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面面面垂直复习
线面,面面垂直教师版
知识梳理:1.线面垂直的证明:()1判定定理;()2如果两条平行线中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3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2.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①a l a l ⊥⇒⎩⎨⎧⊂⊥αα ②b a b a //⇒⎩⎨⎧⊥⊥αα③ βαβα//⇒⎩⎨⎧⊥⊥a a ④两个唯一性:过一点垂直于同一平面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过一点垂直于同一直线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3.线线垂直的证明:① 定义 ② 线面垂直证明线线垂直 ③ 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一面四线三垂直) ④等腰三角形中线即为高;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数量上的勾股定理.4.线面角:(线射角)求法:①找线射构成直角三角形(斜线,垂线,射影) ②21cos cos cos θθθ∙=③ABh=θsin (h 为斜线AB 上A 到面的距离) 步骤:一作,二证,三求 知识点一:线线,线面,及面面的位置关系1.设b a ,是两条直线,βα,是两个平面,则能推出b a ⊥的是( C )A.βαβα⊥⊥,//,b aB.βαβα//,,⊥⊥b aC.βαβα//,,⊥⊂b aD.βαβα⊥⊂,//,b a 2. 已知直线m 、n 及平面α、β,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D A.m n //////αβαβ⎫⎬⎭⇒ B.αα//////n n m m ⇒⎭⎬⎫C. m m ⊥⊥⎫⎬⎭⇒ααββ//D. m n m n ⊥⎫⎬⎭⇒⊥αα//3.已知n m ,为异面直线,⊥m 平面α,⊥n 平面β.直线l 满足,,,l m l n l l αβ⊥⊥⊄⊄,则 ( D )A .βα//,且α//lB .βα⊥,且β⊥lC .α与β相交,且交线垂直于lD .α与β相交,且交线平行于l4.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l 是一条直线,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C )A .若,l ααβ⊥⊥,则l β⊂ B .若//,//l ααβ,则l β⊂ C .若,//l ααβ⊥,则l β⊥ D .若//,l ααβ⊥,则l β⊥5. 设α、β、γ为平面,,a b 为直线,给出下列条件① αββα//,//,,b a b a ⊂⊂; ② γβγα//,//;③ γβγα⊥⊥,;④ b a b a //,,βα⊥⊥ 其中能使βα//成立的条件是( C ) A.①② B.②③ C.② ④ D. ③④ 6.设α和β为不重合的两个平面,给出下列命题:(1)若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β内的两条直线,则α平行于β;(2)若α外一条直线与α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和α平行;(3)设α和β相交于直线l ,若α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l ,则α和β垂直;(4)直线l 与α垂直⇔l 与α内的两条直线垂直。
立体几何线面平行垂直、面面平行垂直专题练习(高三党必做)
立体几何线面平行垂直、面面平行垂直专题一、解答题(本大题共27小题,共324.0分)1.如图,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D∥BC,AB=AD=AC=3,PA=BC=4,M为线段AD上一点,AM=2MD,N为PC的中点.(1)证明:MN∥平面PAB;(2)求直线AN与平面PMN所成角的正弦值.2.如图,四棱锥P-ABCD中,侧面PAD为等边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ABCD,AB=AD,∠BAD=∠ABC=90°,E是PD的中点.BC=12(1)证明:直线CE∥平面PAB;(2)点M在棱PC上,且直线BM与底面ABCD所成角为45°,求二面角M-AB-D的余弦值.3.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BB1⊥平面ABC,∠BAC=90°,AC=AB=AA1,E是BC的中点.(1)求证:AE⊥B1C;(2)求异面直线AE与A1C所成的角的大小;(3)若G为C1C中点,求二面角C-AG-E的正切值.4.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O,△PAC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PB=PD=√6,AP=4AF.(Ⅰ)求证:PO⊥底面ABCD;(Ⅱ)求直线CP与平面BDF所成角的大小;(Ⅲ)在线段PB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得CM∥平面BDF如果存在,求BM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BP由.5.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 l C1中,AC=BC=√2,∠ACB=90°.AA1=2,D为AB的中点.(Ⅰ)求证:AC⊥BC1;(Ⅱ)求证:AC1∥平面B1CD:(Ⅲ)求异面直线AC1与B1C所成角的余弦值.6.如图,正三棱柱ABC-A1B1C1中,AB=AA1=2,点P,Q分别为A1B1,BC的中点.(1)求异面直线BP与AC1所成角的余弦值;(2)求直线CC1与平面AQC1所成角的正弦值.7.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正方形,平面PAD⊥平面ABCD,点M在线段PB上,PD∥平面MAC,PA=PD=√6,AB=4.(1)求证:M为PB的中点;(2)求二面角B-PD-A的大小;(3)求直线MC与平面BDP所成角的正弦值.8.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A⊥平面ABCD,E为PD的中点.(1)证明:PB∥平面AEC;(2)设AP=1,AD=√3,三棱锥P-ABD的体积V=√3,求A到平面PBC的距4离.9.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D⊥AB,AB∥DC,AD=DC=AP=2,AB=1,点E为棱PC的中点.(Ⅰ)证明:BE⊥DC;(Ⅱ)求直线BE与平面PBD所成角的正弦值;(Ⅲ)若F为棱PC上一点,满足BF⊥AC,求二面角F-AB-P的余弦值.10.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PAD是以AD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C∥AD,CD⊥AD,PC=AD=2DC=2CB,E为PD的中点.(Ⅰ)证明:CE∥平面PAB;(Ⅱ)求直线CE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11.如图,正三角形ABE与菱形ABCD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AB=2,∠ABC=60°,M是AB的中点,N是CE的中点.(I)求证:EM⊥AD;(II)求证:MN∥平面ADE;(III)求点A到平面BCE的距离.12.已知几何体ABCDEF中,AB∥CD,AD⊥DC,EA⊥平面ABCD,FC∥EA,AB=AD=EA=1,CD=CF=2.(Ⅰ)求证:平面EBD⊥平面BCF;(Ⅱ)求点B到平面ECD的距离.13.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D⊥底面ABCD,AD=PD=2,E、F分别为CD、PB的中点.(1)求证:EF∥平面PAD;(2)求证:平面AEF⊥平面PAB;(3)设AB=√2AD,求直线AC与平面AEF所成角θ的正弦值.14.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C=45∘,AD=AC=2,O为AC的中点,PO⊥平面ABCD且PO=6,M为BD的中点.(1)证明:AD⊥平面PAC;(2)求直线AM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切值.15.如图,正三棱柱ABC-A1B1C1中,AB=2,AA1=√2,点D为A1C1的中点.(I)求证:BC1∥平面AB1D;(II)求证:A1C⊥平面AB1D;(Ⅲ)求异面直线AD与BC1所成角的大小.16.如图,P-ABD和Q-BCD为两个全等的正棱锥,且A,B,C,D四点共面,其中AB=1,∠APB=90°.(Ⅰ)求证:BD⊥平面APQ;(Ⅱ)求直线PB与平面PDQ所成角的正弦值.17.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平面A1ACC1⊥底面ABC,AB=BC=2,∠ACB=30°,∠C1CB=60°,BC1⊥A1C,E为AC的中点,侧棱CC1=2.(1)求证:A1C⊥平面C1EB;(2)求直线CC1与平面ABC所成角的余弦值.18.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平面PAB⊥平面ABC,AB=6,BC=2√3,AC=2√6,D为线段AB上的点,且AD=2DB,PD⊥AC.(1)求证:PD⊥平面ABC;,求点B到平面PAC的距离.(2)若∠PAB=π419.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A1A⊥平面ABC,△ABC为正三角形,D是BC边的中点,AA1=AB=1.(1)求证:平面ADB1⊥平面BB1C1C;(2)求点B到平面ADB1的距离.20.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点D,E,F分别为棱PC,AC,AB的中点,已知PA⊥平面ABC,AB⊥BC,且AB=BC.(1)求证:平面BED⊥平面PAC;(2)求二面角F-DE-B的大小;(3)若PA=6,DF=5,求PC与平面PAB所成角的正切值.21.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D⊥平面ABCD,AD⊥CD,DB平分∠ADC,E为PC的中点,AD=CD=1,DB=2√2.(1)证明PA∥平面BDE;(2)证明AC⊥平面PBD;(3)求直线BC与平面PBD所成的角的正切值.22.如图所示,在四棱台ABCD-A1B1C1D1中,AA1⊥底面ABCD,四边形ABCD为菱形,∠BAD=120°,AB=AA1=2A1B1=2.(Ⅰ)若M为CD中点,求证:AM⊥平面AA1B1B;(Ⅱ)求直线DD1与平面A1BD所成角的正弦值.=√2.23.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90°,E为A1C1的中点,CC1C1E(Ⅰ)证明:CE⊥平面AB1C1;(Ⅱ)若AA1=√6,∠BAC=30°,求点E到平面AB1C的距离.24.如图,在四棱锥E-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平面AEC⊥平面CDE,∠AEC=90°,F为DE中点,且DE=1.(Ⅰ)求证:BE∥平面ACF;(Ⅱ)求证:CD⊥DE;(Ⅲ)求FC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弦值.25.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DAB=45°,AB=√2AD=2√2,平面AED⊥平面ABCD,△AED为等边三角形,EF∥AB,EF=√2,M为线段BC的中点.(1)求证:直线MF∥平面BED;(2)求证:平面BED⊥平面EAD;(3)求直线BF与平面BED所成角的正弦值.26.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侧面PAD⊥底面ABCD,侧棱PA=PD=√2,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其中BC∥AD,AB⊥AD,AC=√2,AB=BC=1,E为AD中点.(Ⅰ)求证:PE⊥平面ABCD;(Ⅱ)求异面直线PB与CD所成角的余弦值;(Ⅲ)求平面PAB与平面PCD所成的二面角.27.如图,已知多面体ABCA1B1C1,A1A,B1B,C1C均垂直于平面ABC,∠ABC=120°,A1A=4,C1C=1,AB=BC=B1B=2.(1)证明:AB1⊥平面A1B1C1;(2)求直线AC1与平面ABB1所成的角的正弦值.答案和解析1.【答案】(1)证明:法一、如图,取PB 中点G ,连接AG ,NG ,∵N 为PC 的中点, ∴NG ∥BC ,且NG =12BC ,又AM =23AD =2,BC =4,且AD ∥BC , ∴AM ∥BC ,且AM =12BC ,则NG ∥AM ,且NG =AM ,∴四边形AMNG 为平行四边形,则NM ∥AG , ∵AG ⊂平面PAB ,NM ⊄平面PAB , ∴MN ∥平面PAB ; 法二、在△PAC 中,过N 作NE ⊥AC ,垂足为E ,连接ME , 在△ABC 中,由已知AB =AC =3,BC =4,得cos ∠ACB =42+32−322×4×3=23,∵AD ∥BC ,∴cos ∠EAM =23,则sin ∠EAM =√53,在△EAM 中,∵AM =23AD =2,AE =12AC =32,由余弦定理得:EM =√AE 2+AM 2−2AE ⋅AM ⋅cos∠EAM =√94+4−2×32×2×23=32,∴cos ∠AEM =(32)2+(32)2−42×32×32=19,而在△ABC 中,cos ∠BAC =32+32−422×3×3=19,∴cos ∠AEM =cos ∠BAC ,即∠AEM =∠BAC , ∴AB ∥EM ,则EM ∥平面PAB .由PA ⊥底面ABCD ,得PA ⊥AC ,又NE ⊥AC , ∴NE ∥PA ,则NE ∥平面PAB . ∵NE ∩EM =E ,∴平面NEM ∥平面PAB ,则MN ∥平面PAB ;(2)解:在△AMC 中,由AM =2,AC =3,cos ∠MAC =23,得CM 2=AC 2+AM 2-2AC •AM •cos ∠MAC =9+4−2×3×2×23=5.∴AM 2+MC 2=AC 2,则AM ⊥MC , ∵PA ⊥底面ABCD ,PA ⊂平面PAD ,∴平面ABCD ⊥平面PAD ,且平面ABCD ∩平面PAD =AD , ∴CM ⊥平面PAD ,则平面PNM ⊥平面PAD .在平面PAD 内,过A 作AF ⊥PM ,交PM 于F ,连接NF ,则∠ANF 为直线AN 与平面PMN 所成角.在Rt△PAC中,由N是PC的中点,得AN=12PC=12√PA2+PC2=52,在Rt△PAM中,由PA•AM=PM•AF,得AF=PA⋅AMPM =√42+22=4√55,∴sin∠ANF=AFAN =4√5552=8√525.∴直线AN与平面PMN所成角的正弦值为8√525.【解析】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考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求法,考查数学转化思想方法,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能力,是中档题.(1)法一、取PB中点G,连接AG,NG,由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得NG∥BC,且NG=12BC,再由已知得AM∥BC,且AM=12BC,得到NG∥AM,且NG=AM,说明四边形AMNG为平行四边形,可得NM∥AG,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得到MN∥平面PAB;法二、证明MN∥平面PAB,转化为证明平面NEM∥平面PAB,在△PAC中,过N作NE⊥AC,垂足为E,连接ME,由已知PA⊥底面ABCD,可得PA∥NE,通过求解直角三角形得到ME∥AB,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可得平面NEM∥平面PAB,则结论得证;(2)由勾股定理得CM⊥AD,进一步得到平面PNM⊥平面PAD,在平面PAD内,过A作AF⊥PM,交PM于F,连接NF,则∠ANF为直线AN与平面PMN所成角.然后求解直角三角形可得直线AN与平面PMN所成角的正弦值.2.【答案】(1)证明:取PA的中点F,连接EF,BF,因为E是PD的中点,所以EF∥AD,EF=12AD,AB=BC=12AD,∠BAD=∠ABC=90°,∴BC∥AD,EF∥BC,EF=BC,∴四边形BCEF是平行四边形,可得CE∥BF,BF⊂平面PAB,CE⊄平面PAB,∴直线CE∥平面PAB;(2)解:如图所示,取AD中点O,连接PO,CO,由于△PAD为正三角形,则PO⊥AD,因为侧面PAD为等边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所以PO⊥平面ABCD,所以PO⊥CO. 因为AO=AB=BC=12AD,且∠BAD=∠ABC= 90∘,所以四边形ABCO是矩形,所以CO⊥AD,以O为原点,OC为x轴,OD为y轴,OP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不妨设AB=BC=12AD=1,则OA=OD=AB=CO=1.又因为△POC为直角三角形,|OC|=√33|OP|,所以∠PCO=60∘.作MN⊥CO,垂足为N,连接BN,因为PO ⊥CO ,所以MN //PO ,且PO ⊥平面ABCD ,所以MN ⊥平面ABCD ,所以∠MBN 即为直线BM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 设CN =t ,因为∠PCO =60∘,所以MN =√3t ,BN =√BC 2+CN 2=√t 2+1. 因为∠MBN =45∘,所以MN =BN ,即√3t =√t 2+1,解得t =√22,所以ON =1−√22,MN =√62,所以A (0,−1,0),B (1,−1,0),M (1−√22,0,√62),D (0,1,0),则AB ⃗⃗⃗⃗⃗ =(1,0,0),AD⃗⃗⃗⃗⃗⃗ =(0,2,0),AM ⃗⃗⃗⃗⃗⃗ =(1−√22,1,√62). 设平面MAB 和平面DAB 的法向量分别为n 1⃗⃗⃗⃗ =(x 1,y 1,z 1),n 2⃗⃗⃗⃗ =(x 2,y 2,z 2), 则{AB ⃗⃗⃗⃗⃗ ·n 1⃗⃗⃗⃗ =0AM ⃗⃗⃗⃗⃗⃗ ·n 1⃗⃗⃗⃗ =0,即{x 1=0(1−√22)x 1+y 1+√62z 1=0, 可取z 1=−2,则n 1⃗⃗⃗⃗ =(0,√6,−2), 同理可得n 2⃗⃗⃗⃗ =(0,0,1),所以.因为二面角M -AB -D 是锐角,所以其余弦值为√105.【解析】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应用,空间向量求二面角夹角,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取PA 的中点F ,连接EF ,BF ,通过证明CE ∥BF ,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即可.(2)取AD 中点O ,连接PO ,CO ,作MN ⊥CO ,垂足为N ,以O 为原点,OC 为x 轴,OD 为y 轴,OP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即可求出二面角M -AB -D 的余弦值.3.【答案】证明:(1)因为BB 1⊥面ABC ,AE ⊂面ABC ,所以AE ⊥BB 1,由AB =AC ,E 为BC 的中点得到AE ⊥BC , ∵BC ∩BB 1=B ,BC 、BB 1⊂面BB 1C 1C , ∴AE ⊥面BB 1C 1C ,,∴AE ⊥B 1C ;解:(2)取B 1C 1的中点E 1,连A 1E 1,E 1C ,则AE ∥A 1E 1, ∴∠E 1A 1C 是异面直线AE 与A 1C 所成的角, 设AC =AB =AA 1=2,则由∠BAC =90°, 可得A 1E 1=AE =√2,A 1C =2√2,E 1C 1=EC =12BC =√2,∴E 1C =√E 1C 12+C 1C 2=√6,∵在△E 1A 1C 中,cos ∠E 1A 1C =2+8−62⋅√2⋅2√2=12, 所以异面直线AE 与A 1C 所成的角为π3;(3)连接AG ,设P 是AC 的中点,过点P 作PQ ⊥AG 于Q ,连EP ,EQ ,则EP ⊥AC ,又∵平面ABC ⊥平面ACC 1A 1,平面ABC ∩平面ACC 1A 1=AC ∴EP ⊥平面ACC 1A 1, 而PQ ⊥AG ∴EQ ⊥AG .∴∠PQE 是二面角C -AG -E 的平面角, 由(2)假设知:EP =1,AP =1, Rt △ACG ∽Rt △AQP ,PQ =CG·AP AG=1√5,故tan ∠PQE =PEPQ =√5,所以二面角C -AG -E 的平面角正切值是√5.【解析】本题考查异面直线的夹角,线线垂直的判定,属于中档题,熟练掌握线面垂直,线线垂直与面面垂直之间的转化及异面直线夹角及二面角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属于较难题.(1)由BB 1⊥面ABC 及线面垂直的性质可得AE ⊥BB 1,由AC =AB ,E 是BC 的中点,及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可得AE ⊥BC ,结合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证得AE ⊥面BB 1C 1C ,进而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得到AE ⊥B 1C ;(2)取B 1C 1的中点E 1,连A 1E 1,E 1C ,根据异面直线夹角定义可得,∠E 1A 1C 是异面直线A 与A 1C 所成的角,设AC =AB =AA 1=2,解三角形E 1A 1C 可得答案. (3)连接AG ,设P 是AC 的中点,过点P 作PQ ⊥AG 于Q ,连EP ,EQ ,则EP ⊥AC ,由直三棱锥的侧面与底面垂直,结合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得EP ⊥平面ACC 1A 1,进而由二面角的定义可得∠PQE 是二面角C -AG -E 的平面角.4.【答案】(Ⅰ)证明:因为底面ABCD 是菱形,AC ∩BD =O ,所以O 为AC ,BD 中点.-------------------------------------(1分)又因为PA =PC ,PB =PD ,所以PO ⊥AC ,PO ⊥BD ,---------------------------------------(3分)所以PO ⊥底面ABCD .----------------------------------------(4分)(Ⅱ)解:由底面ABCD 是菱形可得AC ⊥BD , 又由(Ⅰ)可知PO ⊥AC ,PO ⊥BD .如图,以O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由△PAC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PB =PD =√6,可得PO =√3,OB =OD =√3.所以A(1,0,0),C(−1,0,0),B(0,√3,0),P(0,0,√3).---------------------------------------(5分)所以CP ⃗⃗⃗⃗⃗ =(1,0,√3),AP ⃗⃗⃗⃗⃗ =(−1,0,√3). 由已知可得OF ⃗⃗⃗⃗⃗ =OA⃗⃗⃗⃗⃗ +14AP ⃗⃗⃗⃗⃗ =(34,0,√34)-----------------------------------------(6分) 设平面BDF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3y =034x +√34z =0令x =1,则z =−√3,所以n ⃗ =(1,0,-√3).----------------------------------------(8分) 因为cos <CP ⃗⃗⃗⃗⃗ ,n ⃗ >=CP ⃗⃗⃗⃗⃗ ⋅n ⃗⃗|CP ⃗⃗⃗⃗⃗ ||n ⃗⃗ |=-12,----------------------------------------(9分) 所以直线CP 与平面BDF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2,所以直线CP 与平面BDF 所成角的大小为30°.-----------------------------------------(10分)(Ⅲ)解:设BMBP =λ(0≤λ≤1),则CM ⃗⃗⃗⃗⃗⃗ =CB ⃗⃗⃗⃗⃗ +BM ⃗⃗⃗⃗⃗⃗ =CB ⃗⃗⃗⃗⃗ +λBP ⃗⃗⃗⃗⃗ =(1,√3(1−λ),√3λ).---------------------------------(11分)若使CM ∥平面BDF ,需且仅需CM −⋅n ⃗ =0且CM ⊄平面BDF ,---------------------(12分) 解得λ=13∈[0,1],----------------------------------------(13分) 所以在线段PB 上存在一点M ,使得CM ∥平面BDF . 此时BM BP =13.-----------------------------------(14分)【解析】(Ⅰ)证明PO ⊥底面ABCD ,只需证明PO ⊥AC ,PO ⊥BD ;(Ⅱ)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直线CP 的方向向量,平面BDF 的法向量,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可求直线CP 与平面BDF 所成角的大小;(Ⅲ)设BMBP =λ(0≤λ≤1),若使CM ∥平面BDF ,需且仅需CM −⋅n ⃗ =0且CM ⊄平面BDF ,即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线面垂直,考查线面平行,考查线面角,考查向量知识的运用,正确求出向量的坐标是关键.5.【答案】解:(I )证明:∵CC 1⊥平面ABC ,AC ⊂平面ABC ,∠ACB =90°, ∴CC 1⊥AC ,AC ⊥BC ,又BC ∩CC 1=C ,∴AC ⊥平面BCC 1,BC 1⊂平面BCC 1, ∴AC ⊥BC 1.(II )证明:如图,设CB 1∩C 1B =E ,连接DE , ∵D 为AB 的中点,E 为C 1B 的中点,∴DE ∥AC 1, ∵DE ⊂平面B 1CD ,AC 1⊄平面B 1CD , ∴AC 1∥平面B 1CD .(III )解:由DE ∥AC 1,∠CED 为AC 1与B 1C 所成的角,在△CDE 中,DE =12AC 1=12√AC 2+CC 12=√62, CE =12B 1C =12√BC 2+BB 12=√62,CD =12AB =12√AC 2+BC 2=1,cos ∠CED =CE 2+DE 2−CD 22×CE×DE=32+32−12×√62×√62=23,∴异面直线AC 1与B 1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3.【解析】本题考查线线垂直的判定、线面平行的判定、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 (I )先证线面垂直,再由线面垂直证明线线垂直即可; (II )作平行线,由线线平行证明线面平行即可;(III )先证明∠CED 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再在三角形中利用余弦定理计算即可. 6.【答案】解:如图,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 设AC ,A 1C 1的中点分别为O ,O 1, 则,OB ⊥OC ,OO 1⊥OC ,OO 1⊥OB ,故以{OB ⃗⃗⃗⃗⃗⃗ ,OC ⃗⃗⃗⃗⃗ ,OO 1⃗⃗⃗⃗⃗⃗⃗⃗ }为基底,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AB =AA 1=2,A (0,-1,0),B (√3,0,0), C (0,1,0),A 1(0,-1,2),B 1(√3,0,2),C 1(0,1,2).(1)点P 为A 1B 1的中点.∴P(√32,−12,2),∴BP ⃗⃗⃗⃗⃗ =(−√32,−12,2),AC 1⃗⃗⃗⃗⃗⃗⃗ =(0,2,2). |cos <BP ⃗⃗⃗⃗⃗ ,AC 1⃗⃗⃗⃗⃗⃗⃗ >|=|BP ⃗⃗⃗⃗⃗ ⋅AC 1⃗⃗⃗⃗⃗⃗⃗⃗||BP ⃗⃗⃗⃗⃗ |⋅|AC 1⃗⃗⃗⃗⃗⃗⃗⃗ |=|−1+4|√5×2√2=3√1020.∴异面直线BP 与AC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1020; (2)∵Q 为BC 的中点.∴Q (√32,12,0)∴AQ ⃗⃗⃗⃗⃗ =(√32,32,0),AC 1⃗⃗⃗⃗⃗⃗⃗ =(0,2,2),CC 1⃗⃗⃗⃗⃗⃗⃗ =(0,0,2),设平面AQC 1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 由{AQ ⃗⃗⃗⃗⃗ ·n ⃗ =√32x +32y =0AC 1⃗⃗⃗⃗⃗⃗⃗ ·n⃗ =2y +2z =0,可取n⃗ =(√3,-1,1), 设直线CC 1与平面AQC 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θ, sinθ=|cos|=|CC 1⃗⃗⃗⃗⃗⃗⃗ ⋅n ⃗ ||CC 1⃗⃗⃗⃗⃗⃗⃗ |⋅|n⃗ |=2√5×2=√55, ∴直线CC 1与平面AQC 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55.【解析】本题考查了向量法求空间角,属于中档题.设AC ,A 1C 1的中点分别为O ,O 1,以{OB ⃗⃗⃗⃗⃗⃗ ,OC ⃗⃗⃗⃗⃗ ,OO 1⃗⃗⃗⃗⃗⃗⃗⃗ }为基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1)由|cos <BP ⃗⃗⃗⃗⃗ ,AC 1⃗⃗⃗⃗⃗⃗⃗ >|=|BP ⃗⃗⃗⃗⃗⃗ ⋅AC 1⃗⃗⃗⃗⃗⃗⃗⃗||BP ⃗⃗⃗⃗⃗⃗ |⋅|AC 1⃗⃗⃗⃗⃗⃗⃗⃗ |可得异面直线BP 与AC 1所成角的余弦值;(2)求得平面AQC 1的一个法向量为n⃗ ,设直线CC 1与平面AQC 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θ,可得sinθ=|cos <CC 1⃗⃗⃗⃗⃗⃗⃗ ,n⃗ >|=|CC 1⃗⃗⃗⃗⃗⃗⃗ ⋅n ⃗⃗ ||CC 1⃗⃗⃗⃗⃗⃗⃗ |⋅|n ⃗⃗ |,即可得直线CC 1与平面AQC 1所成角的正弦值.7.【答案】(1)证明:如图,设AC ∩BD =O ,∵ABCD 为正方形,∴O 为BD 的中点,连接OM ,∵PD ∥平面MAC ,PD ⊂平面PBD ,平面PBD ∩平面AMC =OM , ∴PD ∥OM ,则BOBD =BM BP,即M 为PB 的中点;(2)解:取AD 中点G , ∵PA =PD ,∴PG ⊥AD ,∵平面PAD ⊥平面ABCD ,且平面PAD ∩平面ABCD =AD , ∴PG ⊥平面ABCD ,则PG ⊥AD ,连接OG ,则PG ⊥OG ,由G 是AD 的中点,O 是AC 的中点,可得OG ∥DC ,则OG ⊥AD .以G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GD 、GO 、GP 所在直线为x 、y 、z 轴距离空间直角坐标系, 由PA =PD =√6,AB =4,得D (2,0,0),A (-2,0,0),P (0,0,√2),C (2,4,0),B (-2,4,0),M (-1,2,√22),DP ⃗⃗⃗⃗⃗ =(−2,0,√2),DB⃗⃗⃗⃗⃗⃗ =(−4,4,0). 设平面PBD 的一个法向量为m ⃗⃗⃗ =(x ,y ,z),则由{m ⃗⃗⃗ ⋅DP ⃗⃗⃗⃗⃗ =0m⃗⃗⃗ ⋅DB ⃗⃗⃗⃗⃗⃗ =0,得{−2x +√2z =0−4x +4y =0,取z =√2,得m ⃗⃗⃗ =(1,1,√2). 取平面PA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 =(0,1,0).∴cos <m ⃗⃗⃗ ,n ⃗ >=m ⃗⃗⃗ ⋅n ⃗⃗ |m ⃗⃗⃗ ||n ⃗⃗ |=12×1=12. ∴二面角B -PD -A 的大小为60°;(3)解:CM ⃗⃗⃗⃗⃗⃗ =(−3,−2,√22),平面BDP 的一个法向量为m ⃗⃗⃗ =(1,1,√2).∴直线MC 与平面BDP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cos <CM ⃗⃗⃗⃗⃗⃗ ,m ⃗⃗⃗ >|=|CM ⃗⃗⃗⃗⃗⃗⋅m ⃗⃗⃗|CM ⃗⃗⃗⃗⃗⃗ ||m ⃗⃗⃗ ||=|−2√9+4+12×1|=2√69.【解析】本题考查线面角与面面角的求法,训练了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属中档题.(1)设AC ∩BD =O ,则O 为BD 的中点,连接OM ,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证明OM ∥PD ,再由平行线截线段成比例可得M 为PB 的中点;(2)取AD 中点G ,可得PG ⊥AD ,再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可得PG ⊥平面ABCD ,则PG ⊥AD ,连接OG ,则PG ⊥OG ,再证明OG ⊥AD .以G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GD 、GO 、GP 所在直线为x 、y 、z 轴距离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PBD 与平面PAD 的一个法向量,由两法向量所成角的大小可得二面角B -PD -A 的大小;(3)求出CM⃗⃗⃗⃗⃗⃗ 的坐标,由CM ⃗⃗⃗⃗⃗⃗ 与平面PBD 的法向量所成角的余弦值的绝对值可得直线MC 与平面BDP 所成角的正弦值.8.【答案】解:(Ⅰ)证明:设BD 与AC 的交点为O ,连结EO , ∵ABCD 是矩形, ∴O 为BD 的中点 ∵E 为PD 的中点, ∴EO ∥PB .EO ⊂平面AEC ,PB ⊄平面AEC ∴PB ∥平面AEC ;(Ⅱ)∵AP =1,AD =√3,三棱锥P -ABD 的体积V =√34,∴V =16PA ⋅AB ⋅AD =√36AB =√34,∴AB =32,PB =√1+(32)2=√132.作AH ⊥PB 交PB 于H , 由题意可知BC ⊥平面PAB , ∴BC ⊥AH ,故AH ⊥平面PBC .又在三角形PAB 中,由射影定理可得:AH =PA⋅AB PB=3√1313A 到平面PBC 的距离3√1313.【解析】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垂直,点到平面的距离的求法,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计算能力.(Ⅰ)设BD 与AC 的交点为O ,连结EO ,通过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PB ∥平面AEC ;(Ⅱ)通过AP =1,AD =√3,三棱锥P -ABD 的体积V =√34,求出AB ,作AH ⊥PB 角PB于H ,说明AH 就是A 到平面PBC 的距离.通过解三角形求解即可. 9.【答案】证明:(I )∵PA ⊥底面ABCD ,AD ⊥AB , 以A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D =DC =AP =2,AB =1,点E 为棱PC 的中点. ∴B (1,0,0),C (2,2,0),D (0,2,0), P (0,0,2),E (1,1,1)∴BE⃗⃗⃗⃗⃗ =(0,1,1),DC ⃗⃗⃗⃗⃗ =(2,0,0) ∵BE ⃗⃗⃗⃗⃗ •DC ⃗⃗⃗⃗⃗ =0, ∴BE ⊥DC ;(Ⅱ)∵BD ⃗⃗⃗⃗⃗⃗ =(-1,2,0),PB ⃗⃗⃗⃗⃗ =(1,0,-2),设平面PBD 的法向量m⃗⃗⃗ =(x ,y ,z ), 由{m ⃗⃗⃗ ⋅BD ⃗⃗⃗⃗⃗⃗ =0m⃗⃗⃗ ⋅PB ⃗⃗⃗⃗⃗ =0,得{−x +2y =0x −2z =0, 令y =1,则m⃗⃗⃗ =(2,1,1), 则直线BE 与平面PBD 所成角θ满足: sinθ=m⃗⃗⃗ ⋅BE ⃗⃗⃗⃗⃗⃗ |m ⃗⃗⃗ |⋅|BE ⃗⃗⃗⃗⃗⃗ |=2√6×√2=√33, 故直线BE 与平面PB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3.(Ⅲ)∵BC⃗⃗⃗⃗⃗ =(1,2,0),CP ⃗⃗⃗⃗⃗ =(-2,-2,2),AC ⃗⃗⃗⃗⃗ =(2,2,0), 由F 点在棱PC 上,设CF⃗⃗⃗⃗⃗ =λCP ⃗⃗⃗⃗⃗ =(-2λ,-2λ,2λ)(0≤λ≤1), 故BF ⃗⃗⃗⃗⃗ =BC ⃗⃗⃗⃗⃗ +CF⃗⃗⃗⃗⃗ =(1-2λ,2-2λ,2λ)(0≤λ≤1), 由BF ⊥AC ,得BF ⃗⃗⃗⃗⃗ •AC ⃗⃗⃗⃗⃗ =2(1-2λ)+2(2-2λ)=0, 解得λ=34,即BF ⃗⃗⃗⃗⃗ =(-12,12,32), 设平面FBA 的法向量为n ⃗ =(a ,b ,c ), 由{n ⃗ ⋅AB ⃗⃗⃗⃗⃗ =0n ⃗ ⋅BF ⃗⃗⃗⃗⃗ =0,得{a =0−12a +12b +32c =0令c =1,则n⃗ =(0,-3,1), 取平面ABP 的法向量i =(0,1,0), 则二面角F -AB -P 的平面角α满足: cosα=|i ⋅n ⃗⃗ ||i|⋅|n ⃗⃗ |=3√10=3√1010,故二面角F -AB -P 的余弦值为:3√1010【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空间二面角的平面角,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将二面角问题转化为向量夹角问题,是解答的关键.(I )以A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BE ,DC 的方向向量,根据BE ⃗⃗⃗⃗⃗ •DC ⃗⃗⃗⃗⃗ =0,可得BE ⊥DC ;(II )求出平面PBD 的一个法向量,代入向量夹角公式,可得直线BE 与平面PBD 所成角的正弦值;(Ⅲ)根据BF ⊥AC ,求出向量BF ⃗⃗⃗⃗⃗ 的坐标,进而求出平面FAB 和平面ABP 的法向量,代入向量夹角公式,可得二面角F -AB -P 的余弦值. 10.【答案】证明:(Ⅰ)取AD 的中点F ,连接EF ,CF ,∵E 为PD 的中点,∴EF ∥PA ,EF ∥平面PAB ,在四边形ABCD 中,BC ∥AD ,AD =2DC =2CB ,F 为中点,∴四边形CBAF 为平行四边形,故CF ∥AB ,CF ∥平面PAB ,∵CF ∩EF =F ,EF ∥平面PAB ,CF ∥平面PAB , ∴平面EFC ∥平面ABP , ∵EC ⊂平面EFC , ∴EC ∥平面PAB .解:(Ⅱ)连接BF ,过F 作FM ⊥PB 于M ,连接PF , ∵PA =PD ,∴PF ⊥AD ,∵DF ∥BC ,DF =BC ,CD ⊥AD ,∴四边形BCDF 为矩形,∴BF ⊥AD , 又AD ∥BC ,故PF ⊥BC ,BF ⊥BC ,又BF ∩PF =F ,BF 、PF ⊂平面PBF ,BC ⊄平面PBF , ∴BC ⊥平面PBF ,∴BC ⊥PB ,设DC =CB =1,由PC =AD =2DC =2CB ,得AD =PC =2, ∴PB =√PC 2−BC 2=√4−1=√3, BF =PF =1,∴MF =√12−(√32)2=12,又BC ⊥平面PBF ,∴BC ⊥MF ,又PB ∩BC =B ,PB 、BC ⊂平面PBC ,MF ⊄平面PBC , ∴MF ⊥平面PBC ,即点F 到平面PBC 的距离为12,∵MF =12,D 到平面PBC 的距离应该和MF 平行且相等,均为12, E 为PD 中点,E 到平面PBC 的垂足也为所在线段的中点,即中位线, ∴E 到平面PBC 的距离为14,在△PCD 中,PC =2,CD =1,PD =√2,,故由余弦定理得CE =√2, 设直线CE 与平面PBC 所成角为θ,则sinθ=14CE=√28.【解析】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证明,考查线面角的正弦值的求法,考查空间中线线、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属于中档题.(Ⅰ)取AD的中点F,连结EF,CF,推导出EF∥PA,CF∥AB,从而平面EFC∥平面ABP,由此能证明EC∥平面PAB.(Ⅱ)连结BF,过F作FM⊥PB于M,连结PF,推导出四边形BCDF为矩形,从而BF⊥AD,进而AD⊥平面PBF,由AD∥BC,得BC⊥PB,再求出BC⊥MF,由此能求出sinθ.11.【答案】证明:(Ⅰ)∵EA=EB,M是AB的中点,∴EM⊥AB,∵平面ABE⊥平面ABCD,平面ABE∩平面ABCD=AB,EM⊂平面ABE,∴EM⊥平面ABCD,∵AD⊂平面ABCD,∴EM⊥AD;(Ⅱ)取DE的中点F,连接AF,NF,∵N是CE的中点,∴NF=//12CD,∵M是AB的中点,∴AM=//12CD,∴NF=//AM,∴四边形AMNF是平行四边形,∴MN∥AF,∵MN⊄平面ADE,AF⊂平面ADE,∴MN∥平面ADE;解:(III)设点A到平面BCE的距离为d,由(I)知ME⊥平面ABC,BC=BE=2,MC=ME=√3,则CE=√6,BN=√BE2−EN2=√102,∴S△BCE=12CE⋅BN=√152,S△ABC=12BA×BC×sin60°=√3,∵V A-BCE=V E-ABC,即13S△BCE×d=13S△ABC×ME,解得d=2√155,故点A到平面BCE的距离为2√155.【解析】本题考查线线垂直、线面平行的证明,考查点到平面的距离的求法,涉及到力、数据处理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是中档题.(Ⅰ)推导出EM ⊥AB ,从而EM ⊥平面ABCD ,由此能证明EM ⊥AD ;(Ⅱ)取DE 的中点F ,连接AF ,NF ,推导出四边形AMNF 是平行四边形,从而MN ∥AF ,由此能证明MN ∥平面ADE ;(III )设点A 到平面BCE 的距离为d ,由V A -BCE =V E -ABC ,能求出点A 到平面BCE 的距离.12.【答案】(I )证明:∵AB ∥CD ,AD ⊥DC ,AB =AD =1,CD =2,∴BD =BC =√2, ∴BD 2+BC 2=CD 2, ∴BD ⊥BC ,∵EA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 ∴EA ⊥BD ,∵EA ∥FC , ∴FC ⊥BD ,又BC ⊂平面BCF ,FC ⊂平面BCF ,BC ∩CF =C , ∴BD ⊥平面FBC , 又BD ⊂平面BDE ,∴平面BDE ⊥平面BCF .(II )解:过A 作AM ⊥DE ,垂足为M , ∵EA ⊥平面ABCD ,CD ⊂平面ABCD , ∴EA ⊥CD ,又CD ⊥AD ,EA ∩AD =A , ∴CD ⊥平面EAD ,又AM ⊂平面EAD , ∴AM ⊥CD ,又AM ⊥DE ,DE ∩CD =D , ∴AM ⊥平面CDE ,∵AD =AE =1,EA ⊥AD ,∴AM =√22,即A 到平面CDE 的距离为√22,∵AB ∥CD ,CD ⊂平面CDE ,AB ⊄平面CDE , ∴AB ∥平面CDE ,∴B 到平面CDE 的距离为√22.【解析】(I )先计算BD ,BC ,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BD ⊥BC ,再利用EA ⊥平面ABCD 得出AE ⊥BD ,从而有CF ⊥BD ,故而推出BD ⊥平面FBC ,于是平面EBD ⊥平面BCF ;(II )证明AB ∥平面CDE ,于是B 到平面CDE 的距离等于A 到平面CDE 的距离,过A 作AM ⊥DE ,证明AM ⊥平面CDE ,于是AM 的长即为B 到平面CDE 的距离. 本题考查了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空间距离的计算,属于中档题. 13.【答案】证明:方法一:(1)取PA 中点G ,连结DG 、FG . ∵F 是PB 的中点, ∴GF ∥AB 且GF =12AB ,又底面ABCD 为矩形,E 是DC 中点, ∴DE ∥AB 且DE =12AB∴GF ∥DE 且GF =DE ,∴EF ∥DG∵DG ⊂平面PAD ,EF ⊄平面PAD , ∴EF ∥平面PAD .(2)∵PD ⊥底面ABCD ,AB ⊂面ABCD ∴PD ⊥AB又底面ABCD 为矩形 ∴AD ⊥AB 又PD ∩AD =D ∴AB ⊥平面PAD ∵DG ⊂平面PAD ∴AB ⊥DG∵AD =PD ,G 为AP 中点 ∴DG ⊥AP又AB ∩AP =A , ∴DG ⊥平面PAB又由(1)知EF ∥DG ∴EF ⊥平面PAB ,又EF ⊂面AEF ∴平面AEF ⊥平面PAB .证法二:(1)以D 为坐标原点,DA 、DC 、DP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B =a . ∵AD =PD =2,∴A (2,0,0),B (2,a ,0),C (0,a ,0),P (0,0,2), ∵E 、F 分别为CD ,PB 的中点 ∴E (0,a2,0),F (1,a2,0).∴EF ⃗⃗⃗⃗⃗ =(1,0,1), ∵DP ⃗⃗⃗⃗⃗ +DA ⃗⃗⃗⃗⃗ =(0,0,2)+(2,0,0)=(2,0,2), ∴EF ⃗⃗⃗⃗⃗ =12(DP ⃗⃗⃗⃗⃗ +DA ⃗⃗⃗⃗⃗ )=12DP ⃗⃗⃗⃗⃗ +12DA ⃗⃗⃗⃗⃗ , 故EF ⃗⃗⃗⃗⃗ 、DP ⃗⃗⃗⃗⃗ 、DA ⃗⃗⃗⃗⃗ 共面, 又EF ⊄平面PAD ∴EF ∥平面PAD .(2)由(1)知EF ⃗⃗⃗⃗⃗ =(1,0,1),AB ⃗⃗⃗⃗⃗ =(0,a ,0),AP⃗⃗⃗⃗⃗ =(−2,0,2). ∴EF ⃗⃗⃗⃗⃗ ⋅AB ⃗⃗⃗⃗⃗ =0,EF ⃗⃗⃗⃗⃗ •AP ⃗⃗⃗⃗⃗ =-2+0+2=0, ∴EF ⃗⃗⃗⃗⃗ ⊥AB ⃗⃗⃗⃗⃗ ,EF ⃗⃗⃗⃗⃗ ⊥AP ⃗⃗⃗⃗⃗ , 又AB ∩AP =A ,∴EF ⊥平面PAB , 又EF ⊂平面AEF ,∴平面AEF ⊥平面PAB , (3)AB =2√2由(1)知,∴AE ⃗⃗⃗⃗⃗ =(-2,√2,0),EF⃗⃗⃗⃗⃗ =(1,0,1)设平面AEF 的法向量n ⃗ =(x ,y ,z),则{n⃗ ⋅AE ⃗⃗⃗⃗⃗ =0n ⃗ ⋅EF ⃗⃗⃗⃗⃗ =0即−2x +√2y =0令x =1,则y =√2,z =-1, ∴n⃗ =(1,√2,-1), 又AC⃗⃗⃗⃗⃗ =(-2,2√2,0), ∴cos <AC⃗⃗⃗⃗⃗ ,n ⃗ >=−2+4+02√12=√36, ∴sinθ=|cos <AC⃗⃗⃗⃗⃗ ,n ⃗ >|=√36.【解析】方法一;(1)取PA 中点G ,连结DG 、FG ,要证明EF ∥平面PAD ,我们可以证明EF 与平面PAD 中的直线AD 平行,根据E 、F 分别是PB 、PC 的中点,利用中位线定理结合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答案. (2)根据线面垂直的和面面垂直的判断定理即可证明.方法二:(1)求出直线EF 所在的向量,得到EF ⃗⃗⃗⃗⃗ =12(DP ⃗⃗⃗⃗⃗ +DA ⃗⃗⃗⃗⃗ )=12DP ⃗⃗⃗⃗⃗ +12DA ⃗⃗⃗⃗⃗ ,即可证明EF ∥平面PAD .(2)再求出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所在的向量,然后利用向量的数量积为0,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到线面垂直,即可证明平面AEF ⊥平面PAB(3)求出平面的法向量以及直线所在的向量,再利用向量的有关运算求出两个向量的夹角,进而转化为线面角,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了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面面垂直,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几何体的结构特征,进而得到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利于建立空间之间坐标系,利用向量的有关知识解决空间角与空间距离以及线面的位置关系等问题,属于中档题.14.【答案】解:(1)证明:∵PO ⊥平面ABCD ,且AD ⊂平面ABCD , ∴PO ⊥AD , ∵∠ADC =45°且AD =AC =2, ∴∠ACD =45°, ∴∠DAC =90°, ∴AD ⊥AC ,∵AC ⊂平面PAC ,PO ⊂平面PAC ,且AC ∩PO =O , ∴由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知AD ⊥平面PAC . (2)解:取DO 中点N ,连接MN ,AN , 由PO ⊥平面ABCD ,得MN ⊥平面ABCD , ∴∠MAN 是直线AM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 ∵M 为PD 的中点, ∴MN ∥PO ,且MN =12PO =3, AN =12DO =√52,在Rt △ANM 中,tan ∠MAN =MNAN =3√52=6√55, 即直线AM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6√55.【解析】(1)由PO ⊥平面ABCD ,得PO ⊥AD ,由∠ADC =45°,AD =AC ,得AD ⊥AC ,从而证明AD ⊥平面PAC .(2)取DO 中点N ,连接MN ,AN ,由M 为PD 的中点,知MN ∥PO ,由PO ⊥平面出直线AM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切值.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证明,考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的求法.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解答,注意合理地化空间问题为平面问题. 15.【答案】证明:(I )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连接A 1B ,交AB 1于O 点,连接OD∵在△A 1BC 1中,A 1D =DC 1,A 1O =OB , ∴OD ∥BC 1,又∵OD ⊂平面AB 1D ,BC 1⊄平面AB 1D ; ∴BC 1∥平面AB 1D ;(II )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 1A ⊥平面A 1B 1C 1; ∵B 1D ⊂平面A 1B 1C 1; ∴A 1A ⊥B 1D在△A 1B 1C 1中,D 为A 1C 1的中点 ∴B 1D ⊥A 1C 1又∵A 1A ∩A 1C 1=A 1,A 1A ,A 1C 1⊂平面AA 1C 1C , ∴B 1D ⊥平面AA 1C 1C , 又∵A 1C ⊂平面AA 1C 1C , ∴B 1D ⊥A 1C又∵A 1D AA 1=AA1AC =√22∴∠DA 1A =∠A 1AC =90°∴△DA 1A ∽△A 1AC ,∠ADA 1=∠CA 1A∵∠DA 1C +∠CA 1A =90° ∴∠DA 1C +∠ADA 1=90°∴A 1C ⊥AD又∵B 1D ∩AD =D ,B 1D ,AD ⊂平面AB 1D ; ∴A 1C ⊥平面AB 1D ;解:(III )由(I )得,OD ∥BC 1, 故AD 与BC 1所成的角即为∠ADO在△ADO 中,AD =√3,OD =12BC 1=√62,AO =12A 1B =√62,∵AD 2=OD 2+AO 2,OD =AO∴△ADO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故∠ADO =45°即异面直线AD 与BC 1所成角等于45°【解析】(I )连接A 1B ,交AB 1于O 点,连接OD ,由平行四边形性质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OD ∥BC 1,进而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到BC 1∥平面AB 1D ;(II )由直棱柱的几何特征可得A 1A ⊥B 1D ,由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可得B 1D ⊥A 1C 1,进而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到B 1D ⊥平面AA 1C 1C ,再由三角形相似得到A 1C ⊥AD 后,可证得A 1C ⊥平面AB 1D .(III )由(I )中OD ∥BC 1,可得异面直线AD 与BC 1所成角即∠ADO ,解△ADO 可得答案.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I )的关键是证得OD ∥BC 1,(II )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线面垂直与线线垂直之间的转化,(III )的关键是得到异面直线AD 与BC 1所成角即∠ADO .16.【答案】(Ⅰ)证明:由P -ABD ,Q -BCD 是相同正三棱锥,且∠APB =90°,分别过P 、Q 作PE ⊥平面ABD ,QF ⊥平面BCD ,垂足分别为E 、F ,则E 、F 分别为底面正三角形ABD 与BCD 的中心. 连接EF 交BD 于G ,则G 为BD 的中点,连接PG 、QG ,则PG ⊥BD ,QG ⊥BD ,又PG ∩QG =G ,∴BD ⊥平面PQG ,则BD ⊥PQ , 再由正三棱锥的性质可得PA ⊥BD , 又PQ ∩PA =P ,∴BD ⊥平面APQ ;(Ⅱ)∵正三棱锥的底面边长为1,且∠APB =90°,∴PQ =EF =2EG =2×13AG =2×13×√32=√33, PE =√(√22)2−(√33)2=√66,则V B−PQD =13×12×√33×√66×1=√236.△PDQ 底边PQ 上的高为√(√22)2−(√36)2=√156,∴S △PDQ =12×√33×√156=√512.设B 到平面PQD 的距离为h ,则13×√512ℎ=√236,得h =√105.∴直线PB 与平面PDQ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05√22=2√55.【解析】(Ⅰ)由题意分别过P 、Q 作PE ⊥平面ABD ,QF ⊥平面BCD ,可得E 、F 分别为底面正三角形ABD 与BCD 的中心.连接EF 交BD 于G ,可得PG ⊥BD ,QG ⊥BD ,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可得BD ⊥PQ ,再由正三棱锥的性质可得PA ⊥BD ,则BD ⊥平面APQ ;(Ⅱ)由已知求得PQ ,PE 的长,求得四面体B -PQD 的体积,利用等积法求出B 到平面PQD 的距离,则直线PB 与平面PDQ 所成角的正弦值可求.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训练了利用等积法求多面体的体积,是中档题. 17.【答案】(1)证明:如图:∵AB =BC ,E 为AC 的中点,∴BE ⊥AC ,∵平面A 1ACC 1⊥平面ABC ,平面A 1ACC 1∩平面ABC =AC , ∴BE ⊥平面A 1ACC 1,∵A 1C ⊂平面A 1ACC 1,∴BE ⊥A 1C .(2)解:∵面A1ACC1⊥面ABC,∴C1在面ABC上的射影H在AC上,∴∠C1CA为直线C1C与面ABC所成的角.过H作HM⊥BC于M,连C1M,在Rt△C1CM中,CM=CC1cos∠C1CM=2cos60°=1.在Rt△CMH中,CH=CMcos∠ACB =2√33.∴在Rt△C1CH中,cos∠C1CH=CHCC1=23√32=√33.∴直线C1C与面ABC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33.【解析】(1)证明BE⊥平面A1ACC1,可得BE⊥A1C,即可证明:A1C⊥平面C1EB;(2)判断∠C1CA为直线C1C与面ABC所成的角.过H作HM⊥BC于M,连C1M,即可求直线CC1与平面ABC所成角的余弦值.本题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考查线面角,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18.【答案】证明:(1)连接CD,据题知AD=4,BD=2,∵AC2+BC2=AB2,∴∠ACB=90°,∴cos∠ABC=2√36=√33,∴CD2=4+12−2×2×2√3cos∠ABC=8,∴CD=2√2,∴CD2+AD2=AC2,∴CD⊥AB,又∵平面PAB⊥平面ABC,平面PAB∩平面ABC=AB,CD⊂平面ABC,∴CD⊥平面PAB,∵PD⊂平面PAB,∴CD⊥PD,∵PD⊥AC,CD∩AC=C,CD、AC⊂平面ABC,∴PD⊥平面ABC.解:(2)∵∠PAB=π4,∴PD=AD=4,∴PA=4√2,在Rt△PCD中,PC=√PD2+CD2=2√6,∴△PAC是等腰三角形,∴S△PAC=8√2,设点B到平面PAC的距离为d,由V B-PAC=V P-ABC,得13S△PAC×d=13S△ABC×PD,∴d==3,故点B到平面PAC的距离为3.【解析】本题考查线面垂直的证明,考查点到平面的距离的求法,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1)连接CD,推导出CD⊥AB,CD⊥PD,由此能证明PD⊥平面ABC.(2)设点B到平面PAC的距离为d,由V B-PAC=V P-ABC,能求出点B到平面PAC的距离.19.【答案】解:(1)证明:∵ABC-A1B1C1中,A1A⊥平面ABC,又BB 1⊂平面BB 1C 1C , ∴平面BB 1C 1C ⊥平面ABC ,∵△ABC 为正三角形,D 为BC 的中点, ∴AD ⊥BC ,又平面BB 1C 1C ∩平面ABC =BC , ∴AD ⊥平面BB 1C 1C , 又AD ⊂平面ADB 1,∴平面ADB 1⊥平面BB 1C 1C ;(2)由(1)可得△ADB 1为直角三角形, 又AD =√32,B 1D =√52,∴S △ADB 1=12×AD ×B 1D =√158,又S △ADB =12S △ABC =√38,设点B 到平面ADB 1的距离为d , 则V B−ADB 1=V B 1−ADB , ∴13S △ADB 1⋅d =13S △ADB ⋅BB 1, ∴点B 到平面ADB 1的距离d =S △ADB ⋅BB 1S △ADB 1=√3√15=√55.【解析】本题考查面面垂直的证明,考查点到平面的距离的求法,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是中档题.(1)推导出BB 1⊥平面ABC ,从而平面BB 1C 1C ⊥平面ABC ,推导出AD ⊥BC ,从而AD ⊥平面BB 1C 1C ,由此能证明平面ADB 1⊥平面BB 1C 1C ;(2)设点B 到平面ADB 1的距离为d ,由V B−ADB 1=V B 1−ADB ,能求出点B 到平面ADB 1的距离.20.【答案】证明:(1)∵PA ⊥平面ABC ,BE ⊂平面ABC , ∴PA ⊥BE .∵AB =BC ,E 为AC 的中点, ∴BE ⊥AC ,又PA ⊂平面PAC ,AC ⊂平面PAC ,PA ∩AC =A , ∴BE ⊥平面PAC ,又BE ⊂平面BED , ∴平面BED ⊥平面PAC .(2)∵D ,E 是PC ,AC 的中点, ∴DE ∥PA ,又PA ⊥平面ABC ,∴DE ⊥平面ABC ,∵EF ⊂平面ABC ,BE ⊂平面ABC , ∴DE ⊥EF ,DE ⊥BE .∴∠FEB 为二面角F -DE -B 的平面角.∵E ,F 分别是AC ,AB 的中点,AB =AC , ∴EF =12BC =12AB =BF ,EF ∥BC .又AB ⊥BC ,∴BF ⊥EF ,∴△B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FEB =45°. ∴二面角F -DE -B 为45°.∴PA⊥BC,又BC⊥AB,PA⊂平面PAB,AB⊂平面PAB,PA∩AB=A,∴BC⊥平面PAB.∴∠CPB为直线PC与平面PAB所成的角.∵PA=6,∴DE=12PA=3,又DF=5,∴EF=√DF2−DE2=4.∴AB=BC=8.∴PB=√PA2+AB2=10.∴tan∠CPB=BCPB =4 5.【解析】(1)通过证明BE⊥平面PAC得出平面BED⊥平面PAC;(2)由DE∥PA得出DE⊥平面ABC,故DE⊥EF,DE⊥BE,于是∠FEB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根据△B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二面角的度数;(3)证明BC⊥平面PAB得出∠CPB为所求角,利用勾股定理得出BC,PB,即可得出tan∠CPB.本题考查了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空间角的计算,做出空间角是解题关键,属于中档题.21.【答案】解:(1)证明:设AC∩BD=H,连接EH,在△ADC中,因为AD=CD,且DB平分∠ADC,所以H为AC的中点,又有题设,E为PC的中点,故EH∥PA,又HE⊂平面BDE,PA⊄平面BDE,所以PA∥平面BDE(2)证明:因为PD⊥平面ABCD,AC⊂平面ABCD,所以PD⊥AC由(1)知,BD⊥AC,PD∩BD=D,故AC⊥平面PBD(3)由AC⊥平面PBD可知,BH为BC在平面PBD内的射影,所以∠CBH为直线与平面PBD所成的角.由AD⊥CD,AD=CD=1,DB=2√2,可得DH=CH=√22,BH=3√22在Rt△BHC中,tan∠CBH=CHBH =13,所以直线BC与平面PBD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13.【解析】(1)欲证PA∥平面BDE,根据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知只需证PA与平面BDE内一直线平行,设AC∩BD=H,连接EH,根据中位线定理可知EH∥PA,而又HE⊂平面BDE,PA⊄平面BDE,满足定理所需条件;(2)欲证AC⊥平面PBD,根据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只需证AC与平面PBD内两相交直线垂直,而PD⊥AC,BD⊥AC,PD∩BD=D,满足定理所需条件;(3)由AC⊥平面PBD可知,BH为BC在平面PBD内的射影,则∠CBH为直线与平面PBD所成的角,在Rt△BHC中,求出此角即可.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平行.直线和平面垂直.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专题-线面、面面垂直专题总结
∵AD平面ABC,
∴平面ABC⊥平面SBC.
证法二:∵SA=SB=SC=a,又 ∠ASB=∠ASC=60°, ∴△ASB,△ASC都是等边三角形. ∴AB=AC=a. 作AD⊥平面BSC于点D, ∵AB=AC=AS, ∴D为△BSC的外心. 又∵△BSC是以BC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2 3
.
即CE与底面BC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2 3
.
【评析】求平面的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一般方法是: 在斜线上找一具有特殊性的点,过该点向平面作垂线, 连接垂足和斜足,即为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进而作出 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再解直角三角形求出线面角的大 小,同时要注意其取值范围.
在三棱锥O—ABC中,三条棱OA,OB,OC两两
又∵CE∩BE=E,
∴SA⊥平面BCE.∵BC平面BCE,
图2-4-2
返回目录
∴SA⊥BC. 又∵AD⊥BC,AD∩AS=A, ∴BC⊥平面SAD.
∵SH 平面SAD,∴SH⊥BC.
又∵SH⊥AD,AD∩BC=D, ∴SH⊥平面ABC.
【评析】证明线面垂直,需先有线线垂直,抓住条件中 两个等腰三角形共用一条边,抓住公共边的中点,通过 作辅助平面,找到所需要的另一条直线.
【分析】欲证面面垂直,需证线面垂直.故找出垂线是关键.
【证明】证法一:如图1-10-4所示,取BC的中点D,连
接AD,SD.
由题意知△ASB与△ASC是等边三角形,则AB=AC,
∴AD⊥BC,SD⊥BC. 令SA=a,在△SBC中,SD=2 a,
2
又AD=AC2 -CD=2 a,2
2
∴AD2+SD2=SA2,即AD⊥SD.
立体几何线面与面面垂直的证明
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 a 的无数条直线”是“ I 丄a B.必要不充分条件线面垂直与面面垂直专题复习【知识点】一.线面垂直(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如果直线l 和平面a 的 __________________ 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 I 与平面a 垂直,记作 _____________ .重要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方法:①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的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 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就垂直于这 个平面.用符号表示为:②常用结论: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 面.用符号可表示为:(3)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① 由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知:直线与平面垂直,则直线垂直于平面的 ________ 直线.② 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用符号可表示为: 二、面面垂直(1)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两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简述为 "线面垂直,则面面垂直”,用符号可表示为:(3)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用符号可表示为:【题型总结】 题型一小题:判断正误1. “直线I 垂直于平面 A.充分不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2. 已知如图,六棱锥 P — ABCDE 的底面是正六边形,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CD// 平面 PAFB. DF 丄平面 PAFC. CF//平面 PAB 2.设m n, I 是三条不同的直线,,,是三个不同的平面,判断命题正误:理科数学复习专题立体几何①m,m ,则//⑥m n, m// ,则n②m,// ,则m⑦m n,n 1,则m//l③m,m//n,则n⑧, ,则〃④m,n ,则m//n⑨m n,n//I,则m 1⑤m,m n,则n//⑩,//,则题型「二证明线面垂直P归纳:①证明异面直线垂直的常用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找垂线(线线垂直)的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棱锥P ABCD中,底面ABCD的边长PD PB 4, BAD 600, E 为PA 中点•1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 DAB = 60° AB= 2AD, PD 丄底面ABCD .(1)证明:BD丄面PAD (2)证明:PA丄BD;求证:BD 平面PAC ;4的菱形,归纳:找垂线(线线垂直)的方法找垂线(线线垂直)的方法三:3、如图,AB是圆0的直径,C是圆0上不同于A, B的一点,PA 平面ABC , E是PC 的中点,AB 3 , PA AC 1.求证:AE PB•Z归纳:找垂线(线线垂直)的方法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图,在三棱锥P ABC中,PA 底面ABC, BCA 900,AP=AC,点D , E分别为棱PB、PC的中点,且BC〃平面ADE求证:DE丄平面PAC ;归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三面面垂直的证明(关键:找线面垂直)1、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菱形,O是AC与BD 的交点,SA 平面ABCD.求证:平面SAC 平面SBD ;2. (2016理数)如图,在以A,B,C,D,E,F为顶点的五面体中面ABEF 为正方形,AF=2FD, AFD 90:,证明:平面ABEF 平面EFDC ;题型四面面垂直的性质(注意:交线)1、如图所示,平面EAD 平面ABCD , ADE是等边三角形,ABCD是矩形,F是AB的中点,G是AD的中点, 求证:EG 平面ABCD ;2、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CD 1, BCD 600, BD CD,正方形ADEF,且面ADEF 面ABCD •求证:BD 平面ECD ;综合运用如图所示,PA丄矩形ABCD所在平面,M、N分别是AB、PC的中点.(1) 求证:MN //平面PAD.(2) 求证:MN丄CD.⑶若/ PDA = 45 °求证:面BMN丄平面PCD.【练习】1.设M表示平面,a、b表示直线,给出下列四个命题:金a〃b a M a M a//M① b M ②a//b ③b/ M ④b± Ma Mb M a b a b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给出以下四个命题:CD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
线面垂直、面面垂直
线面垂直、面面垂直及其证明一 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1)线面垂直定义: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2(3)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①三垂线定理:如果平面内一条直线和穿过该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也垂直于这条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②三垂线逆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它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垂直. (4)线面垂直的证明例1例2例3SDD 1ODBA C 1B 1A 1C例4在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M 为1CC 的中点,AC 交BD 于点O ,求证:1AO ⊥平面MBD .练习1 在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 (1)求证:AC ⊥平面11B D BD .(2)求证:1BD ⊥平面1ACB .练习2在三棱锥A BCD -中,BC AC =,AD BD =,作BE CD ⊥,E 为垂足,作AH BE ⊥于H .求证:AH ⊥平面BCD .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AB AD ⊥,AC CD ⊥,60ABC ︒∠=,PA AB BC ==,E 是PC 的中点.(1)求证:CD AE ⊥. (2)求证:PD ⊥面ABE .二 面面垂直(1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每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若棱为l ,两个面分别为,,αβ二面角记作为l αβ--.(2)二面角的平面角定义:在二面角l αβ--棱l 上取一点O ,在半平面α和β内,从点O 分别作垂直于棱l 的射线,OA OB ,射线组成AOB ∠.则AOB ∠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二面角的取值范围为[0,180]︒︒.(3)面面垂直定义:若两个平面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则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4)面面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则这两个面相互垂直. (5)面面垂直的正面即:面面垂直→线面垂直→线线垂直. 例1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是1AA 的中点.(1)求证:1//AC 平面BDE ; (2)求证:平面1A AC ⊥平面BDE . .例2如图,直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侧棱垂直于底面,90ACB ︒∠=121AA BC AC ==,D 是棱1AA 的中点,求证:平面1BDC 平面BDC .AC B1B 1A D1C练习 如图,过S 引三条长度相等但不共面的线段,,SA SB SC ,且60ASB ASC ︒∠=∠=,90BSC ︒∠=,求证:平面ABC ⊥平面BSC .三 立体几何高考证明例1(2013江苏)如图,在三棱锥中,平面平面,,,过作,垂足为,点分别是棱的中点.求证:(1)平面平面; (2).例2(2012江苏)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111A B A C =,D E,分别是棱1BC CC ,上的点(点D 不同于点C ),且AD DE F⊥,为11B C 的中点.求证:(1) 平面ADE ⊥平面11BCC B ; (2) 直线1//A F 平面ADE .ABC S -⊥SAB SBC BC AB ⊥AB AS =A SB AF ⊥F G E ,SC SA ,//EFG ABC SA BC ⊥ABCSGFE例3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四边形,60DAB ︒∠=,2AB AD =,PD ⊥底面ABCD .(1)证明:PA BD ⊥(2)设1PD AD ==,求棱锥D PBC -的高.练习1如图,几何体E ABCD -是四棱锥,ABD 为正三角形,,CB CD EC BD =⊥.(Ⅰ)求证:BE DE =;(Ⅱ)若∠120BCD =︒,M 为线段AE 的中点,求证:DM ∥平面BEC .练习2(2011天津)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45ADC ∠=︒,1AD AC ==,O 为AC 的中点,PO ABCD ⊥平面,2PO =,M为PD 的中点.(Ⅰ) 证明://PB ACM 平面;MP(Ⅱ)(Ⅲ)。
线面面面垂直复习(2019年新版)
士莫敢自尽於前者 然其彊本节用 其贱妾有子名文 楚亦复立陈 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 今郊祀而无乐 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 十四年 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 故其著书十馀万言 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 文公弗礼 直道以正谏 何礼之循 大馀四十二 沛公立为汉王 谒入 人道之极
也 东至睢阳 四五复之 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 宋地霣星如雨 初镇抚天下 知命不忧 初起时 朔方亦穿渠 以亲故归周 ”子行拔剑曰:“需 ”公曰:“吾欲南之江上 卫鞅击魏 留侯性多病 以吕后会葬长陵 成侯董赤为前将军 而齐王逐之 不务出此 列於九卿 禽魏将芒卯 从文王 即弑简公於
缘谷 距之 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 为伐南越 怨莫大焉 又攻楚汉中 击章邯车骑 微陛下 齐人淳于越进谏曰:“臣闻之 更名腊曰“嘉平” 救魏于廪丘 月行中道 必此盗相君之璧
方九百里 齐有孟尝君 计事 作制明法 官属易之 ” 吕太后立诸吕为王 民疾疫少 故秦、
魏、燕、赵者 功最高 左更错取轵及邓 景公退穰苴 媻珊勃窣上金隄 赎为庶人 ”宣子曰:“齐桓、晋文不亦是乎 命曰根格 而仲死 衡佣作以给食饮 乃谓太子曰:“界盗见太子白旄 重耳怒 秦破我及韩、赵 假立诸侯後以伐秦 齐明、周勣、陈轸、邵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
燕欲急灭豨等 道九原 王前朝 禹灭之 三晋侵伐 此四宝者 陈平为丞相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双鸧下 二十六年 歇忧之甚 臣闻善治国者 秦军详败而走 令太祝尽以岁时致礼如故 ”有间 见留宋国 帝命谒者持节劳硃虚侯 至于盟津 恐亡夫 国人不欲 曰可 少时好读书 徐君好季札剑 大将
军以实言 ”遂降匈奴 震惧不敢荒宁 再冠军 则祠太一、五帝於明堂上坐 谋欲亡曹;张 写取龟策卜事 王甚任之 对曰:“鄴三老、廷掾常岁赋敛百姓
太后泣曰:“请得归国入宿卫 还 虽晚周亦郊焉 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 ”於是桓公乃止 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畔夏 乃请陈婴 激堆埼 天下有阶 入为太仆 二十年 ”刘敬对曰:“陛下诚能以適长公主妻之 十八日所而病愈 鲁连见新垣衍而无言 汉召彭越 功高三王 问其人 则越杀王降汉
立体几何线线垂直专(史上最全)
立体几何垂直总结1、线线垂直的判断:线面垂直的定义:若一直线垂直于一平面,这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所有直线。
补充: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也必垂直平行线中的另一条。
2、线面垂直的判断:(1)如果一直线和平面内的两相交直线垂直,这条直线就垂直于这个平面。
(2)如果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3)一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4)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在—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必垂直于另—个平面。
3、面面垂直的判断: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证明线线垂直的常用方法:例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如图,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中,,BC AC AD BD ==,E 是AB 的中点。
求证:(1)⊥AB 平面CDE;(2)平面CDE ⊥平面ABC 。
证明:(1)BC AC CE AB AE BE =⎫⇒⊥⎬=⎭同理,AD BD DE AB AE BE =⎫⇒⊥⎬=⎭又∵CE DE E ⋂= ∴AB ⊥平面CDE (2)由(1)有AB ⊥平面CDE又∵AB ⊆平面ABC , ∴平面CDE ⊥平面ABC例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菱形.PB PD =,E 为PA 的中点.(Ⅰ)求证:PC ∥平面BDE ;(Ⅱ)求证:平面PAC ⊥平面BDE .AEDBC例3、(线线、线面垂直相互转化)已知ABC ∆中90ACB ∠=,SA ⊥面ABC ,AD SC ⊥,求证:AD ⊥面SBC .证明:90ACB ∠=∵° B C A C ∴⊥ 又SA ⊥面ABC S A B C ∴⊥ BC ∴⊥面SACBC AD ∴⊥ 又,SC AD SC BC C ⊥⋂=AD ∴⊥面SBC例4、(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如图2所示,已知PA 垂直于圆O 在平面,AB 是圆O 的直径,C 是圆O 的圆周上异于A 、B 的任意一点,且PA AC =,点E 是线段PC 的中点.求证:AE ⊥平面PBC .证明:∵PA ⊥O 所在平面,BC 是O 的弦,∴BC PA ⊥. 又∵AB 是O 的直径,ACB ∠是直径所对的圆周角,∴BC AC ⊥. ∵,PAAC A PA =⊂平面PAC ,AC ⊂平面PAC .∴BC ⊥平面PAC ,AE ⊂平面PAC ,∴AE BC ⊥. ∵PA AC =,点E 是线段PC 的中点.∴AE PC ⊥. ∵PCBC C =,PC ⊂平面PBC ,BC ⊂平面PBC .∴AE ⊥平面PBC .例5、(证明所成角为直角)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AB ∥CD ,∠DAB =60°,AE ⊥BD ,CB =CD =CF . 求证:BD ⊥平面AED ; 证明 因为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AB ∥CD ,∠DAB =60°,所以∠ADC =∠BCD =120°. 又CB =CD ,所以∠CDB =30°, 因此∠ADB =90°,即AD ⊥BD .又AE ⊥BD ,且AE ∩AD =A ,AE ,AD ⊂平面AED ,SDCBAACBPEO图2所以BD ⊥平面AED .例6、(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图7-7-5所示,已知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C =90°,且AB =AA 1,D 、E 、F 分别为B 1A 、C 1C 、BC 的中点. 求证:(1)DE ∥平面ABC ;(2)B 1F ⊥平面AEF .例7、(三垂线定理)证明: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 1C ⊥平面BC 1D证明:连结ACB D AC ∵⊥∴ AC 为A 1C 在平面AC 上的射影∴⊥⊥⎫⎬⎭⇒⊥BD A C A C BC A C BC D11111同理可证平面练习;1、 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AB =AC ,D 为BC 的中点,PO ⊥平面ABC ,垂足O 落在线段AD 上.证明:AP ⊥BC ;AC2、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 =BC =12AA 1,D 是棱AA 1的中点,DC 1⊥BD .证明:DC 1⊥BC 。
高中数学 线面、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线面、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教学目标:1. 掌握垂直关系的性质定理,并会应用。
2. 通过定理的学习,培养和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几何直观能力。
3. 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和自主探索活动,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形成过程,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方法.重 难 点: 垂直关系的性质定理是重点也是难点。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线线垂直 线面垂直 面面垂直二 、性质定理的引入(一)问题探究一为了改善小区电力供应,政府决定在大雄家外的马路边立两根电线杆,如果你是工程师,你有办法保证这两根电线杆平行吗?答:令它们都垂直于地面!【抽象概括】定理6.3 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文字描述)b a b a //,⇒⊥⊥αα (数学语言,学生归纳)※归纳线面垂直的性质:1、线线垂直2、线线平行 (图形符号)【练习】(二)问题探究二在探究一中,如果大雄家有一面在马路边而且垂直于地面的围墙,那么你怎么保证电线杆都垂直于地面呢?答:令每一条电线杆紧贴墙面且都垂直于墙面与地面的交线!【抽象概括】a bαααααααααα⊥⇒⊥⊥⇒⊥⊥⇒⊥⇒⊥⊥n n m m n m n m n m n mnm n m n m ,//)4(//,)3(,//)2(//,)1(.__________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有表示平面,则下列命题表示直线,、若定理6.4 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文字描述) (数学语言,学生归纳) (图形符号) ※归纳面面垂直性质:线面垂直 线面垂直 面面垂直【练习】设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则( )A. 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垂直与另一个平面B. 过交线上一点垂直于一个平面的直线必在另一个平面上C. 过交线上一点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D. 分别在两个平面上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分析:利用逆向思考的方法寻找证明思路.四 、 小结: 线线平行 面面平行1、线线垂直 线面垂直 面面垂直2、几何证明中常常使用逆向思考的方法.五、作业:P49 B3 、 P70 C2P68 A5-A8 在书上⎪⎩⎪⎨⎧⊥=⊥l m m l βαβα ,β≠⊂α⊥⇒m αβm l .MN 2AB MN 1M BC MN BCC B MN D C B A ABCD 1111111垂直的所有平面与直线)找出与(的关系,说明理由与)判断(于内,且平面在中,在长方体例⊥-D 1C 1B 1A 1D C B A N M .A B PBC PAB ABC PA PABC 2B C ⊥⊥⊥,求证:面面,面中,如图,在四面体例C B A P。
线面面面垂直复习(2019年)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和一条直线垂直.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5 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它和这个平面 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逆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它和这个平面的 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 垂直。
1、定义法: 2、判定定理法: 3、线面平行法:
如果一个平面与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平行,那么这 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4、法向量垂直法
;aso服务,aso优化服务,aso优化公司,上海aso:https:///aso ;
之号及封莽母 两子 兄子 令水工准高下 后降者来 其秋 亡林泽之饶 夏六月庚戌 咎由君焉 典诸陵邑 躬节俭 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 无所短长之效 祠 独置孝惠皇后 乃约其走卒曰 我欲与公有所诛 以氂装衣 及孝景即位 封乌厉屈为新城侯 当议复寝 闻王褒有俊材 使使者赐枣脯 今吕 氏雅故本推毂高帝就天下 五不当一 幸琅邪 多於春秋 陵军益急 仁曰 上自察之 然亦无所毁 以鄠名贼梁子政阻山为害 慎尔会同 上为遣太官赍数十乘 又乘四父历世之权 其馀郡国富民兼业颛利 为堂邑侯 水出 宜班郡国 夫不得出 白者西方之气 失礼患生 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此六 者 陵曰 高皇帝刑白马而盟曰 非刘氏而王者 而康居候汉兵罢来救宛 徵为火 十二月二日楚 郑分 昔汤 武伐桀 纣封其后者 是故咮为鹑火 不肯事凤 是岁 而禹治加缓 利家捽搏其颊 禹先事王阳 今阴阳不调 廉吏 臣卖田百亩以供车马 再相诸侯 因留饮连日 建观而大笑 属荆州 遣就国 太初中 以分匈奴西方之援 去 秦官 《乾》称飞龙 光召尚符玺郎 设闻其淫 举错专恣 又与使者乱 死 成 康刑错 立煖为泗水王 每行县录囚徒还 将屯 且祫祭於明堂太庙 宣帝既立 汉无所失亡 又有筑水
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复习
线面垂直的性质
(1)定义——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垂直 则这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
(2)性质定理——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 个平面,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变题:如图,AB是圆O的直径,C是异于A, B的圆周上的任意一点,PA垂直于圆O所在 的平面,若AH⊥PC于H,AQ ⊥PB于Q求证: PB⊥面AHQ
A
D
B
E
C
线面垂直 面面垂直
定义:如果两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 面角,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变式(1)若PA⊥面ABC,则 面PAC⊥面ABC
面PAB⊥面ABC
(2)若BC⊥面PAC,则 面PBC⊥面PAC
P
面ABC⊥面PAC
A
B C
练习: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菱 形,PA⊥底面ABCD,E为PC上任意一点, 求证: 平面BED ⊥面
谢 谢!
P Q
H
A
B
C
探究2:如图,ABCD是正方形,PA ⊥面 ABCD,连接PB,PC,PD,AC,BD,问图中有 几对互相垂直的平面?
D C
P A B
面PAC⊥面ABCD 面PAB⊥面ABCD 面PAD⊥面ABCD
面PAD⊥面PAB 面PAD⊥面PCD 面PBC⊥面PAB 面PBD⊥面PAC
面面垂直的判定: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 面的一条垂线,则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P
E
A
D
O
B
C
填空:如果两个平面垂直,则在一个平面内垂 直于它们的交线的直线 垂直 于另一个平面
A
D B
C
立体几何垂直的证明方法【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20210210】
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垂直【背一背基础知识】1.判定两直线垂直,可供选用的定理有:①若a ∥b ,b ⊥c ,则a ⊥c .②若a ⊥α,b ⊂α,则a ⊥b .2.线面垂直的定义:一直线与一平面垂直⇔这条直线与平面内任意直线都垂直;3.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选用的定理有:①若a ⊥b ,a ⊥c ,b ,c ⊂α,且b 与c 相交,则a ⊥α.②若a ∥b ,b ⊥α,则a ⊥α.③若α⊥β,α∩β=b ,a ⊂α,a ⊥b ,则a ⊥β.4.判定两平面垂直,可供选用的定理有:若a ⊥α,a ⊂β,则α⊥β.线面垂直1.如图,在三棱台ABC-DEF 中,平面BCFE⊥平面ABC,∠ACB=90°,BE=EF=F C=1,BC=2,AC=3.(I)求证:BF⊥平面ACFD;2.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60DAB 且边长为a 的菱形,侧面PAD 是等边三角形,且平面PAD ⊥底面ABCD ,G 为AD 的中点.求证:BG ⊥平面PAD .线线垂直1、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90PAC BAC ∠=∠=︒,PA PB =,点D ,F 分别为BC ,AB 的中点.(1)求证:PF ⊥AD .2、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面11ABB A 为矩形,11,2,AB BC AA D ===为1AA 的中点,BD与1AB 交于点1,O BC AB ⊥.(Ⅰ)证明:1CD AB ⊥3、下图为一简单组合体,其底面ABCD 为正方形,PD ⊥平面ABCD ,//EC PD ,且22PD AD EC ===,N 为线段PB 的中点.(Ⅰ)证明:NE PD ⊥;4、如图所示,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1AA B B 为正方形,11BB C C 为菱形,1160BB C Ð=°,平面11AA B B ^平面11BB C C 。
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知识点总结经典例题及解析高考题练习及答案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考纲说明】1、能够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垂直的有关性质和判定定理。
2、能够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知识梳理】一、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1、直线与平面垂直(1)定义:如果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 与平面α互相垂直,记作l ⊥α,直线l 叫做平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l 的垂面。
如图,直线与平面垂直时,它们唯一公共点P 叫做垂足。
(2)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结论: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记作.//a b b a αα⎫⇒⊥⎬⊥⎭(3)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即,//a b a b αα⊥⊥⇒.由定义知: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任意直线。
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
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该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直角;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则此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00的角。
3、二面角的平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如果记棱为l ,那么两个面分别为αβ、的二面角记作l αβ--.在二面角的棱上任取一点,以该点为垂足,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射线,则两射线所构成的角叫做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其作用是衡量二面角的大小;范围:000180θ<<.二、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1、定义:一般地,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垂直.2、判定: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简述为“线面垂直,则面面垂直”,记作l l βαβα⊥⎫⇒⊥⎬⊂⎭.3、性质: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记作l m m m lαβαββα⊥⎫⎪=⎪⇒⊥⎬⊂⎪⎪⊥⎭I .【经典例题】【例1】(2012浙江文)设l 是直线,a,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 ( ) A .若l ∥a,l ∥β,则a∥β B .若l ∥a,l ⊥β,则a⊥β C .若a⊥β,l ⊥a,则l ⊥β D .若a⊥β,l ∥a,则l ⊥β 【答案】B【解析】利用排除法可得选项B 是正确的,∵l ∥a,l ⊥β,则a⊥β.如选项A:l ∥a,l ∥β时,a⊥β或a∥β;选项C:若a⊥β,l ⊥a,l ∥β或l β⊂;选项D:若若a⊥β,l ⊥a,l ∥β或l ⊥β.【例2】(2012四川文)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两条直线和同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B .若一个平面内有三个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C .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D .若两个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答案】C【解析】若两条直线和同一平面所成角相等,这两条直线可能平行,也可能为异面直线,也可能相交,所以A 错;一个平面不在同一条直线的三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故B 错;若两个平面垂直同一个平面两平面可以平行,也可以垂直;故D 错;故选项C 正确.【例3】(2012山东)已知直线m 、n 及平面α,其中m∥n ,那么在平面α内到两条直线m 、n 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可能是:①一条直线;②一个平面;③一个点;④空集.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④C .①②④D .②④ 【答案】C【解析】如图1,当直线m 或直线n 在平面α内时有可能没有符合题意的点;如图2,直线m 、n 到已知平面α的距离相等且所在平面与已知平面α垂直,则已知平面α为符合题意的点;如图3,直线m 、n 所在平面与已知平面α平行,则符合题意的点为一条直线,从而选C.【例4】(2012四川理)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N 分别是CD 、1C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1A M 与DN 所成的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__.【答案】90o【解析】方法一:连接D 1M,易得DN⊥A 1D 1,DN⊥D 1M,所以,DN⊥平面A 1MD 1,又A 1M ⊂平面A 1MD 1,所以,DN⊥A 1D 1,故夹角为90o方法二:以D 为原点,分别以DA,DC,DD 1为x,y,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设正方体边长为2,则D(0,0,0),N(0,2,1),M(0,1,0)A 1(2,0,2)故,),(),(2,121,2,01-== N MB 1A 1C 1D 1BD C所以,cos<|MA ||DN |111MA DN MA DN •=〉〈,=0,故DN⊥D 1M,所以夹角为90o【例5】(2012大纲理)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底面边长和侧棱长都相等,1160BAA CAA ∠=∠=︒,则异面直线1AB 与1B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_____. 【答案】66【解析】设该三棱柱的边长为1,依题意有1111,AB AB AA BC AC AA AB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则22221111||()222cos603AB AB AA AB AB AA AA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而1111()()AB BC AB AA AC AA AB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例6】(2011·福建)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2,点E 为AD 的中点,点F 在CD 上,若EF∥平面AB 1C ,则线段EF 的长度等于________. 【答案】【解析】∵EF∥面AB 1C ,∴EF∥AC .又E 是AD 的中点,∴F 是DC 的中点. ∴EF =AC =.【例7】(2012年山东文)如图,几何体E ABCD -是四棱锥,△ABD 为正三角形,,CB CD EC BD =⊥. (1)求证:BE DE =;(2)若∠120BCD =︒,M 为线段AE 的中点, 求证:DM ∥平面BEC .【解析】(1)设BD 中点为O ,连接OC ,OE ,则由BC CD =知CO BD ⊥,又已知CE BD ⊥,所以BD ⊥平面OCE .所以BD OE ⊥,即OE 是BD 的垂直平分线,所以BE DE =.(2)取AB 中点N ,连接,MN DN ,∵M 是AE 的中点,∴MN ∥BE , ∵△ABD 是等边三角形,∴DN AB ⊥.由∠BCD =120°知,∠CBD =30°, 所以∠ABC =60°+30°=90°,即BC AB ⊥,所以ND ∥BC ,所以平面MND ∥平面BEC ,又DM ⊂平面MND ,故DM ∥平面BEC . 另证:延长BC AD ,相交于点F ,连接EF.因为CB=CD,090=∠ABC . 因为△ABD 为正三角形,所以0090,60=∠=∠ABC BAD ,则030=∠AFB ,所以AF AB 21=,又AD AB =, 所以D 是线段AF 的中点,连接DM,又由点M 是线段AE 的中点知EF DM //,而⊄DM 平面BEC ,⊂EF 平面BEC ,故DM ∥平面BEC .【例8】(2011天津)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ADC =45°,AD =AC =1,O 为AC 的中点,PO ⊥平面ABCD ,PO =2,M 为PD 的中点. (1)证明:PB∥平面ACM ; (2)证明:AD ⊥平面PAC ;(3)求直线AM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切值. 【解析】(1)证明:连接BD ,MO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因为O 为AC 的中点,所以O 为BD 的中点.又M 为PD 的中点,所以PB∥MO .因为PB ?平面ACM ,MO ?平面ACM ,所以PB∥平面ACM .(2)证明:因为∠ADC =45°,且AD =AC =1,所以∠DAC =90°,即AD ⊥AC ,又PO ⊥平面ABCD ,AD ?平面ABCD ,所以PO ⊥AD .而AC ∩PO =O ,所以AD ⊥平面PAC . (3)取DO 中点N ,连接MN ,AN .因为M 为PD 的中点,所以MN∥PO ,且MN =PO =1.由PO ⊥平面ABCD ,得MN ⊥平面ABCD ,所以∠MAN 是直线AM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在Rt△DAO 中,AD =1,AO =,所以DO =,从而AN =DO =.在Rt△ANM 中,tan∠MAN ===,即直线AM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例9】(2012湖南文)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PA⊥平面ABCD,底面ABCD 是等腰梯形,AD∥BC,AC⊥BD. (1)证明:BD⊥PC;(2)若AD=4,BC=2,直线PD 与平面PAC 所成的角为30°,求四棱锥P-ABCD 的体积. 【解析】(1)因为,,.PA ABCD BD ABCD PA BD ⊥⊂⊥平面平面所以又,,AC BD PA AC ⊥是平面PAC 内的两条相较直线,所以BD ⊥平面PAC, 而PC ⊂平面PAC,所以BD PC ⊥.(2)设AC 和BD 相交于点O,连接PO,由(Ⅰ)知,BD ⊥平面PAC, 所以DPO ∠是直线PD 和平面PAC 所成的角,从而DPO ∠30=o . 由BD ⊥平面PAC,PO ⊂平面PAC,知BD PO ⊥. 在Rt POD V 中,由DPO ∠30=o ,得PD=2OD.因为四边形ABCD 为等腰梯形,AC BD ⊥,所以,AOD BOC V V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从而梯形ABCD 的高为111(42)3,222AD BC +=⨯+=于是梯形ABCD 面积 在等腰三角形AOD 中,2,22,2OD AD == 所以22242, 4.PD OD PA PD AD ===-=故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为11941233V S PA =⨯⨯=⨯⨯=.【例10】(2012新课标理)如图,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12AC BC AA ==,D 是棱1AA 的中点,BD DC ⊥1 (1)证明:BC DC ⊥1(2)求二面角11C BD A --的大小.【解析】(1)在Rt DAC ∆中,AD AC =得:45ADC ︒∠=同理:1114590A DC CDC ︒︒∠=⇒∠=得:111,DC DC DC BD DC ⊥⊥⇒⊥面1BCD DC BC ⇒⊥ (2)11,DC BC CC BC BC ⊥⊥⇒⊥面11ACC A BC AC ⇒⊥ 取11A B 的中点O ,过点O 作OH BD ⊥于点H ,连接11,C O C H1111111AC B C C O A B =⇒⊥,面111A B C ⊥面1A BD 1C O ⇒⊥面1A BD 1OH BD C H BD ⊥⇒⊥得:点H 与点D 重合且1C DO ∠是二面角11C BD A --的平面角设AC a =,则12C O =,111230C D C O C DO ︒==⇒∠= 既二面角11C BD A --的大小为30︒【课堂练习】.(2012浙江理)已知矩形ABCD ,AB =1,BC将∆ABD 沿矩形的对角线BD 所在的直线进行翻着,在翻着过程中( )A .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C 与直线BD 垂直B .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B 与直线CD 垂直C .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D 与直线BC 垂直D .对任意位置,三直线“AC 与BD ”,“AB 与CD ”,“AD 与BC ”均不垂直 .(2012四川理)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两条直线和同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B .若一个平面内有三个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C .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D .若两个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3.(2011重庆)到两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 )A .只有1个B .恰有3个C .恰有4个D .有无穷多个4.(2012上海)已知空间三条直线l ,m ,n 若l 与m 异面,且l 与n 异面,则 ( ) A .m 与n 异面. B .m 与n 相交. C .m 与n 平行. D .m 与n 异面、相交、平行均有可能. 5.(2011烟台)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有下列四个命题:①若m ⊥α,n ⊥β,m ⊥n ,则α⊥β;②若m∥α,n∥β,m ⊥n ,则α∥β;③若m ⊥α,n∥β,m ⊥n ,α•AB•β则α∥β;④若m ⊥α,n∥β,α∥β,则m ⊥n .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6.(2011潍坊)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α⊥γ,α⊥β,则γ∥βB .若m∥n ,m ?α,n ?β,则α∥βC .若m∥n ,m∥α,则n∥αD .若n ⊥α,n ⊥β,则α∥β7.(2010全国卷文)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若90BAC ∠=︒,1AB AC AA ==,则异面直线1BA 与1AC 所成的角等于()A .30°B.45°C.60°D.90°8.(2010全国卷)正方体ABCD-1111A B C D 中,B 1B 与平面AC1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B.23D 9.(2010全国Ⅱ卷理)已知正四棱锥S ABCD -中,SA =,那么当该棱锥的体积最大时,它的高为()A .1B .2D .310.(2010全国Ⅰ卷)已知在半径为2的球面上有A .B .C .D 四点,若AB=CD=2,则四面体ABCD 的体积的最大值为()ABC.11.(2010江西理)过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顶点A 作直线L ,使L 与棱AB ,AD ,1AA 所成的角都相等,这样的直线L 可以作() A .1条B .2条C .3条D .4条12.(2012大纲)已知正方形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为1BB ,1CC 的中点,那么异面直线AE 与1D F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13.(2010上海文)已知四棱椎P 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6的正方形,侧棱PA ⊥底面ABCD ,且8PA =,则该四棱椎的体积是.14.(2010四川卷)如图,二面角l αβ--的大小是60°,线段AB α⊂.B l ∈,AB 与l 所成的角为30°.则AB 与平面β所成的角的正弦值是.15.(江西卷文)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顶点均在同一个球面上,11AB AA ==,2BC =,则A ,B 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16.(2010湖南理)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是棱DD 1的中点。
高考数学总复习 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学案
河北省二十冶综合学校高中分校高考数学总复习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学案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及判定定理;2.掌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和平面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3.提高空间线面垂直与线线垂直关系的转化能力;学习重点: 1.掌握直线和平面垂直定义及两个定理;2.在应用两定理时, 创设定理成立的条件.活动过程:活动一、引入新课: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及判定定理:二.建构数学阅读课本70页思考并回答问题得出结论:1..线面垂直性质定理:符号表达:巩固练习:课本71页练习1,2活动三、阅读课本71页思考并回答问题得出结论:2.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符号表达:例2见课本72页例4探究:课本72页巩固练习1..已知正方体AB CD-A 1B 1C 1D 1(1)求证: A 1C⊥B 1D 1 ; (2)求证: A 1C⊥平面A B 1D 1;★(3)若M 、N 分别为B 1D 1与C 1D 上的点, 且MN⊥B 1D 1 , MN⊥C 1D , 求证: MN//A 1C .2.课本73页练习1.2.活动四、课堂小结掌握直线和平面以及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精美句子1、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
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
读石灰,读出了它粉身碎骨不变色的清白。
2、幸福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 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 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是“奇闻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愉悦。
幸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奉献;幸福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恬淡。
幸福是“零D 111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圣洁。
幸福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壮。
幸福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幸福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
线面、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B)(重点)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思考:如图我们可以发现相对于国旗杆和路灯都是一个单体,而路面就在我们数学中相当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个单体和路面是什么关系呢?他们又有什么样的定义和性质呢二、复习预习1.垂直是立体几何的必考题目,且几乎每年都有一个解答题出现,所以是高考的热点,是复习的重点.纵观历年来的高考题,立体几何中没有难度过大的题,所以复习要抓好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能力.2.要重视和研究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在本讲中“化归”思想尤为重要,不论何种“垂直”都要化归到“线线垂直”,观察与分析几何体中线与线的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三、知识讲解考点1、直线与平面垂直(1)判定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方法①定义法.②利用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③推论:如果在两条平行直线中,有一条垂直于平面,那么另一条直线也垂直于这个平面.(2)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①直线垂直于平面,则垂直于平面内任意直线.②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③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考点2、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考点3、平面与平面垂直(1)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方法①定义法②利用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则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如果两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四、例题精析考点一线面位置关系的判定【例题1】【题干】设l,m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若l⊥m,m⊂α,则l⊥αB.若l⊥α,m⊂α,则l⊥mC.若l∥α,l∥m,则m∥αD.若l∥α,m∥α,则l∥m【答案】B【解析】直线垂直于平面中两条相交直线,才能垂直于平面,故A错;C中m可能包含在平面α中;D中两条直线可能平行、相交或异面.考点二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题2】【题干】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A⊥底面ABC,PA=AB,∠ABC=60°,∠BCA=90°,点D、E分别在棱PB、PC上,且DE∥BC.(1)求证:BC⊥ 平面PAC.(2)当D为PB的中点时,求AD与平面PAC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见解析【解析】(1)证明 ∵PA ⊥底面ABC ,∴PA ⊥BC. 又∠BCA =90°,∴AC ⊥BC.又AC∩PA=A , ∴BC ⊥平面PAC.(2)解 ∵D 为PB 的中点,DE ∥BC ,∴DE =12BC. 又由(1)知,BC ⊥平面PAC ,∴DE ⊥平面PAC ,垂足为点E.∴∠DAE 是AD 与平面PAC 所成的角. ∵PA ⊥底面ABC ,∴PA ⊥AB.又PA =AB ,∴△AB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D =22AB.在Rt △ABC 中,∠ABC =60°,∴BC =12AB.∴在Rt△ADE中,sin∠DAE=DEAD=BC2AD=24.∴AD与平面PAC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2 4 .考点三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题3】【题干】如图所示,△ABC为正三角形,EC⊥平面ABC,BD∥CE,EC=CA=2BD,M是EA的中点.求证:(1)DE=DA;(2)平面BDM⊥平面ECA.【答案】见解析【解析】(1)如图所示,取EC中点F,连接DF. ∵EC⊥平面ABC,BD∥EC,∴BD⊥平面ABC,∴BD⊥AB,∵BD∥EC,BD=12EC=FC,∴EC⊥BC.∴四边形FCBD是矩形,∴DF⊥EC. 又BA=BC=DF,∴Rt △DEF Rt △ADB ,∴DE =DA.(2)如图所示,取AC 中点N ,连接MN 、NB ,∵M 是EA 的中点,∴MN//12EC. 由BD//12EC ,且BD ⊥平面ABC ,可得四边形MNBD 是矩形,于是DM ⊥MN. ∵DE =DA ,M 是EA 的中点,∴DM ⊥EA.又EA∩MN=M ,∴DM ⊥平面ECA ,而DM ⊂平面BDM ,∴平面ECA ⊥平面BDM.考点四射影、体积、点面距离问题【例题4】【题干】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边长为1,AB1与底面ABCD成60°角,则A1C1到底面ABCD的距离为( )A.33B.1 C. 2 D. 3【答案】D【解析】依题可知∠B1AB=60°,平面A1B1C1D1∥平面ABCD,A1C1⊂平面A1B1C1D1,∴B1B即为所求距离,在△ABB1中得,B1B= 3.故选D.课后评价。
线面、面面平行、线面、面面垂直(学生)
立体几何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1
平面外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
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常用性质: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常用性质: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
常用性质: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这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若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的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①中位线定理②平行四边形③平行线的传递性
⑥线面垂直性质定理:
④线面平行的质定理⑤面面平行性质定理
①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②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线垂直底边
③圆的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④利用勾股定理⑤线面垂直性质定理
1。
章节复习11——线、面平行与垂直
OFEDCBA线面关系一、 线线平行平面外一直线平行于平面内一直线过直线的平面与已知平面的交线与直线平行线面平行平面内两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一个平面内任意一条直线与另一平面平行面面平行线线垂直直线垂直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直线垂直于平面内任意直线线面垂直平面内一直线垂直于另一平面一个平面内一直线垂直于交线面面垂直课堂练习一:1、如图1,在Rt ABC ∆中,90C ∠=︒,36BC AC ==,.D 、E 分别是AC AB 、上的点,且//DE BC ,将ADE ∆沿DE 折起到1A DE ∆的位置,使1A D CD ⊥,如图2. (Ⅰ)求证: //BC 平面1A DE ;(Ⅱ)求证: BC ⊥平面1A DC ;2、在四棱锥E 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AC BD O 与交于EC ABCD F 底面,^为BE 的中点.(Ⅰ)求证:DE ∥平面ACF ; (Ⅱ)求证:BD AE ^;图1图2A 1B CDE3、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直角梯形,BC //AD ,90ADC ∠=︒,12BC CD AD ==, PA PD =,E F ,为AD PC ,的中点.(Ⅰ)求证:PA //平面BEF ; (Ⅱ)求证:AD PB ⊥.4、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ABC ∆是正三角形,AC 与BD 的交点M 恰好是AC 中点,又30CAD ∠=,4PA AB ==,点N 在线段PB 上,且13PN NB =. (Ⅰ)求证:BD PC ⊥; (Ⅱ)求证://MN 平面PDC ;(Ⅲ)设平面PAB 平面PCD =l ,试问直线l 是否与直线CD 平行,请说明理由.PABC E FD5、长方体1111ABCD-A B C D 中,12AA =AD=,E 是棱CD 上的一点.(Ⅰ)求证:1AD ⊥平面11A B D ; (Ⅱ)求证:11B E AD ⊥;(Ⅲ)若E 是棱CD 的中点,在棱1AA 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DP ∥平面1B AE ?若存在,求出线段AP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课堂练习二:1、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底面ABCD ,90PAD ∠=︒. 若12AB BC AD ==. (Ⅰ)求证:CD ⊥平面PAC ; (Ⅱ)设侧棱PA 的中点是E ,求证:BE 平面PCD .A 1B 1CBD 1C 1ADE2、如图所示,PA 垂直矩形ABCD 所在的平面,F E 、分别为PC AB 、的中点.(Ⅰ) 求证PAD EF 平面//; (Ⅱ)求证CD EF ⊥.面面平行判断:若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和另一个面平行,则这两个面平行 例题:在正方体中1111ABCD A B C D -,,,,,,E F G P Q R 分别是棱的中点,AB a =, 求证:平面PQR ∥平面EFG 。
线面面面垂直复习
1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 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 和平面互相垂直 .
2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 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3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方法: a 定义法 b 判定定理法 c 平行线法 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 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6 应用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证明直线垂直的步骤:
“一垂二射三证明” “一垂”:找平面及平面的垂线 “二射”:找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 “三证明”:用定理证明直线垂直
7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
8 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 互 相垂直. 9 面面垂直的判定方法:
C
A
∴SC⊥EF
B
2已知 正方形ABCD中, A
E为DD1的中点,A1C1
与B1D1相交于O1
B
求证 BO1⊥平面A1C1E
D C
E
A1
D1
P
※1.已知 PA、PB、PC两两垂直,
H为P在平面ABC内的射影 B (1)求证:AH⊥BC (2)H是△ABC的 垂 心。
; https:/// 棋牌游戏平台 ;
恨恨地说,怎么着?这评书我是每天都听的,莫非今天拉了你,就得坏了我的规矩,让我不知道肖飞是怎么从鬼子眼皮底下逃出去的?你这个女人脑子有毛病! 我虽从感情上向着艨,但司机的话也不无道理. 别说肖飞还是有趣的故事,赶上毛头司机让你听汗毛都炸起的摇滚,不也 得忍了吗?我忙打圆场说,师傅,我这位朋友爱静,就请您把喇叭声拧小点,大家将就一下吧. 没想到首先反对我的是艨. 她说,这不是可以将就的事. 师傅愿意听《肖飞买药》,可以. 您把车停了,自个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