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学案)

合集下载

2.4.3.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2.4.3.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接触生物快一年了,对生物学有一定的认识了,已经学会了一些方法和技能。

初步有了自学的能力、实验能力。

但是因其年龄特点,对新生事物的强烈好奇,还是缺乏一定的抽象思维、逻辑能力。

因此本节课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合作,让学生理解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对刺激所做的反应就是反射,并简单区分简单、复杂反射,但对反射弧的结构基础以及反射的形成过程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

【教材解析】生活中,我们总是遇到这样、那样的刺激,而做出千奇百怪的反应,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这些反应就是我们的神经调节----反射,也从来没有研究过反射是通过神经结构基础----反射弧来完成的,反射和反射弧是初中最抽象、最难理解的内容之一,因此,学好这节内容,不但让同学们明白自己各种反射产生的原因、过程,更重要的是了解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设计思想】本节课在设计上力图体现生物新课标中所倡导的探究式学习、玩乐中学习,故在“反射”这个概念的学习中,从蜡烛游戏和拍手游戏为切入点,让学生在游戏中对反射这个概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其次,通过简单易做的小实验-----膝跳反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在合作性学习中深刻领会反射的内涵,又让学生列举反射的例子,拓展反射的外延,是否受大脑控制而区分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而在“反射弧”这个概念的学习中,让学生用手慢慢接近蜡烛,体会缩手反射的整个过程及原因,接着观看“反射弧的结构,缩手反射”的视频讲解,让抽象概念具体化、想象化,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1.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能够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够描述反射弧的构成。

3.能够掌握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4.了解脊髓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重点】1.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反射弧的结构3.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的位置【教学难点】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资源与工具】1.教师准备:做膝跳反射用的带橡皮头的小槌、蜡烛、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完成导学问题【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活的一:点燃蜡烛,找个学生用手去接近蜡烛,让学生观察做实验的同学的反应,可以看到当手突然碰到很烫的东西时,手就会立刻缩回来。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学案)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学案)

课题: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姓名:班级:授课时间:主备课人:教师寄语:你的进步是所有关心你的人的期望,你的努力是自己成长的关键。

学习目标:举例说出反射包括简单的反射和复杂的反射。

提高自己与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等。

教学重点:能够分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教学难点: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教学过程:【温故知新】1. 右图为反射弧模式图,有关该图描述,正确的是()A ②是传出神经B ⑤是感受器C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①→②→③→④→⑤D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反应 B反射 C传导 D产生神经冲动3.右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它的解读正确的是()A.a是效应器,能接受c传来的信号作出反应B.b是感受器,能接受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冲动C.d能将来自e的神经冲动传至b,引起反射D.e是神经中枢,它不受其它任何结构的调控【自主学习】认真阅读教材87 至88页三个自然段,填写以下内容:1.生来就有的,称为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是一种比较的神经活动,由神经系统的参与即可完成。

2.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称为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的基本方式,是在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的参与下形成的。

3.人类神经调节的特征是能对发生反应。

【合作探究】一.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1.食物和铃声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反射有什么不同?2.使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重要条件是什么?3.经过训练,本来与唾液分泌无关的铃声刺激也能引起狗的唾液分泌,这种反射活动有什么意义?二.中国的语言可谓博大精深,许多成语也包含着反射的例子,请学生分析:下列反射分别属于何种反射?哪个为人类特有的反射?【A表示非条件反射,B表示条件反射】(1)杯弓蛇影(2)画饼充饥(3)谈虎色变(4)北雁南飞(5)垂涎三尺(6)鹦鹉学舌【精讲点拨,归纳总结】1.教师进行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点拨。

2.学生的收获有哪些?还有什么疑惑,小组内在进行讨论。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参考教案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参考教案

第1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教学目标1.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说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及其各部分的功能。

3.区分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区分反射弧各部分的功能。

2.区分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教学难点】1.区分反射弧各部分的功能。

2.区分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带刺的月季的图片。

设置情境:如果你的手指被植株上尖锐的刺扎了一下,你迅速把手缩了回来,然后感觉到了疼痛,紧接着你意识到手被扎了。

提出问题:1.这一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分别涉及了神经系统的哪些结构?2.缩手动作在前、感觉到疼痛在后,这有什么适应意义?【学生】思考。

【教师】如果你的手不小心触到了火或尖锐的东西,你手上的感觉神经末梢接受到这种刺激,神经将信息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发出信息,你迅速地将手缩回。

二、讲授新课(一)反射与反射弧【教师】引出反射的概念。

像这样,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叫作反射。

【学生】听讲,体会反射的概念。

【教师】展示手指碰到火苗后缩回、含羞草叶子闭合、草履虫趋利避害等现象的动图或图片。

提出问题:哪些是反射?【学生】思考、回答。

手指碰到火苗后缩回是反射,其他两种情况是应激性。

【教师】点评、总结。

除了缩手反射,常见的还有眨眼反射、膝跳反射等。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包括哪些结构呢?【学生】阅读教材第22页和23页“反射弧的基本结构”中“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的示意图,思考、讨论。

【教师】反射弧通常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的。

【学生】进一步认识反射弧的结构。

【教师】问题:反射活动中,在反射弧上传导的是兴奋。

什么是兴奋呢?【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020-2021学年生物新教材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学案:第2章第2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含解析

2020-2021学年生物新教材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学案:第2章第2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含解析

第2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生命观念——通过分析反射弧各部分结构和功能,建立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科学思维——基于对反射概念的理解,准确判断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一、反射与反射弧1.反射(1)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它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结构基础:反射弧。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如图)(1)a.效应器,b.传出神经,c.神经中枢,e.传入神经,f.感受器。

(2)图中a的组成: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3)直接刺激b,能够引起肌肉收缩,这不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原因是没有通过完整反射弧。

3.兴奋(1)概念: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细胞或组织(如神经组织)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兴奋传导位置:①在反射弧中传导。

②在脑与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中传导。

二、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1.非条件反射:指出生后无须训练就具有的反射。

2.条件反射(1)概念: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

(2)建立条件①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

②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还需要非条件刺激的强化,否则条件反射就会消退。

(3)条件反射消退的意义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4)条件反射的意义①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动物生存必不可少的。

②条件反射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任何反射弧都需要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三个神经元的参与。

() 2.传入神经末梢就是感受器,传出神经末梢就是效应器。

()3.反射不一定是与生俱来的。

()4.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无限的,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有限的。

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新教材生物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2章第2节教学设计第2章神经调节第2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目录一、核心素养对接二、必备知识三、探究实践四、深化归纳五、应用创新第2章神经调节第2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核心素养对接1.通过比较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不同反射的示意图,理解反射弧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2.以狗的唾液分泌与铃声关系为例构建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3.从生活实例出发,说明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特点和意义。

二、必备知识(一)反射与反射弧1.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2)举例:缩手反射、眨眼反射、膝跳反射等。

(3)发生条件①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的前提条件。

反射弧不完整,如传入神经受损,刺激神经中枢或传出神经,效应器能发生反应,但不构成反射。

②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有适宜的刺激(包括适宜的强度和适宜的时间等)。

③具有神经中枢的多细胞动物才有反射,植物和单细胞动物没有反射。

如含羞草受到刺激时叶子合拢以及草履虫受到刺激时的反应属于应激性而不是反射。

2.反射弧——反射的结构基础(1)组成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如图所示)。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及大致过程3.兴奋(1)概念: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细胞或组织(如神经组织)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产生条件:①可兴奋的细胞或组织;②适宜的刺激。

(3)传导范围①可在反射弧中传导②可在脑和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中传导 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兴奋大脑皮层产生感觉微思考食物引起味觉属于反射吗? 提示:食物引起味觉不属于反射,此过程只需要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的参与,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

(二)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1.非条件反射:指出生后无须训练就具有的反射。

2.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定义: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实例:狗听到铃声就分泌唾液等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a .给狗喂食,狗会分泌唾液,分泌唾液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食物是非条件刺激b .给狗听铃声而不给它喂食物,狗不会分泌唾液,此时铃声与分泌唾液无关,属于无关刺激 c .每次给狗喂食前,先让狗听到铃声(先给予无关刺激,再立即给予非条件刺激),然后再立即喂食。

《神经调节》教案(优秀3篇)

《神经调节》教案(优秀3篇)

《神经调节》教案(优秀3篇)篇一:神经调节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概述反射和条件反射。

4、说出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

(二)能力:1、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教学重点: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概述反射和条件反射。

4、说出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

教学难点: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概述反射的类型和特征。

4、举例说出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师:为什么在拍手时能够躲开?小组互助讨论学习P83-P851、神经元讨论:神经元的分类师生交流:神经元的类型很多,按照生理机能可分为三类:(1)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把感受器接受的信息传到中枢(脑和脊髓);(2)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把中枢产生的命令传向效应器;(3)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把其他神经元传来的信息,传到另一个神经元,起联络作用。

师讲解:活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叫做兴奋性。

组织在受刺激时,由相对的静息状态转入活动状态,或由较弱的活动状态转入较强的活动状态,叫做兴奋。

另一方面,活组织或细胞由显著的活动状态转化为相对的静息状态,或由较强的活动状态转入较弱的活动状态,叫做抑制。

刺激要引起组织发生兴奋,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

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刺激阈。

高于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

低于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

当阈上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产生兴奋,并传导到其他部位。

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就叫神经冲动。

师:出示一猪脑,让学生观察生:对照图12—和实物说出脑的组成,及脑各部分的作用,(第二课时)反射和条件反射(P85-P87)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抽象的语言、文字等充足的睡眠有利人体的健康,青少年的睡眠每天不应少于8小时(一)小组讨论性学习:每天的睡眠时间(二)自我评价 1、2、3、4(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第一节神经调节一、脊髓和脑脑:大脑、小脑、脑干中枢神经系统脊髓:灰质、白质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二、反射和反射类型条件反射1、反射非条件反射2、人类特有的反射:抽象的语言、文字等七年级生物神经调节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篇二:神经调节教案篇二高中生物第一册(必修)学案第25课时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知识精华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与应激性的区别)⑴种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⑵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2.神经调节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⑴结构:细胞体,突起(+髓鞘→神经纤维→神经)⑵功能:①产生兴奋②传导兴奋:基本形式——神经冲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刺激→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未刺激部位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特点:双向传导细胞间的传递:兴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特点:单向传递题例领悟例1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a。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导学案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导学案

§2.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班级:姓名:小组号:一、学习目标1.学习课本第22页,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学习课本第23页,以膝跳反射为例说明反射弧的组成。

3.学习课本第24-25页,结合实例,阐述反射的类型并总结条件反射对生物体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反射的概念一类型;反射弧的结构;条件反射的形成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反射弧的结构。

三、预习准备(一)知识梳理●反射与反射弧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概念:是指在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

(2)类型: (如缩手反射、膝跳反射)和 (如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

2.——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1)反射弧的组成(2)①:接受一定的刺激后产生兴奋;②传入神经:传导兴奋至;③: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④传出神经:传导兴奋至;⑤效应器的组成:等。

功能:对刺激作出。

3.反射弧的完整性对反射活动的影响反射活动需要经过来实现。

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功能上受损,反射就完成。

4.兴奋(1)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细胞或组织(如神经组织) 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状态的过程。

(2) 兴奋除了在中传导,还会在等中枢神经系统中传导。

5.反射的大致过程刺激→感受器→→→→效应器→产生反应。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1.非条件反射:出生后训练就具有的反射。

条件反射: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和而形成的反射。

2.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关系(1)建立:反射是在反射的基础上,通过而建立的。

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要维持下去,还需要刺激的强化。

(2)消退: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给予,条件反射就会减弱以至消退。

(3)条件反射的消退是中枢把原先引起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效应的信号。

(4)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的参与。

(5)在个体的生活过程中,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条件反射的数量。

(6)建立的意义:的建立,是动物生存必不可少的。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概念。

掌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理解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2.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反射现象。

能够绘制简单的反射弧示意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增强健康意识,关注神经系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2. 教学难点反射弧各部分的相互作用和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 利用示意图、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反射弧的结构。

3.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感受反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反射弧模型、示意图、PPT等。

2. 案例素材:生活中常见的反射现象实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神经系统的相关知识。

引入本课的主题——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3. 探究反射弧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反射弧模型,了解反射弧的结构。

学生分组讨论反射弧各部分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反射现象实例。

学生分析实例中反射弧的作用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5. 课堂小结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一个简单的反射弧示意图。

选取一个生活中的反射现象,进行分析。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除了反射,还有哪些神经调节的方式?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向教师提问,了解神经调节的其他方式,如分泌激素等。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教师提出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学生举手回答。

2. 讨论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就某个话题展开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

3. 反馈环节: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和讨论,给予肯定和指导。

八、教学反思2. 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教师给予解答和指导。

3.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教学章节为第二章“神经调节”第二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教材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反射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本节内容知识以第一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为前提,为第3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第4节“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第5节“人脑的高级功能”打下基础,所以本节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安排符合生物学知识螺旋上升的特点,同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此要求的完成需基于本节内容。

由此确定教学的重点为反射与反射弧、反射的大致过程、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区别。

2 学情分析本节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通过一年的高中生物学学习,学生在生物学方面的认知能力有所提高,思维有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初步建立。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前,已经学过内环境的稳态、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另外,学生在初中的学习中对反射弧的组成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些对本节课的学习均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建立,但还很不完善,虽然已经知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但学生对反射与反射弧、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相关概念比较陌生,再加上生活经验上有不足。

所以学生难以区分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由此确定教学的难点为如何区分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3 教学目标(1)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生命观念)(2)说出反射的大致过程,反射的分类(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生命观念)(3)区分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生命观念)(4)思考条件反射与学习记忆的关系(科学思维)4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反射弧;反射的大致过程;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区别。

(2)教学难点:区分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5 教学过程教师行为学生预期活动教学意图教学内容导入1展示“玫瑰”花、仙人掌照片并提问同学“想象一下,当你被玫瑰花茎上的刺扎了一下,你会做出反应?”2抛出问题“被刺了之后将手缩回这一过程涉及了神经系统的哪些结构?这一过程是如何产生的呢?为什么会先缩回手后来才感觉到疼痛呢?”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神经调节第2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是生物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的内容,第二章分别从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以及人脑的高级功能五部分内容进行讲解神经调节是如何发挥其作用的。

本节包括反射与反射弧以及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部分的内容。

它是在第一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的基础上,进行的延伸和拓展,并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第一章和的基础上,对内环境的稳态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并且想积极探究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本章便是神经-体液-免疫调控网络中的神经调节的学习。

学生已经踏入高二,学习习惯已经形成,学习积极性较高,在课堂上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虽然高中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逻辑思维也已初步建立,但仍不完善,充满好奇心的同时,又往往具有盲目性,部分学生很难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因此更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本节课要在学生了解神经系统基本结构的基础上,概述神经系统进行调节的基本方式及结构基础。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举例说明反射的概念与反射弧的组成。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2.比较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异同。

(科学思维)3.举例说明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与意义。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反射的概念与反射弧的组成(2)条件反射的形成及意义2、教学难点(1)条件反射的形成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准备1、教学方法:设置情境、问题引导、合作学习2、教学用具:PPT等、七、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以教师以真实情境为导入,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通过“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示意图,加深学生对反射的理解及反射弧的结构组成。

并通过一系列的提问,进行启发式教学,锻炼学生的思考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师通过狗的唾液分泌与铃声的关系,来引出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通过提问及学生思考,让学生深刻理解条件反射的意义,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示范教案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示范教案

第2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反射的概念与反射弧的组成。

2.比较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异同。

3.举例说明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与意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反射的概念与反射弧的组成。

2.条件反射的形成及意义。

【教学难点】条件反射的形成。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如果你的手指被植株上尖锐的刺扎了一下,你迅速把手缩了回来,然后感觉到了疼痛,紧接着你意识到手被扎了。

(1)这一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分别涉及了神经系统的哪些结构?提示:手指被扎,皮肤中的感受器接受到了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导到脊髓中的中枢,中枢的反应通过传出神经传导到上肢的肌肉,肌肉的协同与舒张使手缩回。

同时,脊髓会将信号送到大脑皮层,产生疼痛的感觉并意识到手被扎。

(2)缩手动作在前,感觉到疼痛在后,这有什么适应意义?提示:缩手在前,可以使机体迅速避开有害刺激,避免机体受到伤害。

之后产生感觉,有助于机体对刺激的利弊作出判断与识别,可以使机体更灵活、更有预见性地对环境变化作出应对,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

【新知讲解】一、反射和反射弧问题探讨中的例子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缩手反射。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22页内容。

回答下面的问题。

●反射的定义: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常见的例子有缩手反射、眨眼反射、膝跳反射等。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包括哪些结构呢?指导学生阅读课本22页思考讨论中的内容“反射弧的基本结构”,通过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为例进行分析。

讨论:1.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不能,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例如膝跳反射需要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两个神经元。

备注:如何查找神经元是学生和教师容易忽略的地方,帮助学生认识神经元的模式图,帮助学生掌握查找神经元的方法非常重要,因此在讲课中清晰标出有几个神经元,学生容易一目了然,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

2.缩手反射与膝跳反射的反射弧都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导学案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导学案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导学案【学习目标】学案设计雷得松1.了解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3.会描述反射弧的结构;4.会举例说出反射包括简单的反射和复杂的反射。

【学习重、难点】1.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2.学会描述反射弧的结构;【学习过程】趣味导读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

例如,物体在眼前突然出现时我们会眨眼;婴儿膀胱里尿液多了就会立刻排尿;有的人看电影,心情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气管内有异物会咳嗽不停。

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反应?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反射的奥秘。

学习任务一:学习理解反射的概念:(一)、合作探究:阅读P101页每两位同学一组,两人轮换进行实验,然后讨论交流:叩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想一想,这种反应是生来就有的,还是生活中逐渐获得的?膝跳反射受大脑控制吗?为什么?(二)分享交流,教师点评:学生分享交流后教师评定结论,学生填写下面题目:1.叩击韧带时,小腿以膝盖为轴,突然地跳起来──()。

这种反射很小的孩子就有,是()就有的。

2.膝跳反射来不及(),有关的神经中枢在()内,所以不受()的控制。

但是,在完成膝跳反射的同时,脊髓中通向()会将这一神经冲动传往(),使人感觉到膝盖被叩击了。

(三)概括小结:反射的定义:人体通过(),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就叫反射。

反射有三个要素一是通过()完成,而是有(),三是有对刺激做出了()。

(四)练习巩固:根据上面三个要素判断下面现象是不是反射(是反射的在括号里填√,不是的填×):①用力摇树,树叶落;()②老师提问睡着的学生,没反应;()③老师到睡觉学生跟前大声喊“站起来”,结果学生像弹簧一样站了起来。

()学习任务二:学习理解反射弧的结构环节和功能。

(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102--103页课文和图片,独立完成下列题目:1.认真阅读102页图片和图片中方块内文字,从图中找出反射弧有五个环节,它们分别是:()→()→()→()→();2.在完成这个反射的同时,()中通向大脑的(),还会将冲动传到大脑,使人感觉到烫,不过由于传向大脑的路径较长,在大脑做出判断之前,手已经缩回了,这就是手缩回了人才感觉到烫的原因,这种反射方式,有利于人体躲避()。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济南版 (6)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济南版 (6)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概念与区别。

(重难点)②理解与语言文字有关的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

(难点)2.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体会合作学习的愉悦。

②渗透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理念。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探究法、讨论法、谈话法、情境教学法等方法相结合。

在教学中,教师创设活动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使得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的状态。

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flash动画,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一、开展游戏,导入新课大家好,首先我们来完成两个小游戏:第一个是“听口令,做相反的动作”,第二个是“听口令,说倒话”。

(教师组织学生做简短游戏)教师设疑:这两个游戏是不是属于反射活动?学生讨论交流并说出理由。

过渡:请大家举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属于反射活动的例子?学生举例,教师注意引导矫正。

然后,教师点击课件出现反射的例子。

学生讨论交流,这些反射活动有什么不同?举例说明。

生1:婴儿会吃奶是生来就会的;小狗学算术是后来学的。

生2:狗吃到食物分泌唾液是生来就有的;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是后天形成的。

总结:这些反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先天性的,另一类是后天学会的。

(教师板书:先天性后天性)【设计意图】利用小游戏,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很自然的引入教学内容。

二、引导探究、层层推进1、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概念:A、根据上一环节的反射例子的分析讨论,学生尝试说出两种反射的初步认识。

B、学生将课件中反射的例子进行分类,教师加以矫正。

过渡:条件反射是如何形成的呢?请看科学家们有趣的实验。

2、条件反射的建立:A、建立过程展示:教师放映科学家巴甫洛夫对狗建立条件反射的实验的flash。

B、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分析:教师设疑:食物和铃声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反射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交流:食物引起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铃声引起的反射是条件反射。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章第2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学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章第2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学案

【标题】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课程目标素养要求1.说出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概述反射弧的组成。

3.理解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1.生命观念:判断反射弧的各部分结构,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科学思维:结合膝跳反射示意图,分析反射弧的组成。

反射与反射弧 1.反射:(1)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它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结构基础:反射弧。

2.反射弧的基本结构:(1)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

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2)反射的大致过程: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产生反应。

3.兴奋:{部位: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条件:感受外界刺激变化: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 [预习反馈1]下列现象属于反射的是( D )A .含羞草的叶受到外力碰撞而下垂B .草履虫游向食物丰富的地方C .手掌上长出水泡D .正在吃草的牛羊听到异常的声响立即逃走解析:反射活动要有神经系统的参与,而完成反射的条件,一是要有适宜的刺激,二是要有完整的反射弧。

[预习反馈2]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

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1)用针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收缩活动。

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左后肢趾部的皮肤中,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

(2)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见图),立即刺激A端能(填“能”或“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刺激B端不能(填“能”或“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

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不能(填“能”或“不能”)称为反射活动,主要原因是反射弧结构不完整。

解析:(1)青蛙的大脑已被破坏,刺激后出现的后肢收缩活动属于脊髓反射,因此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实验中后肢保留了皮肤,因此感受器应位于左后肢趾部的皮肤中。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人教版)教案讲义: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含答案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人教版)教案讲义: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含答案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含答案)[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反射的概念与反射弧的组成。

2.比较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异同。

3.举例说明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与意义。

一、反射与反射弧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定义: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2)实例:缩手反射、眨眼反射和膝跳反射等。

2.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1)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2)反射的条件①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②反射活动中,感受器需接受一定的刺激,产生兴奋。

3.兴奋(1)概念: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细胞或组织(如神经组织)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传导部位:在反射弧中传导;在脑与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中传导。

判断正误(1)用手触碰含羞草的叶片,叶片会合拢,这是反射()(2)刺激传出神经也会引起效应器作出反应,这种反应也属于反射()(3)感受器是指传入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4)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2个神经元参与完成()答案(1)×(2)×(3)×(4)√任务一:分析反射活动的过程1.如图为膝跳反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所代表的结构。

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脊髓),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

(2)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提示不能,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两种神经元。

(3)膝跳反射测试时,测试者能感觉到腿被叩击了,请尝试写出该过程的图解。

提示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中的神经中枢→大脑皮层→产生感觉。

(4)感觉到腿被叩击的过程属于反射吗?不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

为什么?因为未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5)如果是伤者的传入神经受损,敲击感受器,伤者能产生感觉吗?不能(填“能”或“不能”,下同)。

高中生物选修1(新教材)教学设计3: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 人教版

高中生物选修1(新教材)教学设计3: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 人教版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教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章第2节的内容。

它是在第1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和拓展,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反射的概念,掌握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的基本机构及反射的大致过程。

2.掌握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概念,了解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及与非条件反射的关系3.了解条件反射的消退的原因及实质核心素养:1.通过对简单的反射过程学习,初步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

2.通过对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联系和区别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一些生命现象的本质。

3.通过学习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学生认识到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反复的练习、巩固、重复积累,从而形成正确的学习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反射弧的机构及反射的大致过程2•教学难点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联系和区别,及条件反射的消退的原因和实质四、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讲解本节课知识点第2课时:复习上节课内容,讲解习题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六、教学设计(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上一节我们学习了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及各个结构的特点和功能;我们还学习了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的结构和各个结构的功能和特点,那这神经将信息传到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发出信息,你将迅速的将手缩回。

些神经系统的各个结构之间是如何完成神经调节的呢?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第2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板书课题: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新课讲授一)反射与反射弧如果手不小心碰到尖锐的东西,你会立即缩回,其实这就是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除了缩手反射,常见的反射还有眨眼反射、膝跳反射,那么到底什么是反射呢?反射定义: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叫做反射;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下面来看一下发射弧的组成:1)反射弧定义:通常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 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等)组成的。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文档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文档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文档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 让学生掌握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3. 让学生理解反射与生理功能的适应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反射的概念、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反射与生理功能的适应性。

2. 教学难点:反射弧的组成及功能、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反射的基本方式。

2. 使用多媒体演示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反射与生理功能的适应性。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反射弧模型。

3. 相关案例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反射的概念,引导学生分析反射与生理功能的适应性。

3. 课堂讲解:讲解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介绍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区别。

4.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每组分析一个反射案例,阐述反射弧在其中的作用。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反射在生理功能调节中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绘制反射弧结构图,阐述反射与生理功能的适应性。

7.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多种形式评价学生对反射概念、反射弧结构和功能、反射与生理功能适应性的理解。

2. 关注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评价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神经科学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神经调节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观察反射弧模型,增强直观感受。

3. 开展反射竞赛,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反射的理解。

八、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分析学生对反射弧结构图的绘制和反射与生理功能适应性阐述的情况。

2. 课堂问答和小组讨论的记录,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姓名:
班级:授课时间:主备课人:
教师寄语:你的进步是所有关心你的人的期望,你的努力是自己成长的关键。

学习目标:举例说出反射包括简单的反射和复杂的反射。

提高自己与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等。

教学重点:能够分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教学难点: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教学过程:【温故知新】
1. 右图为反射弧模式图,有关该图描述,正确的是()
A ②是传出神经
B ⑤是感受器
C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①→②→③→④→⑤
D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应 B反射 C传导 D产生神经冲动
3.右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它的解读正确的是()
A.a是效应器,能接受c传来的信号作出反应
B.b是感受器,能接受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C.d能将来自e的神经冲动传至b,引起反射
D.e是神经中枢,它不受其它任何结构的调控
【自主学习】认真阅读教材87 至88页三个自然段,填写以下内容:
1.生来就有的,称为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是一种比较的神经活动,由神经系统的参与即可完成。

2.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称为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的基本方式,是在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的参与下形成的。

3.人类神经调节的特征是能对发生反应。

【合作探究】一.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
1.食物和铃声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反射有什么不同?
2.使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重要条件是什么?
3.经过训练,本来与唾液分泌无关的铃声刺激也能引起狗的唾液分泌,这种反射活动有什么
意义?
二.中国的语言可谓博大精深,许多成语也包含着反射的例子,请学生分析:下列反射分别属于何种反射?哪个为人类特有的反射?【A表示非条件反射,B表示条件反射】
(1)杯弓蛇影(2)画饼充饥(3)谈虎色变
(4)北雁南飞(5)垂涎三尺(6)鹦鹉学舌
【精讲点拨,归纳总结】
1.教师进行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点拨。

2.学生的收获有哪些?还有什么疑惑,小组内在进行讨论。

【随堂达标】你的成功就是你的收获,相信自己。

1.下列反射活动中,神经中枢不在脊髓的反射是()
A缩手反射 B眨眼反射 C排尿反射 D看见红灯就停车
2.下列哪一项属于条件反射()
A人进食时分泌唾液 B沙子进入人的眼中使人流泪
C电视播报“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悲壮场面时,人们难过的哭了
D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突然向前跳起
3.下列反射活动中,人类所特有的是()
A手碰到火迅速缩回 B听洪战辉的事迹报告,同学们感动得哭了
C吃食物分泌唾液 D切洋葱时流眼泪
4.行人看到“前方修路,请绕行”的告示牌后改变了行走路线,而一只小狗却照样前行。

这种差异的本质是人类有( )
A视觉中枢 B语言中枢 C听觉中枢 D躯体感觉中枢
5.如果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会来不及考虑就迅速松开。

下面关于该缩手反射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是非条件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 B是条件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
C是非条件反射,由大脑控制完成 D是条件反射,由大脑控制完成
6.课堂上,王强听到老师叫他的名字后立刻站起来,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和反射类型分别是()
A反射弧非条件反射 B反射弧条件反射
C脑条件反射 D脊髓条件反射
7.人的手偶然被针刺了一下,会发生缩手反射,而后感到疼痛,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缩手反射是一种条件反射B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脑干内
C缩手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
D感到疼痛是由于脊髓中有神经纤维将神经冲动上传到大脑
8.下列有关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
B条件反射必须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才能发生
C当看见“禁止随地吐痰”的标语后不吐了,这属于非条件反射
D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不同
9. 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①望梅止渴②杯弓蛇影③鹦鹉学舌④老马识途⑤公鸡报晓⑥大雁南飞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⑤⑥
D ①④⑤⑥
10.你知道“望梅止渴”的故事吗?说出这一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
(1)吃梅引起唾液分泌,属于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
(2)望梅引起唾液分泌属于反射,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积累才逐渐形成的;
(3)谈梅引起唾液分泌属于反射,与大脑皮层中特定的神经中枢有关,此反射是复杂的,也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11.下图是缩手反射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模式图表示的神经结构叫,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2)若图中[ 1 ] 表示感受器,请写出图中其他序号所表示的结构名称:
[ 2 ] 、 [ 3 ] 、[ 4 ] 、 [ 5 ]
(3)当手受到针的刺激,会发生缩手反射,该反射
过程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
(用图中的数字
和箭头表示)。

从反射的类型看,缩手反射属于
反射。

(4)当手受到针的刺激后会感到疼痛,痛感形成
于,以后见到针会有意识地躲
避,此反射的类型属于反射。

12.下列为反射弧与缩手反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当手不小心受到针或火的刺激,会发生缩手反射,参与此反射的反射弧的组成是
(用图中的代号和箭头表示)。

此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在[ ] 内,该反射的类型属于反射。

(2)[2]所示的结构名称是,[6]的结构特点是由组成。

(3)当手受到针或火的刺激后会感到疼痛,疼痛感形成于。

以后见到针或火就会有意识地躲避,此反射的类型属于反射。

(4)综合以上问题,你认为脊髓具有和功能。

13. 请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课间休息时,同学们在教室玩耍,小刚的手不小心被钉子扎了一下,立即缩回。

这时,突然
听到有人喊了一声“老师来了!"教室里马上安静了下来。

(1)手指被扎后立即缩回是反射,其反射的途径是,说明脊髓具有功能。

然后产生了痛觉,说明脊髓还具有_ 功能。

感觉到疼痛的部位是[ ]_ _,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_ 。

(2)学生听到老师来马上安静,这属于反射,神经中枢位于[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