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案例分析》

方剂学案例分析

前言

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方剂学习的特殊要求是,理论知识必须与现代临床上的实际运用情况紧密结合起来。但是,要求初学者一开始就每一首方剂都去“躬行”是不可能的,这时对已有方剂案例之观摩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它可以加深我们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也可以节约大量重新摸索用方规律的时间。本书为什么以现代临床的案例为主呢?大家都知道“寒凉派”刘河间。他强调其所在时代以温热病居多,与仲景时代已经有所不同。用药时不该盲目套用仲景方,而应该多考虑用寒凉性质的药物。可见不同历史时期的好发疾病谱可能有所差别。而且中药材名称、品种、质地及用药习惯等在不同时代也有可能存在差异,如威灵仙品种的变迁就很大,仲景的“人参”与现代药房所售人参也不相同。如果我们以古代病案为主,同学们可能不但对当代的多发病印象不深。对现代已不常用的陌生药物也会感到迷惑,不知它在方中的重要程度。甚至于同名异药而没有发现,影响了你对别人经验的正确汲取。而以现代临床的案例为主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案例中的常用药也就是自己将来医院中药房的常有药;案例中怎么用起的效,以后自己这么用也必然有效,方便大家直接学以致用。当然,典型的、很有启发的古代病案我们也会略选一些。应当注意的是,要学好方剂是多方面的。若没有较扎实的中基、中诊、中药的功底,希望单凭方剂课的学习是不能真正学好方剂学的,病案的自学也会相当吃力。譬如开方之前的辨证,甚至最开始的问诊训练,直接就决定了开方的大方向正确与否。大方向上差之毫厘,用药时就会谬以千里。单就方剂而言,多数时候也需要灵活地调整药物,因为患者不是按照书本来生病。所以如果觉得自己之前课程学得不是太好,应该踏踏实实地补补前面的知识,并无捷径可走。本书适合于中医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刚入临床的医生以及中医爱好者,也可作为教学参考资料。内容主要按方剂学教材的顺序编排,以便查阅。在此需要特别感谢我们的恩师,全国方剂学会副主任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樊巧玲教授在百忙中担任本书的主审,使本书的质量得到保证。当然,囿于编者学识,本书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同仁批评指正,也请广大同学提出宝贵建议,在此先表谢意。编者

目录

第一章解表剂11麻黄汤32桂枝汤53九味羌活汤74小青龙汤95止嗽散116桑菊饮137银翘散158麻杏石甘汤189柴葛解肌汤2010升麻葛根汤2211败毒散2312再造散2513加减葳蕤汤27

第二章泻下剂291大承气汤302大陷胸汤323大黄附子汤344温脾汤365三物备急丸386麻子仁丸407济川煎418十枣汤429舟车丸4410黄龙汤4511增液承气汤47

第三章和解剂491小柴胡汤512蒿芩清胆汤523四逆散544逍遥散565当归芍药散576痛泻要方597半夏泻心汤60

第四章清热剂631栀子豉汤652白虎汤663竹叶石膏汤674清营汤705犀角地黄汤716黄连解毒汤737凉膈散758普济消毒饮769清瘟败毒饮7810导赤散7911龙胆泻肝汤8112左金丸8213泻白散8314清胃散8415泻黄散8616玉女煎8717芍药汤8818白头翁汤9019青蒿鳖甲汤9220清骨散9321当归六黄汤94

第五章祛暑剂971香薷散982新加香薷饮993六一散1004桂苓甘露饮1015清暑益气汤103 第六章温里剂1051理中汤1062吴茱萸汤1083小建中汤1104大建中汤1115四逆汤1126参附汤1147当归四逆汤1168黄芪桂枝五物汤117

第七章表里双解剂1191葛根芩连汤1202五积散1213大柴胡汤1224防风通圣散123

第八章补益剂1251四君子汤1272参苓白术散1283补中益气汤1294玉屏风散1315生脉散1326人参蛤蚧散1337四物汤1358当归补血汤1369归脾汤13810八珍汤13911炙甘草汤14012泰山磐石散14213六味地黄丸14314左归丸14515大补阴丸14616一贯煎14817石斛夜光丸14918补肺阿胶汤15119肾气丸15220右归丸15421地黄饮子15522龟鹿二仙胶15723七宝美髯丹158

第九章固涩剂1611牡蛎散1642九仙散1653真人养脏汤1654四神丸1665桃花汤1676金锁固精丸1707桑螵蛸散1718缩泉丸1729固冲汤17310固经丸17411完带汤17512易黄汤176 第十章安神剂1791朱砂安神丸1802磁朱丸1813天王补心丹1824酸枣仁汤1845甘麦大枣汤1856交泰丸1867黄连阿胶汤187

第十一章开窍剂1891安宫牛黄丸1902紫雪1913至宝丹1924苏合香丸1945紫金锭195

第十二章理气剂1971越鞠丸1992柴胡疏肝散2003金铃子散2014瓜蒌薤白白酒汤2025枳实消痞丸2036半夏厚朴汤2047厚朴温中汤2058天台乌药散2069橘核丸20810暖肝煎20911苏子降气汤20912定喘汤21013旋覆代赭汤21114橘皮竹茹汤21215丁香杮蒂汤213

第十三章理血剂2151桃核承气汤2162血府逐瘀汤2173补阳还五汤2194复元活血汤2205温经汤2226生化汤2237失笑散2248丹参饮2259大黄蟅虫丸22710抵当汤22811十灰散22912咳血方23113小蓟饮子23214槐花散23315黄土汤235

第十四章治风剂2371川芎茶调散2382大秦艽汤2393消风散2404牵正散2425小活络丹2436羚角钩藤汤2447镇肝熄风汤2468大定风珠247

第十五章治燥剂2491杏苏散2502桑杏汤2513清燥救肺汤2524养阴清肺汤2545麦门冬汤2556百合固金汤2577玉液汤2598琼玉膏260

第十六章祛湿剂2631平胃散2642藿香正气散2653三仁汤2674茵陈蒿汤2685甘露消毒丹2696连朴饮2717二妙散2728八正散2739当归拈痛汤27510五苓散27711猪苓汤27812防己黄芪汤28013苓桂术甘汤28114真武汤28215实脾散28416萆薢分清饮28617羌活胜湿汤28718独活寄生汤289

第十七章祛痰剂2911二陈汤2932温胆汤2943清气化痰丸2954小陷胸汤2965滚痰丸2976贝母瓜蒌散2997消瘰丸3008苓甘五味姜辛汤3019三子养亲汤30210半夏白术天麻汤30311定痫丸305

第十八章消导化积剂3071保和丸3082枳实导滞丸3103木香槟榔丸3114健脾丸3125桂枝茯苓丸3136鳖甲煎丸3147海藻玉壶汤316

第十九章驱虫剂3191乌梅丸3202肥儿丸321

第二十章涌吐剂323瓜蒂散323

第二十一章治疡剂3251仙方活命饮3262五味消毒饮3273四妙勇安丸3294牛蒡解肌汤3305阳和汤3316小金丹3337苇茎汤3348大黄牡丹汤3369薏苡附子败酱散33710透脓散33911托里消毒散34012内补黄芪汤341

解表剂

方剂学案例分析

第一章解表剂

感冒占表证绝大部分,本章方剂主要治感冒(燥邪外感在治燥剂中讲述),或以感冒为主、兼有它邪的疾病,如外寒内饮,用小青龙汤、风寒兼外湿的九味羌活汤等(外湿兼风寒的羌活胜湿汤、内湿兼风寒的藿香正气散在祛湿剂中);或表证入里化热,用银翘散、麻杏石甘汤、柴葛解肌汤等;或虚人外感;或外感致麻疹不透,用升麻葛根汤。

本章方剂的基本配伍用药规律如下:(1)治疗实证感冒时——实证感冒有风邪、风寒、风寒兼外湿、风热、风寒兼内湿(阴暑证)、燥邪等多种,多数时候治疗是有明显差别的。后两种

分别见祛湿剂、治燥剂中。其他如下:风邪感冒:又名太阳中风证、风寒表虚证。因风性疏泄,汗出已明显,故不宜一味地发散,以致进一步耗伤营阴,而应以剂量均衡的“桂芍”配合以调和营卫。风寒感冒:又名太阳伤寒证、风寒表实证。恶寒甚者选发散性较强的“生麻黄桂枝”配合(麻、桂单用时发汗力很一般),或其他辛温解表药加大剂量也可以。恶寒甚却发烧不高者,须警惕外寒直中入肾,必加附子,常配细辛。还应根据恶寒发热以外的症状,选择相应兼有功效的药物。如,呕恶者重用生姜,或紫苏、香薷、藿香等均为两擅其功;脘闷不欲食者加紫苏;头痛明显有所偏重者选羌活、藁本等相应的归经药(柴胡虽是风热感冒药,但若风寒证而头两侧痛更明显,仍需选择)等等,兹不一一赘述。风寒兼内饮:温肺化饮的“姜辛”药对与辛温解表并举,但如此辛温复辛温,娇脏恐难承受,故仲景稍加芍药、五味子佐制之。风寒兼外湿:外湿若在关节,既祛风湿又发散力强的羌活自当为首选,其他兼可祛湿的蔓荆子、藁本、细辛、防风、白芷等均可为其辅助。其他治疗与单纯的风寒感冒同。此为风湿初入,如此治疗已可速愈,关键在于不可拖延。与普通感冒不同,普通感冒可以拖一拖或可自愈,而此证一拖,感冒虽可以好,关节炎却保留了下来,变成极为棘手的疾病,所以感冒后关节酸胀的(上下肌肉却不酸)要引起高度重视。若外湿在肌肉中,恶寒较重者仍以发散为主,兼以渗利水湿;仅微恶寒者则应以渗利为主,甚至可以不配合发散。风热感冒:多数恶寒并不重,增衣稍多还反欲去之(去之却又不免喷嚏连连)。关键在目、咽症状之轻重及有无,决定了牛蒡子、薄荷、黄菊花等利咽、明目之属的主次。少数可恶寒重,则为风热重证、郁遏太甚,反宜略加辛温解表药,此时并不忌其助火,亦并不限于荆、防二味。感冒不拘何种,鼻塞、鼻痒、流清涕或浊涕(燥邪外感只流清涕)、头背或周身酸痛、咳嗽(或咳痰)、不欲食、呕恶、腹泻等症状均有可能伴兼,此时并无辛温、辛凉这些药证对应的禁忌。凡是鼻塞明显的,均可加白芷、细辛、苍耳子等;前额痛为主者均可加白芷(巅顶者加藁本,头痛连齿者加细辛);肌肉酸痛明显的加桂枝;咳者加杏仁、桔梗;痰易咯出者加陈皮,少量而黏者加桔梗;不欲食或呕恶者加生姜;腹泻者加葛根、香薷。感冒轻、症状少、难辨属何证者,多喝开水、多着衣、远凉水、慎洗浴、保持微饿、饮食清淡、适当休息,必迅速自愈。坚持索药者,予少量辛温药,或辛温、辛凉药各半,均可。(2)治疗虚证感冒时——多为原有气血阴阳某一两种虚证,复得以上各表证之一种。凡虚之人,服辛散药均不可急重。其他可按实证感冒思路,同时配伍对应的少量的补益药。气虚者生晒参、党参、炙黄芪均可,白术不宜。血虚者当归(或血虚暂不处理),胶、地、芍均不宜。阴虚者宜玉竹,麦冬、石斛不宜。阳虚者,诸补阳药不忌。有是证,用是药,此时少量使用补药,无“闭门留寇”之虑,反因扶正而能助祛邪(以上不宜者应切记)。

1麻黄汤

【组成】生麻黄12g桂枝9g杏仁(碎)10g炙甘草6g【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寒,无汗而喘。【病案】丁甘仁先生逝世之一年,若华之母于六月二十三日亲至小西门外观看房屋。迨回家,已入暮。曰:今夜我不能亲视举炊,急欲睡矣。遂盖被卧,恶寒甚,覆以重衾亦不温。口角生疮,面目红,又似热证。腹中和,脉息浮紧有力。温覆已久,汗仍不出,身仍无热。〈请自己先辨证并开出一方,不要急着看作者的诊治和本书的分析,以后病案均应循此。这样会比较难、比较累,很难坚持,但一定要坚持下去,否则难有收获。切记!〉天时炎暑,但予:麻黄二钱、桂枝三钱、杏仁三钱、甘草一钱。服后,温覆一时,不动声色。再作一剂,麻桂均改为三钱,仍不效。更予一剂,如是续作续投,计天明至中午,连进四剂,了无影响。计无所出,乃请章生次公来商。次公按脉察证,曰:先生胆量,何其小也?当予麻桂各五钱,甘杏如前。服后,果不满半小时,热作,汗大出,臭气及于房外,二房东来视,掩鼻而立。人立房外内望,见病者被面腾出热气。于是太阳病罢,随转属阳明,口干渴,脉洪大,而烦躁。乃以调胃承气下之。嗣后病证反复,调理月余方愈。周身皮肉多作紫黑色,历久乃退。(摘自《经方实验录》)【分析】此病起病时轻描淡写,只是

说看房子有点累想早点睡,躺下后很快就寒甚而难解,且口角生疮,满面通红。其实这是不可能的!恶寒如此之甚,郁遏发热亦甚,为风寒重证,不可能初起毫无端倪,必是该患者怕家人担心,常有报喜不报忧之性格。至病要大发,难以挺住之时,才说不想做饭了,要躺一躺。说这么多,只是为了大家不要误以为风寒重证可以如此起病。否则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感冒了,而是一个急性传染病才有可能进展如此之速。因在盛夏酷热季节,本以为再多盖厚被,汗出来自然就好了,谁知汗竟出不来,可见此次风寒之重。更见“口角生疮,面目红”,亦可见其表寒郁闭发热之甚。应该注意的是,风热重证也有恶寒明显的,甚至也可周身酸痛。但要恶寒与发热俱重,却只有风寒才能做到(风热热性疏散,难得积聚,故在表证阶段不易高烧)。当然,风寒兼湿时亦可如此,但此案未见头身沉重、关节酸楚等,自然无湿。且脉浮紧,断为风寒重证无疑。脉有力,体质尚可,为一纯实证,为后面大胆发汗打下了基础。本案有无可能入里化热已显,而成“寒包火”的大青龙汤证呢?因舌不红,苔、小便不黄,脉不数,心不躁烦,故知郁热只在肌表也。感冒时,高烧至唇周起泡的程度并不少见。既为较典型的外感风寒表实证,怎么办?仲景的麻黄汤正为此设。现代虽有“夏月之用香薷,如冬月之用麻黄”的因时用药思想,其实从单药而言,香薷发汗之力并不弱于麻黄,因其能芳化夏月之湿,故多用之。对于表实无虚之证,麻黄汤尽可放心使用,何况是风寒重证(当然也可选择香薷饮,方不重要,重在法)。其实就是轻、中度风寒,笔者也常用生麻黄,只不过药量限在5~8g而已。曹氏也的确选了麻黄汤原方。考虑盛夏,量用得相当小,且麻∶桂比例倒过来成了2∶3(仲景麻黄可是用了三两,虽分为三服,每一服也达一两,即约15g)。结果病重药轻,数剂无功。其学生章次公,时年约24岁,锐意风行。有其证用其药,断然用五钱(15g),效如桴鼓。当然,其人无喘,杏仁是否需保留,稍存疑问,用之自也无碍。得效后,汗气极热臭,不同常人。此必该人肌肤中另有秽气积存。后观其“周身皮肉多作紫黑色”,是其验也!此次秽气逐去甚多,免他日郁作怪病,因祸得福,亦未可知。毕竟是盛夏,用温药稍重,仍不免略转阳明。前已云“腹中和”,现仍和,非阳明腑证,属阳明经证,以调胃承气汤以泻代清可也(用白虎汤似更佳,请详见清热剂)。此次起病较重,且夹浊气又多,故调理月余方愈,可以理解。此案始则量轻,继则量重,始之轻不为过也。病之愈重愈急,医者若无十分把握,不可惊慌失措,骤下重剂。若寒热虚实真假莫辨时,尤宜审慎,先试一轻剂紧紧守观,虽错亦有挽救之时。医生越做越胆小,既是对病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医者乃负性命之托,虽功有九成,难受一败之重,不可不慎也。

2桂枝汤

【组成】桂枝10g炒白芍10g炙甘草6g生姜10g大枣(掰)6枚【主治】风邪表证。头痛发热,微恶风寒,脉浮弱,自汗出,鼻鸣干呕。或其他营卫不和之证。【病案】湖北人叶君,大暑之夜,游大世界屋顶花园,披襟当风,兼进冷饮。当时甚为愉快,觉南面王不易也。顷之,觉恶寒,头痛,急急回家,伏枕而睡。适有友人来访,乃强起坐中庭,相与周旋。夜阑客去,背益寒,头痛更甚,自作紫苏、生姜服之,得微汗,但不解。次早乞诊,病者被扶至楼下,即急呼闭户,且吐绿色痰浊甚多,盖系冰饮酿成也,两手臂出汗,抚之潮。随疏方:桂枝四钱、白芍三钱、甘草钱半、生姜五片、大枣七枚、浮萍三钱。加浮萍者,因其身无汗,头汗不多故也。次日,未请复诊。某夕,值于途,叶君拱手谢曰:前病承一诊而愈,先生之术,可谓神矣!(摘自《经方实验录》)【分析】此案初看熟悉,为夏月乘凉饮冷致感冒,即阴暑证是也,藿香正气散主之。病人自服紫苏、生姜并不完全对症,故不效。再仔细看,又不然:“扶至楼下,即急呼闭户”,非仅恶寒,更为恶风也(恶风者,得微风则冷剧);又兼“两手臂出汗,抚之潮”。综合观之,汗出、恶风、外感病史三大要点俱齐,乃仲景所谓太阳中风证无疑。唯“吐绿色痰浊甚多”尚略存疑,作者解释“盖系冰饮酿成”,甚可从。水湿痰饮,异名同类,水湿可化痰饮,众所熟知。如此,自当用桂枝汤加减。仲景用此方证时,灵活加减

本已甚多,如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等。皆因临床病情复杂多变,纯粹的太阳中风证甚少,故需灵活应对,本案亦然。作者考虑“身无汗,头汗不多”,为太阳中风为主,兼中寒亦较明显,在原方基础上加强发表散寒之力,故加浮萍,竟“一诊而愈”。但痰浊却未处理,是否随表证而解了呢?从常识来看,痰浊不可能似水饮一般随汗而解,也不可能在肺中当天就消失殆尽且不再生成了。只有一种可能,太阳中风的主证消失确实迅速,让患者感到十分惊讶钦佩,后一两天还有点吐痰已不甚在意,亦不愿为此再去麻烦吃药了。适逢路途之中闲聊数句,感佩犹恐不及,又是友人,何必指出白璧微瑕?啰嗦如此,其意在于:①病案资料不一定完全地反映事实,对可疑之处也需要有怀疑的精神。对怀疑没有把握时,可以暂存疑。通过以后再看大量其他病案相互印证。不要寄希望毕其功于一案一书。②病中见痰浊较多时,还是应略配化痰药物,而且化痰一般不会妨碍其他的治法,直接的疗法总是比绕弯子的疗法要快一些。

3九味羌活汤

【组成】羌活10g防风6g苍术6g细辛(先)6g川芎8g白芷8g生地黄8g黄芩6g甘草3g (原书无剂量)【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四肢或关节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病案】某男,56岁,干部。1992年10月12日初诊。患者6年前在外出时淋了1次雨后,感冒发热,愈后全身关节疼痛不减。经多方求医,病情时好时坏,若遇感冒、天气变化则症状加重。为了缓解疼痛症状,常服激素类药物。近因气候变化,症状又加重,不能上班,遂来诊。症见全身关节疼痛,但无畸形,右上肢腕关节肿胀,手指麻木,左下肢膝关节肿胀,但皮肤温度颜色正常。食欲欠佳,二便调,舌淡苔白,脉濡缓。抗“○”阳性,类风湿因子阴性,血沉89mm/h。考虑为痹证,乃风寒湿邪侵袭经络,凝滞于关节,阻碍气血运行,不通则痛。日久正虚邪实之证,治宜疏风散寒、祛湿通络、活血止痛。药用九味羌活汤兼蒸(注:兼熏蒸):羌活15g,苍术10g,防风9g,细辛10g,川芎10g,白芷12g,生地10g,黄芩10g,甘草6g,熏蒸为隔日1次,每次40min。患者服上药15剂、熏蒸5次后,诸症大减。继服30剂、全身熏蒸共12次,基本痊愈。为巩固疗效,以上方为主做水丸2000g,每日3次,每次10g,开水冲服。服药2月余,一切正常,随访4年未复发。(摘自《中医药临床杂志》)【分析】感冒愈后“全身关节疼痛不减”,可见当时感冒时已有明显全身关节痛,又为淋“雨”受寒引起,必是表证兼外湿侵入关节无疑了。此时表证以风寒为多,风热兼外湿者少见,故虽病案不全亦可分辨。原为九味羌活汤证,若施此方,必有速效,不致有6年之苦。治不得法,表证去而湿存。关节之病,药味难进,若不得良医,虽反复求治,湿仍有隐着不去者。观其不仅像普通风湿关节炎一样易受天气影响,还易受感冒而加重,似表邪为湿所黏滞未能尽去也。痹为风、寒、湿、热、尪之何种?如何演变?有何兼夹?观其非游走性、非遇冷则痛剧、关节时冷、关节不红、无畸形、无腰膝酸软,排除风、寒、热、尪诸痹,故此为以湿为主之湿痹。气候变化多指降温(寒)或下雨(湿),又受诸感冒影响(风),故为湿而兼风、兼寒。迁延数年,关节肿胀,局部气血滞涩应已明显。膝关节肿胀时痛之人,活动必减少,情绪又必不佳,“食欲欠佳”在所难免,不必多考虑。舌淡苔白不腻,脉仅见濡缓,二便不黏滞,又非尪痹,知其风寒湿未犯内在诸脏腑,治愈大有可期。本案中虽未见表证,作者仍用九味羌活汤原方。6年关节顽疾能有此效,已属速愈。此方之中诸多解表药,恰亦均可用于痹证祛湿。“羌、防、辛、芷加川芎”的治痹思路为后世很多方中采用。故本方治痹其实有无表证均可用,有表证自然更适合。况且本案患者之痹还易被表证触发加重,与表证甚有渊源,用此方自无疑义。白璧亦不免微瑕,原方证中有“生地黄治少阴心热在内,黄芩治太阴肺热在胸”之言,而此案中并无热象,似宜去之。此案关节肿胀明显,单川芎10g似乎略轻,常有病案另加乳、没、延胡之属。侵及下半身关节,独活加之未为不可。其他湿痹之药如苡仁,通络之药如秦艽、全蝎、地龙等,均可选用。细辛

乃极佳之通络药,有毒,一般用3~6g。此案用10g,在关节炎治疗中却为常见的剂量,关键在先煎40~60分钟以上可保无虞。作者配合使用熏蒸之法、并制丸缓服以渐去关节余邪等措施,均很值得效仿。关节之病虽非必用猛药,然除邪必求尽净,否则渐招外湿积聚,病必复又渐重,致反复难解。据笔者体会,痹证查“抗‘O’、类风湿因子、血沉”等对中医辨证施治无任何影响。不仅如此,绝大多数西医检查都无法或不应该影响中医传统的辨证思路,甚至包括恶性肿瘤在内,笔者见过许多治疗癌症的病案,有用清燥救肺汤治愈“燥热犯肺”型肺癌的,有用五积散治愈“寒湿痰瘀互结型”盆腔恶性肿瘤的,并不因为西医查出肿瘤就“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如果表面貌似中药治疗,实则却是西医思维,别说治愈了,是否会见一点效果都很可疑。所以传统中药要与传统辨证结合才能成为一把锋利的武器。它们相互间的磨合已达数千年,早已非常默契。中医几千年来没有西医检查,也代有名医,甚至出现华佗、扁鹊、仲景这样的神医、医圣。所以,既然西医检查对中医证治无帮助,为节省篇幅,以后的病案中西医检查将会尽量删减,但绝对不会影响大家对相应方剂的学习。中医四痹既可见于风关,亦可见于类风关中,治疗时应以中医四痹分型为依据。不过,“类风关”多肢端小关节变形,通络药应加得重一些,活动受限亦更多见,笔者喜加用木瓜,以上仅供大家参考。

4小青龙汤

【组成】生麻黄9g炒白芍9g细辛6g干姜6g炙甘草6g桂枝9g法半夏9g北五味6g【主治】外寒内饮证。恶寒发热,无汗,胸闷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浮者。【病案】陈某某,男,64岁,1999年1月6日诊。有咳喘宿疾,近3月来咳嗽喘闷痰多,且增大便秘结一症。大便1周至十余日一行,尚需口服果导片导泻。近1月来虽服果导片,亦不能便,常需灌肠或服泻下中药方可便出。屡经泻下后觉腹冷下坠,气短难续,而数日后又复便秘,患者深以为苦。刻诊:大便已6日未行,腹胀纳差,时有嗳气,头晕气短,咳嗽阵作,痰多清稀,舌淡苔薄白,脉弦滑。辨证为寒饮内停,肺失宣肃,大肠传导失司。治以温肺化饮,肃肺通腑。予小青龙汤加味:麻黄、五味子、白芍各9g,桂枝、干姜、半夏各12g,细辛、炙甘草各6g,炙紫菀15g。每日1剂,水煎服。服3剂咳嗽减轻,大便畅通。继服3剂咳嗽基本控制,饮食如常,大便保持每日1次。嘱其服金匮肾气丸、通宣理肺丸以巩固疗效(笔者注:药物组成有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黄、甘草、陈皮、半夏、茯苓、枳壳、黄芩,功可解表散寒,宣肺止嗽),并注意多食新鲜蔬菜。随访至1月23日便秘未再作。(摘自《山西中医》)【分析】患者久有咳嗽喘闷痰多,后才见便秘一证,而且还挺严重。这两者有关联,还是完全独立的两个病呢?显然,前面的中医是按两个独立疾病去治疗的,用泻下剂专门通便。似乎有效,但屡治屡发,反而新增“腹冷下坠,气短难续”。这样下去可就麻烦了。一味地强行泄泻致伤脾胃阳气(大多数泻下药为寒凉)。患者不得不考虑换一个新的医生。西医治疗方法基本上已经标准化了,再去治还是按以前的方法,只得换一个中医,遂到该案作者处求治。作者判断这二者很可能是相关联的,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病失于肃降很可能导致大肠腑气不畅。笔者在临床上也有这样的体会,感冒,尤其是风热感冒的病人,有一部分会出现感冒后大便明显不够通畅,虽然还不至于便秘。而且这种大便不畅无需特别处理,感冒一治好,大便随之就顺畅了。感冒者,肺卫受邪。看来肺与大肠的这一层关系是确确实实存在的。该案作者推测这二者有联系,但先不治便秘,而先治肺病,在此案中是可取的。因为本来肺病日久在先,若便秘为肺病所致,治肺就是真正的求本了。幸好该患者便秘才6天,而其平时常常“1周至十余日一行”,应该还能撑个两三天,作者遂先以三剂治肺试探之。治肺如何着手呢?该患者肺系症状有“咳嗽阵作,痰多清稀”,又“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滑”,其中痰多清稀而胸闷不显,是小青龙汤应用的关键症状。若是胸闷明显,可能二陈汤就更合适了(后面祛痰剂中将学到)。至于“腹胀纳差,时有嗳气,头晕气短”,病案不详,可能是屡下误治致伤脾气的虚胀,更可能以前宿疾时就有一定程度了,现在错误泻下更加重了。“脾为生痰之

源,肺为贮痰之器”,土虚又常不能生金,故凡见长期反复咳痰者,多不免还有脾胃的因素。既然考虑便秘是肺失肃降直接导致的,治肺是当务之急。若从脾胃根上治起,用参苓白术散的“桔梗上浮兼保肺”的思路,要考虑到“虚证难补”,取效较慢,便秘恐怕等不及了。所以作者几乎是用小青龙汤原方治肺,加了一个止咳而不碍邪的紫菀。方证切合,故效果很快,尤其是大便畅通得更快,并未用一味泻下的药物。可见,若见秘而泻,用的好像是“中药”,思路却仍然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精神;或辨证不精,轻则无效,重则害人。无论中医西医,勤奋学习是根本,更是责任。该患者现症愈后,作者用治疗思路与小青龙汤很相似的通宣理肺丸,一方面考虑患者服丸剂较汤剂方便,另一方面是因为小青龙汤还未有成药销售,治法相近者可以代之。有学生跟某老抄方,老前辈说:“看看,这就是用的××方。”学生一看却不是。其实这位老前辈已经吃透了这个方,他用的是这首方的治疗思路。学方剂时,学方中所寓之法比记方剂本身更为重要,而不可拘泥于方中药物。如地龙若仅取其通络,则可用全蝎代之,药虽已变,法并未变。至于作者用金匮肾气丸扶正固本以善后,笔者持保留意见。气虚固然存在,却并无肾气虚表现。腹冷下坠,正是误泻伤脾、脾阳不足、中气下陷的表现,可以考虑用参苓白术散或补中益气汤加减,自制丸剂调理。无制丸服务的地区,加减调整药物后,可采取两日一剂或三日一剂煎汤,如此调理一月。此患者必有虚,扶正善后应是必然措施,否则极易复发,切记。

5止嗽散

【组成】桔梗9g荆芥9g炙紫菀9g炙百部9g白前9g生甘草3g陈皮6g【主治】风邪犯肺证。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病案】胡某,女,5岁。咳嗽阵作5天。咳甚痰鸣,伴流涕、低热,口微渴。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经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小儿速效感冒冲剂、急支糖浆等药效果不显。脉搏100次/分,肺中闻及少许痰鸣音。西医经各项检查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断为外感咳嗽(风热咳嗽)。处方:荆芥、贝母、白前、薄荷、瓜蒌各8g,紫菀、百部、陈皮各10g,桔梗、甘草各6g。3剂,水煎服。服药1剂后咳嗽减轻,3剂痊愈。(摘自《陕西中医》)【分析】患儿咳嗽、流涕、发烧才5天,当地没有发生流行病,判断感冒是没有问题了。作为仅5岁的孩子,仅有模糊判断能力,口仅“微渴”,是不是真的有口渴暂不考虑。当时详情不明,不知何种感冒。经中、西药治疗乏效后,当前当辨为何证?发烧很低,感冒转为纯里热证可以排除。而所有类型感冒均可能低烧。心率100次/分,对于5岁小儿而言算不上脉数。脉浮进一步加强了表证仍在的可能。痰的有无、多少均不是鉴别各型感冒的依据。“舌质红,苔薄黄”,又未提及出汗,苔也不腻,能排除太阳中风证、风寒兼内湿或外湿等。未再提及口渴,鼻、咽、大便干未知,但绝非干咳(明显痰鸣音),若再结合季节,燥邪感冒也应该是可以排除的。从目前仅有的资料来看,余下可能的风寒或风热表证均有可能,且已部分入里化热(单纯的表证是不可能舌红的)。表证应占主要因素,因为体温不高,也没说痰黄、小便黄、口渴很明显等里热证据。从该案作者作出的中医诊断看,咳嗽不但肯定还有,而且还是最突出的表现,感冒常见的恶寒、发热、头痛、鼻塞等反而不明显,故表邪确亦不重。治疗以咳嗽为主症、恶寒发热不显的感冒,教材上有两个方:止嗽散和桑菊饮。前者适于寒热病性不显的,后者适于风热的。在本案风寒、风热无法确定的情况下,选止嗽散较为合适。可否原方照录呢?本案还有一个因素,有入里化热的征兆。对于表证兼入里化热,仲景有两方:大青龙汤、麻杏石甘汤。教材上还有两方表里同病:银翘散、防风通圣散。上述几方对于表证兼里热都是表里双解,并不顾忌寒凉的清里热药会否妨碍表邪发散的问题。这时候解表药应该如何选择呢?笔者认为,原来到底由何种表证转化而来不必追究了,可选辛凉解表药,毕竟不会助里热。辛温解表药也可选,但清里热就要选择专门的寒凉清热药,而不是药性偏于寒凉就可以了的。或者用非常平和的辛温解表药,如荆芥、防风、紫苏等也行。此案可以考虑的治疗思路是,以不碍邪的止咳药为主,

配伍较平和的解表药和凉性的化痰药(里热表现就一个舌红,故凉性的化痰药就兼能对付了)。用止嗽散加减比较接近。作者正是以止嗽散为基础,加了一味辛凉的薄荷以助荆芥、白前解表,凉性的贝母、瓜蒌以助白前、桔梗、陈皮清热化痰。全方用了两个不碍邪的专业止咳药——紫菀、百部,且贝母、白前、桔梗、陈皮、甘草等均兼止咳作用,明显是以止咳为首要考虑的。全方思路清晰,轻重分明,效果非常迅速,改变了中医“慢郎中”的印象。中医疗效迅速,甚至明显优于西医疗法的例子甚多,随着大家看名医经验集多了,这种印象会越来越深的。

6桑菊饮

【组成】桑叶10g黄菊花5g杏仁6g连翘5g薄荷(后)5g桔梗6g生甘草3g芦根20g【主治】风温初起。咳为主症,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病案】罗某,男,36岁。2004年7月5日诊。因咽痒咳嗽反复发作3个月,加重5天伴胸痛不适前来就诊。3个月前因饮酒后复感外邪,出现咽痒干咳,有时能咯出少许白痰。曾先后予西药咳必清、中药止咳化痰治疗,反复未愈。5天前因吸烟饮酒后咳嗽加重,出现咽痛作痒,因痒致咳,有时呈阵发性呛咳。干咳少痰,咯痰不爽,昼夜均作,夜间更剧,咳甚时面红目赤,目胀,甚至呕恶,咳时牵扯左胸疼痛不适。无胸闷气逼,饮食正常,大便偏干,小便通利。舌偏红、苔薄黄、少津,脉浮数。西医诊断为喉源性咳嗽。中医证属风热侵犯咽喉,肺气郁闭,失于宣降。治拟疏风散热,清热利咽,宣肺止咳。药用:桑叶10g,杭菊花12g,桔梗6g,前胡、连翘各10g,芦根15g,牛蒡子10g,蝉蜕、薄荷各6g,瓜蒌皮、枇杷叶各10g,生甘草6g。上方3剂后,咽痒干咳明显好转。再服5剂后,患者诸症消失而痊愈,随访半年未再复发。(摘自《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分析】患者有明显感受外邪病史,继而遗留了以咽痒致咳为主的疾病,本次饮酒后正气不坚,致再次触发。虽“干咳少痰,咯痰不爽”,但显然不是燥邪所致,因发生在湿润的春季4月份。有不少疾病的症状在夜间加重,可能与人体在夜间阳气渐衰,抗邪能力下降有关。“咳甚时面红目赤,目胀,甚至呕恶,咳时可牵至左侧胸部疼痛不适”,这是咳得厉害时的常见表现。若气血不足的人,不是咳得整个面红,而是咳得上眼睑或整个眼球发红。胸痛有时为咳得两侧一起痛,总之只是说明咳之剧烈。这时候呕恶感也是可见的,有的医家讲是因为肺经“还循胃口”有关,肺气咳逆牵动了胃气上逆。“无胸闷气逼,饮食正常,小便通利”,表示内在脏腑尚安,邪应仍然在表。大便偏干示略有不畅,任何肺失宣肃者均可能发生(小青龙汤案中已有述及),不一定是火热伤津或阴血精亏。舌仅“偏”红,并不一定真的红,对酒客而言就更不考虑了。从“苔薄黄少津,脉浮数”可以判断是风热。其他感冒若入里化热或兼里热,也会苔黄,而本案舌红不显,小便、痰俱不黄,故可排除入里化热。舌面少津,又干咳少痰、咯痰不爽,故津伤是存在的,可能为风热致咳日久所致。由此可判断本案为风热轻证(不发烧,亦不恶寒,仅咽痒脉浮),其中以咳嗽为主症,略兼津伤。既是风热轻证以咳嗽为主,显然用桑菊饮正合适,对津伤可略加不碍邪的养阴生津药,如玉竹。虽然方中芦根、桑叶本可润燥生津,但若来诊这两天有痰,且咯出不爽的话,仅这两个药无助于润滑气道使痰咯出。因咳甚剧,除方中桑、桔、杏、草以外,最好再加一两味不碍邪的专业止咳药,或加重方中桔、杏用量亦可。咽被咳痛,虽不是肿痛,加点利咽药也是可以的。不宜通过加重方中薄荷来利咽,因风热很轻,薄荷发散力却有点偏峻,可以用牛蒡子、蝉蜕等。痰甚少,桔梗本可以祛痰,可不再加其他祛痰药。作者以桑菊饮去杏仁,虑其小毒?不过此药常规剂量两个星期内都是绝对安全的。加了凉性的前胡、枇杷叶加强止咳降逆作用,并与瓜蒌壳化痰。牛蒡子、蝉蜕利咽止痛,前者还兼润大肠治大便偏干。全方思路清晰,一目了然。3个月的顽疾,中药数剂奏功,不可谓不捷。笔者还是觉得可以加一点不碍邪的玉竹或南沙参,仅供大家参考。有人或问,风热很轻,何咳之剧?从临床来看,咳之轻重、有无,与外邪轻重并无直接关系,各型感冒均是如此。若要强行解释,只能说与个人体质有关吧。同样的天

气骤变致多人感冒,有的表现为风寒,有的风热,有的风寒兼外湿,有的干脆以风邪为主,应该说,是体质不同造成的。将来学十枣汤症,水饮流溢,症状极其复杂多变,单个病人不可能全有,但病机治法相同,都应该是这个道理。

7银翘散

【组成】连翘15g银花15g桔梗6g薄荷(后)6g竹叶4g生甘草5g荆芥穗4g淡豆豉5g牛蒡子8g芦根30g【主治】风热感冒重证或温病初起。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病案】汤某,男,12岁,10月6日初诊。半日前突感发冷,发热,头痛,体痛,小腿肌痛,有少许汗,口渴,食欲不振,二便正常,面色潮红,眼结膜充血,苔薄白,脉浮数,体温39℃。血清镜检:钩端螺旋体阳性。中医诊断:伏暑型卫分重证。治当辛凉透邪解毒,予银翘散:银花17.5g、连翘17.5g、薄荷10.5g、竹叶10.5g、桔梗10.5g、生甘草7g、淡豆豉10.5g、牛蒡子10.5g、荆芥穗7g、苇根35g。一剂后,发热、头痛减轻,食欲增进,余症消退,苔薄白,脉数,体温37.2℃。再予竹叶石膏汤以清热生津,益气和胃:竹叶10.5g、生石膏14g、麦冬10.5g、姜半夏10.5g、炙草10.5g、生大米17.5g、党参10.5g。又一剂,脉静身和,体温37℃。(摘自《米伯让先生医案》)【分析】患者有汗少许,但脉非浮缓,非恶风甚,排除太阳中风证汗出,苔非滑腻,排除水饮汗出。若此前并不出汗,感冒致出汗就只有风热了。“突感发冷,发热,头痛”说明了是感冒。又“脉浮数”,至此判断为风热感冒已无疑了。风热可有汗可无汗,可渴可不渴,苔可薄白可薄黄,要注意这些都不是判断风热的关键点。此案苔薄白反能肯定风热尚未入里化热,若薄黄则须舌不红、小便不黄才能下此结论。“体痛”,凡表邪较重、壅遏肌表经络者皆可发生。“小腿肌痛”、“眼结膜充血”为钩端螺旋体病常见症状。胃“食欲不振”是感冒常有的,估计与肺胃直接有经脉相连有关。“面色潮红”可能为高热所致(注意高热不等于里热证,高热只是个症状,任何表证重者都可以发生),幸能出小许汗,不是里热遏伏的危险病情。从纯中医辨证而言,本案算是很典型的外感风热重证了(高烧、体痛示较重)。“小腿肌痛”从中医角度,其病机可与“体痛”相同,外邪壅遏肌肤,不通则痛。“眼结膜充血”为肝经风热常见表现,仍是风热,只不过治疗时需加一点明目药物即可,所以不必考虑其有钩端螺旋体。一般而言,传统中药功效的总结与描述,所用词语乃是针对中医思维中的病机概念。如,发现麻黄“宣肺平喘”功效是因为它能处理中医眼中的“肺气失宣”证。所以,在中医辨证思维指导下去选中药,才能够比较好的重复前人的疗效经验。有些中医习惯上公认的病机概括(即“辨证”)也有可能与真正病机不符,还是应该按历来形成的药、证对应的思路去选药。这就好比某人喜欢吃草莓,我们中医历来推断其病机可能是此人天生口味偏好草莓,来做客时即以草莓招待之,客人果然高兴,用药目的良好达成。而有人用中医思路辨了证后,却用现代药理研究结果去开“中药”,看似科学,反而可能无效。比如另一人用几可乱真的、模仿天然草莓口味的饮料去招待这个客人,客人却不真的高兴。问题在哪里?这就是用中医思维辨证却用西医思维开药的尴尬。虽然这次中医病机概括不幸错了:喜吃草莓的真相是,这人极爱着的一个人以前经常采草莓,睹物思人。可按历来习惯开药后,效果却对了。某味中药正是因为治好了中医思维下的某个证,才以此为基础作相应的“功效”总结。中药的功效叙述可不是独立的,它完全依附于中医对疾病病机的理解。有痰就化痰,选功效记载为“化痰”的药;肝郁就理气,选功效记载为“理气”的药……按西医思维开“中药”不是不可以,但针对的疾病病理也应该是西医思维、方法下作出的,这时候的中药,它称为“原生态药物”可能更合适些,因为它不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其所治疾病也可能与它以前在中医大家庭里常治的疾病完全不同。本案既然中医辨证为典型的外感风热较重证,用号称“辛凉平剂”的银翘散再合适不过。不要去想:“糟了,中药里面有哪些可以抗钩端螺旋体呀”?西医诊断结果绝对不要去干扰中医的辨证论治。再次强调,哪怕是面对肿瘤时,也要坚持用中医思维

去辨证和诊治的原则,只不过要增加一句医嘱:“药物只能试试,还是建议你去动手术”。这是为了在当前法律环境下的自保之举,并不是不相信中医能治好,实际上名医用中医方法治好确诊了的恶性肿瘤的例子极多。作者用的完整的银翘散原方,其中苦寒的银、翘药量稍有偏大,可能有碍发散,方中也没有再加特别的明目药物。一剂之后效果较为明显,但脉浮数转为脉数,是由纯粹的表热证转为纯粹而轻度的气分热(体温仅37.2℃)。在表之风热已转化干净,肝经风热不驻,眼中血丝消退。这个结果,可能是苦寒气分药多了一些的原因,反而引表邪入里(较大量的银翘、竹叶、芦根),也是因为气分药较多,里热刚形成但并不重。作者继用治疗气分余热、气津有伤的竹叶石膏汤,值得参考,毕竟里热并不重,此清热力度已足够。且稍配益气生津之品,对于里热易伤津耗气的特点,不但无须担心补药常虑的“闭门留寇”,还显得甚是稳当,结果效果很好,一剂而愈。只是本案已无脾胃症状,竹叶石膏汤中半夏是否还需保留,容再商榷。

8麻杏石甘汤

【组成】炙麻黄9g杏仁9g生甘草6g生石膏(碎、先)30g【主治】表邪未解,肺热咳喘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病案】池×,1岁,1973年7月24日初诊。咳嗽频频,喉头痰鸣,气急鼻煽,壮热,体温41℃,神昏嗜睡,口渴,便秘,舌苔焦黄,脉数。西医诊断:支气管肺炎。此乃风温犯肺,热甚痰阻,肺失宣降。治宜辛寒清肺,化痰定喘:麻黄、生甘草各2.4g,生石膏12g,杏仁、连翘各6g,花粉、栝蒌仁各9g,芦根15g,紫雪丹0.9g(研末送服)。一剂后,壮热减轻,体温39℃,大便未解,舌上及上颚起泡。温热之邪直逼营分,治宜清营凉血,滋阴清肺:元参、麦冬、花粉、栝蒌仁、银花各9g,生地12g,生石膏、芦根15g,甘草2.4g,紫雪丹0.9g,神犀丹(分研送)。服一剂,气息稍平,壮热再减,神志已清,能吮乳,便溏薄黑粪。唯脐区按之灼手,舌苔薄黄,脉仍数。邪热已清,阴液未复,病已转机,上方去紫雪丹、神犀丹,加知母4.5g,滋阴养液以善后:生地12g,元参、麦冬、银花、鲜石斛各9g,知母4.5g,梨汁、荸荠汁各一匙(分冲),生甘草2.44g。5剂后病愈。(摘自《浙江中医药》)【分析】“咳嗽频频,喉头痰鸣,气急鼻煽”,由鼻煽可知痰量甚多,阻塞气道很厉害(若因喘致鼻煽,倒不一定有痰的因素)。1岁小儿,有痰也咳不出来,量多时,西医必须吸痰,虽然吸痰本身有造成窒息的危险。“壮热,……舌苔焦黄”,绝对是里实热证了,而且确实很危急,以至于“神昏嗜睡”,此逆传心包之象!口渴、便秘为里热伤津所致。或问,便秘与壮热并见,是否为阳明腑实证(参泻下剂)?但若病机为此,同时见“咳嗽频频,喉头痰鸣,气急鼻煽”者却极少。阳明腑实证还有腹痛胀不可触碰。症状出现的先后,也往往有鉴别的意义,本案咳嗽发烧应在便秘之前,惜具体情形记录不详(这是抄方与分析病案最大的区别,二者宜互补。抄方一般断断续续,不知道老师的某些治法用药有没有效,而精选的病案一般都有疗效的详细记载,我们可以选择有效果的来重点学习)。综合而言,主症在肺,这是一个肺热壅盛证。痰应该较多,更可能是个痰热壅肺证。本证以热为主(高烧至41℃),心为火脏,同气相求,以至于心主神志出现严重失常(神昏嗜睡),并不奇怪。此案证情较复杂,要照顾的面多。若对成人而言,任何里实热证继发便秘者,若便秘严重,腹部不适很明显的话,均宜先用以泻代清、釜底抽薪的方法为主,再兼顾其他。若便秘未致大腹症状,按之又明显无坚硬包块者,便秘只需作为兼顾的对象。本患为一昏睡婴儿,不能得知。以泻代清非有把握者不用,一不慎便损伤脾胃,从保险起见,以直接治本为主,可兼治便秘。且本案津伤明显,兼补阴津,一般的热性干燥便秘还可自通。治疗思路大致是清化痰热为主,并宣畅肺气、止咳平喘、开窍醒神、养阴生津。最不宜忘的,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一高烧便易抽搐,多有几次还会损伤智力,故止痉之药恐须预防性使用。要兼顾的方面过多,倒无一个十分典型之方与之配。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清气化痰丸,均可以其为基础再行加减调整。从用药来看,作者以麻杏石

甘汤作为基础方,清、宣肺热以平喘止咳(宣肺者,因于鼻煽,喘憋之甚也)。加连翘、天花粉、芦根助清解实火,天花粉、芦根并生津。加瓜蒌仁清化热痰,并润肠通便。加紫雪开窍醒神,化痰止痉。面面俱到,但有主有次。不过,生津而不滋阴,力稍弱,继发通便力亦稍弱。因病情危重,仅予一剂,以便及时调整。服后有部分效果,但新见“舌上及上颚起泡”,看来有严重的腑气不降,导致火气上攻难解。作者遂配增液汤(玄参、麦冬、生地)以加重养阴、清热力量,加神犀丹以增清热、开窍、醒神力量。患儿神志遂清,竟思吸乳。壮热再减,大便亦“增水行舟”而通。苔由焦黄转为薄黄。它症多消,病已挽回,以大剂养阴生津之品并续清余热以善后,得收全功。

9柴葛解肌汤

【组成】柴胡6g葛根9g生甘草3g黄芩6g羌活3g白芷3g炒白芍6g桔梗3g生石膏5g大枣2枚生姜3片【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恶寒渐轻,身热增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咽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病案】夏×,9岁,1984年7月16日就诊。发热7天,初起微恶风寒,继则发热渐增,汗出不解,体温39~40.5℃,头痛神烦,鼻干口渴,舌红少津,苔薄黄,脉浮洪数。西医诊断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静滴红霉素、氢化可的松等药,体温不降。中医辨证为寒郁化热,内传阳明,故从阳明经治,用柴葛解肌汤加减:柴胡、黄芩、知母各10g,葛根12g,生石膏50g,羌活、白芷各7.5g,薄荷、甘草各5g。连服2剂,体温平复,诸症悉除。(摘自《新中医》)【分析】患者初起感冒无疑,后由表入里化热,表证很可能已消失。虽有“脉浮洪数”,但洪脉本带浮象,仅据此一点决不能判为表证仍存。从诸表现来看,倒符合清热剂中白虎汤的“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的辩证要点(见清热剂中)。病案资料欠详,从行文语气看,该患出汗与口渴的程度均不是很厉害,但并不影响作出气分实热证(即阳明经证)的诊断。至于“头痛神烦”,高热者本可能见之,无所特指。只是,单纯气分热盛证可大渴,鼻干却少见,现在又不是秋冬,似乎是肺经更受累的迹象。治疗思路大致是清热泻火,生津除烦。多数清热泻火药都入肺经,故亦不用考虑归经、引经等问题了。白虎汤应该挺合适,“脉浮”可等服一两剂后再看情形决定。作者亦判断是热在阳明,但选方却为柴葛解肌汤。观其用药,却也可理解为在白虎汤基础上进行的加减,因为石膏、知母、甘草都有了,仅较次要的粳米没有。柴、葛二味均可为高烧时退烧治标之药,尤其是感冒高烧(感冒发展而来之高烧亦可考虑选用)。在本案中此二药用量都偏小(与治疗感冒性高烧比较而言),应该是作为“考虑选用”的范围,不是方中主药,但可防尚存少许风热的可能。从用羌活、白芷、薄荷三个解表药来看,作者确实疑虑表证可能未尽,而且羌活、白芷又可缓解头痛治标。黄芩善走肺经,以助石膏、知母清热泻火。尤其生石膏量大,作者以清热泻火作为主要考虑方向是毫无疑义的。本案用药效果干净利落,仅2剂便诸症悉除。然而表证是否确实存在?笔者认为,若初起即有头痛,至今未见消除,则可能是表证未尽的一个有力证据。从用药后疗效来看,表证存在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但在苦寒泻火占绝对优势的方中,有几味少量的解表药会产生多大的干扰,尚不得而知。

10升麻葛根汤

【组成】升麻6g葛根15g生白芍6g生甘草3g【主治】麻疹初起,疹出不透,身热恶风,头痛身痛,咳嗽喷嚏,目赤流泪,口渴,舌红,脉数。【病案】林某,女,37岁,5月20日初诊。2天前感脸部微痒,翌日出现粉红色皮疹。脸上散在皮疹,粟米大小、色红、抚之碍手、略痒。伴目赤头痛、咽干喜冷饮、大便干结、溲黄。舌尖红、苔黄、脉滑数。用升麻葛根汤加味:升麻、葛根、赤芍各15g,生甘草、桑叶各12g,蝉衣、丹皮各10g,野菊花20g,3剂,水煎服,嘱忌食辛辣刺激食物。服药后症减大半,效不更方,原方续服3剂,疹消颜净,随访3个月,粟疹未发。(摘自《实用中医药杂志》)【分析】麻疹多患于小儿,现代预防接种

及时,已很少,近几年病毒变种有发生于成人的个案。按理说本方已无多大用武之地。但若搞清了本方的疗病机理(邪初犯表可透散,兼热毒者配合以清热解毒),也可以用于病机相似的其他疾病。本皮肤病患者起病较突然,无反复发作病史,应不是里病现于肌表,且“脸部微痒”肌表症状表现在先,两天后才出现一派表、里兼有诸症,属邪从肌表犯里当无疑义。“痒自风来”,至此风邪在表基本确认。“咽干喜冷饮、大便干结、溲黄……脉滑数”,部分已化为里实热证,且里热伤津已较为明显。风热犯及肝经,故“目赤”,表证仍在故“头痛”(单纯气分热证头痛者少,表证不解头痛者多。此为大约估计,结合它症考虑则可加强佐证力度)。综合分析,为风热为主兼里热之证。治疗时要考虑皮肤科的用药规律,痒要疏风,表邪所致的皮疹要透疹,疹色红得明显的要凉血活血,疮肿大而坚硬的要理气、活血、软坚三法配合(这一点本案中不存在)。皮肤病之热邪多喜用清热解毒类药,还常用清热燥湿药或渗利湿热药,清热泻火药用得少。故本案治疗应考虑的方面有疏散风热、透疹止痒为主,清热解毒次之,活血、养阴生津再次之。有热性便结,寒下药略加一点也无妨。本案本已很燥,清热燥湿药或渗利湿热药暂不考虑,可以考虑用疏散风热兼透疹、养阴的升麻葛根汤加减,也可以疏散风热兼清泻里热的防风通圣散加减(见和解剂中)。作者用升麻葛根汤加减。升、葛、蝉三药既疏散风热又透疹,桑叶助散风热并疗目赤,赤芍、丹皮既清热凉血又活血(疹色红),野菊花为皮肤病中常用清热解毒药,生甘草助清热解毒。主药都有了,养阴生津、寒下药未用,但不是主要治疗方向。结果用药效果非常快,而且干净彻底,未再复发。案中服药期间“嘱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为皮肤病医嘱常识。不仅如此,一切江鲜海鲜、鹅肉羊肉等发物,均不宜食,也不宜接受过多太阳直射,及暂停各种化妆品的使用等等。

11败毒散

【组成】柴胡9g前胡9g川芎9g枳壳9g羌活9g独活9g茯苓9g桔梗9g生晒参(泡)3g甘草3g生姜2片薄荷(后下)3g【主治】气虚之人外感风寒湿。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病案】患儿4岁,发热4天,伴有头项强痛,鼻塞流涕,喷嚏时作,咳嗽痰白,肢体酸痛,曾呕吐数次,胃纳减少,大便稀软。患儿平素易出汗,且经常患感冒。查:舌尖稍红,苔薄白,咽红,脉浮数重取无力。体温38℃。辨证:感冒(体虚外感,偏于风寒)。治当益气解表,宣肺散寒,处方:柴胡6g,前胡6g,川芎6g,羌活4.5g,枳壳4.5g,茯苓9g,桔梗6g,薄荷4.5g,人参2g,双花12g,连翘6g,荆芥6g,甘草2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连续服用3剂。二诊:服药后热退,头痛身痛等症俱瘥,但仍时有咳嗽,出汗较多。处方:人参2g,枳壳4.5g,茯苓9g,浮小麦9g,桔梗6g,前胡6g,陈皮6g,双花12g,连翘6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连续服用3剂。三诊:诸症皆愈。嘱家长多带小儿在户外活动,注意平素增减衣被宜适度。(摘自山东中医药大学方剂教研室资料)【分析】患儿感冒是无疑了,无须赘述,关键是何型。“平素易出汗,且经常患感冒”,又脉“重取无力”,素有气虚是肯定的。这次反未见汗,染风寒后寒邪收引腠理所致。“舌尖稍红,苔薄白……脉浮数”,初步判断是风寒部分入里化热,但里热还很少(因“痰白”、“苔薄白”)。若本次有汗,只是漏写或漏问了,那“舌尖稍红,苔薄白……脉浮数”就高度怀疑是风热感冒了。“头项强痛,鼻塞流涕,喷嚏时作,咳嗽……肢体酸痛,曾呕吐数次,胃纳减少,大便稀软”则是除燥邪感冒以外其他各型感冒都可能见到的。其中“曾呕吐数次,胃纳减少,大便稀软”类似西医概念中的胃肠型感冒,中医认为与肺经“还循胃口”、肺与大肠相表里等有关。综合看,本案为风寒稍化热兼有气虚之外感证。治疗思路大致是,疏散风寒为第一,益气扶正次之(若正气内馁,药难奏功。此时益气辅之,无闭门留寇之嫌)。解头痛、通脉、止呕、化痰止咳更次之,不用或可,用之更佳[对应“头项强痛”、“肢体酸痛”、“呕吐数次”、“咳嗽痰白”等症,分别可考虑羌活(太阳经头痛),桂枝,生姜,前胡等]。方用败毒散加减最宜,各方面所需的

药物正好都有。作者用败毒散,发散药物中柴胡、前胡、薄荷、银花、连翘均为辛凉发表药,仅较平和的羌活、荆芥为辛温发表药,总体上药性偏凉,可能是考虑表证已部分化热了。全方药量对4岁小儿而言稍稍偏大,发散药物较多,表邪各症状解除很快,效果很好,但也带来了“出汗较多”的副作用,气虚之人发散时更易如此。表证基本已尽,可益气固表止汗为主,兼除余邪及止咳。作者以人参、浮小麦益卫固表,保留银、翘、前胡散邪,保留桔、前、枳、苓并加陈皮以止咳化痰,病情痊愈。若按成人论,后当扶正调理,以治其平素出汗和易感冒。但4岁小儿,其他方面尚可,尚属“纯阳之体”,只要加强“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自我康健亦大有望。“注意平素增减衣被宜适度”,可以减少感冒发生的机会和吃药的次数,对小儿的长远发育是很有好处的。

12再造散

【组成】炙黄芪6g生晒参(泡)3g桂枝3g炙甘草1.5g制附片(先)3g细辛(先)2g羌活3g防风3g川芎3g煨生姜3g大枣2枚赤芍3g【主治】阳气虚弱,外感风寒。恶寒发热,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嗜卧,面色苍白,语言低微,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或浮大无力。【病案】庚寅张季端殿撰夫人体虚难眠,延余诊视,脉沉细,用温补药数服而愈。嗣后感冒风寒,渠以为旧症,用参、芪等药服之以致沉重,复延诊视。脉紧无力,知为虚人外感,治以再造散加减,解邪和中之剂。服之寒战,似药不合,渠言奈何?余复诊之脉动,言时发汗以姜白糖水饮之助气。夫人胞叔杨子琛明府知医,信余力盲不错,药邪相争,故寒战耳。张留余俟之至十点钟时,果汗而愈矣。(摘自《许氏医案》)【分析】该患者前患“体虚”、“脉沉细”之失眠,且为用“温补药数服而愈”,可见其素体本有气虚。未言经常反复畏寒,脉不迟,后又习惯性地用补气的“参、芪”等药,且本次病脉为“无力”脉,皆提示是气虚而非阳虚。言其暂愈者,气虚之人非“数服”可解。因病未除根,它日必又有其他不适出现。后果然又现不适,以为气虚旧疾复作,又用参、芪等纯温补药而反加重。从行文语气看,不可能仅凭“脉紧无力”,就“知为虚人外感”,必须有明确受风寒病史,又脉紧,从水平高的医生看,判断感冒是肯定不会错的。既有素体气虚,现症又见脉无力,故断为气虚外感,且应是风寒型,因“脉紧”。气虚外感用参、芪补气并无错,如败毒散,但一味地温补而不发散,便会造成“闭门留寇”,故病反加重。作者采用发散风寒与温补阳气并举的再造散治疗,是否需要其中的附子呢?不需要。但值得一提的是,凡风寒或风寒湿感冒,只要未化里热、或未兼里热,用温里或补阳药都不妨碍,尤其温里药更不忌,且还可能增强发散之力。故此案中风寒仅兼气虚,无明显阳虚而用附子,加之亦可,不影响总的治疗方向的正确性。不料服之反而打起寒战,作者复诊其脉(在其他无甚改变的情况下,脉象可能提供点什么),发现“脉动”,即短促有力也,结合药后寒战表现,乃阳气得助,与表邪斗争剧烈。但药尚欠力,“脉动”为阳气欲出不得出之象。仲景《伤寒论》中用桂枝汤也有“脉促”的,与此类似,仲景则继续用桂枝汤。这是邪正相争的关键时刻,天平随时可能向任何一方倾斜。作者急以姜糖水以助汗力,果然再剂而汗出邪解病愈。此案的一个很重要的启发是,在辨证、用药确实比较有把握的情况下,出现意外反应或者病情无动于衷时,不要惊慌失措,要仔细检查各方面病情变化,察明是佳兆还是恶化,不能轻易地立即推翻之前的思路。曾有一人治一典型太阳中风证,予桂枝汤,不料竟不效,甚为诧异。详询之,又检查药渣,竟误以肉桂代桂枝。改用桂枝后,一剂而效。还有一人以黄芪为主药疗一病,也是意外不效。再三详询,才知当地黄芪多是伪品,换之以正品,亦得速效。可见用药不效,可能并非用药之过。是辨证有误?或药力不及?或先后失序?还是比例失当?煎煮有误?甚至于药铺不可靠?或起居有乖?均须冷静查对,只要基本功扎实,不可慌了手脚,先就把自己否定了。当然,也不可出自本能地要推卸责任,而忘记了一项一项查找原因。

13加减葳蕤汤

【组成】玉竹9g葱白6g桔梗5g白薇3g淡豆豉9g薄荷5g炙甘草1.5g大枣2枚【主治】阴虚复感风热证。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红,脉数。【病案】李某,男,35岁,1998年10月28日就诊。主诉发热7天,体温持续在37.5~39.7℃之间。曾口服康必得、感冒清热冲剂、阿莫西林、APC等药,并静点青霉素、头孢噻肟钠,均不效,刻下体温38.3℃。症见:发热无汗,微恶风寒,头身疼痛,口干,舌红少苔,脉浮细数。给予加减葳蕤汤,另加太子参,葛根,生石膏,知母,防风,以增强养阴益气,解表退热之效。患者仅服半剂,即有周身汗出,体温降至37.2℃。1剂后,热退身凉,体温正常。服至3剂,体质恢复如常。(摘自郝氏病案资料)【分析】患者“发热无汗,微恶风寒……脉浮”,必是感冒无疑了。何种感冒呢?仅是微恶风寒,且口干、脉数,基本上可以判断为风热,不算是很典型。毕竟“口干,舌红少苔,脉浮细数”组合的话又是非常典型的阴虚内热的表现。但既兼里热,表邪也不重,选择辛凉解表的风热药治疗不会有问题。整个病情应该说是比较简单的,轻度表证兼阴虚内热。治疗可以温和疏解为主(阴虚之人防过汗),辅以养阴清热。可能的话,加桂枝疏通经脉(针对“头身疼痛”),头痛明显的可加各分经止痛药。最理想的基础方当然是养阴而不敛邪的加减葳蕤汤。作者用此方“加太子参,葛根,生石膏,知母,防风,以增强养阴益气,解表退热之效”,虽增石膏、知母之寒,但葛根、防风可助解表之力,发散是没有问题的,惜不知用量。方证很对应,西药难除之顽症,服后竟应手而效。

至此本章结束,不知大家是否已充满了对中医的信心。切不要以为本书这些病案都是特例,是医生碰巧治好了就把它记下来的,绝不是的!本书的每个病案都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例子,病人还是那些病人,好中医脉络清晰,而在有些“中医”眼中却迷茫难以捉摸。名医没有天生的,没有哪个名医的医术不是努力学习得来。一定要打好中医各门基础课的基本功,然后细致踏实地每年将一本病案看三遍,数年之后必发现有大的进步,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你们能够成为一个人人尊重的真正的中医,而不是头上加上引号的,在此与大家共勉。

泻下剂

第二章泻下剂

适合以泻下为主法治疗的有:实证便秘、虚证便秘的治疗前期阶段、老百姓说的“上火”后致便秘者、严重的水饮或怪痰等。本章方剂的基本配伍用药规律如下:(1)治疗便秘时——无论寒、热、虚、实,用大黄泻下都是最常用的。除热秘外,一般都还须配伍其他药佐助或佐制。如大便的确干硬,往往和芒硝配伍以软坚泻下;若有轻重不同的胀、满、闷等表现,常配伍枳实、厚朴以行气消胀;寒秘常加附子、干姜、细辛等以温阳散寒;气虚则配黄芪、党参;阴血虚配当归、首乌最佳;阳虚者肉苁蓉最佳。热性病中便秘作为兼证时,决明子、虎杖亦佳。习惯性便秘易犯长期泡服大黄的错误,慎之,当以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为主,不效者再考虑辨证后服药。(2)治疗上火时——对于确属实证上火者(虽常伴便秘,却不致明显腹胀腹痛),本章方药常用为辅助药。上火致咽痛者,玄参、桔梗为主要药;口腔口角破溃者可以黄连为主药,锡类散配合外搽;牙龈肿痛者可以石膏、升麻为主药;目痛者可以决明子为主药;面部起小疹子有脓头者以大剂量苡仁为主药。(3)治疗水饮时——在辨证肯定,且对症治标与利小便相配合的方法效差或无效之后,才考虑用本章攻逐水饮方。而且往往只可暂用,不宜作为主要方法、常规方法。十枣汤若严格按照其使用方法与使用注意去做,对各种水饮都有程度不同的效果,对隐蔽水饮甚至可以根除,而且可以做到很安全。关键是要仔细叮嘱病人,不能自作主张不遵医嘱行事。遗憾的是,出于安全考虑,大多数地区都不卖甘遂、大戟、芫花。

1大承气汤

【组成】生大黄(后)12g厚朴24g枳实12g芒硝(冲)9g【主治】(1)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矢气频频,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日晡潮热,神昏谵语,手足然濈汗出,舌苔焦黄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滑或沉迟有力。(2)热结旁流证。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难闻,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数。(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病案1】李士材治一伤寒,八九日以来,口不能言,目不能视,体不能动,四肢俱冷,咸谓阴证。诊之六脉皆无,以手按腹,两手护之,眉皱作楚。按其趺阳(注:足背动脉),大而有之,乃知腹有燥屎也。欲与大承气汤,病家惶惧不敢进。李曰:“君郡能辨是证者,惟施笠泽耳。”延诊之,若合符节(注:两半兵符完全相合方可发兵)。遂下之,得燥屎六七枚,口能言,体能动矣。故按手不及足者,何以救垂厥之证耶?(摘自《续名医类案》)【分析】古人病案以简略者居多,本案开头“伤寒”二字不必深究,关键是辨清现为何证。除非当前辨证存在疑问,不能肯定,可再详询起病之始因及疾病发展过程。询而仍不能详者,只好先试探性治疗,视病情轻重,开方先以半剂至三剂为宜。本案初看确似将夭之阴寒重证,尤其“六脉皆无”,使医生、家属都极易失去信心,一般会考虑避免开方而直接嘱其准备后事。李氏业医极为严谨,无论病之轻重,治愈希望之大小,咸细察之,以尽一己之责。从本案来看,医生仔细地诊察起了关键作用。我们诊病时也不可漏过任何线索,对病重者尤须如此,诊务繁忙时尤其不可草草了事(宁可限号也要对诊治过的每一个病人负责)。本案从“以手按腹,两手护之,眉皱作楚”来看,显属拒按之实证,是西医急腹症最常见的表现,如肠梗阻、肠套叠、胃肠穿孔、急性阑尾炎、胆道蛔虫症、急性胰腺炎等。中医往往辨为寒秘或热秘之重证、寒凝气滞重证、肠痈、蛔厥、少阳阳明合病等。“按其趺阳,大而有之,乃知腹有躁屎也,欲与大承气汤”,这不但是李氏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由此形成的胆识,更为现代中医应该注意的是,切脉的三部九候之法并非已完全失去意义,尤其是寸口无脉的情况下,不可草率认定全身亦无脉。病人腹部大实证由伤寒表证逐渐发展而来,按仲景六经辨证的规律,极有可能是传入阳明而成腑实之证。取候阳明胃气的趺阳脉“大而有之”而非沉紧来看,当为热秘重证,而非寒秘重证。然而为何出现“口不能言,目不能视,体不能动,四肢俱冷”呢?此因大实于内,阳气闭阻,不能外达所致(肝郁犯脾重证致身重、肢厥,其理同)。既是热秘重证,自当用大承气汤。然与前众医皆相悖,病家不敢取信。此时不可强求以促其服药。万一有误,死无葬身之地也!任何时候、任何病情,都不能给病人打包票,宁可病人暂时流失,名气出得晚一点。李氏请病家甚为信任的施笠泽一起诊断,甚可借鉴。证已辨无疑,选方恰当,果然效如桴鼓。【病案2】吴姓妇人,病起六七日,壮热,头汗出,脉大,便闭七日未行,身不发黄,胸不结,腹不胀满,惟满头剧痛,不言语,眼张,瞳神不能瞬,人过其前亦不能辨,证颇危重。余曰:日中不了了,睛不和,燥热上冲,此阳明篇三急下证之第一证也。不速治,行见其脑膜爆裂,病不可为矣。于是遂书大承气汤方与之:大黄四钱、枳实三钱、川朴一钱、芒硝三钱。并嘱其家人速煎服之,竟一剂而愈。盖阳明燥气上冲额顶,故头汗出,满头剧痛,神识不清,目不辨人,其势危在顷刻。今一剂而下。亦如釜底抽薪,泄去胃热,胃热一平,则上冲燥气因下无所继,随之俱下,故头目清明,病遂霍然。非若有宿食积滞,腹胀而痛,壮热谵语,必经数剂方能奏效,此缓急之所由分也。是故无形之气与有形之积,宜加辨别,方不至临诊茫然。(摘自《经方实验录》)【分析】本案若为单纯气分热盛证(或名肺胃热盛证、阳明经证),绝不会仅见头汗出。仅头汗出者,大约有五种情况可能导致:①进食时,此为生理现象;②上中焦火热上攻;③湿热壅遏;④饮邪上犯;⑤阳明腑实证。本案有壮热,可能是②、③、⑤之一。病起前即始便秘,胸不板结满闷,可排除②。并非身热不扬,也不脘腹胀闷及恶心欲呕,也非黏滞性便秘,又可排除③,则必为阳明腑实证中热夹浊气上攻清窍所致。“瞳神不能瞬”显示阴液大伤筋脉失养,正是仲景三急下证之一。惟“腹不胀满”似阳明腑实证中的调胃承气汤证。然而病确已急,不可缓攻,遂采用大承气与调胃承气二方之

义。调胃承气去甘缓之甘草,大承气将原来大黄和厚朴的用量比由1∶2调转为4∶1,减少消胀之力而突出泻下软坚之大黄、芒硝,并保留下气助推之枳实。全方考虑极为仔细慎重,不拘泥成方,适合临床灵活变通,竟一剂而愈。值得注意的是,危急病只能一剂一剂甚至半剂半剂跟踪观察,不可一次性开三五剂,谨记慎之。

2大陷胸汤

【组成】生大黄10g芒硝(冲)10g醋甘遂(研冲)1g【主治】结胸。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大便秘结,日晡所小有潮热,或短气躁烦,舌上燥而渴,脉沉紧,按之有力。【病案】沈家湾陈姓孩年十四,独生子也,其母爱逾掌珠,一日忽得病,邀余出诊。脉洪大,大热,口干,自汗,右足不得伸屈。病属阳明,然口虽渴,终日不欲饮水,胸部如塞,按之似痛,不胀不硬,又类悬饮内痛。大便五日未通。上湿下燥,于此可见。且太阳之湿内入胸膈,与阳明内热同病。不攻其湿痰,燥热焉除?于是遂书大陷胸汤与之:制甘遂一钱五分,大黄三钱,芒硝二钱。返寓后,心殊不安。盖以孩提娇嫩之躯,而予猛烈锐利之剂,倘体不胜任,则咎将谁归?且《伤寒论》中之大陷胸汤证,必心下痞硬而自痛。其甚者,或有“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为定例。今此证并未见痞硬,不过闷极而塞,况又似小儿积滞之证,并非太阳早下失治所致。事后追思,深悔孟浪。至翌日黎明,即亲往询问。据其母曰:服后大便畅通,燥屎与痰涎先后俱下,今已安适矣。其余诸恙,均各霍然。乃复书一清热之方以肃余邪。嗣后余屡用此方治愈胸膈有湿痰、肠胃有热结之证,上下双解,辄收奇效。(摘自《经方实验录》)【分析】该患者若仅从“脉洪大,大热,口干,自汗”而言,倒很像一个较为典型的气分热证。有里实热的同时见“右足不得伸屈”,却应大大警惕肠痈初起(大致相当于西医的急性阑尾炎)。因另见“口虽渴,终日不欲饮水”,可能含有痰、湿、水、瘀四种因素之一。又结合里实热较甚,且无狂躁等症,瘀血化热不可能。且见“胸部如塞,按之似痛”,胸部实邪阻滞无疑。湿热郁胸,最多仅见胸闷而已,故又可排除。单纯水饮夹热而至渴不欲饮者,热不易如此之高,且多伴小便异常,故又排除。虽不知案中苔腻否,脉弦、滑否,但由此已可推知存在痰热郁胸的情况。“大便五日未通”并不与此判断矛盾,但却也是肠痈初起的常见症。本案是分别存在上、下两个病机呢?还是二者本是一体关联的?若分两个因素考虑,则痰热郁胸致“胸部如塞,按之似痛”正可用小陷胸汤(黄连、半夏、瓜蒌),而肠痈初起则用大黄牡丹汤,是否可两方并用(两个因素看起来都不轻,恐不适于逐个击破)?若是上、下诸症为一体关联,同一病机,又是什么呢?湿热致肠痈者常见,痰热所致者似较罕见。若是笔者,必用上两方并用,先试探治疗一两剂,并密切观察。曹老考虑上部之痰多一些,认为“太阳之湿内入胸膈,与阳明内热同病”,决定“攻其湿痰”,用的大陷胸汤原方。不用小陷胸汤,可能是曹老原本怀疑似有“悬饮内痛”,用大陷胸汤既可用大黄、芒硝通腑并泻热,又可用甘遂使痰、湿、饮俱去。既然搞不清上、下诸症到底是痰、是湿或饮,干脆以毒猛之药一并去之,不用常规的祛痰、渗湿、化饮药一一对付了(甘遂有此之力,只是不易控制)。后又想到与《伤寒论》的原条文情况有所出入,关键是考虑患者“孩提娇嫩之躯”,甚为后悔。不料起效与预定相符,“燥屎与痰涎先后俱下”,更且“其余诸恙,均各霍然”。通腑、逐痰并用之方,仅一剂便达到了“上下双解”的目的。曹老谨慎之人,仍“复书一清热之方以肃余邪”,防一剂药难尽全功。曹老本欲治上为主,恰所用药物并可治下。此治使初起之肠痈一剂而散,实有新意与启发,可作为大黄牡丹汤的备选方法,只不过比大黄牡丹汤更难把握一些,更危险一些。艺高者或可用之以收速效,万一不测亦有能力挽回。

3大黄附子汤

【组成】生大黄(后)9g制附片(先)9g细辛(先)3g【主治】寒积里实证。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不温,舌苔白腻,脉弦紧。【病案】李某,67岁,农民。入院前12小时

突然剧烈阵发性腹痛,由脐周延及右下腹部,痛时转侧不安伴汗出,呕吐多次,腹部胀满。无排气及排便,肠鸣音微弱。腹部平片显示:上腹部有充气胀大之肠管,并有明显液平面。诊断为“肠梗阻”。给予静脉补液加抗生素等保守疗法,并投大承气汤1剂,服药后除肠鸣音增强外,余证未减,腹胀腹痛反更加剧烈,患者痛苦,坐卧不安,呻吟不已。邀余会诊,症见患者面色灰白,腹胀如鼓,喜温喜按,按则痛缓,尿黄,便秘不出,舌红苔黄,脉沉紧。证属脾阳不振,寒滞冷积,患者年高体弱,其证为寒,西医保守疗法与大承气汤,使其阴寒更甚。中医诊为“腹痛,关格”,此时治当温健脾阳,攻逐冷积。予大黄10g(后下),制附子12g,莱菔子30g,大腹皮20g,急煎口服,并配合针刺双侧足三里,留针2小时,每隔10分钟提插捻转1次。尽剂后得矢气、排便,腹胀顿减,效不更方,又2剂。诸证悉除,调养出院。(摘自《陕西中医》)【分析】患者初时确诊为肠梗阻,“腹部胀满,无排气及排便,肠鸣音微弱”,在中医中也是非常严重的腑实证。如此急重,虚秘不太可能,多是实证、或以实为主。实证便秘无非寒、热、蛔虫梗阻三种。大承气汤善治肠梗阻,可明显增强大肠蠕动,帮助排便。前医未及细辨,便投一剂,恐是纯以西医药理思维开出此方。肠蠕动果然增强,然而“腹胀腹痛反更加剧烈”。是病重药轻,还是方向有误?病危之时,心无把握,邀他医会诊,可取。会诊见“面色灰白……喜温喜按,按则痛缓……脉沉紧”,作者判断是“脾阳不振,寒滞冷积”之证,即虚、实寒相兼的腑实证。另外,若确又有“喜按,按则痛缓”,倒真可肯定虚的因素明显,只是如此急重的腑实证有这种表现确属罕见。最具迷惑性的是,患者还有“尿黄,……舌红苔黄”,是里实热的特征。初学《金匮》时,观条文“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对寒积为何伴发热甚为存疑。后渐接触数案寒积重证,多有伴发低热,且仅以大黄附子汤,并不寒热并治,效果甚速。始信仲景之如实记载,亦迫使我思考:是寒实郁而生热所致?既然实寒积滞已能确诊,又存在寒实郁热的可能,应该可以按寒积来治了。至于虚的因素,目前看不出来是当务之急。若出现了尺脉微、虚汗大作、心慌头晕,倒应先救其虚。故可本着急则治标和先治新病和实证的原则,先予温下,作者正是以作为实寒积滞代表方的大黄附子汤为基础,考虑到胀甚,加除胀效佳的莱菔子、大腹皮,并针刺足三里(估计是考虑到现代研究成果,针刺足三里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结果一剂效宏,两剂病除。可不可能是足三里起的效呢?足三里也算是急救穴之一,用于急救时最多让人苏醒,若用于加强肠蠕动最多作为辅助,若作为长期逐渐地改善增强胃肠功能还差不多,对于腑实急证恐难起主要作用。其他类似病案并不配用此法,效果亦佳,可为一证。

4温脾汤

【组成】生大黄(后)12g制附片(先)9g干姜6g晒参(另)9g炙甘草3g【主治】脾阳不足所致冷积便秘,或久利赤白,腹痛,手足不温,脉沉弦。【病案】刘某,女性35岁。于1995年4月初诊。患者于1994年6月因饮食不洁,突发急性腹泻,1日10余次,在当地西医治疗,诊为急性肠炎,给予口服氟哌酸、痢特灵后症状缓解。但近1年来,每因受寒、饮食不节则腹痛腹泻复发,每日便四五次,便带黏液,无脓血,自服西药抗菌素无效,来我院做纤维结肠镜诊为慢性肠炎。患者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乏力,畏寒,纳呆,腹部胀满,便带黏液,每日四五次,舌质淡,苔白腻,脉沉弦。脉症合参,此乃脾阳不足,冷积宿垢停肠间,属虚中夹实之候,宜温补脾阳,攻下宿积。药用生大黄10g、党参15g、炮姜6g、制附片10g、甘草6g、制川朴12g、炒谷麦芽(各)30g、荆芥炭15g、炒元胡12g。1日1剂,分早晚服。泻止后以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加减扶正固本。共服药30天.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摘自《实用中医内科杂志》)【分析】患者1994年的腹泻病未治彻底,以致时发。是那一次大病损伤了脾胃,还是仍有余邪未尽,或是二者兼有?从“饮食不节”后诱发来看,脾胃确实受伤了(“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从“受寒”触发来看,脾胃受损后偏

于阳气受损(若易被辣椒或煎炸食品触发,就要结合具体情况再说,不能就说有里热)。从“便带黏液”这种特殊腹泻症状看,邪以湿邪为主,很可能就是从前的余邪未尽了,而非脾虚生内湿为主(纯内湿者大便不黏滞,仅溏泻。纯阳虚者,又多为水泻)。“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可以确认有脾气虚。“畏寒……舌质淡”,是气虚发展到阳虚(阳气一体,阳虚的本质是气虚发展到失于温煦时,故阳虚者大多兼有气虚表现)。“苔白腻”加强了湿邪存在的证据。“腹部胀满”很可能是湿邪阻滞了气机。“纳呆”,除胃火以外所有脾胃病均有可能,无特殊意义。“脉沉弦”,要注意“土虚木乘”(脉象多数只能作为参考,尤其是当代中医判定的脉象)。综合来看,为脾阳虚夹外湿。湿邪以至于阻滞了气机,且虚较重(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故虚、实两因素地位相等,宜并治,温阳健脾、除湿消胀可为其法。祛湿“化、燥、渗”三法均可,也常结合使用。另亦可再配开胃、促消化等药,不仅针对“纳呆”,在脾胃本虚的情况下也有利于其他药物的消化吸收。考虑用实脾饮、参苓白术散或厚朴温中汤加减都是可以的,关键是依所定治法灵活增减,并分清主次。作者认为“虚中夹实”,但认为“实”是指“冷积宿垢”,而并非刚刚判断的余邪不尽的外湿之邪。好像指的是食积日久之腹泻,且偏于寒,而不是较为常见的食积日久生湿生热。故以“通因通用”为思路,选用了温阳攻积的温脾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温阳健脾的有“党参、炮姜、制附片、甘草”,除胀止痛的有“制川朴、炒元胡”,燥湿的有“制川朴”,开胃消食的有“炒谷、麦芽”。除了加了个止泻治标的“荆芥炭”(名医施今墨就喜用各种炭类药止泻)以外,这些思路与笔者之前的思路也大致相同。但实邪致泻,若无滑脱之势,似不宜止。荆芥炭止泻力量如何,也存可疑。只是作者加了一个大黄攻“冷积宿垢”。不过,大黄也可能在发挥另一个功效——泻湿(茵陈蒿汤、八正散、芍药汤、枳实导滞丸中均用大黄的此功效,大黄牡丹汤中可能也是此作用)。只是,大黄泻湿多用于实证为主的方证中,脾虚明显、尤其脾阳虚者少用此功效,只因此药寒凉,多用几剂就伤脾气。此处,以大黄泻陈年宿邪,在一派温补药中,应该无碍。这也是药物配伍扬长避短的好处吧。只不过,用化湿、开胃、理气兼有的砂仁、豆蔻,用既燥湿又健脾的苍术代替之,是不是也是个好的选择呢?总之,总体思路还算一致的,用药后邪气渐尽,并以“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等健脾善后,以防再发。虚证难补,30剂彻愈,效果还是可以的。

5三物备急丸

【组成】大黄干姜巴豆,等份制丸【主治】心腹胀满冷痛如锥刺,二便不通,舌苔白滑浊腻,脉沉紧有力,甚则神昏肢厥,气急口噤。【病案】男性,12岁,于2003年9月10日因触电倒地后意识不清,入院时心音听不到、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血压测不到,面色紫暗,意识不清。立即给予心肺复苏术等措施,生命体征恢复正常。但患者一直处于昏迷状态,无胃肠蠕动、无肠鸣音。用肥皂水灌肠2次。促胃肠动力药莫沙比利5mg,每日3次。大黄30g,煎后分次胃管内注入,均未见效。又采取针灸、新斯的明足三里封闭的方法也未能奏效,腹部听诊胃肠道仍寂静无声。西医诊断为严重胃肠功能障碍,于26日请中医诊治。证见神昏目合、口开舌吐、四肢强直、饮食不化、瞳神散大、苔白水滑,属脱证。元气衰败,胃气也无,但双目微有神,脉虽弱而缓,神气尚存。给予参附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三物备急丸一剂(巴豆2个去皮,大黄3g,干姜3g)共研细末,加水调至50ml胃管内注入。患儿第2天出现腹泻6次,水样便1500ml,大便潜血阴性,可闻及微弱肠鸣音。27日改用温补脾胃、理气化痰方:干姜5g,红参5g,茯苓5g,陈皮10g,半夏5g,白豆蔲10g,石菖蒲5g,郁金5g,每日1剂,共3剂,水煎服。29日佐以开窍之法:加苏合香丸,1丸,每日1次。10月3日患儿开始排便排气,为稀便。左下腹可触及条索状粪块。前方加川厚朴5g,杏仁5g,槟榔10g,枳实5g,白芍5g,每日1剂。7日患儿腹部出现胃肠蠕动波,左下腹可触及移动性包块,听诊可闻及肠鸣音,但较弱。经肛门掏出成形便1500g。前方加木香5g。后又用温中理气通腑之法以畅通肠气,前后近1月,肠蠕动及肠鸣音完全恢复正常,每日鼻饲

饮食,二便正常至今。除神志未恢复外,各脏器功能正常。(摘自《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分析】患者电击昏迷中,出现“无胃肠蠕动”,西药不见效,中药大黄也没效(西医未“辨证”而用)。中医从“口开舌吐”判断是偏于脱证(没有看到大出虚汗、手撒、肌肉弛软),但“四肢强直……苔白水滑”又可能是痰饮所致的实证、闭证。故作者以温补的“参附注射液”以救脱(相当于回阳救脱的独参汤与四逆汤的结合),同时考虑到“严重胃肠功能障碍”是会诊的原因和当前主要棘手问题,又用热性攻积导滞方——三物备急丸灌胃(因“苔白水滑”,故选用热性攻下方。又因病情十分顽固严重,故用较峻猛的三物备急丸暂时急用,中病当即止)。第二天终于腹泻,并“闻及微弱肠鸣音”,病机方向的“寒”性判断应该是没有问题了(寒积只用寒凉之大黄确实无效)。腑气已通,但元气未复,痰饮尚存。故改用“温补脾胃”(干姜、红参)和“理气化痰”(茯苓、陈皮、半夏、白豆蔲)的方法。鉴于神志未清,加化痰湿开窍的菖蒲、郁金。3剂后,发现神昏依旧,故又加温开的“苏合香丸”。虽未再用泻下药,但4天后“开始排便排气”,是胃肠正气正在恢复中的佳兆。方向未错,当再进。考虑新积存了“左下腹……条索状粪块”,故加消胀(厚朴、枳实)及温和通便(杏仁、槟榔、白芍)的药物。4剂后,胃肠进一步恢复,甚至偶能见到“胃肠蠕动波”,粪块也在移动中,但较缓慢(前面用巴豆而取速效,现在温药姜、附等用得太少,效果太慢)。粪块坚硬,鉴于正气正缓慢恢复,而粪块已至肛门,作者不欲再以药峻攻,干脆“经肛门掏出成形便”,在住院部中亦不失一暂时治标缓急之良法(门诊不便)。后仍大致以温补加消胀、缓通的方法慢慢调理,肠蠕动及肠鸣音终于完全恢复正常。后面的从容通调,得益于首诊三物备急丸的正确选择和及时、适度的应用,为后续进一步治疗奠定了基础。

6麻子仁丸

【组成】火麻仁20g生白芍10g枳实10g生大黄(后)10g厚朴10g杏仁(捣)10g【主治】脾约证。大便秘结,小便频数,舌苔微黄。【病案】李某,女,40岁。大便秘结3年余,常一周一解,便时艰涩,形如羊屎,量少伴左下腹疼痛,小便短赤,口干苦,舌红苔黄,脉细数。诊断:便秘(热秘)。治宜清热导滞,润肠通便,药用:麻子仁30g,大黄10g,厚朴、枳实各12g,炒白芍9g,郁李仁、生地黄各15g,玄参、麦冬各10g。水煎服7剂,药后症减,大便偏干,1~2日一行,左下腹偶痛,小便调,纳可,寐较差,舌红,苔微黄,脉弦。再以前方加减治疗2月余,大便转正常。(摘自《辽宁中医杂志》)【分析】患者便秘很严重,便秘时大便很干(便时艰涩,形如羊屎),并妨碍了局部气血流通(伴左下腹疼痛)。从“小便短赤,口干苦,舌红苔黄,脉细数”来看,为一派实热之象,“脉细”可能兼有阴虚,但整体仍以实热表现为主,所以判断热秘无疑,并兼气机阻滞和日久伤阴。治疗可在轻度寒下基础上(因无全身体温升高),加用下气药和养阴药。以大承气汤、增液承气汤、黄龙汤为基础加减均是可以的。不管以何方加减,只要坚守所拟治法,最后开出的方都会差不多。作者亦确定是热秘,不过用的是麻子仁丸加减。仔细看用药,其实与前面的治疗思路大致相同。大黄寒下,麻子仁、郁李仁润下,枳实、厚朴下气消胀,白芍、麦冬、生地、玄参养阴,后二味并助清热(鉴于大便坚硬,再加点芒硝也未为不可)。7剂后,各方面症状已去大半。仅从这7剂而言,应该说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7济川煎

【组成】当归身10g怀牛膝6g升麻3g枳壳3g肉苁蓉15g泽泻4g【主治】肾阳虚弱,精津不足。大便秘结,小便清长,头目眩晕,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迟。【病案】池某,男,55岁,1997年10月12日初诊。患者原有高血压病史五年,近一月来自感头晕目眩,耳如蝉鸣,乏力懒动,食纳欠馨,腰膝酸软,大便秘结,小便清长,手足怕冷,舌淡,脉沉细。证属肾精亏虚,腑气不通。治宜温肾益精,润肠通便,方用济川煎加杜仲10g、仙灵脾15g、枸

杞子15g。服三剂药后大便通畅,眩晕、腰膝酸软较前好转,惟耳鸣不减。守方续服一周后耳鸣渐少,大便趋于正常,守方加减连服三个月,诸症消失而愈。随访一年未复发。(摘自《中国中医药报》)【分析】患者年事渐高,肾气渐亏。“头晕目眩,耳如蝉鸣……腰膝酸软”,有两种可能——肾精不足、髓海失养,或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这种是老年性高血压的常见证型)。但从“小便清长,手足怕冷,舌淡,脉沉细”而非手心脚心发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来看,该患者属于前一证型,且属于肾精不足而略偏肾阳虚型的(肾精不足本是肾阴阳两虚的一种特殊类型,即低水平上的阴阳新的平衡。但这种情况下绝对的阴阳平衡是很少的,还是会有一点偏向)。“乏力懒动,食纳欠馨”,脾气不足的表现。但舌无齿痕,脉非无力,故也可能是肾精阳亏的精神不振之象,惜不知此表现的病史情况,暂存疑。综合来看,肾精不足,肠道失润是主因。治疗当填精益髓,润燥滑肠。既兼肾阳虚,若能选既补肾精、又温肾阳的药物,则更佳。至于是否脾气不足,略加健脾开胃药,并无妨碍,只有好处。作者选择温肾益精、润肠通便的名方——济川煎,并加杜仲、仙灵脾、枸杞子以进一步加强温阳补肾力量,3剂后即效果明显,可见辩证、定法、选方、选药四环节,无一不是疗效的关键。但虚证难补,何况肾乎?后渐调3月,并高血压症状亦一并消失,可堪学习。笔者曾治一脾肾阳虚久泻,7剂“全”愈。遂切嘱其至少再服7剂,以防再发。

8十枣汤

【组成】芫花甘遂大戟各0.5g大枣十枚【主治】(1)悬饮。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脉沉弦。(2)实水。一身悉肿,尤以身半以下为重,腹胀喘满,二便不利等。【病案】闫某,女,42岁,常相遇于街衢,见其体胖面腴,颇为康健。两月来,自觉腹中有气阵阵上冲,冲则眩晕、呕吐、耳鸣。某医院诊断为梅尼埃综合征(注:又名美尼尔氏综合征、梅尼尔氏综合征等),杂治不愈,于1978年5月17日来诊。谓眩晕时如立舟车,感觉天旋地转,房摇屋晃,眼前发黑,甚则仆倒于地。耳内如有蝉居,昼夜鸣笛不休。呕吐物皆清稀痰涎。胃纳呆滞,胸满太息。月经数月一行,带下黄稠甚多。五心烦热,口干口苦。舌苔白腻,脉弦滑有力。脉症相参,证属肝胃不和,痰饮停聚为患。《证治准绳》云:“痰积既久,如沟渠壅遏淹久,则倒流逆上。瘀浊臭秽无所不有,若不疏决沟渠,而欲澄治已壅之水而使之清,是无理也。”观其体壮脉实,决计峻剂疏决。拟十枣汤加减:甘遂、大戟、白芥子各1g,研细末,红枣10枚煎汤,早晨空腹送服,泻后始许进流食。二诊:服后吐泻清水十余次,眩晕耳鸣大减,脉舌如前,痰饮已去大半,当调肝理脾以治其本。拟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2g,黄芩10g,半夏15g,甘草6g,茯苓15g,白术15g,泽泻15g三剂。三诊:眩晕耳鸣止,带下减,腻苔退,诸症渐愈,原方续服三剂。后复街衢相逢,知疾已失。(摘自《阎荣科医案》)【分析】中医认为“肥人多痰”,体胖面腴,已有隐忧。“腹中有气阵阵上冲,冲则眩晕、呕吐、耳鸣”,凡眩晕、呕吐并见者,若兼苔腻,多肝风挟痰,上扰清阳。更兼“呕吐物皆清稀痰涎”,已可确定。痰饮原居中焦,“胃纳呆滞”是自然。风痰上扰,胸为必经之处。邪碍胸中气机,致满闷太息不已。中焦痰饮从何而来?脾运化水液失常,聚湿生痰所致。若尚有湿浊下注,阻滞冲任,则可致“月经数月一行”;郁而化热,则现“带下黄稠甚多”。“舌苔白腻,脉弦滑有力”,皆是痰湿实证之象。“五心烦热,口干口苦”,乃湿郁化热之象。综合而言,证在脾运失健,久蕴痰湿,积聚发作,随气上下流行而生诸症。若从长远来看,自是健脾化湿。但当下之急,乃是风痰重证(甚则仆倒,危险),其次乃是湿热带下,再次,可健脾化湿善后。治疗从容有序,先治风痰,一步一步来,可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为基础加减(请参见祛痰剂中)。作者依据《证治准绳》之理,认为该患者痰饮实在太多,消无可消。既然“体壮脉实”,可耐攻下,不如攻决之。遂以下顽痰留饮之猛剂——十枣汤为基础加减。以白芥子代芫花者,减去水之力,增消痰之功。结果一剂而邪去大半,余者以小柴胡汤从容调理。以柴胡理肝气(尚有眩晕耳鸣),黄芩清郁热,半夏、茯苓、白术、泽泻续

《方剂学案例分析》

方剂学案例分析 前言 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方剂学习的特殊要求是,理论知识必须与现代临床上的实际运用情况紧密结合起来。但是,要求初学者一开始就每一首方剂都去“躬行”是不可能的,这时对已有方剂案例之观摩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它可以加深我们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也可以节约大量重新摸索用方规律的时间。本书为什么以现代临床的案例为主呢?大家都知道“寒凉派”刘河间。他强调其所在时代以温热病居多,与仲景时代已经有所不同。用药时不该盲目套用仲景方,而应该多考虑用寒凉性质的药物。可见不同历史时期的好发疾病谱可能有所差别。而且中药材名称、品种、质地及用药习惯等在不同时代也有可能存在差异,如威灵仙品种的变迁就很大,仲景的“人参”与现代药房所售人参也不相同。如果我们以古代病案为主,同学们可能不但对当代的多发病印象不深。对现代已不常用的陌生药物也会感到迷惑,不知它在方中的重要程度。甚至于同名异药而没有发现,影响了你对别人经验的正确汲取。而以现代临床的案例为主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案例中的常用药也就是自己将来医院中药房的常有药;案例中怎么用起的效,以后自己这么用也必然有效,方便大家直接学以致用。当然,典型的、很有启发的古代病案我们也会略选一些。应当注意的是,要学好方剂是多方面的。若没有较扎实的中基、中诊、中药的功底,希望单凭方剂课的学习是不能真正学好方剂学的,病案的自学也会相当吃力。譬如开方之前的辨证,甚至最开始的问诊训练,直接就决定了开方的大方向正确与否。大方向上差之毫厘,用药时就会谬以千里。单就方剂而言,多数时候也需要灵活地调整药物,因为患者不是按照书本来生病。所以如果觉得自己之前课程学得不是太好,应该踏踏实实地补补前面的知识,并无捷径可走。本书适合于中医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刚入临床的医生以及中医爱好者,也可作为教学参考资料。内容主要按方剂学教材的顺序编排,以便查阅。在此需要特别感谢我们的恩师,全国方剂学会副主任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樊巧玲教授在百忙中担任本书的主审,使本书的质量得到保证。当然,囿于编者学识,本书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同仁批评指正,也请广大同学提出宝贵建议,在此先表谢意。编者 目录 第一章解表剂11麻黄汤32桂枝汤53九味羌活汤74小青龙汤95止嗽散116桑菊饮137银翘散158麻杏石甘汤189柴葛解肌汤2010升麻葛根汤2211败毒散2312再造散2513加减葳蕤汤27 第二章泻下剂291大承气汤302大陷胸汤323大黄附子汤344温脾汤365三物备急丸386麻子仁丸407济川煎418十枣汤429舟车丸4410黄龙汤4511增液承气汤47 第三章和解剂491小柴胡汤512蒿芩清胆汤523四逆散544逍遥散565当归芍药散576痛泻要方597半夏泻心汤60 第四章清热剂631栀子豉汤652白虎汤663竹叶石膏汤674清营汤705犀角地黄汤716黄连解毒汤737凉膈散758普济消毒饮769清瘟败毒饮7810导赤散7911龙胆泻肝汤8112左金丸8213泻白散8314清胃散8415泻黄散8616玉女煎8717芍药汤8818白头翁汤9019青蒿鳖甲汤9220清骨散9321当归六黄汤94 第五章祛暑剂971香薷散982新加香薷饮993六一散1004桂苓甘露饮1015清暑益气汤103 第六章温里剂1051理中汤1062吴茱萸汤1083小建中汤1104大建中汤1115四逆汤1126参附汤1147当归四逆汤1168黄芪桂枝五物汤117

【课程思政案例】《方剂学》课程

一、课程组基本情况 方剂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也是中医学院中教学成果比较突出的学科之一。方剂教研室师资力量雄厚,并开展大量教学研究工作。曾先后主编全国中医药院校统编及适应不同层次人才的《方剂学》教材、教学参考书。多位教师在多个年度获得优秀主讲教师荣誉,在中医教育行业、大学及学院组织的教学比赛中获奖;《方剂学》课程连续多年蝉联校级优秀主讲课程;方剂教研室与中医诊断教研室共同承担的教改课程《中医辨证论治学基础》,也多次获得优秀主讲课程称号。方剂学科注重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教学课程改革及课程体系建设,尤其重视方剂学教学过程中的思政教育。 二、工作概况 1. 高度重视,订立实施规划 作为首批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教研室对此非常重视。第一时间组织召开研讨会,一方面,学习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提高对专业课中思政元素融入重要性的认识,将教书育人的理念以思政教育形式贯彻在日常方剂教学之中;另一方面,根据课程建设要求,将建设任务分项落实到人,布置工作任务,讨论实施方案。确定一下阶段工作任务: 第一阶段:方剂学教学中思政元素类型梳理; 第二阶段:分章节思政元素提炼; 第三阶段:思政元素进课堂的教学实践; 第四阶段:方剂学思政元素融入微视频录制。 2. 认真梳理,挖掘思政元素 每一门课程因教学内容不同,其思政元素的提炼与融入也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方剂学作为融合中医思维、系统观念、辩证思维

等为一体的学科,需要针对学科特点挖掘与方剂教学内容丝丝入扣、润物无声的思政教育元素。 (1)从思政课程中寻找素材 2020年4月教育部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提到“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 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社会主义500年的发展史,中国人民自近代以来180年的斗争史,党领导人民100年的奋斗史,新中国成立70年的治国理政史,改革开放40年来的奋进史。中医的历史5000余年,是中华文明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其中异常瑰丽的一笔,而方剂作为中医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瑰宝,方剂及其相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也势必折射出中华文明的光彩。“治大国如烹小鲜” “伊尹以滋味说汤”“用药如用兵”都是中华文化、中医文化与治国理政思维的交融,中华文明史、新中国70年治国理政史,都是方剂学思政元素提炼的重要源泉。

金锁固精丸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金锁固精丸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本文目录 [hide] •1 【金锁固精丸组成】 •2 【金锁固精丸方歌】 •3 【金锁固精丸方解】 •4 【金锁固精丸主治】 •5 【金锁固精丸医案】 •6 【医案分析】 【金锁固精丸组成】 沙苑子12g 芡实12g 莲须12g 煅龙骨10g 煅牡蛎10g 莲子10g

【金锁固精丸方歌】 金锁固精芡莲须,蒺藜龙骨与牡蛎,莲粉糊丸盐汤下,补肾涩精止滑遗。 【金锁固精丸方解】 本证为肾虚精关不固所致。肾主藏精,肾虚精关不固,故遗精滑精;精能化气,精亏气无以化生,故神疲乏力;腰为肾之府,耳为肾之窍,肾精亏虚,故腰痛耳鸣;舌淡苔白,脉细弱,为肾精不足之征。方中沙苑蒺藜入肾经,既补肾,又固精止遗,《本经逢源》称其“为

泄精虚劳要药,最能固精”,为君药。芡实益肾固精;莲须固肾涩精;莲子粉补肾涩精,并能养心清心,合用以交通心肾,共为臣药。龙骨、牡蛎煅制而用,功专收敛固涩,兼以重镇安神,神安则益于固精,为佐药。本方既可固精,又可补肾,标本兼顾,以涩为主,体现了“虚则补之”、“涩可固脱”的治法。本方功专固精,功效犹如“金锁”之固,故名。 【金锁固精丸主治】 遗精,滑精,神疲乏力,腰痛耳鸣,舌淡苔白,脉细弱。 【金锁固精丸医案】 周某,女性,30岁。患者平素体质较差,半年前作人工流产后带下量明显增多,质清,如蛋清状,时有冷感,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近来头晕耳鸣,心悸失眠,舌淡苔薄白,脉沉弱。盖因少妇素体虚弱,人流损伤胞宫,肾气益虚,封藏失职,精关不固,致任脉失司,带脉失约,关窍滑脱,阴液下滑,证属肾虚精滑带下,治宜补肾涩精,益气化湿。方用金锁固精丸方加减:潼蒺藜、芡实各15g,莲须10g,煅龙牡各20g,白术10g,炙黄芪、茯苓各15g,枣仁、金樱子各10g。5剂后带下明显减轻。仍有腰膝酸软等症,上方加杜仲、续断各15g 以益肝肾、化筋骨。继服5剂,白带正常,腰痛消失。嘱服六味地黄丸调治3周而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摘自《中国民间疗法》)【医案分析】 患者主诉为清稀带下过多,起因为人工流产对胞宫的伤害,估计间接地对肾有损伤(胞宫本就与肾关系极为密切,况且流产与肾的生殖功能直接相关)。后面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脉沉弱”也证实了肾亏。既是肾亏后继发反应,带下量过多不臭最可能的病机便是肾气不固,冲任受损。从“带下.....质清,如蛋清状,时有冷感...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来看,也显然是阳气不足之象。肾虚不固之人,经、尿、精、带都有可能出现滑脱之象。本案另有“心悸失眠”,是其人整体体弱,又白带流失时间过长(不管虚证、实证之带下量多,均不可时间过长,否则必损精微),致心失所养。这也算是心肾不交的一种吧。

当归四逆汤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当归四逆汤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本文目录 [hide] •1 【当归四逆汤组成】 •2 【当归四逆汤方歌】 •3 【当归四逆汤方解】 •4 【当归四逆汤主治】 •5 【当归四逆汤医案】 •6 【医案分析】 •7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当归四逆汤的论述•8 当归四逆汤《伤寒论》 o8.1 病机分析 o8.2 治法与方义分析 o8.3 配伍特点 o8.4 辨证要点 o8.5 应用范围 o8.6 四逆散,四逆汤,当归四逆汤比较 •9 附方─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o9.1 组成 o9.2 功用 o9.3 主治 •10 附方─黄耆桂枝五物汤 o10.1 组成 o10.2 功用 o10.3 主治 •11 阳和汤一类方 o11.1 主治 o11.2 特征 o11.3 伴见证 o11.4 病势

o11.5 病机 o11.6 治法与方义分析 o11.7 配伍特点 o11.8 临床运用 ▪11.8.1 证治要点 ▪11.8.2 用量特点 ▪11.8.3 使用注意 ▪11.8.4 临床加减 【当归四逆汤组成】 当归12g 桂枝9g 炒白芍9g 细辛(先)3g 炙甘草5g 通草3g 大枣(掰)8枚 【当归四逆汤方歌】 当归四逆用桂芍,细辛通草甘大枣,养血温经通脉剂,血虚寒厥服之效。 【当归四逆汤方解】

本方多由营血虚弱,寒凝经脉,血行不利所致,治疗以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为主。素体血虚而又经脉受寒,寒邪凝滞,血行不利,阳气不能达于四肢末端,营血不能充盈血脉,遂呈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此手足厥寒只是指掌至腕、踝不温,与四肢厥逆有别。本方以桂枝汤去生姜,倍大枣,加当归、通草、细辛组成。方中当归甘温,养血和血;桂枝辛温,温经散寒,温通血脉,为君药。细辛温经散寒,助桂枝温通血脉;白芍养血和营,助当归补益营血,共为臣药。通草通经脉,以畅血行;大枣、甘草,益气健脾养血,共为佐药。重用大枣,既合归、芍以补营血,又防桂枝、细辛燥烈大过,伤及阴血。甘草兼调药性而为使药。 配伍特点 温阳与散寒并用,养血与通脉兼施,温而不燥,补而不滞。 运用 本方用于血虚寒厥证,临床应用以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 腰、股、腿、足疼痛属血虚寒凝者,加川断、牛膝、鸡血藤、木瓜等以活血祛瘀;若兼有水饮呕逆者,加吴茱萸、生姜;若妇女经期腹痛,及男子寒疝、睾丸掣痛、牵引少腹冷痛、肢冷脉弦者,可加乌药、茴香、良姜、香附等以理气止痛。 【当归四逆汤主治】 (1)阳气不足而又血虚,外受寒邪。手足厥寒,舌淡,苔白,脉细欲绝或沉细。 (2)寒入经络、腰、股、腿、足疼痛。 【当归四逆汤医案】 肖某,女,29岁,1999年1月9日初诊。主诉5年前起,每至冬季即感双手发凉,遇冷水后指端变白,继则发青,伴轻度麻木疼痛感,约半小时后自行缓解。今入冬以来症状加重,需近2h才能缓解。

方剂学实训教案

方剂学实训教案 教案标题:方剂学实训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方剂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 掌握方剂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3. 培养学生的方剂学实践能力和药物配伍能力。 教学内容: 1. 方剂学基本概念和分类 a. 方剂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b. 方剂的分类:中成药方剂、中药饮片方剂、个体化方剂等 c. 方剂学的基本特点:药物配伍、炮制制度、剂型选择等 2. 方剂学的基本理论 a. 方剂学的基本原则:相互作用原则、矛盾统一原则等 b. 药物配伍禁忌和注意事项 c. 方剂的炮制方法和技巧 3. 方剂学实践技能培养 a. 方剂的配伍方法和原则 b. 方剂的炮制技巧和操作规范 c. 方剂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5分钟) 介绍方剂学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激发学生对方剂学的兴趣。

第二步:知识讲解(30分钟) 讲解方剂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重点介绍方剂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第三步:案例分析(20分钟) 提供几个方剂学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药物配伍原则和炮制方法,并讨论 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四步:实践操作(6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方剂的实践操作,包括药物的配伍、炮制和质量控制等环节。教 师进行指导和辅助。 第五步:总结归纳(15分钟) 学生汇报实践结果并总结经验,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六步: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方剂学相关的作业,包括方剂配伍和炮制的练习题,以及相关文献的查阅。教学评估: 1. 实践操作表现评估: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案例分析评估:评估学生对方剂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作业评估:评估学生对方剂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资源: 1. 方剂学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2. 方剂学实验室设备和药材材料 3. 方剂学相关案例和文献资料 教学建议: 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操作,加强对方剂学理论的实际应用。

栀子豉汤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栀子豉汤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栀子豉汤方歌】 栀子豉汤治懊侬,虚烦不眠此方好;前证兼呕加生姜,若是少气加甘草。 【栀子豉汤方解】 方中栀子味苦性寒,泄热除烦,降中有宣;香豉体清气寒,升散调中,宣中有降,二药相合,共奏清热除烦之功。 君:栀子既能上入心胸清透郁热以除烦,又可导火下行以除热。臣:豆豉俱轻,辛凉宣散,透邪畅中,既能宣泄胸中郁热而助栀子除烦,又能开壅散满而和胃。 栀子味苦,性寒。苦寒相济旨在清热泻火。香豉味辛、甘、苦,寒(用青蒿、桑叶炮制)或微温。辛以透散,甘以补益,苦以降泄,性寒者偏于清,性温者偏于散寒。 配伍特点 ①本方寓宣散于清降之中,清轻宣泄,善解胸膈之郁热。 ②栀子与香豉:苦辛相济旨在透泻郁热,苦甘相济旨在泻不伤正。【栀子豉汤主治】 伤寒汗吐下后,虚烦不眠,剧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或大下后身热不退,心下结痛,或痰在膈中。 【栀子豉汤医案】 袁某,男,24岁。患伤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予麻黄汤一剂,不增减药味,服后汗出即瘥。历大半日许,患者即感心烦,渐渐增剧,自言心中似有万虑纠缠,意难摒弃,有时闷乱不堪,神若无主,辗转床褥,不得安眠。其妻仓惶,恐生恶变,乃复迎余,同往诊视。见其神情急躁,面容怫郁。脉微浮带数,两寸尤显,舌尖红,苔白,身无寒热,以手按其胸腹,柔软而无所苦,询其病情,曰:心乱如麻,言难表述。余曰无妨,此余热扰乱心神之候。乃书栀子豉汤一剂:栀子9g,淡豆豉9g。先煎栀子,后纳豆豉。一服烦稍安,再服病若失。(摘自《湖北中医医案选集》)

【医案分析】 伤寒发汗后出现心烦,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伤寒论》57条:“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这是表邪未尽,正气欲自驱邪;另一种是表证已解,但有余热留扰胸膈,则用栀子豉汤以清热除烦。本案患者汗后心烦表现,正像仲景所言的“反复颠倒,心中懊憹”。且身无寒热,腹无所苦,而舌尖发红又正是心中有热的表现,故属于余热留扰,用栀子豉汤,取仲景的半量不到,仍遵仲景煎服之法乃取捷效。 经方常有此特点,若表现与条文中描述很相似的,往往效果甚速。有时医生治某病时用其他方法均碰璧,突忆及仲景某条文有症状与患者的主诉甚相似,虽不甚理解,原方照搬之,竟得奇效。这样的例子特别多,希望同学们将来熟读《伤寒论》条文,并尽量深入理解。若按老一辈规矩,还得背下来,受益一生。 ——本文摘自《方剂学案例分析》

右归丸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右归丸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本文目录 [hide] • •2 【右归丸方歌】 •3 【右归丸方解】 •4 【右归丸主治】 •5 【右归丸医案】 •6 【医案分析】 •7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右归丸的论述 o7.3.1 使用注意 o7.1 组成 o7.2 功用 o7.3 主治 o7.4 配伍特点 【右归丸组成】 熟地黄24g 山药12g 山茱萸9g 枸杞子9g 菟丝子12g 鹿角胶12g 杜仲12g 肉桂6g 当归9g 制附子6g 【右归丸方歌】

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右归丸方解】 右归丸用六味地黄丸去“三泻”,合以当归、菟丝子、枸杞子以补益精血,附子、肉桂、鹿角胶、杜仲温壮命门,借“阴中求阳”则补阳之功甚捷,主要用于治疗肾阳亏虚,精血不足之证。 原方丸剂加减如下:“如阳衰气虚,必加人参以为之主,或二三两( 60~90克),或五六两(150~180克),随人虚实,以为增减……如阳虚精滑,或带浊便溏,加补骨脂酒炒三两(90克);如飧泄肾泄不止,加北五味子三两(90克)、肉豆蔻三两(90克),面炒去油用;如饮食减少,或不易化,或呕恶吞酸,皆脾胃虚寒之证,加干姜三四两(90~120克),炒黄用;如腹痛不止,加吴茱萸二两(60克),汤泡半日,炒用;如腰膝酸痛,加胡桃肉连皮四两(120克);如阴虚阳痿,加巴戟肉四两(120克)、肉苁蓉三两(90克),或加黄狗外肾一二付,以酒煮烂捣入之。”(《景岳全书》)若改作汤剂,用量可按原方比例酌减。 本方纯补无泻,故对肾虚而有湿浊者,不宜应用。 【右归丸主治】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年老或久病气衰神疲,畏寒肢冷,腰膝软弱,阳痿遗精,或阳衰无子,或饮食减少,大便不实,或小便自遗,舌淡苔白,脉沉而迟。 【右归丸医案】 张某,男,52岁,1998年7月21日初诊。述2年前即出现阴茎勃起不坚,后渐加重。从去年始完全不能勃起,各种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用“男宝”等药治疗无效,半年前开始服用甲基睾丸素治疗,每日10mg。连用2个月,自觉欲念增强,但因仍阳痿不举而停服。近两年夜尿频多且清长,诊见舌淡胖,苔白润,脉沉弱。测量带测试结果为无断裂。诊断为肾阳虚阳痿,给右归丸(熟地黄24g,山药、菟丝子、鹿角胶各12g,山茱萸、全当归各9g,枸杞子18g,炒杜仲15g,制附子、肉桂各4.5g)加蛇床子治疗。服药19天后自感欲念日增,清晨常有勃起,但排尿后即瘘软。服药27天后出现坚硬勃起,每

新加香薷饮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新加香薷饮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2 【新加香薷饮方歌】 •3 【新加香薷饮方解】 •4 【新加香薷饮主治】 •5 【新加香薷饮医案】 •6 【医案分析】 •7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新加香薷饮的论述 o7.1 组成 o7.2 功用 o7.3 主治 【新加香薷饮组成】 香薷厚朴各6g 银花鲜扁豆花连翘各9g 【新加香薷饮方歌】 新加香薷朴银翘,扁豆鲜花一齐熬。暑温口渴汗不出,清热化湿

又透表。 【新加香薷饮方解】 【方论】本方名“新加者”即由《局方》香薷散去扁豆加银花、连翘、鲜扁豆花组成。吴鞠通创立此方主要针对暑月外感寒湿,内有暑热之证而设,故治宜外解寒湿,内清暑热。方中香薷辛温芳香,发汗解表,以祛在表之寒湿;配以鲜扁豆花、银花、连翘之辛凉芳香,清透内蕴之暑热;厚朴辛温,理气燥湿。诸药合用,一是辛温解表祛寒湿,一是辛凉清透里热,共成治暑兼清暑热之剂。所以,吴鞠通称本方是“辛温复辛凉法”,并认为:“温病最忌辛温,暑病不忌者,以暑必兼湿,湿为阴邪,非温不解。故此方用香薷,厚朴之辛温,而余则佐以辛凉云”。 【医论】本方证是由外感风寒,内有暑热所致。多因夏日贪凉饮冷,暑温蕴阻于内,复因起居不慎,当风露宿,致寒邪外束肌表而成病。由于寒邪束表,卫气郁闭,则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身形拘急;暑为阳邪,火热之性,夏月暑热内郁则见心烦,口渴面赤,脉数;湿热内阻故见胸闷不舒,舌苔黄腻。正因本证为寒湿困表,暑热内蕴,故用新加香薷饮,以解表清暑。 新加香薷饮与香薷饮同属祛暑解表之剂。但香薷饮主治夏月受寒,内有冷湿而暑热不甚之证,故无面赤口渴,而有头痛身重,胸闷泛恶,胸痛吐泻等证。必以恶寒无汗才合。新加香薷饮是由《局方》香薷散去扁豆加银花、连翘、鲜扁豆花而成,主治暑温兼湿,虽亦恶寒无汗,但有口渴面赤,暑热之证较为明显。二方治证虽有差异,但二方皆用辛温发汗的香薷为君药,香薷有“夏月之麻黄”之称。所以,必须发热无汗而有明显恶寒者才可使用。 【加减】若表邪重,去银花、连翘加青蒿以加祛暑解表之功;若兼鼻塞流涕可用香薷饮与葱豉汤合用以通阳解表;里湿化热者加黄连以清热,名四物香薷饮;若湿盛于里,腹胀泄泻者加茯苓、甘草以利湿和中,名五味香薷饮;若兼见两腿转筋者加木瓜以舒筋络,名六味香薷饮;若感受寒湿,寒热不甚,中气虚弱者,在六味香薷饮中加人参、黄芪、白术、橘红以益气健脾燥湿,名十味香薷饮。

四物汤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四物汤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本文目录 [hide] • •2 【四物汤方歌】 •3 【四物汤方解】 •4 【四物汤主治】 •5 【四物汤医案】 •6 【医案分析】 •7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四物汤的论述o7.5.1 辨证要点 o7.5.2 使用注意 o7.1 主证分析 o7.2 治法 o7.3 方解 o7.4 配伍特点 o7.5 运用 •8 附方桃红四物汤 【四物汤组成】 熟地黄12g 当归9g 炒白芍9g 川芎6g

【四物汤方歌】 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通,补血调血理冲任,加减运用在其中。 【四物汤方解】 营血虚滞证表示血虚以及血行艰涩、停滞之意。本方中熟地滋阴养血填精,白芍补血敛阴和营,当归补血活血调经,川芎活血行气开郁。四物相配,补中有通,滋阴不腻,温而不燥,阴阳调和,使营血恢复。 加减法 1.若痛经,可加香附12克、延胡索10克, 2.兼有气虚者,加入党参18克、黄芪18克, 3.若血虚有寒者,则加肉桂粉4克、炮姜4片, 4.若出现崩漏,则加入茜草根8克、艾叶10克、阿胶10克。【四物汤主治】

营血虚滞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舌淡,脉细弦或细涩。 【四物汤医案】 李某,女,27岁,2005年12月4日就诊。自产后1月来,大便干燥,数日不解,解时艰涩困难、肛门疼痛,腹无胀痛。口干夜甚,食欲正常。舌淡红,苔少,脉细偏数。此属血亏阴虚之症,治以养血滋阴,润肠通便。处方:当归20g,枸杞10g,熟地10g,生白芍15g,川芎6g,肉苁蓉10g,柏子仁10g,麦冬10g,元参10g,大黄6g。连进4剂,诸症均除,随访半年,无复发。(摘自《中国医药导报》)(柏bai子仁: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医案分析】 产后多虚(血虚),产后多瘀(瘀血),产后风寒湿热均易乘虚而入(保养失当),这是产后病的三个最主要、最常见的方面。患者产后“大便干燥,数日不解,解时艰涩困难,肛门疼痛,腹无胀痛”,极有可能就是血虚失润所致,这也是产后很常见的血虚性便秘。“口干夜甚....苔少,脉细偏数”,这是较明显的阴虚了。阴虚应该“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为何本患者“舌淡红”呢?阴虚该舌红,血虚却应舌淡,二者都存在,舌为何色就要看二者的比重了。本案舌淡,看来还是偏于血虚的。 治疗自然是养血、滋阴、润肠。实际上一药即可一当归。当归既养阴血,又润肠通便。大家别忘了,凡养血药均可养阴(反过来却不行)。所以,当归养阴、养血、润肠,身兼三职,单味30~50g即可。当然,养血、滋阴、润肠三方面分别选上对应药物亦可。 作者用四物汤养阴血,加枸杞、麦冬、玄参助养阴,肉苁蓉、柏子仁助润肠(肉苁蓉还养肾精),又加少量大黄助泻下。方向非常明确,4剂而愈。对于本案用大黄,笔者持保留态度,第一,这是纯虚性便秘。无水舟停,一旦水足,舟不摇而自摇,无须攻下;第二,本方润肠通便药已是甚多,当归、肉苁蓉、柏子仁,对于产妇虚人,这已

方剂学教案全

方剂学教案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方剂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掌握方剂学的分类方法和方剂的命名规则; 3.了解方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 4.能够分析和评价方剂的组成和功效; 5.培养学生的方剂学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 1.方剂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 2.方剂的命名规则和组成分析; 3.方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 三、教学难点: 1.方剂的功效评价和临床应用; 2.方剂的研究方法和创新思维培养。 四、教学方法: 1.讲授结合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方剂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结合经典方剂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方剂学的基本知识。 2.讨论与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方剂的命名规则和组成分析等问题展开互动,促进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3.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方剂的制备实践操作,引导学生掌握方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技术。 五、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第一课时:方剂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1小时) 1.方剂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2.方剂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 3.方剂学在中医药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课时:方剂学的分类方法和方剂的命名规则(1小时) 1.方剂的分类方法和特点; 2.方剂的命名规则和命名要求; 3.方剂命名的案例分析。 第三课时:方剂的组成分析和功效评价(1小时) 1.方剂的组成分析方法和步骤; 2.方剂的功效评价和临床应用; 3.方剂功效评价的案例分析。 第四课时:方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1小时) 1.方剂的制备方法和工艺流程; 2.方剂的质量控制技术和要求; 3.方剂质量控制的案例分析。 第五课时:方剂学实践操作和创新思维培养(1小时) 1.方剂的实践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2.方剂学的创新思维培养和实践应用; 3.学生方剂制备实践操作。 六、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小测验:通过课堂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方剂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龙胆泻肝汤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龙胆泻肝汤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龙胆泻肝汤组成】 龙胆草6g 栀子9g 黄芩9g 泽泻12g 川木通9g 车前子(包)9g 当归3g 生地黄9g 柴胡6g 生甘草6g 【龙胆泻肝汤方歌】 龙胆栀芩酒拌炒,木通泽泻车柴草,当归生地益阴血,肝胆实火湿热消。 【龙胆泻肝汤方解】 本证多由肝胆实火上炎,肝胆湿热下注所致,治疗以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为主。肝经绕阴器,布胁肋,连目系,入巅顶。肝胆实火上炎,上扰头面,故见头痛目赤;胆经布耳前,出耳中,故见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细有力均为肝胆实火上炎。肝经湿热下注,故见阴肿,阴痒,阴汗,妇女带下黄臭。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

既能清利肝胆实火,又能清利肝经湿热,故为君药。黄芩、栀子苦寒泻火,燥湿清热,共为臣药。泽泻、木通、车前子渗湿泄热,导热下行;实火所伤,损伤阴血,当归、生地养血滋阴,邪去而不伤阴血;共为佐药。柴胡舒畅肝经之气,引诸药归肝经;甘草调和诸药,共为佐使药。 肝胆实火热盛,去木通、车前子,加黄连泻火;若湿盛热轻者,去黄芩、生地,加滑石、薏苡仁以增强利湿之功;阴囊囊肿,红热甚者,加连翘、黄芩、大黄以泻火解毒。 【龙胆泻肝汤主治】 (1)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肋胀痛,耳聋耳肿,口苦溺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2)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龙胆泻肝汤医案】 朱某,女,28岁,1988年3月19日初诊。不寐月余,经服用谷维素、维生素B1、安定等及中药汤剂未效。诊见:心烦失眠,性情急躁,善太息,每于情绪波动则彻夜不眠,伴头痛头晕,胁肋胀痛,形体消瘦,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小便赤涩,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诊为不寐。证属肝失疏泄,郁而化火,火扰心神。治宜疏肝解郁,泻火安神,拟龙胆泻肝汤加减。处方:龙胆草、枳壳、郁金各10g,栀子、黄芩、车前子、大黄(后下)各12g,柴胡、木通各9g,生地黄18g,甘草3g,黄连6g。每日1剂。2剂后,小便利,大便通,胁痛减,头痛轻,失眠好转。原方去大黄,加香附12g,合欢花10g,继进4剂而瘥。(摘自《新中医》) 【医案分析】 患者“性情急躁,善太息,每于情绪波动则彻夜不眠....胁肋胀痛.....目赤,口苦咽干....小便赤涩,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肝火显然十分明显。“心烦失眠”,肝火犯心,心肝火旺。“头痛头

浅谈方剂学教学中病例导入法的应用

浅谈方剂学教学中病例导入法的应用 利用临床病例进行辅助教学是教学方法的改进,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该法在方剂学教学中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现总结如下。 1“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的概念 病例导入的方法是根据“以病例为引导、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原理设计”的教学方法,病例导入法以临床病例为中心来启发学生去研究有关的基础知识跟临床知识,以达到训练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处理临床案例的能力。其核心思想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1]。该教法着眼于“教”“学”并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有机结合。 2病例资料的来源 结合实际教学情况,用于讨论的临床病例主要有两种:一是出自经典著作的个案报道、病案集等;二是具有典型性的适和的临床病例等。同时对病例进行分类整理,部分制作成课件以用于教学。 3教学中应用的方法 (1)导入新课时,应用病案作为引入,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一般以口述病例为主,当引入的病案有深刻印象或悬念时,便可转入主题,培养学生对理、法、方、药四个环节贯通能力,易于理解和记忆。例如:某学生8岁,恶寒发热,体温39.5℃,无汗,咳嗽痰白清稀,舌苔薄白,脉浮紧,到门诊治疗。然后切入主题——“麻黄汤”加减。 (2)教学过程中导入病案,一般以图、文、声和动画等多种信息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为主,边讲病案边教授理论的方法,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加深印象。例如,在讲述大、小、调胃承气汤三方区别时,介绍一例因误用的典型病例,说明区别三方的临床意义。从而使学生从中吸取教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提高其责任感,培养学生严谨的医疗作风跟严肃的科学态度。 (3)章节结束导入病案。一般提前把病案资料及问题告知学生,让其有充分的时间查找资料,分析病例,以方便课堂发言讨论。可以检查学生对章节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比如“补益剂”章节中的补气剂与补血剂如何区分应用,举几例典型病例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可以巩固课堂知识,启发学生由理论到临床、

半夏白术天麻汤临床应用案例分析

半夏白术天麻汤临床应用案例分析 从临床具体病例入手,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组方机理及证治规律,探讨其临床应用。 标签:半夏白术天麻汤;美尼尔综合征;颈性眩晕;高血压 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清代大家程钟龄《医学心悟·第四卷眩晕门》,由天麻、半夏、白术、茯苓、橘红、甘草、生姜、大枣等药味组成,具有燥湿化痰,平肝熄风之功效,为风痰上扰证而设,证见眩晕头痛,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滑等症【1】,现代主要用于高血压病、美尼尔氏综合征、癫痫、中风后遗症等【2-3】。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头痛类疾病,辨证为风痰者,多获良效。现例举临床验案3则,略述其临床应用思路。 案例一、美尼尔综合征眩暈案 张某,女,40岁,2012年9月20日初诊,患者早上起床时突然眩晕,自觉天旋地转,并有恶心、呕吐、吐出痰涎,不能活动,伴有耳鸣如潮、听力下降。患者三年前曾有过类似病史,经检查确诊为美尼尔氏综合征。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检查:BP120/70mmHg,面色苍白,两眼球有水平样震颤,舌苔白腻,脉弦滑。结合症状、病史、舌脉、辩证为属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清阳不升,治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健脾燥湿,涤痰熄风。处方制半夏9g,天麻9g,炒白术15 g,茯苓10 g,橘红6g,甘草6 g,服一剂症状即消失大半,连服1周,眩晕、恶心、呕吐等诸症消失。 评案:现代医学认为,美尼尔综合征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迷路动脉痉挛、水肿以致内淋巴系统压力增高,进而引起缺氧、变性所致,祖国医学多以“眩晕”论治。其病因多风、痰、虚、病位涉及肝、肾、脾等。笔者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与痰浊中阻有关,痰浊乃阴邪,容易阻遏阳气,使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窍受之蒙蔽,气机逆乱而发病,所以,治疗宜健脾燥湿,涤痰熄风,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化痰熄风,而止头眩,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渗湿,橘红理气化痰,姜枣调和脾胃,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相得益彰。 案例二、颈性眩晕案 孙某,男,62岁,初诊2013年5月18日。于行走途中忽然发作头晕,目眩,视物旋转,恶心,欲吐,继而蹲坐路边,虽神志清楚但不敢活动,稍一活动颈部则症状加剧。经路人扶行入院。诉既往有类似发作史。诊见:舌苔厚腻微黄,脉滑数。检查:血压130/86 mm Hg,无眼球水平振颤及耳鸣,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处方:半夏10g,白术10 g,茯苓25g,甘草6 g,黄柏10g,天麻15g,陈皮10g,石菖蒲10g,五剂水煎服。

《方剂学》课程思政经典案例举隅

《方剂学》课程思政经典案例举隅 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组方原理、配伍规律(特点)及其临床运用的一 门学科,是与临床联系密切的基础学科,是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方剂学是中医学的基础学科,亦是联系基础与临床的纽带与桥梁,结合学校 “做精中医”的定位,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方剂学的基本理论、组方原理与 配伍特点;具有分析运用方剂、临证组方的辨证思维能力;具有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系统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 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以及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拥有较强的 中医思维能力、临床实践能力、中医传承能力、科学思维与创新精神,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毕业后能在各级中医院、综合性医院、教学科研机构,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对外交流及文化传播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 专门人才。 “课程思政”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因此,我们 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不要把思政课的内容简单照搬到方剂学课程中,不 是专业课“思政化”,思政课和专业课各有各的体系,是对思政课内容的重新 挖掘、梳理和认识。 1.通过对组方背景的介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如讲授普济消毒饮。首先说明原方是治大头瘟的。大头瘟是传染病,专 攻头面。金代泰和二年,公元1202年,这个时候李东垣22岁。在保定一带,发 生过大头瘟,这个病发展的特别快,今天发热畏寒,明天即头面肿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亲戚不能相访,染者多不救,死亡率非常高。当时有一个副县长,其 侄子得此病,治了五六天,有的医生给开承气汤,结果病人越来越重,病情危重。当时听说李东垣医术高明,特意请其诊病。经过仔细辨证,问清治疗过程,认识 到此病应属风热毒邪客于心肺,上攻头面,前医用承气汤下之,是“诛伐无过”。所以,一改前医之旧辙,另辟新方,结果病人霍然而愈。周围村屯之人听闻此事,

方剂学教学设计 (2)

方剂学教学设计 一、问题提出 目前我国中医药教育发展迅速,各级院校均设有方剂学这门课程。方剂学是中 医药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是中医临床研究的基石,它是中医药学各学科的最终实践应用形式。但是很多学生对方剂学的教学存在困惑。如何提高方剂学的教学效果,满足中医药学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当前方剂学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设计目标 1.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方剂学基本理论的理解 2.让学生了解中药材和中药方剂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3.让学生了解方剂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掌握方剂的组方、制备和使用 4.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中医药临床应用水平 三、教学内容设计 1.中药材分类和应用 –基础概念 –相关法规 –中药材鉴别和质量控制 –毒理和安全性 2.方剂学基础 –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学的分类和应用 –方剂的药性和配伍规律 3.方剂组方 –方剂组方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方剂组方的技巧和实践 –方剂的典型组方和临床应用 4.方剂制备 –方剂制剂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方剂药效成分提取方法和技术 5.方剂的应用 –方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方剂的疗效评价和临床应用案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设计 1.授课方式:讲授、操练、案例分析 2.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具、动画演示、临床实践教学 3.学生独立探究:根据实验结果讨论研究相关方剂组方 4.讲师评估学生:在学生探究后进行课堂群体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改进 课程内容 五、教学评估 1.成果评价:课堂考试、个人报告、实验报告 2.效果评价:问卷调查、小组讨论、课程改进建议 六、课程总结 在本课程中,我们为学生提供了方剂学相关的中医药知识和实践应用,训练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中医药临床应用水平。我们鼓励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积累知识和经验,反思课程设计和内容,为中医药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教学设计文档完)

肾气丸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肾气丸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hide] •1 【肾气丸组成】 •2 【肾气丸方歌】 •3 【肾气丸方解】 •4 【肾气丸主治】 •5 【肾气丸医案】 •6 【医案分析】 •7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肾气丸的论述 o7.6.1 使用注意 o7.5.1 辨证要点 o7.5.2 随证加减 o7.1 主证分析 o7.2 功用 o7.3 方解 o7.4 配伍特点 o7.5 运用 o7.6 运用 【肾气丸组成】 干地黄24g 山药12g 山茱萸12g 泽泻9g 茯苓9g 牡丹皮9g 桂枝3g 附子3g

【肾气丸方歌】 《金匮》肾气治肾虚,地黄怀药及山萸,丹皮苓泽加附桂,引火归原热下趋。 【肾气丸方解】 本方为肾阳不足之证而设。腰为肾之府,肾阳虚衰,经脉失于温养,则腰脊膝胫酸痛乏力,身半以下常有冷感;肾主水,肾阳虚弱,不能化气行水,水湿内停,则小便不利,少腹拘急,甚则发为水肿,痰饮,脚气等;若阳虚膀胱失约,则小便反多,夜尿尤频;肾阳不足,水液失于蒸化,津不上承,则口渴不已;舌质淡而胖,尺脉沉细或沉弱而迟,皆为肾阳虚弱之象。诸症皆由肾阳不足,温煦无能,气化失司,水液代谢失常而致,治宜补肾助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辅以化气利水。方中附子大辛大热,温阳补火;桂枝辛甘而温,温通阳气,二药相合,补肾阳,助气化,共为君药。肾为水火之脏,内舍真阴真阳,阳气无阴则不化,“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故重用干地黄滋阴补肾生精,配伍山茱萸、山药

补肝养脾益精,阴生则阳长,同为臣药。方中补阳药少而滋阴药多,可见其立方之旨,并非峻补元阳,乃在于微微生火,鼓舞肾气,即取“少火生气”之义。泽泻、茯苓利水渗湿,配桂枝又善温化痰饮;丹皮活血散瘀,伍桂枝则可调血分之滞,此三味寓泻于补,俾邪去而补药得力,并制诸滋阴药碍湿之虞,俱为佐药。诸药合用,助阳之弱以化水,滋阴之虚以生气,使肾阳振奋,气化复常,则诸症自除。 配伍特点 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是少量温阳补火药与大队滋阴益精药为伍,旨在阴中求阳,少火生气;二是以补为主,佐用通散渗利,寓泻于补,使补而不滞。 运用 本方为补肾助阳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腰痛脚软,小便不利或反多,舌淡而胖,脉虚弱而尺部沉细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 若畏寒肢冷较甚者,可将桂枝改为肉桂,并加重桂、附之量,以增温补肾阳之效;兼痰饮咳喘者,加姜、辛、夏以温肺化饮;夜尿多者,可加巴戟天、益智仁、金樱子、芡实以助温阳固摄之功。 禁忌 虽肾阳亏虚而小便正常者,不宜使用。 【肾气丸主治】 肾气不足证。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细,以及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等。 【肾气丸医案】 周某,男,66 岁,2005年3月10日初诊。2年前因排尿不畅到我院诊治,确诊为前列腺肥大,但未予治疗。3天前因小便困难、点滴不爽、伴小腹胀满不适,查血压16/12 kPa,心电图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形体消瘦,大便干结,腰酸足冷,舌体淡胖,脉弦缓沉取无力。

2021年方剂学案例实训答案

2021年方剂学案例实训答 案 一、A1型题(每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最易触及心包摩擦感的是()。 A.坐位,胸骨左缘第四肋间处,深呼气末 B.坐位,胸骨左缘第四肋间处,深吸气末 C.卧位,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处,深呼末 D.卧位,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处,深吸气术 E.卧位,剑突下,屏住呼吸时 『正确答案』 A 2、肝癌的组织学类型最多见的是()。 A.肝细胞型 B.胆管细胞型 C.复合型 D.结节型 E.弥漫型 『正确答案』 A 3、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是()。 A.肾虚、湿热、瘀滞 B.湿热、瘀滞、血热 C.肾虚、瘀滞、痰浊

D.肾虚、血热、瘀滞 E.肾虚、血热、湿热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肾虚为本,湿热为标,久病成瘀滞。因此前列腺炎病因病机以肾虚、湿热、瘀滞为主。 4、经战汗,汗出热退,脉静身凉,是疾病的()。 A.好转 B.病进 C.亡阳 D.亡阴 E.均非 『正确答案』 A 5、麻疹所伤脏腑,惟哪项为甚?()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正确答案』 D 6、肺主通调水道的功能主要依赖于()。 A.肺主一身之气 B.肺司呼吸 C.肺输精于皮毛 D.肺朝百脉 E.肺主宣发和肃降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肺主通调水道是指肺对人体水液代谢具有疏通和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肺气宣发,调节汗液的排泄;肺气肃降,促进水液的下行来实现的。 7、下列哪项不是引起呕吐的主要原因()。 A.外邪侵袭 B.湿邪困脾 C.饮食不节 D.情志失调 E.病后体虚 『正确答案』 B 8、呕吐呈喷射状者是因为()。 A.热伤胃肠 B.脾胃阳虚 C.热扰神明 D.食滞胃脘 E.饮邪犯胃 『正确答案』 C 9、关于肺、胸廓叩诊音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前胸上部较下部稍清 B.右肺上部较左肺下部稍清 C.背部的叩诊音较前胸部稍清 D.右侧腋下部叩诊音稍清 E.左侧腋前线下部有胃的存在,叩诊呈鼓音 『正确答案』 E 10、患者,男,22岁。头痛,以前头部为主,疼痛阵作,痛如锥刺,每当受风或劳累时疼痛加重,舌苔薄,脉弦。治疗应首选()。 A.后顶、天柱、昆仑、阿是穴 B.百会、通天、行间、阿是穴

2021年方剂学案例分析题和答案

2021年方剂学案例分析题和答案 一、A1型题(每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方药配伍旨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方剂是()。 A.温脾汤 B.四逆散 C.四逆汤 D.理中丸 E.肾气丸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2、造成肺心病的肺血管疾病有()。 A.支气管扩张 B.慢性支气管炎 C.肺小动脉栓塞 D.脊髓灰质炎 E.结节病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结节病是导致肺心病的支气管、肺疾病;脊髓灰质炎可产生严重的胸廓畸形从而导致肺心病;只有肺小动脉栓塞是导致肺心病的肺血管疾病。 3、能祛风除湿,又可治骨鲠的药物是()。 A.羌活

B.独活 C.威灵仙 D.秦艽 E.木瓜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4、因气滞而致痛经,宜选用的止痛药是()。 A.细辛、乌药 B.香附、郁金 C.乳香、没药 D.川楝子、赤芍 E.蒲黄、五灵脂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5、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仅有红斑、丘疹、小水疱而无渗液,宜用()。 A.膏药 B.药酒 C.软膏 D.洗剂 E.油调剂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6、患者,女,30岁。反复上腹痛6年,饥饿时加重,进食后减轻。近1周来讲食后卜腹部胀痛加重.但大量呕吐后减轻。查体:轻度脱水,上腹部膨隆,有振水音。应首先考虑的是()。

A.多发性溃疡病 B.复合性溃疡病 C.胃溃疡恶变 D.十二指肠溃疡伴幽门梗阻 E.胃窦部溃疡伴急性穿孔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结合患者上腹痛、饥饿痛且进食后减轻的临床表现可初步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近来腹胀加剧、呕吐后减轻、上腹部振水音,系因食物无法从幽门口向小肠运动,应考虑为十二指肠溃疡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幽门梗阻导致。A、B、C、E不会造成该患者的梗阻症状。故本题选D。 7、某患者因有机磷中毒入院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阿托品中毒,应立即给予()。 A.吸氧 B.输液及毛果芸香碱 C.西地兰 D.利他林 E.速尿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当有机磷中毒用阿托品治疗过程中,出现阿托品中毒时,应立即输液促进阿托品排泄,并给拟胆碱药毛果芸香碱,以对抗外周M样作用。 8、患者月经先后无定期,经量或多或少,色黯红,经行乳房胀痛,腰膝痠软,精神疲惫,舌淡苔白,脉弦细。最佳治法是()。 A.补肾活血调经 B.补肾疏肝调经 C.疏肝理气调经 D.理气活血调经 E.补血活血调经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