员工自身能力水平、所处的环境条件和受到的激励作用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而实际上,价值导向的动机往往比实际的导向动机更强、更广泛、更持久,能够更加有效的推动未来组织绩效的提高。
[5]公共行政价值观理应作为公共部门人员的选拔最重要的考量要素,因此,既然人的行为受其价值观的支配,那么开展以价值观为基础的人员选拔和雇用就成为一个合理的选择。
因为公务员的选拔与晋升的目的就是保证员工未来的行为和结果能够符合公共部门的目标。
因此,开展基于价值观的公共部门人员选拔和管理,对解决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许多难题提供了思路和突破口。
3.人力资本及其对公务员价值提升机制的影响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可以定义为体现在公务员身上的,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所开发形成的各种能力的总和,主要包括“体能”、“智能”和“德行”。
一名公务员表现在这三方面的素质越高,其人力资本的含量就越高。
公共部门人力资本的形成实际上来源于公共部门对其进行的投资。
通常来说,公共部门人力资本投资包括三种形式:第一,保健投资。
公务员的健康作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本的载体,是人力资本得以发挥作用的基础;第二,教育投资。
主要是指公务员因接受学校教育而花费的一切有形成本以及机会成本;第三,职业培训投资。
是指国家公共部门为提高公务员工素质能力,满足公务员岗位的需求,对公务员所进行的非学历特殊培训。
我国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本投资在借鉴其他国家公务员培训的先进做法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网络化、规范化的公务员人力资本投资体系。
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对投资理念的认识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就产生了一些误区和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培训教育观念与社会发展环境不匹配、培训成本与收益结构不合理、课程体系不健全、培训质量评估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因此,在信息化时代,国内外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形势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加大对公务员人力资本投资的管理和实践方法的探索,对公务人员更好的适应新时期社会体制变革和公共部门职能转变十分迫切和必要。
4.社会资本及其对公务员价值提升机制的影响社会资本是在特定社会结构中的资源,是个体获取和占有社会稀缺资源的能力,体现为成员身份、社会网络和个人关系,它可以促进成员间的合作,促进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增值。
公务员群体是社会中不同人际网络的交叉主体,除了与同事、家庭、朋友形成的社会资本外,也有与工作业务有关联的交易对象、合作伙伴、竞争对手以及各种机构之间建立人际情报网络。
这部分资本对于公务员群体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其有无和多少会直接影响到公务员个体工作的开展和职位的晋升。
其原因有三:首先,社会资本的构建有利于公务员在其所在行业和工作领域内获得认可和肯定。
因为公务员个体可以通过人际网络中的各种联系,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减少怀疑、增加信任,提高办事的成功率和经济效益;其次,社会资本对公务员个体协调和完成相关部门工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这是因为具有较高社会资本的公务员群体同时也是各个社会网络的“连接点”,其具有协调和沟通各种信息的功能,对于维护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最后,社会资本对公务员获得其行政和工作对象的认可和肯定具有重要作用。
因为公务员群体与其服务对象总是存在于共同的社会网络中,而网络总是要涉及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义务即互惠关系。
如此,社会网络中的个体便将互惠规范内在化,由此互惠规范成了社会资本的内在属性,将互惠规范内在化的社会网络群体将会有一个整体的信任感。
由此,身在某一社会网络中的公务员群体容易获得该网络其他成员的认可。
因此,正确运用公务员群体的社会资本对于通过其在社会网络中获取稀缺资源,保持公务员个人和组织整体的高绩效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理应成为未来公公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三、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前沿问题1.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生产方式的变化、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变迁,改变了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同时也对传统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从工具、内容、价值等方面都提出了挑战。
在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时代,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也被赋予了知识和信息的内容和意义。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只有具备与信息技术进步的趋同能力,才能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
信息技术进步催生了现代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是高速度、高效率、高竞争的社会,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运用将成为管理的主要内容,随着信息技术催生的电子政务的不断发展,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电子化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社交网络的出现加快了知识内容和知识结构的更新,使得内部之间及对外的知识的分享更趋易、更透明。
云计算的出现对传统的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提出了新挑战。
人们参与管理、监督管理的渠道及信息获取和分享越来越便利,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对公开、公平、公正的追求更加凸显,对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程序化和科学化要求将更高。
这样的发展趋势表明,传统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对知识和能力管理的方式已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将不再是纯粹的对人的管理,而将人的管理和信息的管理充分融合,充分体现人与知识结合资本价值的管理。
另外,信息技术的进步改变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空间,由于通信技术及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日益增强,全球经济系统逐渐形成,“国际受雇”和“家庭工作模式”的假设已经不再停留在假象阶段,经济和信息全球化让现代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本土化观念和地域观念。
总之,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现代公共人力资源管理驶向信息化、知识化、全球化的轨道。
2.公共职能流变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职能是政府存在和运作的前提和基础,是政府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界定了特定时期政府从事管理活动的基本领域和实现途径。
公共职能的概念产生于公共管理学兴起之后,但其内涵的确定却与国家的产生同步,即国家的产生使公共职能具有了现实的意义,因此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公共职能也应随之做出相应的改变和调整。
事实证明,一国社会的发展水平很大一部分是由该国的公共职能水平来体现的。
从公共职能产生之日起至今,它经历了从亚当斯密的自由经济时代到凯恩斯的国家干预时代再到公共管理部门改革时期的转变,经历了从“守夜者”到“积极的干预者”再到“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相结合”的转变,公共职能的每一次改革都会带来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并且决定了其价值、内容、目标的调整方向。
由于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是政府实现公共职能的重要内容,它与公共职能一样同样具有一个长期的变革过程,且必须要充分考虑与公共职能管理的匹配问题,基于公共职能的动态变革,公共人力资源的改革趋向于对环境导向型、任务导向型的人力资源培养机制体制的研究,这也成为近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里,我国公共人力资源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