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下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以下肿甚 腹胀喘满 二便不利
方解
· 十枣汤 ·
* 君:甘遂— 善攻逐经遂络脉中之水湿痰饮。 * 臣:大戟— 善泻脏腑中之水湿痰饮。 芫花— 善消胸胁间的伏饮痰癖。 * 遂、戟、芫相须为用,泻水逐饮力强,以除积 聚,消肿满。 * 佐、使:大枣 — 益气护胃; — 缓和诸药的峻烈、毒性,使下不 伤正。 * 配伍要点:·逐水药 + 大枣; ·配伍大枣之作用特点。
配伍特点
补中有泻,降中有升
临床应用 1.本方常用于习惯性便秘、老年便秘、 产后便秘等属于肾虚精亏肠燥者。 2.凡热邪伤津及阴虚者忌用。
济川煎记忆

趣记:济川 妈归 对照:济川(煎)麻归 升当

只携牛肉 枳泻牛肉 实泽膝苁 蓉
逐 水
十枣汤
汉 张仲景《伤寒论》
【组成】
芫花
甘遂 大枣十枚
* 配伍要点: ·大黄的作用特点; ·大黄 + 芒硝; ·泻下与行气并用,泻下力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大承气汤 ·
名词术语解释
· 急下存阴:指通过峻泻通便以祛除实热邪气,
从而达到保存阴津的一种治法。如大承气汤。 · 釜底抽薪:指用通导大便以泻去实热邪气的一 种治法。好比抽去锅底下燃烧的柴草以降低锅 内的温度。泛指寒下法,如大承气汤。 · 通因通用:为反治法之一。指用通利的方药来 治疗通泄病证的一种治法,如应用大承气汤治 疗热结旁流证。
寒积中阻
脾阳不足
冷积内停
症 状
便秘 腹痛 脐下绞结 绕脐不止 手足不温 口不渴 苔白 脉沉弦而迟
【方解】
(君)
大黄
攻下冷积
温补脾阳,解散寒凝
(君)
附子 干姜
人参 补益气血,扶助正气
甘草
去性取用:用附子的温热之性制约大黄的寒性, 取其泻下之用
配伍特点
温补泻下并用。
【临床应用】
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或不全梗阻等 中阳虚寒,冷积内阻者。
第七章 泻下剂
概 述
本讲目标

熟悉:泻下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 应用注意事项。
掌握:大承气汤、温脾汤、十枣汤、麻子 仁丸。 熟悉:济川煎、增液承气汤。


定义
药 物--泻下药 作 用--通便、泻热、逐水 适应证--里实证
分类与适应证:
1.寒下 — 攻下积滞,荡涤实热; — 用于里热积滞证; — 代表方:大承气汤; 2.温下 — 温下寒积; — 用于里寒积滞证; — 代表方:温脾汤; 3.润下 — 润燥滑肠,缓下通便; — 用于津亏肠燥之便秘证; — 代表方:麻子仁丸; 4.逐水— 攻逐水饮,消除水积; — 用于水饮壅积于里之实证; — 代表方 :十枣汤 5.攻补兼施 — 泻下通便,扶助正气; — 用于正虚而里实积滞证; — 代表方:黄龙汤
温脾汤趣记

趣记:文痞 俯身将大干 对照:温脾 附参姜大甘 子人干黄草
润 下
麻子仁丸
汉 张仲景《伤寒论》
组成与用法
麻子仁二升 芍 药半斤 枳 实半斤 大 黄一斤 厚 朴一尺 杏 仁一升
蜂蜜
丸剂,口服。
功用
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主治
胃肠燥热,脾约便秘证。 (脾约证)
胃 肠 燥 热
津 液 不 足
泻 热 通 便
痞、满、 燥、实 痞、满 实 燥、实
黄枳扑
轻下
调胃承气汤
硝黄草
缓下
温 下
温脾汤
唐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与用法】
大黄四两(12g) 干姜二两(6g) 附子大者一枚(9g)
人参 炙甘草各二两(各6g)
水煎服。
【功用】
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主治】
阳虚寒积证。(冷积便秘)
脾阳不足
大戟各等分
【用法】
1.散剂,十枣汤水送服。 2.清晨,空腹服药。 3.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 4.药后可糜粥自养。
【功用】
攻遂水饮
【主治】
悬饮
水饮壅盛 停于胸胁
症 状
咳唾胸胁引痛 或胸背掣痛不得息 短气 心下痞硬胀满 干呕 头痛目眩 舌苔滑 脉沉弦
【主治】
水肿
水饮壅盛 泛溢肌肤
一身悉肿
症 状
症 状
脐腹疼痛
按之坚硬有块
口舌干燥
脉滑实
主治
(3)里热实证之热厥、 痉病或发狂 。
方解
· 大承气汤 ·
君:大黄(后下)— 苦寒泄热,清泻肠胃积滞。 臣:芒硝 — 咸寒泻热,软坚润燥通便。 * 黄、硝相须为用,攻柔相济,清泻热结力强, 燥、实并治。 佐:枳实 — 破气散结,消积除痞。 厚朴 — 宽肠下气,消胀除满 * 枳、朴相配,助黄、硝以推荡积滞,攻下热结
芒硝三合(9g)
后下大黄,
芒硝溶服。
功用
峻下热结。
主治
(1)阳明腑实证。
伤寒
热入阳明
邪热与燥屎互结 津液受损
温病
症 状
大便不通 频转矢气 脘腹痞满 腹痛拒按 按之则硬 甚或潮热谵语 手足濈然汗出 舌苔黄燥起刺 或焦黑燥裂 脉沉实
发热
便秘 腹胀 腹痛
痞 燥


主治
(2)热结旁流证。
下利清水 色纯青 其气臭秽
临床运用
1.本方为治疗阳明腑实证的基础方,又是寒 下法的代表方。
2.使用注意 凡气虚阴亏、燥结不甚者,及
年老、体弱等均应慎用;孕妇禁用;注 意中病即止,以免耗损正气。
大承气汤记忆

趣记: 大城旗 皇后笑执 对照: 大承气(汤) 黄厚硝枳 大朴芒实
方剂鉴别
大承气汤 硝黄枳扑 峻下
小承气汤
燥结内成
脾约
大便干结
症 状
小便频数
舌苔微黄
方解
· 麻子仁丸 ·
君:火麻仁 — 滋脾润燥,滑肠通便。 臣:杏仁 — 苦泄降气,润肠通便; 白芍 — 养阴以助润下; * 麻、杏、芍合用,养阴增液,润肠通便。 佐:大黄 — 通便泄热以除燥结之屎。 枳实 下气破气,行滞消胀, 厚朴 助黄、麻以降泄通便。 使(兼):蜂蜜 — 润燥滑肠,调和诸药。 * 配伍要点: · 方中既滋液润肠,又泻热导滞,攻润相合; · 本方乃小承气汤 + 麻、杏、芍、蜜而成。
临床应用
1.本方为润肠缓下剂,泻下作用较为和缓。 孕妇慎用,不可久服。 2.习惯性便秘、产后便秘、痔疮术后便秘属
胃肠燥热者,均可应用。
麻子仁丸记忆

趣记:麻子人 人厚实 大苕人 对照:麻子仁 仁厚实 大芍仁 麻朴枳 黄白杏
济川煎
明· 张景岳《景岳全书》
组成与用法
当归三至五钱(9~15g) 牛膝二钱(6g)
肉苁蓉酒洗去咸,二至三钱(6~9g) 泽泻一钱半(4.5g) 升麻五分至七分或一钱(1.5~3g) 枳壳一钱(3g)
汤剂,水煎服
功用
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主治
肾阳虚弱,精津不足证。
大便秘结 小便清长
证 候
腰膝酸软 头目眩晕
舌淡苔白 脉沉迟
方解
· 济川煎 ·
君:肉苁蓉 — 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臣:当归 — 养血和血,润肠通便; 牛膝 — 补肝肾,强筋骨。 佐:泽泻 — 渗湿以泄浊; 枳壳 — 下气宽肠以助通便; 升麻 — 宣以升清阳。 * 三药降泄浊气而升清阳,以助通便。
【临床运用】
1.使用注意 本方作用峻猛,只可暂用, 不可久服。
2.渗出性胸膜炎、腹水等水饮壅盛属于实 证者方可应用。
十枣汤记忆

趣记:时早 鸡睡枣园 对照:十枣(汤) 戟遂枣芫 大甘大花

* 病例分析:(根据古代名医医案整理) · 患者陈XX,男性,16岁。主诉:腹痛,利下臭 秽粪水一周,患者因幼年丧父,唯母是依,靠穿 街走巷,贩卖爆米花度日,时值新年,尤为辛劳, 时常饥餐冷饮,饮食失时,更受风寒,遂以致病。 又因工作劳碌,延迟就医。十余日后,病情加剧, 始以求诊。就诊时见脘腹痞满,疼痛拒按,时时 下利,色纯青,气甚臭,口苦,舌红,苔黄浊, 脉滑而实。 · 分析:辨证:(病证、病机) 治法: 选方: 处方:(药物、剂量、药物的特殊用法。)
使用注意
1.年老体弱、津血不足、孕妇、经期妇女禁用。 2.泻下剂易伤胃气,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3.服药期间宜食易消化食物。 4.若兼有表证者,应视表里证的具体情况,先表 后里或表里双解。
寒 下
大承气汤
汉 张仲景《伤寒》
组成与用法
大黄四两(12g)
厚朴半斤(24g) 枳实五枚(12g)
水煎。 先煎厚朴、枳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